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对儿子的爱称大全

2022-11-15

第一篇:父亲对儿子的爱称大全

父亲对儿子的忠告美文(定稿)

朱熹(公元1130~1200年),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人,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你作为长子,要起表率作用。每天要早晚读书学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多向老师请教;随着大家平时的惯例,不能懈怠。平时多思考,遇到有疑难的地方,就要用小册子随时记下来,等见到老师询问,不能放过。凡是听到老师教诲的语言,回到自己的住处,要思忖其中切中要害的部分,每天摘记,到时候要看。见到有好文章,要把它抄录回来。

不得擅自出入,与人来往。有人初来,要请问老师,应当见的就见他,不应当见的就不必往来。平时有人来跟你见面,也要启禀老师后再回报他。除此外不得出入一步。

一定要敬重别人,不得傲慢放肆,懒惰冷淡。言语须要谨慎恰当,不能嘻笑喧哗。凡事要谦虚恭敬,不得盛气凌人,免得自取耻辱。

不能饮酒,免得精神空虚,荒废学业;也怕酒后言语差错,损己伤人。这些尤其应当深深警戒。不可背后议论别人过错,言说别人的长短和是非。有人向你谈这些事,也不要回答。在老师面前,尤其不能说同学的短处。

交朋友要慎重而有选择,虽是同学,也不能没有亲疏的区别。这些都应当向老师请教,听他教诲。一般来说,待人忠厚老实,能指责自己缺点和过失的,是好朋友;那些阿谀奉承、出言轻薄、傲慢放荡、引诱人做坏事的,是坏朋友。假如按照这个标准来找朋友,自己也只可看清五至七分,再向老师请教,进一步审查,那就百无一失了。但是我担心你志向情趣卑下平凡,不能克制自己,不乐于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这样益友虽不想疏远也自然而然地疏远了;损友虽不想亲近却日益亲近了。这就需要严加检查约束,纠正革除自己的弱点。不要逐步染上这些坏习惯,自己进入小人的圈子。如果这样,即使有贤良的师长,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

见到别人有良言美行,就虚心地把它记录下来,看到别人的好文章胜过自己,就拿来熟看,或者记载下来,进行探讨,一直到向他看齐为止。不论年纪大小,只要是好的,就一定要汲取。

以上几条,务必严格遵守。还有没谈到的,可以根据前面说的举一反三,其道理大抵不出勤、谨二字。假如能遵循它,则会上进,会有无限的好事。我虽不敢说,但我暗自为你祝愿。假如不这样做,你就会一落千丈,有许多坏事在你面前降临。我虽不想说,但还是不免为你担忧。

其实,你如果好学,在家中就可以读书习文,讲明义理,不一定非得远离父母,于千里外求学。可是你已经不能这样,自己不好好学习,也没什么可期望了。然而我现在还是把你打发出去,是担心你在家中为世俗杂务所扰乱,不能专心。又因为父子之间,父亲也不能日夜对你督促责备,家中也不便于你结交朋友增广见闻,所以还是叫你出去走一走。假如你到那里,能奋发有为,努力改掉旧习,一味勤快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是有信心的。要不然,我就是白费心思,你还是和在家里一样;将来回来以后,依然故我。如果真是这样,我不知你将有何脸面回来见你的父母亲戚、同乡、朋友呢?

记住,记住。希望你早起晚睡,不要辱没了生你的父母。就在于这一次了,千万要努力!

第二篇: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告诫(推荐)

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告诫

1.说话要用脑子, 做事慎言, 话多无益.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 以为人家给你笑脸就是欣赏, 没完没了的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讲出来, 结果让人家彻底摸清了家底.还偷笑你。

2.遇事不要急于下结论, 即便有了答案也要等等, 也许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答案, 要学会换位思维. 3.对小人一定要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实在不行把属于自己的空间也关给他们,站他们如莺燕舞般陶醉吧.大人大度量.惹着小人就等与惹了麻烦,所以要敬而远之. 4.这世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要参与评论任何人,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谁也没有理论依据来介定好人与坏蛋,其实就是利益关系的问题. 5.做事情一定要事先设立道德底线,小偷也清楚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偷的.所以说事情万万不可做绝,落井下石的事绝对不要干,给人方便给已方便. 6.对于那些经常找你麻烦甚至欺负你的人,能忍则忍,没必要时刻与莽夫过不去,但一定要给他攒着,新仇旧怨积累起来,正义和真理就属于你了,那么瞅准机会一定要彻底教训他一次,在法律赋予的权限以内,往死里揍,让小子永远记住:除了你爹,没人会惯你这些臭毛病. 8.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背后算计你的小人永远不会消失,这是中国特色,小人不可得罪,同样小人也不可饶恕,这是万世不变的真理,说到底小人也有心小的一面,对待这种人要稳准狠,你可以装做什么也没发生,天下太平,万事大吉,然后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毒攻毒,让小子知道:小人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做好人要有水准,做小人同样有难度. 9,对待爱你的人一定要尊重,爱你是有原因的,不要问为什么,接受的同时要用加倍的关爱回报,但是千万不要欺骗人家的感情,爱是最珍贵的财富,这是你用钱买不来的财富.不要让事业上的不顺影响家人,更不要让家庭的纠纷影响事业.那样做很不划算,家人和事业都受影响,甚至损失.男人要善于扛事,要把眼泪咽下去.记住:轻视人家付出的情感就等于蔑视自己,玩物丧志,玩人丧德,爱人是一种美德. 10.背后夸奖你的人,知道了要珍藏在心里,这里面很少有水分.当面夸奖你那叫奉承,再难听些叫献媚,你可以一笑而过,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也许不久就有求于你,对于那种当众夸奖你的人,就疏忽不得了,也许你转过身去,就用指头戳你,掌握一条原则:逢人多贬自己,少夸别人,选先评优的时候除外. 11.有些人习惯了占你小便宜,小人小肚肠,大人大度量,有机会坑他一把大的,出一次大血,同样让他记住:天下根本就没什么免费的午餐,哪有白拣的便宜让你赚.小恩小惠攒多了就是一个大窟窿,只要接受就一定要找机会回报,行下春风望夏雨,付出就是为了收获,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种子与果实的关系.千万别让天真给害了,记住:人生如戏,都在寻找利益的平衡,只有平衡的游戏才有可能玩下去. 12.患有心里疾病的人是不负法律责任的,可以没有理由的咬你一口,所以对待疯狗级的人物要敬而远之,保持不来往,不交流,退一步,海阔天空,相信疯狂也是一种人格,虽不值得尊重,但自有其存在的道理,生物链少不了这一环. 13,做一个人生的观光客吧,说到底只要与人为善,以德服人,离是非远点,靠家人近点,便有了心安,有了惬意.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坏心情是失眠时折磨出来的,其实现实并没有你想的那样糟糕,生命有高峰也有低谷,根本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邓小平怎么样,三起三落,最后还不是凡是他说了算. 14.所谓的缘分无非只有善恶两种,珍惜善的,也不要绝对排斥恶的,相信擦肩而过也是缘吧,全世界近60亿人口,碰上谁也不容易,所以遇到恶缘,也要试着宽容,给对方一次机会,不可以上来就全盘否定. 15.待人接物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可以老把自己当人物,老拿自己当领导,老把自己当富翁,老以为自己是情圣,老是自我感觉良好,即便真是小有作愚,其实人的最终结局都是一样的,只是你把自己看复杂了,说句俗话: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

第三篇:结婚祝福语之父亲对儿子的祝福

各位敬爱的来宾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对于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自己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儿子和我儿媳的婚礼大典,在此我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的光临!

在这样一个幸福浪漫的夜晚,当我看到这对幸福的新人一起携手步入这隆重而又神圣的婚礼殿堂,在这样一首温馨浪漫的婚礼音乐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场多么庄严而又温馨的婚礼,这让我做父亲的感到非常开心,激动,也让我感到很欣慰!

我要对儿子、儿媳说:从今天之后,你们就已经正式的长大成人了,你们所扮演的角色也会从男女朋友换成丈夫,妻子,你们各自都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一个幸福的家庭需要你们彼此的共同努力去经营,去创造,希望你们在今后崭新的人生旅途,你们要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同时,你们也要不忘父母们的养育之恩,要好好的孝顺你们的父母,你们的幸福也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最后,作为家长,我衷心地祝福你们幸福,我永远地祝福你们幸福! 本文摘自:中国婚庆礼仪网 www.zghqly.net

第四篇:《一位父亲对儿子说的话》

梁 志 荣

鄞鹤,今天晚上接你回家,经过福田区图书馆工地,你又问我了,什么时候才能建好啊。是的,按原来的计划,应该是今年十月就竣工的,但是,你也看到了,现在还只是主体建筑阶段,还有外墙装修、内部装修,然后是购置图书、人员培训、设备调试,早着呢。

跟你说说爸爸小时候的事吧。在我也是三年级的时候,那是一九七八年,爸爸参加了由教育局举办的语文竞赛,因为成绩突出,奖励我的是县图书馆的儿童借书证,班主任叫我下课后到他办公室拿。那时候没那么讲究,不像现在,又是电子芯片,又是摄像扫描的,所谓的证书,只不过是一张64开白纸对折,而且是油墨印的,姓名之类都是自个填写的,照片也不用。如果出生“百日纪念”照不算的话,爸爸真正意义上的照相还是在四年级呢。

星期天,我走进了位于城东那座阴暗、有点潮,弥漫着浓浓的旧书的味道,带有一点神秘的图书馆,面对一排排满满的书架,说真的,那时有点朝拜的感觉;对那些已经被翻得卷起了毛边,却仍摆放得井然有序的图书卡,我感到很神奇,特别是看到别的同学那么熟练地查卡、选书、办手续,我真是羡慕得不得了,甚至他们跟那位图书管理员阿姨毫不拘束的打招呼,我也是恨得牙痒痒的。当然,爸爸很快也融进了书海之中,由老老实实的在每周的周末借一本,到周三周末各一本,甚至更多;国内的、国外的,先是童话集,神话故事,接着是英雄传记、战争小说,然后是月刊、季刊,像《儿童文学》、《少年文艺》,都大量的阅览了;偶尔,也可以用儿童证作抵押,借些《人民画报》、《广东画报》和《解放军画报》翻阅。

虽然有些字不懂,特别是苏联、东欧那些人名、地名,也懒得查字典,但是这不影响我的阅读和理解。不知道你现在这习惯是不是爸爸遗传给你的呢,说到这些,拾起自己儿时的往事,想想爸爸有时候还为此对你大光其火,心里觉得很愧疚,在这里跟你说声“对不起”。

少年时大量的阅读,使我认识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山外有山;学会了应该怎样用文学的手法来描写身边的人、景、物,每一次作文写作,我都有一种兴奋感,恨不得把自己在书上学的都用上去。

很可惜,这座承载着我童年许多梦想的图书馆,在九十年代初,毁于一场大火,现在原址已被建成一个大广场。没印象?下次回家爸爸带你去看看。

当然,我的看书经历应该说更早。一二年级时的暑假,我就爬到家里二楼杂货堆,翻出你大伯收藏的满是灰尘的小木箱,当时他下乡去了。里面除了你爷爷当志愿军时的徽章、证件和笔记本之类,主要就是大伯收藏的连环画,大部分都是打仗的,抓敌特的,也有些西厢记、聊斋之类的小人书,里面除了英雄人物的故事吸引了我之外,那些古代人物形象的白描画法,我也很喜欢,也因此使我迷上了画画。

鄞鹤,你要什么?酸奶还是苹果?

小时候,你一边吃着米糊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跟你妈妈念儿歌,或者跟着录音机播放儿歌的节拍摆弄你的玩具的时候,你不知道,爸爸多开心!当然,有时候,你也喜欢自己看书,虽然很多时候书是给你倒拿着看的,甚至撕着看。在你读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爸爸接你,发现不知道什么原因你拉长着脸,

一问,原来当天老师让小朋友回答关于恒星的问题,你举手举得老高的,可是老师却让别的小朋友回答了,还奖励他一个五角星;你说那个小朋友就是看了你捐给班里读书角的书才知道答案的。看你气鼓鼓的样子,可把爸爸乐坏了。当然了,你后来获得班里“小博士”的称号,我们都替你高兴。

说到捐书,奶奶还跟爸爸抱怨过,说鄞鹤怎么把那么好的书捐了出去呢。其实,正如我跟你一二年级的班主任说过,小孩子能够把一本书看得进去,记得下来,再把大概意思复述出来,那就达到他看书的目的了;当然,也还在幼儿园时,爸爸就经常跟你说了,书买来就是读的,不是买来摆放的,一本书,只有记在自己的脑子里了才是自己的。像你自己说的,要是我想看我捐的那本书了,我还可以再借回来看呀。在这个问题上,爸爸当然是站在你这边的。

鄞鹤,你知道爸爸第一次的检讨书是什么原因吗?

我四年级的时候,《三国演义》连环画开始火起来了,《三国演义》的贴纸,也跟着在男孩子中风靡一时,而我因为会画画,同学们就让我给他们对着画这个,画那个,课间来不及了,就课堂上画,结果,在一节上午的数学课上,爸爸给任课老师逮住了,抓了个现行;我记得老师当时在讲台上拿着画批评我时,底下男同学们可是啧啧称赞呢,结果不仅画给没收了,还要写检讨,请家长。家长就是我爸,也就是你爷爷,爷爷跟数学老师是旧同事;忘了跟你小子说说我们家的家史了,你爷爷抗美援朝回来后,曾经做过小学校长。家长见老师回来后的那个晚上,我的心情呀,我想跟我这学期开家长会回来后,你小子的心情差不多。鄞鹤,爸爸看过你的作文,总的来说,跟老师的评语差不多,条理清晰,叙事清楚,就是好词佳句少了点,这个我想也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自从你喜欢自己挑选书开始,你的藏书中都是以科技类的书为主,那些声音传播、力学结构,肯定不能描述成武侠小说里的电光火石、摘叶飞针吧。不过,既然文学色彩这方面有欠缺,以后咱父子俩还得慢慢修正,多找这方面的书看看,没问题吧?

还是按照时间顺序吧。爸爸五年级的时候,因为看书,也有个故事。五年级了,毕业班,老师利用寒假补课,补课的时间比较灵活,一般是上午两节课,十点多钟就放学了。从学校到家里,得经过邮电局,那里有人摆摊出租小人书。当时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每晚都在连播《杨家将》,每次半小时。那时候不像现在,每有什么电视连续剧推出,同名小说呀、明星写真呀就铺天盖地地出来了,电台在播《杨家将》,而连环画甚至小说,书店都没有,但是,那一书摊就有,可能是老板小时候收藏的,每看一次一分钱,虽然没成套,但是供不应求呀,经常是看了上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下集;有时候,眼巴巴地好不容易等别人看完了,上课铃却很不是时候地响了。寒假补课就不同了,上课的同学少,起码竞争对手就少了一大半,再加上下课随各班情况而定,所以常常可以在书摊那抢得先机。话说有一天,我们班早早下课了,我跑到书摊那抢到了一本没看过的《杨家将》,没有凳子了,就蹲在邮电局门口横放的水泥电线杆上看,结果里面的故事情节太吸引人了,越看越入迷,一不小心,“啪!”,从电线杆上滚了下来,好在当时穿得厚,揉揉摔痛的屁股挪到朝阳的地方又看下去了,我还记得老板当时乐呵呵地问我“有这么好看吗?”

爸爸中学以后的读书故事嘛,就等以后你长大了再跟你说了,连生理卫生一块讲,这个还是我跟你妈在进行胎教时就达成的共识呢。哦,对对,精子卵子是怎么回事你明白。

说到哪儿啦?来深圳之后,有一天,我跟你妈,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你,到

市图书馆看书,对,就是给你买舞蹈服那家店的对面,当时前边还有个读者长廊。不知不觉的,快是下午三点了,我们就决定到外面的面包店买点吃的。当时,店里就三个顾客,我和你妈,还有一位解放军战士。当时驻港部队已经换发新制服了,那位战士应该是驻龙华的部队的,还是旧式大盖帽、肥肥厚厚的军装,穿着解放鞋,军衔是列兵。斜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军用书包,书包里我看都是书,一个军用水壶。他已经选好了包点和饮料,在结帐时,他把他兜里的钱全放在收银台,营业员算了一下,告诉他不够,于是,他先把饮料放回去,让营业员再算,结果,还差一点,那小战士就再把一个蛋糕放回展柜。最后,他接过找回的一毛多钱,转身走了。好一会,我跟你妈才反应过来,你妈说,我们本来可以替他给钱呢。而我却在想他怎样回部队,那时25路车一张票都要五角哩。当天晚上我还就这件事写了稿,投到了《特区报》。

你也体会到,大量阅读书的好处慢慢地表现出来了:知识面广、语言表达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前两年,你们学校的科技节,你的科技图片呀、手工做的风车不是获得了奖吗?你还作为代表到会场主席台上讲话了,虽然你说当时在上面觉得心都快要爆炸了,忘了老师交代过的作自我介绍要特别介绍说是班里“小博士”了;但是,我想说的是,面对着一千多人,当着那么多老师、同学,儿子,你真不简单!当然了,爸爸小时候也不差,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指挥合唱比赛了。书,也使我们做父母的在学习中不断地进步,陪伴着我们一家共同成长,使我们收获更多。在你成长的过程中,爸爸也在反思。当年,爸爸的“健康、正直、责任感”育儿理念得到你幼儿园的园长、老师们的肯定,还让我给全体家长们讲课呢,O三年更被作为候选家庭参加了首届“深圳市十大杰出家庭教育家庭”评选。也许爸爸当年没有处理好,我发现你对于那些对抗性运动不大热衷,什么?哎,这个不能说是遗传了吧?我们曾经怂恿过你参加足球训练班的,也力劝你参加跆拳道训练班,可是你的兴趣不大,想想硬逼着你去吧,那跟别的家长逼孩子学钢琴有什么差别呢?再说了,这方面我们也有过教训的。还记得吗,你中班的时候,有个培训中心来挑小朋友学表演,你被选上了,我们也兴冲冲地给你报名了。可结果呢,第二次训练以后,你就不愿意了,你不愿意一个动作、一句对白来N次的重复;用声嘶力竭,地动山摇来形容你的反抗都不为过,对,反抗,一点都不留情面。结果,我们一家三口只好夹着你这条“牛尾巴” 走了。别笑,说你呢,你不是属牛吗,牛脾气!

上小学以后,对于你的教育,我还出过偏差:为了面子,急于求成啊,攀比啊。结果,打击了你的自信心,也伤害了你的自尊;也曾有过爸爸由于太过于自信,相信你的自制力,结果你有段时间沉迷于漫画,爸爸没能及时发现,及早制止,那段时间你上课都是三心两意的,成绩也掉队了,爸爸承认这方面我有责任,自己做得也不对。不过,在老师反映以后,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终于纠正过来了,最后,也进步了,对不对?虽然,过程有点艰巨。

你们是现代科技进步的最大受益者。这些年,随着各种媒体多种功能的飞速发展,资讯的发达使得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但是,正如电视不能代替广播,网络也不能代替报纸,广播电视更不可能代替学校,无论哪一种都不能完全代替书籍。因为书籍,特别是文字书籍,不仅仅是阅读的过程,还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比较的过程,沉淀的过程,多媒体只能是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让爸爸来比喻,多媒体是快餐,书本是老火靓汤。

你还记得吗,今年暑假,因为你很喜欢那套《透视眼丛书》系列,想再去购买余下几集时,货架是空的,一问,库存也没有了,看你失望的样子,老爸我想

到预订这个方法。预订在二楼管理部办理,那时,人家快下班了,咱爷俩穿过那些安静的读者,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中狂奔,够刺激吧。订书以后,接下来的日子,那种期盼、等待的感觉,跟数着手指头盼望在周末吃麦当劳不一样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让我们展望二十一世纪,写一下二十年后的中国,当时我们深受作家叶永烈爷爷的《小灵通漫游宇宙》科幻小说的影响,对,就像你们现在的《蓝猫淘气三千问》,都尽情展开联想的翅膀,描述公元两千年的时候,已经是家家户户屋顶有停机坪,飞行器、直升飞机漫天飞了。现在回过头看,除了飞行器外,别的同学写的,比如说自动遥控家里的煮饭啊、远距离诊断啊好像都实现了吧,深圳这座城市里,单是满街的汽车,也是当年我们这帮刚刚才实现新年有自己的新衣裳的孩子不敢想象的,倒是怎么处理城市交通堵塞与污染,如何使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的问题成为了现代科学亟待解决的难题。前段时间,你大伯上深圳来,问你以后长大了想做什么,你说你想当个科学家。有理想当然好啊,爸爸不管你以后做什么,重要的是现在多看书,尽量地多了解人们已经探知的世界,广泛地汲取各种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深圳这十年,书城建起来了,成为东南亚最大的购书中心,市购书中心在我们不经意间也推出来了,环境也更幽雅。再说我们家附近吧,莲花山对面规划中的科技书城、市图书馆、还有你学校旁边的福田图书馆,以后你要读书就更方便了。如果让爸爸对你提点意见,那就是以后看书还是得注意眼睛卫生,“一尺一寸一拳头”还是有科学道理的,爸爸、妈妈都是近视,不敢奢望你以后不戴眼镜,最起码你不要那么早得近视,最好度数也不要那么深。

哦,你设定的《探索与发现》节目快开始了,今天放的是什么?《不解的外星之迷》啊。

明天的书准备好了没有?

好好,不打扰你了,声音开小点。

第五篇:当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 当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

当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 当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txt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在听到某些歌的时候会忽然想到自己的往事_______如果我能回到从前,我会选择不认识你。不是我后悔,是我不能面对没有你的结局。

当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当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

小的时候,没有文化的父亲教育儿子:长大了穿皮鞋,当城里人。父亲说,他早年间到城里人家要饭,狗咬他,他拿打狗棍往狗嘴里戳,主人就拿穿皮鞋的脚踢他。

在上世纪80年代的鲁南农村,皮鞋是个稀罕物。“大皮鞋,呱呱叫,上火车,不要票!”小孩们几乎都会唱这段顺口溜。而对于像父亲这些穿了半辈子草鞋、布鞋的泥腿子们来说,皮鞋就是吃香喝辣过好日子的代名词。

记忆里,我第一次穿皮鞋是在1982年。那年我4岁,玩耍时不小心掉进了邻居家的地瓜窖里,摔断了腿。父亲用地排车把我拉到30里外的县城医院里,医生说,这孩子的腿保不住了,恐怕要截肢。父亲跪下就给医生磕头,磕了一头血泡,医生只是叹息。父亲疯了一样拉着我换了一家又一家医院——孩子的脚都没有了,拿什么来穿皮鞋呢?

后来,几乎绝望的父亲把我抱到城郊医院的老先生面前,老先生在我腿上捏了几下,说,这孩子的腿能治。父亲一下子又给生先生跪下了。

穷人家的孩子生命力就是顽强,同病房的几个城里断胳膊的人每天猪肉炖苔菜加白面馒头养着不见好,我吃着母亲从老家里送来的地瓜煎饼和咸菜,腿却奇迹般地好起来。住了20多天,医生就通知我们出院了。

我在床上躺了3个月。一天中午,父母从地里回来,把我抱出来晒晒太阳。院子里有棵小槐树,我扶着它,慢悠悠地站起来,又试着向前挪了一步。“我能走路了!”听到我的喊声,父母从厨房里冲出来,看到我,他们泪水哗哗地往下淌。

那天的午饭,父亲买了五毛钱的豆腐,一家人改善生活——为了给我治腿,我们家已经算作赤贫了。下午,父亲没有下地,挎着炒好的一篮子花生进了城。在我出院后的每周里,父亲都要去这么一趟,先到工人文化宫前卖掉熟花生,再到医院里去拿我一周用的药品。

那晚天黑了很长时间,父亲才顶着一头冰霜回来,进门就到我床前,满脸挂着笑。他变戏法似地从篮子里摸出一双鞋——皮鞋,又从被窝里掏出我的小脚丫,给我穿上,然后心满意足地欣赏着。“我儿子能穿皮鞋了!”他对母亲说。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父亲说那句话时的样子。父亲的话给了我巨大的动力,几年后,我上学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的成绩一路扶摇直上,到高一那年,周围几个村子的人们都提前喊我大学生了。

腊月二十七是我们镇上的大集。我穿着拖鞋,把自己惟一的一双白运动鞋洗了,准备过年。父亲杀了家里的一只羊,到集上卖肉换年货。下午的时候,他买了一双皮鞋——实际上是人造革的,喜滋滋地进了门。人家要20块,父亲还价10块,最后14块钱成交。他一高兴,拿成了两只一样的。父亲不肯吃饭,执意要骑着自行车去换。他回来的时候,外面纷纷扬扬

飘起了大雪,饭已经凉了。

那是我穿的第二双皮鞋。看着头发眉毛上挂着雪花的父亲,我在心里发誓:将来挣了钱,一定给父亲买一双真正的皮鞋。

60多岁的父亲瞒着我到滕州城里收破烂,人家当破烂扔了一双皮鞋,父亲拾回来,准备回家擦洗一下,穿在脚上过年。晚上,一家人围在火炉边烤火,父亲宝贝似地捧着鞋擦洗。那年我上高三,印象里是他穿过的第一双皮鞋。可父亲说,他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到大上海时脚上穿过皮鞋的。看我不信,他有些生气,说:“等你小子将来出息了,就给我买双皮鞋,要最好的!”

我不知道父亲年轻时穿没穿过皮鞋,只是知道,爷爷去世得早,父亲跟着奶奶到处逃荒要饭,再后来挑着货郎担子走街窜巷,挣钱养活年幼的叔和姑,并给他们成了家,自己到30多岁才找到我的母亲。儿子还没长大,父亲已经老了。

我大学毕业领了第一个月的工资,给父亲花80多块钱买了一双百货大楼里打折的皮鞋。父亲不舍得穿,只在过年或走亲戚时穿穿,就收起来。2002年国庆长假,父母一起来济南,父亲脚上穿的就是我给他买的那双皮鞋。他们在我家住了一周,就嚷嚷着回去,父亲说,皮鞋有什么好,捂脚!哪有俺在老家穿布鞋舒服。父亲不知道,儿子买的鞋质量太差,好皮鞋是不捂脚的。我就想着给父亲买双好皮鞋,这一想两年过去了,留给儿子一辈子的遗憾。

2004年3月,父亲走亲戚路上摔倒,高血压引发脑血栓,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最终没有站起来。到了中秋节,我从济南回老家看他,他已经瘦得没有人样。他抓住我的手,要我给他买的那双皮鞋。母亲从柜子里翻出来给他,他拿着鞋哭了。皮鞋,对他来说,已经没有用了。

一个多月后的10月12日的夜里,叔家的大哥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去世的消息。400多里路,我哭着赶回家。母亲说,父亲弥留之际,母亲给他穿鞋,说,老头子,你这辈子落下个残废,到那辈子一定得穿鞋走路啊!

那是一双我早就给他准备的送老鞋——一双布鞋,按照我们老家的习俗,人走是不能穿皮鞋的!

父亲下葬后的第二天,我把当年给他买的那双皮鞋以及他的衣物在他坟前烧掉。火光里,晃动着父亲当年冒雪给我买鞋时的情景。想起那句话:当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当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我止不住泪。

父亲,你知道吗?在城里,也有人穿布鞋,也许只有在那美丽的天堂里,人人才都有皮鞋穿!

上一篇: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下一篇:父亲节短信英语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