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习得方法实证研究的质量评估

2024-06-07

词汇习得方法实证研究的质量评估(共7篇)

篇1:词汇习得方法实证研究的质量评估

ESP学术讲座与词汇习得关系之实证研究

本文调查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附带习得现象,发现ESP学术讲座确实能让学生习得ESP词汇;而且习得的词汇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能保持在长期记忆中.但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他们对讲座的理解程度对词汇的附带习得有显著影响.作者用“信息处理理论”解释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作 者:王小玲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11)分类号:H136关键词:学术讲座 专门用途英语词汇 词汇附带习得 信息处理理论

篇2:词汇习得方法实证研究的质量评估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写作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外语学习中的词汇附带习得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认为二语词汇大部分是附带习得的。Laufe (2001) 和Laufer&Hulstijn (2001) 在各种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务诱发投入假设, 认为词汇附带习得主要取决于学习任务的三方面因素:需求、搜索和评价。三因素的投入量越大, 附带习得的词汇保持量也越大。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项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在实验后的即时词汇测试中, 三项任务 (两项写作任务和一项阅读任务) 哪一种最有助于学习者附带词汇习得? (2) 在一周后的延时测试中, 三项任务对学习者附带习得词汇保持量的影响有何差异?

2.2 试验设计

本研究是通过一项前测试、一项调查和两次测试完成的。前测试是抽出一个班的学生阅读文章并让他们标出不认识的词, 阅读后进行一项调查看文章难度是否适中, 以便于确定目标词和降低文章难度。参加实验的受试者分为三组, 第一组为阅读并完成阅读题, 第二组为根据目标词的注释和例句造句, 第三组是查字典用目标词写作。两次测试为实验后的即时词汇测试和7天后的延时测试, 收集受试者对目标词的掌握及保持记忆情况。

2.3 阅读材料和目标词

为了保证试验所用材料的难易程度与受试者的英语水平相当, 采取了以下步骤:第一, 不参加随后实验的英语专业二年级的一个班的学生阅读所选文章, 并让他们标出不认识的词;然后通过访谈, 了解这些生词是否影响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第二, 查阅《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 确保大部分目标词为低频词。第三, 查阅《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全程通用词汇表, 保证大多数目标词不在其列。选出20个词作为目标词。阅读材料是一篇名为“The Brave Little Tailor”的文章。词汇习得测试中的即时和延时词汇习得测试使用Wesche和Paribakht的词汇知识等级表 (1996, Vocabulary Knowledge Scale) , 并稍加改动。

2.4 实验步骤

本实验开始前作了一项调查, 以便确定目标词和文章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受试者阅读。实验开始, 参加实验的3个班同时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完成任务后收回试卷后, 立即对3个组同时进行针对20个目标词的词汇测试, 检查他们附带习得的词汇的情况, 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做完, 交回答卷。整个过程为三十分钟。延时测试在一周后进行, 内容与时间跟与即时测试完全一样。

3. 结果与讨论

运用SPSS对所得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三个实验组在即时测试中的成绩方差分析, 结果为p<.000, 说明三个实验组即时测试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即学习者分别完成阅读、注释写作和字典写作任务后即时附带习得的词汇量存在显著差异。为了进一步揭示即时附带习得的词汇量显著差异的具体所在, 我们做了事后检验, 发现实验组B和实验组C的学习者附带习得的词汇量与实验组A的学习者附带习得的词汇量存在显著差异 (p<.000) , 即学习者通过注释写作和字典写作附带习得的词汇量远大于通过阅读附带习得的词汇量。这一结果部分地验证了Laufer (2001) 和Laufer&Hulstijn (2001) 的任务诱发投入假设, 即在完成投入量大的学习任务时附带习得的词汇量大于完成投入量小的学习任务时附带习得的词汇量。

根据任务诱发投入假设, 字典写作任务的投入量大于注释写作任务的投入量, 因此完成字典写作任务附带习得的词汇量应大于完成注释写作任务附带习得的词汇量。但是实验表明, 实验组B和实验组C即时习得的词汇量不存在显著差异 (p=.939) , 与任务诱发投入假设相悖。说明Laufer (2001) 和Laufer&Hulstijn (2001) 任务诱发投入假设至少在描述中国英语学习者完成写作任务即时附带习得词汇上存在纰漏, 需要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对一周后的词汇延时测试成绩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为p<000, 说明三个实验组延时测试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即阅读、注释写作和字典写作对学习者附带习得词汇的保持量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结果与即时测试成绩类似:阅读对附带习得词汇的保持量与注释写作和字典写作附带习得词汇的保持量存在显著差异 (p<.000) 。这一结果部分地验证了Laufer (2001) 和Laufer&Hulstijn (2001) 的任务诱发投入假设。

实验组B和实验组C延时习得词汇量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p=1939) , 其结果与任务诱发投入假设相悖。说明任务诱发投入假设在描述中国英语学习者完成写作任务后附带习得词汇的保持量上也存在问题。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英语学习者不仅可以通过写作来附带习得词汇, 而且其附带习得的词汇量和一周后的保持量都比完成阅读任务时的要大。上述结果与任务诱发投入假设是一致的。这说明学习者通过写作习得词汇比通过阅读习得词汇效果更好。本研究还发现, 两种写作任务附带习得的词汇量和一周后的保持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这一结果与任务诱发投入假设是相悖的, 部分地推翻了Laufer (2001) 和Laufer&Hulstijn (2001) 任务诱发投入假设。这说明任务诱发投入假设至少在描述中国英语学习者通过写作附带习得词汇上存在纰漏, 需要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这一结论也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论证。

参考文献

[1]Laufer, B.&Hulstijn, J.H.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The construct of task induced involve-ment load[J].Applied Linguistics, 2001.22/1:1226.

篇3:词汇习得方法实证研究的质量评估

【关键词】投入量假设 阅读任务 词汇附带习得

一、引言

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1972:48))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词汇是学习好英语的基石,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习好英语,就要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本文以Laufer和Hulstijin提出的投入量假设为理论基础,采用实验设计,探讨英语阅读任务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以期通过此次研究,对外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与词汇教学有所启示。

二、投入量假设和词汇附带习得

Laufer和Hulstijn(2001)认为有必要拥有一个能观测的标准来判断加工的深度,因此提出了“投入量假设”。这一假设以动机与认知两方面相结合,运用了三个因素即需要、搜寻和评估的强弱来对学习者在任务中的投入的努力程度进行量化。该假设认为阅读任务对词汇习得的作用可以用“投入量指数”来评定,投入量越大,学习者对词汇的保持也就越强。

“附带习得”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实验心理学研究文献中,之后Nagy, Herman和Anderson(1985)在研究儿童母语词汇习得的基础上提出了附带词汇学习假说。Laufer(2001)认为词汇附带习得是相对于刻意学习而言的,刻意学习指学生刻意地背记单词,如果通过背词汇表或者做词汇练习来记忆单词;而附带习得则是学生在进行其他学习任务时附带习得了单词。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第一,投入量不同的阅读任务对于词汇附带习得的即时作用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第二,投入量不同的阅读任务对于词汇附带习得的延时作用是否具有显著差异?

2.受试。本研究采用实验设计,受试是新余学院三个英语专业自然班大一新生共计90名学生作为受试。这三个班的学生英语学习背景相似,英语水平相近。在实验开始前,为了准确了解受试的英语词汇水平,运用英语词汇测试量表对受试进行英语词汇水平测试。随后,对英语词汇水平测试成绩进行单向方差分析,单向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受试的英语水平没有显著差异(F=2.768,P=0.286>0.05)。把这90名学生随机分为三个实验组,每组30人,每一组执行一项英语阅读任务,把每一组的英语阅读任务进行量化,使得每一组的学生的阅读任务具有不同的投入量。

3.研究工具。本研究的阅读材料是《英语泛读教程》第一册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结构清晰,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受试者也能接受这篇英语文章的难易程度。在这篇文章中选中12个英语单词为目标词,选中的这12个目标词对受试来说都必须是生词,而且还要确保受试是在学习这一篇文章的过程中习得这12个目标词的。

本实验的三个实验组要进行的三项任务分别是:阅读后完成多项选择题,阅读后选词填空和阅读后用目标词造句。任务一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完成多项选择题;任务二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从16个单词中选出符合文章语境的词填到原文处,这16个词包含10个目标词,6个词为与文章无关的干扰词。任务三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回答问题并用目标词造句。

对于不同的英语文章的阅读任务,受试付出的努力程度是不一样的,这种努力程度可以对其进行量化,用“投入量”(involvement load)来表示。投入的动机、认知构建涉及三种心理因素:需要(need)、搜寻(search)和评估(evaluation)。以上三个因素及其强弱程度可以用投入指数(involvement index)来量化。投入指数分为三级,分别用0、1、2来表示。0表示学习者在执行任务时未产生某个因素;1表示产生了某因素,且程度适中;2表示也产生了某因素但是程度较强。阅读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可以用投入指数来预测;任务所促成的投入指数越高,词汇习得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亦然。

根据Hulstijn和Laufer对专注量指数的描述,可以对上述的三项阅读任务的专注量指数进行量化。任务一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完成多项选择题;这一阅读任务的投入量指数为1,在需要、搜寻和评估三个因素中的分布为1+0+0,需要指数为1,搜寻指数为0,评估指数为0。任务二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从16个单词中选出符合文章语境的词填到原文处,这一阅读任务的投入量指数是2,需要指数是1,搜寻指数是0,评估指数是1。任务三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回答问题并用目标词造句,这一阅读任务的投入量指数为3,需要指数是1,搜寻指数是0,评估指数是2。

4.实验步骤和评分标准。发放阅读材料给受试,让受试在同一时间阅读文章,受试对阅读后要进行的词汇测试全然不知。每组受试在完成阅读任务后,立即对受试进行即时测试,并进行问卷调查,一周以后再进行延时测试。即时测试和延时测试的评分标准将采用Wesche的评分方法,总分为36分,对测试成绩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

1.即时测试。运用SPSS对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1显示:三个实验组的受试在完成三种阅读任务后,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附带地习得词汇,阅读任务能有效地促进词汇的习得。任务二中的选词填空和任务三种的用目标词造句属于输出型任务,任务一中的多项选择题属于输入型任务。输出型的阅读任务比输入型的阅读任务能够更多地附带习得词汇。单向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投入量的阅读任务对词汇的附带习得的作用显著不同(F=16.678,P<0.01)。在不同的阅读任务投入量中,执行任务三的实验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最好,其次是执行任务二的实验组,执行任务一的实验组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最差。

通过方差齐性检验,表明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成绩的均值明显高于第一组(P=0.000<0.05),但是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P=0.356>0.05)。这说明了填空和造句任务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即时作用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是两者的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明显优于选择题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从而证实了Hulstijn和Laufer提出的投入量假设。

2.延时测试。一周以后对三个实验组进行延时测试,通过测试发现第三组的词汇附带习得仍然保持了较高的习得率,其次是第二组,第一组的效果仍然是三组当中最差的;三个实验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F=11.336,P=0.000<0.01)。

表2中一周后进行的延时测试数据表明,三项阅读任务对受试的词汇习得仍然有显著的影响。通过方差齐性检验,表明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分数的均值明显高于第一组(P=0.000<0.05),但是第二组和第三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658>0.05)。

五、结语

通过本次实验发现对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不同的阅读任务投入量对学生的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是不同的。投入量大的阅读任务,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就更好。本研究发现阅读后进行造句任务的词汇习得效果优于选词填空和多项选择题。本研究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根据投入量假设的理论,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投入量,强化学生掌握词汇,并适时加以复习和巩固,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

参考文献:

[1]Laufer,B.&J.H.Hulstijn.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The construct of task-induced involvement load[J].Applied Linguistics,2001,22(1):1-26.

[2]Wilkins,D.A.Linguistic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in Arnold,1972.

[3]盖淑华.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概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73-76.

篇4:词汇习得方法实证研究的质量评估

1 研究综述

国内的研究者们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的研究以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二语阅读产生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影响,我们将分别阐述。

1.1 英语综合水平

黄燕(2004)的研究改进了Laufer&Hulstijn的实验设计,通过比较三项阅读任务,即涉及目标词的多项选择题、用目标词填空和用目标词造句,对学习者生词记忆的影响来检验“投入量假设"的合理性。研究使用词汇测试、问卷调查和回溯性访谈的方式对257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投入量假设”不完全正确,还需要在“投入量”的量化指标上作一些修正;“投入量”的制定必须考虑时间及学习者外语水平因素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王改燕(2009)的研究则更进一步,针对学习者的二语综合水平和词汇知识水平,研究考察学习者附带习得接受性词汇知识的两个方面:词形辨认和词义记忆。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二语自然阅读过程中是否可附带习得词汇;2)词汇附带习得能力与二语综合水平和二语词汇知识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着富者更富的马修效应?研究对象为我国某外语类大学一年级英语专业的两个自然班的60名学生,其中男生7名,女生53名。阅读材料是两篇议论文,选自《大学英语基础教程》。结果表明:二语综合水平和词汇知识水平与二语阅读过程中词汇附带习得呈正相关。

1.2 阅读任务

目前网络技术日益先进,并且逐渐被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因此网络学习环境在英语教学研究中就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郭高攀(2009)的研究就是基于戴炜栋等的网络环境下的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环境框架和Paivio提出的双码理论,从Laufer和Hulstijn的“投入量”假设出发,探讨非英语专业学生在网络环境阅读中,对于不同的阅读任务,在不同的测试时间对词汇附带习得的情况。该研究选取某高校一年级非英语专业的三个自然班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共180人。阅读材料来自一篇《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阅读文章(Love Under the Nazis),单词难度适中。词汇的测试和阅读任务都在课堂环境下进行,词汇测试分为即时测试,延时I测试和延时II测试。结果表明:在网络环境下,投入量指数大的阅读任务对学习者词汇知识的保持效果更好,并且之后的的输出任务对学习者词汇知识的保持效果也更持久。这说明了投入量假设在网络阅读环境过程的可行性,也说明了网络阅读环境过程可有效促进词汇附带习得。

1.3 认知过程

张宪,亓鲁霞(2009)的研究针对三个问题:1)自然阅读中词汇知识(包括拼写与意义)的进步幅度与附带习得率;2)目标词复现率对词汇习得的影响;3)词汇接触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受试为某大学英语专业的四名学生,阅读材料是三部名著的英语简写本,《三个火枪手》、《少年维特之烦恼》和《黑骏马》。选择目标词遵循三个原则:1)选择名词和动词;2)包括各种词频的词;3)尽量选择生词。研究历时六个月,进行三次词汇测试与面谈。结果表明,专注于意义的自然阅读有助于词汇附带习得,拼写知识习得率为21.6%,词义习得率为15.5%。自然阅读过程与注意、运用、理解、需要等认知因素发生交互作用,就可能导致某些知识的完全习得。

1.4 输出任务

王哲希,王同顺(2009)通过实验分别比较文本强化、注释与要求使用目标词的输出任务对阅读中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的对象是某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四个班同等英语水平的学生。阅读文章是研究者在英语泛读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文章。测量方法有词汇量测试、目标词预测和目标词测试。结果发现,输出任务对促进词汇习得有显著作用;两种输入强化手段总体上没有促进作用,但注释对词汇量较小的学习者帮助较大。

1.5 目标词的出现频率

龚兵(2009)的研究以目标词的出现频率作为自变量,以词义、词形和搭配三种知识的记忆保持率为因变量,通过不附加任何词汇学习任务,控制随意性变量。实验对象为深圳大学50名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阅读材料选自《圣经·创世纪》。此次实验旨在回答三个问题:1)一次性阅读是否对词义、词形和搭配知识具有相同影响?2)不同接触频率是否对词义、词形和搭配知识的学习产生不同影响?3)出现多次的低频词和出现一次的高频词被习得的概率有多大?借鉴Nation设计的词汇测试方法,实验中的测试分为词义测试、词干补笔测试和词汇搭配测试。结果表明:一次性阅读词汇附带习得只是词汇知识的部分习得,只是频率累计习得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一次性习得只是偶然现象,不能否定频率的累积效应。

2 不足之处

以上大量关于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的实证研究从综合水平、阅读任务、认知过程、输出任务和目标词的输出频率几个方面进行了各种大胆的设计和实验,证明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作用。

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郭高攀的研究虽然检验了投入量假设在网络环境下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可行性,但实验主要是从词汇的意义方面进行探讨,而词汇的其他知识,如词形、搭配和语法知识的习得并没有涉及,所以并不能说明词汇知识的最终习得。黄燕的研究中,参加“延时测试”的受试和参加“即时测试”的是同一批学生,因而后期的测试结果容易受到前期结果的干扰或影响。另外,由于“延时结果”并不等于“习得结果”,所以若要证明后者尚需更长时间的“延时”。最后,任务三要素对词汇习得的作用是否样同等重要,“投入指数”究竟该如何量化才算合理,这样的一些问题在这次研究中无法找到答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龚兵的研究只采用了目标词即时测试来考察各种教学干预手段对限定时间内词汇初步习得的影响,在学习时间较为充裕的情况下,输入强化是否会对词汇习得产生较大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另外,关于学习者的阅读目的、二语猜词能力以及学习者对阅读话题的熟悉性等方面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仍然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内有研究者针对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现象,从学习者的二语综合水平、阅读任务、认知过程、输出任务和目标词的输出频率几个方面,进行了各种大胆的实验设计和实证研究。以往的研究证明“投入量”的制定必须考虑时间及学习者外语水平因素对词汇习得的影响,二语综合水平和词汇知识水平与二语阅读过程中词汇附带习得呈正相关,“投入量”假设在网络阅读环境中具有可行性,专注于意义的自然阅读有助于词汇附带习得,输出任务对促进词汇习得有显著作用,阅读词汇附带习得是频率累计习得的过程。这些研究结果给二语词汇学习及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阅读,词汇附带习得,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Hulstijn J H.Intentional and incidental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A reappraisal of elaboration,rehearsal and automaticity[M]//Robinson P.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58-286.

[2]龚兵.阅读附带词汇习得中的频率效应[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4):61-66.

[3]盖淑华.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概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a(2):73-76.

[4]郭高攀,王宗英.网络环境中自然阅读过程词汇附带习得可行性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9(4):331-336.

[5]黄燕.检验“投入量假设”的实证研究—阅读任务对中国学生词汇记忆的影响[J].现代外语,2004(4):386-394.

[6]王改燕.二语自然阅读词汇附带习得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48-53.

[7]王哲希,王同顺.输入强化和输出任务对阅读中词汇习得的影响[J].外国语文,2009(3):139-144.

篇5:词汇习得方法实证研究的质量评估

关键词:投入量假设 阅读任务 词汇附带习得

一、研究背景

掌握和应用语言离不开词汇,但长期以来,由于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垄断和词汇的自身特性,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一直是“长期被忽略的研究领域”(Meara,1987)。随着计算机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二语词汇在语言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重要性逐渐突显。特别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对词汇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这种转变使得二语研究者开始积极探索、寻求习得二语词汇的有效途径。

词汇的学习非常重要,所以近年来对词汇的附带习得以及刻意学习有很多相关的研究。语言学家们大多认为,二语学习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词汇都是学习者在泛读、看电影或者听力等过程中偶然学习的,即通过附带习得的方式获得的。之后很多学者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相应的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词汇附带习得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们认为促成二语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有很多。Joe(1998)认为,阅读并复述课文而不去注意词汇的做法能促进词汇附带习得;Krashen(1989)认为,词汇的附带习得是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随着提供诱导习得的理解性输入而自然产生的;Ellis (1995)提出,词汇学习既要注意学习单词的词义,又要注意学习单词的词形,二者都应该兼顾;Pulido(2003)主要考察了学习者对阅读材料中话题的熟悉程度、学习者的二语阅读能力以及学习者的二语文章视觉词汇量这三个因素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盖淑华(2003)考察了不同阅读目的对受试阅读同一材料时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

2001年,Laufer和Hulstijn提出了“投入量假设”(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投人量值越大,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就越好,词汇保持的时间也会越久,而且通过他们自己做的即时测验和延时测验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他们认为自己提出的“投入量假设”是正确的。这一理论的提出为以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者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视角,国内外有很多基于此模式的实证研究,研究者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来检验“任务诱导的投入量假设”的真实性,从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其中有一部分人得出的结论与Laufer和Hulstijn一致,即投入量越大,即时测试和延时测试的词汇习得量越大;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在附带性词汇学习环境中,具有高投入的任务比具有低投入的任务无论对接受性词汇知识,还是对产出性词汇知识的习得都更有效。但是这种不同只出现在即时测试中,对延时测试无效;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不管在即时测试还是延时测试中,投入量的大小与词汇习得量没有很大关系。

尽管他们的研究在不同程度上证实了Laufer和Hulstijn的“投入量假设”,但他们的试验中仍然存在些许不足:在他们的实验中,并没有对受试者的词汇量进行控制;而且没有对成绩、动机、策略等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等重要变量加以注意和分析;另外,对几个实验任务的设计也比较随意。所以我们就很难断言实验结果只是阅读任务所致,它可能还受到了时间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等等。

本研究就是以Laufer和Hulstijn的理论为基础,研究任务诱导的投入量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这一研究的提出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是否有必要在中国研究词汇附带习得(贺双凤、姚梅林、王文宇等认为词汇附带习得研究在我国意义不大)。第二,通过自己的实证研究,来分析任务诱导的投入量是否对词汇附带习得有很大的影响?是否会对词汇的记忆有很大帮助?第三,本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学习并且研究前人对于任务诱导的投入量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分析并避免他们在任务设计中的不合理因素,从而设计更为合理的任务,以探索在中国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学习者的二语词汇习得,为今后的教研和教学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性建议。

二、任务诱导的投入量与二语词汇习得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将采用即时测试和延时测试的实证研究方法来探索任务诱导的投入量与二语词汇附带习得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问题

本实验试图回答的以下几个问题是:1.具有中等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完成带有不同投入量的学习任务来附带习得词汇吗?2.就词汇的记忆和保持而言,较高投入量的任务会比较低投入量的任务更有效吗?3.在附带学习环境下, 学习者的学业成绩与词汇量大小会影响词汇量的记忆和保持吗?

(二)研究对象

在此研究中,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12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新生被分为四组分别完成其中一项任务,即阅读加理解、阅读加完形、阅读加句子翻译、阅读加造句。这四项任务的投入量各不相同,并且以投入量指数的大小做升序排列(1-4),因此,我们预测词汇习得和保持的结果会相应的以任务4﹥任务3﹥任务2﹥任务1的顺序出现。

(三)研究工具及步骤

本实验的阅读材料为一篇名为“How to Reduce Tension and Stress” 的文章,其中有10个词tension, popularize, dissipate, restrain, hormones, immune, loaded, stimulate, spontaneous, compounds 被选为目标词。为了确保所有的目标词都是生词,本研究提前两周在同等班级采取了试测,以提高实验效度。

本实验设计的4项任务是:Reading plus comprehension, Reading plus Fill-in,Reading plus sentence-translation and Reading plus sentence-making 。

任务1 Reading plus comprehension是需要学生在读完文章后分别完成10个选择题;

任务2 Reading plus Fill-in是学生在完成阅读文章后,从文章试题部分给出的15个单词(10个为目标词即所选词汇,另外5个为干扰词)中选出符合上下文的词选词填空;

任务3 Readingplus sentence-translation是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后,依据给出英汉解释的10个目标词分别翻译句子;

任务4 Reading plus sentence-making要求学生完成阅读文章后依据给出英汉解释的10个目标词已经上下文对词汇的理解分别造句。

根据Hulstijn和Laufer对专注量指数(Involvement Index: Need, Search, Evaluation)的描述,上述4项任务的专注量指数分别为:1(1+ 0+ 0) ,2( 1+ 0+ 1), 3(1+ 1+1)和4(1+ 1+2)。每组受试者完成阅读任务后,笔者均对他们进行这10个词汇的即时测验和延时测验。 后测中目标词不变,但是顺序被打乱,以考察受试对目标词的延时记忆。

在两周内采用即时和延时测试的方法测试了学习者对10个目标词的记忆和保持,词汇保持分数用最近出现的词汇测量工具词汇知识量表进行统分,所获得的数据用PASW Statistics 18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1.中国具有中等英语水平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完成带有不同投入量的任务来附带习得词汇。

2.不管是即时后测还是延时后测,词汇记忆和保持的序列并非依次为任务4﹥任务3﹥任务2﹥任务1,这与实验前的假设有所不同。这说明较高的投入量未必会引发更好的词汇保持,其他的影响因素也应该多加考虑给予重视。

3.研究结果还表明,在即时后测中试验对象的学业成绩与词汇保持量并无太大关系,而在延时后测中试验对象的学业成绩对词汇保持量有积极影响;但是他们的词汇量大小无论是对目标词的即时习得还是长久记忆却有很大的作用。研究结果说明:尽管Laufer和Hulstijn提出的“投入量假设”为二语词汇习得提供了一套有很实用的理论,而且也为词汇学习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然而这一理论并不成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进一步加深和拓展,以其能更好地服务于二语学习者的学习。

本研究对二语词汇学习和教学有以下的启示意义:第一,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词汇的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二,教师应该依据投入量假设的原理,针对不同学生的词汇大小的情况来设计不同投入量任务,给学生布置不同的阅读任务,使词汇学习及时得到复习和巩固,加大的词汇的教学与学习的力度,这样才能促进词汇的深层次加工;第三,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汇中应注重将单词教学与词块教学相结合。Lewis认为任何语言都不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而是由固定或半固定的语段(搭配、短语、成语、习语)构成的。所以如果可以从语段而不是词汇本身入手,应该更能帮助学生熟悉目标词汇的语境,从而延长并且加深学生对词汇的长时记忆。

参考文献:

[1]Laufer, B., & Hulstijn, J. (2001).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The construct of task-induced involvement. Applied Linguistics, 22, 1- 26.

[2]Joe, A. (1998). What effects do text-based tasks promoting generation have on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pplied Linguistics,19(3),357-377.

[3]段士平、石志亮.二语词汇间接学习与认知加工层次[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4]盖淑华.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5]黄燕.检验“投入量假设”的实证研究[J]. 现代外语,2004(7).

[6]梁端俊.L2/FL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综观[J].国外外语教学,2005(4).

[7]陆琦.阅读任务与词汇习得的相关性研究[J].基础英语教育,2005(1).

本文是“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名称是“宁夏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篇6:词汇习得方法实证研究的质量评估

在各类型的活动中,都会有类似甚至相同的词组搭配以及框架套句。期间出现的语块众多,具有措辞考究、结构严谨、数量众多、表达方式具备规律等特点,

参考价值明显。就目前教学研究方面和实际应用角度来看,需要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客观的实验结果来证明语块教学的功能性,探讨其是否有利于提高视译的产出质量。本文基于所选语块涉猎范围广泛、规律突显易梳理等特点,对MTI专业学生进行短期实验观察,考察语块教学是否会提高学生政治外交视译活动的准确性。

二、概述

(一)视译的基础

视译中省略了听辨的环节,也就将译者的注意力最大化地集中在大脑对源语的分析和重组。本次实验也是排除听力的干扰,使译者的精力着重分配到对原语中信息单位的分析重组及译语输出,突出大脑对信息单位的重组及产出的功能性。

(二)视译的评估标准

视译的评估标准主要是借鉴口译的评估理论,我国著名的口译学家蔡小红在视译理论下提出以源语的意义单位作为评估单位。意义单位是指在翻译中建立意义等级的最小单位。但每个译员都有个人的知识机构、认知负荷和交际等能力,很难量化。关于此,蔡小红提出信息单位,该信息单位以信息的实词为目标,以单词、词组、意段或者意群等形式出现。对于视译的质量评估,也是从这样一个信息单位的角度进行评估。

(三)预制语块的定义以及分类

作为语块理论创始人之一的Alison Wray教授提出:语块(或称预制语块、词块、组块等)是由连续或非连续的两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的有一定心理现实性的(即使用时是整存整取而不经过语法生成或分析的)预制语言单位[1]。语块的最小单位,并不是单个的词,而是那些固定和半固定模式化了的语言结构[2]。

Lewis[3]将语块分为:单词和短语、搭配组合词、惯用话语、句子框架和引语等,再从结构和功能上把其分为:聚合词、搭配词、惯用话语、句子构架和引语等。预制语块普遍存在于人脑的记忆中,而且随着我们对记忆材料的熟悉程度而增加,预制语块的数量也相应增加,从而使大脑可以存储和回忆更多的信息。

三、实验研究

(一)实验方案

选择某大学MTI研一英语口译专业并且对视译技巧有初步了解的12名学生,1—6号为实验组,7—12号参照组。给实验组的同学以语篇的形式提供了160个语块,要求实验组同学每天阅读一至两次语篇,以帮助记忆语块。而参照组则给予相应的文章和词汇作为前期训练材料。语块习得两周后,进行测试,所有被试者集中进行视译测验并现场录音,由两个考官分两组同时进行测试,并进行现场录音,受测者视译结束后会马上填写一份调查问卷,以辅助实验结果的获取。

(二)实验数据收集

本次实验通过内容准确度和译语流畅度来衡量视译输出质量。对受测者音频进行转写,通过转写内容的专有词汇搭配,句式以及是否出现语法错误来判断其内容准确度;译语流畅度则通过停顿次数和修补次数进行衡量。

1.流畅性。

分别收集受测者完整语块输出数、停顿次数以及修补次数,得出如表1数据。通过表1可以得出,实验组完整语块输出数量整体高于对照组,而停顿次数以及修补次数则低于对照组。

根据统计学中的相关性分析,两组数据的相关性系数取值在-1—1之间,绝对值越接近1说明变量之间的数据相关性越强[4]。本实验通过SPSS统计学分析软件分别对完整语块数量同停顿次数及修补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系数。完整语块数量与停顿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849,即两组数据为负相关,且相关性强;完整语块数量与修补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865,为负相关且相关性强。即译员输出完整语块数量多其停顿次数以及修补次数少,译语流畅度高。

2.准确性。

以Kurz调查结果为依据,结合本实验的特点,筛选出针对本组实验的两个衡量标准:术语搭配准确性和正确的语法性。在本实验中,术语搭配体现在语块使用上,语法性体现在复合句整合上。

(1)语块使用。根据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参考数据可以看出,经过两周的语块训练,实验组完整语块使用数量平均数为13.3,高于对照组平均数5.7。另外,参照组没有学习语块,从而在思考如何为后续句子中出现的其他谓语动词进行搭配时,出现声音停滞、语流阻塞等现象,而不是像实验组人员快速使用语块进行表达,为接下来的语句节省出时间。

(2)复合句整合。根据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对同一个整合语句的译文得出,对照组多用短句进行整合,将句子以源语逗号为单位切分再进行视译,句子连贯性不强,反复修补重复的现象较多;实验组多用长句,即复合句进行整合视译,反复修补重复的现象不明显。

综上所述,从语块使用与复合句整合方面可得出,实验组的准确度要高于对照组。

(三)实验结论

语块习得对视译流利度和准确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四、结语

本实验因为测试对象人数较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可以得出:语块习得对提高视译准确度和流利度有促进作用。而且鉴于语块丰富性的特点,不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经常参加活动的译员,应该注意语块的积累,会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大学中翻译专业也应该在视译教学中加入语块训练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以提升实践过程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Wray,A.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杨玉晨.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1999,(03).

[3]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篇7:词汇习得方法实证研究的质量评估

水产业不但是发展大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产业,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中国渔业管理制度与小农生产历史背景下,行业内90%的企业仍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1],这种小规模、分散化的小农生产模式直接导致行业内集中度低下,大量渔业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弱势被动地位,议价能力不足、盈利空间薄弱、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此外,零散化的产业组织模式也导致了行业内产品趋于同质化,激烈的价格竞争致使行业效率不断下降。因而,如何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改善其经营环境和行业运行效率,从而保证我国水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市场势力的定义,最早是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具体内容为适度的市场势力既是“创新竞争行为”和“模仿反应竞争行为”的前提,同时也是这一行为的结果,简言之即为企业防治创新被迅速模仿和利润受到损害的能力[2,3]。之后的研究则是基于控制能力的视角定义市场势力。例如,Brandow[4]认为市场势力是直接影响其他市场参与者、价格以及推广促销等市场变量的能力。Young[5]认为市场势力是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创造”出产品非对称需求的能力。总的来说,市场势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争取相对主导地位、努力使自身在交易价格及其他交易条款等方面占据优势,以促进企业持续获利并且不影响市场有效竞争的能力。随着市场势力内涵的逐渐完善清晰,之后的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测度方面。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势力的测算是建立在结构—行为—绩效(S-C-P)分析框架之上的,由于难以得到市场势力溢价的实际数值,以往研究多是采用替代指标来测算市场势力,例如市场集中度。但随着产业组织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等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虽然市场势力不可直接观测,但却可以通过计量方法推测。目前国内外基于新实证产业组织方法直接测量市场势力的途径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对Hall和Klette方法的沿用和发展。Hall[6]最初通过价格指数简单平减观测销售收入,模拟产出数量和价格。Bottasso等[7]在Hall方法的基础上测算了欧盟单一市场市场势力和全要素生产率,随后,周末等[8]将Hall的方法用来测度中国白酒制造业市场势力和垄断损失,结果表明尽管白酒制造业市场结构分散,但却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Hall所构建的模型虽然比较简洁,但在价格差异情况下估计模型内部报酬时,使用平减销售收入模拟实物数量会导致一个渐进的下偏[8,9]。因此之后的诸多学者引入Klette模型对市场势力进行测算。Desouza[10]以Klette模型为基础,验证了忽略产品异质性而采用价格成本差来衡量市场势力的不恰当性。陈甬军等[11]将Klette的方法进行了调整,以此来测度中国钢铁产业的市场势力与规模效应;另外一种测算市场势力的主流方法是借助行业的成本函数和需求函数来构建计量模型。Azzam[12]构建了市场势力效应与成本效率效应分离模型,通过对美国牛肉行业的研究发现增强市场势力所带来的利润大于成本。He Yucheng[13]将此方法应用于中国的乳制品制造业,得到了与Azzam大致相似的结果,所不同的是中国乳制品制造业将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后一种用于同质行业研究的方法建立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经济行为主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基础之上,其借助成本函数构建的计量模型能够较好考察边际成本与出厂价格之间的关系。上述对市场势力的研究成果虽然已较为丰富,但研究范围却局限于少数几个垄断行业,尚未形成对NEIO方法更广泛的运用。

本文借鉴Azzam研究,将NEIO方法运用到具有产品同质性的水产加工行业,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势力直接测量的研究范围。在本文之前,虽然刘志雄[14]尝试性的通过选取超越对数成本模型,运用上市公司数据估算我国水产行业的市场势力,但其样本的选择过于局限,不具有普遍性,难以反映水产行业的实际市场势力水平。因此,微观数据的不易获得性以及市场势力测度方法的欠缺一直是困扰早期研究的两大难题。本文使用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对水产行业市场势力进行测度,克服以上两大困扰的同时避免了单纯使用上市公司数据导致的样本局限性和计量结果可能存在的偏差,为提供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实践指导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实证经验。

2 市场势力测度及分析

2.1 模型选取及解释

不同于传统S-C-P范式和新产业组织理论,新实证产业组织(NEIO)方法以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为基础,借助成本模型、需求模型和竞争模型对某特定或相近行业进行研究。结合水产行业产品同质性的特性,本文将借鉴Azzam[12]构建的分解模型———该模型是对Appelbaum理论模型的进一步扩展和完善。假设水产加工市场上有N个生产同质产品的企业,其在固定比例的物质投入和产出所决定的不变加工技术水平下将单位投入转换为单位产出,市场结构为买方垄断、卖方竞争。根据微观经济学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构造如下方程:

方程式(1)中i表示水产加工行业中第i(i=1,2,3…n)个企业,Pp和Pr分别代表投入的原材料价格和产出品价格,qi指企业i的产出量,Ci(·)和u分别为加工过程中的成本函数和鲜活水产品价格,为需求弹性,Q为水产加工品的需求量。

表示企业i的产量推测变差—自身产量变化导致其竞争对手产量的相对变化[11],即i企业改变自己原材料购买量时,对其他所有企业整体产量变化的预测。在此需要指明,推测变差λ即市场行为,其取值大小与市场结构密切相关。λi一般介于0~1之间,不同的推测变差代表不同市场行为,其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为:推测变差越靠近1,市场结构越接近完全垄断;反之,推测变差越靠近-1,市场结构越接近完全竞争。

第i个企业的加工成本函数用推广后的列昂惕夫函数表示:

将方程式(3)引入方程式(1)中,同时借鉴He Yucheng[13],水产加工行业依旧引入劳动(u1)和资本(u2)2个主要投入。本文最终构建的联立方程模型如下:

方程式(4)中代表水厂行业相对原材料投入的利润率,是目前测算市场集中度时较为推崇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代表行业中所有企业推测变差的平均权重,。最后,如果将δ看作是一个固定变量,那么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测算市场势力与成本效率的集中度分解公式可表达如下:

方程式(6)右侧第一部分代表市场势力效应,第二部分代表成本效率效应,若集中度提高引起市场绩效增加—原材料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差距变大,则意味着市场势力与市场绩效正向相关,相反代表规模经济效应的成本效率效应与市场绩效负相关。

2.2 指标选取与说明

以上模型中涉及的主要变量解释如下:

1)产出(Qt):用来衡量企业投入各项要素后最终获得的产品价值。已有研究大多采用周末等的做法———用相关价格指数平减后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估算。本文参照周末等的做法,用水产加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除以居民消费水产品价格来表示水产加工业的总产出。

2)劳动投入(u1):本文参照陈甬军等的做法,用水产加工行业的人均工资代表劳动投入。考虑到相应数据无法通过现有统计资料直接获得,本文用与水产加工行业人均工资接近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平均工资近似替代,并用CPI指数进行平减,以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3)资本投入(u2):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是除原材料投入之外影响产品销售价格的重要因素,本文测算水产加工业平均资本时借鉴周末等和陈甬军等所运用的公式。即平均资本投入=[当年折旧(当年累计折旧-上年累计折旧)+资本成本(总资产×五年期长期贷款基准利率)]/总产量。

4)单位成本价格(Pp):根据Azzam可知单位成本价格具体指用于水产加工过程的原材料价格,即企业生产原始投入的鲜活水产品单位价格,其购进价格直接影响企业销售价格和利润,本文用水产加工业的总产值除以水产加工业的总产量来表示。

5)零售价格Pr:企业最终生产的水产加工品在消费市场上的单位销售价格,用主营业务收入除以水产加工量进行测算。

6)人均可支配收入(I):消费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直接影响市场上水产加工品的需求量,进而影响企业利润,因此需求函数的设定必须考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7)集中度指数(HHI):目前衡量集中度的指数主要包括HHI指数、勒纳指数和CRn指数,而由于HHI指数可以不受企业数量和规模分布的影响并且对市场结构的衡量相对精准,所以在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选取HHI指数作为市场集中度指数,如表1所示。

注:*水产加工行业平均工资不可得,因此本文采用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平均工资来近似替代。

2.3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鉴于数据的有效性和可获得性,文章选取我国中东部地区15个水产大省2000—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为尽量避免数据的选择性偏误,本文在原始数据基础上剔除了业绩较差的异常样本,同时为保证样本容量,对部分缺失数据运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补充,最终获得1 983个企业样本,涵盖了中国绝大多数水产企业。本文研究涉及2个被解释变量、5个解释变量和2个工具变量,如表2所示。

表2结果显示,利润率(L)均值为0.438 9%,最大值(0.997 2%)与较小值(-2.789%)相差甚微,标准差(0.789 4%)较小,说明我国水产行业利润率水平整体呈现均衡;集中度指数(HHI)标准差为0.156 3,最大值(0.987 068 3)与最小值(0.006 774 6)相差100多倍,说明了中国水产行业各地区的集中度水平及其不均衡状态;劳动投入(U1)最大值(5.82 556 2)与最小值(0.003 751)之间的较大悬殊反应了中国目前地域收入水平的较大差异;资本投入(U2)均值为0.434 881 5,较为适中,但偏差依然存在;需求量(Q)均值为2 002 891,而最小值(580.642 1)与最大值(1.65E+07)之间相差悬殊,表明各地区的需求量存在较明显的失衡现象;零售价格(Pr)最大值(362.387 7)与最小值(0.165 580 8)之间巨大的悬殊反应了当前水产品种类的多样性。以上指标中特别是集中度与零售价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都存在着一定差距,下文研究将重点关注其是否来源于市场势力。

3 测度结果分析

本文借助stata12以2000—2013年为时间段对我国水产行业进行评估,以检验水产行业是否存在市场势力。为避免联立方程组回归时可能出现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拟采用固定效应迭代3SLS估计法。首先,固定效应放宽了个体效应和随机误差项不相关这一假设,同时豪斯曼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随机效应有效的原假设,故考虑省际差异的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适;其次,联立方程估计分为单一方程估计和系统估计方法两种,但鉴于本文的方程组在秩条件和阶条件检验下表现为过度识别以及系统估计方法在避免联立方程相关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而本文将采用系统估计方法中的迭代3sls,如表3所示。

注:OLS估计和单一方程2SLS估计结果中括号内的数值为t值,单一方程3SLS与迭代3SLS估计结果中括号内的数值为Z值。***、**、*分别代表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表3所显示的回归结果分别利用了单一方程OLS、2SLS、3SLS以及迭代3SLS,其中市场势力、市场势力效应以及推测变差借助方程式(6)在已有回归结果基础上计算得到。对比回归结果可知,模型所涉及主要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及系数符号均较相似,表明实证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方程式(5)估计结果发现:(1)市场集中度(HHI)对行业利润率并未造成显著影响,这说明中国当下水产行业缺乏市场准入机制,尚未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对此可能的解释是,目前水产行业多为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市场中企业资产回报率较低。在模型设定中,本文以五年期长期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资本成本比率进行测算,这一假定隐含的前提是水产加工行业的投资为具有一定风险的长期投资,但事实上目前水产加工行业的资本回报率还远未达到这一水平,并且仍处于投资收益小于机会成本的低效益阶段。(2)劳动(U1)投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高度显著并且呈负相关。这一结果与微观经济学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完全吻合。通常来讲,企业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以成本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为前提,而目前由于行业内产品过于同质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只能被动接受价格,故企业侧重于通过成本最小化实现最大利润。而资本(U2)投入不显著,可能的解释是目前水产行业仍处于依靠原材料和劳动力的初加工阶段,尚未发挥资本投入的作用。

方程式(6)中居民可支配收入(I)以及水产加工品零售价格(Pr)对水产加工品需求量的影响显著,其中居民可支配收入(I)与水产加工品的需求量负向相关,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本文所选取的水产品属于缺乏弹性的生活必需品。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则会下降,而水产品作为日常消费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也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另外,水产加工品零售价格与需求量正相关,可能的解释是近几年国家注重可持续发展,各地限制捕捞政策的相继出台使水产品供给相对需求不足,从而出现价格与需求量的正相关。

表3计算结果显示水产行业平均市场势力和市场势力效应分别为0.039和-0.269,推测变差-0.947非常接近代表完全竞争市场的-1,这意味着水产市场可能存在激烈竞争且不存在系统市场势力。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水产加工业属于结构非常分散的行业,如表4所示。

注:规模以上企业指的是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

从表4可知,2013年规模以上水产加工企业总计2 038个,行业销售利润率0.064,这与表3的估计结果相互印证,证明目前中国水产行业市场结构非常分散且存在激烈竞争,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企业只能以低于或接近成本的价格进行生产,利润率难以提高。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NEIO方法构建计量模型对中国水产行业的市场势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水产行业整体效率的改善需要通过市场势力的合理构建来实现。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主要指提高行业进入壁垒,即加强政府对进入企业的资金和技术严格把关,通过提高行业进入壁垒来避免行业内企业资质良莠不齐。另外,各地方政府应避免行政性干扰,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

2)构建有效规模经济。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可知,实现规模经济有两个途径,一是加强企业自身的扩张与收缩,二是推进企业间兼并重组。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大型水产加工企业通过合作、参股、控股等形式与其他企业间实现集团化、规模化和一体化经营,借助资产重组盘活中小企业资产,淘汰落后产能,使资源集中在优势企业内,从而提高行业集中度。

3)制定产品差异化战略。产品差异化作为一种非价格竞争方式易于使企业形成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因此不但要着力打造知名水产加工业品牌,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消费者认知提升销售量,而且要通过营销渠道、促销与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实现企业错位发展以扩张利润空间,提高市场集中度。

摘要:对目前中国水产行业市场势力进行系统的科学检验与评价,是当下学界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为此,其借助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在Azzam所构建的市场势力效应与成本效率效应分解模型基础上引入新实证产业组织方法(NEIO)对中国水产行业市场势力进行估计,力图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行依据。研究结果发现:目前中国水产行业集中度过低,市场结构较为分散;水产行业尚未形成较高的市场势力。略小于-1的推测变差表明我国水产行业市场结构较为分散,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行业缺乏定价权,利润率无法提升。因此,政府预期调控政策需要在提高行业集中度与保持市场竞争活力间进行权衡。

上一篇:草船借箭缩写300字左右作文下一篇:我的“产品说明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