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起源发展

2024-04-16

中医药起源发展(通用6篇)

篇1:中医药起源发展

中医按摩的起源发展过程

一、按摩术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中,原始人在与野兽博斗中或劳动中,必定有一些外伤,导致发 生疼痛,原始人自然地用手去抚摸,逐步收到效果。人类本能地重复应用一些能 够祛病的抚摸手法,经过时间的延续,这些手法得到发展和积累。约在几千年前,我国祖先为按摩术奠定了基础,并逐步形成我国的按摩术。战国时期,我国最早 的医书《黄帝内经》对按摩术有所记载。其中《素问异法方宜记》指出:“中 央者,其地平以温,…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 从中央出也。”这说明当时我国已有推拿按摩术,起源地在黄河流域,那时称按 摩为按跷,由于操作简单,所以,很快在我国各个时期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按摩术的形成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文化不发达,所以一些抚摸的手法,形成了 早期医疗的雏形。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以及奴隶社会的形成,在当时医事管理 方面,按摩术已成为一科。夏商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医事有所发展,出现了中 药,此时,按摩术与中药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医疗方法。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 众多学派医学思想,并对按摩治疗疾病有所记载。《韩非子》 如、《老子》、《墨子》、《史记扁鹊传》等对按摩术都有记述,并且形成了一些手法。秦汉时期,中国 成为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祖国医学逐步形成体系,推拿按摩也随医学发展而形 成独立体系,出现了第一部按摩专着《黄帝歧伯按摩经》,它和《黄帝内经》《华、佗别传》等着作记述了十几种按摩手法。

三、按摩术的发展 经过漫长的岁月,按摩术在我国逐步得到了发展。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强 盛时期,按摩术也已发展到鼎盛阶段,按摩手法有了大的发展,并且推出小儿按 摩的新方法,在医事制度中,按摩术有专门编制,如隋时太医署没有按摩博士 2 人;唐代继承了这种制度,《唐六典》记载太医署有按摩工 56 人和按摩生 115 人:宋朝医学着作《圣济总录》有独立篇对按摩进行记载,这说明推拿按摩比以 前有了新的发展。明清时期,随着按摩术的发展,保健按摩也取得了进展。新中 国成立以后,许多省、市医院设立了按摩科,全国各地举办按摩培训班,并有按 摩专门培训基地。目前整理出按摩手法上百种,不但治骨科病、各种内科病,也 用于保健强身,在饭店。浴池等场所纷纷设立保健按摩。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按摩作为一门新兴行业,将会在我国得到发扬光大。按摩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是经过古代劳动人民不断总结和发展

起来 的,将来按摩还会继续发展和推广(作为一名按摩师应对按摩发展史有所了解,以便对前人的经验给予总结、研究和吸取营养。

一、先秦时期 殷商是我国第一个有文字可考证的历史朝代,甲古文字中有“摩面”、“干 沐浴”的自我按摩方法,不但可以治病,还具有保健强身的价值,可以看出,殷 商时期,按摩已作为治病保健的重要手段。在宫廷和民间生活中有不可低估的地 位。当时,按摩主要用于王室成员的治病,同时在宫廷中已出现了专职按摩师,在当时有记载的为数不多的名医师,都是从事按摩的。在先秦时期按摩主要用于 治病和养生保健,同时,还出现了使用及制作按摩工具的记载。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统一而稳定,具备了全面总结提 高的历史条件,中医临床治疗学最重要的原则都在这个时代奠基和构筑。西汉初

期按摩手法已成为名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推拿按摩史上的第一部着作 《黄帝歧伯按摩》 十卷与 《金贵要略》、《伤寒论》 为中医辨证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书、中提到推拿治法条文不多,但在推拿史上的影响却很大。

三、晋唐时期 晋唐时期前后近700 年,在这一时期的 《诸病源候论》 和史称三大方书的 《肘 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集中记载了推拿按摩在这一时期的杰出成就,按摩成为宫廷医学教学的四大科目之一。这一个时期,我国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医学知识与技术随中外交流的扩大,远播海外。

四、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计 400 余年,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医学知识的总结、传 播和普及提供了便利。但按摩术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受到严重阻碍。宋代太医局取消隋唐以来宫廷教育中设置的按摩科。尽管如此,以收集民间单方、验方为主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仍记载了宋代医家在按摩上所取得的成、就。宋元时期按摩虽不及晋唐兴盛,但在养生保健中得以广泛应用,为当时文人 道家所推崇,成为这一时期的显着特点。这时期很重视手法分析。

五、明清时期 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长达 500 多年,发源于先秦的按摩术,经过两 千多年的积累流传,学术分支越来越细。明代,按摩改称为推拿。太医院将按摩 列为医政之一,形成小儿推拿独特体系。清朝,虽然太医院撤消了按摩科,但正 骨推拿、一指弹推拿、保健按摩等都相继取得很大的成绩。

六、民国时期 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国民党政府歧视中医,加之战乱频繁,使按 摩术一落为按摩史上最低潮时期。但也出现一些名医和按摩名着,

女中医马玉书 着《推拿捷径》一书,用歌赋形式将难解的推拿手法编写出来;曹泽普的《按摩 术实用指南》一书重解剖知识和机械力的作用;杨华亭的《华氏按摩术》集古代 秘法和现代西洋之生理、病理、解剖、电磁学等于一体。

七、新中国时期 新中国建立初期,沉没欲绝的按摩术枯木逢春,蓬勃发展。十年**时期,按摩事业又遭到极度破坏,关闭了全国唯一的推拿学校,专业队伍受到严重摧残,学术活动全部停止。改革开放后,按摩业得到很大发展,按摩范围涉及心、脑血 管、神经、内分泌等疑难杂症。在传统按摩手法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来捏脊疗法,推拿麻醉,并运用于临床。70 年代以来许多按摩器械被发明创造出来。由于我 国与国际按摩学术交流很少,国外按摩业只是近30 年来发展得很快,现在全世 界都注视着按摩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许多外国人与学者纷纷来中国学习取 经,相信不久的将来富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按摩术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 的推广和发展。


篇2:中医药起源发展

1、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

逮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

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庶氏掌除毒蛊”;“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薰之”;“壶涿氏掌除水虫”,使水清洁。

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首推春秋战国。

当时的史书对养生的记载已经十分具体,例如《左传》就记载了秦国医和为晋侯治病,指出晋侯之疾是“近女室。

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了房室起居与健康的关系。

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而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又属其中的儒、道两家。

2、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

孔子不但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而且也长于养生之道。

从《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饣壹而饣曷。

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因此“知者乐,仁者寿。”(《颜渊》)。

《论语·李氏》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

至于被后世儒家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从而颇富创见地提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

至于如何才能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带有鲜明儒家色彩的独到方法:其一是“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儒家的所谓道义出发,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其二是“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养“气”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心地要光明坦荡,不能邪念存心。

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后世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流派的鼻祖。

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之所以能够活到160余岁,这首先得力于他本人主观上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

老子一方面是“修道而养寿”的身体力行者,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带有道教色彩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

他所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的思想,既反映了道家的处世哲学,也体现了“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

特别是老子提出的“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十章)更是涉及到了气功养生的具体方法和具体步骤。

老子所倡导的上述锻炼原则,在先秦以降的两千多年气功养生史上,曾经产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与老子相比,庄子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更为具体、深邃。

他不但直接继承了老子“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而且编制了一整套导引、吐纳的养生方法。

《庄子·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土,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在先秦诸子中堪称是最早对气功导引方法的一种具体而形象的描绘。

在庄子开创的诸多养生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大概莫过于“心斋”和“坐忘”二法,可以说它们已经涉及到了我国静功养生学的核心问题。

《庄子·人世间》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坐忘”的概念见于《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战国末年,诸子各家学说出现了相互交融的局面。

产生于这一时期而被后世称为“杂家”的《吕氏春秋》一书,在养生学方面显得更加成熟,养生理论也更加专门化。

概而言之,《吕氏春秋》的养生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节欲。

《吕氏春秋》的作者认为感官欲求乃是人的自然天性,但决不可听任欲望无限膨胀,而必须有所节制。

在作者看来,耳目鼻口等感觉器官都是服务于生命整体的,所以“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贵生》)人们的生活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物也者,所以养性也”(《本性》),决不可放纵物欲,以损害身体健康作为享乐的代价。

骄奢淫佚的生活不仅是道德的堕落,同时也是健康的大敌。

为此,作者在《本生》篇中提出了一条含义深刻的养生格言:“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适度。

提出在精神、饮食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均应调节得当、轻重适度。

人们要想健康长寿,首先在精神上必须保持平静、安详,避免过度刺激,不受“大喜、大怒、大忧、大哀”(《尽数》)等不良情绪的骚扰;其次,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定时定量,正所谓“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同上)对于那些“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的食物,切忌贸然入口;复次,居住环境也要力求做到冷暖、干湿适宜,防止“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的侵袭。

运动。

《吕氏春秋》中首次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蝼”的运动养生观。

《尽数》篇中就明确提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拘为聋,处目则为目蔑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疛,处足则为痿为蹷。

因此要想去病健身,就必须坚持运动,以便达到开塞通窍,使精气血脉畅流不息的养生目的。

篇3:档案的起源与发展

首先, 档案的起源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它涉及档案的性质、种类、发展规律, 同时还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图书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因此, 探讨档案的起源对档案史学理论的研究无疑会起到良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要探讨档案的起源, 我们应该先弄清楚档案的定义。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个人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载体形式的原始记录。这个定义明确地指明了: (1) 档案来源三个方面, 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个人; (2) 档案产生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及人们的日常生产活动中, 反过来这些社会活动又是档案记录的范畴; (3) 档案内容储存在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载体之中, 并通过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载体记录方式表现出来; (4) 档案是一种记录工具, 具有原始的直接的根本属性。

记忆功能是档案一切作用的基点, 档案起源时最基本的作用是满足人们记忆的需要。有些人认为, 在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 人类在漫长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 产生、发展了思维和语言。但语言不能传诸远方和流传后世, 人们为了适应日益频繁的联系和交往, 为了表达一定的概念和弥补记忆力的不足, 客观上要求把记忆、备忘“扩展到人们的大脑之外”, 于是, 逐渐产生了“结绳”, “刻契”等辅助记忆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古代秘鲁人把不同长短和颜色各异的细绳, 用不同的距离和不同形式的结拴在一根主绳上, 绳子的颜色代表不同事物的种类, 结子的位置、距离代表不同的数量, 用以帮助记忆。秘鲁人的这种“结绳”记事方式与我国祖先几无不同。另一种记事方法“刻契”, 即是在树木、竹片、器皿等器物上刻画各种式样的符号、标志以记其事。随着人手的发展和完善以及人的观念形态的进化, 人们产生了将从劳动实践中得来的认识、情感、情绪和思想表达出来的强烈要求, 于是出现了较之“结绳”、“刻契”等更直观的记事方式, 比如壁画、雕刻等, 在我国江苏发现的将军崖摩崖石刻画, 上面刻有人体、兽面、农作物及多种符号, 这些符号反映、记录和表达了人们的生活、情感乃至信仰直接反映了4000多年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面貌。这些原始壁画、雕刻后来一方面演变为绘画, 一方面演变为文字。这些载体方式, 就其性质来说, 虽然不是我们所说的现代意义上的档案, 然而可以认为它们为档案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起到了保存记录、辅助记忆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它包含档案的某种成分, 可以看做是原始形态档案的萌芽。正是由于远古时期原始档案雏形的产生, 才为人类开创了档案的起源。而另有人则认为:原始记录方法如结绳、刻契、贝珠带等都不能称之为档案, 是因为这种记录方式所记录的内容只有当事人知道, 当事人死后或不在时, 别人就无法了解它的内容提要, 这种记事方法离开了当事人就失去了留待参考和有利用价值的这一档案最本质的特征。因此这种不能离开当事人的原始的记录, 在当事人还在时, 它有参考利用的作用, 在这个条件下它包含有档案的成分, 如果一旦离开了这个环境就失去了档案的成分, 这种记录方式我们不能称之为档案。完整的档案是可以离开当事人这个特殊环境的。用文字记录的载体离开了当事人这个环境, 我们照样可以参考利用。因此两种记录方式应该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应混为一谈。

笔者与前者观点略有相似之处, 认为原始的记录方法, 如:结绳刻契、贝珠带等是档案的初级阶段, 正因为结绳刻契、贝珠带等记录方法离开了当事人别人就无法了解它的内容提要, 故人们才想到利用其他记录方法来代替它们, 以便使自己的思想能够源远流长。

档案的发展应该用档案载体的发展来体现。档案的载体是档案信息借以记录与存在的物体。档案载体的演变正是档案的发展史。档案的载体又分为以下几种: (1) 档案的多载体; (2) 档案的纸张载体; (3) 档案的磁盘和胶片载体; (4) 档案的电子载体; (5) 档案的生物载体; (6) 泥板档案; (7) 纸草档案; (8) 蜡板档案; (9) 羊皮纸档案; (10) 图纸档案; (11) 缩微档案。

1.档案的多载体。从人类开始将某种文字符号记录在某一物体上, 以记忆与保存行为发生的那个时候开始, 档案就已经产生了。夏商时代, 人们将档案信息记录在甲骨、金石上面。商代后期, 由于青铜冶炼技术的提高, 出现了在青铜器上刻字的方法, 即后来所称的“金文档案” (“铭文档案”) 。秦朝, 人们使用竹简、石刻记事。两汉时期, 简牍和缣帛是普遍而又重要的书写材料, 与甲骨、青铜器、坚石等相比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2.档案的纸张载体。汉魏时期, 纸张的发明, 使档案进入了一个飞跃的发展时期, 纸张具有记录简捷, 传递方便, 价格低廉等优点, 因此, 很快取代了竹简、丝帛, 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纸张档案的出现给档案信息传播与保存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3.档案的磁盘和胶片载体。从人类发明电影胶片和音乐唱片开始, 磁盘和胶片载体的档案就产生了, 磁盘和胶片记录档案信息可以把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记录在上面, 这比纸张所记录的单一图文信息进步多了。磁盘和胶片所反映的人类社会活动, 更加生动逼真, 可以比纸张更方便地复制、缩微、交流、传递, 实现多版异地归档保存, 增加了档案的安全性, 它主要有照片、录音带、录影带。

4.档案的电子载体。人们通过敲击键盘或光电扫描、录音、视频涂写将纸质档案转换成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记录形式是由计算机中“0”或“1”的数字转换 (又称“比特”) 完成的。因此, 人们常常把电子档案与计算机等同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记录在计算机并在计算机网络中运行电子档案, 其载体是目前为止人类所发明的最现代化的档案载体。

5.档案的生物载体。将档案信息以脑细胞作为载体记录在人类大脑中的, 可以称为生物载体档案。生物档案是唯一可以沟通人类整个文明史的档案。不管是在远古时代人类所发明的最为原始的符号, 还是在遥远的未来人类所发明的乙太档案, 都是产生于人类大脑, 然后才转换成其他载体档案的。生物载体档案既是最为原始的, 又是最为现代的, 是一直伴随人类脑细胞这一记录档案信息的载体。

像泥板档案、纸草档案、蜡板档案、羊皮纸档案均为欧洲国家古代档案。

人们用黏土制成一定尺寸和厚度的泥板, 然后用木棒、骨棒把文字刻在上面, 在太阳下烤干, 这样就形成了泥板档案。

在古埃及沼泽地带有一种特殊的植物叫纸草, 将这种材料制成书写材料, 然后将两张甚至多张连接起来, 形成纸草卷, 用芦管笔蘸墨水在上面写字, 写好文件的纸草卷放在圆筒盒内, 标上标签以备查用, 这就形成了纸草档案。

古罗马人在木板上涂一层蜡, 用尖笔在上面写字。尖笔是用石头、骨头、象牙或金属制成, 需长期保存的文件, 便写在蜡板上。这就是蜡板档案。

羊皮纸是兽皮制作技术逐步改进的结果, 纸草档案只能一面写字, 羊皮纸可以两面写字, 是书本形的, 而不是像纸草一样呈卷形, 更易于存放。羊皮纸在公元1世纪时已成为罗马人的通用书写材料, 这时用羽管笔, 书写材料也由没食子酸铁墨水代替了炭墨水。

缩微档案即通过缩微摄影技术拍摄在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缩微卡片上的档案。

综上所述, 档案载体由简到繁, 由低级到高级不同阶段的变革, 都标志着人类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进步, 它的发展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穆岚岚.档案的载体与形态[J].黑龙江档案, 2005 (6) .

[2]沈成玉.档案的起源和载体演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8 (19) .

[3]杨光建.档案的起源与发展[J].档案时空, 1994 (4) .

[4]刘越男.由档案起源诸说想到的[J].兰台世界, 1997 (3) .

篇4:莒地砭石与中医针灸的起源探究

【关键词】莒地砭石 中医针灸 起源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内罗毕审议并通过中国的申报项目“中医针灸”,从此,“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由此获得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更广泛关注,也有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针灸在活络经脉方面效果显著,是古老中医治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针灸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针灸疗法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到。在该书中,还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此后几千年间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慢慢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至于针灸的起源,则更早,甚至能够追溯到一万多年以前。对针灸的起源地,学术界有相对统一的看法。笔者认为,针灸起源于莒地。本文从中国中医针灸起源与莒地砭石关系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一、中医针灸与莒地砭石有重要的关系

因为针灸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关于针灸的起源有相对统一的看法。传统观点认为:“针法起源于我国南方,灸法起源于我国北方。随着自公元前2600年前后开始的对鲁西豫东荒地的大开发,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纷纷涌入鲁西豫东地区,使这一地区成为龙山文化时代(前2600至前2000)中国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区域。众多人口产生了大量医疗服务需求,来自南方的针疗法和来自北方的灸疗法分别被南北移民带入鲁西豫东地区。”这段文字是目前对针灸起源的较为普遍的认识,通过这段文字来看,针疗法是来自南方的,而灸疗法源于我国北方。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太合理的。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针法莒地早就有了。

因为针的前身是砭石,而砭石是起源于东夷地区的。同样是《黄帝内经》的《异法方宜论》篇有这样的记载:“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全元起注《素问》曰:“东方之人多痈肿聚结,故砭石生于东方。”

砭石起源于东方的观点是有充分的文物证据的,从东夷地区出土了大量砭石上可以证明。在距今63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东夷民族就已经普遍使用砭石。鲁西大汶口遗址出土砭石30枚,其中石质28枚,玉质1枚,骨质1枚。鲁南邹县野店遗址出土砭石11枚,石质3枚,玉质3枚,骨质4枚。鲁南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玉质砭石9枚,骨锥6枚。山东省莒县陵阳河、大朱家村、仕阳等遗址,先后出土10枚,其中玉质5枚,石质5枚。日照两成也采集到砭石两枚。

从各地出土都有砭石出土来看,说明在大汶口文化时期,东夷人已经普遍学会使用砭石。砭石是针的前身,一般经历石质、玉质、铜质、铁质、银质的发展过程。从当时出土的砭石中已经有大量玉质砭石来看,说明东夷民族当时的针灸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历程。

一般情况下,原始部落各个民族同时发现的可能性较小,一般是一个小部落最先发现了,别的部落或者群体跟着学习。从东夷地区在很多遗址发现砭石来看,同样说明砭石在东夷地区已经有很长的发展时间。而从出土的砭石的材质来看,莒地出土的玉质砭石数量较多,从侧面反映了莒地针灸的发达。据此,我们可以推测,莒地应该是中医针法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二、从砭石的特征来看,砭石在莒地有更长时间的应用历史

从莒地出土的砭石的形制来看,砭石的形制大致相同,但却有一定的区别。第一种类型是方柱形,一端有棱形的尖,一端有圆形铤;第二种类型是长扁方柱形,一端有扁方棱形尖,一端呈圆形铤;第三种类型是圆柱形,一端尖如锥状,一端有圆铤。但不管什么类型,都是磨制的,制作精细,锋端锐利,也有的饰有凸纹或目纹。从这些出土文物来看,莒地东夷人的砭石制作如此精良,说明使用砭石的历史已经有很久了。

如果这只是猜测的话,从后来出土的文物来看,证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1980年莒县陵阳镇出土了一件尖状器,外形呈三角形,中间微鼓,尖端锐利,后部略成燕尾形。长3厘米,最宽处2厘米,厚度为0.2厘米,较轻巧。从其外形来看,显然不是生产生活用器,而是一件锥刺器,应该是砭石的前身。它是细石器文化遗存,距今约1万年。

综合两方面的因素来看,莒地东夷民族使用的砭石的演变过程是从不规则的尖状器到较为规则的三角形、方形与扁方形而后发展为圆形的。从起源上来看,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万年左右。而在新石器中晚期的东夷民族已经较为广泛地运用砭石进行治病了。由此可见,砭石在莒地有漫长的发展历史。莒地应该是中医针灸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三、针灸起源于莒文化区与一些重要典籍的记载并不矛盾,表明莒地是中医针灸的重要起源地

对砭石的起源,《皇帝内经》中是这样记载的:“东方之域,天地所始生业,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其热中,盐者盛血,故其民皆黑色硫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通过“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的记载来看,针灸的起源地应该更靠近大海,这说明针灸的起源地为古代的莒文化区是确切的。因为文化意义上的莒地包括现在的莒县、沂水、沂南、莒南、临沭、东港、五莲、诸城、胶南以及江苏的赣榆等县市,有多个县市濒临大海,正好与《皇帝内经》的表述是一致的。

传统观点认为针灸正式形成的时间在前2400至前2300这一百年间,地点在鲁西豫东地区。这与针灸起源于莒地并不矛盾。《路史》之《后纪一》引《帝王世纪》:“太昊(伏羲)制九针,以拯夭枉。”《备急千金药方》序言:“黄帝受命,创制九针。”伏羲和黄帝是同时代人,在位的时间很接近,所以把医疗器材标准化的功劳同时归在这两位帝王名上是可以理解的。伏羲在位时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东南部的淮阳,黄帝在位时都城曾设在曲阜,这两个都城都在鲁西豫东地区。而他们的在位时间也大体相同。伏羲在位时间是前2400年至前2370年,黄帝在位时间是前2337至前2307。所以,中国针灸疗法和针具系列正式形成的时间在前2400至前2300这一百年间,地点在鲁西豫东地区。针灸起源地山东东部的莒地,后来形成于鲁西豫东地区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个地方非常近,都处于山东南部地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是莒人开创了中国中医针灸学的先河,针灸的起源地是莒地,而不是我国的南方。

参考文献:

[1]高广仁.莒文化的考古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苏兆庆.东夷民族针灸学初探[J].莒文化与中华文明,2012.

(作者单位:山东莒县博物馆)

篇5:诗歌的起源 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现实主义的《诗经》,一个是浪漫主义的《离骚》。

诗歌从最初的4言发展到汉末出现五言诗歌,曹操是四言到五言过度期的著名诗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歌长足发展,出现了建安七子、陶渊明等诗人群体。隋唐时期,国家安定,实行科举考试,人民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平逐步提高,诗歌创作迎来了一个巅峰级高潮,出现了一大批杰出诗人,对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诗歌创作也进一步发展,七言诗歌成为主流,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思想更加深刻,感情更加细腻。五代时期,国家混乱,诗歌进入低潮,宋朝安逸富庶,文人地位提升,诗歌发展又步入一个高峰,宋诗之外,宋词的创作成为诗歌领域里面的新秀。元明清诗歌创作虽也丰富,但是没有突破唐诗宋词的境界水平。后来文化改革,提倡白话,产生了新诗,如今诗歌处于一个低潮。我国古典诗歌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分别有何特点?

我国的古典诗歌的分期大致与我国的历史分期一致,即:先秦时期,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时期,宋朝时期,元朝时期,明清时期。

我国先秦时期诗歌的主要特点:

(1)语言简洁朴素;(2)大多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内容;(3)赋、比、兴等各种修辞手法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诗风均已出现;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主要特点:

(1)大多辞藻华丽、铺排讲究;(2)形式更加多样,且部分朝形式主义方向发展,近体诗出现;(3)清新的玄言、山水、田园诗得到发展;

唐朝时期诗歌的主要特点:

(1)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之高妙,达到我国诗歌的最高峰;(2)诗歌反映了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3)诗人众多,群星灿烂;

宋朝诗歌的主要特点:

(1)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词,逐渐取代了原来古体诗、近体诗的正统地位;(2)词的发展比诗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

元代诗歌的主要特点:

(1)诗词等传统诗歌逐渐开始走向衰落,又一种新的与戏剧相关联的诗歌形式---元曲出现并得到空前发展;(2)元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比之唐宋都相去甚远;

我国明清诗歌的主要特点:(1)应制、应酬之作空前繁盛;(2)整体来说,古典诗歌发展走向衰落;

汉乐府诗代表作是什么? 《木兰辞》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孔雀东南飞》这首叙事诗共356句,1780个字,故事完整,语言朴素,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结构紧凑完整,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是汉乐府民歌的杰作。“五四”以来,被改编成各种剧本,搬上舞台。

诗经表作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qī),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关雎--《诗经·国风·周南》

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窈窕淑女⑶,君子好(hǎo)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屈原,他创作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唐诗特点?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篇6:家谱起源与发展

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血缘关系的图册。

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维系和发展。即使旧的家族裂变成许多新家族后,以及新家族再裂变之后,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

家谱源于何时?大概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周代的《世本》,曾对司马迁创作纪传体通史有过参考作用,学术界公认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开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为名之先河。

一、家谱在族人心中的地位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最受国人关注,影响人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大概非家谱莫属了。从遥远的古代到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帝王诸侯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还是目不识丁的乡野农夫,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海外游子还是世居乡间连县城都未曾履迹的山民,家谱都是他们心中无法释怀的牵挂。多少次,仓皇辞庙日、背井离乡土的人们抛却了万贯家财,却怀揣着家谱不忍舍弃;多少次,肩负着父祖的乡愁夙愿,天涯浪子回到故土,寻寻觅觅,访求自己的根之所载-----家谱。家谱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让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对其视若珍宝?这是因为,“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先祭祖,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他最大的心愿。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以及认同感。”

二、修编家谱的目的

1、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坠地,在世上几十年,但总要静静地离开人世。“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个“名”就是人之本,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你的子孙也就是失去了根本。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这不是修谱的作用吗?

2、清源、备查。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源意识,使这个大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我安徽舒城怀德堂汪氏一支,从上次1924年重修到现在已有90多年没有续修了,有很多怀德堂后裔都不知其先祖,更有不少族人家谱中均无记载。所以“家谱续修,意义重大,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同记载下来,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

3、教化、育人。儒家思想认为:“养不教,父之过。”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很多人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为人之伦理的教导。如果君不行政,臣不司职,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

家谱起源与发展 老不养,有子不教,中华文化将如何发扬光大?家谱是很好的教材,引导后代族人当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家谱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4、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先祖,二是下对后人。先祖千辛万苦创业、育人,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对后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们留点什么?是金钱?房屋?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先人只能留给后人文化,精神财富,思想财富,留给他们祖宗的品德,儿孙们才能健康发展。这些都溶聚在我们的谱书之中,只有把这些留给他们,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

综上所述,修谱何用?简单回答就是:寻根留本,清源备查,教化育人,承前启后。

三、历史上各阶段家谱的功能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家谱是血缘习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家谱就是血脉的谱系。家谱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其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随着历史上的政治、思想观念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家谱的功能和作用大体上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有文字记载的“甲骨铭记、鼎彝铸文”时期。我们称之为先秦以远,主要表现为夏、商、周三代的帝系世本,其功能是“详世系、溯源流”。由于帝王的王位世袭、嫡子继承;宗法制下的诸侯、卿大夫等所遵循的世袭递衍的分封制,谱牒作为以血缘为基础的载录,为传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第二个阶段是“九品门第,谱局籍库”时期。秦汉以来,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氏族的宗法组织被官僚制度所取代,所以,谱牒除了帝系承袭外,遂又成了官僚阶层必备的籍录。尤其是东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专设史官,是为官修谱。这一阶段,谱牒的功能有:

一、用于遴选士官。“选人咸登资簿,厘其流品”。官员的选举必先稽查谱牒,知其祖况身世。以“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而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这就意味着,举官必查谱,有谱才有可能入选。于是家谱就成了官僚阶层一种特殊的文凭。

二、作为婚嫁时,门第选择的备查资料。凡世族中的新贵旧士,为了门第的光彩荣耀,讲究对等,门第相当。

三、便于人际交往,熟悉彼此身世家史、名讳、职阶,以达到相应的对等交往。综上可以看出,官修谱时期的谱牒,其作用是承传备查,为上层社会服务的。

3、第三个阶段是“追述本系,秉承先哲”时期。到了隋唐,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度,开始以才选人,推行科举新制,在政治上限制了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为庶族地主打开了晋仕之门。旧有的士族大姓,部分地沦为“贫贱”,隋唐王朝的任官,不再以家谱为依据。家谱为门阀居官的作用渐趋下降。但是,旧的“士族门阀观念”积重难返,仍旧“纪其先烈,贻阙后来”,而“荜门寒族,百代无闻,一朝暴贵,无不追述本系,秉承先哲”。从此,私纂家谱逐渐兴盛起来。所以说,唐代是我国谱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交错转折时期。

4、第四个阶段是“私家修谱,卷帙浩繁”时期。自宋代以来直到清代时期。谱牒的功能缘于时代的政治变革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失去了原有的大部分功能。“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以至于到了其子不传的地步”。官修谱止,而私修谱兴。以宋代欧阳修、苏洵为代表,这时有再造谱牒盛况之举。谱牒的功能转变为:第一、“辨昭穆、别亲疏”。把谱牒的意义定为“谱牒之作,以述往事,示将来,俾子孙知祖之所自始,且知一本万殊之义”;第二、作族谱,以敦祖睦族。“有族者皆睦,则天下孰与不善;不善者不得肆”。“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由爱族而爱国,由各族团结而全国团结。尊敬先祖是族人的优秀品德,和睦族人是团结安定的社会基础;第三、“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借助谱牒这一形式,规范族人的行为准则;第四、谱牒中的家规、宗戒用于约束族人的不轨行为。

从谱牒纂修的发展过程看,由官修到私修;由上层社会进入到各个阶层社会;由少数人拥有,扩大到民众所有。因此,谱牒就有了服务、规约、表彰和监督全体族人的社会性作用。

5、第五阶段就是当今社会。家谱在发展和延续的过程中,由于时代的变迁,它的功能也有所不同。作为现代社会的家族,尤其是广大农村,由于各个村落仍与姓氏和家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仍然存在着较强的族群观念。续修家谱仍然是一个不可忘却和忽略的大事。那么,现代修谱还具有那些功能呢?除了详世系、溯源流之外,一般认为至少还有以下几点:第一、联亲疏。将松散的家族关系,以谱牒的方式,连成一个血缘关系的统一体,明确本族人之间的亲疏辈分关系;第二、把“永久崇拜共同的先祖”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含有尊祖敬宗的伦理意义,并以先祖为本,敦宗亲之谊;第三、为后嗣续昭穆。及时不断地反映本族人丁的繁衍、生存发展状况;第四、为迁居移民,有史为证等一系列的现实作用。

四、现代修谱的价值

一部优秀的家谱,记载着一个家族的发源,生息、繁衍的无止无终过程,可以说是一部与时间并存的生命史,活在谱中的一代代子孙,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无不反映出他所处的时代种种特征。透过家谱,可以看出它包含有如下几种价值:

1、对宗族史和家庭史方面的价值。“家之谱,尤国之史也”。宗谱最直接的反映是该宗族及其成员的历史。通过对谱牒记载的宗族结构、宗祠组织和祭祀活动、宗族规约和家范、族产和收支用途、宗族的文化教育和训导思想、婚约的习俗和礼仪、宗族与政府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最完整最真实地了解社会基层民众的生活面貌,而所有这些研究的内容,谱牒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2、对人口统计的价值。谱牒的记载除了世源、宗族规约、礼仪等之外,其最主要的就是人丁和世系,也是记载非常慎重和详细的部分,从中可以分析研究当时的人口统计、人口增长率、人口寿命、年龄结构、从业状况、文化程度、居住与迁徙等,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了解其生存环境和质量,从而反映人们的生活进程和进步。

3、对历史人物考察的价值。在历史上有过某些重大影响和作用的人物,这些人在正史、地方志和文集里往往不一定有完整的记载,而谱牒的传记、履历、世系,对一些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常常可以提供更为详实的资料,以起到“补史不足”的作用。关于谱牒的这一作用,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被古人所用,例如司马迁作《史记》,在自序中言道:“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

4、对基层社会研究的价值。基层社会家业的兴衰,是宗谱传记中常见的内容。广大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他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喜怒哀乐,风俗习惯,是历史研究所不能忽视的对象。特别宋代以后,民间的修编家谱越来越多,这种性质决定它必然包含大量的广大群众的历史资料。而谱牒的简历是以每一个族内男性成员为主的,这些普通群众的传记素材,向史学家提供了基层社会活动的史料。而这些史料,又是正史以外难以得到的原始资料。

5、对妇女史研究的价值。女子的家庭生活及其在家庭、宗族中的地位,谱牒有一定分量的记载。主要表现在族权、夫权下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宗谱的世系部分,虽然以男性的记述为主体,但也涉及妇女的诸多问题。全面探索妇女史,向谱牒索讨资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6、对地方史志的帮助。我国宗族史的特点是族望与地望的紧密结合。记载宗族史的谱牒,也必然反映宗族与地域的关系,既然有宗族与地方的记录,则宗族世代的生存活动就是地方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编写地方志,就利用该地方谱牒史料。现在谱牒研究者论述其研究对象的学术价值时,大都指出它可以弥补地方志资料的功用。谱牒对地方史志研究和今日编写地方史志起着提供素材的作用,因此,族谱资料对地方史志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通过以上对谱牒的评价,可以看出:第一、真实可靠的谱牒,无疑是人类自己发展与繁衍的家族档案,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第二、记录过去和现在,并以此延续,是人类文明的特征和表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第三、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只是在文字发明后的几千年,才有短暂的历史记载,包括谱牒记录。这种记录无论存在什么问题,从人类学这个角度看,它反映的是人类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人类自身进步的表现。因此,家谱是祖国文化宝库的一部分,它蕴藏着大量有关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家庭制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志的资料,时至今日,它不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存在和延续的现实意义。

五、家谱概念及辈分用字

什么叫“谱牒”?“谱牒”是以专门记载和记述本宗族的发源、人物、生平简历、本族规约,并按一定规则系统地表述递衍世系的书。

什么叫“宗谱”?宗,本义为祖庙。至于宗谱,则应该是同祖之完全谱牒。如缺一支,或只记一支,均不能称为宗谱。

什么叫“族谱”?古释:“族者,属也。”这个“属”,就是这个宗下特定的族众,宗之下有因分衍或迁徙等形成一个族体,所以冠用“族谱”。族谱不是一个完全的谱系,它只记述了这个宗族部分后裔。

什么叫“支谱”?意属为同祖之下分衍的众多后裔,而后又各有其世系支派。所谓支谱,就非常明确它的谱牒定位,即局限在该祖之下的一个独立分支。

什么是辈分用字?辈份用字,是用以记录家族成员代次的排行字语。其方法是用若干个被选定的汉字固定排列,它的作用是为确定本族人的世系代次。制定的原则蕴含着对宗族的希望。顺便指出,辈分产生于宋代。如我们这次为惠州滩子尾汪氏拟定的字辈为:“守柏理可显、存仁德远长;兴家成伟业、治国自荣昌;尚礼应裕良、忠义智则康;济世宗茂盛、祥和安顺强”。

六、传统家谱的内容结构

一部完整的谱牒,仅仅表现在家族世系这一个方面内容是不完全的。那么,一部完整的谱牒,除了宗支世系之外,还应具备哪些内容呢?对于传统家谱而言,它大体上说应该至少包含有如下项目:

1、谱名;

2、谱序;

3、修谱名目及职名;

4、领谱字号;

5、修谱凡例;

6、字辈(辈分用字);

7、目录;

8、先祖故里;

9、宗祠祖庙;

10、先祖坟茔;

11、先祖像、赞;

12、恩荣录;

13、姓氏源流;

14、世系录、15、人物传记;

16、祖训家戒;

17、大事记;18捐赞名目等。下面简单解释这些项目的概念及作用。

谱名。谱名是该谱牒的主题。应有姓氏、地域的准确定位,并且要明确该谱是(宗谱、族谱、支谱)的类别。

谱序。谱序有时简称“序”。谱序是属于散文范畴的纪实文体。谱序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主要记述修谱的意义,修谱缘起,修谱目的,家族的历史渊源及迁徙经历等内容。并对本族的历史作出评价、考证、定论等。谱序的撰写人,大多为族中名人,赋闲官员、文学名士等。另外,也有他姓之社会名流作赞颂或评价性赠序的。

修谱名目及修谱职名。修谱名目,按现在的称谓,即为本届家谱修编工作委员会,以及下设的家谱编修委员会各级等名目。职别明确,各司其职。

修谱职名,即为本届各个名目下的具体修谱人的名字。

领谱字号。古代的家谱只允许在家族内部收藏,严谨随便外传。为了确保族人能够悉心收藏,不遗失、不外传,家谱修成后,每部家谱都编定一个特定的号码,各房领谱人按号码领取家谱,称为领谱字号。领谱字号就是家谱的编号,与此相对应,家谱上还记载着印谱总数,分发各房谱数以及领谱人姓名等内容。由于领谱字号具有唯一性,一旦出现外传或损坏,就能清楚地找到责任人;领谱字号也能有效地防止外族的人伪造家谱,冒认宗亲。

修谱凡例。凡例,又称谱例、例言、修谱章程、修谱条约等。主要阐明家谱的体例、修谱原则、记叙方法等(如收录范围、各类可入谱与可不入谱人物的标准,各种著录结构特点,谱中各类目的设立缘由等)。凡例少则数条,多则数十条,是修谱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辈份用字。辈份用字,又称派语、班次、班行等。是用以记录家族成员代次、世次的排行字语。其方法是用若干个被选定的汉字固定排列,它的作用是为确定本族人的世系位次辈分而制定的一种方法和原则。有了字辈,每个人在族中所处的世系位置就确定了。字辈的制定和使用,对族人的辈分定位以及族内人际关系与交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录。顾名思义是指谱书中所载内容的各类、各项题目,依次顺序汇录于此。提纲挈领地揭示主要内容及顺序,同时也备分类寻检查阅。

始祖故里图。先祖的后裔,特别是迁徙寓居他乡的后裔,均把先祖出生地称之为故里。在谱牒中绘制祖居地域故里图,相当重要,它给后人留下木有本、水有源的踏实感。

宗祠祖庙图。宗祠祖庙是朝拜祖先,举行宗族重要仪式之所。宗祠祖庙,是族人们的精神圣地。因此是家谱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家谱中居重要位置。

先祖坟茔图。根据尊祖、敬宗、收族的宗旨需要,先祖坟茔在谱牒中居重要位置。在支谱中除始祖坟茔外,还记载有本支支祖坟茔。坟茔的记载,是永祀“先祖之所栖”、“报本追源”。当然更有始迁考据的作用。

先祖像、赞。家谱中载有家族先祖的画像,并配有押韵的赞词。以此提高族人凝聚力。主要是为了让后世子孙了解先祖的功绩,培养后世子孙对先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有光耀家族门望的目的。

恩荣录。恩荣录是指历代朝廷皇帝批准给予的赏赐、赠与、表彰、荣任、加爵等。谱中所载的恩荣录,即是本族的文官武将、贤达处士、烈女节妇等受到过这种恩泽的记录。恩荣录的记载,既能显示本族的荣耀光彩,同时也能激发子孙修身立志、成就事业。

姓氏源流。姓氏源流是指从始至终连贯地表述本族自始祖起依次下衍的人物世系,重点人物的世职业绩;重大事件和迁徙定居、分支的起点人物。因此,世源就是当代族人共同先祖的源流总述。我汪氏家谱以姬汪为始祖,姬汪先系称为世源,因它有得姓之源,也叫姓源。

世系录。世系录有称为齿录。它是家谱的主体,它所担负的作用:是记载从一世祖开始,直至纂修该谱时,历代家族成员的名字、生卒年月、职官科第、妻室子女、葬地坟茔等诸多内容;是谒祖寻根的主要线索;是区别地方史志的主要依据。

人物传记。与世系录有点相似,不同的是世系录本家族每成员都有,而传记类则是家族中有功名贤能、特殊事迹、丰功伟业,名可行世之人,方可入传。

祖训家戒。祖训家戒是家族制定的约束和教化族人的规章和希望。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制性的法规,主要是要告诫族人绝对不可逾越;另一类则是诱导性的说教,其内容大体上立足于忠、孝、仁、义、礼、耕、读等,以此告诫族人达到“祖宗之德传家久,家风之规继世垂”的目的。

汪氏始于“周礼尽在鲁矣”之鲁国,后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之一徽文化的奠基人和引领者,继承并发扬儒家文化思想,其地位随历史的发展越显重要。千百年来在我族世代繁衍生息的同时,也传承着列祖列宗儒家思想的伦理教化。

大事记。宗族的大事记除在谱序中表述之外,有的专编大事记。所涉及和记载的内容主要有:始祖业绩要事;迁徙定居;宗祠营造;德行善事;恩荣诰封;兵荒遭遇;盛衰变故;名人荣枯等等。其中所事应直书事实原委,因大事记是为后人或从事谱牒研究的学者提供鲜为人知的史料,这一部分是极有价值的。

捐输名目。捐输名目是本届修谱时,除规定派收丁名费以外的另一种捐赠集资的人名记录。所谓捐输,即捐献、捐赠的意思。捐输大多出于两种情况:一是本届收入名丁费不足以支付修谱的总费,劝告本族仕官、名人、殷实大户捐资助修;二是有些人是要为本族做贡献,主动赞资。这些捐赞了的人士,刊载在谱,也是一种荣誉,可为后人提供示范鼓舞作用。

除了以上所列的要素外,还有不同情况出现。譬如家谱中还列出诸如:世系图;杂记;后记等等内容,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七、当今修谱概述

新中国建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逐渐稳定富裕起来。续修家谱观念在复苏。寻根问祖、兴修家谱风起云涌的同时,在谱牒内容结构等方面也应更新变化。在传统家谱基础上,去其封建糟粕、取其传统精华,重优秀文化传承,要与时俱进,要突出时代烙印,并且要加大家谱所载信息量。

1、谱牒结构内容上要发生变化。在弘扬汪氏优秀传统文化前提下,要与时俱进,薄古厚今。所修家谱,则更重视历史、传承、迁徙等内容的考证和现状的描述。

2、修谱名目与职名要发生变化。首先是组织架构,家谱纂修要体现新的特征,就是各级宗亲会介入修谱。第二是修谱人,应由知识渊博的人、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的人、以及有较高威望的人担任。

3、经费来源发生变化。过去修谱,经费来自于祠堂公产、家族公摊、字数或领谱数目分摊、自愿捐献四个方面。如今,祠堂公产基本不存在,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捐资赞助、族人入谱名丁费、企业家投资等渠道。

4、修谱指导思想发生变化。过去修谱,是以封建宗法观念为指导。现在修谱,一般以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现代人伦的思想文化取向,发扬先祖优秀传统精神,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具体体现于:男女入谱权利平等、大宗小宗一律平等。

5、谱书版式和装帧也要发生变化。就纸型载体而言,过去是木板雕刻制版印刷。当今排版技术早已革命为电脑版式。其形式可分为精装、简装;在文字方面,可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以满足海外人士和大陆不同层面人们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有光盘版、网络版等等。将其家谱信息多元化,以方便族人寻根查阅。

6、谱书的形式也要变化。具体表现在故里的山川地貌等方面,采用航拍技术加以展示。祖先画像,应在家族优秀画家中去征集家族认可的、充分体现出祖先的浩然正气、睿智谦和、具有现代感的画像。

7、世系录信息载量也要变化。譬如:除了描述世系外,其族人的生年、卒年;职务职称;出生地及现住址等均要载列其中,为后续子孙续修家谱时提供方便。

通过家谱纂修,让族众及其后人在了解家族系脉的基础上,更多地了解家族每一代的历史、了解列祖列宗的事迹,了解宗范家风、了解一个宗族的优良传统等,将家族世系中的血脉传承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岂不更有价值?这是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家庭始终社会的最基层的单元,只有家庭和谐、文明、稳定、兴旺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繁荣才有深厚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形势下修谱,不只是能达到弘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目的,而且对于参加撰修家谱的成员来说,通过参与编修自己家族历史的活动,也能促进其更加热爱家庭、热爱家乡,从而更加热爱祖国。

上一篇:居高临下造句下一篇:我的家乡武汉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