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2024-06-06

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精选9篇)

篇1: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

教学主题:《习作一:家乡的风俗》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

一、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依据一:

基于阅读教学: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基于习作教学: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留心观察周围,将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出来,能把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基于口语交际:

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2.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民风民俗,内容有趣贴近生活。通过对传统节日的学习,对传统习俗的了解,感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美好。

3.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一些有关家乡风俗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适时发挥引导、点拨的作用,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以及合作的愉快,让学生的智慧之光在课堂上闪耀,从而写好习作。

二、学习目标

1. 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 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者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

3. 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 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互相改一改,编成一本风俗集。

三、评价任务

1.通过回忆课文,总结写法,能够将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实际体验。

2.通过分享生活实际,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3.通过交流、分享,能够表达自己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通过自评、互评,将习作编成一本风俗集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猜谜导入

(3分钟)

活动一

1.出示含有民风民俗的古诗,如《元日》《九九歌》,分组竞猜。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明确本次习作的两个内容。环节二

新课教学

介绍一种风俗

(20分钟)活动一(8分钟)

1.出示几个传统节日:元旦、中秋、元宵、除夕,这些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你了解吗?

2.补充节日习俗的资料。

3.你的家乡有什么特别的风俗吗?你参与过哪些风俗活动?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先组内交流,然后班内分享。

初步梳理家乡的风俗,能够对家乡的风俗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评价目标三)活动二(12分钟)

1.回顾课文,总结写法。《北京的春节》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通过有详有略的写法,再现了老北京热闹的春节景象(板书:有详有略重点突出)(5分钟)

2.组内成员分享自己选择的风俗中哪些内容可以作为重点来写,进行片段仿写,组内交流。(7分钟)

通过回忆课文,总结写法,能够将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实际体验。(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新课课文

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10分钟)

活动一

1.说一说自己参加风俗习惯的亲身经历,把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说具体。

2.回顾课文《藏戏》如何把故事穿插进文中。

通过分享生活实际,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评价目标一、二)环节四总结(7分钟)

活动一

1.选择主题,精心构思,编写提纲。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提纲指导(10分钟)活动一(10分钟)

1.明确提纲要求

2.对编写提纲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环节二

完成习作

(25分钟)活动一(20分钟)

1.根据写作提纲,完成作文2.明确习作评价指标

3.小组进行分享、交流、互评、互改

4.学生的习作片段品评

能够将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实际体验。(评价目标一)

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评价目标一、二)环节三

(5分钟)

活动一(5分钟)

鼓励学生将习作集中在一起,编写一本民俗作品集

通过自评、互评,将习作编成一本风俗集(评价目标四)

板书内容

家乡的风俗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编写提纲

篇2: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等要素基础上的延伸。本单元的课文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因此,在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教学后,抓住每一次小练笔的机会,引导学生仿写片段,为单元习作打好基础。

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比,和学生交流少,不好掌握学生的习作内容。我把画《家乡的风俗》思维导图作为重点,指导学生整体构建,进行框架思维。防止学生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反复修改浪费时间。

网上习作教学,担心学生听不明白,我把思维导图的要求比在学校简化了(事后证明我低估了学生),网课中指导学生依照《家乡风俗》习作要求选择内容: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根据选择内容画中心图,确定题目和习作结构。学生思维导图交上以后,有的学生画得很好,还用上上学期老师教的方法,画出较清晰的习作脉络:

但大多数学生不符合要求,出现错误有以下两种情况:

1.脉络支离破碎形。学生把开头、经过、结果作为主枝,分别列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思维没有形成块状、结构性的思维,虽能文章知道怎样写,但不能形成整体思维。

作业指导:我以此为例,先表扬了学生构图美观,字体工整,还写出了习作的文体,可以看出此学生学习态度认真。但把开头、经过、结尾分别列出主枝,把习作的结构割裂开来,不是一个整体。这样写就像一件半成品的衣服:有领子、有袖子、有衣襟……但都是一片一片的摆在那里,不是一件成品。我们要把他们缝起来,做成一件衣服。改正措施:要求学生用整合结构的方法修改习作。学生修改后,如下图,能清晰看出习作的结构。

2.脉络平行线形。学生知道怎么写,但经过不会概括、词语归类不清。造成段落线平行。

作业指导:习作就像一串葡萄,枝上有许多分枝,这样的葡萄长得很多,很好吃。葡萄分支多得地方,就是习作详写的地方;分枝少的地方,就像习作略写的地方。接着展示《腊八粥》结构图为例,给学生讲分枝的特点。

改正措施:习作结构必须写成三级分支。修改后,学生能清晰画出习作脉络。

篇3: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一、阐明的课程:

教学活动一: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阐明的课程”, 是指教师不仅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将要采取的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行为, 而且能够非常清楚地阐明其中的道理, 让别人对你要那样做的目的 (是什么) 和理由 (为什么) , 能够听个明明白白。它偏重国家价值的维度, 追问究竟以什么为目标。

布鲁纳说:“对学生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或许是有关民俗学的知识第一次在教材中亮相, 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或许是学生对“风俗节令”情有独钟, 颇有好感。笔者选择这一节内容调动学生的热情, 是从两方面考虑的:其一, 本节内容相对容易, 教学重点在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及习俗。在教学构想和活动设计中, 把中国传统节日的种种乐闻趣事, 淋漓尽致地用文学诗歌的形式反映和表现出来,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进而增强学习效果。如:“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作者王安石通过《元日》这首诗, 表达春节里人们过年时的喜庆气氛和喜悦心情。经老师稍微点播, 学生不但了解诗的意境, 而且在头脑中留下春节的印象。倘若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很容易使这堂课枯燥乏味。其二,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会讲本民族语言的优势, 大力挖掘新知识、新信息、新资料。针对班上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的实际, 让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 着眼于实地调查, 帮助学生把自己本地区、本民族的风土人情、节日习惯详实地通过收集、整理, 完成一篇具有参考学术价值和欣赏作用的文章, 一旦入选, 则刊登在我校校刊《红河师苑》风物介绍栏目里或推荐到其他刊物上发表, 并把它以传统作业保留起来。另从民俗学的角度, 对少数民族的风俗节日作清本正源的探讨。

除此之外, 学生把那些既鲜活又真实的民俗、民风带进课堂, 丰富了节日种类, 活跃了课堂气氛。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利浦菲指出:“学生要通过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来认识民俗学知识和掌握本节课内容, 促使他们将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体现的课程

教学活动二:目标渗透思想教育。

“体现的课程”:偏重教师展现的维度, 追问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就是最具体的“体现的课程”。

本节主要是通过传统节日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教育学生。

首先, 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 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祝愿。例如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的民族节日———春节。我国劳动人民把春节也叫做“过年”, 它象征着团结、兴旺, 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希望, 反映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憧憬。

其次, 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重义轻利、和睦团结、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 热爱祖国、尊老敬贤、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相对春节的家人团聚, 端午的爱国欢庆, 中秋的期盼团圆, 清明的核心是缅怀先祖。每逢清明时节, 那种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前往亲人坟茔扫墓祭祖的感人场面, 那种年年岁岁“生死两相隔, 思念无尽时”的痴痴怀念, 都是中华民族对祖先表达感恩和追念情愫的最真挚的情感宣泄。

清明节源于周秦, 又名“鬼节”、“冥节”、“死人节”、“聪明节”, 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古往今来, 清明节作为中国忠孝文化的载体, 对家庭的尊崇, 对祖先的感恩, 对血脉责任的认同, 使其在我国民俗节日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人们把端午节与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 (寒食节) 与忠君之臣介子推联系起来, 是很自然的。附上师生通过上网收集资料, 做成关于“风俗节令”的课件, 达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效果。

再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除汉族外, 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形成了一个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节日。这些节日, 有的源于古老的传说, 有的源于习俗, 有的则源于宗教。与此同时,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 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这里是原始农耕梯田文明的故乡。就读于我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红河州十三个县市, 大部分学生是本土的少数民族, 其中哈尼族学生的比例略高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人数。一位来自绿春县的哈尼族学生讲述了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六月年:哈尼语叫“矻扎扎”节, 一般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 为期三至六天。节日里寨子里的人们杀猪祭神, 青年们聚集一起荡秋千、摔跤, 唱歌跳舞, 尽情欢乐。每逢节日到来, 哈尼族人家少不了备有三样菜:沟边的水芹菜, 田埂上的鱼腥菜、山上的紫花菜。此外还有凉拌生鱼和苔要拌蚯蚓两样名菜。过节期间、家家都割来芭蕉叶铺在桌子上, 堆满各种菜肴。全家大小和客人一起围坐在一起喝米酒、吃美味、唱哈巴。不同的节日, 有着不同内容的哈巴:过年, 就唱过年的来历;盖房子、就唱房子怎么盖, 最先在这里盖房子的老袒公是谁;结婚, 哈巴歌手就告诫新郎和新娘应当如何相爱, 如何生儿育女。还要教人们年月如何推算, 四季如何划分, 以及农活如何安排, 等等。

哈尼人家与汉族人家一样, 也过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 (哈尼十月年) 、“矻扎扎” (六月年) 、昂玛突节 (祭龙) 。关于六月年的来历、哈尼族民间传说是这样的:在远古时代, 哈尼族崇拜一个名叫威咀的“神爷”, 每年五、六月间, 他都要到各山寨巡视, 看看人、牲畜和庄稼, 给人们带来幸福, 为了表示对威咀的虔诚, 哈尼人扛夹秋千, 给他做骑的“白马”。采回松枝、青草、皮菜、筹办丰盛的饭菜和马料, 迎接他进寨, 并架起飞转的“磨秋”, 以驱害除邪, 保护山寨的安宁。从此世代相传, 逐步演变成为哈尼族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当然, 这些传统节日, 虽然不免掺杂封建迷信, 神秘朦胧和迷离浪漫的成分,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多数已逐渐淘汰封建迷信的内容, 转化为祝吉纳福的娱乐礼仪节日, 主流健康清新, 情调美好向上, 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部分, 从中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验的课程

教学活动三: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体验的课程”:偏重学生感受的维度, 追问怎样的学习才有效。它对应的是学生的学习, 或者亦可对应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也是新课改的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进行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的过程, 更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阵地。

1. 自学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笔者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引导学生自学课文。除了老师必须重点讲述的内容外, 教材中还有一些提供给学生阅读的补充材料, 如小字部分、摘录的史料及插图等。老师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 适当提出几道思考题:列举我国六大传统节日;设计一张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表, 等等。这样有步骤、有计划地, 一步步把学生引上自学之路。 (2) 推荐几本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找借阅, 并把所介绍的参考书目罗列在黑板上。通过指导学生查看适用的书籍和资料, 便于扩大学生的视野, 拓宽知识面。 (3) 将课文内容和课外自学的内容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明确:教材中由于受篇幅限制, 不能把古今中外的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及民俗学的丰富知识编进教科书里。 (4)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学习渠道继续深入学习探究, 但要正确运用教科书, 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而求诸课外读物。在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 自学能力自然会稳步提高。

2. 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了真正反映传统中师教学四大块的有机结合, 笔者在教学本节内容时腾出一定时间、空间,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民族文化, 流传至今;春联,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 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 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文学色彩的娱乐活动……学生靠平时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 纷纷写出讴歌新时代风貌、赋予现代气息的一幅幅春联, 一件件剪纸作品别出心裁、赏心悦目。一位自称阿细支系的彝族男生, 用真实、朴素的语言, 讲述了他家乡的人们过火把节的情景, 兴奋之余, 禁不住手舞足蹈, 跳起了欢快的“阿细跳月”, 顿时感染了其他学生。“风俗节令”教学活动内容便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共享。

罗丹所说:“美是到处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令笔者欣喜的是, 通过“风俗节令”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三个维度课程观的尝试, 学生懂得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少数民族主要节日的来历、含义和重要习俗;懂得了如何收集、整理、联系、运用我们周围的民俗学,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普及民俗学知识、历史知识, 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 有一定的重大意义, 亦将为他们今后从事小学《社会课》教学、民俗学社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摘要:随着中等师范学校的转型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 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在课程设置上, 往往偏重专业课而忽视文化基础课。而历史就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个传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民族, 每一个国家, 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丝绸之路和汉唐盛世, 更多的是点点滴滴的民俗文化——风俗节令。本文从三个维度的课程观, 对“风俗节令”教学进行有效尝试。

关键词:风俗节令,阐明的课程,体现的课程,体验的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 2002.

[2]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

[3]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4]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5]陈鹏生.龚健.民俗文化教育的社会价值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S1) .

篇4: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关键词】民俗风俗;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稳定性;民族性;文化性

1 中华建筑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建筑具有不同的特点,建筑是表现人们精神文化的主要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艺术表现的风格也不断的发展,建筑艺术可以体现出某个时期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建筑艺术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生活水平、模式、情趣的写真照,建筑能综合的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艺术特色、设计水平以及技术的发展情况[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发展都为中国文化填充了别样的色彩,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有壮族的陶瓷文化、苗族的图腾文化、四川的山区文化等,每个地区的文化都能体现出我国各民族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打造属于自己地区的文化特质。

2 民族的民俗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在各民族乃至各地区之间的民族风俗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各民族之间的民族特点有着鲜明的对比,但是,众多不同的民族特点又有着共同的民族形式,如,民俗风俗的稳定性、民族性、敏感性、地域性、社会性、群众性、文化性、历史性等[2]。

2.1 稳定性

民俗风俗是一个民族的习惯,同时也是民族历史留下来的文化产物,很难改变这种习惯,而且民俗风俗具有一定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以及自然根源,文化的源远流长是很难被磨灭的。因此,只要民族以及形成民俗风俗习惯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以及自然根源继续存在,那么各民族的民俗风俗习惯也会在这个社会中存在。而且,一旦民俗风俗形成,就会跟随着历史的根源继续流行下去,民俗风俗的形成是建立在民族共同情感的基础上,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但是,人们的这种民俗风俗的习惯却是一成不变的,已经深深的定格到民族群众的心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2 民族性

民俗风俗的形式,是对该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的一种刻画形式,同时也体现出民族的信仰,反映出民族的群众心理素质、感情境界,是民族发展历史以及文化的一种传统理念,充分体现出各民族的不同民族性质[3]。

2.3 敏感性

各民族的民俗风俗习惯的表现方式也各有差别,有的表现在生活上,有的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的表现在社会上等,民俗风俗习惯的表现方式也是一个民族较为敏感的方向,因此,要学会尊重各民族的民俗风俗的习惯。

2.4 地域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域之间的地理变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个地理变化较大的自然环境下,各民族间居住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情况都是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且,也有很多民族虽然同属于一个民族,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其民俗风俗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比如我国最大的民族“汉族”,汉族生活的地区较多,而且每个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经济状况也各有差别。因此,民族的民俗风俗根据地域性形成的差别主要分为不同民族之间的民俗风俗差异和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风俗差异。

2.5 社会性和群众性

民族的民俗风俗是民族群众的共同感情,同时也是代代相传的一种习惯,已经深入到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以及各个行业的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已经渗入民族群众的心理。因此,民俗风俗具有共同的社会性和群众性。

2.6 文化性

民俗风俗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出民族文化的道德价值观,并且是经过该民族很长时间积累下的精神财富,民俗风俗深入到民族的各个行业,如餐饮、教学、建筑、婚礼、节日、服装等,尤其是建筑艺术设计上表现的更为突出。

2.7 历史性

民俗风俗是历史文化的一种表现,从很多方面都能反映出民族的历史传统观念以及文化,尤其是在很多民族的节日是古代传承下来的。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回族的开斋节、苗族的龙船节等。

3 民俗风俗与建筑艺术设计的结合

各民族的民俗风俗不是不劳而获的,是经过各民族人民在生活中用劳动获得的成果,形成的民俗风俗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涵义,因此,民族的民俗风俗的传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要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努力,保留住正在淡化的优秀的民俗风俗,将它们继续传承下去。各个民族乃至各个地区之间的民俗风俗习惯是反映出各个人群的生活、爱好、饮食等习惯。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建筑设计以及一些其他方向的优秀传统设计和相关的历史文化都反映出当地民族的风土人情,同时还对创造适用地区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及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民俗风俗对民族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和谐发展,这是民族的一种习惯,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民族風俗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民族发展的表现,还能将这种民俗风俗应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品味,而且通过实用功能还能将民族文化用自己的表述形象流传下去,尤其是在建筑艺术设计上表现的更为突出。将民俗风俗与建筑艺术设计有机的结合,可以在建筑艺术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民族风俗的特点,充分反映出当地民族文化的特点,虽然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建筑艺术设计也不断在提高,但是,不管社会如何的发展,建筑设计提高到什么程度,在任何地区的建筑设计都要体现出当地文化,要求建筑艺术设计必须本土化的特征,这是当今社会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民俗风俗传承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各民族的民俗风俗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对于现代的建筑艺术设计者来说,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又需要用自己的建筑艺术设计将民俗风俗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并且要不断的发扬优秀的民俗风俗,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将具有民俗风俗内涵的建筑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有助于建筑设计工作的良好进行和建筑设计行业的良好发展。

4 民俗风俗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结合的意义

作为世界三大建筑艺术体系之一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为中华民族建造了一座又一座优秀的具有民俗风俗文化内涵的建筑。建筑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从生活上讲建筑是生活实用的一种物质价值,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用它艺术造型、艺术装饰以及独特的建筑结构体系等充分的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是由各民族的民俗风俗搭建而成,而将各民族的民俗风俗结合到建筑艺术设计中,实现民族风俗的传承之外,还对现代建筑艺术设计进行创新。

结论:

建筑设计实际上是一门艺术工程,除了需要在设计中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外,还需要满足建筑的艺术要求。而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将民俗风俗与建筑设计进行良好的结合,使建筑设计能够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有助于实现建筑与当地文化的良好融合,也有助于建筑的良好使用,有助于促进建筑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得亚,方拥班,张一兵.东西民俗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J]. 中外建筑. 2009(05).

[2]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孙凌波.艺术与建筑——一次思想的碰撞[J]. 世界建筑. 2010(06).

篇5: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我没来几天,清扫老屋,整理房间,摆弄桌椅都一一到位了,但显得有些没意思。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哗,散落在山间的农户显得格外的安静,刚开始还找不到过年的气氛。

“冬冬嚓,冬冬嚓……”我隐隐约约听到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我循着声音找去,在如牛背的山脊上,十几号人着装各异,吹的吹,打的打,但更让我感觉到特别的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三个人——一个似船夫的老大爷,拿着一把木桨,头扎花巾,不时在做着划船状;中间的一个人手提莲花船置身其中,身穿花袄,浓妆,怪吓人的,随着前面的划桨人“随波荡漾”;最后一个人就更“搞笑”了,黑袄、头卡、白脸,手持蒲伞,最让人有趣的是耳朵间的那朵独鲜花,嘴角那颗大黑痣,关键的是随着“冬冬嚓”扭起了秧歌,再加上后面跟着一群又敲又打的老乡,好不热闹啊!我一边看着一边跟着大部队走着,穿过小桥,走进东村,来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锣鼓声、鞭炮声,小孩子们嬉笑声,不时升上一阵阵青烟,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一天下来,我也不知道我跑了多少个村,也不知道来回看了多少遍,就是觉得看不过瘾。回来的路上还不时哼哼“彩莲船哪,哟哟,两头尖哪,呀嗬嗨,妹坐中间,呀儿哟,帅哥牵哪,划着。哟哟,呀嗬嗨”。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告诉我这个叫“采莲船”,是我们湖北传统的民俗舞蹈。传说中观音娘娘坐船筹款修桥铺路,后人为了纪念观音娘娘的善举,就通过采莲船表演来表示赞颂,在春节期间,撑起采莲船为每家每户拜年、送上祝福。

篇6: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想起以前,大人放烟花,小孩玩鞭炮,那叫一个不亦乐乎。年前,大人们就会大手大脚地买许多烟花爆竹储备家中……除夕这一天,大人们忙完了简单的祭祖仪式后,便点燃的香点燃那根绿线,只听“嗞嗞嗞”的声响,后来便听到了那美妙的声响“嘘——啪——”。仰望天空,烟花在空中绽放开来,像极了一朵朵美妙的大花,红的、黄的、紫的、绿的,颜色一个比一个光鲜亮丽。不光我们家燃放,家家都在燃放。鞭炮声此起彼落,烟花绽满天际,把漆黑的夜晚映照得如同白昼……

小孩子们也不闲着,悄悄拿着大人给的红包,来会奔忙于超市,小商店。不为别的,只为买摔炮玩。有的胆子大一点,买声音较响的“大红鹰”玩,还有的索性学着大人样,买大火炮。

而我最喜欢的便是“大红鹰”了,从中拿出一根,在盒子边红线的地方一划,便会发出“嗞嗞”的响声,冒出点点白烟,接着立马扔出去,让它在空中爆炸;也可以将它摆成一条龙的形状。点燃“龙头”,然后看着“大红鹰”从“龙头”炸到“龙尾”,看起来就是“火龙”,很是壮观。还可以把点燃的鞭炮扔在水里,在水中炸开,炸的水面上层层涟漪……

而现在,街上冷冷清清,没有一点鞭炮渣,闻不到浓浓的火硝味,让人感觉缺少了年味。我怀念以前的时光,但为了环保,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就成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篇7:《家乡的风俗》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知道不同地区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2、情感目标:学生初步感受风俗带给人们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当地风俗的变化,通过学习,懂得保持良好风俗,摒弃不良风俗。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以及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互相协作互相尊重的集体主义精神。

〖活动准备〗

1.在课前引导学生分组分类收集家乡的有关习俗资料。2.教师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诵诗词,吟出悠悠中华情——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风俗

1、师(出示诗词):同学们,你们读过陈勉襄的《竹枝词》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

师:请问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的景象?

师引导学生理解:描写的是中秋节,体现了吃月饼、赏月、吃芋头、嘬田螺的习俗。(逐一出示相关内容)

师(出示诗词):我们再来阅读一下王安石的一首诗——《元日》,请问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的景象?

生:描写了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

师:中秋节、春节都是我国人民重要的民族节日,有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刚才我们诵读两首诗(板贴诵诗词)就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充分表现出节日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师:“十里一风,百里一俗”,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什么是风俗呢? 生谈自己对风俗的看法。

师归纳小结: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趣味,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的风俗》(出示课题),一起来了解家乡的风俗,感受家乡的风情。

二、看图片,品味浓浓家乡情——了解家乡的传统习俗

师:同学们,在中国,有些风俗是大同小异的,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一些风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节日的风俗图片。(板贴看图片)我请一些同学来介绍这些节日的风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片,品味浓浓的家乡情。

课件逐一出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元宵节”的一些风俗图片。

(1)春节:贴“福”,挂灯笼、放烟花(2)端午节:吃棕子、划龙舟、屈原的传说(3)中秋节:吃月饼,赏月、嫦娥奔月、吃田螺(4)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 学生边看图边说。

三、话风俗,感受美在特色中——了解家乡最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习俗

1、师:刚才所看到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节日方面的风俗图片,但是也有些风俗具有各地的特点,除了刚才所说的风俗外,你的家乡还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比如有的地方春节时还要祭灶、吃黄豆芽(如意菜)。端午节吃咸鸭蛋、用雄黄涂在小孩的额头及手足心等。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去对自己家乡广州西关、泮塘最有特色的风俗进行了解调查,并写一个简单的介绍词。现在开始话特色的风俗(板贴话风俗)。我们按以下的要求来进行活动。(出示活动内容)。

(1)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自己家乡特色的风俗;

(2)自愿上台或者小组推荐上台交流,评出最佳解说员和最佳听众。

2、师:上来汇报之前,老师要给同学们一些温馨提示。同学们在介绍家乡的风俗时要做到表达清楚、声音响亮、语言生动,而听众则要做到坐姿端正、认真倾听。

3、开展交流活动(饮茶文化、北帝诞、龙舟饭、剪纸习俗、逛花街)并评出最佳解说员和最佳听众。

4、师小结:刚才虽然有些同学上讲台解说时比较胆怯,没有发挥好,但是老师相信他们经过锻炼,会越说越好的。同学们,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它牵系着我们的情思,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但是同学们,并不是所有的风俗都是好的,一起来听听老师讲一个故事:《奶奶的两个习惯》,听完后思考下面两个问题。故事内容:

丹丹的奶奶有两个习惯:一是每天都要到市场上买一些鲜花回家;二是每天都要在家里烧香拜神。丹丹很爱奶奶,可有时也会因为奶奶的习惯和她闹别扭。

有一天,奶奶生病了,可她不愿去医院看病,而是每天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眼看奶奶的病情日渐严重,丹丹和爸爸赶紧送她上医院。经过住院治疗,奶奶的病慢慢好了。

从此以后,奶奶的生活习惯慢地发生了变化,烧香拜佛的事渐渐地减少了,可鲜花还是照样买。

四、读故事,辨明好坏更文明——保持良好风俗,摒弃不良风俗

1、师讲故事《奶奶的两个习惯》后,讨论:

(1)你们见过这样的情景吗?对此你们有什么评价?(2)如果你们碰见这种情况,你们准备怎么做?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3、达成共识。

(1)正确看待民风民俗。(2)尊重当地的礼仪。

(3)对于迷信活动应当加以抵制。(联系八荣八耻中的“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进行教育,做一个崇尚科学的学生。)

五、再拓展,分享风俗好习惯——掌握更多的风俗文化

1、师: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的一些习俗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一些新的风俗也开始出现了。下面老师再给同学们补充一些风俗习惯,拓展我们的视野。(板贴再拓展、播放相关内容)

2、除了这些新的习俗,还有其它新的习俗吗?

3、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诵诗词、看图片、话风俗、读故事、再拓展,同学们既对常见的中国风俗习惯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同时在调查以及介绍中对家乡的独特风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提高了对好坏风俗习惯的认识。中国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极其广泛,以后同学们有机会的话,可以多阅读有关的书籍,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风俗文化、了解家乡的风俗文化。

板书设计:

家乡的风俗

诵诗词 正确看待民风民俗。看图片 尊重当地的礼仪。

篇8: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 》 是一篇描写民俗风情的文章,课文紧扣“欢乐”描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 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详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象征的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不充溢着浓浓的喜庆之意,表现了傣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

【设计理念 】

《 语文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 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

课文配有插图,教学时可以结合图文,充实教学内容,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要想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必须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入情入境, 以读促悟,从而潜移默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我在教学时采用“创设情境—引导读书—激发情感”的思路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词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 、 流利 、 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3.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重难点 】

融情于文, 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过程 】

一、泼水祝福,乐中情浓

1.傣族人民泼水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

2. 这两句话 中都有一 个含有 “ 早 ” 的词 ,请你读一读 。 从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过渡:是呀,泼水节一年才一次, 多难得呀, 所以大伙儿都特别积极, 你能把人们急切的心情读出来吗?

评析:抓住“早早”和“早已”这两个词,体会傣族人民盼望过泼水节的那份急切的心情。

3. 一切准备就绪 , 那咱们就赶紧去泼水吧。 傣族人民是怎么泼水的? 在书上找一找。在这句话中有不少描写人们动作的词,请你圈出来,反复读一读。 透过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4. 是呀 , 人们笑着 喊着 , 你追我赶,趁着你不注意的时候,拉开你的衣领,整瓢水整瓢水地往里灌。 大伙儿围着你, 大盆大盆的水向你身上泼, 冷不丁还从背后来个突然袭击, 从头到脚全身清凉。高兴吗?过瘾吗? 用你的朗读告诉我。

5. 同学们 , 你们读得 都很好 , 傣族人泼水不仅仅是灌是泼,他们还会怎样? (淋、洒、倒、浇)把这些字带到句子中说一说。

填空 : 开始泼水 了 , 大家互相 追赶 , 有的用 () 往别人 () 有的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

6. 出示图 : 瞧 , 这就是傣 族人民泼水的场面,此时大街上已经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清凉的水洒在老奶奶的身上, 老奶奶笑弯了眉毛倒在孩子的身上, 孩子笑弯了腰;淋在姑娘小伙儿的身上,他们笑得合不上嘴。 尽管身上湿透了,可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相同的表情———笑开了花。这么欢乐的画面怎么能不多读几遍呢? 齐读。

评析:语文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需通过感悟自得的语言实践来实现。而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思维支点进行启发、 导向才能挖掘创造想象的潜力。所以在这个片段中,我抓住文中的动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朗读,进而深刻体会人们互相泼水、彼此祝福的欢乐心情。我创设了想象情境:“人们还会怎样泼水?”“这水落在你的头上、身上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还让学生尝试演一演,进入情境去体验,这样学生的情感就能彻底激发出来了,从而充分感受到泼水的快乐。

7.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会用哪些东西表达美好的祝福?

而傣族人是用清水来表达美好的祝福,那是因为———

虽然身上都湿透了,但心里却是喜滋滋的,那是因为———

二、尽情狂欢,乐满课堂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和傣族人民一起尽情泼水, 真是欢乐无穷,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浓浓的情意。 那么在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还会举行什么活动来庆祝这盛大的节日,庆祝他们的新年呢?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吧!一边读一边找答案。

2.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狂欢的场面吧!

3.(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了。)老大爷,天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呀?

4.人们沉浸在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中,真是乐不思蜀啊! 让我们带着欢乐的感情,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吧!

评析: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让学生们自己做一回“傣族人民”,身临其境地感受傣族人民在尽享欢 乐之后不 愿离去的 心情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留下记忆,乐在心中

过渡:同学们,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让我们把这欢乐难忘的泼水节深深印在我们的心中吧! 尝试背诵。

评析:课文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回归到整体,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熟读成诵,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全文教学紧扣“欢乐”展开和总结,强化了整体感悟的教学效果。

四、畅谈民俗,欢乐飞扬

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枝花,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你知道我国哪些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和盛大节日吗?

篇9: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2014年3月26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中学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可以传承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腐蚀,还可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高中学段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中历史教学自然应当承担部分任务,如何完成这一迫在眉睫的任务呢?首先,中学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课前选好民俗史料,认真做好功课;课堂用好民俗史料,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课后开展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

一、广泛搜集、精心挑选民俗史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民俗史料浩如烟海,怎样才能选择有价值的民俗史料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与地域文化一致性原则。

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指出:“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这说明民俗有地域性特征,我们选择民俗史料也要注重地域性,不能忽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训,因为“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

2.与课程目标相吻合原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民俗史料的选择,应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吻合,通过民俗史料的阅读与分析,能够熟知和理解各类民俗事象的表现。

3.有利于学生发展原则。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民俗史料的价值在于是否适合高中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只有与高中生成长相适应的民俗史料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促进高中学生的健康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判断是非的能力,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事物的判断与分析尚缺乏理性,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民俗文化中既有传统文化的精华,也不乏陈规陋俗,所以,民俗史料的选择要有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利用课堂主阵地,加强民俗教育

白寿彝先生认为:“用历史学的眼光来看,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信仰和民间文学,都是社会的存在,也都是历史的一部分。”这就是说民俗资源中也包含着大量历史信息,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以把民俗史料与历史教材有机结合,加强民俗教育。

1.课前对民俗史料进行考证,认真做好功课。

首先,要挖掘教材。教材是民俗文化的物質承载,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材料依据,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我国有着丰富的民俗资源,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教材也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知识。要进行民俗教育,就要挖掘教材,对教材中涉及的民俗文化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课堂教学做出合理的规划。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既有衣食住行等物质民俗的介绍,也有婚丧嫁娶等礼仪民俗的内容。另外,高中历史必修1教材中有关于宗法制度及祭祀的相关内容;必修2中有铁犁牛耕的变化,属于物质民俗。

其次,要对选择的民俗史料进行考证,如徐州农村地区,农历二月二的早晨,家家户户用草木灰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画单不画双,中间放五谷杂粮,美其名为“围仓囤”,祈望当年大丰收。还有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习俗的起源已不可考,但反映了先民对农业丰收的渴望,在准备中国古代农业备课时,就可将其巧妙嵌入教学内容当中。

2.课堂用好民俗史料,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民俗史料的适当引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探究历史的兴趣。引用民俗史料进行教学导入,如在讲授“大跃进”相关内容时,引用歌谣:“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阳吸袋烟。”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之中。运用民俗解决重难点,借助民俗激发学生兴趣,如“农历正月不剃头”,学生感兴趣的是正月为什么不剃头。讲授“辛亥革命时期剪辫易服”时,引入这个民俗,使学生理解此民俗起源于清朝,清军入关后,为了彻底从精神上征服汉人,发布了“雉发令”,用野蛮手段强迫汉族百姓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剃发蓄辫。清政府下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正月里不剃头,是汉族人“思旧”。

但是历史课堂教学,不是以讲授民俗文化作为主要目的,民俗史料的选取不能冲淡课堂教学主题,只能为课堂教学服务。对民俗文化要进行正确解读,如纪念土地神活动,不能理解为封建迷信活动,要正确认识:土地神信仰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原始农业产生之后,人与土地的关系更为亲近,所需生活资料都离不开大地,所谓“地,底也,言其底下载万物也”,“土,吐也,吐生万物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走出课堂,开设民俗文化阅读课,向学生推荐民俗阅读书籍,引导学生进行民俗主题阅读,涉及的内容:节日民俗、礼仪民俗、语言民俗、物质民俗等。举办民俗知识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搜集整理民俗文化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鉴赏能力。另外,还可以设计民俗模拟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民俗活动仪式的各个环节,通过切身感受,了解民俗风情。

走出校园,指导学生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调查,记录节令习俗,追溯传统节日的渊源、发展、流变,如在寒假期间,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各种年俗活动,收集春节民俗资料,动手制作春节纪念物,亲身体会民俗文化的意蕴。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本地的历史发展沿革与民俗。然后通过主题班会、图片展览等形式将学生的实践成果展示出来。

活动设计要主题鲜明,还要富有教育意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洞察力、判断力与理解力。

民俗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大中学生要自觉接受民俗文化教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传统民俗文化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中学历史教师要勇于承担,积极探索,努力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对中学生传统民俗文化教育。

上一篇:防火演练心得下一篇:部编三年级15搭船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