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习题

2024-07-04

国际直接投资习题(共8篇)

篇1:国际直接投资习题

投资方式

一、选择题(单项或多项)

1.国际直接投资的突出特征是(D)。

A.投资方式 B、投资利润高

C、投资风险大 D、投资者拥有有效控制权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构成外国直接投资的最低股权比例为(A)。

A、25% B、50% C、75% D、100% 3.通常所说的“三资”是指(ABC)。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C.外商独资企业 D.外商投资企业 4.补偿贸易是一种(A)。

A、灵活利用外资 B、海外投资 C、技术贸易 D、直接投资 5.分公司和母公司的关系为(B)。

A两者相对独立

B.分公司是母公司的组成部分

C.分公司和母公司可采用不同的名称

D、分公司对自己负责任

6.分公司在将利润汇回母公司时(B)。

A.需缴纳预扣税

B.不必缴纳预扣税

B.由母公司缴纳预扣税

D.需缴纳所得和预扣税

7.子公司在东道国是独立的法人,所以(A)。A.除缴纳所得税,汇出利润时还需缴纳预扣税 B.只交缴预扣税,不缴所得税 C.预扣税和所得税均不需缴纳

D.只需缴纳所得税,不需缴纳预扣税

预扣税(withholding tax),是由东道国政府按支付给外国投资者的股利、利息、无形资产特许权使用费等所计征的税种。

8.子公司可享受“合法“避税的利益,是指(A)。

A、它可以把利润汇到避税地的另一子公司,而不直接汇回母公司

B.它可以把利润汇回母公司,由母公司再把利润汇给避税地的子公司 C.它可以不缴纳所得税

D、它可以不缴纳预扣税

9.(AB)是资本要素国际移动的主要方式,是国际投资的两种形式中的主要形式。A、国际直接投资 B、国际间接投资

C、私人投资 D、公共投资

10.(C)是国际直接投资大发展的客观前提。

A、科技革命的发生 B、社会化大生产的大发展 C、国际分工的新发展 D、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11.在现代经济社会中,(A)占整个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A、独资企业 B、合作经营企业

C、合资经营企业 D、合伙企业 12.避税地即(B)。

A、避税地公司的所在地 B、无所得税或低所得税的国家或地区 C、可以逃税的地区 D、无需缴税的地区 13.国际独资企业从事国外业务的基本形式是(C D)。

A、国外办事处 B、国外代理商 C、国外子公司 D、国外分公司 14.我国灵活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包括(BCD)。A、中外合资 B、补偿贸易 C、来料加工 D、对外租赁 15.设立中外合资企业的基本程序包括(ABCD)。A、立项和可行性研究 B、谈判合资企业协议、合同和章程 C、申请审批 D、注册登记

16.合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人共同设立的企业,出资人(ABCD)。

A.共担风险 B、共享利润

C、共同经营 D、对企业拥有决策权和控制权 17.公司企业可分为以下哪几个类型(ABC)。A.无限责任公司 B、有限责任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股份无限公司

18.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共同点有(AB)。

A、股东对公司的债务均负有限责任 B、都具有法人资格

C、均可公开发行股票 D、均可随意转让股权 19.子公司具有以下哪些法律特征(ABCD)。A、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具有法人资格 B、可以公开发行股票 C、财务和母公司相独立 D、受东道国法律的管辖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1.发达国家政府鼓励对外投资,发展中国家需要引进外资,这是现代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宏观条件之一。√

2.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 3.发达国家对外国跨国公司在当地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没有任何限制规定。× 4.国外分公司的主要业务活动一般由总公司决定。(√)

5.国外分公司具有自己独立的公司名称和章程。×

6.对于来自国外子公司的所得或者亏损,多数国家税法规定应并入母公司的盈亏额一起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7.子公司可以独立以自己名义进行各类民事法律活动。√ 8.杠杆收购就是间接收购。×

9.直接收购也被称为协议收购或善意收购。√

10.间接收购一般也被称为敌意收购。√ 11.间接收购通常是在目标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时发生的。√ 12.除了股票收购以外的收购方法都可称为现金收购。×

13.在国际收购兼并中,股票收购的特点是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并不会失去其所有权,而是被转移到了收购企业,并随之成为收购企业的新股东。√ 14.中外合作开发海上石油资源是一种灵活利用外资的方式。× 15.“三来一补”是一种主要的间接利用外资方式。×

16.非法人式国际合作经营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采用联合管理制.√

17.法人式国际合作经营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采用董事会制。√

投资环境

1.从各种环境因素所具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性来看,投资环境可以分为(C)A.狭义投资环境和广义投资环境 B.国际投资环境和国内投资环境 C.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 D.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2.(B)是国际投资活动的众多因素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国际投资决策中首先考虑的因素。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政治环境 D.法律环境

3.国际投资环境中各因素的稳定性和重要性将国际投资环境划分为(D)A.硬环境和软环境 B国际投资环境和国内投资环境 C.狭义投资环境和广义投资环境 D.自然环境、人为环境、人为自然环境 4.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是(B)提出来的。

A.利特法克 B.斯托伯 C.班廷 D.道氏公司

5.冷热法与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的分析因素中相同的有(A)。

A.政治稳定性 B.货币稳定性 C.地理及文化差异 D.外商投资比例 6.国际投资环境是指影响国际投资活动的(A)

A.各种外部情况和条件的综合体 B.各种自然资源情况 C.各种地理条件 D.各种人为因素 7.对外国投资者实行的歧视性政策包括(CD)。A.限制工业制成品进口 B.限制提成费汇回

C.对当地的股权比例要求过高 D.要求有当地人参加企业管理 8.根据等级评分法,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中的关键项目包括(ACD)。A.币值稳定程度 B.法律健全程度

C.允许外国所有权比例 D.当地资本的供应能力 9.下列因素中(ABCD)属于人为自然因素。

A.实际增长率 B.经济结构 C.劳动生产率 D.投资刺激 10.下列(CD)因素属于人为因素。

A.经济结构 B.劳动生产率 C.投资刺激 D.开放进程 11.下列因素中(D)属于“热”因素。

A.政治稳定性 B.市场机会 C.经济发展成就 D.文化一元化

国际间接投资

一、填空题

1.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因素有(利率、汇率、投资风险、政治稳定性)。2.可转换债券是指(可以转换为股票的债券)。

3.在某些国家外国债券的发行也具有历史的传统,如美国的外国债券又称(杨基债券)。日本的外国债券又称(武士债券)。

4.欧洲债券中(可转换)债券的持有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债券换成等值的公司股票。5.私募债券和私募债券的区别是(是否公开发行)。

7.外国债券涉及(发行国)、(借款国)两个国家

8.欧洲债券涉及(发行国)、(借款国)(发行货币所属国)三个国家。9.若某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部分数字如下:优先股共1.5万股,面值为100元,普通股为9万股,面额为50元,资本公积为110万元,累积盈余130万元,则计算出的普通股每股净值为(76.7)元。110+130+50*9=690万元,690/9=76.7

10.股票交易的基本方式有(现货、期货、期权、股指期货)。

11.目前国际股票价格指数主要有(道琼斯、恒生、纳斯达克、金融时报、日经)。12.美国存托凭证是指(在美国发行代替股票流通的一种凭证)。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

1.以下(D)级别的债券被称为“高收益债券。

A、AAA B、AA C、A D、BB级及其以下 2.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一样拥有(D)。

A、表决权 B、经营管理权 C、被选举权 D、公司财产所有权 3.公司破产后,(C)有权最先索回本息。

A、普通股股东 B、优先股股东 C、债券投资者 D、公司职工 4.能正确地反映投资者购买债券的实际收益的是(D)。

A、债券的价格 B、名义收益率 C、当期收益率 D、持有期收益率 5.通常是以衡量变化的股票价格就是(C)。

A、面值 B、市值 C、净值 D、真值 6.国际债券发行额的大小取决于(ABD)。

A、发行者实际需要的资金数量和偿还能力 B、发行人的信用评级 C、偿还期限 D、发行市场的吸纳能力 7.国际债券的利率与下列因素有关(BCD)。

A、发行者实际需要的资金数量和偿还能力 B、发行人的信用评级 C、偿还期限 D、发行市场的吸纳能力

8.国际债券的偿还期限受下列因素影响(ABCD)。

A、筹集资金使用年限 B、还债资金积累速度 C、预期市场利率变化趋势 D、发行市场的规定 9.可转换债券的持有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可把债券换成(A)。A.等值的公司股票 B.等值的黄金

C.等值的石油 D.其它付息不同的债券 10.国际债券主要分为(AD)等。

A、欧洲债券 B、美国债券 C、日本债券 D、外国债券 11.下列股价指数中,属于国际股价指数的有(ABCD)。

A.道·琼斯股价平均数 B.斯坦德。普尔股价综合指数

C.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咨询研究所指数

D.《金融时报》股价登记世界指数

12.在各种类型的股票中,通常只有()的持有人在股东大会上有投票权.A 普通股 B 优先股 C后配股 D 转换股

13.国际间接投资是一种主要以()为媒介的国际投资活动.A 商品贸易 B对外援助 C 贷款

D证券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一)外国债券是国际借款人在债券标价货币所属国家之外发行的一种国际债券。√

(二)总的来说,各国政府对外国证券发行者所要求揭示的内容要比国内公司多一些。(×)

(三)全球债券是80年代初产生的新型金融工具,是在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同步发行的、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国际债券。(√)

四、计算题

1.若某公司资产负责表中的股东权益部分资料如下:优先股共2万股,面额为100元;普通股为10万股,面额为50元;资本公积为120万元;积累盈余125万元。现时市价为76元,请问投资者能/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吗?

每股净值为:120+125+50*10=745万元 745/10=74.5,不建议投资。

2.某投资者于2003年6月1日以每股20元买入100股,2004年1月1日投资者分得红利,每股2元。2004年3月15日以每股24元的价格卖出该股票100股。该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是多少?

投资收益率:(24-20+2)/20=30%

3.一张面值为1000美元的债券,其利率为5%,当时的市场利率是4%,该债券的发行价格和实际利率分别是多少。

发行价格:1000*5%/4%=1250元 实际利率=4% 4.某投资者以950美元购买了一张面值为1000美元,5年期的欧洲债券,该债券的票面利率为5%。该投资这的本期收益率及到期收益率分别是多少?

本期收益率:1000*5%/950 到期收益率:(1000-900+1000*5% *5)/(950*5)

5.某投资者购买了一张面值为1000美元,利率为10%,期限为10年的债券。3年后该投资者又以1200美元卖出该债券。则该投资这投资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是多少?

持有期收益率:(1200-1000)/(3*1000)

篇2:国际直接投资习题

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专业:国际商务硕士

姓名:罗琮

学号:201301360030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际分工格局和生产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先分析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特征,继而又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两者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升级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开放经济的结果。在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中,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产业转移的阶段是从加工贸易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国际产业转移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只是不同的时期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不同的时期转移的内容不同。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产业转移将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1.国际产业转移将延续结构高度化的趋势

这里的结构高度化指的是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的意思。今后,向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的制造业将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三高”行业,而不再像过去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东部地区本身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将出现传统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景象。

2.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投资将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样,伴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物流相关的服务业的外商投资也越来越多。以上海为例,2005年,上海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3.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2%,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2.9%。与需要耗费大量土地、能源的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因此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上海“四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定位就反映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为上海承接服务业转移做出了总体的规划。

3.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

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只是发生在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以汽车行业为例,上海大众初创时,其零部件大量依靠进口,然后再逐步实现国产化。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则有所不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向很明显。如以上海—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台湾信息产业的投资集聚区,其中苏州已经形成以明基电脑、全友电脑和华宇电脑为核心的IT产业群,建立起鼠标、彩显、液晶显示器、超微半导体等多个大规模生产基地。研发、制造、服务的一体化联动将是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将其研发、物流等非制造环节也转移到中国来。这一趋势对于我国各类开发区做好区域产业规划和招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认真研究。

4.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主体,投资方式多样化

2005年,跨国公司占据了全世界40%的生产和90%的国际投资,国际技术贸易的60%、国际技术转让的80%、科研开发的90%也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毋庸讳言,这一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跨国公司往往有着强烈的扩张欲望,而且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投资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直接投资已不再是唯一的投资方式,跨国并购等方式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根据这一特点,上海近年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并取得成效,至 2005年底,上海集聚了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133家、投资性公司136家和研发中心177家。上海的总部经济不仅促进了上海的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地方吸收外商投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产生了辐射作用。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媒介,以取得企业经营权或经营控制权为手段,以获取多种效益为目的,在国外从事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的一种投资行为。近几年来,受世界经济持续繁荣,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继续加深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呈现出了继往开来的新趋势。

(一)国际直接投资将恢复增长

2010年大大改善的宏观经济环境增加了跨国企业的盈利,提高了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将推动跨国公司利用其充裕的现金进行海外投资。同时,跨国公司也需要通过战略性投资加强其在后危机时代的战略地位。预计2011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将增加到1.3万-1.5万亿美元,增长约16%—34%,基本恢复到2008年危机前的水平,2012年将向1.6-2万亿美元挺进,有望创出新高。

(二)发展中经济体吸收国际直接投资份额仍将扩大

2010年,发展中经济体直接投资流入上升9.7%,而流入发达经济体的国际直接投资下降6.9%,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率先恢复和最为活跃的地区。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缓解了发展中经济体的资本短缺,更多的机会、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和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将吸引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在中国,国际资本的流入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增长,外国直接投资通过“外溢效应”与“学习效应”,使中国经济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升,从而提高了国民经济的综合要素生产率。

(三)新兴市场国家将加速对外直接投资

新兴市场国家将加速对外直接投资凭借小规模技术优势及技术地方化优势,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能扩大海外市场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理论,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净对外投资将逐步增长,最终由资本输入国变成资本输出国。近年来,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已经迈出对外直接投资步伐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贸易顺差的加大外汇储备的激增,新兴市场国家必然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产业价值链。就目前而言,金融危机重挫了发达国家经济,西方跨国公司纷纷收缩战线重组调整,而对于受危机打击较小的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而言,这正是乘势收购廉价优质资产扩大市场份额的良机。

以中国为例,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虽然面临金融海啸的冲击,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仍然达到406.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6.7%。这意味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将从“产品生产者”历史性地向“资本输出者”转变。中国在新一轮产业转移及国际投资浪潮中起着重要作用。

(四)中国吸收国际直接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

2010年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达105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国际直接投资流出约48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五。到2010年底,中国吸收外资存量5500多亿美元,海外投资存量约2300亿美元。统计显示,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较快发展主要得益于服务业及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大幅增长。鉴于今后中国服务业将继续加快发展,以及随着中西部地区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这一诱因将得到强化,新一轮向服务业和中西部地区投资的热潮可期。

(五)跨国并购占比将继续提高

跨国并购通常能够对经济形势变化较快地作出反应。2009年全球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例为67%,2010年达到90%以上,2012年预期将进一步增加。

四、中国如何应对迅猛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

对于迅猛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作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从其效应上考虑,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就其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而言,表现在五个方面:要素转移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加速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固有属性,国际产业转移则阻碍了发展中国家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要素转移中的固有级差、产业结构成长过程中的固有产业级差、就业结构变化中的不平等收入分配、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固有级差、产业转移引起的价值盈余增长的非均衡倾向。所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产业转移是柄双刃剑,既具有提升产业结构、引起就业结构变化等正面效应,也会导致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产业等方面保持级差,以及污染和有害产业的扩散等负效应。但从总体上看,如果利用得当,将会大大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日本、东南亚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的历程,我国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及广州的迅速崛起,为我们提供了积极利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进范例。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阶段性影响,而产业发展拐点的出现表明我国产业发展状况在承接高层级的国际产业转移存在一些障碍,即体现为产业发展状况不具有承接高层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条件,并且产业转移的综合效应为负,由此表明我国产业升级的阶段性和次序性。如果使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具有持续正向的推进作用、规避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发展产生拐点,就要使国际产业转移层级与国内产业发展层级在一个适度的动态级差区间,并在国际产业转移层级与产业发展层级之间形成一个动态的相互推进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友金,胡黎明.产品内分工、价值链重组与产业转移———兼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大国战略[J].中国软科学,2011,(3):149 -159.

[2]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裴长洪.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时期利用外资政策目标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6,(1):33-39.

[4]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公司,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外商投资报告[R].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011.

[5]王娟.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趋势、动因与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2005,(7):60-65.

[6]张辉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a,(5):38 -46.

[7]张辉.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6,(1):40-48.

[8]张少军,刘志彪. 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动力、影响与对中国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9,(11):5 -15.

[9]张祥.转型与崛起: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服务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0]赵张耀,汪斌.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10):12-19.

篇3:国际直接投资习题

最近几年以来, 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贸易中, 国际投资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 其投资目标日益聚焦、形式日益异化、手段日益丰富。这些以全新的形式存在的国际投资必将对国际贸易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两种投资的融合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一、新形势下国际贸易领域中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融合的基本概况

在当前的全新经济形势下,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不再是各成体系, 而是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都相互融合, 建立起特殊的脉络。

在资本市场中, 资产的表现形式最基本的有四种: (1) 现金资产, 即各种货币形式的资产。 (2) 实体资产, 主要是以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生产资料。 (3) 信贷资产, 就是各种债权与债务。 (4) 证券资产:具体表现为各种股票、债券以及商业票据和各种投资的收益凭证等证券。实体资产的国际间流动就是最本质的直接投资。而除实体资产外的其他金融资产的流动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间接投资。

当前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使得大量的国际投资既有直接投资的涵义, 又有间接投资的手法与特点。众所周知, 实体资本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转移必将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各类金融资产的流动和移交。例如一个跨国公司投资到中国的相关行业时, 它不仅需要把生产流水线、管理人员、相关的专利技术等转移到中国, 而是通过一些股权投资、信贷转移、长期的合同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完成投资的目的。

资本市场在高度地发展, 各种金融中介与金融工具也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在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下, 四种资产相互转化相互依托, 最终致使国际投资国家便利与快捷。

比如在这个开始阶段, 对于投资项目的经济性论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所谓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指的是投资主体在做出投资最终决策前, 对与投资项目相关的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等方面的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特别是对可能拟定的建设或者技术方案进行充分的对比和分析论证, 科学、可观的对项目实施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 最终得出项目实施必要性以及可靠性、适用性等结论。项目经济论证还包括通过相关的经济学指标对原料、设计、市场以及效益等相关调查资料进行经济分析和论证, 预测的指标有: (1) 对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的预测, 这是预测增加单位生产能力所需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的指标; (2) 项目建设周期的预测, 这是在时间上对建设项目进度进行衡量的指标, 一般周期短, 相应的经济效益好; (3) 对投资回收期限的预测, 这是对项目建设以及投产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的指标, 一般而言, 投资回收期限短, 就意味着资金的周转快, 经济效益就好。通过上述三个指标, 可以筛选出最佳的项目方案。

二、国际贸易领域中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融合的具体表现

(一)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在投资资金来源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国际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是非常广泛的, 最基本的有以下四种: (1) 公司集团内部筹措的资金。 (2) 母公司利用其所在国市场获取的本国其他企业的资金。 (3) 投资公司利用投资东道国市场获取的资金, 或者从东道国中的合作伙伴处获取的资金。 (4) 利用一个或者多个第三国市场获取的国际资金。从第二种与第四种资金来源看, 我们很容易看出,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转换是非常容易的。很多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都是由其母公司所在国、投资东道国或者第三国的投资者们进行间接投资所支撑起来的。

(二)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在投资资金回收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国际投资在资金的回收方面也与间接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国际直接投资就是利用间接投资手段进行收回的。而虽然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国际直接投资只需要通过海外企业进行商业活动盈利收回, 但以当前资本市场的发达情况, 企业还可以灵活运用其他各种资产证券化、金融投资等方式来转移其风险、收回其投资。

(三)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在投资形式方面是相融合的

一些国际投资机构进行的国际投资几乎都兼具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特点。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具备风险极大、技术要求较高的特点, 能在这个平台上拿出大量资金进行投资的多为实力雄厚的商业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各种类型的基金会等组织机构的投资者。它们的投资一般都具备数额大、期限长、偏好通过投资的组合来降低风险等特征。而机构投资在传统的经济学领域被认为是一种间接投资, 但是由于它的投资规模极大, 为了保证国际投资的安稳性和高收益性, 通常在它们与被投资企业之间建立非常密切的关联, 因此这类投资就具有直接投资的特色

(四) 几种兼具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特性的国际贸易行为。

活跃在当代国际贸易领域, 兼具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特色的国际投资方式非常多, 以下具体介绍两种典型的例子。

国际风险投资:国际风险投资以权益资本的形式向一些新兴的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提供创业的资金是一种直接投资, 风险投资基金往往还未为这些企业提供技术上的援助、经营方式上的输出

兼并收购:一旦国际投资者以兼并收购方式进入投资东道国市场, 货币资本支付给被收购企业, 同时连带将一些在公开市场上难以获取的被兼并或者收购的企业在商标、经营、管理、技术、关系网络等方面的信息资源转移过来, 从这个角度讲, 这种投资方式就是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融合。

三、面对国际贸易领域中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融合的几个注意要点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融合趋势反映了当代金融中介力量的壮大发展。没有金融中介在其中的衔接,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是无法像现在这样密不可分的。在其融合过程中, 企业的收购、兼并、企业各项资产的证券化、企业信息的收集等都需要专业的金融中介来提供专业的服务才能使得这些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下去。对于生产企业就更是如此, 金融中介需要为这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顾问式服务, 在资金的融通、投资顾问等方面为这些企业提供最具备国际拓展性眼光的建议。

另一方面, 我们也可以从两者的融合中看到, 当代经济环境下要引进外资就必须加大本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性。国际直接投资既然已经和间接投资密不可分了, 那么, 如果我们限制某些金融资本的流入必将也会对直接投资的进入产生障碍作用, 尤其在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在当代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的环境下。当然, 加大本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迫切需要我们完善本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防止一旦开放本国金融市场, 大量“热钱”涌入本国, 加大本国金融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 甚至是本国金融市场的崩溃。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贸易自由化、经济开放化不断得到发展的今天, 国际贸易领域中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融合是非常普遍的。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 面对这些形式各异的投资, 我们一定要加强经济管理, 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维护本国的正当利益, 通过对理论研究进行强化、进一步的自主创新、加速海外投资、对品牌效应的建立、培育、营销等立足长远的措施, 增强出口商品的内在竞争能力,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有效地避开东道国的贸易壁垒, 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国际投资, 也进行更多以保证效益为前提的对外投资构建具备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融投资体系, 维护与繁荣本国的经济市场。

参考文献

[1]、吴忠标, 赵伟蔡.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概况[M].北京:中国金融经济出版社, 2006:

[2]、王志欣.开放经济下的跨国公司海外投资[M].北京:中国金融经济出版社, 2007:

[3]、沈红冰, 吴洋.当前国际贸易的大形势下国际投资的特征[N].北京:北京金融经济学院报, 2008-12-25 (10) .

[4]、伍伟锦.浅议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融合[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篇4: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国际化的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FDI)是指投资者(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取管理权的一种跨国投资活动。其核心内容体现在:一是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二是投资方拥有足够的经营管理权。与间接投资不同的是,国际直接投资对国外企业既有所有权(部分或全部),又有管理权。另外,国际直接投资转移的是一揽子资源,而间接投资转移的是互相独立的单项资源。国际直接投资最鲜明的实例,就是企业在国外建立拥有全部股权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可以是通过购买当地现有企业而建立的,也可以是新建起来的。但是,并不是所有子公司都必须拥有全部股权。国际直接投资可以采取缔结合资企业协议的形式。在这类企业中,以外国为基地的企业可以拥有多数股权、对等股权或少数股权。因此,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条件是外国投资者对公司拥有经营控制权。

二、产业国际化

产业国际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国际化所带来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高度发展的产物。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建立起庞大的一体化国际生产网络,充分利用不同国家在生产优势上的差别,把不同产品的生产以及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分布到不同的国家,使一个国家的生产与众多国家的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跨国公司内部分工国际化发展的结果,使得有些产业部门的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它们的生产遍布全球,不同的零部件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因而产品多国籍化,产品销售网也具有全球性。这类产品具有多国籍化、产品销售网具有全球性的产业,可称之为“国际化产业”,而促使国际化产业生成的过程即产业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dus?鄄try)。因此,产业国际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国际化的一种直接结果或成就,已实现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其产业内主要企业的生产经营已不再以一个或几个国家为基地,而是面向全球并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国际化生产体系。在这类产业中,机电工业占主要地位,如汽车和电子产品,此外还有食品加工、纺织和服装等行业。这些行业在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技术转让中占重要地位,并主要由跨国公司控制,国际竞争也主要在它们之间展开。

三、FDI对产业国际化的推动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市场经济化的过程,其核心是生产要素全球性流动与配置、产业结构全球性调整和转移,以及企业价值链和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和重组。这场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是以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即FDI所推动的。

(一)过去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一个国家内部或在周边国家之间进行,如今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不仅资源配置时空范围大大拓展,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转移和转换比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结构调整更为明显。以从事国际生产为主,同时也是推动产业国际调整的主角跨国公司的数量变化为例,其数量的急剧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国际调整日益深化的趋势。

(二)FDI已日益成为产业国际化和国际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

以反映企业参与国际化生产经营深度的跨国指数指标变化为例,1990年以来,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从51%上升到65% (2003年)。与此同时,全球FDI在初级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流入量分别从1988年的103.64、 527.76、 466.53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240.57、 4514.7、 5320.32亿美元,由此可见,FDI的规模流向和结构的迅速变化,对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乃至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各国开放经济内外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以德国为案例,分析FDI对投资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统一后的德国努力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寻求新的定位。在约十年世界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德国保住了欧洲经济大国的地位。在重要的科技领域,德国有着强大的基础研究实力,但在微电子技术市场上和生物技术方面,德国已明显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德国政府和产业界已重视并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德国跨国公司海外研究开发经费大幅增加。例如,1994年德国拜耳公司在美国加州伯克莱的工厂,追加了1亿美元用于已投入3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业的开发。1994年德国在美国的跨国公司研发支出为245亿美元,占德国全部科研经费支出的10%。而且从1980年-1994年每年以近10 %速度递增。其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研发费用占企业科研总支出的95%,尤其是在微电子、计算机、制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高新技术领域对外投资的增加,也带动了德国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推动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德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表明,德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变化紧紧跟随着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且也在不断地适应全球的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国内产业的国际化。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有三种情况,即有时领先于德国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时与德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行,有时则滞后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如服务业)。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对外直接投资都对德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速度和规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德国产业结构向高度化转变

德国虽然有现代化的工业基础,科技实力较强,但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办法把所有的产品提高到世界的先进水平。各国都有其相对技术优势和弱势。近几十年来,微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特征。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恰恰暴露出在这个领域的弱势,包括微电子在内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品出口的比重日益下降。在这种形势下,德国政府立即调整科技政策,加大国家对微电子等高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不仅如此,德国大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增加对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经费。在1990年全球20家最大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中,德国最大的电气公司-西门子公司以41.32亿美元在非美国跨国公司中位居榜首,与美国跨国公司相比也排在第3位,正是由于德国跨国公司在微电子技术方面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对出口和投资夺回了失去的市场,才使得德国的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变成为可能。

(二)对外直接投资加快了德国各产业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进程

随着德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继续扩大,德国产业已向国际化迈开步子,表现在一方面德国企业参与的国际分工从产业或行业之间分工转向产业或行业不同生产阶段的分工,增加了生产的国际合作机会;另一方面德国企业参与的国际分工已由以劳动分工为主转变为以技术分工为主。随着产业的国际化,对外直接投资也促进了德国产业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在:一是打破行业界线对外投资。二是实行多元化的产品经营策略。三是德国政府凭借其直接或间接掌握的巨额资本,不断向国外扩张。四是积极参与跨国兼并,组建新型的多国公司。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德国产业国际化的新趋势。

五、结束语

篇5:国际直接投资习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比较分析

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之间存在特殊关系,某种意义上讲国际贸易理论乃从宏观层面上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阐述.当然,这两种理论之间有一定的甚至是很紧密的`联系,但不能把国际贸易理论简单地当作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宏观部分,充其量能够称得上是对外投资理论的早期探索,应该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经济发展所用.

作 者:孙宏霞 王学鸿 作者单位:云南财贸经济研究院,云南省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21刊 名: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YUNNAN FINANCE & ECONOMICS UNIVERSITY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年,卷(期):19(1)分类号:F740关键词:国际贸易 对外直接投资 比较优势 理论 寡占 折衷

篇6:国际投资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国际投资

2、国际直接投资

3、国际间接投资

4、横向型国际直接投资

5、德尔菲法

6、国际股票

7、国际债券

8、外国债券

9、新经济

10、国际信贷

11、风险投资

12、跨国公司

13、BOT

14、跨国战略联盟

简答题:

1、什么是国际投资?它与国内投资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

2、什么是投机?投资与投机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3、什么是外商独资经营?这种经营方式对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来说各有什么利弊?

4、简述国际合资经营企业与国际合作经营企业的异同点。

5、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有哪些决定性因素?

6、投资者评价一国投资环境时主要从哪些方面评价?

7、与国际直接投资相比,国际间接投资有哪些特点?国际间接投资有哪些主要类型?

8、影响国际间接投资活动有哪些主要因素?

9、在投资证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0、什么是新经济,有哪些特征?新经济对国际资本流动有哪些影响?

11、简述跨国兼并的特点与优势。

12、什么是风险投资?五个基本特点?风险投资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3、试述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前景。

14、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贷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5、当前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对我国利用外资有哪些影响?

16、简述厂商垄断优势理论。

17、简述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18、简述曼德尔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19、国际间接投资有哪几种常见的投资方法? 20、跨国公司开展跨国经营的动机与条件有哪些?

21、什么是BOT投资,它有哪些优点与局限性?

22、什么是跨国战略联盟,它有哪些特征与形式? 论述题:

1、试述垄断优势理论的内容、应用前提、其贡献与局限性。垄断优势理论对我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有哪些启示?

2、如何理解“金融自由化是一把双刃剑”?各国政府在推进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加强管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3、我国金融国际化发展现状如何?发展过程中遇到哪些障碍?推进我国金融国际化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4、跨国公司投资对东道国和投资母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篇7: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练习题

1.投资的本质在于()。

A.承担风险

B.社会效用

C.资本增殖

D.确定性

2.国际投资中的长期投资是指()以上的投资。

A.三年

B.八年

C.一年

D.五年

3.世界银行给某一发展中国家贷款以该国开发牧业,这是属于:()。

A.公共投资

B.直接投资

C.私人投资

D.间接投资

4.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投资是:()。

A.二个相同的概念

B.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C.相互包含交叉的两个概念 D.无法严格区分的两个概念

5.经济学家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项目中,把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区分为:()。

A.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 B.经常项目和非经常项目 C.顺差项目和逆差项目 D.贸易项目和劳务项目

6.()是资本要素国际移动的主要方式、是国际投资的两种形式中的主要形式。

A.国际直接投资

B.国际间接投资

C.公共投资

D.私人投资

7.()是国际直接投资大发展的客观前提。

A.科技革命的发生

B.社会化大生产的大发展 C.国际分工的新发展

D.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8.市场不完全理论首先是由美国学者()于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

A.金德伯格 B.海默 C.巴克利 D.邓宁

9.市场不完全理论又称为垄断优势理论,它的核心是基于下列这样一个假设:()。

A.厂商具有技术优势 B.企业具有规模优势

C.企业处于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 D.企业具有全球区位经营观念

10.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佛龙教授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生产和贸易情况提出了(A.折衷理论

B.追随领导者理论

C.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D.内部化理论

11.产业空心化又称经济空心化,它的直接表现是:()。

A.资本等生产要案流动的非合理化

B.国内投资增长率低于对外投资的增长率

C.国内物质产品供给能力落后于需求

D.国内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调

12.美国对外资奉行自由开放政策的理论代表人物是()。

A.邓宁

B.罗波克)。

C.尼克

D.卡森

13.只承认东道国的征税权,投资输出国放弃征税权的税收优惠政策称为()。

A.税收抵免 B.免税

C.税收饶让 D.延期纳税

14.从各种环境因素所具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性来看,投资环境可以分为:()。

A.狭义投资环境和广义投资环境

B.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C.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

D.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

15.()是国际投资活动的众多因素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国际投资决策中首先考虑的因素。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政治环境

D.法律环境

16.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罗伯特·斯托伯 B.伊西阿·利特法克 C.被得·班廷 D.闵建蜀

17.抽样评估法的最大优点是:()。

A.具有定量分析的特点 B.不需要高深的数理知识 C.资料易取得易于比较

D.使调查人得到第一手信息资料

18.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又称为()。

A.听取专家意见法

B.调研法

C.市场指数法

D.数学校型法

19.首先求得各方案的最小收益值,然后从各最小收益值中选取收益值最大的方案,这种不确定型决策方法被称为()。

A.折衷决策法

B.等概决策法

C.悲观决策法

D.乐观决策法

20.契约进入模式也可称为()。

A.间接出口进入模式 B.持许专营 C.管理合同 D.许可证交易

21.国际直接投资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最初阶段是:()。

A.机会研究

B.初步可行性研究

C.可行性研究

D.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22.制造业跨国公司发展阶段中的第三阶段是:()。

A.间接或暂时出口

B.积极出口或许可

C.积极出口和从事许可证贸易,在外

国工厂进行股权投资

D.全球跨国营销与生产

23.()是跨国经营企业对外国市场进入程度最低的一种方式。

A.出口进入模式 B.契约进入模式 C.投资进入模式 D.购买进入模式

24.股票须由()以上的董事签名盖章并经有关机构批准后才可发行。

A.二个

B.三个

C.五个

D.七个

25.()代表了公司最主要的所有权和最重要的控制权。

A.普通股

B.优先股

C.认股权证

D.债券

26.美国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数共包括()种股票。

A.11种

B.30种

C.48种

D.65种

27.用于判断股票价格动向的指标是()。

A.股票价格收益率

B.委托保证金串

C.信用交易周转天数 D.平均股息率

28.债券的利率实际上就等于()。

A.债券的面值收益率 B.债券的当时收益率 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29.国际直接投资的突比特点是()。

A.投资方式灵活多样 B.投资利润高 C.投资风险大

D.投资者拥有有效控制权

30.国际直接投资折衷理论是由()于70年代后期提出的。

A.巴克利

B.佛农

C.邓宁

D.海默

31.下列国际市场几种进入方式中,()是对国外市场的介入程度最小的—种。

A.出口进入模式 B.契约进入模式 C.投资进入模式 D.许可证交易

32.普通股的股息属于()。

A.固定收益

B.半固定收益

C.变动收益

D.选择收益

33.世界直接投资地区大三角格局是指()。

A. 美国、德国、日本 B. 英国、美国、日本 C. 美国、欧共体、日本 D. 日本、法国、德国

34.福建华福公司在伦敦发行的日元债券属于()。

A. 外国债券

B. 欧洲债券

C. 扬基债券

D. 武士债券

35.在国际投资环境因素的稳定性分析中,人为因素是()。

A. 相对稳定的 B.中期可变的

C.短期可变的 D.根本不变的 36.在国际市场进入方式中,容易培养潜在的竞争对手的是()。

A.出口进入模式 B.契约进入模式 C.投资进入模式

E. 契约进入模式和出口进入模式

37.在现实的股票行市上,股票价格()。

A.与股票的面值一致

B.时而高于股票面值,时而低于股票面值 C.高于股票面值 D.低于股票面值

38.跨国企业内部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海默

B. 弗农 C. 科斯

D. 巴克利和卡森

39.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基本区分标志是()。

A.前者可用实物进行投资,而后者则不行

B.能否有效地控制作为投资对象的海外企业

C.前者是个别经营单位进行的投资,后者是政府进行的D.前者属于长期投资,后者居于短期投资

40.在国外分公司或子公司对总公司或母公司的关系上()。

A.国外分公司的债务对总公司不具备连带责任

B.国外子公司的债务对母公司具备连带责任

C.国外分公司的债务对总公司具备连带责任

D.国外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债务对总公司或母公司都不承担连带责任 41.一国政府或企业在国境外发行的国际债券包括外国债券和()。

A. 美洲债券 B. 欧洲债券 C. 世界债券 D. 国际债券

42.投资者将影响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列举出来、以表格的方式逐级确定分数,然后按表中的各项比较进行评分,并以得分多少来评价一国投资环境优劣的方法称为()。

A.障碍分析法

B.多因素简单评分法 C.冷热国对比法 D.动态分析法

43.由公司董事会决定何时支付股票利息以及支付多少股利的股票属于()。

A. 记名股 B. 不记名股 C. 普通股 D. 优先股

44.跨国公司有不同的名称,而且同一名称的定义也不尽相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所依据的标准不同

B.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所定义的公司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不同

45.较为完善成熟的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生产体系是处在以下哪种形态()。

A.独自存在 B.简单一体化

C.国际一体化生产 D.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多项选择题 1.()都属于公共投资。

A.某国政府投资为第二国兴建机场

B.某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到某一国家兴办合资企业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某国贷款以开发该国的矿业资源 D.香港某共同基金投资中国股票市场 2.短期资本流动包括以下()。A.暂时周转用的相互借贷 B.国际存款

C.六个月内到期的汇票 D.二年期企业债券

3.市场的不完全性表现在()。

A.信息不产生费用

B.政府价格管制

C.没有贸易障碍

D.反托拉斯法

4.防御性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A.获取自然资源

B.追随领导者

C.对市场的依赖

D.发展中求生存

5.从政治制度分析政治环境的是一国的;()。

A.基本力量

B.制度的弹性

C.政权交替方式

D.政府形态等

6.对外国投资者实行的歧视性政策包括()。

A.限制工业制成品进口

B.限制提成费汇

C.对当地的股权比例要求过高

D.要求有当地人参预企业管理

7.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中的关键项目包括()。

A.币值稳定程度

B.法律健全程度

C.允许外国所有权比例

D.当地资本的供应能力

8.契约式进入模式在扩展跨国经营方面有以下一些缺陷:()。

A.控制程度低

B.无法克服东道国对进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

C.培养潜在的竞争对手

D.许可证交易本身在使用上的限制

9.出口进入模式作为一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它有以下这些缺陷:(A.受到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的阻碍

B.信息反馈不及时

C.不能满足跨国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的实现

D.风险过大

10.跨国经营企业创建国外企业从企业性质角度可以划分为:()。A.国外分公司 B.国外子公司

C.国外避税地公司 D.独资公司

11.货币证券是对货币享有请求权的证券,它包括:()。

A. 本票 B. 提单 C. 汇票 D. 支票

12.有价证券的属性包括:()

A.稳定性

B.长期性

C.分权性

D.收益性

13.下列几种因素中,()能带来系统性风险。

A.某企业生产原料供应短缺

B.市场通货膨胀

C.政府提高利率

D.某行业工人罢工)

14.反映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指标有:()。

A.总资产周转率

B.销售收益率

C.速动比率

D.平均应收帐款周转率

15.当代国际投资的新动向包括()等特点。

A.国际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总额中的比重迅速增加

B.国际投资来源全球化和“大三角’国家的对外投资集聚化 C.国际投资市场以工业发达国家为主

D.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制造业、服务业等高技术产业部门

16.在进行收购与创建两种方式选择时、跨国公司选择创建方式是因为()。

A.本公司拥有最新技术或垄断性商标 B.目标公司约所在国工业化程度较高 C.本公司历史悠久而增长率较低

D.目标公司所在国有较严格的反托拉斯法

17.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A.国际投资的跨国性 B.国际投资的政府性 C.国际投资的风险性更大 D.国际投资所体现的民族性

18.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在于:()。

A.国际直接投资能够有效控制投资对象的外国企业,而国际间接投资则不能

B.国际直接投资的投资者拥有所投资企业的10%的投票股,而国际间接投资的投资者只掌握低于10%的表决股

C.国际直接投资的性质和投资过程比国际间接投资来得复杂

D.国际直接投资的风险要大于国际间接投资 19.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可分为()。

A.资本 B.土地 C.劳动力 D.技术

20.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国际分工的加强

D.生产关系国际化和经济调节国际化

21.根据折衷理论,企业想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A.企业特有的优势

B.内部化的优势

C.国家特有的优势

D.厂商垄断优势

22.现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商标协定有:()。

A.巴黎条约

B.巴黎工业资产保护条例 C.工业资产保护条约 D.马德里协定

23.通常根据国际投资环境的构成因素将投资环境分为:()。

A.广义的投资环境和狭义的投资环境

B.硬环境和软环境

C.自然、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五部分

D.自然因素、人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24.海默--金德伯格的理论认为垄断优势来自()。

A.市场不完善

B.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C.要素禀赋

D.特定的区位因素

25.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投资()。

A.是同一概念

篇8:国际直接投资习题

我国进行对外投资的时间还比较短,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还不能完全的解读我国现在的对外投资模式以及原因。所以, 一定要根据实际, 研究出正确的、符合企业需求以及国家需求的对外投资理论, 使得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更加的顺利。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在十九世纪左右, 就已经出现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但是一直到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 才真正的形成具体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海默 (美国学者) 是该理论公认的奠基人, 他是第一个将垄断优势理论提出来的人, 该理论是国际投资理论发展的标志。在同一时期, 维农的贸易理论、卡森、拉格曼、巴克莱的市场内部化理论相继提出。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 英国学者邓宁说明了一个新的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这个理论的观点是:企业的国际投资行为应当有几个基本要素:所有权优势, 也就是企业自身所具有的唯一的、国外的企业不能够得到的某种资产, 使得企业具有组织管理、生产技术等优势;内部化优势, 这是因为市场交易免不得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竞争等因素, 然而这些因素会引起最终产品以及中间产品的竞争不够充分, 所以为了使得企业所有权方面的优势得以保存, 而且企业在交易市场所获得的收益要小于进行内部化转移所收获的利益时, 该企业就要选择进行对外投资;区位优势, 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 一般会受到地理所在、运输成本以及生产要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以后, 随着世界经济慢慢的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探讨国际直接投资的国家不仅仅有发达国家, 还有发展中国家, 而且后者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猛。这种趋势使得国际生产体系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 使得部分工业化国家想要进行对外投资以收获更大的收益, 并且这种欲望愈演愈烈。在同一时期, 相继出现了很多的针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有效的、著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比如说:小泽辉智 (日本) 所提出来的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等等。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理论认识

与其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企业所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前者是有一定区别的。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其企业所进行的外直接投资是由于资本过剩, 明确说就是对外直接投资只是发达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方式罢了。但是我国企业在经济刚刚有起色时就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与资本过剩无关, 并且由于我国国内没有非常充足的建设资金, 因此吸引很多的外资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有很大差别的, 这不但体现在动因上, 还体现在投资所获得收益的价值判断上。

发达国家所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 其前提是国内产业结构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这样会提供给各个不同的微观经济主体形成自己的国际生产体系优势。然而我国还处于经济发展状态, 是发展中国家, 还没有非常完善、完美的产业结构, 而且整体产业素质还不是非常高, 比不上发达国家。我国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 我国的外直接投资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也就是国内产业结构还处于中低层, 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高强度化, 我们反过来要利用国际生产体系来提高我国国内产业结构的层面。

四、中国企业在对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研究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 一定要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规律以及发展进行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基本的保证, 并愈演愈烈, 使得交易市场不仅仅局限在国内, 国外也可以进行交易;使得世界市场联合了起来。现在国际直接投资的地位越来越高, 其成为了各个国家进行国际市场竞争的捷径以及重要方式, 而且企业对外投资占企业优势的比重是越来越大了。我国企业所进行的对外投资, 在这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下, 其作用不只局限于发挥以及利用已有的优势, 还在于怎样构造一个新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对外投资与国外、国内市场相融合、贴近, 得到其他国家的先进管理方法以及技术, 提高技术累积的速度, 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想要去发达国家进行投资的原因了。

(二) 对外投资具有很多的不同类型, 投资企业一定要对其加以区分

投资企业想要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种类进行区别, 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动机以及本企业的优势进行考察。我国的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 一般有以下几种动机类型:寻找市场、寻找效率、寻找资源等等。企业要根据其所决定的对外投资动机, 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区域进行选择, 确保其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而且在进行研究分析时, 企业要将投资的动机以及自身的优势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够合理的解释企业所进行的各种国际投资行为。

五、小结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 我国的对外投资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很多的企业已经将其产品销往了世界各地。为了使我国的对外投资得到长久的发展以及不断的进步, 我国要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各种审批程度、完善各相关法规, 使得我国的投资企业可以走得更远, 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大。

摘要:在十九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就已经提出来了,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 才开始研究该理论, 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的认识我国的对外投资以及外商投资之间的关系, 使这两者的关系更加的符合我国的产业结构。而且在我国成为WTO一员后, 与其他国家进行对外贸易的频率是越来越多, 因此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对外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王泽东.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2]杨万平.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蔷薇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下一篇:毕业生自荐信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