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2024-05-10

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精选8篇)

篇1: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如何以学情为依据分析和处理教材。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学习现状和兴趣爱好等情况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所涉及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设置,教学重点的确立及解决,教学难点的设计及突破,教材作用的体现――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材处理能力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思想(理念),只有对教材理解透彻,感悟独特,并对学生学情清楚了解,牢牢把握的执教者才会做到目标定位准确、恰当,重点、难点设计合理、合情;只有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会把教材仅仅当作一个例子――才会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如何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组织课堂教学。主要有导语设计、问题设计、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课后作业设计、拓展内容设计、时间分配、节奏控制、内容过渡等。在合理教材分析、处理基础上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并流畅过渡,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条有序地进行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何使用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针对教材分析处理、学情把握、教学结构安排,运用丰富、多样、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是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听评课的关键要素 听评课是各校教研的常规方式。由于属于“常规”,很少有人关注它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去年11月中旬,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院院长West先生在我校考察期间的一次沙龙上语出惊人:“你们的听课、评课总是在说上课人怎样,没有说听课人怎样、学到了什么,也没有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这样的听评课不是在浪费时间吗?”这个看问题的角度对我的启发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笔者认为听评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上课:体现理念,展示风格 前几年谈新课程,大家觉得很“新”;现在提新课程,好像谈不出什么新东西了。一些地方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某些做法确实有些“过”,再加上考试制度的改革还相对滞后,以至于“教的法子”必须适应“考的法子”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在继续。2006年,“有效教学”这一概念被重新赋予意义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笔者认为,可以把“有效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教学的新阶段去引领我们的课堂。公开课不能因为新课程的课堂存在一些问题,就匆匆打着提高分数的口号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甚至未加包装就重新请回课堂。有了新课程理念,同时我们还应倡导个人风格。一些年轻教师,在集体备课中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选择“整合”大家的意见,把“公公”、“婆婆”的意见都体现了,就是没有体现自己对课堂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把握。长期下去,只会把年轻教师变成“教书匠”。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如果平时我们好好地去培植、去养护,定会渐成风格。听课:带着问题,关注学生 很多学校都有听评课的节次规定,一些教师在月末检查前匆匆听上几节算是交差。这样的教师都还算是“良民”,更有甚者干脆抄袭或凭空写上几行听课笔记应付检查,且美其名曰:用形式主义对抗官僚主义。所以,笔者认为听课活动最好由备课组统一组织,每次有不同侧重的主题,如课堂问题呈现、课堂机智、自主学习,等等。有了问题,进入课堂后我们听什么呢?有专家认为“听课”要改为“看课”,这是有道理的。光听还不行,我们还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而不是看教师的表现,至少不完全看教师的表现。从对话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对话仅是诸多对话形式中的一种。我们在欣赏电影的时候,总习惯于惊叹演员的演技。其实,演员的演技与导演的功力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幕后的导演,不能动辄就去当演员。还有专家提议,“看课”要与学生面对面坐着。其实,与学生面对面也好,坐在学生的后面也罢,“关注学生的学习”才是听课的要义所在。

篇2: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1)了解身边的信息和信息技术;(2)如何传递信息;(3)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对教材内容的补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什么是信息,感受生活中的信息无处不在。了解信息的多种表现形式。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能借助信息技术用不同形式表现信息,能辨别信息的真伪。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培养学生在大数据时代维护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基于本课内容的分析,确定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什么是信息和信息的表达 难点: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课堂预设)

二 次 调整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学生喜欢的侦探柯南的形象导入,拉近学生和信息的距离。通过侦破失物招领的案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因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生活中的信息无处不在。

(一)寻找失主,引出课题(导入激趣)

1.播放课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同学们看看认识他吗?(柯南)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这位朋友吗?(柯南带着一副黑色眼睛,老师用 3D 打印机打印了一副柯南的眼镜准备送给今天表现最好的同学)

今天我们就学着柯南来侦破一起案件。今天早上有位同学在我们校园里捡到这个包(课件),他把包交给了大队辅导员。根据包里的几样东西,请我们的小侦探们分析一下这个包最有可能是谁的,好吗? 2.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样东西口红,分析:包的主人可能是女的 这里还有本一年级的数学书,分析:包的主人可能学生、家长、老师 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什么,一本书,上面写着“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师用书”,分析:包的主人最有可能是一年级数学女老师 3.小结 你们真棒,从这三个简单的物品中找到了这么多有用的信息。(板书信息)谁愿意交流一下,通过查看不同类型信息文件,将抽 象 概 念 具 体化,总结出什么是信息。因为是使用电脑查看文件,所以此处也在潜移默化的渗透最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通过“你还从哪些地方见到过文字信息”、“你还见过哪些安全符号”等问题,培养学通过上面的案件分析,你有什么心得和收获?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信息无处不在。(板书:一、信息时代)对于得出结论和发言的同学,组长盖章奖励。

(二)多种类型,感受信息(重点部分)

1.信息的表现形式 老师要通过计算机给同学们看几个不通类型的文件,找一找里面包含的信息,比比谁的速度最快。第一个文件是老师的自我介绍,学生可以找到老师的姓名、学校、爱好等信息。通过分析得出这是文字类型的信息。请学生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文字信息。第二个文件是小心触电的符号,通过分析得出这是图形类型的信息。请学生说说你还见过哪些安全符号。第三个文件是老师的照片,学生可以找到老师拍照的地点、季节等信息,通过分析得出这是图像类型的信息。第四个文件是上课铃声,学生可以的到该上课的信息,通过分析得出这是声音类型的信息。第五个文件是大白机械臂的视频,学生可以的找到这个机械臂很软等信息,通过分析得出这是视频类型的信息。

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意识,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身边信息的多样性。

通过游戏教学法解 决 本 课 的 重点,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增进团队默契,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感受“信息”这样的抽象概念也可以通过游戏变得好玩、有趣,并通过使用计算机初步感受到现通过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总结出常见的信息表现形式: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板书)

2.小结 同学们真棒,那么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信息吗?小组互相说一说(这些通过文字、图形、图像,还有声音、视频等方式传递给我们的各种消息就是信息。)对于得出结论和发言的同学,组长盖章奖励。

(三)游戏互动,传递信息(重点部分)

1.接下来我们来玩个“你比我猜”的游戏。出示游戏规则:每次请一个小组上台,一个人比划三个人猜。比划者可以用语言或动作传递信息,但语言中不能带有要猜的词或字,否则按不计分处理。每组 5 个词,计时 30 秒。

第一组:举重 小白兔 上蹿下跳 奥特曼 电脑 第二组:街舞 蜗牛 手忙脚乱 喜羊羊 手机 第三组:打篮球 大象 三头六臂 哆啦 A梦 iPad …… 恭喜获胜小组每人得到两个印章奖励,其

代信息技术在传递 信 息 时 的 便利,为下一环节信 息 技 术 做 铺垫。

通过学生自学和交流,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鼓励学生课下去了解更多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相关的故事,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通过我国成功 发 射 “ 墨 子号”,增强学生的名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他参与小组每人一个印章奖励。

2.接下来我们难度升级。出示游戏规则:将扇子图片通过教室软件在规定时间内传给老师的获胜。时间 10 秒。

3.小结 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不仅能用我们的身体和语言表达和传递信息,而且还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代表计算机和网络完成了信息的传递。

(四)信息技术,开阔视野 提出两个问题,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吗?除了计算机你还知道哪些信息技术工具呢?请大家自学课本第四页,时间 2 分钟。学生自学后发言交流(获取、加工、存储、管理和传递信息的技术统称为信息技术。)(数码相机、卫星系统等是信息技术工具)

我们平时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就是计算机,课件出示计算机家族中的明星。那么课后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通过网络去了解一下它们的故事。

除计算机技术外,还包含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通过“墨子号”发射的新闻视频让学生再

通过实例分析和微视频等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突 破 本 节 课 难点。引导学生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通过观看微视频,逐步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能够掌握简单的信息保护方法。通过问卷星进行在线当堂检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将“小组得分表”贴在黑板上,展次感受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短片)看完短片,交流感受。

(五)信息安全,社会责任(难点部分)

1.上课前老师收到一条短信,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播放中奖信息。提问:你觉得老师应该去领奖吗?为什么? 看来同学们都明白,原来我们收到的信息不一定都是真的,对信息的真实性我们要加以区分。信息和信息技术为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好处。但是,同时也衍生出了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高科技犯罪。那么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要怎么做呢? 小组讨论一下(应当明确信息和信息技术(计算机)使用规范,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及相关法律法规。)

课件出示,师生齐读。

作为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往往是信息侵害的受害者,那么接下来老师要通过一段微视频教给大家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播放视频。

2.总结 最后通过问卷星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的所学吧。公布答题情况,请组长将得分表贴到

示学生的学习过程。

黑板上,根据得章数颁发最佳侦探奖(3D 打印眼镜)。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课,对于这样一门学科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好奇。对于信息和信息技术这样抽象的词语只存在一些懵懂的意识,并没有系统明确的概念。他们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身边的信息缺乏归纳总结。学生使用电脑的水平是有限的,像通过教师软件传送文件和问卷星的操作还要提示和指导。

效果分析

不属于信息类型的是()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文字 0 0% B.计算机(答案)35 97.22% C.声音 1 2.78% D.图形 0 0% 正确率:97.22%

小明想给国外的朋友发几张照片,以下什么方式最快速?()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打印出来寄过去 0 0% B.网络传输(答案)36 100% C.自己送过去 0 0% D.没有办法 0 0% 正确率:100%

当你收到短信:“三星电子集团大陆分公司成立十周年庆典。恭喜您的手机号码中(二等奖)12.8 万元,兑奖热线:***”。你应该()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直接删除短信;(答案)33 91.67% B.置之不理 2 5.56% C.打个电话试一下 1 2.78% D.去领奖 0 0% 正确率:91.67%

个人信息都包括哪些?()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姓名 0 0% B.学校 0 0% C.家庭住址 0 0% D.以上都是(答案)36 100% 正确率:100% 学生学习的效果非常理想。其中第三题学生出的问题相对较多,学生会认为置之不理也是正确的,此处教师再加以引导。

教材分析 《信息和信息技术》是小学阶段的第一课。是理论知识课。是使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这个学科的重要一课。(不是电脑课、计算机课、上网课)本课教材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引,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等为依据,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遵守信息社会法律法规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合理恰当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因此这一课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我对教材的分析,确定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

(1)了解身边的信息和信息技术;(2)如何传递信息;(3)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对教材内容的补充); 评测练习信息和信息技术

学号: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属于信息类型的是()

[单选题] *

A.文字 B.计算机(正确答案)C.声音 D.图形

小明想给国外的朋友发几张照片,以下什么方式最快速?()

[单选题] * A.打印出来寄过去 B.网络传输(正确答案)C.自己送过去 D.没有办法

当你收到短信:“三星电子集团大陆分公司成立十周年庆典。恭喜您的手机号码中(二等奖)12.8 万元,兑奖热线:***”。你应该()

[单选题] * A.直接删除短信;(正确答案)B.置之不理 C.打个电话试一下 D.去领奖

个人信息都包括哪些?()

[单选题] * A.姓名

B.学校 C.家庭住址 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课后反思 1.结合《指导纲要》和《课标》,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站在四年级学生的立场进行了思考。

3.注重了学生在课上每一个环节和整堂课最后的评价,使用了“打分表”和问卷星等形式。

4.《信息和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在一节课上既想把相关内容都呈现出来,但实际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这个题目在课时设计和内容设计上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这也是下一步我要研究的重点。

课标分析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篇3:中职学生学情分析和化学教学改革

一、学生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任教课程是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是二年级所学课程, 课程学习时间是一学年。该课程对学生的化学基础有一定要求, 属于理论性较强, 同时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我所教班级是12级学生, 学制是五年制大专班, 均为初中毕业, 统一参加中考考入我校, 年龄大多在15-17岁之间, 属于典型的青春冲动期。在初中三年级学习了一年化学, 进入我校后在一年级完整的学习了无机化学, 有一定的化学基础。

二、中职学生厌学情绪成因分析

影响中职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也有学生自暴自弃的原因;归根到底, 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读书无用论”、“60分万岁”等思想在中职学校学生中广泛传播, 从学生厌学的角度来看, 目前社会上存在就业难与就业歧视等情况, 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负面冲击。各大专院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 毕业就等于失业, 史上最难就业年一次次不断出现。而同时对于一线工作岗位进入门槛低易入现象, 从而导致学生认为, 我只要能考及格顺利得到毕业证, 就可以找到工作, 从而导致中职学生在校期间思想上产生了学习无用论的想法。

(二) 家长教育的影响

俗话说的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言教不如身教, 家庭生活状况的不同, 对孩子厌学情绪的产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据统计中职学校的学生85%的生源来自于农村, 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常年不在家, 孩子从小便生活在爷爷、奶奶家, 缺少父爱母爱, 成为我们常说的留守儿童。缺乏相应的教育, 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2.离异单亲家庭, 对孩子身心造成伤害, 使学生感到自卑、压抑, 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3.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常出现极端方式。要么过分宽松, 要么严厉要求, 易产生逆反心理, 对学习厌倦。

三、教学改革方案

(一)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俗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由此可见, 学生对一门学科是否喜爱, 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本人魅力有很大关系, 教师受欢迎, 学生大多喜欢这门课。教师除了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现象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表达外, 还应该注意一下几方面:1.在教学过程中能转变角色, 由传统的教师占主导地位, 变为现在新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进行教学。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变由教师引导学生, 学生占主导地位。化被动为主动, 积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知识归类训练, 学生对化学知识有兴趣, 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 化学概念、原理、计算等内容的增多, 如果学生单一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的话, 就会发现学习吃力, 跟不上教学进度, 学习兴趣下降, 出现厌学情绪。3.采用新式教学手段, 现在我校在多媒体方面大力投入, 在每一间教室里面都配有多媒体投影设备, 还给每一名教师都配有笔记本电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如播放多媒体课件 (PPT) , 实验录像、科教电影等, 这样更加直观的使学生学习和理解,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 理论紧密联系实验

众所周知,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学习化学知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中, 有效的改革教学方法, 精简教学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 少讲多做, 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让学生理论联系了实际, 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 教师首先提出一些具体问题, 让学生在实验前有针对性的做好预习, 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完成实验后要求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让各组同学分别讨论, 谁的答案比较完美, 教师最后进行点评。

(三) 中职学校教材模块式教学

传统的分析化学教材主要包括分析天平、误差和数据的处理、重量分析、滴定分析、仪器分析等内容。各章节内容联系不太紧密, 学生前面学, 后面忘, 知识点无法有效的链接。目前, 我校采用的是由全国医药中等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分析化学基础》这本教材。该教材采用的是项目模块教学法, 每个项目下面又分为各个任务。按照模块式教学法, 我把这本教材划分为两大模块, 从项目一了解分析化学开始, 称量技术、重量分析法直到项目四滴定分析法, 这四个项目归类于化学分析法模块, 从项目五开始直到结束归类于仪器分析法模块, 共俩大版块。可根据每个班学生的具体情况, 化学基础程度和专业的不同要求, 灵活的开展教学。

总之, 从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厌学成因分析, 找到根源, 有针对性进行教学,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及应用, 锻炼和提高综合能力, 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

摘要:以中职学校“做中学, 学中做”的新教学精神为前提, 分析目前中职生厌学现状和原因, 提出新式教学思路和改革办法, 以解决中职化学教学效果差和厌学的现状。

篇4: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情分析 ;教材“二次开发”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12-0037-03

高中思想政治课强调构建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立足中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教师进行教材“二次开发”,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等,准确把握学情,才能合理、科学地使用教材。

一、知识处理上:神聚

知识处理是教材处理最基础的环节。教师应站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利的高度,研究学情,钻研教材,把握好知识处理的高度、深度和跨度。

1.从学生的发展目标看教材处理的高度

从知识处理的层面看,教学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学生发展目标体现在课堂中就是教学目标。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厘清以下几个问题:知识本来是什么样的?目前学科前沿对该知识的研究如何?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如何能够发挥知识对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品质和能力的作用?如何发挥知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功能?为此,教师应该在吃透学生、课程标准、教材、知识这四个基本因素的基础上处理教材。

例如,在《世界的物质性》一课中,“物质”概念较为抽象,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为此,教师应站在“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这一高度进行处理,“物质”概念对于学生理解唯物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高中生刚刚接触哲学,面对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具体物质存在形态的概括,总结出“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能力和追求真理的品质。

2.从学生的接受能力看教材处理的深度

任何一个学习者在进入新的学习过程时,都会带入其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因此,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必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学生的起点能力。[1]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教材处理的深度。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概括和对比能力,知识储备中已有物理、化学中的物质概念,生活经验中的物质概念等。因此,笔者对“物质”的概念进行了如下处理:

第一层次:“物质”是客观实在,是从所有具体存在物中概括总结出的共性,所以“物质”与其具体存在物关系紧密。第二层次:“物质”具有独立性、客观性和可知性,这是把“物质”与“意识”进行比较后得出的“物质”的特征。第三层次: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和以往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进行比较,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是对以往哲学物质观的继承和发展,继承了物质的客观性,实现了全面性和概括性。

就当前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人的认知能力而言,这一定义能够涵盖所有的物质具体存在形式,并准确地提取它们的共性。在新授课阶段,学生能够掌握以上三个层次便足够了。

3.从学生的认知特点看教材处理的跨度

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仍有所欠缺,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生活素材和问题加以启示和点拨。笔者认为,知识的跨度不但包括学科内部知识的关联、学科之间知识的关联,还包括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关联。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把握和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储备和生活经验。

哲学本身包罗万象,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源于生活。因此,教学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与“物质”概念相关的知识。如前例中,笔者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进行比较;将哲学物质概念和物理、化学中的物质概念进行比较;将哲学中的物质概念和学生理解中的具体物质形态进行比较;并联系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表现等历史知识。这样的跨度处理,让学生感觉哲学并不神秘,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帮助学生根据特定的主题拓展思维广度,学会全面考虑问题。

二、素材处理上:形散

素材处理相对于知识处理而言难度较大。教师要本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原则处理教材,把教学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

1.从学生的兴趣看教材处理的宽度

素材的宽度是指素材来源的广泛性。生活内涵很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取材于生活的素材应该全面。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与教材知识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本课素材包括三个探究事例,两处名言,一个专家点评,西方上帝造人说,古希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生物进化论中人类的产生,恩格斯和列宁的名言。从素材来源的宽度上看,以西方世界为主。因此,笔者在处理教材时,在“自然界的客观性”这一知识点中增加了“宇宙的来源及发展”这一素材,因为“上帝造人说”并不能从正面说明“自然界是如何产生的”这一知识,同时,这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第二个探究素材中,笔者引入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将我国与西方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加以对比,更能体现出哲学的思辨性特征。这两个素材的引入,增加了素材来源的宽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从学生的情感需要看教材处理的厚度

素材的厚度是指素材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素材源于生活,生活是有温度的,因此,教材处理不但要考虑素材所承载的知识,更要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学到有温度的知识,健全学生人格。为此,素材的选用要体现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给学生以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2]这样的课堂才是饱满的,有激情的课堂,也是学生所期待的课堂。

在上例中,笔者在课堂中引入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解释世界的起源和本质。通过中西对比,让学生在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同时,产生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了学生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使命感。这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即:育人、育心。

3.从学生的综合情况看教材处理的匹配度

“事例素材——知识——学生情况”三个要素之间的匹配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在素材、知识、学生三者中,学生是最关键的因素,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处理知识、素材和学生匹配问题中需首要考虑的因素。

本课第一个探究事例中,“上帝造人说”这一素材设置了两个问题,笔者在处理时,删掉了第二个问题“联系地球起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事实的”,只讲解了宇宙起源和发展的假设和学说。因为从学理上讲,宇宙的起源只是假说,假说并不能拿来作为推翻另一个结论的理由,这个问题与素材之间不匹配。求真是每位学生的向往,这样处理不但使知识和素材一致,更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

本课第二个探究事例中,教材设置了两个问题,目的是为了说明以往哲学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前提下,人们对物质概念的认识不够科学而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笔者在第一问后面加了一问:“这一观点有哪些不足?”目的是为了说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不能包涵所有的存在物,对存在物共性的总结不够全面。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两种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不足,便更容易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高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在生活经验和哲学概念之间的关系上仍存在思维的直观性和生活逻辑的经验性的不足,教师根据这些特点处理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大有帮助。

三、学法处理上:灵活

教材处理,不但要考虑教师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学生身心和认知的良性变化是衡量“教”的最终标准,因此学法指导是教材处理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用最小的学习成本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尊重学生的生活逻辑,包括尊重学生的实际,如生活经验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

1.从学生的能力差异看教材处理的梯度

教学面对的是整个班级的学生,而学生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体现出一定的梯度,因材施教,尽量满足不同能力群体学生的需要。

笔者在处理“物质”这一概念时,对于少部分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要求能够辨别“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理解“物质具有可知性和独立性”,知道“物质和其存在形态不同,客观实在是所有存在物的共性”。课堂上,笔者通过判断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和巩固。对于班级大部分同学来说,除上述目标之外,还要掌握对比分析的方法,即“物质”和“意识”的对比,几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对比,哲学物质观和其它学科物质观的对比。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则从“物质”概念定义的推导中掌握定义的一般方法,并能够用这一方法来分析哲学中的其它概念。这样的处理,以中间层次为主,兼顾两头学生的需要。

2.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教材处理的进度

学生反馈也称之为动态意义上的学情,是教师控制教学进度的主要依据。一般地,教师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和预设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能力,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生成知识的状态和个体差异都具有不确定性,为此,教材处理的进度必须根据课堂实际的学情。

在本课教学中,理解“物质”这一核心概念是重中之重。笔者利用学生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粉笔与哲学中的“物质”相比较,提问:“粉笔是不是物质”,学生认为粉笔是“物质”,这样,就为学生制造了一个认识冲突;学生思维被调动起来后,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知道“物质与其具体存在形态是不同的”,此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反应再进行下一个环节。在进行“物质和具体存在形态关系”这一内容时,笔者又以粉笔和教具的关系为例,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之间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但学生错误地把教具和粉笔的这种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理解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笔者便又增加了鸡的概念和大、小、公、母等具体的鸡之间的关系加以解释。通过追加的事例,学生真正理解了“物质是从所有具体存在物中概括出的共性”这一道理,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3.从学生的学习风格看教材处理的“分合”度

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独立学习的权利,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发挥不同学生的长处,学会包容和尊重别人不同的观点和性格等。威特金按照认知方式不同,把学习风格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前者更适合进行独立学习,后者则倾向于合作学习,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发挥两种学习风格的优点,将两者有机结合。

如笔者在让学生思考“物质”概念时,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物质观,让个别学生独立回答;而对于较难的问题,如“如何理解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则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如此,调动了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性格的同学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实现了“人人参与,共同提高”。

教材“二次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要不断探索,准确把握“度”,实现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方能真正把握教材,实现“用教材教”。

参考文献

[1]李伟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情分析的意涵、角度与方法[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1:5.

[2]缪云.例谈情境素材的选和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3.

(作者单位:江苏省震泽中学江苏苏州 215200)

篇5: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尝试背诵重点语句。

2、学会本课“济、著、悬、崖、喷”等10个生字,认识“剔、啸、昼”这三个生字。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天下闻名、著名、喷吐、虎啸狮吼”等词的意思,运用抓住重点字的方法理解“昼夜不息”。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抓关键词谈感受的方法,了解四大名泉各自的特征,了解泉城特有的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内心的赞叹和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把握文中对泉水“动态”的描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了解四大名泉各自的特征,了解泉城特有的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

【教材分析】

《泉城》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文章是“总——分——总”结构,开头总写了济南之泉的多且美,结尾总结了泉城名字的由来。文中分四个自然段生动而详细地描写了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的独特风姿,内容紧凑,结构清晰。

【学情分析】

课标对中年段学生的阅读提出了下面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所执教的四年级的课文,基于三年级的训练,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抓住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文本,因此在此次授课过程中,主要应用了这一学法。同时,作为向高年级过渡的重要学段,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视角拓展至课外,而不仅仅是围绕着课本去开展学习活动。本班学生对于课外书籍阅读兴趣高涨,但相对而言积淀较少,课堂上发现,问及许多的课外小常识时,他们往往一脸茫然。因此,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了多种阅读资料,扩充了学生的见闻,引导学生将学习的触角延伸至课外,延伸到生活。

《泉城》教学反思:

文章是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的课文,而且各段的布局及写法也很相似。第2-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这四大名泉,都是先介绍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特点重点勾勒和描绘。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体会泉水异彩纷呈的美与泉水流动不同特点上。在品读泉水纷呈美时,引导学生通过符号美、节奏美、词语美、意境美等几个角度体会济南泉水的丰富多彩,并且设置层次清晰、层层递进的各式朗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泉水那不容言说的美。

在细读品悟四种最有名的泉水时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珍珠泉段落,并且总结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学会的方法学习其余三段,即: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泉水的特点,让学生想象体会珍珠泉的美丽和神奇,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五龙潭和黑虎泉这两段比较简单,因此我让学生比较描写泉水流动的词语不同,由于已经给学生看了五龙潭和黑虎泉的图片,体会到了这两个泉的特点,因此,学生在说“汇注”和“喷吐”词语的用法时说得比较到位。品读趵突泉一段时引导学生发现,在这句话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随即总结我们听到了“咕嘟咕嘟”的声音美,看到了不断涌冒的动态美,更加欣赏到了如同白雪般洁白无瑕的颜色美,从而体会位居七十二泉之首的“泉王”的气势美。

上课接近尾声时,我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总结写法,让文字经历在学生头脑中再造想象的过程,达到积累、巩固的目的。

《泉城》课后作业

一、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虎啸狮吼(xiào xiāo)

趵突泉(bào diào)昼夜

(zhòu zòu)

晶莹剔透(tī tì)

二、比一比再组词 济()悬()堆()渲()挤()县()推()喧()

三、将词语补充完整

白浪()晶莹()明珠()银花()虎啸()秋雨()水声()昼夜()

四、造句

„„有的„„有的„„有的„„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2、济南共有()泉,文中提到了几处泉?分别是叫什么名称?

篇6: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的“阅读鉴赏”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第一课,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篇目。这篇文章,朱自清先生通过细腻的描写,把自己的淡淡的愁绪融进了荷塘月色的景致之中,使人读之陶醉。它是一篇独具特色的写景抒情散文。这篇课文情景交融,意蕴深厚,作者通过对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的精彩描写,表达了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文中比喻、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典雅秀丽,让人读后满口余香。这一单元教学的任务是: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验作者独特的情感。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为:1.理解作者独特的内心体验。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为: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

二、学情分析

本文学习主体为高一学生,本文是作者在特定年代、特殊时期表达自己独特心情的一篇佳作,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可读出景色,但难以走进作者的心灵。为了解决学生阅读隔靴搔痒的感觉,课前让同学们上网查阅写作年代的相关背景以及朱自清的生平经历,知人论世,真正走进作者。文中写景多用比喻、通感,很多同学的理解只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这既是本科的难点也是本课的重点。文章语言优美、音节和谐,富有诗情画意。这一特点会让学生对教学的过程充满了期待,有利教学。

三、教学建议

1.注重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相互合作,把时代背景、《采莲赋》和《 西洲曲》内容的的理解交给学生探索,老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总结。

2.文章文质兼美,适宜朗读,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反复让学生诵读,读出韵味,读出美感,读出情感。

3.文中比喻优美,“明珠”“ 星星” “美人”分别写出了荷花什么特点,通感句里的“歌声” 又写出了荷花什么特点?可以重点让学生体会讨论。

篇7:立定跳远学情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授的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基本上都在10岁左右,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并且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针对这个情况,在本节课中运用主题式情景教学,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学生在一年级时已学过立定跳远,有了一定的基础,养成,在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和奖励学生,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把学习和生活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教学内容:立定跳远4—(2)综合活动

年级:小学二年级

教材分析:

篇8: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下面结合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 说说课前“教材分析”。

一、对教材进行整体分析, 把握知识的整体网络

本节课内容包括:①由生活事例引出摩擦力的存在, 得出摩擦力的概念;②科学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③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本节课内容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①②点内容可安排在第一课时完成, 第③点内容可安排在第二个课时完成。

二、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整体分行, 以学定教

学生现状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 对力的三要素已经有所了解, 同时还懂得了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等。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与摩擦力接触, 所以对于接受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并不难。

摩擦力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学生的感性认识是比较丰富的。但要他们把生活中存在的摩擦力归纳起来, 寻找它们的共同点, 从而形成概念, 还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所以在介绍摩擦力概念时, 有必要给学生做一些体验活动 (手压桌子然后前进;推拉课本, 使之在桌面上移动, 感悟手与桌子、课本与桌子在相对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在引出摩擦力后, 还应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 以巩固所学知识。

为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在新课引入时, 可增设一两个小实验:如“拔河比赛”、“筷子夹球比赛”。

三、对教法和学法进行整体分析, 落实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

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 在有限的一节课里要面面俱到地探究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是不现实的, 所以侧重探究其中的某两三个要素即可。本实验可侧重在“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这三个环节, 其他环节可由教师带过。 (2) 本实验探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替换法”, 教师可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使用这些方法。 (3) “猜想”环节是本实验探究的难点, 如果让学生漫无目的地猜想, 可能会出现很多答案, 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大小;运动速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运动方向;重力等。由于产生摩擦力的原因本身就是有争议的, 它与以上因素的关系, 要解释清楚并不容易, 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还无法接受, 但要是不让学生猜想而直接探究, 又太牵强。因此猜想前教师应设计一些实验 (手压桌子前进、手推课本前进) , 或设计一些生活实例, 如泥鳅很滑, 怎样抓住它?登山时怎样做才能顺利到达顶峰等, 让学生讨论, 并说出办法, 找出猜想的方向。 (4) 为了降低“设计实验”的难度, 可采用分课题的办法。 (5)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是近两年来考试的热点, 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引导。

另外, 在讲述摩擦力时, 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 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 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 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 不必引申。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课本列入了“科学世界”, 虽然不是正文内容, 但由于它的实用性强, 而且方法多是由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引出, 很能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新课程理念, 故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这些内容。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 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但这些应用都是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 因此, 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上一篇:来访接待管理办法下一篇:旅游金融行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