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2024-05-26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精选6篇)

篇1: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高培华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兴衰更替的发展史,形成了其特有的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群体意识、倡导刚健有为、力求平和发展的文化内质,。其精神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在全球化的人文精神失落和道德价值迷失的背景下,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无疑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力。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

《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命绵绵不断活力因子。、1、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中国文化强调“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就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人生态度,把困难、挫折、痛苦作为人生的财富,把坚贞不屈、不畏艰险、不惧挫折、奋斗不息作为精神追求。正是这种民族文化这不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后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2、“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论语·秦伯》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把自觉为国家民族承受苦难,作为担当大任的条件。《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勿乱其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乐。”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既是一种宇宙情怀,也是一种德理性,更是一种文化自觉。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顾炎武先生提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 正始》告知国民要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是志于把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传递到千家万户古往今来无数贤达的仁人志士禀承这一民族传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后来经麦孟华的“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语很快传播开来了, 特别是经过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先后引用, 它的影响越来越大, 以至家喻户晓。“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一语提出了作为国家主人的国民对国家应该履行的神圣义务和道德责任。它出现在国

家危机与灾难深重的年代,反映了救亡图存、复兴中华的时代精神追求, 是那个时代开始觉悟的中国人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庄严承诺, 更是中国人民自觉承担自己对国家的义务与责任的表现。“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精神告诉我们, 不仅仅是国难当头, 民族面临深重危机的时候, 更多的是很多责任感、责任意识在中国的古人那里有对家庭负责、对族人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风气负责„„任何事情不应该仅仅为自己着想, 仅仅为自己安身立命打小算盘, 每个人都有道德责任, 都应该主动地站出来,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做点有益的事情, 为民族振兴承担一份责任。这与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学说是有着紧密关联的“ 自然境界”和“ 功利境界”中的人, 不懂得为社会为国家为天下繁荣昌盛付出自己的努力的“ 觉解”, 因此, 借助于“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精神的激励与引导, 国民可以实现由“ 自然境界”和“ 功利境界”转向与提升到“ 道德境界”和“ 天地境界”, 从而提升整体国民的精神风貌, 提升整体的国民的精神境界, 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有“见危授命”、“威武不屈”的精神。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面前,从来不乏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赴汤蹈火,表现出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和情操。

1.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特别强调“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荀子说:“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重死而持义不挠,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荣辱》)主张以道德情感来抑制其个人欲望,要求在“利”与“义”发生冲突时,“见利思义”、“舍生取义”。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一种高尚人格。这既是是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原则,也是个人道德践履方面的重要内容。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这

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在危难面前,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宁可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这才是高尚的人。从岳飞、文天祥到 “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十九路军”到抗美援朝的黄继光;还有建国后抛弃国外优越生活的毅然献声到祖国科研工作中的钱学森、邓稼先。正是这种临大节而不可夺”、“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人生价值观在深远的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

三、“仁德”、“和谐”的精神追求。

曾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要求人们时刻注意与自己的良心进行沟通,不断唤醒隐藏在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良心。

1、.“仁德”是君子的追求。“仁”的概念和仁德的提出,可以说是孔子的一个伟大贡献。“仁”的内涵,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仁者爱人”。“爱人”不只是一种心态,更重要的是一种善的意志,是一种理智的决断。“我欲仁,斯仁至矣。”(《荀子·劝学》)人只有按照“仁”的要求去做,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孔子提出“仁”的价值理想,其目的就是要把人类社会中的仁爱精神和仁爱要求,化为每个人的内在自觉。2按照仁德的要求,做人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君子,一个是圣人。君子是对社会大众而言的。孔子对君子作了明确的规定:“君子泰而不骄”“君子和而不同”“君子贞而不谅”、一句话君子重视道德,仁爱却绝对不会盲从。小人只知道盲从却不懂仁德真正意义。君子人格的这种价值追求,锻造了中华民族温、良、恭、让的民族性格。

2、谦和礼让是人与之间和谐的要求。“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的作用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孟子说:“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礼记》曰:“君子睦以合族”。谦和礼让,是做人的基本品格。

这体现了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做人还是做事都注重“仁德”、“以和为贵”的人文精神“仁”“德” “和”不是无原则的简单地使事物保持僵化状态而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寻找不同事物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将达到的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协调只有如此才能衍生出新的事物。反对“同而不和”的消极状态反对对事物做简单的分析或重复地做同一件事需要懂得从不同事物中抽象出同一的发展规律保持事物动态和谐。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仁德”“和谐”的人文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韦政通:《中国的智慧》,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2]徐清泉.“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内涵要素”[J].《青海师专学报》,2003,(4).学学报(人社朱義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中国文化书院演讲录第一集:《论中国传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139~152页。

[4]姜国柱.“论儒学的人文精神”[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

篇2: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王晓熙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07156

1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重要凝聚力。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内容包罗万象,非常丰富,笔者择其要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强不息

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应像天体那样努力向上,决不停止。“天地之大德日生”,它表现了天地刚健有为的精神。“自强不息”和“刚健有为”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并以此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志士仁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终身奋斗。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司马迁也正是以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才有了不朽的历史篇章《史记》。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者梁启超、李大钊,他们都不仅以自己的作品更以他们的人生践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鼓励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向前的奋进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

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后,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的发扬光大。

二、任侠之气

关于什么是“侠”,古往今来界定的有许多, 但学术界似乎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被普遍认可的一种界定。在现存的资料里最先提出“侠”的是《韩非子·五蠹》篇: “儒以文乱法, 侠以武犯禁”,“其带剑者, 聚徒属, 立节操, 以显其名, 而犯武官之禁”。其后便是司马迁给“侠”加的定义: “救人与厄, 振人不瞻, 仁者有采;不既信, 不倍言, 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今游侠,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 然其言必信, 其行必果, 己诺必诚, 不爱其躯, 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之此生矣, 而不矜其能, 羞伐其德”(《游侠列传》), 给“侠”以积极的评价、肯定。所谓的“侠”是指: 以兼济天下为己任, 品德高尚, 个性突出, 积极入世而又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社会个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任侠由先秦时带有贬义的“蠹侠”到司马迁的“布衣之侠”,再经过东汉、魏晋的政局动荡、民族纷争, 侠意识由起初的个体行为发展到被民众普遍接受的时候, 就形成侠文化。

何为任侠?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李白《侠客行》)是荆轲、是聂政、是专诸、是李白、是一饭之恩的漂母、是救过伍子胥的渔女。任侠,又称为“尚义任侠”、“为气任侠”、“使气任侠”,是指凭借权威、勇力或财力等手段扶助弱小,帮助他人。任侠之士指能见义勇为的人。任侠的三大特点:重承诺、讲义气、轻生死。

侠文化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平民文化,源远流长。虽然新中国诞生以来国体发生了根本变化,使得现代侠文化不再像古代那样以侠客的替天行道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出现,而是以武侠小说、影视及网络游戏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但是,侠文化的精神内涵却一脉相承。侠文化中一般分为三类:私剑之侠、道义之侠、江湖之侠,这三侠中有的带有我们所说的任侠之气,而有的带有不能融入现在法

制社会所用的“人治”思想。因此,我们应该分清侠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加以扬弃。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们应取侠文化之精华,进行侠文化的制度重构,积极发挥现代社会合法私力救济、见义勇为的作用,弘扬任侠之气;同时,为了维护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我们也必须去除侠文化之糟粕,将其“人治”本质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匹夫有责

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顾炎武先生提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 正始》),告知国民要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是志于把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传递到千家万户,古往今来无数贤达的仁人志士,禀承这一民族传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后来经麦孟华的“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语很快传播开来了, 特别是经过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先后引用, 它的影响越来越大, 以至家喻户晓。“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一语提出了作为国家主人的国民对国家应该履行的神圣义务和道德责任。它出现在国家危机与灾难深重的年代,反映了救亡图存、复兴中华的时代精神追求, 是那个时代开始觉悟的中国人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庄严承诺, 更是中国人民自觉承担自己对国家的义务与责任的表现。

“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精神告诉我们, 不仅仅是国难当头, 民族面临深重危机的时候, 更多的是很多责任感、责任意识在中国的古人那里有对家庭负责、对族人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风气负责„„任何事情不应该仅仅为自己着想, 仅仅为自己安身立命打小算盘, 每个人都有道德责任, 都应该主动地站出来,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做点有益的事情, 为民族振兴承担一份责任。这与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学说是有着紧密关联的,“ 自然境界”和“ 功利境界”中的人, 不懂得为社会为国家为天下繁荣昌盛付出自己的努力的“ 觉解”, 因此, 借助于“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精神的激励与引导, 国民可以实现由“ 自然境界”和“ 功利境界”转向与提升到“ 道德境界”和“ 天地境界”, 从而提升整体国民的精神风貌, 提升整体的国民的精神境界, 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四、以和为贵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注重整体的和谐统一,“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协调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论语》中记载,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认为礼的运用贵在和谐,先王的治国之道,认为这是最好的,着重强调和谐的境界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孔子继承周末思想家对和“同”问题进行的思考,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认为君子重视和谐但不盲从,小人只知道盲从却不懂真正的和谐。其中所指的“和”承认事物存在的多样性,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能够营造出来的和谐状态能够产生的积极影响。孟子也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公孙丑下》)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等都认为和谐的状态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条件。因而古人欣赏阴阳调和之美,喜好“和五音得美乐,和六律得美音”的最佳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以和为贵”的人文精神,“和”不是无原则的简单地使事物保持僵化状态,而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寻找不同事物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将达到的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协调,只有如此才能衍生出新的事物。反对“同而不和”的消极状态,反对对事物做简单的分析或重复地做同一件事,需要懂得从不同事物中抽象出同一的发展规律,保持事物动态和谐。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以和为贵”的人文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寻求事务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动态的、平衡的和谐要求,在思想上为建构和谐社会做了从充分的准备,在行动中激励人们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寻找和谐的切入点,以调动全社会的“人和”资源,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篇3: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在英文中, “科学”一是“知识体系”, 二是“求真方法”。相应的科学精神:客观性和创造性。创新必须建立在严密的科学方法的基础上。理论创新必须依靠以下两种方法:演绎法 (从理论来) 、归纳法 (从事实来) [1]。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2]。在西文中, “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 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是: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精神的价值[3]。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2]。

中国武术:武术是以徒手和器械攻防动作为基本内容, 以拳种方式传习, 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技击类体育项目[4]。

武术自身及其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1.科学精神的缺乏

中共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8]。

文化的存储, 一方面是通过语言、文字等符号把它记录和储存下来;另一方面是经由下一代向上一代学习, 把文化存储在个体上, 个体即是文化的携带者。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武术受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思想的影响, 其习练大都是通过体悟来获得。大多珍贵的技术实践和理论知识随着武术老一辈的故去也随之消失。受时代局限所限, 武术一些拳种的起源至今还处于牵强附会的解释之中。

在中华民族对科学精神的艰辛追索中, 对科学方法论的探求曾经是一个十分显著的现象。这是因为, 在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学术的数千年发展中, 虽然具备了论辩、证理等证明方法, 但均未能达到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水平。古人在考察或证明一个理念或者观点时, 往往是将现象与事实逐条罗列, 进行简单类比的评判式议论, 而不是深入事物内部, 运用归纳、综合、实验等方法对事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在传统学术中, 曾经出现过“天一, 地二, 天三, 地四……”以及“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等具有数理特征的逻辑归纳和逻辑推理, 由于中国传统学术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对自然界的研究始终停留在朴素的定性分析阶段, 没有前进到精确的定量分析后的本质分析, 从而也就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方法论。与中国传统的外在类比不同, 归纳分析的特点在于深入到事物内部, 在把握事物本质特征即“常寓之德”之后进行归纳。而要把握其常寓之德, 就离不开实验和判断推理[5]。由于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方法论, 所以, 在科学技术日益高速发展的今天, 武术的发展及其科学研究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武术虽然内容丰富, 博大精深, 但在其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科学研究中, 并没有形成其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相应的科学研究方法。就连本身具有的宝贵的理论和技术实践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武术的理论研究较少, 且大多处于描述性阶段, 基本谈不上理论创新。武术的概念、本质、价值、功能及其终极目标现在还一直是众说纷纭。武术的实践研究好多还处于经验总结阶段, 也就达不到所谓的创新。有些实践研究的科学性及其科研方法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得到提高。因此, 武术本身及其研究急切呼唤科学精神, 呼唤武术人及一切喜欢武术的人能用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去保护和传承、发展武术及武术教育。这样, 才能继承和发展真正的武术, 真正使武术的功用得以发挥, 使武术在建设和谐社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2.人文精神的缺失

中共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8]。

民族文化是维系我们民族的魂魄。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强化我们民族个性的最佳途径。在今天世界的全球化发展进程中, 民族存在意义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存在。受中国整体思维的影响, 武术各拳种形成了其独特的基本功、拳势、拳架、器械、散手等运动形式及训练方式, 形成了以技术为载体的文化内涵。因此, 不仅形成了武术外在动作的整体性架构, 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内在人文精神:人身心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这也正是武术在现代能够起到人文教育作用的宝贵之处。武术教育与奥林匹克教育所起的人文教育作用是相同的, 都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但其实现途径及其成熟度是有差异的, 这也就构成了二者进行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 这种交流是有原则的, 是在坚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这是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所必需遵循的原则。

当我们谈到教育的时候, 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非教育工作者, 都有一个同感, 我们的教育太缺乏人文了。甚至我们谈到今天的社会的时候, 也觉得我们今天的社会太缺乏人文。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社会, 需要知识, 需要技术, 需要艺术, 但是尤其更需要人文[9]。中国武术的继承、发展及武术教育, 也并不尽如人意。现代, 在奥运会全球化进程中, 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现代体育成为衡量一切民族形式体育文化是否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首要标准, 许多民族形式的体育活动在奥运会扩张的过程中被边缘化甚至渐渐消失[6]。由于受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 中国着重于发展类似于西方体操的竞技武术, 学校武术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也是以竞技武术为主要内容。且不论竞技武术是否是真正的武术或是武术发展的一种形式, 就其技术和理论来说远不能涵盖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片面追求西方体育的共性, 导致了武术运动本质特点的失落和武术文化特色的淡化和变味。失去了武术的攻防特点, 将失去武术运动意识和技术标准的依据。失去了固有文化特色的武术运动, 将失去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和其他民族武技运动的特征[7]。这种依照西方奥林匹克的标准发展武术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如果顺其自然, 世界将逐渐失去文化的多元性, 从而也就失去了不同文化发展的动力。不能科学、合理地继承和发展武术文化内涵, 武术将仅仅表现为技术, 从而也就不会有武术中所能表现出的对人身心的修炼, 从而使其人文精神价值的实现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 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不仅是单纯技术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挖掘孕育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学习武术技术, 真正要学习的也是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 从而达到对人的全面培养作用。

中国武术吸纳西方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东西方体育文化大碰撞, 西方奥林匹克文化占压倒性优势, 而以武术为代表的东方体育文化则处于劣势。武术是审美文化主义的产物 (术、艺、道) , 进入奥运会, 二者游戏规则不同。所以, 武术的继承和发展不能以西方奥林匹克文化为唯一标准, 而是要发扬自身特色, 才能在全球文化背景下, 才能在文化的竞争中和文化的交融中, 表现出文化的自尊、自信和自强。

那么, 我们究竟需要从西方文化中学习什么东西?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科学精神, 学习他们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细严密的科学方法。同时我们还要学习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1]。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武术的科学发展, 更好地弘扬以武术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积极向西方文化展示武术文化的精华

文化的交融不是单向的, 而是双向的, 这样才有利于文明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要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 加强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在学习西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基础上, 我们也要向西方传播中国优秀的武术文化。如武术的以技击性技术为载体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及“天人合一观”的整体思维方式等。

结语

文化在相互学习中获得进步, 在相互交融中得到发展。时代在飞速发展, 落后于时代发展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武术一定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 学习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坚持武术科学发展观, 弘扬武术的人文精神。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中国武术、武术自身及其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科学精神的缺乏, 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西方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吸纳到中国武术的继承、发展和教育之中, 同时也要积极向西方文化展示武术文化的精华。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中国武术

参考文献

[1]吴光远教授.北京体育大学2007级博士班基础专业课授课讲义.

[2]陈旭光.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周国平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

[4]徐伟军.武术的嬗变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 2006, 29 (5) :684-686.

[5]李志英.科学方法论与民族精神的升华[J].论坛, 2007, 1:17-18.

[6]任海.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的和谐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2) :33-36.

[7]康戈武.从全球化视角探讨武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10:13-17.

篇4:高中地理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不仅应获得科学知识上的满足,而且更应该注重培养一定的人文精神及人文素养。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变大,教师忙于研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学生终日埋头苦学,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只为三年后的“金榜题名”,以至于出现了“高考工厂”。

20世纪80年代“素质教育”的概念就已经从国家层面提出,经过30多年的变革和发展,我们也看到了高中教育在推行和落实素质教育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但是在高中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或者说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到位。现在很多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出现,一定意义上就归结于人文精神的缺失。故在高中教育中,不可偏废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应把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一、地理学科培养人文精神的优势

1.从地理科学的区域性特征分析

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如果没有区域间的差异刺激和吸引人们去探索自己生活区域外的未知世界,那么地理学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地理科学的区域性特征,使得地理研究的对象更贴近生活和实际。如地理学中的农业区划、城市规划、综合开发治理等,都和真实生活相联系。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如城市化过程中对农田的侵占、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导致一系列城市病的出现、流域内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等,这些问题我们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得到。那么,如何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这些矛盾?这些都是我们中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未来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精神内涵。

2.从地理科学的综合性特征分析

一方面,地理学研究空间系统的目的在于揭示各要素间的关系,在于认识其整体性;另一方面,地球表面又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这个物质系统既包括自然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文方面的内容。地理科学所研究的不是自然方面的内容和人文方面的内容的机械集合,而是系统的整体规律。因此地理科学既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而是两种科学的结合。地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能够更好地找到培养人文精神的切入点。地理学科融合了文理学科的特点,尤其在高中地理的知识中,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3.从地理科学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地理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从地球产生到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沧海变桑田。就近百年而言,新工业区的崛起、城市带的兴起等,无一不印证了地理研究对象的时代变化特征。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把握时代的脉搏,明白科学永无止境,人类的认识也永不停止。通过认识这些地理现象和事物的变化过程可以培养我们用变化、发展的思辨性眼光看待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

二、地理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泛指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一种正确、崇高的态度,是一种对自然、社会、他人、自己趋于完美的追求和向往。结合现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可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极其广泛的,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己、他人的关系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人与自然的关系

(1)资源道德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我们要合理利用地球上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发寻找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产品的替代品。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既是属于当前人类的,也是属于我们子孙后代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节约利用现有资源。而地理学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故我们要培养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意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环境道德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高中地理课程的安排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应该明白,在发展经济时,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自掘坟墓。在国家层面的决策和个人层面的活动中,都要把环境保护放在前面。地理研究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故地理课程在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人与社会的关系

(1)人口道德

高中地理中关于人口方面的内容主要出现在必修2中,人口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和人口数量等知识。要注重对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明白人口快速增长对地球资源、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认识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知道未来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该承担的个人责任。

(2)国家意识和全球意识

对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领略到了祖国山川之壮美、民族之和谐、社会之繁荣,进而激发了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样的思考: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各个国家、民族同住一个地球村,要增强相互之间的认同感,相互合作、平等互利,要有共同应对危机和问题的意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相关知识为载体来培养全球意识。

(3)多元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 000多个民族,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就地域而言,地理科学研究人类生活环境中自然、人文要素的组成、结构和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地理视角阐述地域文化产生的背景。每种民族文化都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我们在进行相关内容学习时,要发挥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的优势,培养对待异域文化包容共存的情感态度,懂得各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3.人与自己、他人的关系

(1)对自己有正确的态度和对自身的要求方面

在中学地理学习阶段,同学们需要养成的人文素养有:①自信心。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肯定自我,坚定自己的目标,相信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独特的闪光点。②独立性。有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可以独立思考,自主取舍,不人云亦云,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③追求真理的信念。地理学家为了追求真理和为地理科学事业的发展献出了自己的一生,有的已年过七旬,还在埋头做研究。我们应多找这些励志人物的素材,培养无论在什么境遇中都能勇于追求真理的态度和信念。

(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方面

篇5:浅论诗经中的人文精神

内容摘要: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表现出鲜明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特色。本文从《诗经》以人为本价值观、以人为中心的内容描写、追求的和谐生活三个方面进行概述。关键词:

以人为本 世俗生活 和谐 正 文: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说过“人是文化的沉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都是人的创造,文学作品丰富的内容是以人为中心得以表现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应该是文学的基本表征。《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就表现出鲜明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特色。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和“本”的概念。“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比如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其次,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一、《诗经》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在《诗经》这些作品中,除了少数作品略具有神话因素沉积外,其他作品都没有任何神秘的色彩。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构出的神话世界,也不存在诸神和造物主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我们看不到诸神的足迹,也看不到神对人事的判决和预言,而是归结于人的努力。

《诗经》对人的描绘往往非常具体,其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比如商代颂诗里,“天命”所以垂顾商人,是商人自己努力的结果,如《长发》诗中所云:“何天之休,不竟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这百样的好运归商人承受也仍然是商人努力的结果。而商的中兴则由于天子能礼贤下士和伊尹的帮助,“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长发》)。《周颂》、《大雅》中描写周人受命于天的发迹过程,就是自后稷、公刘、古公亶父、王季、文王等圣君不断努力、进德修业的过程。如《皇矣》诗中所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比于文王,其德靡悔”,“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反之,当宗周面临崩溃之时,尽管上天垂下了日食、地震等凶象,诗人仍不上战战兢兢祷告上天,而照样认为:“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小雅·十月之交》对国家的兴亡从人事上寻找最终的原因,并且把它诉诸诗的创作,这是周人以人为本的哲学、政治思想在文学中的最鲜明体现。

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这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原始社会的巫术宗教观念,也使诗这种文学体裁很早就从巫术宗教中脱离出来。如果说,在中国的原始诗歌中,像伊耆氏的《蜡辞》乃至甲骨卜辞中的乞雨词,还带有鲜明的宗教意味的话,那么到了周代,这种原始宗教神学观念已经被周人的实践理性精神逐步取代。所以在《诗经》中,除了颂诗这种“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的祭祀歌之外,在占有作品总数近十分之九的雅诗和风诗中,几乎很少带有宗教巫术观念的诗作。其实,即使是在《周颂》这样的祭祀诗中,面对冥冥中的上天先祖,周人也并不把自身的一切托付于神,更重要的意义是借此追念先公先王的道德功业,表达自己要“不懈于位”,要敬德保民,以求国家长治久安的想法。如《周颂·访落》一诗,《毛诗序》云“嗣王谋于庙也”。朱熹《诗集传》曰:“成王既朝于庙,因作此诗,以道延访群臣之意。言我将谋于始,以循我昭考武王之道。”在《周颂·敬之》一诗中,则直写群臣如何在庙中劝戒嗣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这里没有像奥林皮克山上的众神存在的场所,他们也不能相信神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并决定自己的生活,在这里人就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了是诗歌的全部内容,情感投射的全部指向。他们是那样肯定自己,信任自己,心情地表现着自己,并且以自已的创作实践,把“文学是人学”这一在西方近代社会才真正提出的永恒命题,早在2500多年前的时代就给予了充分的表现,并且奠定了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的中国诗歌发展的民族传统。

二、《诗经》描写了以人本身为主的世俗生活

《诗经》中的诗歌,大部分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有的是关于政治**、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诗经》 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使诗成为表达商人、周人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它使《诗经》带有亲切的生活感,使诗成为描写世俗生活最好的艺术,举凡是他们的农事、燕飨、战争、徭役、恋爱、游观等各种世俗生活,都成为诗中的主要内容。它让人看到,周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就是一个既没有幻想错综的神怪故事,也没有张皇幽渺的浪漫色彩的平凡人间世界。那农夫们身着狐裘的逍遥神态,武士们袒裼暴虎的矫健雄姿,情人们水边相会的深情注目,夫妻间琴瑟好和的切切心声,这一切的一切,都会把读者带进一个熟悉而又亲切的世间,看到人类自身所创造的——并不是神创造的生活之美,体会到人类自身在平凡中的伟大。可以说在世界民族的文学中还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学像《诗经》那样,早在2500多年之前就对人本身进行这样的肯定与歌颂,从这点讲,《诗经》无愧为凝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最伟大的艺术。

三、《诗经》追求一种朴素的和谐

毛泽东喜欢读《诗经》,认为《诗经》就是老百姓的民歌,“老百姓也是圣贤”。《诗经》中人们向往的生活是统治者体恤人民、人人和睦相处的大同社会。《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描写了一个盛大聚会的场景。这场景中有伐木比赛,有美酒佳肴,有歌有舞。人们通宵达旦,享受着生活的快乐。从中我们仿佛感到了我们最原始、最纯真的文化基因,这基因孕育于和谐适意的生活环境。所以他们对自然报有崇敬之心,却无敬畏之意;对人有亲敬之意,而无争斗之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睦,无过于此。又如《诗经·小雅· 斯干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涧中流水清又清,终南山上树青青.翠竹片片遮望眼,青松棵棵阻人行.如兄如弟手足情,同气连根一条心,不欺不诈永相亲. 继承祖业传祖训,盖起宫室上百间.门户向西或向南.兄弟一起同居住,和睦友好笑开颜.)描写了一幅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画面。其他还有很多,《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反映出士兵之间的和谐。《关雎》以雎鸠之雌雄和鸣,以喻夫妻之和谐相处。而一旦有人破坏这种和谐,人们就加以斥责,所以《诗经》中有许多揭露统治者贪暴和许多弃妇诗。如我们熟知的《硕鼠》对统治者发出的控诉,《诗经·邺风·柏舟》、《诗经·邺风·日月》、《诗经·邺风·谷风》、《诗经·卫风·氓》、《诗经·小雅·我行其野》、《诗经·小雅·白华》等充满悲愤控诉的弃妇自白。《诗经》反应出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中的“天”(或“上帝”)主要指宇宙的自然力量,“天”对人的主宰只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出现,而不是有意志的神发号施令,人的命运主要由人自己来把握。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有一种所谓“天命”的东西,但是这种“天命”决不是把握在神手中的“命运”,更不是神的预言或征兆,而只是人自身的善恶之行的必然结果。这种观念在周人那里已经根深蒂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在周以后的中国人看来,尽管黄帝、颛顼、尧、舜、禹、成汤、周文等传说中的“明君圣王”都发迹于“天命”的眷顾,但“天命”眷顾他们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德”,也就是靠他们自身的努力获得的。人的命运,或者是国家的命运靠人自身来争取,正因为具有这种面对人类自身的理性精神,中国文化才真称得上是人文文化,中国文学才真正称得上是人的文学而不是神的文学。而古代西方文学则把神看做人的主宰,认为上帝和众神永远控制着人类的生活与命运,并且以这种观念和情感进行艺术创作。

总之,《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人文道路。

参考文献:

1、《诗经》中生活习俗研究 作者:王志芳 山东大学

2、《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

3、朱熹《诗集传》

4、《汉书.艺文志》

篇6:《老王》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老王为杨绛做事, 付出的是汗水, 收获的是慰藉。文章起笔写道:“我常坐老王的三轮。她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想必老王也是个健谈之人, 所以踩三轮时聊家常, 自然是快慰的一件事。就在这边踩边聊中, 老王的“隐私”也暴露无疑了:北京解放后, 老王反应慢, 没进入蹬三轮的集体行列, 成了单干户。老王鳏居, 仅有的一个哥哥去世后, 两个侄子又没出息, 真是孤苦无依了。

有一年夏天, 老王为作者代送冰块, 不仅比他的前任大一倍, 冰价相等, 而且车费减半;和老王一同踩三轮的都说他是最老实的。在老王看来, 所有主顾都不能欺负, 这也是老王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根由。

当文革山风扑面而来时, 他帮忙把钱钟书先生送往医院, 却怎么都不肯拿钱。当作者一定要给钱时, 他哑着嗓子悄悄问:“你还有钱吗?”当得到肯定答复后, 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读到这里, 一个时时眷顾他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让我对他的敬意又加深了一层, 他虽是一个苦人, 但骨子里装着的却始终是别人。

山如人品, 人品如山。当载客三轮被取缔以后, 老王将自己的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虽然没有力气送货, 但当一位先生主动将自己降格为“货”, 让他运送后, 他还欣然在三轮平板周围围上半寸高的边缘, 以防止货物掉落!看, 时时为别人着想的人, 就是这样的有心人。

最让人窒息的事情发生在老王临终前夕, 那是一个令人愧怍的时段, 也是作者难以忘怀的根由。那天, 老王来了, 像从“棺材里倒出来”的“僵尸”, 抑或“骷髅”, 直楞楞镶嵌在门框里, 将自己从牙缝里省出的香油和鸡蛋赠送给作者。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 老王能活生生变出二十几个鸡蛋, 无疑是天大的喜事。感人的事情还在于赠送, 还在于老王“不是要钱”, 大约他也深知自己即将逝去矣, 所以要急于将自己的积蓄, 赠送给一直待己如亲人般的杨绛。作者以冷峻的笔触写道:老王接了钱以后是“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十多天后作者打听老王的近况, 人家说早已埋了, 而且就是到自己家的第二天就死了……

回到家中, 那瓶香油还没吃, 鸡蛋还有十来个。睹物思人, 作者不禁追忆老王生命弥留之际与我对答的言辞, 捉摸他是否知道她领受他的谢意。在此基础上, 作者说“不知为什么, 每想起老王, 总觉得心上不安”。可以设想, 作者结尾那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简直是人性复苏的宣言, 更是解剖自我的圆满句号。

人在许多时候是潜意识中就将别人定性的, 这个老王, 大约就被作者标定为不幸者, 坐他的车是为他拉生意, 请他代送物品等, 都是为了维持他最简单的生存方式。读《老王》, 我感受到作者在几乎不着奢华的辞藻中, 诉说了一个诚实的老王。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里, 老王恪守做人的底线, 不去欺瞒任何一个主顾。走过昨天, 走过四季, 走过人生的风霜雨雪, 蓦然回首, 对自己如同亲人般眷顾的, 惟有老王, 这怎不让作者感慨万端!

纵览全文, 作者以冷峻笔触, 精心撷取一组生活断面, 将老王人性至善情怀淋漓尽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回溯全文, 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感到“愧怍”的缘由, 就是以幸运者的心态看待老王, 而老王却给了作者如山一般的亲情眷顾。

上一篇: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下一篇:关于儿时的趣事作文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