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2024-06-20

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真正形成长效机制(共8篇)

篇1: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要把创先争优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创先争优绝不能一阵风,而要按照中央要求,切实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来抓,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各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一)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县(市、区)党委全面负责本地区创先争优活动,县(市、区)党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这项活动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责任,使创先争优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符合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紧贴基层工作实际,体现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日常工作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二)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全面推进农村、企业、社区和机关、学校、科研机构等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探索创新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明年村级组织将全面换届,各地要认真抓好村组织换届各项工作,努力选好配强村干部,打牢工作基础。

(三)进一步抓好服务基层。这两年,我们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和“作风建设年”活动,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千方百计为基层和企业排忧解难,得到了基层和企业的欢迎。创先争优活动要继续围绕调整转型,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着力点,进一步转变机关和干部作风,使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机制,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成为民情沟通之网、为民服务之网、平安建设之网,真正做到为民为企办事破难题在一线。

(四)充分激发内在动力。创先争优活动的主体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只有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热情和动力,才能确保这项活动取得实效。各地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事项的兑现,取信于民。要通过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活动等,共办为民实事、共强基层党建。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特别是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用先进事迹吸引人、感召人,使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篇2: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真正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近期,全国各地重、特大火灾事故频发,先是 “4.25” 大兴火灾,接着是“5.1”吉林通化火灾,不久前,我们区田村路半壁店天下城商品交易市场又发生大火。这些火灾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虽然没有发生在我们地区,但我仿佛感到火灾离我们越来越近。总的来说,我们地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在街道及相关单位广大安全生产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安全形势还算平稳。但也不可否认,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违法违章建设、无证生产经营、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等问题同样大量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各种体制不健全、不合理因素也有上下认识不到位因素,有上级政府部门工作方法问题更有我们本身工作态度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各级政府、部门所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给人的印象就是,无休止的开展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重传统手工工作模式轻现代化高科技手段,重短期效果轻长效机制建设。主观臆断、因循守旧,甘当传声筒、宁做鹦鹉鸟,不讲效果、不求效率;年年安全生产年,月月安全生产月,说是“集中”开展整治活动,时间却长达数月甚至跨年,说是“突出”打击,范围却覆盖全地区、全行业;文件通知铺天盖地,都是下发工作方案、要基础数据及工作情况,少有基础建设标准、法规制度性指导意见;大会小会接二连三,都是领导讲话、工作部署,少有培训教育、学习讨论调查研究;张口就是领导高度重视、作出了重要指

示,闭口就是要提高认识、加大检查和打击力度,动不动就是拉网排查、全方位整治;走过场,隐患排查整治一阵风,讲形式,组织制度建设无人问,有限的人力都在做方案、写总结,防倒查、推责任上;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不明确、责权不统一,多头执法使事故隐患整改、责任倒查无法落实。凡是种种,不胜枚举,这样不从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出发解决安全生产根本问题的工作模式,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浮躁短视的工作方法,这样不做细致研究、唯上畏责、缺乏创新意识的工作态度,对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是特别有害的,也是我们政府监管工作无法到位、属地管理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彻底改变目前安全生产工作现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但是并不等于我们就无所作为,我们可以立足现有条件,对一些具体工作方式进行些许改进,也许能够实现地区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根本好转,进而影响和改变其他地区甚至上级相关部门的思想认识,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各项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营造更好的环境。

一、加强基础建设,夯实安全生产监管基石

一是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比较专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队伍。首先,要落实《北京市楼宇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的精神,明确各楼宇产权人、管理人和使用人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其次,要通过街道引导,强化各楼宇之间特别是相同物业区域内各楼宇产权人、安全生产管理单位的联系,逐步培育出安全生产管理自治组织,实现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最后,由街道主导,在各网格间建立专业化的安全生

产管理机构,实现街道安全生产委员会实体化。从而,在安全生产使用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单位、区域网格管理站、街道安全生产委员会等单位间,形成树形联系架构,建立功能稳定的组织机构,在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之间实现全覆盖、无缝对接,打通安全生产工作未端微循环。这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必须通过加大投入或者政策扶持,培育一支坚强稳定的专业队伍和能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社会组织。

二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基础数据自动生成、重要管理信息快速共享一体化平台。要建设安全生产综合性管理工作网站,实现:纵向分层管理基础数据,安全生产使用单位未端录入,逐级监督、审核、确认,达到基础数据处理自动化;横向统一管理重要信息,达到各执法单位、街道各相关科室、网格内各管理单位的重要信息一体化,特别是实现检查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一体化,达到快速共享、公开透明,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是要加强监管机制建设,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权责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首先,要明确街道相关科室、地区各执法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有街道特色的分工合作方式。例如:城管科负责对辖区各类建筑建立基本管理台帐,发现违法建设应采取办法及时拆除,不能及时拆除的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直至建筑被拆除。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消防安全隐患通报派出所,发现无照经营通报工商,被通报单位应负责解决相关问题。其次,要整合地区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可以以安全生产管理为主线,对街道相关科室安全管理职能

加以调整。特别是要对街道各种网格化组织进行整合,实现综合管理,区域相对单一,减少交叉重叠,并使网格管理组织机构实体化。同时,要不断拓展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数据网络功能,实现地区社会管理信息一体化。

四是要建立动态排名的安全评估机制,创新责任追究制度。首先,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状态评估体系,建立动态的、可监控的、分层管理的、自动化的综合评估体系,实现对生产经营建设单位、楼宇物业、物业区域、区域网格进行科学、公开、公正的安全生产状态评估及动态排名,并在街道安全生产管理网站全方位公示,实时告知广大居民、企业员工、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同时接受社会对各实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生产管理状态评估和排名的看法和意见。其次,要创新责任追究机制,实现权责统一、公开公正、稳定透明的责任追究。要将评估系统结果作为追究各安全生产相关实体责任的主要甚至是唯一依据,防止执法处罚的随意性,不断提高属地管理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对引起评估、排名发生较大偏差的各级执法、管理方实施倒查。使各级执法、管理方不敢以个人情感来对所管理的实体进行偏离实际的评估与排名。以此,在街道内各层安全生产管理实体间建立起横向、纵向常态化的、命运相关的联系,推动街道依法行政、各级依法监管的落实。

二、更新思想观念,高效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一是要转变排查整治观念,彻底改变政府包办代替、以查代管、单纯为消除有限的安全隐患而检查的陈旧观念、落后思想。生产安全依靠的根本力量是企业,根本方法是要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排查整

治的目的是督促企业主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街道在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时,要重视通过整治,切实督促落实《北京市楼宇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的精神,充分发挥各楼宇安全生产管理单位的主动性,这样安全生产检查的覆盖范围和力度才能真正加大。

二是要改变政府监管理念,坚持严厉打击“非法”与积极服务“守法”相结合,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首先,要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积极开展联合检查行动,提高执法力度,打击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强化企业守法意识。同时,对于“守法”企业,则要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与指导帮助力度,通过主动服务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使其不断完善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责任,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采取有效隐患排查整改措施,建立安全评估和考核、责任追究和奖励机制。其次,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创新机制推动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一方面,通过对企业特别是发生事故的企业分摊、加收管理费,比例根据企业工人数量、事故情况、岗位危险程度等确定,事故多则分摊费高,事故少则分摊费低。另一方面,允许企业向收取管理费机构借钱抓安全生产工作、预防事故发生,对安全生产投入大而且安全形势良好、事故频次和强度明显下降的企业,则可以减免部分或全部贷款;对未发生工伤事故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和法人给予奖励。以此,推动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是要改变政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资金投入理念。首先,要敢于在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向高素质的人才要质量。要通过各

种激励机制,实施与安全生产状态与排名相对应的津贴补助办法,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活条件、工资待遇,稳定和吸引有能力、有思想的专业人才,逐步实现安全生产人才的专业化。其次,要敢于在高科技上加大投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科技会含量,向高科技要公开、要公正、要效率、要效益。

三、改变工作方式,推动社会管理全面发展

加强基础建设改变工作方式,实现管理网格化与通信网络化相结合、严厉打击“非法”与积极服务“守法”相结合、动态评估与责任倒查相结合的安全生产属地管理新模式,需要一定的投入和创新的勇气,也不可避免要触动个别人的部分利益,其阻力不小。

但是,新的管理模式代表了政府依法监管、企业自主管理发展方向,其高效和长效性是毋庸臵疑的。管理的网格化与通信的网络化,表面看起来只是手段的不同,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他实现了由政府完全监管到社会组织甚至是全社会共同监管,并逐步实现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过渡,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必将彻底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乃至社会管理工作大步向前。

要彻底扭转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被动局面,就要在加强基础建设改变工作方式和推进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下功夫,充分依靠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减少对随机性专项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的依赖。真正发挥和体现高科技园区的优势和特点,推动社会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篇3: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关键词: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再思考

一、巩固党员思想教育, 进一步夯实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建工作的灵魂, 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 结合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 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先进性教育主要是思想教育。要结合勘测院实际, 着重从四个方面去巩固党员的思想基础:

第一, 要用科学理论来教育党员。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并且要结合工作实际, 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

第二, 要用优良的传统来教育党员,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第三, 要用先进典型教育党员。既要有先进典型, 也要树立工作身边的典型。

第四, 要用形势政策来教育党员。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讲座, 既要了解过去的优良传统, 更要看清当前的形势政策。一定要把思想教育活动作为一个长期的重点来抓紧抓好。

二、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进一步夯实能力基础

(一) 进一步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

通过加强学习有关理论, 广泛深入地推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知识, 进一步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 增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自觉性, 全面落实十六大“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二) 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

一是以理论武装为根本。结合多极变化的世界形势和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实践经验, 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 深入开展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活动, 深入开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观的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牢固群众观教育活动, 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良好的执政理念。

二是以业务学习为重点。根据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组织党员干部结合勘测工作实际,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钻研专业业务知识, 吸收本专业最新发展成果, 经常开展岗位和专业技术的培训, 不断促进党员干部业务能力的提高。

三是其他学习为补充。结合潜能的全面发展, 积极引导党员干部, 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非专业知识, 吸收和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 陶冶思想情操, 加强道德修养, 促进党员干部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 不断丰富学习形式

一是广泛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从工作实际出发, 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去学习, 把学习渗透到工作的各环节中, 使工作学习化, 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各类知识讲座, 不断创新出有效的学习载体。

三是邀请专家、学者和领导举办专题报告会, 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 丰富学习教育的方式, 提升学习教育的质量。

四是为职工办理图书阅览卡, 充分利用好社会图书资源, 进一步拓宽党员和干部职工学习的渠道。

三、完善形式, 突出内容

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是党的组织建设, 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载体。为了让这些载体真正起到指导和规范党的工作的作用, 把各种制度, 规则张挂与墙, 以求直观醒目, 便与遵守;把各项工作, 活动记录与档, 以求掌握情况, 有据可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 载体作为外在的形式, 同提高党员素质, 增强党的战斗力这一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毕竟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如果放松对党建工作实质性内容的要求, 或者绕开党员员工在思想上, 工作上和作风上发生的突出问题, 周而复始的老生常谈, 坐而论道, 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削弱了党建工作的作用。使长效机制变成徒具虚名的空壳。这是违背党建工作初衷的。所以要发挥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作用, 就必须始终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一方面要重视形式即载体的作用, 不但要运用好已有机制, 使其充分发挥功能, 而且要依据形式的发展和需要, 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途径, 实行机制创新。另一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是在充实和扩展党建工作内涵上狠下工夫。尤其在党的工作规范以基本完备, 组织生活步入正轨以后, 更应及时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革除积弊上来。

一是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党建工作的主题。围绕党在新时期的目标任务,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发挥农发行政策性职能的关系。找准工作定位, 增强全体党员员工的政治意识, 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抓住不同阶段和时点员工普遍关心的热点, 疑难问题, 加强学习和引导。农发行的政策性性质, 决定其职能将随国家产业及区域政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而不断调整。

四、积极开展三项创建活动, 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必须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使党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 坚持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 按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 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把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与推进勘测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 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与活力, 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形成政通人和的局面。

(二)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一是建立和调整党的基层组织, 理顺关系。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工作程序, 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 做好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完善工作,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 切实规范工作程序。

三是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 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 抓好对党务人员的培训, 使之成为复合型的党务工作者。四是继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调动和发挥各党支部的主观能动作用, 进一步增强战斗堡垒作用。

(三)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

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 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力度, 不断完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任前公示制度和试用期制度, 推进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 坚持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优秀管理、经营、技术人才推荐到领导岗位经受锤炼, 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合理配置和战略性储备, 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四)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把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工作, 要切实提高党员素质。进一步增强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 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继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进一步做好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和发展党员公示工作, 要不断提高积极分子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进一步夯实作风基础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勘测干部队伍是我们事业得以顺利实现的基本保证。

(一) 深入基层, 联系群众, 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坚持党的深入实际和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发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精神。要从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实现职工利益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 把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要通过设立领导干部联系点、职工信箱等手段, 建立并扩大联系职工群众的渠道, 认真倾听职工群众呼声。要坚持深入一线指导工作、现场办公, 要在调研和深入基层中发现问题, 捕捉信息, 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二)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监督条例 (试行)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在学习的基础上, 分析薄弱环节,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是抓好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 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和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

(三)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 党政齐抓共管, 纪委组织协调, 部门各负其责, 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层层抓落实。要结合实际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党委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领导班子要发挥表率作用, 以身作则, 切实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重任, 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管好班子、带好队伍。

(四) 进一步健全党内监督制度, 发挥党内监督作用

要深刻认识发挥党内监督作用的重要意义, 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 建立监督机制, 制订监督制度, 履行党内监督职责, 把反腐工作融入各项重要措施中, 从源头抓起, 从小事做起, 把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党委工作议事制度、党委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不断拓宽党内民主渠道, 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六、加强领导, 提升效果

党的路线确定以后, 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建工作长效机智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在于领导班子思想是否重视, 措施是否到位, 方法是否对头。

一是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领导者要拿出一定的精力加强调查研究。随时留意员工队伍各种思想苗头。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价值取向。为全行的思想, 业务, 管理常“把脉”, 把准脉, 对亮点, 暗点, 疑点作到了如指掌。然后“对症下药”, 循循善诱的加以解决。力戒凭想当然, 主观臆断, 无的放矢。

二是提高思想教育的说服力。党建是一项原则性, 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领导者肩负教育, 引导的责任。应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在现阶段, 必须强化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深刻认识十六大的主题, 灵魂和精髓。只有先学一步, 学深一点, 才能站在党的立场上阐明正确的观点。批评错误的倾向。并使自己的主张具有说服力。

三是要有自律意识。个别领导者抓思想教育没有取得理想效果。并不是因为他讲的道理不对, 而是因为他缺乏身体力行缺少感召力。试想, 一个行为很不检点的领导者讲发扬无私奉献精神, 无论他多么富有激情, 道理讲的多透彻, 都不会引起群众的共鸣, 甚至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厌恶。所以, 领导者一定要有自律意识, 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员工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时刻注意自省, 自律, 自警, 自强。一个在员工心目中具有良好形象的领导者, 才能使思想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要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党建工作长效机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不能光依靠几个骨干。领导者要广开言路, 倾听和采纳各方面有益的意见。多组织一些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同时还要关注党外同志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反应, 发扬成绩, 克服不足,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七、锁定目标, 促进业务

党的十六大指出, 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实质就是按照政策做好收购资金的供应与管理。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目标。必须锁定在保证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 确保收购资金的安全与收益上。要把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水平是否有质的提高作为检验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是否“长久”和“有效”的重要尺度。确立党建工作为弄发行业务工作服务的关系。彻底解决各顾各, 两张皮问题。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确定两个规范一起抓, 两项成果一起要的工作思路。把党的思想建设, 作风建设同履行农发行职能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抓党建为业务经营提供强大动力。让业务经营给党的建设提供巨大活动空间。

二是在组织领导上继续坚持“一岗双责”。领导班子成员即要分工, 又要合作。作到职责分明, 协调有序。防止顾此失彼。

三是在工作措施上要两手抓, 两手硬。除了党支部加强领导和组织外, 各部室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把党建和业务工作提到一快。通过发挥广大党员的模范作用促进管理, 促进经营, 促进服务。

四是在检查考核上要同等重视。尤其要强调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对于党建工作的验证作用。把收购资金的安全与效益作为党建达标的起码条件。采取发生重大责任损失一票否决制。使党建工作有实实在在的量化依据。从根本上消除形式主义。要通过两个规范化建设的融合渗透, 推动农发行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党风廉正责任制》手册

篇4: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当前基层机关作风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工作作风浮、职业形象丑,当前未能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岗位责任、教育培养、奖励惩处和制约监督机制,当前阻碍机制发挥的主要因素是传统文化、机关劣习、主观认识和工作惯性,当前加强基层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需要在科学性、权威性、针对性和协调性上下功夫。

[关键词]

基层机关作风;机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D92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8-0037-03

作风作为一种资源、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机关好比是一部机器的关键部位,机关作风关系到机关整体责任职能的有效发挥。机关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只有构建长效机制,以制度治党,才能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当前上上下下对于机关作风长效机制不是不重视,而是重视的程度不够,落到实处的不多。只有不断建立健全并创新实施工作机制,才能使机制真正在机关作风建设中发挥实效。

一、当前基层机关作风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

问卷调查和座谈会访谈显示,干部群众对机关作风状况的总体评价“好”占32%,“较好”占42%、“一般”占20%,“较差”的占8%。干部群众认为“有必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占81%。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重拳”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效果,干部群众感到“满意”占28%,“基本满意”占41%,两者合计为69%。梳理当前基层机关作风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服务意识差,角色意识不到位。问卷调查显示,干部群众反映机关作风问题中“联系群众不够紧密,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占48%。一些机关和部门不能很好地处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以为所谓的管理就是对群众进行控制和围堵。一些机关和部门的衙门作风很重,对群众的感情淡漠,服务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严重不足。一些机关和部门的本位主义突出,往往以本部门为中心,以本部门利益为标准,服务角色严重错位。

(二)办事效率低,沟通协调不到位。一些机关和部门权责不清,职能重叠交叉,相互之间推诿扯皮,行政审批环节过多过繁。一些机关和部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怕麻烦,怕担责任,消极怠工、人浮于事。一些机关和部门相关之间缺乏合力,不能提供“一条龙”的服务,为了一点小事、为了盖一个章让群众跑断腿。一些机关和部门岗位职责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考评监督。有的机关和部门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事为本”,缺乏人性化的服务,仅仅只是满足形式上的完成工作任务。

(三)工作作风浮,调查研究不到位。一些机关干部除了逢年过节走访慰问多,很少下基层,更不愿意发现基层存在的实际问题。一些机关干部缺乏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完全依赖互联网的搜索功能,成果往往张冠李戴出洋相。有的机关干部仅仅只是机械地按照“红头文件”办事,上下一般粗,工作中缺乏创新,解决问题简单粗暴。不少机关干部不愿意动笔记录,归纳总结,把撰写调研报告或课题的任务一味推托给科研机构或借调到机关的外来人员。

(四)职业形象丑,廉洁自律不到位。一些机关人员参加工作的动机不纯,简单地以为就是“收入高、有面子”,稍不如意就牢骚满腹,精神委靡。有的机关人员生活情趣不高,热衷于吃喝玩乐,中午酗酒,影响形象。有的机关人员不愿意到社区报到,不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在志愿服务方面还不如普通群众,在社区中表现很差。一些机关干部表里不一,“八小时以外”对自己要求很低,频繁出入于与自己身份不符的娱乐场,为群众所不齿。

二、当前基层机关作风存在问题的

根源是机制未能有效发挥

问卷调查显示,群众认为目前机关作风建设机制“比较完善”的仅占17%,“不完善”“没有发挥作用”的高达83%。综合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比较突出的机制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岗位责任机制不够有效。“三会一课”、“三重一大”等这些制度是我们党经过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往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党内的各种法规中,对于党委“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八小时内外”的要求都非常明确具体。然而,这些规定在某些机关、某些部门却没有真正的约束力,领导干部或领导班子缺乏担当,不能很好地履行岗位责任制。

(二)教育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对于刚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同志,一些单位和部门缺乏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没有解决好他们参加公务员队伍的动机问题,缺乏传、帮、带。对于有一定工作年限的中老年同志,一些单位和部门缺乏有操作性的业务培训,没有真正树立起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些单位和部门的教育培养内容追求高、大、上,培训方式单一、陈旧,培训周期很不稳定。有的单位和部门为了培训而培训,没有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三)奖励惩处机制不够科学。不少机关和单位虽然都建立了民主测评机制,但是在具体指标上设计得并不科学,因此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有的机关不是按职能设岗,而是因人设岗,自然形成了人浮于事的不良风气。对一些“不惹事但也不干事”的温吞水型干部,没有什么有效的惩处机制。还有的基层同志认为,一些工作表现奇差的公务员,在年终考核的打分未必很低,没有科学的奖励惩处机制,各个机关部门忙闲不均、苦乐不均、奖惩不均。

(四)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当前党的机关作风建设的评价机制主要来自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组织,一些基层党组织每当向上级进行工作汇报时往往对作风建设的成效浓墨重彩,而对自身作风建设的不足和问题轻描淡写。一部分机关领导干部在提拔前组织上会进行严格的考察,结果显示作风没有问题。一旦东窗事发,经过群众和新闻媒体的揭露,就发现其作风非常腐化,甚至达到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这充分表明在监督制约机制上有明显漏洞。一些窗口部门作风很差,群众意见很大却长期得不到有效反馈。

三、当前基层机关中阻止长效机制

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

在问卷调查中,不少机关干部和群众反映,不少已经制定好的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放在办公抽屉里,甚至锁在机关档案室里,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一些机关干部群众认为,一些机关单位只是把规章制度当作一个集思广益、调动基层干部参与积极性的过程,规章制度作为红头文件下发之时就是其生命力终止之时。一些机关干部群众觉得,一些机制刚运行之初也曾取得立竿见影的明显成效,但是时间长了,活力逐渐消退,最终很多事情还是按照惯例和长官意志去办。仔细分析阻碍长效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主要以下几点:

(一)传统文化因素。中国是个熟人社会,“情面”在社会生活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平等竞争”、“遵守规则”、“讲究秩序”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这种重视“情面”的传统文化的负作用逐渐凸显。一些“人情”之风,戴着温情脉脉的面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不正之风,逐步侵蚀我们机关的肌体。一些机关干部与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背道而驰,仍遵循以地缘、亲缘、熟人等关系庸俗化地构建人情网络,不讲公正、不讲规则,甚至公然违反某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成为阻止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障碍。

(二)机关劣习因素。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随着执政时间的增长,党的各级机关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各种衙门作风的浸染。此外,前苏联计划经济带来的僵化的机关通病和资本主义社会政府代言人和财阀之间的权钱交易规则也对我国的政府机关作风产生不小的影响。特别是唯长官意志论和所谓“潜规则”的现象,歪曲了人们判断事物的标准,模糊了是与非的界限,使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产生动摇。使各种国家“王法”和党内“规矩”成为捏来捏去的泥团、伸来缩去的牛皮筋,对于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起到了巨大的腐蚀作用。

(三)主观认识因素。从当前机关干部群体来看,对于作风建设机制重要性的认识仍不够到位,有的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想法。有的领导干部从心底里抵触相关机制的制订,认为这是约束自己的自由,是不得已戴上的“紧箍咒”。有些公务员不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机制,认为周密的机制“太繁琐”“添麻烦”。有些公务员对于机制到底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心存疑虑,认为“法治”和“人治”相比较起来,归根到底还是靠“人治”在起作用。对于主观认识糊涂乃至错误的执行者来说,即使是再周密、完美的机制也是不可能发挥实际效果的。

(四)工作惯性因素。长期以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习惯于通过会议和决议落实重点工作,通过某项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某项工作深入开展。从调研部署到动员发动,从深入学习到整改提高,很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长期耳濡目染,逐步形成工作惯性。相反,对于贯彻执行、长期保持某项长效机制则显得很不熟悉、很没有把握。这种工作习惯,在面临重大、紧急事务时,往往能够发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实际效果。它在平稳时期、日常时期则显得隔靴搔痒,难以持久。对于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来说,尽快扭转这种多年形成的传统工作惯性是一个严峻的紧迫挑战。

四、当前加强基层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对策

实践证明,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结构合理、设施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长效机制,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某些机关作风顽疾长期得不到有效整治的现状,更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全过程,把作风建设转入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

(一)加强制度完善与创新,提高制度机制的科学性。对于机关各级党员干部来说,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对一些华而不实、程序模糊、要求笼统、责任不明的制度予以精减,对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制度继续抓好落实,并进一步制订完善,对作风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动态,推出新措施。比如,关于党员干部的责任机制问题,既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和单位的下属工作人员,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言行举止、清廉的作风影响、带动、感召自己的家属和职工群众。这就要求针对党员干部工作面临的新特点,加强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填补各种漏洞和空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严格制度执行,维护制度机制的权威性。严格各项制度的执行,要求必须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坚决防止“破窗效应”,不能使制度成为空架子,“稻草人”。这就要求对制度执行进行责任分解,对影响制度执行的不良倾向要及时纠正,同时要求机关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制度,强化纪检监察、党委组织部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开展严格的制度落实情况测评。比如,关于公务员的教育培养机制,要努力形成定期培训、专题研讨的学习制度,坚持不懈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正反典型教育。通过量化各种具体指标,积极交流学习的经验体会,检查考核学习效果,使机制真正管用、带电。

(三)聚焦解决问题,增强制度机制的针对性。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就是要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从制度的视角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围绕解决问题建章立制。比如,关于公务员的奖惩机制问题,要围绕“测什么”,从群众观点、创新意识、工作业绩、依法行政、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廉洁自律等多方面、多角度细化测评指标;要围绕“怎么测”,运用媒体、网络、问卷调查、随机抽样、纪检监察机关日常督查等多种方法进行测评,形成综合测评意见;要围绕“如何用”,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实现有效的结果运用,对重视作风建设且成效显著的地方给予表彰,对于作风状况差、群众意见多、问题多发的单位,追究其主要领导的责任。

(四)搞好统筹规划,提升制度机制运行的协调性。基层机关作风建设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产生很多附加和连带效应。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追求的不仅仅是某一项具体制度的创建,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加强已有制度间的内在关联和对接上,对诸多制度要素进行梳理,对各类制度功能进行有效衔接和整合。比如,关于公务员的监督制约机制问题,首先体现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部门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整合起来;其次是明确监督重点,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大决策以及重大项目建设、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等重点部位和环节的监督;第三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积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这就要求建立多元化的机关作风立体监督机制,实现机制运行的整体协调。

课题负责人:潘宏凯

成员:侯志学、相建华、马俊、张大伟(执笔)

篇5: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关键词:基层,HSE,长效机制,建立

一、引言

HSE, 是健康 (Health) 、安全 (Safety) 与环境 (Environment) 一体化科学管理的简称。

2001年,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了Q/SHS0001.1-200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 (HSE) 管理体系》。2002年, 河南油田相续发布、实施了A版HSE管理体系, 至2008年换发B版HSE管理体系至今, 河南油田的安全环保管理水平较HSE体系实施前的20世纪90年代相比, 事故起数、伤亡人数、险肇事件均明显减少, HSE一体化科学管理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绩。如何建立和加强基层HSE管理, 构建HSE长效机制, 为新形势下持续有效地抓好企业HSE管理提供方向和思路,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二、建立和加强基层HSE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从强“三基”、除“四害”, 体会建立和加强基层HSE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石化集团提出的强“三基”、除“四害”工作要求, 明确指出安全环保事故、不稳定事件、质量事故、腐败案件是损害企业形象、危及发展根基的四大危害。“四害”之首就是安全环保事故, 一旦发生, 就会伤害职工群众生命, 毁坏生产经营设施, 污染生态环境, 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严重时一次事故就可能拖垮一个企业。在分析“四害”产生的根源时, 指出有客观的因素, 更有主观的因素, 最大的根源在于少数干部职工的责任心不够强、执行力不够强, 有制度不执行或敷衍了事, 有问题不敢抓、不敢管, 缺少一种认真负责的精神。要求强“三基”、除“四害”,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紧紧依靠群众, 组织群众, 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心, 把HSE工作抓实、抓牢。

2. 从不断扩展的外部市场, 体会建立和加强基层HSE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油田的发展及外部市场的开拓, 钻井、测井、录井、物探、井下、油建等施工队伍相续走出油田, 足迹已遍布国内新疆、陕北、内蒙、东北、四川、重庆、云南、广州等省 (市) , 以及中东、非洲、西亚、中亚、东南亚等国外地区。施工区域从陆地走向海滩陆岸、海上作业, 施工技术接触到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新能源领域, 勘探开发向着深层及超深层、高温高压、高含H2S、地质条件恶劣的区域挺进。

这些新领域、新业务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又给外出施工队伍的HSE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3. 从安全文化发展的阶段, 体会建立和加强基层HSE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过程有四个不同的阶段, 即自然本能阶段、严格监督阶段、自主管理阶段和团队管理阶段。团队管理是安全文化发展的最高阶段, 其显著的特点是:珍惜集体荣誉, 留心他人、关注他人、帮助他人遵守组织的安全规章制度, 并以自己的安全行为为团队做出贡献。

三、如何在基层队建立和实施HSE长效机制

1. 理论联系实际, 丰富和发展HSE管理体系, 是构建HSE长效机制的基础。

河南油田的A版HSE体系是在学习中石化集团2001年版HSE体系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在A版HSE体系运行的几年里, HSE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HSE系统人员在局安全处的带领下, 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探讨, 分析问题的内在联系, 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 先后提出了企内准驾证制度、标准化车队管理、交通四项评估、基层队HSE检查表、“一厂一策”HSE定量审核标准、领导干部安全事故问责制度、承包商和相关方管理、基层HSE“四个一”建设等制度, 丰富和发展了HSE管理体系, 为构建HSE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2. 将HSE体系建到基层队, 是建立和实施HSE长效机制的方法。

基层队HSE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思想和构成要件是:

(1) 以基层队《HSE工作手册》及配套的《HSE定量审核表》, 按HSE十要素明确基层队的HSE管理内容、程序、标准和责任主体, 解决基础队干部HSE履职问题。

(2) 以基层队《HSE作业指导书》及配套的《HSE现场检查表》, 立足于关键作业环节的风险控制, 解决现场岗位规范操作和隐患、违章的防控问题;

(3) 以基层队《HSE作业计划书》, 立足于工程项目开工前, 进行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全面调查, 落实作业项目动态危害识别和作业条件确认, 解决因不同作业环境、不同地质状况而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 (有害) 因素。

(4) 以《特殊作业票证》和《HSE日工作写实记录》, 做好17项特殊作业和关键作业环节的HSE全过程监控管理问题。

(5) 以《HSE综合记录》, 追踪验证HSE日常管理工作落实情况。

3. 大力开展基层干部和岗位职工HSE培训, 是推进和加强HSE长效机制的保障。

《礼记》曰“凡事豫则立, 不豫则废”, 其意是做任何事情, 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 没有准备就要失败。一项新的管理战略, 在执行初期, 往往存在落实不到位, 甚至没有真正落实的情况。实践证明, 基层队HSE体系推行过程也没有脱离这个发展阶段, 油田对基层干部进行HSE大规模集中培训、考核, 对基层干部进行HSE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尤其是基层队HSE体系培训, 增强基层干部HSE履职能力, 保障基层队HSE体系的全面、正确实施。

结语

篇6: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黄浦区外滩商会成立于2003年,现有会员120多家,地处闻名遐迩的浦西外滩。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得这一区域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中又成为引人注目的金融“一带”。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外滩商会根据市区统一部署,以解决民企现实问题为抓手,立足于金融特色,拓展服务平台,有力促进“两个健康”发展。

一、抓调研 摸底把控 做企业的知心人

为了使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切实到位,活动之初,商会首先对会员企业的经营情况、发展需求以及对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看法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发现,有85%的传统服务和商贸型小微企业在经济转型期出现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能自主转型再发展的不到17%,符合“高专精”要求的企业不到5%。部分企业家存在“融资难、审批难、转型难”的困惑,参与市场竞争机会不平等,政策措施不落地等现象依然存在。对此,商会和街道综合党委共同分析并提出了“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要从解决民企突出问题着手”的指导思想,在服务和实践活动中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商会将调研情况汇报区工商联并转呈区政府,区政府高度重视,在听取多方意见后,先后出台了《黄浦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报告》、《持续加强科技服务工作推动公平正义市场环境》、《优化市场准入环境,促进经营主体持续发展》、《黄浦民营经济税收状况分析》等一系列推动非公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搭平台 挖掘特色 做企业的引路人

外滩商会地处外滩金融带,与浦东陆家嘴金融城隔江辉映,商会会员中95%以上是服务型企业,其中类金融行业占有一定量。为了更好服务和凝聚外滩类金融业民企“金融”特色,商会领导班子决定着手解决三个问题:1、重点吸收金融类企业加入商会。2、通过行业活动,针对性地优化对金融企业的服务。3、积极打造企业与政府、金融机构的沟通平台。

从2012年底起,街道商会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优化街道辖区内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先后与民生银行等联手成立了“外滩街道商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合作社”,33家会员企业注册成为第一批社员,通过银企联动,一批中小企业焕发新的生机,这一举措也为商会在会员企业中树立了带头人的角色。

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商会加倍重视合作社功能的再拓展。2014年上半年,合作社与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在内的7家大型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合作,为会员企业提供股权投资、抵押资产、信誉贷款、理财服务、拍卖衔接等服务内容,让会员企业有足够资金拓展业务的同时,也获得参与重点项目公平竞争的机会。

两年来,商会努力搭建“五大平台”,即政府对话高峰平台;信息政策传播平台;文化活动导向平台;融资、工商、税务、司法协助平台;感恩社会展现平台,努力让非公企业共同享受新一轮改革所释放的红利,让企业真正信任政府,对未来充满信心,踏踏实实谋发展。

三、重实践 搞活形式 做企业的搭台人

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促进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非公经济人士既是受教育者,更应是教育者,坚持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是工作保持活力的保证。因此,商会决定改变思想灌输的老方法,注重通过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让“信念、信任、信心、信誉”真正成为非公经济人士的内生思想。

外滩商会的实践活动重点突出“五项教育”,即加强国情形势、革命传统、法制道德、改革开放、社会责任为教育重点,同时把中国传统礼仪中爱德、诚德、孝德、仁德、恩德的“五德”作為完善非公人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补充。

商会组织开展了“六大行动”,即“抱团取暖、优势整合、参政议政、文化强企、思源感恩、绿色环保”,并开展银企、校企、科技、人才、商企及与本地、外省市对接交流活动和多形式的主题报告会、培训、座谈会、论坛相结合。商会参与举办了“民营企业家与中国梦”征文比赛、黄浦改革开放三十年摄影比赛、中国梦大合唱歌舞活动、外滩情企业家大怪路子友谊赛、“新二代”创新论坛、情系红门、大爱无疆慈善拍卖捐赠、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外滩金融街政策探究、云计算项目调研和案例分析、民企发展与企业党、工和文化建设的座谈……在丰富的活动中,商会牵线搭台,企业家们“登台唱戏”,参与率达到90%以上,使广大非公人士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逐步形成了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由“要我受教育”到“我要受教育”及 “一人作表率”到“众人齐参与”的转变。

四、促机制 深化服务 做企业的贴心人

“争气不争财”是许多企业处理法律纠纷时面临的问题,时间、精力成本高,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已然是沉重的负担,还往往面临官司赢了执行难的困境。2014年外滩商会“纠纷调解会”成立, 商会邀请区工商联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支持,商会负责人坐镇,街道分管领导、总工会派专人现场调解,以组织的形式探索实践了民间调解的行为,提高了民事纠纷调解的几率,真正体现了商会是会员娘家人的角色。通过两年教育实践活动的摸索,商会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惠及全体会员的工作机制:

(一)政策服务机制。每年收集编印《国家、上海市和黄浦区引导鼓励企业发展最新政策目录》;商会网站设立“政策和法规”栏目,定期发布有关非公经济发展的最新政策;每年派代表参加区府政策解读会,携手建立重大问题“直通车”式的即帮机制。

(二)学习交流机制。组织参加市、区工商联举办短期高级研修班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趋势研判能力;组织企业家前往国外及其他省市商会及企业学习考察,拓展商机;邀请学者、专家作专题报告,并有条件推进科研项目对接转化;开展“新入会企业家理想信念培训”,由商会负责人备课讲授, 通过自主教育的形式传递发展的信心。

(三)需求激励机制。政治荣誉激励。将思想品质优、社会贡献大、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人士吸收到工商联执委中来,对符合条件的积极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社会地位激励。让有代表性的企业家参加有关区委、区府重要会议和与领导一起参与同行考察等重大活动。

(四)法律服务机制。建立非公企业法律讲坛。就热点、疑点进行专家指导、讲座、服务;建立法律顾问团,对口基层商会服务。试行建立“纠纷调解会”。帮助协商企业间、企业与员工间、企业与职能部门矛盾和诉求,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与成本。

(五)党建引领机制。依靠上级工商联及党委推进非公党建工作,建立党组成员联系会长、副会长制度、企业家副主席联系执委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关心帮助非公优秀人士更健康成长。开展提质扩面工程。在非公企业中推行“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双培”工程,并积极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企业工会建设,促进企业全面健康发展。

(图片由黄浦区工商联外滩商会提供)

篇7: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一、注重党建基础, 实现长效发展

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也是提升学生对党的觉悟性的本质方法, 但是在现下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高校新进党员数量少、发展慢, 而长此以往处于这些情况, 势必会影响学生入党的坚定信心, 并且产生一种懈怠情绪, 这对于高校的党建工作发展以及预备党员培养都会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因此未来高校若是想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长远发展, 就应从党建基础工作入手, 抓住新生入学时机, 培养新生对于党的亲切感与归属感, 从而提升学生的入党意识, 加强高校新进党员、预备党员建设[1]。而若想实现这一目标, 笔者认为高校的党建组织就不能处于被动, 一定要主动出击。

首先, 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可以建立学校思想动态网络,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 进而通过党的理论学习, 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上的困惑, 让学生了解党的先进性, 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政道德品质, 为学生树立对党的信心。其次, 研究党员以及党建工作的新形势, 改进以往旧方式, 创新性的开展党建工作, 将党建工作推上新的台阶。最后帮助已入党学生提升思想觉悟性, 提升他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责任感与使命感, 做好老党员先锋带头作用, 从党建基础工作入手, 实现党建工作长效发展。

二、保持严格要求, 全程党员教育

学生党建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难以让学生保持长期的理想信念, 这成为当下党建工作中最大的一个问题, 如很多学生党员刚入党时, 在学习管理以及日常行为方面都表现的比较好, 但是这种良好的表现往往不能长期坚持, 容易产生懈怠, 开始自我降低要求, 出现思想觉悟倒退现象, 因此对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思考时, 能够保持严格要求, 对学生进行全程党员教育就显的越发重要[2]。

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 注重新生思想引导, 进行入党启蒙教育, 从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在到正式党员, 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不可以放松对待, 从实际入手注重党的理论知识教育, 让学生能够运用党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思想觉悟, 同时也可以发动周围同学积极的向党靠拢。

第二, 提升党组织生活质量, 尽可能的丰富党组织活动, 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党组织生活, 从而加快思想政治交流, 进一步实现学生思想解放, 从而提升党组织建设能力。

第三, 注重党校以及学习班的建设, 党校以及学习班是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接受党经验教训的重要阵地, 因此学校要做出必要的经费、师资以及场地方面的投入, 能够确保学生以及党员充分的进行党政学习, 除此之外, 学校还可以建设相关的党建论坛, 从而全方位的加强学生的党政教育, 让学生时刻保持警惕性。

三、多种党建载体, 增强党政渗透

党建工作载体不足, 方法简单, 影响学生党建工作的渗透性, 致使党组织对学生的教育能力、说服能力下降, 因此在新时期、新背景下, 在进行学生党建工作时, 能够利用好党的政治优势, 实现多样化的党建工作载体建设, 是实现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发展的重要方法[3]。

首先, 突出组织载体优势, 基础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 对于党建工作的渗透性有利, 为此把党支部建立在班级之中, 有利于实现低年级有党员, 高年级有支部这一建设目标, 从而将党建工作全面的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之中, 是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保障。

其次, 注重文化载体的利用, 党建工作以校园宣传为主要阵地, 因此能够更好的利用校园文化实现宣传效果, 如校园广播站就是宣传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校园网站也是扩大党建宣传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提升党员的先进性。

最后, 注重社会实践载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能够利用实践去考察学生, 培养未来的党员是再好不过的一种方法,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发挥评价作用, 从而让学生不断的提升自我, 加深对党的认识。

四、专业化党建管理, 实现长效目标

专业化的党建管理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发展基础, 因此在进行学生党建工作时, 要把管理工作放在工作重心。而若想实现专业化的党建管理, 就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 健全学生党员目标管理机制, 从学生以及党建工作实际入手, 制定当前目标、长期目标, 以及各阶段的管理计划, 为党建管理规范化做出保障。

第二, 建立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责任机制, 将具体的责任义务落实到个人, 从而提升学生党员的责任心, 确保党建工作顺利进行。

最后, 落实党员工作考核制、工作目标责任制、追究制, 除此之外, 对原本的学校共青团员推优制也应做出一定的程序改良, 加强党员公示制度以及入党答辩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入党学生进行考察, 通过这一系统的专业化党建管理方式, 实现学生党建工作长效发展目标。

五、总结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因此高校必须要对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以及重要作用做出深刻认识, 加强对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思考, 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形成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刁元斌.构建高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初探[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4) .

[2]杨昱梅.跨国双校园培养模式的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体系构建[J].经营管理者, 2013 (31) .

篇8: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一)形成“统筹规划、职责明确、协同配合、规范高效”的财政基层培训工作组织管理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发挥基层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保证培训工作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沟通协调,及时掌握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培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财政基层培训各项任务和要求的落实。

2.明确职责分工、搞好协调配合。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权责明确、协调配合”的基层培训工作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应承担的培训职责和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培训工作格局。

3.明确目标规划。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上,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保障到位。按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的规划和相关规定,逐步探索建立持证上岗和在岗定期培训的机制;要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力度,逐步建立村干部参加财政支农政策和村级财务管理培训的制度;要把乡镇财政干部每年集中轮训一遍,长期坚持下去;同时,还要根据财政工作的需要,及时开展日常业务培训。

(二)形成以培训需求为导向,培训内容不断丰富,培训形式不断创新,培训考核评价更加完善的培训运行机制。

1.加强调研和督导。要坚持以培训需求为导向,把调查研究作为加强基层培训工作指导的重要手段。

2.丰富培训内容。要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针对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基层财政资金监管和农村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薄弱环节,确定培训内容。

3.创新培训形式。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干部实际的教育培训方法。灵活运用讲授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形式。

4.规范考核评价。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培训考核评价力度。对培训的前期准备过程(培训需求调研、教学计划、实施方案等)、实施过程(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方法、培训师资、组织管理、后勤保障等)和培训实施效果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全过程量化考核评估,达到以评促训的目标。

5.完善信息化管理手段。目前,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运用远程管理系统进行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数据管理。做到保证专人负责,认真核实上报数据并及时更新,努力做到网上数据与实际数据同步、相符,能真实体现实际培训进度,保证基层培训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善性,努力提高财政基层培训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形成师资队伍健全,培训经费稳定增长的培训保障机制。

1.强化师资建设。要立足长远,高度重视基层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能者为师的原则,吸纳专家学者、有经验的基层教师等,形成稳定的骨干师资队伍。

2.深化教学研究。通过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探索开展基层培训的方法和内容,增强培训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经费保障。要高度重视专项培训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推进宣传交流。基层培训涉及多部门、多岗位、多层次,健全的通讯网络、通畅的信息交流是做好培训工作的重要保证。要重视基层培训工作的宣传交流,及时报送基层培训相关信息,及时总结归纳、宣传交流基层培训工作经验。

5.注重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作风过硬的培训管理者队伍。培养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工作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基层服务。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会计管理局)

责任编辑:汤星颐

上一篇:专家论自荐书写法下一篇:急救的基本知识及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