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

2024-06-03

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通用10篇)

篇1: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

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北师版)3.1
1.如图,在△ABC 中,已知∠BAC=90°,AB=AD=AC,AD 与 BC 相交于点 E,∠CAD=30°,则∠BCD 的度数为()

1

2

3

5))))

2.如图,在△ABC 中,AD⊥BC,CE⊥AB,垂足分别是 D,E,AD,CE 交于点 H,已知 EH=EB=3,AE=4,则 CH 的长是(3.(本小题 10 分)如图,在△ABC 中,∠C=90°,∠B=30°,AD 是∠BAC 的平分线,若 CD=2,那么 BD 等于(4.(本小题 10 分)在△ABC 中,AB=AC=5,BC=6,点 D 是 BC 上的一点,那么点 D 到 AB 与 AC 的距离之和为(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点 D,E 分别在边 BC,AC 上,且 BD=CE,AD 与 BE 相交于点 P,则∠APE 的度数为(6.(本小题 10 分)如图,△ABC 和△CDE 均为等边三角形,∠EBD=62°,则∠AEB 的度数为()

6

7

10

7.(本小题 10 分)如图,A,C,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DAC 和△EBC 都是等边三角形,AE,BD 分别与 CD,CE 交于 点 M,N,有如下结论: ①△ACE≌△DCB; ②CM=CN; ③AC=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8.(本小题 10 分)下列命题中,其逆命题不成立的是(
 

)

)

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C.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

B.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9.(本小题 10 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不大于 45°”时,应假设(

A.有一个锐角小于 45° B.每一个锐角都小于 45° C.有一个锐角大于 45° D.每一个锐角都大于 45° 10.(本小题 10 分)如图,在△ABC 中,BC 的垂直平分线 DF 交△ABC 的外角平分线 AD 于点 D,DE⊥AB 于点 E,且 .则()A.BC=AC+AE B.BE=AC+AE C.BC=AC+AD D.BE=AC+AD


篇2: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卷

(二)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的是()

A、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D、底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2BC,在直线BC或AC上取一点P,使得△PAB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4个B、5个C、6个D、7个

3、如图,△ABC中,AB=AC,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且BF=CD,BD=CE,则∠EDF=()

11∠AC、180°–∠AD、45°–∠A 22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的比是1∶2,则它的顶角等于()

A、90°B、60°C、120°D、150°

5、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00°,两腰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则()

A、点P在三角形内B、点P在三角形底边上

C、点P在三角形外D、点P的位置与三角形的边长有关

6、如图,△ABC与△B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

A、AE=CDB、AE>CDC、AE

7、在△ABC中,∠A∶∠B∶∠C=1∶2∶3,则BC∶AC∶AB=()A、90°–∠AB、90°–

A、1∶2∶3B、1∶4∶9C、1∶2∶D、1∶3∶

2(第2题图)(第3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

8、如图,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选择的地址有()

A、一处B、二处C、三处D、四处

9、△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BC于点D,若CD∶BD=1∶2,BC=6cm,则点D到点A的距离为()

A.1.5cmB.3cmC.2cmD.4cm10、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6,斜边上的中线为1,则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A、1B、11

3C、D、24

4第 1 页(共四页)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已知AC=BD,∠A=D=90°,要使得△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1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腰长为a,则其底边上的高是

1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与中线分别是5cm和6cm,则它的面积是2.(第11题图)(第17题图)(第18题图)

1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恰好是对边上的高,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15、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全等(只填一种能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即可).16、在△ABC中,∠A=50°,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则∠DBC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将△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CBP′,若PB=3,则PP′=。

18、如图,l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如果AD∥BC,有下列结论:①AB∥CD; ②AB=BC ;③AB⊥BC ;④AO=OC。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三、(每小题6分,共12分)

19、已知:线段a、h(如图)

求作:△ABC,使AB=AC,且BC=a,高AD=h.请你用尺规作图,并补全作法

作法:(1)作线段BC=.(2)作(4)连结.则△ABC为所求等腰三角形.20、如图,△ABC中,AB=AC,∠A=36°.仿照图(1),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分法,将△ABC分割成3个三角形,使每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要求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四、(每小题6分,共18分)

21、已知:如图,△ABC中,AB=AC,∠A=120°.(1)用直尺和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M、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猜想CM与BM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2、已知:如图,CE⊥AB,BF⊥AC,CE与BF相交于D,且BD=CD.求证:D在∠BAC的平分线上.23、已知:如图,D是等腰ABC底边BC上一点,它到两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当D点在什么位置时,DE=DF?并加以证明.五、(每小题8分,共16分)

24、为美化环境,计划在某小区内用30平方米的草皮铺设一个边长为10米的等腰三角形绿地,请你求出这块等腰三角形绿地另两边的长。

篇3:浅析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思路

思路一:用平角等于180°求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说明:此思路证明结论需要作适当的辅助线, 目的是把三角形三个内角迁移一个平角的位置上得出结论.下面列举三种常见辅助线供大家参考.

证法1:如图1, 延长BC到D, 过C作CE//AB

因为CE//AB,

所以∠1=∠A, ∠2=∠B.

又∠ACB+∠1+∠2=180°,

所以∠ACB +∠A+∠B=180°.

即:△ABC内角和等于180°.

证法2:如图2, 过A作DE//BC,

因为DE//BC,

所以∠1=∠B, ∠2=∠C.

又∠1+∠BAC+∠2=180°.

所以∠B +∠BAC+∠C=180°.

即:△ABC内角和等于180°.

证法3:如图3, 在BC上任取一点D, 过D分别作DE//AC交AB于E, DF//AB交AC于F.

因为DE//AC,

所以∠1=∠C, ∠2=∠3,

又∠DF//AB,

所以∠4 =∠B, ∠3=∠A,

所以∠2=∠A.

又∠1+∠2+∠4=180°,

所以∠C+∠A+∠B=180°.

即:△ABC内角和等于180°.

思路二:用平行线同旁内角互补求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说明:此思路证明结论也需要作适当辅助线, 目的是把三角形三个内角迁移到平行线同旁内角的位置上得出结论.下面举两种辅助线供大家参考.

证法1:如图4, 过A作AD//BC,

因为AD//BC,

所以∠1=∠C,

∠1+∠2+∠B=180°.

所以∠C +∠2+∠B=180°

即:△ABC内角和等于180°.

证法2:如图5, 过点A、B、C分别作AD//BE//CF.

因为AD//BE//CF

所以∠1=∠5, ∠2=∠6,

∠5+∠3+∠4+∠6=180°.

所以∠1 +∠3+∠4+∠2=180°.

即:△ABC内角和等于180°.

篇4:“解三角形”单元测试

1.(A)在△ABC中,若a2=b2+c2+3bc,则A的度数为.

2.(A)在△ABC中,已知cosAa=cosBb=cosCc,则∠A等于.

3.(A)在△ABC中,若acosA=bcosB,则△ABC是.(填序号)

①等腰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等腰直角三角形;④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4.(B)在△ABC中,若cb=cosCcosB,则此三角形为.

①直角三角形;②等腰三角形;③等腰直角三角形;④正三角形.

第5题图

5.(B)如图,为了测定河的宽度,在一岸边选定两点A,B,望对岸标记物C,测得∠CAB=30°,∠CBA=75°,

AB=120m,则河的宽度为.

6.(B)在△ABC中,已知sinA∶sinB∶sinC=7∶8∶13,则此三角形中最大内角的度数是.

7.(B)在△ABC中,AB=5,BC=7,AC=8,则AB•BC的值为.

8.(B)已知锐角三角形边长分别为2,3,x,则x的取值范围是.

9.(C)在△ABC中,∠A=60°,b=1,面积为3,则

a+b+csinA+sinB+sinC=.

10.(C)在△ABC中,若∠B=30°,AB=23,AC=2,则△ABC的面积为.

11.(C)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sin2A=sin2B,则△ABC是等腰三角形;②若sinA=cosB,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③若a2-b2-c2>0,则△ABC是钝角三角形;④若cos(A-B)cos(B-C)cos(C-A)=1,则△ABC是等边三角形.

以上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12.(C)若△ABC中,∠C=60°,a+b=1,则此三角形的面积S△ABC的取值范围是.

二、解答题

13.(A)在△ABC中,BC=a,AC=b,a,b是方程x2-23x+2=0的两个根,且2cos(A+B)=1,求:

(1)角C的度数;

(2)线段AB的长度;

(3)△ABC的面积.

14.(B)在△ABC中,lga-lgc=lg(sinB)=-lg2,且B为锐角,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第15题图

15.(C)如图,半圆O的半径为1,A为直径延长线上一点,OA=2.B为半圆上任意一点(端点除外),

以AB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设∠AOB=α,将四边形OACB的面积表示为α的函数,并判定四边形OACB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若存在,求出具体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篇5: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

三角形的证明

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本题共计

小题,每题

分,共计21分,)

1.△ABC的三边长分别a,b,c,且a+2ab=c+2bc,则△ABC是()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2.如图,∠MAN=63∘,进行如下操作:以射线AM上一点B为圆心,以线段BA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AN于点C,连接BC,则∠BCN的度数是()

A.54∘

B.63∘

C.117∘

D.126∘

3.如图,△ABC中,∠ACB=90∘,CD是高,∠A=30∘,则BD与AB的关系是()

A.BD=12AB

B.BD=13AB

C.BD=14AB

D.BD=15AB

4.如图,已知∠ACB=90∘,CD⊥AB,垂足是D.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1=∠A

B.∠1+∠B=90∘

C.∠2=∠A

D.∠A=∠B

5.等腰△ABC的顶角A为120∘,过底边上一点D作底边BC的垂线交AC于E,交BA的延长线于F,则△AEF是()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但非等边三角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有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二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有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7.如图,在△ABC中,AB=20cm,A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同时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C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APQ=∠AQP时,P,Q运动的时间为()

A.3s

B.4s

C.4.5s

D.5s

二、填空题

(本题共计

小题,每题

分,共计30分,)

8.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

9.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30∘,斜边和最小的边的和为12cm,则斜边长为________.

10.如图,在等边△ABC的底边BC边上任取一点D,过点D作DE // AC交AB于点E,作DF // AC交AC于点F,DE=5cm,DF=3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cm.

11.如图,∠A=36∘,∠DBC=36∘,∠C=72∘,请写出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________.

12.a,b,c为△ABC的三边,且(a-b)(a-c)(b-c)=0,则△ABC一定是________三角形.

13.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63∘,则∠2=________.

1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则其底角为________度.

15.如图,AC⊥AB,AC⊥CD,要使得△ABC≅△CDA.

(1)若以“SAS”为依据,需添加条件________;

(2)若以“HL”为依据,需添加条件________.

16.如图,已知在△ABC中,CD平分∠ACB,且CD⊥AB于D,DE // BC交AC于点E,AC=3cm,AB=2cm,则△ADE的周长为________cm.

17.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高,∠A=30∘,AB=4.则BD=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题共计

小题,共计69分,)

18.如图,在△ABC中,∠C=90∘,AC=12AB,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试判断∠B与∠BAC的大小关系,并确定它们的度数.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轴上一点,点是轴上一点,若线段,.

(1)则点的坐标是________,点的坐标是________;

(2)以线段为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等边,求出点坐标.

20.已知:将长方形ABCD沿直线AC对折,将点B折到点E处,AE交CD于点F.(1)求证:△ACF是等腰三角形;

(2)若CD=16cm,AD=8cm,求△ACF的面积.

21.如图,∠ABD=∠ADB=15∘,∠CBD=45∘,∠CDB=30∘.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22.已知:如图,在△ABC中,∠C=90∘,AE是△ABC的角平分线;ED平分∠AEB,交AB于点D;∠CAE=∠B.

(1)求∠B的度数.

(2)猜想:E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如果AC=3cm,请直接写出AB的长度(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23.已知:如图,∠ABC=∠ADC=90∘,点O是线段AC的中点.

(1)求证:OB=OD;

(2)若∠ACD=30∘,OB=6,求△AOD的周长.

24.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4cm,点P,Q分别从B,C两点同时出发,其中点P沿BC向终点C运动,速度为1cm/s;点Q沿CA,AB向终点B运动,速度为2cm/s,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x(s),(1)如图1,若PQ // AB,则x的值为________(s)。

(2)如图2,若PQ⊥AC,求x的值。

篇6: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

本段译文

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阅读提示:护子移巢,情真意笃,的确为美轮美奂的动物天性。问题是,就下移动鸟巢,虽然可令幼崽免遭下坠毁身之灾,却无法使爱子逃脱人类伸手取之之祸]。

本段注释

1、出自冯梦龙《古今谭概》。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2、患:灾祸

3、避患:避免灾祸

4、及:到了„的时候

5、及生子:等到生了小鸟

6、坠:落,掉下

7、稍下:稍微

低一点

8、复:又,再

9、益:更加

10、又更下巢:又把窝做到更低的地方

11、遂:于是,就

12、之:代词,代小鸟

13、下巢:把窝做低

14、恐:担心

15、人遂得而取之矣:人们就得到(翠鸟)并取得它16.以:用17.先:起先18.矣:语气词,了

本段问题回答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翠鸟先高作巢”是为了躲避祸患

B.“稍下作巢”是怕幼子掉下来摔伤C.等幼子长出来羽毛“又更下巢”是为了幼子学习飞翔D.这则故事的寓意说明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到头来是害了他们

本段寓意

篇7: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

注意事项:本卷共8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Rt△ABC中,∠C=90°,若斜边AB是直角边BC的3倍,则tanB的值是( )

A. B.3 C. D.2

2.在△ABC中,∠C=90°,AB=5,BC=3,则cosA的值是( )

A. B. C. D.

3.如果∠ 为锐角,且sin =0.6,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A.0°< ≤30° B.30°< <45° C.45°< <60° D.60°< ≤90°

4.若 为锐角,且sin = ,则tan 的值为( )

A. B. C. D.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是第一象限内的点,其坐标为(3,m),且OP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 的正切值是 ,则sin 的值为( )

A. B. C. D.

第5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6. 在Rt△ABC中,∠C=90°,sinB= ,则cosA的值为( )

A. B. C. D.

7.在△ABC中,∠A=120°,AB=4,AC=2,则sinB的值是( )

A. B. C. D.

8.如图,在△ABC中,AB=AC=13,BC=10,点D为BC的中点,DE⊥AC于点E,则tan∠CDE的值等于( )

A. B. C. D.

9.如图,两条宽度均为40 m的公路相交成 角,那么这两条公路在相交处的公共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路面面积是( )

A. (m2) B. (m2) C.1600sin (m2) D.1600cos (m2)

10.如图,一个小球由地面沿着坡度i=1:2的坡面向上前进了10m,此时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A.5m B. m C.4 m D.2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30°,∠C=90°,∠ADB=105°,sin∠BDC= ,AD=4.则DC=___________.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2.如图,在A处看建筑物CD的顶端D的仰角为 ,且tan =0.7,向前行进3米到达B处,从B处看D的仰角为45°(图中各点均在同一平面内,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CD⊥AC),则建筑物CD的高度为___________米.

13.如图,已知点A(5 ,0),直线y=x+b(b>0)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C、B,连接AB,∠ =75°,则b=________.

14.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CD中点,FC= BC,则tan∠EAF=________.

三、(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5.计算:(1) +2sin45°- ;

(2)sin30° tan60°-(-tan45)+ .

16.如图,在△ABC中,BD⊥AC于点D,AB=6,AC=5 ,∠A=30°.

(1)求BD和AD的长;

(2)求tanC的值.

四、(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7.如图,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去测量某河段的宽度.小明同学在A处观测对岸C点,测得∠CAD=45°,小英同学在距A处50米远的B处测得∠CBD=30°,请你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河宽.(精确到0.01米,参考数据: ≈1.414, ≈1.732)

18.如图,在Rt△ABC中,∠C=90°,M是直角边AC上一点,MN⊥AB于点N,AN=3,AM=4,求tanB的值.

五、(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9.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过点A作AE⊥CD,AE分别与CD、CB相交于点H、E,AH=2CH.

(1)求sinB的值;

(2)如果CD= ,求BE的值.

20.已知,△ABC中,D是BC上的一点,且∠DAC=30°,过点D作ED⊥AD交AC于点E,AE=4,EC=2.

(1)求证:AD=CD;

(2)若tanB=3,求线段AB的长﹒

六、(本题满分12分)

21.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上有A、B两个码头,A在B的正东方向,一艘小船从A码头沿它的北偏西60°的方向行驶了20海里到达点P处,此时从B码头测得小船在它的北偏东45°的方向.求此时小船到B码头的距离(即BP的长)和A、B两个码头间的距离(结果都保留根号)﹒

七、(本题满分12分)

22.如图,某人在山坡坡脚A处测得电视塔尖点C的仰角为60°,沿山坡向上走到P处再测得点C的仰角为45°,已知OA=100米,山坡坡度(竖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i=1:2,且O、A、B在同一条直线上.求电视塔OC的高度以及此人所在位置点P的铅直高度.(测角器高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根号形式)

八、(本题满分14分)

2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90°,AB=4,AD=3,BC=5,点M是边CD的中点,连接AM、BM.

(1)求△ABM的面积;

(2)求sin∠MBC的值.

篇8: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

曾老师设计的教案中,第一部分是让学生运用猜想、图形剪拼、测量、归纳等方法发现这样一个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就是运用演绎方法证明结论(教学过程如下)。

“(二)运用演绎方法证明结论

师:三角形的内角和确实是180°,如何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证明这个结论呢?

生:对于直角三角形,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图略)。长方形四个角是直角,其内角和为90°×4=360°,这样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对于锐角和钝角三角形,我还没想出来。

生:对于非直角三角形,可以在内部作一条高,将其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图略)。这样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360°,减去高与底边所成的两个直角的度数,就得到所求的非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师:嗯,非常好!这样,我们就成功地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个非常重要的数学结论。”

事实上,这个被教师称为“成功的证明”并不是用演绎推理方法进行的“证明”,其“证明”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是怎么得到的

证明过程中用到了“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到的?

一般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是通过将四边形用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再由“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推导出来的。因为长方形是四边形,所以内角和是360°(当然也可直接将长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进行推导)。人教版教材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还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由此可知,小学中求多边形内角和确实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为依据。这样一来,证明过程就会有“循环证明”之嫌。好在长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教师可以不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为依据,而是可以根据它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长方形)”及平行线的某些性质(例如同旁内角互补)推导出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从而得到了“长方形内角和是360°”的结论,但是“平行线的性质”是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四年级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论证过程中不好应用。曾老师也许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提出了另一种说法,认为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是“默认为正确的而不加以证明,相当于平面几何中的公理”。为了证明需要,就把“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当作“公理”而不加以证明,并且把它当作演绎推理的依据,这样处理不是很妥当。其实,即使把“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当作“公理”,仅用小学数学中的一些知识,要用演绎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也是做不到的。

二、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为什么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学生在开始“证明”时就提出:“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正是“证明结论”的关键。然而,正是这句话出了问题。试想在还不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怎么能知道这样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呢?

为了方便,笔者借助图形来说明问题。

假设△ABC和△CDA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其中∠B=∠D=90°,∠2=∠4,∠1=∠3,BC=DA,AB=CD,A C=CA,把这两个三角形如图所示拼起来,如果能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必须满足条件:∠1+∠2=90°,∠3+∠4=90°。由于∠2=∠4,∠1=∠3,所以就有∠1+∠4=90°,∠2+∠3=90°。由此可知,当你说“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时,已经应用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这样一来,证明过程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怪圈:先默认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否则它的两个锐角就不能拼成一个直角)→它的两个锐角可以拼成一个直角→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内角和是360°→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显然,用这样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错误的。这种“证明”方法的实质是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拼一拼,而且没有任何理由就认定了这两个锐角拼成了一个直角,这根本不是在用“演绎方法”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再以此结论为依据来证明“非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就失去了意义。像这种错误的“证明”也并不鲜见,例如在《中小学数学》2009年第12期中刊登的《“三角形内角和”一课的教学现象分析与思考》一文中也是用这种方法证明的,在公开发表的这些文章影响下,估计这样的错误证法还会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对此教师应该予以足够重视。

要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需要以平行线的性质为基础的,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应用平行线的性质很容易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证明这个结论(证明略)。华东师大的张奠宙教授曾在《小学教学》(数学版)2011年第3期中指出:“要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平行公理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的。”显然,学生在未掌握平行线性质的情况下,要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不可能的,而事实上也是没有必要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24页对这一内容提出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与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人教版)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35页上对这一内容提出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总是喜欢拔高教学目标,例如对于“三角形内角和”这一教学内容,不仅要学生“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而且还要求他们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证明,这样做有时真的会“弄巧成拙”。

篇9:《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罗素(19世纪、20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1,把△ABC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40°,得到△ADE.若∠CAD=30°,则∠BAC=__.

2. 如图2,若△OAD≌△OBC,且∠O=65°,∠C=20°,则∠OAD=__.

3. 如图3,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图中所给条件,可得∠α=__.

4. 如图4,在△ABC中,AD⊥BC于D.要使△ABD≌△ACD,根据“HL”,还需加条件__;若增加条件∠B=∠C,则可根据__来判定.

5. 如图5,点C、F在BE上,∠1=∠2,BC=EF,请补充条件__(写出一个即可),使得△ABC≌△DEF.

6. 如图6,∠A=90°,AB=BD.由点D作DE⊥BC交AC于点E.若AE=10 cm,则DE的长为__cm.

7. 如图7,BD平分∠ABC.DE⊥AB,垂足为E.S△ABC=30 cm2,AB=18 cm,BC=12 cm,则DE=__.

8. 如图8,AB=DC,AD=BC.O为BD中点,过O点作直线与DA、BC的延长线交于点E、F.若∠ADB=70°,EO=12,则∠DBC=__,FO=__.

9. 如图9,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90°,AB=6,BC=8.过点C作CF⊥BC.如果点D、点E分别在BC、CF上运动,并且始终保持DE=AC,那么当CD=__时,△ABC与△DCE全等.

10. 数学课上,贝贝的老师出了一道题.如图10,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论断:①AB=AC;②AD=AE;③∠B=∠C;④BD=CE.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晶晶同学说:①②③→④;迎迎同学说:①②④→③;欢欢同学说:①③④→②;妮妮同学说:②③④→①.其中,__的说法正确.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如图11,△ABD≌△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ABD和△CDB的面积相等

B. △ABD和△CDB的周长相等

C. AD∥BC,且AD=BC

D. ∠A+∠ABD=∠C+∠CBD

12. 如图12,已知∠1=∠2,要使△ABC≌△ADE,还需条件().

A. AB=AD,BC=DE B. BC=DE,AC=AE

C. ∠B=∠D,∠C=∠ED. AC=AE,AB=AD

13. 如图13,已知D是△ABC的边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EF,FC∥AB.若BD=2,CF=5,则AB的长为().

A. 1B. 3 C. 5 D. 7

14.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

A. 相等B. 互余C. 互补或相等D. 不确定

15. 有下列说法:①如果两个三角形可以依据“AAS”来判定全等,那么也一定可以依据“ASA”来判定它们全等;②如果两个三角形都和第三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也一定全等;③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的已知条件中至少要有一组对应边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

16. 在△ABC和△DEF中,AB=DE,∠A=∠D.若证△ABC≌△DEF,还要补充一个条件.错误的补充方法是().

A. ∠B=∠E B. ∠C=∠F C. BC=EF D. AC=DF

17. 如图14,已知AB=CD,BC=DA,∠B=23°,则∠D为().

A. 67°B. 46°C. 23°D. 无法确定

18. 如图15,已知AB=AC,PB=PC.有下列结论:①EB=EC;②AD⊥BC;③AE平分∠BEC;④∠PBC=∠PCB.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 B. 2个C. 3个 D. 4个

19. 如图16,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E,DE=3,BD=2CD,则BC的长为( ).

A. 7B. 8C. 9 D. 10

20. 如图17,有一个平分角的简易仪器(四边形ABCD),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处,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张开,沿对角线AC画射线AE,AE就是∠PAQ的平分线.这个平分角的仪器的制作原理是().

A. 角平分线性质B. AAS

C. SSS D. SAS

三、解答题

21. (8分)如图18,AB∥CD,AB=CD,CE∥BF.则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请任选一对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22. (8分)图19是雨伞的截面图.伞骨AB=AC,支撑杆OE=OF.AE=1/3AB,AF=1/3AC.当O沿AD上下滑动时,雨伞开或闭.雨伞开闭过程中,∠BAD与∠CAD有何关系?

23. (10分)如图20,△ABC中,D是BC的中点.过D点的直线GF交AC于点F,交AC的平行线BG于点G.DE⊥GF,DE交AB于点E.连接EG、EF.

(1)求证:BG=CF.

(2)请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4. (10分)如图21,AD∥BC,AB⊥BC,AD=AB.E为BC上一点,DF⊥AE于F.试问:在AE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ABP≌△DAF?若存在,请找出满足条件的点P,并给予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四、拓展题

25. (12分)如图22,AD平分∠BAC.DE⊥AB于E,DF⊥AC于F,且BD=CD.

(1)请指出图中与△BDE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2)若AE=6 cm,AC=4 cm,求BE的长.

26. (12分)如图23,△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D=90°.

(1)求证:△ACE≌△ABD.

(2)将图23中△AED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图24所示的位置,其余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请说明理由.

篇10: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sin45°的值等于()

A.B.C.D.2.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AB的长为m,∠B=40°,则直角边BC的长是()

A.msin40° B.mcos40° C.mtan40° D.3.如图,在Rt△ABC中,∠C=90°,AB=5,AC=2,则cosA的值是()

A.B.C.如图放置,则

D.4.正方形网格中,的值为()

A.B.C.D.2 5.用计算器验证,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sin18°24′+sin35°26′=sin54° B.sin65°54′-sin35°54′=sin30° C.2sin15°30′=sin31° D.sin70°18′-sin12°18′=sin47°42′ 6.四个规模不同的滑梯A,B,C,D,它们的滑板长 250m,200m,(平直的)分别为300m,200m;滑板与地面所成的角度分别为30°,45°,45°,60°,则关于四个滑梯的高度正确说法()

A.A的最高 B.B的最高 C.C的最高 D.D的最高

7.(2015•巴彦淖尔)如图,一渔船由西往东航行,在A点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前进40海里到达B点,此时,测得海岛C位于北偏东30°的方向,则海岛C到航线AB的距离CD是()

A.20海里 B.40海里 C.20海里 D.40海里

8.若cosα=,则锐角α的大致范围是()

A.0°<α<30° B.30°<α<45° C.45°<α<60° D.0°<α<90°

9.如图,在Rt△ABC中,斜边AB的长为m,∠A=35°,则直角边BC的长是()

A.msin35° B.mcos35° C.D.10.(2014•泰州)如果三角形满足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

A.1,2,3 B.1,1,C.1,1,D.1,2,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11.如图,当太阳光与地面成55°角时,直立于地面的玲玲测得自己的影长为1.25m,则玲玲的身高约为________ m.(精确到0.01m)(参考数据:sin55°≈0.8192,cos55°≈0.5736,tan55°≈1.428).12.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CD的高度,他们先在点A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为30°,然后沿AD方向前行10m,到达B点,在B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为60°(A、B、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根据他们测量数据计算这棵树CD的高度是________ 米.(结果保留根号)

13.如果α是锐角,且tanα=cot20°,那么α=________ 度.

14.小虎同学在计算a+2cos60°时,因为粗心把“+”看成“﹣”,结果得2006,那么计算a+2cos60°的正确结果应为________

15.小明乘滑草车沿坡比为1:2.4的斜坡下滑130米,则他下降的高度为________ 米.

16.在△ABC中,∠A=120°,AB=4,AC=2,则sinB的值是________

17.(2016•荆州)全球最大的关公塑像矗立在荆州古城东门外.如图,张三同学在东门城墙上C处测得塑像底部B处的俯角为18°48′,测得塑像顶部A处的仰角为45°,点D在观测点C正下方城墙底的地面上,若CD=10米,则此塑像的高AB约为________米(参考数据:tan78°12′≈4.8).

18.cos240°+cos2α=1,则锐角α=________度.

三.解答题(共6题;共42分)19.(2015•泸州)如图,海中一小岛上有一个观测点A,某天上午9:00观测到某渔船在观测点A的西南方向上的B处跟踪鱼群由南向北匀速航行.当天上午9:30观测到该渔船在观测点A的北偏西60°方向上的C处.若该渔船的速度为每小时30海里,在此航行过程中,问该渔船从B处开始航行多少小时,离观测点A的距离最近?(计算结果用根号表示,不取近似值).

20.如图,某人在一栋高层建筑顶部C处测得山坡坡脚A处的俯角为60°,又测得山坡上一棵小树树干与坡面交界P处的俯角为45°,已知OA=50米,山坡坡度为12(即tan∠PAB=12,其中PB⊥AB),且O、A、B在同一条直线上.(1)求此高层建筑的高度OC.(结果保留根号形式.);

(2)求坡脚A处到小树树干与坡面交界P处的坡面距离AP的长度.(人的高度及测量仪器高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21.已知,如图Rt△ABC中,AB=8,BC=6,求sin∠A和tan∠A.

22.如图,为了测量河宽,在河的一边沿岸边选取B、C两点,在对岸岸边选择点A.测得∠B=45°,∠C=60°,BC=30米.求这条河的宽度(这里指点A到直线BC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2≈1.4,3≈1.7)

23.如图分别是某型号跑步机的实物图和示意图,已知踏板CD长为2米,支架AC长为0.8米,CD与地面的夹角为12°,∠ACD=80°,(AB‖ED),求手柄的一端A离地的高度h.(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12°=cos78°≈0.21,sin68°=cos22°≈0.93,tan68°≈2.48)

24.小明想测量位于池塘两端的A、B两点的距离.他沿着与直线AB平行的道路EF行走,当行走到点C处,测得∠ ACF=45°,再向前行走100米到点D处,测得∠ BDF=60°.若直线AB与EF之间的距离为60米,求A、B两点的距离.(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数据: 2 ≈1.414; 3 ≈1.732.)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B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

【分析】根据

即可求解.

【解答】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几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答案】B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解答】∵cos40°=,∴BC=AB•cos40°=mcos4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

3.【答案】B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直接解答即可. 【解答】∵Rt△ABC中,∠C=90°,AB=5,AC=2,∴cosA=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

4.【答案】A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作EF⊥OB,则求cos∠AOB的值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直角三角形边的比的问题. 如图,作EF⊥OB,则EF=2,OF=1,由勾股定理得,OE=.

=

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5.【答案】D

【考点】计算器—三角函数

【解析】【解答】利用计算器分别计算出各个三角函数的数值,进行分别检验 .sin70°18′-sin12°18′=sin47°42′ .

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加减法运算 .

6.【答案】B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解析】【解答】A.的高度为:300×sin30°=150(米).

B.的高度为:250×sin45°=125 ≈176.75(米).

C.的高度为:200×sin45°=100 ≈141.4(米).

D.的高度为:200×sin60°=100 ≈173.2(米).

所以B的最高 .

正确的是

故选:B.【分析】利用所给角的正弦值求出每个滑板的高度,比较即可 .

7.【答案】C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CAD=30°,∠CBD=60°,∵∠CBD=∠CAD+∠ACB,∴∠CAD=30°=∠ACB,∴AB=BC=40海里,在Rt△CBD中,∠BDC=90°,∠DBC=60°,sin∠DBC=∴sin60°=,=20(海里).,∴CD=40×sin60°=40×故选:C.

【分析】根据方向角的定义及余角的性质求出∠CAD=30°,∠CBD=60°,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CAD=30°=∠ACB,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AB=BC=20,然后解Rt△BCD,求出CD即可解答.

8.【答案】C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解析】【解答】解:∵cos30°=∴cos45°<cosα<cos60°,∴锐角α的范围是:45°<α<60°. 故选C.

【分析】理解几个特殊角的度数以及余弦值,根据余弦函数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即可作出判断.

9.【答案】A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sin∠A= ∴BC=msin35°,∵AB=m,∠A=35°,cos45°=,cos60°=,且<<,故选:A.

【分析】根据正弦定义:把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正弦可得答案.

10.【答案】D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22【解析】【解答】解:A、∵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B、∵1+1=(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C、底边上的高是 =,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其中90°÷30°=3,符合“智慧三角形”的定义,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不能构成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 B、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 C、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

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

二.填空题

11.【答案】1.79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解答】玲玲的身高=影长×tan55°=1.25×1.428≈1.79(m)。故答案为:1.79。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切的概念、计算器的使用。

12.【答案】53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解答】解:∵∠CBD=60°,∠CBD=∠A+∠ACB,∴∠ACB=∠CBD﹣∠A=60°﹣30°=30°,∵∠A=30°,∴∠A=∠ACB,∵AB=10,∴BC=AB=10,在R△BCD中,CD=BC•sin∠CBD=10× 32=53 . 故答案为53 .

【分析】首先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得∠ACB的度数,得到BC的长度,然后在直角△BDC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解.

13.【答案】70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tanα=cot20°,∴∠α+20°=90°,即∠α=90°﹣20°=70°. 故答案为70.

【分析】根据一个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即可求解.

14.【答案】2008

【考点】计算器—三角函数

【解析】【解答】解:∵a﹣2cos60°=2006,∴a=2007.

∴a+2cos60°=2007+1=2008. 故答案为:2008.

【分析】根据错误的运算先确定a的值,然后求出正确的结果.

15.【答案】50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坡比为1:2.4,∴BC:AC=1:2.4,设BC=x,AC=2.4x,则AB=AC2+BC2= x2+2.4x2=2.6x,∵AB=130米,∴x=50,则BC=x=50(米). 故答案为:50.

【分析】根据斜坡的坡比为1:2.4,可得BC:AC=1:2.4,设BC=x,AC=2.4x,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然后根据题意可知AB=130米,求出x的值,继而可求得BC的值.

16.【答案】2114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过C作CD⊥BA,交BA延长线于点D,∵∠BAC=120°,∴∠CAD=60°,在Rt△ACD中,∠ACD=30°,AC=2,∴AD=12AC=1,根据勾股定理得:CD= AC2-AD2=3,在Rt△BCD中,CD=3,BD=BA+AD=4+1=5,根据勾股定理得:BC= CD2+BD2=28,则sinB= CDBC=328=2114. 故答案为:2114 .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作CD垂直于BA,交BA延长线于点D,在直角三角形ACD中,利用邻补角定义求出∠CAD=60°,进而确定出∠ACD=30°,利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由AD+DB求出DB的长,在直角三角形BC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即可求出sinB的值.

17.【答案】58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CE⊥AB于点E,BE=DC,∵∠ECB=18°48′,∴∠EBC=78°12′,则tan78°12′= ECBE = EC10 =4.8,解得:EC=48(m),∵∠AEC=45°,则AE=EC,且BE=DC=10m,∴此塑像的高AB约为:AE+EB=58(米). 故答案为:58.

【分析】直接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EC的长,进而得出AE的长,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EC的长是解题关键.

18.【答案】50

【考点】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22【解析】【解答】解:∵cos40°+cosα=1,∴α=90°﹣40°=50°.

【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知: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余弦平方和等于1.

三.解答题

19.【答案】解:过点A作AP⊥BC,垂足为P,设AP=x海里.

在Rt△APC中,∵∠APC=90°,∠PAC=30°,∴tan∠PAC=CPAP,∴CP=AP•tan∠PAC=33x.

在Rt△APB中,∵∠APB=90°,∠PAB=45°,∴BP=AP=x. ∵PC+BP=BC=30×12,∴33x+x=15,解得x=153-32,∴PB=x=153-32,∴航行时间:153-32÷30=3-34(小时).

答:该渔船从B处开始航行3-34小时,离观测点A的距离最近.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PC⊥AB,然后设PC=x海里,分别在Rt△APC中与Rt△APB中,利用正切函数求得出PC与BP的长,由PC+BP=BC=30×12,即可得方程,解此方程求得x的值,再计算出BP,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解.

20.【答案】解:(1)∵∠OCA=300,∠COA=900,OA=50 ∴OC=503(2)作PD⊥CO 设PB=x,则AB=2x,OB=DP=50+2x,CD=503-x 00∵∠PCO=4

5,∠CDP=90,∴CD=DP 50+2x=503-x, x=

AP=5·503-13=5015-53≈27.3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解析】【分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21.【答案】【解答】解: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AC=AB2+BC2=10,sin∠A=BCAC=610=35;

tan∠A=BCAB=68=34.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的长,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可得答案.

22.【答案】解:过点A作AD⊥BC于点D.如图所示: 在Rt△ACD中,∵∠C=60°,∴tanC=ADCD=3,∴CD=33AD,在Rt△ABD中,∵∠B=45°,∴tan∠B=ADBD=1,∴AD=BD,∵BC=BD+CD=30米,∴AD+33AD=30米,解得:AD=15(3﹣3)≈19.

答:河的宽度约为19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分析】作AD⊥BC与D,由三角函数得出CD=33AD,AD=BD,由已知条件得出关于AD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23.【答案】解:过C点作FG⊥AB于F,交DE于G.

∵CD与地面DE的夹角∠CDE为12°,∠ACD为80°,∴∠ACF=∠FCD﹣∠ACD=∠CGD+∠CDE﹣∠ACD=90°+12°﹣80°=22°,∴∠CAF=68°,在Rt△ACF中,CF=AC•sin∠CAF≈0.744m,在Rt△CDG中,CG=CD•sin∠CDE≈0.42m,∴h=0.42+0.74=1.156≈1.2(米),答:手柄的一端A离地的高度h约为1.2m.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分析】过C点作FG⊥AB于F,交DE于G.在Rt△ACF中,根据三角函数可求CF,在Rt△CDG中,根据三角函数可求CG,再根据FG=FC+CG即可求解.

24.【答案】试题解析:过点 A作AM⊥EF,过点B作BN⊥EF,垂足分别为点M、N

在Rt ΔACM中,∠ACF=45°,AM=60米 则CM=60米 ∵ CD=100米 ∴ MD=40米

在Rt ΔBDN中,∠BDF=60°,BN=60米 则DN= 603=203 米 ∵ AB //EF ∴∠ BAM= ∠ AMB= ∠ BNM=90 °∴四边形AMNB为矩形 ∴ AB=MN=40+ 203 米

∴ AB ≈74.6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上一篇:房地产执行情况报告下一篇:房管部门半年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