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重难点突破教学设计

2024-06-26

《地球的形状》重难点突破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篇1:《地球的形状》重难点突破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中的《地球的形状》是第一课时。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首先,教材以介绍事实的方式说明,人站在地球上,由于视野受限能观察到的只是有限的一部分,也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地球全貌的。接着,提出:“人类是怎样逐步正确认识地球的形状的?”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教材依次向学生介绍古代、近代、现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学情分析:

六年级同学经过近几年对科学的学习,已经有了比较丰厚的科学知识,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比较浓厚,对探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已经是轻车熟路了。虽然现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资源丰富,对于学习了解探究地球的形状来说,农村学生还是有困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教学准备:地球仪、小船、相关图片、笔、纸、多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地球课件,同学们这是什么?(地球)

2.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地方,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

地球太大了,人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海洋的一部分。你知道吗?在人类飞出地球之前,就已经知道地球的形状了。那么人类是怎样逐步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呢?

二、带领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谈话:同学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基本来自于书和电视,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呢?

老师收集了一些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与实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古代印度人认为: 古代中国人认为: 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园地方”的猜想。但是,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交替循环又使古人做出了另一种猜测„„ 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刚才我们了解了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 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学生讨论交流。(没有得到多数人验证所以不相信。那时候的人比较封建等等)

2、请同学们看书: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在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据此,人们猜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用模拟实验观察帆船进、出港,比较船在球体上和在平面上航行会出现什么不同现象。提示:

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模拟实验:观察帆船进出港实验器材:纸、火柴梗、地球仪 实验过程:

(1)用橡皮泥或纸做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2)让船在地球上模拟航行(3)观察船进港,你有什么发现

(4)再把船放在桌面上模拟航行,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

船在球体上航行,进港时首先出现的是桅杆,然后是船身,出港是相反的 船在平面上航行,进港时,桅杆和船身同时出现,出港时相同 实验结论:地球是球体的。地球是圆的吗?

观察正方体上小纸船的运动 观察球体上小纸船的运动

篇2:《地球的形状》重难点突破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一节的教学,历来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难点。本节内容教科书上呈现得比较简单,但由于其关联知识点较多,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成为许多高三学生学习地理的“绊脚石”。由于这一节内容吃不透,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下降,甚至出现放弃地理学科的情况。笔者从事高三地理教学多年,发现若能整合课本教学内容,将综合的知识简单化、条理化,并辅以精心组合的针对性训练,先巩固单一知识点,再综合练习,拓展思维,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将这一节主体难点分为四大部分,先逐一突破每一部分,再强化巩固,使学生学有信心、学有所获。

一、经纬网

这一部分是初中地理学过的内容,但由于时间长,许多学生已记忆不清;这一部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地理学习,因此先复习初中部分知识很必要。应在初中经纬网的基础上,加入高中地理知识,故我将这一部分内容分成这样七个部分加以教学:(1)经纬线的特点;(2)经度纬度的划分、计算;(3)经纬度的判断;(4)东西半球的划分、判断;(5)经纬网上距离计算;(6)两点间相对方向的判断;(7)球面上最短距离的判断。

二、时间问题

地理计算技能是课标要求必须掌握的技能,这一部分包括区时、时区的计算,地方时、经度的计算,以及日期变更线问题三部分。单一的时间计算比较简单,训练学生熟练即可。日期分界线是这一部分的难点,要求学生牢牢掌握二条日期分界线,一是180°经线,自西向东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成为确定180°经线的依据;二是生活中的0时所在经线,0时经线通过计算获得,也可通过分析获得,如夜半球的中点等。这两条经线的判读是一个难点。

例如:右图为某节气晨昏线位置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P,此时伦敦为星期六,但北京已是星期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图中绘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将已进入星期天的区域绘上阴影。

解析:题干没有给出南北半球,因此南北半球的确定就是一个难点。若为北半球,假设OC是零时经线,那么伦敦和北京位于同一天,假设OD是零时经线,伦敦和北京仍位于同一天,因此应是南半球;由于此时伦敦为星期六,但北京已是星期日,故可判断OD是零时经线。如图。

三、晨昏线,把晨昏线判断0、6、12、18时四个定点判断;昼夜长度,日出、日落计算;晨昏线与经纬线关系以及昼长与太阳直射点关系都放在这一部分讲述、巩固。

(一)晨昏线判读

判读的关键是自转方向的判断。地球自西向东自

转,在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上,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南半球顺时针旋转;在侧视图上,自西向东表现为从左向右。认定了方向,那么顺自转方向,走向光明即为晨线,走向黑暗即为昏线。

(二)四定点判断

昼半球中点为12点,夜半球中点为0点,晨昏线与纬线相切,切点在极夜时为12点;在极晨时为0点;赤道上,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经线为6点,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经线为18点。这一内容要在各种光照图上加以练习。

(三)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公式很多,关键要理解计算方法,从而达到快速运算。如找准夜半球中点为0点,昼半球中点为12点,就很容易计算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如右图示例。

(四)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

晨昏线与经线在二至日夹角为23°26′,在二分日夹角为0,即重合,夹角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所切纬线是出现极昼极夜的纬线。

(五)昼长随太阳直射点变化

简单来说,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此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四、太阳高度问题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这一部分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太阳直射点坐标判断、子夜太阳高度问题、太阳能热水器、楼间距问题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引出的四个结论等。正午(子夜)太阳高度问题均可用“纬度差=(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差”来计算;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夹角、楼间距问题给学生讲清原理即可。关于四个推导结论,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应举例讲解:(1)相等关系: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极昼期极点太阳高度相等;(2)互余关系: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夜)的纬线互余;(3)二倍:出现极昼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是太阳直射点纬度的二倍;(4)1/2关系:太阳直射点纬度是极昼期某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与子夜太阳高度和的1/2。可简单举例为:太阳直射20°N,那么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0°(相等);70°N 出现极昼(互余);70°N正午太阳高度为40°(2倍);80°N正午太阳高度为30°,子夜太阳高度为10°(1/2)。

总之,这四部分相辅相成,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先一步步地逐个突破,等学生掌握了每一个知识点后,对于综合性较高的题目也就不会感到陌生了。假以时日,学生定会对地理学有所获,越学越觉得简单,从而培养了他们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

篇3:《地球的形状》重难点突破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如何把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把课堂教学难点揉入学生实际生活并使之突破。这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师都应该执着的理念。

案例实录:《地球公转》一课的教与学

过程一:【运用动画演示导入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公转的知识难度较大, 同学们难以理解, 但同学们很感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开始新课的学习, 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新课的导入很重要。

【视频展示】地球的公转 (动态视频, 能有效的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吸引学生进入教学主题, 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学, 发挥其主动性, 既复习了前面知识又引出本课知识点。

过程二:【联系现实生活, 突破教学难点】

【读图思考】针对学校所在的农村拆迁, 很多学生都搬进了小区, 我就从小区不同楼栋间的间距入手, 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在夏季和冬季阳光照射的角度, 通过同一地区不同季节的阳光入射角变化的切身感受来引出教学难点。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经历, 感受夏季和冬季的温度与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时为下一步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做好铺垫。

【教师讲解】排除其他因素, 就单纯的以地球的热量来源来说, 我们当地夏天热、冬天冷与太阳在不同时间照射地面的角度有关。请同学们比较夏天和冬天太阳的角度高低状况。 (通俗的说, 就是在相同条件下, 太阳高度角越大获得的热量就越多。)

【教师演示】太阳公转运动:利用教学器材———三球仪来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如果学校的地理教学器材不够齐全。经过整理, 我们也可以利用地球仪、手电筒、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运动的变化和直射点的位置、时间、产生的现象。 (如书中所示实验)

【学生观察】注意夏至日A (6月22日) 和冬至日B (12月22日) 太阳入射角的变化。

【分析】A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此时北半球为夏季, 直射的纬线是北纬23.5°, 这一天称为夏至日。

B图与A图恰恰相反, 直射在南纬23.5° (南回归线) , 这一天称为北半球冬至日。

【延伸】同理推出, 春分日、秋分日。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加深对文字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帮助学生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来自己动手演示地球的公转, 找到四个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从而为地球五带知识点的学习做好铺垫。

让学生在图中指出四个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线?分别是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教师讲解】我们把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的区域, 称为热带。把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称为寒带。

【设计意图】: (通过上述的讲解演示学习, 同学们了解到地球的运动在地球表面所产生的现象。我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稍留意就会发现,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 而且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现象也不同。当我在演示时需要同学来当助手, 他们都积极要求当助手, 在演示时他们配合得相当好。)

过程三:【课堂内容延伸, 用已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1.我们将来在购买套房时, 如果买1楼, 在夏天看房好呢?还是冬天看房好呢?

2.现在去澳大利亚旅游, 你认为带什么衣服合适呢?

3.我们夏季为什么中午要午睡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直是地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地球公转所带来的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入射角的变化, 在实际的生活中都能找到运用的例子。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 只要我们用心思考, 就一定能真正的践行好新课程理念。

教学反思:

联系生活实际,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地理概念,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地理成因。阳光直射斜射与地面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多少之间关系的规律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点。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我结合学生对手电筒光线比较了解的特点, 联系起手电筒照射墙壁的实际例子。当我们用手电筒直射墙壁时, 看到的光斑面积很小, 亮度却很大;斜射墙壁时, 看到的光斑面积很大, 亮度却很小;而且, 斜射的程度越大, 看到的光斑面积越大, 亮度却越小。由此可推知, 阳光直射时, 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阳光斜射时, 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少;而且, 斜射的程度越大, 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列举了手电筒照射墙壁这个实际例子, 学生们深刻理解了“阳光直射斜射与地面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多少之间关系”的地理规律。

篇4:“认识地球”重难点突破

一、经度用左右手表示

初一新生三维空间尚未建立,如何将抽象的经度学习形象直观化。为此,可让学生伸出双手,每一个手指代表一条经线,学生举起自己的双手,学习热情和兴趣一下高涨起来。

方法:面对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向西为西经,度数逐渐增大到180°,用左手表示。大拇指为0°经线的分界线 。向左分别为西经,即20°W、40°W、60°W……180°W,注意指缝也相隔20°。向右分别为东经,即20°E、40°E、60°E……180°E。如图1、图2所示。

当双手合拢,是一个球体,既形象又直观。左手表示整个西经度,右手表示整个东经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反复观察、揣摩、思考,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学习热情得到极大提高。

当双手合拢时,两大拇指指缝,即0°经线。面对0°经线,上北下南(见图3)。左手在西,表示西经;右手在东,表示东经。

当双手合拢,旋转180°,面对的是两小指缝即180°经线。面对180°经线,上北下南(见图4)。右手在西,表示东经;左手在东,表示西经。

学生积极参与,有的尝试成功,有的不能用手演示出来,可互相帮助,培养合作精神,满足操作欲望,使其获得成功体验。在整个活动中讨论、思考、探索,气氛活跃,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也使经度这一知识难点得以落实,而且印象深刻。

二、东西经度的判读

东西经度的判读,历来是中考的重难点,对于这部分知识笔者没有回避,而是通过例题,总结出简便且行之有效的规律方法。

自西向东,即顺着箭头方向,度数变小为西经,度数变大为东经,总结为“小W、大E”。如图5、图6。图5中经度由40°到20°、0°,图6中经度由180°到170°、160°,经度度数均变小,所以判断为西经。A:40°W;D:170°W。图5中经度由0°到20°、40°,图6中经度由160°到170°、180°,经度度数均变大,所以判断为东经。B:20°E;C:160°E。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即自西向东画箭头,度数变小为西经,度数变大为东经,即“小W、大E”。如图7、图8。

如何判读南北半球的经纬度,一直是难点,方法如下。

由极点判断方向。因图7为南极点,图8为北极点,根据北逆南顺。首先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由度数大小变化判断东西经度。顺着箭头即自西向东,度数变小为西经,度数变大为东经,即小W,大E。

如图7,判断A点经纬度,沿着A所在纬线圈的度数为30°S,从极点与A所在的经线的度数为90°,又因顺着箭头度数变大为东经,所以为90°E。即A(30°S,90°E),同理B(60°S,135°W),图8为北半球,同理判读C(30°N,135°E),D(60°N,90°W)。

通过以上讲解,配合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总结、应用,将这部分知识加以熟练掌握。

三、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本节的难点,为避免将英国和非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在不同的半球上,造成生活的诸多不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不是(0°,180°)的经线圈,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观察,最大限度地从海洋上通过,找到(20°W,160°E)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划分,如图9。针对这部分知识,学生难于掌握,总结规律如图10:大部分东经在东半球。但小于20°,不论西经还是东经,都在东半球。大部分西经在西半球。但大于160°,不论西经还是东经,都在西半球。

为了更具体直观化,可用双手将东、西半球区分开来。如图2所示,左手大拇指代表20°W,右手无名指与小拇指之间代表160°E。具体做法如下:双手合十,然后掌心撑开,手指相对且弯曲,整体呈球状,从左手大拇指之右到右手小拇指之左可示意为东半球,从左手大拇指之左到右手小拇指(包括左手小拇指)之右可示意为西半球。

让学生反复演示几遍,东、西半球尽在自己手中,既有趣又形象,从而使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根植在脑海里,抽象知识具体、直观化,这一难点得以突破。endprint

经度的学习与东西半球的划分,是湘教版初一教材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的内容,这一节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提升发展创新能力,一直是广大教师的重要课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让学生将经度的学习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在双手上表现出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动手能力。

一、经度用左右手表示

初一新生三维空间尚未建立,如何将抽象的经度学习形象直观化。为此,可让学生伸出双手,每一个手指代表一条经线,学生举起自己的双手,学习热情和兴趣一下高涨起来。

方法:面对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向西为西经,度数逐渐增大到180°,用左手表示。大拇指为0°经线的分界线 。向左分别为西经,即20°W、40°W、60°W……180°W,注意指缝也相隔20°。向右分别为东经,即20°E、40°E、60°E……180°E。如图1、图2所示。

当双手合拢,是一个球体,既形象又直观。左手表示整个西经度,右手表示整个东经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反复观察、揣摩、思考,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学习热情得到极大提高。

当双手合拢时,两大拇指指缝,即0°经线。面对0°经线,上北下南(见图3)。左手在西,表示西经;右手在东,表示东经。

当双手合拢,旋转180°,面对的是两小指缝即180°经线。面对180°经线,上北下南(见图4)。右手在西,表示东经;左手在东,表示西经。

学生积极参与,有的尝试成功,有的不能用手演示出来,可互相帮助,培养合作精神,满足操作欲望,使其获得成功体验。在整个活动中讨论、思考、探索,气氛活跃,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也使经度这一知识难点得以落实,而且印象深刻。

二、东西经度的判读

东西经度的判读,历来是中考的重难点,对于这部分知识笔者没有回避,而是通过例题,总结出简便且行之有效的规律方法。

自西向东,即顺着箭头方向,度数变小为西经,度数变大为东经,总结为“小W、大E”。如图5、图6。图5中经度由40°到20°、0°,图6中经度由180°到170°、160°,经度度数均变小,所以判断为西经。A:40°W;D:170°W。图5中经度由0°到20°、40°,图6中经度由160°到170°、180°,经度度数均变大,所以判断为东经。B:20°E;C:160°E。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即自西向东画箭头,度数变小为西经,度数变大为东经,即“小W、大E”。如图7、图8。

如何判读南北半球的经纬度,一直是难点,方法如下。

由极点判断方向。因图7为南极点,图8为北极点,根据北逆南顺。首先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由度数大小变化判断东西经度。顺着箭头即自西向东,度数变小为西经,度数变大为东经,即小W,大E。

如图7,判断A点经纬度,沿着A所在纬线圈的度数为30°S,从极点与A所在的经线的度数为90°,又因顺着箭头度数变大为东经,所以为90°E。即A(30°S,90°E),同理B(60°S,135°W),图8为北半球,同理判读C(30°N,135°E),D(60°N,90°W)。

通过以上讲解,配合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总结、应用,将这部分知识加以熟练掌握。

三、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本节的难点,为避免将英国和非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在不同的半球上,造成生活的诸多不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不是(0°,180°)的经线圈,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观察,最大限度地从海洋上通过,找到(20°W,160°E)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划分,如图9。针对这部分知识,学生难于掌握,总结规律如图10:大部分东经在东半球。但小于20°,不论西经还是东经,都在东半球。大部分西经在西半球。但大于160°,不论西经还是东经,都在西半球。

为了更具体直观化,可用双手将东、西半球区分开来。如图2所示,左手大拇指代表20°W,右手无名指与小拇指之间代表160°E。具体做法如下:双手合十,然后掌心撑开,手指相对且弯曲,整体呈球状,从左手大拇指之右到右手小拇指之左可示意为东半球,从左手大拇指之左到右手小拇指(包括左手小拇指)之右可示意为西半球。

让学生反复演示几遍,东、西半球尽在自己手中,既有趣又形象,从而使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根植在脑海里,抽象知识具体、直观化,这一难点得以突破。endprint

经度的学习与东西半球的划分,是湘教版初一教材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的内容,这一节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提升发展创新能力,一直是广大教师的重要课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让学生将经度的学习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在双手上表现出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动手能力。

一、经度用左右手表示

初一新生三维空间尚未建立,如何将抽象的经度学习形象直观化。为此,可让学生伸出双手,每一个手指代表一条经线,学生举起自己的双手,学习热情和兴趣一下高涨起来。

方法:面对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向西为西经,度数逐渐增大到180°,用左手表示。大拇指为0°经线的分界线 。向左分别为西经,即20°W、40°W、60°W……180°W,注意指缝也相隔20°。向右分别为东经,即20°E、40°E、60°E……180°E。如图1、图2所示。

当双手合拢,是一个球体,既形象又直观。左手表示整个西经度,右手表示整个东经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反复观察、揣摩、思考,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学习热情得到极大提高。

当双手合拢时,两大拇指指缝,即0°经线。面对0°经线,上北下南(见图3)。左手在西,表示西经;右手在东,表示东经。

当双手合拢,旋转180°,面对的是两小指缝即180°经线。面对180°经线,上北下南(见图4)。右手在西,表示东经;左手在东,表示西经。

学生积极参与,有的尝试成功,有的不能用手演示出来,可互相帮助,培养合作精神,满足操作欲望,使其获得成功体验。在整个活动中讨论、思考、探索,气氛活跃,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也使经度这一知识难点得以落实,而且印象深刻。

二、东西经度的判读

东西经度的判读,历来是中考的重难点,对于这部分知识笔者没有回避,而是通过例题,总结出简便且行之有效的规律方法。

自西向东,即顺着箭头方向,度数变小为西经,度数变大为东经,总结为“小W、大E”。如图5、图6。图5中经度由40°到20°、0°,图6中经度由180°到170°、160°,经度度数均变小,所以判断为西经。A:40°W;D:170°W。图5中经度由0°到20°、40°,图6中经度由160°到170°、180°,经度度数均变大,所以判断为东经。B:20°E;C:160°E。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即自西向东画箭头,度数变小为西经,度数变大为东经,即“小W、大E”。如图7、图8。

如何判读南北半球的经纬度,一直是难点,方法如下。

由极点判断方向。因图7为南极点,图8为北极点,根据北逆南顺。首先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由度数大小变化判断东西经度。顺着箭头即自西向东,度数变小为西经,度数变大为东经,即小W,大E。

如图7,判断A点经纬度,沿着A所在纬线圈的度数为30°S,从极点与A所在的经线的度数为90°,又因顺着箭头度数变大为东经,所以为90°E。即A(30°S,90°E),同理B(60°S,135°W),图8为北半球,同理判读C(30°N,135°E),D(60°N,90°W)。

通过以上讲解,配合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总结、应用,将这部分知识加以熟练掌握。

三、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本节的难点,为避免将英国和非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在不同的半球上,造成生活的诸多不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不是(0°,180°)的经线圈,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观察,最大限度地从海洋上通过,找到(20°W,160°E)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划分,如图9。针对这部分知识,学生难于掌握,总结规律如图10:大部分东经在东半球。但小于20°,不论西经还是东经,都在东半球。大部分西经在西半球。但大于160°,不论西经还是东经,都在西半球。

为了更具体直观化,可用双手将东、西半球区分开来。如图2所示,左手大拇指代表20°W,右手无名指与小拇指之间代表160°E。具体做法如下:双手合十,然后掌心撑开,手指相对且弯曲,整体呈球状,从左手大拇指之右到右手小拇指之左可示意为东半球,从左手大拇指之左到右手小拇指(包括左手小拇指)之右可示意为西半球。

篇5: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过程与方法: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现象,大胆想象,积极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不迷信权威;

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一些人们不断认识地球的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融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于一瞬。

由教师准备一些直观教具:地球仪、黑板、粉笔头,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故事的意义。

学生收集有关人类探究地球的历史资料。教学活动建

苏教版科学《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过程与方法: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现象,大胆想象,积极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不迷信权威;

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一些人们不断认识地球的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融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于一瞬。

由教师准备一些直观教具:地球仪、黑板、粉笔头,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故事的意义。

学生收集有关人类探究地球的历史资料。

教学活动建议:课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千年历史,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体会典型的历史片段,理解前人的不懈努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是几个科学故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其所然还要帮助他们理解其所以然。因此,本课教师准备一些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故事的意义。例如借助地球仪、黑板我们可以让学生理解麦哲伦航海的意义,借助地球仪和粉笔头,可以模拟在海边看远处归来的航船的情景等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疑,导入新课

1.谈话:提问:“人类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呢?”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1、介绍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①谈话:古时候的人们对我们周围的世界还不了解,但是他们也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研究学习,所以人们慢慢地掌握了很多的本领,比如学会用火,炼铁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肯定也在想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到底有多大呢、它是什么样的呢。你们知道他们对地球形状最初的解释是什么吗?

②学生讨论,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③课件播放“神话中的地球”。

④谈话:神话故事其实也反映了古时候的人对大自然的一种认识,因为条件限制,他们不可能弄清楚地球的真实面貌,那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一种没有依据的“猜想”,是对地球

不科学的解释。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事实越来越多,比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看到了月食的情况后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于球体的,下面我们也来看一看。

⑤课件播放“月食过程”,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推想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吗?你有什么疑问?

⑥教师又补充说明东汉张衡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⑦提问: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球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学生讨论交流。说明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科学,不断用来修正猜想和探究。

2、介绍当人们看到船身逐渐消失在海平面下的事实以后,对地球形状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猜想。

①课件出示“海边归帆”,提问:为什么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顶部,再逐渐看到船的上半部,最后才能看到船的全部?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利用地球仪和染色的粉笔头演示,模拟海边帆船归来的情景并讲解其中的科学道理,课件播放“麦哲伦航海探险”,介绍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球形而进行环球航行的故事。

④理解地球可能是圆的猜测产生的基础,小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实际上就是一次科学实验,他在证明地球是不是真的是圆的,这次实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在事实面前人们信服了,开始逐渐接受这个观点。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宇航员在空中亲眼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了。①介绍前苏联,美国和中国的航天事业。(课件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现在人们已经可以进入太空,从宇宙中观察地球,再次证明“地球是圆球形的”观点确实是对的。

②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船队为什么要一直向西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什么? ③学生讨论交流。

④.谈话:不过,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也并没有停留在原地不动,科学家还在不停地研究,使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⑤课件介绍地球的形状资料。(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形)

三、认识地球有多大

1.谈话: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很大的,你知道地球有多大吗? 2.学生回答,猜测。

3.看教材第16页资料,了解地球的有关数据。

4.提问:你知道我们这里到无锡有多远吗?坐汽车大约要多久?我们无锡到南京有多远?坐汽车大约要多久?出示中国地图观察图上的无锡到南京有多长。再观察地球仪上的中国有多大?想象地球有多大。

四、拓展活动:

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

参考资料: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近年来经过精确测量和一批人造地球卫星轨道资料的分析,表明地球实际上为一近似的三轴椭球体,地球的实际形状很不规则,很难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准确地表示它的真实形态。为了便于对地球进行量测,根据不同精度需要把地球形状作不同处理,在制作地球仪、绘制小比例尺全球性地图时,常把地球当作正球体看待。为了突出地球形状的总体特征,用大地水准面来表示地球的形状,这个大地水准面所表示的地球形态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椭球体,所以通常又把规则的椭球体作为参考椭球体,用各地的大地水准面对照参考椭球体的偏离来反映地球的真实形状。在测绘大比例尺地图时常把地球作为参考椭球体看待,在发射人造卫星和轨道计算时,就要考虑不同地方与参考椭球体的偏差值。

精确测量结果表明,地球的赤道不是正圆,而是个椭圆,长轴与短轴最大相差430米,地球也不是以赤道面为对称的,北半球稍尖而凸出,较参考椭球面凸出18.5米,南半球稍肥而凹入,比参考椭球面凹入25.8米,南纬45°稍隆起,北纬45°稍微凹陷。

关于地球的大小很早就有人进行过测算。早在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腊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埃拉托色尼,根据几何学原理,把地球看作正球体,对地球圆周进行了直接的测算。在近代的大地测量中仍然采用相似的方法,只是用测量恒星代替了埃拉托色尼测太阳的方法,测量精度更提高了。近年来从人造地球卫星获得的有关地球数据更加精确了。1979年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会决定,有关地球大小采用如下数据:

地球赤道半径a 6378.137公里

地球极半径b 6356.752公里

地球的赤道周长2πR=40075.7公里

地球的表面积4πR2=510100934平方公里

地球的体积约为10832亿立方公里

地球的质量5.976×1027克约为60万亿亿吨。

地球表面有海洋也有陆地,海洋面积为361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8%;而陆地面积是14900万平方公里,只占地球总面积的29.2%。陆地多集中于北半球(占北半球面积的39%),海洋多集中在南半球(占南半球总面积的81%)。地球表面高低不平,陆地平均高度为875米,陆地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8 848.13米,最低点是死海,-399米,海洋平均深度为-3729米,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为-11 033米。地球表面的最大高差将近20公里。为什么地球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

人会一年一年长大,动物和植物也会随着时间年年长大,而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会不会随着时间长呢?

地球,是个没有生命的东西,一般说,没有生命的东西应该不会有大小的变化吧?可是,实际上并不是全对的,比如:我国长江口崇明岛不可思议的就是从水里“长”出来的——由江水中所夹带的泥沙慢慢淤积而成的。上海,这个建筑着高楼大厦的大城市,在许多年前,也是个鱼类悠游的地方。虽然地球没有生命,但它却没有停止过变化。

它究竟是在变大,还是变小呢?目前,各有各的说法。

有些人说,地球本来是从太阳分裂出来的,刚开始也是一团炽热的熔体,经过相当一段时期的冷凝后,就收缩成有现在硬壳的地球了,因此地球应该是在缩小。有些科学家对阿尔卑斯山作了调查后,推断地球的半径比2亿多年前(即阿尔卑斯山开始形成时)缩短了2千米;也就是说,地球的半径每年大约缩短了1%毫米。

又有的人说,依据阿尔卑斯山的情况,还可以给整个地球的发展作出正确结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变化是复杂的,比如现在人们还发现沿赤道一带,地球的半径有加长的痕迹,他们认为这是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地球一直以来就在膨胀,因为它把本来包住整个地球的大陆撑裂了,现在这些裂缝还在加宽,说明它还在继续膨胀,但是膨胀的真正原因,他们还没说得非常清楚。有的人认为这是因为地球的引力在大量的减少,也有人认为这是地球内部本身放射性物质因散热而引起的。

篇6:《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3、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

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教学难点 :

科学精神的培养。

教学导入:

七年级语文《带上她的眼睛》里这样描述:“这个决定对她来说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得笑出声来。”这里所说的“地球”,大家了解它的形状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地球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地球的形状

阅读:“盖天说”与“浑天说”

提问:1、什么是“盖天说”与“浑天说”?

2、你认为古人是怎样证明他们的学说的?小结:盖天说认为地在下面,天在上面,自然就是认为地是平的,天像罩子一样罩在上面;浑天说认为日月星辰都绕着地在转,所以地就是蛋黄,天是蛋壳。你相信他们说的吗?你能推翻他们的说法吗?我们来看看后人又是怎样推翻他们的说法的。

阅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什么?小结:证明地球是圆的。

提问: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小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望远;在海边看远处的`帆船,首先看到的是桅杆,然后才是船体;人造地球卫星拍的地球照片。至此,人类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终于确认地球是一个球体。

提问: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吗?

阅读:地球的真是形状

讲述: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所以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人类认识地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除了要学习古人为了探索科学的真理而不畏艰险的精神外,更要有一种怀疑精神,有怀疑才有创新。

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

1、“盖天说”与“浑天说”

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3、地球的真是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教学反思: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科学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针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可能有些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小学《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2.小学科学《地球的形状》教学反思

3.地球的形状说课课件资料

4.形状变了教学设计

5.《形状与结构》教学设计

6.《重叠的形状》教学设计

7.《桥的形状与结构》精品教学设计

8.按形状分类的教学设计

篇7:《地球的形状》探究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中的《地球的形状》是第一课时。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首先,教材以介绍事实的方式说明,人站在地球上,由于视野受限能观察到的只是有限的一部分,也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地球全貌的。接着,提出:“人类是怎样逐步正确认识地球的形状的?”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教材依次向学生介绍古代、近代、现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同学经过近几年对科学的学习,已经有了比较丰厚的科学知识,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比较浓厚,对探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已经是轻车熟路了。虽然现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资源丰富,对于学习了解探究地球的形状来说,农村学生还是有困难的。

教学目标:

1、能够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观察地球的形状。

2、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

是不断发展的。

3、知道地球的形状;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

程。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人类探索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

立假设及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球形状的相关挂图、多媒体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地球仪或挂图

(1)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地球)板书:“地球”(2)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人们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陆地和无边无垠的海洋。可是在过去谁也没见过地球是什么模样,那么人类究竟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呢?让我们今天就踏上人类

认识地球形状的旅程吧!接着板书:地球的形状

设计意图:以直观挂图为载体,从问题引入,利用我们在地球上生活的实际情况,使科学课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

(1)谈话提问:课前我让同学们收集一些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一些资料,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古代人是怎么认识地球的?你们怎么评价他

们的这种观念呢?(2)学生交流评价 板书:猜想——有根据的猜想。设计意图:搜集科学信息资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和方式。培养学生查阅、搜集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古代人认识地球的评价,使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表达自己的观点。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3、出示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或其它反映地球实景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后,说说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感知地球形状的印象。

4、小组讨论: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5、小组汇报。

二、带领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曲折过程

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1)出示图片,一种是古代希腊人对地球的认识,一种是古代中国

人对地球的认识。板书:古代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作适当补充。

2、了解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提问:既然古代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

(3)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古代人,产生情感体验,理解当时对地球形状的懵懂认识;同时也是对古代人猜想地球形状的猜想。因此

此次活动是双重猜想。

3、观察实验“进出港船只”活动

(1)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据此,人们猜测……

(2)提问:同学们,当你站在大海边,看到远处的船只向你驶来,你通常看到的是什么现象?当船只离开港口远航的时候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这个现象会使你产生什么想法呢?

(3)引导学生质疑:这种现象就能说明了地球是个球形吗?(例如:半球体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此环节不仅重视科学的证明,同时也体现了科学的证伪,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4、月食验证

(1)过渡:怎么证明地球是个球形呢?我们还有其他的证据,早 在 2000 多年前,出现了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对弧 形产生了质疑,他分析了月食的现象。

播放:月食视频 出示不用地点,不同时间的月食照片(2)讨论:月食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

(学生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体会月食对于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重要意义。

5、环球航行 出示地球仪,标好路线,出发点用旗子标出,教师介绍环球航行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人类对于追求真理的所付出艰辛的努

力。

模拟实验,观察进港的船只,论证地球的形状。

老师提示: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

师生模拟实验

师:我们再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什

么不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进行对比实验,思考总结。

设计意图:无论是模拟实验还是对比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对古代人通过船只航海的现象产生直接体验,创设情境重在情感体验,同时习得

相关的知识技能。6.麦哲伦环球航行。

(1)老师提问:谁来讲航海家的故事?利用搜集来的资料讲故事。

(2)老师谈话

你们对现代人类探索地球都有一定的了解吧,现在给同学们介绍一些你知道的事情好吗?板书:精细观察。

正是有了这些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人,又将认识地球形状的程度加深了,从而出现了一些勇敢的航海家去探索和实践,来证实我们刚

才的猜测。板书:探索与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板书:现代 设计意图:以上活动是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究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三、总结提炼

(1)提问: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2)师生交流

师:让我们整体来回顾一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旅程吧!(播放资料

片)

师:这节课我们虽然只用了四十分钟的时间,却经历了人类从古至今漫长的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下面让我们概括地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

状所经历的过程。

学生总结概括,教师画出重点词:猜想——实践——精细观察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科学结论,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一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究历程;二是反思本课学习、探究活动的经历。

四、激趣拓展

(1)看地球 播放视频:从太空看地球

(2出示月球、金星的图片 拓展总结:我们对天体的探究历程,不仅仅停留在地球,还有其他的天体,例如:月球、金星等。今天我们所知道的一切,一直有个力量在推动着,那就是不断质疑。正是有了这种不断质疑的精神,才 促使我们不断地去获取证据,使我们更加去

接近事实的真相。

(3)读课本中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完成作业: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 4 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 8 小时,当你绕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 由此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地球的大小.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进行创作。通过自己算出来的有趣数据进一步对地球大小的认识。

五、谈自己对这节课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谈感想体会,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和这节课所获对今后的自行探究有些启发和鼓舞,以激发他们的科学情趣,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

六、板书设计

1、地球的形状 ↓

球形

古代人:猜想——有根据的猜想

篇8: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如何突破

一、注重方法, 体现实用

在教学过程中, 引入重难点概念和规律时, 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展示个人天赋。老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 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如类比法。在高中教学传授下面几个概念时:电场强度 (E=F/q) , 场强与力、电荷的关系;电容 (C=Q/U) , 电容与电量和电压的关系;当然还有速度、加速度这些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我们可以用初中所学的电阻概念, 电阻 (R=U/I) , 对于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学生们非常了解, 电压、电流并不决定电阻的大小, 电阻由其他因素决定。学生们在理解上面所述概念时, 用电阻的例子做个类比, 可以加深其理解。

物理学具有较强的规律性、逻辑性。有些公式学生容易混淆, 造成记忆错误。如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 死记伤脑筋, 可以借助规律记忆法, 让学生们学会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出三个实验定律的方法, 学会了推导记忆的方法, 就不需要烦琐的记忆了。

二、抓重点, 识本质

很多学生学习往往是事倍功半, 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重难点的理解没抓住关键和本质。

例如, 电磁学中,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磁通量变化”既是关键, 又是本质, 记住并不难, 难在应用上。例如, 对闭合回路在磁场中运动时回路中有无感应电流产生这个问题, 有些学生认为, 有边切割磁感线就有电流;有些学生认为有磁通量就有电流, 而不是看磁通量变化不变化。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 这是学生们常常出现的问题, 较难真正理解并应用, 其原因是没抓住本质。

又如, 变压器中的电流与匝数成反比的关系, 学生们都牢记这一点, 其实它成立的条件有限, 在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只有一匝的情况下成立的, 教授过程中应该强调是输入和输出的功率相等, 然后根据输入输出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进行数学上的推导, 这样的话, 不论单匝还是多匝, 抓住关键和本质才好, 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才稳固, 才能灵活应用。

三、认识要统筹, 要细致

学生们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差, 对知识认识不全, 分析不细, 这是影响学习的另一重要因素, 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这方面的培养。比如“圆周运动”的问题, 看起来比较简单, 但是它包含了许多东西, 归纳下: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 、周期、圆周运动的条件、运动时各个力做功的情况、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最关键的还是向心力 (F=mv2/r) 。左边是力, 要受力分析, 右边是mv2, 这不仅是看到线速度, 更重要的是动能与能量转化问题。要把这个问题弄懂, 只有通过练习和总结才能熟练地掌握。对重难点的理解, 不能局限在课本上, 要把书吃透, 把书中的话拓开, 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并练后总结, 归纳并升华, 从而做到重难点知识的全面认识和细致分析。

四、做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代表性

练习是增强知识理解的又一关键, 教师们用好这一法宝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还可以增加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这样的话, 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多了, 学习的疲劳可以减轻。

练习成功的关键在于选题, 选题在于要有代表性, 要做到每做一题就有一些收获, 一点启发, 一次鼓励, 促使学生们对物理产生兴趣, 打好基础。有时几个练习都是反映一个知识点, 我们要善于分析, 归纳, 从而对知识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不理解, 我们可以专门找这一方面的练习, 先多讲, 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和相互讨论, 最好以学生做题的习惯思维作为讲解的起点。但是基本的思路一定要有普遍性。如果只是认识不全, 那就只有多练习了。对于学生们初学新知识, 不宜用太难太综合的题型, 简单而又有代表性即可。针对性练习是一个必杀技, 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攻克每个重难点, 从而提高学生成绩, 让教师们完成传道授业这份神圣的使命。

篇9:运用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实践

【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实验概念和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再现物理现象,并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后建立起来的。那么,如何让物理实验更好的融入课堂,进而应用于解决物理教学重难点的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浮力的利用》这一节教学实验的设计,来说明运用物理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实效性。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 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实践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还是物理规律的探索与验证,都离不开实验。直观、形象的物理实验现象,不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更是突破物理教学中重难点的好方法。

一、教材背景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认识了浮力、知道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等基础知识之后,再进一步学习有关浮力利用的相关知识。《浮力的利用》这节课,从知识上说,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从联系实际的角度说,则是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在改变物体浮沉方法教学中的实验设计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对浮力虽然比较熟悉,但他们对浮力的认识还很片面,还不是很了解物体浮沉的实质,学生的潜意识里还是会认为重的物体应该下沉。

为了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课上首先做了一个这样的演示实验:

1.演示实验。将一个小西红柿和橙子同时放入水中,它们的浮沉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们真的都这样认为,橙子下沉,小西红柿浮在水面,他们的理由就是橙子要更重些,但实验过后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但我也没有急于解释,而是马上又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空碗分别正放和倒放在水里,让学生观察现象:正放时碗能浮在水面上,倒放时碗却沉了底。然后教师继续追问:不是说重的物体下沉吗?那我这碗是同一个碗,它们重力是相同的,为什么在水中浮沉情况却不一样呢?

让学生观察实验再对比分析原因,使他们知道物体上浮还是下沉,并不是由一个力决定的,而是由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的,从而让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更本质、正确的认识。

2.学生合作探究一:怎样使刚才在水中下沉的小西红柿浮在水面?

(1)这个环节,各小组用了不同的方法,有向烧杯里倒盐并且不断搅拌的,有把小西红柿放入纸杯中的,有把锡箔纸叠成小船状,再将西红柿放里的,有把塑料袋吹气后再放入小西红柿的。

(2)然后各小组派学生代表展示他们的实验方法:各组虽然方法不同,但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都利用了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增大v排或增大液体密度来增大浮力,从而使小西红柿浮在了水面上。

(3)这个探究实验使学生知道了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之一是改变浮力,可以通过改变液体密度或V排来实现。

该实验的器材选取都是学生平时熟知的,而且操作也不难,既能说明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学生合作探究二:怎样让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瓶下沉?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很迅速的做到在小瓶里装满沙子,然后放入水中,让小瓶小沉。学生亲自实验经历探究的过程,也很容易理解小瓶下沉是通过改变它的重力来实现的。

学生这两个改变物体浮沉的探究实验,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强化了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认识,进一步突出了本节重点,同时也为理解潜水艇的原理做了铺垫。

(二)浮力的应用实例教学中的实验设计

1.轮船

(1)探究采用“空心”方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拿出一个铁盒,打开让学生看到里面是空心的,然后把它放在水里,学生理所当然的认为盒子应该浮在水面上,但事实却是盒子沉了下去,实际上我在把?F盒放入水里之前已经偷偷换成了另外一个外表完全相同的盒子,那个盒子是装满铁块的。但还是有个别眼尖的学生发现我换了盒子,于是我就让其中一个学生上来观察这个沉底的盒子。

并且向他提出:怎样能让这个盒子浮在水面?

这个学生从水里捞出盒子,把里面的铁块全部倒了出来,很轻易的就做到了。

实验过后引导学生总结:采用“空心”方法,可以使物体浮在水面。体验用“空心法”可增大浮力引入轮船的应用。

这个演示实验应用到的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这个原理引入过渡到轮船时,学生能很容易就理解接受:即使现在最现代化的轮船也是利用这个方法,从而降低了教学难度。

(2)实验模拟轮船由河里驶向大海。在这个地方的教学中,安排了一个用牙膏皮模拟轮船的实验。(用牙膏皮代表轮船,用盐水代替海水,牙膏皮漂浮在水面上时,牙膏皮与水面的位置用橡皮筋做个记号,再放到盐水里时,通过观察橡皮筋的位置很明显看出牙膏皮在海水里上浮了一些)

这个模拟实验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现象,来帮助他们理解轮船从河里到海是到底是上浮还是下沉,从而突破了本节难点。

2.走进潜水艇

(1)通过自制模型模拟潜水艇上浮和下潜的过程。

(2)然后多媒体播放潜水艇工作原理的动画辅助教学,让学生根据动画的慢镜头来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潜水艇上浮,下潜的原因。

潜水艇模型展示的潜水艇的浮沉过程,非常形象直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加深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

3.热气球、飞艇

(1)对比实验:热气球和飞艇学生们平时很难见到,但节日放飞的那种气球学生在生活中很熟悉,所以先从气球入手。

两个相同的气球,一个充入空气,一个充入氦气,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空气中的不同状态。

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一样的气球,一个升空了,一个却落了地?

由于有前面所学知识的铺垫,学生此时能够知道:气球升空原因是气球的浮力大于重力,落地的原因是浮力小于重力。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一个气球升空一个落地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气球里充入的气体不同,升空气球里充的是氦气,这种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充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会使浮力大于重力,所以能升空。飞艇也是这个原理。

(2)演示实验:模拟热气球升空原理。

取一个稍大的薄塑料袋,袋口用很细的铜丝框成一个圆口,开口朝下,用电吹风向袋内吹热空气。放手后,塑料袋热气球便冉冉上升。

告诉学生:空气加热后的它的密度会变小,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使得浮力大于重力实现上升的

通过该演示实验,可以形象生动地帮学生理解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

三、教学效果

1.教学中通过使在水中下沉的西红柿上浮的实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会让同学们普遍都有一种成功感。

2.在学习轮船,潜水艇,热气球和飞艇时,通过实验,讲解,视频,辅助练习等等,能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直得到延伸,使学生在能思考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3.牙膏皮模拟轮船从河里到海里,能帮助学生理解轮船从河里到海里到底是上浮些还是下沉些,突破了难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灵活利用各种实验对突破物理教学重难点来说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教学难点都可以运用实验进行突破,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一课题还要进行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争取通过各种有效方法,来解决物理教学中更多的难点问题,从而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篇10:如何突破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一、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巧用信息技术,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必须认真解读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解读教材,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就能够知道每一课讲的是什么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突破重难点,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选择最恰当、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把多媒体引进课堂,灵活使用信息技术

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可以使常规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过去教师口若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在信息技术面前立刻相形见绌。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小学生年龄小,见识有限,生活经历少,经验不足,对课文中描写的内容往往不能理解。

特别是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对许多事物认识不足,头脑中根本没有形成相关的体验。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巧妙地運用信息技术,变抽象的文字为直观形象的图片或动画,深入浅出,变重难点为妙趣点,就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二年级下册《葡萄沟》一课,其中有一段是介绍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我们身处南方的低年级学生,没有去过新疆旅游,由于地域的差异,对遥远的新疆感觉陌生,对于文中提到的制造葡萄干的“阴房”的样子、结构,还有如何利用流动的热空气制造葡萄干的方法一无所知,单靠几句文字的描述学生根本不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是本课的难点。我在教学此段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张不同角度的阴房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结构特点,并通过动画演示热空气的流动过程,使抽象难懂的文字变得形象,化难为易,让学生一目了然,并能准确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

二、联系生活体验,加深理解感悟,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新的知识是建构于原有认知结构上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再现与教学内容具有相似性或相对性的生活实际情景,联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迁移或对比中丰富、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例如,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写的是巴迪在七岁时作了一首诗,母亲评价“我”写的诗精彩极了,而父亲评价“我”写的诗糟糕透了,就是这两种声音、两种不同方式的爱一直鼓舞着巴迪前进。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平常父母亲对自己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再让学生想一想文中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学生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等。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的生活体验出发,理解文中父亲严肃的批评与母亲欣赏的赞誉都源于对孩子的爱,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没有父亲的警告与母亲的鼓励,巴迪可能就不会成为一个作家,同时也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所付出的种种关爱,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以及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三、加强学练结合,强化语用,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让学生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读”与“练”是强化语用、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制胜法宝。

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中的“读”既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包括学生在课内的默读、朗读、精读、略读、品读等读书方式的培养,以及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阅读学习。“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上教师要有练的意识,并能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对听、说、读、写的练习要合理安排,注意读写结合,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特别是动口、动手的练习,使知识得到有效巩固与迁移,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学会融会贯通。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时,整节课教师设计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读”。开课之初读课题,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感情;接着让学生根据导学要求,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还反复朗读重要文段,品读关键语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整节课书声琅琅。“练”的设计可算得上是本课的亮点,最为巧妙的是借助课文的插图,运用本课习得的对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迁移练笔,读写结合,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能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课学习的重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关系,在学生学习了课文后,教师在小结环节中设计了填写关联词的练习:()鱼游到了心里,()鱼游到了纸上。学生分别运用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接起来。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就能轻而易举地突破本课的重难点。这样的设计这是匠心独运,可谓点睛之笔。在作业设计中,教师紧扣本课的主题与特点,借用“鱼游到纸上”之精妙,让学生选择一个人物或事物,仔细观察,细致描写,把人或物写鲜活。

“读”“练”结合,充分体现了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课堂上提供了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从中体会、把握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规律,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真正落实“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的目标。

四、注重循循善导,有效迁移,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于一些新的或者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学生可能一下子不容易弄懂,就需要教师点拨引导,因此“导”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教学中的“导”是指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教师注重学法的指导,给学生搭建“脚手架”,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让学生自主去建构知识,获取知识,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授之以渔”,真正落实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时,教师精心设计了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抓住文章主线,理解课文内容;在自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动笔划出重点词句、写旁批等方式进行学习;还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利用生成的资源相机点拨;结合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抓住人物特点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通过系列巧妙的点拨引导,让学生自主去建构知识,获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得方法。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精炼的语言引导学生从“鱼为什么能游到纸上”“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到“我们有什么方法能让鱼游到纸上”的探究,这样循循善诱,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从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赞叹、佩服聋哑青年之余,深切体会到只有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由此可见,“导”在此课教学中尤为突出,从导读、导思到导学、导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处处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自学中自悟。

上一篇:土木班工作总结下一篇:临时租地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