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剖析

2024-06-26

甘肃省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剖析(通用3篇)

篇1:甘肃省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剖析

甘肃省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剖析

部分省区粮食趋紧给长期缺粮的甘肃敲响了警钟.有效解决粮食安全、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的关系,是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议题.文章分析问题的`矛盾所在,指出三者的辨证发展关系,并主要提出七点措施:保证一定的播种面积,努力增加粮食产出;建立合理的粮食储备规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总量稳定增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省内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继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省内粮食总量基本自给的同时,逐步解决好区域性、结构性短缺问题;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利用虚拟水战略解决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等局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 者:吴文恒 牛叔文 曲玮 王志锋 WU Wen-heng NIU Shu-wen QU Wei WANG Zhi-feng 作者单位:吴文恒,牛叔文,王志锋,WU Wen-heng,NIU Shu-wen,WANG Zhi-feng(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

曲玮,QU Wei(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兰州,730070)

刊 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年,卷(期):20(5)分类号:X171.1关键词:生态建设 农业结构调整 粮食安全 甘肃省

篇2:甘肃省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剖析

一、关于粮食安全

甘肃历史上是一个缺粮省份, 粮食生产始终是关系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历届省委、省政府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 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长期困扰甘肃的粮食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步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特别是2004年以来, 由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的加大, 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全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总产已连续9年保持在800万吨以上, 连续6年保持了持续稳定增产的良好态势。2012年, 全省粮食生产达到创纪录的1109.7万吨, 对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纵观甘肃粮食生产发展的轨迹, 我们不难看出, 改革开放以来, 甘肃的粮食生产呈现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从1983年, 全省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0万吨大关, 到1998年第一次实现800万吨, 15年间我们跨越了600万吨、700万吨、800万吨3个台阶, 达到了产需基本平衡, 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从1998年实现800万吨以后, 直到2003年的5年间, 甘肃的粮食生产一直在800万吨左右徘徊。从2004年开始, 甘肃的粮食生产迈上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快车道, 总产又连续跨越了900万吨、1000万吨、1100万吨3个台阶, 这是历史性的跨越。从2004年的806万吨, 到2012年的1110万吨, 甘肃仅用了8年的时间, 又实现了粮食生产由产销基本平衡到部分调出的历史性转变。甘肃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50%的人均占有水资源, 生产了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94%的粮食, 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近年来甘肃的粮食生产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目前甘肃的粮食生产只是实现了低水平的自给, 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 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小麦、大米等口粮主食缺口量大。2012年, 全省粮食单产达到261千克, 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2千克, 粮食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水平24千克。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趋势短期内无法改变, 加之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 粮食的需求将呈刚性增长态势, 供给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昔日作为全省商品粮基地的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粮食产能有所下降, 个别地区已由原来的主产区变为主销区, 目前只能保持好他们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藏粮于地。相反全省广大的旱作农业区, 由于耕地面积大, 在长期的结构调整中, 经过多年的实践选择, 种植粮食虽然经济效益比不上经济作物, 但相对比较稳定, 也比较保险。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后, 为旱作农业区找到了一条发展草食畜牧业和马铃薯精深加工等产业、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收入稳定提高的新路子。种植高产粮食作物已成广大旱作农业区农民群众的必然选择和自觉行动。旱作农业区已成为甘肃粮食生产新的主产区和增长极, 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重任已责无旁贷的落到了广大旱作农业区。保护和提高广大旱作农业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对确保全省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 甘肃粮食生产的基数已相对较大, 在更高的起点上, 如何继续保持稳定增产, 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 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坚持成功做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创新思路, 转变发展方式, 破解发展难题, 不断探索粮食生产科学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是扩大面积已无潜力可挖。甘肃省粮食连续九年丰收, 播种面积增加了510万亩, 对增产的贡献率超过30%, 粮食面积的潜力已挖掘得比较充分, 再要靠扩大面积来增加产量, 既不现实, 也不可能。必须走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实现粮食和经济作物统筹协调发展, 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二是结构调整的空间已经不大。近年来, 甘肃省粮食生产连续快速增长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 就是顺应天时、调整结构, 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 压夏扩秋, 压劣扩优, 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全省夏秋比例由2003年48∶52调整为2012年的34∶66;夏粮面积由2003年的1791万亩减少到2012年的1447.95万亩, 减少了343.05万亩;秋粮面积由1957.95万亩增加到2811万亩, 增加853.05万亩, 其中玉米面积达到1293万亩, 扩大了651万亩, 马铃薯面积达到1045.05万亩, 扩大300万亩。秋粮总产量达到786万吨, 比2003年增加385万吨, 占全省粮食总产的70.8%, 比2003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由于夏粮面积调减幅度大, 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目前缺口已达200万吨以上。继续大幅压减夏粮、扩大秋粮的空间已十分有限, 必须依靠科技, 在保持夏粮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努力提升生产水平。

三是技术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粮食生产要上大的台阶, 必要有突破性的技术或品种做支撑。近年来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使甘肃玉米、马铃薯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目前全省的情况看, 短期内有突破性、带动性、全局性的新品种、新技术储备明显不足, 依靠像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样的单项技术突破大幅提高粮食单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只能走不断完善已有技术, 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集成推广成熟技术的路子。

四是资源的约束日益趋紧。目前甘肃省化肥、农药、灌溉水等资源要素的投入效率低下, 利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城镇化加快、耕地减少, 劳动力素质下降、数量减少,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 粮食生产成本逐年增加的大背景下, 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发展, 必须彻底改变过去依靠大水大肥猛药的增产方式, 必须改变过去重用地轻养地、重投入轻效率、重覆膜轻回收的增产方式, 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五是灾害频发重发的态势难以避免。甘肃省十年九旱, 旱灾、冻害、雹洪、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有、月月有。加之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革和种植结构的调整, 各种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加, 突发性、爆发性、危害性显著增强, 对粮食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多年来防灾抗灾的成功经验, 建立起一套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积极救灾的科学抗灾减灾新机制, 努力把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今后,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两手抓的思想不动摇, 进一步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集成技术、强化措施, 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一要稳定面积产量。要坚持立足省内粮食自给的基本方针, 按照“稳定面积, 优化结构, 依靠科技, 提高单产, 确保产能”的粮食安全战略要求, 突出旱作农业区, 突出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 稳定小麦生产;突出关键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突出防灾减灾,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今后五年,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必须稳定在4200万亩以上, 总产必须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 力争达到1200万吨,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农民增收腾出更大空间、拓宽更多渠道。

二要扶持生产大县大户。目前甘肃省粮食的主产区和生产大县已主要集中在旱作农业区。2012年全省粮食产量在1.5亿千克以上的32个生产大县中有24个在旱作农业区, 占到75%。这些县区耕地和粮播面积普遍较大, 由于地方财政拮据, 投入跟不上, 基础条件较差, 中低产田面积大, 单产水平低, 但增产潜力巨大。另据省农牧厅调查, 2012年全省有种植规模50.1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05万户, 年粮食种植面积271.05万亩, 占全省的6.4%;年粮食产量136万吨, 占全省的12.3%。这些大户为全省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大县和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 将项目、资金、科技等要素向粮食生产大县、大户倾斜, 提高大县和大户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改变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窘态。农业“四项补贴”等惠农政策资金新增部分要重点向粮食生产大县和大户倾斜。集中力量经过5年的努力, 把目前产量在2.5亿千克以上的凉州、甘州、环县、通渭、安定、会宁、镇原、永昌、民乐、宁县等10个县 (区) 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5亿千克左右的粮食生产大县, 把目前产量在1.5亿~2亿千克的崆峒、临洮、秦安、秦州、永登、靖远、灵台、古浪、甘谷、静宁等10个县 (区) 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2.5亿千克以上的粮食生产大县。

三要加大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力度。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旱作农业技术水平。在稳定扩大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 着力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 进一步完善全膜黑膜马铃薯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 尽快形成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体, 以全膜黑膜马铃薯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为补充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其次要加大对粮食作物, 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优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和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 尽快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粮食作物新品种, 为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再次要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本增效技术, 普及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和地膜回收利用技术,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然后要积极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统防统治体系建设, 提升应急防控能力。最后要坚持农机、农艺与农业信息的深度融合, 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 用信息化武装现代农机, 推动农机智能化、农艺精准化, 努力提升粮食生产, 特别是玉米、马铃薯的机械化水平。

四要积极推进大面积高产创建。以小麦、玉米、马铃薯3大作物为重点, 通过整合农业生产资源、集成各种生产要素、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使高产创建与科研单位、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相结合, 深入推进高产创建, 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认真总结各地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创造的成功经验, 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突破技术瓶颈, 组装配套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在面上推广。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整乡、整县整建制大规模推广应用, 形成一批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区域, 辐射带动更大范围的增产。

五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 重点做好干旱、低温冻害、雹洪、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预警防范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 提高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和科学性。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保险制度, 提高农业和粮食生产抗御灾害风险的能力。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 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同时, 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和现代装备建设, 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使粮食生产建立在一定程度可控的水平上。

二、关于旱作农业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 年均降水量只有300多毫米, 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 70%的降水集中在第三季度。全省5200万亩耕地中, 旱地占到70%, 是全国典型的旱作农业省份。由于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过去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 严重影响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于干旱多灾, 全省粮食生产长期低而不稳, 单产水平低, 人均占有粮少, 年际间波动大。因此, 解决干旱问题, 发展旱作农业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 历届甘肃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旱作农业, 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总结探索形成了“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兴科技”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旱作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甘肃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在不断完善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反复试验研究, 终于在2003年研究探索出了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等技术为一体, 抗旱、保墒、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该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蓄了土壤水分, 从根本上解决了旱地土壤水分蒸发的问题, 大幅度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变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 实现了田间雨水的集流和富集叠加利用, 有效解决了旱作农业受制于水的难题, 成为目前甘肃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全地面覆盖后, 强化了地膜的增温增光效能, 增加了有效积温, 使原来不能种植玉米的区域可以种植玉米, 使原来玉米种植的早熟区变为中熟区、中熟区变为晚熟区, 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在正常年景下, 玉米平均增产30%以上, 马铃薯平均增产25%以上, 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可控能力和稳定性, 开辟了旱作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

这一技术一经问世就以强大的抗旱增产效果, 得到了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就一项技术而言, 推广速度之快、面积之大、增产效果之好、重视程度之高、扶持力度之大、群众接受程度之快, 都是前所未有的。从2007年省委、政府组织大面积推广开始, 到2012年, 中央和省级财政6年累计投入资金9亿元, 市州和县区配套近12亿元, 极大地支持了推广工作, 调动了种植农户的积极性, 促进了该项技术的快速推广。推广面积由2006年的12万亩达到2012年的1258.05万亩, 6年累计推广4400.1万亩, 累计增产粮食超过400万吨, 为全省粮食生产“九连丰”立下了汗马功劳。

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全省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 受益农户占到全省总农户的31%, 示范带动和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旱作农业区过去粮食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的严重干旱县区, 如今已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的大县和先进县, 成为甘肃省粮食的主产区和新的商品粮基地。2012年, 全省旱作农业区粮食产量达到860.4万吨, 比2006年增加了292.5万吨;占到全省总产量的比重达到77.5%, 比2006年上升了7.2个百分点。

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 使甘肃省的旱作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全省粮食生产初步摆脱了被动抗旱的局面, 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大丰收的目标, 但目前也存在许多不然忽视的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有所下降。由于多年大面积推广中实行县区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三不变”原则, 确保了推广工作的落实到位, 但同时大面积推广所需的配套资金也给市县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近两年来许多地方领导出现了松懈情绪, 除推广面积大的少数县区外, 绝大多数县区领导重视程度大不如前, 支持的力度和行政推动的力度都明显减弱。加之近两年来省上取消了由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队组织人员互相抽查验收的做法, 导致一些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或大幅减少, 农民种植成本加大, 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推广面积缩水较多, 虚报现象严重。个别地方甚至只用省上补助的部分地膜去落实全部的推广面积, 结果可想而知。

二是劳动力短缺, 机械化程度低。由于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打工, 从事覆膜作业的劳力大多为老人、妇女。特别是保墒效果好的秋覆膜时间, 又正值农民收获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和种植冬小麦的大忙季节, 劳动力和农家肥都十分紧张, 覆膜进度迟缓。虽然近年来农机部门研发生产和采购了一批覆膜机具, 提高了覆膜的效率, 使全省机械覆膜面积达到50%以上。但由于覆膜面积大、时间紧, 加之一些覆膜机械适应性较差, 覆膜作业的效果大打折扣。旱作农业区大面积的山旱地由于道路等基础条件限制, 也无法开展机械作业, 影响了覆膜的速度和质量。

三是技术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劳动力素质较低, 加之技术培训指导存在死角和盲区, 导致技术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在起垄覆膜方面:普遍存在大小垄不分、垄高不合规范, 膜间压接不实或掺接过多、膜上覆土过多或太少, 打渗水孔不及时、影响集雨保墒效果, 新修梯田覆膜不喷除草剂或不施农肥、草害严重或底肥明显不足。在种植方面:普遍存在良法与良种不完全配套, 种植密度不够或播种质量不高、出苗不全、缺苗断垄现象严重, 品种选择不对路、一味追求晚熟高产品种, 造成成熟度较差。在田间管理方面:主要是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不及时或不追肥、生长后期脱肥严重, 病虫害防控不及时、不到位、收获普遍偏早、机械化程度低、造成产量损失。

四是残膜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尽管甘肃省从大面积推广开始就高度重视残膜回的收利用, 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从统计数字看, 2012年全省共回收废旧农膜8万多吨, 回收利用率达到了66%。但许多地方, 特别是一膜两年用的农田废旧农膜残留仍相当严重, 随处可见。据调查了解, 目前废旧农膜回收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 部分地方的农民仍大量使用价格较低、厚度为0.005毫米的超薄膜, 这些地膜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的日照、风蚀和人力、机械的踩踏碾压, 待到作物收获后已大部分成碎片, 捡拾比较困难;其二, 残膜捡拾的成本较高, 目前农村劳动力相对短缺, 用工价格普遍上涨, 农户都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捡拾废旧残膜, 导致残膜随处丢弃, 农业面源污染加重。

五是秸秆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饲料和秸秆。据测算, 甘肃省每年推广的1000万亩全膜玉米和300万亩半膜玉米, 可生产干秸秆约2100万吨, 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草。尽管近年来甘肃省加大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力度, 使玉米的秸秆利用率由过去的3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54%, 但仍有一半左右的秸秆未得到很好的利用, 个别地方随意焚烧, 既浪费资源, 也影响环境。

下一步, 我们要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的机遇, 正视问题,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坚持扩面提质增效,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努力把甘肃旱作农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要改善基础条件。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 加快建设田林路渠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实施好10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 在已有3200多万亩梯田的基础上, 力争用3到5年时间, 使全省适宜兴修梯田的坡耕地全部实现梯田化, 为旱作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创造条件, 打牢基础。

二要扩大推广面积。目前全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面积已超过1500万亩, 力争到2016年, 推广面积达到2000.1万亩左右, 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 全膜黑膜马铃薯面积由现在的260.1万亩扩大到500.1万亩,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面积由现在的100万亩扩大到300万亩。确保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 力争达到1200万吨, 把旱作区真正打造成甘肃新的粮食生产基地。

三要提升技术水平。切实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和示范区建设等途径, 突出解决目前在覆膜、种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做到良法良种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努力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四要提高机械化程度。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短缺的实际, 借助国家加大农具购置补贴投入力度的机会, 加大对旱作农业覆膜机具的投入力度。在加快研发新的覆膜机具及残膜捡拾机具的同时, 改进已有的覆膜机具, 提高适应性及作用效果。鼓励引导种植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机具, 成立覆膜专业队, 开展专业化有偿服务, 提高覆膜的质量和效率。

五要延长产业链条。把发展旱作农业与后续产业培育相结合, 充分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增加的大量玉米秸秆和优质饲料,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加大转化力度, 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构建种植全膜玉米、实施秸秆养畜、增施有机肥料、提高耕地质量的良性循环模式。力争玉米秸秆利用率由目前的54%提高到2016年的65%以上。进一步加大残膜回收力度, 增加残膜回收利用的补贴资金, 出台相关法律规定, 杜绝0.005毫米厚的超薄膜在甘肃省的使用, 尽快解决农膜残留的问题, 使残膜回收率由现在66%提高到80%以上。

篇3:甘肃省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剖析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 东临武威地区和金昌市, 西邻酒泉地区和嘉峪关市, 南与青海省接壤, 北和内蒙古毗邻, 地处北纬37o28~39o57, 东径97o20~102o12之间。全市辖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临泽县、山丹县、民乐县和甘州一区, 总土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海拔在1260~3140米之间, 平均气温7.4℃, 降水量在104~495毫米之间。全市总人口127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94.57万人, 占总人口的74.1%。

张掖市是十大国家商品粮生产建设基地, 同时也是西北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素有“金张掖”之称的美誉。张掖位于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甘肃西部, 是河西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农产品生产贸易基地, 交通便利, 区位优势明显。

1. 农业结构调整现状

(1) 农林牧渔业产值构成特征分析

单位:%

数据来源:依据历年甘肃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到

由表1-1可以看出, 张掖市种植业产值比重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尤其是2000年和2006年, 分别高出全省8.3个和8.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 2000~2007年种植业产值比重由81.2%下降到77.6%, 下降了3.6个百分点。种植业所占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8年的平均值来看, 甘肃省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 而张掖市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9%, 低于甘肃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牧业总产值比重总体上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 但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张掖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和蔬菜生产基地, 特殊的资源优势有利于种植产业的发展, 高新种植业将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总之, 与甘肃省平均水平相比, 张掖市农业产业结构具有种植业比重缓慢下降, 牧业比重有所上升, 但其种植业依然为农业结构的主攻方向, 渔业比重微乎其微等特点[1]。

(2) 种植业结构特征分析

单位:%

数据来源:依据历年甘肃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到

1999~2007年张掖市平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的播种面积的比重为62.3%, 低于甘肃省平均水平 (75.5%) , 且呈略有下降的趋势, 经济作物增长速度明显呈现上升趋势, 从1999~2007年总体比甘肃省平均水平高出21.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显著上升, 从1999年的36.8%上长到2007年的38.2%, 上升了1.4个百分点;其他作物所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各年度基本略呈上升趋势。

2. 张掖市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1) 张掖农业仍为传统农业, 农业结构中区域特色不显著, 专业化分工缺乏

传统农业的根本特征是技术长期不变。张掖市农业许多生产方法和工具仍然是传统的, 传统农业增长的主要来源来自传统生产要素的增加, 这些要素包括土地和劳动。张掖在相当长时间内, 通过开荒新修水利工程力求土地扩张以达到农业增长。近几年虽然进行退耕还林 (草) , 但仍未改变传统农业缺乏技术支撑的面貌。在这种情况下, 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区域特色也不显著[2]。

(2) 农业结构中的产品品质低

目前张掖市的农业生产依然是以自给自足分散的小农经营为主, 小农的生产和消费有机地结合于家庭中, 小农之间缺乏物质和信息交换, 小农家庭相对独立而分散, 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生存经济单元, 农户的生产品种, 投入水平在不同年份相差无几。传统的小农经济, 长期局限于种植业的粮食生产, 而且这种思想封闭、行为封闭、地域封闭的格局, 不易接触新信息、新思想和新科技, 导致农业生产封闭, 产品品质低。

(3) 农业结构中经营规模较小造成的产业链缺失

农业产业链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农业结构调整仍主要局限于传统农业的立场和视野范围内进行, 造成农业产业缺市场, 缺农产品加工和科技的链条。张掖市农民人均耕地仅0.17公顷, 而且分散在4~5块地块上, 每户农户一般种植3~5种作物, 多的可达7~8种, 是一种典型的超小农户经营。经营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农户采用农业技术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行为。生产规模的狭小, 使得农民缺少经济能力来购买现代生产投入品, 新技术使用风险较大则直接阻止了农民对新技术的采用[3]。

(4) 农民使用新技术能力差, 阻碍农业结构优化

在张掖市, 由于大多农户受教育不够, 文化程度低, 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情况呈现文盲半文盲率高达14.48%, 小学程度的占32.04%, 高中以上的仅占11.67%, 同时市场信息不灵, 这些因素不利于科技在农业生产中作用的发挥, 阻碍了农产品深精加工和结构优化。

二、张掖市农民收入增长的沿革及存在的问题

1. 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性划分

(1) 1978~1989年农民收入高速增长

由折线图2-1可以看出, 张掖市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198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3.4倍, 平均增长率高达13.15%。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首先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制, 将农民的收入和农民的生产成果直接联系起来,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另外, 国家提高农产品价格的举措, 以及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也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2) 1989~1996年农民收入呈中、低速交替增长态势

1989~1993年这5年中,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仅为108.15元, 以1989年为基数, 1993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为24.3%, 以1993年为基数, 1996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为88.7%。农民收入在这一阶段增长减速主要是由于以粮为主的种植业发展受阻, 其收购价格大大低于市场价格, 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使种植业成本上升, 种植业收入增长减缓甚至为负, 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和能力, 生产出现停滞和徘徊[4]。

(3) 1997年至今,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慢

从1997年开始, 张掖市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慢, 以1997年为基数, 2004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为38.1%, 2000年甚至出现了下降态势。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滞后于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以及政府对于农业和农村的支持缺乏力度, 措施和手段未能随经济形势变化而改变等原因。

2. 农民收入增长面临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张掖市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较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 但1997年以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慢, 农民收入来源面临着新的问题。

(1) 低品质的农产品相对过剩

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 部分农产品已由过去的总量绝对不足或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或结构性短缺。单从农产品供给告别短缺这一点而言, 无疑对农民收入增加起了不利作用, 它说明农民已不可能像以往从增加农产品供给获得更多的好处。

(2) 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通过提价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可能性已很小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我国曾经多次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尤其90年代是农产品收购价格上升幅度最大, 速度最快的时期。从1997年起, 国家实行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 全国粮食部门库容爆满, 粮食储备已达历史最高水平, 农民手里的农产品因卖不出去, 而直接减少了农民的现金收入[5]。

(3) 乡镇企业发展受阻, 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渠道狭窄

乡镇企业的发展, 使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 而且改变了农民的收入结构。但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 在我国经济日益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历史条件下, 乡镇企业的缺陷日益突出, 诸如产权模糊, 管理水平低, 技术落后, 资金缺乏等, 使乡镇企业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也使农民的收入骤减。

三、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增收的倒“U”型关系分析

1. 张掖市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分析

(1) 张掖市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的倒“U”型曲线

数据来源:依据历年甘肃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到

借助库兹涅茨曲线, 以种植业比重为纵轴,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横轴构建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增收的倒“U”型曲线。由图3-1可以看出, 随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 种植业在整个农业结构中的比重也逐步提高, 但是当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某一临界水平 (2000年的1359.29元) 之后, 种植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步降低, 呈倒“U”关系, 本文称这种现象为种植业比重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库兹涅茨曲线。

(2) 出现“倒U”现象的原因分析

第一,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比例较以往呈下降趋势, 导致技术进步, 资本投入, 生产经营效率等因素上升的速度相对缓慢, 这可能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种植业比重呈“倒U型”关系的深层次制度原因。

第二, 在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下, 农民“离乡不离土”是普遍现象, 农户劳动力不再从事家庭经营后, 粮食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而仍然作为家庭成员参与农户人均纯收入的计算, 这是导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种植业比重呈“倒U型”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效应的表现

(1) 以市场为导向, 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专业化的分工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专业化促进市场交易规模扩大。这一理论推广到农业结构调整上来, 主要表现为专业化和区域化水平的提高, 将会促进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扩大。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 意味着农民销售农产品数量增多和收入增加。一方面, 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促进农业市场专业化分工。

(2) 通过优化配置农业资源促进农业比较效益提高

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来源于农户对提高现金纯收入的追求。长期以来, 受自然经济影响, 我国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 农产品的商品率和货币化程度 (指农产品销售收入占农产品总收入的比重) 相对较低, 这种状况改变缓慢。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收入的货币化程度都在明显增加。从理论上来说, 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区域化的推进, 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农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的货币化程度逐渐提高, 农业比较效益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诱导作用应更加明显[7]。

参考文献

[1]张哲.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区域分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15.

[2]朱希刚.技术创新与农业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36.

[3]朱淑芳, 赖景生.西部农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C].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488~495.

[4]谭秋成.农村政策与改革评价[C].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2002-2003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25.

[5]胡文国, 吴栋, 吴晓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 2004:11.

[6]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2.

上一篇:绚丽的五四——青春的记忆下一篇:保洁公司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