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加工业务出口免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

2024-06-25

来料加工业务出口免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精选2篇)

篇1:来料加工业务出口免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

来料加工业务出口免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

1.税收调整计算公式

应免税的工缴费收入=已免税工缴费收入X(同一手册项下的审核通过的出口人民币金额÷(同一手册项下的海关电子信息出口人民币金额)

依据《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免除加工环节所负担的税金。

2.会计处理

外贸企业对外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而收到的原材料、零件等,应单独设置“受托加工来料”备查科目和有关的材料明细账,核算其收发结存数量、数额,不在“库存商品”科目核算。

(1)外贸公司收到外商不计价原辅料时,应凭业务或储运部门开具的加盖“来料加工”戳记的入库单,连同外商交来的进口单证,通过备查账簿在表外借记“外商来料”科目核算数量。

(2)将外商来料拨给加工厂时,应凭储运及业务部门开具的加盖“来料加工”戳记的出库单,及加工厂开具的收据,无价的通过备查账簿在表外做借记“拨出来料”科目核算数量,贷记“外商来料”科目的数量。

(3)加工厂交来产品时,应按合同规定的耗用原料定额验收入库,凭业务或储运部门开具的盖有“来料加工”戳记的入库单,通过备查账簿做借记“代管物资”(数量),贷记“拨出来料”数量。

(4)办理对外出口托运时,应凭业务部门或储运部门开具的盖有“来料加工”戳记的出库单,通过备查账簿贷记“代管物资”。

(5)收到业务或储运部门交来的产品已出运的有关出库单证及向银行交单的联系单时,应根据出口发票做如下分录:借:应收账款——×X外商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付账款——×X加工厂(加工费)

(6)收到国外客户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客户名称(加工费金额)

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

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一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一上期留抵进项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一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1)当期应纳税额<0,且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一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应纳税额<0,且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一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现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0时”,应理解为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3)当期有应纳税额时,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出口货物离岸价应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出口合同和出口收汇核销单上列明的离岸价为准;如上述单证记载的离岸价不一致,应以最低的价格为计算依据。

篇2:来料加工业务出口免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

(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下载)

进料加工是指经营企业专为加工出口商品而用外汇购买进口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和半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

我国进料加工贸易海关一般对进口材料按85%或95%的比例免税或全额免税,货物出口后按免抵退计算退(免)增值税时,须考虑进口环节海关已减免的部分不能退税或征税,即需先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和“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而这两个抵减额的计算结果是通过出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的方式体现的。

对于计算出具的《进料加工免税证明》可以分为日常出具的免税证明和手册核销时出具的免税证明两种。

其中日常出具的免税证明的出具方法又分为“购进法”和“实耗法”两种方法。

一、日常出具的进料加工免税证明

“购进法”是指在免税料件进口时出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

在购进法方式下: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实耗法”是指在货物出口时出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

在实耗法方式下: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离岸价格×计划分配率

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100%

其中“计划进口总值”和“计划出口总值”指海关进料加工登记册合同中规定的计划进口总值和计划出口总值。

申报时间:从事进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应于发生进口料件的当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

二、手册核销时出具的进料加工免税证明

在进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执行期间,企业的采购数量、销售价格、销售方式等多种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致使无法严格按照原先合同执行。

这就会使日常出具的进料加工免税证明产生误差,为了解决这一误差,就需要在进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执行完毕进行核销时,再出具一份《进料加工免税证明》。

手册核销时出具的进料加工免税证明的计算方法是:

核销出具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手册全部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日常已出具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核销出具的免抵退税额抵减额=手册全部的免抵退税额抵减额-日常已出具的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手册全部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手册全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手册全部的免抵退税额抵减额=手册全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手册全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实际分配率

实际分配率=(实际进口总值-剩余边角余料-结转料件-其它调减料件)÷(实际出口总值+剩余残次成品+结转产品+其它未出口)×100%

另外,无论日常出具免税证明是采用“购进法”还是“实耗法”,其手册核销时出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的方法都是一致的。

上一篇:2024教师资格证考试美术学科面试试讲《神奇的口袋》下一篇:莎士比亚爱情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