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财农业现代化生产资金管理办法

2024-05-02

央财农业现代化生产资金管理办法(共8篇)

篇1:央财农业现代化生产资金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农[20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不含厦门、深圳)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根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我部重新修订了《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根据本通知有关规定,我部颁布的《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1〕68号)和《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暂行办法》(财农〔2008〕144号)即行废止。

财政部

2013年1月6日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政策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是指财政部设立的用于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有关直属垦区(以下简称各地),以关系国计民生或者具有区域优势、地方特色等条件的农业主导产业(以下简称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以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加强与水利、农业、林业及有关涉农部门(或单位,下同)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以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 的原则,积极整合相关支农资金,统筹用于支持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投入。

第四条 各地应以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为基础,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开发,推进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培育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带和重点生产区域,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引导效应。第二章 资金分配

第五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正规范,科学合理。公平、合理、规范地分配资金,体现公平与效率;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关键环节,向优势产区倾斜,同时兼顾地区间的平衡;

(三)绩效评价,结果导向。建立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管理机制。

第六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综合考虑粮食产量(产区)、地方财力、绩效评价结果、以前资金分配结果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配。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有关直属垦区给予定额补助。第三章 方案编报与资金下达

第七条 财政部根据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结果和财政预算执行政策及要求,下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并明确扶持政策和工作要求等。

补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有关直属垦区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程序和要求分别编入兵团预算和农业部部门预算。

第八条 省级财政(务)部门根据财政部下达的预算资金和工作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实际,确定扶持的优势主导产业和支持的关键环节,并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包括: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状况、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投入情况、资金整合计划、资金具体用途、组织保障措施和项目预期效益等方面。省级财政(务)部门要以正式文件将项目实施方案报财政部备案。

第九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加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条 除农业部直属垦区外,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不得切块到有关主管部门。第四章 资金使用管理

第十一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关系国计民生或者具有区域优势、地方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确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的立项优势主导产业。要将立项优势主导产业扶持项目落实到具体品种。不得笼统地将粮食、畜禽、水产、林业等综合性行业作为一个立项优势主导产业。

各地应严格控制立项优势主导产业的数量,对立项优势主导产业的扶持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并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推进产业带建设,形成规模效益,确保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第十二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针对制约立项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薄弱环节,区分轻重缓急,对每项优势主导产业选择一至两个关键环节给予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的关键环节是:

粮食类产业(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产业):重点支持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农田基础建设;

畜禽类产业(主要包括养猪、养牛、养羊、养鸡等产业):重点支持养殖小区的建设和改造;

水产养殖类产业(主要包括养鱼、养虾蟹贝等产业):重点支持养殖池塘建设和改造;

水果类产业(主要包括苹果、柑橘等产业):重点支持果园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种苗培育及推广;

其他经济作物类产业(主要包括木本油料、蔬菜、茶叶、甘蔗、花卉等产业):重点支持种植基地建设、优质种苗培育及推广。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具体确定所支持的关键环节。

第十三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对农民等项目受益主体给予直接补助的,应主要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第十四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应当遵循以农民为受益主体的原则。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的农业生产环节,鼓励采取先建后补或者以奖代补方式给予扶持;对农业龙头企业加工环节,如生产设备购置、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的扶持,应严格控制,并且原则上只采取贴息的方式。

对单个农业龙头企业支持额度超过一百万元的,应在项目实施方案中单独列示资金的补助方式及资金的具体用途等内容。

第十五条 财政部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切块分配给省级财政,由省级财政在对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支农资金整合先进县给予奖励。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因地制宜制定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评价和资金奖励的具体办法,合理确定奖励县的范围、数量和支持额度。奖励资金用于支持先进县发展优势产业,资金具体使用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不得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建造办公场所、建设车间厂房、改善办公条件、购置车辆、购买通讯器材、发放人员工资补贴等与所扶持主导产业发展无关的支出,不得用于建设农民群众不满意、没有推广价值的“示范园区”等形象工程,不得用于项目管理工作经费。

各地财政(务)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另行安排适当的项目管理工作经费。

第十七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用途安排和使用资金。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各地应遵循勤俭办事原则,降低项目工程建设成本,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因此而产生的结余资金在本办法规定用途内继续用于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并由省级财政(务)部门审批或备案管理。

第十九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各地应立足本地实际,加强对已建工程项目所形成资产的管理,建立工程项目的管护机制,明确管护要求,落实管护责任,发挥各项资产的最大效益。第五章 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财政部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制度。财政部负责对省级财政(务)部门上一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省级财政(务)部门负责对行政区域内项目县(市、区)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引导项目县(市、区)管好用好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一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应当规范管理,因地制宜推行公示公告制、报账制、政府采购、招投标、工程监理等监管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有效。

第二十二条 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用途不符合相关规定,又擅自安排使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财政部将责令有关地方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将追回有关资金。

第二十三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或挤占、挪用、滞留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一经查实,应立即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违规违纪使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并造成恶劣影响的项目县(市、区),下一不得纳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扶持范围;对该项目县(市、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在安排下一资金时,根据违规违纪性质,按其金额的一至三倍予以扣减,并予以通报。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省级财政(务)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管理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3年2月1日起开始施行。财政部2011年5月13日颁布的《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1〕68号)和2008年6月19日颁布的《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暂行办法》(财农〔2008〕144号)同时废止。

篇2:央财农业现代化生产资金管理办法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

颁布机构:北京市财政局2010-10-27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

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郊区(县)财政局: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09]34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将《北京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北京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

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农„2009‟342号)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是指中央、市和区网址:http://-1-

(县)三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共同用于支持本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粮食与主要副食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市和区(县)财政部门要以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为引导,积极整合相关支农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投入。

第四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由市财政局牵头组织,市农业局、市园林绿化局、市水务局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实施。市及区(县)财政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资金管理、项目申报等工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审核落实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推进项目实施等工作。项目的批复、监督、检查及绩效考评工作,由市财政部局同市有关部门共同开展。

第五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安排要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支持优势产业相对集中开发,推进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促进形成优势主导农业产业带和重点生产区域,充分发挥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示范引导作用。

第二章 资金分配

第六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正规范,科学合理。根据客观因素和绩效因素,公平、合理、规范地分配资金,体现公平与效率。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关键环节,向优势产区倾斜,同时兼顾地区间的平衡。

(三)绩效评价,结果导向。建立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分配管理机制。

第七条 资金扶持对象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二)对农户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其他

第八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遵循以农民为受益主体的原则,以“贷款贴息”为主要支持方式。

第三章 项目申报与审批

第九条 市财政局每年根据财政部下达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控制规模和工作要求,会同市有关部门,确定当年我市支持重点,部署项目申报工作。

第十条 区(县)财政会同区(县)有关部门作为项目申报单位。第十一条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市财政局下达的资金控制规模和项目申报指南,结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按照“看得见、可操作、有标准、能考核”的要求,确定本区(县)资金使用的方向和支持的重点环节,组织项目实施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包括:主导产业发展状况、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投入情况(总投入、项目实施单位自筹投入、区(县)财政投入和申请市级财政、中央财政投入情况)、资金整合计划、资金具体用途、中央及市级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的环节、组织

保障措施、任务完成时间和项目预期效益等方面。

第十二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有关部门结合项目区的生产基础、资源优势、工作条件、市区两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等因素,筛选确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申报项目,组织开展对实施方案进行评审论证。项目申报单位根据市评审结果细化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报市财政局和市有关部门。

第十三条 市财政局将审核后的实施方案进行汇总后,上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四条 市财政局根据区(县)财政部门上报的项目实施方案备案情况和资金申请报告以及财政部下达的资金控制规模,检查验收后下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第四章 项目管理

第十五条 各区(县)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大宗农产品生产,突出本地优势和特色,确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的主导产业。

第十六条 项目申报单位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推行专家评审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和公示制。要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抓住项目实施的关键节点,确保项目实施进度,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不得擅自改变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和建设规模等,确需变更或调整的,须逐级报送市财政局和市有关部门审批。

第十八条 项目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要向项目申报单位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申请材料包括:自验报告、工作总结、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总结及资产形成移交情况等。项目申报单位要及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并将竣工验收报告上报市财政局和市有关主管部门。市里将组织力量对竣工项目进行抽查,抽查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并视情暂停相关单位或区(县)下同类项目申报资格。

第十九条 项目申报单位要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强对已建工程项目所形成资产的管理,建立工程项目的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条 项目建设区(县)和有关单位要按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和建设计划,积极筹措,及时、足额落实项目建设资金。

第二十一条各区(县)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围绕本地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区分轻重缓急,针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对每项主导产业选择一两个关键环节给予集中投入,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的关键环节是:粮食、蔬菜类产业重点支持高标准粮田、设施菜田建设;畜牧类产业重点支持养殖小区的改造;水产养殖类产业重点支持养殖池塘建设和改造。林业方面着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积极打造“精品、设施、观光、籽种、创汇”林业。

第二十二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拨付要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管理的现行要求,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第二十三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不得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建造房屋、建设车间厂房、购置车辆和大型设备以及通讯器材,以及发放人员工资补贴等与项目计划无关的支出。财政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立项、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或挤占、挪用、滞留资金的,一经查实,应立即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有关部门,根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考评制度规定,组织对项目实施管理情况和建后效果进行绩效考评工作。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各项目区(县)财政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补充规定,并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篇3:央财农业现代化生产资金管理办法

近日, 记者从在郑州召开的全省农机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我省第一批农机补贴资金12.1亿元, 新增农机补贴资金向高标准粮田范围内的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等倾斜。

据悉, 截至2012年年底, 我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85亿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5%, 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103万个, 其中农机合作社4 811个, 居全国第一位;全年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入285.4亿元。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我省第一批农机补贴资金较去年增加了3.8亿元。新增农机补贴资金将向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示范单位倾斜, 优先补贴玉米收获机械, 对水稻种植区农民购置插秧机械应补尽补, 对花生收获机械补贴实行向驻马店等主产区域倾斜, 选择试点对粮油烘干设备提高补贴比例。今年将选择部分省辖市开展补贴资金兑付方式试点, 采用“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方式兑付。●

篇4:央财农业现代化生产资金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制度,根据近年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情况,我部重新修订了《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根据本通知有关规定,我部颁布的《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财农〔2011〕333号)即行废止。

附件: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财 政 部

2013年1月6日

附件: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管理,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务)部门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对中央财政安排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综合性的衡量和评价。

第三条 绩效评价遵循的原则:

(一)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原则。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采用科学、规范的评价程序和操作方案,准确、全面、系统地衡量资金项目的绩效情况;

(二)有利于推动支农资金整合原则。绩效评价的内容、评价指标以及计分权重设计等方面,应当充分体现支农资金整合的要求;

(三)权责统一原则。绩效评价应当有利于促进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权的行使,与承担相应责任相统一;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绩效评价在对评价内容确定量化测定分值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施效果和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第二章 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 绩效评价工作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分级实施。

根据需要,可邀请有关部门、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同时加强对参与评价的组织或个人管理。参与评价的组织或个人要对所做结论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条 财政部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制定和修订完善中央财政绩效评价办法;

(二)统一组织实施绩效评价工作;

(三)对省级财政(务)部门(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部直属垦区,下同)工作层面进行绩效评价;

(四)建立完善奖惩机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落实相关奖惩措施;

(五)加强对省级财政(务)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指导。

第六条 省级财政(务)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制定和修订完善省级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二)组织实施对项目县的绩效评价工作;

(三)指导和督促项目县做好绩效评价相关工作;

(四)根据对项目县绩效评价结果,落实奖惩措施;

(五)向财政部报送省级对项目县的绩效评价结果;

(六)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并及时整改;

(七)及时向财政部反馈绩效评价经验总结等相关信息。

第七条 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

(一)财政部对省级财政(务)部门的绩效评价:

财政部于每年4月底前对省级财政(务)部门上一年度工作情况开展绩效评价。省级财政(务)部门要按照财政部有关要求,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将绩效评价所需材料报财政部。

(二)省级财政(务)部门对项目县的绩效评价:

省级财政(务)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自行安排对项目县开展绩效评价的时间,但最迟应在每年9月30日前,将省级对项目县上一年度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情况及结果以正式文件报财政部备案。

第八条 省级财政(务)部门应在职责范围内,按要求切实组织开展对项目县的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高绩效评价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坚决防止走马观花、弄虚作假等行为。省级财政(务)部门对项目县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负责,在绩效评价过程中有违规违纪行为的,一经查实,财政部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并在全国范围内通报批评。

第三章 绩效评价的依据和内容

第九条 绩效评价的依据:

(一)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规章制度;

(二)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资金申请文件、资金拨付文件、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总结等有关文件资料;

(三)财政部关于以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为平台整合相关支农资金的要求、各地制定的资金整合方案;

(四)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财政部门反映资金管理和项目实施效益的有关文件数据;

(五)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的有关批复文件、检查结论,财政部驻当地监察专员办事处出具的有关检查结果,审计部门出具的有关审计报告以及委托中介机构出具的有关项目评审或竣工验收报告、考评意见等;

(六)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条 财政部对省级工作层面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附1略)。

(一)实施方案制定(主要评价实施方案内容、实施方案报送以及对项目县实施方案审核批复情况);

(二)支农资金整合(主要评价整合资金总规模、省级整合资金规模以及整合资金渠道情况);

(三)资金项目管理(主要评价管理制度建设、资金拨付进度、管理机制创新、管理工作开展及绩效评价组织实施情况);

(四)组织保障工作(主要评价组织协调机制、与部门密切配合、政策信息宣传以及总结报送情况);

(五)违规违纪行为(主要是对被监察、审计、财政监督机构等查出,或被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等并经查实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省级财政(务)部门对项目县开展绩效评价,除上述工作层面的评价内容外,还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价:

(一)项目完成情况(主要评价完成程度、完成质量、检查验收情况);

(二)项目实施效果(主要评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其他效益情况)。

省级财政(务)部门对项目县绩效评价的具体指标和量化标准,在本办法框架内由各地参考附2(略)自行确定。

第四章 绩效评价方法与结果运用

第十二条 中央财政对省级财政(务)部门绩效评价实行百分制,计分采用量化指标,满分为100分(具体评价量化指标附1略)。根据得分的不同情况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四个等级:总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80—89分(含80分)为良好,60—79分(含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十三条 绩效评价结果是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使用的综合评价,将作为资金分配和资金管理的重要依据。

中央财政在分配资金时,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省份,将予以适当的奖励。

省级财政(务)部门在分配资金时,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合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

第十四条 财政部对绩效评价结果以适当方式向各地进行通报。

第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和程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各省级财政(务)部门应当参照本办法,制定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篇5:央财农业现代化生产资金管理办法

财农[2009]3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部对《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08‟236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政策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以下简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是指财政部设立的用于支持各地优 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为平台,积极整合相关支农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投入。

第四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安排要根据各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支持优势产业集中开发,推进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培育发展优势主导农业产业带和重点生产区域,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引导效应。

第二章 资金分配

第五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正规范,科学合理。根据客观因素和绩效因素,公平、合理、规范地分配资金,体现公平与效率。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关键环节,向优势产区倾斜,同时兼顾地区间的平衡。

(三)绩效评价,结果导向。建立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分配管理机制。

第六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按照基准额度、客观因素以及绩效因素进行分配。“基准额度”根据每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安排规模的一定额度确定。“客观因素” 包括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和财政困难程度系数,前三项因素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前3年的算术平均数进行测算,第四项因素按上年数据进行测算。“绩效因素”为财政部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财政部门)管理使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情况的绩效考评结果。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直属垦区给予适当的定额补助。

第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和耕地面积等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为准;财政困难程度系数以财政部测算的数据为准。

第三章 资金申请与拨付

第八条 财政部每年年初根据预算安排情况,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控制规模,并明确扶持重点、工作要求等。

第九条 省级财政部门根据财政部下达的资金控制规模和工作要求,结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实际,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看得见、可操作、有标准、能考核”的要求,确定资金使用的方向和支持的重点环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包括:主导产业发展状况、项目建设内容、资 金投入情况、资金整合计划、资金具体用途、组织保障措施和项目预期效益等方面。省级财政部门要以正式文件提出资金申请并附项目实施方案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条 财政部根据省级财政部门上报的项目实施方案备案情况和资金申请报告以及财政部下达的资金控制规模,及时下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报送财政部备案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及时拨付资金,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二条 除农业部直属垦区外,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应按预算级次逐级下拨到财政(财务)部门,不得切块到有关主管部门。

第四章 资金使用管理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大宗农产品生产,突出本地优势和特色,确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必须是优势特色农业的具体品种,不得笼统地将粮食、畜牧、水产、林业等综合性行业作为一个主导产业,也不能将几个品种“打包”成一个产业。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的同一主导产业一般要连续支持,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推进产业带建设,形成规模 效益。

第十四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围绕本地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区分轻重缓急,针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对每项主导产业选择一两个关键环节给予集中投入,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的关键环节是:

粮食类产业(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产业):重点支持支渠以下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复、配套和改造。

畜牧类产业(主要包括养猪、养牛、养羊、养鸡产业):重点支持养殖小区的改造。

水产养殖类产业(主要包括养鱼、养虾蟹贝产业):重点支持养殖池塘建设和改造。

水果类产业(主要包括苹果、柑橘产业):重点支持果园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种苗培育及推广。

其他经济作物类产业(主要包括油茶、茶叶、蔬菜、甘蔗、花卉产业):重点支持种植基地建设、优质种苗培育及推广。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具体确定所支持的关键环节。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并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本办法和省级资金管理细则规定的 用途安排和使用资金。

第十六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对农民等项目受益主体给予直接补助的,应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法,避免采用容易形成刚性支出和体制性补助的方式。

第十七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必须遵循以农民为受益主体的原则,并且只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环节给予支持。支持方式原则上采用贴息的方式;采用直接补助的,比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执行。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对单个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支持额度超过100万元的,必须在项目实施方案中单独列示资金的补助方式及资金的具体用途等。

第十八条 财政部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对开展支农资金整合的县给予奖励,获得奖励的县必须将奖励资金全部用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

第十九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不得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建造办公场所、建设车间厂房、改善办公条件、购置车辆和大型设备以及通讯器材、发放人员工资补贴等与主导产业发展无关的支出,不得建设没有推广价值的“示范园区”等形象工程,不得用于项目管理工作经费。项目管理工作经费,可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予以适当安排。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并督促项目实施单位遵循勤俭办事原则,降低项目工程建设成本,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项目工程因此而产生的结余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按照“使用方向不变、主导产业不变、扶持环节不变”的原则,统筹管理使用。

第二十一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并督促项目使用单位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立足本地实际,建立工程项目的管护机制,加强对已建工程项目所形成资产的管理,落实管护责任,发挥各项资产的最大效益。已建工程项目所形成资产具体的管理要求,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第五章 资金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应当规范管理,公开操作,实行公示公告制、报账制、国库直接支付、政府采购、招投标、工程监理等有效的监管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并将对省级财政的上一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下一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对行政区域内立项的优势主导产业项目进行绩效考评。

第二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实 施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或挤占、挪用、滞留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一经查实,应立即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第二十五条 对违规违纪使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并经查实的项目县,下一不得纳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扶持范围;对违规违纪项目县所在的省(区、市),财政部在安排下度资金时,按违规违纪金额1-3倍予以扣减,并予以通报。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管理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直属垦区的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管理、监督检查等执行本办法。

篇6:央财农业现代化生产资金管理办法

苏财农[2008]252号

各市、县(市、区)财政局: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财农[2008]236号),为加强我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现将《江苏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江苏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二○○八年十一月十日

附件:

江苏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08]236号)和相关财政资金管理规章制度,结合我省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设立和省财政配套安排的用于支持各地优势主导产业和安全高效农业发展、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使用中央和省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建设项目。

第四条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由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农林、水产、农机、水利等有关农口部门积极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实施。各级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管理、组织项目申报及批复等;各有关农口部门主要负责项目实施、主导产业划分、编制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等。项目的审核、监督、检查及绩效考评工作,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开展。

第五条各级财政部门要以现代农业主产发展资金为载体。打造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平台,将相关支农资金逐步加以整合,统筹使用,同时创新机制,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资金投入。

第二章资金扶持重点

第六条资金扶持的原则:

1、特色规模,集中连片。以县(市、区)为单位,重点围绕当地l一2个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集中财力,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在项目实施上要求统一布局,综合实施,区域推进。对同一地区同一主导产业连续扶持一般不超过三年。

2、资金整合,集中扶持。根据中央财政的要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作为今后财政部门资金整合的主要方式之一,不分解到部门、不划分行业,各地要以此为平台,逐步整合相关支农资金,发挥合力,集中扶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3、创新机制,引导投入。各地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创新投入机制,引导“三资”投入农业,推动工商企业、农民能人、合作组织投资加盟,带动农民投身现代农业生产,建立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第七条资金扶持的对象:

1、对农户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成长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有组织的农户等。

第八条资金扶持的重点环节:

l、优势主导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支持耕地质量改善,加强设施农业建设和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建设,强化农机具等物资装备,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支持推进集中连片开发,规模化经营;按照生态、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要求,支持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

3、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支持农业新品种繁育、品种优化改良、新技术引进以及节水节肥、先进耕作、健康养殖、病虫害防治等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强化农民科技培训;

4、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产品加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企业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建立一批集优势产业生产和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群体。各地要根据本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水平,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针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选择

一、两个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支持,不能面面俱到,不得用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建设用于仅供参观的“示范园”等“形象工程”。

第九条资金扶持的标准:

1、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牵头带动或由地方政府组织推动,以农户为主体新建或扩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可采取对农户直接补贴的形式,对于发展优质稻麦产业的,省补资金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给予补助;对于发展粮食以外优势特色产业的,省以上财政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1/3给予补助;

2、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通过上地流转、旨在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而新建、扩建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省财政将给予不超过新增投入10%的资金补助。

第十条资金扶持的方式。对直接承担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日的单位和农户个人,可以采用贷款贴息、以奖代补、以物代资、先建后补等多种投入引导手段支持主导产业发展,尽量减少对企业的直接无偿投入。补助原则上以货币补贴为主,鼓励通过一折通发放,对采用实物补贴的,原则上应通过县(市、区)级统一采购或招投标。对发展优质稻麦产业中“五有五统一”服务的,也可以采用专业化服务形式对农民进行补贴。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十一条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按以下程序申报:

l、每年年初,省财政厅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控制指标,会同省农林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省级农口主管部门制定当扶持的重点产业,划定产业实施区域,确定项目资金控制指标,并下发项目申报指南。

2、各市、县财政部门根据省下发的项目申报指南和资金控制指标,结合当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实际,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按照“看得见、摸得着、有指标、能考核”的要求编制项目申报材料。各县(市)直接报省;市辖区由市审核后汇总报省。

第十二条申报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应符合以下条

件:

1、必须符合地方农业产业规划,属于县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2、体现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在品种、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具有先进性;

3、具备一定规模和产业基础,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实现规模化生产;

4、产业链完备,营销、加工能力较强,重视品牌创建,注重安全、高效、环保;

5、有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所带动,坚持市场化开发建设原则,市场主体与基地农户形成产、供、销利益关系,切实带动基地农户增收。

第十三条项目实施单位可以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乡镇政府等。实施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与基地农户实行订单生产,并能带动相当数量的农户;二是对基地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疫病防治、标准化生产指导等服务,并能提供种子、饲料、肥料等支持;三是对基地农户的产品应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

第十四条申报项目需报送以下材料:

1、正式申报文件及《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一式二份,分别报省财政厅(1份)和省有关业务主管部门(1份);

2、《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实施)情况表》(汇

总)。表中的项目建设内容要尽可能填写详细,统一用Excel格式编制;

3、企业、合作组织营业执照,与基地农户约定单、收购合同、合作协议、农户档案、参股证明、供种合同、技术服务协议等;

4、采用实物补贴的,必须在标准文本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环节中注明补助标准和数量;

5、征用农民土地进行规模化种养殖或工厂化生产的项目,需提供有关土地流转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第四章项目管理

第十五条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配合。各级财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牵头组织作用,要与农林、水产等农口部门密切配合,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做到既分工又协作,切实调动农口部门的积极性,共同组织好项目的实施。

第十六条细化项目实施方案。省批复的项目建设任务和补助资金下达后,项目实施单位要按批复要求细化项目实施方案。要按“有指标、能考核”的要求,细化项目实施的具体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细化建设内容和资金预算,资金要重点用于生产性支出,与现代农业生产无关的支出要坚决剔除。细化的实施方案由市、县(市)级财政部门会同相关农口部门审核,并报省备案,作为项目实施、报账、检查和验收的主要依据。

第十七条提高项目实施质量。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制度管钱、制度管事、制度管人”。要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抓住项目实施的关键节点,推行专家评审制、GPS定点定位制、政府集中采购制、公示制、预算审查制、项目监理制、竣工验收制、项目档案管理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进度,提高项目质量。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市、县(市)财政部门会同相关农口部门组织验收。

第十八条规范项目运作机制。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机制。对企业的补助、奖励要与企业消化本地农产品、扩大基地规模、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挂钩;对农户的补贴要明确标准和补贴方式,切实落实到户到人,防止挤占挪用;对工厂化育苗中心,农产品加工、储藏、流通等企业生产经营性项目,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第十九条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实施区域的明显位置设置项目标识牌,标识牌应注明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建设时间、项目负责人等。

第五章资金管理

第二十条各地要按照中央和省有关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并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为平台,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按照“整合存量、位化增量”的要求,有进有退、突出重点,对管理分散、用途相近、支持环节交叉的专项资金要予以合并或取消,要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第二十一条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项百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项目资金依据《江苏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苏财农[2002]14号),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报账单位统一在县(市、区)财政局。项目资金要按规定用途使用,不得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建造房屋、购置车辆、通讯器材以及发放人员工资补贴等与主导产业发展无关的支出。各地不得在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中提取管理工作经费。

第二十二条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拨付资金,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各县(市、区)财政局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情况进行报账。项目验收前,按项目资金90%实施报账,余下的10%待项目验收合格后报账。

第二十三条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本级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对弄虚作假或挤占、挪用、滞留资金的,一经查实,应立即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中央财政将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考评制度,省级财政部门对行政区域内立项的优势主导产业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各地在项目实施完毕并组织验收后,要及时将项目实施情况形成总结报告报省财政厅及相关农口部门。省财政厅将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绩效考评。对项目实施成绩突出、效益显著、管理规范的市、县(市),省财政将给予表扬,并在资金分配上给予倾斜;对没有完成项目实施任务,滞留、截留、挪用或者不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的项目承担单位和相关责任部门,省财政将责令整改,并取消其下项目资金申报资格,对有关市、县(市)将扣减下省级补助资金指标。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实施)情况表(汇总)

填报单位:财政局(盖章)

一、基本情况合计****产业****产业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建设地点-

建设内容

其中省以上财政资金支持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亩)

新增效益(万元)

补助农户数量(人)

补助农户金额(万元)

是否成立专门组织机构

制度建设情况(好\中\差)

与农口部门配合情况(好\中\差)

二、投入情况

(一)财政资金投入情况

省以上财政投入资金

地方整合其他财政资金

1、其他渠道省以上财政资金

其中:

1、2、...2.省辖市财政资金

其中:l、2、...3.县、市(含乡、镇)财政资金

其中:

1、2、...(二)社会投入情况

金融信贷资金****产业备注

篇7:央财农业现代化生产资金管理办法

一、现代渔业实施目标

现代渔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主要是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地方整合资金,集中投入现代渔业建设,开展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和规模化水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扶持和引导渔业企业发展健康水产养殖生产,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同时,通过省级配套现代渔业资金扶持水产加工业,提高水产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产业整体效益。通过项目实施,2012年力争实现新增养殖水产品产量3万吨、水产加工能力2万吨、新增优质水产苗种2亿尾(粒),新增产值5亿元的预期目标。

二、项目县及指标控制数

2012年现代农业(渔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由省政府确定的霞浦、蕉城、长乐、连江、福清、秀屿、晋江、漳浦、东山、诏安、长泰、光泽、清流共13个县(市、区)组织申报。各项目县应根据现代渔业生产发展情况,按照不超过2011下达各县资金数(含省级现代渔业配套资金扶持水产加工项目资金)的120%组织项目申报,以县为单位认真编制2012年现代农业(渔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省财政厅和省海洋与渔业厅将根据各地项目申报情况,结合2011现代渔业生产发展项目执行情况(包括项目完成情况、项目总结报送情况及综合绩效考评情况等),予以批复实施。

三、扶持环节与建设内容

2012年现代渔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以水产养殖业作为主导产业和扶持重点,继续把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和规模化水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作为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关键环节和建设内容,继续把水产加工项目建设作为省级配套专项资金支持的关键环节和建设内容。

㈠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一是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对老化池塘实施挖深、塘形改造、固基、护坡、进排水系统、投饵机、增氧机等基础设施规范化改造建设等;对宜渔土地(水面)实施池塘开挖新建、台面修整、设施配套等;强化技术培训,建立养殖生产记录、用药记录、销售记录等制度,积极提升现代渔业生产发展水平。二是设施养殖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塑胶养殖网箱基地建设和工厂化养殖基地建设,建立具备较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的设施养殖基地。

㈡规模化水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结合全省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发展规划,建设一批以水产养殖优势品种和特色优质种苗为主导的规模化繁育基地。重点扶持具有较大规模的苗种繁育场,改善育苗生产条件,增加仪器设备配套,结合优质养殖品种繁育的保种、引种和亲本更新,建立规模化、标准化水产苗种繁育场。加强水产种苗繁育基地的技术创新,提升品种选育和研究水平,提高水产优良品种覆盖率,促进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㈢省级水产加工项目建设。现代渔业省级配套资金重点扶持水产加工环节。重点扶持方向和建设内容为:一是鱼类精深加工技术开发与规模化应用。重点为:中上层低值鱼类精深加工(如鲣鱼罐头、鱼糜制品)、淡水鱼产品加工技术应用和规模化生产;鱼类产品加工生产线的改造和先进生产线的引进。二是海参、贝类、甲壳类精深加工技术开发与规模化应用。重点为:低温干燥技术、热变性温控技术、高温瞬时杀菌、罐头加工技术、酶技术、新型包装技术等在海参、贝类(特别是鲍鱼、牡蛎、螠蛏)甲壳类、加工中的应用;国内外先进加工生产线、发明专利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应用。三是藻类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重点为:新型海藻即食食品的开发及规模化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应用;先进加工生产线的引进和技术改造。四是水产加工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开发及应用。重点为:水产品加工中降低能耗的干燥工艺、水产品保鲜运输、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节能技术、新型烘干设备、节水等节能减排低碳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四、资金用途与补助标准 ㈠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

1.项目补助资金用途。项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所需的挖深、塘形改造、固基、护坡、进排水设施、投饵设施、增氧设施等基础设施规范化改造建设;用于设施养殖基地生产基础设施的新建、改造和配套,如塑胶养殖网箱、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玻璃纤维钢新型材料筏架的构建、鱼池增氧加温、标准钢架大棚、水净化处理等设备购臵、改造等。

2.项目资金补助标准。①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项目建设标准按福建省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标准(详见《2012年福建省现代农业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项目申报指南》(闽海渔〔2012〕135号)的附件1《福建省2012年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项目建设要求》)执行。标准化池塘建设项目方面中央财政资金(下同)补助每亩不超过1600元。②设施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根据不同类型分别补助:塑胶养殖网箱按口补助,补助标准为不高于1000元/口(全塑胶浮球型);标准钢架大棚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补助标准为不高于80元/m;单个项目补助资金不超过200万元。

㈡规模化水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⒈项目补助资金用途。项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水产引种驯化繁育所需改扩建规范化的育苗池、蓄水池、水净化设施等生产设施建设。

⒉项目资金补助标准。每个标准化水产主导品种优质种苗规模化繁育基地财政补助资金不高于项目新增投入的三分之一,单个企业最高补助资金不超过200万元。

㈢省级水产加工项目建设

⒈项目补助资金用途。项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新产品开发等。

⒉项目资金补助标准。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原则上不高于企业实际投入的三分之一,单个企业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五、申报条件

⒈项目重点建设内容应符合当地主导品种产业发展重点和

2方向,围绕解决制约水产养殖业、加工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产业带动作用强,有利于主导品种、特色品种的产业化开发。

⒉当地政府积极支持,有明确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项目投资主体明确,建设资金到位,原则上要求一年内完成。

3.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单位申报资质应符合有关要求,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其中池塘基地连片规模海水300亩以上、淡水30亩以上,项目完成应通过设区市组织的项目验收;设施养殖基地建设连片规模不低于如下标准:工厂化(钢架大棚、标准化养殖池、循环水)养殖规模5000平方米,新型塑胶养殖网箱200口(全塑胶浮球型,单口面积不小于5.76平方米),深水养殖大网箱10口(金属网箱最小不小于10米×10米/口),等等。

4.水产优质苗种繁育基地要求项目申报单位必须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土地证或土地租赁合同20年以上的证明等有效合法证件。同时要求海水育苗场占地面积25亩以上,建成后育苗池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并配套相应的亲鱼培育池、渔排等养殖设施;淡水育苗场占地面积150亩以上,其中池塘面积100亩以上,并配套暂养池、催产池和孵化设施等。项目应按照不低于《福建省水产苗种场建设规范》(DB35/T1074-2010)和省级水产良种场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建成后生产管理应遵守《福建省水产苗种场生产管理规范》(DB35/T 1075-2010)。省级水产良种场和农业部水产新品种苗种基地将优先扶持。水产优质苗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必须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申报项目在拟建地点的规划设计平面图。

5.水产加工项目建设要突出重点,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具体项目单位原则上由省级以上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承担,按高标准新建的水产加工企业申报不受此限制。项目实施单位申报的项目,其建设内容不得与以往已支持的项目和今年已申报的项目重复。

六、申报程序及要求

各项目县(市、区)应根据本地渔业发展规划,按照连片规模化建设、整体推进的原则,制定建设计划,根据本通知精神组织项目单位编制项目申报材料,并以县为单位编制2012现代渔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格式详见附件1),内容包括主导产业发展状况、2011年项目实施情况和成效、2012年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投入概算(总投入、地方财政投入和申请省以上财政投入情况)、支农资金整合方案、资金具体用途和补助标准、组织保障措施、项目目标以及预期效益等方面。项目实施方案在上报省财政厅和省海洋与渔业厅前,应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初评。

各项目县(市、区)项目申报需提供的材料包括: 1.县(市、区)级财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联合上报现代渔业项目资金请示文件;

2.2012年 县(市、区)现代农业(渔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建设情况汇总表(加盖财政和渔业主管部门单位公章,Excel表格格式见附件2);3.2012年 县(市、区)现代渔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4.专家组对2012年现代渔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的初评意见(附初评意见原件1份及评审组专家名单);

5.2012年 县(市、区)现代渔业项目建设分布图,即项目实施地点的县(市、区)行政图和村镇位臵、实施地点的地理信息图;

6.按照项目申报建设情况汇总表顺序,各具体项目的申报材料(含标准文本及必要的证件、声明等附件材料等,申请资金超过100万元的项目需另附详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标准文本格式见附件3,其中标准化池塘建设项目只需按照闽海渔〔2012〕135号文件要求填写项目申报表标准文本即可)。

项目所有材料必须统一使用A4纸张打印装订或复印(建设分布图除外),汇总表统一用Excel表格格式。申报材料报省财政厅和省海洋与渔业厅各2份,同时将电子文档通过省财政厅及省海洋与渔业厅内部网络上报或发送到邮箱,要确保电子文档与纸质文件材料的一致性。项目申报单位要对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所有材料复印件应加盖公章,并附复印件与原件一致、申报材料真实性的声明。

七、项目批复

省财政厅、省海洋与渔业厅将对各项目县上报的项目实施方案和具体项目的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或实地考察,综合各申报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基础条件及当地实际情况等因素,批复实施方案。经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将作为项目检查验收和绩效考评的依据。核定的项目实施方案如有调整,须报省财政厅、省海洋与渔业厅批准。省级将对不符合要求的申报项目资金额度予以调整,项目县资金控制数以调整后的指标为准。

八、工作要求

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项目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充实现代渔业项目工作班子,加强现代渔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沟通协调。认真组织人员编制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和具体工作计划,明确以企业、合作社等为项目承担单位,落实项目实施地点,严格按照项目任务书进行资金配套。项目实施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项目责任书,明确职责,任务到人,落实到位。

2.进一步提高项目编报质量。各项目县财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6月25日前,向省财政厅和省海洋与渔业厅报送现代渔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申请报告、实施方案并附相应的项目申报材料。各项目县(市、区)应做好项目实施方案的评审工作,切实编细、编实、编准项目实施方案,加强对申报材料的把关,对于申报项目不认真、不规范的地方将调整资金分配数,对于在项目申报和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项目县资格。

3.进一步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各项目县要按照《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1〕68号)和《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财农〔2011〕333号)有关要求,严格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项目县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各地要严格按照中央财政有关规定和本地制定的管理实施细则,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管理和使用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严格规范资金用途,加强资项目的日常检查督查。加强与相关支农政策和项目的衔接配合,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力度,做大资金规模,着力支持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

4.进一步做好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积极向政府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争取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介,宣传财政支持现代渔业的政策和成效,扩大社会影响力。随时掌握和总结发展优势特色、安全高效渔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及时上报。项目县要建立月报制度,每个月要向省财政厅、海洋与渔业厅报送项目进展情况,同时至少要报送一篇有关现代渔业项目建设的动态信息(进度表见附件4),省财政厅、海洋与渔业厅将定期通报项目进展和信息报送情况。认真做好总结和数据统计工作,将工作总结和统计报表(详见附件5-8)于2012年12月10日前上报省财政厅、海洋与渔业厅。

5.进一步严格检查验收。项目实施期间,省财政厅、省海洋与渔业厅将组织有关专家成立督察小组,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项目完成后,省财政厅、省海洋与渔业厅将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整体验收,考核组将根据检查情况、项目总结、项目验收报告等对各地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对项目任务完成不好的地区给予通报批评,并调整下一资金额度。

附件:1.2012年 县(市、区)现代农业(渔业)生 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2.2012年 县(市、区)现代农业(渔业)生 产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建设情况汇总表

3.福建省现代农业(渔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申报文本 4.现代农业(渔业)项目实施、资金拨付进度表 5.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支持主导产业和关键环节 情况表(总结用表格)

6.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整合情况表(总结用表 格)

7.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成效情况表(总结表 格)

8.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分行业投入情况表(总结用表格)

主题词:渔业 生产 资金 指南 通知

篇8:央财农业现代化生产资金管理办法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DEA-Tobit模型;使用效率;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F323.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1-0568-04

收稿日期:2014-12-17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编号:Y201329486);浙江省农业厅软科学重点课题;浙江省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新苗人计划)(编号:2013R412048)。

作者简介:续竞秦(1977—),男,河北邢台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农业经济学领域研究。E-mail:xu_jingqin@163.com。

通信作者:吕艳华,硕士,从事农业园区绩效研究。E-mail:hhxkj06@163.com。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现代农业园区集科技开发、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能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随着现代农业园区在促进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背景下,园区的建设发展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相关研究积累相对薄弱,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农业园区内涵与类型特征[3]、功能定位[4-5]、运行管理机制[6-7]与发展模式[8-9]、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0-12]等方面。最早涉及园区评价研究领域的是美国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针对美国“硅谷”的发展,论述了世界第一个园区的形成[13]。近年来,王丽娟等分析运行模式在绩效表现上的差异,合作社主体型园区综合绩效表现最好[14]。熊瑞权等则分析了企业主导型园区在资金方面具备很强的优势,但在示范带动、科研开发等方面仍存在不足[15]。

2010年,浙江省政府做出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普遍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为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做强做大农业主导产业,2011年根据财政部精神,浙江省农业厅与财政厅共同设立了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专项,主要用于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培育、产业层次提升和科技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建设,并制定了专门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管理办法》。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4年5月,浙江省已建立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点138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创建点394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921个;省级考核认定已建成现代农业综合区3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99个、特色农业精品园314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达156.6亿元,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培育、产业层次提升和科技推广示范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然而,由于现代农业园区产业类别众多,建设重点各异,原有建设基础也各不相同。如何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绩效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目前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结构与流向有何特点,资金使用流向与结构对园区发展绩效有何影响,如何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流向与绩效,等等均是政府与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相关政策的基础。

为此,本研究以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投入项目为对象,基于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基础数据与实地调查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定量测算不同园区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绩效水平差异,进而采用Tobit模型定量揭示影响园区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绩效的决定因素,以期为政府部门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投向、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提供决策参考。

1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浙江省农业厅统计数据,通过浙江省农业厅走访,收集浙江省农业园区资金投入来源结构和资金在基础设施、设备购置和科技推广等使用流向数据,通过查找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自评报告整理园区建设效果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园区进行系统分类。

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实地考察以及走访省农业厅、县农业局等地,对园区的建设经营主体、建设规模、土地产权结构、资金投入结构、投入产出情况及周边农户家庭基本人口、土地资源情况、基础设施装备建设、经济效益、相关政策等情况进行访谈,对部分园区进行了实地调研验证。

选取2011年浙江省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建设规划中已经公布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数据,根据《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农[2009]342号)的定义,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是指财政部设立的用于支持各地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的专项资金。本研究考虑到省级财政资金辐射带动效益,将对园区建设产生效果的资金均划入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文中数据包括特色农业精品园和主导产业示范区共138个园区,其中覆盖杭州、宁波、湖州等11个市,含茶叶、蔬菜、果品、花卉、中药材、食用菌、桑蚕等7大农业产业(浙江省财政资金扶持产业还包括畜牧产业,由于畜牧产业统计指标与其他相差较大,本文暂不考虑)。

nlc202309021429

2资金使用效率分析

2.1效率评价方法

本研究把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看作是独立的决策单元(DMU),采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核算各园区的生产发展资金使用效率。一般而言,DEA方法可以从投入或产出2个视角来核算DMU的绩效水平。投入视角是指在保持现有产出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使投入最小化;产出视角则是在保持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产出最大化。另外,根据规模报酬是否可变,DEA模型可区分为基于规模报酬不变(CRS)假设的CCR模型和基于规模报酬可变(VRS)假设的BCC模型,前者核算决策单元的综合技术效率,后者则给出决策单元的纯技术效率。而且,通过公式“规模效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可以计算得出DMU的规模效率。考虑到现代农业园区可以控制的主要是投入变量,因此,最终选择了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可变假设下的DEA模型进行绩效得分测算。

在规模报酬可变(VRS)的一般性假设下,决策单元i(i=1,2,…)投入导向的绩效水平可通过求解如下线性规划问题估计得到:

2.2资金使用效率核算

将浙江省7大农业产业的138个现代农业园区定为决策单元(DMU),由于仅测算资金使用效率,且现代农业园区资金投入在核心区与辐射区均具有产出效果,所以利用非参数的DEA方法,以资金为投入指标,以核心区亩均增收、辐射区亩均增收为产出指标,测算得到园区的相对绩效得分。保持现有的产出水平,其他园区实际的投入产出量为参照,效率值反映了被评价园区的投入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减少所能够达到的最低值。当效率值等于1时,则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最低的,即决策单元点位于前沿面上,为技术有效单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DEA方法是一种相对有效性评价方法,测得的效率值大小仅表示相对大小的程度,不代表绝对值,即 θ^=1的决策单元说明其相对于其他的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的使用更有效。

图1为不同产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纯技术效率值(VRS)分布情况,图2为园区不同运营主体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纯技术效率值(VRS)分布情况。

3生产发展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测度技术效率时,上述标准的DEA模型使用的是现代农业园区可以控制其数量的可控投入变量,考虑到园区运营主体、地理区位、产业类别等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述绩效得分,即园区资金使用效率,故本节利用Tobit模型,根据不可控的投入变量来解释效率得分的分布情况。

3.1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以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绩效得分为因变量,将DEA初始绩效得分对外生环境变量进行回归,构建模型如下:

式中:θ^i是决策单元i通过DEA方法获得的初始绩效得分。投入到园区中的生产发展资金能否得到有效利用,还会考虑到园区经营建设主体,例如,农户参加农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可能比单一的种养大户自主经营更有规划地去使用生产发展资金,Subjtij为一组园区经营主体(设“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科研院所”3个虚拟变量,“种养大户”为基准组)。在资金投入总额不变的条件下,在资金来源上,建设主体可能会更珍惜自筹资金的使用,来自于省补和地方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可能会低于自筹。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初期,投向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生产发展资金对园区建设效果可能会优于投向设备购置和科技推广的资金,所以,本文控制了资金来源比例和资金流向比例。资金投入来源包括省补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为避免多重共线性,模型中控制了省补和自筹比例(Reproi,Reseli)。已有文献中习惯上把农户农地投资分为2类:与地块相连的长期投资(例如打井、施用有机肥等)和与地块不相连的长期投资(例如购买拖拉机或役畜等)。根据本研究资金流向指标考评级,在以往文献投资类别中新增科技推广投资,即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主要流向分为基础设施投资(与地块相连)、设备购置投资(与地块不相连)和科技推广投资,模型中控制了基础设施和科技推广投资比例(Infrai,Techi)。

同时,本文也控制了园区初始特征变量,包括园区初始种植规模(Scalei)、园区类型(Parki,精品园=1;示范区=0)和所在地理位置(园区所在地理区位按照浙江省统计年鉴一般划分,Areai,浙东北=1;浙西南=0)。Industryim为一系列产业变量(设果品、花卉、桑蚕、食用菌、蔬菜和中药材6个虚拟变量,茶叶为基准组),用来考察生产发展资金的使用绩效是否会随产业不同而有显著差异。βi、ηi为回归系数,α为常数项,ε表示误差项。

参考文献:

[1]杨涛,朱博文. 城市化进程中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园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6(24):229-230.

[2]许越先,陈建华,杨文志. 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65-208.

[3]张天柱,廖海. 现代农业园区的内涵及我国农业园区的发展[C]//中国农学会. 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 北京:中国农学会,2007:345-347.

[4]张长海.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模式探索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1):224-226.

[5]魏德功. 现代农业园区成长期的功能特征与风险防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5):15-18.

[6]黄修杰,储霞玲,黄丽芸,等. 不同经济背景下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机制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94-297.

[7]王丽娟,王树进.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运行模式与绩效关系的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12,30(1):117-120.

[8]Dyer J H. Effective interfirm collaboration:how firms minimize transaction costs and maximize transaction valu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35-556.

[9]黄修杰,何淑群,黄丽芸,等. 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综述[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89-293.

[10]吴永兴,李卫江. 现代农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J]. 经济地理,2002,22(5):530-533.

[11]翟虎渠,曾希柏,沈贵银,等.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1):40-44.

[12]肖光明. 大中型休闲农业园区质量等级评价体系——以广东省为例[J]. 经济地理,2007(4):643-648.

[13]Maskey R K.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Outlook on Agriculture,1997,26(1):39-45.

[14]王丽娟,王树进. 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对绩效影响机理研究[J]. 农村经济,2012(6):48-52.

[15]熊瑞权,黄修杰,黄丽芸,等. 不同经营主体现代农业园区运营绩效比较——基于广东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实证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7):190-192.朱金凤,苌道方,林丹萍. 基于成本约束的冷链物流配送网络规划 [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572-575.

上一篇:试用期员工管理制度下一篇:《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