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题研究计划

2024-05-15

初中化学课题研究计划(精选8篇)

篇1:初中化学课题研究计划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策划研究》

课 题 研 究 计 划

一、提出的背景分析:

教学情境是联系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纽带,是沟通化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它所蕴含的大量化学信息能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化学活动的机会。从目前中学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手段还是比较落后、僵化,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学校教育严重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苍白无力,学生的思维潜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因此,精心创设特色情景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特色情境或氛围,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和机会,激发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在新课改中,如何“创设情境特色策划”的研究。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使化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更加有效,能切实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能力。

(2)、通过研究促进学生和教师能够将化学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能够用化学的眼光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该研究使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时更加规范,有法可依,驾御学习情境更加自如。使化学教学水平和质量踏

上一个新的台阶,推动化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1)生活情境的创设(2)问题情境的创设

①在新旧知识连接点间创设 ②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处创设 ③在学生惊疑中创设

(3)活动情境的创设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能在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索出情境教学的有效方法,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本课题属于应用型、实践型的研究,本着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以课题组活动为主要形式,进行以校为本的有效研修。

1、文献研究: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教育理论专著,撰写读书笔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行动研究:课题组将组织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边行动边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提升。

3、课例研究:进行课例展示,组织教师说课、听课、评课、研讨,使教学实践不断地重建,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4、经验总结:课题组在前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形成成果。

五、课题组人员分工:

高福明:负责课题的统筹、宣传、组织和落实工作,协调工作,并作好阶段性总结工作;

张贺刚:具体落实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各成员开展相关活动; 全体成员:负责课堂实践、收集数据、成果的集成和进行阶段反思与汇报。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时间:2012年12月-2014年6月

(二)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2.12~2013.1

课题申报、立项,成立课题组,收集资料,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资料。

2、课题实施阶段:2013.2~2013.12 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收集、整理课题各项活动的资料,并及时提炼成研究成果。

3、课题总结阶段:2014.1~2014.6 总结、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结题的研究报告。

七、预期成果形式:

(1)课例:开展教学观摩课,撰写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集,课堂教学实录的影像资料。

(2)、论文: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论文形式参加区、市级评比,并争取在刊物上发表。

篇2:初中化学课题研究计划

2012计划

宁江区毛都站镇中学 马池玉

我申报并获得立项的课题《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研究》已经在去年四月份进行了开题。现将这项课题2012年的研究计划安排如下。

一、在2012年3-7月对去年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是通过第一轮复习,全体学生的具休反应与去年、前年的毕业生进行纵向对比,比较得出优缺点。并做好记录。

其次,通过5—6月分的模拟考试,统计好成绩与往界结业生的模拟成绩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获得实际意义上的支持。

第三,从8月份起我们将进行再次探究如下:

二、8月初进行两个探究实验研究“

一、对等量关系的探究”、“

二、对数量关系的探究”;

三、11月分,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通过三次实验探究总结具体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并写出论文。

篇3:初中化学课题研究计划

一、调查研究及结果分析

根据骨干教师的特点和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 主要涉及教师的个人基本情况以及培训需求情况。

本次问卷共发放调查表96份, 收回92份, 回收率95.8%, 其中有效问卷92份, 有效率100%。

(一) 教师的授课情况

教师的个人基本情况主要从教龄、职称、在校职务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结果见表1。

参培教师基本上处于成熟阶段, 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与技巧, 同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求生存阶段和调整阶段的教师不同的是, 他们不再对教学感到新奇, 而是致力于追求专业成长。

1. 教学方法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 少部分老师仍采用“较便捷的传统教学方法”。33.80%的老师采用“科学探究式教学”, 24.77%的老师选择“小组合作学习”, 26.43%的老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的教学方法。

该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初中化学骨干教师愿意尝试新方法, 少部分骨干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手段的选择

教学手段的使用情况较为乐观。多数教师会使用课件、自制教具、挂图等手段进行教学。部分教龄在十五年以上的教师没有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经过走访了解到这部分老师认为使用先进教学手段和不使用先进教学手段, 效果相差无几。

(二) 培训需求情况

对培训需求情况的调查主要从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专业能力以及教师对培训的期待三个方面进行。

1. 学科专业知识需求

调查分析显示:在学科专业方面, 学科教学改革思路方法是初中化学教师认为最为需要的知识, 具体见图2。

初中化学教师关注新课程改革下化学学科教学的改革, 期望从培训中得到有关学科前沿的动态信息。

2. 教学专业能力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24.09%的学员认为最欠缺的是教育科研与论文撰写能力, 16.79%的学员认为比较需求的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能力。说明绝大部分学员开始重视科研与论文撰写能力的提高, 并意识到自身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能力。这将有助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和水平。

3. 培训的期待

针对培训的期待, 21.14%的教师希望获得适用的知识;27.64%的教师希望获得新的理念;12.20%的教师希望理顺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模糊概念;29.27%的教师希望获得可以在工作上应用的一些有效的技巧或技术;9.76%的希望帮助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以上数据表明:参训学员希望通过培训对自身专业素养、教学方法都有所提高。

二、提升培训实效性的建议

(一) 优化培训模式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 而不是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 它有赖于教师教育的配合和保证。因此, 教师的培养也应当是一个有计划的、系统的和长期的过程。

据此, 提出初中化学教师培训模式应当向选择性教师培训模式靠拢。根据“按需施训”的原则, 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和人性化的教师在职培训, 使在职教师能够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内容。

(二) 对培训课程设置的思考

1. 合理构建培训内容, 提高培训的实施水平。

必须合理又系统地规划教师培训内容, 努力使新课程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师培训。在培训内容的设置过程中, 应明确培训的重点是教师人格素养的提高,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和教学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等。

2. 开设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课程, 提高教师的运用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 (即CAI课堂) 的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 特别是运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课堂教学,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其强大的模拟功能, 突破了课堂教学重难点。开设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课程, 使教师学会并使用现代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现代媒体技术、现代智能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 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 注重培训过程的灵活性与反思性

1. 培训过程中应进行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呼唤着反思型教师。因此, 在教师培训中倡导教学反思显得尤为重要。“教无定法”, 当然, 反思也无定法。化学教学中, 有一些个性化的、因人而异的反思方法。例如:撰写教学日志、录像反思、循环式问答活动、参与式观察。

2. 培训形式灵活化。

没有一种培训形式能够适用于所有的培训环境。因此, 培训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课堂讲授或专家讲座。而应该在培训过程的不同阶段, 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培训, 如课堂探究、合作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教学示范、实验实习、读书活动、参观访问、撰写论文报告、成果展览、组织演讲等。

三、结语

改善化学教师的专业水平, 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化学教师培训着重强调的内容之一。教师的专业发展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是要把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需求方向。有效的教师培训应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 切实把握教师现状, 根据教师自身需要和发展需要开展化学教师培训工作。

摘要:采用调查研究法, 对2014年参加“国培计划”的四川省初中化学骨干教师的个人基本情况、授课情况、教育形式与自我提高能力情况和对培训的需求、期待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着重分析四川省初中化学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 针对培训模式、培训课程设置以及培训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提出了关于初中化学教师培训的改进建议, 旨在提高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国培计划”典型案例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1.

[2]张华.王亚军.洪弋力.教师教育研究, 2013, 04:26-31

[3]唐玉光.教师教育研究, 2002, 05:35-40.

[4]王和金.化学教育, 2006, 11:41-42.

篇4: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偶然性。例如: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学生提问超出所学范围,这些偶然性事情的发生,使教师难以按教案设计的步骤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求教师在具备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好的教学技巧,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能力;或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意外发生的事情,快速调整教学方案,采取新的措施,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以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在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化学教学方案的设计

化学教学方案的设计是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熟悉,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就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例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怎么办?那就放缓思考的坡度,化难为易,或变换角度等。这些都必须熟悉教材才能办到。

2.要熟悉学生情况。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向。

3.备好课。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情景。例如,当教师讲到某个地方,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教师如何作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一般有几种答案,教师怎样引导,最后该怎样归纳等等。如果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4.演示实验的准备。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演示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装置、实验药品等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无误,并从实验效果的直观性强、实验简易快捷以及确保实验安全等前提下做好预备实验。

5.加强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知识就是力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不断开阔知识面,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二、通过信息反馈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与其它任何教学一样,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是否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就必须通过反馈信息作为主要手段,以便对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处于最佳传输状态,获得最优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使原来设计方案中信息的传输程序受到干扰,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应变的办法,调整信息的传输程序或信息传输手段,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三、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灵机应变技巧

课堂教学能否做到灵机应变,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外,还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化学课堂教学中偶然性的产生因素较多,教学失控的原因复杂,但一般出现较多的情况有以下几点:

(1)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高,疑难问题教学处理不好,课堂教学陷入被动。

(2)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低,教学过程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陷入“钝化”状态。

(3)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学生的回答和发问远离主题,或虎头蛇尾,不着边际。

(4)对实验探索不足或设备条件不具备,导致课堂演示实验失败。

(5)学生求异思维活跃,提出许多超越知识体系范畴或教学进度的问题。

如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然发生的事件进行随机调控,下面我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提出几种应变技巧。

1.调节难度。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放缓思考的坡度,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稍增加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作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劑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制造学习氛围,创设情境。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设计更具有新颖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规范性;将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4.当机立断,对症下药。当学生的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之外,而根据要求必须做出明确回答时,给予果断的肯定或否定的答复,以避免因犹豫不决而带来的课堂混乱和学生思想上的彷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关键之处学生答非所问时,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采取针对性措施。

篇5:初中化学复习计划

初中化学总复习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采用“四阶段”的复习过程

我的复习过程是“四阶段”,即:第一阶段按单元复习,时间从3月中旬到4月底,第二阶段分块复习,按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大块;时间从五月初到5月底,第三阶段是综合训练、摸拟测试。还有最后冲刺阶段,即查漏补缺,下面分阶段简单叙述复习过程:

1、第一阶段——分单元复习。按课本内容,进行单元复习。复习时,不能只单纯的照课本内容简单的复述一遍,而是要抓住课本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牢牢紧扣课本每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联想,搞清教材单元与单元、课题与课题,以及单元与课题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全面抓好知识点和考点。我的具体做法是:按照课本的单元顺序,将每单元的考点、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列给学生,并给学生指明重点应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以及中考的热点,学生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2、第二阶段——分块复习。在第一轮分单元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知识块复习。在复习中按知识体系归类,总结规律。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每个专题既有专题分析讲解,又有专题小测验,还有专题的试卷讲评,使学生对重点知识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一定的提高,通过这样既分单元又分块的复习,就会使整个初中化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只有牢牢抓住这个知识的网络结构,复习质量才会提高。

3、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模拟测试。为适应中考化学学科的试题特点,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对云南省08年中考试卷进行分析和研究,精心编写若干套中考模拟试题供学生练习。在模拟测试中,每次学生练题都要规定限时完成,切忌随意性不定时的练习,综合训练题和模拟测试题都不宜过多,以覆盖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知识点、考点、激活学生的思维为主。

篇6:初中化学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重点是回归教材分单元复习,也可以将各单元的内容重新组合,按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分块复习。

第二轮复习重点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题复习。例如:物质构成的奥秘、常见的物质、物质的检验、鉴别和分离、物质的推断、化学用语、图像题、新情景题、社会热点题、综合计算题等。同时本阶段还应注意试题的训练和题型的分析。

第三轮复习重点是阅读课本,通读加精读,把缺漏的知识,不扎实的概念,设计成专项训练题进行查漏补缺,同时学生要关注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家庭小实验、课本注解、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和解释、课本中的图和表以及课后习题。

2.运用适当、高效的学习方法

在复习物质性质时,要将所学的物质如氧气、氢气、碳、铁、铜、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氧化铁、氧化铜、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的性质联系在一起,看看它们相互之间能发生哪些反应。

3.注重复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讲究质量:不要只追求做题数量,而要追求做题的质量。

建备忘录:对疑难问题和错误随时记录,不能轻易放过。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以备以后解决。

跟着老师走:认真听课很关键,只有认真听课才能领会到老师的精华,才不会落后于老师的时间表。

4.注意审题、答题要规范

篇7:初中化学工作计划

(2010——2011学)

教师:邓俊波

一、指导思想

教学是一个塑造人类灵魂的过程,教学工作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的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我们要以“三个面向”为政治导向,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并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时代,真正能够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去实践“三个代表”,去做学生的贴心人,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争取将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2)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的环境污染状况,一些常用的环保措施,酸雨的形成,污水的净化等有所了解外,还应强调同学们主动参与环保探究实验、多媒体查阅信息、增强环保意识以及对环保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通过学习化学与环境,结合当地的环境现状对本地区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

三、教材分析:

1.用学生进入现代社会从事现代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内容教育学生。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增加了一些金属和有机物的内容,编写了空气和水的污染与防止污染,硬水、氢能源,金属与人体的关系,以及常见的化肥和农药等内容。

2.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是从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空气,水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 1

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3、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根据一个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选教材,从深度,广度以及习题难度上合理安排。按照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需要“掌握”、“理解”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要求“了解”,“常识性介绍”以及“选学”的内容,力求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4、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教材中编入了数页彩图和约200幅图表。其中有的是集中反映某纯净物用途的,有的表现我国古代和现代工业成就的,有的配合化学科学 发展的历史,刊印了科学家的肖像,有的用最新的科学成就图示启发学生钻研科学的积极性。为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除了与初中生物、地理、物理等学科密切联系,便于教和学外,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力求使学生愿读、易懂、有兴趣。

5、教材除普遍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注意适当增加了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验。针对学生的差异还编了选做实验及一些家庭小实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技能,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方法。

四、教学活动设计

1、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活动,以保证化学活动教学的有序进行。

2、要努力增设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的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以次来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3、要争取把多媒体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因为多媒体不但能强化课前研究,而且还能优化教学过程,还能创设情景、解剖难点、模拟实验、还能进行辅助学生总结和反馈检测等。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节约药品。

5、教学中要贯穿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坚定、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道德高尚、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唤起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提高环境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统考、毕业考、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学年本人担任九年级3、4班两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都是都来自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个别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化学教学中要想出成绩,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

义教育。

三、具体措施:

1、化学是一门九年级才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我只有正确引导,才能在统考、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教学工作中,我要刻苦钻研业务,认真抓好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体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涌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采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 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4)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

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节约药品。

篇8:初中化学课题研究计划

关键词:微型实验,安全,多媒体,实践

化学, 尤其是初中化学, 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学科基础的自然科学, 这是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学科特征, 也是整个化学教育界的共识。化学实验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在实验中体现了教学知识与科学实验的辩证统一。所以化学实验, 又是一种探索性活动。通过化学实验的实践是认知的源泉, 检验课本知识的标准。在化学实验中, 化学教师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作为化学教师, 在完成常态化的化学实验环节如、实验前准备、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介绍实验步骤、列举实验注意事项、协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等的基础上。还要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实验。务必让化学实验起到应有的效果。近20年来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领域兴起以来, 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在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微型化学实验不仅仅可以大大的节约药品器材, 还可以让学生大量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中来, 甚至连实验的器具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合适的物品经过简单加工而得到。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设计作出思考。

一、理论联系实际, 从理论中深层挖掘设计微型实验

课本上的知识相对纯理论化一些, 有很多实验现象的描述, 跟事实操作的时候可能有出入, 所以, 在实际实验得出的结果跟书本传授的知识有出入的时候, 也应当实事求是的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然后进行分析。找到深层次的原因, 也可以让学生把目光发散到课堂以外, 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找到合适的器具或者素材对微型实验进行设计。

例如, 初中化学沪教版的开始的时候, 笔者就集合书本设计了几个微型的趣味化学实验, 如用高锰酸钾跟浓硫酸加上玻璃棒以及酒精灯, 笔者设计了魔棒电灯实验。在参与这些实验之后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明显变浓厚了很多。有的自发的研究书本知识来找到深层次的实验原理, 有的更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注意到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化学原理。微型实验在这一阶段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二、运用对媒体模拟实验, 再用微型实验在课堂中实现

多媒体技术近几年发展迅猛, 也已经渗透进了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多媒体作品有其独特特点。首先, 多媒体作品对学生有一种奇妙的新鲜感, 因为这种渠道就是新鲜的。这样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多媒体作品往往有着动听的音效、绚丽的画面、精细的美工等等因素。而化学学科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学科, 这些因素对于教学内容来讲有冲淡主体之嫌。在多媒体渗透充分的课堂中, 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参与度很好, 很高兴。学习积极性很强。但是这种实验教学之中, 学生的兴趣虽然有了, 但学生并不能亲眼见到, 亲手操作, 其效果肯定不好。所以在一些特殊的内容的处理上, 笔者往往使用多媒体展示加微型实验进课堂想结合的方法来做。

例如, 在初中化学沪教版的石灰石的利用一课中, 像美轮美奂的石灰石溶洞的形成过程, 石灰石是如何参与炼铁、制玻璃、做建筑材料、制生石灰等等, 这些从时间上, 空间上在课堂中表现的可能性小, 于是笔者在处理这部分的时候往往使用多媒体展示。展示的过程美轮美奂或者场面巨大, 很多学生看这个多媒体视频的时候都兴奋不已。但兴奋过后一切恢复原状, 一些同学甚至只记得一些动态变化的动画。化学知识提高的很少。而如果按照试验步骤学生自行操作的话, 就可以从各个步骤中科学的证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并且印象深刻。

于是笔者又将其中化学原理讲透之后让学生自主设计微型实验, 有一组同学就设计这样的微型实验:把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铵分别装进三个试管之中, 再向三个试管之中装入少量希盐酸, 并将产生的气体都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之中。通过这个对比试验, 要写出三者的产生的现象以及写出方程式。这个时候通过对书本的探究学生掌握到的就是试验本身的内容。所以多媒体技术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只可以是一个辅助工具。教师要分清主次, 要能够分清主次。

三、注重安全, 但也要让学生放开手脚

初中化学沪教版也十分化学实验安全, 初中化学中, 实验很多, 在这些试验中有很多涉及到一些危险的药品, 以及一些加热、沸腾、燃烧的实验, 这些实验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有很多安全隐患的。所以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识别一些常见的化学安全标示是很重要的。而神秘事情都有个度, 如果过分的对这些问题放大化的大讲特讲, 过分强调危险性的话, 很容易就让学生在操作的时候产生心结, 是的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放不开手脚, 而产生更多的问题。例如,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中, 这个实验首先要将海带烧成海带灰, 接着要将海带灰放入水中煮沸。然后还要用到稀硫酸。这几个点都看似有一定的危险性, 但是如果学生操作的时候符合操作规范。没有任何出格之处, 应当是问题不大的。但是笔者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由于对安全注意事项的过度强调, 导致一些同学畏首畏尾。而稀硫酸基本无危险, 有几组实验的学生还是使用起来畏首畏尾。分析下来, 由于过度强调安全导致诸如海带灰的制作不彻底等问题。

上一篇:作文我的病好了300下一篇:电力施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