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工作的重要性

2024-06-27

支教工作的重要性(精选6篇)

篇1:支教工作的重要性

支教必要性

关于支教,不论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网络上,各种各样评论都有,各种各样的态度都有,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有的支持,但是不论什么样的评论问你作为支教人员都能理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背景不一样,看待事物和理解方式完全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在支教过程中遇见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得到更多爱心人士的支持和鼓励。

谈支教必要性是,其实杨德强我们两个,还有很多我们当地学生喜欢谈自己,因为我们都是农村教育深有体会,因为我们一路走过来,都知道其中的过程,所以总是喜欢自己举自己的例子说明,我想这样会更有说服力,德强我们两都是农村孩子,对于农村上学这事我们生有感触,因为经历很多过程,当然我们所经历的山区很多孩子都经历过,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对于我们不一样,但是我了解能上大学的还是很少,虽然自己上的学校一般,自己还是非常满足的。

在上小学时,每天需要五点钟起床,一二年级时都是父母很早起来帮忙做好早饭,而且还要做好中午在学校吃的饭,我们带的午餐,都是土豆,早上或者头一天晚上父母帮忙烤好或者煮好,带到学校去,中午在学校吃,虽然很土豆很凉,但是我们吃的非常开心,因为那时候只有土豆吃,家里没有钱,哪怕一天一毛钱都都给不起,有钱也买不到零食吃,说道这里,想起最开心事是每次母亲赶集买来一毛钱四颗糖,那是我们几姊妹最开心的事,家里那时候没有电,也没有手电筒,得等到天亮了才出发,那时候去学校上课得走一个多小时,毕竟人小,速度慢,现在我走也得四十分钟。由于在山区,每年的雨水特别多,加上自己走路不怎么会走,每一天到家全身是泥,小学四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一天除了上语文课和数学课,其他的就不知道有什么课了,老师也不会教,给我上课的要么是六年级毕业的代课教师,最好的就初中都还没有毕业,我打心底非常尊敬他们的,我只是为了说明我们山区那时的教育情况,从来没有听说过美术、手工、思品,音乐之类的课程,处理语文还是数学。

到小学五年级时,是到我们中心小学去读,得走两个多小时,得翻山越岭的去,开始都是早去晚回,读了一个月都没有到,我和一个同学就不想读了,真的很难走,尤其是下雨天,那路全是泥啊,后来都在路上偷黑桃吃,几个星期后就辍学了,回到家后们,被父揍了一顿,那是我们记得事来父亲第一次打我,也是他第一次这样打孩子,也是他唯一一次打我,所以永远都记在我大脑里,上高中才明白父亲的苦心。所以必须牢记。后来休息一父亲把我换到另一个小学,但是那路更不好走,而且还是一个人,爬上一座很陡山,还要下去,为了自己节省时间,每次都走不同路,寻找最短的那一条,其实从家里到学校本没有路,都是自己走出来。在学校我们是住校,因为太远,但我们没有宿舍,我们睡觉的地方是楼梯间,都是天点灯,风扫地,到了冬天,我们哪里还是非常冷的。晚上还是零下时候很多,加上自己的被子很破很旧很少,所以晚上我们偷偷的搬到教室去,后来老师发现也让我们住,可不幸的事,有三个同学经常尿床,他们的被子一个冬天没有干的地方,在教室他就躺在教室桌子上睡了,到了晚上教室突然听见下雨声,起来一看,尿从桌子流到地板上的响声,但是他还呼呼大睡,两天以后教室全是尿味,所以学校有要求我们住到楼梯间去,这样就度过了五六年级,上完初中,那得走六个多小时去,幸好每个星期回家一次,那时候一元钱可以坐坐我们走四个小时路程的车,但是我们都舍不得,我们是在外面租房子住的,学校没有宿舍,一学期才一百元钱,上初中时,我们那些开始流行打工了,很多青年都出去打工,我上完初一也跟着去了,是到昆明的的一家餐馆当洗碗工,一个月才三百,包吃住,当时感觉很不错的,每天吃的特别好,在家里都从来没有吃过,在里面那些人也非常好,但是看见在餐馆吃饭的全是好车,穿着打扮非常流行的,一看就是钱和有身份的人,自己心里还是有些触动,加上老板和那些同事都问,小唐,你什么时候回去书,他们以为我是暑假打工的,我那时候特别不I好意思,因为只有我是童工,就说这个月完就回去,后来想想,还是回去读书吧,做了两个月就回家了,到结工资时只有三百元钱,自己买了套衣服,几十元钱,又给了带我去的那个叔五十元钱,因为那时候正在医院住院,没有钱。自己买点吃的,只剩到县城的路费了,县城到家都是给司机说了到了才给的车费 的。所以这次打工很悲惨的。

回来父母没有说什么,还是叫我去读书,我也去了,上初二,但是好景不长,上了两个月,听说浙江那边特别好挣钱,又辍学了,就和亲戚盆友去打工,在这打工一年里,什么事都遇见过,什么事都干过,偷人的,抢人的,打架的,杀人的,赌钱的,自己身边全是那种人,自己也干过很多,生活所迫,装过手电筒,塑料厂,皮鞋厂,电视机,彩灯,工地,偷人,抢人都干过,也受到各种不同的待遇,快到一年了,什么也没有,一时恍然大悟,大城市里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那种,也不是向别人说的那样好,所以决定回家读书,当然这里还有很多触动的故事,最让我感到自己没有出息的一点是,在一家纺织厂打工,里面全是女员工,下班的时候得让他们走完,自己在走,觉得很丢人,年纪这么小,穿得那么脏,不敢见人。回到家里发现一分钱没有,而且还欠了几千元的帐。回到家里,父母对我很失望的,当我说起读书的事时,父亲都不搭理了,说了很多,母亲心软,说你想读还是去读吧。就这样去初二,在学校里,我非常感谢我的班主任,我才去的两个月,几乎每天都要被他打一次,因为自己很调,也是混过社会的人,在学校那里肯定不会乖的,班主任也了解我的情况,经常教育我,给我说很多很多,举很多的例子,所以自己才慢慢变乖,而且几乎不与其他同学来往,自己认真的读书,初中毕业后,考上了一个好的高中,省重点中学,民办的,还是比较幸运的,但是上了高中才发现全是人才啊,自己什么都不会,而且都是有钱人,当和他们聊天时,当他们说起自己会这会那时,自己真的不会,和他们聊天,他们看过很多书,我们什么都没有看过,所以这事一直藏在我心里,语文和英语那基础说不得的差,就现在的语文和英语水平还不及一个好点的初中生。高中毕业语气也不错,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自己还是满意的。

说我的这段小经历是为了接下来说关于支教的事,我认为在农村偏远的山区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对于山区的孩子非常有意义的,为什么?

农村的教育和城市的教育差距非常大的,城市有一流的老师,有一流的教学环境 家长都有钱,然而农村呢,和城市比起来,什么都没有,城市里除了平时受到良好的教育外,学生星期六星期天还有假期都要参加各种培训,各种集训班,特训班,补习班,孩子想学什么就让他们学什么,在农村了,平时没有良好的教育,星期六星期天还有假期都是干农活,上山放牛、放羊,种地。下午放学回家还要割草等。这一点去支教的志愿者是非常有感触的。我们去支教,虽然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我们假期把他们召集起来,免费的给他们补课,我觉得是慢慢的弥补这一缺陷,慢慢的缩小教育的差距。我的建议是,只要我们到山区支教,教会孩子们一首儿歌,会画一幅画,跳一段简单的舞蹈,会一点手工,就已经足够了,当然我们去了肯定不止这些,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山区的孩子,他们没有看过什么书籍,什么漫画啊,通话啊,名人传啊、小说啊等,他们没有,父母也从来不会为孩子买本书之类的,我们去了,多多少少我们会尽力给他们带点过去,当我们带着书去时,才发现他们不是不想看书,而是没有条件,没有机会,另外还有一些体育用品,他们非常喜爱的。

在山区,孩子们也许整天面对的是他们熟悉的老师,熟悉的父母,我们的到来,给他们不一样的感受,接受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虽然我们很多没有经验,但是我觉得这都学生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在我们支教过程中,我们会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关心,他们体会他们以前没有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和关心。在以后他们成长过程中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现在同学聚会时我们经常说,我们现在读大学的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因为我们家里经常来一些优秀的人,看见他们特别羡慕,有时候甚至还很嫉妒,在这个一种潜移默化的的影响下,不否定的说对我们有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而我们到当地支教,大学生对于当地来说是非常稀罕的,我们就是学生们心中的榜样,他们的标杆,在他们心目中树立了好的榜样,也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埋下一个种子,等到有一天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们有一个支教点,已经去过五次了,当然教育和经济都不是很好,尤其是教育特别差的,为什么我们一直会去,因为那里需要支教,而且支教效果每次都不错,其实我们不想去的,因为那里志愿者吃住不方便,每一次去都是住村民家,非常麻烦,但是每次那家叔叔阿姨都非常欢迎我们去,但是是当地家长给德强说了,请我们去的,因为每次基本我们都去这个支教点看看,给我们明显的感觉是学生卫生和第一次差距很大,非常爱干净,衣服虽然破旧,但是非常整洁,而且喜欢给老师打招呼,交流,家长也反应学生们回家会自己学画画,做一些手工,会在家里唱歌等,也比较喜欢做家庭作业了,这是很明显的支教效果。当地老师也反应其参加我们支教的学生,他们在班上成绩都不错,卫生和其他学生相比都比较好,尤其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非常积极大胆,虽然有时候是错,学生开开口说。这些当然不是一次两次就有效果的,而且是一个长期的希望工程。

有很多人就会质疑,你们去他们不放假吗,我们会说,放的,但是我们把他们召集起来参加我们假期支教活动,我们想想,城市里孩子有周末吗?,有假期吗?,我想很少有孩子玩整个假期,我们都在参加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各种兴趣班,各种家教,但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他们回家除了带弟弟妹妹,帮家里干点农活,玩玩就过去了,但是他们又何尝不想参加,家长何尝不想让孩子学习呢?因为他们没有条件,没有资源。而我们支教志愿者去有弥补这个学生家长都非常希望有的资源。

在我们假期课堂上,不想城里补习班那么压抑,我们需要的是发展孩子的个性,给予恰当的引导,在我们假期支教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孩子学习没有更多压力的,都是从孩子的自身考虑出发,为大多数孩子实际情况出发。在课堂上轻松的学习,快乐学习,不仅让孩子有个快乐充实的假期,而起其还能学到一些期初的知识。

在我们去当地支教时,因为当地很多还是非常平困的,学校教学用具是非常破旧的,通过我们去支教,发现学校特别缺乏的,我们会帮助他们在外面募捐,比如课桌,体育器材,书籍,服装等。只要学校缺乏的,我们能做到的,我们都会帮助学校去做。

我们去支教,还有一个任务是家访,我们的家访不是随便去走访,一个班级我们选择一两个去家访,因为我们需要建立一对一的爱心支助,需要更多资料给爱心人士。这些学生家庭比较贫困,而且家长又非常想让孩子读书的,我们支教志愿者都会去做,尽力帮助他们。

在我们支教活动中,我们会关注更多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差的还是成绩坏的,我们都一样对待,成绩不好的我们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在我们支教志愿者心眼,没有什么坏学生,都是好学生,每一个学生出现问题背后都有一定的故事和背景,需要我们志愿者去了解,学生出现不好的问题原因是什么,我们找到原因,然后着手去帮助他们,这样才会有效。关于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里问题,我们更多的是倾听,和他们谈心,当然我们学生在儿童心里疏导还缺少很多经验和技巧,所以我们能做的,倾听他们,因为他们在家不会和父母更多沟通,在学校更不会和老师交流。而我们支教者会成为孩子们心里倾述对象,心灵沟通者

篇2:支教工作的重要性

对口援汶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 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有关省市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种形式的支援;受援地区树立地方为主的思想, 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互帮互助, 苦干实干, 生产自救, 重建家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8]53号) 。当下, 高校暑期“三下乡”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 高校短期的“三下乡”活动依然存在时效性不长、针对性不强、连续性不高等诸多问题。通过对口援汶, 我们了解到利用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良好的管理模式、优秀的人才储备、资金等优势资源来援助汶川地区, 对当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促进作用。因而, 类比对口援汶, 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和人才资源, 对口对落后地区进行定点支教, 能够发挥高校的优势资源, 平衡教育资源, 对当地教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同时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促进共同富裕。

二、必要性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 送戏下乡, 电影、电视下乡,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 科技信息下乡, 开展科普活动;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 扶持乡村卫生组织, 培训农村卫生人员, 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 (14部委联合开展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 。相关研究表明, “三下乡”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也存在着部分大学生的态度不端正、参与面不广、针对性不强、连续性不够、实效性不高、考评不科学等问题 (揭阳新闻网, 2011.8) , 这正逐步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关注。2013年暑假, 湖南省花垣县拒绝了两支支教队伍, 存在不讲卫生等问题。同时, “三下乡”团队, 多数为第一次参加活动, 为期4~7天不等, 并没有计划对同一地点开展长期性活动, 存在时效性不高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然而, 只有极少数支教团队明显认识到了短期支教的局限性。由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和深圳大学等三所高校学生组成的“蒲公英社”, 在普宁市梅塘镇内丰村支教时, 支教队员就感受到了短期活动的不足:“高校团队支教须建立在对当地教育情况有充分把握的基础上, 但农村教育的数据库、档案库建设又普遍滞后, 定点支教需要长年积累。”同时, 华南师范大学的齐梅教授在接受“蒲公英社”咨询时表示, 短期支教固然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但是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的可预计性都较差。针对短期不定点支教存在的以上问题, 需要高校长期定点支教。

三、定点支教道路探索

(一) “行为习惯培养为主, 日常教育教学为辅”的定点支教模式

本人在去年支教的基础上, 总结经验教训, 形成了“行为习惯培养为主, 日常教育教学为辅”的定点支教模式, 放弃以“语、数、外”为主的日常教学活动, 紧紧围绕“农村孩子们的日常常识”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包括教孩子们学习溺水抢救方法,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孩子们掌握了一项求生的技能。

(二) 留守儿童问题调研研究方法化, 推动政策化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在学校和当地村委的支持下, 我们团队在花垣县吉卫镇机司村小学进行了定点调研活动。我们通过抽样和分层调查, 调查从学前班至初三的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健康状况。我们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学习和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 我们研究出应对留守儿童学习和健康所面对的实际问题的策略。同时我们团队对当地人文地理、经济来源、风俗习惯等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调研, 我们有针对性地分析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方法化, 推动政策化来解决相应的问题。目前我们团队支教撰写的调研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以及探究分析》和《留守儿童身体现状以及干预措施探究》均被《教育教学论坛》录用并发表。同时, 也保持了调研的连续性, 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三) 体育比赛增強留守儿童的健康意识

2013年, 我们团队在研究留守儿童身体现状发现, 在被调查的27位孩子中, 22位孩子父母不在家, 留守儿童约占调查总人数的81%, 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管。然而, 约60%家长只受过小学教育, 约11%家长为文盲。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 健康知识淡薄;绝大多数临时监管人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为文盲, 凭经验抚养孩子。约74%的孩子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健康知识, 约4%主要通过电视媒体获得, 约9%通过课外书籍获得, 只有约13%通过长辈获得 (王春, 2014.1) 。孩子们主要从课本上获的健康知识。然而落后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使得课本上的健康知识少之又少, 留守儿童健康知识空白。因此, 我们举行了一次体育比赛。通过体育比赛, 我们旨在增强留守儿童的健康意识, 增加锻炼方式, 丰富业余生活, 健康地成长。

(四) 文艺汇演培养留守儿童的文艺素养

文艺汇演是我们定点支教成果的展示。机司村小学只有四名老师, 三名为代课老师, 老师采取包班制, 教学条件落后, 因而, 学校没有开设音乐课。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支教队员分工合理, 每位支教队员承担了一项或多项文艺节目, 在音乐课上、课间、还有放学之余, 我们会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合唱、独唱、小品等文艺节目, 每次的文艺汇演都是孩子们的成果展示。通过文艺汇演, 我们可以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 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健康快乐成长。

四、结语

本人深知支教是一个长期性活动, 需要大家一如既往地将这一活动开展下去, 并且呼吁更多高校学子和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到这一神圣的活动中来, 本人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 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下, 高校学子的共同努力下, 长期对落后地区进行定点支教, 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和人才资源, 平衡城乡教育, 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努力!

摘要:通过以湘西花垣县吉卫镇机司村小学为定点支教实践基地, 本人探索高校定点支教。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和人才资源, 对口对落后地区进行定点支教, 能够发挥高校的教育和人才资源, 对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具有推动和补充作用, 促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同时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促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定点支教,留守儿童,道路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通知, [2008]53号

[2]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 1996.12

篇3:支教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实习支教音乐教育专业学生

.实习支教是师范生职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较新模式,集教育实习与支教为一体,支教生计有双重社会角色——学生与职前教师,完全处于一种准工作状态。正是因为可以长时间、稳定的处于现实的基础教育教学环境中,实习支教对师范生职前准备的强化和职业竞争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1]。

[JP+1]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是实习支教工作的先行者和探路人。两校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起实施实习支教工作[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在充分吸取各兄弟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自2006年9月起,开展高师院校的实习支教工作。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也在随后的几年,陆陆续续的加入到了实习支教的大军当中。这一举措,无论是对于派送实习生的学校以及接收实习生的学校而言,还是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实习生本身而言,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

一、就派送音乐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学校而言

首先,通过派送实习支教学生,加强了与中小学的广泛联系,尤其是加深了对贫困边远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了解,使高师音乐教育更加贴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际,为进一步研究基础音乐教育并更好的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通过深入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学实际,促进了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开创了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加快了音乐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步伐,从根本上提高了准音乐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

最后,通过实习支教活动,使有音乐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有了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就接收音乐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学校而言

首先,音乐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到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学校音乐教育师资不足的状况,据笔者调查,基层的中小学校音乐教师严重匮乏,甚至有的学校在音乐教育专业实习支教学生来之前基本不开设音乐课,这一举措解了这些学校的燃眉之急,促进了偏远地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次,音乐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到来,为基层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学生不但带来了新的音乐教育教学理念,还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组织各种丰富有趣的音乐课外兴趣小组以及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等,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最后,音乐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到来,使接收实习生学校的音乐教师进行离岗培训和进修成为可能。据调查,近几年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培训非常重视,各级各类音乐教师离岗培训及进修的机会非常多,例如:“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等,但往往由于师资短缺等原因造成很多渴望参加培训的一线音乐教师为了不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得不放弃培训机会。而实习生的到来使这一矛盾迎刃而解。

三、就实习支教学生而言

首先,在思想政治方面,实习支教学生们通过实习支教,深入的了解了当地群众的真实的生产、生活和教育状况,学生们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离开时的依依不舍,逐步理解了实习支教这一举措的深刻内涵,逐渐增强了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也转变了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往,很多毕业生,尤其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总想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哪怕没有固定的工作,搞培训、带家教也不愿去边远地区就业,而通过实习支教,学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体会到了基层学校领导及师生对他们的重视和喜爱,逐渐坚定了他们到基层就业的决心。

其次,在教育教学方面

第一,了解了基层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通常学生们在去基层实习支教之前对基层的音乐教育状况并不是十分清楚,到了实习支教殿后之后才真正了解到了真实情况并逐步适应当地的音乐教育教学环境。

第二,实践了教育教学能力。实习支教学生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后来的驾轻就熟,基本熟悉了整个音乐课堂教学过程,大部分学生能够游刃有余的独立处理音乐课堂上以及课外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状况,甚至有的学生成为了实习点的音乐教学骨干,能够独挡一面,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通过常规音乐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的组织,不但巩固了自己音乐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还学会了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与音乐教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学生。

第三,认识到了自身在本专业及教学方面的不足,通过日常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学生们逐步认识到了自身在本专业及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明确了自己在专业方面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第四,锻炼了“一专多能”的能力,由于师资短缺等原因,部分音乐教育专业的实习生还承担了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如:美术、体育、英语、科学、新疆、地方史、政治、健康等品种繁多、门类各异的课程,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教学组织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体现了“一专多能”。另外,有些学生还承担了班主任、副班主任、大队辅导员等其他工作,锻炼了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耐心,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第五,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与交流,在实习支教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与学校领导以及學校的各个部门及时沟通和交流,使教学活动的一准里展开并解决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课时安排的问题、食宿问题等;一方面,通过与“同事”和同学沟通与交流,逐渐熟悉和了解了实习点的音乐教学情况以及学情并能独立完成音乐课堂教学任务;与此同时,通过与本专业以及其他专业同学沟通与交流,学到了很多教学以及管理学生的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通过与所教学生沟通与交流,运用谈话等方式慢慢了解了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喜好以及看法,知道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有关音乐课的反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他们不断的改变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使音乐教学更加得心应手,更受学生欢迎。

第六,提高了实习支教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日常教学实践,一部分实习支教学生积累了一些工作和学习经验和心得并将其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创作素材,非常有创新意识且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最后,在生活方面,通过实习支教,提高了学生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他们不但学会了做饭还学会了如何收拾整理内务,甚至有的学生还学会了种菜和干一些简单的农活,例如:摘棉花、摘葡萄等,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和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朝夕相处,共同工作、学习和生活,很多学生能够很好的处理与同学、同事之间的关系,大家相处融洽、其乐融融,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能够群策群力、和谐共处,使简单、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实习支教这一重大举措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实习生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实习支教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机会,使他们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通过深入农村中小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还了解了我们的国情、区情,更重要的是他们深入了解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更加坚定了他们献身祖国音乐教育事业的信念。

参考文献:

[1] 潘少兵,周葆华,刘峰,朱超平. 高校师范毕业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讨——以安庆师范学院实习支教为案例.高等农业教育,2009-06.

篇4:让城镇教师支教工作提高效率

支教工作的现状如何?

首先支教教师工作被动性大。笔者走访了周边地区10所有支教工作人员的学校,共调查了15位支教人员。调查表明,真正意义上愿意下到乡镇去支教的仅有2人,占支教总人数的14%(其中有一人还是因为在原校由于人际关系紧张,不得已而为之),86%的支教教师是迫于压力而来,因为从上至下关于支教的文件中都明确规定:不支教,晋职、晋级、评优资格取消。教师们普遍认为,把支教作为硬性规定与晋职、晋级、评优挂钩,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制度,它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大多数支教教师的积极性。所以,支教教师被动性很大。很多支教教师到农村学校后,为了完成任务,像本校教师一样,只是单纯地上课,没有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带到农村学校。可以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支教,充其量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是“下乡上课”或增加一点个人政治资本而已。

其次是支教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城镇学校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根据教师个人需要,如推算到哪一年该轮到哪些教师晋级了,便“合理”地安排这些教师去支教,学校真正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是学校的招牌,一般是不会派去支教的。还有的学校是通过抽签、抓阄的形式选派支教教师,更有甚者是学校“末位陶汰者”或是平时不受校领导欢迎,早就有意要“安排”的对象,这样导致支教队伍素质高低不一,水平参差不齐。这类人员在调查对象中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26%。

再次是支教教师给农村教师带来心理逆差。为了让下乡支教者安心工作,关于支教的文件都规定:支教教师享受派出单位同级别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有的学校还出台了种种优惠政策,如在支教期间,按每人每月300至5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每月报销一次往返交通费等。如此优厚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鼓动了城镇教师去支教,但容易让收入微薄的农村教师产生心理失衡,都是教师,凭什么咱们同工不同酬?仅仅就因为是来自城里吗?咱乡村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一辈子呢!如此种种,乡村学校教师对城镇教师的心理反差加大,同时加剧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心理隔阂,不平等感越加强烈。

最后是支教教师“两头忙”现象突出。表现在工作上面,部分支教教师是学校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他们大多承担着学校的重要工作,如管理、科研等。一旦支教走人,学校一时无法有适合的人选替代,许多事情仍得由支教教师完成,毕竟支教时间是短的,只有一年,于是支教教师不得不奔波在两校之间;在生活方面,支教教师大多数年富力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顶梁柱。支教时许多杂事仍要完成,他们一心挂两头,条件好的地方可早上出去下午归来,成为“走教”教师或“两栖”教师。

原因有哪些?

首先是思想认识不足。部分教育管理部门和城镇学校把支教工作当作政治任务来安排。在学期开学时召开支教会议、布置支教工作,联系支教对口学校,此后,在对支教教师工作的实效性进行跟踪评价,及时了解支教效果等方面均缺乏具体的措施,使支教工作成为支教教师的个人行为,大多支教教师只能凭着教师的责任心或良心去工作,其效果有好有坏不言而喻。

其次是受支教学校重视不够。任何事情除了外因推进,关键还是内因的趋动,如果缺乏内因的主动追求,注定不会长久甚至要失败。农村学校往往对支教产生过高的期望,希望能解决本校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于是只是被动地等待输入,管理层缺乏借助支教推动自己学校内部发展的规划,不能借助支教的有利时机激发本校教师的发展需求,没有及时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甚至部分受支教学校干脆把支教教师像安排本校教师上课一样给予安排上课科目,这样的支教尽管形式上到位,但其内容、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最后是支教活动形式单一。支教的宗旨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支教教师带去的往往不仅是课堂教学,而且还有较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这些都需要通过恰当的活动形式来表达。据了解,大部分支教工作往往采取支教教师到对口学校上课这一形式进行,支教教师上课期间会给某一班级学生带来变化,但对所在学校的影响却不够充分。农村学校教师任课较多,任务繁重,他们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听课,即使听了课,如果没有人说课、评课,受条件和水平的局限,教师的收获也不能达到最大值。支教活动形式的单一阻碍了最终效果的实现。

怎样提高效率?

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费保障体系。各地大多对支教教师采取精神奖励政策,应有一定的专项经费,要将支教经费纳入经费预算,或采取其他渠道,如企业赞助等方式,为支教单位和教师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同时建立经费审查制度,对支教经费进行专项督查,确保落到实处。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对支教学校的评价激励机制,将支教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对支教学校的考核内容,保障学校支持该项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对支教教师的科学评价体系,既要有学校的评价,又要有校外尤其是学生家长的评价,既要有领导的评价,又要有老师及学生的评价。评价要客观、全面,重点是工作绩效,如教研风气、教学效果、教师观念等。对优秀支教单位或个人要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对差的应取消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资格。

要建立灵活的支教活动体系。组织骨干教师兼职支教。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兼职授课,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学校。

优秀教师巡回讲学。定期组织“优秀教师讲学团”到农村学校巡回讲学,让优秀教师通过上示范课、作专题报告等形式送教下乡,指导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实行导师制度。由支教学校有经验的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在对口学校带几名教师,每月定期坚持听课指导,进行交流活动,促进对口学校本地教师迅速成长。

实行跟教学习制度。参照行政机关用人模式,对口学校选派教师到支教学校跟班学习或跟教学习,体验支教学校的管理、教学、研究等优秀模式,开拓受支教学校教师视野,丰富其经历,锻炼其成长。

开展跨校联合校本研究。支教学校与对口学校成立联合校本教研小组,组织跨校性校本研究。在跨校联合体研究中,组织教师上研究课,作专题发言或作重点准备的点评,联合校本教研负责人对上课、说课和点评作评价。同时,对口学校要借助支教之力充分开展校本研究,主动造血。

举办双休日专题讲座或培训。充分利用双休日,支教学校根据对口学校的需要,举办双休日专题讲座或培训,大面积提高对口学校教师的素质。

开设拓展型课程。城镇支教教师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对口学校开设拓展型课程,指导、培养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农村学生特长教育,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

篇5:支教工作的重要性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全方位的支教模式。

陕西师大附中在支教的广度、力度和深度上下功夫,由过去的物质支持,到教师轮训,校领导培训,再到学校整体全面的扶持,包括校园建设规划,制度建设、文化信息以及校园网站建设等等;由过去的单点扶持,对贫困学生的帮助,实验设备的支持,到多点扶持。

近年来,陕西师大附中已先后与蓝田蓝桥中学、蓝田玉山中学,长安六中等学校签订对口支援工作协议,明确了对口支援的具体目标、内容,措施、规划及任务完成时间表。积极开展“一帮一”献爱心活动,资助受援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努力降低辍学率。学校建立了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报告制度,每年向雁塔区教育局和陕西师范大学汇报对口支援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改进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法。

以教育管理软件支教是陕西师大附中的一大特色。过去10余年间,该校与陇县、甸邑县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每年都按照受援方的愿望,从各个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援助,使两县的教育教学状况都有很大改观。

二、坚持对口重点支援,确保支教工作见实效。

2006年8月,陕西师大附中与陇县教育局通过协商洽谈,达成对陇县二中的帮扶意向,确定第一轮帮扶支援工作,期限为6年,并向陇县第二高中捐赠笔记本电脑,复印机等物品。此次活动被陕西电视台、华商报,西安晚报、宝鸡电视台、宝鸡日报、陇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2006年12月5日的陕西省支教工作简报也积极推广了他们的支教经验。

在陇县第二高中建设期间,陕西师大附中为学校规划、校园布局、后勤保障与管理、实验室装备、实验仪器、多媒体教学、图书资料配置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扶。每年选派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参与其管理及教学工作,并采取挂职的方式,为帮扶学校培训教育管理干部。

陕西师大附中为陇县第二高中提供教育科研、课程改革、高考等方面信息,提供期中,期末考试试题,适时组织联考,每年为陇县第二高中教师提供一次来校听课、参观学习的机会,并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活动。帮助陇县二中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在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课程资源共享、课程设置和实施、校本教研、选修课开设等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每年出资5000元为陇县第二高中提供由中国电信、陕西师大附中,易信通公司联合创办的陕西师大附中网校优质教育资源,帮助陇县第二高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师生“一帮一”献爱心,扶贫帮困等系列德育活动。

三、不断强化学校的社会责任,积极推动西部支教工作。

为了鼓励骨干教师到贫困山区支教,陕西师大附中还特别制定了《关于省内支教教师待遇的意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充分调动了教工支教的积极性。高移风老师响应国家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支援边疆教育的号召,于2002年9月赴新疆阿勒泰地区二中支教三年,被评为阿勒泰地区先进工作者和陕西省对口支援先进个人。校长助理张帆老师于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赴新疆哈密农十三师红星中学任副校长。2008年9月,陕西师大附中又派出李楠(语文)、王李萍(数学)两位老师赴陇县二中支教。

为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骨干教师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研究决定,开展“陕西省实施基层人才援助计划”,从50个国家级贫困县遴选100名初中骨干教师到西安市办学质量高,师资队伍强的中学研修。2006年9月,陕西师大附中光荣地承担了此项任务。

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援藏的要求,陕西省教育厅承担着援助咸阳西藏民族学院附中建设和西藏阿里地区教育干部和老师的培训任务。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2007年11月,陕西师大附中和咸阳西藏民族学院附中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将在学校管理与教研教改等方面对该校予以经常性地指导和帮扶。

在支教工作方面,陕西师大附中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支教工作。2008年9月,与宁夏吴忠市85所中学签订了网络支教协议。2008年10月,又与新疆阿勒泰地区二中和哈密农十三师红星中学签订了网络支教协议。

篇6:支教工作的重要性

【摘要】分析了教师职前教育的实习支教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重申了开展实习支教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工作实际给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求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实习支教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师范生免费教育基础教育教育实习实习支教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教师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面貌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成效进一步增大。但是中小学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还很艰巨。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表现在:第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职业吸引力、竞争力不强。目前教师地位和待遇虽然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也还远远不够,教师职业还没有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有些地方还没有真正有效落实国家的政策,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较大的困难。而一些地方农村教师培训面临更多的问题,矛盾比较突出,教师培训经费缺乏等等。这些也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还面临较大困难,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第二,结构性的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城市普遍超编,而农村学校很多地方缺编。如果能把超编教师调配交流到有需要的地方,将会使一些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尤其是骨干教师紧缺的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然而,由于现阶段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城乡人才劳务市场的二元制结构,使城乡教师交流补充还面临很大的困难。第三,教师待遇有待提高。近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以及待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教师岗位仍难以吸引真正的教育人才。为解决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偏远地区中小学的师资问题,目前主要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城镇优秀教师下乡支教、定期支教。这在局部地区可以实施,也可以缓解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大学生志愿支教、师范生实习支教。可配合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引导优秀大学生了解基础教育、从事基础教育,从而逐步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的结构性矛盾。三是优秀教师讲学、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的职后培训等智力支教,这需要一定的财力保证,但效果难以保证。

以上措施中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和县域内教师定期支教可以在当地行政部门的行政干预下逐步实施。但由于城乡收入差异较大,生活工作条件差异较大,优秀教师往往不愿意到条件艰苦地区,农村教师想方设法调往城镇学校,即使迫于行政压力,也往往流于形式。大学生志愿支教和师范生实习支教等途径则可缓解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应该积极探索、认真落实。

相对于基础教育出现的新变化,高等教育中的教师教育体系也发生新的变化。近年来教师教育体系变化的总体走向是提高层次、走向开放。首先,教师教育办学层次提高。1999—2006年,高师本科院校由87所增加到122所,教师教育专业每年本专科毕业生人数达到近50万。其次,教师教育体系逐步走向开放。实行教师资格制度,选拔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发挥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科水平,增强中小学教师培养能力;鼓励高水平综合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再次,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趋向一体化。师范院校更多地承担教师培训,近1/3的教育学院并入师范等院校。

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开局良好。这一制度是推进教育发展、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的里程碑。从2007年开始,在教育部所属六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通过这一有效途径使得师范生的生源结构不断得到改善,生源充足,质量较好。这一政策吸引了来自中西部省份的优秀学子投身基础教育。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对于解决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这一政策目前仅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重点大学中展开,而作为培养落后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主力军,地方师范院校并没有享受到这样的优惠政策。落后地区的地方师范院校主要为本地培养中小学教师,但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这些师范院校往往教学设施落后,教学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因而难以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

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一直是困扰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的一大难题。首先,实习基地难以落实。大多数中小学由于升学率的压力,配合教育实习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往往以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为由拒绝承担实习任务。再次,实习生上课和锻炼的机会少。教学质量较好的中小学本应是承担实习任务的主力。但由于教学质量和社会、家长的压力。这些学校不愿也不敢让实习生上课堂,一般仅让实习生承担辅导等辅助性工作,没有给实习生真正的实习机会。另外,实习经费紧张也是制约实习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实习经费有限,实习往往时间短、环节不完善,稍微偏远的地区便不能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实习中实习双方的互惠关系没有加强,缺乏可持续发展;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缺位,缺乏统一协调;实习形式不够灵活,实习内容单一,实习深度和广度不够。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教育实习所面临的困境。开阔思路,换位思考,改革传统实习的模式和思路,才能探索出适应我国教育实际的互惠互利的新型教育实习模式。作为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问题的措施之一,师范生实习支教已由点到面逐步展开。2006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召开两次专题交流研讨会,推广西南大学、河北师大、忻州师院等学校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地方的经验,推动师范生实习支教在更大范围内展开。2007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要求高师院校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半年。师范生实习支教是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高师院校与中小学联系、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具有一举多得的意义。

实习支教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必须着重加以考虑:一是建立互惠关系,变单向服务为双向服务。在目前的教育实习中,实习学校为师范院校提供实习基地和实习指导等服务。师范院校是受惠方,中小学没有明显的收益。建立在这种单向利益关系上的教育实习,将师范院校推到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中小学往往不太愿意接受实习生,师范院校常常会碰壁。在新的实习支教模式下,双方变为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这样,两方面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就会明显增强。

同时。师范院校可以利用本身的智力优势,免费为中小学提供师资培训、教育咨询等业务,促进进一步深入合作,充

分发挥师范院校对地方基础教育的指导作用。师范生来自高校,他们可以将最新的课程理念、前沿性的科学知识、多样的教学方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带到农村的中小学。从而打破农村教育狭小地域的封闭性。与此同时,农村学校的原任课教师可以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利用指导实习生的机会进行业务提升,包括免费到师范院校接受短期业务培训、参加学术交流,从而可以解决农村教师的职后培训问题。在这个互惠关系中。师范院校和中小学应加强互动性。比如,师范院校可以与中小学建立“联合体”。一方面,中小学为师范院校提供教育研究现场和教育实习基地,并在实习过程中为高校提供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师范院校为中小学提供科研指导、教育咨询,在中小学开展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的调研工作。双方互惠互利将有利于打破目前实习工作的僵局。

二是明晰各方角色,调动各方积极性。实习支教工作不仅涉及落后地区的中小学和师范学院,还涉及地方政府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应从政策、经费上予以支持,这既是对师范院校实习工作的支持,也是对当地基础教育的支持,最终受惠的是当地的教育事业。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实习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应成立有关的协调机构,及时根据当地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师范院校积极沟通,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地域,将实习生妥善安排到适宜开展实习支教的中小学。一方面,应督促中小学加强实习指导力量。完善实习环节,确保实习效果。另一方面,应督促师范院校积极开展智力支持活动,通过物资捐赠、免费培训、科研指导等方式全面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确保中小学受益。

三是兼顾社会责任,完善实习支教环节。传统的实习工作往往仅限于课堂,而要了解基础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区基础教育,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村庄农舍。应通过农村实习支教来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了解基础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师范生在实习和支教的同时,可利用家访、社会调查等机会了解农村,参与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实习工作可从学校延伸到乡镇村落和农户家庭。例如,可将农村社会调查和智力扶贫作为实习生的一项实习任务,让大学生深入农村实际,了解农村的现状,并为农村和困难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实习小组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实习学校,到周边村落,将党的富民政策、近年来城乡的巨大变化、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用的科技知识带给农民,可以组织一些诸如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科技咨询、帮学帮教和扶贫济困之类的活动。同时,部分学生还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开展有关三农问题学术研究工作,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可以安排本校优秀教师与实习生同时深人中小学,既可以补充中小学指导力量,方便实习生的管理,也有利于各方面的沟通协调,同时,还为高校教师提供了参与农村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和文化扶贫的机会。在这种情形下,高校教师一方面可以到农村寻找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可以转化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其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例如,在生物资源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可以开展研究与合作。

上一篇:mis否定前缀的英语单词带翻译下一篇:我的青春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