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自考生的学习方法

2024-05-13

在职自考生的学习方法(共9篇)

篇1:在职自考生的学习方法

在职自考生的学习方法

在职自考生(http:///)平时总有干不完的工作,上班用去了大量时间,下班还有应酬,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在工作压力和人际环境中,要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确不容易。许多在职考生因此半途而废,下面是针对在职自考生的情况,总结的一些学习方法。

量力而行 莫贪多求快

报名时除了指定的教材外,还要准备一本质量较好的辅导书。一本高质量的辅导书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让我们学到更多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

把书放在显眼醒目的位置,有空就拿出来翻翻。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了解和记住书的大致内容和框架结构,掌握书本知识的内在条理性。

根据报考的课程门数多少,确定复习准备时间。如果工作确实很忙,建议考生一次考两门。如果觉得自己有精力,也可以报三四门。集中一个月时间来看书,对许多在职者来说是难以做到的。自考课程知识点庞杂,短时期内突破压力大、效果差。我用此法两次通过了三门课程,相对而言,一次报两门比较轻松。

考前15天进入冲刺状态,这段时间内,考生要尽量在8小时内完成工作,并减少应酬。当然在职考生还是要以工作为重,不要因自考而影响工作。

制订计划 莫半途而废

冲刺期按5至6天看完一本书的进度,将教材分为5至6等份,一般教材只有300—400页。每天从晚上7:00开始看书,夜里1:00准时休息。

这是最考验意志和毅力的时候。如果觉得苦,就想想通过后的快乐和低学历给你的更多痛;如果觉得困,就泡杯浓茶或冲杯速溶咖啡;如果正在恋爱,这段时间内可控制一下联络次数。每天保证6个小时学习时间。其中阅读教材80—100页大约需要4小时,每看完一个章节要对照辅导做习题,强化记忆理解。根据做题的情况,对教材中掌握不扎实的考点再补习一遍,完成了一天的目标后再休息。坚持下来,你会有越来越强的成就感。

领悟要领 莫死记硬背

总复习阶段,看教材要带着问题用寻找考点的眼光和思维去看书,考虑什么地方可能会出题,会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得好会增强学习信心。以这种方法,两本书10天左右就可大致看完,知识点记忆更准确,这一点对应考很重要。

最后还可预留2天,温习一遍教材,做一两套模拟题,对重点内容再次强化复习。考前的晚上,入睡前回顾一下第二天考试的课程内容,强化记忆。至于考前几个小时,建议考生就别看书了,这时关键要自信,有时看得越多,忘得越多。除了笔和证件,不要带与考试相关的材料。只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加上复习到位,顺利通过考试问题不大。

篇2:在职自考生的学习方法

十月自考考试之期临近,网上各类的自考复习方法有不少,但似乎理论方面的东西偏多,具体细节涉及甚少,似乎有点阳春白雪的感觉,所以我就以我自己作为例子,给大家分享一下,自考考前到底应该如何复习。

我自考多年,目前还差本科最后一门《电子商务概论》,我首先想到的是到网上寻找资料,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但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开发。历年试题其实是最有价值的资料,它比一些串讲和笔记都有价值,因为它是出题人思路最直接的体现,所以一定要收集足够多的历年试题,然后争取能找到答案,如果没有最好能买一本带历年试题答案的辅导书,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得获得答案。然后下一步是搜集串讲资料,这些资料一般都是老师或同学整理精简过的,如果整理的人水平很高,对节省时间是相当重要的,分辨他们的优劣也相当简单,只要对照历年试题,覆盖率高而内容精简的,就是你最佳的选择。然后根据他制定你的复习计划,做题和背题的时间,要合理安排,穿插起来避免产生厌倦心理。

但如果以一天为例,到底应该如何安排时间那?我拿我自己的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6:00 起床、穿衣、洗漱

6:30 出门,搭乘公交车,可以在车上看书,如果没座位,就听mp3里的`录音,录音是昨天准备好的需要背记得大题

8:15 到公司,吃早点

8:30 正式上班,在期间如果不忙,可以看书复习,如果不太方便看书,可以在网上浏览电子版资料

12:00 午休,抓紧时间吃饭,利用午休时间看书

13:30 下午上班一般不太忙,可以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看书

17:30 下班,回家路上继续看书,不过现在天黑得早,如果光线不好,还是听mp3录音吧。

19:00 到家,开始准备吃晚饭

20:30 开始看书,最后把需要记背的内容朗读一边,用mp3录下来,以备明天之用。

22:00 睡觉,保证8小时睡眠

到此为止就是我考前的一天安排,学习时间超过4小时,如果有可能最好是请假1-2天突击复习一下。有些同学工作可能比较忙,但一天也要保证2小时学习时间,不然很可能会把已经复习过的内容忘掉。而且针对考前的复习安排,我还有几点要特别提醒大家:

1、时间是最宝贵的,不要浪费每一分钟,电话短信少打,也不要看电视上网了,熬过去这几天就好。

2、如果还是没有足够时间,压缩睡眠是不得之选。

3、不要铺大面,要打阵地战,能过一门是一门,不要同时复习好几门,结果一个也没过,当然同理,不要背了很多内容,一个也没记住,还不如少背点,都记住那。

4、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对学习有厌烦心理,可以适当放松,不然也学不下去。

说了这么多,都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也未必适合每一个人,但还是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最后祝大家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作者:码语者)

篇3:在职自考生的学习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多的社会青年重新走入高校接受自考教育或成人教育, 英语成为他们接受继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科目, 也成为他们获得学位的一门瓶颈科目。在2004年, 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 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紧接着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高校启动了大学英语新模式尝试并计划在全国高校推广。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提高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 特别是对非英语专业的自考生而言更为艰巨。本文通过对在校非英语专业自考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分析

(一) 方法。

本科研立项小组对问卷调查内容采取质的研究方法与量化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质的研究基于调查主体的经验, 从调查主体的经验视角出发来了解研究客体, 不是从现存的学术模式来评析而是客观地阐述某一群体的经验, 并达到普遍化的目的。“这不仅带进了知识创新的新血液, 丰富了知识的内涵, 而且还有可能挑战既有的学术理论、主流观点、已存的偏见或刻板印象” (熊秉纯, 2001∶29) 。量化手段主要运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对问卷所得的量化数据进行统计, 并将统计结果与受试个人的书面报告和访谈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以便更准确地阐述调查结果, 提高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度。

(二) 内容。

2007年4—5月, 本科研立项小组在青岛滨海学院非英语专业自考系部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放了问卷400份, 收回400份。全部答卷有效, 受试学生为大一和大二学生。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1. 你喜欢英语吗? ()

A.喜欢44.4% B.不喜欢39.7% C.不确定15.9%

2. 你会积极主动学习英语吗? ()

A.会34.5% B.不会40.2% C.不确定25.3%

3. 你认为自己的英语基础如何? ()

A.非常好0.5%%%B.较好5.2%%%C.一般34.2%

D.较差38.0% E.听天书22.1%

4. 你学习英语的目的? ()

A.考试升学53.8% B.工作25.8%

C.出国3.2% D.交际21.8% E.其他12.4%

5. 你在英语学习中困难是什么? ()

A.听说39.5% .词汇57.1% C.语法52.6% D.阅读38.2% E.翻译41.2%

6. 你对英语学习有信心吗? ()

A.有43.7% .没有32.3% .不确定24%

7. 你在英语学习中, 哪些方面有待提高? ()

A.听说46.4% .阅读48.4% .写作39.2%

D.词汇58.3% .翻译41.7% .语法40%

8. 对你而言自考教材难点在哪里? ()

A.词汇39.2% .语法35.0% .课文学习25.6% .课后习41.7%

9. 你认为课堂讲授侧重点是什么? ()

A.语法38.0% .词汇29.3% .课文分析45.2% .习题练习28.5%

1 0. 你认为英语学习中老师的作用? ()

A.学习方法指导51.6% .讲解45.9% .辅导28.3%

1 1. 你理想中的英语教学是什么样的? ()

A.纯只是灌输2.0%%%B.听说能力培养58.3%

C.应试技能培养39.7% .其他12.2%

1 2. 你在英语学习上一天平均花费时间是多少? ()

A.一小时25.3%%%B.两小时8.2%%%C.不足一小时43.4%

D.超过两小时4.2% .从来不看18.9%

1 3. 你是怎样学习英语的? ()

A.记忆词汇76.7% .看课文做阅读25.3%

C.背语法15.9% D英语广播或收看英文电视节目5.7%

1 4. 你认为考试中哪部分试题最难? ()

A.语法33.5% B.完型37.5% C.阅读41.9%

D.词形变换33.3% E单词拼写28.3% .翻译38.7%

1 5. 你认为教师授课应该给学生哪方面的知识技能或帮助? (用文字回答)

16.你认为怎样学习英语最有效? (用文字回答)

17.你觉得目前的英语教学有哪些不足?怎么改进? (用文字回答)

(三) 内容分析。

1. 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 主动积极性差。

60.1%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基础差或者很差, 虽然有接近50%学生有信心学好英语, 但接近70%的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学习英语,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 62.3%的学生花费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不足1小时。多数的学生即使学习英语时间超过两小时也多为“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学习的积极性很容易受到这种问题或那种问题干扰而挫伤, 尤其是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评价上, 学生很容易产生英语学不好的心理障碍。

2. 学生英语学习目的急功近利, 学习方法不当。

多数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是通过自考英语考试和四级考试, 而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交流工具。即使这些学生通过了考试, 仍然无法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这在我们毕业口语考试中已经证明。虽然大多数的学生赞同和支持开设英语听说课程, 但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是基础英语教材, 而且授课方式仍然是大班授课, 实验设备不足, 而且难以得到使用。在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词汇和语法等基础英语学习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 而在上课和考试过程中, 课文分析和阅读理解确是学生面对的难点。同时我们在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更关心的是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对策

(一)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完善课堂教学, 改进教学方法。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适应大学英语改革形势。教师要认真学习《大学英语课程要求 (试行) 》, 关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动向, 及时了解兄弟院校教改情况;通过不断学习, 加大科研力度, 完善自身, 提高业务水平, 以形成先进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

2.完善课堂教学,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应通过教研活动, 组织教师集体备课, 集思广益, 探讨适合非英语专业自考学生特点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自考的应试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现有内容创造真实语言环境, 构建语言交流平台, 通过刺激学生的心理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动机, 活跃课堂氛围, 达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标, 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

3.开展形式多样的受学生欢迎的英语课外活动, 如:英语角、英语朗诵、英语表演等。

(二)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1.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 我国大学英语评价都依赖于终结性评价方式, 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这种评价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同时会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因为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方式上各不相同, 采取统一模式的评价方法就会给学生造成“我努力了, 但是我总学不好”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 设定不同的目标, 并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克服“学不好”的心理障碍。

2. 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能力。

我们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合理, 把大量的精力用于词汇和语法的记忆上, 在考试和应用中却无法有效使用这些词汇和语法, 同时这些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关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 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进行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人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并在这一过程中构建新的知识, 提高技能, 养成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2.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 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就学习过程而言,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 教师无法替代。只要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不仅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促进英语各项能力的发展, 更有利于提高素质。然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并不是朝夕之功, 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自考生, 这就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纠正不佳的方方面面,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本科研立项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非英语专业自考生的英语学习特点, 并对其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 并对英语学习缺乏主动和积极性, 还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方法上尚存在一定的问题, 并且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这可能是造成自考生英语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 对外交流活动的不断扩大, 对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指导学生学习, 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 从而让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已成为英语教师的重要使命。英语教师也应具备终生学习理念, 通过自我培训和开发及自我管理, 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李洁, 刘孟欣, 张凤华.大学英语教师KASIB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2) :128-135.

[3]李庆新.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新思路[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6, (8) :3-5.

[4]曹晓青, 牛晓红.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大学英语教学[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6, (8) :12-13.

篇4:教师的学习特征与在职培训

教师的学习特征

1、基于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机体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由动机引起。学习动机的性质与强弱影响着教师在职学习效果。教师学习动机就性质来看有受晋级、学校管理部门的要求而参加培训的外源性学习动机,也有受教师自主专业成长愿望的内源性动机。相对而言,教师自主性专业成长动机反映的是教师对职场的主观需要和价值取向,持此动机的教师能主动关心自己的成长,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负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教师在职学习具有发动性和持久性的作用。反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能自我确定目标、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结果。如果各种培训活动不能与教师专业成长有机联系起来,不能将培训的外在要求转变为教师的内在要求,则教师的学习是低效的。

2、以案例为支撑的情境学习。情境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学习是情境性的认知,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知识运用的情境,离开情境的知识学习,只能是记忆一些毫无意义的呆滞的知识,不可能产生迁移和实际运用的效果。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不是获得某种认知符号,而是参与到真实情境中去的活动。建构主义学家斯皮罗(Spircet,1991)认为,学习应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两种。传统的培训往往将语言解释、机械训练和知识记忆性的初级学习视为唯一的途径,对于需要将新知识灵活迁移到新情境的高级学习不甚重视。为实现高级学习,教师培训“必须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方法创设情境,从不同的角度来多次访问和认识同样的材料”。(Spircet,1991)已有的师资培训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有效学习不是纯概念的识记和新理论的接收,而是在生动、鲜活的案例背景下的情境学习。因此,教师培训应尽可能结合学校及教师的自身实际,以加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以问题解决的行动学习。教师的在职学习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师所关注的是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及其创新,学习内容是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学习方式主要是实践中的探究,其实质是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行动学习。教师的行动学习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学习目的直接指向教师的教学行为,学习的需要来自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第二,教学内容成为学习的资源,学习不超越自己的教学实践范围;第三,教学实践的过程成为学习过程的主要载体,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概而言之,即教学学习化,学习寓于教学过程之中。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学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解决教师的实际需要,具有适宜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它将实践和学习结合起来,使学习成为工作的一部分。正如朱小蔓所说“在今天这个学习型社会里,工作就是学习,应当把工作当作学习之源、学习之过程”。

4.以群体为基础的合作学习。人类的学习首先作为社会合作的活动出现,然后才是个体内部进行的思维活动。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学习就是知识的社会协商”,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合作和交往的过程。学习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他人思想和自我见解之间的对话。作为一个职能共同体,不同的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诸多方面多存在着差异,同时由于教师教学实践问题的相似性和个体专业知识技能的有限性,使每个教师单靠个人的理解与探索,则学习的效果相当有限,合作性就成为教师在职学习的有效特征。教师在职培训要遵循人及其知识的社会性质,重视团队合作式学习。

5.基于实践经验的反思学习。目前研究者发现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种服务于实践的理论,具有个体性、情境性、整和性、缄默性、保守性的特点,它既是接受外界信息的过滤器,又是决定教师行为的核心因素。教师在培训中获得的“所倡导理论”只有转化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才能对教育行为产生影响。这一转化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的实践与反思。舍恩(D.Schon)在研究教师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波斯纳(G.L.Posner)曾于1989年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教师的学习是反思性的学习,而不是全纳性的填充。在反思检验的过程中教师的经验得到不断的丰富、修正和完善,为新理论的学习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反思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同时,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只有教师自身的研究和反思才能触及教学实践本身,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由此可见,教师学习具有情境性、主体性、合作性、行动性与反思性的特征。教师在职阶段专业成长的核心是“获得产生于处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情境过程的实践性知识,尤其是要面对如何把那些明确的知识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根据教师学习和专业成长的要求,教师培训要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要以实践为基点;二是培训中教师的行动和思维要能够全面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构建新经验;三是依靠群体力量、集体的智慧获得专业成长。

基于学习特征的教师培训模式

1、以专业引领为主的专题培训模式。以专业引领为主的专题培训模式是一种由导师进行的、以体验为核心,实践为基础,以专题的形式开展,引领教师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培训策略,是参训教师在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导师的引领和帮助下得以迅速成长和提高的培训模式。该模式强调导师和参训教师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训者在确定培训内容时,要充分了解参训者的需求,重视教师的经验,注意选择那些教师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启发性,并能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培训过程的实施强调对实践经历的重视,包括在培训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对教育教学真实情景的观察,对自己及他人教学案例的认识,并以问题为中介引导教师思想和行动的全面参与,通过教师与培训者、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走向从实践到理论的概括和提升。在此模式中,培训方案和步骤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和创新,受训教师担当着主动学习与共同构建的职责,培训者是参训教师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促进者”,担当着鼓励、支持、引领的职责。

2、行动研究模式。行动研究是教师在自然、真实的教育场景中对自身实践的系统反思。行动研究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倡导教师在实践中的反思,以提升实践智慧的过程。此过程要求培训者帮助教师以一种“在行动中反思”的方式,发现问题、制定计划、采取对策。首先,行动研究应该是“以校为本”的研究,培训者需要放下架子,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帮助他们在学校具体的场景中寻找问题,确立方向。最好能从教师当前所遇的困惑中选择研究主题,这样可以呈现教师关注、熟悉

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场景,以此调动教师自主研究的积极性。其次,行动研究应秉持“以教师为本”的理念。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以培养和发展教师实践性智慧为出发点和归属的,培训者须放弃“主角”扮演者的常规,充当教师研究的助手和伙伴,把选题、计划和行动的权力交给教师,帮助教师在困惑中成长,在实践中成熟,为教师智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最后,行动研究的核心是“反思”。因此。培训者要善于激发教师内部发展的动力和进行反思的积极性,更多地把培训视为教师展现个性、自主发展的过程,协助教师建立“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智慧生成路径。

3、教育会诊模式。教育会诊模式是一种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审议或共同“诊断”,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提升智慧的培训模式。教育会诊最常用的是案例会诊和现场会诊两种形式。案例会诊主要是培训者讲述在教学实践中对自己触动较大的典型事件,使大家在案例中找到自己、发现自己,然后培训者和教师一起对鲜活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和评价,最后筛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现场会诊就是教师通过听课、参观或观察等方式进入教学现场,在此基础上开展讨论与评价,并做出判断。教育会诊的优越之处在于:教育会诊中案例或现场的选择是教师熟知和经历的现实,有利于弥补培训中理论与实践的断裂,通过这种“卷入式”的培训,使每个参与者都能运用自己的视觉主动、积极参与,在对案例或场景的剖析、追问的过程中,完成对实践的反思和提升。因为教育会诊是一种集体的讨论和诊断,参训的教师是会诊的主角,所以教育会诊又是一种借助集体的智慧,通过不断矫正个人的偏颇和不足从而促使教师不断提升实践智慧的培训模式。

篇5:在职自考生的学习方法

从3月份到9月份,我一共准备了6个月的时间。回想这个备考的过程,思绪万千。一是这6个月的辛苦付出终于有所回报,所有付出的汗水都在这一刻让我觉得值得;二是感谢女友的默默支持、同学的鼓励和中华会计网校老师的精彩讲解,没有这些,能一次过六科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2010年CPA考试,我的成绩总分是438,其中会计80,审计66,财管79,税法77,经济法70,战略66,成绩算是比较满意的,比我自己给自己估计的要好。

总的来说,要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的方法就坚持、坚持再坚持。在学习进度上要坚持不懈,特别是在最后一个月时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克服一切客观存在的困难;在心理上要坚持不懈,既然选择了前行就不要停下来,既然报考了六科就要努力过掉,既然选择了奋斗,在这个短跑的终点到达之前就不要放弃;在身体上也要坚持不懈,CPA的学习到最后不只是一项脑力的比拼,更多的是在体力上的较量,平时要坚持锻炼,冲刺时才能更快更强。在制定合理计划的前提之下,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会有好的结果。

下面介绍下我备考CPA的经验,希望能对打算或者正在备考CPA的朋友们有所帮助。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合理的计划必定有合意的结果。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大概分析了自己在学习中应该考虑的两个问题。一是自己本科专业虽然是金融但是和会计还是差的很远,大学学习的会计课程糊里糊涂而且不是中国的准则,基本上可以说在会计方面的基础比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已经参加工作,在学习上的时间没有在校的那么充裕,工作中的事情总会或多或少影响自己的学习计划。考虑到自己学习的不足,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拉长学习周期,保证学习的时间。总之,学习时间要保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在开始之前,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查阅了以前六科全过的前辈的经验,基本上学习时间都需要保证在大约三个月以上,当然如果能保证高效的学习,时间肯定还是可以不断缩减,对于考试的把握肯定更有力度。

在学习辅导方面,我选择了中华会计网校的基础班,买了一套梦想成真的经典题解,还有2010年的教材和2009的一套旧制度练习册。感觉网校的基础班对于课程的讲解已经足够用了,除此之外能再练一套习题就足够应对考试中的内容。关键是要通过听课和做题覆盖所有的知识点。今年的考试,从选择题的分值到问答题的提问方式,相对之前的题型有所变动,考完之后就有这样的感觉:只有认真地将书中的知识都认真地过一遍,才能应付这样的考试。因为新制度考试只是第二次实行,所以在开始时考试的题型和分值比例变动应该还会有变化,所以我建议今年打算考试的朋友准备的时候认真的把每个知识点都过一遍,当然还是要有所侧重,不要有侥幸的心理。

这六个月我的学习进度如下:

从3月份到5月初:由于新教材还没下来,我自己买了一套旧制度练习册(前面有讲解后面是习题的那种,共5本,今年要是学习就没必要买这个)做了一遍,基本弄清楚具体的考试内容及难点。特别是会计,做了一遍习题,清楚了哪些是自己迷惑的,哪些是自己理解的,为之后的学习打了一个基础。这期间,学习的强度并不高,只要能保证将这些习题做完就行。

从5月初到7月末:这时网校的课程和新教材基本都已经全了,可以一边看书一边听课,做完网校课后习题就够了,这一遍主要是夯实基础,不懂的一定要弄明白了再过去,不然到后面大量练习阶段会麻烦。我买了2010的全套教材,配合网校老师的讲解,把书基本过了一遍,不过时间还是紧张了,最后一科战略没听讲,只把讲义看了一遍,书也是3天看完匆匆浏览了一遍,感觉之前要是加快进度时间应该是可以足够的。

从8月初到9月初:这一个月是决定考试通过与否的关键时刻,之前的学习要通过这个月的大量练习实现查漏补缺和逐步进入考试的状态。前面的学习需要通过这个阶段的努力转化成做题速度。这个月我把经典题解做了一遍,时间上还是挺紧张的,不过同样是由于对时间控制不太好,最后的战略也就是把选择题做了一遍。坚持一下,咬咬牙就能挺过,这就是当时我的想法。

从9月初到考试前三天:这时网校会每科有5套模拟题,我每科基本上是做了一套题,时间上不宽裕,最后也就是选择题都做,做了一套的主观题。网校的模拟题还是挺好的,在这个阶段做一做熟悉考试,让自己提前进入考试状态。

考试前三天到考试开始前:我跟着网校的最后的串讲听了一遍,感觉作用挺大的,把自己的知识又过了一遍,熟悉了一下课本,这个阶段就不要再做新题了。我这个阶段主要把网校的一天一题的选择题又熟悉一遍,这样所有的知识都过了一遍而且正确率也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也提高了(之前都做过无数遍,正确率当然高)。

考试:考试过程中,时间是第一要控制好的,记得战略还剩30分钟的时候,我最后一题还没做,急的我最后手都快写抽筋了,所以时间很关键,一定要把握时间。第二,保持心态平稳,不要一看题目不会就懵了。考会计的时候,我一看最后几道题,有些也不会,但是

由于CPA考试各小题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大,平稳自己心态之后反而做出不少题目。第三,要注意的是即使不会也不要空着,特别是选择题和问答题,尽量往相关知识点上靠。因为没有做过实务,审计最后我也有很多不会,但是都尽量写了相关知识点,最后成绩还凑合,所以一定要写,不要空着。

接下来对于各科我的学习方法:

会计:会计是最基础的一科,和财管、审计都有联系,有会计做基础其他的都很好学。因为我的会计基础不好所以在开始之前断断续续地把08年会计准则解释那本书看了一遍,弥补了会计的弱势,所以我建议会计基础不好的同学有时间可以先看看准则解释。网校我选的是郭建华老师的课,郭老师比较有激情,说话简洁有力,而且讲的比较清楚。我一边看书一边听课,对于会计中比较难的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章节基本上差不多听了两遍。在听课的时候建议直接调成两倍速度听课,不然时间上太紧张会拖慢学习进度。会计中实在不明白的内容,建议先将分录记下来然后慢慢理解。在刚开始学的时候,有很多会计上的处理不理解,但是我先把那些难的东西记下来,然后再在听课过程中慢慢理解,这样下来,最后都整明白了。会计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清楚分录,还要明白分录和方法后面的准则和原理,这样记得更牢,即使具体分录不清楚也可以慢慢推出来。

审计:审计是比较困难的一科,特别是对于没有实务经验的考生。在学习过程中我有一种什么都有用同时什么都没用的感觉,不过通过考试我感觉审计难在如何将所学的准则性东西应用于实务中,关键还是理解。网校我听的是杨闻萍老师的课程,杨老师讲的非常简单易懂,而且针对重点的把握相当到位,推荐朋友们学习杨老师的课程。审计我主要是通过做题目来了解考试的,对于其中出现比较频繁的概念和方法我都用一张A4纸记了下来,然后加强记忆。配合老师的讲解,多看看重点的段落,加强风险审计导向的意识,这样学习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考试的时候,审计一定不要空着,把相关的知识点写在试卷上(即使不会)有时候会有惊喜的结果。

财务成本管理:财管其实比较像数学,比较精确,只要答对了就一定对了。我听的是陈华亭老师的课程,陈老师讲解和总结做的很好,只要能将陈老师讲授的东西学好,财管很简单。财管同时也是一门可以通过大量做题来快速提高水平的课,多做做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锻炼自己的做题速度。考试的时候,财管的题量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做题速度。财管是我3月份开始学习的第一门课程,因为开始拿的就是练习册学习,所以最后在做题速度上还算是可以。

税法:税法我选择的课程是叶青老师的课,叶老师税法讲的很透彻。税法知识很琐碎,考试时也会考到细节。我在学习税法的时候把除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之外的税率都记下来了,在做题的时候很方便。税法最难的是个别税种的优惠政策,又细又麻烦,主要靠自己多总结,叶青老师的税法总结和记忆都很好,除此之外,主要靠做综合题目来一次次熟悉税法的规定,这样学的最快。不过2010年税法考后我发现和之前练习的题目相比,考试方向不在局限于往细了考,而是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综合,朋友们在复习的时候多注意下吧。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我选的是游文丽老师的课程,讲的很到位。经济法需要对法条的记忆比较多,我主要是靠背诵和记忆,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战略我选的是杭建平老师的课程,不过由于时间原因没听课只看了基础班的讲义,觉得战略多关注讲义中的内容就足够了,考试时就是自己结合课本中的内容临场发挥吧。选择题只要是平时练习到了就行了。

在备考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占用学习时间的事情,开始的越早就走的更稳,坚持的越久就过的从容。学习到最后,我感觉时间不够就只听了基础班,习题班的练习和课都没动,使学习计划到最后比较被动,而且最后对自己心态也会有影响,所以备考最好的方法就是尽早开始。建议准备考试的朋友特别是在职的朋友尽早做好计划,越早开始越好。

备考CPA对于我们来说都只是人生中短短的一段路途,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自己的认可和证明,即使是没有通过,只要坚持过对于自己就是胜利。在备考CPA及等待成绩的过程中,我很忐忑,想过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也想过周围其他人的看法,但我的一个好朋友对我说,不要关注结果,仅仅是这个过程就已经证明你比大多数人强了。所以,不要担心最后的成绩,认真努力地为这样一个目标奋斗,备考CPA的朋友们,你们已经证明了自己比大多数人强大了,重要的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相信在新的一年,胜利会属于你们!

中华会计网校优秀学员:张延丰(清华大学)

2011年1月25日

篇6:自考生参加在职研考试需学会坚持

说起参加在职研考试很多考生的心得就是两个字“拼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当于国家级考试,是含金量较高的考试!对于自考的学生,只要有坚持不懈及拼搏的精神,在难的考试也不再话下!

这和参加自考有一定的区别。自考是需要坚持不管用多长时间只要坚持就是胜利。但是考研却不同当你真正决定考研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需要个质的飞跃。第九学期你自考的专家,在职考研的最佳选择

你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掌握好几门科目。所以第九学期的老师有一个建议。考研需要考1外语2政治3专业课,复习时间是这样安排。根据在职研考试的时间复习应该在前一年的1月份就开始了。

篇7:在职自考生的学习方法

内容提要:6月2日,家住天津河西区的刘克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双双报名参加了今年7月份的自学考试。刘克对记者说:我俩都是大学毕业,现在在开发区一家外企工作,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决定通过参加自学考试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

据市自考办统计,近年来本市像刘克这样的在职考生逐渐增加,在今年4月份的自学考试中,本市的`在职考生就超过2.64万人,占了考生总数的40%.而市自考办提供的今年7月份考试资料显示,在职人员也近2.6万人。自学考试已成为在职人员继续学习,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

记者了解到,这种现象在全国也是很普遍的。从全国考办下发的《自学考试工作报告》中,对近几年全国考生的职业、考前学历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出,自学考试的定位和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成为以继续教育为主体,以构建终身教育平台为目标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

从全国考生的职业构成来看,各类在职人员已经成为自学考试考生构成的主体。20上半年,全国各类在职考生约占报考总数的60%,如果再加上农村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所占比例将超过70%.资料显示,以来,全国在职考生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业形势变化,人们继续学习的要求增加,也说明普校扩招后,高中生接受普通高校教育的机会增加了,参加自学考试的高考落榜生减少了。这一切表明,自学考试教育对象的主体不再是高考落榜生,而是转向以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为主体。

事实证明,自学考试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搭建了平台,在新时期仍然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为构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作出更大贡献。自学考试教育对象的主体是在职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这部分人在定位上属于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范畴,因此要与职业培训教育相结合,学历与非学历并重,适应社会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篇8:在职自考生的学习方法

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其中强调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纲要指出我们不仅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学校应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大多是教师的单向输出,教师占用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包揽了大部分课堂活动,而学生则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间互动很少,其结果只能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学生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而合作学习则可由以教师中心的课堂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使教学方法由教师的灌输型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型。

2 合作学习及其理论依据

20世纪70年代合作学习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主动性学习”(王坦,1994)。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都有5个不可缺少的要素:(1)积极互赖:要求学生不仅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为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2)面对面的相互性促进作用:要求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相互学习以促进彼此的学习成绩。(3)个人责任: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承担各自的学习任务,并要完成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4)社交技能: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定的交流技能,进行高质量的合作。(5)自评:要求学生定期评价合作学习的情况,检验学习方法并总结效果。

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包括(1)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关于“相互依赖”的概念涉及人们怎样影响他人和怎样受人影响。D&.R.Johnson认为相互依赖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在主观和客观的学习中成绩优异,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语言形式的消极接受者,更是学习的主体。(2)认知精制理论:若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认知重组或精制(WittrochM C.1978)。学习中的精制是使人们更好地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做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发。合作学习恰恰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倾听并分析不同观点,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语言习得理论:Hymes指出在语言教学中,应把重点从结构能力转移到交际能力上来。因而在课堂上应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而非简单参与或控制语言结构。因此,合作学习能提供给学生真正意义的交流机会,改善学生的交际能力。(4)自控理论:人的行为内趋力来自人的固有需要。学习者在小组中交流时的焦虑程度远远低于当着全班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焦虑程度,合作学习能促进组员间的情感交流,相互合作和相互依赖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从而激发更强的学习动机。合作学习课堂使学生有更多的语言练习机会,展示更广泛的语言功能,从而比传统的课堂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

3 职前外语教师实习中合作学习理论的应用

合作学习,就是为了完成共同任务,将异质的学生编在一个小组中,对他们进行明确的分工后进行互助性学习活动。我们要让见习学生清楚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帮学生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资源共享、团结合作、合作探究、分享吸纳的能力。对不同基础、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学生,应根据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创造性地采取有效的合作方式。

3.1 理论准备阶段

为了让他们做好理论认识上的准备,任课教师在教学法理论课程基础上可以系统地介绍合作学习理论的概念、意义和实施策略,使学生切实理解合作学习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能起到的积极作用。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教学组织、教师日志等方面的专项辅导和训练,让学生切实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在教育见习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他们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然后在试讲教学中进行验证,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实施合作学习策略的具体方法。

3.2 教学实践阶段

掌握了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后,英语师范生就可以在教学实习中按步骤实施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了。第一步:实习教师结合自己班级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合作学习行动计划;第二步:实习教师按行动计划,在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第三步:撰写实习报告。以短篇报告的形式对行动实践开展的情况进行文字性描述,报告应反映出合作学习活动的具体内容、学生表现、完成情况等。

在实习阶段进行合作学习行动研究有利于提高英语师范生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保证实习生成功地完成课堂教学见习任务、顺利地进行教育实习。实习教师可通过在课堂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实践,实现课堂组织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发展,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开展良好的英语教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将合作学习理论贯穿在英语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中,不仅使他们将所学的英语语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理论综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有效提高从教能力,而且使他们充分了解中学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并逐渐改变中学教育中惯常的思维模式,对提高英语师范生适应未来中学英语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鉴于我国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通过分析职前教师受传统经验的影响,提出将合作学习理论与职前外语教师实习相结合,研究真实情境下合作学习对于教学活动的影响,为师范生提供动态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合作学习,职前实践,外语教育

参考文献

[1]JohnsonDW,JohnsonRT,HolubecEJ.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on inthe classroom[M].

[2]田凤俊.教育行动研究与外语教学创新[J].外语教学,2003,(6).

[3]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罗晓杰.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与教学改革探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篇9:在职人员持续学习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在职人员;持续学习;策略

作者简介:宋扬(1975-),女,辽宁辽阳人,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辽宁 沈阳 11003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046-02

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指出:变化总在发生,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尽快适应变化,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在職人员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为了生存和职业的发展,为了自我生命的完善,就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持续学习。在职人员持续学习要讲究一定的策略,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职人员持续学习的含义

2l世纪是学习的世纪。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学习不仅是人们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而且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由于年龄、心理、生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在职人员具有与儿童和青少年学生不同的学习特征。罗曼·罗兰说过:成人懒惰的最大动力在于学习热情的降低。在职人员要想抓住时代的脉搏,不断地完善发展自我,就要不断地持续学习。

所谓在职人员持续学习,就是在职人员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增长学习能力为导向,将学习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创新,从而促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赢得竞争优势的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

二、在职人员持续学习的动力

1.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这个信息全球化、追求多元化、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人们不能坐井观天、安于享乐。这个时代要求人们要持续学习。世界在飞速发展,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巨大变化。如果打算赶上时代的步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持续学习。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励,知识劳动力面临着新知识的挑战和知识发展的挑战。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人力资本的时效性表明人力资本不可能达到永恒的卓越的效益,劳动者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劳动者积累资本的过程就是在终身学习中扬弃旧的知识,并不断吸纳新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过程。在职人员要考虑何时学习、如何学习、学习什么等促进自己学习的问题。

2.学校知识不能满足现有工作的需要

学校知识不能满足现有工作的需要已经是一个现实问题。从学校获得的知识在就业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专业性,也就是每个人在学校的学习都是学习某个专业的知识,具备某个专业的知识。而就业时由于就业的压力和困难使很多人选择了与自己专业不一致的工作。二是以课本知识为主,与社会脱节。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知识更新很快,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往往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调查显示,一个人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一年之后就会折旧80%。因此,为了充实自己,要学习更多的适用于工作的知识。在职人员要进行持续地学习。

3.生存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在职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感到安全。那种建立在忠诚和资历上的安全感已经不存在了。忽略学习知识、技能使人们在遭遇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意外事件时不堪一击,等到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时才去拓展技能是非常危险的策略。如果不通过平时持续学习的积累,一旦工作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时就无法再胜任。比尔·盖茨说:“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团体,要求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那种迫切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一份工作,就必须通过持续学习来获得足够的工作能力。学习是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重新创造自我的必经之路。

4.自我生命完善的需要

追求生命完善是人类进化途中永不熄灭的指明灯。它给人以希望,激励人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生命完善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生命是有限的,这是对受制于寿命的长短和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尽管如此,人类仍没有放弃对完美的追求,并在这种追求中体味着生命的真谛。人的生命具有丰富的潜力和内涵,可以从各个方面得到提升。生命完善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这种完善需要一生持续不断地学习来实现。有理由相信,在与终身学习结伴而生的学习化社会,人的生命完善能够得以实现。在职人员如果把学习当成个人完善的过程,其学习就会更具有乐趣。如果养成了为学习本身的乐趣而学习的习惯,生活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在职人员持续学习的策略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作为在职人员,应该确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做到持续不断地学习,不断深造,不断充实,以保持与发展同步。在职人员的学习具有学习目标明确性、学习动机的内发性、个性化经验的丰富性、学习方式的自我导向性、学习形式的灵活性、学习阻力的多重性等多方面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职人员要学会如何学习,掌握持续学习的策略。

1.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期望值

在职人员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设置恰当的期望值。期望就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能力和经验,在一定的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期望值是人们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需要的可能性的主观概率。对于目标的期望值怎样才算适合?有人把它形容为摘苹果。只有跳起来能摘到苹果时,人才最用力去摘。倘若跳起来也摘不到,人就不跳了。如果坐着能摘到,无需去跳,便不会使人努力去做。研究表明,学习者保持一定目标期望值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期望值总是太高,容易使学习者因很难达到目标而终止学习;期望值太低,使学习者很容易达到目标。这两种情况都会打击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2.制订持续学习的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计划对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自己达到目标,也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

(1)确定自己对额外学习感兴趣的原因,制订学习目标。可考虑自己想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而学习,为了扩大自己的择业机会而学习,还是为了学习的乐趣而学习。这样有助于目标的确立。

(2)确定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巧。主要从应该学习的内容考虑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3)探索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考虑自己有哪些学习资料,有哪些网站可供学习。通过电话咨询或图书馆查询等方式获得学习资源。

(4)确定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成功学习的秘籍在于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每天不间断地学习20分钟,比到周末挤出几个小时一次性完成一周学习任务的效果要好很多。

(5)设定学习道路上的小目标。将一个大目标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每天、每周的任务上,正是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法。

3.培养自己的学习意志

很多人都希望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持续不断地学习,但是似乎他们总也做不到,有趣的创意和学习机会总是擦肩而过。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学习意志。在职人员需要锲而不舍的顽强学习意志。这种顽强的学习意志不是先天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一要从点滴做起,按计划完成自己的各项学习任务。在自己的行动仍缺乏自觉性时,也可以采取适当的有意强制的方法,要求自己无条件服从。二要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三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学习意志的培养和锻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若没有坚持到底的恒心,则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4.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学习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他自己的特定情境中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估计。班杜拉认为自我控制和坚持严格的成就标准的原始动机来自于个体的内心,而非外在的环境。当人们实现了追求的目标时就会觉得有能力,就会感到自豪、骄傲;如果无法达到标准时,就会感到焦虑、羞愧和没有能力。这种从成功的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信念叫做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感在三个方面影响学习:

(1)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为自己选择的活动和目标。低自我效能感的人不会给自己定下挑战性的或者“富有张力的”目标。这些人并不是自己懒,他们只是认为不能完成高目标。高自我效能感的人认为他们能完成高成就的目标——结果他们确实做到了。

(2)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对工作的努力程度。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努力学习新任务,并坚信付出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对自己成功的能力缺乏自信,认为无论如何都可能失败,因而自己的额外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的。

(3)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在某项复杂任务上的持久性。因为高自我效能感的人相信自己会表现出色,尽管有障碍或短暂失意,他们仍可能坚持下去。在IBM,低成就的员工比高成就的员工更可能存在障碍,这些障碍使他们完成任务的能力受阻。当人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某项工作时,他们去做这项任务的动机水平会很低。

由于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影响很大,如何加强对其培养就成为实践中的一大课题。班杜拉及其学生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培养:第一,適当的外部强化。因为外部强化能促进任务的完成,激励人去不断奋斗,另外,外部强化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对自我能力的判断。第二,及时自我强化。自我强化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一个人达到某一目标,目标的实现会提高自我效能感。第三,加强归因训练。归因对人的行为、情绪和期待有重要的影响。正确的归因能帮助一个人对自己树立信心,使之在自己的每一次进步中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D·赫尔雷格尔.组织行为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许燕.实用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宏.21世纪人生职业规划[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1.

[4]杨成利.成人学习特点及其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8).

上一篇:秸秆禁烧不力乡镇通报下一篇:对上级党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