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合成教案

2024-07-01

图像的合成教案(精选8篇)

篇1:图像的合成教案

青年教师大奖赛公开课教案

——图像合成技术

授课教师:李天生

授课时间:2012年4月16日上午第三节课

授课地点:机房2

授课班级:101班

一、学情分析: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学生对windows基本操作已比较熟悉,也已经有使用办公软件和flash软件的经验。对于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也有几次的使用经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photoshop软件常见工具(移动工具、磁性套索工具等)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会创作过程,初步了解图片合成技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

创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图片合成的相关技术

难度:自学相关图片合成技术、利用图片合成技术实现创新。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布置任务展开教学。

小组协作法:分成A-F六小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组内成员相互协作完成任务。

分层教学法:布置四个任务,任学生选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同时选择多个任务,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进步。讲授法:

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机房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Flash影片引入:

(二)新课讲授

1、图片合成技术的概念:

把不同图片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合成到一起形成一张新的图片的技术。

2、图片合成步骤:

3、实例视频讲解:四个实例都已经录制成视频文件,让学生选择学习其中的一个实例。其他实例的帮助文件会发送到学生机上,让学生自学。(注明:几个实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样也降低了学生自学的难度。)

(三)任务布置:

(四)点评与小结:

(五)课后作业:

八、课后反思:

篇2:图像的合成教案

一、授课类型:新授

二、遵循原则:实践性、参与性、互动性

三、实践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初步掌握图像处理方面的知识,具备处理图像的基本能力。

四、体验过程:

(一)兴趣感知

1、激情导课。同学们大家知道大头贴吗?拍过大头贴吗?拍过的同学请举手,好,那大家喜欢大头贴吗?今天我们就自己亲手制作大头贴,看我们教室的后面墙上,这都是前几期做的比较优秀的作品。

2、课程简介。本节课运用电脑这个工具,用photoshop软件来进行图片合成。

3、出示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独立的做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二)快乐体验

1、首先打开两张图片,一张是你自己的人物照片,另外一张是背景图片。注意:两张照片都要通过软件打开,直接双击打开不行

2、这一步就要用到工具栏了,第一个工具就是多边形套索工具,用多边形套索工具连线,把人物选出来,在做的过程中如果做错了,要用键盘的Delete键来恢复。

3、选定人物后,用移动工具将人物移动到背景上

注意:移动后,会发现人物太大或者太小,下一步解决如何把人物变大或者变小。

4、改变大小

点击图片,按Ctrl+T键,然后拖动到边角处一直按Shift键改变大小。最后按Enter(回车键)。

5、保存。

点击文件-存储为,将保存位置,文件名,文件格式(JPEG)修改完后,点保存。

(三)展示评价

1、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展示体验结果,并进行自评。

2、教师评价。教师就每组体验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分享收获

1、交流体会。学生互谈本节可的收获或体会,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然后找同学自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与同学们分享。

篇3:图像的合成教案

本文提出一种将混沌与图像合成相结合的新型加密算法, 加密算法的程序开发平台为Matlab7.0, 涉及计算机模拟环境为Windows 7/XP/2003/2010。加密算法所涉及的实时图像取自于avi视频, 加密中的混沌序列源于logistic映射。

Logistic方程为xn+1=1-μxn2, 其中μ∈ (0, 2) 、xn∈[-1, 1], 随着控制参数由小到大逐渐增长就可以演示倍周期分岔走向混沌的过程。logistic映射在混沌区, 具有伪随机性、初值敏感性、遍历性及收敛性[2]。由此可见, 给定初始值xn及μ, 由logistic映射生成混沌序列, 即可对图像进行初步置乱。本文在此基础上构造出既满足图像安全性又不给传输和存取带来过大延迟的加密程序。其基本思想是引入一张图像作为加密、解密者共享的密钥图像, 将密钥图像处理后与待加密图像合成进行logistic映射置乱加密, 从而得到加密图像。一张图像所含有的信息量庞大, 这就大大增加了密钥空间, 并且改变了原图像的像素值, 确保了图像加密的安全性。

密钥图像要与待加密图像进行合成, 如果密钥图像偏大将耗费不必要的计算量, 密钥偏小又起不到隐藏待加密图像的目的。因此, 本文将密钥图像进行预处理使其与待加密图像大小相等。matlab读入图像的数据类型是uint8, 而如果直接使用unit8进行两个图像的合成就会造成数值溢出, 因此在合成前先将图像格式转换成double型, 合成后再转换成unit8型进行存储。

logistic混沌具有初值敏感性, 初值的数量及其随机性决定了密钥空间的大小。为了增大密钥空间本算法置乱行和列的初值与参数分别设置不同的数值, 当其x0=0.78、μ1=1.932、y0=0.56、μ2=1.689时, 加密前后图像如图1:

解密过程为加密过程的逆运算, 其基本流程为首先读取加密图像, 其次利用Logistic映射复原置乱图像, 再次引入密钥图像进行预处理, 最后从已复原置乱图像中分离出原图像。

最后, 对该加密算法进行了安全性、实时性分析。首先, 进行密钥敏感性测试。该算法中密钥的一点微小变化将产生完全不同的解密效果。第二、密钥空间分析。一个好的加密方案是对密钥敏感的同时也应该具有足够大的密钥空间, 以抵抗各种攻击。在本项目的算法中, 两个方程的参数和初始值都能作为密钥。matlab默认的数据类型是双精度 (8个字节) , 数据具有16位有效数字, 因此该算法的密钥空间可以达到1064, 再加上私钥图像所占空间, 此算法具有足够大的密钥空间抵抗攻击。第三、对此加密方案做实时性分析。本文所涉及的图像加密算法包含像素的置换、图像的加合等, 虽然密钥空间较大但迭代次数较少, 因此计算速度较快, 加密一张图片仅需要0.012S。而人眼观看物体时, 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 要延续1/24秒左右的时间, 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暂留”[3]。可见, 本文所采用的加密算法是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的。

综上, 本文基于matlab平台将logistic混沌与图像合成相结合实现了实时图像加密。经数值仿真实验证明, 该加密算法为无损压缩, 加密效果好, 具有较强的抗攻击性, 加密效率较高, 能满足实时图像加密的要求。

摘要:本文基于m atlab平台利用循环程序从视频中读取各帧图像, 将置乱后图像与私钥图像进行合成, 应用一维logistic映射产生的混沌置乱序列, 对合成图像进行行、列置乱, 从而实现实时图像加密。

关键词:混沌,matlab,logistic映射,私钥,实时图像

参考文献

[1]赵尔凡, 赵耿, 郑昊.基于多维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2

[2]郝柏林.从抛物线谈起—混沌动力学引论[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

篇4:图像的合成教案

【关键词】 图形图像合成

Photoshop图像合成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photoshop软件把多张图片合成自己所需要的效果。对于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如下:①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合成的图片;(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让学生在教学服务器上下载本节课的课堂任务并根据提示完成任务;(教学服务器上有文字提示和视频演示)③学生完成后上交作品;④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下面我就这两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我先谈谈自己这节课的可取之处:①能应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网络平台就是把自己上课时用到的一些素材和任务都放在网络服务器上,供学生下载使用。并且放上课堂里要讲的知识点和任务的操作过程。②能应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特点就是紧紧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在这节课我先设计一个任务“人间美景”,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每个任务,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图片处理的操作技能。③能应用视频演示。以前,我在教学时都是先让学生根据文字提示去完成任务,然后再抽取时间把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这样做有一个弊端,因为学生的操作水平不一样,有些学生操作能力比较强对任务没有疑问,而我统一控制每个学生,就会给这些学生造成没有时间去完成拓展练习。而我用视频演示,如果学生有疑问就可以参考视频来继续完成。这样既给有疑问的学生提供了方便,也给操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有多余的时间做拓展练习,达到培优补差的效果,而且也减少了学生的提问,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其次,我谈谈这堂课的不足之处。(1)在备课时,我对学生这些方面还备的不够充分。我们现在都提倡备课要做到五点:①“备教材”;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②“备教法”;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任务驱动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但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这节课我主要应用任务驱动法和讲授法,这个方法的使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③“备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已经对Photoshop软件的界面和一些工具进行讲解,并且也给学生做了一些简单的练习,学生的完成情况也很好,因此我以为学生也能很容易的完成这节课的任务。但是我没有估计到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对比较弱,造成了大部分学生不能在指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给上课带来了麻烦。④“备练习”;这节课除了课堂任务以外,我还准备了一个拓展练习“我们的校园”,这个练习是在课堂任务的基础上稍微加深,让一些操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去完成,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⑤“备作业”;由于全是上机课,因此我们的作业一般是在机房里完成的。(2)在机房中缺少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就是在学习时,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去完成一个任务。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如何用photoshop软件来合成图像,学生只需要根据操作提示和视频演示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因此在课堂中没有小组分工合作。

篇5:探索图像的合成技术学案

科目:信息技术年级:七年级学案设计:刘志松日期:2016、12、16 【学习目标】

1、图像的合成技术的掌握。

2、图像的合成技术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选择快速选择工具,确保选项栏中勾选“增加到选区”,然后将工具的大小调整到跟图像孩子鼻子差不多大,这里设置直径为70像素、硬度为25%。这样设置后,就能更好地在下面应用起来。

选择好快速选择工具,将选择工具想象成画笔,然后在人物周围画一圈,就会看到虚线萦绕着刚才所画的区域,然后这个就是选区啦。

2、保持选择工具的选择状态,如果选区内有不需要的物件,比如凳子、肘部内的空隙,按着Alt,然后点击消除掉。

3、向屏幕顶部的一个按钮,该按钮说,完善的边缘。当你发现它,推动它!在工具选项栏的右端,有个按键“调整边缘”,ok点击它。

4、当调整边缘的选项框出来后,将智能半径选中标记,然后如下设置。这些选项设置以后,班级:姓名:组别:等级:

先不要点击确定。

二、合作探究:

1、选项框左边是一个小图标,看起来像一个油漆刷。这是调整半径工具。确保工具被选中,然后在之前很难选择的头发区域。这将创建一个软化的选取,然后点击确定。

2、现在点击多边形套索工具。它的工具,看起来像一个尖尖角的套索或着像个“皇冠”。然后在屏幕的顶部,点击两个重叠的框,这意味着该工具将“添加到选择”。

二、评价:

篇6:《图像合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这一课时介绍了图像的简单合成。前一课时对图片的处理做了详细的讲解,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让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photoshop软件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并能制作一个完整的作品,为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技术支持。

【学情分析】

前几节课主要介绍了图片的处理(包括旋转、亮度对比度、裁切、缩放和滤镜),学生已具备处理单幅图像的能力,但缺乏“整合”多幅图片形成新作品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实际经验。这节课通过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制作个性化桌面,让学生切身体会制作一个作品,从无到有,从庸到精的过程。在制作中学习到知识点,又让知识点指导实际操作。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会使用 Photoshop进行简单的图像合成和美化。

2、过程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探究获得新知识,任务驱动与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及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Photoshop合成图像及美化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图层概念的理解

【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学习方法:模仿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设计思想】

尊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模拟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架构下,搭建以生为本的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通过学与练,以不断解决问题为手段,一步步完成学习任务。

新课标中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要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学生总体的信息素养。而在本节课中就坚持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努力为学生创设了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本节课以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制作个性化桌面为主线,其间又分解为四个小任务:体验图像的初步合成、加入个性化元素、调整修饰作品、文字的添加。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穿插介绍了:图片的移动、羽化、自由变换、图层等。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学生操作性强,再辅以“小助手”软件,让学生切身体会制作一个作品,从无到有,从庸到精的过程。在制作中学习到知识点,又让知识点指导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

师:这些图片是通过相机直接拍摄得来的吗? 生:不是!

师:那这些图片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合成的!PS的。师:看来图像合成已经深入人心了。请同学回想一下我们经常会在哪里看到合成的图像?

生:杂志封面、海报、网页等。

师:对,请同学一起来看一看教师机的桌面,这也是一个合成的图像。今天我们也来PS一下,为我们的电脑量身定做一个桌面。

二. 新授教学

1、巧选素材,体验合成

师:(演示)首先我们需要用一幅漂亮的图片作为背景(打开目录:浏览、选择),其次我们选取本月的月历,这样你的“桌面”就装饰性和实用性兼备了。选好素材后,我们可以开始制作了,点击文件→新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名称:个性桌面,高度和宽度:我们以像素为度量单位的话,请问图片的尺寸为多少呢?

生:1024*768(如果学生不能给出答案,教师应演示如何查看本机显示器的分辨率。)

师:先布置好背景(利用移动工具,拖放进来),再加上月历信息,桌面的雏形就已经完成了,待会儿同学们操作时如果碰到技术性问题,可以参考提供的小助手,也可以和同学互相讨论。(简单演示小助手的用法)【活动一】:体验图像的初步合成

生:浏览素材,确定作品风格。简单模仿:新建一个1024*768像素的图像,依次添加背景图和月历表(技术:拖动)

设计意图:活动一的操作任务相对简单,学生容易上手,能够顺利完成图像的初步合成。让学生体验图像合成的过程,揭开图像合成的神秘面纱。

师:展示学生作品,给予适当评价。

师:(总结)刚才我们利用PS做了一张“桌面”,首先将背景图放进来,然后又将月历放进来,其实这就是图像的初步合成。同学们想不想加入点自己个性化的元素进去呢?下面的学习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加入个性化元素

师:(演示:在原来的桌面图片上,添加一幅合影图)我们这里只需要照片的一部分,可以使用工具把这部分选出来。PS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选区工具,有:选框工具、套索、魔棒等。这里我们利用椭圆选框工具选出我们的头像,利用移动工具,拖过来。大家觉得怎么样啊?(突兀,合成痕迹太明显)人物图像的边缘和背景颜色对比度太大,所以最好能将边缘柔化,使我们的身影很自然的溶入到背景中。这里啊,有个参数值的设定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先来撤消刚才的操作,(技术:历史记录)我们做过的所有操作都留在历史记录里,现在回到拖动之前。选好对象之后,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有一选项——羽化,输入羽化值,30。将羽化好的对象拖拽到原来的桌面图片上,大家看看现在的效果怎样?很神奇,是吧?合成图像时利用羽化可以实现各个图片的无缝组合。

【活动二】:加入个性化元素

师:(巡视)①大家可以改变羽化值看对于选区的影响(具体来说羽化值越大,虚化范围越(大);羽化值越小,虚化范围越(小))②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完成了,请同学们保存你的作品并将图片应用到桌面上看看实际效果吧!(文件的保存:保存位置、文件名、类型;可看小助手;必要时要演示讲解)

[师生共评]:(展示某个同学的桌面,请其他同学评价,发现问题)最初我们制作桌面时并未考虑到桌面左侧的图标,同学的合影被图标挡住了。(所以在下面制作中我们要不断的根据实际应用效果实时修改作品)

设计意图:为制作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桌面,要求学生在图像中加入个性化素材。操作过程中,发现图像画面不协调、合成痕迹明显,引出羽化值的设置;并让学生探究羽化值的大小对选区虚化范围的影响。

2.3精益求精,成品出山

师:请展示同学根据评价同学的建议调整你的作品(同学在修改作品时,发现问题)合影的位置不能移动(引出图层)大家仔细观察界面,看能不能发现哪里出了问题?—图层面板

师:(讲解图层概念,并帮助实现各图层内容的位置调整)我们发现刚才加入到新文件中的几个元素被分别放置了不同的图层上(图层缩览图)。打个比方:图层就相当于一张张透明的玻璃纸,我们在每张玻璃纸上作画,最终作品就是所有玻璃纸叠加显示的效果。通常每个图层放一个图像元素或一组类似的图像元素,这样我们要对某个图像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选定它所在的图层,对它单独

加工,会不会影响其他图层啊?(不会)。现在我们要移动合影的位置,首先应该怎样?对,先选中合影所在的图层,再实现合影位置的移动。

师:在巡视过程中老师发现还有些同学作品上的各个元素大小比例也不是很协调,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效果适当调整各元素的大小和位置。(通过自由变换工具实现大小或角度的调整。参考小题板中的技术技巧)

[实践]:学生调整作品中各元素的大小和位置。

【设计意图】:为使作品整体布局合理,学生需要及时调整图像的大小和位置。在调整位置时,发现某些图像选不中,教师适时提出图层的概念,并通过PPT,加深学生对图层概念的理解。并通过自由变换命令实现图像的合理布局。

2.4活动四(自主探究):添加文字

师:我们刚才选用的几个素材都是图片,虽说ps是专业的图片处理工具,可是它处理起文字信息也丝毫不逊色,我们一起来为这个图片添加一个文字说明吧。请同学们参考小助手上的操作提示完成活动四:文字的添加。添加的内容可以是你的座右铭、个性宣言、甚至是你喜欢的一首小诗。

[实践]:学生添加文字信息(可参考范例)

师:(巡视)提醒同学注意:①当文字内容较多时,应使文字信息在格式上保持一致,不要作过多的变换,否则易显得花里胡哨,杂乱无章。②在用色上,文字的颜色可以和背景的颜色是同一色系的,也可以互为补色,还有一个小技巧是直接用拾色器选取图片上现有的颜色,但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颜色,都要使文字的颜色和背景的颜色对比要大一些,这样才能更好的突出文字内容。

3、展示作品,课堂总结

师:经过同学们三番五次、精益求精的修改后,作品怎么样呢?我们选取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共同赏析。(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评)

师: 图像合成概念的升华:今天我们DIY了一个漂亮又实用的桌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图像的合成并不是多幅图像简单的拼凑,整个过程涉及到作品的布局设计、素材的选取、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怎么组织、处理、修饰和融合,只有这些都处理好了,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才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篇7:《图像合成-水果表情》评课稿

1对教材的处理,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刘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了某个同学创作很多种水果表情并以此当做一个小礼物分发给大家欣赏,由此导入新课,使学生在美的欣赏的同时,也感到很吃惊,“我们也能做出这么好的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使让我学变为我要学。

2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刘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的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的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该老师在魔棒工具、图层面板的操作、正片叠底、蒙板的使用、以及使用磁性套索制作明亮的眼睛,她把这些知识点分在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中来分化讲解,容易接受学生。

给予学生个体选择的机会,可以在多组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有A、B、C三个组可供选择。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1刘老师今天的课语言评价单调了点,语言的感染力还有待提高。

2刘老师这节课没有很好地吃透教材,没有抓住重点,教学目标基本没有达成,可以说是一节不成功的课。给人的感觉这堂课没有头绪,整个课堂没有主线,知识点串联有点乱。

3可能是学生人数多的原因吧,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反馈不到位,没有进行很好的评价,如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流于形式。

4可以变知识导向型教学为技能训练型教学

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

在讲解“猪猪脸和苹果合成”的教学范例时,有意让这个合成的效果不好,看起来就像个假的是两张图片,还有明亮的眼睛的制作基本上整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学习起来很被动,同时在导课、范例、练习、作业几个环节上展示的学生作品都不太令人不满意,没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不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5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篇8:图像的合成教案

本课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用P h o t o s h o p处理图像, 首先要建立图层的概念, 这是P h o t o s h o p图像处理的精髓。准确有效地确定选区, 是编辑图像的关键。掌握图层、选区的概念及应用, 对于学习图像处理及其他具有“层”概念的应用软件, 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画图工具, 能够进行简单图画的创作, 且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审美能力。日常生活中, 有很多利用P h o t o s h o p创作的广告画、展板等。学生对于这些图像创作充满好奇, 有强烈的学习愿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图层的概念及作用;认识选区在图像处理中的重要性;掌握使用魔棒工具确定图像选区的方法;掌握简单的图像合成技巧。

过程与方法:增强互助学习的意识, 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树立勇于探索深层知识的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表现事物、抒发情感, 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诚实守信的人生理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图层、选区的概念及图像合成技术。

难点:利用P h o t o s h o p中的魔棒工具抠图。

五、教学过程

1. 展示新闻事件, 进行荣辱教育

教师展示“广场鸽”、“华南虎”和“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等图片。每幅图片背后都有一个焦点新闻事件。以“广场鸽”为例, 这是曾获得华赛金奖的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图中有两只一模一样的鸽子, 后经过专家鉴定, 两只鸽子是同一只鸽子, 画面左边的鸽子是右边那只复制而来。最后, 照片的主人也承认了这个事实。

教师大屏幕展示照片主人公事后的感悟, 并请学生谈谈对该事件的看法。

“那是我第一次‘做’图, 也是唯一的一次, 当时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看到画面左侧天空比较空, 为了让照片看上去更完美, 就用Photoshop软件把右侧那只鸽子复制到左边来了。”

“一年多来, 那只鸽子不停地拷问着我。我不能一错再错了。”

“人生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投机取巧。”

生:“广场鸽”的主人公画蛇添足。做人要诚实守信……

师:希望同学们能引以为戒, 牢记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弄虚作假为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搜索, 进一步了解相关事件的信息。

设计意图:在教学之初, 用鲜活的事例警示学生, 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2. 探秘“广场鸽”, 认识图层

师:这些事件中的照片, 都经过了P h o t o s h o p加工处理。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 谈谈如何还“广场鸽”图片的真实面貌。

生:利用橡皮工具, 把左边的那只鸽子擦掉, 再涂上与背景蓝天相同的颜色。

师:同学们能够把在画图软件中学到的方法应用到这里, 值得肯定。但是在P h o t o s h o p中, 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解决这个问题。

任务一:打开“广场鸽.p s d”, 认真观察“图层”窗口, 通过点击“指示图层可视性”按钮, 将“遮住左边鸽子”的图层“隐藏/显现”出来, 学生观察、讨论, “广场鸽”的原貌是如何恢复的。

学生练习隐藏、显现图层, 以及对图层的简单操作。在“遮住左边鸽子”图层中, 用一块与蓝天背景相近的颜色遮挡住左边的鸽子, 也可以恢复“广场鸽”的原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与学生讨论左边的鸽子是如何形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探秘“广场鸽”,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图层, 建立对图层的感性认识, 掌握图层的一般操作。

3. 小试牛刀, 创作“奥运福娃合家欢”

任务二:将五个小福娃合成一张图像, 创作一幅“奥运福娃合家欢”。

教师以“福娃贝贝”为例演示合成过程, 并提出问题: (1) 把每个福娃添加到合成图像中, 观看合成图像的图层有什么变化。 (2) 如果想对某个福娃进行操作, 如移动福娃位置, 怎么操作。 (3) 如何使福娃图像与图层名称对应。 (4) 联系画图程序, 理解图层的概念。

生:把福娃添加到合成图像后, 合成图像的图层由原来的一个背景图层, 增加到六个图层, 每个福娃占一个图层;可以通过给图层重命名实现对图层名称的改变;选中图层就可以对该图层中的福娃进行操作。

师:在P h o t o s h o p中, 图层好比楼房的一层楼, 每个福娃住一层, 多个图层是一个单元, 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像。画图软件中一张画纸的内容, 在P h o t o s h o p中可以分别放在不同的图层。对某个图层中的对象进行操作时, 不影响其他图层的内容。

设计意图: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直观的图层建立过程, 以及对图层对象的简单操作, 理解图像合成的基本原理。

4. 深入探究, 学习“选区”

任务三:相邻的五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共同完成任务。 (1) 以“奥运五环”图像为背景, 创作一幅“福娃合家欢”图像 (如图1) 。 (2) 创作“奥运福娃”文化衫 (如图2) 。

学生分组实施任务, 选派一组学生在大屏幕上演示作品。以大屏幕合成效果 (如图3) 为例, 与教师提供的合成效果图对比, 福娃的白色背景遮盖了奥运五环的红色背景。

比一比, 赛一赛: (1) 哪一组能够准确、快速地分析出产生问题的原因。 (2) 哪一组能够去掉福娃的白色背景, 使用哪些工具, 如何使用。

教师提供自主学习途径: (1) 参考“文化衫.psd”文件, 分析“文化衫”图像中福娃图层的特点。 (2) “魔棒工具”视频教程。 (3) 教材中“选区”概念。

生:任务二中福娃素材的背景与合成图像的背景都是白色, 所以看不到背景上的差异, 应该去掉福娃素材的白色背景后再合成。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互助学习, 鼓励动手实践, 把在创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不足等通过屏幕向全班展示, 进行讲解评析。优秀小组在大屏幕上演示并阐述创作过程。教师评价学生的演示结果, 解释选区的概念及魔棒工具, 指出准确有效地确定选区是图像加工处理的关键。提出从“选区”角度, 重新认识任务二和任务三产生差别的根本原因。

生:任务二是把整个图像 (福娃和背景) 作为选区合成到新图像中, 而任务三只把福娃作为选区, 合成到新图像中。

设计意图:在学习过程中,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习和掌握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 培养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5. 自由创作, 综合应用

任务四:创作“我和……”合影图像, 可以和风景、名胜古迹、崇拜的人物等合影, 创作一幅图像。

教师展示作品范例并提问:上网搜索人物照片时,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物照片适合合成到其他图像中?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深入理解图层、选区等概念, 强化魔棒工具的使用技法, 拓展思维, 张扬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 知识小结

师:本节课学习了P h o t o s h o p的两个重要概念, 图层和选区;一个重要工具, 魔棒工具;一项操作技巧, 反选操作。回忆本节课的图像合成过程, 会发现一个共同点, 素材图像的背景色都是单一颜色, 使用魔棒工具可以很容易地将背景选择出来, 再反选, 就可以把图像的主体确定为选区, 但实际上, 很多图像背景都不是纯色, 而是有复杂背景的。所以, 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图像处理时, 一方面要合理分析需求, 规划设计内容;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完善操作技能, 面对各种复杂图像时做到游刃有余。

六、教学反思

1.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P h o t o s h o p图形图像处理软件。

在导入环节, 我并没有向学生展示利用P h o t o s h o p创作合成的精美图片, 而是通过展示一些“假照片”、“假事件”, 作为新课导入, 旨在树立学生正确的技术应用观, 置诚实守信于追求技术完美之上。

2. 图像合成也是信息处理的过程。

上一篇:“四种意识”是广大党员的指路明灯下一篇:《狼妻》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