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成语故事

2024-06-25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共8篇)

篇1:小学语文成语故事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1

教学目标:

学习《卧薪尝胆》,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

感受故事揭示的形象,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呢?

(学生自由交流)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卧薪尝胆》这则成语故事吧!

(板书课题:卧薪尝胆)

3.通过预习,谁能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1)学生齐读课题。

(2)交流、。

(卧薪尝胆:卧,躺。薪,柴草。指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把课文读通、读顺。

(2)把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3)再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4)同桌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学生带着目标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纠正读音。

(2)指名读课文。

4.让学生看故事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讨论: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起因。(战国时期吴王、越王吴国打败越国,越国勾践做了气年俘虏,受尽屈辱)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讨论:

①越王勾践回国以后是怎样做的?

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a.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板书:卧薪尝胆)

b.投影出示文中插图,看一看,想一想,越王这时会对自己怎样说?(学生自由畅谈)

(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

勾践卧薪尝胆的结果如何?(一举打败吴国)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将故事按起因、经过、结果、陈述一遍。

4.指导朗读。

四、感悟寓言,拓展延伸

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

(1)读了这则成语故事,你悟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学生畅谈后教师:这个故事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2)放飞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当吴王看到越王勾践将胜利的旗帜插到吴国的国土上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学生自由畅谈)

五、课堂

学生自己在这节课的学习中的收获和方法。

作业:写小字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2

【1】吴刚伐桂

吴刚伐桂酿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

吴刚每天伐树不止,千万年过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如旧,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吴刚知道人间还没有桂树,他就把桂树的种子传到人间。

古时候在杭州的两项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的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一年冬天,冰封雪冻,清晨,仙酒娘子刚开大门,忽见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中年男子,看样子是个乞丐。仙酒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还有点气息,就慈心大发,也不管别了怎么议论她,把他背回家里,先灌热汤,又喂了半杯酒。

那汉子慢慢苏醒过来,激动地说:谢谢娘子救命之恩。我是瘫痪人,出去不是冻死,也得饿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几天吧。

仙酒娘子为难了,因为常言道,寡妇门前事非多,像这样的汉子住在家里,别人会说闲话的。可是再想想,总不能看着他活活冻死、饿死啊!终于点头答应,留他暂住。

果不出所料,关于仙酒娘子的闲话很快传开,大家对她疏远了,到酒店来买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

但仙酒娘子忍着痛苦,尽心尽力照顾那汉子。后来,人家都不来买酒,她实在无法维持,那汉子也就不辞而别,不知所往。

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处去找,在山坡遇到一位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仙酒娘子正想去帮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满地。老人闭着双目,嘴唇颤动,微弱地喊着:水,水荒山坡目哪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顿时,鲜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边,老人忽然不见了。

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袋中贮满许许多多小黄纸包,另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写着:

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采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妈。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

仙酒娘子这才明白,原来这瘫汉和担柴老人,都是吴刚变的。这事一传开,远近都来索要桂子。

善良的人把桂子种下,很快长出桂树,开出桂花,满院香甜,无限风光。

对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种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发芽,使他们感到难堪,从此洗心向善。

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大仙,才把桂子酒向人间,从此人间才有了桂花与桂花酒。

当年,吴刚的妻子缘妇由于内心负疚,便叫三个儿子,一个叫鼓、一个叫延、一个叫殳斨,飞往月亮,陪伴他们名义上的爸爸,度过那漫长无尽的清冷岁月。吴刚的三个儿子叫鼓的变成了蟾蜍,叫延的变成了小兔,叫殳斨的变了叫不详天癸。从此殳斨开始制作箭靶,鼓、延开始制造钟、磬,制定作乐曲的章法。所以寂寞的广寒宫时常仙乐飘飘。

后世,唐明皇漫游月宫的时候把这些游乐曲记录下来,回到人间,创作了《霓裳曲》。传说唐明皇漫游月宫的时候,吴刚还接见了他呢!只不过当时他面容疲倦,而且他的斧头已经生满了黑锈,破旧的衣袖也因为没有人缝补而破烂不堪罢了。

这便是中华远古五帝时代吴刚第一位做成了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的事!

【2】天衣无缝

传说从前有个名叫郭翰的人,夏天的一个晚上因酷热难受。在庭院里睡觉。他仰望上空,只见一轮明月悬在朵朵飘浮的白云之中。突然,一朵浮云化为一位仙女,从空中飘落而下;

郭翰以为是在梦中,但顷刻之间那仙女出到自己眼前,分明是在现实。于是慌忙起身,向仙女施礼道:请问仙姑从何处来到人间?

那仙女还了一礼。柔声说道:;我是天上的织女。

郭翰细细打量织女的衣服,不知它是用什么衣料制成的,特别使他感到惊奇的是,她穿的这身衣服竟然没有衣缝;不禁非常奇怪,便问。请问您穿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织女笑了笑回答说:

我穿的是天衣,天衣本来就不是用针线缝起来的,自然没有衣缝。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3

囫囵吞枣【注音】hú lún tūn zǎo

【成语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个老先生,身边教了很多学生。

一天课余时间,学生们拿出新鲜的梨子和大枣吃了起来。

这时,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个医生。他看到学生们都在不停地吃着梨子和大枣,就劝他们说:“虽然梨子有益于牙齿,但吃多了却会伤脾;大枣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会损坏牙齿。”

听了这位客人的话,一个愚钝的学生想了很久才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嚼不咽下去,这样就不能伤我的脾了;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而不嚼,也就伤不了我的牙齿了。”

客人说:“唉,真没办法,你整个儿一个囫囵吞枣呀!”

【典故】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

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不思考仔细,笼统的接受。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作文素材二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

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

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

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世说新语·假谲》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作文素材三

北宋时期,有个叫陈康肃号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他因此骄傲极了,常常夸耀自己本领高超:“我的箭术没人比得上。你们有谁愿意跟我比比看啊?”

“师父,您实在是太高明了,我们怎么比得上您呢!”“是啊,我们还要多跟您学习学习呢!师父你再表演一下,让我们开开眼界嘛!”这些想从陈尧咨那儿学得箭术的年轻人,每天都说些恭维他的话,让他无比高兴。

有一天陈尧咨带着徒弟在院子里练习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正好走过,便停下来看。

陈尧咨举起了弓,搭上箭,一连发出十支箭,每支箭都正中红心。

徒弟们在旁边拍手叫好,陈尧咨神气地对老翁说:“你看怎么样?”那个老翁只是微微点头,并不叫好。

陈尧咨心里很不爽,不客气地问他:“喂,你这个老头也会射箭吗?”

“不会。”

“那么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吗?”

“好是好,不过,这只是平常的技术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老头儿,你说的是什么话?竟然这样悔辱我们师父。你知不知道我们师父的箭术,没人能比得上。你简直太瞧不起人了。”

“年轻人,你先别生气,我说的是真话。你的箭术的确平常得很,没什么值得夸赞的。”

“老头儿,听你这么说好像很在行,那你就露两手给我们瞧瞧啊。不服气就比划比划。光说不练你是难以服众的!”

“小兄弟,这射箭的本领我可没有,不过让我倒油给你们看看。”

“倒油,这还用得着你这个老头来表演吗?倒油谁不会?别开玩笑啊!”“你们还是看了再说吧。”

老翁说完,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在葫芦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铜钱。然后舀了一勺油,眼睛看准了,油杓轻轻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条细细的黄线,笔直的从钱孔流入葫芦里。倒完之后,油一点儿也没沾到铜钱。

老翁谦虚地对陈尧咨说:“我亦无他,唯手熟尔。”意思是说,我这也是一种平常的技术罢了,也就是熟能生巧。

陈尧咨听了十分惭愧,从此更加努力地练习射箭,再也不夸耀自己的箭术。后来他的人品和箭术一样好。

人们由此故事中的“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引申出“熟能生巧”这个成语。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4

【成语】:

外强中干

【拼音】: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解释】:

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举例造句】:

滔滔不绝的爆发着他空虚到只剩无知的外强中干的小宇宙。

【成语故事】:

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晋惠公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大臣庆郑劝告惠公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土生土长,熟悉道路,听从使唤。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控制),一遇到意外,就会乱踢乱叫。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原文是“外强中干”),怎么能作战呢?”但是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说。战斗打响后,晋国的车马便乱跑一气,很快陷入泥泞,进退不得。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

成语故事春秋时代的晋献公死后,晋公子夷吾结束逃亡生活,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当上了国君。

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经答应过秦穆公,若是有一天夷吾能够有机会回国当上国君,夷吾就把五座城镇割让给秦国,当作救命之恩。可是,当上国君之后的夷吾并没有实现诺言。

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晋惠公也没有伸出援手帮助秦国,秦穆公为此怀恨在心。后来,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很快就打到晋国的一个城镇,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军,晋惠公亲自领兵反抗。他下令拉战车的马,一定要用郑国的骏马。有位大臣看到,连忙对晋惠公说:“郑国的马看起来虽然很强壮,但是实际上却很虚弱,打起仗来一紧张就会不听指挥。到那时,进退不得,大王还是不要做此决定吧!”但是晋惠公一点都不愿意听大臣的劝告,果然,没多久晋惠公的马车就出不听指挥,而晋惠公一下就被秦军捉住,当了俘虏,晋国因此而大败。[3]

庆郑所说的“外强中干”这句话,后来就成了成语。“外”是外表,表面;“中”是中间,内部;“干”是干枯、空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实际上内部力量空虚。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5

闭月羞花的故事

说起这个董卓,此人性格粗暴却有谋断,还算是个粗中有细的猛将。年轻的时候,他驻守边塞,黄巾军起义,曾率军到中原,结果被打得大败。后来,他贿赂十常侍,拥兵自重,干脆自己在凉州当上了一方霸主,过得好不逍遥快活,也不听皇帝的话了。但其实,董卓这个人很有心计,他一直按兵不动,说白了就是在等待一个好时机。如今,宦官专权,逼急了朝廷里的那些大臣,这就给了董卓一个名正言顺回归朝廷的机会。董卓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先让手下的大将率兵杀入皇宫,将那帮太监们杀了个干干净净,之后,再大摇大摆地率领部队进入洛阳。自此,董卓势力大盛,他更加无法无天了。

得了势的董卓先是废黜汉少帝,立汉献帝,再封自己当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说的话可比皇帝管用多了。前面说过,董卓是个粗暴之人,他得势之后就滥用刑罚,荒淫无度,看谁不顺眼就杀谁,看谁顺眼就随便提拔升官。

汉朝的大臣们这才明白诏董卓入京勤王这事真的是太失算了,本想着让董卓这头恶狼来驱赶宦官那些阴险狡诈的狐狸们,没想到,狐狸们被赶走了,董卓这头恶狼却赖着不走。可眼下,能有什么办法再把这恶狼赶走呢?

大臣们中间有个叫王允的,为人正直忠义,他很想除掉董卓这个奸臣。可先不说董卓位高权重,就说他的义子吕布,武功高超,且时时刻刻在董卓身边侍奉左右,旁人根本近不了董卓的身,更别说杀他了!为此,王允是绞尽脑汁,可就是想不出来一个万全之策。

这天晚上,王允愁得睡不着觉,就起身走出屋子,来到院子里,对着当空的皓月叹气。说来也巧,这天晚上的月亮是又大又亮,挂在半空中,院子里静悄悄的。突然,王允听到院子的假山后面有人在低声说话,他心下好奇,就悄悄走过去,想看看是什么人。

等他来到假山旁边,放眼一瞧,原来是府中的一个歌女在焚香祷告。只见她袅袅下拜,跪在地上,面前是一个小桌,上面放着香炉,香炉里插着三炷香。大半夜的,一个歌女不睡觉,跑这里祷告什么呢?王允干脆藏在假山后头,想看个究竟。

只见歌女双手合十,嘴里说道:“月亮啊月亮,我是歌女貂蝉,今晚我焚香拜月,不为别的,只为大人王允。他为天下国家忧心忡忡,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今我貂蝉立下誓言,只要大人能顺心顺意,我愿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

假山后的王允一听,心里十分感动,挪了几步,正要走出来。这时,貂蝉正仰头望月,可不知从哪里突然飘过来一片乌云,顿时遮住了半边月亮。借着微弱的月光,王允心下立刻生出一个除掉董卓的好办法来,他赶紧走过去扶起貂蝉说:“你真愿意帮我么?”

貂蝉先是一惊,然后肯定地点点头。王允再抬头看月亮,月亮好像害羞似的,以乌云遮面。低头再看貂蝉,王允说:“你有这闭月之貌,不愁恶人不除!”就这样,王允定下连环计,以一个貂蝉来离间董卓和吕布的父子关系,再趁机除掉恶人董卓,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点评

“闭月”是貂蝉的代称。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羞花”,说的是杨贵妃。唐朝开元年间,杨玉环到花园赏花散心,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6后来居上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了。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担心他会因此招来大祸。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发牢骚。于是,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7

不可救药

出处

《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小故事

从前有个周厉王,生活奢侈浪费,残酷地压迫和剥削老百姓。当时有位忠臣叫凡伯,常常冒死劝谏,希望厉王改邪归正;但得不到厉王的理解,反而被周厉王所宠信的奸臣们所嘲笑。

凡伯眼看着国势日衰,内心分外焦急,就写了一首诗警告这帮小人。诗中有四句话,大意是这样的:

匪我言耄,尓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不是我老了,才说这些不该说的话,而是你们把忧患的事情当儿戏。忧患还没有到来的时候,还能够防止;假若让忧患越积越多,就像让火焰旺盛起来一样,就不可救药了。)

果然不久,老百姓终于忍无可忍,冲进王宫,抓住周厉王,把他放逐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周厉王在这个地方呆了14年,直到死亡。

想一想

1.周厉王是什么时期的国君?

2.不可救药是什么意思?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8

焚膏继晷的故事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尚儒术,以提倡古文为职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国其它读书人一般,韩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负与长才。他在年少时便中进士第,但因个性不适官场,一辈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颇有失志之感,〈进学解〉这篇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

文中叙述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因曾十载之间,浮沉于国子博士之职)训诲他的学生说:“你们要勤奋努力的学习,才能有成就。学问和品德都好,未来也不怕被埋没。”话都还没说完,就有一位学生质疑的.说:“老师,您不要骗我们了!这么久以来,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艺,每天仍是手不释卷,连夜晚都点灯接着白天来读书。结果呢?只因思想不符合当政者,便遭当权者排挤,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这样的遭遇,居然还要我们专心做学问!”

韩愈藉老师与学生之口,一方面讥讽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

点评

“焚膏继晷”与“夜以继日”有别:“焚膏继晷”多用在读书学习或室内案头工作、活动。多用于书面;比较典雅;“夜以继日”比较通俗。小朋友们,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刻苦,专心致志的对待,才能做好事情。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9

如出一辙的故事

首先是关羽。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刘备手下的一名猛将。当年他与袁绍作战时,于万军之中亲手杀死了袁绍的得力干将颜良、文丑。后来,关羽率军进攻樊城的魏军守将曹仁,曹操派出于禁等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去增援,关羽水淹曹魏七军,活捉了于禁,名震天下,致使曹操都打算把都城迁离许昌,以避开关羽的锐气。可是,如此智勇双全的将领,却没有领悟到东吴吕蒙、陆逊的欺诈,竟然中了孙权的计谋,败走麦城,被东吴活捉,死在了孙权的手中。

还有一位是南北朝时期西魏的王思政。当年他镇守玉壁,被东魏的高欢所包围。高欢的军队,营垒连绵四十多里,最终还是被王思政所打败。后来王思政迁至荆州,高欢又率大军前来进攻,双方对峙五十多天,最后又被王思政所击败。可是,后来他不听别人的建议,以致做了高澄的俘虏。

此外,洪迈还列举了北齐的慕容绍宗和南朝陈国的吴明彻作为例子。他感慨道:“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点评

英雄的一生战绩显著,却总会在晚年犯些错误,导致人生最终以失败告终。人无完人,不可能一辈子都不犯错,但是我们能从自身犯过的错以及他人的失败中汲取经验,让自己做对的事情。小朋友们,我们一定不能骄傲自满,不能轻视自己的对手哦!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10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shàn)善王交朋友。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跋涉而去。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新疆。鄯善王听说班超出使西域,亲自出城迎候。东道主把班超奉为上宾。班超向主人说明来意,鄯善王很高兴。

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鄯善王热情款待他们。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鄯善王顿时黯然神伤,心绪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十分冷淡,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同来的36人商量对策。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匈奴人大乱,结果全被大火烧死,乱箭射死。

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

这个成语说,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这个成语意思是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11

口蜜腹剑

李林甫,唐玄宗时官居“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这是宰相的职位。此人若论才艺倒也不错,能书善画。但若论品德,那是坏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强、声望比他高的人,权势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择手段地想方设法给以排斥打击。对唐玄宗,他有一套谄媚逢承的本领。他竭力迁就玄宗,并且采用种种手法,讨好玄宗宠信的妃嫔以及心腹太监,取得他们的欢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林甫和人接触时,外貌上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但实际上,他的性格非常阴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装做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如果能够开采出来,就可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可惜皇上还不知道。”

李适之以为这是真话,连忙跑去建议玄宗快点开采。玄宗一听很高兴,立刻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采呢?别人劝您开采,恐怕是不怀好意。我几次想把这件事告诉您,只是不敢开口。”玄宗被他这番话所打动,认为他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臣子,反而对适之大不满意,逐渐对他疏远了。

就这样,李林甫凭借这套特殊“本领”,他一直做了十几年宰相。

后来,宋朝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时评价李林甫,指出他是个口蜜腹剑的人,这是很符合实际的。

点评

像李林甫和李义府那样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表里不一,若不小心,便要上当受害。所以“口蜜腹剑”不但是一句好成语,而且可作我们交友的戒言。“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虽出自两个人的两个故事,但其含义是相同的,都是形容人口是心非和表里不一致;外面表现的很好,很讨人好感,叫人愿意结交,而心里却是尽想些坏主意谋害人。我们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篇2:小学语文成语故事

【1】吴刚伐桂

吴刚伐桂酿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

吴刚每天伐树不止,千万年过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如旧,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吴刚知道人间还没有桂树,他就把桂树的种子传到人间。

古时候在杭州的两项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的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一年冬天,冰封雪冻,清晨,仙酒娘子刚开大门,忽见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中年男子,看样子是个乞丐。仙酒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还有点气息,就慈心大发,也不管别了怎么议论她,把他背回家里,先灌热汤,又喂了半杯酒。

那汉子慢慢苏醒过来,激动地说:谢谢娘子救命之恩。我是瘫痪人,出去不是冻死,也得饿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几天吧。

仙酒娘子为难了,因为常言道,寡妇门前事非多,像这样的汉子住在家里,别人会说闲话的。可是再想想,总不能看着他活活冻死、饿死啊!终于点头答应,留他暂住。

果不出所料,关于仙酒娘子的闲话很快传开,大家对她疏远了,到酒店来买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

但仙酒娘子忍着痛苦,尽心尽力照顾那汉子。后来,人家都不来买酒,她实在无法维持,那汉子也就不辞而别,不知所往。

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处去找,在山坡遇到一位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仙酒娘子正想去帮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满地。老人闭着双目,嘴唇颤动,微弱地喊着:水,水 荒山坡目哪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顿时,鲜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边,老人忽然不见了。

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袋中贮满许许多多小黄纸包,另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写着:

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采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妈。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

仙酒娘子这才明白,原来这瘫汉和担柴老人,都是吴刚变的。这事一传开,远近都来索要桂子。

善良的人把桂子种下,很快长出桂树,开出桂花,满院香甜,无限风光。

对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种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发芽,使他们感到难堪,从此洗心向善。

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大仙,才把桂子酒向人间,从此人间才有了桂花与桂花酒。

当年,吴刚的妻子缘妇由于内心负疚,便叫三个儿子,一个叫鼓、一个叫延、一个叫殳斨,飞往月亮,陪伴他们名义上的爸爸,度过那漫长无尽的清冷岁月。吴刚的三个儿子叫鼓的变成了蟾蜍,叫延的变成了小兔,叫殳斨的变了叫 不详 天癸。从此殳斨开始制作箭靶,鼓、延开始制造钟、磬,制定作乐曲的章法。所以寂寞的.广寒宫时常仙乐飘飘。

后世,唐明皇漫游月宫的时候把这些游乐曲记录下来,回到人间,创作了《霓裳曲》。传说唐明皇漫游月宫的时候,吴刚还接见了他呢!只不过当时他面容疲倦,而且他的斧头已经生满了黑锈,破旧的衣袖也因为没有人缝补而破烂不堪罢了。

这便是中华远古五帝时代吴刚第一位做成了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的事!

【2】天衣无缝

传说从前有个名叫郭翰的人,夏天的一个晚上因酷热难受。在庭院里睡觉。他仰望上空,只见一轮明月悬在朵朵飘浮的白云 之中。突然,一朵浮云化为一位仙女,从空中飘落而下;

郭翰以为是在梦中,但顷刻之间那仙女出到自己眼前,分明是在现实。于是慌忙起身,向仙女施礼道:

请问仙姑从何处来到人间?

那仙女还了一礼。柔声说道:;我是天上的织女。

郭翰细细打量织女的衣服,不知它是用什么衣料制成的,特别使他感到惊奇的是,她穿的这身衣服竟然没有衣缝;不禁非常奇怪, 便问。

请问您穿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 织女笑了笑回答说:

篇3:小学语文低年级故事教学谈

一、高兴地听

1. 初步培养语感。

根据年龄段,精选适宜学生们听的素材。那些篇幅小、语言形象、口语强的故事让学生愿意听,乐于听,兴趣盎然;那生动的故事和文学形象,在学生反复“听”的过程中,渐渐地被模仿、体会、领悟,语感渐入学生心田。

无论是老师的朗读,还是音频文件中那亲切的声音,都可以让学生模仿准确、流利、优美、抑扬顿挫的发音,掌握正确的语气语调,品悟语言美和言语表达的规律,可以加深对语言的直觉思维、知觉判断、心灵感悟,形成规范语感。

2. 引导学会倾听。

对于小学生来讲,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

听故事是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听故事前,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和语言特点分别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每次都带着一两个问题,有目的地去听故事。在讲故事过程中,注意运用语气、语调、动作等形式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在听完故事后,根据听故事以讲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学生讲述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大胆的讲话,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同时,注意老师讲述故事时的语气、语调、动作等,进行适当地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复述故事内容,把自己倾听的收获与同伴分享,获得成功体验,逐步学会倾听。

引导学生将听故事时的经验运用到听讲过程中,细化倾听要求: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的接受,做到“说”、“思”并重,相互促进。

二、快乐地读(讲)

1. 引导自主识字。

激发阅读兴趣。有些老师在一年级进行完拼音教学后即要求孩子阅读简短的拼音读物。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主动识字,提前阅读。想法是好的,可是学生的识字量太小,仅依靠拼音这个工具,进行阅读困难太大,一个个“拦路虎”逐渐抹杀了学生的识字兴趣,真是得不偿失。

能够熟练地识记字形,读准字音需要学生和汉字“多次见面”。这一次次的“见面”,不能是机械的重复出现,而应该是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当学生听过了老师讲的绘本故事,再去阅读,就会降低阅读的难度。他们会根据听来的知识对绘本中的文字猜一猜、顺一顺。在不同的绘本中和相同的汉字一次次地“见面”,终于变得熟识起来,彼此成了“好朋友”,再也不会叫错名字。

2. 提高表达能力。

发展语文素养。开发“课前故事会”等微型课程,开展“故事擂台赛”、“每月主题故事”、“看图讲故事”等活动,丰富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读故事、讲故事。各种活动中顺应学生的表现欲,为学生提供平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了语感,发展了语文素养。

三、深入地思

1. 培养阅读能力。

故事的特点是情节性强,以故事为题材的文体,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价值。根据教学活动的进行,逐步给学生提出故事阅读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做。先读通,遇到生字、新词要查字典解决;再要求读懂,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及人物,把故事的原因、经过、结果说给老师、亲人、小伙伴听。对于某些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情景,加深理解。

2. 达成人文目标。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包含了情感、态度、兴趣、价值观、人生观等。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在形式上兜圈子,语文文字就失去了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篇4:小学语文故事情感教学初探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故事 情感教学

一直以来,在故事教学活动中,如何充分挖掘故事潜在的教育价值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故事教学过程中,我也尝试着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让学生在无限的故事天地里,即兴发展小学生的各方面潜能。

一、故事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1.故事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

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内容丰富多彩,而其

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明生动的形象,也很吸引小学生,是最易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平时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如:我是小白兔,你是大灰狼;我是白雪公主,你是巫婆;我是黑猫警长……等等,在小学生的生活中都是伴随着这些好听有趣的故事,故事给小学生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2.故事给学生带来情感体验

听故事,几乎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丰富奇特的构思,常常与小学生的心灵

展开对话,引起小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故事是集中地、典型地反映现实生活,并以活生生的形象来反映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由于是非鲜明,感染力大,学生在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的同时,往往会为正义和善良而快乐和欢呼,为小主人公悲惨的遭遇而流出感伤的眼泪,为故事中人物的机智而点头或对愚笨而摇头。学生听过某些故事后,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往往会有所改变,如知道关心别人了,爱清洁了等等。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故事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二、挖掘故事中的情感宝藏

(一)深钻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情感教育的前提。故事与其他的教材相比,有其特殊的魅力,它总以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小朋友,激发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所以在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1.钻研故事内容的自然美

比如《桃树下的小白兔》《梨子提琴》《小花籽找快乐》等故事,都以通俗的语句描写了桃花、森林、花朵等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对它们产生美好的遐想和向往。

2.钻研故事内容的社会美

小学生的思想单纯、不稳定,非常需要正面引导。而故事作品中有较多表现良好的品格,最容易激发学生的美感和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健康的成长。比如《愚公移山》,故事的意义在于用什么生活态度才是对的,才会得到别人的喜欢和称赞。教师再加以点拨,学生自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3.钻研故事内容的艺术美

在给小学生讲故事时,不能照本宣科,应付了事。在讲述中,用情绪去渲染故事气氛,语言要有感情,遇到不同人物的对话,音调要用高、低、粗、细来加以区别。以强化故事氛围,还可以加以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要以高度的热情,带小学生进入故事情节中。

(二)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语言故事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而小学生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组织故事教学时,常常借助于图片,能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但也存在着弊端。一个故事往往分成四幅插图来表现,发生——发展——高潮——结束,有的甚至把整个故事都浓缩在一幅图上,因此每幅图的容量都相当大,不仅不宜于小学生接受,使用起来也特别呆板。另外,图片是平面的、静止的,不能从视觉感官上吸引小学生,在故事教学中,图片除了有提示故事内容的作用外,没有其他任何意义。

1.丰富教具,辅以道具

教师可以利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创造成简单生动的道具,来丰富故事的呈现,提高故事教学的效益。在进行小提琴的活动中,我们根据故事的情节内容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森林,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小学生们一進入教室就背着美丽的情景给吸引了,在后面的环节中,他们的积极性也是非常高的。由此可见,利用形象的动态教具不仅能吸引小学生认真听故事,还能帮助小学生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故事教学的效益。

2.现代媒体,激发想象

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中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在教育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然在故事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多媒体这一现代技术与故事教学结合便应运而生,故事的曲折情节完全可以通过连续的幻灯片切换表现出来,故事中的人物也可以从素材库的大量图片中找到,并添置上动画效果,这将彻底改变应用传统图片时教师“说动不动”的尴尬,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有趣。

三、激发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目前,故事教学模式化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往往是教师讲,小学生坐着听,教师在讲完故事后提几个教师认为是很重要的问题让小学生回答,以帮助小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或边讲边提问,引导小学生根据前面的故事内容猜测情节的发展,但最终还是会被教师以各种方式加以否定,由教师继续讲述原有的故事内容。这样容易使许多原本很好的故事变得枯燥乏味,使深受小学生喜欢的故事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操作下成为一种小学生机械的复述活动,不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目标。其实,教师只要改变讲故事的形式,运用各种方法吸引小学生参与讲故事,不仅能让听故事的过程变得更有趣,更能紧紧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认真地听故事,为目标的达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妙之.低年级故事教学实施策略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5:小学语文成语故事素材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尚儒术,以提倡古文为职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国其它读书人一般,韩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负与长才。他在年少时便中进士第,但因个性不适官场,一辈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颇有失志之感,〈进学解〉这篇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

文中叙述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因曾十载之间,浮沉于国子博士之职)训诲他的学生说:“你们要勤奋努力的学习,才能有成就。学问和品德都好,未来也不怕被埋没。”话都还没说完,就有一位学生质疑的说:“老师,您不要骗我们了!这么久以来,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艺,每天仍是手不释卷,连夜晚都点灯接着白天来读书。结果呢?只因思想不符合当政者,便遭当权者排挤,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这样的遭遇,居然还要我们专心做学问!”

韩愈藉老师与学生之口,一方面讥讽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

点评

篇6:小学语文作文成语故事素材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而且在文学、军事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著名的《岳阳楼记》就是出自他手,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深为后人喜爱,广为传诵。

他在担任陕西西路安抚使期间,指挥过多次战役,成功抵御了外族的入侵,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得以安定。西夏的军官互相告诫说: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胸中有数万甲兵。话里对范仲淹充满敬畏之心、这在北宋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范仲淹之所以有这样杰出的才能,与他在青少年时期的刻苦努力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早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日后的丰硕果实。

范仲淹的祖籍原来是陕西影州,迁到江苏吴县是后来的事情。他不到3岁时,父亲因病故去。他随着母亲改嫁到朱家。十几岁时,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辞别母亲,只身来到应天府书院,拜当时著名学者感同文为师,学习经邦治国的知识,立志报国为民。在应天府书院期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划粥割齑),当作一天的饭食。

一天,范仲淹正在吃饭,他的同窗好友来看望他,发现他的伙食非常糟糕,于心不忍,便拿出钱来,让范仲淹改善一下伙食,范仲淹很委婉但十分坚决地推辞了。他的朋友没办法,第二天送来许多美味佳肴,范仲淹这次接受了。

过了几天,他的朋友又来拜访范仲淹。他吃惊地发现,他上次送来的鸡、鱼之类的佳肴都变质发霉了,范仲淹连一筷子都没动。他的朋友有些不高兴地说:希文兄(范仲淹的字,古人称字,不称名,以示尊重),你也太清高了,一点吃的东西你都不肯接受,岂不让朋友太伤心了!

范仲淹笑了笑说: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吃,而是不敢吃。我担心自己吃了鱼肉之后,咽不下去粥和咸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千万别生气。朋友听了范仲淹的话,更加佩服他的人品高尚。

一次,有人问起范仲淹的志向,范仲淹说:不是当个好医生,就是当个好宰相。好医生为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国家。这种不为个人升官发财而读书的伟大抱负,让周围的人非常敬佩。后来,范仲淹当了参知政事,提出许多利民富国的措施,实现了自己当年的志向,成为一代名人。

点评

篇7:小学语文成语故事作文素材

宋朝时期,密州知府苏轼因为写诗被诬陷入狱,后来被贬到黄州团副使。他在黄州期间,遇到两位好朋友。朋友弄到一条新鲜鲈鱼,苏轼问夫人要酒,夫人王闰之早就给他准备酒以备他不时之需,他们乘船去游赤壁,一直玩到尽兴而归。

点评

篇8:小学语文成语故事

一、老师读故事

曾有人做过实验,对同样的内容,人们读、写、听的记忆力分别是10%、20%和30%。对于读写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听故事无疑是更好的阅读教学引导方法了。以《格林童话》引导阅读的教学为例,课堂上,老师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呀?”讲故事突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流程,小学生更乐于在故事的王国里徜徉,纷纷回答想听。老师:“这个故事叫《跳破的舞鞋》,大家想一想舞鞋怎么会跳破呢?”大家天马行空地乱说了一通,“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好丰富啊,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揭秘!”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在讲到故事中的转折点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如讲到士兵第一天就发现了公主们的秘密,却在第二天依旧装作若无其事,小学生着急了,“三天期限就要到了,国王会把他砍头的,他为什么还不赶紧说明白啊?”老师道:“第三天可不一样了,你们猜猜士兵做了什么?”老师在学生猜想后,再说:“他把舞会上的酒杯和树林里的一截树枝呈给了国王,大家说说他为什么要把这两样东西给国王呢?”引导学生去思考原因,明白故事创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回过头来问问学生,“如果让你给故事起题目,起什么题目好呢?”学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题目,如《公主与士兵》,但这时个别学生就提出异议:这个题目说不到公主半夜参加舞会啊!大家在对题目的讨论中提高了对阅读中题目的重视,在老师的总结下大家也会知道如何更好地起题目。学生在听故事中,结合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讲述和提问,对故事的发展有更明确的了解,在全班学生共同回答问题的情境下,大家思考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对从故事中学到的文章内容等有了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二、师生互动,学生分享故事

“大家听完了《格林童话》里这个《跳破的舞鞋》,觉得《格林童话》好不好?”学生高兴地说,“老师再讲一个故事吧!”“再讲一个故事可以啊,不过这次老师也想坐在下面听故事,那你们来讲故事好不好?大家了解《小红帽》和《灰姑娘》的故事吗?或者谁还有更多的故事跟大家分享呢?”

“大家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么讲故事的,大家可以模仿老师,把故事重新呈现给大家。”当然,小学生如果实在想不起来还有哪些故事或者忘了故事情节,老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不同的纸质版故事,下发给学生,请学生做好准备。学生可以一个人讲故事,其他人来配合表演,大家进行一个讲故事比赛。在听故事的高涨气氛下,请学生上台讲故事,首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其次可以让学生在讲故事中回顾自己曾经看过的故事,对脑海中的故事进行逻辑整理和语言表达,实际上是将阅读纸面文字的故事转变为再次阅读脑海中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在浅阅读的基础上对故事的发展变化和描述方法进行细致的回顾和理解,用听故事、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阅读课堂中,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把故事拓展、再生

故事的阅读教学作用,还表现在老师通过启发学生,引起学生思考,使他们自己来分析人物特点,领悟其中的道理,进而达到阅读教学更高层次的目标,即训练学生对故事进行拓展和再生的创造力。

“大家印象中的猪八戒是什么样的呢?”《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早已被搬到了电视屏幕上,抛开现在流行的《熊出没》等动画片,小学生对《西游记》拥有浓厚的兴趣,对其中的故事情节也有大概的印象,但是学生并没有主动思考过师徒四人的特点,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和兴趣,通过和学生共同回忆故事情节,启发学生从细节着手分析一下这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在和老师的探讨中,课堂气氛热烈,对故事是如何呈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技巧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邀请学生根据总结的人物性格特征和学到的表现方法,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小组形式来编一个师徒四人之间的故事,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对故事的创造力。

这样有趣的课堂形式,通过师生互动的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自己编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学生对故事中表达方法、人物呈现、故事发展、道德观等的学习和塑造,在快乐阅读中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上一篇:秋思小学四年级作文下一篇:医学三基考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