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旧事初三作文

2024-06-05

乡村旧事初三作文(精选9篇)

篇1:乡村旧事初三作文

乡村旧事初三作文

破晓黎明之时,村头的公鸡催促着太阳升高。

一个佝偻的身躯用手撑着慢慢坐起来,打个哈欠,搓搓脸,人老了,缓一缓,就披上棉袄下了炕。

被一泡尿憋醒了的我,缩在被窝里左右为难。去吧,冻的要死;不去吧,他还难受!我打定主意,像要起跑的马拉松选手一样卯足劲,右手抓着外套。跑!迅速掀开被子,下炕,趿拉着鞋跑到院里。姥娘正在端着牙缸子刷牙。我跑到院角的厕所解了手。出来的时候,姥娘是蹲着的:小儿,再回去睡会去,外头多冷呀!

回到被窝里,“嘶!”我开始翻来覆去的,两个手互相搓着。早上,炕都凉了!可比不上昨晚上那刚烧热乎的炕!俺家炕小,得“倒着头”睡,就是几个人的头不在同一边。姥爷的脚在我头这边,我的手从被子缝里伸出去,像一条小蛇一样钻进姥爷的被窝,嘿,真暖和!我挠着那干硬的脚底板,一挠,他一缩,再挠一下,他再缩一下。最后他膝盖索性抬到胸口,呈一个“蹲”的姿势。被窝终于有些暖和了,困意袭来……

用我们的方言说,那是“太阳晒屁股”的时候了。我不顾寒冷,把俩胳膊伸出被窝,打个哈欠,伸个懒腰。从那腐朽了的窗框、生锈了的铁栏杆里透过的阳光刺着我的眼,索性扭过脸。

姥娘像是有透视眼,我刚醒她就拉开了门,“小儿,醒了。快吃饭吧,给你蒸的枣馍馍,恁甜!”然后伸出粗糙的的手给我披上棉袄,常年劳作患下的肺病使她“嗬嗬”地喘气,当她给我系上最后一个扣子时,我感到下巴有丝丝痛感。原来姥娘的手背划过我的下巴。

拉开那曾经也白过的门,小方桌上放着最常见的炒白菜和一盘甜蒜,炉子旁的锅里冒着热气。姥爷早已吃了起来,我坐在马扎上,姥娘娴熟地给我盛上一碗白面粥,姥爷从塑料筐里拾出一个枣馒头,伸到我面前,晃了晃,却不说话。患有抑郁症的他偶尔也很健谈。姥娘站我身后把装着甜蒜的碟子往我这边拉了拉。

把里屋收拾好了,她才喘着气坐下,给自己盛上一碗粥,拿起一块土黄色的、不知是馒头还是窝窝头的面团。刚喝了一口粥,就把碗撂下了,把筷子也搁在了桌上。我小时候不好么好地吃饭,一边玩一边吃。“小儿,快吃饭,这粥多好喝呀!看谁吃的多!哎呀,俺小儿跟个大老虎似的!真厉害!再来瓣甜蒜!嘿呀!”忙活了一早上的她,连口粥都顾不上喝,不知道没上过学的她哪知道那么多词。

姥娘最大的爱好就是搬个马扎坐在堂屋门口或胡同门口。双手插在兜里,看着来来回回的人,时不时跟几个熟人打着招呼,到了饭点就回家做饭。这就是她几十年来的生活方式。

而我,和其他小孩一样,满村子跑!跟我的一个舅舅(其实就比我大三岁)去买鞭炮,一定去村东小华家!西边小卖部的摔炮不够响!手里抓着一把,随跑随扔!把划炮围成圆,心冲里,拿根火柴往里面对火,那么些根一块就炸了。现在想想那的.确没什么意思,但那时候觉得这好玩极了。“老西南”,就是村子的西南头,夏天和秋天要么是绿色直通天际,要么就是金色麦浪滚滚。现在,地上都是不知道种什么剩下的茬,还幼稚地认为那是鞭炮,偷偷地拿打火机去点……

中午回到家,姥娘已早早地做好饭。看见我满头大汗进了家门,就像一个士兵得到了将军的命令似的,先把吃饭用的小方桌从八仙桌下抽出,然后开始忙着从西屋的锅里盛菜,再端到东屋……忙活完了从当院的绳上拿一个毛巾擦擦脸就开饭啦。姥爷平常都去地里干活,地里不忙的时候就给人家修修缝纫机……以前是因为穷,现在是因为闲。姥爷又去给人家修缝纫机了,没回来。

吃完饭,便是每家每户都要进行的——午睡,一张大铁架床躺在火炉旁,姥娘躺在床上,我躺在姥娘怀里。这时候姥娘话是最多的:快睡吧,别光出去跑腾了,多累呀!今天那么冷的天儿,你还出了一身汗。你可得好么读书,看你爸爸妈妈多累呀!她往往嘟嘟囔囔地就睡着了。我哪里睡的着!轻轻地先把手从姥娘的胳膊下拿出,再把脚悄悄地从姥娘的腿上挪开,最后用手撑着把头静静地抬起来,生怕弄出一点动静。匆忙穿上鞋,踮起脚尖走,推开纱门的时候,那破旧的弹簧“嘎吱”一响,吓得我急忙回头看……

伴着夕阳,姥爷骑着电三轮从村西回来了。烟囱里又冒起了炊烟,一圈又一圈,往外散去,就像那游子。

篇2:乡村旧事初三作文

听奶奶说我在记事前一直是幸福而快乐的。我是家里的长孙女,又因为爷爷奶奶没有女儿,沉寂了多年的家里因为我的到来而变得欢快起来。我想要不是因为那次爷爷的“死亡”游戏,我可能会一直幸福快乐下去。

上个世纪70年代的农村,大人哄孩子的.时候没有图书,没有玩具,只有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儿歌。有天晚上我听腻了那些儿歌,哭闹着要求爷爷奶奶换一种花样。爷爷忽然问我想不想知道他“归位”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不等我回答便直直地躺倒下来,紧紧地闭上了眼睛。我果然止住了哭闹,不知道爷爷到底在干什么。随后开始捏爷爷的鼻子,他的眼睛,还有嘴巴。我想我那时候还是感觉挺好玩的,因为我摸爷爷的任何一个位置,他都没有反应,任我扒开他的眼睛,将眼皮提得老高;任两手撑开他紧闭的唇,做出滑稽的表情。

就在我玩得高兴的时候,奶奶告诉我爷爷这样的时候就是死了,再也活不过来了,再也不能陪我玩了。然后就要把爷爷放进棺材埋进土里。奶奶说还没等她说完我忽然象看到了毛毛虫(我最害怕毛毛虫)一样哇地一声哭了。尽管爷爷“活”了过来,拼命地抱住我,亲我,但我还是受到了惊吓,一直哭闹。从此以后幼小的我便对死亡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也是从那时候起我有了记忆。清楚地记得我不允许爷爷奶奶躺在床上的时候闭上眼睛,一旦闭上眼睛我就以为他们死去,开始哇哇大哭;也从不允许晚上没有光明,尽管生活得很困难,家人总是保证每晚把煤油灯点的亮亮地放在我睡觉的床头。

我慢慢长大,在大人们的眼里是个很听话的乖孩子,只是不太爱说话,从不象别的孩子那样疯闹,象有很多的心事。

篇3:回忆小时候的随笔:乡村旧事

大概是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的缘故,我竟然对沈从文在文中所讲述的一切倍感亲切。我时常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如果仅限于学堂之中,这远远是不够的。一个人身上开阔的视野,宽博的知识,仅凭学堂中的书本知识,这显然是无法满足的。健全的人格,坚韧的性格,坦荡的胸怀,这些品质的锻造,除却书本的教化功效,更多的是一个人与大自然长期接触,与现实生活的长期对话,而练就的。

在我读小学那时,从家中到学校,必须走过一座石拱桥,清晨往学校,一轮朝阳在桥的东面树梢上,下午放学,夕阳渐已西沉。太阳东升西落,上学与放学的步伐日复一日,成长就在这每天重复的步伐之中。那时,我们上学放学,都不需要接送,小乡村之中,来来去去也就那些孩子,大家一看就知道那是谁家的孩子。大人们也从来都不担心孩子会丢失。

在学校的西侧,有一片菜园子,一条黄泥路,将校园和菜园子分成两边,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总是弄脏了我们的鞋。

菜园子里总是有一群蜜蜂在飞舞,通过书本的知识,我们知道了蜜蜂是在辛勤的采蜜。午休时分,总是学生们抓蜜蜂的时间,因为这样,没少挨老师的批评,也时常被蜜蜂蛰了手。课本上说,蜜蜂蛰了人之后,自己很快也会死掉,对此,我们不由怜悯起蜜蜂来。

校园之中有一只死了的老鼠,我们可怜它无法入土为安,于是挖个坑把它埋了。过了几天,我们想看看埋在土里的老鼠是怎样的,一挖开来,那半腐烂的老鼠臭气熏天,我们这才后悔了刚才的决定,于是又马上把它埋了。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终于又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里,又再次想把老鼠挖出来,可是在同样的地方,怎么挖都挖不到了。那时隐约知道,它大概是化在泥土里了。那时也大概晓得了“一切终将归于尘土”的道理。

一到夏天的放学时段,伙伴们总会相约到村东的池塘里洗澡,特别是在暑假期间,每天都要到池塘里洗上四五回澡。在七岁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了游泳。同龄人中,每个人都会游泳,如果不会游泳,那会被人笑话的。

小学的时光中,追逐玩耍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那时,我们根本没有所谓的学习压力,也不存在着同学之间的相互攀比,因为我们感觉彼此之间没有什么不一样,大家每天都是走着同样的黄泥路,都要走过那座石拱桥,而且都是坐在同一个小平房里读书。

读书,对于我们来说,也无非就是每天背着书包,迎着朝阳上学去,看着夕阳回家来。

篇4:初三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后来被人们拍成了电影,《送别》这首歌便贯穿了整部电影。

这部电影描述了英子与惠安馆的疯子,草地里的一位小偷,和蔼的兰姨娘,相伴多年的宋妈,还有他亲爱的爸爸,所发生的故事。这些人也随着英子的童年慢慢消失,让她体会到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疯子秀贞其实并不疯,她在城根底下丢了女儿,她在日思夜想她的小桂子,后来英子发现自己的伙伴妞儿身世很像秀贞描述的小桂子,又发现了妞儿脖子后的青记,便带她去见秀贞,母女相认后,变去寻找爸爸,不料途中被火车轧死。

英子搬新家后,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年轻人,他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不久,英子在荒原地上捡到了一个小铜佛,把他交给了便衣民警,警察便把小偷带走了,英子对此很伤心。

后来被赶出家门的兰姨娘来到了英子家,英子发现爸爸对兰姨娘的感情不对,便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最后他俩相爱,坐着马车走了。

英子九岁那年照顾她的宋妈家里发生了便故,她的丈夫把宋妈带回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小栓子掉河里淹死了,女儿被丈夫送走了,宋妈十分伤心便回了家。

篇5:初三城南旧事读后感500字

在这本书中有四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主人公。他们分别是:英子、秀珍、妞儿和一个小偷。他们在书中角色分明,个性突出,让我难以忘怀。

这本书中的英子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儿,她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父母都接受过好的教育。但她没有以富有为借口而骄傲,也没有看不起周围人,而且她经常帮助那些贫苦和可怜的人,并主动和他们交朋友。比如:她热情帮助她的好朋友妞儿找到妈妈。她不歧视“疯女”秀珍,主动接近她,陪她聊天,也因此了解了秀珍的故事,和秀珍做了好朋友,得到了秀珍的信任。秀珍是个劳苦大众家的苦孩子,因为父母的不健全,从小被扔在齐化门下的城墙边,被人收养后又饱受磨难,但妞儿是个懂事的孩子,她小心翼翼的过日子,还是经常遭到养父母的打骂。她自卑,不主动同人讲话,但她却有英子这样的好朋友,她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关心和友谊。她向往温暖的家,像英子一样。但她的命运坎坷,虽然找到了妈妈,但却还是以悲剧告终。秀珍是个疯子,大家都害怕她,但其实她很善良,她内心的苦痛无人倾诉,因此常常郁郁寡欢。英子带着同情和好奇接近她,并常常看望她,是她生前得到的唯一的关心和理解。书中还有一个小偷,但我却不憎恶他,他很穷,甚至要偷别人的东西来供弟弟上学,他的弟弟学习很优秀,却不知道哥哥的无奈,看到他被抓住,我的内心感到一丝丝的酸楚。我不认为他是可耻的。

这本书中让我感到了一股力量,让我学会了要乐于助人。而且最近我也学会了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比如,我看到一个衣衫有些脏的小孩,不在躲避他们,我试着和他们玩耍,会发现他们的本性十分质朴,他们从不吝啬和我分享,当我和他们分享时,他们总是羞涩的说谢谢,那笑容让我感到十分温暖。就像课文的主人公英子看待妞一样。文中的每个人物都会是一本书。每个人的人生都蕴含了一个道理,所以我喜欢这本书,我要把它推荐给你们大家,你们会喜欢吗?

篇6:初三乡村美景作文

————铭文

家乡,一个神圣的地方,一个伟大的地方,一个美丽的地方。

小时候,到处都是美丽的山川河流,到处都是象征着生命和活力的小草。蓝天白云,几个村民聚在一起时的欢笑和笑声,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会儿和长辈聊天,一会儿和长辈散步,一会儿帮长辈做农活,一会儿和伙伴在河边玩耍,一会儿和兄弟姐妹一起爬山.跑着,喊着,坐着,躺着,在微风下享受。这是我和家乡之间幸福的过去。

小时候整天跟着别人,不是走大街就是走亲戚朋友。父母嘲笑我是“小跟屁虫”,整天追着别人。我当时年轻,天真地说:“我这一辈子和别人在一起没什么关系。开心就好。如果有亲戚朋友,就在这里玩一辈子吧!好不好?”父母笑了笑,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回复!

去河里钓鱼,自己种树,下午躺在草地上晒太阳都是常事。记得有一次,哥哥带我去抓蝌蚪。溪水很少,但也很急。一脚踏入水中,感受水的清凉,独一无二。一,二,三.十只蝌蚪在水箱里。带他们回家。谁知道,十几天下来,从黑变绿,从小变大,从这个蝌蚪变青蛙,很有意思。

我的家乡是美好回忆的集散地。你和我的过去会由你保留,但我也保留一份。希望很多年后,你和我的过去还是那么简单美好。

篇7:初三600字作文乡村夜色

远方的山,轮廓依稀可见,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山尖被一层薄雾笼罩着,有一种缥缈之感。耳边小动物的歌声此起彼伏,蝉鸣,蛙鸣,还有讨厌的蚊子的嗡嗡声。有规律的,没规律的,悦耳的,刺耳的,全都交织在一起,成了这傍晚的进行曲。

天渐渐暗下来,暗下来。昏暗的天空中不时有几只归巢的飞鸟路过,飞向山的那一边。远方的山渐渐被这夜色吞没,在这浓浓的黑夜里寻找那一份安宁……

晚风轻柔地推搡这树叶,一个不小心,惊扰了知了的美梦,那知了便气冲冲地飞走了。黑夜也送来了它的使者——萤火虫。可爱的萤火虫屁颠屁颠地跟着同伴上下飞舞,比那天上的星星还要耀眼。

我们都知道萤火虫的生命非常短暂,五十天的时间变蛹成虫,平均只有五天的生命。在夜空中,它们独自发光,用短暂的生命,点亮萤火,这就是它们的信仰。与其平凡地度过漫长的一生,不如昙花一现,让生命开出最美的花。虽然短暂,但灿烂无比……

雨也停了,月亮羞答答地从云层中露出一个小角,风儿不解风情地扯下月亮的面纱,颇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那皎洁的月亮就这样嵌在天空中,地面上的所有事物都被度上了一层银光。不同于阳光的炽热、耀眼。月光柔柔的、软软的。我痴痴地望着月光,喃喃自语道:“这么晚了,你还不睡吗?”

篇8:乡村旧事初三作文

傍晚,太阳渐渐下山了,天空从上午的蓝色变成了下午的橙色。天空中的晚霞也出来了,五彩缤纷的晚霞就像一幅美丽的画。

小朋友从学校纷纷回家了,他们边走边谈话,好像在讨论重要事情。

鸟儿在天空中从一处地方飞向另一处地方,难道它们也放学了,正一块儿飞回它们的家?

家禽在外面呆了一整天,被人们赶回窝。

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缕缕炊烟和一阵声音,哦!原来是家家户户发出的炒菜声。

天上的云朵似乎也变色了,变成了好吃又好看的“棉花糖”。

最后,天空变黑了,一天也结束了。

篇9:以乡村为主题的初三记叙文

春天,乡村是翠绿的,光秃秃的树枝开始冒出了新芽、长出了嫩叶。稻田里插了绿绿的秧苗,放眼望去,远处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绿色面纱,是那么的美。

春天的乡村还是万紫千红的。春天到了,百花齐放。红的有桃花,紫的有豌豆花,白的有梨花,它们点缀在一丛丛翠绿中,像给大地妈妈穿上了一件五颜六色的花衣。你看!飞舞在那花儿中的蝴蝶,它们有着多么迷人的翩翩舞姿!

夏天,乡村是浓绿的。树叶宝宝们长大了,变得深绿深绿的。小树也长高了,让厚厚的树叶填满了它们的身躯。老人们摇着自家的大蒲扇,坐在绿绿的树荫下,家长里短、说说笑笑。

在树的顶端,时常会看到一些不愿意长大的树叶宝宝,为大树戴上了一顶顶小帽。杨柳姑娘也把自己秀丽的头发放进了湖水里梳洗,平静的湖面像块镜子,柳叶一落,镜子就碎了,泛起层层涟漪。洗完头的姑娘等有微风吹过的时候,就快乐地向风儿们招招手,穿上绿衬衫的大地妈妈看见了也把眼睛眯成一条缝,乐得笑弯了腰。

眼秋天到了,乡村在这个时节是金黄的。麦子随着风儿摇摆着腰肢,枣树上也结满了一个个丰硕的果实。农民伯伯们忙碌着,一筐筐、一担担、一垛垛,快乐地收获着辛勤劳动的成果,愉悦的笑容布满了他们的面孔。

听,风儿吹过麦穗发出的响,那是笑声;听,苹果落地的砰砰碰碰,那是一支支多么美妙的乐章。大地妈妈年迈的脸变得年轻起来了,她穿上了一件金黄金黄的长袍。

冬天来了,乡村是雪白雪白的。树叶们冻得瑟瑟发抖,纷纷躲进了雪姐姐的被窝、投进了大地妈妈的怀抱。一片片晶莹的雪花飘洒在了树上、麦子上,小朋友们欢呼着,在山坡堆雪人、打雪仗,有趣极了。老人们看着洁白的世界说“明年一定有个好收成啊!”呵呵,大地妈妈也乐不可支,她穿上了一件白色的棉袄。

上一篇:我与公司企业共成长演讲稿下一篇:学生厌学心理的辅导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