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实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细则

2024-05-01

湖南省实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细则(精选7篇)

篇1:湖南省实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细则

湖南省实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细则

各市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本级社会保险各经办机构: 为了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的贯彻实施工作,省厅制定了《湖南省实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请及时反馈省厅。

二○○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湖南省实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细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规范参保单位、参保人员社会保险缴费和待遇领取行为,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6号)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稽核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依法对参保单位社会保险登记情况、社会保险缴费和待遇领取、使用等情况进行的核查。

第三条 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经办机构负责社会保险稽核工作。

县级以上经办机构建立稽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组织实施本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稽核工作。省本级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联席会议由省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局召集,市(州)、县(区)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联席会议的召集单位可由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本级开展社会保险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四条 社会保险各险种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各险种经办机构)每年应按参保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稽核工作面,拟订稽核工作计划。稽核对象按以下方式确定:(一)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

(二)根据数据库信息异常情况或本级劳动工资管理机构提供参保单位工资总额变化情况确定;

(三)根据社会举报、有关部门转办、上级交办、异地信函协查件等资料确定;

(四)根据国家和劳动保障部门有关规定确定。

第五条 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联席会议根据各险种经办机构提交的稽核工作计划,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研究制订本级稽核工作计划。

县级以上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计划报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经办机构和同级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备案。

第六条 县以上经办机构稽核部门具体承办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各险种经办机构对同一稽核对象的稽核,应共同组成稽核小组,全面稽核各险种的稽核事项,所出具的稽核结果,各险种经办机构应当加以利用。

第七条 社会保险的稽核内容包括:(一)社会保险登记情况。

1、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2、有关登记是否真实有效。(二)社会保险缴费情况。

1、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申报的社会保险缴费人数、缴费基数是否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2、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3、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和个人的缴费能力及补缴情况。(三)社会保险待遇领取和使用情况。

1、社会保险待遇享受人员状况;

2、社会保险待遇享受者的条件、项目和标准是否符合有关政策;

3、参保单位和个人是否存在重复享受、冒领、骗取社会保险待遇和违规使用社会保险金的行为。

(四)国家规定或者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稽核事项。

第八条 社会保险稽核采取日常稽核、重点稽核和举报稽核等方式进行。

(一)经办机构稽核部门以日常稽核工作为主,并根据工作计划定期实施日常稽核。

日常稽核基本形式包括实地稽核和书面稽核。实地稽核是指稽核部门进入被稽核单位就有关事项直接检查而实施的稽核;书面稽核是指稽核部门通过检查、分析被稽核单位按要求报送有关资料的形式而实施的稽核。(二)经办机构稽核部门对特定的对象和内容应当进行重点稽核;对于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经办机构稽核部门应当及时受理举报并进行稽核。重点稽核、举报稽核可以通过实地稽核和书面稽核的形式进行。第九条 实地稽核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稽核部门根据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提前3日向稽核对象送达《社会保险稽核通知书》(附件一),告知稽核的内容、要求、方法、时间及需要准备的有关资料。特殊情况下的实地稽核可不予事先通知。

(二)实地稽核应有两名以上稽核人员共同进行。稽核人员应出示执行公务证件,说明身份,并做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宣传和稽核协调工作,取得稽核对象的支持和配合。

(三)稽核人员应要求稽核对象提供与稽核事项相关的资料,并认真审阅稽核对象的参保登记情况、用人情况、工资收入情况、财务报表、统计报表;核查申报参保、缴费人数和缴费基数、保费缴纳情况,以及参保个人享受社会保险各项待遇的情况、领取待遇的资格等有关情况和资料。稽核对象下设独立核算分支机构的,稽核人员应从其总机构至分支机构逐级稽核。

(四)稽核人员对稽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就有关环节和个人进行调查,并按照“一事一稿”和准确反映稽核线索的原则,认真作出稽核工作底稿。稽核过程中获取的有关数据、资料和调查取得的证明材料,均应注明来源和时间,并经被稽核单位经办人员或证据提供者签字认可。不能取得经办人员或证据提供者签名(盖章)的,应注明原因。第十条 书面稽核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稽核部门根据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提前向稽核对象发出《社会保险稽核通知书》,告知稽核对象将与稽核事项有关的全部资料或部分资料报送经办机构,接受书面稽核。

(二)稽核人员审核稽核对象报送的资料、数据,并认真做出稽核工作底稿。对不符合报送要求的资料、数据,应要求稽核对象补报或重新报送。

(三)书面稽核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章问题的,稽核部门应对稽核对象实施实地稽核。

第十一条 实地稽核或书面稽核结束,稽核人员均应依据稽核工作底稿,规范填写《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记录表》(附件二),全面记录稽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所涉及的凭证等资料,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记录表》由稽核人员和被稽核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盖章)。被稽核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拒不签名(盖章)的,应注明原因。

第十二条 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记录表》和取得的证据,填写《社会保险稽核情况告知书》(附件三)或《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附件四),报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相关险种主管负责人审定,送达稽核对象。

(一)对于经稽核未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稽核对象,经办机构应当在稽核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将《社会保险稽核情况告知书》送达稽核对象。

(二)对于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稽核对象,经办机构应当在稽核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将《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送达稽核对象,要求限期予以改正。

第十三条 经办机构制发的《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须送交社会保险费征缴及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环节执行,并报送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备案。

第十四条 经办机构在《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送达之日起30日内,应了解社会保险征缴环节和支付环节的执行情况和稽核对象整改落实情况,并根据执行情况和整改情况建立稽核处理信息。

第十五条 稽核对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且拒不整改的,经办机构应当填写《社会保险提请行政处罚建议书》(附件五),报请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处理或处罚:(一)少报、瞒报缴费基数和缴费人数,拒不改正的;(二)拒绝稽核或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帐册、材料迟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三)收到《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后超过30日未提出复查申请、对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行为拒不改正的;(四)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丧失待遇领取资格后,本人或他人继续领取待遇或以其他形式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拒不退还的。

第十六条 稽核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开展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可以行使的职权、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及回避的事项均按《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执行。

稽核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积极支持、指导、协调、参与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帮助解决稽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

县以上经办机构应当及时统计、汇总稽核工作情况,建立稽核工作台帐和稽核工作资料管理制度,并定期向同级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和上级经办机构通报稽核工作情况。

经办机构需要提请行政处罚的事项应当及时移交同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及时将查处情况通报经办机构。构成犯罪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将处理进程通报经办机构。

第十八条 县以上经办机构履行稽核职责所必需的机构、编制和工作经费,由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商同级编制、财政部门解决。

第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湖南省实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细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规范参保单位、参保人员社会保险缴费和待遇领取行为,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6号)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稽核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依法对参保单位社会保险登记情况、社会保险缴费和待遇领取、使用等情况进行的核查。

第三条 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经办机构负责社会保险稽核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经办机构建立稽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组织实施本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稽核工作。省本级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联席会议由省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局召集,市(州)、县(区)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联席会议的召集单位

1、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2、有关登记是否真实有效。

(二)社会保险缴费情况。

1、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申报的社会保险缴费人数、缴费基数是否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2、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3、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和个人的缴费能力及补缴情况。

(三)社会保险待遇领取和使用情况。

1、社会保险待遇享受人员状况;

2、社会保险待遇享受者的条件、项目和标准是否符合有关政策;

3、参保单位和个人是否存在重复享受、冒领、骗取社会保险待遇和违规使用社会保险金的行为。

(四)国家规定或者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稽核事项。

第八条 社会保险稽核采取日常稽核、重点稽核和举报稽核等方式进行。

(一)经办机构稽核部门以日常稽核工作为主,并根据工作计划定期实施日常稽核。

日常稽核基本形式包括实地稽核和书面稽核。实地稽核是指稽核部门进入被稽核单位就有关事项直接检查而实施的稽核;书面稽核是指稽核部门通过检查、分析被稽核单位按要求报送有关资料的形式而实施的稽核。

(二)经办机构稽核部门对特定的对象和内容应当进行重点稽核;对于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经办机构稽核部门应当及时受理举报并进行稽核。重点稽核、举报稽核可以通过实地稽核和书面稽核的形式进行。

第九条 实地稽核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稽核部门根据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提前3日向稽核对象送达《社会保险稽核通知书》(附件一),告知稽核的内容、要求、方法、时间及需要准备的有关资料。特殊情况下的实地稽核可不予事先通知。

(二)实地稽核应有两名以上稽核人员共同进行。稽核人员应出示执行公务证件,说明身份,并做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宣传和稽核协调工作,取得稽核对象的支持和配合。

(三)稽核人员应要求稽核对象提供与稽核事项相关的资料,并认真审阅稽核对象的参保登记情况、用人情况、工资收入情况、财务报表、统计报表;核查申报参保、缴费人数和缴费基数、保费缴纳情况,以及参保个人享受社会保险各项待遇的情况、领取待遇的资格等有关情况和资料。稽核对象下设独立核算分支机构的,稽核人员应从其总机构至分支机构逐级稽核。

(四)稽核人员对稽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就有关环节和个人进行调查,并按照“一事一稿”和准确反映稽核线索的原则,认真作出稽核工作底稿。稽核过程中获取的有关数据、资料和调查取得的证明材料,均应注明来源和时间,并经被稽核单位经办人员或证据提供者签字认 可。不能取得经办人员或证据提供者签名(盖章)的,应注明原因。

第十条 书面稽核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稽核部门根据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提前向稽核对象发出《社会保险稽核通知书》,告知稽核对象将与稽核事项有关的全部资料或部分资料报送经办机构,接受书面稽核。

(二)稽核人员审核稽核对象报送的资料、数据,并认真做出稽核工作底稿。对不符合报送要求的资料、数据,应要求稽核对象补报或重新报送。

(三)书面稽核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章问题的,稽核部门应对稽核对象实施实地稽核。

第十一条 实地稽核或书面稽核结束,稽核人员均应依据稽核工作底稿,规范填写《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记录表》(附件二),全面记录稽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所涉及的凭证等资料,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记录表》由稽核人员和被稽核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盖章)。被稽核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拒不签名(盖章)的,应注明原因。

第十二条 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记录表》和取得的证据,填写《社会保险稽核情况告知书》(附件三)或《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附件四),报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相关险种主管负责人审定,送达稽核对象。

(一)对于经稽核未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稽核对象,经办机构应当在稽核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将《社会保险稽核情况告知

书》送达稽核对象。

(二)对于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稽核对象,经办机构应当在稽核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将《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送达稽核对象,要求限期予以改正。

第十三条 经办机构制发的《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须送交社会保险费征缴及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环节执行,并报送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备案。

第十四条 经办机构在《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送达之日起30日内,应了解社会保险征缴环节和支付环节的执行情况和稽核对象整改落实情况,并根据执行情况和整改情况建立稽核处理信息。

第十五条 稽核对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且拒不整改的,经办机构应当填写《社会保险提请行政处罚建议书》(附件五),报请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处理或处罚:

(一)少报、瞒报缴费基数和缴费人数,拒不改正的;

(二)拒绝稽核或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帐册、材料迟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三)收到《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后超过30日未提出复查申请、对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行为拒不改正的;

(四)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丧失待遇领取资格后,本人或他人继续领取待遇或以其他形式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拒不退还的。

第十六条 稽核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开展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可以行使的职权、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及回避的事项均按《社会保险稽核

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执行。

稽核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积极支持、指导、协调、参与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帮助解决稽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

县以上经办机构应当及时统计、汇总稽核工作情况,建立稽核工作台帐和稽核工作资料管理制度,并定期向同级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和上级经办机构通报稽核工作情况。

经办机构需要提请行政处罚的事项应当及时移交同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及时将查处情况通报经办机构。构成犯罪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将处理进程通报经办机构。

第十八条 县以上经办机构履行稽核职责所必需的机构、编制和工作经费,由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商同级编制、财政部门解决。

篇3:湖南省实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细则

《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发布是对《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进一步细化, 对促进我国建材行业进入“全绿”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本刊全文刊出以飨读者。《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试行) 》第一版制定了砌体材料、保温材料、预拌混凝土、建筑节能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预拌砂浆等七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 适用于上述七类产品的绿色建材评价, 专业性强, 本刊不单独刊出。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和《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和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有关要求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规定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 (以下简称评价工作) 的组织管理、专家委员会、评价机构的申请与发布、标识申请、评价及使用、监督管理。

第三条绿色建材评价应紧密围绕绿色建筑和建材工业发展需求, 促进节地与室内外环境保护、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材料与产品以及通用绿色建材的生产与应用。

第四条评价工作遵循企业自愿和公益性原则, 政府倡导, 市场化运作。评价技术要求和程序全国统一, 标识全国通用, 在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信息平台 (以下简称信息平台) 发布。

第五条绿色建材评价机构、评价专家及有关工作人员对评价结果负责。

建材生产企业应对获得标识产品的质量及该产品的全部公开信息负责。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建材推广和应用协调组明确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日常管理机构, 由该机构承担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日常实施管理和服务工作, 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以下简称两部门) 委托的相关事项。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以下简称省级部门。两部门和省级部门统称为主管部门) , 负责本地区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 明确承担省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日常管理工作的机构;

(二) 对一星级、二星级评价机构进行备案并将备案情况及时报两部门;

(三) 本地区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应用的协调和监管;

(四) 在信息平台发布本地区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等工作。

第三章专家委员会

第八条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 (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 由两部门负责组建。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 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

(二) 评审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三) 其他相关工作。

第九条专家委员会由建筑、建材等领域专家组成, 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3名。委员任期为3年, 可连续聘任。委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 高级技术职称且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 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二) 熟悉建筑或建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外趋势, 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

(三) 出版过相关专著、发表过相关科技论文、主持过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编制或主持过国家相关科技项目;

(四) 良好的科学道德、认真严谨的学风和工作精神, 秉公办事, 并勇于承担责任;

(五) 身体健康, 年龄一般不超过68岁。

第十条专家委员会委员按以下程序聘任:

(一) 单位或个人推荐, 填写《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专家登记表》, 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经所在单位同意, 报两部门审核;

(二) 通过审核的, 颁发《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专家证书》。

第十一条省级部门可参照本章成立省级专家委员会。

第四章评价机构

第十二条评价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 评价工作所需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与制品、市政与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机电与智能化、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专业人员, 一星级、二星级评价机构不少于10人, 三星级评价机构不少于30人。

其中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得低于60%,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得低于30%;

(二) 独立法人资格, 在行业内具有权威性、影响力;

(三) 评价机构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熟悉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 以及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四) 组织或参与过国家、行业或地方相关标准编制工作, 或从事过相关建材产品的检测、检验或认证工作;

(五) 开展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办公条件;

(六) 所需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对评价机构实施备案和动态信用清单管理。拟从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机构应提交《绿色建材评价机构备案表》。

备案表应随附相关材料复印件, 如法人资格证书、营业执照和其他证明材料等。

第十四条从事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机构, 经所在地省级部门向两部门备案。中央企事业单位、全国性行业学 (协) 会可直接向两部门提交备案表, 同时抄报所在地省级部门。从事各地一、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机构, 向当地省级部门备案。

三星级评价机构如开展一星级、二星级标识评价的, 向相应的省级部门备案。

从事三星级评价标识工作的机构应不少于两家, 每省 (自治区、直辖市) 从事一、二星级评价标识工作的机构应不少于两家。

评价机构相关信息及时在信息平台发布。

第十五条评价机构与申请评价标识的企业不得有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从事相关建材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企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作为绿色建材评价机构。

第五章标识申请、评价及使用

第十六条标识申请由建材生产企业向相应的评价机构提出。生产企业可依据评价技术要求向相应等级的评价机构, 申请相应的星级评价和标识。

同一生产企业的同一种产品不得同时向多个评价机构提出相同星级的申请。

第十七条标识申请企业应填写《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申报书》, 按照评价技术要求提供相应技术数据和证明材料, 并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第十八条评价机构收到企业申请后, 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形式审查。通过形式审查的, 评价机构向申请企业发放受理通知书。双方应以自愿为原则, 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

未通过形式审查的, 应一次性告知申请企业应补充的材料。

第十九条评价工作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 (不含抽样复测时间) 。

评价通过的, 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 评价机构向两部门申请证书编号, 颁发标识;公示有异议的, 由相应主管部门组织复核。

评价未通过的, 如企业对评价结果有异议, 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受理的评价机构提出申诉, 评价机构应在10个工作日内给出答复意见;企业对评价机构的答复意见仍有异议的, 可向相应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第二十条评价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和评价技术要求对企业申请的产品进行评价, 出具评价报告, 明确评价结论和等级等。

第二十一条获得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企业, 应以适当、醒目的方式在产品或包装上明示绿色建材标识。

第二十二条获得标识的企业应建立标识使用管理制度, 规范标识使用, 保证出厂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与标识的一致性。对标识的使用情况应如实记录和存档。

第二十三条标识有效期为3年, 有效期内企业应于每年12月底前向评价机构提交标识使用情况报告。有效期满6个月前可向评价机构申请延期使用复评。延期复评程序与初次申请程序一致。

第二十四条获得标识的企业如发生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变化的, 应及时向评价机构报备。出现下列重大变化之一的, 应重新提出评价申请:

(一) 企业生产装备、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化且严重影响产品性能的;

(二) 企业生产地点发生转移的;

(三) 产品标准发生更新且影响产品检测结论的。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评价机构每年3月底前向相应的主管部门提交上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评价工作概况、当年发放标识的统计、评价工作情况分析、机构和人员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第二十六条主管部门应对相应的评价机构和获得标识的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和检查。

第二十七条评价机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计入诚信记录并以适当方式公布:

(一) 备案过程中提供虚假资料、信息的;

(二) 未经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在当地从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

(三) 评审过程中提供虚假资料、信息, 造成评价结果严重失实的;

(四) 出具虚假评价报告的;

(五) 不能保证评价工作质量的;

(六) 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情况。

第二十八条获得标识的企业出现下列重大问题之一的, 评价机构应撤销或者由主管部门责令评价机构撤销已授予的标识, 并通过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布:

(一) 出现影响环境的恶性事件和重大质量问题的;

(二) 标识产品抽查不合格的;

(三) 超范围使用标识的;

(四)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得标识的;

(五) 利用获得的标识进行虚假或夸大宣传的;

(六) 其他依法应当撤销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被撤销标识的企业, 自撤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标识;再次被撤销标识的企业, 评价机构不得再受理其评价申请。撤销标识的有关信息在信息平台上予以公示。

第三十条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干扰评价工作导致评价不公正的, 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评价过程或评价结果有异议的, 可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诉和举报。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专家登记表及证书、评价机构备案表、标识申报书、标识式样与格式等另行发布。

第三十三条省级部门可依据《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本细则制定本地区实施细则。

篇4:湖南省实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细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严格教师职业准入,保障教师队伍质量,结合云南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是否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试。

第三条 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前提条件。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分别参加相关类别的教师资格考试。

第四条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坚持育人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向和专业化导向,坚持科学、公平、安全、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 报考条件

第五条 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符合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

(四)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五)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学生,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五年级学生,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全日制在校三年级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到就读学校所地报考。

第六条 申请人应在户籍或人事关系所在地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第七条 2016年以前(含2016年)入学的全日制师范教育类学生、全日制教育硕士,可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直接申请认定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教师资格。2017年以后(含2017年)入学的全日制师范教育类学生、全日制教育硕士,申请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均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第八条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考试内容与形式

第九条 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考试大纲由教育部统一制定,笔试和面试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笔试和面试不统一指定教材,考生可通过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网址:www.ntce.cn)下载《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根据考试大纲知识点自行复习、备考。

第十条 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一条 笔试采用计算机考试和纸笔考试两种方式进行。现暂只采用纸笔考试方式。

第十二条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参见表格2)

第十三条 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第十四条 笔试各科成绩均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考生,方可参加面试。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进行。

第十五条 申请面试学科(学段)应与笔试学科(学段)一致。(参见表格3)

第十六条 笔试由国家统一制卷、阅卷,并确定笔试成绩合格线,省教育厅确定本省面试成绩合格线。

第十七条 考生在笔试和面试成绩公布后,可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网站查询本人的考试成绩。考生如对本人的考试成绩有异议,可在考试成绩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笔试向省招生考试院提出复核申请,面试向云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提出复核申请。

第十八条 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是考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

第四章 考试报名

第十九条 网上报名: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均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www.ntce.cn/),按照栏目指引进行网上报名,步骤如下:

(一)登录。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www.ntce.cn)。

(二)注册。未注册考生需首先进行注册。注册时要求考生填写姓名、选择证件类型、填写证件号码等信息。在完成注册后,按照流程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电子照片。

照片要求:本人近6个月以内的免冠正面证件照;照片大小:格式为jpg/jpeg,不大于200K;照片中显示考生头部和肩的上部,黑白或彩色均可,建议选用白色背景。

(三)报名。考生根据本人情况可就近选择考区和考试科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到考区指定的地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

第二十条 现场确认:网上报名结束后,考生须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审核确认, 并现场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遵守考试纪律,违反考试纪律时,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接受考试机构的处理。

第二十一条 笔试现场审核时,须递交考生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或人事关系证明。

第二十二条 面试现场审核时,要递交如下材料:

(一)考生现场审核时,均须递交考生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学历原件和复印件。

(二)人事档案在我省,但户籍不在我省的考生须补充递交人事档案关系证明材料;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学生,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五年级学生,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全日制在校三年级学生报考,须补充递交考生就读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

(三)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考生还应出具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的证书原件、复印件。

第二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实行网上在线支付考试费。逾期未在网上缴纳考试费的考生,报名系统将自动取消该生当次报名考试资格。

第二十四条 考生按要求办理完报名审核和缴费手续后,可在网上查询报名是否成功。报名成功的考生于考试前一周在报名网上下载并打印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准考证,按准考证上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第五章 考试实施

第二十五条 我省教师资格考试暂定一年组织一次,其中笔试一般在每年11月份举行,面试一般在次年的1月份举行,之后将根据需要增加考试次数。

第二十六条 云南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实施教师资格考试。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按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机考考务细则》组织开展笔试考务工作;云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规程》,制定面试实施细则,组织开展面试工作。各州市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本地的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

第二十七条 笔试和面试机考软件系统的使用实行首席技术负责人制度,采取分级培训方式进行。

第二十八条 面试一般按学科分组进行。每个考评组由不少于3名考官组成,设主考官一名。

第二十九条 面试考官由高校专家、中小学和幼儿园优秀教师、教研机构专家等组成。面试考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熟悉教师资格考试相关政策;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公道正派,身体健康;

(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从事相关专业教学或研究工作5年以上,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五)参加省级或国家级教师资格考试机构组织的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第三十条 云南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师资格考试机构不得组织教师资格考试培训。

第三十一条 实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后,原云南省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以下简称省考)笔试全部合格的,可在有效期内按原规定参加各认定机构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评,合格的可申请认定相应教师资格。

第六章 考试安全与违规处罚

第三十二条 省招生考试院和云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急处置预案实施办法(试行)》处置和应对考试期间的突发事件。

第三十三条 对试题命制、考务管理、监考等考试相关人员发生的违规行为按照《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对考生违规行为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认定和处理。

第七章 组织管理

第三十五条 教育部依据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制订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组织审定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教师资格考试的组织实施。主要职责是:

(一)依据考试标准拟定考试大纲;

(二)组织命制笔试和面试试题,建设题库;

(三)制定考务管理规定,研发和维护考试管理系统;

(四)组织考务工作,培训技术人员;

(五)组织阅卷,负责考试成绩管理与评价;

(六)指导、监督、检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实施工作。

第三十六条 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在云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负责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务组织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云南省笔试考务管理具体措施;

(二)组织笔试考务工作;

(三)组织笔试技术人员及考务工作人员培训;

(四)管理、指导、监督各考区笔试工作;

(五)负责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安全保密工作。

第三十七条 云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在云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负责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考务组织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做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政策咨询;

(二)制定云南省面试考务管理具体措施;

(三)组织面试考务工作;

(四)组织面试考官、技术人员及考务工作人员培训;

(五)管理、指导、监督各考区面试工作;

(六)负责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安全保密工作。

第三十八条 云南省教育厅委托云南省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学科教学科研能力的学校,在云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领导下,具体负责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面试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面试的命题工作;

(二)组织开展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面试考务工作;

(三)负责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面试考官的选聘工作;

(四)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培训;

(五)负责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面试的安全保密工作。

第三十九条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以州市为单位设立考区,由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主要工作职责:

(一)根据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符合需要的原则,建立、设置笔试和面试考点,安排考场;

(二)做好政策宣传,面试考官推荐和组织面试考官参加培训的工作;

(三)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和面试;

(四)负责组织本地区技术人员和考务工作人员培训;

(五)负责本地区考场的安全工作;

(六)负责本地区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安全保密工作。

第四十条 教师资格考试费用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收取教师资格考试考务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2〕41号)和云南省的有关规定收取。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由云南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篇5:湖南省实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细则

试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湘交基建[2007]203号

各市州交通局、厅直各单位:

现将《〈湖南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湖南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试行办法〉实施细则》

二OO七年四月三十日

《湖南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试行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湖南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试行办法》(湘政办发[2006]32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列入省“十一五”干线公路建设规划实行定额投入的项目。

第三条 干线公路建设由省和市州人民政府分级负责。省交通厅对全省干线公路建设实施行政监督;受省交通厅委托,省公路管理局对全省干线公路建设实施行业管理;市州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干线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经市州人民政府批准(认可)的交通公路管理机构或其他机构为干线公路建设的项目法人。项目法人的组成应满足项目建设管理的需要,并符合相关规定要求。项目法人负责承担干线公路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对质量、进度、安全、投资、廉政等负责。

第四条 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由市州负责组织。项目法人或市、州交通局应按《湖南省干线公路改建规划》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市州发改委报省发改委,经省交通厅提出审查意见后由省发改委审批。

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应协助市、州交通局及时征求国土、环保、水利等相关部门意见。

第五条 项目法人应严格执行国家和交通部颁布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督促勘察、设计单位按规定认真编制好初步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设计文件。

第六条 干线公路建设项目一般实行一阶段设计,对特大桥、长隧道和其他技术难度大的项目应采取两阶段设计,对需采取两阶段设计的项目,在工可审查中予以明确。

第七条 实行两阶段设计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由市州交通局报省交通厅,省交通厅规划办负责组织有关专家或者委托有相应工程咨询、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审查, 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交通厅审批;实行两阶段设计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由市州交通局报省交通厅,省公路管理局负责组织有关专家或者委托有相应工程咨询、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交通厅审批。

实行一阶段设计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由市州交通局报省交通厅,省交通厅组织有关专家或者委托有相应工程咨询、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审查后审批。

第八条 项目法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重要设备和大宗材料采购实行招标。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结果(含邀请投标单位)、招标文件、招标结果由项目法人报市州交通局备案。

第九条 项目法人应严格按项目审批部门核准的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组织招标。对要求改变已核准的招标方 3

式和组织形式的,项目法人须报原项目审批部门重新核准。

第十条 项目法人根据招标项目特点和需要编制的招标文件,应执行交通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资格预审文件范本》、《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范本》、《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资格预审办法》、《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规定。

第十一条 干线公路建设项目施工、监理招标可采取资格后审。评标方法采用合理定价评审抽取法或合理低价法。项目法人确定的合理定价工程量清单和投标控制价应通过交通造价管理部门的审查。对技术特别复杂的特大桥梁和长大隧道工程,按交通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688号)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评标工作由项目法人组织。评标委员会成员为五人以上单数,其组成采取X+1方式,1表示业主代表,X表示评标专家。评标专家由业主代表在各市州交通局从省交通厅建立的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抽取和评标过程由市州交通局进行全过程监督。评标专家抽取应严格按规定执行回避制度。

第十三条 项目法人发布招标公告,应按规定在本省指定的《湖南日报》、《湖南经济报》、《湖南省招标投标监管网》、《中国采购与招标网》进行,且不少于一报一网。项目法人应按规定在原发布招标公告的相同媒体上进行招标结 4

果公示,公示时间为10天。

第十四条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从业单位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严禁越级承揽工程。

第十五条 项目法人在组织勘察设计工作中应确定合理的设计周期,保证勘察设计质量和深度。

第十六条 项目法人应合理划分标段,土建工程一般应在10公里以上或标段工程量2000万元以上。

第十七条 干线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由项目法人报市州交通局审查后报省交通厅审批。未经施工许可的项目,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同时省定额投入项目的资金不予拨付。

申报施工许可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已列入公路建设计划;

2、施工图设计文件已经完成并经审批同意;

3、建设资金已经落实,并经交通主管部门审计;

4、征地手续已办理,拆迁基本完成;

5、施工、监理单位已依法确定;

6、已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已落实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措施。

项目法人在申请施工许可时应当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施工图设计文件批复;

2、交通主管部门对建设资金落实情况的审计意见;

3、国土资源部门关于征地的批复或者控制性用地的批复;

4、建设项目各合同段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单、合同价情况;

5、应当报备的资格预审报告、招标文件和评标报告;

6、已办理的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材料;

7、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措施的材料。

第十八条 项目法人在申请施工许可前应向市州交通质量监督机构申请质量安全监督,并报省交通厅质监站备案。对特大桥和长隧道,项目法人向省交通厅质监站申请质量安全监督。

第十九条 项目法人应加强建设合同管理,督促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认真履行合同,按时优质完成任务。

第二十条 项目法人应严格控制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不得擅自改变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凡涉及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变化的须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项目法人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概(预)算和合同控制工程造价,工程设计变更应按省交通厅《湖南省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等规定,按权限履行变更审批程序,严格控制投资规模。经过审查批准的干线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其费用变化纳入决算。

第二十二条 项目法人应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工程台帐、工程变更台帐、工程计量支付台帐,形成整体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第二十三条 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 6

务院令第393号)和省交通厅《湖南省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湘交质监[2006]第328号)等规定,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订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落实相关措施,预防和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

第二十四条 干线公路建设应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法人应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从业单位应当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负责。交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负监督责任,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管理责任,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负责,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负现场管理责任,试验检测单位对试验检测结果负责,其他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对其产品或者服务质量负相应责任。

第二十五条 项目法人应按照合理的设计周期和施工工期,编制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总体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报省公路管理局备案。

第二十六条 项目建设应按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3年第5号)的规定,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恢复原有生态环境。

第二十七条 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改建路段的交通维护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法人和施工单位应科学合理组织施工,确保改建路段的交通通畅。市州交通局应统筹安排本区域内干线公路改造的实施。

第二十八条 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建设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省财政厅、省交通厅制定的建设资金具体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降低建设成本。

第二十九条 省定额投入项目的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只能用于本项目支付工程款,不得挪用于其他项目;省定额投入项目的资金严格按项目工程进度和市州自筹资金比例同比例拨付;严格执行省定额投入政策,干线公路超概算资金一律由市州政府自行筹措解决。

第三十条 项目法人应加强项目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采集、传递、发布信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第三十一条 项目法人为项目廉政建设第一责任单位,应认真落实反腐败惩防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严格执行廉政合同制。项目从业单位应建立和健全廉政建设各项制度,杜绝转包和非法分包,自觉抵制和打击商业贿赂、欺诈行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市州交通局负责指导和考核干线公路廉政建设工作,健全廉洁执业保障体系。

第三十二条 项目法人应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将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工作纳入合同管理范畴。

第三十三条 各市州交通局应于每月28日将工程进度月报和工程变更台帐报送省公路管理局,省公路管理局汇总后于30日前报省交通厅。

第三十四条 省公路管理局应加强对干线公路项目的 8

建设管理。对未按有关工程设计变更管理规定办理工程设计变更的项目,责成其整改;对管理不善、质量问题严重的建设项目,停拨省定额投入的建设资金直至整改合格,并在全省进行通报。

第三十五条 干线公路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应严格遵守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审计实施办法》(交审发[2000]64号)和《关于加强交通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通知》(交审发[2002]62号)的规定,未经审计的项目不得付清工程尾款,不得办理竣工验收,不得报批竣工财务决算。

第三十六条 干线公路项目完工后,项目法人应及时组织交工验收。未进行交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项目法人应及时做好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在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后及时申请省交通厅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工作由省交通厅或委托省公路管理局组织。

篇6:湖南省实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细则

【发布文号】湘司发〔2008〕49号 【发布日期】2008-04-30 【生效日期】2008-04-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南省

湖南省公证机构年度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湘司发〔2008〕49号)

各市州司法局:

根据《公证法》、《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公证机构年度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我省公证行业的实际状况出发,省厅制定了《湖南省公证机构年度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公证机构年度考核是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机构的执业活动、公证质量、组织建设、公证档案和内部制度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指导的重要方式,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各公证机构要高度重视,组织公证管理人员和公证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本细则的规定,按时按要求认真做好本地区公证机构的年度考核工作,促进全省公证事业规范发展。

湖南省司法厅

二○○八年四月三十日

湖南省公证机构年度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条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公证机构年度考核办法》(试行),加强对公证机构的监督和指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第二条 对公证机构实施年度考核(以下简称年度考核)应当坚持年度考核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实际绩效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第三条 各市、州公证处的年度考核,由该市、州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县、不设区的市公证处的年度考核,由该县、市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

市州司法行政机关同时对本行政区域内公证机构的年度考核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省司法厅对全省公证机构年度考核工作予以监督指导。

第四条第四条 年度考核的具体内容和依据:

(一)执业活动情况。包括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在执业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业规范,遵守公证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情况;完成公证业务工作任务、拓展公证业务领域的情况;公证执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执行的情况;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协会的监督以及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及时查处和纠正执业中存在问题的情况;公证机构所在地政府对其发挥公证职能的基本评价、公证机构文明创建及行风建设的综合状况等。考核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司法部部颁规章和中国公证协会制定的行业规范:

(二)公证质量情况。包括公证质量自我检查、评估的情况;公证质量自我监督、控制、审查和纠错等相关制度、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重大、复杂公证事项集体讨论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受理公证业务投诉、复查、过错赔偿的情况;公证机构公信力的社会评价及新闻媒体的监督及评价情况等。考核的具体依据是《公证程序规则》及《湖南省公证质量检查评分说明及等级标准》。

(三)组织建设情况。包括公证机构党组织建设及活动情况;公证机构符合法定设立条件和机构性质、体制及其运行情况;公证机构负责人选任、履职及调整情况;公证员的配备数量及文化结构变化情况;开展公证员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和公证业务知识、技能学习、培训的情况;公证业务辅助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配备及管理情况;办公设施和办公环境建设情况;公证机构推进公证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等。考核的具体依据是《公证法》以及司法部和中国公证协会的相关规范性文件。

(四)公证员执业年度考核情况。包括公证机构按照规定组织实施本机构公证员执业年度考核的情况及其考核结果。考核依据是《湖南省公证员执业年度考核暂行办法》。

(五)公证档案管理情况。包括公证机构执行有关公证档案管理各项规定的情况;本机构内部有关公证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等。考核依据是《公证文书立卷归档办法》、《公证档案管理办法》。

(六)公证收费和财务管理情况。包括公证机构年度公证收费情况;执行国家有关公证收费管理规定的情况;年度财务收支、分配及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的情况;本机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按规定缴纳公证协会会费、公证赔偿基金及其他保险金、基金的情况;接受财政、物价、审计等部门检查、监督的情况等。考核依据是国家、省、市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的公证收费办法和标准、有关财经管理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七)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包括公证机构依照《公证法》和《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的总体情况、执行落实的情况和效果。考核依据是《公证法》和《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

(八)公证机构各级主管部门认为需要考核的其它事项。考核依据是《公证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五条第五条 公证机构在考核年度有下列情形之

一、被司法行政机关责令改正的,考核机关应当将相关问题整改措施的实施、完成情况及其效果列入对该公证机构的考核内容:

(一)被投诉或者举报,经核查存在违法、违纪问题的;

(二)执业中有不良记录的;

(三)出现未能保持法定设立条件问题的;

(四)内部管理存在突出问题的。

第六条第六条 公证机构应当于每年2月1日前向考核机关提交包含有本细则第四条规定之各项内容的工作报告,并附相关资料或情况说明。

新设立的公证机构在考核年度执业不满三个月的,不参加本年度考核。

第七条第七条 考核机关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公证机构的年度工作报告进行审查,并结合考核年度日常监督、检查的情况,对该公证机构考核年度的工作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第八条第八条 考核机关实施年度考核,可以对公证机构进行实地检查,要求公证机构、公证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可以调阅相关材料和公证案卷,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核实情况。

公证机构、公证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应当如实说明有关情况、提供相关材料,不得谎报、隐匿、伪造、销毁有关材料。

第九条第九条 公证机构年度考核等次确定:得分在100―90的为优秀,89―75的为合格,74―60的为基本合格、59以下的为不合格。

第十条第十条 考核机关对公证机构实施年度考核,应出具《公证机构年度考核报告书》,内容包括:

(一)《公证机构年度考核评分表》;

(二)主要成绩;

(三)存在的问题;

(四)整改要求或建议;

(五)考核等次。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公证机构在年度考核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机构年度考核等次应当直接被评为不合格:

(一)在考核年度受到停业整顿处罚的;

(二)未能保持法定设立条件经整改仍未达标的;

(三)公证处主任没有公证员资格的;

(四)没有独立法人地位和管理自主权的。

公证机构所属公证员在考核年度受到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处罚的,该公证机构的年度考核不得被评定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考核机关应当于每年2月8日以前将初步考核结果向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证机构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日。公证机构对初步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应当于公示期满后3日内书面提出复核申请,考核机关应当在10日内完成复核,并将复核结果书面答复申请人。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考核机关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公证机构书面通知考核结果,并将考核结果(主要内容为《公证机构年度考核表》和考核等次)报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和省公证协会。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各市、州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开展公证机构年度考核的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并附各公证机构的考核结果,于每年4月15日前上报省司法厅。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考核机关在年度考核中发现公证机构有违反《公证法》和《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的突出问题的,应当责令其立即纠改或者限期整改,并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考核机关在年度考核中发现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有《公证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罚或者提请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公证机构对司法行政机关的年度考核结果列明的问题以及责令整改的要求,应当查找、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书面报告考核机关。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对考核结果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与考核结果有明显差异的,可以要求考核机关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必要时可以要求考核机关进行复核,并上报复核结果。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公证机构年度考核评定达到优秀等次的,该机构及其负责人可以参加本年度全国和省级公证行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公证机构年度考核被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其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存在问题的不同情况,对该公证机构的负责人予以批评教育,提出整改要求,或者组织进行培训。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公证机构在年度考核后被发现有隐瞒事实、弄虚作假行为的,考核机关应当追究公证机构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撤销原考核结果,重新进行考核。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省厅于每年4月30日前,将公证机构年度考核结果在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业内进行通报,并将通报和年度考核工作总结报告上报司法部,同时抄送中国公证协会。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公证机构年度考核工作结束后,考核机关应当将对各公证机构的考核等次记入该机构执业证副本及执业档案中,并将考核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资料(包括公证机构年度工作报告、考核机关作出的考核结果、考核评分表)收入执业档案。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湖南省公证机构年度考核评分标准》(略)

附件二:《湖南省公证机构年度考核评分表》(略)

篇7:湖南省实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细则

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律师事务所的设立,加强对律师事务所的监督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律师法》)、司法部《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律师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律师事务所是律师的执业机构。律师事务所应当依法设立并取得执业许可证。

第三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依法开展业务活动,加强内部管理和对律师执业行为的监督,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律师事务所的业务活动,不得侵害律师事务所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省司法厅根据本省各市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对全省律师事务所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律师事务所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鼓励律师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设立个人律师事务所或者有实力的大型律师事务所设立分所。

第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依照《律师法》、《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律师事务所进行监督、指导。

律师协会依照《律师法》、协会章程和行业规范,对律师事务所实行行业自律。

第二章 律师事务所的设立条件

第六条 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二)有符合《律师法》和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律师;(三)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一定的执业经历并能够专职执业的律师,且在申请设立前三年内未受过停止执业处罚;

(四)有符合本实施细则规定数额的资产。

第七条 设立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书面合伙协议;

(二)有三名以上合伙人作为设立人;

(三)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并能够专职执业的律师;

(四)有人民币三十万元以上的资产。

前款第四项所指的资产,包括能够充分满足办公需要的设备、设施,且人均面积不少于十五平方米。

第八条 设立特殊的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书面合伙协议;

(二)有二十名以上合伙人作为设立人;

(三)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并能够专职执业的律师;

(四)有人民币一千万元以上的资产。

前款第四项所指的资产,包括能够充分满足办公需要的设备、设施,且人均面积不少于十五平方米。

第九条 申请设立个人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并能够专职执业的律师;

(二)有人民币十万元以上的资产。

前款第二项所指的资产,包括能够充分满足办公需要的设备、设施,且办公场所总面积不少于八十平方米;有聘用律师的,人均面积不少于十五平方米。

第十条 设立律师事务所,其申请的名称应当符合司法部有关律师事务所名称管理的规定,并应当在申请设立许可前按规定办理名称检索。

第十一条 律师事务所主任是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合伙律师事务所主任应当从本所合伙人中经全体合伙人选举产生,一般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个人律师事务所设立人是该所的负责人。

第十二条

合伙律师事务所主任除应当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外,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较高的思想政治和政策理论水平;

(二)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有胜任主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第十三条

律师事务所章程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律师事务所的名称和住所;(二)律师事务所的宗旨;(三)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四)设立资产的数额和来源;

(五)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职责以及产生、变更程序;(六)律师事务所决策、管理机构的设臵、职责;(七)本所律师的权利与义务;

(八)律师事务所有关执业、收费、财务、分配等主要管理制度;

(九)律师事务所解散的事由、程序以及清算办法;(十)律师事务所章程的解释、修改程序;(十一)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设立合伙律师事务所的,其章程还应当载明合伙人的姓名、出资额及出资方式。

律师事务所章程的内容不得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

律师事务所章程自省司法厅作出准予设立律师事务所决定之日起生效。

第十四条 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下列内容:(一)合伙人,包括姓名、居住地、身份证号、律师执业经历等;

(二)合伙人的出资额及出资方式;(三)合伙人的权利、义务;

(四)合伙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职责以及产生、变更程序;

(五)合伙人会议的职责、议事规则等;(六)合伙人收益分配及债务承担方式;

(七)合伙人入伙、退伙及除名的条件和程序;

(八)合伙人之间争议的解决方法和程序,违反合伙协议承担的责任;

(九)合伙协议的解释、修改程序;(十)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合伙协议的内容不得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合伙协议由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并签名,自省司法厅作出准予设立律师事务所决定之日起生效。

第三章 律师事务所设立许可程序

第十五条

律师事务所的设立许可,由市、县司法局受理设立申请并进行初审,报省司法厅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准予设立的决定。

第十六条

申请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向所在地的市、县司法局提交下列材料:

(一)设立申请书;

(二)律师事务所名称检索表;

(三)律师事务所设立申请登记表;

(四)律师事务所章程;

(五)设立人的名单、简历、身份证、律师执业证原件及复印件;

(六)银行资信证明和办公所必需的设备、设施等资产证明;

(七)房屋租赁合同或者房产证等住所证明。

设立合伙所还应当提交合伙协议、选举主任的会议决议。

个人律师事务所聘用律师的,须提交聘用律师名单及其简历。

第十七条 市、县司法局对申请人提出的设立律师事务所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按要求补正的,予以受理;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事项明显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申请人拒绝补正、无法补正有关材料的,不予受理,并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受理申请的市、县司法局应当在决定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查。

在审查过程中,对于需要调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也可以自行进行核实。

经审查,应当对设立律师事务所的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材料是否真实齐全出具审查意见,并将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省司法厅。

第十九条 省司法厅应当自收到受理申请的市、县司法局报送的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十日内予以审核,作出是否准予设立律师事务所的决定。

准予设立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

不准予设立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用于办公场所悬挂,副本用于接受查验。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二十一条 律师事务所设立申请人应当在领取执业许可证后的六十日内,按照有关规定刻制印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税务登记,完成律师事务所开业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将刻制的律师事务所公章、财务章印模和开立的银行账户报所在地市、县司法局备案。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司法厅撤销原准予设立的决定,收回并注销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

(一)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准予设立决定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设立决定的。

第四章 律师事务所的变更和终止

第二十三条 律师事务所变更名称、负责人、章程、合伙协议的,应当经所在地主管司法行政机关审查后报省司法厅批准。具体办法按律师事务所设立许可程序办理。

律师事务所变更住所、合伙人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十五日内经所在地主管司法行政机关报省司法厅备案。

第二十四条

律师事务所跨县、不设区的市变更住所,经原所在地的主管司法行政机关报省司法厅备案后,由省司法厅将有关变更情况通知律师事务所迁入地的主管司法行政机关。

律师事务所拟将住所迁移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应当按注销原律师事务所、设立新的律师事务所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五条 律师事务所变更合伙人,包括吸收新合伙人、合伙人退伙、合伙人因法定事由或者经合伙人会议决议被除名。新合伙人应当从专职执业的律师中产生,并具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但司法部另有规定的除外。受到六个月以上停止执业处罚的律师,处罚期满未逾三年的,不得担任合伙人。

合伙人退伙、被除名的,律师事务所应当依照法律、本所章程和合伙协议处理相关财产权益、债务承担等事务。

因合伙人变更需要修改合伙协议的,修改后的合伙协议应当按照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报批。

第二十六条

律师事务所变更组织形式的,应当在自行依法处理好业务衔接、人员安排、资产处臵、债务承担等事务并对章程、合伙协议作出相应修改后,方可按照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申请变更。

第二十七条 律师事务所因分立、合并,需要对原律师事务所进行变更或者注销原律师事务所、设立新的律师事务所的,应当在自行依法处理好相关律师事务所的业务衔接、人员安排、资产处臵、债务承担等事务后,提交分立协议或者合并协议等申请材料,按照本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 成立三年以上并具有二十名以上执业律师的合伙律师事务所,可以设立分所。在本省设立分所,须经省司法厅审核。

第二十九条 律师事务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不能保持法定设立条件,经限期整改仍不符合条件的;

(二)执业许可证被依法吊销的;

(三)自行决定解散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律师事务所在取得设立许可后,六个月内未开业或者无正当理由停止业务活动满一年,或者因不按规定接受年度检查考核,经司法行政机关公告责令其限期接受年度检查考核,逾期仍未接受年度检查考核的,视为自行停办,应当终止。

律师事务所在受到停业整顿处罚期限未满前,不得自行决定解散。

第三十条 律师事务所在终止事由发生后,应当向社会公告,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算,依法处臵资产分割、债务清偿等事务。因被吊销执业许可证终止的,或者因其他情形终止、律师事务所拒不公告的,由省司法厅向社会公告。

律师事务所自终止事由发生后,不得受理新的业务。律师事务所应当在清算结束后十五日内向所在地主管司法行政机关提交注销申请书、清算报告、执业许可证、财务帐薄、业务档案移交保管清单、印章以及注销公告,由其出具审查意见后连同全部注销申请材料报省司法厅审核,办理注销手续。

律师事务所被注销的,其业务档案、财务账簿、印章的移管、处臵,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律师事务所执业和管理规则

第三十一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律师法》、《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和《海南省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试行)》及行业规范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和落实执业管理和其他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本所律师执业行为的监督。

第三十二条 合伙人会议为合伙律师事务所的决策机构;个人律师事务所的重大决策应当充分听取聘用律师的意见。

律师事务所根据本所章程可以设立相关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协助本所负责人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十三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指导本所律师依法执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活动,为律师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对律师在执业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十四条 律师承办业务,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

律师事务所受理业务,应当进行利益冲突审查,不得违反规定受理与本所承办业务及其委托人有利益冲突的业务。

第三十五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海南省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海南省律师服务收费标准》的规定统一收费,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及时查处有关违规收费的举报和投诉。

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和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及激励机制。

律师事务所应当依法纳税。

律师事务所不得从事法律服务以外的经营活动。

第三十六条 合伙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为聘用的律师和辅助人员办理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

个人律师事务所聘用律师和辅助人员的,应当按前款规定为其办理社会保险。

第三十七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建立执业风险、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等基金。

具体规定由省律师协会制定。

第三十八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对所承办业务的案卷及有关资料,严格按照司法部《律师业务档案立卷归档办法》和《律师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立卷归档,妥善保管。

第三十九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投诉查处制度,及时查处、纠正本所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调处在执业中与委托人之间的纠纷;认为需要对被投诉律师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业惩戒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主管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协会报告。对于年度考核不称职或者严重违反本所章程及管理制度的律师,律师事务所可以与其解除聘用关系或者经合伙人会议将其除名,有关处理结果报所在地主管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备案。

已担任合伙人的律师受到六个月以上停止执业处罚的,自处罚决定生效之日起至处罚期满后三年内,不得担任合伙人。

第四十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制度,按照规定对本所律师的执业表现和遵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的情况进行考核,评定等次,实施奖惩,建立律师执业档案。

第四十一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于每年的一季度经所在地的主管司法行政机关向省司法厅提交上一年度本所执业情况报告和经律师协会确定的律师执业考核结果,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年度检查考核。

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工作,依照《海南省司法厅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

第四十二条

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律师事务所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律师追偿。

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特殊的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律师事务所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律师事务所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律师事务所债务的,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个人律师事务所的设立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第四十三条 律师事务所主任负责对律师事务所的业务活动和内部事务进行管理,对外代表律师事务所,依法承担对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的管理责任。

第四十四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妥善保管、依法使用本所执业许可证,不得变造、出借、出租。如有遗失或者损毁的,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主管司法行政机关,经所在地主管司法行政机关向省司法厅申请补发或者换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遗失的,应当在省司法厅指定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

律师事务所被撤销许可、受到吊销执业许可证处罚的,由所在地的主管司法行政机关收缴其执业许可证,并交省司法厅办理注销手续。

律师事务所受到停业整顿处罚的,应当自处罚决定生效后至处罚期限届满前,将执业许可证缴存其所在地的主管司法行政机关。

第六章 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 市、县司法局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律师事务所的执业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掌握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的执业活动和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的情况,制定加强律师工作的措施和办法;

(二)监督律师事务所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三)对律师事务所进行表彰;

(四)监督律师事务所执业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五)监督律师事务所保持法定设立条件以及变更报批或者备案的执行情况;

(六)监督律师事务所进行清算、申请注销的情况;(七)监督律师事务所开展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和上报年度执业总结的情况;

(八)负责组织实施对律师事务所的年度检查考核工作;(九)受理、审查律师事务所设立、变更、设立分所、注销申请等事项;

(十)受理对律师事务所的举报和投诉;

(十一)监督律师事务所履行行政处罚和实行整改的情况;

(十二)司法部和省司法厅规定的其他职责。地级市司法局依法定职权对律师事务所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对依法应当给予吊销执业许可证处罚的,向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处罚建议。

第四十六条 省司法厅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制定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制定律师事务所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二)掌握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开展情况;

(三)监督、指导市、县司法局的监督管理工作以及对律师事务所的专项监督检查和年度检查考核工作;

(四)组织对律师事务所的表彰活动;

(五)依法对在县级行政区域的律师事务所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对在地级市行政区域的律师事务所的严重违法行为实施吊销执业许可证的处罚,监督地级市司法局的行政处罚工作,办理有关行政复议和申诉案件;

(六)办理律师事务所设立核准、变更核准或者备案、设立分所核准及执业许可证注销事项;

(七)建立律师事务所执业档案,负责有关律师事务所的许可、变更、终止、执业档案信息以及其他有关重大信息的公开工作;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四十七条 市、县司法局在开展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对发现、查实的律师事务所在执业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对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或者有关律师进行警示谈话,责令改正,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监督。

第四十八条 县级司法局对律师事务所的违法行为认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向省司法厅提出处罚建议;认为需要给予行业惩戒的,移送律师协会处理。

地级市司法局对律师事务所的违法行为认为依法应当给予吊销执业许可证处罚的,应当向省司法厅提出处罚建议;认为需要给予行业惩戒的,移送律师协会处理。

第四十九条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律师事务所实施监督管理,不得妨碍律师事务所依法执业,不得侵害律师事务所的合法权益,不得索取或者收受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五十条 省司法厅应当加强对市、县司法局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监督,及时将有关许可决定、奖惩情况通报市、县司法局。

负责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或者奖励、处罚的市、县司法局,应当及时将有关考核结果、奖惩情况通报各律师事务所,并报送省司法厅。

第五十一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律师协会的指导、监督,支持律师协会依照《律师法》和协会章程、行业规范对律师事务所实行行业自律,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情况通报等制度,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协调、协作机制。

第五十二条 市、县司法局应当定期将本行政区域律师事务所的组织、队伍、业务情况的统计资料、年度管理工作总结报送省司法厅。

第五十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律师事务所设立许可和实施监督管理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司法厅负责解释。

上一篇:网考模拟考题下一篇:幸福的作文:幸福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