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服装设计

2024-06-20

美术教案服装设计(精选10篇)

篇1:美术教案服装设计

http://

初中美术教案:《服装设计与模拟制作》教案设计

[板书设计] 我为校园添色彩 ——服装设计与模拟制作 1.学生装应该具有什么特色? 2.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我们应注意:(1)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2)服装的色彩设计;(3)服装的面料选择。3.小练习:

每人尝试设计男女学生装各一套,并写出设计思路。效果图的绘制:

铅笔画草图→彩笔着色完成 4.小组活动:

各小组讨论并模拟制作艺术节的演出服一套。用碎布头、彩纸或塑料、纸盒等废旧材料剪贴: 画轮廓→剪服装→粘帖

来源:中师教育

篇2:美术教案服装设计

活动目标:

1、根据废旧材料的特点,运用剪、粘、画、拼接的方法设计、制作服装。

2、知道废物利用,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废旧材料,如:报纸、挂历纸、包装袋、塑料袋等;剪子、胶水、双面胶、订书机。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人们的服装,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

3、教师事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服饰样品2-3件让3位幼儿穿在身上。

4、时装表演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流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明星时装队的小朋友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时装表演。”(播放音乐,幼儿模特队上场)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时装的样式、装饰方法。

(1)师:“他们最外面的衣服用什么做的?这几件衣服一模一样吗?哪儿不一样?……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自由交流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幼儿从服装的样式、袖子、做法等地方仔细观察。

(2)探索装饰方法。师:“这些服装漂亮吗?怎样才能使它更漂亮?(幼儿自由回答)以魔术的方式把服装表的更漂亮。

师:“他们是怎样装饰的?”(留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观察想象)

3、开拓幼儿思维,探索服装的制作方法。

以故事的情节引入主题:“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时装表演大会,小动物们想请我们去参加……。

我们就来当回小小服装设计师,为自己设计一套服装,你们想为自己设计一套什么样的服装?”(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出示收集的废旧物品,幼儿讨论想象)师:拿到一个塑料袋怎样才能把它变成服装呢?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和好朋友。

师:“先要怎么样?”(撕领口)教师示范。师:“然后呢?”(幼儿自由交流想象)。

4、幼儿制作服装,教师适时指导。幼儿自由分组选择制作方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并动手制作。

师:“想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的不要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看谁的想法最新颖,谁就是我们班的设计大师哦!

5、幼儿穿上服装,自由评价。

师:“你做得是什么服装?你觉得自己设计的服装什么地方最好看?为什么呢?讲讲大家听一听?“你最喜欢谁的服装?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6、师幼共同进行时装表演。

教学反思:

传统的教学地点是学生在教室上课,老师是以“粉笔加黑板”为教学工具,这样学生的课堂空间太小,缺乏创新思维、思路狭窄,不知道自己所做所学是否与企业一致,碰到问题束手无策,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举一反三地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尝试下面的做法:

(1)、课堂教学走进企业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模式,在于其成功地实施了双元制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和内涵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双元制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与技巧的培训。理论教育注重实用性,并与实际紧密相连,服从时间需要,整个教学是针对企业的需要来展开的,整个培训内容是在国家培训大纲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较好的保证了学生训练项目与毕业后工作的接轨。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是教学的宗旨。让企业走进学校、学校走进企业,通过校企结合使企业的血液得于常流常新,给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校企结合使学校的教学方向跟紧企业发展方向;从而做到洞悉市场行情,为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为服装教育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让课堂走进市场

职业教育如何把握市场需求的脉搏,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加速顺利的走向市场,服务市场经济,这是个崭新的问题。对此,我对服装结构制图教学课堂地点进行了大胆尝试,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出教室,走向市场,走向商店,进行真刀实枪的课堂教学。如我们在上西服驳领配领时,教材的配领方法没有对领面进行翻领与领脚的分割,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西服的领面是进行分割的,其作用是工艺成品之后更服贴。如果光在课堂上直接讲解领面与领脚分割、教他们如何制图,学生会被动接受,但是学生学习求知欲激发不起来。因此,我尝试进行改革,要求学生通过对市场西服领子结构造型的直接感受,弄懂为什么要分割,分割有何好处,如何合理分割等等。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增加了我开设第二课堂的信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周末、假日、自习课等时间,对款式结构、色彩、面料等综合性资料的搜索收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缩短了所学内容与市场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篇3:美术教案服装设计

一传统美术教学下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传统美术教学下学生作业和新课程标准下美术作业评价标准的对比, 笔者发现过去学生作业明显存在以下两个大问题:

第一, 学生作业传统化, 内容死板单一。学生完成作业时完全根据教师的要求去套, 或者直接临摹书中的范作。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非常注重每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为了确保在一节课中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课堂中主要以教师讲为主, 提问很少, 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多, 学生合作完成作业的机会少之又少。教师常常根据时间收放学生思维, 整整一节课, 学生的思维往往只有小幅的波动, 结果是学生的作业往往缺乏创新, 内容单一。

第二, 完成时间差异大, 制约学生能力的发展。基础好的学生, 能根据教师提出的作业要求, 很快完成作业;基础一般的学生, 根据提出的要求, 完成作业往往要半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就造成有些学生有十多分钟时间无事可做, 他们的能力在这节课上不但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 反而制约了其他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在作业中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而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也受基础好的学生的影响, 不能用心去完成作业, 只是赶时间去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 除了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外, 还必须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等方面去创造性地为学生设计课堂作业, 让学生能选择自己有兴趣且力所能及的作业,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作业设计自主化, 培养创新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后, 可以尝试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自己学到了什么;利用这些学到的新知识技能, 又可以创作怎样的艺术品 (即完成怎样的作业) 。对于中低年级学生, 教师可以让他们多通过合作完成作业, 这样既可以提高作业完成的速度,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甚至可以让学生的统筹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各不相同。教师可尝试设计一个分别适合不同水平、不同技法、可供选择的“作业超市”,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 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模式来完成。只有学生自己选择的, 他们在完成的过程中才会带着愉悦的心情;也只有是学生的自我选择, 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点燃他们的兴趣火花。这样使学困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吃力, 学优生的能力得到张扬, 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

2. 作业设计趣味化, 激发创作热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种种途径、方式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有趣的事情之后, 还应该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有趣而快乐的事, 从而培养学生尽力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创设有趣的模拟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将课堂教学变为学生亲身体验。学生的智慧与趣味化的作业设计碰撞在一起, 经常会产生很多闪亮的火花。教学《诱人的瓜果》一课时, 笔者让学生根据所带的各种瓜果和其他装饰物, 利用水果的外形以及皮和肉的不同颜色去展开联想, 小组合作制作一组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可能的话再给它编一个小故事。通过学生的讨论、合作、创作、汇报, 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们联想丰富多彩;雕刻、切挖、接插、镶嵌、粘贴等方法灵活多样;形、色、花纹搭配协调合理;编的小故事也十分生动有趣。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作业, 整节课都兴趣盎然。

3. 作业形式多样化, 提高综合素质

西方一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 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特别是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的四种类型值得借鉴:一是实践作业, 即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二是书面作业, 即客观性测试, 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三是口头、听力作业;四是表演作业。其实, 日常教学中让学生相互之间评价作品、给作品编故事、穿戴作品进行表演等, 已经是让他们在完成评论作业、进行作业表演了。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和学校附近的社区资源, 让学生们去观察有特色的建筑和植物, 了解它们的背景资料, 如它们属于什么建筑风格;这些植物的外形、色彩以及它们的生长特点。在这种类型的作业中, 无需过分关注学生对调查对象的理解程度有多深, 只需知道这样的作业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能增长学生的见识, 引起他们对其他更多问题的关注。要完成这种类型的作业,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进行, 最后一起汇报交流, 让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三结束语

教育学泰斗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和“学习即生活”的口号。因此, 课堂作业必须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更多关注角度、更多方位审视问题, 精心设计, 以引起学生关注和表达的欲望, 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展翅高飞。

[责任编辑:高照]

摘要: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的优化从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以便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性, 让学生能选择自己有兴趣且力所能及的作业,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篇4:服装设计中的美术

一、提高学生的思维力方面

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美育对学生形象思维力和创造性思维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首先,美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力。美的欣赏和创造,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无论是引导学生观赏美景、欣赏乐舞、鉴赏字画,还是指导学生朗诵诗歌、阅读散文、赏析名著,都需要通过形象思维体味其中的意境,领略其中的志趣,把握其中的主旨,获取美的感受和享受。美育中这些对右脑视知觉分析器官的多通道协同训练,扩展了形象思维的活动空间,推动着大脑左右两半球思维机能在生理上的平衡发展,从而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力有所提高。其次,美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创造性思维是运用新颖的、独到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假设的思维。

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方面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等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力是指把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在头脑中贮存起来并再现出来的能力。学生正是凭借着记忆才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思维、想象、创造等高级的心理过程。没有记忆,感知觉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智力也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记忆可分为逻辑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学校中的智育一般着重于强化学生对概念、数字、命题、逻辑推理方面的语词性记忆,而美育则可以利用其显著的直观性、感受性特点,借助艺术手段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形象记忆。比如,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将看见过的物象和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把听到过的旋律进行回忆或再认,然后进行描绘或演唱。如此反复训练,便能不断提高他们对图像、色彩、音调、旋律等方面的形象识别与形象记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与深化其它形式的记忆,提高记忆力,增强创造力。

三、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方面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参加的高级形式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使自己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而认识客观世界的带有个性特点的能力。学生正是通过良好的观察力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而美育又正是培养、发展和提高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中的美术和音乐,不能只看作是一种供人娱乐和消遣的活动,而应将其视为训练视觉和听觉、增强观察力的必要科目。比如,在绘画过程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描绘,使学生较全面、准确、迅速地了解其状态、结构、色彩等特征,掌握其比例、明暗和空间等关系,以便在二度空间内再现、描绘事物的纵深和各个侧面,造成视觉上的空间立体感和逼真效果,这就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培养了马克思所说的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至于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活动,也有利于促使学生观察人、自然和社会生活,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而通过美育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本身也就促进了其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方面

从世界科技史来看,那些惠及全球的科学成果,正是创造者艺术素质相统一、审美追求与科学追求相结合的“产物”。这种范例不胜枚举,在此仅举三例:一是达·芬奇,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巨人,对绘画、人体解剖、透视学、光影色等方面均有精湛的研究,同时还是一位大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有关于自然科学、工程学等大量研究手稿问世。二是歌德,他既是诗国的王子,又是科学的天才,他以艺术家的胸怀拥抱自然,以科学家的睿智洞察自然,以自己独特的学术方式研究矿物学、地质学、比较解剖学、植物学、颜色学,并创立了植物变态学这一新的学科。他还发现了颚间骨,早于达尔文70年认为人由动物演变而来。三是爱因斯坦,他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提出了光的量子概念,用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对现代物理学、数学、哲学等均有极其深刻的影响。而爱因斯坦受其母亲的熏陶,自幼喜爱音乐,六岁便开始拉小提琴。在他献身于科学事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对音乐的爱好,音乐启发了他对科学的思考。上述三位科学巨匠,第一位是美术与科学结合,第二位是诗歌与科学结合,第三位是音乐与科学结合,令人信服地印证了美育对人的创造力的诱导和激励、启发作用。

因此,我建议,必须确立正确的美育观念和以此开发学生智力的主导意识,学习美育知识,提高美育素养,掌握美育方法,坚持学校美育的全面性、实践性、多样化、形象性等原则,通过优美环境、学科教学、课外活动、日常生活、教师示范等途径,审美过程与道德教育相统一,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统一,思想分析与艺术鉴赏相结合,情绪体验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审美活动,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篇5:幼儿园服装设计师美术教案

1.欣赏各种服装,感受服装不同的造型与装饰图案。

2.能大胆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服装的款式,并用丰富的线条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服装的结构和种类;看过服装表演。

材料准备

1.教师用材料

教学欣赏VCD《服装设计师》。

2.幼儿用材料

《幼儿欣赏册》第40~41页、创意画纸中的彩纸,水彩笔,工作服。

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

1.欣赏各种服装,感受不同服装的色彩美、造型美和个性美。

播放教学欣赏VCD《服装设计师》中服装表演的视频。

师:你觉得这些服装漂亮吗?美在哪里?喜欢哪一套服装?为什么?你在这些服装上找到了哪些线条和图案?

2.重点了解服装的结构和种类。

引导幼儿从功能上区分服装的种类:上衣(包括长袖、短袖、无袖等)、裤子(包括长裤、中裤、短裤等)、裙子(包括长袖连衣裙、短裙连衣裙、半截长裙、短裙等)。

二、探索发现

1.感受线条和图案在服装设计上的运用。

播放教学欣赏VCD《服装设计师》,引导幼儿逐一欣赏索尼娅的作品《服装设计》中的四套服装。

师:这是画家设计的服装样式。这些衣服上有哪些线条和图案?这些装饰的线条和图案给你怎样的感觉?画家将哪些颜色大搭配在一件服装上?你喜欢这样的搭配吗?你喜欢哪些颜色的搭配?四套服装中你最喜欢哪一套?它们有什么不同?

2.欣赏幼儿作品,发现服装上规律的装饰图案和线条。

请幼儿翻开《幼儿欣赏册》第41页,欣赏幼儿作品《好看的裙子》。

师:小画家画的是什么服装,他用了哪些图形和线条装饰服装?他是怎样装饰的?说出他装饰的规律。

小结:小画家设计的连衣裙,款式新颖时尚。裙子用分割装饰的手法,分别在不同的块面里运用了螺旋形、曲线、点等剪刀的图案,流畅的曲线让这件服装好像在动一样。

3.引导幼儿讨论服装设计的构思。

篇6:《蒹葭》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诗中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第一节诗的大意,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

3.教师点拨(诗歌大意投影显示)

五.分析诗歌

问题1:刚才我们听了课文录音,并且又配乐朗读了这首诗,应该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问题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这一些诗句都 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 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b”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问题3: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 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追问:本诗要歌咏的是渴慕伊人,求而不得的感伤情怀,然而却先先言它物,先写景,以景衬情,这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明确:  起兴手法。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样,都是写景起兴。

问题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篇7:美术教案设计

课 题: 剪纸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综合课 授课对象: 初中二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剪纸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具特色、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它是我国人民通过劳动和生活实践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剪纸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早在古代,这里就有剪灯花、挂彩纸、剪年福(符)、贴窗花的习俗。明末清初,无极剪纸开始盛行。每逢节日、婚礼,人们都用剪纸这种朴实的艺术形态表达情感。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对剪纸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剪纸的特点、表现形式及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尝试剪纸创作。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展示老师课件,较全面的学习剪纸的特点、表现形式及用途,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从中体验和品位剪纸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祖国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对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表现形式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教开学准备

小学教师教案

小学教师工作计划

初中教师教案

初中教师工作计划

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创作和正确把握好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教学方法:

1.教法: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采用观察、讲解、欣赏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美,发现美。

2.学法:遵循:“学为主体”的思想,采用观察、欣赏、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创造美。教具准备: 多媒体、剪刀、纸张、铅笔、等。学具准备:课本及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3分钟)按照中学课堂教学常规进行,稳定学生情绪。二:引入新课:(7分钟)

出示一幅剪纸作品,师:同学们,这是一幅什么作品?生:剪纸。讲述:剪纸是我国人民通过劳动和生活实践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传。这些作品出自均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三:讲授新课:(25分钟)(一)剪纸的定义以及它的艺术特点: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艺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制,称为“刻纸”。

中国土地辽阔,文化底蕴丰厚。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

剪纸可分为北方剪纸和南方剪纸。因此他们的特点也不同。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二)剪纸的题材: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神话。

民间剪纸的题材大都是人物、动物、草木花卉,可贵的是它能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构成寓意性的艺术画面。

(三)剪纸的历史溯源:

西汉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度,食不甘味,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象为其招魂,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自汉至唐出现了一种金银镶嵌技术工艺,是将刻镂的金银箔粘贴在漆器或铜镜的背面,经填漆磨干,在漆地上显出金光灿烂的花纹。当时,还流行着一种用双丝绢帛剪成的小幡,叫做春幡, 或称幡胜、春胜,在立春那天,作为节日礼物,或簪于头上,或挂在柳枝上,亦或贴于屏风。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就很多了。在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这时,皮影盛行,雕镂皮影的材料,除了动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纸制作的。

宋代剪纸用于工艺装饰的一个重要创造,是吉州窑的瓷器,产品有茶盏和花瓶等,图案题材很多,有凤凰、梅花、枇杷和吉祥文字等,造型生动、活泼,它是作者在施釉过程中,贴上剪纸,入窑烧制而成的。

在清代,因满族人有剪纸的习俗,致使剪纸进入宫廷。据说有人用纸剪成有鹿、鹤、松的“六合春”图案,加以彩绘贴于朝服上,连西太后都以为是绣出来的。

可以说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她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比任何一种艺术都更加突出。

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它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室内装演、服装设计、邮票设计、舞台美术、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有她的清影;她也走向世界,名扬四海,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随着历史的进程,许多民族的、传统的东西被渐渐淡化、湮没了。然而,真正文明的标志应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存,共同发展。

(四)剪纸的表现形式:阴文刻、阳文刻、综合刻

1.阳刻: 以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并且线线相连,还要把形留住,开以外的剪去称为正形。

2.阴刻: 以块为主,把图形的线剪去,线线相断,并把形剪空,称为负形。3.阴阳刻: 阳刻与阴刻的结合。

(五)剪纸的制作工具:剪刀,纸张,铅笔,刻刀

(六)剪纸的制作过程:先给同学们示范简单的纹样剪贴,再有同学们动手制作 四:课堂总结:(5分钟)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以上学习了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五:作业布置(练习):

任选一种表现形式,以自己喜欢的形象为内容,设计剪纸一幅,以表达自己的意愿。.课 题(板书设计)

民间艺术——剪纸

一、剪纸的定义

二、剪纸的艺术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

三、剪纸的历史渊源

四、剪纸的表现形式:

1.阳刻 2阴刻

3、综合刻

五、剪纸的工具:剪刀、纸张、铅笔、刻刀

篇8:《想象作文》教案设计

1、了解想象的三种境界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激发学生作文时运用想象的兴趣

4、学习在作文中如何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学会如何想象

2、想象三境界训练

[教学难点]

虚拟想象练习

[教学设想]

1、不作过多的想象知识讲授, 而是在学生的体验和感性认识活动中认识想象, 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

2、通过想象的三种境界的训练, 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想象的妙用, 激发学生作文时运用想象的兴趣, 提高想象能力。

3、实践高中新《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写作教学应看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 有个性地表达, 有创意地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本课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 进行多边活动, 自由表达。

4、教师尽量用名句、警句、诗意的句子作赏识性点评。本教学内容多为非预设性的。

5、根据新课标的理念, 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 努力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实行教师与学生评价结合, 教师作为首席发言人参与教学活动。

6、本课辅以简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高中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发展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今天就让我们到想象的天空中遨游一番吧! (可根据课堂情况作灵活变动)

二、对一枚红叶展开想象。要求侧重从叶子形象方面展开。引导学生由普通的叶子想到更为广远的新形象,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屏幕上出现一片红叶。红叶下出侧重要求字样。

三、学生表达、教师点评。

1、随机提问 (五六人) , 2、重点点评精彩回答, 3、以赏识性点评为主。

学生:像火焰。

教师:是啊, 一团火焰给我们温暖, 给我们力量, 给我们希望。你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学生还可能想到小船、地图、手掌等, 甚至超出形象要求想到思念、生命。教师尽量用名句、警句、诗意的句子作赏识性点评。

超出要求的回答应点明并鼓励。

学生:想到思念。

教师:哦, 一枚红叶寄相思。你的想象才华是我的要求挡不住的!

本教学内容为非预设性的, 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较强的文学功底。 (下同)

四、用一句形象的话说出“想象是什么”?

在叶子的想象练习基础上, 初步总结对想象的认识, 同时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一) 1、随机提问 (三四人) , 2、重点点评精彩回答;3、以赏识性点评为主。

学生:想象像盲人摸象。

教师:你理解的想象是通向未知世界的桥梁, 是个性化的美好感知。

学生:想象是梦的碎片。

教师:想象具有发散性、自由性。它缭乱迷蒙, 它是智慧的火花。

学生还可能想到钢琴上的音符、文明的摇篮等。教师尽量用名句、警句、诗意的句子作赏识性点评。

(二) 教师总结

想象有自由的特点、跳跃的特点、个性化的特点。是我们从永难满足的现实走向完美的红地毯, 它是虚幻而美丽的, 又是艰难的心灵探索。

五、“假如我是一片云”想象练习。要求侧重从事物神韵方面展开想象。学生用三分钟左右写片段作文。角色错位之后, 会产生新的体验, 感受到新的情境和精神。通过本练习训练学生在想象中挖掘新形象的神韵的能力, 注意再造形象的精神内涵。屏幕上出题目及要求。

六、学生表达、教师点评

努力让学生之间以思想碰撞思想, 以想象启发想象。

(一) 1、随机提问 (七八人) , 2、重点点评精彩回答, 3、以赏识性点评为主。

学生:假如我是一片云我要化作乌云滋润干渴的土地。

教师:多么富有爱心、多么可贵的奉献精神, 这世界正是充满着爱才变得如此美丽!

学生:假如我是一片云我要靠近太阳。

教师:你的回答让我想起古希腊伊卡洛斯的神话。伊卡洛斯和他的父亲被国王囚禁在王宫里, 父亲用蜜蜡和羽毛为两人分别做成了一对翅膀, 飞出了王宫。当他们来到爱琴海上空时, 伊卡洛斯坚决要飞向太阳, 结果翅膀融化了, 伊卡洛斯掉进了海里。多么壮美的追求啊!

学生:假如我是一片云我要变幻成各种美丽的形态。

教师:我记得一位哲学家说过只有天赋很好的人能够认识并热心追求美的事物。你一定是一位天赋很好的人哦。

学生还可能想到自由、变幻、衬托蓝天等。教师尽量用名句、警句、诗意的句子作赏识性点评。

(二) 以教师点评与学生点评接合

(三) 教师总结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独特的云, 因为同学们赋予了云不同的精神内涵, 抓住了云的神韵。

七、教师配乐朗读范文《假如我是一片云》片段 (作者草明) 屏幕滚动出范文。

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再造形象神韵的挖掘, 加强对想象规律运用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运用想象的欲望。

八、教师提问范文与同学作文有何相同处:异曲同工, 抓住神韵。

九、提问:想象有几种?学生可能回答有两种:形象的, 抓住神韵的。

教师总结:还有一种。我们爱看的《哈里·波特》的主人公骑着一个扫把飞来飞去是不是想象?但不属于前面两种。所以我们提出想象三境界。

十、总说想象三境界 (教师研究各种资料后所得结论。多媒体演示概要, 不出示解说)

1、形象→形象

通过对现有形象的想象, 大胆突破现实, 通过相似、相关、相反等途径再造具体丰富的新形象。比如关于叶子的想象。

2、形象→神韵

在再造新形象时, 不满足于形象的外在特征, 而是注重挖掘新表象的内在神韵, 使想象向深层发展。比如关于云的想象。

在实际运用时往往形神兼备。比如杜甫诗句“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难道是诗人形体像沙鸥么?更是指那份孤独、飘泊的精神内涵。

3、心灵→虚拟

一个新形象的产生, 不一定以现有形象为触发媒介, 有时完全听从心灵的召唤, 完全是虚拟的。比如梦幻境界、神魔武侠小说等。这是想象的最高境界。

十一、虚拟想象练习 (屏幕出小说内容及要求)

下面让我们进入想象的另一重境界。

对美国近科幻小说家弗莱帝克·布朗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留下的想象空间进行虚拟想象。

夜幕低垂,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 这时忽然听到敲门声……

提示:

1、时空转换。想象的触角伸向未来或时光逆转。

2、角色错位。身临其境, 捕获新体验。

3、情境、人物心理猜想。

十二、学生表达、教师点评。

(一) 1、随机提问 (五六人) , 2、重点点评精彩回答, 3、以赏识性点评为主。

学生:人类破坏环境, 只有风敲门, 最后一个人也将消失。

教师:你让我想起一百年前一位叫梭罗的美国作家在他的《瓦尔登湖》里写到“人类本来只需要少数工具就足够生活了, 一把刀、一把斧头、一把铲子、一辆手推车, 如此而已。”人类在追求奢侈的生活时, 却没想到可能会毁灭自己。你的回答充满忧患意识。谢谢!

学生还可能想到人类去了外星球等。教师应以赏识性点评为主。

(二) 教师总结虚拟想象的特点

1、情节、环境、活动主体、心理与现实不同。现实中难以存在。

2、再造一个世界。

3、所造世界与现实有密切的联系。

十三、配音朗读范文《心跳时刻》师生评价。屏幕滚动出范文。

教师总结:范文着重写特定条件下的心理感受。

十四、总结 (屏幕上出“遨游想象的天空, 提升作文的境界”对向来回移动字样)

篇9:美术教案服装设计

【摘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适合服装企业的需要是服装美术课程设计的最主要目的。

【关键词】服装美术设计教学职业学校培养兴趣

服装美术设计是服装专业所设立的一门重要课程。和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一起作为服装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以笔者从事设计教学的经验来看,中职学生好动、活跃,往往对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感兴趣,特别是对于满堂灌的理念教学感到枯燥无味。而大多数学校服装美术设计课的教学又内容孤立、随意,既不考虑学生的能力,也不结合企业职业岗位的需要,纸上谈兵,脱离实际。学生学习效果差,学习兴趣不浓,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上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企业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是服装美术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多采用鼓励的教学方法是职校教育必不可少的。而利用多媒体和电脑进行教学也是吸引学生和满足服装企业生产需要的一种手段。

一、优化课程设置

服装美术设计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服装美术设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设计基础模块课程首先是绘画基础课。绘画训练不仅是画好服装款式图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绘画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但鉴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了学生最易掌握.且最适合表现服装的线描技法的教学,如结构素描。

其次是服装绘画表现课。这是设计基础模块课程的核心部分。教学的重点放在大量的服装线描效果图、服装款式图(工艺款式图、结构款式图)的训练上。设计理论模块课程的教学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尽可能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再者要改变服装美术设计课教学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必须与服装结构、服装工艺课的教学结合起来。如在款式图的绘画教学时,同步进行女衬衣的结构和缝制工艺的教学,款式图的绘画表现教学重点就放在各款女衬衣的表现上。在表现款式图时,对款式的结构、比例,以及省道、分割线和门襟扣子的位置的确定,缝制工艺特征的表现,都要体现衬衣的结构制图、缝制工艺的要求,将服装设计、制板、工艺融为一体。教学内容的交叉整合,使课程设置更趋向规范化和合理化。

二、改变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服装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服装美术设计课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要引人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让空洞抽象的设计理论与具体、生动的服装形象结合起来,对名师名作的赏析,用动态的视频将作品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调动学生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能大大提高学生服装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

其次在技能训练手段上要引人计算机信息技术,如款式图设计应运用CorelDraw软件进行款式图的绘制,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服装色彩、服饰图案、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效果图的训练,并运用网络收集资料,进行远程教学等等。这些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岗位竞争能力。

三、从学生的就业岗位入手.确定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的目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在服装企业从事服装款式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裁剪、整烫、经营管理等技术岗位的高素质中、初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除了流水操作工以外,主要还有服装打板、服装裁剪、样衣制作、CAD制板放码、跟单、质检、服装产品生产流水线的组织与技术管理、服装产品推广渠道管理等工作岗位。这些岗位虽不要求从业者有扎实的服装美术设计功底,但也要求具备一定的服装审美能力,掌握服装工艺款式图、服装结构款式图绘画表现基本技能。基于职业岗位的特点及能力要求,结合我校服装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服装美术设计理论知识和线描服装效果图的绘画表现技能,熟练掌握服装工艺款式图、服装结构款式图的绘画表现确定为教学的总体目标。

四、教师是引导学生学好服装美术的关键

在现代课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教学中的组织者、引路人,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基础。在服装美术的教学里,要求教师以其广博的知识,引导学生去提炼和创新思维。

在职校服装美术的教学里,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知识领域,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身的专业特长。如我校每年服装专业都举行服装毕业设计,这种活动可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开创更大的空间。

服装美术设计的教学里,教师应当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坚实的技能技巧,还要经常地进行学习进修,到厂去参观实习,以更新教学的理念,更好地提高服装美术的教学质量。

五、培养学生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

在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服装成了市场变化周期较快的产品,这给服装美术设计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也使服装美术人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这种市场环境之下,职业教学中的服装美术教学就应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适应市场的能力。

服装美术设计人才适应市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要学生了解服装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全部环节,必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到厂去参观服装的整个设计到生产的工作流程,到市场去认识服装流行趋势,为将来到服装企业从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的服装美术教学也应与市场动态相结合,在服装美术的课程中加入服装流行趋势的欣赏课,让学生了解每年流行的元素、流行的款式、流行的颜色,再根据每次的服装欣赏课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要求学生每次用本子记录下服装的资讯,记录下它们的款式、图案、材质。记下每次与服装搭配的鞋、帽、提包、首饰等。当学生进行设计作业时,这一部分的资料可以很好地得到利用,从而提高学生对服装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鉴赏力。

篇10:美术教案-招贴设计

招贴设计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招贴设计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2、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招贴设计

3、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能力。招贴设计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设计一幅贴近生活的招贴画。招贴设计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优秀作品和范作。

2、学生准备各项绘画材料。招贴设计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揭题。

1、同学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展示电影海报)

2、看完后,这些作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你还看过什么样的海报?(欣赏图片)

4、我们可以在什么地方看到它们?

5、揭示课题:其实,海报也叫做招贴画。它一般贴在人口流动较多,较快的地方,用来吸引别人的一种设计。这就是今天学习内容《招贴设计》。(板书课题)

二、探究、发现。

1、你觉得招贴设计是用什么“招引大家”?(1)小组讨论、汇报。(板书)招贴设计

3、对比发现:观察,比一比,哪张作品更好?

一、运用设计。

1、生活中什么地方需要用到了招贴设计?校园里也经常出现把一种信息传递给大家,如文艺演出、运动会、展览会、各类活动通知等。

2、示范。

(1)假如学校下周要举行美术作业

展,想想怎么设计才能吸引更多的人?(2)四人小组交流。(3)示范。

3、学生自由组合,合作设计。以校园生活为题设计一张招贴画。

7、教师巡视指导。

三、作业

交流评价。

1、展示作业,说说自己的创意。

2、评评别人的作品,提提意见。

3、教师评价。

三、课后拓展。可以继续完善你们的作业

,让它变得更棒。

上一篇:银行业务差错分析下一篇:装修工地现场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