叶圣陶教育孩子的故事

2024-06-22

叶圣陶教育孩子的故事(共12篇)

篇1:叶圣陶教育孩子的故事

叶圣陶教育孩子的故事

叶圣陶做小学教员时,有一次看到一个男孩举起一块大砖头,正想向另一个男孩砸过去,赶紧上前制止了他,并请他到办公室去一下。男孩惶恐不安地往叶老师的办公室走去,而叶圣陶自己在后面做了一会儿停留。当叶圣陶跨进办公室,男孩已低着头做好了接受一番“口水轰炸”教育的准备。这时,叶老师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摸出一粒糖递至男孩跟前。男孩迟疑地抬起头,一头雾水,而叶老师亲切地笑了,说:“这颗糖是奖励你对我的尊重,老师叫你来你就来了,所以我要奖励你!”紧接着,叶圣陶又从兜里掏出第二粒糖,说:“这颗糖是奖励你什么?”男孩困惑地摇摇头,叶圣陶继续说:“是奖励你有正义感。刚才我调查过了,你是因为那个男孩欺负别的女孩子才对他举起砖头的„„”这次,男孩害羞了,说:“老师,即使他欺负别人我也不该用砖头砸他,那多危险呀!”叶圣陶咪咪笑了,又从兜里掏出第三颗糖:“你真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好孩子蹦蹦跳跳地走了,快乐的手心攥着三颗甜蜜的糖。

篇2:叶圣陶教育孩子的故事

叶圣陶先生用散文的形式来写童话,诗意盎然,富有听觉、视觉的美和冲击力,震撼力强,能给孩子以爱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叶圣陶的童话故事

蚕和蚂蚁

撒,撒,撒,象秋天细雨的声音,所有的蚕都在那里吃桑叶。它们也不管桑叶是好是坏,只顾往下吞,好象它们生到世上来,只有吃桑叶一件大事。

不大一会儿,桑叶光了,只剩下一些脉络。蚕的灰白色的身体完全露出来,连成一个平面,在那里波动。养蚕的人来了,又盖上大批桑叶,撒撒撒的声音跟着响起来,并且更响了,象一阵秋风吹过,送来紧急的雨声。

蚕里有一条,蹲在竹器的边上,挺着胸,抬着头,不吃桑叶,并且一动也不动。它是要入眠吗?是吃得太饱吗?不,都不是,它是正在那里想。看它那副神气,伊然是个沉默深思的思想家。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能想,到底会弄明白的。

它先想自己生在世上究竟为了什么,是不是专为吃桑叶这件大事。它查考祖先的历史,看它们的经历怎么样。祖先是吃够了桑叶做成茧,人们把茧扔到开水里,抽出丝来织成绸缎,做成华丽的衣裳。它明白了,蚕生到世上来,唯一的大事是做茧。吃桑叶并不是大事,只是一种手段,不吃桑叶就做不成茧,为做茧就得先吃桑叶。想到这里,它灰心极了,辛辛苦苦一辈子,原来是为那全不相干的“人”!它再不想吃桑叶了,只是挺着胸,抬着头,一动也不动地蹲在竹器边上。

又一批新桑叶盖到蚕身上,急雨似的声音又紧跟着响起来。只有它,连看都不看。

左近有个细微的声音招呼它:“朋友,又上新菜啦!怎么不吃啊?客气可就吃不着啦。”

它头也不回,自言自语地说:“你们只知道‘吃’,‘吃’!我饱得很,太饱了,不想吃!”

“你一定在什么地方吃了更好的东西吧?”话刚说完,来不及等答话,嘴早就顺着桑叶边缘一上一下地啃去了。

“更好的东西!你们就不能把‘吃’扔下,动动脑筋吗?我饱了,是因为厌恶,很深的厌恶!”

“你厌恶什么?”

“厌恶什么?厌恶工作。没有比工作更讨厌的了。从令以后,我决定不再工作。我刚编一个歌,唱给你听听。”它就唱起来:

什么叫工作!

没意思,没道理,什么也得不着,白费力气。

我们不要工作,看看天,望望地,一直到老死,乐得省力气。

但是跟它说话的那条蚕还没听完它的新歌,就爬到另一张桑叶的背面去了。其余的蚕全没留心有个朋友决心不吃桑叶的事。

什么叫工作!

没意思,没道理,……

它一边唱,一边爬,就到了竹器的外边。既然决定不再工作,何妨离开工作的地方呢?并且,那些糊里糊涂只知道吃的同伴,也实在叫人看着生气。它从木架上往下爬,恨不得赶紧离开,脚的移动就加快,不大工夫就爬到屋子外边的地面上。它站住,听听,听不见同伴吃桑叶的声音了,就挺起胸,抬起头,开始过那“看看天,望望地”的“不要工作”的日子。

忽然象针刺似的,它觉着尾巴那儿一阵痛,身体不由自主地扭动一下,连忙回头看,原来是一个蚂蚁。

那蚂蚁自言自语地说:“想不到还是活的。”

“你以为我是死的吗?”

“你象掉在地上的一节干树枝,我以为至少死了三天了。”

“你看我身体干瘦吗?”

“不错,你既然还活着,为什么这样干瘦呢?”

“你知道我决心不吃东西了吗?”

“你这是怎么啦?为什么想自杀,把自己饿死?”

“我厌恶工作。我看透了,吃东西只是为了工作,我不想再吃了。小朋友,我有个新编的歌,唱给你听听。”

蚂蚁听蚕有气没力地唱它的宣传歌,忍不住笑了,它说:“哪里来的怪思想!不要工作,这不等于不要生命,不要种族了吗?”

蚕呆呆地看了蚂蚁一眼,叹息着说:“生命和种族,我看也没什么意思。开水里煮,丝一条条地抽出去,想起这些事,我眼前就一团黑。”

“我从来没听见过这样的话,大概你工作太累,神经有点儿昏乱了。我们也有歌,唱给你听听,让你清醒一下吧。”“你们也有歌?”“有。我们都能唱。唱起歌来,象是精神开了花。”说着,蚂蚁就用触角一上一下地打着拍子,唱起歌来:

我们赞美工作,工作就是生命。

它给我们丰富的报酬,它使我们热烈地高兴。

我们全群繁荣,我们个个欣幸。

工作!工作!

──我们永远的歌声。

蚂蚁唱完了,哈哈大笑,接着就仰起头,摇动着腿,跳起舞来。蚂蚁一边跳一边问:“我们的歌比你那倒霉的歌怎么样?你说谁有光明的前途?”

蚕猜想那小东西一定也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跟那些死守在竹器里吃桑叶的同伴一模一样,不然,就想不透它这一团高兴是哪儿来的。就问:“难道没有一锅开水等着你们吗?”

蚂蚁摇摇头说:“我们喜欢喝凉水,渴了,我们就到那边清水池子里去喝。”

“不是说这个。是说没有‘人’用开水煮你们抽丝吗?”

“什么叫‘人’?我不懂。”

蚕想解释,可是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停一会儿,它决定从另一个方面问:“难道你们的工作不是白做的吗?”

“你怎么问这个?”蚂蚁很惊奇,“世界上哪会有白做的工作!”

“我的意思正跟你相反,世界上哪会有不白做的工作!”

“你不信?去看看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的工作没有白做的,只要费一点儿力,就能对全群有贡献,给全群增福利。”

“我想不出来你说的那样的事,我只知道工作的结果是全群叫开水煮死。”

蚂蚁有些不耐烦,“顽固的先生,怎么跟你说你也明白不了,只有亲眼去看,你才知道我不是骗你。我现在有工作,还要去找吃的,不能陪你去,给你一封介绍信吧。”说着,伸出前腿,把介绍信交给蚕──介绍信上的字,要是人类,就得用很好的显微镜才能看见。

篇3:想念孩子们——我的教育故事

妈妈和孩子

以前常听孩子们在造句子时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这一天, 我真的体验了一次被学生喊妈妈的感觉。班里集好学、可爱、善舞于一身的何同学过来问问题, 开口就说:“妈妈!”喊完之后, 她自己感觉不对, 马上红着脸说:“噢, 不对, 阿姨!噢, 还不对, 老师!”我边笑边说:“多了一个女儿也不错啊!”平时, 真没把她当学生, 路上遇到了总是像女儿一样扑过来。遇到不开心的事, 会在你跟前一边抹眼泪, 一边诉说满肚子的委屈。我给她擦完眼泪, 拉她坐在身边, 开导一阵, 这小姑娘又破涕为笑了。学校里要举行“庆六一”文艺比赛了, 她总是担纲导演、主编、主角等多职, 创意好, 肯吃苦, 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前一段时间, 她利用课余时间来看我, 嘟囔着说:“现在的老师可严厉了……”看着她蜕去稚嫩, 长满青春痘的脸, 我故意逗她:“那把老师调到中学教书得了。”她还真的跳着说:“好!好!一百个支持!”哎!这个孩子。偶尔也会打打电话, 说:“老师, 我想你了!”其实, 我这个当老师的又何尝不想她呢?

朋友之间

这个班的同学, 家庭优越, 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 一个个被父母惯得不成样子。其中最牛的是孙同学。说他“牛”, 是因为他认定自己是对的, 谁也别想改变他。他不喜欢老师批评他, 当他自尊心受到伤害时, 他会用那双聚光的小眼睛狠狠瞪你一眼, 然后扬长而去。有一次, 他受到了英语老师的批评, 跑回家不想到学校里来了。他的妈妈生拉硬拽将他拉到学校。我们教室在三楼, 走到一楼, 任他的妈妈怎么劝、怎么拽, 就是不动。一位老师跑来告诉了我, 我赶忙下楼, 走到他跟前, 我没有忙着批评他, 而是低下头来, 牵住他的手轻轻地说:“是个男子汉, 就跟我走。”他脸上满是疑惑, 一边擦眼泪, 一边点了点头。牵着他的手, 我们俩从一楼走到三楼。有几次, 那双黑乎乎的小手想挣脱出去, 却由于我攥得太紧最终没有“得逞”。来到办公室, 我让他坐到身边, 与他推心置腹地交谈起来。我说:“你有一颗聪明的脑袋, 为什么总是不灵光呢?你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看问题不能片面。老师们批评你, 是对你负责……”后来, 每次他犯错的时候, 我都对他进行反复说教, 他也把我当成了朋友。慢慢地, 当我批评他时, 他会眯着小眼睛笑。这个“小倔牛”终于懂事了!不知他现在的学习怎样, 但我相信, 他是一颗钻石, 很坚硬, 也很耀眼。

兼职保姆

当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 有时感觉自己像个保姆。上一年级时, 班里的吴同学干脆利落, 责任心强, 像个“小大人”。可是因妈妈早逝, 整天头发乱糟糟的, 看着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于是, 我在办公室里放了一把梳子——为她梳头。后来, 这孩子学会自己梳头了, 我也把这件事淡忘了。到了五年级, 孩子们在写《最令我难忘的事》这篇作文时, 她深入地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情。她写道:“那一刻, 我感觉老师特别亲;那一天, 我觉得自己是最漂亮的孩子。是啊!当你播洒了阳光雨露, 小苗永远不会忘记。”

学生太多了, 总会有些磕磕碰碰、头疼脑热。我的抽屉里, 创可贴、感冒药、消炎药……一应俱有, 也算半个“赤脚医生”了。冬天, 那些冻得通红的小手皴裂了, 我为他们准备了实惠便宜的蛇油膏;秋天, 孩子们的嘴唇总是红红的、干干的, 我为他们准备了无色无味的唇膏。

写着写着, 眼前还浮现出勤奋好学的曹晶媛、酷爱读书的南迪、古灵精怪的侯越、心直口快的白晓宇……

篇4:我与特殊孩子的教育故事

期末考试结束了,散学典礼还没有开,老师们都在会议室开会,校园里静悄悄的。因为一个电话,我走出了会场,一边听电话,一边无意往综合楼望了一眼,突然发现一个身穿中学校服的孩子从窗户爬进了学校的图书阅览室。我很纳闷:这不是我們学校的学生,阅览室今天也不开放呀!难道是小偷?学校的阅览室里有40多台电脑,近3000册图书呀!所有老师都在开会,不可能有人在阅览室!情况紧急,先报告社区民警吧。

3分钟后,社区民警到达学校。学校老师和民警分两头包抄进入图书阅览室后,却没有见到人影,奇怪,没有见到他出去呀!也许是我们的吵闹声惊动了他,躲藏到哪里去了。还是民警的眼睛厉害——最后一幅窗帘布下露出的一小截鞋子暴露了他的行踪,原来他躲到了窗帘背后!当我们走过去拉开窗帘时,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蜷缩在角落里,脸色苍白,浑身发抖。警察把他拽起来时,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孩子不是偷电脑,也不是偷图书,站起来的他身上竟然掉下来一堆五颜六色的女孩子的文胸、小裤衩!行迹败露的孩子低着头不敢看人,浑身瑟瑟发抖。

拯救孩子

警察的审讯开始了。在简单了解了一些情况后,警察决定带孩子到派出所。此时,孩子苍白的脸变成了紫色。出于教师的本能,我马上意识到:他不是小偷,他只是青春期朦胧的冲动,不能让警察把孩子带到派出所,否则孩子一辈子都会有心理阴影,将来还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我把警察拉到一边,说:“孩子没有偷学校里的东西,从他的行为判断,应该是青春期因心理偏差而产生的错误行为,把孩子交给我吧!我们需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发育,更要保护这个孩子。”警察同意了,在和孩子家人取得联系后离开了学校。

解读青春期

我把孩子带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找来了关于人体发育及青春期成长的书籍和挂图,从出生到成长到结婚、生孩子;从人体的发育到青春期的萌生;从每一个人不同的时期该做不同的事情,到人为什么要做有道德的人,简略地给孩子上了一堂青春期心理课。

过了一会儿,孩子的妈妈到了。我没有在家长面前数落孩子,而是告诉她:“孩子很有探究精神。孩子原来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人也很乖。今天,老师帮助孩子把原来不太明白的事情弄清楚了。孩子今天没有很好地认识到人生的变化,家长也有责任,请您今后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孩子出去后,我又给孩子的妈妈做了一番指导,让她明白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教育孩子,并列出几本相关书籍,让妈妈马上去买来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我们还相互留下了联系电话,相约多沟通、多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和孩子的妈妈频繁通电话,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几个月过去了,孩子对青春期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女孩子的用品也不再迷恋了,思想集中,学习进步,人也变得精神了。他妈妈感激地对我说:“我真庆幸,我的孩子碰到了一位好老师。”我也庆幸,学校开展的性健康教育课题实验帮助我学会正确认识孩子,掌握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更庆幸自己的这次报警没有毁掉孩子。(下转第21页)

(上接第72页)当前,面对家庭性教育和学校性健康教育滞后的现实,我们深刻感受到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人格成长的角度看,青春期是一个自我觉醒、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时期。不仅身体、知识、才干的增长要在青春期打好基础,行为、习惯、性格、兴趣、爱好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青春期教育是针对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进行的。从总体上说是人格教育、人生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教育,旨在培养健康的人格。小学性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它与学校的德、智、体、美诸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 广东广州 511400)

篇5:教育孩子的故事

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块石头却成为路边石,被人搬来搬去,还经常受到践踏、污损。路边石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别痛苦。”雕塑石头答道:“老兄,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曾经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它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乐于改变,也不惧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我经受的改变是你的数倍,我忍受过的痛苦比你多得多,这才产生了今天的不同啊!”路边石听了这一席话,既惭愧,又后悔。看完这个故事,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想成为学生的“雕刻家”,对学生又是“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有学生自己能改变自己。我们要作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汁。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孩子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孩子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这样的做法孩子根本不会有安全感,设想一下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难怪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

教育要考虑到孩子的可接受性。以关爱孩子的态度教育,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孩子才会有自信,才会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家长给予孩子一分关爱,燃起孩子一分自信。

篇6:教育孩子的励志故事

他专门拍过铁路道口的交通问题,一拍就是十几年,展示出来的照片有近千张,按照时间顺序连接着看,就等于目睹了一个铁路道口的生命历程。光就单张照片,一般的摄影记者都能拍到,但是一拍就是十几年,每次都是一个角度,那就难了。或者说,区分平庸和精彩,这里只是一个坚持问题。只要每个人能坚持这样拍下去,每个人都能获得这样的成就。但问题是,全杭州也许只有他一个人在拍铁路道口。

另一个故事他讲的是自己拍三峡截流工程照片的背后曲折。当时,三峡截流是不允许记者进入库区的,几乎所有的记者都被警卫拦在了警戒线之外。当那张精彩的三峡截流照片登在媒体上时,许多同行都大吃一惊:“他到底是怎样拍到的?”他说,为了这张照片,他和一位渔民作了一笔小交易,让他在月黑风高的午夜把他偷渡到对岸,然后他在一辆工程车下躲了二十多个小时。

这个故事令人感慨,三峡截流时,全国有那么多的记者前往,但拍到截流场景的记者屈指可数。原因无非是一种几乎是偏执的敬业精神在起作用。在他的眼里,只要能拍到精彩的照片,他可以置自己的安全和其他身外之物于不顾。

篇7:教育孩子的诚信故事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前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篇8:叶圣陶教育孩子的故事

这几天班上学生上课的状态都不对, 课堂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我第一次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什么叫失控!看着小屁孩们得意忘形、无所畏惧的样子, 我真正有一种身心俱疲的无奈!算了, 头疼, 嗓子疼, 唉!

虽然已经从教二十几个年头了, 可是每每面对具体问题时, 我仍然会不自觉地慌乱, 总想找寻到一个心灵的支柱。而读书便成为我最迫切想要做的事情。因为读书能够让我最快捷地汲取到力量而又不露怯。开学初我便开始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这本书我在第一次任教一年级的时候便读过了, 当时我还是个稚嫩的新教师,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力量。所以, 当我再次成为一年级的老师时, 我依然需要捧起这本书, 再次从中汲取力量。书的作者是一名扎根一线的老师, 她用日志的形式记录下了平凡而又真实的点点滴滴, 这些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总是有迹可循的, 而她那些处事的思想与方法又总能给我以启示, 让我遇到事情时不再着急上火, 而是像她所说的一样心平气和了。开学至今, 我一直坚持着用音乐“静化”孩子的心灵, 帮助孩子们感受聆听的美妙, 效果还不错, 孩子们已经形成了听见音乐就不说话的习惯。

美好的误会

是奖励?是惩罚?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感谢孩子们用他们的纯真成就了我的心平气和。

那是前几天的一个课间。“老师, 老师, 小丽带糖来吃了。”小瑞一脸义正词严。语音刚落, 就围拢过来几个孩子, 七嘴八舌地附和着。我昨天刚在晨会课上强调不准带零食到学校来吃, 真是明知故犯!今天得狠狠批评批评她。于是, 当着所有孩子的面, 我把小丽拉到身边, 严肃地问:“老师昨天早上刚说过, 能不能带零食到学校来吃呀?”小丽立刻低下了头, 低声回答:“不能。”“知道不能还带呀?”我故意提高声音说, “如果下次要带, 就带四十六份, 让班上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份。”抛下这句话后我就转身离开了, 心想:这下该不会有孩子带了吧, 谁会愿意把好吃的分给别人呀!想到这, 心里不禁为自己的这招“欲擒故纵”自鸣得意了。

可是第二天, 又有孩子到我这儿来告状了:“黄老师, 小欣犯规了, 她带妙脆角来吃了。”这还了得, 简直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我立刻快步走到教室, 大声质问小欣:“你为什么又带零食来吃了……”还没等我把话说完, 小欣便迫不及待地辩解道:“老师, 不是我一个人吃的, 我要和小朋友们分享的, 一大袋呢。”听她这么一说, 我猛然间想起了昨天在孩子们面前的那一番“激昂陈词”……内心一阵惭愧, 惭愧于我的自作聪明在孩子的纯真面前显得是那么的粗暴, 自己简直就是《小红帽》里的狼外婆!注视着小欣明亮清澈的双眸, 内心不禁一阵感动, 似乎蒙蔽在心灵上的尘埃被涤净了!其实想想, 儿子小时候不也乐滋滋地带了好些薯片到幼儿园跟小朋友们分享吗?这就是孩子, 他们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我决定好好保护这份童真, 不再只是简单地制止, 而是将“惩罚”转变成“奖励”。于是, 我乘机追问小欣:“那你打算怎么分享呢?”“我也不知道, 要不老师帮我分吧。”“不, 你自己分享给大家, 老师给你个建议:放学排队时, 再分享行吗?”小欣使劲点点头, 兴高采烈地到班级去宣布了。放学排队时, 随着体育委员几声哨音落地, 孩子们第一时间整齐安静地站好了, 小欣呢, 一边发着妙脆角, 一边还要求着:“谁站得最好, 就给谁吃。”呵呵, 这孩子, 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派头, 还把分享零食变成了一种奖励。孩子真是创意无限啊!

接下来的几天, 每天都有孩子带零食来, 还不忘告诉我:“老师, 我要分享给排队最整齐的小朋友。”“老师, 我要分享给打扫卫生干净的小朋友。”……孩子们, 你们就是天使!

看着孩子们这样的“大气”, 我这当老师的是不是也该“意思意思”呢?跟他们一样, 买些零食分享?那我们一 (1) 班岂不成“吃货班”啦!得多想点奖励的花样, 牢牢地吸引住我的孩子们。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很火的综艺节目《一年级》里有一期说到了很多学校奖励一年级孩子的方法, 我决定借鉴过来, 再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说干就干!我在班级后面的黑板报上辟出一块空间, 设立了一个“兑奖区”, 先期设计了十项奖励, 例如, 第一项:获得十个笑脸, 可以获得一次在黑板上涂鸦的机会……第三项:获得十个笑脸, 可以当一个星期的园丁, 浇灌教室里的花草……到今天为止, 我们班有孩子兑换了聆听《虫儿飞》的机会, 有孩子兑换了开电脑的机会……这样的奖励, 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让孩子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奖励其实是对孩子的另一种培养, 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分享精神, 培养他们为别人服务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奖励机制可以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可以一直沿用下去, 成为一种班级文化。哈哈, 我这个老师又开始自鸣得意了。

篇9:论叶圣陶的教育本质观

关键词: 叶圣陶    教育本质    语文教学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教育家各有见解。《中庸》中有“修道之谓教”;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教,上所施,下所效者;育,养子使做善也”;台湾教育家贾馥茗女士认为“教育所教的人,是要超出生理人或自然人的领域,成为社会人、文化人、道德人、君子、仁人,以至圣人” [1](P204)。在西方,education源于拉丁文educare,意即教育就是对人的引导导出;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天性。”[2](P3)每一位教育家心中都有对教育本质的思考与认定。且任何一位教育家必定以其教育本质观为基点提出与之相呼应的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一生中对教育问题提出许多独到深刻的见解,大量论述中很少直接提出教育本质的问题,但其教育即成人的教育本质观贯穿所有教育论述、语文教学、文学作品及教材编写理念中。

一、教育就是培养自主有为的人

叶圣陶先生说:“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够格的成员……光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做人真有用处。”[3](P293)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帮助青少年形成独立自主的能力,进而有益于人的终身发展。漫漫人生,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在学校中度过的,也不可能永远处于父母和老师的庇护下,每个人终将有独立面对社会的那一天,身处社会难免遇到或大或小的各种问题,独立自主能力养成了,不论遇到什么状况都能自己独立解决。

二、教学最终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之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很多工夫。”[4](P170)“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是叶圣陶先生教育即成人的教育本质观的明确表述,既然教育是为了整个人生的发展,那么教育就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掉依赖老师讲解的惰性。放眼到一生,一个有自主学习本领的人可以沉稳自如应对永远学不完的新东西。

三、学生是独立的教学主体

叶圣陶曾说:“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有一些教师把学生看成空瓶子……总之里面是空的,可以装东西。什么是教学工作呢?揭开瓶盖,把各项知识、各种道德条目都装进去,今天装一点儿,明天装一点儿,直到该装的东西全装进去,就算功德圆满……学生不是空瓶子,老师要是承认以学生的利益为利益,就应该尽力排除‘空瓶子观点’,直到‘瓶子观点’一丝不剩。” [5](P190)从叶圣陶的话里,我们看得很清楚“空瓶子观点”的教学是不顾学生利益的教学,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讲解,没有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装进瓶子里的东西并不能化做学生自己的东西,无形中挫伤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对“空瓶子”的观点,就是将教育教学观念着眼于独立自主的人生上。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只知道帶着耳朵的配角,其主体地位得到保障,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精神。长此以往,增强学习主动性和责任感,养成习惯,内化为学生已有,进而迁移到复杂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四、语文教材是开启知识的钥匙

关于语文教材,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锁钥,用这个锁钥可以开发无限库藏——种种的书。”[6](P63-64)这一观点揭示了语文教材的示范性和指导性,指明教材不是死板的教条知识,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灵动的例子,语文教材作为学习的起点,终将引导学生拥抱知识的汪洋大海。

五、结语

人类创造文化包括两方面,即“化物”(改造世界)与“化己”(教化个体)。教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中的“化己”方面,即教育是促进个体内在世界文化化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为己之学”,是一种实践智慧,教育是以人为目的的,致力于在精神志趣和行为习惯上成人的实践活动。教育就是培养向善独立的人,这并不是单纯传授公共知识所能培养的人。从叶圣陶先生教育理念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本质就是成为你自己。随着时代变迁,学到的知识都可能被淘汰丢弃,唯独靠得住的只有你自己,独立自由才是受用终身的财富。

参考文献:

[1]贾馥茗.教育的本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2]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1991.

[3]叶至善,叶至美,叶志城,编.叶圣陶集(第十一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4]杜草甬,编.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5]叶至善,叶至美,叶志城,编.叶圣陶集(第十一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篇10:老师教育孩子的故事

河边的蒲公英和大家打着招呼:“朋友们晚安,我要睡觉了!”说完,合上了叶子。

三叶草打着哈欠说:“我也困了,大家慢慢玩,明天见!”说完也合上了叶子……

“你们都去睡了,我和谁玩呀?”蹲在荷叶上的小青蛙,看着伙伴们纷纷回家睡去了,急得直跺脚。

忽然,一阵“沙沙,”的声音从河边传出,小螃蟹年年从河底钻了出来了。

只见他挥舞着两只大螯,显出一幅失望的样子,嚷着:“沙滩上真安静,也没人出来玩!”

“谁说没人,我不就是一个么!”小青蛙高兴地迎了上去。

年年小黑眼睛里闪出兴奋的光芒,手伸过来说:“看,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送给我一个银戒指。这可是有魔力的银戒指,能帮助人们实现两个愿望呢!小青蛙,你有什么愿望?我帮你实现!”

小青蛙歪头想想:“唉,天这么热,我的愿望就是……”

没等小青蛙说完,年年拍手说:“我知道你的愿望是什么了?看我的!”说着,挥舞着手臂,对着戒指念:“格里古力,格里古里,快在天空按个大大吊扇吧!”

噢,银戒指真的显出了它的魔力——一个巨大的黑色吊扇在天空中旋转起来。

呼呼——大吊扇扇起的大风吹向草丛,草丛里正睡觉的蒲公英、三叶草被刮得东倒西歪;大风吹向小河,河里的小鱼们吓得从河里跳了起来;最可怜的要算是小青蛙和年年啦,他俩被大风吹上了树梢。

小青蛙吓得紧紧抱着年年的胳膊;年年被风吹得小眼睛也睁不开了……

还是小青蛙反应快,他喊着:“年年,快念咒语,快念咒语,让电扇消失!”

“格里古力,格里古里,大吊扇快消失吧!”年年话音刚落,大吊扇不见了,一切恢复了平静。

“扑通”小青蛙抱着年年从空中掉下来,摔进了河里。

这是哪里呀?小青蛙借着明亮的月光四下看着。

年年用河水洗洗眼睛,乐了:“别怕,这是河流的下游,我以前来过。”

小青蛙揉揉摔疼的身体,拍拍年年:“谁让你听话不听完,我是说天太热,我的愿望是咱俩一起到河里游夜泳去。现在不用游了,赶紧往家游吧!”

游啊,游啊,小青蛙和年年天亮了才游到岸边。爬上岸,就听见大家在议论昨晚刮起的那阵大风,他俩捂着嘴偷偷笑了。

篇11:成功教育孩子的故事

麦格雷戈自觉惭愧。他走进厨房,对他们说:“我不再干了,明天就出去找个工作。”

“爸爸,你现在不能停下。”特拉维斯马上反对。克里斯也接上一句:“你都快成功了。”

两年前,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麦格雷戈放弃了咨询顾问的安逸职位。他原在一家公司工作,那家公司专门向机场和旅店的出差人员出租折叠式手持电话。但是,这些电话却无法对每次通话分别记帐,没有帐单,有些公司就不让雇员报销。所以,他们需要在电话中置人一片电脑集成电路板,以便对每次通话分别记帐。

麦格雷戈知道自己的想法一定能成功。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开始与投资者接洽。然而,这项冒险事业似乎无路可走了。

1990年3月的一个星期五,麦格雷戈的冒险生涯跌入了谷底。那天,物业管理公司的代理人敲响了他家的大门,如果麦格雷戈一家不能在星期一之前缴纳房租,他们就得住到街上去。

走投无路的麦格雷戈整个周末都在给投资者打电话,直到星期日晚上11点,一个投资者终于答应开张支票给他。麦格雷戈用这笔钱付了房租,还雇了一名顾问工程师。几星期后,工程师认为麦格雷戈设想的系统根本无法实现。“再试试。”麦格雷戈说。1991年5月,这家人再次面对财政危机。麦格雷戈给电信业执牛耳者——南方贝尔公司打了个电话,总经理问他:“6月24日前能拿出一个样品吗?”麦格雷戈想起了唱反调的工程师和铺满工作台的元部件:“当然。”他希望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充满信心。

他立刻打电话找他的大儿子格雷格。当时,格雷格正在大学里主修计算机。麦格雷戈跟他说了这次面临的严峻挑战。格雷格开始了一天18小时的工作。他要发明一种能击败所有专家的自动电路板,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他必须发明一个记帐系统,这个系统要把会计信用卡和计时软件与一个能确定通话双方各自位置的网络结合起来并置于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6月23日,麦格雷戈和格雷格带着未经测试的样品飞往亚特兰大。

麦格雷戈将他22岁的儿子介绍给南方贝尔公司总经理后,格雷格将样品话机递给了他母亲。“妈妈,试一下。”他母亲往话机里塞了一张信用卡,然后拨了个电话,一切都那么顺利。随后,格雷格递给贝尔公司工作人员一张完整无缺的打印单据。

篇12:叶圣陶经典童话故事《跛乞丐》

街上那个跛乞丐,我们天天看见的,年纪已经很老了。蓬乱的苍白的头发盖没了额角和眉毛;两颗眼珠藏在低陷的眼眶里,放出暗淡的光;脸上的皮肤皱得厉害,颜色跟古铜一样。从破烂的衣领里,可以看见他的项颈,脉络突出,很象古老的柏树干。他的左脚老是蜷曲着,不能着地,靠一根树枝挟在左胳肢窝里,才撑住了身子,不至于跌倒。

他在街上经过,站在每家人家每家铺子的门前,发出可怜的沙哑的声音:“叨光一个吧,好心的先生太太们!”人们总是用很厌烦的口气说:“又来了,讨厌的老乞丐!”随手将一个小钱很不愿意地掷给他。小钱有时落在砖缝里,有时掉在阴沟边。他弯下身子,张大眼睛,寻找那跳跃出来的小钱。好久好久,捡到了,他就换过一家,重新发出可怜的沙哑的声音:“叨光一个吧,好心的先生太太们!”

独有街上的孩子们很喜欢他。他能够讲很多的有趣的故事,使他们不想踢毯子,不想捉迷藏,不想做一切别的玩意儿,只满心欢喜地看着他封满胡子的嘴,等候里边显现出美妙的境界和神奇的人物来。每当太阳快要下去月亮快要上来的时候,他总坐在一棵大榆树底下休息。不必摇铃,不必打钟,街上的孩子们自然会聚集拢来,围在他的身边。于是他开始讲故事了。

跛乞丐讲的故事,孩子们都记得很熟。关于他自己的故事,就是左脚为什么跛了,他也讲给孩子们听过。以下就是孩子们转讲给我的。

他的父亲是个棺材匠。他十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对他说:“你的年纪渐渐地大了,不可不会一点职业。我看就学了我的本业,将来也当一个棺材匠吧。”

“不,不行。”他回答道,“我看见街上抬过棺材,人家总要吐一口唾沫。人家都不喜欢棺材这个东西。我要是当了棺材匠,不就得一生陪着棺材挨骂么?所以我不愿意。”

父亲大怒道:“你竟敢违抗我的话!我就是棺材匠,几时看见人家骂我讨厌我?”

“我,我就讨厌你,就要骂你。好好一个人,不做别的东西,去做一个个木匣子:把人一个个装在里边!”

父亲怒到极点,举起手里的斧头就向他的头上劈过来。幸亏他双手灵活,抢住了斧头的柄,嘴里喊道:“不要象劈木头一样劈你的儿子!我不是木头呀!”

父亲的手被挡住,狠劲也过去了,就说:“饶了你这条小命吧!可是,你不肯继承我的本业,也就不是我的儿子。今天就离开这里,不许你再跨进我的大门!”

他从此被赶出家门了。肚子渐渐有点饿了,他想,现出必须找一个职业了。但是做什么呢?一时拿不定主意。他就沿着街道走去,看有什么愿意做的事情。

有个孩子趴在楼窗上,望着街那头的太阳,天真地说:“这是时候了,爸爸的心,爸爸的信,该在绿衣人的背包里吧。安慰人们的绿衣人呀,你快快来到我家的门前吧!”

他听了孩子的话,深深地点点头,仍旧朝前走去。

矮矮的竹篱内有一间书房,窗正开着。有个青年坐在里边,伏在桌上写东西,忽然抬起头看看墙上的钟,满怀希望地说:“这是时候了,朋友的心,朋友的信,该在绿衣人的背包里吧。安慰人们的绿衣人呀,你快快来到我的竹篱外边吧!”

他听了青年的话,更深深地点点头,仍旧朝前走去。

路旁是一个公园,有个女郎坐在凉椅上,对着花坛里的花出神。树上的鸟儿一阵叫,把她惊醒了。她四围望望,自言自语说:“这是时候了,他的心,他的信,该在绿衣人的背包里吧。安慰人们的绿衣人呀,你快快来到我的家里吧!”她站起来,匆匆地走了。看她步子这样轻快,知道她的希望正火一般地燃烧呢。

听了女郎的话,他很高兴地拍着手道:“我已经选定了我的职业了!”

他奔到邮政局里,自称愿意当一个绿衣人。邮政局里允许了,给他一身绿衣服和一个绿背包。他穿上绿衣服,背上了绿背包,就跟每个在街上看见的绿衣人一模一样了。

他当绿衣人比别人走得快。他取了信连忙向背包里塞,背包胀得鼓鼓的`,象胖子的肚子。他拔脚就跑,将每封信送到等候信的人的手里,还恳切地说:“你的安慰来了,你的希望来了,快拆开来看吧!”说罢,他又急忙跑到第二个等候信的人的面前。

人们都非常欢喜他。从他手里接到信,除了信里的安慰,还先从他的话里得到安慰。所以人们只希望接到他送来的信。人们又想,发出去的信由他投送,收信的人一样可以得到分外的安慰,所以都愿意把信交到他的手里。

他的背包跟不断打气的气球一样,越来越鼓了。别的绿衣人的背包跟乞丐的肚子一样,越来越瘪了。他背着沉重的背包,羊一般地飞跑,不怕疲倦,也不想休息。

街旁有一所屋子,藤萝挂满了门框,好象个仙人住的山洞。他每回经过这家门前,总见一个姑娘站在那里,忧愁地问他:“你的背包里可有他的心?”他很不安地回答说:“很抱歉,没有他的信。”姑娘两手掩着脸,伤心地哭了。

姑娘盼望的是她情人的信,也是她情人的心。情人离开了她,去到什么地方,她不知道,也没有来过一封信。她天天在门前等着,等候这可爱的绿衣人经过。可是她终于伤心地哭了,两手掩着脸。

这一天他经过这家门前,姑娘照旧悲哀地问他。他又只好回答:“很抱歉,没有他的信。”姑娘好象要晕过去了,哭得只是呜咽。停了一会,才断断续续地说:“三年前的今天,他离开了我。整整的三年,没有一点信息,不知道他的心在哪里了!”说罢,更加呜咽不止。

他听了非常难过,就安慰姑娘说:“你不要哭,滴干了眼泪是不好的。我一定替你去找寻,把你要的他的心带给你。三天,不出三天!”

姑娘止住了啼哭,向他点点头表示感激,含着泪水的眼睛放出希望的光。

他就日夜不停地走,穿过了白天不见太阳、夜晚不见月亮的树林,经过了没有水也没有草的沙漠,爬过了有毒蛇猛兽的峻峭的山岭,才找到了姑娘的情人所在的地方。他告诉姑娘的情人,姑娘怎样地思念,怎样地哀伤,怎样地啼哭。姑娘的情人被感动了,立刻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极真挚的信,把整个心藏在里边了。写好之后,就交给他,托他送给那个姑娘。

他拿了信,爬过了有毒蛇猛兽的峻峭的山岭,经过了没有水也没有草的沙漠,穿过了白天不见太阳、夜晚不见月亮的树林,来到姑娘的门前──来回刚好是三天工夫。

姑娘已经在门前等候,看见了他连忙问:“我要的心,我要的心呢?”他不作声,就把信交给姑娘。姑娘马上拆开来看,越看越露出笑容,看到末了就快乐地说:“他爱我,他依然爱我呢!可爱的绿衣人,多谢你的帮助!”

“这算得什么呢?只要你得到安慰,我什么都愿意的。”他高兴地回答。

他回到邮政局里。邮政局里因为他三天没有到差,罚去他一个月的工钱。他依然羊一般地飞跑,把安慰送给人们。

在街上,他常常遇见一个孩子,拦住他说:“我有一封信,寄给去年的朋友小燕子,请你带了去吧!”他很不安地回答说:“很抱歉,不晓得小燕子住在什么地方,没有法子替你带去。”那孩子呆呆地站着,现出失去了伴侣的苦闷的神色。

孩子的朋友小燕子去年住在孩子家里,他们俩一同在屋檐下歌唱,一同到草地上游戏,一刻也不分离。秋天到了,小燕子忧愁地对孩子说:“要跟你分别了,我的家族要迁居了。”孩子十分不愿意,但是没有法子,只得含着眼泪送走了她的朋友。小燕子去后,孩子十分想念,就写了一封信,希望最可爱的绿衣人能给她带去。可是她终于呆呆地站着,现出失去了伴侣的苦闷的神色。

这一天他送信,在街上经过,一个妇人拦住了他。对着他哭,伤心得连诺也说不成了,拿着一封信向他的背包里乱塞。他一看,就是孩子天天拿着的那封信,上面很有些手指的污痕了。他问妇人说:“孩子怎么了?”妇人勉强抑住了哭,哀求他说:“我的孩子病了,昏倒在床上。她迷迷糊糊地说,一定要把她的这封信寄去。你给她带了去吧,可怜可怜我的孩子吧!”说罢,她的眼泪成串地往下掉。

他听了十分难过,就安慰妇人说:“你不要哭,回去陪着你的孩子吧。我一定替他去找寻小燕子,把她的信送到。你回去告诉她,叫她放心。”

妇人收住了眼泪,向他说了声“多谢”,慈祥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他就日夜不停地走,经过了树木长得很高很大的炎热的地方,渡过了风浪险恶的海洋,才寻到了小燕子所在的海岛。他把信交给小燕子,并且告诉他,孩子怎样想念他,怎样害了病。小燕子快活地扑着翅膀说:“我也给她写了一封信,没法寄,想念得快要生病呢。你既然来了,我的信就托你带去吧。”

他拿了小燕子的信,渡过了风浪险恶的海洋,经过了树木长得很高很大的炎热的地方,来到孩子的家里──来回一共是五天工夫。

孩子看见他,连忙问:“我的信,我的心寄去了么?”他把小燕子的信交给孩子,对孩子说:“这是你没想到的东西。”孩子连忙拆开来看,快活得只是乱跳,欢呼道:“他快来看我了!他快来看我了!可爱的绿衣人,多谢你的帮助!”

“这算得什么呢?只要你得到安慰,我什么都愿意的。”他高兴地回答。

他回到邮政局里。邮政局里因为他五天没有到差,罚去他两个月的工钱。

有一天,他送信经过街上,看见一个猎人抱着枪,坐在凉椅上打盹,身旁堆着好几头打死的野兽。忽然听见有个很弱很弱的声音在招呼他:“一封紧急的快信,烦你送一送吧!”他仔细一看,原来有一头野兔还没有死,血沾满了灰色的毛,凝成一团,样子很难看,眼睛已经睁不大开,前爪拿着一封信。

他问野兔:“你怎么啦?”野兔忍着痛回答说:“我中了枪弹,快要死了。我死算不了什么,就是不放心我的许多同伴。我们这几天开春季联欢会,聚集在一起,在山林里取乐。我刚才听这位打盹的先生说:‘那边东西多,明天要约几个打猎的朋友,多多地打他一回。’就觉得我的死绝不是值得害怕的事情了。我这封快信,就是要告诉我的同伴,不要只顾快乐;灾难快要到临,赶紧避开吧!”野兔的声音越来越弱,话才说完,四条腿轻轻地挺了几挺,就跟着他旁边的同伴一同长眠了。

他听着看着,心里很难过,不觉滴下眼泪来。他连忙拾起野兔的信,照着信封上写的地方奔去。越过了很深的山涧,爬上了很陡的崖石,钻进了很密的树林,他才到了野兔的同伴们聚集的地方。山羊,梅花鹿,野兔,松鼠,都在那里歌唱,都在那里跳舞;鲜美的果子堆得满地。

小兽们玩儿得正高兴,看见了他,觉得有点奇怪,都走近来打听。他把野兔的信交给小兽们。小兽们看了都非常惊慌,纷纷向密林中逃窜。正在这时候,起了一种嘈杂的声音。他才回转身,不知什么地方发来“呯”的一枪,一颗枪子打中他的左腿,他昏倒了。

他醒转来以后,用草叶裹了受伤的腿,一步一颠回到邮政局里。又是两天没有到差了,这是第三次犯过失,跛子又本来不适宜送信,邮政局就不要他了。

上一篇:幼儿园班级公约下一篇:结婚的问候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