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

2024-06-30

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共14篇)

篇1: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

课外编织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编织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给爱好编织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编织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编织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编织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三下午第二、三节课时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编织班。

3、编织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编织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编织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编织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编织常识知识(钩针的基本编织方法和技巧)。

2、以钩针编织主,以自己创作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编织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进行手工制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有工作能力、纪律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三下午组织一次。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编织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编织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活动安排 第一周: 认识编织工具 第二周:学习短针的钩织方法。第三周:学习中长针的钩织方法。第四周:学习长针、长长针的钩织方法。第五周:学钩圆形小花。第六周:学钩圆形小花。第六、七、八周:钩线袋子。第九——十六周:钩包包、小饰品。

第十七周:作品展,总结体会。

篇2: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拓展性课程教学设计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

何瀛

设计理念: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2016年,为深化杭州青少年学生人文历史文化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及海外宾朋了解杭州的秀美山水、人文历史和文化轶事,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爱家乡、爱西湖、爱杭州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作为峰会东道主的自豪感,杭州市教育局联合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日报等单位开展了“跟着诗词游杭州”杭州市诗词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征集活动。本课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诗词这一传统文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1.学会自编诗句。

2.明白自编诗句的基本规则。3.激发创编诗句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出诗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的杭州不仅是一座世界文明的旅游城市,她的风光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在此停留,你知道哪些描写杭州的诗句呢?(学生汇报)2.在这里,何老师也找到了一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请看:“三苏评南曲,双雷断花柳”。3.解释:三苏,也就是苏洵苏辙苏轼这一门父子三词客,他们三个人,正在一起讨论一首词,突然天上打了两声响雷,把院子里的花柳都打折了。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吗?

二、激趣展开,拓展练写。

1.其实这句诗就是何老师自己写的,怎么样是不是有模有样?知道何老师为什么编这句诗吗?

2.因为当你有朋友来杭州,问你杭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的时候,你就可以用这句诗来回答他。出示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曲苑风荷、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双峰插云、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观察下,你发现了什么?

3.其实,何老师这里出现的西湖十景,是老十景,是南宋时期就已经形成的。现在啊,西湖还有新十景。请看

出示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4.分四人小组讨论,学着何老师的样子,给这十景编一句诗。5.小组编写好后,上台汇报诗句及解释。

三、互动评议,发现规则。

1.请同学评价一下刚才展示的诗句。2.引导观察何老师的诗句,谈发现。

3.总结:能够把诗句的意思讲通顺了,这就是一句成功的诗了,而如果你的两句诗中的词语能够一一对应,那就更加工整了。

四、实地考察,激发热情。

篇3:小学拓展性课程需解决的“三问”

一、课程内容:是“有啥补啥”还是“缺啥补啥”

实施拓展性课程为了什么?这是首先要弄明白的问题, 否则我们走了很远, 却不知道要走向哪里, 走着走着就会忘记出发的目的。拓展性课程就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 学生学一门自己喜欢的拓展课就是发展个性了吗?个性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没有清楚课程开设的目的, 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就会成为“教师有什么就开什么”。

几年前, 中央电视台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录制一档节目, 国内12名学生是即将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优秀学生, 美国的12名学生是总统奖的获得者。节目组要求大家制订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 中国学生首先阐述, 他们从历史入手到咏叹茶马古道, 然后伴奏弹唱, 对主题一笔带过。美国学生从教育、饮水、医疗等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 做什么, 怎么准备, 预算到几元几分, 整个计划拿来就可以实施。报刊评论说, “当中国孩子该立足实际解决问题的时候, 他们在吟诗弄赋, 在实际问题的外围不着边地轻轻飘浮”。

这个案例讲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国孩子和培养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国孩子的差异。拓展性课程是重蹈覆辙, 还是要以“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科素养”为目标?答案不言而喻。国际上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表明, 教学的根本诉求是素养或能力, 而非单纯知识点的堆积。拓展性课程内容应该填补国家课程不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需求。

为了拓展性课程真正着眼于学生发展, 我们必须引导教师研究学科素养内涵, 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 进行拓展性课程内容设计。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 学生缺乏探索精神、艺术和体育等特长。于是, 学校以“能力素养”为价值取向, 根据课程目标, 筛选出了“生活问题”“科学探索”“艺体技能”三大类37门选修课程。例如, 生活类的有法制达人、我是小厨娘、编织、刺绣等课程, 探索类的有未来机器人、星空探秘、航模、车模等课程, 艺体类的有名著演绎、创玩创想、未来球星等课程, 每门课程都能够从多维度设计学习内容。当然, 每所学校开设拓展性课程时, 都需要在一个目标规范下进行甄别, 要做到以学定教, 不能是随随便便的拿来主义。只有这样, 拓展性课程才能真正弥补国家课程的缺陷,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使课程内容从“有啥补啥”走向“缺啥补啥”。

二、课程理念:是“高档超市”还是“批发小店”

拓展性课程与国家基础课程相比, 选择性是它的个性。选择拓展性课程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高度自由的选择, 就像走进高档超市一样, 你尽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商品, 也可以一样也不选。第二种选择方式是分层选择, 在有限的商品面前, 引导顾客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 就像走进批发小店, 你是在有目的地批发和零售。我们理想中的课程选择, 应该是把学生带入高档超市, 任他们尽情选择, 但这样做的结果是, 学生全凭自己的喜好选或者盲目跟着别人选, 某些商品供不应求, 某些商品无人问津, 甚至会造成有些孩子选不到课程。因此, 在拓展性课程实施的初级阶段, 学校应该把学生带入“综合型批发小店”, 引导小学生分层选择课程, 这样一来, 既有“批发商品”可以保底, 又能达到“零售商品”的个性选择。

为什么分层选课有优势?首先, 小学生缺少主见, 他们的选择行为容易受其他同学的干扰, 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其次, 小学生不能理解拓展课的教学目的, 需要教师分析解读;再则, 每门课程都有名额限制, 通过班主任引导, 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选到课程;最后, 课程选择时间缩短, 提高了学校拓展性课程的编班效率。

分层选择怎么操作呢?第一, 选择原则是合适, 合适自己的课程才是最好的。自己喜欢的课程是一种合适, 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 或者能够弥补自己缺陷的也是合适的课程。第二, 分段选择。选择前, 学生需要对自己有所了解, 对课程有所了解, 否则就是盲目跟风。小学低段学生处于自我无意识状态, 不具备自主选择能力, 高段才完全具有选择能力。因此, 自由选择课程放在中高段比较可行。第三, 选择一定要有结果, 分层选择是教师指导下的选择, 可以调控选择方向过于集中的问题, 保证每个人都能选到课。

仍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为了体现拓展性课程的选择性理念,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学校建构了拓展性课程“综合批发超市”, 即两大课程类型:以培优为目标的21门社团课程和适合零起点学生的41门拓展课程;两类课程实施形式:校内班级授课制和校外社会实践。在指导学生选择课程的过程中, 四门校本课程“小小银球”乒乓课程、“木偶情”综合实践课程、“汝湖艺苑”书法课程和经典阅读课程, 作为省市特色项目, 引导每个学生选择参与。37门教师设计的个性课程, 教导处按课程门类分解到3~6 年级, 每个年级开设7~8 门, 每门30 人以内。中高段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统筹报名, 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选到合适的课程。

实践证明, 要体现拓展性课程的选择功能, 丰富课程门类、形成课程体系是前提, 没有“课程超市”, 学习内容就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课程分层是基础, 拓展性课程中普及性课程和自选课程能够同时具备, 保证每个孩子都能选到学习内容。选课指导是重点,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年龄特征进行选择辅导, 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选到一门称心如意的课程。

三、课程评价:是“自由驰骋”还是“管制测速”

作为课程管理者, 学校仅仅开设许多拓展性课程是不够的, 后续的课程评价也要跟上, 没有评价的课程是不完整的课程。在教师自由实施拓展性课程的同时, 一定不能忘记“测速限载”, 即需要适当的评价。只有通过进行课程评价, 教师才能明确目前正在实施的拓展性课程是否达成了当初预定的课程目标。

拓展性课程评价就是对拓展性课程进行价值判断, 提升教学效果的行为。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 拓展性课程内容的探索才刚刚起步, 实施课程评价难度确实很大。但是, 评价始终是课程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该与课程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要素同步规划。也就是说, 学校在设计课程时, 评价也应该列入其中, 而不能到期末才考虑评价。

拓展性课程评价应该遵循“诊断, 促进, 提高”这个发展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主要做好三方面的评价工作:一是对课程评价, 即学校考核组对每门拓展性课程实施效果的综合评定;二是教学评价, 就是学校对教学成果的价值进行评定;三是学业评价, 即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鉴定。评价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一般可以采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做到评价指标全面、评价方法灵活、信息收集多元、评价反馈及时。

学校应该把拓展性课程评价当作课程实施的重点研究项目。拓展课程实施初期就要制定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业评价三个方面的实施方案, 成立由教师、家长、学生组成的考核组, 按课程类别进行分层评价。比如, 笔者所在的学校对乒乓球、书法、木偶摔跤、经典诵读这四门普及性课程的评价, 主要通过乒乓球赛、书法节、艺术节表演、诗词诵读赛等活动来进行。对于37门个性课程评价则采用教学成果展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和学业评价在最后一节课统一进行。教学评价由行政人员和教师担任考核官, 主要包括分组听课定级、现场展示、学生满意度测评三部分。学业评价是教师利用学业评价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诊断的一种评价方式, 指标涉及态度、出勤、纪律、能力、迁移等维度, 采用学生自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每次评价结果均以书面建议的形式反馈给教师和学生。通过三个维度的评价, 学校能够深入了解拓展性课程实施情况, 以便作出适度调整, 也可以让任课教师和学生及时发现不足之处, 避免拓展性课程的教和学过于自由, 没有目标约束。

篇4: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

关键词:小学数学;拓展课程;个性培养

拓展性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强化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能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像树枝一样发散式生长,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大有裨益。

一、拓展性课程的开发策略之一 ——拓展课堂学习空间

1.习题的妙用

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对习题进行深入研究,探寻优质的数学思想,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

例如,教材中的习题:有一块长方形铁皮,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它的容积是多少?数学教师可以对这个无盖的盒子进行探究和再创造。创设一个研究课题:“怎样能使这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容积最大?”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将习题的进行巧妙改编,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有了自主探究的欲望,顺势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积极作用。

2.深度挖掘教材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保持头脑清醒,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数学教材也并非十全十美,教材中隐藏着好多空洞留白,数学教师应当努力将其挖掘出来,帮助学生探寻其中的奥秘,找到教材中的“新大陆”。

例如,在教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之后,可以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学习“方格图上的数学”,在数对的思维模式指导下,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区分,有效地拓展学习空间,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3.妙用学生的灵感

学生活泼的天性,活跃的思维,往往使他们提出各种意想不到的观点。数学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便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师应当抓住来自学生有用的信息,智慧地再创造,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这一章节内容时,让学生利用一个边长为15厘米,宽为9厘米长方形铁皮围成一个圆柱体。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把长方形铁皮竖着切成三份,再进行焊接,便成为一个边长为27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铁皮,也可以围成圆柱体。这样,不仅开发了自己的智能,也启发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课堂上一闪即过的数学灵感,数学教师一定要用一双“慧眼”及时发现。

4.善用辅助材料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给学生开发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开发学生的智力,使他们的智力水平更上一层楼。比如,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课例《有趣的骰子》《硬币的转动圈数》等,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也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境界“寓教于乐”。

二、拓展性課程开发策略之二——开展数学活动,注重个性培养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研究课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中进行筛选,将问题进行转化,提炼成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参与到活动当中。

例如,在教学《你寄过贺卡吗》后,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环保意识进行延伸。启发学生,引导他们提出《意义非凡的草稿纸研究》;教学完《数学编码》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数学编码在邮政编码中的应用研究》等,有效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引申,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积极作用。

生活是数学的取材宝库,生活中处处弥散着数学的气息,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资源。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妈妈手机运营商及套餐的选取和优化》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挖掘数学信息,真正做到“取之生活、用之于生活”。

学校领导以及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各年级和各年龄段的学生开展一些难度适中的数学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数学世界中尽情畅游,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境界。

比如,可以在校园中开展数学节活动。专题讲座、名题欣赏的开展,可以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丰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内部潜能,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当中,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激起学生“知数学、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应当竭尽全力,认真拜读新版教材,挖掘其中的“宝藏”,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世界。开展各种数学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挖掘学生的内部潜能,激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陈加仓.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6).

[2]郑美宏.基于地域文化优势的拓展性课程开发实践:以石梁小学“梁精灵”课程开发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6(6).

篇5: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

课 题 研 究 申 报 方 案

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拓展性课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就小学数学学科教育而论,我们要以全体学生各方面素质从小得到协调发展,引导、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允许并积极鼓励不同基础的学生有差异发展。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加强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沟通联系,以现有的数学课程为基础,结合其它学科开发一系列拓展性课程,并把它们融合到现有课程中来。因此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应用是学校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必然趋势。同时,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可以克服不少弊端,如克服老师们因学校缺乏对数学类活动课的合理管理和对上数学活动课的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而对教材有较强的依赖性,数学活动课程开发能力不足;学校也缺乏科学、系统地适合现阶段开设数学类活动课程的活动内容(教材),使活动质量难以保证;活动形式单一,并存在严重的学科化倾向,只重知识轻实践等等。

其次,我校是衢州市和衢江区的首批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试点学校,课程建设是深化课程改革行动的核心,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打开思维大门,培养思维能力,开发出一系列体现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拓展性课程,是我校拓展性课程项目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研究中通过不断优化我们的数学活动课程,不仅为小学数学类活动课程设置,提供系统科学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同时也为学校今后中高年级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以及其它学科的活动课程的开发提供模式,为积极推进深化我们学校的课程改革服务是我们本课题研究的宗旨。

基于以上的两个原因,我们觉得有必要在我们现有的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上进行一些拓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课堂文化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孩子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发展。

二、本课题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国内外关于数学拓展课程的研究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且展开了实践探索。很多国外的课程中,都有明确的校本拓展课程,通过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年来,国内多个省份也纷纷开展国家课程为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其中上海等地中小学校本拓展课程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效。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数学校本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些起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数学知识以及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视察、分析生活问题,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加强利用数学的意识;并在数学活动中领会数学与自然及社会的密切接洽,懂得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懂得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数学方法的提炼,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2.通过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行动研究,提高教师对课程结构的整体认识、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积累并迁移教学经验,增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通过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不断丰富和更新学校的数学资源库,为其他年级的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提供帮助。

三、研究内容

1.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教与学现状的调查研究。2.低年级数学教学基础内容的连接和适当延伸的研究。3.低年级数学教学拓展内容的开发与应用研究。(1)数学文化的渗透、发掘。(2)主题式数学活动的研究。

(3)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做好行动研究,力求贴近自己的教学实际,做到课题研究走进平时的教学,让课题研究真正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服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不做伪课题研究。当然,文献研 2 究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也是本课题研究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同时这些研究方法也不单独运用,这些方法都是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

五、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6.01—2016.03):

搜查资料,制定方案,明确分工,组织培训。制定课题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组,做好课题前期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学习培训和相关调研工作等等,组织课题申报。

2.调查研究阶段(2016.04——2016.06): 根据方案中的实施要素开展师生的调查活动。3.方案整改阶段(2016.07——2016.08): 根据调查情况对方案进行整改,并设计研究计划。4.实施阶段(2016.09——2017.01): 根据方案以实践为主要方式进行深入研究。5.中期检查阶段(2017.02——2017.03):

对课题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与调整。6.继续实施阶段(2017.04——2017.07): 根据方案继续进行深入实践研究。7.总结阶段(2017.08-2017.09):

回顾实验过程,提升实践成果到理论的高度,举行课题成果分享,撰写研究报告;将成功的经验在一定层面上推广。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低年级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课案集。(2)学生作品集。(3)相关研究论文。

(4)《小学低年级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结题报告。

七、为本课题研究已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我们在一年级91名新生家长中发放了《一年级新生入学调查问卷》,在学校低年级中共200名学生发放了《数学教学内容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在全校数学老师中发放了《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的数据收集分析,3 我们发现了下述的一些现象。

1.新生入学非零起点。

90%的新生在入学前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分与合和10以内的加减法。80%的新生能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由此可见,现在的新生入学并不是一张白纸,他有着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就对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是不是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2.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不限于课堂。

针对“你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数学?”这个问题,超过70%的学生是选择听老师课堂上讲解。对于“你是否在外上和数学有关的兴趣班”的调查,我们发现有85%的学生选择在外上辅导班、兴趣班。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了教材所要求孩子掌握的,我们感觉到仅仅是一本数学教材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的,我们能为孩子的发展做些什么?

3.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95%的孩子认为数学学习就是数学书(教材)的学习,再有就是数补或者数学练习册上的内容的练习,只有5%的孩子认为会学些其他的知识。同样72%的教师认为教数学就是教教材上的知识点。也就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大多“以本为本”,即以教科书为本,还不能灵活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4.学生需要数学课外内容的补充。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91%的学生愿意或比较愿意学习数学书本以外和数学相关的知识,同样针对“你觉得数学学习还可以学些什么?”这个问题,超过50%的孩子认为还可以了解一些数学文化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来掌握一些数学知识。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孩子对于教材以外的知识需求是很大的。

其实,在受调查的老师中,有85%的愿意给学生补充一些与数学有关的课外知识的,但为什么没有去做呢?紧接着,我们又对接受调查问卷的老师进行了访谈,老师们所反映出的是这样两个问题:

(1)很想、也很愿意进行拓展内容的教学,但是没有时间。

4(2)如果在教材的基础上再给学生进行补充内容的教学,是不是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我们一直在强调“减负增效”,那这样不就是做了“加法”而非“减法”了吗?

可见教师有意向去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但是受教学时间、教学任务的一些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而有一定的顾虑。

【参考文献】

篇6: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

总第 3课时

活动时间: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一场辩论赛,让学生充分认识隐性采访的利弊,尤其是在从事新闻工作中怎样处理好隐性采访的问题;

2、讲解一些电视新闻摄像美学的基础理论,用一些美的典范的视频案例让学生感受镜头美。: 教学重点

1、对隐性采访几大禁区的深入认识;

2、隐性采访在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尴尬处境;

3、电视新闻摄像美学的前提 教学难点:

1、对隐性采访几大禁区的认识比较粗浅,只知道被禁的领域却无法具体到新闻案例中,因此要通过辩论去探讨;

2、隐性采访无论是触及道德还是法律都应该谨慎,要明白必须采用隐性采访的前提。

3、电视新闻摄像美是一种境界,但绝对不应该为了追求美而放弃新闻的本质属性。

二、教学方法:

多媒体播放与讲解结合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美”的前提:主题突出、内容充实

电视新闻的美需要满足真善两者之后去追求的一种镜头控制的稳定、景别建构的科学合理、以及画面构图的精巧、运动镜头的配合等等艺术境界,因此追求这种美的前提是主题突出,内容充实。镜头内容要和时宜,所谓合乎时宜,就是要拍你的主体需要拍的镜头。时装T台秀的表演就尽量去拍T台上的模特,不要把镜头对着那些很不会打扮的观众,婚礼的时候尽量拍喜庆的画面,不要让那些不和谐的镜头出现;这些是小的,从大的层面上讲,拍一则会议新闻,每一位重要领导的讲话你一定都要拍到,领导偶尔的不雅画面就尽量不要捕捉,比如挖鼻孔、一些小动作等等。

2、西班牙摄像师的一个星空唯美视频展示。“时空推移”这样一个主题背景下的“美”的展现,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没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美必须是一个体系的美,那样的美才能完美,才能唯美。

3、美的附件:配音和解说词的合理搭配

很多时候镜头的画面语言是不足以表达全部内容的,比如一个人内心的纠结挣扎,一个人的七情六欲爱恨贪嗔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燕,老翅几回寒暑)或者有时候事件本身已经成为历史,无法重现场景,便只能靠解说词来进行补充和完善。(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古墓王陵的探索,全部靠的就是文字和科研的力量去支撑节目画面内容)

(1).镜头(画面语言)和解说词(文字语言)相互印证、相互促进(2).配音(包括音乐)则往往用于为主题营造意境氛围,深化主题

有时候语言是有国界的,不同的解说词内容之间不同的人来理解也是有障碍的。(黛玉葬花:侬今葬花人笑痴,她年葬侬知是谁),音乐是无国界的,甚至是没有文化层次的限制得。

4、播放千秋外语学校10周年校庆宣传片,讲述一部完整的视频作品,必然是 字幕、配音、解说词与镜头画面的完美结合。

5、电视新闻摄像美的多重表现:风格美、节奏美、情感美、色调美、构图美、运动美、语言美、衬托美、含蓄美、新奇美

6、风格美:风格美具有很强烈的个人标签印记在里面,更多的时候是个人习惯所导致的。电视新闻摄像的风格主要是纪实和表现两种。前者惯常用固定镜头的中景来建构画面,中规中矩有很强的写实性;后者则充分利用各种表现手段丰富视频内容。业界更提倡纪实风格。我们有很多的都现代主义导演、第五代导演等等说法,其实就是一个风格的问题。包括电视台与电视台之间,电视节目与电视节目之间,因为是不同的新闻创作团队,所以就有不同风格的作品出来。湖南卫视娱乐立台,娱乐精神太深入人心了,新闻也跟着娱乐化了,甚至有时候那新闻挺严肃的,但你只要看到湖南卫视的台标你就会觉得好笑起来,这都是风格使然。

7、播放一部纪实风格的摄像作品,讲解纪实风格的特点

8、节奏美:节奏仿如音乐,要有过门、舒缓、渐入佳境、高潮、回落„„

一部视频的节奏整体上应该是一个调子:动感、幽静、平实、梦幻„„段落的节奏又可以有所不同,湍急、舒展、恬静„„舞厅的节奏应该是什么,灯光忽远忽近,拉近推远,人群也要动来动去一直跟镜头跟着拍;

9、情感美:电视新闻摄像的情感美,归根结底就在于四个字:用心拍摄

当新闻内容是举国哀痛的,镜头必然不能大起大和,快拉快推,而应该多用些缓慢切换的固定镜头和缓慢移动的摇镜头。

10、千秋外语学校的10周年校庆宣传文化片回顾构图美、运动美、色调美、语言美的知识要素。

11、衬托美:一定要善于运用参照物来衬托你所拍摄的主体。比如拍犯罪嫌疑人的镜头,最好就是犯罪嫌疑人的周围有个警察;我昨天看了一个新闻,就是一个小区里停着的本田车、丰田车、日产车全部被砸了个稀巴烂,记者对那些日本车惨不忍睹的画面进行了拍摄,但是光有这些就够了吗,当然不够,随后记者拍摄了安然无恙的停在附近的宝马奔驰QQ奔奔电动车„„通过这种衬托,记者最后没说明为什么只有那些车被砸,但是观众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12、含蓄美:中国人是最讲求含蓄美的,古人诗词有云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雾里看花花最娇,水中望月月更明,这说的是一种含蓄美、朦胧美。

在我们电视新闻摄像过程,有时候这种含蓄是必须的。比如枪决现场,不必全程真实记录的,你可以对着蓝天拍一个镜头录到枪声,在接着拍一个犯人死在地上的镜头就可以了。特别是一些血腥残忍的画面本身是禁止出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所以你很少看见各种灾难现场死者的惨状,那是不允许的。

13、新奇美:别出心裁、出人意料的一些镜头。恐怖片的恐怖之处往往就在于此

四、课后作业

篇7: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

珲春市教师进修学校

张艳兰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一个快信息、高科技的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更高的主动性与独立思考水平。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要求我们要通过更为主动、高效的学习来发展自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利用的能力。目前在小学六年中合计的阅读课文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又如何能培养好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

在新世纪飞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改革和发展之潮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它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学校教育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而语文拓展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

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实验研究,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对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理论依据及实践意义

(一)理论依据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文锦曾深刻地指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弊端是:“学生的阅读面窄,课外阅读量小,很少阅读文学名著及报刊文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让学生阅读与文本相关的课外读物,使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外阅读的目标:第一学段、第二学段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大语文观念下的语文教育,它要求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完善教育。要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提升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实践意义

第一,拓展性阅读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外阅读针对性、目的性不强的弊病。进行拓展性阅读,我们就要从教材出发,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点,辐射开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通过拓展性阅读,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为语文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也有利于形成知识体系。

第三,通过拓展性阅读,教师课内教给方法,提供范例,课外组织有计划的读书积累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和健康的审美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并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中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为说话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在拓展性阅读中学生不断实践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读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阅读效率。

三、课题的界定

拓展性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围绕自己判定的研究专题,通过收集与专题相关的各种信息重构文本语境。在重构的语境中进行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并不断反思的过程。通过拓展阅读,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就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拓宽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学习流程。

拓展性阅读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而对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拓展性阅读的预期效果,我初步设计了这样一个流程:

(1)明确拓展性阅读的内容、方向,给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2)学生通过网络、书刊、报纸等各种渠道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3)在教师指导下将各自搜集的资料加以归类、整理。

(4)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加深对拓展性阅读主题的理解。

2、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类。

(1)资料的收集

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书刊、报纸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以填写“拓展阅读卡”的形式进行记录,这是信息的初步筛选、收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收集的资料有全面的了解,以便指导学生进行归类、交流。

(2)资料整理归类

在学生收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整理归类信息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的进行指导。

3、检查落实

给学生制订读书计划,设计“拓展阅读卡”,里面要填写的内容:阅读时间、书名、作者、优美词句摘录、主要内容、收获与感想等。并且在阅读量、质等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每日安排一篇文章阅读。篇幅:低年级300字左右,中年级800字左右,高年级在1000字左右。文体安排:低中年级以童话、寓言、成语故事为主,高年级逐步扩大范围。

低中年级学生课外读物可由老师指点或推荐,高年级可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通过定期检查“阅读卡”,了解学生拓展阅读的执行情况,并督促学生完成定量定性的阅读任务,养成习惯,锻炼学生的拓展阅读意志。

4、展示成果

让学生定期汇报阶段性的课外阅读成果,使其相互借鉴,表扬先进,鞭策学困生。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固定园地,让学生展示成果。例如:古诗擂台、美文点评,中外名人,知识集装箱、身心保健、先看后说等。这样,既激发学生开展拓展阅读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其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二)实验的方法:

1、文献法:查阅有关小语拓展性阅读研究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边思考、边实践、边调整,摸索出符合拓展阅读的新模式。

3、经验总结法:在运用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交流,不断及时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三)预期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于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新路子。

2、具体目标

(1)使学习者在拓展性阅读过程中,可以广泛收集与阅读文本相关的信息,并结合自身的体验实现阅读文本语境的重构,实现学习者认知、观念、经验的重构。

(2)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就某个特定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拓宽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3)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五、实验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5月):准备阶段

搜集理论材料,确定研究方案,确立实验学校,成立课题组,培训实验教师。

第二阶段(2006年6月——2007年11月):实验阶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语拓展性阅读的实践与研究,开题立项,研讨、完善、发展,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2007年11月——12月):总结阶段

整理总结有关材料,进行归因分析,全面总结,撰写课题报告,写出结题报告汇编相关成果。

六、实验课题的组织机构

顾 问:李焕珍 黄元胜 杨兆奎 唐玮 李淑玲 组 长:张艳兰

副组长:董丽红 刘春霞

成 员:张世花 郝丽媛 宁玉参 尹富霞 张桂艳 罗晖 实验学校:珲春市一小。

七、课题研究条件及成员分析

1、条件分析

珲春市一小作为本课题的实验学校,曾被吉林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确定为“吉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学校几年来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多次承担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学校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拥有一个藏书十几万册的图书馆,并且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了一条查阅书面资料非常好的渠道。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电脑课,经过几年的学习,四、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上网查阅资料的能力。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学生家里也已配有电脑,为学生的资料收集提供了便利。

2、成员

本课题负责人承担全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市实施以来,多次组织全市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培训及研讨活动,极大地推动了课程改革的进程。2004年,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研员。

参研人员中,张桂艳老师是教师进修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董丽红、刘春霞2位教师不但是学校的教学研究管理人员,而且是省级骨干教师。张世花老师是州级名师,郝丽媛和宁玉参两位老师是州级骨干教师。她们都是我市小学语文教学骨干,是善于潜心钻研的科研型教师。

八、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实验组织机构。

2.定期召开例会,研讨,听取实验教师汇报。3.按时培训实验教师。

4.实验教师按时写教学反思,积累资料,及时获得信息及反馈。

九、预期成果及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 2.阶段总结报告

篇8: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梁精灵,个别化

拓展性课程是与基础性课程并行, 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基础性课程的重要补充。要发挥出预想的课程实施价值, 如何整合相关资源进行课程的开发是重要的环节和保障。在开发的过程中, 如何结合地域文化的特点, 并彰显出一定的学校文化特色, 是应该考量的问题。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中心小学地处千年古镇———石梁镇, 是一所省标准化的农村学校。其前身为石梁私塾, 创办于清宣统元年 (1909) , 由石梁举人郑康书创办。

石梁镇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众多历史传说的白云山、营盘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麻蓬村的“十三太保拳”;茂盛的橘园硕果累累。这些都是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

校名“石梁小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梁”在篆文中表示用许多木头连接架起的桥, 即“桥梁”, 沟通的桥梁, 引申为“平等、沟通、协作”;“梁”又指架在房柱与房柱之间的横木, 是承担重压的大木头, 即“栋梁”, 引申为“正直、担当、责任”。这就是学校追求的“梁”精神:勇于担当, 善于沟通。这也正是未来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正是基于学校实际及对教育的思考, 学校确立了“人人是‘梁’才”的办学理念, 并在此理念指导下, 确定了“建梁校·塑梁师·育梁才”的办学目标, 并着手开发“梁精灵”拓展性课程。

一、“梁精灵”课程整体框架

为完成这样的目标, 笔者所在学校主要依托课程建设这个路径来实现。学校课程包括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 课程结构为G+L, “G”代表国家课程, “L”代表“梁精灵”拓展性课程。“精灵”是阳光、自信、勇敢、健康的象征。开设“梁精灵”课程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像精灵一样在“梁小”这个大舞台上各展其才, 快乐成长。

结合学校现状及学生发展的特点, 学校将“梁精灵”拓展性课程分设为4个课程群:“阳光课程” (体) 、“善美课程” (德) 、“智慧课程” (智) 、“七彩课程” (艺) , 每位教师又在相应的课程群下开设具有“小趣活”特点的微课程 (见上图) 。

二、“梁精灵”课程实施途径

课程实践是校本课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梁精灵”课程实施过程中, 学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完善管理机制。

(一) 申报审核

每年开学初, 教师要根据学校“梁精灵”课程的整体框架, 结合自身特点, 设计好项目并通过论证后填好申报表, 报学校课程部审核。

(二) 双向选择

“让学生学会选择”是课改的重要目标。学校每学年初公布“梁精灵”拓展性课程的开设情况, 借助课程海报、现场介绍、成果作品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并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选择相应的课程。教师在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中, 发现学生的潜能及特长,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课程。

(三) 制定“个别化”目标

学生选择相关课程后, 相关教师积极与班主任、相关任课教师深入交流, 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实践技能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在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原有学习的基础上, 为每一位学生制定出符合他个性需求、成长特点的“个别化”目标。对学习能力强、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学生制定出可发展的、提高特长的综合目标;对于学习能力一般, 没有技能基础的学生制定有层次的分解目标;而对于学习能力弱、某方面有缺陷的学生则制定单一的培育目标。

(三) 实施“个别化”任务

为达成这样的个别化目标, 教师每节课要为学生设计“个别化”任务,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课程学习内容, 激发其积极向上、朝目标奋进的学习动力, 从而使他们拥有强烈的满足感、自信心、成功感。

三、“梁精灵”课程评价方法

评价也是课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套好的评价方法能促进课程更全面健康地发展, 从而达到提高“梁”才少年核心素养的目的。基于学校自然小班化的特点, 以及课程学习中小小班 (平均16人左右) 的现实, 我们采用的是“个别化”评价。

(一) 每人一方展示天地

学校将闲置的学生公寓重新装修, 改建成18个课程专用教室, 添置了多媒体设备以及富有童真色彩的桌椅等, 设计成“梁展台”。“梁展台”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一方展示天地:墙面上、展台中、电脑里随处可见学生的作品, 这些都记录着他们成长的足迹。每堂课结束前, 教师都会选择一些作品进行展示、点评;各课程根据实际情况, 每个月末向学校提出申请, 进行下一个月的主题展;每学期结束前, 各课程要进行一次集中的成果展示。除此之外, 普通教室里也开辟了一块专属天地, 让学生展露风采。

学校认为最好的成果展示并不意味着作品要有多精致, 节目要有多精彩。只要是学生的作品, 只要是他们在不断进步的作品, 学校就要创设平台将它们展示出来。要让学生的作品来扮靓整个校园, 让整个校园成为学生自信心的冶炼场。让学生在展示中锻炼能力, 在展示中不断成长。

(二) 每人一份评价手册

拓展性课程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依据每一位学生的“个别化”目标, 为每位学生制作了一本评价手册。通过对学生学习表现、感受交流、学习情况等记录与分析, 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 有视频记录的评价 (每次教授新课或者是每个阶段的成果展示都会给每个学生录上一段视频) , 有纸质的评价 (教师在纸上写下激励的话语, 在作品上贴上即时评语) 。这些都记录着学生的学习过程, 记录着学生的点滴进步, 同时作为最后颁发课程徽章的依据。

(三) 每人一套课程奖章

小班化的特点更能让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基础, 从开始课的“个别化”目标到过程中“课程晋级”, 再到结束课的“自我评价”, 都倡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课程中有所收获。学期结束, 教师要结合每一次的“个别化”任务, 考核学生“个别化”目标的达成情况, 合理地进行“个别化”评价, 颁发课程奖章。累积4枚“课程奖章”将能换取1枚“精灵奖章”, 集齐3枚“精灵奖章”便能在毕业典礼上获得“梁精灵”的形象授章, “梁精灵”奖章将伴随着学生六年的课程学习。

一张张记录表、一份份评价手册、一枚枚奖章, 成就了学生成长的自信, 放飞着学生的梦想。一个个“梁精灵”在“梁精灵”课程的哺育下自信阳光、乐观向上地健康成长!

通过“梁精灵”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 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选择性学习的机会和资源,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不同的课程中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收获了自信。教师也在“梁精灵”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 不断扬弃, 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篇9: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

6月28日,在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召开的2015全国小学拓展性课程建设研讨会暨北京市高等学校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会上,什么是拓展性课程、什么样的课程是好课程、课程建设需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成为本次会议的重点话题。其中,小学课程建设如何做好加减法、课程如何整合等话题更成为专家热议的焦点。

如何进行课程整合,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看来,可以从3个角度考虑:第一是课程类型的整合。现有的国家、地方、校本这三类课程中一些内容可以做相应的归类、删减、调整。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不同类型之间也可以整合,甚至必修课、选修课不同类型之间也可以进行整合。第二是跨学科的横向整合。相近相邻的学科可以很好地整合,交叉重复的可以精简删减。第三是学科内部的纵向整合,这是课程整合的核心所在。学科内部纵向整合做得好,会推动整个教学方式甚至教学观念的转变,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改革留出足够的空间。

会上,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依托多学科的优势,支持北京北礼士路第一小学等7所小学体育美育课程建设的经验成果,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关注。据了解,去年6月,北京市教委打通高校与小学各自“关门办学”的高墙,在全国首次开启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特色发展的项目。通过挂牌建设基地学校和特色学校、建立艺术家工作室和体育俱乐部等方式,高等院校与结对小学进行交流沟通、互帮互助,进而推动小学体育美育的全方位、多样化、深层次发展。(褚清源《中国教师报》)

篇10:数学拓展性课程阶段总结

-----数学拓展性课程阶段总结

一、课程开发基本情况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又要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除了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还应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为了更好的拓展学生数学思维,使我们的拓展课程更有效,我们以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通过专题会议出点子、想办法,最终达成共识,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活动。

二、针对课程开展的活动

(一)以活动为载体,玩中学,做中悟。数学小报活动。

数学小报主要以数学知识为主,可以介绍数学家的生平、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等等。为了出数学小报,孩子们要搜集资料,动手动脑,拓宽孩子们数学的知识面。在复习阶段,孩子们又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分析,分门别类按单元出数学整理单,把知识点清晰的呈现出来,增强了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复习的效率。举行玩魔方、飞叠杯活动。

玩魔方、叠飞叠杯可以锻炼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培养空间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毅力,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展“24点”:“七巧板”“一笔画”“五子棋”“六子棋”的游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的数感不足,计算不熟,思维不活跃。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越到中高年级越突出,特别是四则混合运算,令人更是头疼。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选择中段四年级开展“24点”游戏,也就是把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小王,剩余的52张,任意抽出4张,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把牌面上的数字算出结果是24,每张必须用到,而且只用一次。此游戏突破了传统计算的枯燥乏味,孩子不但可以在学校玩,也可以回家跟父母一起玩。在游戏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计算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智力七巧板蕴藏着深奥的数学知识它巧妙的应用了数学上的排列组合和线性规划原理,拼搭起来奥妙无穷,妙趣横生,充满着魅力。通过拼搭智力七巧板,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动手操作,感受了组合图形的无穷奥妙,领悟到了智力七巧板的无穷乐趣和成功的感受,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和谐的发展。

与此同时一年级开展了一笔画、五年级的五子棋、六年级的六子棋等活动。4.我们也开展了丰富的有意义的学生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教材每个单元后面的综合实践,孩子们到户外活动,动脑又动手。

(二)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写照,让学生通过随笔或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数学日记,使学生,家长、教师之间得到了很好的互动,孩子们也能把平时不敢说的话在日记中表达出来,彼此之间更多了一份了解。下面是一年级学生在进行淘书乐活动后写的数学日记,摘录几篇一块分享。

(三)阅读数学文化丛书

每个年级都有和自己年级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数学文化丛书和数学文化读本,作为循环教材,每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阅读。

三、课程取得成果

(一)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上数学文化研究课、写数学文化论文。

实验老师曹君海老师、王科佳老师已经把数学文化的渗透体现在平时上课上,让拓展的数学文化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看看他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辅导,并且曹老师还把数学文化的教育延伸到了课外,让我们看看他们班的学生。

程欣老师已经将数学文化与信息技术融合到一起,在参加电子白板赛课的同时渗透数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实验老师信雪倩老师在沙坪坝、九龙坡、大足、云阳以及辽宁大连的数学文化推进会上执教现场课,获得好评。当然我们的课程发展也感谢专家们的指导。同时参加区里数学文化说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参加全国数学文化预赛并进入决赛,最后荣获一等奖;和苏艺老师一起攥写的论文《探索教学实践策略 彰显数学文化价值》发表于数学核心刊物《基础教育》。

四、课题遇到的困惑以及延伸

篇11: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

开发教师 教材类型

童丽评 自

适用年级 开设周期 3、4 一学期

课程

背景 在小学阶段,学生喜欢画画,数字油画课程的开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学习活动选用材料简便,方法灵活,并且便于活动的展开和扩展,个体创造的成功感与集体合作的成就感均能得到直接的体验和感受,符合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创造愿望,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本学期开设的数字油画课程为一部分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以点带面,促进全校的美术活动。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1、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制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通过画、描等多种方法及对废弃物的合理利用,设计制作出油画作品。

3、知道生活与美术紧密相连的关系,学会观察生活、收集废旧材料,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品可以是卡通形象、水果食物、动物植物、汽车楼房以及所有可以创作的形象,提倡学生自主性创作。

1、了解油画的相关知识

2、制作数字油画 课程

目标

课程 具体

内容

课程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优秀创意手工作品,开拓学生眼界。

实施

5、及时用相机拍摄活动内容。(集体或个人)

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措施 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舞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大胆构思,不拘一格,精心绘制,多出佳作,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课程

评价 创意手工校本课程的评价,必须以学生个体的基础水平为基点,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综合评价主要以学习态

篇12:我喜欢编织的拓展课三年级作文

当我被学校选上参加编织拓展课时,我兴奋不已。之后,每个星期一我都会过得非常忙碌而充实。

每当下午第一节课的下课铃响起,我便箭似的飞出教室,奔向我所期待的食堂。每次当我看见老师那张慈祥的面孔时,我的心里就会十分平静。当我看见一起学习的`朋友时,我就会非常开心。老师总是辛苦地教导我们,当然我们也认真地学习。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会,有时让老师单个教一教,有时拿老师的作品对照一下,有时和同学们比一比……

有一次,我们在学编竹篮,老师编得很快,我刚编好一步,他半个都已编完了。同学们一个一个让老师指导,我被甩在最后面,一节课过去了,可我还是每轮到。后来,我知道这样白白地等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照样子编。于是我坐到了老师身边,这样便于观察老师是怎么编的。老师教同学编第二步时,我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看老师把第二步编完后,我就自己尝试。经过几十次的试编,我终于编好了,拿给老师一看,老师赞许地说:“不错,可以!”受到老师的肯定,我信心十足,继续默默地编下去……

篇13: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

一、把握拓展时机, 立足文本深化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立足文本做起, 抓住适当的时机进行拓展能深化文本的主题。因此, 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主题拓展, 可以就阅读的内容与深度等要素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紧紧围绕文本进行教学设计。在拓展阅读时不仅要超越文本内容本身, 又要适时的反哺文本。这样, 才能达到立足文本深化主题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 就红军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作为阅读立足点对文本的主题进行拓展。然后就其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与“寒”两个关键字进行解读。经过探究发现, 学生们不能领悟其中的含义。因此, 抓住文中的“暖”与“寒”进行拓展, 师生一起阅读《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相关的历史素材。经过这样的拓展阅读后, 从而让学生了解了毛泽东创作这首词的历史背景, 深深地理解了红军战士在中国革命史时期的伟大创举, 这样的阅读更具有直观的效果。既贴近手中的课本, 又扩大了阅读面。同时, 对深化主题起到了推进作用。这样的阅读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文本空白处拓展, 寻找课内课外链接点

文本展现了丰富内容, 但空白之处总是存在的。因此, 在开展拓展阅读时我们不妨把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接点链接起来进行课内与课外的迁移。找到了这个链接点, 就会让课内外阅读实现有效的融合, 从而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样, 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如此, 还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空白”之处进行认真的感悟。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 其中有这样的空白之处:“小女孩脸上放着光彩, 嘴边露着微笑, 小手中还捏着一根火柴。”这段话中的“微笑”与“捏着”两个动词, 在细节处留下了空白。为什么会微笑?为什么还捏着?学生不容易感受其中的真意。于是利用一首小诗进行了这样的拓展:每次点燃火柴微微光芒/ 你要坚强/ 不要害怕/ 不要慌张/ 让你从此不必再流浪/妈妈牵着你的手回家/ 睡在温暖花开的天堂。这首诗中表达了小女孩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其中同样有“微笑”一词, 从对这首诗的阅读中体会到微笑的含义。文本中总是通过温馨的词语来表现生活的细节, 从而激发学生对空白之处进行联想。

三、对文章形象拓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 在开展拓展性阅读时要通过引导学生拓宽思路, 才能对文章的形象进行适度的拓展。如阅读时从文本的整体出发, 对文本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然后深入的分析文章的具体形象。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抽象出文本中具体形象, 最后进行概括与归纳。例如:在教学《爷爷的芦笛》时, 因为这是一篇饱含哲理的小说。讲述了少年强强到海边爷爷小闸屋里, 在一个漆黑之夜独自一人的经历, 最后通过爷爷的笛声让他变得勇敢起来的故事。在教学中通过对爷爷形象的拓展, 从而给人以启示:孩子要健康的成长就必须勇敢的经历风雨, 这样才会在苦难中学会坚强。然后围绕“爷爷的芦笛给强强带来了什么?”从这些问题展开拓展阅读,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 学生感受文中爷爷带来关爱的同时, 也使得爷爷的高大形象更加丰满。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抓住人物形象作为拓展的切入点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倡导课外阅读, 就相关知识进行拓展

课外阅读是拓展性阅读的载体, 课外阅读中可以大量的汲取课本中没有的知识。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阅读教学应走出课堂,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知识面。只有更多的课外阅读, 才能保证拓展性阅读的顺利开展。例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 先从肖邦与祖国的命运开始, 切入到肖邦与祖国这个主题范围。然后讨论肖邦的老师与同学送别场面, 把送别过程与肖邦对祖国深情表现出来。接着, 又写肖邦在国外的行动, 仍然体现肖邦关心祖国作为素材。最后, 写肖邦弥留之际的遗言。这都是写肖邦对祖国的依恋。这样, 让我们了解肖邦音乐才华的同时, 感受到肖邦的爱国之情。就此内容对文章进行拓展性阅读, 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 学生找到了“钱学森回国的故事”“昭君出塞”“最后一课”等。学生在这样的故事中感受到主人公对祖国饱含的深情。这样的拓展性训练, 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充溢着爱国主义教育色彩的过程中, 也陶冶了学生情操。

总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尊重文本的同时对文本进行相关的拓展, 从中找到文本与拓展之间的链接点。这样, 才能保证拓展阅读的有效性。开展拓展阅读教学, 我们不仅要追求阅读方式的多元化, 更应该提高拓展阅读的实效性。因此, 我们必须适时地进行拓展性阅读, 从而让阅读教学走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蔡巧燕.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浅探[J].新作文 (教学研究) , 2013 (10) .

[2]杜天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拓展练习设计[J].教师, 2012 (26) .

篇14: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

【关键词】创客教育 信息技术 拓展性课程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59-02

一、创客教育

创客翻译自英文单词“Maker”,意思是“制作的人”。当前,创客是指那些利用信息技术、3D打印技术等新兴技术,把创意变成现实,勇于创新的人。

创客精神是创新精神加上百分之百的全身心投入,同时还要有面对困难逆境的执着和坚持。

创客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客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行为。创客教育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创客教育以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基础,继承了杜威“从做中学”体验教育;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中心的团队协作学习”;创新教育“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思维、能力教育”;DIY理念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青睐。

二、拓展性课程

2015 年 3 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号)。同年9 月,又连续下发了《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浙教办基〔2015〕78号)和《关于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浙教办基〔2015〕79号)等相关课程改革的配套文件。

这一系列文件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并对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建设、开展实施、评价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一大创新。

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主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基本素质;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和培育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通俗的讲,如果某课程是学校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那么该课程属于基础性课程;如果某课程是供学生选学、不作统一学习要求,就属于拓展性课程。

那么,由此看来学校开设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也属于拓展性课程?这些活动虽然没有作统一学习要求,学生自愿参加,但这些活动仅针对部分学生,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另外,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通常安排在课外进行,而拓展性课程是有课时量要求的。

拓展性课程,强调“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學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也就是说要求“全体都参与、人人有选择”。这就要求学校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发足够多的拓展性课程,确保所有的学生有所选择,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

三、基于创客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类拓展性课程

近年来,以3D打印、Scratch趣味编程、开源机器人为代表的,基于创客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类拓展性课程发展迅速。

这些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开发教学内容;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多形式、人本化的评价机制,全面、真实、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水平;打造了一个多样、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供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和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身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专职教师,为了更好的开展创客教育,开设适合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类拓展性课程。笔者收集了大量,当前中小学阶段,其他教育工作者基于创客教育理念,设计开发的信息技术类拓展性课程内容,并进行整理如下,供参考借鉴。

1、以Scratch编程为代表的趣味编程课程

Scratch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专门为青少年设计开发的一款简单易用的编程软件。使用者不需要记忆复杂的命令和参数,编辑程序的过程,就是用鼠标拖曳积木形状的模块到编辑区域。利用Scratch编程软件,孩子们可以轻松地制作出诸如卡通动画片、小游戏等令人惊叹的作品。而且孩子的成品可以通过Scratch直接发布到官网上,以供使用和交流。

Scratch的出现,让所有的孩子喜欢上编程成为了一种可能。学习Scratch不仅为学生以后学习其他程序设计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设计、创作作品过程中,还发挥了想象力,训练了思维能力和挖掘了创造力。

除了Scratch之外,对于趣味编程类课程,还有的教师会选择“MIT App Inventor手机编程软件”、“Processing”等人性化、简单易用的编程软件为教学内容。

2、以Arduino为代表的可编程机器人课程

Arduino是一款开放源码的软硬件平台,包含硬件(各种型号的Arduino电路板)和软件(Arduino IDE)。你只要在IDE中编写程序代码,将程序上传到Arduino电路板后,程序便会告诉Arduino电路板要做些什么了。Arduino电路板能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来感知环境,并根据程序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调节灯光、马达和其他装置。

Arduino发展至今,已经推出了多种型号的电路板。软件方面,除了Arduino IDE之外,已经有人开发了多款Arduino图形化编程环境或者插件,如Ardublock可视化编程插件、Modkit在线图形化编程环境、米思齐(Mixly)图形化编程软件等,为Arduino的推广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由于,Arduino源码开放、价格低廉、方便灵活、功能强大且容易上手,所以,现在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教育教学领域。

除了Arduino之外,有些教师会在原来Scratch 趣味编程的基础之上,选择配合Scratch编程软件使用的Scratch测控板为可编程机器人教学平台。另外, pcDuino、Microduino等可编程机器人,近段时间来也逐渐流行。

可编辑机器人课程,从搭建机器人开始,学习控制程序的编写,学会调试程序,操控机器人运作。普及了机器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以3D打印为代表的立体空间建模课程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石膏、塑料、橡胶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电脑上的蓝图变成实物。3D打印的过程是:先通过计算机3D建模软件,设计建立模型,再将模型文件输出到3D打印机,从而指导3D打印机逐层打印。

目前教学中,3D 建模软件用得比较多的是SketchUp、Solidworks、UG等。

中小学生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3D打印能把他们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是让他们很开心、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当然,现阶段的立体空间建模课程内容不局限于产品原型的设计开發,还用于三视图绘制、数学上复杂几何关系的构建等等,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4、融合了软硬件编程、3D建模等内容的课程

像微软Kinect之类的3D体感设备,对于普通人来说它仅仅是一个XBOX360游戏机的周边外设。但对于敏锐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他可以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技术类拓展性课程学习内容。配合微软提供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我们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Kinect的潜力。通过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和Kinect硬件本身的3D扫描,人物表情识别,接受声音、手势命令等功能,我们可以做出很多有趣、有意义的人机交互应用。

以Kinect、Leap Motion之类的3D体感控制器为实践对象,融合了软硬件编程、3D建模等内容,是当前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类拓展性课程开发的新的方向。

以上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类拓展性课程,主要通过项目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某一领域开展深入探究与实践,体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这些课程以其趣味性、综合跨学科性、注重动手实践和创新的元素令学生耳目一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喜欢,满足学生课程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孙妍妍. 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 中国电化教育,2015,01:14-2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拓展性课程教学设计08-28

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性09-02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09-02

小学数学拓展性课06-05

小学拓展型课程方案05-23

中小学拓展课程06-12

拓展性课程纲要05-27

语文拓展性课程05-10

数学拓展性课程课堂08-26

有效实施拓展性课程05-28

上一篇:2015年江西公务员面试技巧分析下一篇:我有一个好爸爸优秀作文10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