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与修养高中作文

2024-05-25

内涵与修养高中作文(精选11篇)

篇1:内涵与修养高中作文

我原本以为,得到了他的表扬是一种成功,没想到那只是一个历练的过程.

爸爸很喜欢写作,而且还写过很多让人称赞的作品,所以在他的眼里,我不能比他差.

小时侯我写文章,不管写得怎么样,爸爸总说还要努力,到了我上初三的时候,爸爸却改变了他对我的引导方式,他告诉我,写作不单只靠积聚花哨的词语来修饰,而要进一步的体现你文章的内涵.内涵是什么?我真的不懂.

初三的第一次月考,我的作文以50分的成绩荣得了状元的头衔,本以为那就是我要追求的内涵,可不曾想爸爸却不以为然的说,文章整体还可以,但分支就不是那么细化,没有明确的表达意思.真是的,我搞不懂,为什么人人都说是佳作,而只有到了他的嘴里就会说出我遗漏的细节,到现在看来,那只是一种激将学习的方法.

于是,从那开始,我总是把我的作文拿给爸爸,希望他能从我的文章里面找出他要的内涵,时间一天一天流逝,作文一篇一篇的写着,爸爸一遍一遍得重复着那几句不近人情的话,渐渐的,我迷惘了,什么才是内涵,什么样作文才拥有内涵.

初中毕业了,毕业考试的时候我依然在想,我要的内涵在那里.

暑假应该是一个放松的时刻,而我面临的却是一摞摞的古典文学作品,爸爸说,也许你能从那里面找到真正的内涵,我要的内涵,真的在古典文学作品里吗?一页又一页,字里行间里我似乎发现了内涵的影子,它隐藏得很好,总是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出现,在你注意的时候又跑掉.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爸爸递给我一本发黄的书,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叫我写读后感,我讨厌读后感,我甚至不知道读后感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尽管读书的时候老师教过,但我发现我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可是,不管怎么样我都要试一试,即使是句句不通,我也得写.

没想到,不幸还是在我身上发生了,下面是经过我爸爸对我所写的读后感一字一字咀嚼后做出的文字攻击:你这样的初三学生,写的读后感怎么会是这样,你没有抓住文章的中心内容,这也说明你没有读懂这篇文章,没有认真读文章,写评论的关键是读明白别人的思想,中心内容.

读到这里,我实在是受不了了,于是坐上了回老家的长途汽车,打算在老家好好休息休息,摆脱爸爸的文字攻击.

从老家回来已是八月中旬,还有十几天就是我踏入高中大门的时候,本觉着自己这十几天应该好好的看看电视,玩玩电脑(高中这样的机会就是少之又少),可是却被爸爸看在眼里,他好象认为我的这种方式不是很合理,就无意之中给我出了一个命题的作文,经过一天的炮制,我终于完成了那篇命题作文,爸爸看了之后惊讶得对我说了我做梦都想听到的结果:写得很好,甚至可以超越我了.

哇,那种被人表扬的感觉真的太好了,为此我还特意打电话告诉了在医院上夜班的妈妈,她也为我高兴.

我真的找到了内涵了吗?

没有,我一直认为得到了爸爸的表扬就是成功,成功就是内涵,可是我这才发现,这只是一个历练的过程而已,真正的内涵是需要更多的生活经历去累积的,这是一种对写作的执着追求吗?是的,我不否认,我爸爸也不会否认.

篇2:内涵与修养高中作文

人生事态多变,谁也不曾料到自己正在或者将要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子.我从跨出大学校门的那天起就走进了这样一个生活环境.从对社会的一无所知,到懵懂,到现在的有所了解,使我对自己,对周围的环境以及整个社会有了重新的认识.

旧事物排斥新事物,尤其是朝气蓬勃的新事物,是自然规律吧.走进这样一个环境,觉得从未有过的压抑.社会难道说都是这样吗?人和人之间怎么就可以这样呢?想不通,你很有礼貌地同别人打招呼,却换来别人的默然;你对别人的尊敬,换来的却是他人的肆意欺压.....恶意中伤以及其他令人费解的传言,面对这样的人生百态,我哑然.

直到今天,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对于那些矢口否认自己的过失并加罪于别人的做法,用“深恶痛绝”来形容已经毫无力度.也许只能说他们的“人”字第一笔都没写好吧,那我还去计较什么呢?生活造就出了这样的败类,不幸的是我们还要同这些败类一同生活在同一环境下,身心已经备受摧残的我不想再同这些败类一般见识.只希望他们尽快把“人”字写好.

篇3:内涵与修养高中作文

人文精神,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指的是对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比如对人和社会的价值、命运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我们学生的作文,往往文学色彩浓重,但文中缺乏对人性以及人在社会中的价值的判断,于是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久而久之,学生就只会关注自己行文是否流畅、是否文辞达意,而没有了对人以及社会的思考与探索,以致学生选材面极为狭窄,大多以风景、游玩或自己的亲属为写作对象,缺乏激情和生命力,缺乏撼动人心的力量,缺乏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有的只是一些无厘头的伤感,莫名的忧愁。让我们感到的只有学生心灵的锈钝,精神家园的荒芜,人格的破损,人文精神的泯灭。对于目前的现状,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应该高举人文教育的大旗,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力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表达自由,以及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而,引导学生将作文介入关于社会,关于自然,关于人生的思考,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迫切任务。鉴于此,我于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培养学生自我审视的意识。自我审视意识就是个体对于自身的行为、思想的把握和认知,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深层思考。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强弱影响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自我意识的正确与否,和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我意识包括对价值取向、道德准则、情操观念、人生目标等等的把握和认识。文如其人,学作文与学做人应是一致的,引导学生去审视自我意识,就是在教育学生学做人,自我意识增强了,行文的思想火花和人文意识就提升了。

首先,调整价值取向,张扬学生个性。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一般很狭隘。崇尚名利,追求荣耀,心理的急躁和浮动,特别是商品经济大潮和拜金主义的影响,许多学生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在弱化,人生定位不明确含混,因而重塑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念尤为重要。要用美好的情感占据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崇尚美、热爱美、赞扬美、追求美,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去感受真情,感悟真理,陶冶性情,升华思想。学生只有在美好情感和观念的支撑下,才能彰显文字背后的力量,真正做到作文以情动人。对于学生作文中显露的个性,要去倾心地呵护,密切地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对那些崇尚真善美的闪光点,要充分加以肯定和鼓励,并用尊重学生的民主教学思想点亮学生,让作文教学成为培养情感丰富、思想活跃的人文学科。

然后,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生活,打造美好心灵。作文是源于生活的,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泉,我们的作文课堂要紧紧圈住生活,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中的人或事,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和关注,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热爱自然、同情弱者、爱护生命的心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生活中积累丰富而又具有人文情怀的作文素材。

所有这些,都是让学生去审视“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作文理念,让生活去陶冶人,让人去生活中观察自己,继而磨励和打造人文的眼光与精神。

二、引导学生去读书,读好书。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会了世态百相,凝聚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

其一,诵读中外名著,关注作者。中外这些先贤的忧国忧民、追求自由、乐观豁达的情怀,与人文精神是一脉相连的,诵读它们能够让学生在熏陶中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教化。我们的教学中,也要援引当代文学的例子,树立学生的当代意识。

其二,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应多写勤写读书笔记。学生在畅游书海的同时,必定会感受到作者光辉的人格魅力以及崇高的人文情怀,这种触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时的作文学生会有的放矢,也更有真情实感的流露,久而久之,学生的人文精神就会显现出来。

三、引导学生持续关注社会生活。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犹如万花筒,万般色彩尽在其中,一个对生活有着真切关注和思考的灵魂,其文一定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因而,脱离生活的作文教学,割裂了学生生活的脉搏,钝化了学生思维的触角。我们许多学生作文就是过于含情脉脉,甚至醉心于安逸,这不是中学生应有的心理存在。他们应和时代紧密相连,为社会及个人的不幸而潸然泪下,为社会的丑陋而愤怒,为道德沦落而焦虑不安。他们的目光应该经常投注在这些事关民族进程和社会进步的大事上,过多地把视线锁定在学校家庭的趣事风波,未免会钝化心灵思想的敏感度。

其一,关注社会热点焦点,了解时事动态。我们的生活瞬息万变,每一个变化点就是生活的原汁原味之所在,它透露着社会进程的焦灼和艰难,折射着世态百相的曲直方圆。可以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多读报纸等媒介,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关注社会热点。利用“黑板报”、“时事一角”等形式渲染一种关注氛围。要使学生渐渐地认识到:在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个异常广阔的社会空间,那里时刻上发生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保持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有利于把握时代脉搏,拓展自己的人文关怀。学生在接受这样的认知后,在作文选材时,就会把触角有意识地投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摒弃那些老生常谈的琐事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都有关乎“人”的思考,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

其二,评论大众话题,引发人文思考。媒体发达的今天,不乏热点的凸显,如“PM2.5”“高房价”“医疗”“教育”等都是很好的大众话题。在教学中经常引入这些热门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思考,激发他们探索其意义和折射的意蕴。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把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真正成为关注社会利益的一份子,进而提升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人文内涵的培养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它要求作文教学必须从应试中解放出来,多角度地开拓作文教学的层面。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去走近人文,真正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人文教育的内涵是必须的。

篇4:中考优秀作文:内涵与修养

变革社会的基因是人;改变人性的态度趋向善良是内涵与修养。社会的存在不是人类分析的概念性的问题,而是整体机械性的存在失调所致,就是每个人心性的道德问题。人类的修行底线是良善,然而失去良善的根本原因正是内涵发生质变与修养不足造成的。很多的书籍、专著涉及内涵与修养,可是领悟的人不是太少,就是大多数人不愿意专注精神的涵养,才造成的低素质性的问题偏离道德的底线,这便是人类世界人与人之间易于产生摩擦、引发战乱的根本原因;这便是道德底线偏离,权利思想制衡世界的人权问题。

书籍是人类社会总结智慧的妙法与妙方的存在,是打开心灵至善通道。学人益处,补己之短,是通灵人性,和谐社会之本。千方归一妙,良善治邪:“意思是求千方问题不难,难得的是一妙治本,良善却邪。”社会需要太平,全人类的世界需要和谐文明,因此内涵与修养必然需要人类的内心良知;必然需要人类的精神文明得益于内涵与修养。

全人类的社会需要尊严,尊严是极高尚的精神表现,是人类社会内涵与修养的终极作为。和善百花开,恶毒兴杀戮。今天的社会普片缺乏内涵与修养,是人类思想私欲的极度偏离,偏失了良知的底线。生不可杀戮,活益于社会,良知善为,必然要学习内涵与修养。修养心性,良善内涵---足亦正气,花开正结;务实心道,知悟人伦纲常,防以浊气升然,堵气感伤。人心修缮,涵养社会,作为人性的本真,应学而修实(修实---实为务实、修为心性,实实在在的做人。),苦为能力,不伪心过失,为善则开明。因此内修务实,外在治表,社会需要人人的共识,共识于心性的良善,文明人类社。

内涵,苦为良知;修养,治善心性。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是用心科学的世界,攻心于文明至善。学善治通,通于正道,涵养于法理,莫叹忧远而气短---人生生于痛,痛则知疼,至善明鉴。书通心灵,学海无涯---内涵与修养是至道绵绵于心灵、是通慧心神作用于本真;人无心神不精,世无人心则乱;书通人心慧根,孜孜不倦内涵与修养,安而圣明于社会。

篇5:女大学生修养的内涵与实践

女大学生修养的内涵与实践

摘要:女性在当今社会及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而女性如何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一取决于适世的生存能力,二则取决于处世的内在修养。而依旧处于校园内的作为女性特殊群体的女大学生,如何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上好内在修养这门课,显然尤为重要。本文就从礼仪教育、文化涵养、气质品格三个方面浅谈女大学生修养的内涵及实践。

关键字:修养 女大学生 礼仪教育 文化涵养 内在品质

营造一个温馨而充满活力、与人为善的融融世界,是女人与生俱来的使命。在这个日益文明的时代,女人作为世界风景的一部分,要具有将自己的美丽辐射给世界的能力。冰心这样赞美女人“世上如果没有女人,就会缺少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当代女大学生要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修养,最终成为冰心笔下的具有真、善、美的女性,成为社会和家庭良好的融合剂。

一、礼仪教育

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体之间的一种行为规范,体现了个人修养,甚至于民族魅力。礼仪并非仅是外在形式,谦恭的态度、礼貌的语言、优雅得体的举止,本质上是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等内涵的外化。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就不可能正确把握修养的内涵。

礼仪自古以来都是作为对人进行修养培育、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仪教育是提升女大学生修养的重要途径, 礼仪是一面镜子,照出你的修养,帮助你与人和睦相处。每个女人都应该使自己成为真、善、美的使者,每个女人也应该是聪慧、善良、富有魅力的。礼仪教育就能使女大学生逐渐成为这样的人。

首先,礼仪教育可以提升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其今后能走多远,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广度。其次,礼仪教育可以提升女大学生的审美品位。礼仪教育蕴涵着丰富的审美资源,通过礼仪教育培养女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为她们的成长进行真善美的教育,从而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塑造完美形象。第三,礼仪教育是提高女① 1

大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以正确的态度、方法、礼节对待社会上的人,是当代女大学生走向社会必须掌握的“通行证”,否则将“无礼寸步难行”。

礼仪,说到底是一种善良的心,因为它需要你真心真意地想让与你交往的对方感到舒适、幸福、快乐。我们需要礼仪,是因为我们重视的是更重要的东西:家人、朋友以及人生最好的经历。女大学生应践行礼仪,从而逐渐修成良好的个人修养。以诚相待,朋友间需要礼仪;事业有成,同事间需要礼仪;家和万事兴,家庭需要礼仪。身处校园,懂礼貌,尊敬师长,关心同学,说话得体。礼仪教育还能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女大学生,更能在职场中不让须眉,挥斥方遒。

在家庭中,接受良好礼仪教育的女大学生将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时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因为女人的位置是承上启下,具有天生的平衡能力。当与父母相处时,以“孝”行之,做到和颜悦色,并以礼待之。多一点称谓,多一点敬语,多一点问候,多一点赞美,却少一点要求,少一点争执。当现在的女大学生将来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半边天的时候,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女性角色的深入而更加重要,礼让爱更加深厚。对待爱人,偶尔帮他放水,让他洗个舒服的泡沫澡;早上让他多睡10分钟,先起来为他做早饭,小小的礼节让“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再是誓言,而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待公婆,不是埋怨,而是爱屋及乌,用坦诚的心以礼相待,少怨言,多干实事。面对孩子,更应该用良好的礼仪修养以身作则,因为“母亲站在整个民族的最前面,母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命运”,这样整个家庭的修养才能绵延相传。②

二、文化涵养

文化素质是长期以来对社会、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以及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积累,及对千年来人类所积淀的丰富的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继承,还是人对社会的规律,个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和责任的了解。文化素质提高过程同时必定伴随着提高修养的自觉性的增强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另外,文化素质无疑为修养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我们看到思想深邃、学识渊博的人谈吐之间尽显修养,若胸无点墨,即使做足礼仪,开口间便将浅陋的内在表露无遗。

而一个人的良好文化涵养必须以大量的知识为背景。知识是素质的基础,注重内在知识的丰富、智慧的修养对气质女性来说是至关重要。女大学生身处校园,在这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除了学习本学科的知识,还可以任意涉猎其他领域的书籍,不断丰富自我。“读史使人①

② 《孔子·雍也》瑞英女社:《女人礼仪书:魅力一生的行为准则》,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培根在《随笔录。论读书》中写出读书的益处。书香是最有价值的“化妆品”一个女人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由内及外地表露出来的深厚温婉的气质。书籍,是女人永不过时的“生命保鲜剂”。而读书学习是一件很孤寂的事,因为它需要你抛弃世间的一切浮躁和喧嚣,全身心的投入,在如今这个喧嚣的社会里,人们很难开辟一片净土。当校园为女大学生们提供这一片难得的净土时,应该好好把握,开始“终身学习”之路,随时给自己充电,寻求一种内在的、精神的充实与丰富,一种思想的前卫与丰满。

而当下中国大学的情况却并不尽如此,很多大学生精神世界空泛,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在专业技术、或者专业技术的某一个方面是表现突出的,但却在一些应该具有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观念和品质上面,却表现出令人不解地薄弱和单一。他们不知道或不屑于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中华文明及其价值观念知之甚少。女大学生也不例外,她们本应在结束了12年的应试教育后开始新的自由的对知识的追求,然而事实却是,大多数女大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涉猎比高中时应试压力下攫取的更少,更多的则是沉溺于网络。

民国时期的才女林徽因不仅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还致力于建筑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几乎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颜色。“寂寞精灵”张爱玲尽管貌不惊人,但她那弥漫着旧上海忧郁风情的文章以及她深邃的内心世界,使当代人对她的回忆像一坛搁了多年的老酒,越品越香醇。李碧华曾评价她说:“文坛寂寞的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现在有很多女性难以做到家庭、事业两不误,更不用说注重文化涵养的积累,久而久之,身在职场,却与社会脱节;岁月流逝,家庭琐事让她们丧失女人魅力。这种悲剧的出现,是女性不注重自身修养的结果,因此,当代的女大学生要引以为戒。文化涵养的修炼对于女性来说当是一个终身不懈的过程,红颜弹指,刹那芳华,唯有才智长存。岁月的流逝可以带走姣好的容颜,却无法带走女人越来越清澈和丰富的心灵,内在的文化涵养却能与时俱进,历久弥香。可以说,聪敏机智的头脑和学而不倦的热情,才是女人真正的无价之宝。

三、气质品格

女大学生的修养还体现在气质品格上。是一种理解和尊重;一种热情和友善;一种宽容和接纳;一种谅解和豁达;一种轻松和乐观。是在阅读漫漫而浩繁的人生长卷中,逐渐明白和懂得的心灵最宝贵的东西,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怀,是“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胆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是“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忍,是“腹有诗书心自华”的自信。

作为一个有气质品格的女性,首先要树立的就是自信,要完善的就是自我的价值观念。“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性别角色,仍然带有传统的不平等因素,不带偏见的多元价值取向的性别角色尚未真正塑造起来。”这种性别角色模式的形成,是长期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真正有修养的女性不会被束缚于传统理念,男人不再是女人的主宰,女人应该有目标地演绎自己的人生。而现在许多女大学生因为没有自信, 认为女人天生在能力方面不如男人,所以产生依赖思想,失去追求理想的意志,“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成为她们放弃自我的挡箭牌。女大学生应该重视自信这种品格的培养,这样才能在职场中出类拔萃,在家庭中,也不再是一个主妇的角色,能更多的发挥好为人妻,为人母的职责。

成为有修养的女性,学会善良,这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和源泉,只有心存善念,才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在不经意间收获爱。学会宽容,这是经历千万次的忍耐而提升的人格魅力。宽容的女人,心胸宽广如海,干预直面困难和挫折,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如一朵野花,平平静静地萌芽、生长、绽放,在无边的原野上,有一种开阔的美丽。学会温柔,这不是表面的矫揉造作,嗲声嗲气,也不是一位的顺从、迁就,而是生命本体自然散发出来的一种真性情,通情达理但却要坚持原则,柔中带刚,柔韧有度。温柔的性情不会老去,反而会日久弥新,并深深滋润人的心田,让女人的美丽得到升华和永恒。学会平衡,修修养的女人懂得责任和义务需要平衡;懂得选择和放弃的平衡;懂得梦想与现实的平衡;懂得赚钱与休息的平衡;懂得享乐与勤勉的平衡„„

修身之道如是说: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修然;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思之坦然,为之善然。如果女大学生能努力做到宠辱不惊、淡泊宁静,笑看庭前花开花落,那么将会得到更多人,特别是男性的尊重。女大学生面对爱情的态度多样种种,多少人为之黯然神伤,其实,每一份感情都很美,每一程相伴也都令人迷醉。

“我终于离开了他,在说过再见以后,我转过身,让自己淹没在人群中,让脚步尽量洒脱、坚定。我没有回头,不管身后的他是在注视我的背影,还是已经转身离去。因为我知道,尽管爱情消失了,人,还是得往前走。不想让你看到我懦弱的一面,不想让你看到我泪滑过脸颊的那一幕,转身离开,让我们彼此都留下一个最美好的印象。”这便是一份洒脱的气质。

在男人面前,留下一份洒脱,是女大学生的修养。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忆,让彼此都能有个更轻松的开始。轻轻地抽出手,说声再见,对他说,真的感谢这一路上有你。

综上所述,女大学生应把握好自身性别特点,发挥优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着重提高自①① 高华:《女人的修养与智慧全集》,朝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页

身文化素质和内在品质,学习和实践礼仪,最终成为一名有修养的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职责。这对于女性自身和整个女性群体素质的提高,甚至与社会的和谐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女人的内涵和修养

在这个处处充满竞争,利用关系的社会中,那种自怨自艾,柔弱无助的女人已日渐失去市场。男人不再是女人的主宰,女人也早已不是男人的附庸。“男人追求的极致是成功,女人追求的极致是幸福”这样的名言,也不再是人们用来辨证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所津津乐道的了。女人学会自我拯救和自我完善永远是最重要的。渴盼男人赐予你幸福,那永远是被动而不安全的。

第一:要学会充满自信。男人欣赏乐观自信的女人,这个世界上自强自立的女人多了,男人背负的精神压力就比较小,背负的整个家庭的责任感却是极大的;女人每天充满乐观向上的态度生活,饱满的精神状态,不仅能给男人带来精神和感官上的享受,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激发他的上进心,因为当男人看到自己的女人这么自信的生活,他也会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去面对自己的事业面对生活,这样生活永远不会陈旧,人生不会走向退化。有些女人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到一个乞求感情的地位上,悲剧的根源往往就在这里:你对自己都不自信,别人怎么会看重你?男人往往就是这样:你过于看重他,也就是昭示他可以轻而易举地主宰你的感情和幸福了!在这一点上你首先就输了。因此,感情是最在乎尊重和平等的„„不用说,有主见和胸怀的女人,男人自然会感到她的可爱了。因为男人爱上一个女人的同时,并不希望在爱的约束下丧失自己的一方世界,男人在乎爱情的默契、宽容和理解。因为这种爱不至阻止男人身心释放地闯荡人生――毕竟,在男人的眼里爱情并不能代表人生的全部。

第二,要学会高贵。女人的高贵并不是指一定要出身豪门或者本身所处的地位身份如何显赫,这里的高贵是指心态上的高贵。男人最反感放荡轻浮、心态猥琐的女人。气质高贵而有十足女人味的女人走到哪里都会让人羡慕,让人惊叹,让人怜惜宠爱。同时也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与身俱来的素质修养也能给人一种说服力。这种女人往往会给男人生活信心和勇气,因为她们生命里潜存着一种净化男人心灵、激励男人斗志的人性魅力。现代女性要做到不媚俗、不盲从、不虚华,自然少不了要有这种让男人倍加欣赏的高贵气质。

第三:要学会善意通达。这里所说的善意不外乎指女人的温柔。但在这里把温柔改为善意更好。男人当然喜欢女人的温柔,因为女人的温柔能给男人的心灵取暖。然而,温柔有时候似乎又是一种没有原则的爱。一个女人对一个不值得托付温柔的男人付出爱,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成全了男人的罪恶。爱应该是有所节制的,而且应该是向善的。因此,好女人对男人只要心怀善意就行了。女人爱得泛滥,男人就不太懂得珍惜。在这个年代,男人不再习惯固定在一个小小的居室之中,这样女人更应该学会调适自己,不要一味地为情所困,以至让感情取代了生活的全部。聪明乐观的女人往往能尝试着让自己的心灵变得通达起来,让爱在一种平淡中走向坚固和永恒。有些时候感情这事儿你放开来看,其实恰恰就是一种最好的把握。

第四:做事有主见。不做笼中的金丝雀也不做讲究成功感的女强人,没有一个男人会喜欢能力超强的女人,女人就应该象女人的样子,温柔,妩媚,且不粗俗。我坚信以家庭为第一中心孝顺父母的女人是好女人,但是在家庭生活中,不要依附与男人的思维,男人说什么就做什么,三从四德是以往女性的象征,而在当今现在这个事事讲究独立,讲究民主,讲究自由,讲究维护权益的社会里,我们是现代女性,要有着新一代女性的独特思维模式,大胆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发表自己对某事某物某景某态的评论,不要顾及该不该说该不该做,女人是要矜持,但是在言论思维来说男女是平等的。女人不要以为结了婚就可以待在家一心照顾丈夫照顾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大错特错!!不要脱离社会文化,结婚的女人照样应该外出多学习多看看更要多了解时势,那样才能做个富有内涵素质又 不忽略家庭生活的快乐女人,女人一旦没有了主见,也就给了丈夫一个外遇的理由,男人是不会整天对着一个素然无味且不懂风情又逆来顺受的老婆的,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有资本有能力去经营一份属于自己的完美家庭高尚的家庭生活。

篇7:内涵与修养高中作文

一、教师的素养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首先,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任何知识的传播大都由教师通过语言进行宣讲和演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使用恰如其分、既丰富又精彩的语言吸引学生,牵动学生的思维与情感,真正成为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导师。另外,教师表述的逻辑性和点面结合能力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突出重点、易化难点、辐射到面的教学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其次,教师的板书能力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板书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提炼,教师通过设计新颖、简洁明了的板书,能直观地指导学生充分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理顺学生学习思路,使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认知。`

再次,教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教师对课堂的把控首先要掌控好自己,课堂教学以课前备课为基础,但不能完全受制于教材、教案,教师根据课堂的需要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的“二次设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二、教师教学的艺术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对比式教学等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内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应做到科学合理,切忌牵强附会,只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却忽视了教学的知识性。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走进课堂,课堂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但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试验设备等其他教辅设施,都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各种教辅设备的使用都是为了更好的诠释教学内容,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创设民主氛围`

首先,教师要培养强烈的“爱生”精神,树立“教学神圣”的意识。教师应该是“仁”与“智”的结合体,教师的除了体现在对工作的敬业精神之外,应更直接表现在对学生的“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工程师通达学生心灵的“高速公路”是“爱”,“爱”的给予是相互的,“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对教师更多的尊敬与爱戴,从而搭建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这样学生才敢于吐露心声,敢于发表意见,教师才能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其次,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权利,给每—个学生创造平等发展的机会,尊重每—个学生。教师应善于扬其所长,补其所短,不因其优而善之,不因其差而鄙之,尽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充分体现。特别是对那些在学习及其他方面相对落后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他们的存在,切不可冷落或放弃,拯救—个落后生不但是拯救一个家庭,也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四、以教研促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动力`

首先,要深入研究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熟练掌握在新课标模式下如何诠释每个教学模块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科研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实施起着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其次,既要研究教材,又要研究学生,充分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是备好课、实施好课堂教学的基础。同时,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和认知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也非常重要。`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专多能”、博览群书,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具备较强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也是教师所必需的,而所有这些的根基都来源于教师的文化内涵。所以,多元文化修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都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篇8:内涵与修养高中作文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力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探索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一步实现“四个转变”,即: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是人教版教材必修3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题作为本教材的最后一框内容,可以说是对本教材的一个总结和升华。《文化生活》一书,就是想让学生在基于对各种文化现象感受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分析看待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从而能够在文化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最后一框内容通过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道德冲突为切入点,告诉我们当面对这些冲突的时候我们需要作出正确的选择,而通过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正是解决这一冲突的重要途径。

2。教学重难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关系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关系,才能正确分析社会事件,才能正确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大力培育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道德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正确看待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如何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3。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读书指导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4。教学手段:视频片段,PPT演示文稿

5。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了解产生道德冲突的原因,认识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认识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

的关系。

② 明白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

修养。

(2)能力目标:

① 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思想道德冲突,认识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给人们的思想道德

观念带来的冲击挑战。

② 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能力及在实践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国

家和人民的人。

② 追求道德生活不是一种痛苦选择,而是自我愉悦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新课

直面冲突

1、出示图片材料:“老翁摔倒在地,无人敢扶”

①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②你能否说说生活中其他那些让人左右为难的道德冲突?

2、教师总结

思考并发表意见

讲授

新课

自主学习

1、出示“知识目标”

①知道:思想道德冲突产生的原因;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②识记:解决“道德两难”的途径

③理解: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④运用:通过正确的途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目标——怎样改造主观世界;如何加强自身修养

2、要求学生根据知识目标自学教材,在自学过程中关注平时成绩薄弱或表现不够积极的学生。

1、根据知识目标自学教材

2、同伴互助:同桌互相交流自学所得。

角色体验

篇9:心灵修养高中作文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在这漫长的人生之中,如果没有一种期望、没有一种目标、没有一种精神的支柱,我们又如何能度过这漫长的时光呢?也许我们的一生都会无聊、痛苦、悲伤。而且被各种低劣的人性所侵蚀,并统治我们的心灵,于是,我们就被地狱之火所焚烧,在无穷无尽的欲望中挣扎;是人是兽、是高等人还是低劣人。全是由我们的心灵决定的,人的支柱就是我们的心灵,庸俗的心灵决定庸俗的生活与品质。高贵的心灵支配高尚的情操,一个心灵庸俗的人,自然猥琐卑劣,即使他身有亿万家财,那又如何?也掩盖不住他的市侩与俗气,而一个心灵高尚的人,就象天空中的白云,轻飘而有灵气,即使贫穷,也遮掩不了他气质上的光华。

在珠宝之中最珍贵的不是黄金、不是白银、其实是钻石;那天空中最耀眼的不是星星、也不是月亮,而是太阳。我们都喜欢大自然界中高贵的东西。自然而然,我们也喜欢高贵、典雅的人。请问,什么是高贵的人?出生,地位,金钱,权利,我承认这些的确能使人显得高贵,但是这种高贵只是表面和形式的高贵。说到底,真正高贵的人并不一定能拥有这些,但只要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就可以了!

拥有了高贵的心灵就会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算在恶劣,地位如何的低下,如何的贫穷,只要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就可以也绝对不会甘于平庸,她会让你滋生一种伟大的力量让你不断的向上奋进,而这种不断向上的力量正是人类所有精神财富中最宝贵的遗产,最终也必将引领大家走向成功之路。高贵的心灵会是一颗生命的种子,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她就会萌生许许多多的灵气、激情、勇敢、力量、奔放与善良的枝叶,最终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篇10:自我修养高中作文

有一次,俄国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在纽约的一家酒店里遇到了画家达利,发现他手里拿着一个小铃铛不停地摇来摇去。斯特拉文斯基就很奇怪,问达利在做什么。达利回答:我拿着铃铛摇来摇去,是为了让路人聚过来看我的胡子咯。

好吧,这就是不可理喻的艺术家——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对“艺术家”这个职业的整体印象,就是这样了。虽然历史上的“我们”,不是这样想的。

很久很久以前,艺术家不过就是普通的工匠。十七世纪的安特卫普的普通市民看到彼得·保罗·鲁本斯,并不会看出他在为保守的教会创作中寄托了如何如何的人本主义,也不会赏析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内心充满了怎样怎样的情欲和狂热,因为在人们眼中,他只是一介宫廷画师,和所有艺术家一样,不过是教会、富商或者贵族家请来的和花匠、厨师没什么区别的师傅,在指定主题甚至基本内容下按部就班地打工赚钱。至于艺术家的狂放不羁或不修边幅——不过是因为作为底层劳动人民的他们穿不起成套的礼服、系不出一丝不苟的漂亮领结罢了。

人类大踏步前进,生产力开始高速发展,社会分工也就跟着细化了,艺术品的创作与复制渐渐分离,大众化艺术品开始走向工业生产,艺术家们逐渐从艺术品工匠圈子里独立出来——从此走上了自由奔放的道路,大众对他们的印象也发生了质变。

打扮怪异,思维奇葩,举止怪力乱神,所谓的艺术活动不过是哗众取宠,毫无伦理秩序和规矩信义可言。割耳朵的,自杀的,抢别人太太的,历史给我们留下太多关于艺术家疯疯癫癫的奇闻异事;狂妄自大,文人相轻,同行倾轧,现实和影视剧给我们塑造了太多艺术家张狂冷傲的反面教材;急功近利,偷工减料,唯利是图,市场交易中给我们枚举了太多艺术家背信弃义的不争事实——更糟糕的是,相当一批艺术家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职业设定,忘记了艺术本身的调式,盲目自封地断送了自己的艺术事业。太多太多的怪现象让市场和大众对艺术家的态度,就像是围观一群举止怪异的角儿,看他们撒疯,却不敢关心他们艺术创作的那些事儿。

市场有些忧郁。因为艺术家有个性本应是件好事。

一方面,为了追求灵感或者表达某种思潮,艺术家们的形象偏离大众化,有意识地选择与自己所表达的艺术风格相近的打扮或者气质塑造,无可厚非;另一方面,艺术市场的逐渐繁荣也要求艺术家有意识地自己塑造特立独行、标识性强的形象,来更好地应对市场。

篇11:内涵与修养高中作文

[关键词]大学生 党性修养 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65-04

共产党员的党性由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所决定,是党员保持理论纯洁、立场纯洁、组织纯洁和道德纯洁的根本所在。党员党性修养的实质就是指共产党员按照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它具有历史性、具体性的特点,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会有不同的体现。通常情况下,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理论修养、人格道德修养、组织纪律修养、思想作风修养、科学文化修养、民主法治修养和群众工作能力修养等。[1]为深入了解并掌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阶段性内涵,以利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2014年2月,笔者在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中开展了党性修养内涵及实践途径的问卷调查。

一、大学阶段党性修养的内涵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52份,回收有效率88%,从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来看,中共正式党员占27.84%,预备党员占22.73%,积极分子占35.80%,群众占13.64%。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在对“您认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主要涵盖哪些方面”(多选题)的调查中,选择“思想作风修养”的为86.36%,选择“组织纪律修养”的为81.25%,选择“科学文化修养”的为73.86%,选择“政治理论修养”的为72.16%,选择“人格道德修养”的为65.34%,选择“民主法制修养”的为63.07%,选择 “群众工作能力修养”的为58.52%,选择“其他”的占2.84%。

从人群构成看,无论是中共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还是群众,都把“思想作风修养”放在当代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首位,分别占相应调查人群的71.43%、95%、88.89%和95.83%,同时,他们也均把“组织纪律修养”视为第二重要的一项党性修养内容,分别占到对应调查人群的69.39%、80%、87.30%、91.67%。由此可见,大学生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对党性修养主要内涵的认识较为一致。而从排在第三位的“科学文化修养”开始,不同调查人群的选择出现了差异,结果显示,对“科学文化修养”而言,在正式党员中,有67.35%将其排在第四位,低于对“政治理论修养”69.39%的选择;在预备党员中,有70%将其排在第四位,同样低于对“政治理论修养”72.50%的选择;在积极分子中,有82.54%将其排在第四位,低于对“人格道德修养”85.71%的选择;在群众中,有70.83%将其与“民主法制修养”一起列在第四位,低于对“人格道德修养”75%的选择。同样,对排在第四位的“政治理论修养”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正式党员中,有69.39%将其排在第三位,高于对“科学文化修养”67.35%的选择;在预备党员中,有72.50%将其排在第三位,高于对“科学文化修养”70%的选择;在积极分子中,有77.78%将其排在第五位,低于对“人格道德修养”85.71%和“科学文化修养”82.54%的选择;在群众中,有62.50%将其排在第六位,低于对“人格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与“民主法制修养”的选择。

对调研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党性修养内涵的认识差异较大,并呈现阶段性的特点。因此,在结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际和问卷结果的基础上,可将思想道德修养、组织纪律修养、科学文化修养和政治理论修养,视为大学阶段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

(二)党性修养的阶段性内涵

1.思想道德修养的高尚性

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以共产主义理想信仰为核心,以人格道德为基础的完整体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思想道德自律是党性修养的基础,因此,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起。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下,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涵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去引领自己,主动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为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追求目标,并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自己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努力做到引领社会风气之先,保持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高尚性。

2.组织纪律修养的模范性

首先,党章中规定,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每位党员都要坚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次,历史和现实都证明,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进行胜利的斗争,只有加强纪律性,才能使队伍步调一致,行动统一,从组织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只有加强纪律性,才能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克服艰难困苦,战胜敌人;也只有加强纪律性,才能维护全党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统一。[2]因此,党员尤其是各方面都正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党员,更要自觉地加强组织纪律修养,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3.政治理论修养的纯洁性

党员政治理论修养的纯洁性主要是指党员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要保持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的纯洁性,关键就是必须以共产主义作为党和党员唯一的政治信仰,不能搞政治信仰多元化。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主义、思想和学说,特别是不同流派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作为青年中优秀分子的大学生党员,其政治理论修养的纯洁与否,不仅决定着其自身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同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3]因此,必须要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进行武装,保证大学生党员政治理论修养的纯洁性。

4.科学文化修养的先进性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学习并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规定既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也体现了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的学生党员,更应以此目标为基础,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专业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强化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努力做到在实现个体发展需求的同时,确保自己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二、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途径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就如何提高党性修养,提出了“学习、实践、内省、互助”的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切实结合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阶段性特点,对大学生党员进行自身修养的系统改造。

(一)明晰指导思想,端正学习态度

在回答“您认为以下哪一种思想对党员影响最大”的问卷调查问题时,仅有3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有63%的被调查者分别选择了“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多元化的社会思想。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出现,已在社会有所反映,并在高校校园有所体现。

1.筑牢思想防线,加强党章学习

大学生党员是思维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主义、思想和学说,容易受到冲击和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先进思想理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在理性反思的基础上,认同和接纳马克思主义,让他们坚定地信奉马克思主义,信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以保证其思想的纯洁性。[4]反映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加强大学生党员对党章的学习。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高校党组织要把对党章的学习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通过日常学习、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党章,要把检查学习和遵守党章情况作为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教育,使大学生党员对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完善知识结构,掌握学习方法

大学生党员不管学什么专业,无论在哪个年级,都应该把提高科学素养作为读书学习的重要目标,通过读书学习进一步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不断增加对本专业的认识,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模范。为此,首先,大学生党员要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要把学习视为自己进步的阶梯,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充分利用好学生党员年纪轻、记忆力好、接受力强的优势,抓紧时间学习,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基础。其次,要通过学习来拓展视野,要在认真学习党的思想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外,进一步加强对经济、法律、文化、管理、国际、信息网络和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促进全面发展。再次,要掌握辩证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党员不仅要充分认识并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还要有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方法与技巧,特别是要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进行思考和学习,以正确理解党性修养的时代精神,把握党性修养的时代内涵,增强党性修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5]

(二)提高党员素质,促进党内互助

在对“大学生党员中存在问题有哪些?”的调查中,选择“先进性不强”的占23.86%,选择“入党动机不纯”的占21.59%,选择“理论思想不牢固”的占18.42%,选择“发展和考察过程不够严肃”的占18.18%,选择“党内监督和淘汰机制缺乏”的占15.45%,选择“其他”的占2.5%。这一结果显示,大学生党员在先进性、入党动机、思想理论等方面的现状并不乐观,相关工作还有待加强。在回答“对您党性修养提升帮助最大的人群?”这一问题时,有32.92%的学生选择了“身边的党员”,有30.83%的学生选择了“党支部书记”。这一结果显示,身边的普通党员和从事党务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对大学生党员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可以从党员发展质量和党务工作者素质两方面来开展工作,以促进大学生党性修养的提升。

1.规范组织生活,增强纪律观念

高校要结合大学生党员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性来开展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而言,主要是将考察关口前移,将考察步骤落实,如可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变“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挖掘信息,延展组织获取考察对象信息的渠道,让入党动机不纯者混不进党组织;对于预备党员,主要是逐步完善意见听取环节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如可以通过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制”和“投票表决”等考察方式,增强组织监督和群众评议在党员发展中的权重,提升党员思想的纯洁性;对于正式党员,主要是进一步健全和规范支部的组织生活,如可采取学生党员挂牌、支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述职述评等活动,促进党务公开。此外,在强化制度建设的同时,还要不断增强纪律观念,高校党组织要以党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准,对党员的党性修养、宗旨观念、政治素质、模范带头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对于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要及时进行严肃处理,促使大学生党员逐渐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形成有益于大学生党性修养培养的机制。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能力

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离不开党内互助;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党务工作队伍。为此,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注重党务工作者队伍的梯队建设,如高校党组织在配备基层党支部班子时,要注重班子成员的年级分布或专业构成,要有意识地选拔、培养一批优秀党员,让他们尽早地接触党务工作,为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党支部书记后备队伍做好准备;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工作,探索并构建起适应于大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的教育网络,如可将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训,纳入学校党员干部培训的计划中,将优质教育和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党组织倾斜,以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注重实践育人,营造良好氛围

要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还必须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因此要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做到知行统一。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在回答“您认为提升大学生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有哪些”时,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的占24.96%,排在第一;选择“党员自我内省”的占21.42%,排在第二;选择“环境影响”的占19.29%,排在第三;选择“知识理论学习”的占18.76%,排在第四;选择“党内帮扶”的占15.4%,排在第五;选择“其他”的占0.18%,排在第六。这一结果表明,从促进党性修养提升的角度看,“社会实践活动”被认为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党员自我内省”、“环境影响”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而“知识理论学习”和“党内帮扶”这两个目前高校采取较多的工作方式则排在了后面,说明简单“灌输式”的“知识理论学习”方式,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正在逐渐弱化。因此,高校党组织要在充分肯定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基础上,勇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积极探索出新的、有益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的途径。

1.注重实践育人,创新教育平台

纯洁的思想表现出来的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和大学生的现实状况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最好途径,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因此,结合问卷结果,高校要特别注重通过社会实践来促进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如可通过开展党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寒暑假社会调研、教学实习和“三下乡”活动等实践形式,使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提升自身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并促使其逐渐把外部的责任要求,转化为自觉践行的内在道德情感或冲动。此外,由于新媒体对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的影响巨大,与传统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相比,新媒体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包含了巨大的能量,它不仅与学校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密切相关,而且与整个社会紧密相连。因此,要把网络作为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最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平台,并健全学校、社会、家庭的网络化评估体系,拉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的结构性落差,减少信息开放与思想政治教育封闭的冲突[6],如可以建设网络课程、推行网络教学,让学习书本知识与浏览多媒体信息相结合,把单纯的学校思想政治和专业技术教育扩展到家庭、社区、社会乃至新媒体自身,让社会来共同承担教育的任务与责任,促进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7]

2.完善运行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可通过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做好党性修养的内化教育工作,使大学生的思想成长有非常合适的土壤,促使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大学生党员心里播下种子,并逐渐转化为内在信念和自觉行为[8],如可营造优秀的班风、学风,引导大学生党员在专业学习尤其是在课堂学习中,自觉地遵守学习及考试纪律;还可开设“学术论坛”,运用互动式、启发式教育教学模式,以及建立集体备课、试讲、督导和学术交流等制度,强化师资培训,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二是可通过完善学校规章、师德规范、学生守则、评比表彰等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其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教职员工和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意识和规范,促进大学生党员责任品质的养成和责任能力的提高。

[ 注 释 ]

[1] 李锡炎.正确把握党性修养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2(2):1-5.

[2] 陶岳潮.试论纪律[J].社会科学研究,1982(6):15-19.

[3] 李科,林伯海.保持大学生党员思想纯洁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32-34.

[4] 高永蓉.试论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机制的构建——以民航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156-159.

[5] 郭明飞.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13-11-21.

[6] 高进.论新时期党性修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209-211.

[7] 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8] 王燕.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观及其培养[J].江苏高教,2003(3):97-99.

上一篇:美丽的恩施大峡谷作文下一篇:公司简介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