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课题研究方案

2024-06-03

区级课题研究方案(通用6篇)

篇1:区级课题研究方案

依托课外阅读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课题研究方案

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 王艳玲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课堂教学倾听现状: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境头:(1)教师有时候必要的讲解成为学生的“耳旁风”,请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张口结舌不知所云。(2)教师的问题刚一出口,学生一边争先恐后地举手,一边高声地喊着“老师,我!”。(3)教师请一个学生发言时,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听,或者为自己没有叫自己而惋惜、抱怨,或者不管不顾地与临近同学交流。(4)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话往往还没说完,学生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5)学生从多角度回答问题后,再请学生发言,学生不能总结归纳。有的学生还一直举手要求发言,结果还是简单地重复某个学生的回答,或是重复一些明显的错误。成因分析:

1、学生从小养成了不爱听的习惯。现在的学生,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的插嘴进来。

2、教师不重视倾听习惯的培养。“教师讲,学生听”这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都一味追求“合作、探究、发现”这一新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重视了“说、读、写”的教学,却完全忽略了“听”在教学中占有的首要地位和“听”的重要性。甚至有些教师在评价一堂课的效果时,不是看学生听懂了多少,而是根据自己一节课传授了多少知识来衡量。

3、教师讲解枯燥乏味。很多教师外出听报告都有过这样的体会,那种长篇大论的大道理谁也不要听,讲一些生动的事例大家却听得津津有味。其实我们的学生也一样,如果教师的讲解过于枯燥,或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某个我们老师自认为重要的问题,那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让他们觉得这个老师很啰嗦,从而导致学生不爱听。

培养良好倾听习惯的意义:

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倾听”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它体现了对讲话人的尊重,对于学习者本身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试想:一个人不会倾听,又如何学会思考?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9期中《学会倾听和表达》中提出:“倾听”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必须将其纳入学习习惯、学习常规中予以培养,必须从低年级倾听态度、倾听意识抓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能力。可见,倾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的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和向导。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

基于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人的成长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和现代教学强调“听”的重要性这两大方面,我们认为进行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培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知道倾听的重要性,培养低段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一是是细心听、用心听,懂得这是一种礼貌,也是对说话者的尊重。二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能应对,初步具备一定的倾听能力。

2、通过研究,增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意识,提高教师培养倾听习惯的能力。

3、通进研究,总结出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4、通进研究,带动学生课堂常规的整体提高,使学生在严而有序的教学氛围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在各科学习中得以综合和贯穿,多向受益。

三、研究内容及策略

(一)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研究 主要策略:

1、激发学生倾听兴趣的策略研究

首先教师要学会巧妙的运用自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联系设置的问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其次要把知识融化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①通过语言描述。教师利用亲切自然、富有童趣的言语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产生倾听的愿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变化等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兴趣。

②播放直观画面。在教学中,适时地播放一些直观的活动的画面,不仅能为教学创设一个和谐的、轻松的教学氛围,而且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倾听的需求。

③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回忆,同时也为学生学会倾听创设了情境。④丰富教学形式。

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听。比如把猜谜语、听儿歌、听故事、表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融入课堂,激发倾听的兴趣。

2、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低段学生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我们不能靠硬性灌输,应在和谐的气氛中渗透,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让学生脑中有一种“倾听是重要的”表象。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体验的增多,学生就会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对低段学生可以这样告诉他:我们不仅敢说还要会听,这样才是一个好学生,认真地听,我们会听出许多美妙的知识,而且认真听别人讲是对这个人的尊重,我们要从小练习这个倾听的本领,长大它会帮我们做很多事呢!当然,要让学生理解倾听的重要性,要靠我们教师耐心地引导,利用平时一切可利用的时机,让学生从体验中领悟倾听的重要性。

3、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课堂倾听要做到“五心”。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4、课堂倾听要有意训练 ①防不胜防法。上课时突然指名学生发言或是故意叫开小差的同学回答。②真诚赞扬法。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真诚的赞扬,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发言。

③以身作则法。学生发言时,教师也需要耐心倾听,做好学生的榜样。少数教师一听学生回答得结结巴巴,或是全然不对时,就立马打断学生的话,指名其他人帮忙,或干脆自己加以补充。试想,教师都没耐心倾听,又有哪个学生能做到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呢?

④持之以恒法。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时,一定要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绝对没有效果的。也就是不论课堂还是课外,教师都要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5、每周进行一次听说或听写活动。

每周进行一次或两次听说或听写活动。事先可以让一、二个学生准备要讲的内容,可以是情节简单、篇幅不长的故事,让全班学生听过一两遍后能讲故事的主要内容讲述出来,持续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完整地基本正确地复述出故事内容。此外,要多听写。教师可以从课外读物上摘录一些适合学生地谚语、格言及精彩的段落给学生听,开始一小句一小句地听,慢慢地就听写一整句、一小段,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听”的能力就会提高。

6、家校联手,争取家长的协助

①召开主题家长会,确立共同的班级倾听目标。

召开一次主题为 “会倾听,会学习”家长会,向各位家长介绍孩子们现在课堂存在的问题,及不会倾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会给孩子们带来多大的危害,剖析此问题出现的原因,共同制定班级学生的奋斗目标:1.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2.倾听时看着别人的眼睛不插话。3.认真倾听每一节课,听懂每一节课知识,回家后能向家长简单的复述学了什么。4.听故事或新闻,能复述主要内容。

②向家长提供几种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家庭做法。

例如: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倾听大自然里的风声、雨声、小动物声音,了解听的重要,让他们乐于用耳朵去了解事物。每天把课堂上的收获讲给家长听,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课堂倾听情况,督促孩子课上认真倾听;在家里每天拿出五分钟做专题的倾听训练,可以让学生听故事、新闻、知识问答等,让学生练习复述或说出其主要内容。

(二)、净化学生倾听环境的研究 主要策略:

1、净化课桌环境

课桌环境包括多种功能的文具盒,琳琅满目的文具,芳香扑鼻的文具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干扰低段学生倾听的不良因素。这些物品在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影响着孩子的听课习惯。下课时,可预先叫学生摆放好桌椅、文具要放在文具盒里、书本摆在指定位置、饭盒水杯放在教室后面„„通过这些手段,尽量减少了外界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2、净化听课环境

培养孩子静心倾听的习惯,与课堂周边环境密切相关。教室外面其他班级上体育课发出的吵闹声,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传出的喇叭声,窗户外面的美景等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干扰。作为老师,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关起门来上课”,必要时甚至拉上窗帘,切断了与外界相通的渠道,学生的心就乖乖地收回来。

3、净化座位环境

低段学生自控力差,上课总有一部分同学管不住自己。因此,教师在排座位时,尽量做到“动静”结合,把爱说话的同学的沉默寡言的同学搭配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影响,综合对方的性格。

四、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论文、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叙事等

五、研究的步骤安排 初步分四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设计申报(2016年3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开题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工作:

1、组内制定计划,明确分工。

课题组成员做好目前课堂倾听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工作,并根据实据情况制定相应措施。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6年11月)开展课题研究。主要工作:

1、组内成员根据课题预设方案开展研究工作,并组织交流讨论,不断总结经验。

2、组内成员根据课题的开展情况写出相应的教学案例、论文等。第三阶段;结题鉴定(2016年12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论文。

篇2:区级课题研究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按照省级文明单位管理条例,以实现规范化管理为着力点,以创建优美、和谐、文明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基础,以提高我委干部职工整体素质为关键,把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作为加强我委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

二、创建目标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总体工作目标是:各项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建氛围浓厚,单位风气正,精神面貌好,发展改革成绩突出。创建档案规范齐全,达到省级文明单位标准,确保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成功,展示文明、和谐、团结的形象。

三、创建内容

(一)组织领导有力,创建活动扎实。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定期研究安排工作,创建工作有领导、有部署、有目标、有措施。单位内部层层落实创建工作目标,全体干部积极参与,创建热情高。

(二)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规范高效。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领导班子作风民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廉洁勤政,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强。完善机关管理制度,提高办事效率,管理规范有序,环境整洁优美。政务公开、服务承诺等制度落实到位,干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强,依法行政水平高。坚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员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责任目标。

(三)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公民道德规范,在单位做好职工,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家庭做好成员。以“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开展民情专题调研和结对帮扶活动,增强群众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四)业务工作领先,群众普遍满意。全面贯彻“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项重点、落实三项举措、实现四个突破”的工作思路,落实好《20XX年度工作要点》,强化目标考核,定期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五)学习风气浓厚,干部素质较高。重视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健全完善学习制度,开展庆祝建党XX周年学习教育活动,抓好国家政治经济和“十二五”规划的学习,学习氛围浓厚,学习型组织创建取得实效,干部队伍综合素质高,驾驭工作能力强。

(六)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捐助活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文明办组织的其他社会公益性活动。

四、实施步骤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从20XX年元月1日至2XX年12月31日,共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元月1日—3月31日)。

遵循上级有关创建文明单位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委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我委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实施步骤、任务分解、具体要求等。修订完善我委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明晰任务。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4月1日—4月30日)。

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动员会议,安排部署创建工作。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有关创建文明单位的文件精神,充分调动机关干部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对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创建目标和要求,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营造积极的舆论导向。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4月1日—11月30日)。

严格按照省级文明单位的考核标准,坚持硬件、软件一齐抓。在县文明办的指导下,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全面完成各项创建任务。要建立创建专项档案,把创建的实施方案、活动安排及相关材料形成完整的创建档案。

第四阶段:自查自纠、迎接评估(12月1日—12月31日)。

根据创建工作情况,及时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照考核标准进行自查自纠,认真整改,并做好迎接评估检查的一切准备工作。

第五阶段:巩固提高,常抓不懈。

迎接评估检查只是创建文明单位的一个阶段性工作。我委将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条件保障、活动开展、考核奖惩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持久化,坚持以创促改、以创促建、以创促管、创建结合,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本任务长期坚持,巩固已有成果,使我委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五、创建措施

(一)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改委成立创建省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由赵都庆同志任组长,江斌、曹文田、孙冰、张子龙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工作。坚持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密切配合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实行创建目标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组长对创建工作负总责,班子成员不仅对分管工作负责,也对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负责,各科室按照职责和分工各负其责。把创建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科室,责任到人,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实行目标责任制。办公室综合把握创建工作进展,补充和完善创建工作各类文件、会议记录、相关制度,搜集与创建工作相关的文字、图片等档案资料。

(三)定期进行督查推动。按照创建内容要求,在年中和三季度末进行回顾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高效率、高标准地进行整改,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向前推进。要把文明创建活动作为一项制度性的工作长期固定下来,与机关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文明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

篇3:区级课题研究方案

关键词:县区级财政,财政支出结构,社会保障

一、竞争性领域财政支出比重较大

当前县区级财政存在着包揽过多的弊端, 资金供应范围和对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违背了公共财政原则。财政负担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由市场承担的支出, 不该包揽过多, 即造成了所谓财政职能的“越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私人产品由市场提供可以达到高效配置, 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而县区级政府为了发展县域经济、解决县区级财力不足的问题, 普遍存在着加入竞争性行业, 过多地从事私人产品生产的现象。如县区级政府投资于国有企业, 与私人企业一起追求利润, 政府过多的直接干预必然扭曲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 使得国有资产的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在县区级财政支出中安排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新产品试制费以及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支出, 这些支出本应由企业自己解决, 政府的参与不仅替代了企业决策行为, 而且不利于调动企业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和自负盈亏机制的建立。

二、基本公共服务供应不足

(一) 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偏低

基础设施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 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其外溢性特点决定了市场提供将是无效或是不足的, 客观上要求政府来提供。但由于中国县区级财政资金供应能力不足, 有限的财政资金一般都用于满足经常性支出的需要。目前, 中国大部分县的财政支出中, 较大比例为经常性支出, 用于保证工资发放和维持事业发展, 并且经常性支出的增长速度大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 挤占了基本建设支出经费, 造成县域范围内公路、铁路、港口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投资缺口较大。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交通、通讯、农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严重不足, 交通设施落后, 设备老化, 许多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也普遍不足。基础设施的严重短缺, 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 对农业发展支持的力度不够

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 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中的问题。支持和保证农业发展是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 可是农业发展问题并非始终如一地排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 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偏低。虽然财政投入规模一直在增加, 但其所占比重一直不高。如果将支农支出和农林水气支出合并加总, 平均所占比重约为8.02%。两者分开, 支农支出仅为财政支出总额的3.29%, 西部地区支农支出最低年份仅为1.98%。不难看出, 县区级财政支出中直接支农的比重很低, 且其所占比重在1998—2002年间一直呈下降趋势, 2003年开始取消了这个预算科目 (可能是把支农支出纳入到农林水气支出中了) 。虽然农业, 林业, 水和天然气的支出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但农业是这个消费的间接影响, 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又吃了人头费。总之, 从农业和农业形势已有投资在发达国家的重要地位和条件不断加大农业保护和支持观点来看, 中国的财政支农薄弱, 费用低。

(三) 社会保障支出比重较低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 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保障支出是公共财政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 随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社会保障投入大幅增加, 占县区级财政支出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 但仍然比较低, 平均仅为2.44%左右, 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县区级财力不足, 尤其是在一些人口集中的县表现得更加突出。这些地方一方面人口众多, 下岗职工、贫困家庭、就业压力等都需要大量的社保资金;另一方面由于财政资金紧张, 保工资、保运转、保教育后, 县财政无力投入农村社会保障, 使得保障程度较低且覆盖面小。县区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不到位, 不利于县域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四) 县区级财政支出中缺乏环境保护支出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要么将环境保护支出单独列支, 要么将其纳入住房及社区环境支出项目中, 但都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支出项目。在德国和澳大利亚, 其平均所占比例高达6.30%和9.67%。而中国的县区级财政支出结构表中却没有环境保护支出这一项目, 当然, 这并不能表明环境保护不是县区级政府的主要职责, 只是还没有成为县区级财政预算中单独列支的支出项目, 它有可能包含在其他支出中,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环保工作进展缓慢和艰难的原因。

三、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过高

包括行政开支和公共安全支出, 中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县级财政支出-在1998年至2005年超过19%的比例, 比市场经济国家高。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造成的快速增长部分是由于所造成的市场经济的扩张政府职能的转换所致, 而另一方面就是名义工资上升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办公成本, 更主要的原因是多余的, 支出机构中高级。目前, 该机构成立了县级中国政府支持设定与上级财政, 而不是需要设置按照权力级别, 每一个机构都必须配备一些工作人员, 人员费用占了近一半, 使得县级财政部门承担过于沉重的运营成本。而另一方面, 由于机构改革不彻底, 不到位, 支队还没有出来, 也是在财政拨款, 其结果是, 体制和财政支助人口膨胀的原因, 严重超编, 大量裁员, 增加了财政负担。大部分从预算支出, 这些人员的工资, 使支出的县级呈刚性。在某些情况下的收入, 管理费用的快速增长, 但也有大量的资金转移经济发展和公共支出计划, 阻碍了其他企业的发展, 导致不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此外, 由于管理开支是相对刚性的开支, 快速扩张后, 它往往是更加难以将其切到未来控制开支增长带来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 中国县区级财政支出结构虽然已取得多方面的进展, 但一方面县区级财政支出缺乏最基本的财力保障, 难以确保社会公共性开支的最低资金需求;另一方面还存在财政支出范围不清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县区级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曹荣庆.论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偏离[J].财经科学, 2004 (3) .

[2]黄燕.地方公共财政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3]马进.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及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 2006 (7) .

篇4:区级课题研究方案

关键词:公共卫生;绩效考评;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法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本文在对以往国内外资料分析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上海市青浦区卫生局下属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访谈,构建适应社区卫生发展现状,符合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平衡计分卡(BSC)指标体系框架,为社区服务中心未来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法

以往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不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区卫生服务非盈利的功能定位及社会作用;不能很好地体现绩效的动态性,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和考核;没有考虑顾客即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未能重视属地居民的满意度评价;考评指标体系设计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远发展规划的评价,未能起到以绩效考评促管理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主要绩效考评方法有:

(一)平衡计分卡(BSC)

平衡计分卡使用框架及中心原则将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综合性的绩效评价。平衡计分卡的评价目标由财务目标、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组成。它提供了短期与长期目标、财务与非财务措施、外部与内部绩效指标间的平衡,促进组织发展。

(二)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KPI)

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

(三)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广泛征求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结合总体目标从业务指标体系、医疗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科室管理指标体系、科研教学指标体系5个方面制定了一线中层干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综合看来,平衡计分卡方法更着重考虑各方面指标间的平衡,其功能在于协助经营者把策略化为行动,让组织关注策略的执行。可以使卫生服务中心的远景目标、财务目标、病人及内部业务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把长期战略与短期行为联系起来,并将远景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业绩考核指标。KPI法的思路把总体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位职工的评价中,有时难以量化一些工作指标,给实际操作带来了难度。目标管理法是一种侧重于结果评估的方法,不是很重视过程考核测评。

三、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根据青浦区卫生局的新的战略目标,为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医疗、预防监督、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目标,选择使用平衡计分卡将远景战略转化为4个方面绩效考评的指标维度,14个二级指标小类。并对二级指标进行李科特分值打分。其中,1分为很不重要,5分则非常重要。

(一)财务维度

这是在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业绩,通过对财务指标的考核能很好的控制成本开销,使各单位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社区服务中心采用的是“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标准,其目的是切断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个人收入与业务收入的直接联系,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财务维度的指标一直是考核整体绩效的一类主要指标。

(二)患者维度

这个指标维度用来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营能力。顾客维度指标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外界市场变化的反映,中心为了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顾客满意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声誉。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利用这些指标,就能够从顾客方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的服务能力加以系统评价。

(三)内部流程维度

内部流程维度也是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营能力的指标维度。该维度指标把长期战略与短期行动联系起来,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改善医疗服务能力的基础。

(四)创新与学习成长维度

该维度用来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来成长的潜力。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社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改进现有技术水平和服务方式,这就需要激励员工不断学习,不断地创新,为顾客提供更多附加价值并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平衡计分卡在这个维度的指标强调短期和长期均衡的优点,避免短期行为,重视长期战略。同时,这部分指标的设计也对社区服务中心人才梯队的培养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针对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医院管理专家、临床专家等,采取5分制对备选的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对每个专家的打分进行加权平均,根据得分情况将备选指标排序。本研究共发放120份问卷;共回收问卷111份,其中有效问卷110份,包括局机关5份,公共卫生单位62份,医院12份,下属其他单位10份,无法识别单位的17份。最后综合考虑了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筛选出重要的指标,添加了专家认为重要的指标,并对初选指标进行了调整,最后建立了指标体系,如表1文字部分所示。

(五)数据处理暨权重计算

我们对青浦区卫生局下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高层领导干部发放共110份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7份,回收率达97.3%。而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各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模拟人类决策思维过程,思路清晰、方法简便、适用面广、系统性强,是分析多目标、多因素、多准则的复杂大系统的有力工具。应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就是用下一层次因素的相对排序来求得上一层次因素的相对排序,其思路是:首先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需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各层次各因素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进的有序的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对模型中每一层次每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定量表示(也可以先进行定性判断,再予赋值量化),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低层(方案层)相对于较高层(分目标或准则层)和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以此进行方案排序,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本文直接利用excel软件完成层次分析法的数据处理任务,其中,一级、二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区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衡计分卡中内部流程绩效维度权重最大,为0.2628,创新与学习成长维度权重最小,为0.2348;内部流程绩效维度下的医疗服务质量权重最大为0.3386。可见,对医疗卫生部门来讲,内部流程绩效作为一级指标来说最为重要,其二级指标包括了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安全性三项,三个二级指标获得权重相当,主要体现在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状态、门诊服务总人次、医疗服务合格率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的考评打分中,以往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创新与学习成长维度的权重相对来说虽然较小,但其绝对权重却不容忽略,也占到了总比分的近1/4。其中,创新能力最为重要,具体体现在区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随着人民群众消费要求的提高,主动上门服务也成为创新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方式。

四、研究意义、创新与不足

经济学中认为“资源的稀缺性”和“消费欲望的无限性”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样,在卫生系统中资源也是稀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指标考核进而达到优化筹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的目的。我国政府现在以向人们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卫生服务为宗旨,以提高绩效为目标。此次构建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为建设“绿色青浦”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精神。本研究的创新在于将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设计方法引入公共卫生系统的考核,并将顾客维度转化为患者维度,对患者满意度、居民参与度、社区协调等考核内容给予重视。当然,本研究所构建设计的指标体系只是一个基本框架,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补充和完善,逐步形成更为精准、易于操作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翟树悦,吴健,陈恒年,范水平.国外医疗机构实施绩效管理实例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4(4).

2、明珠,冯显威.平衡计分卡理论与方法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5(12).

3、陈瑞安,杜亚平,张淑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8).

4、梁鸿.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4(2).

篇5:区级领导计算机学习培训方案

培训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和区委《建设学习型城区五年规划》精神,不断深化“两从、两型、两化”工作,全面实施党务、政务办公信息化,推进新西岗数字化建设,区委决定在年底前,在全区区级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计算机知识学习强化培训工作,具体事宜如下:

一、教学对象:

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副区级以上领导。

二、教学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概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学时)。

2、中文Windows98基本操作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述、基本操作、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和设置的操作(2学时)。

3、中文Office包括:①Word2000的操作包括文档的建立及格式化、表格的建立与编辑、图形的操作、其它编辑操作(6学时);②Excel2000的操作包括工作表的建立及编辑、图表功能、数据清单的应用等(6学时)。

4、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的实际应用知识(3学时)。

三、教学和考试时间:

1、教学从10月22日开始—11月20日结束(每星期一—星期四半天,其中每星期四8:30—10:30为集中上课时间)。

2、计算机中级证考试拟定11月下旬。

四、教学地点:

区委党校三楼308教室。

五、有关要求:

1、要高度重视本次计算机知识学习,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工作,要保证学习时间。

篇6:区级课题研究方案

单位实施方案

学校工作要紧紧围绕“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文化养校、特色塑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治校方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认真落实岗位责任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全员聘用机制,着力构建“三个协作共同体”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各项制度,强化各项管理,细化各项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搞好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把学校建设成环境幽雅、设施齐全、特色鲜明、师生和谐的区级文明示范单位。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班子建设 凝聚管理合力

学校领导班子是依法治校、优化队伍、深化改革、素质教育、硬件建设、精细管理、内涵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领导责任明确,各负其责。

根据班子成员的特长,将学校工作的总体责任分解到班子成员名下,使各管理岗位的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程序化。在“精” 1

字上做文章,在“细”字上下功夫,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摒弃尽责的随意性,每位校领导在处理问题上都能做到坚持原则性。

2、打造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形成合力。

一个班子不是成员间简单的相加,而是一个有机有序的组合。就学校班子整体而言,他们富有活力、创造力;就班子中的个体来说,在充分体现整体的要求下,按照整体的目标发挥各自的作用。在坚持大原则的前提下,校长充分放手放权,把副校长及其他班子成员的内在潜力挖掘出来,使内在的创造力释放出来,又能做到对班子成员进行有效有力的监督,常提醒,常打招呼,将不良的倾向消除在萌芽之中。

3、培养务实的工作作风。

班子成员能从自身做起,严守职业道德,始终坚持和谐团结,保持较强的内聚力,形成团结之风;始终发扬不服输的精神,艰苦奋斗,不断进取,形成进取之风;秉承五原一中“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严格要求,求真务实,形成求实之风。

(二)健全规章制度 强化内部管理

用制度管事,以制度育人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没有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精细管理就成为口号,内涵发展就化为泡影。只有健全制度,并能认真及时的落到实处,才能使学校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避免管理的随意性,防止粗枝大叶;才能使学校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良好局面,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1、制定学校章程。学校依法制定了《五原一中学校章程》,对学校性质,管理体制,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教师、学生,后勤工作等做了明晰的规定,并依照章程完善各项制度,建立自主办学、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跨越发展。

2、班子建设制度。学校制定完善了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主任、以及校委会成员所有成员的工作职责,构建了各层级人员责任明确、有职有责、有责有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工作顺畅、廉洁高效的管理机制。

3、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师生安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从饮食安全、传染病预防、安全常识教育、校舍安全检查、住宿生生活指导等方面制定了安全工作制度,形成了各相关责任人具体落实的安全管理工作运行机制,从而保证了学校安全稳定发展。

(三)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教代会对学校管理工作的监督作用,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实行校务公开,教师充分行使参政、议政权利,对校长的工作报告和重大改革方案行使审议权,对学校重大事项行使表决权,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财务收支行使监督权,所有涉及学校重大决策事项都提交教工代表大会充分讨论,提出意见或建议后再由教代会集体讨论决策。2010年4月21——26日,五原一中召开十届一次教代会。教代会期间共收到代表提案46份,代表的意见或建议归纳为23条,内容涉及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这次教代会讨论修订了《五原一中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方案》、《五原一中师德考核细则》、《五原一中班级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和《五原一中教研组、备课组考核细则》,使学校的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三)落实各项措施 优化教师队伍

我校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整体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落实“校本学习、外出培训、专家指导、结对帮扶、校本教研”五大措施,加速优化教师队伍。

1、坚持校本学习。一是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五原一中师德考核方案》,全

面规范教师依法执教行为。二是围绕“一功五化”(锤炼教学基本功,转化教学理念、内化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校本研修)组织教师大练教师基本功,组织教师参加计算机操作技术考试和专业知识测试,每学期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以此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三是从2009年开始,启动学校培训工程。去年以来,学校先后邀请香港联成国际教育集团有限公司金牌讲师邓成伟、河北衡水中学的数理化名师、上维国际教育集团金牌讲师孙剑、中央教科所杨一鸣博士、“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课题创始人张熊飞教授来我校做专题讲座。同时学校积极发挥外聘名师的作用,组织名师开办“新课标下如何做教师”、“如何编写学案”等讲座。专家对教师的培训,极大地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2、坚持外出培训。去年以来,学校先后派200多人次赴临河、包头、呼市,山东安丘、阳谷,河北衡水,北京等地学习,通过外派老师学习,拓展了视野,转变了观念,更新了理念,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3、坚持专家指导。一是购买王金战、任小艾、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专家有关课程改革、教学研究、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光盘和书籍,组织全校教师观看学习。二是请市、区专职教研人员和专家来校观课,指导教研活动,做专题讲座。

4、坚持结对帮扶。为确保此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专门制定了《五原一中“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培养措施都做出了详尽的说明和明确的要求,同时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规定指导期为三年,每年年终学校将根据实施方案要求评选出优秀师徒。学校还组织骨干教师与帮扶对象在2009年3月5日启动仪式上举行了师徒结拜仪式,并为师傅颁发了聘书。“青蓝工程”的启动为广大青年教师迅速成

长营造了良好氛围,也为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师交流互动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5、坚持校本教研。学校从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整合育人资源 增强育人实效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严格德育常规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认真扎实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每一个学生人人明确道德规范。

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将《规范》、《守则》具体化、生活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行为,把学习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落到实处,让《规范》和《守则》的外在要求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和自觉的行动,学校通过每周一国旗下讲评,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广播对不良行为和不文明现象及时进行纠正教育;通过与军营对接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意识教育;组织青年团员开展青少年保护生态义务植树活动,营造一片团员林,绿化家园,绿化祖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开展“一人一瓶水,温情献亲人”和“情系玉树抗震救灾”爱心捐赠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开展“讲文明,守纪律,做合格中学生”主题教育;规范学生的仪表,严禁学生留长发、披发,严禁佩戴手机,严查网吧;出台《五原一中学生操行考核细则》,对照细则检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2)加强监督检查评比工作。

平时由德育处、年级部组织值周学生和学生会成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能把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班级。对于存在问题多的班级,能够得到及时整改,对普遍性问题,德育处或年级部组织集中整顿。

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通过评选“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文明宿舍”等活动,带动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

(3)加大法制教育力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举办 普法知识讲座、法制教育暨禁毒教育大会,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重视校园文化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和启迪,注重加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宣传,发挥生态人文校园的作用。在继续发挥橱窗、读报栏的文化宣传外,制作了28个“校友风采”灯箱,用灯箱上的名言教育学生,让成功的校友影响学生;更换了南校门的宣传栏,将我校的治校方略、校风、学风、教风等制置于篮球场的围栏上、教学楼和实验楼上,以增加校园的文化内涵;校园之声广播新增了红色教育和形势教育,“新闻和报纸摘要”已成为常态节目;创建了书法协会,组建了青年图书社,新发展文学社成员,开辟了红色电影放映活动,在师生中开展了“校徽设计”征集活动,多途径、多渠道创设文化育人通道。

为了迎接“世界图书日”,本着弘扬传统文化,营造书香校园的目的,我校成功举行了首届“绿色图书进校园”大型书展。

承办巴彦淖尔市第二届科技节并获优秀组织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县市青少年科技节,成绩优秀,充分体现了我校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突出成效,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共青团巴彦淖尔市委员会陈战英副书记来我校检查共青团工作时,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赞扬。上半年,学校通过了市教育督导团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检查验收,获得市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在由市教育局举办的巴市中小学后勤保障管理服务现场会上,我校的宿舍管理由于彰显了独特的文化内涵,突出了人文关怀,体现了人性情愫而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并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3、建立健全德育网络,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除充分发挥学校相关部门、班主任、科任教师、管理人员的教育作用外,学校每学期组织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了解学校发展情况、学生在校表现,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同时,利用家长会邀请演讲家为学生和家长们做生动而精彩的感恩演讲,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会同综治办、关工委、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严查住校生在外租房现象,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4、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咨询室”的独特作用。

心理老师们成立了“心之旅”组合,印发宣传材料在家长、学生中广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特别是在高考前夕为高三学生、家长提供备考的专项心理咨询。不定期开办五原一中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成立了全市首家学校心理辅导健康教育工作室,并举行了挂牌仪式,吸纳了30多位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为工作室成员。向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十一五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申报了子课题“学生、教师与家长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预计在三年内完成课题的研究。

5、严格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

除聘请专职保安外,增派校警在校门口值班。学校值班领导在中午、下午、二晚放学后亲自到校门口护送学生安全离校。5月初,在校门口设置了机动车减速带,门口公路上设置了斑马线,门卫处增设了监控系统。完善了门口来人来访电话预约制度,修订了学生请假销假制度。

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德育处印发了《安全教育材料》,下发到各班,要求班主任结合自身班级情况组织学生学习。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各种集会、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学生会干部及班干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报告。

(五)、强化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实效

1、学校积极开展了“备好课、上好课”活动,并以此为契机,落实教学流程的管理,指导检查常规教学情况。教师们能适应形势,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以实现40分钟效益最大化。领导积极深入课堂进行听课指导,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要做到了心中有数。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在全校推行“学案导学,精讲多练,以考促学,注重落实”的教改模式,努力追求备课精致,实现上课精致,体现练习精致,达到辅导精致。

3、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创新了教学常规管理的内容和方法,逐步完善了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新常规,以落实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制度,确保了把备课、上课、听课、辅导、作业与批改等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学校把此项工作放在了各项工作的首位,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方式加大教学常规的检查力度,并基本做到了检查有汇总、有公示、有总结,不断促进常规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

4、做好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学校真正做到了以教学为中心,利用一切时间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质量。质量监测坚持月考与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各年级部要做质量分析。

5、扎实推进高考备考工作,实现了高考成绩的新突破。面对高考,学校及早规划,制定出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备考方案,学校最大限度的为高三年级的备考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全体高三教师齐心协力,通过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地提高备考质量与水平。在2008年,一本上线82人,二本以上300人,三本以上728人,本科升学率为36.2%的基础上,经过不懈地努力,2009年,一本上线123人,二本上线522人,三本以上1023人,本科上线率为56.3%;2010年,一本上线142人,二本以上616人,三本以上1133人,600分以上的优秀考生人数为4人,本科上线率高达80.60%,特别是2010年较2008和2009年,优秀生人数、重点本科上线人数,都有所增加,高考本科上线率分别提高了44.4和24.3个百分点。高考成绩的历史性突破是在我校优秀生源严重流失,学生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形下取得的,实为不易。

(六)、全面推行年级部负责制,积极推进创建品牌学校工作。为了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益,2010年初,学校全面实行年级部负责制。年级部主任是年级管理的核心,对年级工作全面负责,实行全过程管理,全权处理本年级常务工作,在教育、教学等诸方面工作中对校长全面负责。

实行年级部负责制我们只是起始阶段,在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将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年级部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去年10月份,我校引进了学校质量管理运行体系,在校领导的

精心组织策划和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下,到7月6日,已顺利完成了调研诊断、管理策划、文件培训、编写成稿、第一次内审、第二次内审、内部模拟审核6个阶段,9月底,将接受“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验收。

(七)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环节干部聘用制。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用人制度改革,努力形成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去年年底,学校出台了《五原一中环节干部竞聘制实施方案》,对空缺的环节干部在全校范围内公开竞聘,通过公示岗位职数、个人报名、民意测评、竞职演讲、综合考评等过程,经校支委会研究决定最后人选,并张榜公示。

竞聘制的实行,使得那些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有强烈事业心、责任心、使命感、德才兼备的人员走到干部岗位上来。通过近一年的实践证明,中层干部聘任制是选拔、培养、使用新干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他们绝大多数都能在岗位上恪尽职守、尽心尽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并且思维敏锐,精力充沛,专业知识扎实,管理能力强,在工作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

总之,五原一中在领导、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全力以赴,力争三年内将我校建成市级强校、区级示范校,力争成为区级文明标兵单位。

上一篇:英语写作课听课感悟下一篇: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沃尔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