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2024-05-27

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通用6篇)

篇1: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王国忠 朱恩 市农委种植业办公室、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上海农村经济2010年第4期

一、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资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发展生态农业就能把农业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生产和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市民更注重生活的质量,安全、优质的生态农产品成为首要选择。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洁土”、“净食”的生活环境,就能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优质的生态农产品,拓展广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应用生态农业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减少化肥农药流失,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减小环境压力,为上海的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四)发展生态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注重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及推广应用,健全生态农业管理制度,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价值,有利于促进广大农民增收。

总之,上海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的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二、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初步成效

(一)积极探索区域生态农业建设

1、农业部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上海郊区崇明县、宝山区已分别被列为农业部生态农业试点县和示范县(区),根据“立足示范、着眼推广、点面结合、讲求效益”的原则,在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上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发展上海都市生态农业,建立一个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协调合理,整体功能较强,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优美整洁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农村,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2、环太湖流域生态建设。上海市涉及环太湖流域有青浦区的金泽、练塘两个镇,共有耕地面积11.4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6.9万亩。近年来,这两镇围绕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推行绿肥养地轮作休耕制度,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以及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工程等,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二)大力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1、推进绿肥生产。绿肥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肥源,种植绿肥既可以增加农田经济效益,又可利用绿肥根瘤菌固氮、以小肥调大肥、以磷肥调氮肥等特点,富集或固定土壤中的氮、磷、钾及其它养分资源,翻压后可提供作物多种养分,绿肥秸秆还田还可增加土壤碳的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和其它理化性状,实施种地与养地相结合,促进耕地地力提高。在绿肥种植补贴政策的引导下,上海大力推进绿肥生产,2004年以来累计推广绿肥种植面积200多万亩。

2、完成耕地质量普查。2002-2003年,完成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普查工作,耕地符合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占38.1%,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占47.9%,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占10.8%。2006年,又完成356万亩耕地的地力调查

与等级划分,全市耕地总体上处于较高等级,其中,一等地占17.4%,二等地占32.76%,三等地占26.09%,四等地占20.17%,等级最差的五等地仅占3.58%。同时,摸清当前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地区农田耕作层变浅,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有所增加,养分失衡现象较严重,耕地土壤酸化趋势明显。

3、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耕地质量监测是一项长期性的、公益性的农业基础工作。上海已在2007年底建立了500个地力定位监测点、100个环境质量监测点和30个肥料效应流动监测点,覆盖郊区大部分土壤类型和种植利用方式,每年为政府提供上耕地地力与环境质量报告。

4、加快中低产田改良建设。近年来,针对郊区部分耕地存在一定的障碍因素,一是推进松金青地区低洼地土壤改良工程建设,标准粮田建设面积30.4万亩;二是开展南汇5万亩滩涂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以及奉贤每年约2万亩平整田土壤熟化与改良工作;三是开展3万亩蔬菜等经济作物设施土壤连作障碍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四是嘉定等区开展重金属污染农田生物修复技术示范工作。

5、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为落实“占补平衡”政策,2010年以开展耕地质量评定工作为切入点,以建立和完善补充耕地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为重点,把补充耕地质量建设管理和验收工作落到实处。按照“部省共建、因地制宜、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的原则,构建农业、国土资源两部门共同开展补充耕地验收工作机制为核心,积极探索加强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有效工作模式。2010年计划在奉贤区开展“补充耕地质量建设”省级试点工作,做好评定和验收补充耕地质量工作,指导补充耕地质量建设。

(三)全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l、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料。商品有机肥推广作为解决全市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2004年在郊区水稻地区试点示范,推广商品有机肥1.5万吨;2005年至2007年商品有机肥推广工作连续三年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推广范围以粮田为主,兼顾种植蔬菜和西甜瓜的基本农田,三年累计推广应用33万吨;2008年、2009年继续加大推广力度,推广数量分别达15万吨和16万吨。至2009年累计推广数量达64万吨。商品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每年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50-60万吨,保护了郊区生态环境,改善土壤地力,减少氮化肥用量,减轻盐渍化程度,提升农产品品质。

2、资源化利用秸秆。一是推广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是在农作物收割时留高茬或利用农机设备直接将秸秆还田,以及稻田秸秆覆盖还田。目前,全市秸秆通过机械粉碎后还田的比例占到全市稻麦种植面积的80%左右。二是发酵制作食用菌培养料。以现有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组建食用菌培养基料生产中心,集中收集周边地区的稻麦秸秆,并加工成食用菌培养料,用于蘑菇等食用菌生产。同时,蘑菇种植后的废料还可用于水稻机械化育秧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秸秆资源化利用可以有效地遏制秸秆焚烧对空气的污染,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量,有利于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土壤的生物质平衡,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3、减量化使用肥料农药。

按照上海市第四轮三年环保行动计划化肥农药减量工程实施方案,6个区县(农场局)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了示范基地,累计示范面积8720亩,基本代表了本市种植业的主要生产方式,示范基地分3种类型:一是以规模种植水稻小麦为主的粮田双减示范基地,例如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奉贤庄行现代农业园区和长江农场;二是以种养结合小型家庭农场为主的双减示范基地,例如松江新浜家庭农场;三是以蔬菜生产为主的双减示范基地,例如青浦练塘茭白生产基地和嘉定华亭城市超市蔬菜生产基地。2009年通过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肥耕地地力技术、农药合理科学使用、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和种养结合等措施,减肥减药效果明显,各示范基地水稻、小麦、蔬菜化肥用量比2008年减少6~

12.11%,有机肥料与化肥、化肥中氮磷钾使用比例逐渐合理,农药减17.7-38.2%。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目前,本市郊区除闵行区外,其他区县均列为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2009年全市测土配方面积达303.44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一是初步建立主要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包括主要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和水稻施肥分区图,稻、麦推荐施肥技术模型,以及推荐施肥的主要技术参数。二是肥料施用结构渐趋合理,氮磷钾比例逐渐合理,中高浓度复混肥料、配方肥用量增加,有机无机肥料平衡使用。三是节本增效经济效益良好,水稻亩均节本增效38.98元,小麦亩均节本增效41.59元。

5、探索种养结合农业。目前,上海已经在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方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典型的模式有以下三种:一是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松江区结合土地集中流转试点工作,推出了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家庭农场平均经营面积100-150亩,并在农场内建设一个年出栏1200头的猪场,猪场里产生的粪便和尿液,收集经发酵处理后就近还田利用。二是种养结合大型农场模式。警备区农场和海丰农场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形成了大型农场种养结合传统模式、现代模式以及欧盟模式。传统模式是指猪一猪粪一牧草一养猪模式、猪一猪粪一围河养鱼模式和猪一猪粪一林苗木一发展林业模式;现代模式是指猪一猪粪一有机肥还田一有机水稻和蔬菜模式、猪一猪粪(农作物秸秆)一沼气发电一养猪供暖和生活用电模式、猪一污水一氧化塘处理一还田模式;欧盟模式即“粪水生态还田”模式,建设全封闭粪水收集系统,将猪粪收集后由管道泵入储存6个月的大池中,经自然发酵无害化处理,然后通过大型粪水施肥机和搅拌机将发酵后的粪水喷洒农田。三是林下经济生态农业模式。随着上海生态林建设推进,逐步发展形成了林下经济等生态农业模式。据统计,2006年上海林地养殖规模百亩以上的使用林地11.6万亩,年出栏家禽115.37万多羽,产值约2000万元。2008年上半年,仅科委项目的一个示范基地约10000亩林地,养殖肉鹅60000多羽,实现产值约600万元。

三、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

(一)加快规划制度建设

l、制订发展规划。各区县应根据本区域农业生产特点,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生态循环链建设为核心,科学制订生态农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区域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目标。一是近郊城乡一体功能区(包括闵行、嘉定、宝山三区)。由于城乡处于一体,对农业生态要求更为严格,不仅要求将农业的自身污染降到最低程度,而且要求农业本身对都市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所以它是以环境友好为导向的环境友好农业,着眼于通过使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技术、装备、手段及管理方法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还必须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重视发挥农业的生态友好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二是远郊湿地生产功能区(松江、金山及青浦三区)。远郊湿地生产功能区应最大限度地保护稻田的种植面积,以“稻田圈”作为重要的生态单元,减轻氮、磷元素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双赢,确保上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在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河、湖蓝藻肆虐,局部地区取水口水源严重污染,百姓生活用水发生困难的现象屡有产生的今天,充分发挥“稻田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更显重要。因此,该区域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应放在“稻田圈”为主的人工湿地建设上。三是滨海果品生产功能区(包括奉贤、浦东两个区)。该生产功能区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是上海市果品生产和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南汇的两甜瓜、水蜜桃,奉贤的黄桃,早已成为上海市著名的名、特、优产品。该功能区农田中经济作物栽植的面积较多,相对于粮食作物而言,经济作物对土壤肥办的要求较高,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投入较多,且对农田排水系统的要求较为严格,农田地力培育投入费用较多。四是三岛生态旅游功能区(包括崇明、长兴及横沙三岛)。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素以水清、气净、土洁而著称,加之岛上工厂企业少,所以生

态环境十分优良。三岛是上海绿色蔬菜和稻米的生产基地。该区域每年还有大量的滩涂经过熟化培育后转化为基本农田,该区域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加快熟化滩涂土壤,促进耕地质量提高。

2、出台相关法规。生态农业建设要得到长期健康发展,必须有完备的政策法规作保障。应加强生态农业立法,制订出台“上海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上海市耕地保养管理办法”、“上海市耕地质量验收办法”、“耕地质量验收标准”、“畜牧业粪便污染处理规范意见”、“秸秆处理办法”、“种养结合生态补偿实施办法”等地方法规,为限制环境污染、鼓励资源再循环利用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法律保障。

3、完善考核制度。为有效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加强各级政府工作责职,需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长效机制,配套制订《上海市生态农业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对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做出成效或者失责的单位和人实施奖罚。同时,对区县、乡镇政府,应从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消耗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探索新型绩效考核体制。

(二)加强队伍体系建设

1、恢复农业环境保护站。建议协调市有关部门,尽快恢复上海市农业环境保护站,具体承担本市生态农业建设技术指导工作,各区县农委相应成立本区域农业环境保护站,组织和实施本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工作。

2、健全市、区县和乡镇三级农业环境保护队伍。进一步健全市区乡镇三级农业环境保护队伍,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加强土壤肥料与环境保护实验室力量,承担农业环境检测监测工作。

3、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认真总结推广传统农业生产中符合生态农业要求的投资小、易操作、实施面广、增收明显的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农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体系,重点研究开发无污染、无公害以及节地、节水、节肥、节能、节材等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等。同时,加强生态农业技术培训与宣传工作,加快生态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l、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一是推广小规模种养结合模式。重点推广松江区新浜“畜禽养殖一粮食种植”相结合的种养模式;二是示范大型养殖场的生态利用模式。建设“畜禽养殖一废弃物综合利用一种植”示范工程,将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固体加工生产有机肥还田,畜禽粪便液体采用管道田间配套工程辐射周边地区还田。

2、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研究碳循环中的适用农业控制技术措施,并加快在农业生产中应用,降低农业生产的碳排放。3~5年内加大水稻、小麦、茭白、油菜秸秆综合利用力度,降低碳排放;发展有一定效益的经济绿肥50万亩,建议对实行低碳农业的栽培措施推行生态补贴。

3、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和蔬菜标准园建设。重点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基地生态配套工程和千公顷设施菜地标准园的建设,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成立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以保护生态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商标注册,参加农产品质量评比和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标识,打造知名品牌。

4、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按照稻麦、蔬菜、水果等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进行标准化管理,实行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肥与中微量元素肥料平衡施用,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保障上海粮食和蔬菜等农产品的安全、优质、高产。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网络,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点,加强上游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实施重点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研究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

治技术,继续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技术,降低上海化肥农药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工程,推广商品有机肥20万吨/年;加快推进上海农产品产地安全普查工 作,争取在1~2年内摸清上海农产品产地环境基本情况,全面开展上海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开展农业投入品的有害物质跟踪分析和环境效益风险评估。

6、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建设生态庄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建设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农业观光旅游基地、生态庄园。使农民在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农村风光、带农特产品”的旅游消费中实现增收,并促使生态农业在丰富旅游内涵的同时自身也得到长足发展。

(四)强化资金政策保障

加大支持生态农业的投入,建立生态发展基金,以市政公债形式,社会化募集生态建设资金,并通过向污染者收取垃圾处理费、生态补偿费等补充生态建设资金: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鼓励工商企业和社会力量支持发展生态农业。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生态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2: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1、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富强水产、惠民养兔、永定养鸭和永天养猪、五一苗木等专业合作社为发展平台,突出“三点、三线”。“三点”:即××*乡综合配套服务点、群英水库乡村旅游点和永乐村新农村示范点。××*乡综合配套服务点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主要为各产业发展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群英水库乡村旅游点主要产业为水产、林竹和乡村旅游;永乐村新农村示范点主要产业为水产、家禽和乡村旅游。“三线”:即井分路沿线、大佛水库右分干渠沿线和水产养殖环线,重点打造水产、畜牧、林竹三大支柱产业,走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之路,建成永乐村、锣心村、和平村三个现代农业园区。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土地整理、现代农业项目,以大佛水库右分干渠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农村道路网路,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形成以乡道为区域骨干,通村通组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通达能力的农村公路网路;加强渠系硬化整治力度,更新改造机电提灌设施,对田家沟、永乐、跃进、尖钵等村毛坝水库渠系尾段实施延伸,增加灌溉面,改善和提升农田灌溉能力,积极修建蓄水池,大力开展节水灌溉建设,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结构,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

3、扩大发展规模,优化品种质量,打造××*品牌。到,全乡水产养殖面积达8000亩,水产品年总产量达8000吨,年总产值达9000万元以上。巩固现有养殖优质品种,针对市场需求大力推广养殖丁贵、鲟鱼、乔壳等名特优品种,完成“××*生态鱼”商标注册,着力打造“××*生态鱼”养殖品牌,建成水产养殖省级示范乡。依托哈哥兔业和××*惠民养兔专业合作社,到20,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大户100户以上,建立规模养殖示范片10个,每本文来源:查字典范文网

fanwen.户配套一条便民路、一口饮用水井、一口沼气池,商品兔年总出栏达到80万只以上,年总产值3000万元以上。通过推广科技培训、品种改良等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完成“××*绿色兔”商标注册,着力打造“××*绿色兔”养殖品牌,建立绿色“优质商品兔”基地,建成井研县第一兔业大乡。

4、培养壮大发展实力,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加强专合社组织内部管理,完善“五个统一”服务机制,不断发展壮大专合组织经济实力,更好的为社员提供帮助。二是依托华象竹业和全乡竹编传统,大力发展茨竹生产,加强苗木基地建设,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5个百分点,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休闲观光旅游发展相结合,使林竹产业成为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景观资源,鼓励业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一、三产业互动,着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垂钓、体验农业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享××*生态之旅,品××*生态之鱼,吃××*绿色之兔。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畜禽加工、林竹加工,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在强化以特色农业发展为重点的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形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篇3:岷县发展设施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一、岷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㈠岷县县情

岷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与陇南山地交汇地带, 境内沟壑纵横, 耕地多为山地、半山地。全县人口47.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44.4万人。共有耕地62.5万亩, 人均耕地少, 人地矛盾比较突出。海拔高, 积温不足, 洪涝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基础设施薄弱, 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靠天吃饭”的困扰一直难以摆脱, 资源匮乏, 农户增收渠道单一;且经济长期欠发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 农业投入不足;另外, 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还没有显现出来, 包括现代市场营销体系以及现代管理方式、组织运作形式等方面运用的还不是很多, 农民的思想观念以及科技文化素质等, 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 致使岷县一度成为深度贫困地区。

㈡岷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岷县开始利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蔬菜早熟栽培, 开启了设施农业生产的先河。进入九十年代后, 引进了节能型日光温室生产技术, 使设施农业有了较高层次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 岷县政府把以塑料大棚和节能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作为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 大力推进。到2013年底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6096亩, 其中日光温室面积1296亩, 塑料大棚面积4800亩, 年产量10230多吨, 设施农业总产值2300万元, 纯收入1570万元。设施农业在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岷县设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从建设规模、发展水平、效益状况等方面看, 仍然处于低层次的起步阶段, 存在的问题非常多。一是发展速度缓慢, 基地规模小。岷县设施农业起步早, 但发展速度缓慢, 建设工作缺乏连续性, 多年来始终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 规模效益没能显现。二是群众文化水平低, 管理粗放, 生产效益低而不稳。由于岷县农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加之粗放的农业生产习惯影响, 使要求比较精细的设施农业生产, 常常因为操作不当出现损失。三是比较效益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设施农业生产没有发挥应有的高产、高效优势, 与本地传统中药材种植及劳务收入相比, 效益不明显。四是经济基础薄弱, 投入水平低。由于县域经济不发达, 投入到设施农业生产上的资金少, 群众筹资能力弱, 棚室建设质量不高, 生产投入水平低。以上这些问题相互作用, 致使设施农业发展缓慢。

三、设施农业发展优势

岷县设施农业建设发展在面临诸多困难问题的同时, 也有比较突出的优势。

㈠政策环境优势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宏伟目标, 省市提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工作部署, 县委、县政府把设施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来培育, 制定了具体的发展措施和扶持办法, 为全县设施农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㈡蔬菜产品需求市场空间大

岷县常住人口多, 年蔬菜交易量在2万吨以上, 目前全县实际生产能力在1万吨左右, 每年尚需从外地调进至少1万吨的鲜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兰渝”铁路的建设, 对蔬菜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加, 发展设施农业生产有着现实和潜在的大市场。

㈢地理位置优越, 区位优势明显

岷县地处定西、天水、陇南、甘南等市州的几何中心, 国道212线纵穿南北, 省道306线横贯东西, 是甘肃南部久负盛名的商品集散地, 发展设施农业的辐射带动效应明显。

㈣具有抢占周边市场的优势

岷县是一个欠发达地区, 没有工业“三废”污染, 生产的蔬菜产品具有色泽艳丽、鲜嫩可口、病虫害少、品质好等特点, 在新鲜度、货架期等品质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四、对岷县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先导产业,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火车头”, 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方向。根据全县设施农业生产的现状, 结合岷县实际, 今后设施农业发展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㈠强化组织领导, 保障设施农业健康发展

设施农业建设是一项投资大、技术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 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此县上要成立设施农业发展领导小组, 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和工作责任制, 通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齐抓共管, 在土地调整、设施建设、配套建设、市场建设、金融支持、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 保证设施农业建设步伐及建成后能顺利投入生产。

㈡理清发展思路, 明确设施农业发展方向

按照自然气候、社会经济等立地条件, 岷县设施农业建设应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重点, 以打造高原绿色蔬菜 (食用菌) 生产基地为目标, 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着力培育种植和营销大户, 促进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首先要抓好量的扩张, 要在沿河、沿路、近郊乡镇稳步扩大种植面积, 每年建设日光温室100亩, 塑料大棚500亩, 五年后使全县设施生产面积达到10000亩, 基本实现蔬菜周年均衡自给。其次要抓好质的提高, 要在面积逐步扩大、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 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努力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 使所有蔬菜产品首先达到“无公害”标准, 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㈢强化政府推动, 促进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贫困落后的现实条件, 决定了群众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差、推进速度慢。要走出发展设施农业的困境, 就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推进, 这也是贫困落后地区推广农业技术的有效措施。依靠各级政府强力推动, 促进建设任务全面落实, 逐年推进, 稳步发展。

㈣完善政策措施, 全力助推设施农业发展

1. 认真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政策。

坚持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 积极引导农民合理地进行土地置换和流转, 使设施农业建设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2. 齐抓共管, 妥善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县财政、扶贫、发改、科技等部门要加大对设施农业的资金投入, 要对科技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集中育苗基地建设、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研发推广、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等重点环节给予大力支持;各级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加大对设施农业扶持力度, 每年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发展设施农业, 特别是要对农户小额信贷给予扶持;各结对帮扶的部门, 也要把扶持设施农业发展作为重要的帮扶项目, 加大资金、技术帮扶力度;电力部门应将设施农业用电按照农业用电标准执行, 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另外, 对外来从事设施农业发展的人员在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与当地农民享受同等待遇, 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充分发挥外来人员对岷县设施农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 充分调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使农民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投资、经营、受益的主体。

㈤强化科技支撑, 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水平

1.健全设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应建立健全县、乡、村 (合作社) 三级技术服务网络, 建成以县、乡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干,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补充的设施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特别要重视乡镇农技站在设施农业建设中的作用。各级农业技术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把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作为当前和今后农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充分调动广大农技人员的积极性, 大力支持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 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 良种良法直接到田, 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 努力推进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

2.加强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

加强与县外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单位的合作, 针对影响和制约岷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开展科技攻关, 为设施农业发展做好技术储备。引进试验科学合理的温室结构, 筛选适合岷县种植和市场要求的设施农业蔬菜、瓜果、食用菌和花卉新品种, 探索和总结科学合理高效的种植模式, 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鼓励科技人员带头创建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

3.加强科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

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对现有农技人员进行设施农业技术的培训, 努力提高科技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服务农民的本领。同时, 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 把设施农业技术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规划, 开展实用、直观、通俗易懂的科技培训, 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推动设施农业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持续发展的路子。

4.加大现有设施的改造提升, 提高生产效益。

要坚持新建与巩固并重的原则, 认真实施设施农业“技改工程”, 对现有的和到了使用年限、结构不合理、不能正常投入生产使用的日光温室进行结构性改造提升, 盘活现有设施资源, 发挥好设施的作用, 努力实现建设一批, 更新一批, 成功一批。

㈥狠抓市场建设, 推进产业化经营步伐

1.积极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

改造现有的蔬菜批发市场和城区蔬菜零售市场, 规划新建一个规模大、功能全的果蔬批发市场, 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蔬菜交易的需要。在蔬菜交易市场设置菜农直销区, 解决蔬菜产品“卖难”问题。

2.强化信息服务。

篇4:鄂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一、鄂州市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鄂州市是著名的“百湖之市”“鱼米之乡”,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2013年5月,鄂州市提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一区两线三园”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带)、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科学构想。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建设生态农业基地193个,基地面积达到37.6万亩,以水产、粮油、林果、蔬菜为支柱的生态农产品全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农业继续保持经济总量、粮食总产、生态农业效益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的良好态势。

二、鄂州市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做法

(一)编制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发展生态农业,离不开高起点规划。鄂州市突出“生态、科技、创新”的特点,大手笔勾画生态农业规划布局,邀请农业部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编制了《鄂州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规划重点建设梁子湖500平方公里有机农产品示范区、百里长港线、樊寺线、华容省级农产品加工园、三江港粮食物流食品加工园以及峒山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园“一区两线三园”,为鄂州农业转型提供了规范性文本。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生态农业发展资金,同时制定出台《鄂州市生态农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生态农业发展资金对农民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户经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贷款扶持,充分调动受益主体积极性,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及生态农业品牌建设给予支持,采取股权投资、信用担保等方式,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积极打造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生态优势和特色优势的生态农业园区品牌,从而促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发展。2014年,设立1亿元生态农业发展资金,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安排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资金1000万元,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发展壮大。全市现有种养殖大户9100户,新增家庭农场210个,总数达708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4家,总数达到778家,全市70%以上的农户进入合作服务体系。

(三)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加速器”,提高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创新“院士农业”模式,聘请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等院所的7名院士,先后在东港、路口、蒲团、沼山等地建立院士科研基地17个,面积达1.5万亩,为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组织开展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农民为重点对象的务农农民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共计培训1832人次,推广新技术20多项,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务农农民知识更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建设农林生态基地。按照生态农业发展取向,深入推进区域、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整合、资源整合和空间整合,优先统筹安排资金,着力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板块,不断推进水产、畜禽、蔬菜、林果四大支柱产业向生态化、特色化、规模化、基地化转型,加快推进10个万亩生态农业示范片建设,目前已建成193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全面引领该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特别是过去的种养殖专业户创办扩大产业基地,一些社会资本也纷纷转向生态农业,创办产业基地,组建产业合作组织,利用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生态农业发展。2014年,该市重点建设了燕矶池湖生态农业园、长港循环农业示范园、太和万亩有机稻生态农业基地等,安排“以奖代补”资金200万元,对发展较好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了奖励。同时,推动项目向农产品加工园区集中,创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标准”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使标准化理念、模式、技术落实到每一个农户、每一块田地。

(五)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紧扣土地这一核心问题,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出台《鄂州市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和《鄂州市土地流转资金补贴办法》,建立完善市、区、乡镇、村四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组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和市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稳步推进土地依法、自愿、有偿、合理流转,探索和推广了土地流转“池湖模式”“峒山模式”和“张远模式”等,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到目前为止,全市依法完善二轮延包在册面积70.42万亩,已确权确地59.79万亩,占总面积的85%;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3.52万亩,占总面积的36.4%。同时,大力引导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参与土地流转的格局,发展高效农业和规模经营。

(六)构建生态农业服务体系。一是全面启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健全和完善全市21个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推行水稻集中育秧,推广应用水稻新品种、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实现了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增加,推进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65%。二是健全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新组建100个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机防队,实现了机防队“全覆盖”。全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率保持在95%以上,动物动态免疫密度保持在98.5%以上,无重大动植物疫情发生。三是实施中央投资1000万元的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全市所有乡镇均配备15万元的专业设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初步形成了产地、市场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网络,落实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推行标准化生产。结合实际,制定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完善了鄂州生态农业投入品生产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标准、产品质量检验检疫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68项,编制了水稻、油菜、蔬菜、水果等42种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标准规范操作实用手册,引导各地建设标准化的生产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

(八)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园地养猪、山地养鸡、稻田养虾、种草养鱼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破解了种养污染、疾病传播和肉品安全三大难题,带动了生态农业发展。推行套种轮作模式,农田复种指数达到304%;推广“猪—沼—果”“猪—沼—鱼”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秸杆等农业废弃资源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截至目前,全市建设大型沼气工程7处、中小型沼气工程80处、粪便污水处理工程23处,年减排污水3000万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500吨纯氮;全市“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模式30万亩,秸杆还田面积30万亩,稻虾共生、稻鸭共生面积2万亩,常年推广应用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高效模式7万亩,受益农户3.8万多户。

三、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农民的生态农业意识还不强。一些村民和基地业主认为生态农业技术要求高,投入大,花费精力多,不愿花精力搞;一些业主对传统农业有经验,收益有预期,认为搞生态农业可能影响产量,不可预测的因素多,有顾虑。此外,缺乏技术指导,部分业主不知如何申报有机产品认证,只能顺其自然,想怎么种就怎么种,想怎么养就怎么养。

(二)扶持生态农业发展配套政策和措施需进一步明确。部分基地业主生态农业建设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短期难见效益,有的缺水源,有的道路不通,有的缺机械,有的急需冷库等,这些问题的焦点是资金,业主融资无方,导致后续投资无力;流动资金紧张,由于无有效抵押物,贷款非常难,这一现象十分普遍,一些业主被迫到民间高息借贷,增加了投资成本。

(三)生态农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技术服务方面,一线服务的农技人员不足,全面掌握生态农业科技推广的能力欠缺,科技服务内容单一,满足不了技术需要。特别是特种鱼养殖和蔬菜栽培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人才难求。部分基地和家庭农场不得不从外地高薪聘请专职技术员,不仅劳务费高,还不好请。在品牌创建和销售服务方面,对大多数业主而言,当前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申报及品牌创建,手续多,周期长,费用高,政府服务的力度远远不够。另外,农产品缺乏前期检测手段,部分基地的现代营销渠道不畅,政府也缺乏及时有效服务。

四、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一)强化生态意识,营造生态农业发展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加大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宣传,增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绿色农业意识,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将发展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列入“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主要内容,组织千名农技干部进村入户,帮助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推行标准化生产。使广大农户充分认识到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共识,营造发展生态农业的浓厚氛围。

(二)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健全市、区、乡镇、村四级农村土地产权交易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服务功能;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的培育力度,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鼓励土地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流转;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土地经营权反季节流转和代耕、代种、代养服务,可对连片流入200亩以上发展生态农业的给予一定奖补;鼓励有条件的村成立农业发展公司,通过集中流转农户土地经营权,自主发展生态农业增加集体收入,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三)完善扶持政策,加大生态农业投入力度。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投入新机制;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形成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合力,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放宽准入政策,加快建立普惠型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各金融机构创新“三农”金融产品,扩大信贷规模、涉农贷款和直接融资,支持涉农银行和农发投公司面向龙头企业开展委托贷款和“五权”抵押融资,破解农业贷款难现象;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提高生态农业的外向度,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农业投资,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继续扶持省市重点龙头企业扩规做强,实施品牌兴农战略,重点打造“武昌鱼”、“沼山胡柚”、“万亩湖小龙虾”和“鄂州螃蟹”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品称号,组织申报注册商标及商标普及、地理标志产品、质量体系和环境体系认证活动,对获得相关称号和认证的给予相应奖励。完善鄂州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为农产品的生产、流通、交易、品牌建设提供一站式的线上交易服务,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健全服务机制,完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切实转变发展思路,把“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推广农业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核心内容,健全完善生态农业科技推广、灾害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农业社会化服务五个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播平台,大力宣传符合鄂州实际的生态农业种养技术;积极提供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强化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服务功能,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社会组织联合的新型农村合作关系,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发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科技基地和行业协会的带动作用,使广大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新知识、新技术,用科技武装农民的头脑,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推动生态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省鄂州市财政局)

篇5: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业增效、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乡的基本情况

××*乡位于井研县城西北方向8公里,幅员面积33.3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10476人,耕地面积16840亩,全乡属浅丘地貌,海拔365—465米,主要为酸性红棕色土壤,属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摄氏度,无霜期335天,乡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井分公路横穿而过,水泥路实现村村通,乡域内有群英、桑树嘴水库2座,大佛水库、毛坝水库渠系横穿全境,基本实现人人喝井水、户户用沼气、村村改电网、水渠全配套、公路网络化。属于典型的丘区纯农业乡,基本无工业经济、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系统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全乡森林覆盖率达45%,人均年纯收入4253元。

二、××*乡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不断寻求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乡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较快,除传统的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和油菜种植外,逐步形成了水产、肉兔、林竹三大支柱产业。目前,全乡水产养殖大户125户,养殖面积5078亩,主要养殖斑点叉尾鮰、武昌鱼、青鱼、花白鲢等优质品种,年总产量达5300吨,总产值6000万元;标准化规模养兔户1000户,标注化笼位3.6万个,年总出栏商品兔达50万只,总产值1500万元;全乡林竹种植14500亩,乡内竹编加工企业2个、木材加工企业1个,年总产值大2000万元。全乡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明显,主要有如下实践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经济发展环境

为了保障全乡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开创产业新局面,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农技、农经、成教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发展特色农业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等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环境,更新观念,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突出重点扶持,营造有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软硬环境。

2、加强机制创新,完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的特色农业。乡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帮助业主与农户签订协议、合同,规范了土地流转档案资料,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大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主体。全乡三大支柱产业先后成立了惠民养兔、富强水产、五一苗木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发展平台,具体运行机制采取了“五个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使专合组织社员在资金上得到了扶持、技术上得到了指导、防疫上得到了帮助、销售上得到了保障、收益上得到了增加。

3、加强项目支持,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力度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通过不懈努力,先后争取到了农业综合开发、兔基地建设和大佛水库右分干渠建设,积极协调电力部门实施农网改造,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和完善农村道路网络,显著改善了各村道路条件,全面提高了乡村路网通达能力。在建的大佛水库右分干渠建成后,将进一步解决全乡的灌溉和养殖水源问题,促进全乡特色农业的发展。

4、加强生态循环,注重产业延伸

大力探索兔粪养鱼、兔粪种林等循环种养模式。发展以沼气工程为主的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构建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特色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循环产业链。限制污染型企业进入,防止了产业之间的相互冲突。以发展生态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产业内在联系,建立了生态环保的特色农业产业链,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系统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拥有较大规模尚未开发的原生态绿地,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显著优势,把良好的生态作为第三产业的基础,通过第三产业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从而推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三、××*乡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

××*乡今后发展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以生态产业为主导,整合特色产业资源,实现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即:依托良好的生态和环境优势,以打造生态产业为主线,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基础,加强农产品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产业内在联系,种、养

业循环,促进一、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富强水产、惠民养兔、永定养鸭和永天养猪、五一苗木等专业合作社为发展平台,突出“三点、三线”。“三点”:即××*乡综合配套服务点、群英水库乡村旅游点和永乐村新农村示范点。××*乡综合配套服务点位于乡

政府所在地,主要为各产业发展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群英水库乡村旅游点主要产业为水产、林竹和乡村旅游;永乐村新农村示范点主要产业为水产、家禽和乡村旅游。“三线”:即井分路沿线、大佛水库右分干渠沿线和水产养殖环线,重点打造水产、畜牧、林竹三大支柱产业,走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之路,建成永乐村、锣心村、和平村三个现代农业园区。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土地整理、现代农业项目,以大佛水库右分干渠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农村道路网路,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形成以乡道为区域骨干,通村通组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通达能力的农村公路网路;加强渠系硬化整治力度,更新改造机电提灌设施,对田家沟、永乐、跃进、尖钵等村毛坝水库渠系尾段实施延伸,增加灌溉面,改善和提升农田灌溉能力,积极修建蓄水池,大力开展节水灌溉建设,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结构,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

3、扩大发展规模,优化品种质量,打造××*品牌。到2015年,全乡水产养殖面积达8000亩,水产品年总产量达8000吨,年总产值达9000万元以上。巩固现有养殖优质品种,针对市场需求大力推广养殖丁贵、鲟鱼、乔壳等名特优品种,完成“××*生态鱼”商标注册,着力打造“××*生态鱼”养殖品牌,建成水产养殖省级示范乡。依托哈哥兔业和××*惠民养兔专业合作社,到2015年,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大户100户以上,建立规模养殖示范片10个,每户配套一条便民路、一口饮用水井、一口沼气池,商品兔年总出栏达到80万只以上,年总产值3000万元以上。通过推广科技培训、品种改良等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完成“××*绿色兔”商标注册,着力打造“××*绿色兔”养殖品牌,建立绿色“优质商品兔”基地,建成井研县第一兔业大乡。

4、培养壮大发展实力,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加强专合社组织内部管理,完善“五个统一”服务机制,不断发展壮大专合组织经济实力,更好的为社员提供帮助。二是依托华象竹业和全乡竹编传统,大力发展茨竹生产,加强苗木基地建设,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5个百分点,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休闲观光旅游发展相结合,使林竹产业成为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景观资源,鼓励业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一、三产业互动,着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垂钓、体验农业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享××*生态之旅,品××*生态之鱼,吃××*绿色之兔。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畜禽加工、林竹加工,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在强化以特色农业发展为重点的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形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篇6: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绿色江苏’,建设生态省”的战略部署,溧阳市委、市政府在“环境立市”战略理念指导下,结合推进实现“两个率先”、全面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具体市情,精

心筹划,不失时机地启动国家生态市建设工作。2007年5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市工作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并全面部署了生态市创建工作行动方案、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市这一载体,把经济跨跃发展目标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全市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档次、水平。

一、主要做法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强力推动,溧阳生态市建设工作有了一定成效,为今后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铺垫了良好基础。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保障。为确保生态市建设工作目标快速推进到位,成立了韩立明市长亲自挂帅,各位副市长分工负责,市各办、局和镇(区)主要领导参与的生态市创建领导小组,市有关部门和各镇(区)也分别组建了创建工作班子,有效强化了生态市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信息沟通、互动协作、保障落实等工作。为加强生态市建设工作的技术指导,环保局强化了各业务科室生态市建设管理职能,提升了生态市建设业务指导能力。

(二)精心规划,确定建设目标。2006年,我市启动了国家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结合本市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成功经验,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精心编制《溧阳生态市建设规划》,并制定《溧阳市建设国家生态市工作方案》,使溧阳生态市建设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

(三)明确职责,落实工作目标。为落实生态市建设工作职责,市政府按一体化、时序化要求,每年分解下达生态市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并与市各部门、各镇政府签订《生态市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列入市、镇和部门年度综合管理工作目标考核,促使工作职责具体落实到相关单位、人员。

(四)夯强基础,推进重点项目。在创成“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基础上,我市确定快速提升生态环境的重点工程项目,限期、优质推进到位。一是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快速推进。在加大日处理2万吨城东生活污水处理厂管网扩面和提升处理效能的同时,全面启动日处理5万吨城西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天目湖镇、上兴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已于2007年9月、2008年5月相继投入运行;社渚、竹箦、南渡、戴埠、上黄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主体土建工程已完工,其中社渚、南渡、竹箦设备安装已结束,戴埠、上黄设备安装即将结束;埭头、天目湖(二期)土建已开工;社渚、竹箦、上黄、天目湖管网建设已开工。二是城乡垃圾处理全面到位。根据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标,建立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三是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通过农村“三清”、有机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实施,有效削减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特别是无害化户厕、沼气池工程建设,既减少了污染危害,又提升了农村综合利废效能水平。四是矿业整顿凸显成效。根据《关于实施全市矿业整顿工作的行动方案》要求,2007年已关闭13个采石宕口、14家轧石厂,溧城大石厂、戴埠水安山等11个废弃露采矿山整治项目通过验收,整治面积699.3亩;至2008年6月已拆除29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完成了93.5%。五是优美镇(村)建设呈现亮点。经努力,我市已建成生态村省级12家、市级25家,绿色学校省级8家、市级14家,绿色社区省级2家、市级5家,绿色宾馆省级2家,绿色家园国家级1家、省级1家,环境教育基地省级1家、市级2家。六是绿色景观工程彰显品位。城市公园、绿色广场、旅游景点、交通绿色长廊、街道和社区绿色提升工程快速到位,人居和谐环境展现新姿。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水域功能区划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在国家ⅰ~ⅱ级标准,城市大气环境优良天数达346天,占全年天数的94.79%。

(五)科学实践,发展生态经济。近年来,全市在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富民强市进程中,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创新举措提升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建设如火如荼,强势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生态工业方面。按照“产品结构高档化、产业结构高能化、组织结构高效化、技术结构高新化”总体目标,加大调整力度,提高环保进入门槛,强力实施清洁生产,试点推行循环经济,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和化工行业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全市污染物总量控制有成效,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促进提升了工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至2007年,全市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33家、iso14000认

证企业28家,实现“零排放”企业3家,建成环境友好企业4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3家。二是生态农业方面。在重点实施农田生态建设、农渔结合型生态建设、农牧结合型生态建设的同时,成功推进“一村一品”实践,使传统农业向集约化、品牌化、特色化、高效化现代农业转化,逐步形成了跨区域、高品位、集群化农产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市形成了南部山区以林、茶、果为重点,西北部地区以畜禽生产为重点,中东部平原以水产、种植业为重点的三大农业区域经济板块,建成了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休闲观光农业园。三是生态旅游方面。建成了以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为中心,西郊森林公园、南山万亩竹海、瓦屋山、平桥石坝、王家鸟岛等景区连成一体,富有自然情趣,使人返朴归真的绿色旅游带,旅游业已真正成为溧阳的“无烟”优势产业,2007年接待游客3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35亿元。

二、存在问题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是一项攸关溧阳经济社会全局的战略任务。生态市建设经过近一年多的运作,有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方面。生态市是一种全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无论在发展的观念、理念上,还是在产业发展的层次、社会价值取向上,以及在生态建设的标准、管理水平和人们的行为模式上,都有别于传统的思维、方法和模式。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5项基本条件22项建设指标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许多方面,追求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度协调,并朝着不断优化的方向持续发展,最终三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处于相互服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但是一些干部群众对生态市建设的理解存在认识误区,狭隘地把生态市建设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没有认识到生态市建设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提升行政效能的工作载体。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口头上重视生态市建设,实际上认为生态市建设高不可攀,思想上产生畏难情绪,对待创建工作敷衍塞责,表面应对考核、验收,却不开展实质性工作。

(二)工作思路方面。生态市建设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植树、造林和园林绿化,更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社会、自然生态三个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合理、有序流动和传递等深层次内容,涉及到生态经济的构建、生态环境和生态人居的改善、生态文化的培育等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对一些领导干部来说,是全新的工作,对生态市建设今后主要做什么、怎么做心里没底,更不会超前谋划、创新举措,导致思路不明确,行动迟延,进展缓慢。

(三)部门协作方面。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各职能部门必须在全市一盘棋下科学、精准、高效运作。部分领导干部把生态市建设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认为环境保护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互动协作、总结纠偏,形成各项重点生态工程多头管理、各行各道的局面,难以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

(四)考核机制方面。目前,涉及生态市建设的工作考核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绿色gdp考核指标、生态补偿机制等均处于探讨、尝试、完善之中。我市虽把生态市建设内容列入各镇(区)年度社会经济综合目标考核,但由于各镇(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创建生态镇(村)计划时间年限相差大,横向之间缺乏可比性,很难真正运用考核的指挥棒,去调动各镇领导干部的积极性,推进各地的生态镇(村)建设工作。

(五)建设资金方面。生态工程投资大,生态效益见效慢、周期长,一些领导干部由于短期思想而不敢投资,怕被群众指责,市里有资金补贴的生态工程就上,没有补贴的生态工程不上,甚至部分有补贴的也不敢上。市财政预算安排的生态建设资金本来就少,过多依赖生态建设资金,不利于生态市建设的全面推进。目前,我市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的现状和等级与生态市创建考核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三、思考建议

建设生态市对受水、电、土地、环境承载力等资源要素制约的溧阳尤为重要,既有利于我市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综合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有利于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全面、复杂、系统的综合工程,必须通过几年扎实有效的创建工作,并始终坚持“九个结合”,即:与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结合,与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结合,与化工生产企业整治结合,与改善环境质量结合,与良好生态基础创建结合,与各部门的创建活动结合,与环境管理机制创新结合,与环境教育结合,基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溧阳生态市建设工作面临的任务仍非常艰巨,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资金缺口大,如何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怎样科学精准切入,怎样高效组织推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现提出以下六点思考建议:

(一)加强宣传重理念,营造优良创建氛围。全市上下必须统一认识,积极投身到生态市建设工作中去,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加强生态市建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形成共同推进的社会氛围。一要科学创新生态市建设宣传方案。通过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区分不同对象,设计相应内容,宣传生态市建设的内涵、必要性,并将宣传工作落实到相关组织和部门,使宣传工作有组织、有计划,针对性强,内容全面,拓展宣传面,强化宣传效果。二要加强中小学生生态教育。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等载体,进行生态市建设宣传,使中小学生从小就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培育他们的生态意识,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三要开展有声有色的全民参与活动。利用好各类宣传媒介,开辟专题、论坛、专栏等,对生态市建设进行系统报道,强化宣传的效果;利用各种形式举办学习讲座、知识竞赛等宣传活动;结合6%26#8226;5世界环境日举办大型宣传活动,社区、街道把生态文艺演出活动送进千家万户。把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到全市78万人民的生活中,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营造人人关心、支持生态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领导明职责,落实创建工作责任。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对全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分步实施、协调运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党委决策、政府实施、人大监督、政协支持、公众参与的推进机制,及时协调各项重点工程的落实。市、镇、村实施分级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强势推进生态市建设。二要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对生态市建设任务进行分析,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分工协作,落实任务,互不推诿。同时,把创建工作与政绩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列入各地年度社会经济考核。

(三)完善规划定目标,绘制创建工作蓝图。生态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区域发展的方方面面,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从抓规划、抓目标着手,抓好生态市建设各项任务,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要制定生态镇(村)建设规划。已启动生态镇(村)建设的镇,要抓好分解、细化生态市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制订详细年度目标,做到上下对接,远近衔接,相互促进。没有开展生态镇(村)建设的,应按照市里提出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指标体系,与当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认真搞好建设规划,把创建工作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二要抓好年度、届度计划的落实。要以生态镇(村)规划为依据,认真梳理重点生态工程,结合各地的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要注重计划的可操作性,先易后难,并逐一落实到部门,落实到镇(村),确保创建工作远期有目标,近期有行动,年终有成效,保证规划时限目标的实现。

(四)分类指导树典型,理顺创建工作思路。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自然、社会因素不同,基础条件不一,在创建过程中,要理清思路,引导和推动一部分社会基础好、生态环境优、经济实力强的地区率先走上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一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要区分对待,全面推进不同类型的生态镇建设。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在创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形成思路鲜明的推进机制。二要分层突破,抓好典型。生态市建设分市、镇、村三个层面,推进过程中要分层突破,市里抓典型的镇,镇里抓典型的村,村里抓典型的户,分三个层面,立体推进。要制订生态镇创建实施方案,排出生态镇创建计划,加快全市10个镇通过生态镇验收;各村要抓住重点,扬长避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抓出自己的典型和样板。加快创建生态村步伐。这样才能把生态市创建工作引向全社会,防止创建工作流于形式。三要以点带面,立足农村。生态市创建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一般来说,城区和集镇经济、技术条件较好,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并且有多年工作基础,环境问题解决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广大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突出,污染主体分散,新问题层出不穷,环境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要高度重视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村庄整治时要解决农村垃圾的收集中转、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问题,点上抓示范,面上抓整治,点面结合,使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常抓常新。

(五)突出重点求实效,提高创建工作品位。生态市建设是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种具体实践和探索,重在实干,创建过程的组织、管理、探索和协调比结果更重要。因此,必须力戒浮燥,真抓实干,在创建上狠下工夫。一要抓住重点,明确主攻方向。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大领域,把水资源紧缺、土地资源制约两大瓶颈因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区域协调。一手抓循环经济发展,调整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科技水平,破解土地要素制约;一手抓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固废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破解水资源要素制约。二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按照以人为本,量力而行,先急后缓的方针,抓住重点地区的重大环境问题,始终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如加快规范实施化工行业清理整顿、矿山整治和完善巩固工业企业提标、达标排放,抓好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染集中控制,积极推广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努力改善环境质量等。三要把握关键环节,寻找创建载体。要通过生态镇(村)的创建,把创建工作引向深入,系统而扎实地推进创建工作。实践证明,一个镇、一个村达到建设标准并不难,难的是全面、均衡地推进创建工作。生态市建设绝不能满足于总体规划的编制,只说不干;也不是少数点上轰轰烈烈,面上按兵不动,如果没有绝大多数生态镇(村)和环境优美乡镇作支撑,生态市就不可能名副其实,徒有虚名就失去了创建工作的实际意义。

上一篇:525心理健康日小学生下一篇:建设项目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