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说课稿

2024-07-02

少年王冕说课稿(精选6篇)

篇1:少年王冕说课稿

《少年王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少年王冕》是一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本着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的原则;在教学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将第二课时作为教学重点来说,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知识目标:扣住重点片断及语句,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种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教学重点是:捕捉文中的重点句子及片断,把“母子对话”、“欣赏美景”当作重中之重,从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好学不倦的美好人格。

难点:课文比较长,如何删繁就简?怎么把握好“孝敬”与“好学”之间的平衡?怎么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品出情意?这是我在课前所遇到的难题,权且作为教学难点。

注意点:这节语文课,事先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体现重中之重,体现学生自我的感悟和表达,通过个性化朗读来突出人物品德。

教学准备:课件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结合高年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情境式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一堂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上课伊始,预设了“看见图上很多好吃的,你会怎么做呢?”这一问题,让学生自由说说,紧接着引出王冕,从而简单介绍王冕,然后问少年时的王冕是怎样一个人呢?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样的设计符合当代学生心理,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学习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2、自主式教学法

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设计了学生自由品读“母子对话”,体会人物心情的自主式的教学方法,还进行分角色赛读。课堂通过这一形式一下就活跃起来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3、情感式教学法

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设计了情感式教学。首先让学生找到了体现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品德,然后紧扣第4自然的重点字词,体会两个“舍不得”说明了什么?可能有的学生说:“‘舍不得吃’说明了孝敬母亲。”有的说:“‘舍不得花’说明了勤奋好学。”体验到了王冕的可贵品质后,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深挖教材的教育意义,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吃”和“花”两方面的情况,对照王冕,进而受到思想教育。这也符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育思想。

三、说学法

1、读中悟情法

在本课教学中,突出“读”的训练,把“读”贯穿全文。采取了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赛读等多种形式,坚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自读自悟”,做到与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首先由学生自由读,在读中找出体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其次,在教学第二段、第四段时,采用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赛读,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品德。这样一读,不仅大大节省了教的时间,而且增加了学生自己读课文、体会文中思想感情的机会。

2、分析法

如课文中一句,王冕母亲让他去给人家放牛,他却说:“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是不是他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他为什么这样说?还有“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你认为他“明白了”哪些道理呢?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大胆发言,各抒已见。

3、看图表达

幻灯片出示书上配图,请你仔细观察这幅插图,能否用一些好词佳句来描述你看到的美景吗?

学生:会说一些词:如,引人入胜,五彩缤纷、晶莹剔透„„

(从各个角度,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受到“人在画图中”美的熏陶。)

四、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水果图。让学生自由说如果有很多好吃的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可能只想到自己,引出王冕,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反思与少年王冕的差距,从而更深地感悟王冕孝敬母亲的品质,激发学习兴趣。

2、品读课文。

(1)回忆课文写了少年王冕的哪两件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利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本环节的设计也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

(3)、围绕中心,主动探究(教学第2、5自然段)

教师出示重要句子:“母子对话”.哪些字词体现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的品德?

指导朗读。(这一环节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

(4)、学习第5自然,朗读课文。

欣赏雨后美景,说说感受?并问这个时候你想怎么做呢?(可能学生会说背下来,画下来,抄下来等),让学生得到口语表达的训练。

3、课堂延伸

(1)、欣赏墨梅图以及故事《墨梅》。

(2)、阅读《儒林外史》第一回。

篇2:少年王冕说课稿

少年王冕说课稿1

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少年王冕”一文中景物描写的内容,方法和作用;

2,体会景物描写在写人,叙事类文章中的价值并学习表达,运用。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微课资源的使用学习,帮助教师和学生以学习《少年王冕》中景物描写为例,感受景物描写的细腻传神,并学习表达,掌握方法。

2、体会景物描写在写人文章中的作用,并能以此为例,学习景物描写在写人、叙事类文章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导入。

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写人或叙事的文章中常常会有景物的描写。不是写景类的文章为何要写景?今天我们将学习《景物描写为文章“锦上添花”》。我们以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少年王冕》一文为例。请同学们先阅读这篇课文。

二,朗读欣赏,感知景物描写的内容

《少年王冕》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通过王冕语言、行动、心理的具体描写给我们读者刻画了一位孝顺懂事、勤奋好学的优秀少年的形象。除了人物的刻画,文中的景物描写也极为细腻传神,值得细细品味。

1、首先我们来看这段景物描写的内容。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画面,这段话描写了哪些景物?(配乐读)

2、出示语段: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3、这段话描写的.是雨后的美景,依次写了天空中的云、阳光,山上的雾气、岩石,山下的树木,湖里的荷花、荷叶。我们读来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三,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1,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番美景的?我们再读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呢?

2,预设:

①作者描写有序,从“天空—山上—山下—湖里”,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给我们呈现了立体的画面。

②画面的色彩丰富,黑,白,红,绿,色彩对比强烈,色调彼此协调。

③对称手法的运用,山上,山下的景物彼此呼应,文字也是彼此对称。

④动词传神,把景物写活。如“镶”“透”“洗”,把整个景物描摹得动态十足。

3、小结写景的方法。(作者描写有序;画面色彩丰富;对称手法的运用;动词传神,把景物写活。)

四,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段“景物描写”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我们还要思考为什么要在这篇人物故事中,这样不惜笔墨、细致地写景物。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呢?

1、出示:(景物描写一般有以下两个作用: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2、推进故事情节。)

2,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王冕看到美景后的心理描写。

3、面对雨后的美景,少年王冕产生了美妙的想象:“人在画图中。”他为没有画工把这景象画下来而可惜,于是立志自己学画荷花。可见,文中的景物描写是王冕作画的原因,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推进了故事的情节。

五,举例体会景语深意

1、师:会写文章的人,从来不会忽略景色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我们以《嫦娥奔月》中的一段写景描写为例。说说作者景物描写的用意。

预设:月夜的美景衬托了嫦娥的美,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

2,我们以后在写人或叙事的文章时,也可以试着发挥一下景色描写的作用。

六,学习回顾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对于文中的景物描写,我们要关注景物描写的内容,即写了什么,还要关注景物描写的方法,就是怎么写的,最后我们还要探究写景的意图,为什么写。

七,学习总结

我们在景物描写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有序描写;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注意语言的准确,生动,使景物描写细腻传神。除了写景的文章,在写人或叙事的文章中,我们也不可忽略景物描写的作用,在恰当之处让景物描写为我们的文章“锦上添花”。

八,课后作业

背诵“少年王冕”中的景物描写,丰富自己的积累。

学习指导

使用此“微课”资源的教师(学生)可以先阅读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少年王冕》一文。通过阅读,体会文中少年王冕的人物形象,感受少年王冕的优秀品质。在此基础上重点学习人物故事中景物描写的运用。再读其他写人或叙事文章中关注有没有景物描写,多积累,多感悟,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配套学习资料

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

制作技术介绍

教学视频以录制PPT的方式,运用Camtasia工作室

少年王冕说课稿2

说教材

现就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少年王冕》,来谈谈我个人在课堂互动方面的感想。设计教案时我力争体现如下理念:一、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在问题中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互动;二、重视朗读情境的创设,在多样性的朗读感悟中实现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互动;三、重视思想情感的感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实现学生情感的互动。

因此,我主要遵循以上理念来设计这堂课。

说理念

一、在逐层的问题中,实现互动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不应该让教师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应该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此时,问题是显得如此重要。

课文描写少年王冕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刻画人物的人格魅力:一是他的.孝顺母亲,二是他的勤奋好学。对此,我做如下设计:

在教授这一课的一开始,我是从文本出发,在母亲对王冕说的一段话中,让学生思考母亲当时的心情如何;再让学生感悟面对母亲的决定,王冕是如何回答的;在他的回答中让学生思考王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而在这一层层的问题中揭示少年王冕对母亲的孝顺,从这一点出发,再回到文本,让学生找表示王冕孝顺这一方面的语句,从而来更加深入地感悟他的孝顺。另一方面,我以一个贴近学生想象思考的问题:一般的孩子等牛吃饱了你觉得他会做什么?来引出王冕是如何做的,从中你感受到王冕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逐步地感悟王冕的勤奋好学,清晰地呈现少年王冕的形象。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目的是要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

二、在多样的朗读中,实现互动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于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光看,光理解,光分析,不读,是不会有真正的体验和感受的。要学得充实,学得深刻,课堂上多样的读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新大纲也明确指出:“朗读是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因此,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我都设计了多样性的朗读。个别读,齐读,男女生分读,师生配合读等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感悟文中所要传达的、学生需要理解的感情。如我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母亲的不舍与无奈,在读中体会王冕的懂事孝顺,在读中体会王冕的勤奋好学,在读中体会王冕的善于观察,在读中体会王冕的自信,等等。因此,整堂课,通过朗读,学生从文本中清晰地感受少年王冕的形象,认识到他的孝顺懂事,体悟到他的勤奋好学,从而对照自己,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产生敬意,促使自己也向王冕靠拢,达到让学生在这种读的互动中,悟情,品味王冕的人格魅力,达到文本和学生互动的效果。

三、在情感的体验中,实现互动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因此在对课文情感的深入感悟中,我主要让学生把自己放在课文情景中,人性相通,人情相通,学生内心将有什么样的感受,把文本内容和自身实际联系起来,也就能很好的达到这种情感上的互动了。因此,我在学了课文的内容之后,以:“作为同时少年的你们,此时有什么话想对王冕说”这样一个问题来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达到一种情感上的互动。

理想课堂是学生的梦想之旅,在这里,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赢得效率;在这里,他们学会朗读,学会感受,不断地生长梦想,满怀激情地与书本拥抱;在这里,他们敞开心灵,放飞梦想,畅所欲言。教学,从互动开始!

少年王冕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谭文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少年王冕》(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少年王冕》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2篇课文。它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赞扬了少年王冕孝敬母亲的美德,表现了他勤奋好学、善于观察等优良品质。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具有深刻教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教材。

新课标中对五六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作者思想情感;敢于提出自己看法。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受年龄限制,对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等优秀品质缺乏联系实际,仍停留在字面意义上。

结合本文特点和5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揣摩语言,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能力。

体会并学习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

其中,教学重点是:揣摩语言,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能力。

教学难点是:体会并学习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话题设置法、指导阅读法,媒体演示法,启发想象法。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发现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大板块展开。分别是:

板块1 师生对话,导入新课

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王冕相关知识。课上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王冕的才能。

之后出示导语:王冕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他从小养成的好习惯,今天,让我们走近少年王冕,看看他小时候是如何努力的?我们也来学习和借鉴一下。

板块2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进行理解,扫清阅读障碍,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特征。

检查学生字词的识记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指导。

字音易错的字,如闷、腌、耽、载。

字形易错的字,如耽、秦。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纠正字音,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相互交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板块3 精读赏析,体悟情感

第一部分:1—4自然段

教师出示主话题:你从1—4自然段的内容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怎样的王冕?

学生轻读课文,把描写王冕和母亲语言、行为的句子划下来,交流讨论。

指名学生回答自己所划句子,然后问学生“你喜欢哪处?为什么呢?”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或者动情地朗读课文当中语言的句子,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让学生再整体读一遍这部分课文,把王冕的孝顺好学和母亲的疼爱之情读出来。体会王冕的思想品质。

第二部分:5自然段

教师以多媒体展示王冕的画作《墨梅图》,出示主话题:王冕以画梅著称,传阅后世,他是如何喜欢上画画的呢?

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交流讨论,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对这段景色描写的感受。

指名学生回答,然后问学生:这段描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你发现美的眼睛读读课文,想想你看到了怎样的美?使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赏析课文内容。

让学生再美美地读一遍这段,思考:如果是你遇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想做什么呢?学生交流讨论。

第三部分:6—7自然段

教师出示主话题: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王冕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的品质?

学生自由朗读6、7自然段,交流讨论。深入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板块4 放飞想象,拓展深化

通过读最后一段,让学生思考:母亲心里在欢喜什么?她心里怎样想的?学生发挥想象,交流讨论,写一段话。

联系实际,让学生说说:你喜欢王冕吗?喜欢他什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学习王冕的优秀品质。

三、说板书设计

少年王冕

孝顺母亲 勤奋好学

细心观察 刻苦学画

此板书清晰直观,简洁灵活。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少年王冕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少年王冕》是义务教育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第24课。这是一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课文对原文进行了改编,改编后的文字,前一件事“辍学放牛”,写得细腻,刻画的很传神;后一件事“学画荷花”,写得简略。两件事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孝心”来写。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极利于学生细读,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教育意义。

二、说学生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能整体感受到王冕的“孝敬”和“好学”,但如何寻找文本中独特精妙的表达方法,对文本作多元的理解,使一个平面呆板文本丰满起来,对学生来说,可能就难以把握。

三、说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以老师的`讲解或学生的集体讨论来代替学生个人的阅读,也不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触摸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物思想情感,在通过诵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即“扣读导悟,读中见悟”;另一方面,注意整体感悟,切忌烦琐,抓住关键词语来切入,获取“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四、说目标

设计教案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将第二课时作为教学重点来说,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扣住重点片断及语句,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种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是为了孝顺母亲美好品德,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教学重点:捕捉文中的重点句子及片断,把“母子对话”、“欣赏美景”当作重中之重,从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亲美好人格。

难点:课文比较长,如何删繁就简?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把握“孝敬”?怎么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品出“孝敬”?这是我在课前所遇到的难题,权且作为教学难点。

注意点:这节语文课,事先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体现重中之重,体现学生自我的感悟和表达,通过个性化朗读来突出人物品德。

教学准备:课件

五、说流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下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扫清障碍。

2、欣赏美景,引导背诵。

3、细读理解,品味孝心。

4、拓展视野,课堂延伸。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扫清障碍

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理解王冕美好的品德,在第一课时,我就与学生共同了解了王冕的家庭背景,熟读了课文,感知了课文大意。因为理解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丰厚的知识积淀基础上的。

第二环节:欣赏美景,引导背诵

由于第一课时的铺垫学习,学生已经感知了课文。上课伊始播放课件,伴放牧童曲,增强直观感受,让学生欣赏雨后美景,入情入境,打开学生语言话匣子,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引导学生与课文所写的段落进行对照,在伴乐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具体说说雨后景色美在哪里?让学生感受地上的“红”“青”“紫”“绿”和天上的“黑”“白”的颜色美;感受湖里荷花苞上“雨水点点”“晶莹透亮”的艺术美;感受“镶”“透”“洗”用词准确,让人身临其境,学生就能会意出“人在画图中”的意境美。此处利用光盘课件里的动画及配乐朗读,不但让学生欣赏美而且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学生融入教学中,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和教师更好的融洽。

这一段是积累的重点,我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只有王冕能发现如此美的景色呢,并立志从小学画荷花?自然诱发了学生寻找出原因:“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不少道理。”这其中就有欣赏大自然道理,还有“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的道理,由此激发了王冕学画的信心和决心。了解这段课文的内在联系,读书明理→欣赏美景→诱发动机→下定决心,学生背诵起来就不会太困难了。

少年王冕说课稿5

《少年王冕》说课这篇课文叙写了王冕少年时代放牛、学画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他自小达观、孝母、勤学的优良品格,饱含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和钦佩的思想感情。在课文第6段中,讲了王冕用了三个月时间学画荷花,但没有具体写王冕是怎样学画,于是我安排了一次小练笔,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王冕在这三个月中是怎样学画的。一阵沙沙的写字声后,学生交流了:“白天,王冕仔细观察荷花,把荷花的形态熟记于心,晚上回家就在油灯下回忆荷花的样子,然后画下来。母亲让他早点休息,但王冕依然在油灯下刻苦地构线,涂色……”有的同学写到:“王冕开始画得很不好,他想放弃,但他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情,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经过努力,他画的荷花越来越好。”……通过练笔,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王冕的刻苦好学。学完了课文,我说:“同学们,王冕的孝敬母亲、刻苦好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同学们内心肯定有很多感触,你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吗?”同学们发言踊跃。最后我总结道:“同学们,王冕的家境如此贫困,但他在逆境中刻苦勤学,最后成为一位大画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非常懂事,对母亲非常孝顺。我想,当我们还在抱怨父母对自己照顾不周的时候,还在对父母挑三拣四的时候,当我们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时候,当我们作业没有认真完成的时候,当我们成绩大踏步地退步的时候,当我们每天捧起父母为我们准备的丰盛的晚餐的时候,当我们穿起漂亮衣服的时候,当我们拿着父母给我们的零花钱乱买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当在坐的每一位同学想到我们优越的生活条件是由父母创造的时候,想到我们拥有如此优越的学习条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听完我的话,教室里一片沉寂,我想,我的话至少在孩子们的心中激起了一片涟漪,或许会对他们今后的行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吧?

一、教材分析

《少年王冕》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4课。这是一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根据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各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基本特征”为理论指导,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本着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的原则;在教学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将第二课时作为教学重点来说,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知识目标:扣住重点片断及语句,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种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教学重点是:捕捉文中的重点句子及片断,把“母子对话”、“欣赏美景”当作重中之重,从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好学不倦的美好人格。

难点:课文比较长,如何删繁就简?怎么把握好“孝敬”与“好学”之间的平衡?怎么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品出情意?这是我在课前所遇到的难题,权且作为教学难点。

注意点:这节语文课,事先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体现重中之重,体现学生自我的感悟和表达,通过个性化朗读来突出人物品德。

教学准备:课件

二、说教学方法

在诸多的教育教学论著中都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那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结合高年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情境式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一堂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上课伊始,预设了“看见图上很多好吃的,你会怎么做呢?”这一问题,让学生自由说说,紧接着引出王冕,从而简单介绍王冕,然后问少年时的王冕是怎样一个人呢?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样的设计符合当代学生心理,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学习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2、自主式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设计了学生自由品读“母子对话”,体会人物心情的自主式的教学方法,还进行分角色赛读。课堂通过这一形式一下就活跃起来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3、情感式教学法

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设计了情感式教学。首先让学生找到了体现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品德,然后紧扣第4自然的重点字词,体会两个“舍不得”说明了什么?可能有的学生说:“‘舍不得吃’说明了孝敬母亲。”有的说:“‘舍不得花’说明了勤奋好学。”体验到了王冕的可贵品质后,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深挖教材的教育意义,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吃”和“花”两方面的情况,对照王冕,进而受到思想教育。这也符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育思想。

三、说学法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面临这样的社会,学生既需要知识,更需要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古人云:授人之鱼,只供一餐之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因此,教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整堂课,自始至终都渗透这一思想,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结合课文教学,在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学会以下学习方法:

1、读中悟情法

由语言文字材料构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从古到今,“读”一直是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因为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领悟,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表达。在本课教学中,突出“读”的训练,把“读”贯穿全文。采取了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赛读等多种形式,坚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自读自悟”,做到与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首先由学生自由读,在读中找出体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其次,在教学第二段、第四段时,采用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赛读,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品德。这样一读,不仅大大节省了教的`时间,而且增加了学生自己读课文、体会文中思想感情的机会。

2、分析法

如课文中一句,王冕母亲让他去给人家放牛,他却说:“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是不是他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他为什么这样说?还有“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你认为他“明白了”哪些道理呢?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大胆发言,各抒已见。

3、看图表达

幻灯片出示书上配图,请你仔细观察这幅插图,能否用一些好词佳句来描述你看到的美景吗?

学生:会说一些词:如,清香诱人,五彩斗艳、晶莹剔透……

(从各个角度,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受到“人在画图中”美的熏陶。)

四、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水果图。让学生自由说如果有很多好吃的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可能只想到自己,引出王冕,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反思与少年王冕的差距,从而更深地感悟王冕孝敬母亲的品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的目的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的,这也是本环节设计的根据,从而为课文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品读课文。

(1)、简介王冕。

(2)、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布置活动内容:自由读后,进行赛读。指导朗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利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本环节的设计也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

(3)、围绕中心,主动探究(教学第2、5自然段)

教师出示重要句子:“母子对话”.

哪些字词体现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的品德?

指导朗读。(这一环节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

(4)、按照时间顺序,多年后有很大不同。有什么不同?

(5)、学习第5自然,朗读课文。

欣赏雨后美景,说说感受?并问这个时候你想怎么做呢?(可能学生会说背下来,画下来,抄下来等),让学生得到口语表达的训练。

3、课堂延伸

(1)、欣赏二十四孝图的两幅图。《卧冰求鲤》、《戏彩娱亲》

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孝敬长辈的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联系实际,你喜欢王冕吗?喜欢他什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做呢?

4、诵读与欣赏

篇3:《少年王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少年王冕》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4课。这是一篇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 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 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 从小替人家放牛, 但仍不忘读书学习的故事。全文脉络分明, 语言朴实无华, 细读之下, 感染力强, 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基本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 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方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难以体会到位, 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此外, 学生的书写也有所欠缺, 概括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 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 学习理清课文层次。

4.理解课文2~4节内容, 感受王冕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和好学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2~4节内容, 感受王冕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和好学精神。

教学准备

投影片, 课前查阅资料,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 《墨梅》穿插其中:我们每天的语文课都有课前三分钟诵读, 今天课堂搬到这里也不例外。

一、导入

1.刚才同学们背诵的古诗中有一首《墨梅》, 知道是谁写的吗?你知道他吗?

2.生交流资料, 并问收集资料的途径。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 但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 还要学会取舍, 把自己最想知道、最感兴趣的资料记录下来, 刚才几位同学的资料取舍得很好。

3.入题 (师述:王冕元末明初人, 是一位成就很高的诗人, 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诗。作诗不拘常法, 语言质朴自然, 寄意深远, 著有《竹斋集》。他更是一位成就很高的画家, 尤其以画梅花著称, 《墨梅》就是他的一首题画诗。他一生孤傲, 鄙视权贵。《中国历史名人传》称赞他:“堪称儒林楷模, 学者榜样”, 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那么他的少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 去了解、去感受王冕少年时期的故事。)

板书:24少年王冕

二、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语言风格和现在有所不同, 课文较长, 多音字较多, 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

出示难读的句子, 指生读, 适时出示多音字“载”。

zǎi:表示年, 如一年半载, 三年五载;表示记在书报上, 如记载, 转载。

zài:表示用交通工具装, 如载货、载重;表示充满, 如怨声载道;表示乃、于是, 如载歌载舞。

读后评价:看来同学们用心读书了, 多音字读得那么正确, 句子也读得很流畅。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红色的字是我们本课的生字, 字音同学们都读正确了, 书写你能提醒同学们应该注意什么吗?

生说, 描红。

2.请同学们把这些难读的句子放到课文里去朗读, 边读边思考:课文分别写了王冕几岁时的事情?你是通过哪些语句知道的?

3.浏览课文:哪几节写十岁、十三四岁呢?其余的呢?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写什么?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同学们, 我们抓住了课文里一些有用的信息, 如:“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了”,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 就可以理清课文的思路, 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就好像要到一个地方去旅游, 知道了这个地方的全貌和游览的路径, 这对我们深入了解课文是很有帮助的。

三、品读2~4自然段

认识一个人, 往往是通过他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来加深体会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4节:你从少年王冕的语言和行动中读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划出关键词句, 写下你的理解和感受。

1.生读、思、画、写, 师巡视个别辅导, 了解学习情况。

提醒: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看来同学们都做到了。

朗读便于记忆, 默读便于思索, 读书时一定要做到字字入目, 字字入心。

2.全班交流。

(1) 语段一:王冕说:“娘……闷得慌……带几本书去读呢。”

生读句, 说理解, 再读句, 这是人物的语言。 (板书)

“闷得慌”是什么意思?

王冕不想读书了吗? (不是) 你怎么知道不是呢?

生交流:

生1: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生2:“每天给的点心钱……柳树阴下看书。”

如学生能找到:你真会读书, 知道联系后文。如生找不到:读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要联系上下文, 同学们再读读后文。

生谈理解:

舍不得花:意味着没有早点, 饿肚子。

积攒一两个月:不是一天两天, 而是一连几十天。

偷空:抽时间。 (与学生学习现状作比较)

旧书:强调“旧”字。

师过渡:就是这样一个勤奋好学的王冕, 现在却要放弃学业,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聆听母亲的一番话, 从中你听出了什么?

(2) 语段二:“孩子呀, ……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年成不好:收成少。

这几年:不是一年两年, 而是一连好几年, 也可能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一直不好。

只靠: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 顶梁柱倒了, 没有别的收入来源。

针线活:古代女子不能随便出门找一些挣钱的活计, 况且她们裹着小脚, 行动也不方便, 只能在家里做一些针线活, 一针一线一天能挣多少钱?

这点钱:与这些钱的区别。

据《儒林外史》中记载, 王冕父亲去世后, 王冕母亲变卖了家中值钱的东西, 现在确实一无所有了。要读好这段话应该读好哪些词语?指生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 老师确实听出来了, 王冕家里确实贫穷, 已经供不起王冕读书了, 即使王冕再喜欢学习也不得不放弃学业, 所以王冕对母亲说:“娘……”

第一, 无奈:请同学们再读读母亲的话, 你还能读出什么?

不是我要耽误你:母亲也不愿意让王冕辍学。

只好: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实在:经过了各种努力都无济于事, 即使有一点点希望母亲也不会这么做。

师:你就是那个无奈的母亲, 你会怎么对王冕说?

指生读, 评价。

第二, 疼爱, 愧疚, 难过, 不舍。

刚才我们说读书要联系上下文, 你再往后读读, 相信你会有更深的体会和发现。

(3) 语段三:“你在这里……”

小心什么?

为什么是早出晚归? (做事勤快)

牵挂:母亲在家里也会提心吊胆, 坐卧不宁。

含着眼泪:为什么是含着, 而不是流着?

师:天下哪有不疼爱孩子的母亲, 从母亲再三的叮嘱, 从母亲闪烁的泪光, 我们读出了母亲对王冕的疼爱、不舍与牵挂, 当她下这份决心该是怎样的矛盾重重和万般无奈呀!

指生读。

别人的孩子都在学堂里读书, 而自己的孩子却要在河边放牛, 母亲的心里该是怎样自责、愧疚、难过呀!

指生读。

所以, 王冕说:“娘……”原来王冕说在学堂里闷得慌是为了安慰母亲而撒的一个善意的谎言。再指生读。

(4) 王冕说他在学堂里闷得慌是不是也是内心真实的感受呢?

快活的原因是什么?

是的, 同学们, 王冕看着母亲的操劳与煎熬而心里难安, 未能减轻母亲的负担, 多么懂事孝顺的王冕!你就是王冕, 你来读:“娘……”

(5) 配乐:男女生分读。

师:身为母亲都望子成龙, 可是生活无靠, 难以维持, 母亲矛盾地拉着王冕的手说 (女生读) :“孩子……”

身为儿子, 眼看着母亲这几年含辛茹苦, 日夜操劳, 受苦受累, 王冕很心疼, 对母亲说 (男生读) :“娘……”

身为母亲, 深知儿子勤奋好学, 可是丈夫早逝, 无力供学, 哪怕有一点点的希望, 她也不会让儿子辍学, 耽误他的前程, 母亲无奈地对王冕说 (男生) :“孩子, ……”

身为儿子怎能不知道母亲心中的煎熬, 他要为母亲分忧, 他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王冕懂事地对母亲说 (女生读) :“娘……”

师:母亲舍不得让儿子辍学, 但又实在没办法, 王冕舍不得放弃学业, 但更不忍心让母亲难过,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母慈子孝、母子情深!

齐读整段。

同学们, 好茶要品, 好的文章更要品,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少年王冕的语言, 再联系上下文, 我们就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读出了一个懂事孝顺 (板书) 的王冕。你还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读出了他的懂事孝顺呢?

生答。

王冕的懂事孝顺不仅表现在语言上, 更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的真谛, 所以从今天起让我们学会爱我们的父母吧!

篇4:少年王冕对字谜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出身于贫寒的农家,少年时白天替财主放牛,边放牛边在青石上写字画画,晚上便到寺庙里去借长明灯读书。长大后,因未考中进士,一气之下,归隐九里山,卖画为生,其画多作墨梅,在当地颇有名声。

王冕少年时替财主放牛时,有一年到了年终该领工钱时,突然财主出难题,说:“你得先回答我一个问题,答对了,我就把工钱给你;如果答不上,分文不给。”王冕只好同意:“老爷,您问吧!”财主说:“从前有一帮穷人在锄地,突然挖到一块璧玉,这些穷人叫嚷说:‘这是块宝贝,我们分了吧。’于是他们就把璧玉摔碎了,一人分了一块。但他们哪里知道,这价值连城的璧玉一打碎了就不值钱了。结果,他们仍旧是穷光蛋。这是个故事谜,打一个字,你说是什么字?”王冕立即回答说:“这有何难?这不过说的是穷人分宝贝还是穷,不就是‘贫’字么?”财主没难住王冕,只好把一年的工钱全付给了王冕。

篇5:《少年王冕》说课

一、教材分析

《少年王冕》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4课。这是一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根据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各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基本特征”为理论指导,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本着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的原则;在教学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将第二课时作为教学重点来说,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知识目标:扣住重点片断及语句,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种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教学重点是:捕捉文中的重点句子及片断,把“母子对话”、“欣赏美景”当作重中之重,从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好学不倦的美好人格。

难点:课文比较长,如何删繁就简?怎么把握好“孝敬”与“好学”之间的平衡?怎么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品出情意?这是我在课前所遇到的难题,权且作为教学难点。

注意点:这节语文课,事先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体现重中之重,体现学生自我的感悟和表达,通过个性化朗读来突出人物品德。教学准备:课件

二、说教学方法

在诸多的教育教学论著中都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那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结合高年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情境式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一堂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上课伊始,预设了“看见图上很多好吃的,你会怎么做呢?”这一问题,让学生自由说说,紧接着引出王冕,从而简单介绍王冕,然后问少年时的王冕是怎样一个人呢?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样的设计符合当代学生心理,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学习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2、自主式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设计了学生自由品读“母子对话”,体会人物心情的自主式的教学方法,还进行分角色赛读。课堂通过这一形式一下就活跃起来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3、情感式教学法

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设计了情感式教学。首先让学生找到了体现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品德,然后紧扣第4自然的重点字词,体会两个“舍不得”说明了什么?可能有的学生说:“‘舍不得吃’说明了孝敬母亲。”有的说:“‘舍不得花’说明了勤奋好学。”体验到了王冕的可贵品质后,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深挖教材的教育意义,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吃”和“花”两方面的情况,对照王冕,进而受到思想教育。这也符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育思想。

三、说学法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面临这样的社会,学生既需要知识,更需要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古人云:授人之鱼,只供一餐之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因此,教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整堂课,自始至终都渗透这一思想,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结合课文教学,在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学会以下学习方法:

1、读中悟情法

由语言文字材料构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从古到今,“读”一直是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因为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领悟,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表达。在本课教学中,突出“读”的训练,把“读”贯穿全文。采取了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赛读等多种形式,坚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自读自悟”,做到与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首先由学生自由读,在读中找出体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其次,在教学第二段、第四段时,采用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赛读,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品德。这样一读,不仅大大节省了教的时间,而且增加了学生自己读课文、体会文中思想感情的机会。

2、分析法

如课文中一句,王冕母亲让他去给人家放牛,他却说:“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是不是他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他为什么这样说?还有“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你认为他“明白了”哪些道理呢?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大胆发言,各抒已见。

3、看图表达

幻灯片出示书上配图,请你仔细观察这幅插图,能否用一些好词佳句来描述你看到的美景吗? 学生:会说一些词:如,清香诱人,五彩斗艳、晶莹剔透„„(从各个角度,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受到“人在画图中”美的熏陶。)

四、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水果图。让学生自由说如果有很多好吃的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可能只想到自己,引出王冕,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反思与少年王冕的差距,从而更深地感悟王冕孝敬母亲的品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的目的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的,这也是本环节设计的根据,从而为课文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品读课文。(1)、简介王冕。

(2)、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布置活动内容:自由读后,进行赛读。指导朗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利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本环节的设计也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3)、围绕中心,主动探究(教学第2、5自然段)教师出示重要句子:“母子对话”.哪些字词体现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的品德? 指导朗读。(这一环节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4)、按照时间顺序,多年后有很大不同。有什么不同?(5)、学习第5自然,朗读课文。

欣赏雨后美景,说说感受?并问这个时候你想怎么做呢?(可能学生会说背下来,画下来,抄下来等),让学生得到口语表达的训练。

3、课堂延伸

(1)、欣赏二十四孝图的两幅图。《卧冰求鲤》、《戏彩娱亲》 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孝敬长辈的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2)、联系实际,你喜欢王冕吗?喜欢他什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做呢?

4、诵读与欣赏

选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诵读。

篇6:少年王冕的评课稿

本节课王老师立足于课文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课上,老师先让学生把感悟最深的句子用“——“画出来进行交流。文中的这些语句看似浅显,学生好象能理解。但那样的理解实质是表面的,朦胧的。只有通过教师细致地朗读指导,适时地补充课外资料,为学生创设情景,才能使学生走进教材,真正理解王冕画得好是勤学苦练的道理。

文章的第五小节描写一个夏天傍晚,雨后的荷花的美景是本文的重点朗读内容。其中几个词语是读懂、理解句子的关键词。老师利用课件,结合荷花图让学生来理解。如:让学生看到那光亮透明的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这样“晶莹”这个词就迎刃而解。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荷花的.美,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乡愁》阅读练习下一篇:珍惜才能成功的名言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