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的影响论文

2024-04-22

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的影响论文(共9篇)

篇1: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的影响论文

大学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上课前老师自己擦黑板,学生无动于衷;迟到不打报告;课堂上公然说话、睡觉等。以下是“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的影响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现代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已不容乐观,各企业和事业单位也反映现在的大学生是高分低能,没礼貌而且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应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都需要加强尤其是在人际交往和礼仪方面。

有数据表明:

在我国高校中,开设礼仪教育专业课程的大学不到16.8%,开设礼仪教育相关课程的大学只有47.1%,礼仪专业的教师数量占礼仪课教师的5.3%,礼仪课时占全部大学课时小于0.7%。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我国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相关政府单位的注意。本研究期望通过具体调查研究为礼仪态度方面的相关理论进行补充论证的同时,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礼仪态度及社交行为的关注。

研究过程:本研究中运用大学生社交行为问卷和礼仪态度问卷分别对某医学院123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无基本信息问卷测量,得出被试在两问卷上的得分情况和数据资料,并运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及分析:分析数据后得出:大学生礼仪态度得分整体水平处于中等上下波动3.78个标准差,相对稳定于中等偏上部分;而社交问卷得分平均分在91.32,处于中等水平,标准差为8.77,表明大学生社交行为表现参差不齐,波动较大。并分别对二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在男女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性别在两项问卷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区别。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大学生的礼仪态度问卷得分和社交行为问卷在年级因素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即各年级水平相当。进一步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系数为0.442,并达到显著。

说明大学生对礼仪的态度与大学生的社交行为有相关关系,其影响的方面是正向的,即拥有正确礼仪态度的大学生在其社交行为中正确的运用礼仪知识从而达到正常人际交往的目的,而且效果要优于没有正确运用或者是没有礼仪知识的大学生。这与拉皮尔、里帕、凯利和米尔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其相关度是0.442,偏低,说明大学生们还普遍没有意识到礼仪在其社交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另外,相关程度低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在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中影响因素很多,而对礼仪的态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与袁新华的研究结果在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方面类似。由此可知,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要从态度方面来考虑一个人的行为还要结合其他方面如一个人当时所处的情境等可能有关。由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得出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回归系数为1.024。这与凯利和米尔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所发展的能够预测解释行为和态度的理性行动理论相一致。

在滕华的研究中个体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如果在认知上的看法与在情感上的体验是保持一致的话,则这种态度与行为就能保持较高的一致性,根据这种态度来预料和推测有关的行为表现,就会有较高的准确性。这一理论结果在本研究中也得以证实。即对礼仪的态度正确,能够正确运用礼仪知识和表现适宜的礼仪行为可以促使良好的社交行为出现,有利于正常的社交行为的产生。

研究结论:由上,笔者得出结论:大学生不论性别和年级其对礼仪的态度对其社交行为有影响,结果显著,相关系数为0.242(P<0.01),大学生对礼仪的态度能够预测其社交行为的产生,回归系数为1.024。

建议措施:有句古话叫“不学礼无以立”,就是强调学“礼”的交往作用。对于如何改善大学生对礼仪的态度,从而提高其社交行为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学校、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开展礼仪教育,是树立良好校风的重要手段。建议学校以《大学礼仪》为主,并辅以专题礼仪知识的课程。如重点对大

三、大四学生进行面试礼仪、政务礼仪(又称为“办公礼仪”)、商务礼仪等的培训,并根据不同的专业来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毕业后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尽快投入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在家庭中应以礼带礼,突出家长表率作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强化礼仪意识。

第二,加强大学生的礼仪实践。人的行为是一个从动机到效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在大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活动对于宣传礼仪知识有良好的作用。

第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来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欧美文化中的开放性使得“金钱万能”、“金钱至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错误观念,让一部分学生过分崇尚金钱,自私自利。这就要求大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能够自觉地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自觉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礼仪。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社交行为方面的培训,有意识的使健康适宜的社交行为成为习惯,这对于良好礼仪态度以及好的社交关系的产生也是很有必要的。

篇2: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的影响论文

什么是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社交礼仪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通过社会交往,人们可以沟通心灵;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取得事业和学习成果提供了的垫脚石。

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社交礼仪。空乘人员要学会察言观色,有较好的听话能力,能迅速判断乘客的情况,心理和服务需要,学会选择立场,尽量在乘客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力求听懂乘客的弦外之音。与此同时,在说话的时候语言要与表情,动作一致。我们可以自己练习,人们如果只谈话而无表情或动作时,就会产生一种命令的语气,这样的话很可能让听者不悦。所以空乘在为乘客服务时,应尽量说话时配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并保持一致。这样看起来表达时会很麻烦,但处在工作状态,就要拿出最佳状态,将自己的社交礼仪尽善尽美。

热情握手 在我们面试的时候,重要的一个礼仪就是和面试官握手。握手是一种礼貌,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社交礼仪,求职面试必然少不了握手。握手看似简单,却有考究:首先,握手的姿态要正确。握手要伸右手,伸出的手要使掌心向着一侧。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势是两人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轻握对方的手指,两足立正,距离受礼者约一步,身体略微前倾,面带笑容,目光正视对方,显得亲切、热情大方。第二,要注意伸手的顺序。社交场合的一般规则是,由主人、年长者、职务高者、女性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职务低者、男性要待对方伸出手后再握,切不可先伸手去求握。在我们面试的时候,不论主试者身份、性别如何,若对方先有握手的表示再伸手相握。在人数较多握手的场合,相互握手时,按顺序进行,不要抢先握手。第三,要注意握手力度要适当。

当然,作为大学生演讲时的礼仪才是我们目前应用最多的。演讲时的态度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要胸有成竹,充满自信,面带微笑。特别要注意,与听者进行眼神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坚持“等距离交际”,尽量保持与所有听者都进行眼神交流。

篇3: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的影响论文

社交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交流平台也更加广泛。微信也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工具, 对于传统的社交工具具有颠覆性的意义。效率高、成本低、互动性高是当代新型社交媒体的特征, 这些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渴望便捷交流的心理预期, 因而很快赢得了当代大学生的青睐。 (1) 下面以微信为例, 对新媒体的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微信是一款免费的通讯服务应用程序, 它支持图片、语音、视频以及文字的交流, 而且还有群聊等功能, 能够有效满足当代大学生交流所需要的私密性, 同时能够满足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所需要的高饱满度。在交流时, 微信注重用户之间的对话关系, 具有一对一交流的私密性。通过语音聊天、点对点的视频聊天等等,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情感的表达, 相比单纯的文字表达, 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 (2)

2 新型社交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社交行为习惯的影响

作为一种被当代大学生频繁使用的应用工具, 新型社交媒体已经深入到当今大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如微信、微博等在他们社交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 微信除了满足当代大学生追求更高水平的沟通和交流的体验、追求更加新奇的体验之外, 更在广泛地影响着他们的社交行为, 并在长期的使用当中, 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交习惯。

首先, 新型社交媒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沟通交流所需要的成本。新型社交媒体的运营商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社交需要和社交习惯以及社交的心理预期, 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业务, 多数的新型社交媒体的形式新颖时尚, 具有美感, 除了基本的沟通交流功能以外, 还具有支付、购物等功能。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型社交媒体支付产生的网络成本等, 而新型社交媒体产生的交流成本较低, 完全在高校大学生的支付范围之内。与书信往来、电话沟通等传统的社交方式相比, 新型社交媒体的社交方式能够缩短交流所用的时间, 减少社交行为产生的费用, 符合当代大学生对社交行为的需要。

其次, 新型社交媒体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 它能够增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效率。新型社交媒体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 它突破了传统社交工具在实践和空间方面的局限性, 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范围。新型社交媒体的平台打破了传统社交当中的社会、文化及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障碍, 为当代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自由的空间和平台。

再次, 新型社交媒体的人际之间的交往具有虚拟化的特点, 容易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任缺失的情况。例如腾讯微信的交流就具有明显的虚拟性, 容易导致交流存在高校大学生的言行有失规范、真实缺位的现象。这就导致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流于表面, 甚至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交流理念, 并在实际生活当中, 对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

3 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

当前, 新型社交媒体沟通平台在当代大学生之间的使用已经普及, 并在大学生日积月累的使用当中, 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社交习惯。新型的社交媒体正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而他们价值观的变化反过来影响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下面就新型的社交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方面的影响进行介绍。

首先, 新型社交媒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新型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的平台具有较低的门槛, 且开放的程度较高, 如微博等, 容易导致信息的泄露。同时,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并未完全成熟, 他们容易受到新事物的影响并对事物的判断也会有失偏颇。针对一些热点事件, 当代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争论等需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以塑造他们坚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念, 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

其次, 新型社交媒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新型社交媒体让当代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必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 从而让更多的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受到了很大影响。高校学生当中“宅男”、“宅女”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虽然当代大学生很“宅”, 但新型的社交媒体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又能够将当代大学生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 因而, 这些新型的社交媒体提供的平台进而发展成为了他们进行心理栖息的场所。当代大学生可以在这些新型的社交媒体提供的平台上对自己的各种情绪进行发泄, 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就像现在大学生往往通过微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 同时分享这种感受和见解, 增加当代大学生与同学、老师和坚韧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 在这样的条件下, 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不愿意走进集体当中, 形成一种恶心循环, 导致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淡薄。

再次, 新型社交媒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物质观念。现在的高校学生多为家里的独生子女, 他们生活在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 在他们中间, 一些大学生的攀比心理还是存在的。当心的社交媒体出现以后, 他们炫耀的平台又增加了。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熟, 在虚拟的网络当中, 学生难免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 攀比、炫耀等行为便通过多样化的新型社交媒体中展露出来。例如, 微信的朋友圈中有不少当代大学生攀比、炫耀的文字、图片等等内容。

4 利用新型社交媒体的平台引导大学生的社交行为

首先, 利用新型社交媒体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 提高高校信息平台的有效性和公开性。而且新型社交媒体的内容丰富多样, 能够将学校的信息公告、新闻宣传、学生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展示, 也可以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将学校的历史、人文故事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等等向学生展示, 增强当代大学生对高校生活的热爱, 增强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高校要有效利用好微信这一平台, 学生可以更加快捷地获得高校的各种信息, 而不必登录高校门户网站。

其次, 微信交互性很强, 利用这一特点, 高校可以设置相应的平台, 例如, 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栏目, 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于高校学生有关的心理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为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借助微信公众平台, 高校可以发起话题讨论, 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针对高校学生在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利用平台可以纠正。老师应借助新型社交媒体平台多与学生互动交流, 倾听学生的思想, 引导学生的行为, 并形成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 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

5 小结

目前, 新型社交媒体在当代大学生当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并深入当代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各个层面, 对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以及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习惯产生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新型社交媒体是一种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高校应顺应这一趋势, 并结合新型社交媒体的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征, 为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习惯提出更有效的策略,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摘要: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样化的新型社交媒体也应运而生。而大学生是新型社交媒体最大的应用群体, 在社交行为习惯等方面深深受到新型社交媒体的影响。为了帮助大学生把握自己社交行为的“度”, 改善自己的社交行为, 提高社交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高校有必要利用这些新型社交媒体, 对大学生的社交行为和社交心理进行引导, 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社交行为习惯,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型社交媒体,社交行为习惯,大学生,腾讯微信

注释

11张义涛, 邓雪芹.以微信为例浅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J].科技展望, 2014.12:154.

篇4: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的影响论文

关键词:心理契约违背;工作态度;工作行为

引言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经营战略和管理方式上做出了重大调整,如精简人员、兼并重组等,这些变革一方面使组织对员工某些承诺的兑现成为困难,另一方面使员工对于这种不确定环境下雇用关系的维持产生怀疑,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关心组织的长远规划和发展,而是更加在乎自身利益的得失,组织与员工之间传统的、稳定的心理契约发生破裂,并且继续恶化导致员工心理契约的违背,并通过一系列负面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从而造成组织效益的损失。

1.心理契约与心理契约违背

心理契约是个体在雇用关系背景下对雇用双方相互义务的一种理解和信念。这种信念是建立在对组织承诺的主观理解的基础上的,但并不一定被组织或其代理人所意识到。

当员工感觉自己满足了组织的各种要求,但组织却没能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时,就可能发生心理契约的违背。Robinson&Morrison(1995)把心理契约违背定义为对组织没有履行心理契约中的某些义务的感知,这个定义是认知性的,反映的是个体所获得的与被承诺的义务之间的心理差距,然而它忽略了契约违背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情感反应,如生气、背叛、愤怒等。在工作中虽然许多员工都觉得他们心理契约的要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但并不是所有感知到的组织责任的未履行都会使员工产生敌对行为和情绪。事实上,从契约未履行被感知到情感反应之间,存在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2.心理契约违背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

(1)组织承诺。Kickul(2001)首次将组织承诺运用于对心理契约违背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契约违背对员工的组织承诺有重要影响,心理契约违背会降低组织承诺,尤其是情感承诺。Turnley(2003)认为组织承诺是心理契约的一种结果,由于员工对组织中双方责任和义务的对比、认知,才导致个体对组织产生不同的承诺方式。当组织满足雇员期望,保持和巩固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契约关系时。员工会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而一旦契约违背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2)工作满意感。陈加州(2001)指出,心理契约的不同方面对相关变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如组织的现实责任对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绩效有积极作用,对离职意向有消极作用:组织的发展责任则仅仅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感。Turnley&Feldman(2000)发现,工作满意度对心理契约违背与离职意向、组织公民行为之间都可以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3)组织支持感。李志鹏(2006)将组织支持分为工具性支持和社会情感支持两个维度,并分别探讨了它们与心理契约的关系。分析表明,社会情感支持对心理契约满足、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和留职倾向的影响都要显著于工具性支持。

(4)组织公平感。心理契约违背会影响员工对组织公平的感知,员工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贡献和所得之间是否成正比。于颖(2010)认为分配公平对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最显著,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对心理契约违背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员工的组织公正感来弱化他的心理契约违背感,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5)离职倾向。Kickul&Lester(2002)的研究发现,心理契约违背与实际离职之间正相关。李昊(2007)通过对浙江企业的新员工和年轻员工的研究表明,组织契约的违背对员工的离职倾向和情感承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王玉梅(2007)以广义的心理契约研究视角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离职意向的理论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员工感知到的心理契约违背感不仅会直接导致其离职意图。而且还通过组织承诺以及工作满意的相关关系间接导致离职意图。

(6)犬儒主义。王建(2005)研究证实,物质交易维度的心理契约违背对员工的犬儒主义有直接影响,当组织不能充分履行其在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承诺时,员工会产生失望、抵触情绪,不信任组织,而这种不信任感会蔓延到日常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3.心理契约违背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

(1)工作绩效。孙江丽(2008)研究发现,心理契约违背通过组织公民行为对工作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这一间接影响由心理契约违背对组织公民行为显著的消极影响和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之间显著的正向关系共同形成传导机制。

(2)ENVL行为。员工的ENVL行为研究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为分析模型,它分别代表个体的退出行为、呼吁行为、忽略行为和组织忠诚。魏峰(2008)在组织心理契约违背与管理者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交易型心理契约违背导致管理者退出行为增加,呼吁、忽略行为和组织忠诚降低:管理型心理契约违背导致退出和忽略行为增加,呼吁行为和组织忠诚降低:而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不会对管理者的ENVL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4.结论和建议

过去的研究一致发现。心理契约违背与消极的雇员态度和行为高度正相关:与积极的雇员态度和行为高度负相关。

心理契约的构建有利于人的自主能动性的开发,避免组织与员工之间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工作效率的损失。组织是工作管理、成员发展和交际沟通的场所,更是成员实现自我、挖掘潜能的地方,只有将组织发展与员工成长协调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组织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Kickul J,Lester s.W,Finld J.Promise breaking duringradical organizational change:do justice interventions make adifference[J].Joumal of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2,23:469-488

[2]1Lobison S L.Trust and Breach of the PsychologicalContract[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kerly,1996,41:574-599

[3]魏峰,任胜刚.心理契约违背、满意度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机制[J].管理工程学报,2008,2:141-143

[4]魏江茹,朱国云,刘宁.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J].情报杂志,2011,2(2):115-118名人名言

年轻时,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当春天的轻风来到她的门前乞求时,从她的丰盛中飘落一两片花瓣,她你从未感到这是损失。现在,韶华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个果子,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分让,只等待着将她和丰满甜美的全部负担一起奉献出发。

——泰戈尔

篇5: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的影响论文

随着心理学领域的深入发展,学者在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探讨中普遍认同“态度可以解释人类行为”这一观点。阿尔波特理论认为,态度是由人关于对象的信念、感情指向以及行动倾向所组成的复杂系统,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是多维而不是单维的。健康信念模式[3]认为,知觉、态度和信念是决定人们采取某种行为的最直接心理活动。研究表明,态度是决定一个人的实际行动和潜在回应的心理过程,对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4],体育锻炼态度能反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会直接影响参与锻炼的践行方式[5],青少年的闲暇体育态度在国籍和性别上存在差异[6,7]。也有研究指出,尽管正常和非正常体重(超重或肥胖)青少年的余暇体育锻炼无差别,但正常体重的青少年具有更少的认知障碍和更积极的锻炼态度[8],可见,培养青少年体育健康的认知、端正参与锻炼态度,是规范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有效途径[11,12,13,14,15,16,17]。

已有相关理论及文献成果对梳理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通过文献检索,有关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对行为影响的研究相对薄弱。余暇体育锻炼态度关乎于青少年健康信念的培养,关乎于未来锻炼践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旨为丰富和深化体育锻炼研究有所裨益,亦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借鉴参考。

1 方法

1.1 测试

依据分层随机抽样原则,确保各年级取样、学校类别和学科的代表性,在上海市选取13所中学的1300名中学生为被试,依据应答条目率不足85%、规则性填答等判定标准,确定有效量表1064份,有效率81.85%,其中男生186人,女生199人;年龄15.77±1.52岁。

1.2 工具

1.2.1 余暇体育锻炼态度量表

以毛荣建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18]为蓝本。结合研究目的对量表进行修订、简化,修订后的量表包括四个维度共24个题项,各题项采用Likert五点量表法,每项指标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递增计1~5分,各维度累加得分越高,说明该维度的态度倾向越高。各维度分布及命名如下:①内部整合维度含1 1个题项,具备了内部动机的自主特征,是锻炼行为意向与习惯的整合;②认识态度维度含6个题项,体现个体对余暇体育锻炼行为及效果的认知与评价;③外部认同维度含4个题项,是个体发自内心的接受外部规则,在态度上具有选择的自由性;④主观标准维度含3个题项,是对个体有重要影响的人对其参与余暇体育锻炼支持的理解态度。探索性因子分析得KMO=0.916,p<0.001,累积贡献率60.399%;验证性因子分析四因素模型x2=766.45,df=246,x2/df=3.12、RMSEA=0.075,SRMR=0.0431,NNFI=0.94,CFI=0.96,IFI=0.96.量表Cronbachsα系数0.877,分半信度0.874,分量表α系数在0.686~0.919范围内。由此验证,量表符合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的测量工具。

1.2.2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采用梁德清[19]修订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共3个题项,主要对被试者前1个月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从强度、时间、频率3个方面的评定,依据公式“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评价运动量大小(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各维度各分5个等级,强度与频率从1~5等级分别记1~5分,持续时间从1~5等级分别计0~4分。运动量评定标准以≤19分为小运动量、20~42分为中等运动量、≥43分为大运动量。本次测量各题项偏度绝对值在0.124~0.531范围内,峰度绝对值在0.271~1.432范围内,标准差最小值1.055。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34,分半信度0.827,题总相关在0.511~0.750(p<0.01)。由此验证,PARS-3量表支持对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测量构想。

1.3 实施

于2014年12月1~30日,采用集体统一施测、当场回收的形式进行数据采集。施测前提醒并解释标准化指导语,填答时间为3分钟。此外,通过对385名被试间隔15天的二次施测评估本次调查的重测稳定性(重测信度为0.828)。量表施测中获得被试人口统计学资料,如性别、年龄、年级等。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将有效数据导入SPSS19.0统计软件。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获取研究所需,利用LISREL8.7软件构建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行为关系模型。

2 测试结果

2.1 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及行为的总体特征

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现状令人堪忧,有56.77%(604人)的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属于小运动量。其中,37.64%的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处于中小强度,49.63%在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内,35.50%的中学生未能实现每周1次的余暇体育锻炼,仅19.52%能够保持每周在余暇时间参加3次及以上体育锻炼。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态度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比较得知,内部整合和认识态度2个维度在锻炼态度中处于主导地位,说明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较为积极,学生本身对余暇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2.2 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相关性

Pearson双变量双侧相关系数检验得知(表1),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各指标与锻炼态度各维度两两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比较:内部整合(r=0.440)和认识态度(r=0.394)均与锻炼频率正相关较密切,外部认同与锻炼强度正相关较密切(r=0.311),主观标准与持续时间(r=0.350)正相关较密切。

注:**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下同。

2.3 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的预测

将余暇体育锻炼态度四个维度得分相加获得总分,并以此作为评定余暇体育锻炼态度的指标。以锻炼态度为自变量,分别以锻炼行为的持续时间、强度和频率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表2),余暇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各指标均做出显著的预测效应,即对强度(F(1,1062)=62.296,p=0.000)、持续时间(F(1,1062)=54.131,p=0.000)和锻炼频率(F(1.1062)=196.320,p=0.000)的预测效应显著,并分别解释了变异的10%、9%和26%。

注:SE=标准误;;***表示F值达到0.001显著水平。

2.4 结构关系模型的构建

为从结构层面揭示余暇体育锻炼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利用AMOS22.0分析软件构建锻炼态度对行为影响的关系模型(图1)。(1)模型拟合指标显示:x2=32.123,df=13,x2/df=2.471,SRMR=0.0422,RMSEA=0.055,NNFI=0.896,IFI=0.901,说明模型的适配度可以接受;结构模型路径系数证实了余暇体育锻炼态度对行为积极的正向影响(W=0.55,p<0.001)。

3 讨论

3.1 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总体特征

描述性统计得知:对于余暇体育锻炼,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对是否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持有肯定态度,然而,学生在余暇时间的锻炼践行特征却差强人意。可见,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虽具备较好的余暇体育锻炼态度,但实际上却未能立身践行。究其原因:一方面,近年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机构出台一系列政策并制定相应措施,以促进青少年课余时间体育活动开展,加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等举措使全民健身思想深入人心,使中学生知觉到利用余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学习压力、改善体质健康、增进朋辈交往,但是,学生对于如何科学化锻炼、如何达到提高锻炼效果却缺乏认识,致使他们余暇时间的锻炼呈现出“小强度、低频率、短持续时间”等特征;另一方面,尽管中学生具备体育锻炼行为效果的良好评价,并有意愿在余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但是,迫于学习压力、家庭约束等原因,使学生的大部分余暇时间被诸多补习班、培训课占用,从而导致余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受限。研究认为,加强学校体育健康指导、鼓励家长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可能是改善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的有效措施。

3.2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相关性分析验证了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与锻炼行为显著正相关。(1)内部整合是个体内化了外部规则的自主行为倾向,认识态度反映的是中学生对余暇体育锻炼行为和行为效果的理解与评估,数据反映了,具备积极锻炼意向、良好锻炼习惯、合理锻炼认知的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越为频繁,越会充分利用余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研究认为,余暇体育锻炼频率的多寡与中学生对行为效果的认知评价、行为自主化程度密不可分。(2)外部认同是中学生发自内心赞同体育锻炼对自身的积极影响,体现了中学生对“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科学理念的认同。数据表明,能够认同体育锻炼积极效应的中学生,在余暇时间的锻炼更加投入、专注,锻炼的强度也会越大。(3)主观标准是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反馈和表象。数据说明,中学生从外界获取锻炼支持的程度越高,在余暇时间锻炼越持久、坚持度越高。研究认为,社会支持可以给予个体更高的自尊,可能是促进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持久性、坚持度重要因素。上述结果与前人[20,21,22]以往研究观点一致。

相对于体育课程教学,余暇体育锻炼具有鲜明的自由性、自主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锻炼的时间、内容、形式和环境。行为的自主性从某种程度上使个体规避外界约束,在正确的行为评价及长期的锻炼实践中,形成一定的锻炼习惯,甚至会使余暇时间的锻炼行为趋于稳定而持久。回归分析证实了,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并分别解释锻炼强度、持续时间和锻炼频率变异的10%、9%和26%。此外,研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结构层面揭示了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研究认为,提高体育锻炼认知,改善参与余暇体育的锻炼态度,是培养中学生良好体育锻炼行为的有效手段。所得结论益于揭示余暇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内部关联,映射了锻炼认知、态度在改善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诚然,中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还会因个体人格、家庭教养、社会认同等诸多因素而复杂化。未来研究应着眼于考察一些心理学、社会学变量在此因果中的作用,为全面揭示青少年余暇体育锻炼的影响机制提供实践基础。

4 结论

篇6: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的影响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失范行为;原因;影响

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特征日益显著,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人才培养在大学阶段的要求并不局限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学习,更包括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建设。而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仍存在着大学生行为失范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本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后患无穷。因此项目组成员以杭州地区高校为例,展开了一次关于“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对其未来的影响”的社会调查。该调查在杭州小和山、下沙、滨江和萧山等四个主要高教园区,近20所高校中展开,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率为94.8%。

一、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的现状及成因

根据“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及对其未来的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失范行为”这一概念的认知是不全面的,对于身边的失范现象也难以有较好的区分。

由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所及的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44.64%的学生曾经历过1-3起失范行为,21.43%的学生身边存在着3-5起失范行为。因此,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行为失范现象确实广泛存在,需引起重视。大学生失范行为简言之,是指违反教育规范的行为。教育规范是制约和控制学校成员个人行为合理性的重要途径,可以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两类。正式规范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的,对违反者有特定的惩罚;非正式规范是不成文的,但能被学校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常见的失范行为包括不讲卫生、迟到早退、抄袭作弊、打架偷窃等。

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家庭、学校的教育失策、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学生缺乏清醒的个人价值判断,才使得在行为道德上出现错误。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以溺爱型、放任型、简单粗暴型居多,对子女的期望以取得好成绩、获得奖学金、找到稳定工作为主,而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性格品质等方面关注很少。大学生的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身边的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初步形成个人价值观的大学生习以为常并耳濡目染。放眼于整个社会,许多媒体对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曝光在披露这些不当行为的同时,也对更多大学生行为失范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的防范与控制

当代大学生行为失范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学校对这一问题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由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2.5%的高校在遇到学生行为失范的事件中,都采取了“小问题不处理,情节严重时才重视”的态度,只有28.57%的高校对学生行为失范现象“普遍比较关注”。正因为长期以来学校方面的忽视,才使得该问题未能有效遏制。

从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对其未来的影响看,容易使个人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际交往和为人处事上出现障碍;在今后的择业、就业过程中,也易产生不良的影响而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会导致思想道德的败坏,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举动。鉴于此,学校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防范与控制。

(一)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制定并严格执行校纪校规,可将其具体内容陈列于教室四周、校园橱窗等地,合理利用《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手册并使学生行为有章可循;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人格素养,为学生开设必修的行为规范和德育类课程;开展各类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培养良好作风的活动,在无形中灌输教育理念、实现思想引导,可定期选拔和表彰道德、行为优秀的大学生,举力噗似“年度人物”、“五四青年”一类的活动,发挥同辈效应的正面影响作用,激励更多人砥砺自我,全面发展。

(二)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情感疏导活动。大学生处于从学校向社会过渡时期,价值观与世界观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易使其出现各类情绪问题而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在大学生入学初期就需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并教会学生正确管理情绪。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心理健康工作者必须主动关心、了解学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相处关系,并对问题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治疗,将心理缺陷转变为道德问题的可能从源头上加以遏制。同时,校方还需与学生家长多作沟通,促进学生家庭对学生同步关注。

(三)加强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举办展览,使学生从实例中学习和借鉴经验;开设讲座,通过言传身教指导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同时,针对校内所发生的具体失范行为,学校方面须严肃合理地进行处置,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错误。自我价值是通过社会价值实现的,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克服“拜金主义”、“个人本位”等错误思想,指引学生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在实践和奉献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通过开展轻松、和谐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指导,逐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结语: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的内在原因分析,可以发现所有不良行为背后都有其诱发的成因。以高校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对校园文化、心理疏导和价值观教育三方面的加强,在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思想道德领域开辟出一个新的教育模式,这对于高校人才的高质量输出将会起到不容小觑的推动作用。大学生的失范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但只要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社会等方面协调配合,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相信我国的高等教育会再上一个台阶。

篇7: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的影响论文

(一) 克服刻板印象固有缺陷, 化消极引导为积极引导

“定型化效应”, 也叫“刻板印象”。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在大众传播中, 刻板印象的普遍存在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在人们心中产生的传播效果的不同;对受众亦产生了定型化效应。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两种情况:一种内隐的、抽象化的影响;一种外隐的、具体可见的影响。这两种影响的产生既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判断具有甚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或某类事物时, 不用进行信息的探索, 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 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 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消极的一面则表现为:在被给与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 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 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 换言之, 可能会对一个新事物产生潜移默化的按固有思路的认知, 无论这种认知是媒体明确赋予的, 还是媒体通过语言、语调、报道方向、报道宗旨等方向显现的, 都会妨碍对事物作出正确的评价。

SNS作为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中的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力量, 其对受众的刻板印象影响就有其理论与现实的依据可循。这里我们主要以内隐刻板印象为研究点。

如人人网上经常有关于恋爱观、友谊观的文章出现, 其浏览量往往在一天中就超过五万, 大学生们受其影响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 因为人人网并没有教人们去怎么做, 但是掌握话语权的媒体却用它独有的影响方式——或在措辞上进行调整, 或用不同手法渲染感人气氛, 或指出不解决问题的后果, 通过媒体的强制话语权逼迫大学生不得不作出关于解决问题的决定, 同时思维中又潜移默化的受着SNS建议意见的干预。

大众传媒拥有其独特而强大的话语权, 可以将刻板印象的内隐方式粘贴在面向受众的平台之上——无论是报纸、广播、抑或是电视的新闻报道, 受众往往会在不知不觉的潜意识中按照媒体的话语形成并强化着态度——包括潜移默化的喜爱, 抑或是显之于无形的偏见歧视。只有抓住这种引导的规律从而正确认识、利用其, 才能更好的为政策服务, 也能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朝着更正确的方向引导。

(二) 大学生作为主要受众, 被影响的可能性更大

SNS以其新兴性, 注定其面临的受众是以新生代大学生为主。SNS的兼容并包特点使得其功能强大, 吸引大学生——其可以在不需懂得专业技术的情况下创建学生自己的网站;创建自我网络电台、网络电视频道、商店、社会网络、工作流;甚至可以玩SNS游戏;看网络电视和视频……

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思想具有前沿性同时也有开放并容、真伪并包的特点。大学生接触事物不仅从是否有利于人生理想的实现和未来祖国的建设上, 信息的新鲜性——是否有趣、是否新鲜好玩, 也成了大学生群体汲取信息的重要考虑方向。大学生虽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 但其年龄偏小, 社会阅历不够丰富, 对事物的是非辨别能力差, 导致了其受传播媒介的影响会显著于其它群体。因此, 对于大学生群体思想的正确引导便被摆在更重要的位置。而SNS作为在校大学生主要接触的传播媒介, 其言论的严谨性与公正性以及能否将不良传播偏差限制到最低范畴, 将内隐刻板印象影响向积极的方向引导, 则更加有研究价值。

二、SNS社交网络产生的内隐刻板印象主要存在问题

(一) 缺乏言论具体的管制机制, 没有细节上的政策要求

政策上对于网络言论的管理本身就有其不足。我国的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 在网上的言论自由同样也受到保护, 但是言论的自由如果借着媒体的话语权消极传播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尤其是对大学生群体, 接受新鲜事物快, 而判断是非能力比较差, 容易“兼容并包”, 最后的结果可能导致误入歧途。除了依自律性、技术手段对SNS上的不良信息进行限制外, 隐藏着的会产生消极刻板印象的信息也应该有政策限制对其进行引导。

(二) 会产生消极内隐刻板印象的信息居多, 会对大学生群体造成不良引导。

SNS上传播的信息主流价值观的为少数, 多数以其固有的特点, 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期间去掉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不良信息, 就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信息而言, 都或多或少对大学生造成了刻板印象的影响。那么这里的影响有多大呢?

笔者对部分在校大学生针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男女生进行了问卷形式的调查, 调查显示, 93%的学生接触SNS社交网络, 其中48%的学生经常性的连续登录、浏览SNS社交平台, 并对上面的信息进行阅读和评价;71%的学生以SNS社交网络为主要信息获取渠道;63%的学生明显感觉或确定SNS上的信息对其思想或者对某事件的看法起着导向作用;37%的学生在面对一个新的新闻事件时, 是先选择接触SNS上的信息而不是自己产生看法。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 SNS所产生的内隐刻板印象对大学生群体的思维引导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地震中, SNS所表现出来的内隐影响则尤为值得讨论。现以此为例研究SNS中的信息是如何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内隐刻板印象的, 以及我们要如何积极引导此类内隐刻板印象。

SNS社交平台中, 表现出的国人对日本地震的评价有诸多不同, 但其大部分方面都是从人性角度对其进行思考。引导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此事件的思考走向理性。SNS中的状态、图片、视频、分享, 一天的时间单个点击量竟超过十万。评论者虽为少数, 但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肯定并且接受了这种认知方式。这就是SNS对大学生群体的内隐刻板印象引导。同样, 其中不乏有“两边倒”的言论, 但仍属于少数, 并且由于观点持有人少, 逐渐被边缘化, 而主流思想也依然引导了绝大多数大学生受众的思想。这与伊莉莎白·内尔—纽曼在《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中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有些相似之处——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 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 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这一理论假设人们总是在判断什么是公众的观点, 而且他们经常通过媒体来判断。媒体的判断性正是它的引导, 潜移默化的对受众产生了刻板印象的影响。

三、正确引导SNS社交网络信息的策略分析

(一) 设立专门机构引导SNS社交网络上的信息

SNS社交网络提供的信息具有来源众多、话题各异的特点, 决定了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机构, 以政策、法律、公德等为依据对其进行引导, 规范什么是好的可以传播的, 什么是不好的不可以传播的。只有规范化、秩序化、制度化的管理, 才能更好的将其引导, 使其传播偏差减小到最小。

(二) 技术上控制

这与制度上控制有着相仿的特点。可以利用关键词识别、话题限制等方法对其进行监督。这不是阻碍网络言论自由的行为, 而是更好地让其获得言论自由的方法。

(三) 大学生自身独立思考, 加强信息识别能力

调查显示, 大学生都或多或少的认为SNS上传播的信息对自己的观念有影响, 那么大学生群体的独立思考, 自主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自身的思考和辨别能力提高, 才能更好的去伪存真, 更好的利用网络, 为自身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媒介影响及其控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2]安德斯.汉森大众传播研究方法[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篇8: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的影响论文

关键词:社交网络大学生思想行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13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5.91亿,其中大学生网民占了11.3%,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同时,从CNNIC 2012.12-2013.6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使用社交网站、微博和博客或个人空间的网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48.8%、56%、68%。从整个互联网发展的路径来看,我们正从门户时代,搜索时代,进入今天的第三时代——社交网络时代。

社交网络的出现、发展和普及,依赖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它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们的人际交往活动转移到了虚拟的时空中,使人际关系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由于大学生的交流范围比较广泛,且活动频繁,因此社交网络满足了大学生的交流需要,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平台。社交网络作为新的交流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出现与兴起、发展与流行不仅催化着大学生人际交往形式的转变,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心理、情感和行为方式,呈现出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的诸多新问题。

一、 社交网络的特点

以建立和维系社会关系为目标的社交网络以其开放式的联络方式、低成本的交际费用、迅速的信息更新等优势成为大學生们维系社会实体关系、展现自我个性和表达利益诉求的首选方式。社交网络作为新型的交流工具,具有如下特点:①实名制注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用户来源的真实性,安全性,但也不能完全避免虚假信息的注册;②功能强大。社交网络综合了多种网络媒介的优势,具备聊天、视频、语音等多种功能;③人际交往广泛。人们能够和不同地区的人交往,而不用担心空间限制。此外,社交网络的搜索功能,可以让人们更加方便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比如大学生可以输入学校名称、入学年份等信息,系统对相关结果进行优先排列、排除,方便学生筛选信息。

二、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的影响

1、积极影响

首先,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由于校园环境的局限性,大学生要扩大自己的人际圈,认识更多的人,社交网络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让学生足不出户也可以和同伴进行交流,因此不仅满足了其情感交流的需求,也拓展了人际关系。社交网络的存在,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锻炼了其人际交往能力,利于大学生步入社会。

其次,有利于学生建立与自己兴趣相符的人际交往圈。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是寻找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交流群体,而社交网络中,大学生会因为交流内容不同而有不同的交际圈,同一交流圈的学生会获得强烈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因此社交网络利于学生寻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伙伴,获得友情,还可以在社交平台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最后,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社交网络上,大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主页,通过建立、更新自己主页的内容,如发表感言、上传图片、分享朋友的乐趣等,不仅利于朋友之间互相了解,而且还能够在关注朋友的同时,增加与朋友的感情。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丰富,社交网络为大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消极影响

首先,容易让大学生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目前,很多调查表明,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严重增加,比如现在的“手机控”,片刻不离手机,即使和朋友吃饭也都是关注手机内容,而忽略了与朋友交流的意义;很多人如果几天没有访问社交网络,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和空虚感,说明其对社交网络存在严重依赖心理。

其次,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大学生而言,其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而很多人过度关注社交网络,且自控能力较低,因此对其生活、学习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最后,不良信息容易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导向。大学生的思想、信念以及价

值取向的形成都还不够稳定、成熟,而社交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这些纷繁的信息会对于大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辨别能力差、自控能力差的大学生,社交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会扭曲其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三、 关于大学生合理运用社交网络的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社交网络的存在有利有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在社交网络盛行的情况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原有的工作理念,积极顺应网络技术的时代发展,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带来的问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大学生应正视社交网络的利弊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正确认识社交网络的利弊。大学生要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合理使用社交网络,不发表不良信息,同时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约束自己,自觉抵制网络中的各种虚假、低俗、反动信息,提高自我修养;大学生要有正确的社交理念,不可过分依赖社交网络,而应该将其看做社交平台之一,充分利用其他方式开展社交活动,尤其是注重现实中的交际活动,网络社交毕竟是虚拟的,而现实中的社交才能更好地和他人进行交往,增进感情,更好地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扩展自己的交际圈;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交心态,在社交网络上开展多多种活动的同时,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开拓自己的见识,还能使人际交往方式多样化,同时社交网络也充斥着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要具备好的心态,不可将其最为发泄情绪的手段,而要寻找其他合理的情绪排解方式;网络存在较多的安全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交网络的主要使用对象,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nlc202309011113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引导学生

对于学校而言,要正确引领学生。学校要从思想上引领,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讲座、座谈会和专题学习会等形式加强思想教育;其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引领,比如团队活动,拓展训练、沙龙等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现实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逐渐弱化其对网络的依赖性;再次,要通过实践引领,让大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投身到实践锻炼上而不是虚拟的网络平台中。此外,学校可将思想教育和网络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要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学生的网上动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舆论引导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关乎学校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随着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普及,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加入社交网络当中,及时了解发生在学生中的新鲜事情,并且掌握舆论的发展方向,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社交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十分广泛,且速度快,影响大,其形成的舆论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播出去,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因此舆论引导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考虑舆论引导工作的方式以及策略。可根据网络舆论环境,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一般特点,对其容易出现的情绪、观点以及行为等内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活动。①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保持信息通畅,通过学生干部群体、班主任、辅导员之间的联系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和行为变化,筛查和发现不好的舆论。②要有针对网络舆论的应对机制。建立网络舆论紧急处理预案,一旦爆发舆论事件,能够按照正确的处理办法来执行,以免造成不良结果。③在舆论引导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开放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学生,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以及約束,促使社交舆论朝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为社交网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社交网络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交际需求,但一些学生也逐渐沉迷于社交网络之中,忽略了现实交际的重要性。由于社交网络对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因此,高校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璇.当代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研究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D].北京化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1.

[2]夏梦甜,杨漫欣.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使用及其对社交能力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6).

[3]李林容. 社交网络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J].新闻界,2010(05).

篇9:大学生的礼仪态度对其社交行为的影响论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学校为参与广西校区伤寒、副伤寒综合干预项目的桂林市全州县城乡中小学中18所对照学校,其中小学2所、初中13所、高中3所。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对象为小学四~六年级及初中和高中一、二年级学生。从每个学校所要调查年级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对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进行编号,利用抽签法随机抽取2个班级)的学生,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2 590份,其中男生1 420名(小学90人,初中1 191人,高中139人),占54.83%;女生1 170名(小学74人,初中992人,高中104人),占45.17%。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统一印制调查表。在班主任的配合下,由自治区和全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于2007年6月实施调查,调查表由学生自行填写。调查表分为一般项目和卫生知识、态度、行为2个部分,前者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等,后者则主要为伤寒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防治及日常卫生习惯等方面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调查问卷采用封闭式。分析指标主要包括父母文化程度及KAP评分,其中父母文化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和高中及以上4个等级;KAP评分采用百分制,调查表共涉及25个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问题,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不答为0分,按答对比例转化为百分制分数[1]。

1.3 统计分析

调查表经审核后,双份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父母文化程度分布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父母不同文化程度间学生KAP分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法;学生KAP分数与父母文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偏相关分析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比较

由表1可知,学生父母文化程度均以初中为主,但父亲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只占25.02%,而母亲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却占42.82%,学生母亲的文化程度层次低于父亲(χ2=15.024,P<0.01)。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2 父母不同文化程度间学生KAP分数比较

单因素方差分析,父亲和母亲不同文化程度间学生KAP的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10,P=0.01;F=13.105,P<0.01)。LSD法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在父亲方面,除文化程度为文盲与小学2组学生的KAP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母亲方面,除文化程度为初中与高中及以上2组学生的KAP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学生的KAP分数有随父母文化程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见表2。

2.3 学生卫生KAP分数与父母文化程度的相关性

利用偏相关分析法分别分析父亲及母亲文化程度与学生卫生KAP分数的关系。结果显示,父亲文化程度只与初中生和男生的卫生KAP分数存在正相关关系,而母亲文化程度则与小学生、初中生、男生及女生的KAP分数均有正相关关系,且母亲文化程度与学生KAP分数的r值大于父亲;两者与高中生的KAP分数均无相关关系。见表3。

注:*P<0.05。

3 讨论

近年来,广西伤寒副伤寒的报告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暴发疫情仍时有发生,且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2]。究其原因,既有这些学校饮食、住宿等卫生条件较差的客观因素,也与学生缺乏健康行为相关。因此,预防与控制广西校区伤寒副伤寒疫情就需从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及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这2个方面入手,但由于目前广西经济能力及特有地形地貌所限,彻底改善学校饮食、住宿等卫生条件仍有相当难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卫生知识水平、形成正确态度和卫生行为就成为了关键。Greenberg等[3]认为,学龄期儿童更容易接受卫生知识培训,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些研究结果已经证实,学校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的有效手段[4,5,6]。而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也离不开家庭教育。Case等[7]认为,父母是守护子女健康的第一道门户,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子女健康的重要因素,受教育水平高的父母具有更高的健康知识水平及更健康的行为,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子女健康行为的形成。我国的相关研究也显示,父母文化程度是学生健康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8,9,10,11]。

调查发现:(1)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双亲的文化程度存在差异,父亲的文化程度较高,而母亲则较低;(2)父母亲不同文化程度间学生的KAP分数均存在差异,学生的KAP分数有随父母文化程度升高的趋势;(3)父亲文化程度只与初中生和男生的KAP分数相关,而母亲文化程度则与小学生、初中生、男生及女生的KAP分数均有正相关关系。这说明:(1)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子女健康行为的形成均有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利于其子女健康行为的形成;(2)低年龄学生及女生更容易受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3)在家庭健康教育中,子女受母亲的影响大于父亲。本文未采用随机抽取学生父母中1人的文化水平[8]或以父母中文化水平较高者为准[9]的方式,而是分别分析了父母双方对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的影响,从而使结果更准确、更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家庭因素中,除了父母文化程度以外,家庭的教育环境、教育方式及家庭的完整性等也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12,13,14]。而在这些因素中,父母的文化程度则起着主导作用。一方面,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接受及掌握的卫生知识越丰富,其自身越容易养成良好的卫生态度与行为,也就更能促进子女健康行为的形成;另一方面,父母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也影响其自身的就业、家庭收入、家庭稳定、家庭教育环境及教育方式,从而对子女的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要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减少疾病的发生,在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措施的同时,不断提高父母(尤其是母亲)受教育程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也至关重要。

摘要:目的评价父母文化程度在学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为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提供依据。方法对广西全州县18所城乡中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KAP)与父母文化程度的关系。结果学生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低于父亲;学生的KAP分数在父母文化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低年龄学生受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比高年龄学生大、女生比男生大;母亲文化程度对学生的影响大于父亲。结论不断提高父母受教育程度、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形成及保障学生健康的关键。

上一篇:过情人节送男朋友的甜蜜祝福语下一篇:龙涓游记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