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儿子恋母情结需要父亲多帮忙

2024-06-27

解除儿子恋母情结需要父亲多帮忙(共1篇)

篇1:解除儿子恋母情结需要父亲多帮忙

解除儿子恋母情结需要父亲多帮忙

调查发现:幼儿园男孩恋母比例增加,10岁以后要改很难见效———

幼儿园男孩的恋母情结很严重,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十分严重的男孩子。教育专家指出,3岁之前儿子恋母很正常,3岁以后太多的恋母就很不正常了,如果听之任之,10岁以后要改很难见效。解除儿子恋母情结最有效的方式很简单,父亲抽出时间多陪儿子。

调查:幼儿园男孩恋母情结达30%

北京凯博智能全纳幼儿园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国3岁到7岁的男孩中,20%左右的城市男孩子有恋母心理倾向,其中3%较为严重。同年龄段的农村男孩子10%左右有恋母心理倾向,其中1%较为严重。一般男孩子在5岁到7岁左右有明显的恋母情结表现。

最近,该幼儿园又调查发现,幼儿园期间的男孩子恋母情结比例增大,已经接近30%左右。“有的男孩的恋母情结很严重,甚至出现了问题十分严重的个例。”我国幼儿潜能开发专家、北京凯博智能全纳幼儿园园长尹红博说,“比如有的男孩子每天都要抱着妈妈的胳膊睡觉,甚至要摸着妈妈的乳房才能睡着等。”

尹红博指出,3岁之前女孩男孩恋母都很正常,但3岁以后男孩子太多恋母就很不正常。尹红博提醒家长,超过3岁的男孩如果有这些表现,则可能患有恋母情结:晚上总要与母亲一起睡眠;总喜欢与母亲在一起;喜欢与母亲相似的人打交道;常常把见到的其他女性与母亲相比;敏感而脆弱,羞怯胆小;表情动作有女性化的表现;离开母亲时情绪激动,难以控制;常与父亲发生冲突等。

剖析:多原因让男孩产生恋母情结

尹红博分析认为,男孩子的恋母情结原因很多。中国许多男孩子与母亲同床睡觉的传统养育习惯,让不少的男孩子从小习惯于把母亲当成保护神,他们甚至要抚摸着母亲才能入睡。加上城市住房紧张,使得这一影响更加严重。

“尽管有些女性为了保持身材等,不愿意对幼儿进行母乳喂养,但仍然有一些妈妈特别疼爱孩子,加上现在只允许生育一个孩子,因此有些妈妈刻意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有些孩子母乳喂养甚至到3岁。”尹红博说,“这个无法不让男孩子产生恋母情结。”

带有恋母情结倾向的男孩中,单亲妈妈家庭比例很大。这些男孩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妈妈的一言一行都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妈妈为自己为生活的付出让男孩子对母亲又感激又崇拜,不少男孩子长大后甚至生活在妈妈的影子里。同样在高层知识分子女性中,由于母亲的情感过度转移到儿子身上,加上儿子本身又比较优秀,甚至超出了理智的范围,让孩子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情感。

尹红博指出,正常家庭中,许多男孩子的父亲由于工作太忙或是对孩子不够关爱,尤其在3岁之前缺乏父爱交流。加上现在男孩子从小生长的环境女性太多,比如99%幼儿园没有男老师,导致一些孩子不得不恋上母亲和更多的女性。影响:儿子找媳妇都要向母亲汇报

研究发现,近些年来由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都格外被娇宠,尤其是母亲更喜欢孩子的依恋和天真,时刻不敢也不舍得放手,人为地延长或加剧“恋母情结”,过多地剥夺孩子与父亲交往的机会。甚至一些男孩一直与母亲同睡一床,而父亲被冷落一边,以致青春期刚刚到来便出现许多问题,一些年轻妈妈常常骄傲地说,儿子如何地黏自己,晚上睡觉必须抚摸她身体的某些部位才能入睡。

“母亲的过分爱怜,会造成男孩的心理幼稚,依赖性强,孤僻不合群,不会与同龄人交往,缺乏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等等问题。”尹红博说,男孩子恋母情结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将对他们的未来成长非常不利。

尹红博说,首先男孩子干什么事都不敢承担责任,惧怕困难,没有勇气,只希望得到别人的呵护,却不懂得去呵护他人;其次有些人甚至会出现变态的精神半分裂,使得他们无法应对挫折,永远都像长不大的婴儿,因此遭到同伴的耻笑和愚弄。

男孩子恋母情结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交友以及婚姻生活。他们只愿意结交比自己年龄大的异性做朋友,因为这些女性带有母亲关爱的烙印;还有的找对象也是找像母亲一样的年龄、特点的,即便是与同龄女孩谈对象,也事事向母亲汇报;还有的甚至产生把母亲当情人的乱伦心态等,值得男孩的妈妈们警惕和关注。

对策:父亲多陪儿子是最有效措施

幼儿教育专家指出,一旦发现孩子有恋母情结的倾向,就应尽快矫治。“我们的研究发现:孩子年纪越小,孩子越聪明,矫治的时间越早,效果也越好。”尹红博说,7岁前的幼儿一般经过半年至两年的矫治,即能得到明显的矫治效果。孩子超过10岁后,则较难治愈。

包括尹红博在内的幼儿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些矫治要点:首先母亲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需要自己学会独立的长大和独立的思考、独立的解决问题。母亲不能过多的包办代替,母亲不能让男孩子感到是他唯一的依赖;引导幼儿独立完成每一件事,可以从小事或孩子喜欢的事情做起;让孩子每天都做同一件事,长期坚持(如,锻炼身体、看书、讲故事、做游戏、散步等);父亲要主动与孩子多接触、交流,带领孩子参与一些对抗性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到阳刚之气;要为孩子创造多与同性伙伴游戏、交流、合作的机会。

在具体操作上,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男孩子从小就要跟母亲分开睡觉,包括英国皇室在内都要求皇子晚上单独睡觉,绝对不能跟母亲睡一床;二是父亲参与养育孩子,这个是解决男孩恋母情结最有效果的措施。

事实上,我国男孩生长的环境不够理想。在国外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男教师都占有相当的比重,而在我国99%的幼儿园没有男老师,小学男老师的比例也非常低。因为国外认为父亲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在欧洲丹麦等一些国家,周六爸爸可以不上班,要求父亲必须陪孩子。而在我国,父亲总是为了工作忙得无暇顾及孩子。尹红博指出,男孩智力的遗传80%来自于父亲,包括父亲在内的阳刚男性对男孩各方面影响都很大。

目前,许多父母都注意了不要给男孩穿花衣服。但更为重要的是,除了父母应该主动地带儿子多跟同性孩子一起玩,父亲们还应该以自己男性的示范,潜移默化儿子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不妨每周抽点时间跟儿子共同“骑马打仗”、爬山、运动、捉蚂蚁等。爸爸不要总以工作忙为借口而疏于陪自己的儿子。

现在许多父母仍在不自觉地重蹈覆辙。人们总以为爸爸更亲女儿、妈妈更亲儿子是天经地义,却忘了自己格外亲子女的时候,还应该加倍地鼓励和引导男孩去崇敬父亲、女孩去理解母亲。(邓兴军)

人类恋母是先天之性,特别是在孩子的眼里,母亲是寄托、是依靠、是关怀、是保护、是美的化身。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儿童中已出现不少恋母过度面造成心态畸开的事例,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又往往是母亲过度的溺爱孩子所造成的。心理学家认为,小孩子幼儿期恋母视为正常,进入学龄期后,孩子在社会心理发展方面变得上进、勤勉、自信、合作,开始有独立意识。此时,恋母太过则易造成心理障碍。

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使许多父母变得神经质,还因为一些夫妻关系不好,或两地分居,或离异后母亲单独带孩子,或因为母亲曾多次流产、保胎等特殊心境下得子者,使母亲产生了心理变态,将孩子当成感情的特殊寄托,当成宣泄温柔感情的特殊对象,借助孩子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这是最难改变的悲剧。有的还会延续到晚年,成为“变态婆婆”,把儿子当成感情上的私有财产,容不得他人介入,甚至视儿媳为“敌人”,正是在这种温存的依恋中,潜伏着孩子心理变态的危机,也是导致孩子不良性格的心理误区。

常见病态影响如下:

1、造成孩子依赖性变态人格,即:“被动——侵犯人格。”其表现为:执拗,以自我为中心,而且生活能力差、易怒。他们既处处需要父母帮助、陪伴,又要挑剔反抗父母,使父母无所适从;既有幼儿式的感情心理——依恋(被动),又有霸王式的冷酷脾气(侵犯性),形成了矛盾的双重人格。这种孩子最难管理,也最难相处。

2、影响家庭关系。许多女性把孩子看得比丈夫还重要,孩子也与父母疏远,难听父母的话。受到小小的责备就觉得委屈,搬来母亲当“救兵”,夫妻间常因孩子发生争吵。

3、因过分亲昵而丧失孩子气。母亲将业余生活多用在母子之间,使母子关系有时如亲密朋友一般,易与外界隔绝,使孩子变态早熟,感情像大人一样纤细,神经变得十分敏感;而另一方面,孩子对自身以外的真实世界完全是闭塞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之中,自然无法理解同龄的儿童,即使某方面出类拔萃,也决非是幸福的孩子。

4、亲昵刺激过多造成神经质,感情丰富而脆弱,不爱活动,对生活不感兴趣,易患“抑郁症”、“孤僻症”、“社交恐怖症”等。男孩子恋母过重过久则易失去男性气质和魅力。由于受母性“同化”太多,易对女性进行模仿,长大后甚至可能发展性变态,且难以适应其它女性。成家以后,幼年在父母面前的表现又是要重演,继续扮演依赖与攻击的双重角色,即“情感上永远长不大的男孩”。这是女人最怕、最难相处的外强内弱型的男人。“恋母症”的矫正方法:

一、母亲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变态心理,不要给孩子强化和暗示,即表露出孩子的特殊性、重要性。感情“粘合度”要降低,不要被过去不幸的心理背景所左右,不能感情用事,过于迁就。6-13岁属儿童的“情感断乳期”,要及早培养孩子独立性。

二、分床制:6-7岁开始让孩子单独睡一个小床(有条件者可以从幼儿开始),这样也有助于提高母子睡眠的效果。

三、注意巧妙利用时机培养独立性:如3岁左右入幼儿园时开始沿用园内习惯:自己吃饭,自己睡觉。上小学开始规定新的独立生活内容及新的生活方式。利用孩子对新生活的向往,提出要求。

四、培养独立性和自信心:对于生活中必要的自我照顾小事,要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总怕做不好,有危险,一看做错了就插手。要肯付出成长的代价和“学费”,谁都不会喜欢一个生活能力极差的“大小孩”,那样也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及交往愿望。

五、观察法:带着孩子到有教养的亲朋好友、邻居家去走走,利用其信用性战胜自身弱点,又可扩大孩子交往范围,转移和淡化“依恋母亲”的情感。与人交往是孩子的一种基本需要,千万不要扼杀这种需要,局限这种需要。

六、环境疗法:把孩子的小房间或小床布置得有儿童特色,有他喜爱的东西、陪伴物,使之喜爱自己的小天地。还有“角色互换法”、“活泼脱敏法”、“厌恶疗法”等需要心理医生用集体疗法等方式帮助训练。

“恋母症”有一定的“粘合力”,母子难分难解。不下大决心,采取一定方法训练,是难以奏效的。在实际生活中要因人而异,坚持训练,不怕反复,直到形成独立性的新习惯,这也标志着母子心理健康地渐渐成长。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现状下一篇: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