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24-05-29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精选8篇)

篇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是提高小学课堂的有效性。“有效课堂”的实现离不开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自发的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问题情境;有效性;创设;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这就给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这一课时,教师从玩拼图入手,给出一个不完整的姚明的拼图,教师问:“同学们,猜猜这是哪位体育明星呢?”学生回答:“姚明。”教师继续问:“那我们应该选哪一块拼图拼上去呢?”学生们选了一块正确的。教师追问:“为什么不选另一块?”生:“因为要没有缝隙。”教师提出我们在玩拼图时要做到“无空隙”。接着用同样的方法提出“不重叠”这个概念,为引入“密铺”做了铺垫。这样,学生兴致高涨,学习就变成自己的兴趣。贴近我们生活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进入课堂,乐于接受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学生只有遇到问题,才能主动地去学习。给出有效的问题情境后,学生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并非完全明白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认知冲突,使思维活动由潜在状态进入积极活跃状态。应用题教学中,在揭示数量关系时采用问题情境呈现的方式。总之,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一、“问题情境”的概念 语文中存在着“情境教学”,数学同样需要“问题情境教学”。离开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良好的教学效果很难保证。那么何为“问题情境”呢?下面我们就从“问题情境”的概念入手,对问题情境教学进行探讨。要弄清什么是”问题情境“,有必要先考察一下什么是“问题”。目前,大多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赞同美国学者纽厄尔和西蒙(Newell & Simon)对“问题”所下的定义:“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显然,这里的“问题”不同于“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它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情境,是一种与缺乏、困惑、矛盾联系在一起的心理状态。依据这一点,我认为“问题情境”可以这样理解:它是这样一种“氛围”——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而非迫于外界压力)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孩子们有着对知识的渴求,对课堂的激情,对数学的热爱。要达到这种课堂效果,那些不需经过思考、单凭记忆就能解决的问题,显然不能当作真正的问题情境。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现在,广大教师已经意识到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选准新旧知识的切入点,去构造悬念。有的教师课前绞尽脑汁设计一个问题情境,但却并没有为“有效课堂”提供帮助,结果反而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起了反效果。陈祥文在《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中认为: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定的新颖性,灵活的技巧性,明确的目的性,适度的障碍性。下面我就一些教学案例谈一谈这几个原则:

(一)一定的新颖性

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个数”教学片段

教学中,教师安排了如下练习。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边说边演示课件)一群鸭妈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就想请大家帮她们做一件事。她们呀,一不小心把各自生的蛋给搞糊涂了,你们能帮助她们分清楚吗?

屏幕上出现了写着得数的6只鸭蛋和6个算式。教师开始指名回答。

这时有学生在下面小声议论:什么游戏,一点都没有趣。

教师创设情境,想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一种好的倾向。但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有些教师往往是盲目的,他们习惯性地套用前人们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照搬照抄,直接拿来就用,一点创新也没有,多年教学下来就那么几个老套的问题情境换来换去反复用。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不可能产生兴趣,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一定的新颖性原则,不然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明确的目的性

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断

伴随京剧唱腔,出示京剧脸谱的精美图片,(窦耳墩、包拯、张飞)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个脸谱在图案设计上与众不同?为什么? 生:包拯的脸谱设计不对称(额头,鼻梁上的花纹)。师:(教师就此引出课题)对称和不对称都能让人产生美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和对称有关的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这位教师将对称图形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脸谱结合起来,而且教师所提的问题明确,没有问无关的问题,直接让学生通过比较引入对称这个概念,遵循“明确的目的性”这一原则,学生回答踊跃,而且又是教师想要的答案。

(三)灵活的技巧

如教学 “分一分”一课的教学片断:

(多媒体演示情境:两只猴子要分8个桃子)

师:你认为它们会怎么分呢?请你用学具桃子帮它们分一分,好吗?

生1(马上喊道):我不用分就知道了!

(教师一愣,随即镇定下来)

师:啊,你真棒!你怎么会不用分就知道呢?

生1(自豪地):我是在脑子里分的,因为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8可以分成几和几了。(其他学生点头附和)

师:那你们喜欢用学具分一分,还是喜欢在脑子里分呢?

生:在脑子里分!

师:好,那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帮猴子分这8个桃子。

(学生高兴地闭上眼睛,“分”了起来„„)

在上述片断中,教师原来的设计是想根据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创设分学具的操作情境,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并在比较中得出“平均分”这一概念。可在课堂实践中,却发现学生已经能根据自身的已有经验抽象出各种分法,而且在学优生的牵引和教师的激励下,大多数学生对这个操作情境不感兴趣。于是教师改变原有设计,顺应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生成“在脑子里分桃子”的模拟操作的问题情境,进而开展有效的学习。教师遵循“灵活的技巧性”这一原则,并没有只走教案,而是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的感变了原有的设计,形成了新的问题情境。

(四)适度的障碍性

例如:(案例来自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小学王国元教师)他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创设如下问题情境:

情境一:为给市民营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市政府自去年起实施了绿化工程。在河两岸种了一批大树,A公司承包了一号路段,成活了23棵树;B公司承包了二号路段,成活了19棵树;C公司承包了三号路段,成活了47棵树。今年将要实施新的绿化工程。教师以记者身份采访学生:“你作为城市的市民,你会选择哪家公司?为什么?”结果出现了两种意见:甲方学生认为应该选择C公司,因为C公司树成活的棵数最多;乙方学生认为无法确定,因为三家公司种树的棵数不知道。经辩论,甲方学生赞同乙方的意见,应该以“成活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的多少作为选择的依据。

情境二:教师随即给出了数据,A公司种了25棵、B公司种了20棵、C公司种了50棵。学生们立刻动起笔算,经过讨论,形成了一致的意见,都认为应该选择B公司。

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最近发展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适度的矛盾,学生的内心产生了不满足感,他们想马上得知答案。因此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探知究竟。

结语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的美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作为刚刚进入教师行业的我来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将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积累资料,总结经验,继续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避免出现现在普遍存在的弊端,遵循原则,让孩子们在我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爱上数学这门课。

参考文献

[1]聂艳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91-92.[2]朱志明.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冷思考[J].小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6),18-19.[3]沈超.对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J].课程教材研究,2005(2),49.[4]胡高正.浅谈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5(6)上,36-37.[5]陈建军.例谈创设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7(3),22.

篇2: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沙洋县拾回桥小学

解辉

[摘 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效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这引起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进行深入地探索。

[关键词] 问题情境 创设 概念 意义 原则 方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动力,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亲身体验数学的情趣与活力,并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的、快乐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前提和学习条件。也就是说,任何知识都可以以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儿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完成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效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这引起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进行深入地探索。

“古人曾明确指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疑问,有疑才有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会引发学生积极思维,那些浅显粗俗的表面问题,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而那些过于艰深又脱离学生年龄生活实际的问题,也会阻塞学生思维的绿色通道,扼杀学生的兴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使他们在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增长知识,又增长智慧呢?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有关文献资料,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问题情景”的概念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因此,数学教学要以问题为载体,这样才能抓住课堂教学中思维这个“魂”,也就抓住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情境是一种“气氛”——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诸如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教师的热受。问题情境也是数学概念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这个“背景”可以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总之是产生某一数学概念的源头。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一)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境教学一开始就提出了起关键作用的、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二)问题情境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向心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三)问题情境教学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研讨问题,大胆向教师提问题或提出创见性的观点,根据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讨论、辨析,并在关键处予以点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互作用,实现教学相长。

(四)问题情境教学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习中最活跃的成份是兴趣,而情境教学恰好提供了培养兴趣的基地。当学生解决了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会使其产生一种愉悦的心境,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创设情境的关键是选准新旧知识的切入点,去构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①语言明确具体:设计的问题要具体,避免空洞,语言要准确,不能含糊不清。②针对性强: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材中心及重点、难点。③启发性: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应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④新颖有趣:奇特而有趣的问题易引起学生注意。⑤富有挑战性:提出的问题要难度适中。

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根据数学概念产生的方式及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用下列几种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

(一)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的产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上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的颜色,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学生出题,教师回答)教师能根据排列的序号准确报出彩球的颜色,学生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于是教师告诉学生因为自己掌握了其中的秘密,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很快也能掌握这一秘密。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渴求,很有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学效果自然会提高。

(二)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营造的生动情境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儿童喜爱的故事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审美能力。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设计这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过了火焰山后来到一个村庄。村中田里种植了一大片西瓜,好客的农夫给他们送来一个大西瓜,八戒见到西瓜馋得口水直流。悟空要求公平地分给每人1/4。八戒听了不高兴地说:“瓜是俺老猪化来的,俺肚子大,要吃1/6,至少也要1/5。忠厚的沙僧给八戒切了1/6,正当大家开心地吃着西瓜时,贪吃的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怎么自己的这份反而比他们的少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深刻。

(三)借助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好动,喜欢做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在玩乐中认识事物,吸取数学知识和经验,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可拿出标有价格的钢笔、文具盒、玩具飞机、排球等物品,让学生模拟生活情境,扮演营业员、顾客进行买卖,在游戏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知,体验成功的快乐。需注意的是,游戏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活动的安排都应该充分考虑到趣味性和学生的生活背景,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有趣并富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情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经历一个艰难、无奈、成功、喜悦的心理历程,感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感兴趣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概率)这一节知识点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师引导:“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现在请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游戏,好不?”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好!”师:“这里每个袋子里各装了2个球,有的袋子里放的2个全是红的或2个全是绿的,有的袋子放的是一个红的和一个绿的。每个同学一次只能摸一个球,看看是什么颜色,摸好后继续把球放进袋子里,另一个同学继续摸,每组推选一人做记录。”学生感到新奇,便产生了兴趣。活动结束后,每一个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很自然地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概念。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了,这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好方法。

(四)结合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操作实践是手、眼与脑的密切协作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是把外部动作思维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过程。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质疑,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让学生量一量课前用硬纸做成的大小不同的若干圆的周长和直径,学生发现了“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在此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让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和增强了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有一天,小明不小心把小芳的作业本带回了家,而小芳急着要用,那么小芳怎样才能拿到自己的作业本?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三种方案:小明送到小芳家;小芳到小明家拿;两人电话约定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小明送,小芳接。接下来,教师又指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案的基本数量关系、优劣等问题。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们一起探求知识的奥秘,一同体验数学的价值。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整个教学过程的,其方法与途径也是多样的。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高效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若能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就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了。

参考文献:

篇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 使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为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引发质疑起到示范作用. 例如学习 “分数的性质”时, 教师通过有趣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熊妈妈将一个西瓜分给自己的三个孩子, 她将西瓜平均分为四块, 又将四块中的一块切为两块, 给了熊小宝, 其他的三块分别给了大宝、二宝和她自己.熊小宝高兴的跳起来说:“妈妈疼我, 多给了我西瓜, 谢谢妈妈! ”.故事讲完后, 教师问学生, 熊小宝说得正确吗? 学生们笑了, 认为熊小宝说的不对.接着教师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了同一个西瓜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二、十二分之三, 学生观察得知它们是相等的, 教师接着问:“为什么分子与分母都不相等的三个分数, 而它们的值是相等的呢? ”.这种由故事及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式,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对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二、创设操作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与操作来揭示与发现数学规律, 动手操作实践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求知特点, 教师要注重创设动手操作情境,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和探索, 在探索中建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内容时, 教师提出问题:是不是任意三条边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们利用课前准备的木棒为学具, 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他们利用木棒反复的摆放、反复观察, 最后得到结论:不是所有的木棒组合到一起都能组成三角形.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那么三根木棒具备什么特点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呢? 学生们继续动手操作, 最后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都小于第三边的规律.又如, 在学习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时, 有的同学往往会这样叙述: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师让学生将不等底、 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 及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分别进行探究. 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说法是错误的, 至少是不精准的.可见, 学生在自主动手与探究中可以验证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知识, 探究与验证的过程也是学生建构与巩固数学知识的过程.

三、创建类比情境, 完成新知构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创设类比教学情境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手段.它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对旧知与新知的类比, 完成对于新知的构建.例如, 在学习“等腰梯形”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等腰三角形知识, 让学生思考: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所对应的边是相等的.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它们所对应的角是否相等呢? 学生用摆放木条的方式, 通过反复观察与度量, 最后得出结论:等腰梯形的两条腰所对应的底角也是相等的.也可以说如果一个梯形如果底角相等, 那么它们所对应的边也是相等的.在此基础上, 有的学生还提出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螺母, 是多边形, 这些边都是相等的, 螺母的各个角也是相等的, 即等边等角.学生们的探究中进一步明确了梯形角边的关系概念.再如, 在学习“面积单位”时, 教师让学生用面积是1 平方厘米或者是一平方分米的纸片, 去度量教室的面积, 学生会感到繁琐, 由此产生了有没有更大的单位, 让度量教室能够比较方便? 由此教师引入了“平方米”的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问题意识, 是学生牢固建构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四、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能够使学生树立生活即数学的理念, 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 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例如在学习了“年、月、日”相关知识后, 教师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小红的妈妈出差了, 要3 个月才能回家.小红每隔两天给妈妈写一封电子邮件. 小红在3 个月中给妈妈写了多少邮件? 这是生活化的开放式的情境, 学生要考虑到每个月的天数是不同的, 小月份是30 天, 大月份是31 天, 而二月份平年是28 天, 闰年是29 天. 如果妈妈出差是在7、8、9 月份的话, 还要考虑到7、8 月份都是31 天.生活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多角度的考虑问题, 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

可见,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 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 产生问题意识, 有效完成由旧知到新知的建构, 不断提升数学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平日数学教学实践, 对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探究, 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学以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参考文献

[1]代存宪.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J].成功 (教育) , 2010 (09) .

篇4: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情景创设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现实的一门科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曾指出,要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数学情境,让小学生们能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笔者认为,只有将数学融入生活才能真正领会到数学带来的乐趣。

从另一方面讲,数学就是解决问题的一门学科。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为了避免数学的枯燥,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便将情境融入数学中,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进而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一、问题情境概述

问题情境是数学理论学习的基本概念。它可以用一种背景来概括。也可以用一种积极的气氛来概括。

将问题情境比作背景,是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找到生活中的情境。例如一次函数,它是由生活中的匀速运动产生的。在进行讲解时,一定要加入生活的情境。如果直接将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形式告诉学生,似乎有点本末倒置的味道。

将问题情境比作一种气氛,是因为,将问题融入到情境之后会使学生更容易学会,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它代表了一种自由、向上的气氛。

二、创设的原则

(一)趣味原则

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物感兴趣时会唤起自身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二)启发原则

可以从侧面对知识进行讲解,引发学生的兴趣后一步步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进而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增加学生知识的连贯性。

(三)思考原则

创设情境会引起学生对某些问题的思考。通过适当的引导,不触及答案边缘,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既可以开发学生的思路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挑战原则

小学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代言词。越具有挑战的问题情境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针对原则

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是针对教材的某一部分做出的。没有针对性的教学会造成时间和经历的浪费,进而引起学生学习体系混乱等问题。

(六)创设的依据

数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现在教学中特别重要的一种方法。欲创造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的方面进行:

三、学生的知识基础

据研究,一个人学习多是从以往的经验,与新认知的事物进行结合而形成的。所以立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找经验是有效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充分的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研究表明,在小学生开心的时候比较容易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数学老师在课上要充分带动学生的情绪,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认识到,课堂是一个情感交流的地方。当小学生情感上得到满足其学习状态就会达到最佳。

(二)学生的思维特点

不同年龄段思考的事情不同,所以对于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他们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投其所好,向学生所想,从侧面激励。当学生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的方法

(一)联系生活创设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教师能够运用生活中的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引导,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当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之后,知识点的难度就降低了。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唤起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自信。例如,一天,小李把家里的钥匙忘在了小红家,没有钥匙小李没有办法回家。这时小李给小红打电话俩人商量对策。那么小李怎样才能够拿到自己的钥匙呢?同学们想出来了好几种办法:小李到小红家去拿,小红给小李送回家,两个人一起从各自家出发,走同一条路。然后,老师对以上方法的优劣问题进行探讨,和同学们一起找到适合的方式。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可以自己自由地找出答案,不再觉得数学多么枯燥,进而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置悬念创设

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的强,数学又是一个很有逻辑性的学科。悬念的设置可以在课堂导入以留下思考题的方式设立,在课堂中可以以课堂提问的方式设置悬念,在课堂小结时可以以巧妙地解法来设置悬念。

(三)不同角度创设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多角度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事情。当老师对一个问题进行不同方面的引导时,学生的思维变得比较活跃。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过程中,当问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什么图形时,同学们有的回答是等腰三角形,有的而回答是直角三角形。这时老师就应该出来引导一下,引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四)借助故事创设

由于儿童对故事充满兴趣,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教育工作者便可以基于故事对问题进行情境创设。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数学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且可以加深记忆。比如,在对“0”表示什么的讲解时,老师可以讲小王吃苹果的故事。小王本来有三个苹果,洗好之后分给了爸爸和妈妈每人一个。现在小王手里还剩下几个苹果?一个。然后,小王把苹果吃掉了,小王还有几个苹果?一个也没有了。这也表示0个。这样小朋友们通过小王吃苹果的例子就記住了0的含义。

(五)借助游戏创设

小学生是一个比较活泼的群体。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在学习“元角分”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扮演售货员和购买者,进而带动学生进行元角分换算的学习。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来源于多个方面。适当的创设数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丰富的情境中了解数学、理解数学并喜欢学习数学。不同的数学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大多数老师都用设定情境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侯延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学周刊》2016(03).

[2]熊宗茂.合理应用情境材料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研究与实践.《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3).

篇5: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缺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我们的课堂教学情境要针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出发点,创设出适合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让孩子们都饶有兴趣,越战越勇的真实情境。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创设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认识。

一、注意教学情境的特点

1、教学情境要有针对性。

就数学学科而言,创设有针对性的情境,就是要紧扣有关数学学习内容设计问题情境。情境的设计的针对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教材的认真钻研,把握教材内容的“数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抓住其核心和关键提出有关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一些数学知识的“原型”问题的把握,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例如,可以根据生活的“合并”,“求剩余”的活动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并理解加、减运算的实际意义;教学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也可以先设计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学具操作解决问题,再

根据操作过程抽象出有关的算法。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并进行数学化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2、教学情境要有目的性。

在大家都投身于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落实新理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都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课堂开始变得活泼,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多提高。同时,也要冷静思考,分析,反思一下课堂教学情境是否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对于目前课堂教学滥设情境这一现状,顾汝佐先生指出:情境设计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

3、教学情境要有挑战性。

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技能,而在于技法,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技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好的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必须有挑战性,教师要处理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要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向学生提出由挑战性的问题,并不意味着要难倒学生,而是指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能发展水平,尽可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要通过提出由挑战性的问题,刺激和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并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需要经过努力不断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既要让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4、教学情境要具有趣味性。

我曾经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孩子们,今天聪聪、明明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愿意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一节课下来,从兴高采烈到无精打采,课件呈现:首先是聪聪头像的复习题,其次是明明头像的例题,再次是聪聪头像的巩固练习,最后还是明明头像的总结。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聪聪和明明的头像。

学生对这样的情境十分“不买账”,这个情境脱离了数学课堂的实际需要,成了一种形式,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5、教学情境要有真实性。

用什么样的情境来呈现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适当的选择。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不同的个体,其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要素不完全相同,但相同年龄段的学生却有着整体上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颖”的事物,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开始对“有用、又挑战性”的任务更感兴趣。我们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尽量于学生的上述心理特点相适应。另外,还应注意选材内容及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二、把握情境创设的方法

1、故事情境,引人入胜。

小学生都是故事谜,把知识融入故事中,配上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多媒体课件,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一年级“比一比”时,可以这样设计:在音乐中讲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分别显示小兔、小猪盖房子的画面景物,然后请学生观察美丽的画面,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各有多少?想把什么和什么比一比?学生的注意力被动听的故事、美丽的画面所吸引,兴致盎然。

2、悬念情境,激发好奇。

好奇心是对所发生的新异事物感到惊奇,引发疑问,进行探索的心里倾向,是小学生的重要心里特征,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这种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情趣。

3、操作情境,引导探索。

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索、寻找规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45页“用3根小棒可以摆出1个三角形,摆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最少要用几根小棒?摆3个呢?用10根小棒最多能摆出几个正方形?”我让学生拿出学具袋里的小棒,动手操作,认真思考,再引导学生想想“最少”是什么意思,学生很快想出来方法,用小棒把三角形连起来摆放,可以做到最少,并且掌握了规律。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用10根小棒摆出了3个正方形。

4、游戏情境,妙趣横生。

数学游戏是把学生引入“乐学”大门的好形式。如:教学课本“小动物回家”的练习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队,分别是小鹿队、小兔队、小狗队、小熊队,老师在四个队各放了一些不同答案的算式,各队队长带着动物头饰(头饰上有号码),带领小队成员分别到四个小组中寻找和头饰上号码向对应的算式,小队之间进行比赛。这样设计,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创造解决问题的办法。

篇6:浅谈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作者:陈跃忠 文章来源:论文网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11-6-29 15:53:2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又从情境中产生。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根据目前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该如何创设良好的物理教学情境呢?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科学性。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依据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科学实验方法来精心的设问。如果设计的问题经不起科学的经验,那么反而会误导学生,弄巧成拙。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针对性。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要求、物理考试大纲,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设问。设计的问题要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可行性。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的知识储备进行设问。问题难度不易过大,否则可能会导致“启而不发”;当然问题难度不易过小,否则学生会感觉生物知识“索然无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问题要能够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不断的向上爬。另外问题和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剃度,所创设问题应按教学知识的发展过程,组成一个循序渐进、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体系,涉及的知识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接近到“最近发展区”。遵循思维的规律,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新颖性。在设计问题时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耳目一新,给学生带来意外之喜,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途径

所谓问题情境创设,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揭示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以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1、利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各种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学习“压强”时,用两块和物理课本一样大的木板,一块钉上一根钉子,另一块钉上8排6列的同样的钉子,准备两个气球、一块砖,把这两个气球分别放在钉子上,用砖分别压在两个气球上。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这时全班学生眼睛发亮,被这个实验紧紧吸引。老师进一步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积极思考导致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在学生欲知不能、欲罢不休的时候,教师顺势引入压强知识,启发学生自主寻找答案的欲望。

2、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将解决学生从不知到知,从错误、片面、肤浅的认识到正确、全面、本质的认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这就要求我们构建目的明确、价值率高的问题,通过找出教材内容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发学习兴趣来构建问题情境。

例如《液体压强》一课在新课导入时,可从固体压强引入了液体压强。学生通过创设的情景,了解固体产生的压强和液体产生的压强的相似之处,对前面所学的压强知识进行了复习。又根据两者产生的压强的不同之处,了解到液体产生的压强有其自身的特点,为接下去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创设这样的情景,使学生在提高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发现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领悟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同时,明确了研究液体压强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促进新知识的增长。

3、运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时要“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事件来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创设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更多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一系列来源于生活的问题,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已有经验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矛盾,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比如学习比热后可引入情境:同样的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要比煮沸同样多的水快,这是为什么呢?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改变压强的方法》引入时,老师可请一位学生将缝衣针用力穿过一块较硬的布,学生感到很困难,手也感到疼,此时老师拿出一只顶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顶针帮助下它,将缝衣针穿过硬布,有了顶针的帮助,学生感到容易多了,手也不感到疼了,同时产生了为什么两次手的感觉会明显不同的问题。利用此情景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物理,从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利用物理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在这块宝地上,遗留着物理学的前辈们进行科学研究,不懈追求真理的足迹。物理学家本身就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典范。物理学史中包含着许多真实可信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通过物理学史创设问题情境也是很好的途径。例如:浮力教学中,可以接着阿基米德称皇冠的史料展开教学,可以有目的的展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这样,使学生认识到探究并不神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欲望和勇气。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创设问题情景,用新信息刺激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在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仅供参考,若您需要原创论文定制服务或论文发表服务,请联系本站客服,谢谢 客服联系方式

本论文转载于易起论文网:http://www.17net.net/Article/Class27/23379.html

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初探 作者:罗兴云 文章来源:论文网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11-7-7 16:38:39

一、有效提问的涵义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的涵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有效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桥梁与导航,它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将学生的学习反馈给教师;有效提问即为理解而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1.问题生活化策略。新课程提倡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所谓问题生活化策略是将问题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在学生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许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使学生心存疑惑、充满好奇的物理问题。如在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中,常常遇到如下的典型习题:有一辆汽车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已知汽车质量为m,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0,问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若将这一习题改成:某一特殊路段的速度规定不能超过40km/h,有一辆卡车遇紧急情况刹车,车轮抱死滑过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在路面擦过的痕迹长度是14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假如你是这位交警,请你来陈述该卡车是否超速行驶。很显然,后一种提问比前一种提问有效,它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

2.问题搭桥策略。搭桥策略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一步理解的需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行为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知识的意义构建里,教师的作用是搭桥引领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如一位教师在牛顿第一定律中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教学。

演示(1):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演示(2):一辆车(轮子朝上,倒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提问1:谁能描述刚才这两个实验中的现象?根据看到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请说明理由。

提问2:(1)与(2)现象中,小车在桌面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了什么?

提问3:如果将小车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来做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结果会怎样呢?

演示(3):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提问4:如果老师将水平气垫导轨再加长一点,那小车的运动情况将会怎样呢?

提问5:如果水平气垫是光滑的,而且很长很长,同学们推理一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又将会怎样呢?

提问6:你现在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有力物体必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会停止。这个观点对吗?你现在能描述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吗?

从以上教学片断可以看出,这样的提问很有效。教师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告诉学生“运动与力”的关系,而是先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提问层层深入,逐步搭建问题桥梁,让学生能顺藤摸瓜,自主寻求答案,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搭桥策略进行有效提问,以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知识。

3.以问引问策略。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以“问”引“问”策略,就是要发挥有效提问的这种功效作用。我觉得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最高价值性应该就在于此。这里的以“问”引“问”策略中的第一个问是指教师提出问题,第二个“问”是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以“问”引“问”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能引导或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下面是教师A利用科学探究法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的教学片段。在初中我们知道,当一部分导体在闭合电路中做切割磁感线时,就能够产生感应电流,今天同学们亲自研究一下,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另外的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方法呢?请大家选用桌上的实验器材,两个同学一组,共同探究利用磁场怎样才能产生电流。将你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接着让学生进入探究阶段。学生探究完毕后收集记录表,挑选几张有代表性的记录表,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现象,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探究过程,但许多学生因为不会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与下结论,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把教材上的答案填写在记录表中,并不是自己探究的结果;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时间不够来不及研究,所以没有完成记录表。这种教学生成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不难看出,教师A把课本上的课堂演示实验改成随堂探究实验,在课堂上重视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物理教学,注重结论的获得与描述,这是一大亮点,但却没有提出合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具体探究,忽视了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实验中就会缺乏问题意识,探究的效果不理想。

总之,在物理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而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上述相应的策略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则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活动,使物理课堂中不断地动态生成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有效提问教学的真正功效,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篇7: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已构成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的今天,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已成为教师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并可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但是,当我们审视、反思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存在着很多低效的现象。并不是每个问题情境的创设都能引起学生们积极思考,对于那些浮浅的问题,学生脱口而出;而对于那些极难而又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问题,学生摸不着头脑,理不清头绪,找不出正确答案,从而扼杀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数学探索活动中?如何避免问题情境中一些不良倾向的影响,从而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杨庆余教授曾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指出:“所谓有效,首先是指创设的问题是儿童感兴趣的,能激发儿童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第二,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经验支持的,且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的;第三,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可能提出问题或假设的;第四,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可能尝试和探索的。”受此启发,笔者结合自己实践中的教学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有效地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而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吸引人,特别是小学生,趣味性的知识可以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营造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例如:某教师教学钟面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出示谜语幻灯片,再配上背景音乐,乐终让学生说出谜底,并说明为什么?谜语如下:

(1)兄弟两个来竞走,哥哥倒比弟弟短,弟弟走了十二圈,哥哥刚好走一圈。(猜一物名)(时针,分针)

(2)说上午不是上午,说下午不是下午。太阳当空照,两针合一处。

(猜一钟点)(12点)

(3)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请问这时几点整。

(猜一钟点)(6点)

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的喜好,这位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猜,从而巩固学生所学内容。这样既引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了其思维能力。

(二)创设目的性问题情境

从上述的问题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那位教师提出了宽泛、且没有明确的目的问题,才导致学生的回答一片混乱。因而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目的性,提出有目的指向性的问题。问题情境中设计的问题,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节课的问题很多,如果不加选择往往会使问题繁杂而缺乏中心,抓不住重点、难点,从而造成事倍功半。教师设计问题情境中的问题时,首先要服从教学目标,考虑要使学生学到什么,思考什么,学会何种技能,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提炼出能反映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中心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某位教师在进行“千克的认识”教学时,创设如下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请认真看图(教师动画播放大象和蚂蚁拉手腕比赛,比赛刚开始,蚂蚁就败下阵来,全班学生哈哈大笑)

师:笑过之后应该有思考,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生:不公平。师:为什么?

生:它们的力气相差太大,一个属于重量级,一个属于轻量级。师:你是怎样知道它们谁轻谁重的? 生:用眼睛看出来的。师:你很会观察,还有吗?

生:可以用体重计测量出他们的体重,比一比就知道了。

师:你的方法很独到。见过体重计吗?(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出重量单位——千克。)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每一个问题精心剪裁,目的明确,结合教学目标选择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成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组,诱导学生逐步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得学生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三)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明确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上述的问题阐述中,那位教师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将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结果创设出的问题情境事与愿违。因此,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设的问题情境应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关素材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分类》这一内容时,为学生创设一个顾客到书店买书的问题情境。我事先准备了十类书20余本,然后从学生中随意选派4名代表到台前演示买书的场景。由于书是杂乱无章堆放在一起的,所以当顾客提出书名时,售货员就开始不停地找。待4名学生演示完,我又开始扮演售货员,让在座的学生随意提书名,我来找。这个游戏活动大概进行5分钟左右,我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去书店买书时,售货员阿姨为你们找书时也是像陈老师这样麻烦吗?也是这样慢吗?”在座的学生们一齐摇头答道:“不是的。”有的还说:“我妈妈带我买书时,那阿姨找书找的可快了!”我顺势接下话茬,“那为什么陈老师找得这么慢,这么费劲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陈老师吗?”学生们想了想,某生说:“老师,你要是能把一样的书放到一起,那就能找得快些了。”根据这名学生的回答,我马上引出了所学内容—分类。

卡拉尔和施利曼所描述:“巴西儿童在街道做买卖时,数学做得好,但是他们不会做学校课本中的同样难度的数学问题。”这样看来,学生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分开。要不他们只会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不会应用;要不他们就只会解决问题,不能将其转化为数学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教师要为他们创造一种合适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身临其境去感受,这样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才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而买书的事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也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课堂中创设这样一个学生熟知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学生们感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并且从中能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

(四)创设挑战性问题情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这样看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既要考虑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要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不是说越难越好,而是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能发展水平,尽可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实际,用“跳一跳”的方式去学习,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例如:(案例来自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小学王国元教师)他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创设如下问题情境:

情境一:为给市民营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市政府自去年起实施了绿化工程。在河两岸种了一批大树,A公司承包了一号路段,成活了23棵树;B公司承包了二号路段,成活了19棵树;C公司承包了三号路段,成活了47棵树。今年将要实施新的绿化工程。教师以记者身份采访学生:“你作为城市的市民,你会选择哪家公司?为什么?”结果出现了两种意见:甲方学生认为应该选择C公司,因为C公司树成活的棵数最多;乙方学生认为无法确定,因为三家公司种树的棵数不知道。经辩论,甲方学生赞同乙方的意见,应该以“成活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的多少作为选择的依据。情境二:教师随即给出了数据,A公司种了25棵、B公司种了20棵、C公司种了50棵。学生们立刻动起笔算,经过讨论,形成了一致的意见,都认为应该选择B公司。

篇8: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找准切入点, 创设核心问题情境

通俗地说, 切入点就是解决某个问题应该最先着手的地方, 英文翻译是point of entry。切入点是一节课非常出彩的地方, 切入点找得准, 找得好, 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教学难度, 而且能够及时切入到教学重点。通常情况下, 我们备课备了重点, 备了难点, 却很少备到切入点。

一个很好的提问就是好的切入点, 这个问题能够直接将一些核心内容引出来, 这个问题也是在学生能力允许的范围内。

在学习PEP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6 Part B Read and Write这一部分时, 我设计了一个看图猜活动的游戏, 分别用到句型Are you collecting leaves?Are they having a picnic?这两组句型是六单元A部分的重点句型。然后, 我以一张遮住一部分的男孩图片为例, 让学生猜测男孩在做什么, 用情境问题What is he doing?Is he playing chess?将重点句型很自然地引出, 降低了本课时的难度。猜测图片Is he playing chess?活动是这节课的切入点, 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复习了Unit 6 A部分的重点句型, 又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课时Read and Write的内容, 而且游戏形式很吸引学生, 有一箭三雕的作用, 是非常好的切入点。

再以太原郝丽春老师的一节课为例, 她讲的是Helen Keller的故事。她设计了这样的活动:A Guessing Game。幻灯片出现了一幅图, 是一个约一岁多小孩子的照片, 郝老师问:Who is he?孩子们都猜不出, 于是幻灯片又出现了一幅图, 是姚明。原来那个小孩子是baby Yao Ming。郝老师问:As a small child, what could he do?What couldn’t he do?紧接着又提问What can he do now?之后由姚明过渡到学生们, 郝老师问孩子们:As a small child, what could you do?What couldn’t you do?Could you read?But I can read.I read a book yesterday.It is Three Days to See.Who is the writer?Helen Keller.这就是郝老师的切入点。切入点既学习了文本新句型he could, …he couldn’t, …又自然过渡到新话题Helen Keller, 十分巧妙。

二、正确解读文本, 创设有感情的问题情境

情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 英文单词为situation。简而言之, 情境指的是与学生真实生活十分贴近的片段, 这种片段可能与真实生活有差距, 但至少能够为学生在生活中真实交际做很好的铺垫。何为情?“情”指的是从学生内心迸发出来的真实的情感, 这种情感是通过一首歌, 一句诗, 一件物品, 或者是一个话语片段与学生的内心成功对接, 从而唤起学生的真实情感。人是情境的主体, 情境能够唤起人的感情, 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这种感情,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创设有感情的问题情境, 就会使读者和文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 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

准确把握感情基调, 首先需要我们正确解读文本。近几年来, 对于文本的正确解读成了一个非常受关注的研究专题, 不论语文学科、数学学科, 还是英语学科。虽然各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 但也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如对人文性的关注, 对学生真实情感的尊重, 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等。正确解读文本是教学成功与否最基本的一个前提。正确解读文本, 就需要从人文性、学生真实情感、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等几个方面去思考。简而言之, 正确解读文本, 要做到走入文本, 走出文本。

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很鲜明的主题, 为什么老师们的教学思路却不一样呢?因为老师们在深层次理解这些主题时有所差异。以五年级下册六单元的话题:go on a field trip为例, 表面上这个单元是以一些孩子去野外郊游、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活动为主题。在教参提供的单元教学目标中也仅泛泛指出了要培养学生乐于参与游戏、活动, 乐于探究, 热爱自然的情感目标。但再认真分析一下, 和我们的孩子的生活“对接”一下, 就会发现, 这个单元暗含了一个很重要的情感目标, 即让我们的孩子和文中的孩子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 唤起他们那种亲近大自然, 热爱生活的情感。我们的孩子周末都被各种各样的学习、培优活动挤占得满满, 很少有和老师、同学们一起野外郊游的机会, 更难得有亲近大自然、做试验、捕捉蝴蝶的机会。抓住了这样的文本情感, 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 就会在关注文本中孩子活动的时候, 更加关注激活我们的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从内心渴望郊游到初步体验郊游, 进而到设计一次野外郊游, 层层深入, 步步提高, 让孩子们在课后能够回味更多美好的东西, 并有意愿去策划郊游并参与。

三、增大输入量, 创设分级问题情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引用这两句古诗是从英语知识输入的角度考虑的。英国著名教学法专家Jane Willis指出:有效的语言学习是语言接触 (exposure) 、语言使用 (use of language) 、语言学习的动机 (motivation) 和语言教学 (instruction) 。其实, 语言学习是一个交互影响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输入多少内容并不等于要求学生就掌握多少内容,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料和语境, 将学生校外的生活经历与校内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 由学生自己进行意义的建构。

一节课的输出量基本是有控制的, 但一节的输入量一定要超过输出量, 这样才能给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如果我们严格控制了输入, 那么输出也会少之又少。所以需要我们以情境搭梯, 分级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一节阅读课的内容有不同的级别要求, 有的需要学生初步理解, 有的需要学生理解, 有的需要学生初步会运用, 有的需要学生完全会运用。相对于要求初步会运用和完全会运用的内容而言, 要求学生理解和初步理解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不同要求的内容也是有变化的, 初步会运用的内容会逐渐成为会运用的内容, 能理解的变成初步会运用的, 初步理解的会变成理解的, 学生又会接触到新的需要初步理解的内容。

如在学习PEP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6 Part B Read and Write这节课的时候, 一些问题W hen do they start?When do they leave?和调查表中How to take?How to go?等, 学生基本是不理解的, 但因为有情境的帮助, 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有些问题, 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情境, 能够完全理解, 如猜图游戏中Is he playing chess?等。

所以我们要尽量创设不同梯度的情境, 让学生循序渐进学习英语, 逐步提高英语能力。

四、培养写作能力, 创设鲜活问题情境

虽然小学生还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 对于写的要求比较低, 英语老师也一定要创设鲜活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的表达, 进而学习英语写作。“我手写我心”。我们尽量让孩子们写一些体现创造力的、心中所想的英文内容。

阅读课的学习, 既能巩固语言知识, 又能渗透一些写作知识, 如:仿写, 续写, 改写, 扩写等等。

PEP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6 Part B Read and Write这节课, 我安排了续写故事的活动, 还安排了plan a trip的活动, 旨在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五、阅读课中问题情境的细节处理

阅读课中一些典型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逐层将阅读材料理解、消化、吸收并再生。但在运用这一方法的时候, 老师们应注意以下三点问题。

1. 问题的发展

这里问题的发展主要指问题所涉及内容的发展变化。老师们应该将问题的发展与文本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文本中理解问题, 用学习文本时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

以PEP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6 Part B Read and Write关于John的问题为例:Who is he?What is he doing?Is he playing chess?What about his classmates?What are they doing?这些问题, 既有对于旧文本所含知识的复习, 又有新文本重点知识的导入, 还有新文本中重点知识的运用和拓展。

2. 问题的关注度

只有学生理解了问题, 才能够准确回答问题。所以, 我们应该向语文、数学学科那样, 让学生养成关注问题的好习惯。在呈现一些问题的时候, 让孩子们齐声读一读, 也可以让个别孩子读一读, 然后再开始寻求问题答案的活动。

3. 问题的多元化

问题的多元化主要指提出问题的对象和回答问题的对象是多元的, 提出问题的可以是老师, 可以是某个学生, 可以是某些学生, 回答问题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对象。一定避免只有老师提问, 孩子回答的被动的教学方式。

一节好课如一首好歌,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我想这是我们英语教师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让我们一起努力, 为追求更完善, 更有效的课堂而奋斗。

上一篇:财务部门会议纪要范文下一篇:食用菌产业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