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2024-06-08

利用微课突破重难点(共8篇)

篇1:利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合理利用电教媒体 突破教学重难点

余江县第一小学    周晓宇

主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合理利用电教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已成为了一种共识,它较之于课堂教学几十年一贯制的叙述、讲解、板书、填表等方式,有了更强有力和明显的优越感,是有效地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知生长处;观察模糊处;思维障碍处;操作关键处;化静为动,化曲为直。

教学重点是指数学教学中一节课着重讲的内容,是课堂的中心内容,难点是一节课中学生学习掌握比较困难的内容,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内容。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电教手段可以在抽象知识与形象思维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达到理解共识,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一、激发兴趣,在新知的生长处突破.

万事开头难,好的课前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识的有力措施。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一位教师设计一幅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十字路口红绿灯课件,并让学生说说日常看到的红绿灯,通过媒体对日常生活中红绿灯的再现,学生说出了红、黄、绿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顺序,不断重复地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现象,数学运算中出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识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学的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化静为动,在观察的模糊处突破

教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需要为其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借助具体形象进行思维。进而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知识,计算机软件有较强的直观性,能够开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圆的概念就是一个抽象的问题,教师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引入新课,计算机显示出兔妈妈和它的8个兔宝宝,兔妈妈要求每个孩子都与它相隔2米,小兔们先是排成一排,这时兔妈妈说:“现在只有一只小兔和我相距2米,其它小兔怎么站呢?”于是小兔们又拉了队形,变成了一个正方形,兔妈妈又说:“现在有四只小兔和我相距2米,其余的4只怎么办呢?”小兔子们最终站成了一个圆形,让学生边思考,边动手操作。“如果还有一只小兔,也和妈妈相距2米,它应该站哪儿呢?又来了一只小兔……”随着学具的操作、电脑的演示、图形的变化,最后问:“有许许多多的小兔子,它们该站成怎样的队形呢?”通过这一系列的演示,让学生感知,圆是平面内到一点的距离都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轨迹,抽象的轨迹思想渗透在具体生动的形象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化曲为直,在操作的关键处突破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有其他电教手段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能将图像复合、对比,将细微的景象放大,减少学生观察的困难和思辩的难度。《圆的面积》的计算的推导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圆的面积等于割补后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很困难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具是将一圆形木板分割成若干等份,先插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割补成近似的长方形,操作比较困难,时间拖得较长又无法对比。运用计算机演示就轻松地解决了问题,教师在推导公式之前运用计算机做大量的铺垫,首先让学生观察,圆面分得越分越细,圆弧的变化,并将圆弧放大给学生看,使学生发现,圆面分得越细,圆弧接起来就越接近于线段,继而再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分别对插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概括出:把圆等分所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最后得出圆的面积的推导公式。这样就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圆的不断分割、组合中展现出来,减缓了学生观察、思辩的困难,将教学重点逐一突破,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同时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

四、再现操作,在思维的障碍处突破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发挥的作用越充分,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可以根据老师的意愿,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变动为静,并把声、像、文字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提供一种富于变化的学习环境,大大减少学生想象的困难。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面涂上红色,然后将它分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问:一共可以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几块?没有涂到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比较困难,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比较困难。这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呈现“切割”“提取”“旋转”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看清了8个顶点上的正方体是3个面涂色的,12条棱上的正方体是2个面涂色的,6个面上的正方体是一个面涂色的,而里面的全部是没有涂色的。这期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当然,在肯定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多媒体课件换个角度审视,不能仅把CAI当作课堂教学的装饰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滥用,不要千篇 一律,只有辩证地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使用进行反思与探索,才能有效合理地体现其特性,发挥互动和个别化的优势,构建和优化现代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科学教学的论文

★ 电教教学论文

★ 电教教学工作计划

★ 让电教媒体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 如何搞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 搞好新课标单词教学

★ 如何搞好家庭教育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课外阅读

★ 如何搞好高中作文教学论文

★ 教学媒体应用论文

篇2:利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进入了教育界,凭借其特有的形象性与感染力,通过图文、动画、色彩及音响等绝对优势,在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多媒体导入,创设情境

1、音乐导入激情

《卢沟桥烽火》一课记叙的是七七事变,也是抗日战争的开始,本文再现了那段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在课开始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当时的历史图片画面,并播放了《卢沟桥之歌》,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听音乐中,心灵受到震撼,激起了学生的憎恨之情和对我国军民的崇敬之情,再读课文时就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对课文也加深了理解和感悟。

2、情景导入激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的“敲门砖”。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所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是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教《长江之歌》一课时,先播放《话说长江》的短片而且配上音乐长江之歌,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不仅欣赏了音乐之美,更感受了长江的渊源流长、气势磅礴、多姿多彩,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学生在欣赏中也学会了这首优美的歌曲,这样,再读课文时,不但读得美,而且很快就背诵下来了。

二、多媒体讲授,突破难点

1、选点运用,有效突破重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按传统模式,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不但花很多的时间、精力,而且还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色、声、动感的优势,使学生通过电脑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学生对作者在洞中看到的美丽的石钟乳只能凭空想象,似懂非懂,教师经过选辑录像,下载图片,再制成片子。教学时,在学习内洞一段时,先是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说洞里还有些什么景物,然后出示石钟乳、石笋图片,让他们根据形状来起名字,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这些多媒体演示既生动又直观,让学生欣赏双龙的美景,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风光,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之后,再让学生观看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演示,感受“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入回溪”通过录象演示、图片展示、读文体会等方法来感悟孔隙的小、矮、险等特点,从而感受双龙洞奇妙的灵魂所在,突破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减少了老师的枯燥讲解,使得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轻松。

2、朗读感染,引领学生悟文本

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由于学生没看见多那样气势磅礴的腰鼓,所以朗读不到位,在教学时,我从多媒体上调出了安塞腰鼓的视频朗读,上面不仅有腰鼓的火烈,震撼,而且有强劲有力的朗读,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跟着朗读起来,而且读得也是那样的雄伟有力,震撼人心。这时的多媒体就像一位老师,引领着学生走进了文本,感悟了文本。

三、多媒体总结,启发创造

课堂总结也是衡量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灵活运用,而不拘于形式,死板单调,总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朗读欣赏、读写结合。

在学《桂林山水》一文,总结时播放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再加上音乐伴奏,使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美感到如痴如醉,并发出由衷地称赞,教师趁势总结:“让我们把这美景深深的印在心里吧!”然后屏显作业“仿照2、3节的写法,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一短文《我的校园真美》”。

2、媒体拓宽、启发创造。

学习《姥姥的剪纸》一课,讲读后,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欣赏到更多的剪纸艺术,我从电脑上下载了很多美丽的不同内容的剪纸,然后让学生欣赏,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

喜欢的一副剪纸加上自己的想象,写成一篇文章,学生的兴致很高,很快就完成了一篇内容丰富的想象作文。

篇3:利用电子白板突破重点难点

那魔幻般的点击与传统黑板的“一擦即没”相比, 更能够实时记录、保存教与学的全过程, 教师随时调用电脑中存储的课堂教学资料, 不必再担心板书的内容无法重现。同时, 电子白板的使用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互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比投影屏幕上的“一成不变”更适合多样化教学和创造性教学的需要, 更能够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

1. 创设情境, 建构知识

在使用电子白板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预设资源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因为学生处在什么样的学习环境中, 就可能激发相应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课堂导入环节, 如果我们创设出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的活动情景, 就能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积极的学习状态, 并唤起其记忆中有关知识的经验和表象, 借助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 再通过师生之间的协作和会话, 实现知识的建构。

2. 创新教学, 整合资源

利用电子白板巧妙构思, 可以方便地解决Power Point或Flash课件中难以实现的交互等问题, 创新设计教学活动。在课堂上, 我们可适时地使用遮罩功能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用文字拉幕、页面快照等功能来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利用电子白板中前置、后置、对象移动、翻转、透明度等功能来诠释教学中的难点。虽然白板系统内置了大量的学科素材, 但不是现成的、固定的课件, 我们还必须根据自己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对资源库中的素材进行整合, 形成自己的教案或积件, 或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自行绘制。

3. 备教结合, 提高生成性

在课堂教学中, 大多数教学设计都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预设的, 而实际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和老师不断修改预设内容的过程。通过师生的讨论与交流, 课堂上能产生很多教师在备课时预想不到的问题。利用电子白板自带的工具与资源库, 可以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从而产生比常规教学更多的生成性资源和个性化资源, 使课堂更加精彩而且富有成效。

二、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误区

1. 使简单的教学复杂化

到目前为止, 许多教师还没有把电子白板当成黑板那样的常规手段来使用, 而是把它复杂化为课件操作。我们总是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提前做好电子白板课件, 把情境输入到课件中, 课堂上还要忙于操作课件, 出现一点问题甚至手忙脚乱。电子白板非但没有让教师从课件编辑、制作、操作的“线团”中解放出来, 反而成了大家新的负担。

2. 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电子白板教学进入课堂后, 可以更好地随机生成情境。然而, 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总是忙于提前设置好情境, 课上不管合不合适就拉过来用, 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长此以往, 我们会让电子白板彻底成为课堂的附属物, 而不是有效的辅助工具。专家认为, 教学设计应从新课程理念出发, 真正体现探究、合作、自主、体验的精神。电子白板教学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不是搬教材, 搬教案, 或者是搬教参, 而是要使电子白板如同纸和笔一样, 真正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三、利用电子白板, 解决重点难点

1. 完整记录步骤, 回放帮助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直接在大屏幕上进行示范, 教师在此过程中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掌握情况和问题所在, 以调整并实施对策, 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时能够对重难点有所注意。同时, 电子白板中的画笔功能具有记忆效应, 既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更完善的方案, 也可以将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所示范的全部内容完整记录并作为笔记保存。

2. 增强神秘感, 突出层次性

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可以根据需要从四周任意一个方向将屏幕拉开, 增强了教学导入环节的神秘感。同时, 也可明确活动步骤, 突出活动的层次性, 更易于学生的掌握。

3. 让视觉与专注更聚焦

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经常会使用放大镜的功能, 自动遮蔽其他的图层, 突出了重点, 更有利于帮助孩子排除其他干扰, 把注意力集中在活动重点上。具有类似功能的还有聚光灯等。

4. 直观探索区别, 理解不同事物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对于一些事物如花的名称及其区别, 学生不是特别清楚。这时, 我们可以利用对比功能, 帮助孩子认识。在音乐欣赏活动中, 我们可以直接引用资源库中的视频素材, 帮助孩子感受乐器从外形到音色等各方面的区别。利用对比功能, 定格视频中的主要画面, 拉近学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突破教学活动的难点。

5. 记录便捷, 便于保存、展示和交流

篇4:利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关键词: 微课 初中数学课堂 重难点突破 使用价值

1.微课的内涵

在现代教育活动不断发展的今天,微课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大家都越来越重视微课的实施。但是,微课对初中教学活动是否真的具有推动作用,需要初中教师自己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这是当下初中教师教学任务开展的义务与责任所在。

通过对微课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重视微课教育的目的。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我们教师自身需要提高对微课的认知,即:什么是微课?微课指的是按照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需求,借助视频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做到讲解活动全面与彻底,又要做好对知识体系中重难点的分析与讲解。微课视频虽然短小精悍,但是其内容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其所能取得的成效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微课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资源。

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能够取得平常课程开展所难以达到的诸多成效。因为,微课着重于对细微知识点的全面讲解,其内容虽看似简单,但是其稳定性与成效却是别的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当微课做到积少成多的时候,教学也就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微课作用的表现

2.1提高对知识的学习自由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微课区别于其他教学活动的最大差异在于其内容可以进行重复播放,这就使得学生可以在接触知识点的时候,做到真正的放松与细致的学习,其与真实课堂的差别性,也就由此体现出来。当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疑问的时候,可以随时通过回放的形式进行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问题的突破,从而强化学习效果。反复的播放活动,就像有老师随时在他们身边进行一对一辅导,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完全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愿意播放几遍就学几次,直到弄懂为止。这样就可以做到讲解活动更加细致与合理,学生也能在学习活动中随时暂停、回看。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又能方便学生学习,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2.2通过微课提高学习课堂的趣味性

就微课的开展形式来说,其主要是通过对教学微视频的播放完成对教学知识点的讲解,这种现代化的手段能让学生更容易对这样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也就会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而进一步发展。再者,能否引导学生加强对学习问题的思考,也是教师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微课中的开展内容,利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并借助于视频播放吸引学生的关注,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如我录制了一节微视频《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用动画的手段演示了圆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而且通过视频的多次播放,学生很快就能归纳出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利用这个微视频作为本节课的情境设计明显的实际效果为:①学生的注意力被全部吸引过来,注意力比平时提高了很多,对其的关注与兴趣也就实现了进一步发展,因此,即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②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将学习的问题贴近生活,自然而然,学生的关注度也就相应地提高。利用微课的动画性打造趣味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2.3通过微课的暂停性实现对学习重难点的有效掌握

在一般情况下,初中生在面临中考的时候需要完成大量的难题练习,其实,这些问题中有着许多的规律是可以进行归纳总结的,我们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归纳,进而完成对一个类型题目的练习。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突破学习活动中的重难点。还有些难题思维跳跃性很大,学生面对它们会很难理解,我们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上要让所有学生能听懂的确很难,也不太可能实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后要让学生“悟”,使用微课中的暂停功能,就可以留给学生时间思考,并可以多次使用暂停,让学生多次思考,反复感悟,等到大部分学生在完成“点”的理解后,再完整播放给学生看,实现“面”得连接,让他们进一步巩固提升。使用微课的目的是多次使用暂停功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掌握一类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4借助图片制作与视频软件完成对微课资料库的补充

数学教学中在进行图片制作的时候,几何画板是一个不错的教学工具。在初中数学中,几何内容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往往会采取“数形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但是仅靠一支粉笔、一把直尺和一块黑板很难实现图形的变化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没有办法通过想象理解题目中图形的变换和运动,所以往往对于一些动点问题难以掌握。而几何画板这个现代化的软件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利用几何画板绘图辅助数学教学,有着传统尺规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严谨的作图程序、强大的作图和计算功能,方便快捷的特点,不仅可以准确地绘制任意几何图形,还可以实现图形的变化,特别是图形的运动,能将复杂的图形简单化,不仅能有效树立学生严谨、科学的作图观,而且有利于数与形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有利于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几何问题中的难题。

3.结语

微课的趣味性就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主要区别于,其自身带有声音与动画,这是其开展的形式之一,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借助微课,我们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钱小军.微探究大智慧——浅析初中数学课堂下的探究性学习[J].数学教学通讯,2014,(34):52-53.

篇5: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列东中学

所谓教学重点,即是“在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的特定层次中占相对重要的前提判断”,也就是“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如果某知识点是某知识单元的核心或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即可确定它是教学重点。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而有效地学习教材。下面就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突出重点?

1.设计动手操作活动突出重点。

学生对自己亲自动手做的活动印象会格外深刻,动手有利于加深对学生对重点问题的记忆。例如,填表、收集资料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重点知识。

2.板书突出法。

一般说来,写在黑板上的都是重要的。根据教学重点来设计板书,能让人一目了然。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学会记笔记,或利用板书小结本课重点,都可以让学生加深记忆。

3.练习法。

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主要方法,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选题很重要,应带着问题去找习题、编习题。只要从每一个练习中得到一点收获,一点启发,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促进,一个鼓舞,对培养兴趣,打好基础有很好的作用。有时几个练习能全面反映某一知识点,我们要善于寻找分析、归纳,从而对知识点有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确,我们就专门找这样的习题练,如果认识不全面,就要从多方面找习题练。选题不要运算太复杂,综合性太强,否则会影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针对性的练习是一个专用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攻克重点。

二、如何讲清难点?

难点有两种情况:一是教材本身内容的难度大;二是由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决定的难点。为了更好地讲清难点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从教学难点出发,以生活为源泉,善于创设情景。

首先要寻找一个能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的话题作为难点的切入点。然后采用阶梯设疑法,即设计问题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分解整合法,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讲,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就容易把问题讲清楚。

2.利用游戏活动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才能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应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表现欲和创造力强等特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设计生动活泼、有趣多样的学习活动,寓教于乐。竞赛性活动也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形式,可以让重难点操练变得非常有趣。在游戏竞赛中,学生乐学乐记,积极性浓厚,参与面也广。

3.合理运用多媒体软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具有画面清晰、色彩亮丽、动态感强的特点,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这是消化吸收知识的最佳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情感与思维交融中和谐自然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循环往复,实现认识的不断飞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的优势,突破教学难点。

4.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

初中教材中的难点很多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造成的。因此,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应做好充分准备,备学生、备问题、备错误等,将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5.针对难点,预设错误,设计练习。

篇6:历史教学如何突破重难点

陈湘涛

历史教学如何突破重难点

参加工作刚一年,接的是初三的历史。边摸索边实践,发现很多学生对历史问题只知皮毛,而没有深入理解问题。我认为是在教学中没有突破重难点。只是把历史当做了记忆的一门课。从网上看到了很多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觉得很好,现总结如下:

一、历史假设法:

就历史科学本身来说,是不容许假设的,但从历史教学来说,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进行假设性的提问。例如《美国南北战争》中南北双方的经济制度矛盾、内战的爆发是课文的重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曾这样假设:假如有一个北方的资本家在美国的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这家工厂有没有发展的可能性呢?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后进行交流,有的说“他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南方的奴隶主手中,他们要把棉花卖到欧洲去”,有的说“他织出来的布没人买,因为南方大量的奴隶买不起棉布”,还有的说“他找不到干活的自由劳动力工人,因为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这样,通过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讨论中对美国内战的原因和性质就理解得更加具体了。

二、分设台阶法: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近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世界史中的国体与政体、议会和政府、国家政权的性质等问题本身就超过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将这一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台阶:(1)3月18日革命是哪两个阶级面对面的生死搏斗?(2)巴黎公社组织机构的组成成分怎样?(3)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为哪个阶级服务?(4)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这样学生沿着台阶步步深入,从而学得顺利,记得深刻。

三、列表对比法:

比较是人们通常运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世界近代史上亚洲有两次性质相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然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显得难以接受,如果教师将两次改革的内部条件、社会背景、力量对比、政策实施、国际环境等方面内容列成表格加以对比的话,那么上述结果的出现也就极自然了。这种对同一特征或性质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的对比,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而能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那么无疑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发展。

四、直观图示法:

此法适用于理论性较强和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如:“奴隶制的确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依次展现如下的一组内容:(1)原始社会时人们制造的粗糙石器(2)我国商代的精美青铜器、陶器、玉器(3)殷墟平面图和古巴比伦城(4)大规模奴隶劳动的场面和生产中精密分工的场景。教师同时根据直观的画面进行讲解,在历史画面的不断再现中,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理论知识和较抽象的道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这种直观教学法也较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揭示矛盾法:

世界近代史上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漫长斗争过程中,圣雄甘地曾倡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中的“手纺车运动”这一内容可帮助学生来认识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的插图提出问题“游行群众队伍中推的是什么模型?20世纪30年代的印度人民还在提倡手纺车运动是不是社会的倒退?从而在设置矛盾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最终理解运动是保卫印度民族工业抵制英货的爱国运动这一性质。

六、数字计算法: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却是个短命的王朝,在学习这一段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用数字计算的办法来说明问题:“打匈奴、筑长城,约征发了30万人;攻打越族、开发南方,约征用了50万人;筑阿房宫、骊山陵,约征用了70万人,这样就是约150万人了,而当时秦国总人口大约2000万,如果男子占人口半数的话,那就是1000万人,再减去老的、少的、病的、残的,青壮年劳动力最多也就四、五百万人光景,男子劳力不够用的时候,甚至妇女也被征……”这些数字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启示性,通过数字的计算比较,进一步深化了教材,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秦末农民起义决非偶然,而是秦的暴政引起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因此秦王朝的短命也就极自然了。

七、形象类比法:

篇7:《平行与垂直》重难点突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平行与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比较、概括中,经历探究平行线和垂线特征的过程,建立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丰富学生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直线的相关知识,那谁能说一说直线都有哪些特征? 生: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师: 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直线的知识——平行与垂直。(板书课题)

1、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摸一摸平放在桌面上的白纸,你有什么感觉?(1)生交流汇报

(2)师:像这样很平的面,我们就称它为平面。(板书:平面)

我们可以把白纸的这个面作为平面的一部分,请大家在这个平面上任意画一条直线,说一说,你画的这条直线有什么特点?

(3)师:闭上眼睛想一想:白纸所在的平面慢慢变大,变得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直线也跟着不断延长。这时平面上又出现了另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呢?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2.学生尝试

要求:把你想象的情况画在白纸上,注意一张纸上只画一种情况,想到几种就画几种,相同类型的不画。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分类,感受特征

1、展示作品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互相看一看,你们的想法一样吗?老师选择了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如果你画的和这几种情况不一样,可以补充到黑板上。

不管哪种情况,我们所画的两条直线都在同一张白纸上。因为我们把白纸的面看作了一个平面,所以可以这样说,我们所画的两条直线都在同一平面。(板书:同一平面)

2、分类讨论

师:现在你们能给它们分分类吗?为了方便描述,我们先给作品标上序号,可以怎样分类?按什么标准分?

(1)先独立思考:我打算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分几类?(2)再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师:哪一组愿意派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分类的结果是什么?

各个小组交流分类情况。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即解释:在数学上把这种交叉的关系叫作相交。(板书:相交)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能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吗?

学情预设:

(1)分两类: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

(2)分三类: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快要相交的一类

(3)分四类: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快要相交的一类,相交成直角的一类。4.达成共识

教师:同学们现在出现了不同的分法,这些分法,你更赞同哪一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将两条直线再延长,.然后逐一讨论、分析,再次进行分类。教师:通过再次操作与讨论,对于第一次分类的结果,你们现在有什么想说的? 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

教师:他的讲解能让你们信服吗?还有什么补充或建议吗?

学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看似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延长后实际上是相交的,而出现相交成直角的这种情况是一种特殊的位置关系,也是相交。对于第三种分类,前面是按照两条直线相交与否为分类标准来分类的,而相交成直角是根据两条直线相交后所成角度来分类的,二者不是同一标准,所以这种分法是不正确的。从而达成分类的统一,即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板书:相交,不相交)

小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但在判断时我们不能光看表面,而要看他们的本质,也就是两条直线延长后是否相交。

(二)自主探究,揭示概念

1、揭示平行的概念(1)感知平行的特点

师:这两条直线真的不相交吗?怎样验证?

结合学生回答用课件演示两条直线无论怎样延长都不会相交的动态过程。(2)揭示平行的定义

师:像屏幕上这样的两条直线在数学上叫什么呢?(平行线)谁恩那个说一说什么是平行线?

课件出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

师:这里的“互相”是什么意思? 生举例说明

教师: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个词应重点强调?为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举例: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为什么?

学生体会“同一平面”和“互相平行”的含义。(3)介绍平行符号。

课件分别呈现3组不同位置的平行线

教师:这3幅图中的直线a与直线b都互相平行,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平行,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教师: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a平行于b,你们觉得怎么样?是呀,像这样来表示两直线互相平行,既形象又方便。(4)体验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教师: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平行的现象,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后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适时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实例。)2.认识垂直(1)感知垂直的特点。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还画了相交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相交的情况。(课件或实物投影呈现几组典型的作品)观察一下这些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都形成了四个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还有的比较特殊,四个角都是直角……)你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的角是直角呢?请同学们量一量,刚才所画的两条相交直线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通过测量,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学生通过测量能够发现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所形成的四个角,每个角都是90°)(2)认识垂直的定义

师: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课件呈现三组垂线

师:观察这里的三幅图,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刚才的比较,能尝试总结你的发现吗?(垂直要看两条直线相交是否成直角,而与怎样摆放无关)(3)介绍垂直符号

师:垂直和平行一样,也可以用符号表示,就是“⊥”(板书“⊥”)。这里的直线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4)感受生活中的垂直现象

师:生活中我们还会常常遇到垂直的现象,你能举出生活中一些有关垂直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补充一些实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57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快速判断,然后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十第1题

学生先独立尝试找一找,集体交流后,使学生体验到几何图形中也有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现象,并借助课件用不同颜色的线来分别呈现图形中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的线段,加深学生的直观认识。

3、完成练习十第2题

课件出示游戏的操作规则和提示,学生全员参与游戏。让学生先按照操作提示摆一摆,接着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把小棒看作直线的画,会有多少条直线跟他们平行或垂直。然后让学生结合观察、想象,尝试总结发现的规律。

四、课堂总结

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师:在生活中找一找平行和垂直的现象。

板书设计:

垂直与平行

成直角 互相垂直

相交

不成直角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

直线的位置关系

不相交 互相平行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的意义”提出了“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作用。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应该都不缺少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鉴于此,针对本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精

心设计教案,把学生的自主探索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絮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

一、合理设置导课情景,突破知识难点本课的一个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同一个平面,和不同平面的区别。不同于以往是教学设计,我把这部分用生活中的例子不同的路面不同的平面来导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解决了一个学生认知上的难点,为后面平行和垂直的判断扫清了障碍。

二、整体呈现、逐步建构。新知的探究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活动。首先让学生画图初步感知同一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再引导学生观察分类,通过操作、验证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而相交中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最后,顺水推舟揭示概念。这样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篇8:利用数学模型突破光合作用难点

【例1】 (2006·四川) 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 调节小室CO2浓度, 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 (以CO2吸收速率表示) , 结果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 a点左移, b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 a点左移, b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 a点右移, b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 a点左移, b点右移

如何解答这种题型呢?曲线是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抽象描述, 所以首先必须熟悉光合作用的过程 (如右图) 。然后怎样帮助学生从光合作用的过程顺利迁移到曲线呢?我们可以借助数学模型, 解释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的关系曲线。因为光合作用的细节尚未完全研究清楚, 且为了不增加学生的知识负担, 建立灰箱模型, 对细节有所忽略 (如下表) 。

设光照强度为m时, 光反应最大能力可达到每秒制造10个单位光反应产物, 如ATP或NADPH。CO2浓度为1单位时, 暗反应能力为每秒还原1个单位C3, 需要消耗1个单位光反应产物 (ATP、NADPH) 。显然, 这时因为CO2浓度低, 消耗的ATP (NADPH) 少, 光反应没有达到最大生产能力, 光合作用强度受限于暗反应能力, 每秒生成1个单位有机物 (如糖类等) 。同理, 在CO2浓度低从1提高到小于10的过程中, 光合作用强度都取决于暗反应能力。当CO2浓度低达到10个单位时, 每秒需要消耗10个单位光反应产物, 生成10个单位有机物, 此时光反应达到最大生产能力, 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当CO2浓度超过10, 比如达到12时, 暗反应能力最大可以达到每秒还原12个单位C3, 但需要每秒消耗12个单位ATP、NADPH, 超过光反应上限, 所以光合强度不能达到12, 只能达到10, 光照强度成为限制因素。

根据这个模型, 学生可以方便地理解各种光合曲线。当横坐标改为光照强度时, 用类似的模型同样可以很好地解释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现在我们利用此模型来解例1。由于ab段对应曲线的限制因素是CO2浓度, 所以根据以上模型, 光照强度改变时, 曲线只是最高光合强度相应改变, 即b点左右移动, 而曲线ab段与原光照强度下的曲线ab段重合。这与实际研究数据不符[1,2] (见右图) 。

现在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原先的模型没有考虑光反应速度与暗反应速度的相互促进, 两者的相互限制是显而易见的, 光反应速度过低会限制暗反应, 反之亦然。但光反应与暗反应能否相互促进在各种版本的《植物生理学》教材中均未提及, 但笔者认为从实际数据可以推断, 两者是正相关, 也就是相互促进的。

由此, 对模型进行如下修正 (见下表) 。设当光照强度提高到2m, 光反应最大能力提高到15, 由于某种促进作用, 暗反应能力相应提高0.5个单位。于是整个曲线向上平移, 与x轴交点a左移, 最大光合强度提高到15, b点右移。所以, 例1答案为D。

根据不同情况对模型稍做修正, 就可以适用于其他曲线分析。下面, 依据构建数学模型的思路来解决例2。

【例2】 (2004·北京) 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 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 (有机物积累量)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理论上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2, 使光合产量高于m点的选项是 () 。

A.若a点在a2, b点在b2时

B.若a点在a1, b点在b1时

C.若a点在a2, b点在b1时

D.若a点在a1, b点在b2时

从题中信息可以看出, b点达到上限的原因不能从光反应限制的角度去考虑, 而要考虑暗反应系统的酶数量限制了CO2的利用效率, 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见下表) 。设普通植物暗反应最大能力为10, 则光合强度最大为10 (b点) 。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2, 则其暗反应能力比普通植物有所提高, 假设增加0.5个单位。某种植物暗反应最大能力为10.5, 则光合强度最大值为10.5。于是整个曲线向上平移, a点左移, b点右移。所以, 例2答案为D。

运用数学模型, 化抽象为具体,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这种思路在实验设计、推断等活动中都可以有效利用。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是科学家常用的探索世界的方法。它将现实问题归结为相应的数学问题, 进而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来刻画实际问题, 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指导。训练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学荣.植物生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125.

上一篇:秋季学期开学安全教育下一篇:事业单位考试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