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撰写课改论文的一点心得

2024-06-08

关于撰写课改论文的一点心得(精选8篇)

篇1:关于撰写课改论文的一点心得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撰写教育研究论文已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内容和职业工作的重要任务。教育教学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它主要是指,对某一教育现象、问题或教学原理、方法等进行探讨、论述的文章。对于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来讲,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非一件深不可及、高不可攀的事,而是一项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必须要做的工作,也是一件经过努力一定能做到,并且能做好的事。因为老师们具有写好教育教学论文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厚而又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下面我就结合我在写《让批改数学作业“活”起来》这篇文章时所经历的一些过程说一说我是如何写教育教学论文的,仅供老师们参考。

教育教学论文有与其它学术论文一样的行文结构:

1、确定论题,2、提出论点,3、进行论证,4、提炼结论。

一、确定论题,是写好论文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尽管从内容上看,教育教学论文的选题范围十分宽泛,但因论题决定内容,所以,选题要思之又思,慎之又慎。论题的内容切忌过大、过难、过时。过大,论不全;过难论不透;过时,论无价值。选择论题时要坚持三个原则即实践性、可行性、新颖性。选定的论题一定要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自己熟悉的,且占有的第一手资料比较厚重。论题的语言要凝炼、醒目、有新意。那我在确定写这篇文章时,主要源于平常的日常工作判作业,当班主任的老师都有一个深刻的感觉,就是现在的作业要求干净整齐、批改及时,有一定的价值,其实这就有一定的矛盾,其实孩子们再写作业的过程中就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会出错,有的孩子会改好几遍都改不对,作业本保持干净整齐就会不容易,于是,有很多老师就有了两个作业本,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作业本,一个是给检查用的作业本。这样既给孩子们造成很大的书写负担,也给老师们造成过重的批改负担。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多老师都关注过,于是,我就批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想写一些自己的见解。于是,我就确定要写一篇关于批改作业方面的文章。确定了这个主题之后,我就开始自己的探究,搜集资料,在去年的一年中,我在尝试着用适合自己、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批改数学作业,真正的把自己所思所想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

二、提出论点。

围绕论题提出来的论点,首先要确保正确无误。若观点错了,全文皆错。其次,论点要明确,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论点全文只有一个论点——中心论点,也围绕中心论点,再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为了从不同角度或层层深入地印证中心论点的正确性,都不能与论题脱节。其三论点要求精炼、言简意赅。例如:我在确定了要写关于批改作业方面的论题之后,确定了一个让批改数学作业“活“起来的论点。

三、进行论证。

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充分说明作者提出的论点的正确性,让读者信服。因此,论据就成了论证的基本要素。论据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事例与理论,两者必须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教育教学论文要求论据真实、准确、充分、典型、有新意、有较强的说明力。因此,要从自己掌握的大量的论据中,反复比较、推敲、精选。论据不在多而在精道、典型、有力度。

把一个个孤零零的论据,有机联合起来,共同支撑论点,靠得就是论证的作用。通俗地讲,论证就是我们常说的: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选择的事例再生动、典型,但没有恰如其分的理论分析,论证则苍白、肤浅。反之,只有理论上的分析,而缺乏典型事例,论证则空泛乏味。只有事理密切结合,相得益彰,论证才能深刻折人。

科学、有序、有事、有理、有节的论证,能使本论结构明晰、条理清楚、内容紧凑、说理透彻、有严密的逻辑性,并使论据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例如:我在写《让数学作业批改“活“起来》这篇论文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的:

一、小学数学作业批改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问题一:作业过多,负担过重。问题二:信息失真,效果不佳。问题三:主体单一,忽视差异。问题四:评价死板,流于形式。

二、分析作业批改现状的原因

我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些主要原因:

(一)来自工作规范压力。

一直以来,作业批改是教学常规工作之一,作为领导,一般都要求布置的作业原则上要详批细改,提倡当面批改,对学生作业要逐题评阅,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分析、反馈,并且把这一工作作为考核教师工作情况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我们不难理解大部分的教师采用“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单一批改方式。

(二)教师自身缺少创新。

一直以来,教师认为批改作业是自己的本份工作,对这么多年的批改方式也很认同,很少有人会去反思自己的批改方式是否有效?对自己批改过程中的符号要作出哪些创新?所以批改过程中的主体单

一、视角狭隘自然就成为老师们习以为常的行为!

(三)评价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作业批改与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检查自己教学效果一个重要的途径。为此,我们的教师重视学生作业的批改,并且认真分析学生错误,查漏补缺,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需要。但我们也发现,我们的数学教师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批完作业,往往忽视使用评语,而且也认为数学不是对就是错,并不需要像作文批改一样写上评语。但这样的批改、评价方式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四)来自学生家长的压力。

教师工作的成功与否,有一部分来自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教师布置了作业而没有逐本逐次批改,学生把作业拿回家以后,家长看了以后,发现自己孩子的作业老师没有批过,就会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够关心、重视,同时会认为教师责任心不强,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老师教育下不会进步,甚至会进一步向学校、教育局等部门反映老师不称职。因而,很多可以放手作业让学生批改的作业,老师也要全批全改,及时反馈、分析。

三、让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活”起来

作业批改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有如下做法:

(一)、批改视角多维度

1、关注思维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批改,在关注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作业中所折射出来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坚持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衡量,关注孩子们作业中飞扬的个性及成功的体验。如练习“5+5+5+3=18”时,有个孩子不仅写出了一般的计算方法,而且写出多种简便方法:

方法1、5+5+5+3=5×3+3; 方法2:5+5+5+3=5×4-2;

方法3:5+5+5+3= 3×4+6=18。改到这儿时,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提笔在答案边写下:“你的想法真多,很了不起!”教师不只是批改学生作业的正误,而且注意学生或简捷明快或繁琐曲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利用批语,开拓思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使孩子们的创造过程与方法尽情地在作业中彰显!

2、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是学生情感与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一般说来,在完成相同学习任务时,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比优等生付出的努力更大一些,因此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除了对那些有正确答案且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简短激励性的批语外,还给那些同样付出努力却得到错误答案或得不出答案的学生以鼓励,告诉他们不要灰心,消除其自卑,激发其斗志,树立其信心,用期待的目光,使他们较快地进入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以引领学生从作业走向社会、走向人生。

(二)批改范围有选择

长期以来,描绘教师的敬业精神常常用批改作业来形容,好像作业批改种类越多越敬业,批改越细致越负责。我认为无须每次作业都平均用力去批改、去精雕细刻,只要能想办法达到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目的就行了。因此要坚持精批和略批相结合,课堂作业,对优生就可略批,对后进生就需详批;家庭作业,可以按组抽批,也可以让组长协助批;有的家庭作业我只检查做没做,然后再集体讲评,让学生自我判断对不对;对有的学生,建立作业免批制,而对有的学生就必须实行作业跟踪制。平时注意缩小批改的重点,寻找批改的焦点,有的专项批改,有的分层选择批改,有的随机抽取批改。长此以来,学生从批改中

获得了一些较为集中而非零散的收获,而教师既做到了较为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又真正减轻了自己批改作业的负担。

(三)批改主体多元化

1、学生自批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评意识,将作业自批的过程视为他们对新知的再认识、再发展、再完善的过程,让他们与教师一起承担促进自己发展的职责。有些作业做完后,让他们自己先行判断,且打上等第,以较小的符号作注释;而教师在批阅的时候,只要浏览一下,不需要重复批改符号,重点放在对错误的批注和对孩子们自评等第的修改上。这样,学生是自己作业的首位批改者,教师成了二度评判与点拨者。当学生的自批获得我们的肯定时,他们的自信心会进一步得到加强;当孩子们发现自批与老师的批改有出入时,便产生心理反差,促进反思与理解,从而将批改变为自主参与、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2、学生互批

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他们彼此互不设防,以自己的理解来审视伙伴的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总是不由自主地与自己对照,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同伴,这实际上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一次作业做完后,组织一次互相批改作业的活动,我们会发现他们是那样认真,改呀,算呀,思来想去,有的甚至写出批语,有的当面交流,生生互动。这样的批改尝试,孩子们往往意识强、领会深,他们通过对双方解题方法的了解和理解,相互接纳并相互认同评价结果,形成了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孩子们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获得了发展。

3、家长参评

我们在作业批改过程中还不忘另一支重要力量——学生家长。当然,要求家长参与批改也不是全面开花,而是有选择性、有针对性。比如,学生最近家庭作业潦草,我们便与家长协商,请家长在这一星期内针对其子女做家庭作业的态度与自觉性进行监督与批改,家长可以不管对与错,而是只针对孩子的态度给出一个单项的评价等第,以弥补我们不在作业现场的监管缺陷。这样,学生的某些不良习惯及时得到了纠正和调控,他们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四)批改尺度横纵结合

常见作业的批改,教师总喜欢以横向的纬度来评判学生:这一次,全班同

学谁的作业正确,谁解法巧……然后在横向比较中打出等第,拉开档次。这就缺少了一种来自于学生自身纵向比较的批改策略,忽视了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过程。孩子要和同伴比,但更重要的是要和自己比,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便是最大的进步。教师在作业批改时既将他们的作业放在横向的共性中来查漏补缺,寻找差距,又将其放在纵向的个性中去放大亮点,扬长避短。有的孩子书写潦草,偶有一次稍稍工整,虽然与其他人比还相差甚远,也要毫不犹豫地给一个优,并写上:有进步!因为这毕竟是他的一次小小超越;有的孩子想出了一种解法,给他打上一个:优秀;而有的孩子想出两种解法,但凭他的实力还可发现更新的、更简捷的解法,所以给优秀的同时还会再送一个“?”,以启迪思考寄予期待。

四、提炼结论——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结论性的意见,进一步突出作者的观点、见解。

结论是通过论述自然形成的,既不能有一丝一毫牵强附会的痕迹,又要简明扼要、精确有力。若论文的结论在论证过程中已明确阐明,最后就不必再用赘述。

最后,我的这篇文章一简单的一句话结束。总之,数学作业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批改方式,而应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融入新的理念,尝试新的方法,为满圆春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再添一片绿色。

论文动笔之前,要先围绕确定的论题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提纲越具体越详细,写起来就越顺利。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依据需要调整、修改提纲,因为提纲是为撰写论文服务的。

初稿完成之后,要反复修改。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好句时时改。”优秀的教育教学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除自己认真修改外,还可以请同仁、好友批阅,提出修改意见。因为旁观者清。

教师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眼看、耳闻、脑思、心悟,亲身践行,既能产生一些困惑,发现一些问题,又能创造出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活生生的案例,积累一定的经验、教训„„如何挖掘、用好我们所无法超越的优势,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小中见大的优秀论文,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坚持写教育教学日记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他能认认真真地坚持写几年教育教学日记和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家。原因十分简单,成长=经验+反思。

撰写教育教学日记、反思,把每天发生的那些稍纵即逝的生动个案,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理论上的剖析,既能提高写作能力、专业水平,又能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素材,可谓一举多得。魏书生从24岁起至今,写下了几百万字的日记、反思,成就了他影响深远的一部又一部专著。请记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生命不息,读书学习不停。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教师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让生命精彩,事业成功。厚积薄发,才能捕捉到立意深刻,有创意的论题,写出发人深省的教育教学论文。

以上是我撰写课改论文的一些心得体会,相信其他老师也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学习,希望也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共同进步。

篇2:关于撰写课改论文的一点心得

坎坷定会变通途

——关于历史新课改的几点心得

【内容提要】

历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掀起了浪潮,不断的冲击着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制,作为一位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年轻教师,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都在进行新课改,所以相对于老教师来说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反而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合我的教学观点,更能显示出年轻教师的优势,更能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对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不断的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的巨大魅力,同时还有一些自己在这几年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想提出来,供大家一起商讨。

参赛单位:亳州一中

姓名:李璐

坎坷定会变通途

——关于历史新课改的几点心得

【内容提要】

历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掀起了浪潮,不断的冲击着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制,作为一位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年轻教师,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都在进行新课改,所以相对于老教师来说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反而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合我的教学观点,更能显示出年轻教师的优势,更能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对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不断的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的巨大魅力,同时还有一些自己在这几年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想提出来,供大家一起商讨。

【正文】

新课改在全国推行的这几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收益,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可以说是支持与反对并存。在这样的大形式下,就有人产生了很多疑问,也有人产生了很大的动摇,“到底新课改能够走多远?”“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会不会成为实验品的同时也变成了牺牲品?”种种的疑问成了新课改推行下去的艰难阻力。而我,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本身就受到过传统应试教育的毒害,所以对于新课改的到来我是持支持态度的。而且,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切实感觉到新课改的优势所在,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新课标改变了传统教材的模式,专题式结构更加注重系统学习和课堂效果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下,按照时间和章节的顺序,把从古到今的重要历史任务、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就像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教师只顾自己教而不顾学生学一样,根本不去顾及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们学习一遍之后脑子里就像是过眼烟云,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到考试的时候,学生们也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得成绩。这无疑会使人产生一种感觉:历史上课学不学都无所谓,临考试背背就行了。有的农村学校条件差一点,师资力量不足,就随便找一位老师教历史,认为只要是认识汉字的老师就能教历史。其实这是对历史的极大的侮辱和歧视。而产生这种歧视的根源是传统教材的弊端。

很多从农村来的孩子们,在进入像我们一样的省市重点高中之后感叹到:“老师,你讲的很多东西我在初中时听都没有听说过,我们老师原来上历史课都让我们自己看书,他教也只是把课本从头到尾念一遍,一点意思都没有。”这就造成了,农村与城市学生之间素质与成绩之间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在刚刚升入高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扭转不过来的。

新课改的高中历史教材在初中课改教材的基础之上又进行了整编,以模块和专题为其最突出的特色。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必须是科班出身,而且全部要培训上岗。这首先就把关门把紧,使那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老师不能含糊上阵,因为历史不能有半点含糊。

其次,新教材改变了传统历史教材的模式,以专题为主线,把同一专题中的问题从古到今的演变集中挑选出来,各个朝代之间的对比,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变的一目了然,避免了临近高考时教师要花上

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了。其实,原来考试之前的专题训练也充分说明了这一模式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但是,就是有些教师因为教惯了编年体的老教材,对于新的教材不知该如何下手,惟恐学生的基础不足,不能进行专题训练。其实,这是因为教师观念没有改变的结果。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吧:一位学生向一位高师求学钢琴,老师先是给了他一个比较难的曲子,他练了一个星期都没有练熟。二个星期,老师又给了他一首更难的曲子,他又练了一个星期,还是没有练熟。之后,每个星期的曲子都比前一个星期要难,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第十个星期过去后,老师来了,但是没有再带来新的曲子,只是要求他把第一首曲子再重新弹一遍。奇迹出现了,他惊奇的发现自己竟能够如此熟练地弹奏出那么复杂的曲子来。其实,这个小故事只是告诉我们,学生的基础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引领也很重要,很多农村学生在升入高中一年后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成绩就超过了曾经的同伴。这说明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无形地就已经把一些基础知识重提了很多遍,只是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是复习,有的学生是初学罢了。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德国虽然统一很晚,基础没有英法雄厚,但是因充分利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交叉成果而迅速崛起,很快超过了英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这些例子都足以证明我们可以用这个看似很难的专题性教材把学生教得更好。

再者,新教材的专题性会给学生很深的印象,因为它把同一专题古今中外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中学习,更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对此类问题的深入探究,这无疑会增加课堂教学的效果。

再说,传统教材太过于讲求完整,就显得偏、难、杂,而我们在初中乃至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只是为了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历史知识和一些初步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并不是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历史专家,所以教材一定要改。而新教材就避免了这一不足,只是挑选重要的相关内容来讲,避免了不必要的赘述。比如,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中,教材也只是挑选了中国手工业比较繁荣的几个行业以及这一行业比较繁荣的几个时代略讲一下,在讲到丝织业时,就一下子从汉代的丝绸之路跳到了明清时期的花耧机和妆花缎,把不必要的赘述就省去了,也使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重点。

二、新课标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注重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当学生有兴趣时,注意力一般都比较集中,思维也比较活跃,想象力也比较丰富,记忆的效果也比较牢固。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调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的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初高中的学生都已经能够理解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对错与否,也能够很好的把现实中的一些事情和历史上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如果能在历史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出发,把现实中一些事情引进历史课堂,将趣味性和理论性相结合,运用一些生动的语言再加上贴切的动作,就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不知不觉中就把一些知识记得特别牢固。比如说,在上人教版历史必修2《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时,并不是很有趣的一节内容,怎么才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呢?在备课的时候我准备了很多版本,自己都不是很满意。正在这时,电视上正在播放《鲁豫之门》,它是一档古董类的鉴赏节目,当我看到那些专家们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能很快的推断出一件古董的产生的大致时间、地点、以及生产的厂家是官营、民营还是家庭手工业,我的灵感就一下子涌了上来。于是第二天,我很高兴的走上了讲台,我的第一句导入词就是:“你想成为鉴赏家吗?你想增加自己的鉴赏能力吗?那就跟我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新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吧!”一下子,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就调动了上来。接着我又用多媒体展示了几个鉴赏类的节目片段,学生们看的是津津有味,而且我明显的感觉到了学生们的钦叹和佩服。于是趁热打铁,我就问学生:“你们从这些节目中学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实在是太神奇了,一件看似普通的古董,这些鉴赏家们为什么就能一下子说出他们的时期,出处和类型呢?”“是啊,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具有一定的奖赏能力。”于是,整整一节课学生们都很兴奋,很积极的配合我的教学。尤其是讲到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时,我举了1995年中国在送给联合国五十周年诞辰的礼物——世纪宝典,它是“司母戊鼎”的仿制品,同时我又展示了世纪宝典的有关图片,学生就理解了此时青铜器的特点就是:器形巨大,文饰细腻优美,工艺精湛。之后,我又展示了“西汉博山炉”的 有关图片,我让学生分析了它的特点,学生自己就很清楚的指出:秦汉时青铜器的器形从巨大向灵巧发展,文饰也日趋简单,装饰工艺更加精美。最后,我就总结到:欣赏青铜器时需要把握两点首先是外形和大小,其次是文饰和工艺。学生们很内行的点了点头,我知道效果不错。其实历史教学也可以很灵活有趣,关键是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一定要立足于现有学生的基础,在此之上一点点的引导,用一些史料、图片、更好是影片资料,让学生自己分析,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总结,这种效果可能比老师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的多。

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中的学生可能知识更加丰富,自己的观点更多些,所以对有一些历史问题也有很多 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老师就可以在这一点上下工夫。多让学生自由想象和发挥一下自 己的观点,也许这些观点可能是非常幼稚,非常可笑,甚至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只要他们想象了,他们思考了,他们就会有收获。最后教师作总结,当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的时候,他们也会很清晰的记住本来历史的面目,我想这种效果可能比念书十遍的效果要好的多。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单元第一课《开辟新航路》的教学设计中我就多次用了这一方法。对于这一课,可能很多教师都是很老套的问学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经过、影响等几个方面。而我在教学中则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新航路开辟以前你会选择怎样的道路到东方去?”“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你觉得到东方去需要哪些条件?”“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你会选择怎样的路线去东方,为什么?能不能在出发之前作一下演讲,号召海员们与你同行?”“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人(可能是航海家、可能是商人、可能是奴隶、可能是非洲人、亚洲人、美洲人)你的生活在新航路开辟以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其实,用这样几个生动的问题我就把全课的内容贯穿了起来,并且使学生深入历史之中感受历史,体味历史,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都争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配合,我又展示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学生们更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比起原来的教学方式来说更加生动了。

有人很形象的比喻教师是电影中的编剧,而我认为,历史教师“编剧”已不是简单地写出常规的教案,而是要求历史教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自己所教的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大家都称之为教学设计)。必修课而言,历史教师可以对承载课程基础内容的教科书作出适当的“裁剪”,无论你现在使用的是什么版本的教科书,你都应该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最好还能把各种版本的内容重新组合,写出自己体系的 “戏”来。当然,“戏”归根到底是要学生自己去“演”,但是必须要做到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己去策划、安排、展示,从根本上开发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由原来学生学习的裁判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同行者,可能这种角色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而且在“主角”这一角色的驱使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容易得到发挥,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新课程改革下,多媒体的应用更加广泛,这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鲜活。在新课改的教学设计中,很多老师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更加生动,直接一目了然。比如说,我在讲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就播放了一段非常好的视频资料,它把开辟新航路的四位航海家的生平、活动和具体的航海路线,都用影象的方式展播出来,效果比老师空口说白话要好的多。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知道怎样、从哪里获得感兴趣的知识,通过网络迅速实现知识的拓展、选择、归纳、凝炼,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不足的后顾之忧和某些教材知识的遗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进行教育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历史教学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为历史教学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当然,因为我们省进行高中新课改是第一年,而且历史变动最大,所以存在着很多不利于新课改推行的因素。比如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多都要用到多媒体教学,而学校的配套设施却严重不足,每次上多媒体课都要提前一个星期预定多媒体教室,晚了就不一定能够上成,这无疑会严重挫伤教师们的积极性,在省重点高中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偏远的农村呢?还有,就是对于学生成绩的评价,当然以考试成绩得分去评价学生是最为简洁、方便的方式了。但是,这是应试教育下的弊端,造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一味追求分数的最直接的原因。新课程体系下要求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要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以及平时的纪律、作业等情况都能用分数反映出来。我用心记录、整理了一个学期,并把平时成绩作成表格在班级里公示了几天,还信誓旦旦的告诉学生平时成绩可以占本学期成绩的30%左右。而期末考试一结束,班主任们就把考试分数直接填在了通知书上,发给了学生。所以这学期一开学就有学生问我是不是骗他们回答问题的,这学期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人数和频率明显减少;还有就是虽然新课改了,但是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体制还是老样子,在参加一些比赛的时候仍然以有经验的老教师为主,开公开课评课时,仍然以没有参加新课改的老教师的标准为主,这无疑会严重挫伤教师们推行新课改的积极性,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行。所以,新课改要想全面推行下去,配套设施、评价体制、还有相关教辅资料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新课改的阻力之所在。

篇3:关于撰写课改论文的一点心得

日语授受表达方式中的「授」指的是给予 (授ける、与える) 、「受」指的是收到 (受ける) , 即是关于给予、收到的表达方式。日语授受表达方式在形态上呈现3项对立、7个动词。由此, 我建立了以下教学模式:

A项.

说话人或说话人视为己方的人は/も/が说话人视为非己方的人差し上げる。物体 (もの) 或动作施与的移动方向:说话人或说话人视为己方的人→。

B项.

说话人视为非己方的人は/も/が说话人或说话人视为己方的人。物体 (もの) 或动作施与的移动方向:说话人或说话人视为己方的人←。

C项.

说话人或说话人视为己方的人は/も/が说话人视为非己方的人。物体 (もの) 或动作施与的移动方向:说话人或说话人视为己方的人←。

二、解释

1. 说话人的视点、立场

说话人的视点或立场极为重要。这体现在, 在A项中的はも/が前、在B项中的に前、在C项中的は/も/が前不仅可出现第一人称还可以出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即说话人把自己的视点或立场置于谁身上谁就可以出现在上述这些位置。例:

(1) 私はあなたに本をやります。

(2) あなたは山田くんに本をやりましたね。

(3) 山本さんは隣の子供にピアノンをやりました。

但是, 下面的例句是错误的。

(4) いきずりの人が花子に飴をやった。

(5) 太郎は、道端の乞食にお金をくれた。 (井上他1989:P218)

即说话人舍弃自己熟悉的人 (花子、太郎) , 而把视点或立场置于他人 (いきずりの人、道端の乞食) 身上是不合理的 (井上他1989:P218) , 而且, 一句话中说话人只能将视点或立场固定在一处 (加藤他1989:P194) 。另外, 像「やる/あげる/差し上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这样的词又被称为ダイクシス述語 (deictic predicate) (井上他1989:P218) , 它们作谓语或谓语的辅助动词时要求说话人把自己的视点或立场分别置于物体 (もの) 移动或动作施与的起点、到达点、到达点。

2. 物体 (もの) 的移动方向

「やる/あげる/差し上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作句子的谓语时, 物体 (もの) 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说话人或说话人视为己方的人→、说话人或说话人视为己方的人←、说话人或说话人视为己方的人←。

3. 动作主体

「やる/あげる/差し上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作句子谓语的辅助动词时, (1) て、 (2) て、 (3) て表达的动作的主体分别是, は/も/が成分、は/も/が成分、に/から格成分, 即是, 说话人或说话人视为己方的人、说话人视为非己方的人、说话人视为非己方的人。此时, 「やる/あげる/差し上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将失去动作、即给予或收到的意义, 仅表示动作施与的方向 (同2.物体 (もの) 的移动方向) 和说话人的尊敬的程度。

4. 说话人所持敬意的落脚点

说话人所持敬意并非针对听话人, 而是针对句中人, 即A项中的に格成分、B项中的は/も/が成分、C项中的に/から格成分。由此, 说话人将会使用「あげる/差し上げる、くださる、いただく」作谓语或谓语的辅助动词。然而, 由于「あげる」已被认定为含有赐恩于对方的意思 (新版标日初下:P37) , 因此只能对平辈或同等级别的人使用 (此时, 不一定含有赐恩于对方的意思, 而是表达尊敬) 而不能对尊长使用, 在作谓语时, 应使用「差し上げる」, 在作谓语的辅助动词时应使用「ましょう (か) 」这样的表达说话人提议的表达方式。例:

(6) 先生、わたしが持ちましょうか。 (新版标日初下:P37)

另外, 下面的例句可被视为施予恩惠。

(7) おじいさんが孫に本を読んであげました。 (新版标日初下:P35)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 显然, 句中人有时会与听话人重合。另外, 为表达对听话人的尊敬或对说话场合的顾虑, 说话人会使用「ます」体。

5. 格成分

格成分体现在, A项、B项、C项中的物体 (もの) 移动或动作施予的到达点、到达点、起点分别由格助词に、に、に/から标出。在C项中, に一般表示动作施与的起点, から则两者皆可 (小泉1993:P183) 。与此相对应的, A项、B项、C项中的物体 (もの) 移动或动作施予的起点、起点、到达点分别由は/も/が, 即句子的主题或主格标出。は/も/が的区分使用不在此次陈述范围内。

另外, 请看下面的例句。

(8) a.森さんはお年寄りに荷物を持ってあげました。

b.森さんはお年寄りの荷物を持ってあげました。 (新版标日初下:P35)

所有格需要用格助词明确标出, 动作施与的到达点、に格成分自动被去除。

6. 辅助动词的实际意义上的主体

上文提到, 「やる/あげる/差し上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作句子谓语的辅助动词时, 将失去动作、即给与或收到的意义, 仅表示动作施予的方向 (同2.物体 (もの) 的移动方向) 和说话人的尊敬的程度。但其实际意义上的主体仍然是句子的は/も/が成分, 因此这些辅助动词仍要接上各种句末表达形式 (如, 时 (テンス) 、体 (アスペクト) 、终助词等) 完成句子。

摘要:日语授受表达方式作为一个传统的语法范畴 (文法的カテゴリー) 研究历史也很长。作者仅就自己在日语教学中的心得做简单陈述, 以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日语授受表达,格成分,动作主体

参考文献

[1]井上和子他.『日本文法小事典』[M].東京:大修館, 1989.

[2]加藤彰彦他.『日本語概説』[M].東京:桜楓社,1989.

[3]小泉保.『言語学入門』[M].東京:大修館, 1993.

篇4: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点心得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教学;高效课堂;学案;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92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与过去的课堂教学有了质的变化,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尤其是在课时量较少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贯彻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以实现化学课堂的高效教学,值得我们教师认真反思与总结。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做如下简要反思总结:

新课改的有效实施首先要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转变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思想,树立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的、正确的教育和教学思想。

在转变教学观上,应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能动学习,对问题积极发表意见、自主探究实验、互动交流和听教师的精讲,多种感官、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活动,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在转变学生观中,应坚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通过阅读教材和提供的素材,自己能理解、能学会。而不能对学生的能力放心不下,对稍微难一点的内容就要采取讲授法,这样会使学生形成依赖教师讲授的心理倾向。当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训练与检测,并辅以科学的方法指導,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另外,还应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知识与能力并重,重视学习策略的教学,用能力主线指导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既能挖掘知识的智力价值,又能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下课时少、任务重,若要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内容,只有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与经验,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節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要回归知识本色,灵活设计学案,让学生尽可能地自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愉快、兴奋和深思中获得深刻的认识。注重体现科学探究思想,积极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新课程更应注重落实最基本、最核心的学科知识,如化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与表达、实验基本操作与技能的熟练把握、重要物质的制备、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等。因为这些基本的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若掌握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高层次知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对所学知识具有的学科本质和价值的认识,提升学习化学的品质。

在新授课上,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产生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直问直答式的低级认知提问技能,还要教给学生懂得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辨疑提问的技能。对于学生的提问行为,教师既要及时予以鼓励、表扬,又要引导他们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使他们能独立地解决问题来获取新知识,即使由于种种限制,教师不可能就学生的提问,立即引导他们去寻找解决的途径,也要充分肯定其动机,肯定其所提问题的价值,小心地保护好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特别是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权威,如书本、教师等构成挑战时,我们也应该毫不含糊地肯定其敢于质疑的精神。只有当学生的提问行为受到保护时,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自由呈现。这样,学生有一种发现问题的自豪感,之后他们更会认真思考,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告诉他具体的原理,学生又有一种获得知识的成功感,所以就更增加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从而也提高了教师钻研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在教与学中加强反思,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尽量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既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注重实践的习惯;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并进而深入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使他们形成对一切事物感兴趣、有质疑的态度和批判精神,这将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篇5:关于碧玺鉴别的一点心得

其次是冰体,密度和通透度和玻璃体基本相同,唯一的差距在于“冰纹”、“棉絮”等,絮少的价格也相对较高,就成为了店家常说的玻璃体。商店里卖几千块钱(商场卖几万)的常见的碧玺珠粒一般就是用的冰体,因为这种品质的碧玺既有收藏价值价格又比较适中还有升值空间,喜欢碧玺的MM随便存点钱就可以入手一串10g左右的小直径手链,现在比较好的冰体,10mm直径国内的价格都是上万的,商场就没有边了。冰体因为覆盖的范围比较广,“冰纹”和“棉絮”的多少决定它的品质和价格,所以高冰体和普通冰体的价格差距也很大,通俗说就是晶体透不透。这个就只有靠对比和经验了,确实是看得多,对各种冰纹多少的珠子的价格了如指掌,自然就会有个概念了。

再次,看了密度和纯净度,就要开始看颜色了,颜色基本上是和第一眼所看的“体”并驾齐驱的,缺一不可!

最好的色泽非“正玫瑰红”莫属,最好的碧玺都是卖裸石,买到后顾客自己拿到好的金店包K金镶钻石,就像我们家的碧玺都是直接从巴西矿区拿的,一克拉(克)都是好几百,有的上千。紫红次之,紫红的因为色泽没有玫瑰红那么扯眼球,所以更注重它的“体”。体不好的紫红就没多少意义了。亮绿纯蓝紧随其后,但是国内最近纯蓝价格势头已经有了超过正红的趋势,粉红、黄色、黑色、无色当然就不怎么值钱了。所以当买一串碧玺手链或者项链时,着重看自己买到了多少颗红、绿、蓝的珠子基本就行了,在数量有保障的情况下,看这几种色彩珠子的体好不好。

最后是雕工和切割。珠粒类的只看抛光和球体规不规则就行。

篇6:关于前期尽职调查的一点心得

干投行三年多,前期尽职调查做了不少,就此根据自己的体会发表一下个人的经验,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

投行尤其是ipo项目,尽职调查贯穿于整个阶段中,但就阶段而讲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前期的尽职调查,判断项目的质量,是否具有可行性,第二,详细尽职调查,为全面深入了解企业,写招股书之用,第三阶段,上会后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专项的尽职调查,找到解释问题的依据。

这里我主要想说一下我对于前期尽职调查的经验。

第一:关注点

1、历史沿革,历史沿革需要企业从工商调档,所有关联公司的档案都是需要的,弄清楚企业的来龙去脉,特别关注重大资产交易,股权交易等情况,不断加强法律知识提高从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2、企业的业务情况,需要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业务分布,行业趋势情况,上下游竞争态势,产业链关系等

3、财务情况,要看到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并不能单单从财务报表上判断,每个子公司的财务情况,税收情况。特别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情况、关联交易和资金往来情况 第二:成果及时间安排

尽职调查的结果是初步尽职调查报告,目的有二,一方面自己判断企业上市的可行性,另一方面给企业指出上市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办法,一般而言尽职调查报告分三个部分,第一企业的情况,包括股权结构,历史沿革、业务、财务等方面,第二,企业上市的可行性,第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形成改制或调整方案,第四,初步时间安排,整个初步尽职调查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时间,如果一个人的话。

第三:跟踪调查

对于有望上市的企业,初步尽职调查后,需要持续关注企业的盈利情况,行业趋势,以及尽职调查中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视整改情况调整方案。一般一件问题解决或一定时间定期要召开协调会对上述问题检查总结,提醒企业持续关注事项,并更新尽职调查报告。第四:其他

作为投行人员,财务多学习会计师,法律多参考律师意见,行业除自己差资料外多向公司了解,那么投行人起什么作用呢,其实不要轻视自己的作用,投行面要运用自己的专业只是,整体出具方案,协调其他三方的工作,这要求投行人员要持续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另外更重要的要锻炼自己的情商,协调好工作。

篇7:关于科技英语翻译的一点心得

在英文仪器说明书中,大多数句子都是长句、难句,由于其语法、取词、表达习惯等不同于日常英语,所以在理解时会有一定困难。其实,不管句子多长、多难,只要弄清单词的准确意思,分析出主谓宾,再结合上下文稍加理解,整句的意思就很容易懂了。以下将分为两个方面探讨:查词、分析句子结构。

由于不同公司写说明书时采用的词语不完全相同,同一个零件或部件可能有好几种表达。在查不确定的单词时,不能太拘泥于某单词常用意思。比方说“lines”,一般指“线路”,但在涉及检漏步骤时,应指“管路”更为恰当;“clearance”,不仅有“清除、整理”意思,在描述零件位置关系时,还可表示“间隙”。其他还有许多类似例子,在此不一一列举。通过查词典仍不能确定这类词的意思时,可借助Google等英文搜索引擎查询,但一定要以其在对应例句中的取词为准,而且必须是行业内广泛使用的说法才行。

请看这个句子:“Leak-Check the sampling train at the maximum vacuum achieved during the sample run.”其原译文为“运行采样期间,以获得的最大真空度检漏采样组件。”这里原译者将“during the sample run(运行采样期间)”理解为整个句子的时间状语。仔细分析该句子,其实“during the sample run”是表示仪器达到(achieve)最大真空度(the maximum vacuum)的时间范围,因此整句意思建议翻译为“以采样期间会达到的最大真空度对采样组件进行检漏。”若按原译文,相当于限定了必须在“运行采样期间”进行检漏,很显然不符原意了。碰到这种介词或副词引导的短句或从句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整句的结构,避免错译。

篇8:关于撰写课改论文的一点心得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实践,饮片识别

中药鉴定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中药专业课。它主要是对中药材的真伪优劣做出准确的鉴定, 以保证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而在实际工作中, 各药店及药厂的从业人员主要接触的是中药饮片, 因此对中药饮片的鉴定技能要求很高。这对这一生产实际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 对学生的饮片鉴定实训延长时间, 加大强度, 加强考核力度。具体实践指导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源鉴定的实践指导

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 以确保药用品种的准确性。其实训内容主要包括观察原植物的形态, 核对文献, 核对标本, 最后确定学名。针对观察原植物形态的训练, 我们针对植物生长特性及中药用药部位的不同, 需要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我们在不同学期, 不同月份安排了一定学时的实训。具体操作是根据本地区植物中药的分布情况, 组织学生深入实地的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并采集回来做成标本。记录下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特征。对作为药用部位的器官, 采集完整, 详细记述。如益母草,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 晒干, 或切段晒干。我们组织学生在益母草开花时, 茎叶生长茂盛时采集。在采集过程中, 组织学生记录下其茎叶花等特征。回校后制作成蜡叶标本, 再与我们学校中药标本馆的益母草标本进行比对, 最后查阅《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确定其学名。

二、性状鉴定的实践指导

中药材的性状鉴定包括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等等。对中药材性状鉴定的实训方面, 我们专业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指导。一是学校建立了中药标本馆。馆里有500多种常用中药饮片均采用真空封装在玻璃容器中。该标本馆每天课外时间对学生开放, 学生可以自由到馆内进行识别标本的训练或查找相关资料等。二是学校还建有中药鉴定实训室, 供教师指导学生实训用。实训室内有近500种中药饮片及中药材。平时教师就是在这里指导学生进行中药饮片的识别训练。在中药饮片识别方面, 主要训练学生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出中药饮片的名称, 进一步要求是能够识别出饮片的优劣, 更高要求是能识别出饮片的真伪。实践中, 教师采用现场教学逐药讲解其鉴别特征。如甘草断面的菊花心, 何首乌断面的云锦花纹, 大黄断面有星点, 苍术断面有朱砂点, 人参断面有黄色树脂道等等;木香气香, 细辛味麻, 龙胆味苦, 甘草味甜等等。对于易混淆药材品种, 主要是指导学生将它们放到一起对比记忆。如鸡血藤和大血藤, 前者断面有红色的横环纹, 后者断面有红色放射状纹理;玫瑰花和月季花, 前者花托呈半球形, 后者花托呈长椭圆形;女贞子和五味子, 前者整体呈肾形, 后者种子呈肾形;桃仁和苦杏仁, 前者呈长椭圆形, 后者呈心形等等。第三, 还训练了学生的混药分挑, 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相似饮片的识别能力。具体操作是将多种中药饮片混成一包, 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准确写出有多少品种及其名称。为了检查我们的饮片实践指导是否有效果, 我们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中药饮片的识别大赛。对获奖学生给予一定的荣誉奖励。通过大赛的举行, 学生的实训积极性很高。

三、显微鉴定的实践指导

显微鉴别技术主要是用显微镜对药材的切片、粉末、解离组织或表面制片及含药材粉末的制剂中药材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鉴别。显微鉴定是《中国药典》质量控制指标之一。显微鉴定的实践主要在我校中药鉴定室进行。实践时每个学生自成一组, 每人一台生物光学显微镜。各种试液包括水合氯醛、稀甘油、甘油醋酸、苏丹Ⅲ等由实践指导老师组织几个学生轮流配制, 这样一个学期下来, 学生们就都能够配制试液了。在显微制片方面主要指导学生进行组织切片制片、粉末制片、表面制片、解离组织制片等。然后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绘图。然后记录下显微描述。为了强化学生对某一细胞内含物的认识, 及其在不同中药材中的区别, 一般会集中组织训练, 进行对比记忆, 加强记忆。

四、理化鉴定的实践指导

中药理化鉴定的指导主要是利用某些物理、化学或仪器分析的方法, 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我们主要的实践指导是定性鉴别。其包括化学定性反应、微量升华、荧光分析。如大黄粉末少许, 微量升华, 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 在结晶上加碱液则呈红色。大黄粉末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 显深棕色荧光;秦皮水浸液在自然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参考文献

[1]堐榜琴主编.中药鉴定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8.

上一篇:会计大专个人简历下一篇:采访周博士手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