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2024-06-29

1学些美术鉴赏知识(精选7篇)

篇1:1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门类、应具备的知识与修养以及鉴赏与欣赏的同异。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对鉴赏知识、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初步了解鉴赏方法并试着运用其方法进行简单的鉴赏练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呼吁学生尊重、保护艺术遗产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素养、过程及方法。难:掌握鉴赏方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方法:分析讲解、引导、互动

教具:图片、资料、教材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引导学生看目录了解本书内容和本学期将要学习的章节。快速翻阅课本,并说出与初中时所学美术的异同。

像我们初中学过的绘画、设计、欣赏、手工等等中的什么内容?利用所学的知识欣赏P1—P4的图片,选出最喜爱的作品并说出为什么或者哪些地方吸引你。

师:很好,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说得还不够全面,有一些更为深层次的东西还没有表达出来,要达到全面、系统地阐述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就要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因此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系统的学习中国美术鉴赏,提高我们自身的艺术素养,拓展我们的艺术视野。

引入“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板书)

三、讲授新课

1、美术概述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是艺术中的一种,艺术是属于文化范畴之中。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绘画艺术是最先有的,有了绘画艺术才有文明,进而有文化。简而言之,先有艺术后有文化。(艺术—文明—文化)

2、“欣赏.评述”与“美术鉴赏”的差异

美术鉴赏是不是我们初中美术中的“欣赏.评述”呢?(让学生说)师概述:它们是有联系的,但也是有区别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以一幅作品来说明鉴赏与欣赏的同与异)

共同点: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的感知体验与理解、具有情感和思维两方面的活动。不同点:欣赏是以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变成情感和意识的过程,着重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即侧重于“赏心悦目”的审美过程。

“鉴赏”的基本含义是“鉴别(鉴定)”和“欣赏”。

“鉴别”是指对美术作品的真伪、创作年代、艺术质量之高低的识别与确定,或者是对各种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的分析与评价,它的内涵大于“欣赏”。

因此,鉴赏是从哲学、美学、美术史、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技巧、思想感情、文化价值、历史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欣赏。侧重于作品的理性分析、鉴别和判断。可以说美术欣赏是美术鉴赏中的一部分,因此美术鉴赏要比美术欣赏具有更高理解层次上的要求。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鉴赏的原因之一

3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

(1)促进学生形成多元文化审美观念。(2)在审美中提高美术素养。

(3)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学习美术鉴赏不仅可以更为深层次的欣赏美术作品,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要想我们的绘画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首先一点我们要学会分析鉴赏一幅作品的好与坏,通过鉴赏我们知道了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然后把你认识到的这些东西融入到你的作品当中,那么你的作品就能得到进步。因此,我们说要想提高我们的绘画能力,就必须先提高我们的眼力,学会看画鉴赏画。)通过鉴赏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气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味和生活质量(比如说我们想要重建一间房子,那么我们首先会去参考一下别人家的房间布局,看看相关的我所喜爱的一些建筑啊室内的设计这些书籍,通过鉴赏分析,综各家之所长融入到我们的设计当中,这实际上也就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4、美术鉴赏的功能:

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娱乐功能

说了这么多,那么我们的美术范围到底有多广?包括哪些?

5、美术范围(引导启发,板书分类)

A、中外优秀传统美术作品 B、近现代美术作品

C、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美术作品、美术现象(1)具有时代特色的流行美术

例如我们现在网络上流行的粉笔画、街头艺术。这些都是根据人们不同时期审美追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的。这说明了艺术总是跟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2)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例如剪纸,过年时贴的年画。(3)多媒体艺术,例如动画。美术包含了这么多东西,那现在我们一起对它们进行分一下类,可以分为哪些?像油画、水彩、水粉、素描、国画等等这类的我们称为绘画类;将房子等建筑称为建筑类;将儿时玩的泥雕这类的称为雕塑类;那么还有可以分为哪些门类呢?想想我们刚刚讲到的都有哪些东西,它们都可以归为哪类?或者想想中学时代从美术课中学到的哪些东西,它们可以称为哪一类?

6、美术门类

(1)归纳分类:

绘画———雕塑———设计———建筑———…其他===现代艺术(对于现代涌现的一些综合绘画、雕塑、设计之类的我们统称现代艺术)边说边板书

绘画

现代艺术

雕塑

建筑

设计

工艺

书法 篆刻

摄影

….其他

(2)简介各类鉴赏方法:

这么多类型的美术作品是不是都用同样的角度去欣赏它呢?不是,但方法是一样的,只是针对不同的门类,运用不同的知识去解读不同的作品。比如说我们要鉴赏这件产品设计作品椅子(以教室里有的东西举例),怎样以国画的欣赏角度,笔墨的焦浓重淡清去欣赏它怎么欣赏?行不通。所以,美术作品的鉴赏要运用其门类的艺术语言,将其置于作品产生的时代环境之中,了解其所表现的对象、了解作者与时代环境的联系、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出的,还要了解它所使用的艺术语言、表现技巧。

那么怎么样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鉴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着课本上的美术作品一一进行鉴赏。

7、鉴赏作品

(1)《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放牧图》,进一步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知识(如果我们不曾知道这些历史、不了解那个时代的科技、人们的技术情况又怎么知道这些东西是不是上朝那个时代出现的呢。鉴宝专家为什么这么厉害,就是因为他们学习了美术史、美术理论、历史等知识。)(2)比较鉴赏《人物御龙图》、《人物龙凤图》,整体对对比鉴赏国画 徐悲鸿《奔马》,说明有比较才有鉴别、鉴赏。

三、呼吁保护艺术遗产。

四、总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五、讲明教学原则(奖分制合作学习,计为平时考察分,纳入期末成绩参考)

六、作业:朝代表(不懂的找历史老师,今后要对照此表学习)。

篇2:1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2)认识美术欣赏的意义、作用及其学习方法。

2、情感目标:

激发、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

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课

型:

概述课、新授课。教

法:

讲解法、引导式教学等。学

法:

“听、看、想、讲”相结合。教学过程:江苏省震泽中学 钟立胜

一、组织教学:

1、自我介绍。(让我们一起将高中美术进行到底)

2、高中美术课的特点:

小学、初中美术课注重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高中美术课的重点是艺术鉴赏课,提高鉴赏能力。

3、课程安排:

高一:中国美术欣赏

高二:外国美术欣赏

二、展开教学: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到美术,你想到什么?” —— 学生回答。(旨在了解学生对美术的了解程度。)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出美术的分类: —— 按制作方法:绘画、雕塑、建筑、工艺。—— 按作用功能:

纯美术:绘画、雕塑

实用美术:建筑、工艺

美术自身的特点:江苏省震泽中学 钟立胜(1)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可视的艺术形象。

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空间、构图等。(2)艺术形象的创造借助物质材料的运用。

①齐白石的虾 —— 生宣纸水墨容易渗透,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②古希腊的雕塑《维纳斯》—— 洁白无暇的大理石。③物质材料 —— 建筑、工艺品、现代工业产品。

(3)由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同,中西方美术存在着不同:

中国的传统美术,从强调形神兼备,逐渐发展到以抒发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意为主,主要运用以线造型的手法,在绘画中表现色彩和时间、空间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传统美术,崇尚写实,主要运用以明暗造型的手法,具有欣赏人体美的艺术传统。

定义“美术”:

—— 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等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美术的主要功能:(1)教育功能;(2)认识功能;(3)审美功能;(4)娱乐功能。

纠正(大众)审美的误区:

——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树立良好的审美习惯: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

——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德·歌德)

美术欣赏能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它不是单一学科的,它需要其它学科知识相辅助:

—— 水彩的由来;(地理)

黄经分割点的运用;(数学)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文学)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创作背景;(历史)

印象派绘画光学、色彩学知识的运用;(物理)

解剖学;(医学)

透视学;(几何)

宗教;(宗教学)

„„ 美术欣赏的作用: —— 提高人的艺术素养;

陶冶人的思想情操;

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

三、小结:江苏省震泽中学 钟立胜

人类历史是漫长的,美术星空是丰富而绮丽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到美术殿堂中,穿越时空隧道,去欣赏、领略、感受人类历史上优秀的美术作品。

美术每发展一步,都是人们不断创造所取得的,有了创新,才有美术的前进,人类的发展。

四、课堂讨论、作业布置: “如果我来上高中美术课„„”

五、教学后记:

1.引导学生认识到鉴赏除了需要“经验”之外,还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门道”通过学习与实践才能达到。在教学中,根据教材中的实例进行分析,确信“知识”的价值。只有在这一课学习中为学生树立了这一价值观,以后的学习鉴赏活动,才能学得有意思、有效率,才能掌握鉴赏的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九年义务教育中美术学习的经历与经验,“温故而知新”。要善于启发学生回顾初中的学习内容、熟悉的作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习惯,帮助学生获得鉴赏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鉴赏活动的认识。从而了解与确立鉴赏活动的意义及价值。如能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则更好。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一课。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美术各门类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重在理解、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做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二、学生分析:大部分同学初中根本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失去兴趣。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

三、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美 术范畴,建立“大美术” 观念。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鉴赏方法

五、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六、教学方法:激趣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

提问:

1.鉴赏=欣赏?(引导学生看书)

2.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1.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B.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如石膏像、木雕等。)

C.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如陶瓷、刺绣、编织等)

D.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用“眼高手低”引入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观展等进行讲解)

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结合课文图例说出作品的年代、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三)、艺术欣赏活动中所要涉及到的几个因素

影响欣赏活动的第一个因素就是──感觉。

必须有后面的一个重要因素的支持,这就是──知识。

第一点:为美术范围之内的知识。

第二点:为美术范围之外的知识。

还需要第三个重要的因素的参与,那就是──情感与想象。

思想与观念──这是影响艺术欣赏活动的第四个因素。

第五个因素为──评述

第一幅:《放牧》

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年代:古代

内容:对动物的各种基本形状和人手掌的描写,表达出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二幅:《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

作品描绘了宴请宾客、歌舞声乐、采桑、狩猎、交战(水战、陆战)等场景,请在图中一一找出。

第三幅:《人物驭龙帛图》(提问三个问题:a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气宇轩昂的男子、龙舟、鹭鸟、鱼、华盖)b构图上有何特点?(饱满)c根据男子的动作猜测他想做什么?(手中持一缰绳,牵引着龙,可能是驾龙升天成仙。)d该帛画用什么造型手法?(主要是单线勾描,仅在局部渲染或施色。)

第四幅:《奔马》介绍该作品的历史背景、构图用笔特点。

简单介绍“六法”理论(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原则)

气韵生动-即-气质,作品的精神内涵(作品和作品的形象有生动的气度、具有生命力。)

应物象形-即-形象(指描绘的形象要形似)

骨法用笔-即-用笔(指用笔力度)

随类赋彩-即-色彩(指色彩要与所画的物象相似。对色彩感觉稍作介绍。)

经营位置-即-构图(作品要注意构图,作品中各物件的安排要合理美观)

传移摹写-即-临摹(临摹即可学习基本功,也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结合唐高祖临死前要求《兰亭序》作为陪葬说明。)

四)、课堂总结: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篇3:1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一、美术鉴赏课中的基础知识

众所周知,美术鉴赏课中涉及大量的美术史基础知识,包括美术作品、美术家、美术流派等,它们广义上属于人文知识范畴,不是单独发生单独存在的,除了与造型有紧密的联系外,还与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历史学为美术史的发展梳理了时空线索,宗教与美术史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古学对美术史的贡献也是非常之大,可以说没有大量的考古文物出土,美术史的篇章将删去许多,我们也没有欣赏原始美术、陵墓美术的眼福了。所以,高中美术鉴赏不能仅局限于美术基础知识内部,还应涉及与美术发展密切相关的这些人文知识,它们同属于基础知识,称之为人文基础知识。没有丰厚的人文知识作基础,何谈鉴赏?对于人文基础知识,有的必须要死记硬背,把张萱的作品记在李成头上,把马蒂斯归入印象派,“张冠李戴”“指鹿为马”,是无论如何讲不过去的。上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的艺术史研究,在对艺术作品客观事实的探求中提出了五个基本要素(5W):即who作者、what作品、when制作时间、where地点、how制作手法,可拿来作为美术鉴赏中的美术史基础知识记背的技术规范。但是,美术史体系的建立又不能全靠死记硬背,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学会比较,在求同或求异的联系中建立知识有机体,理解乃至把握美术发展的脉搏才是认识美术史的关键。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实际上是以鉴赏为中心,重复调用人文基础知识,使之发生碰撞,辨清不同基础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摒弃就画论画、就人论人的片面思维方法,培养、建立多角度、动态性和宏观性的美术鉴赏视野、心胸和观念,以资启发创造力。

二、美术鉴赏中的美术史基础知识的教学

目前,可供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教材和参考资料,据信息类型和载体的不同,分为三种:书本文字材料;视觉图象复制品;视听材料。书本文字材料以其携带和阅读的不受时空、设备的限制性,将仍是美术鉴赏课教学的主要信息载体之一。视觉图象复制品包括各种画册、照片以及幻灯片。现代摄影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带给我们的这一笔丰厚的礼物,使我们不出课堂便能通览古今中外、世界各地的美术杰作,纵横视觉,驰骋想象,古人没有这么大的眼福!美术鉴赏的核心是作品,即使是失真许多的图象复制品,其大小机理、质感量感、色彩空间,文字陈述不及也,因言不尽意。所以,它们也是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信息载体之一。数字视听材料包括的各种电子教学光盘、教学软件、资料光盘和网络视频、音频材料等,是现代数字技术带给我们的又一笔丰厚的礼物。如何整合这些教学资源,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目前最有效的手段是多媒体技术下的CAI。美术鉴赏要整合的教学资源,属于多媒体信息,利用媒体工具开发教学课件,是有效的整合手段。上述美术鉴赏主要资料的视觉图像复制品,可通过数码拍摄、扫描或网络下载,得到数字图像;辅助教学的视频资料,通过编辑软件也可剪辑适合教学的部分;文字材料则可直接输入或下载粘贴。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即可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料制作开发教学课件、软件了,最终服务于教学,即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们借助网络的便捷传输、数字技术的高效编辑和光盘的超大量存储,集文、图、音为一体,打破了书本作为文化传播载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大有取而代之的发展势头。CAI非常宜于辅助实现美术鉴赏教学目的的,但由于种种原因,CAI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意义前景、开发应用以及衍生出对该学科教师的新要求等问题,并未得到普遍的、敏锐的注意,更是鲜有研究者论及,实是有待开发的一块处女地。根据笔者的多媒体教学实验,有两个问题是需要引起广泛的注意。其一,自网上下载的材料,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须作仔细认真地鉴别方可利用。第二,制作课件不是简单的复制教材,而是要充分发挥媒体技术优势,在如何整合资料上做文章。第三,CAI要与幻灯投影结合。在图片投影质量上,教学课件、软件不如幻灯;而在灵活性和操作效率上,后者不如前者,如多媒体技术可以便捷地同时并置多幅作品(整幅或局部)进行比较赏析,这是幻灯机投影难于做到的。

另外,幻灯片投影也罢,制作多媒体课件也罢,所使用的美术作品图片,都是视觉图片复制品,其大小机理、质感量感、色彩空间,特别是欣赏环境,无法与原作相比,复制品毕竟是复制品。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教学,根据条件,尽力获取观摩原作的机会。

摘要:文章从美术鉴赏课的学科性质以及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出发, 认为美术鉴赏课中的美术史基础知识应扩展为人文基础知识, 且应注意知识之间的纵横比较。在具体的美术鉴赏教学中, 应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整合书本文字、图片、视听资料等鉴赏资源。

篇4:1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关键词:2+1填充模式;中国美术史;教学应用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作为高校美术、绘画专业的必修课,一直以来,在各高校中都得到高度重视。在《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现阶段的教学中,都是以历史发展的脉络来讲授,主要是对各流派、画家、作品进行平铺式的分析讲解,教学内容过于平淡,教学手段也过于单一。在学生已有统一教材、能够提前预习、并对相关内容基本都能读懂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作必要的內容填充,以丰富学生美术理论知识和增强学生艺术修养,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各流派、画家在历史上已有定论,所以不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改动。但是,对流派的成因、画家的艺术特征及艺术观念的生成等问题,还是很有探讨的必要。目前,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该教材的内容从原始社会至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前,而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当代美术还没有涉及,这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对于当下的美术发展还不能纳入到教学之中,无疑是一种缺憾。另外,在针对古代美术的讲解方面,是否在历史发展进程以外,还能形成某些线索,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提出了“2+1填充模式”,以其对中国美术史内容的改革与实践进行尝试与探索。

“2+1填充模式”即“两条线索,一项内容”。“两条线索”即以古典哲学促进美术的发展为一条线索,以朝代更替中的战乱对社会及美术发展的影响为另一条线索。“一项内容”即在中国美术史的教学中,加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历史。这样,以线索推引,以当代中国美术史内容的添加,形成了对中国美术史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施步骤。

一、以古典哲学促进美术发展为线索展开教学

目前,在《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内容中,古典哲学方面的内容还没有涉及,其对古代美术发展的影响,应该在教学中进行渗透。回顾中国古代美术史,它的发展是伴随着思想史的发展而展开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史其实就是古代的哲学史。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的产生,这一哲学思想的起点为中国今后历史中思想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历史一直贯穿着儒家、道家思想的延续,由于在传统文人画的人生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文人画家秉承着儒家思想,同时又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两种思想一直以来在古代文人入仕与归隐的人生不同境遇中起到互补作用。儒家思想鼓舞着文人发奋苦读,为国家的前途而奋斗。道家思想让文人在挫折中自我主动地寻找慰藉。这一进一退,在古代文人中形成了人生定式,并直接对本人及其绘画思想带来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第二阶段是魏晋时期出现了玄学,它是道家思想的延续。魏晋时期形成的“魏晋风度”,即是在玄学思想的影响下,文人的行为举止和思想状态,这在当时的文学、艺术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下,才有谢赫将“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气韵本身就包含着玄意,也即意象的本源,这样一来,魏晋文人中自由放达的思想境界便感染到了绘画领域,它从精神层面给予绘画以意象的高度,这为中国画的形成奠基了一个高起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又一阶段是理学,它是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又称“宋明理学”。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形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化改造之后,对儒学的佛教、道教化改造;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这个复兴儒学的运动,至两宋时期蔚为大观,形成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而又影响久远的儒学运动。这场运动对于美术发展的影响来说,使传统绘画思想在画家心中根深蒂固,将古典奉为经典来传承,对于绘画在封建社会中的恒定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古典哲学促进美术发展为线索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绘画流派及画家思想的成因做全面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美术发展的来龙去脉。

二、以古代战乱对美术发展的影响为线索展开教学

在《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中,大多内容都产生于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封闭保守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朝代不断更替,社会动荡形成了传统人文思想的跌宕起伏。总览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我们发现,几次发生在朝代更替之间的战乱,恰是人文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不仅在中国思想领域形成了重要的文化思潮,而且对美术领域带来了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画家,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所以说,以朝代更替中的战乱来谈对美术领域的影响,应该是十分必要。

春秋、战国时期,战事频仍。这个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诸子百家。他们的言说,构成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基石,并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对古典人文思想形成、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这一时期绘画还处在萌发阶段,但已促成了中国绘画作品的基本面貌。

三国、两晋时期,玄学思想在社会中蔓延,形成了当时以“士人”作为社会主流的魏晋风度。魏晋玄学影响下的绘画艺术把意境的创造与神韵的表现视为最高境界,使艺术家能够按照主观的感受来创造富有东方艺术神韵的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中意象造型的提出,做好了理论准备。

南宋末年的战乱,最终导致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元朝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对汉人的歧视政策,使得当时的社会矛盾重重。同时,元朝又取消了科举制度,这让以进科取仕为人生目标的文人理想无法得到实现,这也使他们以更加超然物外的心态,寄情于书画之中。隐逸的心境,淡泊的心态,让他们放弃对北宋壮美山水的继承,继而用枯笔淡墨来抒发自我的孤寂之情,形成了中国画历史上由古代文人确立起来的文人画的最高峰。

明清之交,满族入侵,民族矛盾又一次凝聚。明末遗民的抗清之志融于毫内,发于笔端。对满清的悲愤之情已在画家的作品中得到深刻体现。这些作品与宋元之交的绘画有些相似,都是由外族入侵促成民族矛盾,并影响到文人思想而形成绘画的面貌,只是比明清之交的绘画风格已发展的更加多样化,运用笔墨抒发悲情的绘画形式也趋多元化,这在美术史中已有非常明晰的展现。

民国时期是中国美术最为活跃的时期,外族入侵,战乱频繁,但思想上却无禁锢。回顾那段历史,不但是在美术界,就是在科学界、文学界,也出现了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大师级人物。美术界自不必说,这一时期异常的活跃,不只因为是战乱造成的,同时还有新旧社会的更替、新旧文化的转换,中西文化的冲撞等因素促成的。具体体现在,中国画的创作摒弃了传统文人笔墨而加入了更多个性化色彩的笔墨语言。那些有成就的画家进行大胆的创新,甚至可以用无拘无束来形容。民国时期美术的大发展,是由特定的历史所决定的,动荡的社会,纷扰的思潮,决定当时

的美术作品必将是多元化、自由式的发展。

以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战乱为线索,重点体察画家艺术思想和创作心态如何转变,应当说,民族矛盾激励着有志之士拿起画笔阐发内心情怀,创作着感动当世、影响后人的作品。

三、在教材中填充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的教學举措

在《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这部教材中,有关中国当代美术部分还没有涉猎,这对处于当代中国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如果不了解自己所处时代的美术作品,无疑是一种缺憾。当代中国美术三十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洪流发生发展的。“对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状态,可以这样来概括:一是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趋势更加开放和多元,广大美术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二是美术生态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创作、展览、研究和各项活动的质与量均有所提高;三是美术各门类、各专业,包括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显著。”当代中国美术虽然只有三十年历史,但发展的非常艰辛,也异彩纷呈。包括对文革反思的伤痕美术、乡土绘画、新学院派美术、八五思潮美术、新文人画、中国当代艺术。其间多次发生的美术思潮、美术争鸣。包括八五美术思潮,中国画笔墨的论争,中国当代艺术思潮,中国抽象艺术及美术与资本市场的讨论等。这些论争与研讨,虽说是理论问题,但涉及的却是创作理念与观念的把握,也是学生最应该了解和把握的。所以说,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的内容纳入到教学当中,能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和绘画理念,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艺术观念。尤其是非直辖市、非省会城市所在地的美术院校,由于美术展览、美术信息相对闭塞,那么,在教学中填充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的教学内容就显得更为必要,因为它不只是理论的讲授,还要求教学内容与当代美术发展接轨,秉承当代艺术的发展规律进行思考,这也是对中国美术史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重要原因。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由教师完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编写教案和讲稿。在讲义的编写过程中,要运用已总结的线索,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贯穿起来,思路要明确,内容要精练,线索要清晰,这样的讲解才能深入透彻。其次,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熟悉了解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关注当下美术的发展,对其中的诸多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同时,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有较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储备和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使学生的收益最大化。

以上针对《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虽说只填充了三项内容,但教师对所填充的内容要有较全面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将两条线索、一项内容填充到教学中去,以改进传统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当然,针对2+1填充模式的应用还有待完善,它需要教师在中国美术史的教学中不断地去探索、提高。

参考文献

篇5: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

(1个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

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

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 刻。

a、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b、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 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

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如石膏像、木雕等。)

c、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如陶瓷、刺绣、编织等)d、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3、用“眼高手低”引入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观展等进行讲解)

4、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结合课文图例说出作品的年代、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第一幅:《放牧》

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

使用着,作为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 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 以及他们的想象 和愿望,这就是岩画。年代:古代

内容:对动物的各种基本形状和人手掌的描写,表达出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二幅:《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 作品描绘了宴请宾客、歌舞声乐、采桑、狩猎、交战(水战、陆战)等场景,请在图中一一 找出。第三幅:《人物驭龙帛图》(提问三个问题:a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气宇轩昂的男子、龙舟、鹭鸟、鱼、华盖)b构图上有何特点?(饱满)c根据男子的动作猜测他想

做什么?(手中持一缰绳,牵引着龙,可能是驾龙升天成仙。)d 该帛画用什么造型手

法?(主要是单线勾描,仅在局部渲染或施色。)

第四幅:《奔马》介绍该作品的历史背景、构图用笔特点。

5、简单介绍“六法”理论(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原则)气韵生动—即—气质,作品的精神内涵(作品和作品的形象有生动的气度、具有生命力。)应物象形—即—形象(指描绘的形象要形似)

骨法用笔—即—用笔(指用笔力度)随类赋彩—即—色彩(指色彩要与所画的物象相似。对色彩感觉稍作介绍。)经营位置—即—构图(作品要注意构图,作品中各物件的安排要合理美观)

传移摹写—即—临摹(临摹即可学习基本功,也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结合唐高祖临死

前要求《兰亭序》作为陪葬说明。)

三、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四、布置作业

书后练习(六大类: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也不例外,表现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随着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而演变。)最后总结

以上所列举的几个因素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欣赏者对一幅艺术品的欣赏程度是由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决定的。提醒学生在艺术欣赏活动中的两点注意事项:

一、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要根据名声和金钱去评判一件艺术品的优劣。

篇6:美术鉴赏论文1

学号: 201005332 姓名:葛相怡

《思想者》约1880年/青铜,70.80 x 34.93 x 59.69 厘米,现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

提到雕塑,我们会马上想到的是《米洛斯的维纳斯》,《大卫》《思想者》这些耳熟能详的雕塑。其中,我最为熟知的就是《思想者》。它是罗丹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作,本来是放在大门顶上的。后来放大后与《地狱之门》(《地狱之门》出自但丁神曲)尺寸差不多,并取名字---《思想者·诗人》,在莫奈·罗丹巴黎联展中展出。1904年放大版石膏像在伦敦展出。同年同年铜雕像在巴黎的的全国美术展中展出,它被放在大宫殿中心穹顶下贵宾的位置。

这是一个形体美与性格美完美结合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被痛苦和烦恼困扰着,苦苦思索并注视着人间痛苦的形象。他的每一块肌肉都处于紧张状志,似乎身体都在帮助着头脑苦苦思索。这个形象典型地表现了人物内在的思想情感,是人物外在形体与个性特征高度统一的杰作。

看到《思想者》,首先打动我们的是他健硕的身躯,裸体像将他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表现得分明而有力量感。这样就不禁与我们的观念中的一些东西产生矛盾-----一个思想者不应该是一个大脑充满智慧,而身躯羸弱的人吗?从而由这个矛盾引发了欣赏着对于罗丹立意的

思考。

我想,罗丹所要表达的是一个思想者思考的基础应该来自体力劳动的摔打和磨练,就像寓言里写的那样,一个只会抬着头仰望星空的预言家连脚下的陷阱都看不到,更不用说创造出伟大的思想了。

列宁曾经说:到巴黎去不可不看一看罗丹的这件名作。这座雕塑曾命名“诗人”,原打算把它作为但丁的形像,后来罗丹决定让它一丝不挂,坐在自己的系列雕塑作品《地狱之门》的上方。“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绝对”的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弯压成一团。他的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他注视着下面所演的悲剧,他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下最后的判决,所以他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伟大诗人但丁内心的苦闷。这种苦闷的内心情感,通过对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那突出的前额和眉弓,使双目凹陷,隐没在暗影之中,曾强了苦闷沉思的表情,有如那紧紧收屈的小腿肌腱和痉挛般弯曲的脚趾,有力地传达了这种痛苦的情感。这种表面沉静而隐藏于内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

关于罗丹为什么要用这尊粗壮结实的裸体形象来创造《思想者》,并准备把它安放在他的大件浮雕门饰《地狱之门》的顶上,不妨用罗丹自己的几句话来解释,他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雕刻家在这件作品中,一方面采用了现实主义的精确手法,同时表达了与诗人但丁相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对人类的苦难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悲痛。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思想者》采用了俯身低头支颏的坐姿。首先:雕像要体现的是一种直面人类死亡与苦难的思想,这应当是一种理性、冷静、深刻,充满着矛盾痛苦的心智活动过程。要体现这样一种痛苦思索的主题,雕像的总体动态趋向应当是相对比较“沉静”、“沉重”、“沉凝”的。而与站姿相比,将身躯、肢体折叠收缩起来的坐姿,更有重量感、体积感,沉稳厚重,更适于表现这样一个主题。

采用这样一种俯身低头的坐姿,是因为雕像在《地狱之门》这件巨雕中所处的位置及作用使其需要与处于其下方的群雕有一种交流、呼应乃至统领的关系,而这种俯身低头下视的姿态自然是最合适的

曾有人问过罗丹,为什么要用粗壮结实的裸体形象来创造《思想者》?他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

你看,他的整个形态卷成一团,那隆起的骨骼非常分明,紧绷的肌肉十分显眼。作者是借此以显示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苦闷、他的不安、他的挣扎,他正处在深思熟虑之中……

篇7:美术鉴赏知识教案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一、导入

提问:

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 ............... 刻。

a、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b、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

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

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如石膏像、木雕等。)

c、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如陶瓷、刺绣、编织等)

d、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3、用“眼高手低”引入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观展等进行讲解)

4、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结合课文图例说出作品的年代、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第一幅:《放牧》 ....

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

使用着,作为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

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以及他们的想象

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年代:古代

内容:对动物的各种基本形状和人手掌的描写,表达出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二幅:《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 ............

作品描绘了宴请宾客、歌舞声乐、采桑、狩猎、交战(水战、陆战)等场景,请在图中一一

找出。

第三幅:《人物驭龙帛图》(提问三个问题:a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气宇轩昂的男 ........

子、龙舟、鹭鸟、鱼、华盖)b构图上有何特点?(饱满)c根据男子的动作猜测他想

做什么?(手中持一缰绳,牵引着龙,可能是驾龙升天成仙。)d该帛画用什么造型手

法?(主要是单线勾描,仅在局部渲染或施色。)

第四幅:《奔马》介绍该作品的历史背景、构图用笔特点。

5、简单介绍“六法”理论(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原则)..

气韵生动——气质,作品的精神内涵(作品和作品的形象有生动的气度、具有生命力。)

应物象形——形象(指描绘的形象要形似)

骨法用笔——用笔(指用笔力度)

随类赋彩——色彩(指色彩要与所画的物象相似。对色彩感觉稍作介绍。)

经营位置——构图(作品要注意构图,作品中各物件的安排要合理美观)

传移摹写——临摹(临摹即可学习基本功,也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结合唐高祖临死

前要求《兰亭序》作为陪葬说明。)

三、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

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四、布置作业

书后练习(六大类: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即即即即即即

上一篇:医务科主任2016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