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总结交流

2024-06-08

教研组总结交流(共10篇)

篇1:教研组总结交流

踏花归来马蹄香

--大盛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赴山口铺中心小学第一次交流活动总结

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2013年10月18日早上七点,我校语文组全体老师赴山口铺中心小学参加第一次交流活动。汽车历经一个半小时的行程到达了山口铺中心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整洁美丽的校园,随后学生热情的问候让大家暖意浓浓,走进教学区,那踏实认真的学风和积极严谨的教风,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就本次交流活动做一总结:

一、听课时花香扑鼻

第一节课是山口铺中心小学周丽兰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精读课文--《新型玻璃》,周老师淡定的教风、似火的激情,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一双双求知似渴的眼神……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恰似一幅幅久违的如花美锦。第二节课是由大盛中心小学唐艳秋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略读课文--《找骆驼》。唐老师饱满的热情、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与精美的课件,令人眼前一亮。两堂高质量的示范课,特别是周丽兰老师的示范课如磁铁般牢牢吸引着在坐的教师和教育局领导一行共三十余人的心。时间似流水般静静流过,大家亦如穿行于花香幽径,迎着扑鼻芬芳,带着满身花香……

二、评课中百花怒放

第三四节课,教育局领导及两校语文组全体老师齐聚一堂,共同评议。先由执教的两位老师谈了自己的教学设想,接着是听课老师们各抒已见,大盛中心小学蔡维敏老师深感周丽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思考、探究,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课改理念;山口铺中心小学李密老师看出了唐艳秋老师的抓住重点,长文短教,落实到位的精心设计;很多老师都觉得两位执教者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提出疑难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老师希望两位执教者的拓展延伸环节,要有相关的练习、具体的事例来加深理解、巩固;还要求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尽可能让学生多参与。最后由县教研室几位专家作出点评。周维玲主任提出了不同体裁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有所取舍,哪些内容该教,哪些内容该引导,不能面面俱到;李中满主任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在篇章,切不可断章取义、舍本逐末,环节设计别太程序化;陈泽杰主任希望大家在教学中,要从教过渡到导,要善于启发,耐心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多动口、多动脑、多动手,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荣主任提出课堂上需注意细节……整个评课过程言语中肯,评点到位,各有观点,犹如百花齐放,花香满园。

三、交流后花香入心

这次课改交流活动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大盛中心小学刘玉华老师感悟到一堂好课的价值所在;刘四清老师倍感课改劲风吹面,心扉洞开……山口铺中心小学唐明算主任感受到学生自主探究的魅力,认识到课改没有固定模式,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是真课改……最后是教育局专家的精彩论述。特别是教科中心陈泽杰主任对我们提出上好一堂课需具备十要素--a说(注意自己的音调、音色及音素);b写(要写一手好字,要有示范性);c画(适时利用简笔画,图文并茂,降低教学难度);d动(动作需协调优美);e问(设计的问题具有科学性与启发性);f演(演示需准确、安全、有效);g评(评价需切合实际,要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爱);h听(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i看(看学生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j作(作业要有针对性、探究性,需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当然,还有其它几位专家的精辟论点,让在坐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返校途中,老师们还在车内兴犹未尽地讨论着当天的交流活动。而后,老师们的本次交流活动心得纷纷而至。如刘四清老师的“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文一云老师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周淑华老师的“我们不会知难而退,而是会迎难而上,在课改的道路上,我们会走得更豪迈,更坚定!”……阅读这些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和领悟深刻的话语以及他们今后课改的设想,他们的行动都在告诉我们:踏花归来马蹄香,真是不虚此行!

语文教研组 唐艳秋

2013年10月21日

篇2:教研组总结交流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语文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了每人一节公开课活动,通过本次教学经验交流,我校教师在课堂中的各个方面有了不同的改变和进步:

一、教态的变化

教师的教态有了明显的变化。教态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声音、教学中运用的手势、眼神、身体运动等变化,这些变化是教师教学热情及感染力的具体体现。

二、目光的变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随时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并可用来表达多种感情,人的喜、怒、哀、乐均能从眼神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因此,从公开课的整个教学课堂来看教师的目光不仅仅是以前只关注与优等生,而是去关注每一个人不同学情的学生,去通过目光的变化对那些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踊跃的学生表示赞许,表扬和鼓励;对那些听课不认真、交头接耳或做小动作的学生暗示批评。教师期待的目光对学生来讲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由于学生紧张,胆小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敢开口,这时教师给他们一种亲切期待的目光鼓励、询问和提示他们,学生很有可能会因为受到鼓励变的放松、大胆,并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教师利用学生眼神的变化获得信息反馈。教师的目光变化自然、亲切,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护和尊重。在讲课时,教师不会盯着天花板、窗户外等,始终把全体学生包揽在自己的视野中,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以提高他们的听课效果。面对学生的时候,教师始终保持目光明亮,神采奕奕,回给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表情的变化

在课堂上,教师把微笑作为面部表情的基本形态。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也往往是对学生一种鼓舞,他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课堂上产生和谐的气氛。就连我们的某些教师,即使在十分疲倦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走进教室时,总是面带微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表情总是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带有感情色彩渲染的讲解会使课堂生动、感人,充满吸引力。

教师表情的变化,自然,不做作;适度,没有过分夸张,更没有板着面孔、毫无生机,眉头紧锁、以一幅痛苦的表情面对学生。

四、手势的变化

教师恰如其分的手势常常使学生获得大脑兴奋中心的持续而增长记忆的长度,增加记忆的强度,突出重点,使学生加深印象。

通过各位老师的经验交流,总结课堂中所用基本手势:(1)指示性手势:教师在展示图片和指挥学生活动时常用此类手势。(2)暗示性手势:在学生回答困难时启发学生思维时常用此类手势。(3)情感类手势:指教师在讲解内容时配合情感而做出的手势。如:讲到愤怒时挥动拳头,动情时用手抚胸口。(4)象形性手势:用来描述人物、形和貌。

五、位置的变化

教师讲课时在讲台上及周围走动,这样避免了课堂气氛单调、沉闷、乏味。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根据课堂内容和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如:教师在讲台上及周围走动,使学生都能看到黑板的各个部分。当让学生到讲台前读图时,把讲台让给学生,自己走到学生中间一起欣赏。这样即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无形中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可以走到某一组中间,参与他们的讨论,了解他们的情况。个别学生精力不集中时,教师可通过适当的位置变化给予暗示性批评,即不影响上课,又达到了教育目的。

六、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1、师生交流方式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任务内容特点讲解、观察、谈话、提问等组合。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获得全面的教学信息反馈。

篇3:谈谈语文教研交流的有效性

那么,怎样开展行之有效的语文教研交流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着手开展工作。

一、加强语文教研组的建设

首先,选好语文教研组长。教研工作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质量,影响着教师的专业素质成长。所以教研组长的人选十分重要。教研组长要具备独立的语文学科钻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也要有不断自我提升教育素养的意识,更要有交流与共享的团队精神和为群众服务的奉献精神。这样他才能带领整个团队在学校教研交流工作中不断探索,奋力前行。

其次,精心打造语文教研团队。有效的教研交流,其基础是良好的教研团队,在这个教研团队中,每个教师都能感受到一种开拓进取、勤奋学习、民主开放、合作共享的教研环境和氛围,能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受到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的温暖。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教研交流活动。

二、坚持开展常规的语文教学教研交流活动

一个语文教研组少则十一二人,多则二十来人,每个教师的教学都是独立承担并完成的。但要想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单凭一己之力,是十分艰辛、又是十分艰难的,因为没有合作与交流,就无疑是将自己封闭起来,这样自己和井底之蛙有什么区别呢?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绝对不如一个团队的集体力量强大。所以开展教研交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和借鉴他人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对于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成长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一,发扬团队精神,集体备课,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语文教研组人数一般较多,每个年级大概也会有四五个老师,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团队合作平台。具体做法是:开学初,由年级备课组长具体安排本学期教案的编写、课件的设计、作业和测试的拟定等等,任务安排到人,教师们分头行动,独立完成,然后再通过集体备课不断完善,最后把这些教学资源放在Q群文件上,供所有科任教师下载、参考和使用。

第二,精心准备并上好示范课和研究课。每个学期安排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上教学示范课和研究课,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教学总结反思、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教研交流活动。由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开展示范课教学,听课教师学习借鉴,并将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创新。在教研活动中,根据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优秀教师介绍经验,大家一起交流体会,互相启迪,共同提高。

三、有效开展校际教研交流活动

教研交流是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一个常态,但为了能使学校的教研成果更上一个台阶,就应该做到“请进来,走出去”,主动地与外界多接触、多交流、多学习。因为校本教研毕竟范围有限,仅局限于校内交流,不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长远发展。古人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开展校际交流可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增进各校教师的相互学习,既使上课教师从中得到磨炼,又使听课教师从中受到教益。

第一,组织语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观摩与学习。每年广西教育学院都举办广西语文优质课观摩活动或优质课比赛或语文专题探究活动,南宁市也组织市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各城区也都举办不同类型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如中考复习指导研讨活动、城区视导课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就是一个教研交流的一个契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主动学习,积极吸收优秀教师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教学艺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二,有效组织校际之间的教研交流活动。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定期地与兄弟学校相互交流,或邀请名师、专家到学校来传经送宝;自己也要走出去,主动地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如城区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城乡学校之间结对子教学交流活动,城区学校中考复习指导课探究交流活动,等等。通过有效的校际教研交流活动,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语文教研交流是提高我们教师语文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语文教研交流的措施多种多样,以上所述,仅是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语文教学任重道远,语文教研交流有待我们继续探讨,不断努力。

摘要:良性的语文教研交流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与高效性。然而,目前很多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的教研交流还存在许多不足,语文教研交流实效性较低。开展行之有效的语文教研交流可以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一、加强语文教研组的建设;二、坚持开展常规的语文教学教研交流活动;三、有效开展校际教研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措施进行语文教研交流从而提高我们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篇4:教研交流 助我成长

一、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有机结合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蒋老师以展示太阳图片和讲神话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她让学生分小组初读课文,同时提出了两个贯穿全文内容的问题,即:课文的哪几段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哪几段写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再指导学生说话:“有了太阳,就会有……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的确,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从反馈的效果来看,学生已经了解了太阳有远、大、热三个特点,并认识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顺利完成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二、在学法的指导和知识的传授上很到位

首先,蒋老师在教学第1~3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太阳的三大特点,先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语句,并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这些句子,再让学生分析这些句子在说法上与一般句子的差异,体会这些句子的写作特点,从而准确地归纳出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其次,这节课对学生能力目标的要求,应该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整个课堂,蒋老师抓住说明文的构段特点,注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顺势而为,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激活了课堂气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板书设计布局合理且富有艺术性

蒋老师这节课的板书,左边是太阳的三大特点,右边是介绍太阳特点时的说明方法,下面是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我觉得这样的板书设计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使人看了一目了然。一节成功的课,肯定会有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所以我们要重视板书设计,使之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课已尽,意犹存。蒋老师的这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要以她的这节课为影子,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使我们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朝着轻负担、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最后,我想提点看法,也是这节课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蒋老师虽然很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但是读的精度和深度还不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发展阅读能力与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也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彼此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每篇文章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我觉得应该建立在精读每个相关段落的基础之上。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加以指导,对书中重点词句、段落进行圈点、批注,反复吟诵,细心品味,用心领悟。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篇5:教研组总结交流

总结交流材料

XX——XX学第一学期

为了深入推进“五课”教研活动,本学期,语文组遵照学校“五课”教研活动计划,以“教研兴校”为宗旨,以全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立足于教情和学情,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本着教研促发展的态度,在总结上学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如期认真开展了相关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具体工作

1.九月三日,我们召开了“五课”教研、“五项”素质达标活动准备专题教研组会议,宣布了本学期参加两项活动达标的教师和辅导教师名单,制定了活动计划,明确了具体要求。2.十月十二日,组织了黄益民老师参加全州“五课”教研活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竞赛听课心得体会交流活动。3.十月十四日,组织进行了达标教师的“设计好一堂课”交流教研活动。

4.十月二十三日,组织进行了达标教师的“说好一堂课”交流教研活动。5.十二月八日至十一日,组织进行了达标教师“上好一堂课”和“评好一堂课”教研活动。

6.十二月十六日,组织进行了达标教师“教学反思”交流教研活动。

二、取得的成绩

1.达标教师驾驭教材、处理教材和整体教学设计的能力明显提高,不仅教学目标、重难点定位准确、教学方法选取恰当,环节紧凑,而且都有独具个性的教学亮点。如黄益民老师《散步》教学设计中的“仿写”环节,体现了重视语文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遵循了语言训练积少成多、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又如马文海老师《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中的作业设计“情景对话描写”,既是课文写作知识的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2.达标教师说课能力得到了提升,基本上都能从宏观把握和细节设计方面,思路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3.年轻教师得到了锻炼,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显著提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言文,知识点杂、难点多,尤其是孟子体现在本文中的思想,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马国海老师只用一节课就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整堂课环节紧凑,知识点交代清楚,重点落实到位,难点突破恰当及时,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还有石双芳老师的《散步》一堂课,以清晰的教学思路、干净利落、简练生动的教学风格和“鲜花送给谁”这个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而赢得了听课教师们普遍赞誉。虽然他们的教学过程中不难避免的还有一些瑕疵,但是作为走上讲台不久的他们,能有这样的教学效果已实属不易。

4.把“五课”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形成一条龙的教研活动模式。

5.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参与进来,教师语言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课堂气氛和谐。6.“五课”教研成果丰硕,在刚刚结束的全州“五课”教研活动竞赛中,马海峰、马占海、古建红等教师,分别获得“设计好一堂课”“说好一堂课”和论文评选一二等奖。

三、取得成绩的原因

1.学校的高度重视,是我们取得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开学初,学校就及时制定、下发了《广河二中“五课”教研活动工作计划》和《广河二中“五项”素质达标活动工作计划》,做了细致周密的安排,并召开了专题会议,提出了具体细致的要求,提高了广大教师对此两项活动的认识,为各组开展活动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

2.以课堂教学为工作的立足点和中心点。“五课”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业务成长,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这目标的实现最终将通过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即课堂教学是“五课”的综合体现,是出发点,也是归结点。3.结对帮扶,同伴互助。为了使参加达标的教师顺利过关,我们为每一位达标教师安排了辅导教师。要求指导教师对辅导对象从教学设计、说课稿到课堂教学认真指导,严格把关,从而提高了活动质量,是达标教师在活动中真正得到成长。4.参加达标的教师对活动意义认识到位,自觉性高,积极性强,每一项活动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从而是每一项活动都能顺利开展,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5.克服困难,按计划如期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虽然学校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的活动多,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但我们仍然挤时间、抽时间按计划逐一开展了相关活动,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研工作。

6.总结上一学期的经验,查漏补缺。上学期,由于经验不足,在开展“五课”教研活动过程中将个环节割裂开来进行,效果差。本学期,我们将其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龙的教研活动模式。

7.重视评议,及时反馈,发挥团队精神。交流是思想的碰撞,碰撞产生的耀眼的或微弱的火花,就是通过活动想寻找的、大家共同受益的的东西。每一次活动之后,我们都会及时召集教师进行评议。大家本着发现亮点和解决问题的态度,遵循对事不人的原则,各抒己见,发表宝贵意见。一方面充分肯定优点,一方面又中肯的指出不足,同时集思广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参加达标的教师既看到了自己的优点,鼓舞了信心,又发现了不足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及时进行了改正。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但这些同上级部门和学校的要求相差甚远,我们的教研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1.个别教师教研意识薄弱,对教研活动认识不足,没有将必要形式和本质内容联系起来看待,认为达标活动只是搞形式,没有多大意义,白白浪费时间,因此消极对待教研活动,甚至找各种借口不参加教研活动。

2.教研活动层次低,没有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同教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3.教师的基本功不扎实业务能力水平有待提高。个别教师教学虽然备课扎实,教学设计合理,但课堂驾驭能力不强,导致教学环节松散,衔接不紧凑,教学重点落实不到位;个别教师上课时方言浓重,很少使用普通话;少数教师粉笔字不规范,字迹潦草,板书结构不合理,随意性强。

五、今后改进的方向

1.深入挖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觉问题的方法策略,切实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使“五课”教研活动上层次,使教学工作得实惠。2.继续开展同伴互助,结对帮扶活动,集中力量辅导部分业务不熟练的教师,力争使其在一年内熟悉教学业务站稳讲台。3.加强教师基本技能培训,举办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组织语文教师“钢笔字、粉笔字”竞赛活动,努力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和板书质量。

以上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会后当面批评指正!

语文教研组

篇6:教研组总结交流

1、组织教师定期进行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知识学习,每周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同时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一系列知识讲座,提高教师的业务知识和学术水平。

2、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顺利通过BTEC外审

加强外审课程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英语的培训,保证课程质量;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确保学生到课率100%。继续执行晚自习制度,由辅导员监督执行;对相关的英方外审课程,对学生进行相应辅导,提高学生课业质量,顺利通过外审。

3、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取得一定成绩

(1)2010年度,国际交流学院教师编写出版《当代英语教学理论与时间发展研究》和《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两本著作;

(2)在《吉林教育学院学报》、《现代企业教育》等国内核心及一般CN期刊发表论文《苔丝悲剧的解读》等论文11篇;

篇7:语文教研组交流材料

——青格达湖中学小学语文组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代表青格达湖中学小学语文组全体成员来到这里进行交流,感谢县教研室领导和教研员们对我们工作的肯定、鼓励与指导,所交流的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多谅解并能给予指导为谢!

一、基本情况

我校小学语文教研组现有10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9位,县级教学能手5位,师德品质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开拓进取精神,狠抓课堂教学,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二、教育教研常规工作

做好了教研组常规工作,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五个一”工程,每学期平时积累总结的基础上,每人至少写一篇有观点的论文、一篇教学案例,一篇教学反思,上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出一份具有综合评定效用的语文试卷。

三、教科研特色

(一)、口诵心惟,品读课内佳作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我们语文教研组本学期在我县教

研室及我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开展了《阅读与积累》课题研究,将名家名篇及诗歌作为诵读积累的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组教师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诵读名家名篇,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名篇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佳作的过程。叶圣陶老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组教师在课堂上重视范读,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诵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名家名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文中的自然美,品质美等,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并形成良好的品质。本学期我们以此为课题,不但注重在备课及课堂教学中渗透这一课题,还开展了以此为中心的研讨课,并进行了有效评价。

(二)、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以上。为了有效地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研组要求各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主要是名家名篇及诗歌。学校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要求学生平时认真读书,进行积累,为了把这

项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把课外阅读活动做为我校的一个课题,一个特色,一个品牌做大、做强,我们在每学期的语文竞赛中考察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我们组先后进行了古诗文诵读、名家名篇诵读、演讲比赛等,广泛宣传读古诗、品名篇的好处和方法。在这学期我县的教科研月活动中,我校小学语文组全体教师积极准备,精心设计,举办了一场展现我组师生风姿的别开生面的古诗文及名家名篇诵读会。其中低年级以课内外古诗诵读为主,高年级以名家名篇诵读为主,师生同台演出,获得了与会领导及教师的一致好评,这次朗诵会的顺利开展要感谢我县教研室领导及教研员们的关怀与指导,是我校教务处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我组教师科研促教的经验展示。同时,这些活动的开展遵循了大语文教学观的理念,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改进,并将此课题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增强教研的实效性,更加有力地调动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一个热爱诵读、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将继续围绕“创特色教研组”的总目标,加大改革力度,坚实走“科研兴教”发展之路,努力使我校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谢谢大家!

篇8:教研组总结交流

一、存在问题与相应分析

由于学校之间存在客观差异,校本教研的水平也相差很大,因此,其存在的问题也会大相径庭。但从总体上说,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一)复杂性认识不足,成效期望过高

一个学校数学教师群体的情况常常是复杂的。如果是18个教学班规模的学校,数学教师的数量在10个左右。但这10个人的情况也相当复杂,他们的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等往往不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态度也不同。有积极主动参与的,也有应付了事的,还有消极对待的。如果学校规模超过18个教学班,数学教师人数还会增多,教师之间的差异可能就更大。而规模比较小的学校,又常常缺少同年级同伴交流与研讨的教研氛围。而对于校本教研的成效,人们常常期望比较高。比如,有希望通过校本教研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也有希望通过校本教研能够出研究成果并可以获奖的;还有希望能够解决学校中老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等等。许多教师对所在学校的教研活动的满意度不高,这与他们对校本教研成效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密切相关。

(二)思考性启发不强,问题意识匮乏

培养有思考力的下一代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师自己具有思考力自然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事实上,教师的思考是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教师的思考也是自身成长的一个过程,我们希望思考的是教师职业的一种状态。一个有成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应该提升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力。理想的教研活动,不仅能使教师获得某些具体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够启发他们对教学问题的思考。目前许多校本教研活动在教师思考方面显得启发性不强。一个比较鲜明的现象就是有些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问题意识匮乏,甚至于没有问题。而教育研究是从问题出发的,一个不能发现、提出问题的教师,不可能进入研究的状态,也不可能增加自己的“学问”。因为,学必始于问,问必增于学。校本教研需要在增强教师问题意识、提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化大力气。

(三)过程性强调不够,全员参与度低

强调过程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校本教研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教师教育活动。这种活动也应该强调过程,而不应该只关注结果,也不应该只关注开展活动时的那一段“过程”,应该十分重视活动的准备过程。目前,比较常见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是听课评课,这样的活动以课例为载体展开,突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这是这类活动的优点。但常常是上公开课的一个或几个教师比较投入地经历了课前“研究一节课”的过程,如认真研读《标准》与教材,进行教材比较研究,做已有教学设计综述等等。而其他教师听课前投入比较少,甚至没有投入,有些可能在开始听课后,才知道这次教研活动研究的课例,对于这部分教师来说开课前“没有过程”,校本教研活动是从开始听课这一刻开始的。而上公开课的教师总是少数,这样就整个活动来说,全员参与程度就比较低。由于听课前对研究的课例没有多少思考,因此,听课后的交流就显得相对肤浅,交流的深度不够,这样的教研活动有效性较低。

二、策略思考

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应该在秉持“只有不断投入,才能不断发展”的理念下,以课例为载体,建立“阅读·思考·交流·发展”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新范式,建立这样的范式是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较好地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精心选择教学课例

精心选择教学课例并进行研究,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可以对同类课的教学提供参考。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校本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活动的设计者要精心选择典型课例,力求以点带面,触类旁通。例如,通过对“圆的认识”这节课的研究,不但让教师们明确如何进行“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而且能够提升对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概念课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研究素养。在具体操作中,选择不同的课例进行研究时,会有一些共性,可能会涉及到同一个研究的范畴,如课例长方形认识、与圆的认识都属于概念教学,在讨论与交流时,在内容上会有一些重复,这是正常的,参与校本教研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复习,以达到真正把握一类课的教学方法。

(二)适时提供阅读资料

阅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就目前的多数教师而言,真正有阅读习惯的人并不多,有阅读数学教学专业期刊或书籍习惯的教师则更少。有些学校也布置教师读书并写出读后感,这些都是好的做法,但仅有这样远远不够。要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者应该围绕典型课例,提供资料让教师阅读。资料的提供可以从几句话开始,逐步过渡到一篇文章,再过渡到专业书籍。不要一开始就提供数学教育的专业书,否则,教师可能因为阅读困难、没有兴趣而不读。校本教研的组织引导者要先行阅读,并有选择地进行提供。如对“圆的认识”教学的课可以有不同的开头,组织者可以在杂志上摘录不同的开头方式提供给教师阅读。这样的短文可读性相对好一些。每次提供给教师阅读的资料,一共多少个字可以有一个统计,以便每个数学教师都清楚一个月的阅读量,这样可以不断强化“阅读数量”的观念,虽然阅读量大的人不一定比阅读量少的人聪明,但对于个体而言,阅读量的大小与他的发展速度自然紧密相关。

(三)恰当设计思考的问题

就目前的多数教师来说,要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者,在围绕课例提供阅读资料的同时,还十分需要紧密结合阅读的资料提出问题。也就是说,在提供阅读资料的同时也要提供给教师思考的问题。而设计者提供的这些问题应是教师通过阅读及思考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可以是选择题、是非判断题、论述题等等。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数学、数学教学以及本校教师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可以多一点,以便供教师选择部分解答。问题的设计要能适应不同水平的教师,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能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提供给教师思考的问题,不仅可以要求他们想一想,还可以要求他们写一写,这样,参与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的每一个人,在集中交流前都已经有了书面的准备,效率也就能提高了。同时也可以要求教师平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提供给全数学组的教师思考。但要提出恰到好处、难度合适的问题,又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不断实践反思每一次校本教研的情况,会对后续的活动提供有益的经验,以便能够真正实现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有效创建交流平台

由于每一个参与活动的教师都事先进行了准备,并对问题进行了书面解答,因此,教师集中进行教研活动时,可以从书面语言开始,也就是可以先让他们交换资料,阅读其他教师是怎样解答这些问题的。书面语言的交流是进一步阅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读到同伴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读到自己的同伴怎样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阅读同伴写出的文字可能会更亲切。在书面阅读的基础上,再进行口头交流。可以根据问题的顺序逐一交流,也可以选择部分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对话。如果学校规模比较大,数学组的人数比较多,也可以先分年级组进行口头交流,再大组集中交流;还可以让不同的年级组准备不同的问题,在大组交流时,年级组就报告他们组重点准备的几个问题的解答。在口头交流开始前,要指定一两个人对交流进行记录并随时归纳观点与问题,到活动的最后,记录人要对这次活动进行综述,归纳形成的共性、存在的分歧和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进行面对面交流时,不但每个教师的观点要明确,而且还要能够欣赏同伴的不同观点。如果在交流过程中有争议,那么这种争鸣的学术氛围教师都要加以珍惜与呵护。唯有这样,学术才能繁荣,教师才能发展。

在阅读、思考、交流的基础上,也可以围绕所研究的课例进行开课与评课。在整个活动结束后,要指定专人整理资料,并进行归档,作为永久性档案进行保存。这样系列地展开教研活动,可以为学校积淀数学教学的校本课程资料,为学校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9:加强教研交流 提高教学技能

一、比赛成绩的总体现状

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从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师教学技能水平。参赛教师的体育技能水平几乎是自己所在区县的最高水平,因此教师们的比赛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市区总体水平在全省的水平位置。从本届比赛的团体总分看,东莞、中山、深圳、珠海、顺德、佛山、广州、韶关、肇庆等10地区代表团获得了一等奖,湛江、惠州、茂名、江门、汕头、揭阳、清远、阳江、云浮、汕尾、河源等十一个地区代表团获得二等奖。获得一等奖的地区中,有九个来自于珠三角地区。这反映出,珠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相对较高,而偏远的地区,特别是粤西和粤东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相对较低。

二、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分析

为了解比赛的相关情况,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科研方法进行调查。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来自21个代表队的74名参赛教师,其中每个代表队至少3名(小学、初中和高中至少一名教师)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以了解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抽查的样本量在30%以上。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影响参赛教师比赛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赛前准备因素

通过对受调查的74位参赛老师的问卷数据分析,教师们赛前准备的方式有参加集训和自学两种。

备赛期间,教师们根据自身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比赛项目有侧重地学习。其中,说课、动作示范讲解、体育教学理论这三个内容,超过三分之二的老师都进行了自学,而且有35.1%的老师把说课作为首要学习内容。虽然绝大部分教师一直以来都对说课的要求、要点等有一定了解,但在平时工作中却少有实操经验。即使所在的地区有举办过说课比赛,也不是每个老师都有机会参加,所以很多参赛老师都没有试过说课,与其他的几个比赛项目相比,说课这个项目对教师们来说相对陌生。再者,说课项目非常考验教师的语言功底与临场心理素质,因此绝大部分参赛老师在准备这个项目上所花的时间、精力就相对较多。

(二)教研氛围因素

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必须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而教研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培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地区浓郁的教研氛围、定期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及时更新理念、知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也为老师们提供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还发现,地区的教研组织制度直接影响该地区的教研氛围。广州、东莞、深圳、佛山等地的教研组织比较规范,这些地区有自己的教研会,教研会下有区域的教研组织,教研组织的成员由各地区学校的体育骨干教师组成。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向下传达,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能通过这种渠道及时向上反映。由于组织规范,教研活动也很容易组织举办,教师的培训学习也能经常开展。

(三)教龄因素

不同教龄阶段的教师,专注的教学技能有所不同。新教师,就是教龄在0-3年的教师,该教龄段的教师精力充沛,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特别是对于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等会领悟得更快些。因此他们在理论性较强的技能项目上较有优势。如教案编写比赛项目,教龄在10年内的教师比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的比赛成绩要好。而中学二级(教龄一般在0-3年)的参赛教师比中学一级(教龄一般在5-8年)的参赛教师取得高分的比例要高。

(四)地区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决定该地区教师总体素质水平和优质师资的培养。对于参加本届比赛的各地区来说,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参赛资金的投入上。要组建一支队伍参加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必须有人力、财力支出。教师们参加教学技能比赛,特别是集体项目,要取得好成绩,赛前训练非常重要。但每一次训练都要考虑时间,场地,聘请指导老师,甚至老师们的差旅费,都需要经济支持。

另外,地方经济水平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会有较大的影响。经济繁荣的地区,更吸引人才前往发展,因而提高了地区人才的密集度。相反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降低,地区优秀人才的密集度相对会降低。

综上所述,关于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代表队获得的比赛成绩相对较好。这些地区的参赛教师总体的教学技能水平要比粤西、粤东、粤北等地区要高。同时比赛成绩与赛前准备充足与否,地区教研氛围差异,教师的教龄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的关系。笔者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认为各地区的体育教师应加强教师教研交流学习,建议各地区有针对性地对教师们薄弱的教学技能项目进行培训提高。

篇10:小学语文教研组交流材料

我们语文教研组现有7位教师,平日里,大家都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努力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组已成长为一支积极进取、勇挑重担的队伍,是一个勤奋团结、充满活力的集体。

(一)重视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决定每周利用下午课外活动和自习时间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主要学习理论知识。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根据实际,制定活动内容,安排一定量的理论学习培训,计划根据每位教师的、能力特长而定,每位教师承担一次培训,根据安排好的内容要求,搜集、整理资料,内容广泛,如第二周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再比如说第四周,开展了“在反思中进步,在评课中成长”研讨会,曹春玲老师的“低年级拼音教学交流”,总之,每周都有活动安排,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并不断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践。除此之外,还鼓励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写一篇教育论文,自学校开展读书活动以来,组内老师日常阅读大量相关专业书、报刊和教学参考资料,并做了业务学习笔记。校领导还注重外出学习,只要有校外培训或参观学习,总会派出老师外出,回来后进行培训或上一堂汇报课,让所有人都有所收获。

(二)、继续开展校内听课评课活动

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我们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也逐渐扩大。如何使不同的教师在教研组这个集体中共同成长呢?我们的做法是:扎实开展如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公开课、优质论文交流等多项活动。校领导随时推门听课,促使每位教师每节课都不容忽视,从开学第二周开始,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就开始轮流听课,听后及时反馈。而每学期每人一次公开课则是大家相互取长补短的很好途径。课前同级教师协助备课,课后授课教师说课,组内教师评课,学习长处,提出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达到了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每周一教研组长批阅教案,每个月教案、作业常规检查,每月一次月考,都很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开学第四周,就进行了一次全校作业大检查,检查时,将所有作业抱到会议室,由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看作业量,看批阅次数,批阅质量等,发现问题,及时记载,及时反馈,除此之外,教导主任还随时到教研室,教室抽查,这周星期二我们又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学校第四周进行了月考,准备下周星期一进行第二月考试。通过督促、检查教师们形成了工作习惯,每到月底总能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四)制定帮扶计划,培养年轻教师。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开学初,就制定帮扶计划。每一年,如果有新教师加入,我们就会为他找一位有经验、业务能力过硬的师傅结对子,让新教师在见习期内能尽快地成长。除此之外,根据平时教学成绩和课堂教学情况,每个级都进行“一带一”或“二帮一”,互相听课,同级教师一起办公,课间课余随时交流,探讨,切磋,力争让年轻教师很快成长起来。

尽管我们组做了很多的努力,但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如教研组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备课组活动效率不高,一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够端正,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不高。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不够。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以后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上一篇:我们的大英雄主题队会下一篇:关于贯彻落实全省人口与计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