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与中国文化

2024-04-21

梅与中国文化(共11篇)

篇1:梅与中国文化

梅与中国文化

摘要:梅素以民族之魂被中国人民喜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首,梅的起源与发展,梅的习性与栽培以及梅花的应用构成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梅文化,成为中国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梅梅之魂梅文化

梅开独先天下春,花中气节最高坚。由于梅花的迎霜破雪傲寒绽放,并且最早给千家万户报来春天的信息,因此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花卉,它已成为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精神追求的目标。它以广阔、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我们所说的梅文化,就是人们以梅花为对象进行培育、观赏、研究等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一定意义上说,梅文化是各种爱梅赏梅活动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现的过程,它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几分瑰丽。

在漫天飞雪、万花纷谢时,唯有梅花傲然挺立,梅与松、竹同具抗严寒、斗冰雪的特性.被誉为“岁寒三友。梅花的神、韵、姿、色、香俱佳,开花独早,花期甚长,用途广泛,品种繁多。自古以来,深受中国人民喜爱。而很多喜爱梅花的人,只能领略其美丽的外表,却不了解其内涵。实际上.花卉与诗歌、文学、绘画、音乐一样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称之为“花文化”。我国古老而伟大的花文化,显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愿望与向往 “梅文化”尤其如此。

1、梅的起源与发展

梅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花果。根据各地的考古发掘显示.多处遗址和墓葬中有出土的梅核,我国梅花专家陈俊愉先生和考古专家陈志达先生发现在《崧泽一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中的“崧泽遗址与古代种籽鉴定初步意见”记述着,掘出的地下梅核碎片坚厚,表面有分布均匀的小孔.即是野生型的梅.经测定此梅核碎片距今约5226-5906年。

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西京杂记》载: 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佳树,有朱梅、胭脂梅。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可见约在2000年前,梅以作为园林树木用于城市绿化了。

到了南北朝,艺梅、赏梅、咏梅之风更盛,“梅于是始以花闻天下”(杨万里《和梅诗序》)。且以其“以韵胜,以格高 的高洁品性为中华民族仁人志士所崇尚歌咏。

隋、唐至五代,是艺梅渐盛时期。唐代名臣宋景作《梅花赋》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等赞语而李白、杜甫、柳宗元、自居易等,也有咏梅名诗。

宋、元年问,是我国古代艺梅的兴盛时期。除梅花诗词外,梅画、梅书也纷纷问世。宋代梅诗特多,梅词也多佳作 名家如北宋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鹤.号称“梅妻鹤子”其《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至今广为流传。元代有个爱梅、咏梅、画梅成癖的王冕,别号“梅花屋主”,在九里山植梅千株。其《墨梅》诗画,皆远近闻名 诗云:“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实际上是以梅花精神暗喻自己的名节。

明、清时期,艺梅规模与水平进一步发展,品种也不断增多。明工象晋的《群芳谱》记载梅花品种1 9个,并分成白梅、红梅、异品3大类。咏梅、画梅之风有增无减。

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赏梅咏梅的同时将梅花精神进一步升华。l950年12月,陈毅元帅一首《冬夜杂咏·红梅》“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从正面点出了梅的刚正与顽强。伟人毛泽东以他浪漫的气质和丰富的想象挥就而成的《咏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更是把梅花高洁励人的品格推向极至。这是用梅花精神来比拟中国革命者不畏险阻、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国魂。

2、梅花的应用

2.1观赏价值

梅花的观赏价值极高,其树姿苍劲,花色清丽,风韵洒脱,暗香沁人,尤其当满树梅花,迎春开放时,即有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占天下春”的壮观景象,又给游人以“踏雪寻梅”的意趣享受。在园林中,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之处,均可自然配植。最好用苍翠的常绿树种或深色建筑物为背景,方可格外衬托出梅花冰清玉洁之美。可与松、竹相搭配,构成一幅相得益彰、互为补益的 岁寒三友”图,也是一组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还可栽成专类园形式:梅园、梅岭、梅山、梅溪、梅径、梅坞、梅峰等,在花开时,能形成“香雪海”的美景,更使游人心旷神怡。梅花也可作切花,或用于盆栽、盆景。

2.2其 他

梅木坚韧而富弹性,是理想的手杖、算盘珠和雕刻等细木工用材。梅树的根可制作书架和根雕,梅核可用作制活性炭的原料。梅酸还可作为媒染剂,以之染布,久不褪色。我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很多中国名花早已蜚声国外,而花虽小,但香韵隽永的梅花却未受重视。现在,经过十多年来全国各界的努力,中华梅花的春天即将来临 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梅花事业春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马库斯·坎利夫等.The I iterature of the U.S[M].北京:美国大使馆文化处,1985

[3]张伯香.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A.T.鲁宾斯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 997.

篇2:梅与中国文化

在呼啸的寒风中,他独自一人来到这世界,沉睡许久的她便惊奇的窥视一切。突然,一位远途跋涉者出现在她眼前,他疲惫的眼神遮掩不了那双凝聚神宇的眼睛,它仍然是魁力十足呀!被一双这样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嫣然一笑。她知道,也许有点失态了。

依然记得那一抹为他人坚强而勇敢绽放的红晕。

她是雪的女儿,雪因她而骄傲。因为有了母亲的给予,往往会有伟大的奇迹出现在这雪茫中。

风寒中的慕名者,只为一睹她的风姿便踏上遥远而艰苦的路途。世俗的追求挣扎在艰难的沼泽中,唯有恒心者可以到达梦想的颠峰——亲近于她。而她崇拜是文人雅士,也只有他们能赏出她高贵的气质,作出使她流芳百世的佳作。

沉沦的人总会被追捧与赞赏迷惑双眼,终归在腐烂中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慢慢消失。她原意做最后一个死者,把所有的怨恨融在山顶的一角,不知何时,母亲打断了她的思绪,把吻轻轻落在她傲红的唇上。她微微抿起小嘴,母亲的清泪都被她坚毅的擦去。因为在世人眼中,她永远是骄傲的宠儿,没有谁体会到隐藏在她背后的艰难。如果人生是一道选择题,她可以任意的去选择一种属于自己的满意答案。

但她不能!

只因雪给了她生命的一切,既使到最后,零落成泥,只剩一缕清幽的残魂,也要对自己做出的决择坚定不移。

在无数埋藏的年代后,人们依然记得一朵梅的故事。那段如涓涓流水般一次次冲进人们的回忆,偶尔会泛起层层涟漪,始终被封印在那座冰山上,变成凄美的神话。

不知又过了多长的时间,那片原本已经没有一丝活力的雪山,又钻出一颗颗绿油油的小脑袋,那是雪梅留给雪山最宝贵的财富。

篇3:梅与中国文化

文化,是多元的。1982年,世界文化大会在《总报告》和《宣言》中,对文化含义做了如此描述:“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特点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理智的和感情的特征的完整复合体。文化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而且包括生活方式、基本人权、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这个定义好大,文化的内涵也浩如烟海,人们文化生活的形式也是林林总总,我只能从大众们最关注的几个方面拾取一两星儿碎片来做一番浅显的分析。

一、中国历朝历代大事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当代涌现出了阎崇年、金正昆、刘心武、马瑞芳、易中天、纪连海、于丹等颇受观众欢迎的客座讲师,在传播古代优秀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百家讲坛”的倍受欢迎,我们欣慰的看到中国民众对自己的家园文化、祖宗文化的欢迎和渴求。中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只不过是童生们、秀才们、举子们、进士们寻求进身之阶的敲门砖,或者是文人雅士的消闲品,从未得到过真正的普及。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统治理念的影响,”此曲只能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而今却能通过家家都有的电视而“飞入平常百姓家”,这不能不令我们欣喜、感动。虽然有些地方还有待改进,但是瑕不掩瑜,功德无量!教育的缺乏,对古代传统文化整合的缺乏,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备受冷落,从而使得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缺乏了解和认识。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的儒学研究者到北大讲学,许多青年学子一脸愕然,不知道自己的文化还有这样的魅力。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在改革开放打开的大门里,我们有些迷失了自我!

二、赵本山、小沈阳现象

公平而论,赵本山老师在二人转、小品等形式上的文艺革新和创造确实是对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大贡献。然而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不差钱》令赵老师的弟子——小沈阳,立刻红遍大江南北,从此,电视的屏幕里到处蹦跶着一个不男不女、娘娘腔十足的奇怪身影。小沈阳怀揣着东北方言的词典,抖着从北方农村犄角旮旯里掏动来的五颜六色荤素杂陈的“包袱儿”,唱着、嚎着、说着、扭着、女人着……如果说赵老师的节目已经接近了从大雅到大俗的底线,那么小沈阳等弟子们的出现就将赵本山的文化拉向了式微。取乎上,得乎中;而取乎中,就只能得乎下了。作为一个农村孩子,为了生计,为了赚点钱儿,本也无可厚非。可是电视台的导演们也跟着媚俗下去,这不能不使我们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小沈阳误导了众多的观众,还是众多的观众造就了风魔的小沈阳?在大家的掌声和笑语中,小沈阳欢乐着、收获着,如果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那么在数着钞票的同时,他肯定也在痛苦着、扭曲着、焦灼着。如果他只是一个跑江湖的艺人,他大可以说,以后爱有人喜欢不喜欢,反正我的钱挣够了,一个农村娃子,到了这个份儿,就叫做成功。

毋庸讳言,是观众的素质给了小沈阳生存的土壤。中国文化的使命是要引领人们前进,而不是迎合大众。这样下去,恐怕我们失去的不但是前进的方向,最起码的还有阳刚!

三、电视剧中“演员形象恣意张扬”现象

同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一些令人颇感焦虑的“暗流”,那就是——电视剧中的“演员个性恣意张扬”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里活跃着新新人类;(2)科幻题材的电视剧里充斥着无所不能的超人硬汉;(3)名著改编剧越来越滑稽搞笑、小丑横行;(4)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城市化、山寨化;(5)都市言情剧与青春浪漫剧越来越不食人间烟火,爱情代替了人世间的一切。可以说,中国的电视剧演员们正在无视历史与现实,恣意张扬自己的个性,与自己演绎的角色越来越“隔阂”,这实际是演员们演艺水准的整体下降。究其原因无外乎对古代文化的无知、对当今社会的不理解和文化素质修养的缺乏,从而使耗费资财而拍出的电视剧成了一个个丧失了思想力的怪胎。难怪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作家梁晓声感叹:“我们现在每天能在电视里看到多少现实题材的电视剧?电影院里,又有多少稍微有点人文含量的国产电视剧在放映?如果说影视文化可以组成一个国家发展的影像史,那么我们共和国60年的历史,早已被切割得七零八碎了。”“丧失了思想力的文化,根本不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文化力量。悲哀的文化不能树立起充满自信的民族精神和阳光坦荡的民族灵魂。”

通过以上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文化现象,我们尽可管窥到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令人颇感隐忧的现状:那就在是中国文化繁荣、泛滥的表面之下,实际上存在着审美标准降低乃至缺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崇高精神的消解,存在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渐渐失落,存在着众多有良知的国人对掌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浓浓渴望。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生命之源、动力之源。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缺乏国学大师的时代,我们急需许许多多象南怀瑾、季羡林一样的国学大师,来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厚重文化进行研究、探讨、整合,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宝贵文化整理出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一个易于民众学习、体会、理解、记忆的全新的知识体系,将自然、和谐、智慧、豁达的中华文化以其真正的精神风貌展现给国人,展现给世界。

篇4:冬梅与雪花诗歌

洁白雪花漫天飞舞,

优雅的身姿在摆动,

晶莹剔透的身躯,

棱角分明的线条,

格外的漂亮——

雪花你不惧寒冷的个性,

愿与岁寒三友结成——

莫逆之交。

寒冷的冬天,

唯有不老的青松矗立群山峻岭上,

身披霜雪笑撒环宇中——

白雪中亭亭玉立着刚柔相济的竹——

刚劲挺拔笑傲把乾坤秀——

冰清玉洁多彩的梅花,

狂风暴雪中展露芳容,

白色王国里亮出点点红——

寒冬腊月的梅花啊——

点燃起人们渴望春天的激情,

期盼着新春早日降临。

雪花轻轻的.洒落,

悄无声息如棉絮。

洁白无瑕令人赞美不停,

因为雪花你来自天堂中。

雪花啊——

你不辞漫长的旅行,

用自己绵柔的身躯,

抚摸着苍茫大地,

亲吻着朵朵待放花蕊,

触摸着万顷挺拔的竹林,

装饰着神州大地伫立的劲松。

银装素裹大地,

鲜艳夺目的梅花,

绿意盎然的竹林,

还有墨绿的苍松翠柏,

呼唤着生命的活力,

黑色沃土蕴含着无数生命的种子,

期待淋漓酣畅雨雪来滋润。

雪花啊雪花——

你顽强不屈,

几经升腾沉浮,

再次回到母亲的怀抱里。

皑皑白雪,

艳丽的梅花,

相互映衬,

篇5:窦桂梅与主题教学

(一)探索阶段

审视才能前瞻。为破解教学内容碎片化困境,采用亲身实践的方法。从1994年开始探索“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结合一个班,从一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的六年实践研究,提出“三个超越”的理念。即“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张翼健鼓励说:“窦桂梅的实践理念是超前的,是在着眼于人的发展”。

(二)形成阶段

承前才能启后。9月她又带新一年级,跟随课改脚步,结合课标,借鉴西方课程统整理论,尝试将教材中单篇课文碎片化的教学内容,以主题加以统整,并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20,执教《朋友》《再见了,亲人》,以“友情”“伟大的友谊”为主题,一篇带多篇,牵主题一发,带动听说读写全身。在“窦桂梅专业成长思想”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主题教学,《人民教育》专题报道。霍懋征高度评价:“主题教学是一种创新模式,让教学内容集约化,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

-,继续以课例推动。从文本中提取主题,以主题优化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如教学《秋天的怀念》,从中提取“好好儿活”,群文共读《我与地坛》《合欢树》等,引发学生对“珍惜生命”的深思,促进精神发展。而后加强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研究,如《游园不值》由“不值”,对比《雪夜访戴不遇》的“不遇”,体味“不遇中有遇”的主题。

-,开始实践不同文体的课例。经典诵读,如《村居》在古典诗词的吟诵涵咏中体味“居安思危”主题,带动相同主题诗词诵读;整本书阅读,如由《三打白骨精》导读《西游记》,《丑小鸭》导读《安徒生童话》等。把阅读课纳入课程体系,实现了“课外阅读课内化,课内阅读教学化”。

又一个六年多的实践研究,丰富了主题内涵,初步形成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模型。在扬州“主题教学研讨会”上,成尚荣等专家评价:“主题教学因其独特的主题内涵,已经从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发展为教学思想”。

利用主题教学中的整合思维,打破学科分立,实现学科有机融合。执教多学科整合课《皇帝的新装》、《大脚丫跳芭蕾》,钟秉林、谢维和、朱小蔓等专家肯定,以此推动学校课程整合,构建“1+X课程”育人模式。

又一个六年多的实践研究,重建了课堂形态,形成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位一体的主题教学系统,很好地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的问题。以主题整合,优化各学科学习内容、方法及路径,儿童在学科内、跨学科整合中,学有兴趣,学有方法,学有创新。

(三)深化阶段

系统才能科学。如何让思想烛照现实,更好提升儿童语文综合素养和核心价值观。运用主题教学思想,借鉴多种理论系统构建,完善教学体系。

依据课标,主题统领。把年曾提炼出的“三个一”的校本目标,进一步细化完善,前后十余年,出版了12册《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以下称《目标手册》)。

篇6:梅与雪的爱情爱情诗歌

飞舞,飞舞

飘然,飘然

冬天的情话

任凭天地酝酿

怡然自在

玉韵清弦

不会久留云天

雪要追寻自己的爱情

谁又是它燕然向往的情人

冰封,蕾突

雪至,花开

这样的期待

情的真谛

爱的承渃

梅己经有久往的情人

相约就在冬季

雪感谢有如此多情的情人

雪梅喜欢枝头红白萦绕

互悦尽显亲昵

雪喜欢梅的傲骨纯情

梅为雪独秀清姿雅性

梅是雪忠实的情人

这样的情人让雪不在孤单

与情人相拥虽短爱却永恒

梅在雪滋润下不畏冷寒

梅是雪岁岁期待的佳丽

双双拥有着最美的爱情

风悄悄为情侣独奏最动听的歌声

情人对雪说真心爱你

雪知道情人对他无比的.忠诚

情人永远在冬季期待雪的到来

情人愿做雪永远的新人

情人不争春来弄俏

只在雪离去的时候

流泪告诉情人

记住我们的爱情

然后封闭了自己的心灵

梅雪的爱情并非凄凉

只要是冬季

双双就会为爱

篇7: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从殷周时期的“囿”起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了来自博大的华夏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中国园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乘物以游心”的方式,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它将建筑、山水、诗歌、绘画、雕刻等多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以其悠远的意境,使人的心灵与自然相忘相化。它融合了时间空间因素,让人在“咫尺之内,觉万里之遥”。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1 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儒学形成于殷周时期,自汉武帝接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中华古代文化的正统。儒家“仁义”“中庸”等思想都被中国园林吸取,对它造成了深厚的影响。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曾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孟之道认为,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有自然属性,亲和自然的本能。大自然所显现的高大雄伟的山和坦荡磊落的水,与人的品格相似,引导人们通过对山水的真切体验,把山水比作一种精神,去反思“仁”“智”这类社会品格的意蕴。他这句话虽然没有直接言及园林,但是自此“君子比德”成为了一种自然山水审美思想,为后世园林进行了文化奠基,架构了中国古代园林沿着自然山水空间美学方向前进,发展和升华的方向。

以后的造园者,常常寓情于景,赋予景物品格精神,从而创造出意境深远的园林景观,给游人以无限的联想和独特的体会。关于这点,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更是在他的著作《园冶》中指出:造园应做到富于诗情画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在士大夫的私家园林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苏州园林就擅长将“君子比德”与植物造景结合起来,通过将植物拟人化,着重于把握自然美所具有的人的精神的意义。松、竹、梅、玉兰、山茶、紫薇、芍药、牡丹、睡莲、荷花等,这些植物因不同的自然形态特点,具有各自的“比德”意义,代表了不同的性格和品德,松的坚贞不屈,竹的高风亮节,梅的清新雅致,兰的幽谷飘逸,荷的洁身自好,牡丹的富丽尊贵,还有水仙的冰肌玉骨等等,流连其中欣赏的不只这些树木花草的形象美,同时体验着它们所代表的精神层次的意义,将实景化为应景,形象化为象征,构筑了园林形象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世界,以使园林景观景中有情,情中生景,充满丰富的内涵。

另外,儒家经典之一《周易》中提出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即宇宙客观世界本是一个整体,可以被无限分割成阴阳互补的小宇宙的思想,也被广泛地运用到了造园中。有关这点,柳宗元曾精辟的指出:“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 也就是说,人们在游观景物时,不外乎开朗宏伟的景观与幽雅深邃的景观两大类。而这两大类景观的互相交替,则更能激发人们游览的兴致。因而在构景时人们力求阴阳两面的均衡,例如通过山与水,宏大与幽邃,人工构筑与自然天成等的均衡来造就美。还有人将造园的五大要素山水树石建筑与阴阳五行结合,描绘了五行相生相胜图,以运用到造园中去。

这种对比与均衡相互结合运用的手法,在艺术上成就颇高,以严谨布局、丰富景观见长的留园中便显得尤为突出。园子入口以虚实变幻、收放自如、明暗交替的手法,形成曲折巧妙的空间序列,引人步步深入,具有欲扬先抑的作用,有意识地使游人的视角受到极大的压缩和极度收敛,在走道两侧忽左忽右地出现几次收与放的对比,引发游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叹。先是幽蔽的曲廊,进入“古木交柯”渐觉明朗,并与“华步小筑”空间相互渗透。北面透过6个图案各异的漏窗,使曲廊与园中山池隔而不断,园内景色可窥一斑。 绕出“绿荫”则豁然开朗,山池亭榭尽现眼前,通过对比达到最佳境界。

在建筑构造上综合运用了江南造园艺术,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对比,组合景观、高低布置恰到好处。营造了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有致、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建筑与园境相映成趣。

2 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道家学说由老子创于春秋,土生土长在中国。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源,先于天地,是万物的起源。而道生成万物的方式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同时他又提出“大地以自然为用,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道虽是宇宙本源,但本身无为,而听任于自然。道家这种“道法自然”的观点成为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哲学文化基础,历代文人公侯由此而建立的自然之本源的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园林上它表现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使园林中的“山水”这一自然因素得以更巩固地发展,为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形成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当美国著名的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在得到一本英译本的《老子》之后,如获至宝,将它作为建筑思想的哲学依据。由此,道家思想对园林乃至建筑的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后来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庄子认为,人应该抛开人世间的枝枝蔓蔓超脱于世俗之上,从而回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逍遥游》中他甚至表达了一种与万物同游,驰骋于自然天地的无己的精神境界。这种浑然忘俗,尽显逍遥本色的道家神仙思想渗透在园林的方方面面。从秦汉开始,帝王相信道教神学创造的超脱世俗的彼岸生活,即逍遥自在,长生不老的神仙境界。由此,以自然仙境为造园题材的园林应运而生。

自秦始皇开始在宫苑大兴土木,开凿太液池,池中筑方丈、蓬莱、瀛洲三岛,模仿所谓的东海仙山。此后帝王纷纷效仿“一池三山”之法,一方面以表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王之尊;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欲求长生不老等造园思想。清代的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我们都还可以看到“一池三山”的传统造园模式。甚至一些私家园林,都袭用了这一法式。

3 佛教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魏晋时期,印度佛教在中国盛行,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相互结合渗透,成为了与儒、道并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成之一,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古典园林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受到它的影响。

佛学注重内心的体验,它的观点认为:“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意思说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这种理论打破了有限的中国自然山水园林在空间上的局限性,为山水审美提供了无限遐想的可能。中国古典造园中广泛应用的“以小见大”的手法便是从这里而来的。即或以咫尺之地,营造给人“万里之遥”的非凡体验;或立意于微小平淡,但给人的启发与遐想无限。在园林占地相对有限,园林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景观营造中常运用写意的手法,借助于联想,来拓展景物的想象空间。

而同时,佛教追求平静安详的精神境界,园林为园主依托佛教,反思人生提供了场所,解决了静谧超脱的人生境界与现实的矛盾,在园林中,佛教信仰者既解放了思想,又达到了皈依佛教的目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寺庙园林应运而生。它首先出现在远离城市的山野地带,后也逐渐转向城市。由于受到佛学经典的影响,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植物造景特色。在植物的配置选择时,逐渐形成了约定成俗的植物种类,对榕树,菩提树,无忧树等一些具有佛教意义的树种表现出了特别的偏好。栽植多采用孤植、从植、群植或片植的方式,营造出了体现不同意境的寺庙景观,既体现了统一的寺庙园林风格,同时又各具特色。关于寺庙园林,曾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寺庙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广泛以及别有意韵。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杭州灵隐寺,苏州灵岩寺等众多杰出的寺庙园林作品。

4 结语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园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这片肥沃厚土上,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升华,最终成为自然情趣与文化精神相融合的产物。而在人们日益注重精神文明和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当下,请允许我大胆的断言,积淀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将为现代园林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在创建现代和谐的人居环境中必定还会大有作为,放射异彩。

作为一个园林专业的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汲取提炼,把继承和发扬结合起来,从而丰富自己的设计思想与理念,提高自己的园林审美,丰满自己的创作。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金鸣娟.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农大出版社,2006.

[3]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4]王铎.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5]蓝先琳.中国古典园林大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篇8:梅与雪的爱情爱情诗歌

冬天的情话

任凭天地酝酿

怡然自在玉韵清弦

不会久留云天

雪要追寻自己的爱情

谁又是它燕然向往的情人

冰封,蕾突

雪至,花开

这样的期待

情的真谛

爱的承渃

梅己经有久往的情人

相约就在冬季

雪感谢有如此多情的情人

雪梅喜欢枝头红白萦绕

互悦尽显亲昵

雪喜欢梅的傲骨纯情

梅为雪独秀清姿雅性

梅是雪忠实的情人

这样的情人让雪不在孤单

与情人相拥虽短爱却永恒

梅在雪滋润下不畏冷寒

梅是雪岁岁期待的佳丽

双双拥有着最美的爱情

风悄悄为情侣独奏最动听的歌声

情人对雪说真心爱你

雪知道情人对他无比的忠诚

情人永远在冬季期待雪的到来

情人愿做雪永远的新人

情人不争春来弄俏

只在雪离去的时候

流泪告诉情人

记住我们的爱情

然后封闭了自己的心灵

梅雪的爱情并非凄凉

只要是冬季

双双就会为爱

篇9: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

六二班 王娜娜

窦老师在文章中谈道:“主题教学有一个基本操作框架,即:话题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链接生活——升华自我。”这是一个开放的框架。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都是按主题设单元,应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和策略,让学生“入境”,所谓“入境始与新”,再通过对重点文本的揣摩、领悟、反思、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窦老师称之为“典范方为范”。

如在《朋友》系列文章的学习中,以“朋友”为主题探讨“真正的友情”;在《珠珠鸟》的学习中,以“信赖”为主题探讨“人与动物的真正信赖”;在《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中,以“毁灭”为主题探讨“毁灭与不灭、该灭与不该灭”;由《秋天的怀念》思考“好好儿活”,由《晏子使楚》认识“尊重与自尊”,由《游园不值》引发对“遇与不遇”的思辨。

窦老师上《游园不值》这一课时,通过让学生们背诵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引入,由说诗引出“推敲”二字,由“推敲”又引出了贾岛的古诗《题李凝幽居》及《寻隐者不遇>,引导学生模拟古人的方式唱读古诗,激起了学生浓郁的学诗兴趣,至此老师才引出课题《游园不值》,在欣赏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老师又展示陆游的诗<马上作>和<临安春雨出霁>,让学生把陆游的诗和叶绍翁进行对比,进行赏析,最后在揭示诗人叶绍翁游园时“不遇中有遇时”,又引出并出示了<世说新语>中的名篇<雪夜访戴>的典故.整节课师生都融入在了推敲名言佳句的大语境之中,并且老师把诗配上学生熟悉的乐谱让学生唱出来,把教材之外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使之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真正体现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

窦桂梅《再见了亲人》主题教学思路:

一、引入——理解亲人的含义。

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亲”字,从“亲”字形开始引导讨论——血缘关系,讨论血缘亲人的爱;接下来引导讨论不是亲人也叫亲人的人——非典英雄等,体会给予了我们爱的人也可以叫亲人;转而快越了国界,出示了“战争期间受难的人们”,认识到他们也需要爱,跨国界也有亲人,为引出课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深入——学《再见了亲人》

课件出示抗美援朝期间的情景——《英雄儿女》,介绍中国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的壮烈;介绍战争结束后志愿军战士帮助朝鲜人们重建家园,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八年中建立的深厚感情。接下来学习课文。学生自主读书,讨论对三个故事的理解,在理解了语言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体会“亲人”之情——爱。

三、延伸——学《我的老师》

学完了《再见了,亲人》,为学生介绍了魏巍的另一篇文章《我的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讨论,体会教师的爱,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对老师的爱的认识,从而加深体验。

四、结束

在结束时候,窦老师向学生推荐了《爱的教育》《马燕日记》、《我们仨》的书籍;《鸟奴》、《红奶羊》、《一只猎雕的遭遇》、《独耳大鹿》、《雁王》、《消失的野犬》等动物小说。旨在把爱的体验引向整个世界。

篇10:《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笔记

窦老师的对教育事业的挚诚,对学生的真心的爱让我感动,那成熟富有魅力的人格使我久久不能平静。从教已有13个年头了,春华秋实,我也曾时时为单调枯燥的循环往复而牢骚满腹,近段我无时无刻不被窦老师对教育事业那份赤诚所感动,对她自我超越那份认真所震撼,对她对读书的痴迷和狂热而思索。芳香四溢的她使我即将熄灭的心重新燃起了灿烂的火焰,是她唤醒了沉睡中的我。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是窦老师富有创意的理念。以往我们的语文学习,我们教师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生阅读、学习。窦老师带领学生扩大篇章的积累。选择了300多首古典现代诗词,200多条古今格言,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个典故,1000多条成语,等等,让学生背诵。这样做,想抢救儿童记忆的黄金时期。读着窦桂梅的文字,感受着她的思想,体悟着语文教学的魅力,我的内心在忍受着痛苦的煎熬,一种对自己深深的自责缠绕着我。联想自己我做了些什么,三年了我让学生只背了40多首古诗,《三字经》背了一半,《论语》只背了一章,培养学生读书兴趣从今年上半年才开始,学生只读了三本书,与之相比,我做的与窦老师相差甚远。从这一学期开始,我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们博览群书,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做好积累。

可见超越教材,就是让我们带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积累知识。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

超越课堂不仅仅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还要触及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才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顾这四年的语文教学(以前教数学),我忽略了在书本中感悟语文,感悟人生。我死板硬套教参,学生体会不了的我让他背下来,从不考虑学生的悟,读了这本书,让我豁然开朗,我知道了以后我的教学方向,我以后不在枯燥乏味地分析讲解,取而代之的是我要让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心灵碰撞,让学生感悟到作品的思想,感悟到作品的语言以及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东西都是他们自己感悟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他们的,更不是教师“交”给他们的。

在激动、冲动、迷茫中读完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我知道了主题教学就是在教一篇课文的时候,不仅仅要找到“这片树叶,还要找到这片树叶所在的枝条及大树,这还不够,还得去寻找这棵大树所在的森林”,这样的教学才会避免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才会使教与学有效。这就意味着教师得有渊博的知识,阅读广泛,我很佩服窦老师,她的成功与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几年来,她的阅读量达300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写下了10万字的教后感,听了校内外1000多节课……我们能做到吗?所以很多人听过窦老师的课以后感叹,好,但学不来!我也有同感,虽然窦老师的主题教学我运用不好,但我有信心,我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我超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我在窦老师的课堂主题——温度·广度·深度中遨游,聆听《再见了,亲人》、《圆明园的毁灭》、《游园不值》、《晏子使楚》、《秋天的怀念》、《珍珠鸟》切实感受到了窦老师的“三情共振”——课始激情情始终、课中悟情情更浓、课中喑情情未了,这就是窦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如吹皱一池春水,流动起来,活泼起来,以执着激发执着,点燃心灵圣火,拨动课堂的琴弦。这本书我读了三遍,也拨动了我的脑弦。我在深思我们今天的课堂。近段风越刮越猛,三勤四环节还未散尽,高效课堂又猛吹进来。在高村、城关聆听了两节高效课堂,对它的模式大致有了了解,高效课堂推进“九步”程序

“明确课堂主体(学生)”→“围绕导学案自学(独学)”→“自我发现问题(试用双色笔标出自己的学习困惑)”→“自主解决问题(对学、群学)”→“展示解决方案(组内展示与全班展示结合)”→“学生归纳提升(师生生成)”→“教师评价反馈(对子互评检测)”→学生整理学案(对残缺知识修补)→课后分层训练(画知识树或者完成计时训练)。它的内涵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从“知识”到“生命”,课堂立意的变化带动课堂价值追求的“质变”。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灵的跑马场。这样的课堂有力地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我很欣赏,但我也有困惑。

困惑一:他们在展示时一般都用小黑板,而我们这里运用的是多媒体,怎样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呢?学生展示时就不能局限于小黑板,可以从网上查资料,或者准备的资料用U盘拷贝,这些简单的知识老师应教会学生,这样汇报的形式多种多样。

困惑二: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怎样才能有机的结合?比如窦老师在教《再见了,亲人》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你这位朝鲜妈妈忘怀?不,永远不会!……”如果是高效课堂,我认为会这样教:对抗赛看哪组读得好,情味太淡了,学生很难进入情境,我们看窦老师的课堂,窦老师既引导也示范,“求——请求——恳求——哀求——无奈下的命令”,学生的领会逐步深入,情感渐趋投入,在反复地朗读中,“心入于境,情会于物”。置身课堂的情境,学生情动自发,在这老师的点拨,设置情境多么重要,但是换成高效课堂这样的情好像就会冲淡很多。再比如为了志愿军,大娘(;为了志愿军,大嫂( );为了志愿军,小金花( )。老师层层点拨,然后练习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抽象概括程度逐步提高,语言与思维获得同步发展。明明是训练,可是,学生丝毫不觉得是在做练习他们是在“讲亲人”啊!那么高效课堂没有了老师的一步步引导,明显就是在做练习,学生还有情吗?这只是我个人观点,也许因为我还没有能灵活运用高效课堂吧。

篇11:梅与中国文化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性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国9000余年的音乐发展史上, 由各民族共同创造, 流传至今的音乐形式。她主要包括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 其中, 文人音乐最具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实质与文化特点。

文人音乐是文人大量参与创作、加工、甚至表演的音乐形式。古琴音乐、词调音乐、昆曲等戏曲音乐都属于文人音乐。它与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诗词等共同构成中国独特的文人文化。

在文人音乐中, 琴乐发展时间最长, 从未中断。

古琴音乐:古琴音乐追求超尘脱俗的意境, 天人合一的哲思。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泛音主题“清、幽、淡、远”的文人色彩, 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 成为古人修身养性, 塑造人格的最佳手段;流传至今的琴曲中, 有结构宏大的《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 有短小精致的《酒狂》《关山月》等, 还有感情浓郁的琴歌《古怨》《苏武思君》《阳关三叠》等。赏琴乐如聆天籁, 音起之处, 惊起漫天飞, 声至之地, 顿时江山如画;手方动雨云翻彼, 琴未响草木曦声;恢弘时似千军破城, 幽寂处如秋月入湖;容如暖阳普照, 哀似西风黄花;怒如雷霆震动, 悦似歌舞升平。

词调音乐:中国古代诗词基于声调语言, 顿挫抑扬, 起伏有致, 不但具有突出的的节律美感, 而且体现出优美的旋律线条。因而, 词调音乐是词与曲高度结合的音乐形式, 她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形式, 是艺术性极高的传统文化成果。如姜夔的自度曲谱《杏花天影》《扬州慢》等, 其形态已经十分成熟, 千年之前的中国南宋时期, 词曲相结合的音乐创作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

戏曲音乐:同样, 中国戏曲音乐从宋元杂剧以后, 文人大量参与其中, 形成了其写意性、程式化等文化特征。这些特征明显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绘画、书法、诗词格律等艺术的共同文化特点。所谓写意性, 即非写实性, 是指不追求形象的真实性, 而注重形象的概括性、类型性, 通过形象的“意似”和神韵揭示其本质特征。写意性是中国传统艺术共同性, 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程式化, 是指高度概括的、高度成熟的、具有稳定性的、符合形式美规律的规范。它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规范, 所以, 很多从事中国传统艺术的人被其束缚, 程式化成为教条, 艺术成为形而上。而又有一些人能做到“移步不换形”, 跳出约束, 将规范继承并实现突破, 成为大师。

所以, 文人音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高度提炼的艺术, 是“高文化”, 更是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当我们把中国文人音乐不是作为技能而是作为文化现象来审视时, 文人音乐不仅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传统, 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传统音乐以它独特的精神内涵与丰富的艺术特性融入、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其他各个部类, 以其强大的功能性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绘画、诗词、建筑等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征。与此同时, 中国传统舞蹈、绘画、诗词、甚至建筑等传统文化形式几乎都具备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 比如:韵律感、线条感、节奏感等。

韵律感: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形式都讲究韵。韵, 可以理解为神, 她是中国传统艺术美感之所在。而韵律感, 则是体现艺术作品或创作中动静结合的追求传神之审美感受。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诗词, 甚至是中国传统建筑, 都会讲究动与静、远与近、有与无等的对比, 这种对比, 就像音乐表现手段中节奏之长与短的关系, 其目的即是追求神韵。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感主要以节奏和旋律的变化等手段为主, 但是, 在书法艺术中, 其韵律表现在章法、间架及运笔等方面;在中国绘画中, 其韵律感主要体现在线条、色彩等方面。诗词艺术本身从其一产生就和音乐紧密结合, 大都可以入乐的, 其格律的韵律感是最突出的, 反倒是现代朗诵诗词的方式反倒是中国古典诗词韵律感的缺失!

线条感:传统音乐的线条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优美的中国音调是无与伦比的。旋律线条的起伏、对比或是重复、模仿, 都给人以无尽美感和愉悦。中国书法和绘画中, 线条是最常用的基本手段之一。不管是大师的作品, 还是初学者的临摹, 都能体现出线条对于书法、绘画的重要性。线条之于书、画, 丝毫不亚于旋律之于音乐, 它们都通过线条来叙事、抒情, 都通过线条传神、达韵。中国传统的建筑的回廊、曲桥、飞檐等造型, 也运用了类似于音乐旋律线条的表现手法。

节奏感:节奏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中, 是最主要的, 它可以脱离旋律单独成乐。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丰富多彩, 变化万千。而节奏感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体现也同样是精彩纷呈。书法艺术中, 体现在轻重、徐疾、虚实等方面;绘画方面, 体现在构图、色彩、造型等各方面, 皴、擦、点、染等在画面中形成丰富的节奏美感。

另外, 音乐的其他特点如:结构工整、讲究对称, 对比求异等, 在很多传统文化形式中, 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 出神入化。

综上所述,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文化是音乐所承载的对象, 二者是相互依存, 不可割裂的关系。中国传统音乐从其一产生, 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 音乐现象就是文化现象, 审视音乐现象也必须用文化的的眼光。

从某种角度讲,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就象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 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底蕴与特殊的精神内涵才造就了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反之, 传统音乐给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使之更具有音乐的线条、音乐的精神与音乐的内涵。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技巧性的、技能式的艺术形式, 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当作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用审视欣赏的眼光透彻把握它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1]

参考文献

上一篇:梁宝寺二号井节能减排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成都中小学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