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2024-05-29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精选14篇)

篇1:《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中华少年》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这是分角色朗诵的基础,每个学生自由读,大声读,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词句含义,弄懂每一小节的意思,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有利于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然后我让他们四人一小组练习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角色练读,然后每一小组读一个小节接读整首诗,同时让他们小组竞赛,读完以后我进行评价,当然是以鼓励为主,并且让学生互相评价。

第一遍读得不够好,我范读了最难读的一个小节,学生心领神会,进步相当大,然后我让每个小组再重新练习,又接读了一遍。为了怕学生厌烦,每一小节我让他们顶多读两次,我再让他们读的时候,不再读自己已经读过的小节,而是延后一个小节。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他们充满了激情,越读越带劲,当下课铃响了以后仍然还想读。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是全诗的总起。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我让学生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时,学生的回答很不令我满意,学生对某些诗句含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看来这节课在指导朗读方面我做得很成功,但是启发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方面我做得还不够。

篇2:《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我重点从以下环节组织教学:

首先,课前预习时让学生查找和本文有关的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图片和小故事(例如:了解传统风俗,中共一大,纤夫,改革开放,八国联军进中国等)。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汇报机会,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中就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领会作者的思想,比如:在学习“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学生就能知道诗句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历史事件:中共一大,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怎么一回事了,无需老师去多讲,学生就懂得应该继承先辈们的志愿,做合格的中华少年。

其次,重视学生的朗诵指导。学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也为了培养学生表演朗诵的能力,我首先播放《中华少年》的朗诵视频给学生观看,接着让学生模仿进行朗读;之后四人一个组进行自由朗诵;最后配上优美的音乐,全班分角色朗读、表演读,从而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感世界。这样,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既感受到诗歌很强的节奏韵律,又在读中生发了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当然了,组织学生交流朗诵后的体会。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交流内心情感的体验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我先让学生在本组内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之后再读全诗,抓住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进行全班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达到了“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不足:

1、没能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平常不善言辞的学生,我忽视了对他们的关注,可能是我急于想完成我的课前预设,今后应让视线转移,毕竟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一枝独秀不是春。

2、学生谈体会的时间少了点,如果让他们动手写一写,学生则会更深刻地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篇3:《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课《花儿与少年》由作曲家吕冰创作于1956年,是根据青海传统歌舞《四季调》改编而成。乐曲为ABA三段式结构。以下是我对同一个教学片段前后两次的教学设计:

一、第一次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求大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青海省一些地理、风俗以及歌舞的资料,同学们都带来了吗?请展示出来交流一下!

2.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做成课件,我们一起来看看了解青海!

3.青海省及“花儿会”资料。随课件教师现场解说: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秀美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还有中国最美的淡水湖之一———青海湖;有著名的文成公主庙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而且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4.介绍花儿会。

5.听一听阿宝演唱的歌曲《花儿与少年》片段。

6.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少年》外,同学们,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舞、器乐,刚刚欣赏青海风光图片的时候)

7.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乐器版本的《花儿与少年》给大家欣赏。

(二)剖析与体会

1.老师检查学生课前的查找资料情况,学生准备充分和大家一起交流,但学生的资料和老师课件的介绍过于具体,稍把握不当就成了地理课,而缺乏音乐性。

2.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听觉的作用,本课是一节音乐欣赏课,要让学生多次聆听作品,但上面的设计有些单调,听阿宝的演唱后直接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现歌曲,如果学生说舞蹈、绘画等答案,老师还是硬要把学生拉到接下来的器乐曲的答案中。老师的问题还要再推敲。

3.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体验、参与不够充分,还可以再进行精细的教学设计,好好推敲每一个问题,既考虑满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又要兼顾音乐课的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欣赏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二、第二次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

1.老师手风琴演奏《四季调》音乐,学生拍手走进教室。

2.同学们刚才听着音乐拍手走进教室,老师再演奏一遍音乐主题你再听一听,感受到怎样的情绪?

3.有同学听过这段音乐吗,你是在哪里听到的?

4.大家知道音乐的名字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听老师来介绍。这段音乐就是青海民歌《四季调》的旋律,今天的音乐课,我们一起去青海,欣赏那里的民歌。当地的人们知道我们要去做客可高兴啦,邀请咱们参加他们的聚会,你想不想去呀,是什么聚会呢?(出示幻灯片)

5.原来是山坡上的“花儿会”,这里的花儿不是指普通的花朵,而是指我国民歌中山歌的一种,“花儿会”就是演唱山歌的聚会,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视频)

6.花儿会上的歌声给你什么印象?学生回答:用方言演唱有当地的特点。很淳朴、自然、热闹。老师:人们唱起花儿声调既高亢嘹亮,又委婉动听。

7.花儿会上人们唱起许多山歌,但他们最爱唱的还是《四季调》的歌声,就连歌唱家们在舞台上也喜欢演唱这首歌曲,让我们听一听由吕薇、吕继宏演唱的《四季调》,大家边听边轻轻拍手,歌曲是几拍子的?

8.老师贴两朵花,看两朵花有什么区别?(大小不同,2/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

9.用LA哼唱旋律,唱出两拍子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10.大家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2/4拍,你准备怎么表现?

11.再次随钢琴用LA哼唱旋律,加上你喜欢的方式。

12.大家轻声哼唱歌曲前两句,看老师怎样为歌曲加了什么?谁来学一学。

老师加了声势,一起做一做腿腿|手手响指|

13.老师弹琴里圈同学用LA哼唱旋律,外圈同学做声势。

[欣赏《花儿与少年》]

1.《四季调》的旋律人们太喜欢它了,作曲家吕冰根据他的旋律创编一首新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想不想听?在青海花儿是指姑娘,少年指小伙子,听音乐中《四季调》的旋律出现了几次,分别在音乐的什么位置?

2.出现两次,开头和结尾。老师贴结尾的花。

3.听老师演奏中间部分,轻轻拍手,仔细听音乐还是两拍子的吗?

4.变成三拍子,情绪上更抒情优美,老师贴中间部分的三朵花。三拍子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乐曲的结构是ABA三段体结构。乐曲中各段落拍号的变化随之带来了情绪上的变化。

……

【教学反思】

这堂课主要通过前后两次教学设计和现场教学,发现第二种教学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次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中我采用多种欣赏手段,如观看花儿会视频、分段欣赏、全曲欣赏、边听边议、用舞蹈表演等,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不同聆听中加深对音乐主题的印象,学生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为乐曲分段,并且通过对比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变换拍子在这首乐曲中的表现效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乐曲,学生学得主动更积极!这种学习方式很适合中年级的孩子。

通过这两次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我从中收获了很多。同时也发觉自身的不足之处,作为音乐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常抓不懈,选用手风琴上课我考虑了很久,手风琴演奏音色明亮又有新意,原来上学时演奏很流畅的乐曲却在上课前又苦练了一番,就怪自己平时疏于练习,看来音乐教师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抽出时间练习音乐基本功。

教学技能课堂的应变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观看花儿会上的演唱后,学生说那里的人们歌声很高但声音有些沙哑,我回答人们演唱的歌声如同青海高原一样高亢嘹亮,但歌声沙哑当时没想到合适的话来解答,就匆匆一带而过,留下了小小遗憾。课后细想,其实可以说人们热爱歌唱,生活中处处充满歌声不知疲倦的歌唱就可以了。由此可见,教师备课时每一个小细节都要认真考虑,问题提得巧妙而有效,让学生思考后容易回答。

一节好课需要教师反复的琢磨,思考课的结构与时间安排、教学策略的选择、语言的组织,需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积累与提高,积极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认真踏实上好每一节课,把音乐的美带给每一位学生。

篇4:《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一、中华少年团队劲跑——冠军31脚队员的选材

劲跑——冠军31脚是一个集体项目,它要求每一个参赛选手都要运用同一个技术动作,团结协作共同完成集体比赛,所以人员的组成最好是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在身高、体重等方面应尽量相差不多;在身体素质方面应选速度中等,协调性比较强的学生;其次是所选队员团队意识要强,再次是所选队员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中华少年团队劲跑——冠军31脚的训练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按划分小组(每3人一组)进行小组训练。这个阶段主要练习的是三人四足练习,对于队员们来讲比较容易,但一定要讲好要求——即在注意安全、相互配合的前提下,一定要先慢后快,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的是六人七足练习。即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由相邻的两个小组再次结组——组成六人七足进行训练,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此阶段的练习会比较顺利,组织起来也比较快。

第三阶段:主要进行的是12人13足的练习。在练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准备姿势要整齐划一,预备时前脚要紧贴起跑线,两脚前后开立的幅度大小要一致,上体要稍前倾,目视前方,注意力集中。(二)在练习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情况,如:步调不一致、速度不统一时,而出现队员摔倒或队伍变形时,组织教师应立即鸣哨停止练习,并及时调整队伍准备好后再进行练习。(三)在跑动前,也就是准备出发时,要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好习惯,这时要引导他们学做“哑巴”队员,同时引导队员从心理上一定要放松,速度上要适中,同时要注意自己在集体中的影响。(四)在集体协同配合,步调一致的基础上,一定要步伐轻快。

第四阶段:进行18人19足和24人25足的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多强调练习的基本要求。从开始的站位、脚的上线、上体的准备姿势以及练习过程中的协调配合,步调一致都要面面俱到,毫不含糊。(二)要注意跑的节奏。教导学生劲跑比赛只有全体队员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劲跑训练与比赛,速度的一致最为重要,从开始练习就不能只突出自己,显示自己,每个队员的速度节奏一定要与大家合拍,要从走——快走——慢跑——劲跑中不断的磨合大家的步长与步频,从而使大家在跑的节奏上逐步达到协同一致,密切配合。

第五阶段:进行30人31足训练。首先在出发前,要严格检查准备姿势,要做到两脚站位准,左右开立要协调,搭肩搂腰要协同一致,而且准备姿势要做到上体前倾、目视前方、炯炯有神、注意力集中。其次,在全程练习中要注意训练的速度,一定要先慢后快,要注意整体的配合与磨合,逐步提高跑的速度。最后,要对冠军31脚进行计时训练,我们可采用由慢到快,由短及长的练习方法,不断的调动队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

三、中华少年团队劲跑——冠军31脚的训练距离划分

冠军31脚的比赛距离为50米,为使其在训练时更合理、更科学、更能体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也更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练习时在距离上我们应先短后长,逐步增加,在平时的训练上我们可在场地上设计并画好这样几条线:即预备线(集合线)、分段线(调整线)、终点线,用这几条线来划分我们的劲跑全程,来为我们的训练服务。

(一)预备线:也称集合线,这是50米劲跑的起点。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劲跑训练时,我们可画一条约25米的长线为预备线,让参训的队员按小组站在线上,并形成准备姿势,要求参训队员搭肩搂腰,抬头挺胸,目视前方,严阵以待。

(二)分段线:也称调整线,就是把比赛的全程根据训练的需要划分为几段(15米、25米、35米、50米),并根据此距离画出与集合线相平行的平行线,也就是从集合线算起依次在它的前面画上四条直线,这四条直线把劲跑的全程分成了四段,我们可依据这四段进行分段练习,这不仅降低了练习的难度,也为学生预定了短期的目标,更为可用的是中间这几条分段线,在平时训练时,不仅可做为短期目标的终点线,也可作为下一个目标的集合线使用,它为调整队伍提高练习效果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终点线:它是50米劲跑比赛的终点,画的线一定要醒目、突出,在它的前面我们要铺好海绵垫以防止学生最后冲刺摔倒跌伤。

四、中华少年团队劲跑——冠军31脚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一)选拔及训练之前一定要向队员讲清劲跑比赛的意义。通过冠军31脚的训练,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还能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奋勇争先、耐受挫折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训练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冠军31脚的真正意义。队员们通过身体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其意义会不断的凸显出来,可以这么说冠军31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磨练了学生意志、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要在练习过程,时时强调步调一致。集合站位要整齐划一,劲跑练习要注意自己的步幅,在自然放松的前提下,要使自己的步幅、步频与他人保持一致,这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才能达到。

篇5: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我在讲这一小节时,先解释几个词的意思,例如: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然后就提问这几个词比喻什么,接着就让学生读,后再归纳这一小节的意思。

我以为自己这样设计这个环节能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结果不然。学生只是很被动地去读,根本不知道这一小节说什么,更谈不上本节的中心所在,且气氛相当沉闷。看到这种情况,我不再多讲,就让学生读,老师范读、全班读、男女生读、分组读、师生配合读等形式,这样一读,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能使学生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这一小节中心意思学生也明白了。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呢?静下心来思考,究其原因是

1、老师包办得太多了,比方说,这课是以读为主的,老师只需讲白方法、要点,要求就行了,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读去领悟本节的意思或情感。

2、教学手段不够灵活。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如果能用上配乐去诵读,其效果可能会更好。

3、课堂评价语欠丰富,未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读得好时,老师应当使用各种课堂评价语,特别是小组赛读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驾驭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竭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真正实现一名教师的人生价值。

篇6: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中华少年》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也就是说这篇课文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这是分角色朗诵的基础,每个学生自由读,大声读,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词句含义,弄懂每一小节的意思,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有利于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然后我让学生四人小组练习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角色练读,接着让每一小组读一个小节接读整首诗。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学生们充满了激情,越读越带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篇7: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由于课文是一首诗,诗歌偏重于抒情,许多诗句比较凝练,包含的知识较为丰富,在表达上也比较含蓄。教学这首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诵课文。要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是教学的难点。所以,我让学生四人一小组练习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角色练读,然后每一小组读一个小节接读整首诗,同时让他们小组竞赛,读完以后我进行评价,当然是以鼓励为主,并且让学生互相评价。

教学中,让学生展示课前查找和本文有关的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图片和小故事,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汇报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与感悟。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进而使学生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篇8:《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一、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支撑民族发展壮大的根基,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基因。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预言文化的根脉“正像活的种子一样,天上降下滋润的雨水,它就会抽芽、成长,伸展它造福的树枝,开花、结果”。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青少年从他们诞生的第一天起,幼小的心灵上已经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成为伴随他们成长的内在动因,预防和抵制不良文化侵蚀的抗体。这种精神基因打上传统文化烙印,成为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名片和标识。

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成长时期,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在父母的家教、家风的潜移默化影响下,经过学校系统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就如同播下的种子一样,在青少年学生心中生根、抽芽、开花、结果,并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使之成长为一个拥有中国心、敢于担当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然而,青少年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时时会遇到成长的烦恼。当他们感到心理烦躁、思想苦闷时,往往找不到可以信赖的沟通对象,只能依赖微信、QQ群在同伴中交流、宣泄,有时就会与家长、学校、社会产生隔膜,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其实,改革开放以来,“90后”、“00后”青少年学生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学校教师必须重新认识变化了的教育对象和变化了的成长环境,更新教育理念,贴近学生实际,倾听他们的成长需求,尽心尽力地呵护其成长,耐心细致地回答他们的疑惑,激活其心中的精神基因,引导他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找回民族精神的根基,确立中华文化的自信。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影响人,人改变环境。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校内外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远比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力要大。从校内成长环境看,追溯近代学校强调知识论和工具论结合的教育理念以来,对学校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教育实践表明,教育功利化导致高考指挥棒影响下的不良教育生态,而这恰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器合一”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就是要求培养青少年学生注重做人、讲究礼仪、养成良好的道德,其核心是怎样做人的问题。东西方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应相互包容、取长补短,而不能“取形遗神”。目前,从小学到中学,即使在语文课程中,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内容占了相当的比例,但还不如我国台湾地区课本中的比例高。更为纠结的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背诵唐诗宋词、经典古文,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并非在学懂弄清基础上记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故而一旦考试结束,学生就忘得一干二净,难以引导青少年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的正能量。

从外部成长环境来看,学生面临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交流、交融与交锋,必定会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学生产生极其复杂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健康、先进文化的积极影响,也有冲破道德底线的淫秽、粗俗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学生通过各类社会网站、即时通讯工具、移动智能终端等渠道获取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使学生真假难辨、美丑不分,这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而社会上大量拥入的网络游戏、进口大片、时尚文化、快餐文化等文化产品,又极大地改变了青少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难免会使其沉溺于浅阅读,对经典兴趣索然,将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抛之云外。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让青少年形成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在当今世界,一个民族无论怎样与世界接轨,我们的青少年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独特的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所以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科教师都要敢于担当,激活埋在学生心中的精神基因,排除外部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二、保持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那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就是丢弃根本,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历史的必然联系。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正如《纲要》指出的,“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弄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延续;要弄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创新。两者共同的核心价值是积极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努力做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相结合,与弘扬时代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梳理,《纲要》明确指出,“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怀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这一要求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与接受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对完善学生的思想品德、理想人格、政治素养有所帮助,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自信、自尊、自强、讲文明、有爱心、守诚信、敢创新、高素养、大写的中国人。

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阐释中,个人、家庭和国家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弘扬的是身、家、国、天下一体的整体意识。无论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格言,还是道家践行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格养成,抑或墨家主张的“天下尚同”的政治理想,无不体现了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因而,《汉书·贾谊传》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生价值选择。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服从整体利益的人生信条,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精英和仁人志士,他们居安思危、崇德重义,恪守民族之节,敢为正义献身。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到王安石“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的牺牲精神,以及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之志,无不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都是值得青少年学生传承和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发展证明,家国情怀,发端于家庭,形成于学校,践行于社会。所以,学校开展的青少年学生爱国情怀教育可以从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热爱祖国做起,夯实家国情怀培植的根基,奠定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

家国情怀的培育要与当前中小学开展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相结合,要在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的结合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生境界,使他们从小就培养以国家兴旺发达为己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理想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博施济众始终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提出的“吾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等名言,最能体现“仁者爱人”的道德价值理念。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也是把“仁”字放在第一位。而墨子的“兼爱”、庄子的“爱人利物之谓仁”,都充分体现“仁者爱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青少年学生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就是要引导他们从孝敬父母的爱心做起,这是“仁”的原点,然后在与同伴和师生交往中推己及人、泛爱大众,对待同伴和同学的不同意见要有厚德载物的宽厚仁爱精神,对人对事都要胸襟宽广、容载万物,发扬中华民族博大包容的民族气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施济众,就是要有大爱之心、感恩之意,乐意帮助他人,关爱社会。因而,在青少年学生中要积极提倡随手公益,节约用水用电用粮,力所能及参加社会慈善、环保公益活动,培育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这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素养、高尚品格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青少年学生的修身,旨在培养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首要的是正心笃志。孔子提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求人们志存高远,不为眼前小事所烦恼,要淡泊明志,迎难而上,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崇德弘毅强调修身自强,奋发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个人梦想。修身要求自省自讼。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提倡经常地自我剖析、反躬自省,要多一点自励,少一点自负,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修身在于践行,远大理想不等于现实,要把志向转化为现实,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因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引导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培养良好的学风和行为习惯,奋发向上,自立自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路径,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和远大志向。

三、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基础教育经过课程改革,已经在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为加强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实施平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仍然缺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任务,而且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社会舆情的积极引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整体合力形成等方面都要全面规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纲要》的顶层设计为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描绘了美好前景,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当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联系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热爱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因此,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只有自身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才能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低年级以培植情感为主,可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从认识汉字,学会普通话、地方方言,诵读古诗,知晓仁人志士的故事,了解家乡生活习俗、传统节日、礼仪文化,感受爱国情怀,培养亲近自然、珍惜生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生活的情感。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可以从学习书法、诵读经典着手,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熟悉仁人志士坚持正义的故事,逐步提高辨别能力,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和亲近感。初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注重认知与行为的结合,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从各种文化体验的感悟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归属感。高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认识国家前途命运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建立文化自信,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尊严和国家的核心利益。分学段有序推进要做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针对不同层次青少年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重点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追求学用一致的育人效果。

第三,改进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要融入中小学各科教学,教育主管部门要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充实相关教材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运用学生喜爱、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开展教育,特别是要开发和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文化精品,构建校内外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合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格局,力求形成教育合力,产生整体育人的效果。

篇9:对《中华文化的勃兴》教学的反思

一、教学设计

由于本课的内容涉及中国文字的演变、中国的历法和名人(爱国诗人屈原、名医扁鹊)以及战国时期盛行的钟鼓之乐,多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关联,所以笔者想这样设计本课的内容:

在“文字的演变”部分,我设计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而后,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探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字的兴趣对其感兴趣并了解其由来背景的文字进行讲解;在讲解中国的历法的时候,讲述夏朝历法的发明、商朝历法的特点、战国24节气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历法和24节气,并让学生深入思考它们的作用。让学生课下继续搜集24节气的谚语;在教授屈原和扁鹊等人物时,以讲述历史人物的小故事为线索,突出其伟大的贡献;对“战国时期的钟鼓之乐”的教学设计,以图片展示和讲解为主;最后总结认识(总结出今天的收获,并引导学生继续探究):1.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知识想进一步了解?你打算怎样继续去了解呢?2.对于这些知识,你还能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吗?3.把自己探究的成果互相交流和展示。

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反思

在讲授屈原和扁鹊的优秀品质和爱国之心时,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歧义。他们不了解屈原为何会跳汨罗江。他们认为屈原可以选择很多种方式去爱国、去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跳江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下课后,我多方查阅资料和向资历较深的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发现了一些不足:首先,历史人物所处的生活年代和生活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理清了他们生活的年代的特点,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能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做出如此的举动。其次,学生本身对当时的历史情境了解得不全面。单凭课上的40分钟不足以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当时的历史。只有引导他们查看相应的历史资料才能更丰富和拓展他们的知识,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再次,一堂好的历史课,不仅要老师讲得好,还要学生参与度高,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的。

在历史课上,我有意识地贯彻新课标,上了一节“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即:笔者要求学生根据上周学习的“中国的灿烂文化”内容中学习的关于编钟这一历史知识,希望他们在一周的准备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也能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大家所熟悉的东西创造美妙的音乐的历史课。课前,由于我做了充分的备课和精心的课堂设计(如:用几个碗横放在桌上,再用筷子能敲出美妙的音乐;把木头和绳子在特定的角度摩擦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谁知在课上的实际情况却与我的教学设计相差甚远。课堂上一片宁静,分好的几个小组也并未按照原先的计划派代表上台表演,让我很是尴尬……从讲台上我灰头土脸地下来之后,在反思记录上我这样写道:“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耗费的精力最多,但却上得最失败,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请教本班的几位同学,他们告诉我说:“老师,首先,分组讨论的人员要安排得好。每组中,得有一个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组长。同时事先申明不能自由结组。其次,因为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来自普通家庭,有的同学甚至对乐谱一窍不通,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要想出如老师您总结时说的用筷子敲击碗发声和通过木头和绳子的摩擦来创造音乐,对于我们来说是有点困难的。”同学们的回答让我恍然大悟,我不能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凭空想象各种情境,尤其是在设计关于课堂教学拓展的课程上更是如此。有了这次的教学经验后,我在此类课堂拓展类课程的教学设计上,就更加注意细节问题,更加注意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注重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背景。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这一进步,不得不归功于教学设计反思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冯荣国.培养反思探究能力的试验[J].历史教学,2010(7):22.

[2]朱世光.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品质的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08(9):17.

[3]吴洪成.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

[4]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湖南省沅陵县第二中学)

篇10: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具体描述了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的自豪之情,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在教学中,我着重分析课文的结构:总---分---总,对具体的分析不够透彻,就比如:“雪莲”喻指纯洁,“乳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以致在考试中,学生的正确率不高,总把他们搞反,学生错失了很多分,下次要注意,着重强调。

而这首诗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抒发自己作为中华少年的那种自豪;在读中表达中华少年建设祖国的勇气,在读中体会诗人表情达意的方法。我采取了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方式,但对每节的内容只是一读而过,因为我觉得内容太多,花在读上的时间很少,这样是不好的,要让学生多读,读中其义自见,在读中理解,在读中领会,在读中表意。

篇11:课文《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略读课文的有效教学需要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课前阅读课文,搜集资料,还需要教师有意识的指导,略读课文的有效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喜欢课文,愿去探究,略读课文的有效教学需要学生积极的诵读,让他们在形式多样的诵读中体味语言的魅力,感受诗歌的韵味和节奏。

这次活动是在9月18日上午在保定中心小学开展的,三山区小学语文中心组成员观摩了施萍萍老师执教的公开课《中华少年》,观课的老师充分发表意见,并与施老师面对面交流对话,下面选录部分教师的评课以供研讨。

龙湖中心小学杨春老师的观点是“把诵读放在诗歌教学之首”:

能把一篇课文教得简单是我们每位教师所愿意的,能简单快乐地去学习课文是每位学生所希望的。语文课能否上得简单而有效呢?我认为应该是可以的。因为语文学习的内容即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学生只要“读进去”即可,就这么简单。

篇12: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评价读可以是师生间的评价,也可以是生生间的评价。学生爱挑别人的毛病。教师对这种现象加以引导,对别人的朗读要先提出优点、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指出要改进的地方。如让学生评评老师读得怎样,哪个词读得好,为生生评作铺垫。通过评价,有利于掌握朗读的技巧与方法。这时,再加上赛读、挑战读,学生就更来劲了,学生的好胜心理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纷纷要向班里最好的同学挑战,也感受到了朗读有趣。

让学生人人都读,人人都有体会,人人有收获。改变了课堂教学以往情形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以动带静,以优促差。全班同学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了。文章中重点、难点在学生无拘无束的说的过程得以消化。更重要的是朗读能力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

这样就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篇13:英国反思青少年教育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就骚乱向全国发表的演讲中表示, 英国整个社会的“道德崩溃”是发生如此令人震惊的社会骚乱的根本原因。他说, 骚乱给整个国家敲响了警钟, 让人清楚地看到, 社会道德和价值体系长期以来缓慢而持续不断地沦丧。

卡梅伦宣布, 将对政府现行的所有政策逐一评估, 开始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重建。英国政府各个部门和行政机构将以此为指导原则, 分别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政策展开重新评估, 从教育、福利、文化、社区政策一直到司法系统。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中表示, 要强调学生纪律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他说, 这些年来英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乏对年轻人纪律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养成”, 这是造成这次骚乱的原因之一。戈夫指出, 贫穷和弱势地位不能成为发动骚乱的理由, 追根究底还是道德感和价值观的问题。他指出, “很多人即使生活艰难也从来不偷不抢, 把暴力骚乱和贫穷联系起来, 是对那些为生活所累的普通民众的一种侮辱”。

戈夫表示, 9月新学期起, 英国中小学将更加认真地对待校园纪律问题。新的校园纪律措施包括:老师有更大的权力搜查学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进入学校等。他说:“老师要有更多的权力管理学生不当的行为, 而我们的司法制度也要支持老师对学生行使管教权。”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也呼应戈夫, 提出政府应该提供公民教育课程, 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他们存在的目的和价值。

学校:强调家庭教育功能

“年轻人骚乱凸现英国教育失调”——英国校长协会负责人布莱思·赖特曼批评家长的管教缺失给年轻人造成了坏的影响。虽然骚乱也有成年人参与, 但是大多数都是青少年。赖特曼表示, 家长们应该面对这个事实, 好好管教自己的子女。

赖特曼将年轻人参与骚乱归咎于家庭功能失常、社会上弥漫错误的价值观、消费主义等等。他说, 在各种综合影响下成长的英国青少年普遍有着“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人生态度。一名参与抢掠的女孩对英国广播公司说, “让警察和有钱人看看, 我们可以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伦敦奥运会形象大使兼志愿者切尔西在参与打砸之后夸耀说:“这是最美好的一天。”这些令人震惊的言论引发英国人的深思。

家长:送参与骚乱子女归案

一场打砸抢烧给英国带来极大的震撼。被拎到审判台前的, 不仅仅是青少年, 还有他们的父母。英国一民意调查机构最近的调查显示, 80%的英国人认为, 父母教子无方, 家长至少要对骚乱负部分责任。许多人批评现在的父母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认为父母不够严厉, 管教孩子不得法。

伦敦奥运会形象大使兼志愿者切尔西因参与骚乱被其母举报归案。母亲亚丽安情绪激动地说, 举报18岁的女儿是一个不得不作出的艰难决定, “但是我必须做应该做的, 即使她不会感谢我”。她说:“我不后悔, 如果还有这样的事情, 我还会这样做。”亚丽安表示, 看到那些在骚乱中受到伤害的人们, 她深感身为父母不应该让孩子逃脱惩罚。她希望其他父母也能有同样的勇气。在曼彻斯特, 警方特别张贴了“举报榜”。两名分别为15岁和14岁男孩的母亲在看到自己儿子的照片上榜后, 亲自将他们送到了警察手中。

致力于影响育儿政策方向的社会组织“家长出来大声说”的创始人玛格丽特·默里希表示, 任何送孩子自首的父母都是正确的。她说, “有时候, 爱, 必须是严厉的”, 父母必须告诫孩子, “你做错了, 这就是后果”“送你去警署, 不等于我不爱你、不关心你, 而是因为我更爱你、更关心你”。虽然玛格丽特承认送孩子自首会带来“刻骨铭心的痛苦”, 但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篇14:《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第一个变化是抓住对话,层层推进,感悟闰土的形象

围绕我和闰土的对话,首先,我让孩子们读出有几件事;然后引导孩子们入境,接着又通过对话插图体会对话时的情感;最后通过学生原形示范和老师的引读,让孩子们达到入情入境的朗读地步。我觉得这个过程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孩子们对闰土的认识由粗浅到逐步深入,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的统一。

第二个变化是突破难点,化繁为简,深化闰土的形象

“四角的天空”历来就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难点,我没多去纠缠,而是采用想象、对比的方式去感悟闰土的形象。孩子们不仅能读懂文字,还能读懂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思,他们说是作者的写作技巧,这正是语文学习所需要的。

第三个变化是回旋反复,扣紧文本,丰富闰土的形象

第一自然段在这篇课文出现了三次,我自认为做的比较自然巧妙的,它体现了初识闰土、了解闰土和牢记闰土这个形象的作用。同时,也把这段非常美的经典的场面深深地扎根于孩子們的心中;另外,也让闰土的形象更加丰满。

记得一位小语专家曾说过:一堂语文课应该留下的是语言、情感、形象,我想这正是我想尝试的做法。另外,我还需说明二点:为什么不在第一课时介绍鲁迅?先让孩子们接触大文豪的文字,让我们读出意思,读出兴趣时再在第二课时作介绍,我觉得这比纸上谈兵会更好一些;这堂课的主线我是抓了人物的语言,下节课抓人物的动作、外貌。整堂课用了比较简单的方式、简练的手段,孩子们深入浅出地理解了难读懂的课文。

(作者单位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乐坝镇小学)

上一篇:关于点燃希望作文下一篇: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