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2024-06-04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精选6篇)

篇1: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可怜的人!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忽然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

“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为了多赚一点儿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小题1:文中有句话表现小弗郎士决心回答好老师的提问,决心学好祖国语言,请用波浪线把这句话画出来。(1分)

小题2:本文段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韩麦尔先生?从中可以看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小题3:“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中“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指的是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2=4分)

小题4:如何理解韩麦尔先生下课前的动作与神态(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小题2:外貌、语言、行动、神态 强烈的爱国感情、痛恨敌人、有祖国必胜的信念。

小题3:“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

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小题4:表现了先生强烈的爱国感情和因即将失去国土而痛苦的心情。

★ 最后一课比较阅读答案

★ 最后一课阅读训练及答案

★ 最后一课课内阅读答案

★ 阅读最后一课的答案

★ 《一课》阅读答案

★ 《最后一课》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和答案

篇2: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最后一课 老舍

铃声,对一个做贯了教员的,有时侯《良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的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抖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隆,陵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i艮齐,一致地竖直了背,仰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嗽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点的把泪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像他们或者能够得到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槛,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剖艮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小题1: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里“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祁瑞宣老师“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这两位老师的表现如此相似,他们都遭受了怎样的打击?表现他们怎样的感情(4分)

小题2:祁瑞宣老师“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这种反常表现说明了什么?(4分)

小题3:请你谈一谈你对文中“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这句话的理解。(4分)

小题4:古今历史上,有许多爱国英雄令我们敬佩,有许多爱国的名言让我有]铭记。请以爱国名人、爱国名言为目标,做一点资料收集。(3分)

我所知道的爱国名人(至少2人)

其中一位爱国名人的事迹

我所知道的爱国名言或古诗句(一句)

参考答案:

小题1:一样的亡国之痛,表现两位老师的爱国情感。

小题1:对比.做亡国奴的苦痛使祁瑞宣老师失去了平日里的镇静,他痛苦得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了。

小题1:“民族的春花”指祖国的语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亡了,祖国的语言之花也将枯萎,我们都将失去祖国的语言

小题1:(1)示例:屈原、文天祥,岳飞,杨靖宇等。

(2)事迹略。

小题1:结合情节,了解历史;理解二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小题1:答出手法对比或反衬;通过对比,重点说明在最后一课上祁瑞宣老师不能自抑的感情。

小题1:这是一句比喻说法,结合故事情节了解国家亡了,我们都将失去祖国的语言。国没了,祖国语言也就不复存在。

篇3:最后一课

她俩走了, 留下被感动的我, 离别愁情也渐渐涌上心头。这届毕业生, 九年级时学校才安排我去任课, 一年的相处相伴, 教学相长, 我竟这样让他们眷恋, 有点超乎我的意料, 激动着、兴奋着, 一行行诗从心底涌出, 《致学子》一诗一气呵成。

我带着还在激荡跳跃的心去上这最后一课, 当我行走在过道时, 有同学来告诉我, 让我等一下, 上课铃响后再进教室。我有些纳闷, 同学们在搞什么嘛, 神秘兮兮的。当铃声响过, 我走进教室, 跃入我眼帘的是黑板上醒目的几个刚劲有力的彩色粉笔字:“陈老师, 谢谢您!我们永远爱您!”那一刻内心的感动无法用语言表达。

我喊出最响亮的:“上课!”全班齐刷刷地站起。当师生问好后, 班长说:“陈老师, 我们想为您唱歌, 可以吗?”看那情景, 我只能放弃最后的复习了, 我爽快地说:“可以”。《最炫民族风》唱响了, 那一刻, 歌声激情美妙, “最美的云彩”飘飞在师生共同营造的自由天空。

接着我回礼同学, 即兴朗诵我写的诗《致学子》, 寄语即将实现人生重大转折的孩子们。最后, 我给每一个学生表达心情的机会, 畅谈学习的心得感受, 概括过往的时光。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站起来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那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鲜花, 每个孩子都有花季的明媚风采。

流年易逝, 我与孩子们共同构建的快乐流动课堂, 合作学习的美好时光, 已轻盈遗落在鲜花盛开的文华校园, 已从师生相互对视的目光中远去。最后一课, 同学们天真、纯美的样子至今我还清晰可见, 他们内心深处迸发出的思想火花, 感人肺腑的心语心愿, 深深植根在我心田, 挥之不去。

篇4:《最后一课》最后的发现

因为有了“最后一课”的真实体验,孩子们学习《最后一课》时很快就进入了文本。于是,针对这篇文章,我和学生一起“咬文嚼字”,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深情。文章就要学完了,我深情地朗诵了最后一段: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读完,我扫视了一下同学们的表情,发现坐在最后排的小田正和同桌在桌面下纠缠着,不知为什么争执了起来。于是我说:“这一段的描写也很有特点,我们找个同学到讲台上模仿韩麦尔先生表演一下。小田,你来吧!”

小田听到我叫他的名字,慌忙停下站了起来,但茫然不知所措。我给了他一个警告的眼神,然后说道:“看来小田没有准备好,哪位同学上来试一下?小田你先坐下吧。”小田安静地坐好了,他的同桌也回过神来,认真看起了课文。我又扫视了一圈,发现小雪跃跃欲试,就对她说:“小雪,你来试一下吧。我读,你来表演。”

“他呆在那儿”,我读,小雪收回笑容,做出发呆的表情。“头靠着墙壁”,我继续读,小雪开始把背往黑板上靠。“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还没等我读完,小铭就开始大喊起来:“不对,不是这样靠的,也不应该是这样摆手!”我示意他不要吵,说道:“先让小雪表演完好吗?”于是,小雪按照她的理解,背靠着墙,头抵着黑板,闭上眼睛,向同学们摆了摆手。

“有什么不妥吗?”我问同学们。“手摆得太快了。”有的说。“不是这样靠。”小浩说道。“那你认为是怎么靠呢?能不能上来表演一下。”小浩走上讲台,把额头抵在黑板上,然后背对着同学们,缓缓摆了摆手。他的动作做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为什么是这样靠呢?”我问。

“因为韩麦尔先生刚在黑板上写完了字,他的心情很沉痛,可能流下了眼泪,于是把额头抵在了黑板上。他不想让同学们看到他难过的表情,他的心情还没有平复。”小铭侃侃而谈。

“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原来背靠着墙和面对着墙竟有如此大的区别。”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正是大家的这一细心发现,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韩麦尔先生柔和又严肃、坚定又悲痛的复杂内心,这样一个背对着同学们的画面,也让韩麦尔先生的形象更丰满起来!”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细节,‘放学了,——你们走吧。’这里的破折号说明了什么?”我发现孩子们能够深入理解文本,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发现了,于是继续追问。

“说话断断续续。”有的同学答道。

“还有吗?”我觉得这样说太笼统了。

“我觉得应该是老师说完放学以后,学生们并没有动,于是隔了一段时间,老师又说了一句‘你们走吧’”小铭又说了一句惊人之语。

“这个发现很独到,大家觉得有道理吗?”我一边鼓励小铭,一边引导学生思考。

“有道理。”同学们开始活跃起来,“要是以前,一放学,同学们肯定一窝蜂跑掉了,乱糟糟的。可是今天很安静,因为大家都很珍惜这最后的一课,都不舍得离开。”“韩麦尔先生说完‘放学了’以后,同学们都没有走,他才说了一句‘你们走吧’。”……同学们相互补充着,竟然把这样一个小小的破折号解读出如此丰富的内涵。

我的掌声响起,孩子们的掌声响起。我说:“同学们,掌声是送给你们的。因为你们用心阅读,思考角度独特,就像韩麦尔先生说的‘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在你们这里,中国语言变成了最美的语言。”“通过咬文嚼字,我们亲近了书中的人物;通过咬文嚼字,我们理解了作者的丰富情感;通过咬文嚼字,我们看到了文字里所蕴含的无穷宝藏!这一节课,我为你们骄傲。因为我们抛开了任何权威资料,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文字,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文字,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文字。所以我们拥有了独特的思考、独特的见解和独特的发现,这份发现是独特的,更是伟大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东平街道中学)

□责任编辑 李杰杰

篇5:《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接着,韩麦尔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

——你们走吧。”

小题1: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钥匙”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句的深刻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小题2:为什么听到钟生、号声,韩麦尔先生会“脸色惨白”?(2分)

小题3:“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1)这段属于_______________描写;(1分)

(2)表现了韩麦尔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5: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神;韩麦尔先生的话表现了他对母语怎样的感情?汉语言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之一,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怎样看待我们的母语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法国语言只要操着统一语言的法国人民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自由和解放。

小题2:最后一课就要结束了,先生难以控制内心的悲伤而“脸色惨白”。

小题3:“我”被韩麦尔先生高尚的爱国精神所打动,因此觉得先生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

小题4:(1)动作 (2)悲伤、愤怒

小题5:表现了先生对祖国、对祖国文化、对本民族语言深沉的热爱;第二问可酌情给分。

分析:

小题1:此题是对比喻修辞的理解,读句子可知,本句有两处比喻,一处的本体是“法国的语言”,喻体是“钥匙”;另一处的本体是“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喻体是“监狱”。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只要操着法语的法国人民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击败普鲁士殖民统治的枷锁,打败普鲁士侵略者。

小题2:“脸色惨白”是对韩麦尔先生的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内心很痛苦,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是因为“钟生、号声”代表最后一课要结束了。

小题3:“我”觉得他高大的原因是因为韩麦尔先生前面的表现,读前文可知,是他的爱国的行动和爱国的情怀。

小题4:“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句中的“转身”“写”表明是动作描写,从“使出全身的`力量”,并结合上文中的“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以及下文的“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可知,他内心很悲伤,很愤怒

篇6:《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把他的学生带到郊外的一片草地上,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成了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学生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学生们说:“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学生们:“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学生们非常惊愕(è),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大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果然 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学生首先开口:“老师,只要有铲子就行。”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学生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学生,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大家一个一个都讲完了,哲学家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在住宅附近按照各自的办法试一试。至于这里的杂草,由我负责根除。一年后,有了结果,我们再来相聚。”

学生们各自按照自己的办法除草。第二年春天,小草又偷偷地钻出了地面。唉,效果不好!不过,他们还是按照约定来相聚了。

学生们来到郊外发现,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麦子的庄稼地。他们围着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于是 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哲学家去世了。学生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在最后补下了这样的内容: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让有用的东西占据它。同样,一个人要想铲除心灵中丑恶的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占据它。

1. 把( )中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2. 为什么学生们会认为老师的最后一课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3. 根据短文内容和你的理解,把结尾补充完整。

4. 概括回答:学生们和哲学家铲除杂草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5. 文中的哲学家是怎样教给学生懂得一个深奥的人生哲理的?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答案

1.访问 果然 于是

2.两个要点:老师是探讨人生奥妙的大哲学家;这个问题简单得任何人都知道答案。

3.(多做好事),――让(美好的心灵)或(善良的品质)占据它。

4.学生们都是从如何“铲除”的角度进行思考的,而哲学家是从“利用”、“占据”的角度考虑的。

上一篇:安慰伤心人的话 安慰伤心人的短信下一篇:广泛动员 精心组织 为扎实开展民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