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控制流程

2024-06-08

来料控制流程(精选6篇)

篇1:来料控制流程

进出口业务及来料加工流程

你是一个做进出口业务的新手吧!这里面手续比较复杂,资料多,很多地方需要注意.我不知道你的情况,也不知该从哪里讲起.总之出口收汇核销是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地分局办理的.首先你应该去外汇管理局办理注册备案,再到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办理电子口岸卡,然后根据你们需要在网上申请核销单,申领成功之后,再去外管局办公现场领取纸质外汇核销单,再回来网上备出口口岸,再出口报关,再网上交单,再银行结汇,再外汇核销,再取回出口退税专用联到税局办理退税

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贸易方式,一般是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或半成品、零部件、元器件(必要时也提供某些设备),交外商销售,加工企业收取加工费。加工费实行免税政策。

加工贸易不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可以做到而且又存在税收的支持。但是,进料加工贸易由于海关的监管力度较大相对来说审批制度就比较严格,企业办事人员感到很是棘手。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来料加工的操作流程。来料加工的手续一定要掌握好时间的界限,一合并为商务局)办理开展加工贸易的申请,产能力证明》有效期为一年。然后是在电子商务加工贸易的网上申报系统作合同审批。

一、提供下列证明文件和材料办理加工贸易的批准证:

(一)、经营企业出具的书面申请报告及加盖经营企业的《加工贸易批准证申请表》。

(二)、经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批准文件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加工企业注册地县级以上外经贸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正本),加工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经营企业对外签定的进出口合同(正本)。

(五)、经营企业与加工企业签定的加工协议(合同)正本。

(六)、审批机关认为需要出具的其它证明文件和材料。

二、填写加工贸易手册

三、手册在海关备案

有关经营单位应在对外签订的来料加工合同自批准之日起办理合同备案手续:

1.加工单位或外贸(工贸)公司的营业执照。2.税务机关签发的税务登记证。3.审批部门的批准文件或合同备案证明书。4.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立项的项目,还应提供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的文件。5.对外签订的合同副本。

6.海关认为必要的其他单证,如保函或保证金等。以下是进口料件通关以后的操作

四、来料加工进出口货物办理报关手续

(一)来料加工项下货物进、出口时应向海关提交下列单证:1.填有进、出口货物数量、价值、规格等项目等项目并带有经海关认可的报关单位签章的加工进出口货物专用报关单”12.《来料加工进出口货物登记手册》。3.进出口货物的运单、发票、装箱单及海关认为必要的其他单证。国家对来料加工贸易的进口料、3份。件和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操作手续也让许多的(现在统《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及生

个月内持下列有关单证向有关单位

“来料

由我方加工企业根据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在原材料进口通关以前首先要到原外经贸委办理加工能力证明。

4.出口外汇核销单。海关对上述单证进行审核,(二)接受查验。

根据《海关法》规定,海关查验货物时,报关员应到场并负责搬移货物、拆和重封货物包装。

(三)办理缴纳税费手续。

遇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进口税;①加工装配合同项下进口用于加工成品复出口的料件;②加工装配合同项下进口,直接用于企业加工生产出口产品,而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燃料油,以及加工企业生产自用发电油;③进口合理数量的用于安装、加固机器设备的材料;④为加强工业生产管理,由外商提供进口的微型计算机、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电话机等管理设备。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口税范围的加工贸易货物;③加工装配合同项下进口料件、设备等按规定缴交海关监管手续费。

(四)按受放行。企业妥申报、关监管现场。

五、到有关退税分局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单证要求为:⑴来料加工登记a、海关来料加工登记手册b、外经贸委加工贸易批准证c、进口料件报关单d、来料加工合同e、《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一式四联出口企业必须先到有关退税分局领取来料加工免税证明,业公章后,带前述以上单证必须是正本。由海关在登记手册上登记出口数量并盖有验讫章。⑵来料加工核销(退税局的核销)企业在货物出口后,免税核销手续,单证要求为(以下均为复印件):a、进出口报关单b、外经贸委加工贸易批准证c、来料加工合同d、海关来料加工手册e、外销发票f、结汇水单g、海关手册结案单或保证金台帐联系单(结案联)h、《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单第二、第三联(正本)如果出口企业办理逾期核销手续或来料加工进口料件转内销手续,《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第一联(正本)。

六、来料加工海关核销手续按照我国《海关关于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管理规定》第最后一批加工成品出口后的一个月内,凭当地税务部门在海关有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以及有关单证向主管海关办理核销手续。核销时应递交下列单证:(1按章征收进口税费;

a-d四份单证一起交由退税分局办理。应注意的是:在规定期限内,②超出海关规定免征进 可将货物运离海再按照实际进出口数据正式填写,盖企

货物必须先到海关办理出口报关,除携带上述单证外,还须携带 6条:加工装配合同必须在合同到期或“登记手册”内签章的核销表,连同①为加工生产进口的办公用品; 按受查验和缴纳税费手续,并领取了海关签章的报关单核销联后,在办理来料加工登记之前,即必须在海关手册到期三个月之内向退税分局办理来料加工)“对外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登记手册”。

(2)经海关签章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

(3)对外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合同核销申请(结案表)。

(4)对损耗率较高的产品,应提供详细的加工生产用料清单和加工工艺说明。(5)海关需要的其他有关材料。

未进行口岸备案的核销单不能用于出口报关,在网上把核销单在出口海关备案。实际操作一下就知道了,需要有操作员卡和读卡器。

篇2:来料控制流程

规范来料不良的退货处理作业流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来料检验不良和制程中选出的不良的退货处理。

三、职责

1、IQC:负责来料检验的品质判定及制程中不良的确认。

2、车间:负责对制程中选出的不良品的汇总(状态需明确),并由品质、生产技术签字确认。

3、采购:负责得到相关人员知会时(已判定为退货)及时通知供应商对不良物料的处理与供应商商讨扣款与补货事宜。

4、仓库:负责对不良品的状态分开保管,不良物料的处理。

四、内容

1、退货的产生

(1)来料检验不良退货

供应商的来料经IQC判定不合格,及时知会相关部门同时与供应商沟通并处理。如急用供应商又无法立即来处理,此时由IQC召集计划、采购、品质、工程人员召开会议,填写《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报告》,经评审判定为退货的不良批,还是特采或代加工(一切费用将由供应商承担)。(2)制程中选出的不良品

制程生产中选出的不良,需将来料与制成不良分开,为了避免误判,减小损失,退不良品入仓时需工程分析,由品质确认,方可入不良仓库。如有争议性的异常由车间召集品质、工程、IQC、PMC、采购召开会议,填写《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报告》,经评审判定为来料还是制成的不良品,分开处理。

2、退货确认和处理

(1)供应商来料不良退货由采购通知供应商对退货进行确认。内部供应商(其他部门供货产品)制程不良也可由车间直接通知其它部门(内部供应商)对退货进行责任归属确认

(2)供应商应于2个工作日内派人来我司进行确认。确认退货的在《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报告》上签字。对判定结果有争议时可与IQC评审解决,供应商原因的退货处理,公司原因的在报告上写清楚责任归属部门后申请报废处理。若供应商在2个工作日内未进行确认,则默认为同意退货。

(3)仓库根据《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报告》中判定退货的处理结果,将所退物料放置于退货区,并开《退货单》交采购会签。退货物料需附上《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报告》和《退货单》。位于本省的供应商应在3天内将退货拉回,省外供应商应在7天内将货物拉回,较远小件物料可由采购快递退回。

(4)供应商因路途及不良数量原因,与采购协商一致后可按约定时间定期对退货集中确认和处理。(5)采购按以下方式对退货进行处理。

A.补货:供应商按退货数量进行补货。按合同要求处以一定比例的罚款。B.扣款:对所退物货进行扣款。按合同要求处以一定比例的罚款。

C.取消定单:当供应商无法满足我司的品质要求时,采购根据相关合同取消其定单。

五、相关单据及记录保存

《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报告》《退货单》第一,二,三,联分别由仓库,采购,财务保存,保存期限为两年。

篇3:来料检不合格处理流程

一、原材料入厂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置

1、制造部品管室检验员对代工客户的来料进行检验,当发现不合格时,对不合格批次出具该批次的《不合格品报告》,并反馈制造部质量管理员进行处理。

2、质管员接到《不合格品报告》后,立即向代工客户单位返馈

3、客户单位接到《不合格品报告》后,必须尽快完成评估过程,给出解决措施:“退货、换货、特采”等处理意见。品管室将根据客户单位的处理建议来操作。第一时间将该质量问题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意见返馈给客户单位的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第一时间分析不良原因,给出书面的改进措施,出具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8D质量问题处理报告。

4、质管员将8D报告交品管室技术资料管理员存档并同时抄送客户单位。存档按照客户或产品型号分开执行。

5、客户单位加工任务结束,品管室必须提交给客户单位该批次汇总的《质量问题处理情况统计表》,作为客户单位考核供应商供货品质的依据。

二、外协加工产品不合格处置

1、制造部品管室检验员对外协加工产品进行检验,当发现为不合格时,对不合格批次出具该批的《不合格品报告》,并反馈质管员进行处理。质管员及时向外协加工厂反馈信息,并协助加工单位分析不良原因,研究改进措施。

2、在制程中发现外协加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质管员及时返馈至外协单位,追踪改进过程并验证改进效果。

3、质管员监督外协加工厂提供8D质量分析处理报告,交品管室留档保存。

4、外协加工任务结束,品管室必须提交给外协厂该批次汇总的《质量问题处理情况统计表》。品管室同时提交给生产计划室一份清单,作为计划部门在核算加工单位加工费用时作出处罚的依据。

三、附件

1、《不合格报告》

篇4:来料控制流程

一、来料加工备案登记

外贸企业申请

外贸企业办理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申报之前,要先办理来料加工业务备案登记。备案时需向主管退税管理部门提供以下资料:

1、加工贸易批准证;

2、《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进出口货物登记手册》原件或经海关盖章确认的加工贸易电子化纸质单证;

3、来料加工的进口料件的进口报关单原件及复印件;

二、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一)外贸企业申请

外贸企业应持下列资料于收回来料加工产品的当月向所在地退税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1、从申报系统生成的正式申报电子数据;

2、《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一式三联);

3、《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进出口货物登记手册》复印件(加盖“此复印件与原件核实无误”印章)或经海关盖章确认的加工贸易电子化纸质单证;

4、进口料件的进口报关单(来料加工补偿贸易专用)复印件(加盖“此复印件与原件核实无误”印章);

5、加工企业开具的加工费普通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6、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汇总申报表;

7、主管退税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工作时限

税务机关应自收到外贸企业申报资料之日起20个(A类企业10个)工作日内完成申报、审核及出具工作。

三、来料加工免税证明核销

(一)外贸企业申请

来料加工货物出口后,外贸企业应持以下资料办理来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手续,逾期未核销的,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将会同海关和主管征税的税务机关及时予以补税处罚。

1、从申报系统生成的正式申报电子数据;

2、《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核销申请表》(一式三联);

3、已出具的《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申报企业留存联)原件;

4、加盖“此复印件与原件核实无误”印章的出口货物报关单(来料加工补偿贸易专用);

5、海关已核销的《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进出口货物登记手册》。

6、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汇总申报表;

7、主管退税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工作时限

篇5:来料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对供应商提供的物料进行检验,保证物料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供应商提供的所有物料。

3职责

3.1仓库负责物料的接收、保管工作。

3.2采购部门负责将来料的不合格情况通报给供应商,并办理不合格物料的退货。

3.3品管部门IQC负责物料的检验。

3.4技术部门负责重大技术设备及相关辅助零配件的验收。

4作业程序

4.1供应商交货时,仓管员应按采购单的要求,对照供应商的送货单点清物品名称、规格、重量、数量等。

4.2仓管员将所收物料放入待检区,以送货单形式通知品管部门IQC进行检验。

4.3IQC接到送货单后,按物料检验标准进行来料检验工作,并在《来料检验报告单》上记录。

4.4对检验合格的产品,IQC对货物进行标识,出具“合格品”绿色标签。通知仓库管理员逐一点收。

4.5当来料整批或部分不合格时,IQC必须对不合格物料标识“不合格品”红色标签,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6IQC将《来料检验报告单》分送至采购部、仓库、生管部。

4.7仓库将“合格”“特采”的物料置于仓库指定区域,并办理入库手续。对做“退货”处理的物料,仓库应及时通知采购部,由采购部与供应商协商退货事宜。

4.8品管部对因检验能力有限而无法检验的物料,可通知采购部门要求供应商随货附上相关检验合格证明文件,品管部参照供应商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对来料进行验证。

4.9品管部门每月月初应对上月来料的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填写《来料质量月报表》,经总经理批准后,发放至采购部门。

篇6:来料控制流程

【摘要】来料检验质量直接决定着制造企业的最终产品质量。针对K公司IQC的质量控制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其来料检验质量控制的现状。从IQC部门的组织结构、供应商来料质量的控制现状、来料检验的抽样方案以及公司IQC检验的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IQC部门质量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对其来料质量控制的建议及改善方案,实现既保证来料的质量,又能降低来料检验成本,最终稳定产品的出货质量水平。

【关键词】来料检验;IQC组织结构;供应商来料质量;质量控制

【Abstract】Incoming quality inspection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final product quality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scholars about the quality control of incoming inspection,the paper roundly analyzed the status of its incoming 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K company IQC quality control.Analyzed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IQC department,the control status of supplier quality incoming,incoming inspection sampling plan and procedures of IQC inspection,this paper noted some problems in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department IQC.And then presented advice and amendatory scheme to the company’s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which not just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incoming materials,as well as lowers incoming inspection costs,and ultimately stabilizes the ship-level of product quality.【Key words】Incoming inspection; IQC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upplier incoming quality; Quality control

0 引言

来料质量控制是企业整个质量管理的源头,也是质量控制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来料检验质量控制是对企业所有的外购物料和外协加工物料的质量进行把关的第一步,终端产品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料质量水平的高低[1]。为确保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进入企业仓库和生产线,来料质量控制就要严格把关,在最前端发现质量问题,减少后续工作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如果不能对来料质量把关或是把关不严,让不合格物料流入仓库和生产线,质量问题将会在后道的工序中成指数放大。因此,来料检验质量控制是企业保质保量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K公司来料检验质量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K公司简况

K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器件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核心业务集中于天花板(接线盒)系列、Ross系列、照明灯具(感应灯)系列和拖线板等四大系列产品。而IQC来料主要有五金件(如螺钉、螺杆、弹簧、铆钉、端子、面板、铜带等)、包材类(主要有外箱、彩盒、说明书、标贴、卡纸、塑料袋等)、电器元件、插线板原料(电玉粉、电木粉等)、冲压件、扎带、挂线等等所有的外购原材料、元器件、零件、组装件、配套件。

1.2 来料检验部门组织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部门组织结构的现状

该部门有11名人员,其中品质部门的QE对IQC部门递交的异常来料单进行裁决或复审,封样的更新、作业指导书的确认也由QE负责,1个质检主管,负责异常品的核准和整个部门的管理;2个质量技术员,负责一些技术上的检测;8个检验员,负责来料的检验、检验结果日报表的填制与整理。关于检验物料的分配,10名检验人员每人负责一大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并要根据供应商的种类负责原料的供应商。另外。其来料的流程是从供应商到仓库,再到生产线。

1.2.2 部门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1)从最高管理层到最低层管理的层次结构过多。组织弹性较小并缺乏专业分工,结构过于纵向一体化、沟通成本高、人员配置不合理和运行效率低等。

(2)由于职位设计过于狭窄和员工职责分配不明确,会不可避免地给部门带来负面影响。在出现来料质量问题时,有些员工之间甚至会相互推卸责任,最终影响来料检验的质量水平。

1.3 供应商来料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供应商来料质量控制的现状

对不合格供应商按其提供物料的特性进行分类。采购部负责开发原材料供应商;包装部负责开发包装材料供应商;采购部组织NPI和质量人员现场考查供应商,并组织三方评审,最终确定合格供应商。采购部根据物料要求寻找潜在的供应商,并发出“供应商调查表”,要求供应商提供公司基本信息,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初步可合作的供应商和供应商的类别。对合格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价,从质量、交期、售后服务三方面综合评定。其中质量评定占总评分50%,交期评定占总评分40%,售后服务占总评分10%。

1.3.2 供应商来料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对供应商评价进行系统的管理,四大部门职责划分太过明显、独立性太强,在供应商评价过程中不能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

(2)对供应商质量分类的方法不足够完善,其只是依据供应物料的重要性等级将供应商质量分为三类,划分的标准过于简单。

(3)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供应商质量评价体系,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性,不易于对供应商质量进行评价,表现在供应商指标间过于繁琐、重复出现和不明确。

(4)公司对供应商质量的评价不够客观与合理,评价方法很容易受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就缺乏一定的可靠性。

1.4 IQC抽样检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4.1 IQC抽样检验的现状

K公司各部门及工序使用统一的抽样检验标准,即GB2828.1-2003/ISO2859。GB2828.1指的是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统计抽样的个数或缺陷的个数,或者将单位产品划分为合格或不合格,或者仅计算单位产品中的不合格数的检验,目前该公司均以此作为检验抽样依据。

另外,还实行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即将抽样分为正常、加严、和放宽的一组方案,并通过转换规则将前三种方案联系起来。三种方案的适用场合,正常方案:产品质量正常时;加严方案:当产品质量下降或过程不稳时,则采用加严方案,保护使用方的利益;放宽方案:当产品质量是一直稳定或比预期要求更好时,则可采用放宽方案,保护生产方利益。

1.4.2 IQC抽样检验存在的问题

GB2828.1抽样标准在使用时,检验员在实际的检验时就会面临着一次抽样检验、二次抽样检验还是多次抽样检验的选择。一次抽样检验对于生产方在心理上的影响较差,而且所需要的总检验费用较多,多次抽样检验对批产品质量的估计准确性较差,且检验员以及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因此检验员要综合的考虑各类因素,再决定采用何种抽样检验方案。

1.5 IQC检验流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5.1 IQC检验流程的现状

该公司IQC来料检验的检验流程如图1所示。

(1)物料经仓管员点收,核对物料的名称、料号、规格和数量等相符后给予签收,再交给品保部的IQC进行验收。

(2)质检员根据来料单在个人来料汇总表上进行汇总,每个人查找封样、作业检验指导书、相应的监测仪器和设备,然后到仓库待检区对物料进行取样检验。

(3)检验员一般应按照抽样标准给予检验判定,但本部门大都随意取样,甚至每种物料仅仅取一个样品进行检验。

(4)最后将检验的结果用书面的形式记录在日报表上,一般在一天的检验任务全部结束后进行。

(5)抽取不合格品样品交由品质主管审核裁定;品质主管核准不合格(拒收)物料,填写物料异常报告单,交给质量工程师(QE)进行确认。

(6)由QE进行确认是该合格入库,还是特采、线上挑选、IQC挑选,或者是严重不良品向供应商退货,有些还可以进行报废;将检验合格的来料单转给仓库进入产线。

(7)根据一天的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汇总,并分类写出检验报表进行存档。

1.5.2 IQC检验流程存在的问题

(1)检验流程过于繁复、工艺流程单

一、检验数据没有得到使用与处理。对于生产急需的物料,没经过检验直接流入产线,会导致生产线上产品质量问题。

(2)对于规模较大订单来说,入仓前需检验的来料零件数量非常庞大,给来料汇总表、来料检验单、检验信息、质检员以及来料检验报表等的有效检验记录管理和查询带来了巨大障碍。

(3)对影响检验报告质量的各类因素(仪器、设备、环境设施、检测技术、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等)没有进行全面控制,没有建立完整的来料检验体系和信息共享系统。

对来料检验(IQC)质量控制的改善方案

2.1 组织结构再造方案

将IQC的组织结构向网络扁平化发展,将质量技术员与质检员合并为质量技术员,质量技术员为核心岗位,负责来料的检验、记录反馈,将检验的结果直接与质量主管反馈,每月又与质量主管对所有的质量异常数据进行交流,协助QE对来料的质量进行控制;质量主管每天向QE反馈质量异常;在检验的过程中,质量技术员又与供应商直接交流,与供应商反馈质量检验异常数据,提示其进行改进;质量技术员每天检验过后,向生产线现场进行考察,了解来料异常对生产线的在制品质量造成的影响,为来料检验提供直接的检验依据。

2.2 建立供应商来料质量评价与选择体系

结合K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2]如图2所示。

在对各种需要做出决策的问题时,使用 AHP 方法,将复杂的目标问题逐步分解,这样这个复杂的问题就会成为很多个组成元素,然后把特点不同的元素依据它们的类别进行分组,接着依据元素分组情况建立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特点的评价模型。

2.3 规范抽样检验标准

从规范来料检验的抽样方案出发,以国家标准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为依据,根据原材料的质量情况,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重新制定一套标准的抽样计划。将原材料的供应商分为合格供应商、免检供应商、视同合格供应商及试用原材料的供应商几大类[3],公司IQC部针对这几类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及各种原材料不同指标的重要度分别设计对应的抽样方案。

2.4 IQC质量控制信息化及检验流程的优化

对来料检验过程实行全面的电脑化管理[4],即来料汇总表、来料检验单、检验信息、来料检验报表以及异常反馈等利用电脑软件管理和控制,提供检验质量信息的共享化水平。实现整个生产环节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检验结果的自动分析,为质量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专业而统一的信息平台,为制造企业把好了第一道质量关,更为制造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论

通过对K公司IQC部门的接收原料、组织结构、供应商来料质量控制、抽样标准及检验流程等情况进行分析,提出IQC组织结构再造方案、建立供应商评价与选择体系(使用模糊层次理论)、规范抽样检验方案、IQC系统信息化、检验流程优化以及对人、机、料、法、环的控制,从而保证来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病理学》实习指导手册下一篇:有关春节一个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