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术鉴赏

2024-05-18

大学美术鉴赏(精选十篇)

大学美术鉴赏 篇1

为什么会造成“课堂集体失语”现象?笔者对几所高校选修《美术鉴赏》课程的学生作了问卷调查, 经统计, 其中不屑说的占16%, 害怕说的占35%, 说不出的占30%, 没机会说的占19%。

究其根本原因, 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1.当今不当教育方法催生的毛病

不屑说的学生其实是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 只是不肯在同学、教师面前说出。“这么大人了, 还跟小孩一样举手发言, 让人笑话”。他们认为长大了就该深沉, 不能轻易让旁人知道自己的思想;害怕说的学生因害怕说错被老师批评或被同学非议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不屑说和害怕说, 如果寻找深层原因, 这既是几千年专制统治的产物, 也是今日不当教育方法催生的毛病。

长期以来, 教师主宰了课堂的一切!教师只考虑到自己在课堂上“教学”的权利和义务, 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形成的结果是:一方面, 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历经长时间的内化, 已经转化成了教师的教学自觉。有些教师一上课堂, 就不能不讲, 讲少了就不会上课;不对着教案、教参照本宣科, 就思维混乱, 语无伦次;不按照背景介绍、作者简介、艺术技巧、主题思想去按部就班肢解, 就无从下手处理教材。甚至有的老师由于自己学识浅薄、业务水平低下, 底气不足, 怕被学生问倒而出丑, 便通过压抑的方式来掩饰。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教出一大群忠实懒惰的听众, 学生习惯于坐享其成的听权威答案。使众多学生对一幅作品有同样的感受, 同样的评价, 对于某作品可以背上一大段的评述, 却讲不出对其的认识, 面对教材中没有的作品也目瞪口呆, 不仅没有鉴赏的能力, 而且也缺乏创作作品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 就是教师有心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学、中学以强行灌输和机械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 突然来到扔掉大幅度讲解和大强度训练的大学环境中, 就如同突然从黑暗中来到了光明的境地, 茫然不知所向, 患上了集体“失语症”。结果是教师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拉动学生, 没有进展, 就只好放弃, 走回老路。

2.“鉴赏失语症”造成“课堂失语症”

对于说不出的学生, 他们面对作品有自己的见解和自己独到的体会, 可是却难以用语言表述出来, 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造成“鉴赏失语症”。“鉴赏失语症”, 这是在艺术鉴赏方面普遍存在的一种“病症”。黑格尔认为造成“鉴赏失语症”的原因是由于“鉴赏力的修养还停留在不明确的状态, ……当时的鉴赏力只涉及外在的浮面, 各种情感也只有在这种外在的浮面上活动, ……因此, 所谓好的鉴赏力一碰到艺术的、较深刻的效果就张皇失措, 一遇到真正重要的东西成为问题的关键, 而外表的次要的东西消失的时候, 就哑口无言了”。1可见, “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鉴赏力的修养不明确, 二是鉴赏只涉及外在的浮面而不深入。”2而再寻找造成大学生“鉴赏失语症”的深层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失当与学生文化素养的匮乏, 现行大学美术鉴赏教学太重视单纯的知识传授, 把杰出的美术作品全当成传授知识点的例子和工具, 大学生没有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思想, 都不会说话了。

3.大课堂缺少交流思考的空间

有些学生想说, 可是没机会说。公共课要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必须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 然而高校的大部分公共课都是大班授课, 师生缺乏互动, 交流思考的空间较窄。中国人民大学的秦惠民教授质疑, 大课堂的存在“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发问、讨论的权利与机会”。

可是课堂教学相长及《美术鉴赏》课程的性质又不允许教师唱独角戏。《美术鉴赏》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和语言能力, 学生不但要会用眼睛分析美术作品, 还要学习用语言表达解释。如果教师重视学生对画面描述能力的培养, 重视对观看作品后感觉的表达, 重视对作品作出评价, 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和作品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就可能成为现实。提高的将是包括思维、创造、感觉、人文精神在内的学生整体素质。其实, 这种“课堂失语”的现象将美术鉴赏的教学推向绝路, 完全丧失了《美术鉴赏》课程以及鉴赏本身的意义了。因此, 这种现状也迫切需要我们转变思路, 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将大学美术鉴赏“课堂失语症”激活, 旨在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避免“课堂失语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要从教材、学生和教师本人的实际出发, 不能千篇一律。要想激活大学美术鉴赏“课堂失语症”, 在教学活动中, 施教者必须在分析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心理和实际学习能力、突出大学美术鉴赏课程的学科个性的前提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本文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五个方面对如何激活大学美术鉴赏“课堂失语症”进行思考和探索。

1.教学观念——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鉴赏能力的培养

美术鉴赏不同于欣赏, 它是人们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 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如果说美术创作是凭借联想、想象, 以现实为基础进行创造性的审美活动的话, 那么美术鉴赏则是鉴赏者根据知识水平、人生经历通过想象、联想去扩充和丰富艺术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之处。也就是说美术鉴赏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没有一定程度的再创造, 就是没有艺术欣赏, 人们就不会得到艺术美的享受。所以拥有鉴赏能力, 可以在林林总总美术作品中去伪存真, 淘汰假恶丑, 发现真、善、美, 使真正的艺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 同时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艺术品位和整体素质;大学生在拥有一定鉴赏能力后, 就使用美术术语自由准确地交流和表达, 避免“鉴赏失语症”的发生, 从而激活大学美术鉴赏“课堂失语症”。毫泽尔说“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 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这句话既说明鉴赏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 也说明教育对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因此, 必须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鉴赏能力的培养。只有明确了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之后, 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目标, 才能培养出具有理想人格和高度审美修养的一代大学生。

2.教学内容——从“多、泛”转变为“少、精”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一直存在着一个“迷惘”之处, 就是教学内容容量大和教学时间短少的矛盾。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匆匆走过场, 看起来学生鉴赏了很多名作, 实际上是“走马观花”“蜻蜒点水”, 并没有展开真正的探究, 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致使鉴赏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也无形中束缚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

因此, 如何把有限的教学时间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时间, 如何有效提高每一节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 是广大公共美术鉴赏教师努力探索并着力解决的非常重要而且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益, 要求我们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但是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其实, 鉴赏能力的提高, 不是靠时间, 靠的是教给学生鉴赏的正确方法。不止是“授之以鱼”, 更是要“授之以渔”。因此, 课堂教学中知识内容要尽量少一些、精一些。内容要展开, 展开了才有可能“深”。以彻底性代替肤浅的全面, 才有可能让学生真实、生动地受到艺术素养的养成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对教材照本宣科, 而是要在整体的把握的基础上作出一定的处理和调整:一是要抓住重点, 形成亮点;二是综合调整, 优化组合;三是根据需要, 延伸拓展。课题和作品的选择既要具有一定的高度和代表性, 又要能够深入展开, 能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建议一次课可围绕一张作品、一个流派或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和鉴赏。比如:巴洛克艺术的独特性是什么?伦勃朗在群体肖像画上有什么突破?八大山人的所作怪鸟游鱼, 为什么多白眼看天?等等诸如此类。任何课堂教学都有主题, 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 围绕主题展开就不会跑题、跑调, 类似于基础教育的“主题班会”。其策略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主题明确, 条理清楚, 探讨深入,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追求深而不是广的教学范例, 可以造成“共鸣”现象和举一反三的效果, 即使是那些在课上不教的同类内容也能为学生所认识, 或者引起学生自发去学习它们的兴趣。这样, 讲究少而精的教学内容, 恰恰丰富了教学过程, 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在课堂上。

3.教学方式——从“组织教学”转变为“动机激发”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在课堂中, 不能让学生被动地、带着焦虑、畏惧甚至厌恶的情绪学习。那么, 如何让教师的教学变得轻松, 让学生的学习变得高效, 让美术鉴赏的课堂变得活跃, 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唤起他们的鉴赏兴趣。所以应用恰当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 而要靠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去激励、去培养。

“动机激发”而最关键的是在上课初始阶段, 一开始就必须抓住学生的眼球和兴趣。所以, 教师可以巧设悬念, 使学生对作品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 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时, 先以学生们会比较熟悉的根据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同名悬疑小说改编的电影《达·芬奇密码》来引入课题, 在《达·芬奇密码》中, 提彬爵士为《最后的晚餐》这幅传世名画提供了一种很玄乎的注解, 许多观众都被迷惑了, 告诉学生这是纯属虚构, 艺术史学家们都异口同声的驳斥。接着对学生说:《最后的晚餐》疑云重重, 真正的秘密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破解《最后的晚餐》真正的秘密, 这里有八大疑云等待同学们的独家破解。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和兴趣, 激起强烈探究的欲望。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夯实了基础。

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打消学生表述上的畏难情绪和紧张心理, 特别是要及时地将学生从因不能很好地表达而陷入的窘迫处境中解救出来, 给学生以自信, 让学生感觉到艺术鉴赏并非高不可攀、神秘莫测, 个人感受和见解的表述也并不是艺术评论家的专利。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的时候, 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 说一句信任的话语, 帮助他成功一次, 那么, 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 学习能力会更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 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 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鼓励。当然这表扬绝对不能是简单的评价“好”, 而是为了引导他们发散地往更广的面去思考, 以解决更多的问题。

还有, 特别要注意捕捉那些比较准确、比较有特色或比较有深度的声音, 一旦发现立刻当场“栽培”, 请他在全体同学面前复述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教师从旁不时地给予鼓励、肯定乃至用简短的语言做引申和发挥。实践证明, 这样的方法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灵感, 特别容易见效果。学生回答之后, 教师的评价犹为重要。不管多么简单的问题, 只要学生答对了, 哪怕只是答对了一小部分, 也要说一句:“非常好”, 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

“动机激发”贯穿一堂课的始终。实践证明, “目标激励法”“表扬促进法”“友好交往法”等等, 都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好方法。

4.教学方法——由“注入式教学”转变为“研究式教学”

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 所以, 在教学中必然在着重加强基础训练同时, 又要使教学过程带有研究性质。美术鉴赏课程要倡导研究式教学, 反对注入式教学。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为了有目的性, 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引导他们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巩固基础知识, 提高美术鉴赏能力。笔者认为, 美术鉴赏教学, 可以采取“提问质疑——自学求索——讨论研究——总结提高”的研究式教学方法。

如以“西方20世纪绘画”为例的研究式教学设计:1.提问质疑。在课堂上, 教师根据学生水平, 教材内容, 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西方20世纪绘画的特征是什么?激发学生兴趣, 使其产生学习研究的动机。2.自学求索。教师引导学生查阅、收集西方二十世纪具代表性的一些画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的相关文献、书籍, 学习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知识或提出不懂问题。教师要在此阶段做好点拨和解答释疑的工作。让学生在此过程中, 体验鉴赏文本, 收集知识, 解决问题过程中带来的成功与满足, 享受学习的快乐。3.讨论研究。在课堂上或在课外由集体 (小组或全班) 进行探索研究, 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 要突出鉴赏中评判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使学生不迷信权威, 敢于思考, 敢于发表意见。如对20世纪西方某些画家过分强调主观感受, 把艺术变成一种脱离生活, 完全表现自我的手段, 这到底可不可取?让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尽量收集关于鉴赏对象的各种批评意见, 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开阔学生的视野。总而言之, 宁可欢迎和鼓励错误的评判、片面的评判, 也不能无评判。4.总结提高。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谈出自己学习心得或独立见解, 并由老师或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结论, 进行归纳小结, 得出:二十世纪西方绘画的基本特征是努力突破西方写实绘画的传统, 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最后由学生写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研究式教学贯穿美术鉴赏教学各个环节的完整过程, 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研究式教学, 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加强研究, 把握前沿, 学会研究式的教;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要带着问题入学, 以研究态度治学, 开展研究式的学。

5.教学形式——由“一言堂”转变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

所谓互动式教学, 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 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 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 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 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 拓展创造性思维, 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美术鉴赏活动中互动教学尤其重要。首先, 鉴赏是要表述的, 它离不开语言, 如果一味强调“意会”, 而不注重言语表述, 使得本就很虚无缥缈、浮泛微妙的感受由于缺乏言语思维的介入和参与, 而无法进一步整理使之清楚并具条理, 则显得凌乱而模糊, 以致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而影响正常交流, 实现不了审美共享;其次, 美术鉴赏是积极的、能动的, 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审美认识活动, 培养鉴赏能力需要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 最大差异在一个字:“动”。传统教学是教师主动, 脑动、嘴动、手动, 结果学生被动, 神静、嘴静、行静, 从而演化为灌输式, 一言堂。而互动式教学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 真正做到“互动”, “教师主动”和“学生主动”彼此交替。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应多采用问答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置多级问题, 积极启发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课堂集中讲授之外, 还采用分组讨论、主题发言等形式来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既可以打破教师“一言堂”, 让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启发, 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 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学生通过与美术作品的“对话”, 激发了审美和情感, 增强了视觉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 笔者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五个方面对如何激活大学美术鉴赏“课堂失语症”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要避免“课堂失语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且要从教材、学生和教师本人的实际出发, 不能千篇一律。大学美术鉴赏课堂教学要追求有效性, 不必追求形式, 要把形式与内容结合在一起, 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一点还是少一点, 组织学生活动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要根据课的特点进行设计,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只要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的教学便是有效的教学。教学是遗憾的艺术, 唯其如此, 方有探讨的必要, 也有提升的空间, 愿高校从事公共艺术美术鉴赏教学的同仁合力开引富有诗意与活力的清泉, 告别大学美术鉴赏“课堂失语症”。

注释

11.《美学》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 第42-43页。 (黑格尔《美学》卷一转引自吴廷玉胡凌《绘画艺术教育》)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 篇2

摘要: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关键词:绘画、梵高、中国建筑、鉴赏

一、对绘画的鉴赏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通过欣赏绘画作品,可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如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其中对各色人的生动描绘已成为人们认识宋代社会、服饰、风俗、技术、建筑、市场等的第一手资料。绘画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 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

二、对中国建筑的鉴赏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体系之一,有7000年以上有实物可考的历史。它的发展从未中断,并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地的建筑有重要影响。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成就令世界叹为观止,取决与它以下几方面特点

1、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3、色彩的运用

结束语

美术鉴赏课更好的培养我们,提高我们的素质,最根本地是提升了我们的精神境界。有位大家说过:“艺术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要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致谢:

一个学期的美术欣赏课结束了,我受益良多。这一学期的课程,对我来说是“美的历程”,从以前的不懂美,对美的浅薄的外在认识,到现在的欣赏美,逐渐明白更重要的是看到美的本质。

参考文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1、《中外美术鉴赏》 徐改,刘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08-01

2、《美术鉴赏》 李新平,成文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9-07-01

3、《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版

4、《西方美术史》 李春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大学美术鉴赏 篇3

【关键词】美术 鉴赏 看 听 说 画 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163-02

一、现状分析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材(湘版)

毋庸质疑,被选入美术赏析教材的美术作品几乎都是经典的,值得广大学生了解与欣赏。但问题是很多作品已经大大的远离了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很难激起兴趣。但是这些经典的作品学生不喜欢,难道就不要学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么就需要教师通过怎样的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学,并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到美术的美。

(二)学生赏析的参与性

大部分教师都以为美术欣赏课很好教,在课上放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谈谈作品内容,作者创作思路,最多再介绍一下作品的背景,似乎很简单,很轻松。但实际上,确实是太“轻松”了!试想,就是连着看,连续几幅看下来,又有几个人不觉得单调、枯燥呢?所以要提高美术鉴赏效果与质量,让学生真正受益,必须通过多元化的参与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并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美术作品的魅力与自我价值的存在。

二、解决策略

通过看、听、说、画、做“五位一体”美术鉴赏法充分创造让学生积极参与的途径,在参与中激发兴趣、开放思维,体验美术作品带来的审美体验。

(一)看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在课堂上,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一方面是硬件的保障,有一个宽敞明亮的美术教室;布置一个有艺术氛围的美术教室,挂一些美术家的图片、作品与名言。另一方面是看者的素质,告诉学生要做一个文明的观众。在初期赏析美术作品时,不允许学生私下交流,先通过画面看自己的观点,就好比在音乐厅中观看演出一样,必须等一首曲子终了才能离座,这样的素质在第一节美术课中就要给学生要求。还有一方面是看的策略,根据需要可以整体看与分段看,重点看与辅助看相结合。看的过程中还要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到看中有思考。例如在鉴赏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时候思考美术作品的主题是审美,整个过程是怎样变化的,随着场景的变化,主人公的情感有怎样的差异。

(二)听

听,这里是指欣赏一幅画前,可以先了解这幅画的一些信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去欣赏画面。听,可以包括听教师讲解,听熟悉作品的同学给大家介绍,听一些诸如《国宝档案》等节目的视频信息等。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有效的利用新型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效率。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经常到美术馆观看画展,但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带领学生适当的去参观扬州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场所,听解说员的讲解和介绍,有助于我们赏析一些高质量美术作品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说

这里的说指的是学生的讨论与辩论。讨论指在欣赏一幅作品过后,给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辩论指在上有关章节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围绕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在上《新的实验》一课中,学生对波洛克绘画的方式产生了分歧。部分学生认为,艺术作品特别是美术作品,就应该有她的样子,通过作品展现美,传递美,而不应该具有这么大的随意性;也有学生认为美术嘛,就应该随时代发展,体现它的时代性、创新性,而不受限于固有的形式。

对于这样的分歧,教师可以充分拓展。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分成两组,收集资料,包括文献资料与音像资料,并说明自己坚持的理由。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主动去研究学习的效果远远好于教师的讲授。同时准备的过程中体现了合作学习,辩论的活动中也体现了交流学习。这样的方式学生也特别喜欢,对提高学习兴趣也很有帮助。

(四)画

美术赏析课不是只看不画的课,有些作品要想更深入的去了解,去感知作者的作画意境,肯定是要动手试一试的。但是这种试一试是有度的,不可偏离了美术鉴赏的初衷。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相对的欣赏和理论的知识较多,学生真正的实践很少。学生亲自的体验和尝试性实践,既能培养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又能让其感受到在课堂中自己的感知学习,效果必然更好。湘版美术《新的实验》中,有关于波洛克艺术的部分,笔者在上课之初先带领学生走进画室,去用颜料在画纸上随意挥洒来感受波洛克的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再来讲解其艺术表现形式和时代的关系等。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实的感受了艺术的本体性特征,更好的便于学生去理解现代艺术。同时在欣赏一些国画作品的时候,让学生拿起毛笔,去尝试诸多的皴法,感受皴法不同所形成的画面效果,这些都是更有利于我们教学的深化的。因此,美术鉴赏教学离不开实践,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动手画一画。画的好坏已经无关紧要,关键是有没有尝试到领悟到,有没有感知到艺术的本质魅力。

(五)做

“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指老师要做的事:

1.做足备课工作。教育界留着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要比学生懂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欣赏美术作品,看似简单,如果教师备课不充分,只是单纯的就美术画面谈美术,那也会很枯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去联系画家的生平,美术作品时代背景,包括画家的生活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甚至是画家轶事等。有了这些知识,美术课才会生动、丰富、鲜活乃至具有人文意义。

2.灵活运用教材、教法。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应该永远没有固定不变的教材,应该敢于昂首做学科的教育决策者。”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可以“教教师所擅长的,教教师所爱好的,教学生所喜欢的。”

3.善于运用教师的美术作品。美术欣赏课,书本上大多是一些大师的优秀艺术作品,学生长期欣赏必然会产生枯燥感,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去调整和改变教学设计安排,适当的引入教师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一个美术教师,没有像样的美术作品是无法让学生信服的。

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做的事:

1.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美术鉴赏的学习既是一个学习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必需,因此在课上,教师需要适当的降低“话语权”,退至后台当“导演”,把活跃在舞台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施教学手段的多重组合,把紧张、枯燥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活动。“智慧是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学生的对话中获得能力。

2.合作是学生必要的素质。合作精神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之一,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内容是合作性很强的,作为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合作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在合作中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

“对于美术教育,我最终关注的不是美术的内容,而是能让人产生愉悦的、精神的探讨。”这是一位美术教育家所说的,它提升了美术教育的内涵,同时也对美术鉴赏教学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在美术鉴赏中,必须始终坚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导,充分尊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位。在鉴赏美术作品时,整合各种教学手段,拓展多元化的参与途径,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让学生保持一种对美术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使美术鉴赏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家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美术课程标准[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4]李景真.浅谈美术鉴赏的素质教育意义[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2)

大学美术鉴赏 篇4

一、美术鉴赏课在高校中的普及现状

首先, 没有对美术鉴赏课形成充分的重视。在当今大多数校园里, 美术鉴赏教育依然限制在专业学生范围内, 对于那些偏理工科目的学生来说, 仍然没有足够的机会涉入其中, 进行深入鉴赏, 只是怀着一颗好奇心在左右遥望, 一方面, 是因为主观方面他们在以往的教育中迫于升学的压力, 没有精力深入对美术的研究, 没有形成足够的艺术鉴赏能力;另一方面, 高校对于面向非专业学生的美术公开课的开设时间不长, 没有形成科学又完善的教学体制, 在美术课的开设过程中, 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 单纯注重技能方面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设置, 轻视人文素养的偏颇等等, 这样的教学理念, 导致学生和老师未能认真对待这门课程, 把美术鉴赏课当成一个娱乐性质的科目。

其次, 美术课程设置不科学。课程设置不均衡, 表现在:不同的学校设置的课程的种类数量存在很大差异, 门类不全时, 学生就没有足够的选择空间, 一些学校的美术学时过少, 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达到学生学习的目标。也有一些学校的美术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欣赏一部美术作品不仅仅是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美学的鉴赏, 还关系到作品的作者、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 以及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等方面, 如果美术课时设置不能达到一定要求, 就无法全面把握教学, 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也停留在肤浅的认识阶段, 无法深入对作品深入的分析, 失去了学生学习的意义。

此外, 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缺乏综合性, 很多美术鉴赏课都强调的是美术史的研究, 这就导致了一些专业外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美术作品内部蕴含的不仅仅是艺术知识, 而且应该将这种鉴赏扩展到历史、政治、社会等方面, 达到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探究,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美术鉴赏课的重要意义, 吸引不同学科的学生投入到美术鉴赏中来, 对这门课程感兴趣, 为学生提供宽阔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熏陶, 让他们在更高层面, 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美术鉴赏课对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首先, 美术向学生展示了世界的丰富多彩, 为我们放眼望世界提供了一双慧眼, 因为在美术作品中通常呈现的是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 不仅是外在的自然或者人文景观, 更重要的是美术作品中渗透这任务的情绪、愿望以及理想等内心世界的表露, 美术作品打破了文字描述的局限, 人们能够通过视觉来感受人物情感、体验精神世界, 不断开拓眼界, 丰富人们的知识面。

例如, 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就是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 人们通过观察能够感受到蒙娜丽莎心境,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能观察出蒙娜丽莎的不同的微笑, 得出不同的观赏效果, 从中领悟到蒙娜丽莎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如果深入了解这部名作的创作背景, 以及作者的心境, 等等, 就会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而且丰富了自身的知识, 正是在这种鉴赏中人们获得了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和感受, 用全新的感觉和态度来审视周围的一切事物, 获得全新的洞察力和领悟能力。

其次, 美术鉴赏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们都有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大学生处于青年时代更是无限地追求美, 要想具备审美能力, 就要经过大量的实践锻炼, 美术欣赏课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这样的空间, 学生通过大量欣赏艺术作品, 就能提高欣赏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在美学的熏陶下, 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道德修养而且也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优秀的美术作品对于学生的品德以及修养方面的影响是逐步渐进的, 在这些美术作品的熏染下, 学生就会养成对美的追求, 在追求美的过程中, 美化了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在一种全新的状态下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发现生活中的美,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

此外, 不同的美术作品中蕴含着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思想境界甚至历史背景等等丰富的内容, 这样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获得美学熏染的同时也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 启迪了人生智慧, 提高了审美情趣。

再次, 通过美术欣赏, 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经典的美术作品的艺术气息的熏染下不仅能够收获舒服快乐的好心情, 而且通过观察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等的变化会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 人们会不禁产生联想, 无论是中国画还是现代派的抽象作品都能让人们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满足, 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蕴含悲剧性质的作品, 会让欣赏的人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也许是悲悯也许是忧伤, 人们的情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宣泄, 伴随着情感的变化, 人们会产生创作的冲动, 在继承人们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 以饱满的热情深入到艺术创作中。

此外,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还能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提升人的人格魅力, 实现人们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进展, 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摘要:美术鉴赏课是大学课程中常设的一个科目, 美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美术欣赏充满着无限追求和向往, 因为通过欣赏美术作品,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增强他们的艺术鉴赏力, 而且对于那些从事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 通过欣赏世界名家名作, 有利于开拓他们的视野, 增强他们的人文涵养, 实现他们知识的多元化发展, 本文从美术鉴赏课展开讨论, 分析了美术鉴赏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鉴赏课,大学生,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黎林.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 2008, (5) .

[2]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5.

河南大学美术鉴赏论文 篇5

西方美术史上最优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大卫》创作于16世纪初,当时当时佛罗伦萨恢复了共和政治,促成佛罗伦萨艺术的最后一个高潮。1501年米开朗琪罗受佛罗伦萨政府委托,制作一尊异常高大的雕像──《大卫》,米开朗琪罗也希望通过大卫形象表现的捍卫祖国力抗强权的英雄意志极能激励佛罗伦萨人民士气。米开朗基罗不同于以往创作的大卫表现的是:大卫左手上举,握住搭在肩上的"甩石带",右手下垂,似将握拳。头部微俯,怒目裂眦地直视前方,处于迎接战斗的状态。从艺术效果来看,这种矛盾高潮到来之前的状态更富有吸引力。从思想效果上说,雕像充分体现了一种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从艺术效果来看,这种矛盾高潮到来之前的状态更富有吸引力。从思想效果上说,雕像充分体现了一种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

在整幅《创世纪》天顶壁画中,“创造亚当”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幅画面。建筑师布拉曼特因为嫉妒米开朗基罗在雕塑方面的才华和成就,刻意让米兰开朗基罗出丑,极力向教皇推荐,要求让米开朗基罗完成教堂的天顶壁画。教皇尤里乌斯二世是位好大喜功的教皇,没有深入考虑,以自己的执着的热情,执意要求米开朗基罗接下这个浩大的工程。《创造亚当》这幅画并没有展现《圣经》中上帝创造亚当的画面,而是别出心裁地描绘了从天飞来的上帝伸出手指,要让灵魂通过手指的传送,赋予亚当以生命的那一瞬间。在两手指相触的一瞬间,软弱无力的亚当就可以站起来,充满力量。艺术特色上在这幅壁画中,静与动,人与神,一与众,这多方面的对比使静止的画面显示出一种丰富的动态美和感染力。

最后是罗马西斯廷教堂的大型壁画《最后的审判》,当时的罗马教会荒淫无度,甚至虚伪地提倡什么“贞洁运动”。米开朗琪罗借题发挥,把教会奉为神明的基督和圣母的衣服都去掉了,借此来影射当时的教皇保罗三世和作恶多端的大小教士。全画以耶稣为视觉中心,形成一个视觉左右对称均衡和谐的章法,人物的组合动势构成旋涡形,犹如暴风卷起的人群。画面采用了水平线与垂直线交叉的复杂结构。画中人物趋于在水平面上组成群体,随着位置的升高,人群愈加密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左侧升入天堂和右侧走向毁灭的画面中突出的竖向运动。同时,一种周而复始的活动将上升与堕落和左右着整个人群活动的审判者基督这一中心人物联结在一起。

浅谈美术鉴赏 篇6

关键词:欣赏;鉴赏;感性与理性;精神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29-01

美术作品是视觉艺术享受,美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是供人们观赏的,但由于观赏者所受的教育和生活阅历不同,所以对美术作品的观赏态度和方法也不同,整体可分为两种类型: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

一、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的区别和联系

一幅美术作品呈现在观赏者面前时,不同层次的观赏者对作品产生的直观反映不同,许多观赏者凭着自己的直觉,直观地接受美术作品中与自己审美情趣相似的艺术形象,所以多是感性的,表面的,这种偏于感性和带有主观喜爱的随意性的观赏,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活动,即美术欣赏。由于作品的可视性,欣赏者也会自然进行某种联想和想象,但都是从自身的喜好出发,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欣赏只是审美活动的初级阶段。

鉴赏,是在欣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感受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从作品的艺术形象中获得美的感受,并自觉地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来加深对艺术形象的理解,比如,运用自己的美术知识:不同材料塑造出艺术形象的特点是什么、美术作品表达的时代背景、艺术内涵、各种技法的运用等,这对一般的欣赏者来说是做不到的,鉴赏者在艺术鉴赏过程中以作品中的形象为诱导,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去感受和品味艺术形象所蕴含的美。同时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

鉴赏过程中感性、理性相互渗透,鉴赏者对作品产生的感性美是瞬间的,随反复多次的观赏进入冷静思考阶段,把自己的美术知识溶进作品,从而体味到艺术形象所含的思想意义和形式美,并不断深化理解,获得新的审美享受过程。

由此可见,美术欣赏和美术鉴赏都是形象思维过程,欣赏偏重于单纯的审美愉悦享受,鉴赏更多的是理性的认识,任何人都可成为美术欣赏者,但不是都能成为鉴赏者。但鉴赏者也要通过知识运用正确的鉴赏方法。

二、美术鉴赏的意义

美术鉴赏是对作品中所体现的美的追求和发现。任何一幅美术作品都是作者从自己所处的时代、生活和思想感情出发,借助艺术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认知。美术鉴赏者就是要在美术家创造的作品中寻求和发现美,以获得启迪和美的享受。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但缺少对美的发现,那么,美术作品就是发现美,创造美的一种手段,而美术鉴赏则是从作品中再发现美的一种能力,鉴赏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美不是靠推理,而是从审美层面,运用审美知识、审美情感对艺术形象进行品味、鉴别、判断,发现其真伪、优劣、美丑,发现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及艺术表现、个性特点,美术鉴赏其实就是“美的发现”。

只有美的艺术形象才能引起观赏者的美感和情感,例如许多美术家喜欢画竹子,其实,自然界的竹子本无什么思想和性格,但是物性与人性有许多共通之处,自然界的竹枝内空而外有节,正应“气节”二字,所以画家笔下的竹子就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了。我们知道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竹子享有盛誉,他本人对腐败的现实不满,他坎坷而不屈服的个性与竹性相同,于是借竹的“气节”来书写自己的性情品格,所画墨竹挺拔遒劲,老篁新枝错落有致,疏密有别,水墨浓淡枯湿富有变化,达到形式和精神完美统一,因此我们在鉴赏郑板桥的竹子,就要发现画家寄托于竹子身上的特殊情感和认识,发现、体味他所写的竹子的独特的美。

三、学会鉴别不同风格的美

学会鉴别不同艺术风格的美,艺术风格是艺术家个人风格和创作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是不同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在创作中的反映。比如,达芬奇的绘画充满科学和智慧,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充满力量、勇敢,拉斐尔的绘画充满祥和、温柔、美丽。他们三位艺术家同处于一个时期,但风格完全不同,使我们在鉴赏过程中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

鉴赏中欣赏和发现美的另一层含义是在鉴赏中发现自我,郑板桥的竹子深受欢迎,说明我们内心深处有与竹子相似的“气节”性格,在鉴赏中发现鉴赏者自己,从而得到一种自我发现的喜悦。艺术形象中有“我”的思想感情、爱好趣味或理想的影子,而“我”能鉴赏对象中的美,又是因为“我中有物”,所以鉴赏艺术形象时,也常常处于自我欣赏、自我肯定的精神世界。

总之,美术鉴赏是对美的追求和享受,美术的本质就在于使观赏者感到愉悦,我们鉴赏美术品,目的是从作品中获得美和享受美的愉悦感,这是精神的享受,这种享受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发现艺术形象的美,另一方面发现、获取艺术形象的真谛,我们将运用鉴赏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 欧阳丽莎,李思思,王艳凤. 混合教学与德国探讨式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整合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6

[2] 王滢婕. 艺术教育的审美实践[J].群文天地,2013,02

[3] 别敦荣, 夏晋. 论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通识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3(02)

美术鉴赏再论 篇7

关键词:鉴赏,人格养成,功能,分析模式

一、鉴赏的解读

美术鉴赏这门课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 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 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 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要在文化情境中来认识和理解美术, 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 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鉴赏”在我们民族的文化的含义里, 不仅仅是一个心理过程, 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我们可以用一幅简图来表示:

鉴赏者———学生, 鉴赏对象———美术作品, 在整个鉴赏过程中, “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与“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的程度多寡, 因人而异。一般地说, 我们的课堂教学常常注重引导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少受“制约”, 而使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感受、理解和评判尽量覆盖美术作品, 就是使图中的阴影部分尽量地大, 这似乎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 而忽视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的那一部分, 这个部分恰恰是我们应该强调的———培养学生的丰富联想、想象, 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造精神以及人文精神, 这是美术鉴赏的终极目标。

二、鉴赏的意义

高中美术鉴赏对高中学生人格养成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社会不但要求他们要掌握科学知识, 而且还要懂得艺术。科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 艺术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艺术还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 创造美好的生活。

美术鉴赏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触及人的内心最柔软的东西, 使观赏者在鉴与赏的过程中得到精神层面的快感, 乃至升华到人性 (人格) 的崇高感。人类所创造出的艺术光芒, 终是最美的东西。美术, 需要用心去品味, 那是艺术的享受与美的发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 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 如图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 按层次逐级递升。1954年, 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求: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 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美术鉴赏就是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 是通向自我实现的桥梁。

有资料表明,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到了高二年级就显示出高原现象。我们的美术欣赏恰好开在这个年级段。创造性思维与学科成绩的优劣并无直接关联。美术鉴赏是学生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审美知识等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判断的欣赏过程, 是鉴赏者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也是鉴赏者对美术作品再创作的过程。这个再创造过程贯穿了学生多种思维的形式。文科多形象思维, 理科多抽象思维, 艺术学科, 尤其是鉴赏, 可视、可听、可触摸, 加之现代化多媒体的综合形式, 使美术鉴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鉴赏的功能

作为意识形态的美术, 它也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我们常常将教育功能放在首要地位, 反而忽视了它的审美功能。

美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审美教育能陶冶情操, 提高人文素养, 也有助于开发智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它能启示、引领鉴赏者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美学观念, 提高人们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塑造高尚的人格, 铸造超高的精神和真善美的灵魂。

艺术美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歌颂真善美、揭露假丑恶, 只要是能撞击鉴赏者的灵魂的作品, 都是美的作品。在美术鉴赏课中, 教师应用丰富的美术实践活动诠释学生的灵性、发展的空间。

美术作品的认识功能。美术作品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出一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风俗等不同的生活面貌, 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生活情景, 特别是生活在那个时空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 认识现实、认识真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 有利于民族美术教育的发展创新, 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美术形式的喜爱, 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美术作品的教育功能。美术作品的审美、认识功能, 本身就含有教育功能。一些美术作品起到思想道德教化的作用———优秀的美术作品常常是“润物细无声”, 我们鉴赏它们, 自认而然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些山山水水、草草虫虫, 能唤起我们对大自然的向往, 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那些优秀的“主旋律”题材, 其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 教育功能更是不言而喻的。

为什么要把审美功能摆在首位, 因为美术作品的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是通过作品的艺术语言来体现的。教学中, 审美功能发挥得越彻底, 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也体现得越充分。如图所示, 这三种功能是交叉展开的。它们既相互融合, 又相互制约。不同的美术作品,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突出某一两个方面。一般而言, 教学中力求三者———即图中阴影部分融合的最大化与最优化。

如教材《现代中国画、油画》中, 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无疑是美的, 但并立的罗中立的《父亲》, 怎样启发、指导学生“审美”呢?要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美”不等同于“艺术美”。《父亲》的笔触刻画的是“悲剧美”、“崇高美”。笔者曾试图让学生给这幅作品重新命名, 结果, 大部分学生倾向《老人》和《沧桑》两个题目。老人———父亲———沧桑, 这正是鉴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这在下一节“费德门美术鉴赏的程序”还要进一步阐述) , 也是在审美功能的基础上, 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相互渗透的结果。

同时, 美术鉴赏中切入优秀的传统文化, 将美术鉴赏与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儒家文化偏重于关心社会, 道家文化偏重于关心自然, 禅宗文化偏重于关心心灵。每个人都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生活, 各种美术作品, 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在美术鉴赏中, 要将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发扬光大。

四、美术鉴赏的途径

鉴赏不但涉及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也涉及鉴赏者的知识、能力、修养和复杂的心理过程。美术鉴赏受到主体和客体两方面条件的制约。在美术鉴赏过程中, 有一个特殊的主体———教师, 控制了整个鉴赏的流程。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 对鉴赏的过程和效果, 侧重点有所选择, 其鉴赏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主题比较明显的作品, 采取直观式鉴赏。直观式鉴赏的核心在于探究、层层挖掘, 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 剖析作品的主题, 要求鉴赏者了解一定的相关文化背景, 积累一定的相关知识。而主题不太明显的作品, 可以采用感悟式鉴赏。比如鉴赏抽象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部分中国山水、花鸟画。表现性的和写意性的艺术作品追求的不是客观的记录形象, 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感悟式鉴赏是从鉴赏者自身的经验出发, 任由思维驰骋, 充满联想、展开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

俗话说,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式鉴赏是为了全面地把握美术作品的特色和意旨。比较的内容主要是美术作品的形式, 根据这些形式的差异可以引导我们去探求其原因。达到一定水准的作品, 并无高下之分, 仅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上的差异而已。比较的方法其实就是几种鉴赏方式的综合运用。

美术不是个孤立的现象, 它与其他艺术创造和精神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又不同于它们, 只有通过比较, 才能发掘艺术间的规律。比较鉴赏是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运用比较的方法, 对作品内部和外部的情况进行比较性的分析、解释、评价等研究, 以达到深入理解作品的目的, 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

横向比较是鉴赏过程中对与有可比性的鉴赏对象作品或事物进行一种空间平行性的比较分析。

首先是风格流派间的比较。在美术史的长河中, 风格流派异彩纷呈, 不同的风格流派的造型、色彩和技巧各具特色, 常常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但如果将这些作品放在一起形成直观比较, 则效果一目了然。其次是文化背景下的比较。每一件作品的创作完成都不是孤立的现象, 它与其时其地的文化背景中的各类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品中的形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往往具有不同的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美术鉴赏既有相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同题材作品比较, 也可能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同题材作品的比较。再次是艺术家间的比较。美术家由于各自生活体验、接受教育程度以及时代背景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艺术观念, 反映在作品上则是各有千秋。由于美术家艺术思想的转变, 艺术时空的转换, 艺术手段的进步, 同一个美术家, 他的作品前后也可能大相径庭。通过比较, 可以勾画出美术家成长的轨迹。

纵向比较是在鉴赏的过程中对作品有关的事物作时间性纵向的比较分析。一种艺术, 一个流派, 一位艺术家乃至一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 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都显示不同的特征, 在美术鉴赏中认识把握这些特征, 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涵。

纵向比较首先是艺术家不同成长阶段的比较。单纯欣赏毕加索的一幅作品, 这些或抽象、或拼贴的或似儿童画的作品, 学生鉴赏无从下手。只要了解毕加索一生历经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古典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创作风格, 并作一定的比较;理解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多变的精神世界, 就可以全面地理解、领会他的作品。再次是艺术种类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在鉴赏某一类美术作品时, 把不同发展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 容易把握这类艺术发展体系的总特征, 对于理解单个作品也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从唐到近现代中国山水和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以及代表画家的艺术风格。最后是艺术流派不同发展时期的比较。流派或思潮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每一个阶段的特征都会在该时期的作品上留下痕迹。譬如印象派艺术:莫奈的《日出·印象》 (印象主义) ———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新印象主义) ———塞尚的《苹果和橙子》及梵高的《向日葵》 (后印象主义) 等, 将该流派不同时期的作品并列比较分析, 就可清楚地呈现出其艺术特色的轨迹, 这就成为学生窥探该类作品艺术大门的钥匙。

在鉴赏过程中, 可以适当引进美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费德门“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四阶段分析模式。

五、结语

美术专业词汇分析鉴赏 篇8

作为教学体系可以以一种新的形式来架构———“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人类不仅创造了口头语言和文字, 而且创造了特殊形式的语音一艺术语言。所谓艺术语言, 是指各种艺术具体的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法。例如“音乐的艺术语言是旋律、和声、节奏;电影的艺术语言是画面、音响、蒙太奇等;美术的艺术语言则是点、线、面、空间、光等。它们是构成画面的基础, 以下我们将以专业词汇分析的方式对美术鉴赏进行讲解。

点:点在几何学中是没有长宽高而是只有位置的, 在美术的艺术语言中, 点则有大小不同的面积或体积, 当然, 这种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在人的通常观念中, 点是非常小的东西, 是与人的视觉感受相联系的, 例如: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在平面上的点, 由于大小、位置的不同, 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给人以不同的情绪感染。例如: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可以理解为一点。

线:也称线条, 在几何学上是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 种类上有直线和曲线两种, 所以, 简言之.线是点的延伸, 它的定向延伸是直线, 变向延伸为曲线。在三维空间中, 线是面的边界线, 线是形体的外轮廓线和标明形体内部结构的结构线。所以, 线在造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水平直线给人以平静、宽广、沉稳、舒展、安宁的感受;垂直线给人以挺拔、刚毅、庄严、向上的感受:自由曲线给人以自由、活泼、流动、愉悦的感受。中国画以飘洒流畅的线纹、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 气势与动向。例如:宋代著名的《朝元仙仗图》 (或称《八七神仙卷则》) 就是以墨线勾描物象, 多不着色的白描, 仅凭简练的线条就可以创造出动人的艺术形象。

面:在几何学上, 线条移动所造成的行迹被称为“面”。面有宽有高、没有厚。面在美术的艺术语言中, 比“点”“线”更显示出具体的“形”, 所以, 说“面”实际上涉及到“形”, 即“平面形象”。换句话说, 面就是平面的形, 平面的形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几何学形”、“有机形”、“偶然形”、“不规则形”四种。几何学形由直线构成的有方形, 矩形、三角形、梯形多角形等;由曲线构成的形有圆形、椭圆形、曲线形等。各种几何形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例如”方形给人以方正、坚实的感受;等腰三角形给人以向上与稳定的感觉。有机形虽不像几何等那样有规律, 但它并不违反自然的法则, 具有纯朴自然的视觉特征。偶然形件往是偶然形成的, 运用得好, 可以丰富人们想象力, 创造一种特殊的美感。不规则形是人们有意以创造的无规律形, 如用手随意撕开纸张形成的不规则形, 这利用由于是有意识创造的, 它能创造一种特殊的情境。

体:这出所说的体, 是指立体形态的形, 能够传达出三维的空间效果, 因为有体必有形。所以, 这里所说的体可称之为体形或形体。同时有体必有大小之分, 即体积, 体与形状体积是密不可分的。人对大小形体的感觉是绝不相同的。例如:汉代大将军霍去病墓石刻, 包括有:马踏匈奴、卧马、跃马、卧龙、卧象、石蛙、野人、母牛舔犊、卧牛、人与熊、野猪、石蟾等14件, 作者运用循石再系、造型的艺术的手法, 巧妙地将圆雕, 浮雕, 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 刻画形象以恰到好处, 堪称“汉人石刻, 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

空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 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各个门类的美术总是存在于一定空间之中, 所以, 美术又称“空间艺术”。在美术中, 因其种类不同, 空间性质不尽相同。绘画、书法、篆刻、摄影艺术的空间性质依靠视觉, 产生的“空间感”在平面上形成的假象, 具体地说绘画是通过透视、色彩、明暗等手段在平面上产生现实空间的假象, 绘画、摄影、雕塑的浮雕形成的空间的错觉, 使画面上的空间分为近景、中景和远景三层次。

光:通常是指照耀在物体上, 使人能看到的那种物质, 如:阳光、月光、灯光等。物体因受光线强弱的影响, 而产生明暗层次的变化即“明暗五调”, 其中背光部分称暗部, 光线被物体遮断时形成的暗部和投影, 物体由光面向暗面的转折处称明暗交界线, 物体暗部受到周围物体映射的面称反光面, 物体亮部反射出光源的亮点称高光。西为传统的写实绘画就是运用这些光学原理, 例如: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就是以写实风格出现, 通过对人物在光源下明暗变化的描绘来表现伟人的“母性”。

浅谈美术鉴赏教学 篇9

传统的美术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过程乏味, 课堂效率低, 使得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发挥, 对美术课本来是有的学习动力、兴趣和爱好遭到破坏, 而且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表现为低效或无效, 甚至有的学生产生抵触或厌学情绪。近年来, 课堂教学改革的成绩不容否定。很多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 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因此, 加强学习和理解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美术鉴赏课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 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新课程选修模块涉及绘画、雕塑、工艺、书法、篆刻、设计、摄影、电脑绘画等内容, 媒材形式多种多样, 每一种媒材有着自己独特的形状、色彩、肌理、质地、工具、技法, 对艺术创造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在美术模块教学中, 如何开发利用简易材料、乡土材料、废旧材料是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 使学生主动地爱上美术。

教师还要让学生懂得艺术批评, 敢于艺术批评。批评并不是“批判”, 不是贬义词, 而是对问题对作品的评价。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采取各种艺术批评的形式, 以社会上的艺术作品、产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学会参与美术批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让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 对自己的学习与作品进行评价、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可使他们学会学习, 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过去的美术教学中, 美术教师十分重视技能的学习, 较少注意艺术批评和学生参与评价, 认为有时间不如多练几笔, 没有意识到识别能力、理论认识、艺术思维对美术学习的重要作用。知识再多不知其所以然只是“书呆子”, 手艺再高不懂如何审美只是“匠人”。教室的空间是有限的, 45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 但我们的教学空间是无限的, 我们可以让学生走向社会, 调查市场, 走进博物馆、美术馆, 在生活中发掘美、创造美。

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转变, 由“传授者”“独裁者”“裁判员”“演员”“家长”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要虚心、诚实、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 走近学生的“心田”。尽管这对于教师来说很难, 但是教师们却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勇气, 在教学思维、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求变的意识。我们不断地学习, 充实自己的知识, 尝试新教法, 勇于创新, 自我反思, 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 增强美术课程对学生发展要求的适应性, 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 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自身修养。

要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必须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 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 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 在宽松愉快的环境里, 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 容易突发奇想, 有利于个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利用小故事或一些疑问来引导学生,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利用多媒体,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美术是视觉及造型艺术, 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 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使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 如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多媒体音像的引进, 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 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 能再现生活, 又高于生活的情景, 大大增加信息量和科技量。教师要精心制作课件, 使美术教学形成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实现促进学生审美理念的形成和发展的目标,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 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美术鉴赏的教学探索 篇10

在美育工作中, 教师首先就要充分认识美术鉴赏课的价值和重要性, 不把美术鉴赏流于照本宣科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 有规律的提高学生鉴赏水平, 帮助学生掌握鉴赏的方法, 并引导学生用掌握的方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创造生活的美, 实现鉴赏教育的功能。美术鉴赏的教学方法要适应青少年, 依据教学改革的设想, 进行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

在以往的课中老师们常采取:介绍作品、作者, 比如作者的字、号、朝代, 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作品的大图、局部图, 或者与同时代的作品做比较的方法开展美术鉴赏教学, 这样的作品介绍对于老师来说是简单的,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深层次的理解, 学生是在被动的欣赏, 老师讲学生听, 学生没有参与和体验, 达不到“鉴赏”目的。试想就像是在电视里看到图像, 而学生不懂得鉴赏的方法, 这样的教学也仅仅不过只是让学生“看了看画”而已。

经过多年实践和学习我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归纳如下: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鉴赏

美术鉴赏课是一堂要求课前准备十分充分的课, 除了要求老师对于要介绍的作品、作者充分了解, 并备好相关图片之外, 在实际教学中我着重在课前要求学生也做好学习前的准备。我给学生分组, 给出学生查找资料的词条, 然后要求学生搜索相关知识, 例如:在鉴赏中国传统人物绘画《韩熙载夜宴图》的时候, 我提供了:“顾闳中”“韩熙载”“工笔”几个词条, 课前学生们通过网络和图书, 从自己的途径查找相关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已经开始了自主学习, 有的学生查到顾闳中是五代南唐画家, 江南人, 曾任画院待诏, 擅画工笔人物特别是人物神情, 用笔圆劲, 设色浓丽;有的学生了解了画面主人公的历史故事;有的学生对工笔画的特点做了一番了解……这些都为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奠定了兴趣基础, 上课后的欣赏过程就轻松很多, 学生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致。鉴赏的过程中仍然注重学生的参与, 用问题引导学生鉴赏, 例如, 这幅作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画中根据故事情节可以分成几段?在各段中, 主人公韩熙载是什么形态?从这些姿态中我们可以看出韩熙载的什么心情?作者要表达什么?你能从这幅画中感受到什么?通过这样由易到难的一组问题引导, 学生能感受到作品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 理解到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同情。为使鉴赏更深刻, 我也尝试采用讨论的教学方式, 例如要学生们讨论蒙娜丽莎的微笑代表了什么?或者由学生提问的方式, 展开讨论, 使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产生兴趣, 打破了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弊端, 开展了探索合作式教学。

二、多形式结合设计鉴赏

在鉴赏美术作品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美术鉴赏的知识引申, 可以在课堂中设计将作品与相关的文学、音乐相链接, 例如我在色彩鉴赏课, 介绍《色彩的情感》时, 就引用闻一多的诗歌《色彩》:“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使学生理解色彩情感的共鸣性。将作品的背景以讲故事形式导入, 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美术鉴赏课的作业形式也在创新。学生可以根据一幅作品写感想, 写心得, 也可以临摹优秀的作品。对于一件优秀的作品, 学生仅仅靠眼睛去看, 用耳朵去听, 用嘴去说, 还是不够完整的。要想使审美感受转化为能力, 临摹是最直接的方法。例如:介绍后印象派大师梵高的《星月夜》时, 学生通过临摹, 体验到梵高画中扭曲的笔触、火焰般的激情, 学生大胆地变换作品的色调和构图, 尝试运用画家特有的笔触和色彩画自己喜欢的画面, 增强学生对大师作品的表现, 激发创作的灵感。通过临摹, 增强学生对作品的体验, 丰富审美经验, 在动手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另外在工艺美术内容的欣赏中也可采用这种方法。要学生收集工艺作品, 或者自己制作剪纸、泥塑作品带到课堂里。有了实践, 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作品。

三、多角度鉴赏

对作品的理解要升华, 就不要孤立的去分析一幅作品, 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另一作品的鉴赏中, 不被一幅作品所约束, 例如我在介绍《虢国夫人游春图》时, 让学生了解唐朝人物绘画的造型特点和政治经济背景之后, 学生再自己分析和鉴赏《捣练图》《簪花仕女图》, 学生举一反三主动鉴赏, 学会了鉴赏的方法, 并能恰到好处的归纳与总结。除了把同一时期、同一画派、风格近似的作品做比较欣赏;还可以把不同时期、不同画派、风格迥异的作品, 甚至于现在的生活做比较。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关山月先生曾说过“不是生活中缺乏美, 而是缺乏观察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要经常性的联系生活, 例如生活中的建筑、服装以及生活用品等, 把审美知识中对作品的时代背景、构成、色彩、形式、材料的认识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讲述《建筑艺术》一课时, 我让学生回想自己曾经去过的旅游景点, 回忆代表性的寺庙、民居建筑, 对照介绍国外教堂形式、布局特点, 把建筑与文化, 造型与感受, 艺术与宗教等等知识, 有机而直观的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梳理出教学内容的脉络, 把握教材的主干, 始终做到思路清晰、知识系统。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给予高度的赞扬、热情的鼓励, 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评价标准。不要把美术鉴赏课的内容局限在课堂里和画面上, 开展环境美化、学生形象设计等校园文化活动, 以及培养学生其他的爱好兴趣, 例如摄影、书法、旅游、电影评论等, 也是延伸审美能力的有利途径。

美术鉴赏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高要求。教师语言要精炼富有感染力, 要熟悉教材和学生, 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涉猎广泛的知识, 熟练运用优质的教学资源, 开拓创新教学方法, 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美术鉴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分析美术鉴赏课中的弊端, 提出“学生主动参与、多形式结合、多角度鉴赏”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师,学生,主动参与,多形式,多角度

参考文献

[1]陈琳, 美术教学中欣赏课的重要性, 决策探索[J], 2007年

上一篇:小学中的后勤管理工作下一篇:证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