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融资渠道

2024-05-16

民间融资渠道(共8篇)

篇1:民间融资渠道

典当融资: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

杨广志

2012-7-11 14:29:00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1年11期

典当在我国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也是我国最早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典当行在我国发展迅速。从1987年12月中国第一家典当行成立开始,我国已经有典当行1000多家,还有很多典当行目前处于审批过程当中。

现在的典当行虽然还沿袭着“典当”的名字,但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当铺却截然不同。现代典当行的利润主要靠当期内的综合费用和利息,而不是以前的对绝当物处理的差价。它是解决中小企业和居民个人暂时性资金不足的机构。

2005年4月1日实施的《典当管理办法》中指明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典当物的行为。典当融资是中小企业在短期资金需求中利用典当行救急的特点,以质押或抵押的方式,从典当行获得资金的一种快速、便捷的融资方式。其作为一种间接融资方式,是对金融借贷的有效补充,其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弥补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缺陷,成为了中小企业融资新的绿色通道,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重视。

一、典当融资和其他融资渠道相比有哪些优势

1.融资门槛低。典当融资对企业的信用要求和限制较少,只注重典当物品是否货真价实,无需担保,只要当物合适,典当行都可以发放贷款。同时,典当融资对于贷款的用途也不设限制,对企业拿到资金后的经营方式不加干预,这使得企业经营不受任何干涉,增强了企业的自主性。而典当行向企业提供贷款的风险

较少,如果企业不能按期赎当和交付利息及有关费用,典当行可以通过拍卖当物来避免损失。以上方面都使得中小企业容易从典当行获得贷款。

2.借贷灵活自由。典当融资在典当期限和典当金额上有很强的自主性。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周转性强,对所融资金的金额和期限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典当行可以依物主的意愿,在规定的当期内随时结算。典当期限由借贷双方共同约定,可长可短,到期如需延期,可申请办理续当手续。提前还款还可退还剩余利息费用,这些都由当户自主选择。借款金额也可多可少,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只要按规定最多不超过当行注册资金总额的13便可。

3.融资手续简便,时效性强。典当融资不用像银行发放贷款一样经过层层审批,客户无须提供财务报表和贷款用途等相关资料,只要提供符合规定的抵、质押物即可。其价值的评估主要由双方协商或请有关评估部门认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急需资金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客户取得当金一般可即时办理。如涉及房地产和原材料作为质押物,最多七天内就能评估完毕,办完手续,取得当金。

4.典当融资抵押品种类较多。典当行对于动产与不动产的抵押两者均可,只要是有价值的实物,如黄金饰品、古董、艺术品、硬木家具、房产、汽车、证券等等都可以进行典当。中小企业的闲置设备、积压产品、多余原材料以及其他各种生产资料物品也都可以进行典当,可以使企业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企业还可以将上述物品进行任意组合,典当行根据其总的抵押品价值,决定发放贷款的数额。

5.融资费用相对合理。按国家有关规定,典当融资的当金利率按人民银行规定的银行同期法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50%掌握,一般月息可在0.8%左右。同时又

规定质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4.7%(房地产抵押费率月息不超过3%)。两项相加典当融资的月息费率约在5%左右。与银行贷款之外的其他融资方式相比,采用典当方式融资中小企业还是可以接受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典当行发展到一定数量后,在同业竞争条件下,其息费率还会进一步自动调低。这对平抑市场利率、维护中小企业利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典当融资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尽管典当融资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典当行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典当融资不被社会广泛认知。其次,典当行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典当行的数量占到了全国典当行总数的一半,东中西部典当行的数量呈阶梯状下降,同时,目前很多地方典当品二级市场发展不健全,当物不能顺利的流通。此外,典当行业缺乏相应人才。

面对典当融资发展中遇到的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并寻找适合典当融资发展的契机。首先,中小企业应该拓宽思路,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典当融资,充分利用典当融资优势做好自身业务发展。典当作为一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对金融体系的补充,也要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强调自身特点,争取为更多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资金需求。

其次,可以逐步建立专门的当物品流通市场,开通专门的典当物品流通网络,加速典当物品流转,提高当物的变现能力,盘活典当业资金,避免因典当物品流通不畅给典当行造成的损失。

另外,可通过学校教育、专业培训、经验积累等途径实现对人才的培养,提

高从业人员的当物鉴定技术、评估市场价值、预测未来走势的能力,这不仅能帮助典当行规避风险,也是典当行发展的现实需求。

典当行不能通过吸收存款来筹集资金,也很少能通过贷款实现资金来源,只能以自有资金为基础进行经营,一次大的金融诈骗很可能导致典当行的倒闭破产,典当行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等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完善典当行的内控机制,规避自有资金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提高典当行的抗风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典当行也可以从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典当业的角度出发,创新经营模式,实现自身快速发展,例如实行连锁经营的模式。

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地区的典当行违规经营,如吸收存款、违规发放贷款等扰乱秩序的经营行为,国家也要进一步加大对典当业的外部监管和调控力度,促使典当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此外,我国典当行业还没有正式法律出台,现行的《典当管理办法》只是商务部和公安部共同颁布的一个部门规章,其权威性和约束性均有限。所以要进一步加快典当立法进程,在适当的时候,制定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典当法》。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最终实现以行业自我约束、管理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的监管体制。

(作者单位:致富资本集团)

篇2:民间融资渠道

一、房地产企业迫于资金压力,亟需拓展融资渠道

近两年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无一例外,都从相当程度上造成了地产企业资金链吃紧。早在6月5日,央行发布了“121号文件”,严控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及土地储备贷款的发放,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银行贷款,其自有资金应不低于开发项目总投资的30%。土地储备机构发放的贷款为抵押贷款,贷款额度不得超出所收购土地评估价值的70%,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而出台的“71号文件”,即业界通称的“8・31大限”,则彻底终结了延用多年的土地协议出让制度,规定自208月31日起,严格执行土地招拍挂制度。由于拥有土地储备的企业,必须赶在8月31日前交清所有的土地出让金,致使大量企业再度面临资金紧缺的困难。

随后的一系列金融调控政策,如连续两次加息,各金融机构正式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收缩了可贷资金约1100多亿元,国务院下发通知,将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包含经济适用房)资本金比例从20%提高到35%及以上,都使相当部分开发企业面临资金筹备的难题。尤其在,以打击投机,抑制投资、稳定住房价格为主旨的“国八条”和“七八意见”出台之后,更使整个市场弥漫着浓郁的观望氛围。虽然日前略现回暖迹象,但与往日如火如荼景象相距甚远。这令目前主要靠销售回款融资的开发企业叫苦不迭。

商业性房地产在我国十几年的发展中,资金来源十分单一,走的完全是一条“独木桥”路线,而这座桥主要建在银行之上。208月15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可以看到,在房地产业与银行的互动中,已经产生了方向上的偏移,居高不下的房地产市场的贷款给银行带来很大风险。社会资金过于集中于银行,使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市场形成了一种被动的“垄断”局面。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如些单一的融资渠道,给房地产开发商甚至银行体系都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风险,迫切需要多多元化的金融模式来解决房地产融资中银行“一贷独大”的问题。而金融资产的多元化怎样用非银行性的资金,通过什么形式来用?资金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这些问题无疑关乎着房产地企业的生死。

二、房地产企业在融资中常面临的问题

1、贷款方式单一。国内房地产开发贷款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房地产开发流动资金贷款;第二种是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第三种是房地产抵押贷款。这三种贷款方式的期限都很短,无法适应房地产开发周期的需要。因此,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化的程度有待提高,相应的房地产贷款方式也有待创新和拓展。

2、企业对银行贷款依赖过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很快,但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格局,房地产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需要银行的信贷支持。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债券、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它资金。以来,国家预算内资金、债券和利用外资绝对值及占比均很低,且呈回落趋势;房地产开发资金约有60%左右来自于银行贷款,房地产开发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依赖程度很大。

3、融资工具的局限性限制。信托融资相对银行贷款受到政策影响小灵活创新空间大,在银行信贷收紧的情况下,房地产信托迅速成为近年来异常活跃的房地产融资方式。但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信托投资公司部分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212号文件)出台后,房地产信托门槛进一步提高。从市场的反映情况看,这一影响是非常迅速的,去年9月份房地产信托发行数量和规模立即出现了大幅回落,与上月相比分别回落19.7和36.4个百分点。另外信托产品尚没有一个完善的二级市场,难于流通。企业债券用途多为新建项目,利息高于同期银行利率,期限为3-,所以,一般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项目获取发行的可能性较小。

4、上市对于身处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条上佳的融资途径,房地产企业也不例外。通过增发、配股、可转债三种再筹资方式,房地产上市公司往往可以筹集到数亿甚至更多的奖金用于投入新项目。于是,这种显而易见的优势效应刺激着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开始苦觅上市的可能。然而上市由额度制改为核准度,特别是目前房地产企业上市还属于试点性质,不可能批量上市,按当今的市场面看,每年能安排几十家企业上市已属不易,等在证券商和证监会门口的长龙还不知排到何年何月。

5、海外基金与国内企业对接的难题。首先外资在选择国内投资伙伴时要求格外苛刻。外资有一系列成熟的基于国外开发商的各种风险评判手段。这些风险评判手段拿到中国衡量开发商或者某一项目的时候,会碰到很多衔接不上的地方,短时间内让这些境外投资机构改变他们的风险投资办法或者降低他们的要求并不容易。另外国内的相关法制规定有很多地方并不清晰,这是境外投资者相当困惑的地方。

三、房地产业融资渠道拓展策略

1、开发商贴息委托贷款

所谓“开发商贴息委托贷款”是指由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资金,委托商业银行向购买其商品房者发放委托贷款,并由开发商补贴一定期限的利息,其实质是一种“卖方信贷”,开发商出资贴息贷款给购房者买房,对承办的金融机构而言,能够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风险的承担者变成了开发商。

“卖方信贷”对房地产开发商有三个方面的好处:第一,解决了融资问题,只要委托贷款周转三次,开发商利用这种方式可回笼资金几乎翻了一倍。第二,现实提前销售,迟早回笼资金。第三,提供有诱惑力的市场营销题材,购房者可低价买期房并获得提前的贷款利息补贴。2、房地产信托

房地产信托起源于美国,简称REITS(realEstateInvestmentTrusts),从207月18日中国信托一法两规出台后开始走向我国房地产业。通过成立信托公司,并发行所有权受益凭证等融资工具,以投资于房地产项目。它的`优势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而且期限弹性较大,有利于房地产公司的资金运营和持续发展,优化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2)信托的资金供给方式更为多样,如针对企业运营或者项目动作的资金信托,有贷款模式和股权投资模式。(3)房地产投资信托通过集中专业管理和多元化投资从而降低投资风险。中国银监会公布的《信托投资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味着两项新的重大突破:房地产信托额度有条件的不受200份制度;即使开发商“四证”不全,同样可以通过信托进行融资。信托规模的放大正在为信托基金的形成开启一扇大门,也可以说是在为中国房地产基金的发展创造条件。房地产信托将会成为未来房地产融资的重要渠道。

3、利用外资基金

进一步收紧的宏观措施和低迷的市场并没有阻止外资基金抢滩中国房地产的步伐。不可否定的是,以摩根士丹利为代表的跨国投资银行,在中国地产业确有“边做多边唱衰”的矛盾之举。就在其学者唱空的同时,大摩旗下的投资部门却正忙于投资中国大城市的地产楼市。日前,摩根士丹利宣布,今年计划追加30亿美元资金投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加上此前投入的15亿美元,总投资额累计将达45亿美元。并且投资重点将由日本转移至中国。尽管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中国仍然有强大的市场需求。试水多年,对中国市场政策和规则的全面认知,中国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初新一轮大幅上扬,无疑是促使外资基金近两年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主要因素。年,土地招拍挂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使市场游戏规则日益透明和国际化,对于拥有强大资金实力的外资基金公司而言,此时正是投资良机。

外资基金对于国内合作方选择一般为当地最大企业或者上市公司有政府背景的企业更是他们的首选。外资房地产基金在作出投资项目和对象决定时,首先是关注企业本身,例如过往业债、企业管理层能力、企业声誉和过往产品质量等因素,其次是了解投融资项目的性质、地理位置、竞争优势、价格、现金流等等;再次为该项目所在城市、市场的消化能力、深度和需求的变化等。基金投入项目后,运作过程要求规范和透明。

4、上市(IPO)

在当年中国房地产界,形成了一个非常鲜明的经济景观――即以资本运营为核心的房地产企业上市浪潮。每个企业都要根据收益与成本来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并确定最佳的融资结构。发行股票所融入的资金属于所有者权益,股东一旦投入资金就不能收回,只能转让其拥有的股份,并相应地享有分享剩余收益,重大决策及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因此与其它融资方式特别是债务融资相比,进行股权融资最大的好处就是企业没有定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可以很好地规避企业在经营状况出现起伏时伴随的财务风险。

许多房地产企业在寻求上市无门的情况下,转而借助买壳上市达成融资目的,但值注意的是,买壳上市的企业上市于集资却不一定能同步进行。就买壳上市业务本身的来说,它对非上市企业的业绩要求很高,一般情况下要求净资产收益率20%左右,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来支付买壳资金外,更要拥有先进的管理,以保持公司业绩的稳定,从而达到再融资的终极目标。

5、阶段性股权融资

阶段性股权融资是在项目确定以后进入成熟期之前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在项目开发进展到一定程度,销售回款和项目贷款又没有落实的情况下,发展商愿意承担较高的借款利息,这时发展商的资金缺口一般在6个月左右,继而项目融资可以到位或销售回款就能够实现。阶段性股权融资的好处是不增加负债率,因为负债率过高,财务报表不好,后期贷款难以获得。但股权融资一般是成本最高的融资方式,而且股东多了,项目操作难度增大,管理权成为争夺焦点。

6、房地产投资银行

篇3:疏导民间借贷拓宽融资渠道

一、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

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数据,截至2011年末,全国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小微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中小企业融资只能依靠民间借贷市场。民间融资目前在我国已经非常普遍,江浙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如此。据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监测显示,当地大约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整个民间借贷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而温州各银行机构的信贷总规模目前仅4000多亿元。浙江全省的民间借贷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全国达到3.7万亿元。

从我国目前金融体系的构成来看,中国的金融体系具有典型的“银行主导型”特征。从社会融资的角度来看,1997-2010年,银行长期贷款占到全社会融资的80%左右。社会融资渠道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也在客观上导致了单一的融资结构,增加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承载量,削弱了金融体系的弹性。现有大型金融机构涵盖不了大量中小企业,在此背景下,民间借贷显得尤其重要。民间借贷规模越来越大,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正规金融体系银根收紧的情况下,民间融资有着很好的替代及补充作用。信贷收紧使得不少资金需求者从银行转向民间借贷,尤其是2011年以来,民间借贷市场迅速升温,很多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迅速膨胀起来。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已达3366家。

当前,我国民间信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经营范围日趋扩大。过去民间信贷主要是企业应急短期借贷,目前民间信贷的服务范围出现了类似于银行业务,包括吸储、放贷、投资,乃至参与房地产投资、商品炒作、艺术品投资、土地投标等投机业务。第二,实体经济快速渗透。过去民间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地下钱庄的资金和社会闲置资金,由于近期民间信贷的高利润效应,使实体经济资金、金融资本变相进入,境外炒作资金、储蓄资金都陆续涌进民间信贷系统,部分上市公司的资金也流进了民间信贷。第三,发展地区不断扩大。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譬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包鄂”地区。第四,民间信贷主体多样化。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应运而生。目前民间信贷主体包括地下钱庄、典当行、拍卖行、中小企业贷款公司、公证行、村镇银行等。

二、民间借贷的存在基础

从民间资本的市场需求看,中小企业需要大量资本而合法金融机构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使大量中小企业被迫转向民间直接融资,形成民间资本的巨大需求;从民间资本的出路上看,普通老百姓手中的闲散资金没有出路,高额利息承诺形成极大的引力漩涡。常规来讲,老百姓闲散投资前三位的是房地产、基金和股票。房地产是这三者之中最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但进入门槛很高,而且政策风险也很大;基金虽比股票安全,但也不能保证保本;股票更是高收益高风险的“高危产品”。储蓄存款收益更低,极低的银行存款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形成强烈反差,把钱存银行就等同于眼看着财富缩水,银行理财产品也不能完全抵补通胀压力。至于投资艺术品,更不是一般老百姓所能涉足。因此,一旦有高于银行利息或者比股市更有吸引力的高息存款,普通老百姓就会产生盲目跟风的“从众效应”、“蝴蝶效应”。从根本上说,老百姓手中的存款跑不赢通胀,导致社会闲散资金具有盲目的趋利性,虚拟经济的超级利润导致实体经济、国有公司、上市公司资金不断加速泡沫经济的无限扩大,不断扩大的食利者阶层不断侵蚀着实体经济的获利空间。

在当前股市低迷、楼市不振、信贷紧缩下,民间借贷不论是规模还是利率都几近“疯狂”。旺盛的资金需求也催生了民间高息借贷乱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的民间资金已超过10万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当然不能只躺在银行里孳息,亟须寻找更安全、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譬如温州炒房团、山西煤老板的豪车团,从“豆你玩”、“茶不到”、“姜你军”到“蒜你狠”,从“糖高宗”、“药你苦”、“棉里针”、“苹什么”到“玉米疯”,再到艺术收藏品的几十倍上百倍炒作……。狂躁的游资聚到哪里,哪里就会掀起一阵狂潮,炒作资金、储蓄资金都陆续涌进民间信贷系统,使得民间借贷资金来源进一步急剧扩张。在监管弱化的情况下,非正规的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这些中国版的影子银行正在经历着“野蛮”式生长。

三、民间借贷前景分析

如何规避风险,使民间借贷市场更加规范和有序发展,成为当前各方高度关注的话题。

今年以来,国务院、银监会多次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2012年2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合理引导民间融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对于合理引导民间融资,这已经是温家宝总理年内第四次提出。2012年1月6日、1月30日、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途径表示,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补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发挥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中国高层领导人的先后表态,预示着中国今年将鼓励民间借贷阳光化。

2月14日,最高法院表示将依法审慎处理好“吴英案”,2月19日,最高法院又下发《关于当前形势下加强民事审判切实保障民生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维护合法有序的民间借贷关系。通知指出,民间借贷客观上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实践中民间借贷也存在着交易隐蔽、风险不易监控等特点。《通知》释放了一个信号,就是对于民间金融的口子正在逐步放开,关于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存款罪的界定有了比较明确的法律依据。

四、规范民间金融发展的解决途径

民间借贷活跃,说明其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情况下,允许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机构公开化和合法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我国民间融资的发展,规范民间金融发展主要有以下途径:

第一、进一步强化金融体系建设,开放民间金融。加强对民间融资的引导和规范,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间接融资市场方面,加快银行体系的改革,推进民营银行和小微银行建设,将民间资金从地下转移至地上,从而纳入规范管理和运行,做到风险可控。通过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典当行、寄卖行等机构的监管和服务,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防止其过多地停留在民间借贷市场。引导民间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规范化,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充分竞争的现代金融秩序。比如尽快出台《放贷人条例》,使民间借贷活动有法可依。

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建议可放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不能超过其注册资金50%的限制,允许吸收民间资本,通过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等政策杠杆防范挤兑风险、调节民间资本入市量,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对于村镇银行,可以放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做主发起人”的准入门槛的限制,扩大民间资本的参股比例;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发展社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构;在民间融资较为活跃地区,通过政府政策扶持,成立社区(农村)合作组织内部的、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直接融资市场方面,根据人民银行201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3.5%,仍是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而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的占比达到了40.4%。这一数据虽然比2010年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对比美国直接融资占比在80-90%的水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扩大直接融资份额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股权融资,二是债券融资,三是基金融资。从中国目前的股票市场看,需要在上市审批、定价机制、市场公开、强制分红等方面,提振人气、重塑市场价值观;债券市场有利于扩大企业融资渠道,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整体实现,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点;基金在制衡上市公司再融资冲动、保护流通股东利益方面也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可以逐步改善融资结构,可以显著增强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力扩大直接融资份额,逐步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市场。大力发展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典当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就可以有效引导民间资金,切实缓解中小、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第二、积极扶持新建机构基础平台建设,加大社会监督力度。依法合规经营,是促进民间融资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大多数的民间金融机构是小规模经营、地域性明显、抗风险能力弱。在积极给予政策倾斜、平台支持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随着当今民间融资日趋活跃,规模日益扩大,其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之外,以取得高额利息回报为目的的特性,决定了民间融资的组织松散性、目标的游离性,单纯的趋利性、计划的随意性,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响应滞后、钝化。加强对民间融资行业进行日常监管,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打击各种不合理不合法的民间融资活动,发现从事或变相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应严肃查处,坚决取缔。在大力发展小微、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基调下,必须处理好快速扩张与信贷资产质量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把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一刀切地“赶”下乡,避免在信贷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因为政府指令“被放款”,坚决不允许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再出现类似前两年的“农村基金会”问题。

第三、促进利率市场化,促进民间融资合理有效发展。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变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间不平衡的现状。引导民间资本转向阳光地带,关键在于放开市场准入机制。一旦市场准入机制开放,类似小额贷款公司等形式的民间融资机构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只有放松金融管制,降低银行业进入壁垒、打破国有垄断、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消除负利率,才能真正对高利贷起到釜底抽薪之效。在操作层面,未来应该大力发展诸如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城市银行、社区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多种小微金融机构,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增加金融资本供给总量,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社区银行,提高中小企业的外源性融资水平。

摘要:最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浙江吴英非法集资案, 一时间, 民间借贷和民间融资成为一个热点词汇。温州、鄂尔多斯、江苏、福建、河南等民间借贷活跃的地区, 相继爆发出了民间信贷风险。如何规避风险, 使民间借贷市场更加规范和有序发展, 成为当前各方高度关注的话题。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补充, 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要加强引导和教育, 发挥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中国高层领导人的先后表态, 也预示着中国今年将鼓励民间借贷阳光化。

关键词:民间信贷,民间融资,金融体系建设,利率市场化,社会监管

参考文献

[1]马光远.请松绑民间金融的步伐再快一点[N].东方早报, 2009 (02) .

[2]郎咸平.谁在侵蚀温州民间金融[N].凤凰博报, 2011 (10) .

篇4:中日民间交流新渠道

“父亲在五十年前开始收听中国的日语广播,他觉得该让中国播音员有一个在日本学习语言的机会,便腾出住处,邀请中国播音员、记者到日本访问,接触普通日本人的语言和社会生活。我们家每隔一段时间便邀请一位播音员或者记者来住上数月或者是一年,已经接待了几十位这样的中国客人。”神宫寺先生的大女儿细川敬子对《望东方周刊》说。

不论是中日建交前还是中日两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邀请中国客人来家里长期居住的计划从未停止过。如今神宫寺家族中,女儿们承接了父亲的工作,不断接待来自中国的媒体人士。

中日建交前,在日本主张日中友好的人,大都会被看成是共产主义分子,会受到来自日本国家、右翼组织的种种干扰,很多时候生命都会受到严重威胁。这些年来自日本国家或者民间组织的直接干扰,已经较少。虽然如此,能够坚持主张友好,且有具体行动的人,在今天的日本并不容易。

“我参加日中友好运动,不是从概念出发的,是和中国一个一个具体的人交往,从这些中国人身上找到我们共同的体验,追求我们共同的目标。”原《中央公论》月刊主编近藤大博说。

中日两国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具体地去和每个人交流的时候,人们会发现:相互理解的基础依旧存在,个人之间的交流比以往变得更加重要了。

个人体验的中日交流

北京一位李姓女士,颇费周折地在今年3月底去日本参加了女儿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

原以为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通过探亲的方式去日本会很方便,没有想到旅行社首先要的是“亲子鉴定”、亲子鉴定的公证书,等等。在听说走旅游的途径会方便一点后,她便选择了个人游签证。这需要将一年来的收入、房地产证明等一并交给旅行社办理相关手续。好在有自己名下的房产,签证总算下来了。

“没有想到去日本会如此之难。”李女士在拿到签证的时候,已经没有了要去日本的喜悦,对日本也算不上有什么好感。

到了日本后,看到女儿和街坊邻居的和睦关系,让李女士联想到了三十年前的中国,“那时我们也有过很熟悉的邻居”。大学的毕业仪式,严肃亲切同时让人感动。购买一份很小的商品,店员显得彬彬有礼。问路时因为语言不通,有时日本人会放下手中的活,带她走到要去的地方。这一切让李女士觉得,和日本官方接触时的冷漠消失了,一种少有的亲切感在日本民间找到了。

“有机会的话,我一定再次去趟日本。”尽管还是觉得手续麻烦,但李女士的心情改变了不少。

“去过日本旅游的人,大都会对日本游有好的看法。”从事旅游方面业务的吴小姐说。如果不是办签证太困难,日本右翼太过炒作中国威胁等因素,可能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去日本旅游,通过旅游了解日本。

个人体验的中日交流,对大多数日本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不少日本媒体对中日关系做了调查,大概八成以上的日本人对中国没有什么好感。但我们仔细看一下那些对中国没有好感的人,他们是不是有中国朋友,是不是访问过中国?这时人们会发现,没有中国朋友的人,没有去过中国的人,会在民意测验的时候回答说讨厌中国。”日本企业研究院的颜秘书长对《望东方周刊》说。

从具体的中国人看中国

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会有三十多名老中青各阶层的人士聚集在东京新桥车站附近的一座大楼里,谈他们眼中的中国人、中国社会。这个会叫做“日中未来会”。

横堀克己会长原在媒体工作,年过七旬。“我们追求的是日中的民间交流。”他对《望东方周刊》说。

不论中日关系出现何种变化,这种年复一年的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在横堀会长身边没有停顿过。对中国的理解不是因为中日关系的变化才成为一种需要,而是很多日本普通市民生活中的一个部分。

每次开会的时候,先请一位会员谈他看到的中国,然后是大家讨论。当然会谈中国政治上的新变化,经济新动向,但大多数会员的关心点在中国人上面。在中国做过贸易,教过书,或者是日常生活和中国有某种关系,是未来会成员的共同特点。神宫寺敬的两个女儿也是这个会的成员。

把在日本日常中的各种感受转达给中国人,是未来会成员的一个重要活动。

“自从日本决定购岛后,日中关系进入到了建交后最严峻的时期。”对于中日关系的变化,横堀会长今年5月底访问中国的时候,遇到他所认识的中国朋友时,这是他必定要说的一句话。

建交前,日本政府执行反华外交路线,但民间有大量的普通市民向往日中友好,参加到了相关活动中,并为邦交正常化发挥了推动作用。今天在日中遭遇种种问题的时候,民间的力量应该能发挥作用。

“我身边有不少人和中国做贸易,有商务往来。但他们仅仅是做贸易、做和中国有关的销售工作,对中国人、中国国家不闻不问。”未来会成员原绚子说。结果是太多的日本人从媒体报道中间接地了解中国。

日本媒体描绘的中国,成了人们心中的中国。日本一些有影响的媒体,如果是一条中国的正面消息,那么题目会写成“新兴工业国家的巨大机会”等,似乎并不是在谈中国。但要是报道负面消息的话,中国一词赫然印在标题中,唯恐别人不知道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现象。这种倾向明显的报道在日本长年累月地做下去,诱导民众自然对中国产生厌恶,使厌华成为一种民间情绪。

日本最著名的政治家,日复一日地谈中国威胁,谈在价值观上与中国的不同,更加深了这种厌华情绪。

但是如果谈具体的中国人时,情况便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直接和中国有过交流,有中国朋友的人,是不会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的。”原绚子特别重视民间交流的重要性。通过人与人的直接交流,能让人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两国关系,这个关系不会因为政治上的波动而发生太大的变化。

民间交流的新渠道

相对来说,日本市民来中国短期访问无需签证,可以很方便地来中国,但到日本去旅游、访问的中国普通游客,大都周转于饭店、企业及观光点中,对于日本社会难有更贴近的理解。

“我更希望中国官员、市民来日本能有一个定点观察日本的场所、机会。”在横滨国立大学常年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村田忠禧教授告诉《望东方周刊》。

村田每年带大学生来中国的大学交流,让大学生们去中国同学那里。

“2012年9月18日,我正好带学生在大连理工大学交流。日本媒体报道了中国的游行情况,很多学生的家长十分担心自己孩子的人身安全,希望提前回国。但这里的学生并没有感受到有什么异常,大家经过讨论后决定留下来继续交流。后来全体学生安然无恙地回到了日本。”村田教授回忆说。

因为每天和中国大学生在交流,感受到的中日关系与日本媒体报道的中日关系有着巨大的不同,这样的交流对日本学生来说,自然终生难忘。

相比之下,中国人去日本的时候,这样的交流就显得少了些。除了去日本自由行还非常困难之外,中国市民去日本与学生、市民交流,住在日本市民家中观察日本日常生活的机会还不多。如果能够有这样的机会,中日市民间的了解应该能更多,改善中日关系也就有了厚实的基础。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中日交流,作为民间交流的一种新渠道,在今天变得更重要了。

篇5:民间融资渠道

如何有效改革?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日前召开的201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出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围绕解决“谁来投”、“怎么投”问题创新投融资机制,推进投资领域法制化建设。“谁来投”就是要厘清投资主体;“怎么投”就要改革投融资方式。

谁来投?核心问题是要降低政府的投资比重,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本在投融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谁来投的前提是政府必须归位尽责。

首先是简政放权,自我革命。两年来,政府已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累计超过700项。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中涉及投资体制改革的就有6项。这6项改革分别是:1.按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进一步取消下放投资审批权限;2.制订并公开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及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3.进一步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4.制订《政府核准和备案投资项目管理条例》;5.创新投资管理方式,抓紧建立协同监管机制,推动国务院有关部门主动协同放权、落实限时办结制度,督促地方抓紧制定细化、可操作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6.加快建设信息共享、覆盖全国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进落实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

其次是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投资。政府以改革举措打破不合理的垄断和市场壁垒,着力解决投资领域的“玻璃门”、“弹簧门”,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投资环境。例如,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水电、核电等项目,建设跨区输电通道、区域主干电网、分布式电源并网等工程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

怎么投?就是要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必须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使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相辅相成。

去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在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交通、能源、信息、社会事业等领域,重点就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就必须加快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证券发行的规模和数量,鼓励

中国首家OVO跨域路演中心

企业直接融资,改善和优化资本市场的结构,积极扩大企业债券、投资基金发行和流通比例。

中国经济是一个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只有政府归位尽责,转变职能,投融资改革的措施能够真正实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才会逐步形成,投融资的效率自然会提高。惟其如此,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才有可靠的保障。

篇6:中心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企业方面对融资工具了解甚少或利用不善,可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中小企业融资视野较为狭窄,把融资目光过多地集中在银行贷款和上市,较少想到利用其他工具和渠道进行融资;或者对银行贷款和上市以外的融资方式风险有较大担心,对其只能望而却步。事实上,尽管目前我国融资工具品种尚少,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更少,但在银行贷款和上市以外,还是有一些成长中的新型工具可资利用。中小企业应积极学会利用新的金融工具,以有效地拓展融资渠道。

金融租赁

金融租赁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具有其他融资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是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可行选择。金融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方式。出租人根据承租人选定的租赁设备和供应厂商,以对承租人提供资金融通为目的而购买该设备,承租人通过与出租人签订金融租赁合同,以支付租金为代价,而获得该设备的长期使用权。

对承租人而言,采用金融租赁方式,通过融物的方式实现融资目的,从而缓解了固定投资的资金压力。另外,通过售后回租方式也同样可以使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得以解决。所谓售后回租,就是企业将现有固定资产出售给租赁公司,同时租赁公司以回租形式继续将资产交给企业使用,这样企业既获得了资金,又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研究表明,对民营中小企业开展设备租赁业务更容易获得成功。一来民营中小企业引进设备前的市场调研论证一般会做得较为充分,租金的交纳较有保证;二来对民营中小企业违约不交租赁费的处置可以较少受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可以完全按市场规则办理;三来商业银行在经营网点、管理制度、专业人才和信息网络方面都具有开展租赁业务的优势。

因此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由商业银行面向民营中小企业开展二手设备租赁业务,应是一条既切合实际,又能发挥银行信息、人才优势的融资方式。典当融资

典当也许是一种最古老的行当,并且在许多人眼里具有不光彩的历史。但在近年的企业融资中,典当以其特有的优势重新拥有了市场。我国现有典当行1000多家,还有一些新增典当行正在审批之中。典当是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针对许多中小企业存在着商品滞销积压的情况,典当行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利用闲置资产筹措到流动资金,从而在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促进商品流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与银行贷款相比,除贷款利息外,典当贷款还需要缴纳较高的综合费用,包括保管费、保险费、典当交易的成本支出等,因此典当贷款成本较高,此外典当贷款的规模也相对较小,但典当贷款又具有银行贷款所无法相比的优势。首先,它方便快捷,能够迅速及时地解决当户的资金需求;其次,经营产品灵活机动;第三,期限短,周转快;第四,由于它是实物质押、抵押,因此不涉及信用问题。这几点都十分适合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

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源于40年代的美国硅谷。它是在没有任何财产作抵押的情况下,以资金与公司业者持有的公司股权相交换。风险投资在我国已经经历过较长时间的引进及成长期,在政策制度和操作方面,应该说是较为成熟的一种融资方式。风险投资最适合于产品或项目科技含量高、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如通讯、半导体、生物工程等行业的企业。在企业创业之初,或者在产品研发阶段和市场进入前期急需资金之际,这是一条比较好的渠道。利用风险投资,中小企业便可以尽快得以启动。

目前风险投资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已有200多家,其中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就是由国家财政出资,科技部管理的10亿元科技创业基金。

信用担保贷款

信用担保是一种介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服务。由于担保的介入,分散和化解了银行贷款的风险,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得到保证,企业的贷款渠道也变得通畅起来。

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已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这些机构大多实行会员制管理的形式,属于公共服务性、行业自律性、自身非盈利性组织。会员企业向银行借款时,可以由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予以担保。另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向专门开展中介服务的担保公司寻求担保服务。在国家政策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植下,信用担保贷款将会成为中小企业另一条有效的融资之路。

自然人担保贷款

2002年8月,中国工商银行率先推出了自然人担保贷款业务,担保可采取抵押、权利质押、抵押加保证3种方式。可作抵押的财产包括个人所有的房产、土地使用权和交通运输工具等。可作质押的个人财产包括储蓄存单、凭证式国债和记名式金融债券。

前不久,北京市商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与号称北京首家个人资产管理公司的泛亚达投资管理公司向社会宣布了其抗击“非典”扶持中小企业的60亿元专项贷款计划,准许中小企业主用私人财产为企业做抵押贷款并承担无限责任。此项贷款政策实际上是将金融机构原来在个人消费贷款方面的经验运用到中小企业贷款上的一种尝试,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无疑又开辟了一条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

篇7: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世界上中小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表现尤为突出,融资短缺严重地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拦路虎”。资金是维系企业生命的血液,资金短缺就会造成中小企业无法生存,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我国中小企业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据统计,我国现有中小企业3000多万户,占我国GDP的56%,占社会销售额的59%,占税收的42%,占出口额的62%,占提供就业的75%。然而,中小企业所获得的融资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不相称的。首先是中小企业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少。我国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全部中小企业的10%左右。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仅占银行短期贷款的14.4%。可见,我国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非常少;其次,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直接融资比例很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98.7%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仅有1.3%来自直接融资。而且,我国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条件很高,一般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上市融资的标准。最后,我国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缺乏,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据国际公司研究资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业主资本和内部收益留存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股权融资占不到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现有银行体制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我国现行国有银行体制正在向市场体制转变,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在现行体制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为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一律实施“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战略,大规模撤并基层网点,上收贷款权限,使那些与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同时,我国现行的银行制度不允许设立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私营性质的民营银行,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支持。

2.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不完善,缺乏后续配套制度。我国虽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缺乏相应的实施条例,使得该法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上很有限。虽然各地政府根据该法设立了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仅在筹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民营担保机构受所有制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另外,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

3.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造成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融资支持。由于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建立,中小企业的诚信状况和资产质量都很难掌握,这就造成了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支持。

4.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建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我国证券市场现在还是以主板市场为主,一般向大型企业倾斜,虽然在主板市场中开设了中小企业板块,但中小企业上市标准并未降低,上市门槛高使很多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无法上市融资。加之低门槛的创业板迟迟不开,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被纷纷取缔,非正规融资缺乏法律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加剧。据有关数据表明,中小企业股市融资仅占1.6%,可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极不协调。

●中小企业多种融资的渠道

1.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也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应采取的重要手段。股权在不同的财产组织形式上有着不同的体现方式,因此,股权融资产生了不同的融资工具。(1)股份有限公司是股份公司的全部资本等额划分的,股份的实物表现形式就是股票,由于每一股份都是等额的,而且金额很小,使得小的投资者也能投资,为此,可以加速资本的集中。但由于股份有限公司审批程序复杂,需要中小企业有一定的规模和效益,审批时间会比较长。2004年5月,深圳交易所开通了中小企业板块,为优强中小企业迅速壮大提供了直接融资来源。(2)有限责任公司,其具体实物表现形式是出资证明书,每一个股东的出资证明书都不是等额的,由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最多只能50人,要吸收股权资本时,每一股东的出资额会较大,从而使得小的投资者无法投资,影响了资本的快速集中。以上两种融资方式都属股权融资,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最基本的融资方式。

2.债权融资。债权融资是中小企业基本的融资方式,债权融资主要有向金融机构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两种形式。(1)贷款。目前中小企业主要是采用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融资,但由于银行体制性原因,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融资很有限。一般有抵押贷款、信用贷款、质押贷款等形式。

(2)发行债券融资。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情况较少,但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我国对发行企业债券有着许多的政策规定,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比较适合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水利、水电、道路、桥梁等工程。取得这些项目资格的中小企业可以申请发行企业债券。

3.企业留存利润。中小企业利用企业留存利润进行融资,是企业的股权融资行为,比较适合有限责任公司,既股东利用留存利润进行再投资的行为。

4.BOT项目融资。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中小企业投资公共工程时,政府给予企业项目建设的特许权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采用BOT方式比较容易得到一些财团的支持,其在融资时主要是将项目抵押给财团或金融机构,然后进行建设,建设后从经营的利润还款,或卖掉某个经营期给金融机构或财团。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投资规模较大的公共工程设施,比如,公路、桥梁、大型电站等,公司可以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吸收财团作为股东,然后以这个公司为工程建设承建主体,并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政府通过银行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并给公司一定的经营期限进行经营,经营期限满后,整个项目工程就归政府所有。

5.政府基金融资。我国政府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政府为促进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设立各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基金。比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基金、科技发展基金、扶持农业基金、技术改造基金等。这些基金的特点是利息低,甚至免利息,偿还的期限长,甚至不用偿还。但是要获得这些基金必须符合一定的政策条件。

6.金融租赁。金融租赁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创新形式,金融租赁也称融资金融租赁,是将传统的租赁、贸易与金融方式有机组合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交易方式。金融租赁的基本含义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选定的租赁设备和供应厂商,以对承租人提供资金融通为目的而购买该设备,承租

人通过与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以支付租金为代价,而获得该设备的长期使用权。对承租人而言,采用融资租赁方式,通过融物的方式实现了融资的目的。它的实质是附带传统租赁商的金融交易,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作为创新融资的金融租赁业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其他金融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是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可行选择。金融租赁具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融资功能,二是推销功能。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时期它的融资功能发挥主导作用;经济萧条时它的推销功能发挥主导作用。但两大功能的分立与融合还不能完全依靠经济的发展和萧条来进行严格的界定,它们在一定时期可能发挥独自的主导功能,但更广泛的却是两大功能相互依附、相互融合。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业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我国已经入世,实现金融租赁业同国际接轨,促进其健康、规范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议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融资体制、信用环境、企业自身及融资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需要综合协调、配套解决。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1.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用体系的支持,健全的信用体系可以消除融资人与投资人或债权人的信息不对称,使投资人和债权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促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建立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评级、发布制度以及奖励惩戒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档案试点。对资信等级高的中小企业,应简化工商年检手续,逐步实行备案制。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建设,培育信用需求、规范信用市场、完善信用制度、营造信用环境,对于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目前,有关部门已在北京、山西、吉林、浙江、四川等城市进行试点,通过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信用评级、企业信用制度等,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

2.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政府金融支持机构应是对策之一,在形式上,可以设立相应的政策性银行;允许新创设立或改建设立区域性股份制中小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设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积极吸引非公有资本入股,进一步壮大和完善为城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实力和机制;农村信用社应吸收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入股,加快改善股权结构,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力度;在国家政策的许可下,新建一些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国有小型金融机构。如可组建科技开发银行,专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等。同时,为满足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通过税收支持、扩大利率浮动幅度以及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鼓励各类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实行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实行比例控制。

3.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继续发挥主板市场作用;在完善现有中小企业板块基础上,应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育成和辅导体系,适时启动创业板市场;逐步扩大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整合和规范现有产权交易市场,为非公有制企业股权转让提供服务;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境外上市工作。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探索债权融资方式。应建立多层次的债券市场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允许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并允许其在不同层次的债券市场上流通转让。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债券利息免征利息税,刺激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大力促进风险投资公司的设立,通过税收减免政策促进风险投资公司对中小企业投资。

4.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快中小企业辅助体系的建设。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据世界各国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信用辅助制度的落实。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的机构经核准可免征营业税。加快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

篇8:中国民间融资渠道的规范化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我国目前的民间融资规模巨大, 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融资主体, 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 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都依赖于民间融资渠道。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发放贷款具有严格的审查要求, 而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 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难以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因而转向民间融资渠道。民间资本出于趋利性, 为获取资本增值, 大量民间资本流入民间金融市场, 导致我国民间融资规模空前。

但我国目前的民间融资活动一直处于半公开化的状态, 游离于国家监管之外, 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诸多民间融资活动仍处于灰色地带, 法律上对合法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定十分模糊, 导致民间融资存在制度性风险;放款人的利益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很容易引发社会问题;民间融资不受国家监控的情况下, 容易导致高利贷现象的产生, 加剧企业经营风险。只有将民间融资引向规范化、合法化, 才有有效地改善民间借贷市场, 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因此, 规范化我国民间融资渠道是促进我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2. 文献综述。国内学者研究的主要方面如下:

(1) 民间借贷或民间金融的界定:我国不同学者对于民间借贷或民间金融给出了不同的界定。陈蓉 (2006) 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为基础, 提出民间借贷的内涵具有三点, 包括产权的民间性, 参与主体的民间性以及融资活动的非监管性。庞永 (2009) 认为民间金融的概念十分宽泛, 必须区别开民间金融与非正式金融、民间金融与官办金融民营金融以及民间金融与民营金融。张思康、陈婷 (2012) 认为民间借贷是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 区别于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借贷行为。

本文将以体制外的民间融资为主要研究对象, 作为需要规范化的主体。

(2) 民间融资的规范化。我国学者对我国民间融资的规范化提出多项建议。王燕霞 (2011) 认为, 应制定单行法规, 并修改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建构风险检测盒监管制度, 来引导民间融资规范有序地发展;戴瑞姣、李细满 (2012) 认为, 解决民间融资问题应构建以政府监管为主导, 行业自律和自我约束为补充的三级监管机制;骆劲桉认为, 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化具有很高的积极意义, 需通过赋予民间融资合法地位、明确民间融资行为标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组织等多种途径来完成;中国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提出要加快民间融资的立法进程, 重点完善《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等建议。

二、我国目前的民间融资渠道及其问题

1. 主要融资渠道。

我国民间融资渠道较为多元化, 除个人和中小企业的直接借贷等无组织性的方式外, 还出现了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专业机构或中介, 主要分类如下:

(1) 私人借贷。私人借贷的历史悠久, 它建立在个人道德信用的基础之上, 同时也是在各种借贷方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而随着民间借贷的市场的扩大, 私人之间的资金借贷的资金需求和供给都在增加, 私人借贷发展迅速, 大量的需求和供给难以及时匹配成了其发展的瓶颈, 因此也就诞生了专业的贷款经纪人, 来充当匹配供求双方的中间人。

(2) 企业间借贷。除了私人借贷外, 企业之间的密切往来也导致企业间借贷现象日趋普遍。一些企业由于日常的业务往来等彼此建立了诚信关系, 继而进行以信用为基础的借贷活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由于受到规模等限制, 往往难以满足商业银行贷款严苛的各项要求, 往往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问题。其借贷成本并不直接受到银行利率的影响, 往往高出银行利率2-3倍, 风险可控性弱。一旦发生信用违约, 贷款的一方在无法收回贷款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资金链断裂, 继而产生连带效应, 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 此前的中小企业“倒闭潮”也正是因此产生。

(3) 企业集资。当企业资金出现短缺时,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集资的手段来筹集资金, 主要是面向企业的内部职工, 遵循自愿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 企业集资并不限于企业内部, 集资对象从亲戚、朋友、乡邻等辐射到陌生人都有可能。对此企业集资, 法律上的界定也较为模糊, 易涉及到非法集资问题。

(4) 合会。合会在国际上称为“ROSCA”, 是指“轮转储蓄与信贷协会”, 它是一种协会内部成员之间资金互助的活动, 轮番提供信贷的活动。在中国, 合会主要在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较为流行, 通常每个合会都由会首牵头发起该组织, 以相互之间的无担保信用关系为基础, 有一套自定的规则进行运行。合会通常又分为呈会、标会和抬会。呈会往往是建立在地缘关系上的民间金融形式;标会是通过利率竞标的方式来判断得会的呈会;而抬会是具有欺骗性和危害性的合会, 具有金字塔结构。

(5) 地下钱庄。地下钱庄是所有民间金融形式中运作最类似公司和正规金融机构的, 但其本身是非法的金融组织。地下钱庄不受到金融监管, 往往从事非法买卖外汇、资金转移、洗钱等非法业务。地下钱庄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

(6) 典当行。典当行是一个借款给以个人财产作质押者的机构, 在我国属于非正规金融机构, 但属于合法金融机构。典当行发放质押贷款, 一般作为短期融资的方式之一, 借钱的一方通过典当个人财产来换取资金。

(7) 担保公司。担保公司的历史比较短, 相对而言是比较新的民间借贷组织。担保公司的主要职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 联接中小企业和银行, 其业务以抵押担保、工商担保、短期小额担保为主。

(8) 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是私下或直接向特定群体募集的资金。由于私募并不面向一般大众进行集资, 不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 很容易造成“非法集资”, 因此私募在中国仍然受到严格限制。但在民间金融市场, 私募基金相当活跃, 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组织形式。

2. 存在的问题。

(1) 民间融资利率不受管制。我国对于利率方面的管制较为模糊, 如拟向地方人大提交审议的《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 (草案) 规定, “借贷资金年利率不得超过48%, 否则将按照高利贷予以行政处罚。”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 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以当前一年期商业贷款利息6%为标准测算, 最高人民法院认可的合法民间借贷年利率应控制在24%以内, 这一标准明显低于“年利率不得超过48%”的行政监管红线, 也就是说, 政府干预红线的设定本身与现行法律明显相悖。而民间融资目前又游离在我国金融管制之外, 由于民间资本的趋利性, 高利贷现象异常严重。

(2) 削弱国家宏观调控效果。民间融资活动游离于国家的金融监管体系之外, 具有很强的市场性, 其资金流向、利率等完全是由市场供需情况所决定的, 而不受到国家的控制和管理。民间借贷往往具有趋利性, 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借贷活动, 容易与国家政策导向相违背, 甚至削弱了国际宏观调控的效果。我国目前的民间借贷规模庞大, 其信息不公开, 国家也很难估计确切的规模, 这将对国家宏观政策包括央行的货币政策等的实施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 冲击金融体系, 成为洗钱的温床。现实中的民间融资活动带有一定的“地下”操作, 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 难以监管, 对我国金融体系造成了冲击。由于民间融资活动的非透明性, 更是成了许多违法分子洗钱的温床。

三、规范化融资渠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有利于控制民间融资利率,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规范化融资渠道, 有利于控制民间融资利率处于合理区间内, 以便于监管和风险控制。过高的利率必然会导致民间融资活动的风险的增大, 加重中小企业融资的负担, 因此必须通过规范融资渠道, 对民间融资利率做出限制, 既能使得国家及时地掌握民间融资活动的规模等信息, 又能保证民间融资合法、合理、有效地运行。同时, 规范化融资渠道也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让资金缺乏但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拥有更多的合法的融资渠道, 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2. 有利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效果, 建设健全的金融体系。

规范化民间融资渠道, 有利于国家对民间融资活动的监控, 可以通过国家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来引导民间融资活动, 避免民间资本流向有违于国家政策导向的行业或领域, 加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同时, 规范化民间融资渠道, 将非制度金融融入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 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互补, 更加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3. 避免高利贷、洗钱等违法行为的滋生。

规范化民间融资渠道, 有利于清晰界定民间融资与非法融资的区别, 引导民间资本进行合法的资本运营活动, 使得民间融资阳光化, 避免高利贷、洗钱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有利于我国的社会稳定。

四、如何规范化我国融资渠道

1. 在法律上明确民间借贷行为的合法性。

民间融资规范化要把法制建设摆在第一位。要制定公平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将民间融资引入正规发展的道路, 首先要从法律上明确地界定合法的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等行为的具体界限, 使得民间融资主体得到法律的保护, 才能引导民间金融的规范化。

2. 建立民间融资准入与退出制度。

我国应建立民间融资准入制度, 设置适当的门槛和监管要求, 建立民间融资活动登记机关, 以保证该活动的合法性。建立个人破产法律制度, 完善民间融资市场主体的退出制度。避免民间借贷中借款人的无限民事责任, 促进个人金融风险意识的提高, 也可以有效地降低“跑路”的发生率。

3. 建立民间融资监管机构, 完善民间融资的配套制度建设。

明确民间融资的地方管理部门, 建立专门的民间融资监管机构, 以及时掌握民间融资情况, 控制民间融资的风险, 引导民间资本的正确投资和运用。建立民间借贷登记制度以及民间借贷双方的资信评估机制等, 完善民间融资的配套制度建设, 优化民间融资发展环境。

4.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引导民间资本投资。

出台面向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放松银行部门对中小企业的严格审查, 降低放贷门槛等, 逐步放宽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的条件, 拓宽其融资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方向,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国家金融机构等垄断型行业。

5. 行业自律。

可以利用现存的行业协会或其他社会组织团体, 建立有效的规范, 协助政府进行民间融资渠道的管理, 可以有效地降低民间融资的风险程度, 同时降低了政府管理的成本, 保证了民间融资的自由度。

摘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民间融资规模增长速度空前, 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和半公开化却带来了诸多问题, 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因此, 引导民间融资渠道的规范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证了民间融资渠道规范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民间借贷,融资渠道,规范化,中小企业

参考文献

[1]何迎书.民间借贷日益活跃“灰色金融”亟须规范[J].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2 (5) :3-5.[1]何迎书.民间借贷日益活跃“灰色金融”亟须规范[J].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2 (5) :3-5.

[2]陈蓉.我国民间借贷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J].经济法论坛, 2006, 10:157-176.[2]陈蓉.我国民间借贷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J].经济法论坛, 2006, 10:157-176.

[3]张思康, 陈婷.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11) .[3]张思康, 陈婷.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11) .

[4]陈彬.房地产开发中民间融资及其风险的法律规制[D].西南财经大学, 2010.[4]陈彬.房地产开发中民间融资及其风险的法律规制[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5]王燕霞.民间融资规范化探析[J].天津法学, 2011, 3:016.[5]王燕霞.民间融资规范化探析[J].天津法学, 2011, 3:016.

[6]曹薇.民间借贷利息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0.[6]曹薇.民间借贷利息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7]戴瑞姣, 李细满.当前民间融资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论坛, 2012 (9) :71-75.[7]戴瑞姣, 李细满.当前民间融资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论坛, 2012 (9) :71-75.

上一篇:幼儿园资源环境计划下一篇:小学数学《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