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2024-05-28

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共9篇)

篇1: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形势

要想深入了解,剖析问题,最重要的理解词组概念。何为周边安全环境?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国家周边是否有危险以及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如今时代的主题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很幸运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形势。下面将从以下三方面谈一谈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情况,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周边安全形势的相关措施。

第一个方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情况

1)我国疆域辽阔,陆地和海洋邻国众多,安全环境受周边国家影响大

我国的陆上邻国有14个,其中以这两个国家为代表。北面俄罗斯最强大,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南面印度最强大,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以这两个国家为代表。印度尼西亚在穆斯林国家中有重大影响,同时控制着太平洋上是三个重要的战略通道。日本科技发达,且今年来日本政府企图修改宪法,增加军事装备。

这些周边国家的形势变动,都可能影响到中国。中国作为邻国最多的国家,很容易与其他国家在领土,领海,凌空等权益上产生矛盾。

2)我国边界漫长,海域辽阔,海洋权益纠纷多

我国海洋面积约为300万平方米,海防边界长1.8万千米,海盗约6000多个,海上安全成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紧张的重要来源。古代中国就有着“重陆轻海”的观念,以至于在清末时期,中国不重视海洋,逐渐丧失了制海权。海权重要性由此可见。现在中国与周边国家也存在海洋权益纠纷,但是如今的中国不同以往,逐渐重视海权

3)中国周边国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以他们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策略,民族信仰,文化传统等都有不同,久而久之,这些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产生消极的影响。

第二方面: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部形势

(1)美国重返亚太地区,剑锋直指中国。美国想要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一直以来鼓吹“中国威胁论”企图打压中国

(2)日本企图修改宪法,军国主义有复苏现象。日本始终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推卸战争罪责。并且将安全政策从单纯的“专守防卫”转变为极具进攻性的“主动先制”战略。

(3)朝核问题难以达成共识,局势紧张

朝鲜拥有核武器,并且进行核试验,使得周围局势很紧张(4)印度军事向中国南海拓展。印度一直谋求南亚地区的主导权和印度洋的控制权,并且与美国及其同盟国围堵中国战略。

(5)俄罗斯扩大军事。俄罗斯面对欧美的经济制裁,希望通过军事来扩大影响力 2)内部形势

(1)台独势力抬头,台海局势复杂。明进党将台湾“独立”写入党纲,明进党执政必然会使“台独势力”进一步抬头,再加上反华势力的干涉,使形势更加严峻

(2)民族和地区分裂势力活动猖獗,国内安全与统一面临挑战。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这三股势力是疆独和藏独的势力主体。港独势力以“占中”事件为主。这些都是分裂国家的行为,已经触碰了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底线。

第三方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形势的相关应对措施

首先:树立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树立新安全观。我国的新安全观主要包括:以相互安全为前提,以国家安全为主体,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政治基础,以综合安全为安全维护的内容,以合作安全为主要的主要实现途径。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积极融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其次:改善与发展其他国家关系。我国进行社会建设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为此我们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作为基本国策。

然后:要有发展战略,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政策要做调整。2010年,我国提出了要“塑造周边”

最后:要敢做为,有所作为,不能一直做“和事老”,要树立大国威严,要让一些国家觉得中国很难以侵犯,难以挑战。

篇2: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东北亚的主要安全问题包括俄罗斯与日本的领土争端、韩国与日本的矛盾、朝鲜问题以及中国-朝鲜的关系问题。

就过去的情况来看,俄罗斯与日本的领土争端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不大。一方面,俄罗斯在与日本关于北方四岛的博弈中暂时占据优势;另一方面,日本似乎对北方四岛的主权申诉并没有比对钓鱼岛的申诉更强烈。特别是美国没有直接就北方四岛问题强烈表态,表明该地区目前还不是国际政治博弈的焦点;并且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日本应该不会直接挑战俄罗斯。因此,俄日博弈暂时不会严重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利益。但是,中俄应联手防止日本借领土主权申诉在地区进行扩张,因为一旦日本得势、美日在该地区占据上风,就会威胁俄罗斯在该地区进入太平洋的通道,对中俄造成压力,改变地区力量态势;同时使得日本右翼势力得势。

韩国与日本的争端主要在于竹岛(日本称“独岛”)的领土归属问题、慰安妇问题和历史教材问题。目前情况是:日本掌握竹岛(日本称“独岛”)的实际控制权、日本抗议但不强烈;韩国不时就日本慰安妇问题表示抗议、要求日本政府道歉,但日本拒不道歉;日本不断修改历史教材,歪曲历史,韩国表示抗议。韩国与日本固然有矛盾(朴槿惠对安倍的态度并不算友善),但作为美国在东北亚的两个盟友,两国在美国的调解下暂时应该不会发生激烈冲突。特别是,韩国军队受到美国的控制,而目前日本自卫队亦受美国的较大影响,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所以韩日矛盾对我国的国家安全的影响也不大,只要韩国对日态度坚决、我国继续与韩国在历史教材问题等方面的态度保持同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施加影响,压制其右翼势力,维护我国国家安全。

朝鲜问题是久拖未决的国际问题,近几年基本是架平衡的天平——虽然有时候天平略有倾斜,但很快在各方努力下又恢复平衡。所以说,在朝鲜问题上,各方力量的较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朝鲜问题特别是朝核问题事关朝韩、中俄、美日六方利益:如果朝鲜问题造成东北亚紧张局势,美国军事力量就有可能大规模介入这一地区,日本自卫队的扩张也有了充分的理由,于是中国的国防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就不得不向该地区增派军事力量;不仅如此,如果战争真的发生,我国在韩、日公民的安全就有可能直接受到影响,而且整个东北、华北的国际航道、航线都可能被封锁;若冲突升级,我国还有可能进入战争状态。战争之后,若朝鲜亡国,我国的东北地区将直接暴露在美日韩的军事攻击之下;若韩国受到较大损失,则美日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可能持续加强;无论何种情况,都不符合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综上,目前这种朝鲜问题各方在力量均衡中逐渐谋求问题解决的状态最符合我国的需求。

中国-朝鲜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地区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事件:第一,几十年来,朝鲜的北逃者大量通过中朝边境出逃,经中国前往其他地区;第二,由于朝鲜国内的饥荒,近年来不断发生朝鲜军人持枪越境抢劫并杀害中国公民的事件;第三,中国公民赴朝投资,结果投资常常被朝鲜没收;第四,朝鲜人民军与我国港口黑社会勾结犯罪,要求我国出海的渔民要向当地黑社会交保护费,否则朝鲜人民军船只就扣押中国渔船、殴打中国渔民。尽管这些事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我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如果朝鲜政府制造地区紧张局势,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会更加严峻。现在,这些问题已经促使我国政府调整对朝外交策略,谋求在总体安全的情况下逐步解决。

中韩也有冲突,主要是中国渔船在黄海打渔时有被韩国方面扣留的情况。但当下中国与韩国正深化合作并建设中韩自贸区,需要保持联合以对付日本右翼势力,所以这一安全问题估计不会向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

美国是影响东北亚安全局势的重要力量,美国在韩日驻军并影响两国政治、军事,遏制中俄。但是美国的东亚再平衡战略的重心在太平洋,近来又被乌克兰、叙利亚等问题牵制,同时在东北亚估计没有足够力量施加影响,所以其在东北亚的基本战略应该是维持现状,故不会对我国安全造成大的威胁。

中俄是东北亚地区的最强大力量,两国在该地区面临共同的、来自美国的威胁;中俄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有利于地区局势的稳定,有利于我国的国家安全。

总之,东北亚地区局势没有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大的挑战,但我国应密切关注局势发展,应对潜在威胁。

篇3:论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关键词:建筑设计,周边环境,和谐,整体,个体

世界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画布与颜料已经放好, 等你去作画;石块, 木头与金属材料已经准备好, 等你去雕琢成形;偶然隐约听到的声响等你去谱写交响乐。那么我们如何更好的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呢,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物的和谐, 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下面主要从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关系的角度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

一、应该强调建筑的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

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建筑要以人为本, 为人类提供一个适宜的创业和生活的空间环境, 给人以美的享受。现在许多人都觉得建筑美观就可以了, 其实应该把实用和美观放在同等位置, 这是整体观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 要突破许多城市的千城一面, 在充分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及其它周边建筑的基础上突出城市建筑的主旋律, 主次分明。

而可持续发展观, 就是能满足当代的需要, 同时不损及未来。放到建筑上, 就是与自然融为一体, 体现美观与内部空间的结合和环境的协调, 体现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而绝非不顾国情, 追求奇特的建筑与视觉冲击。

假如设计师将建筑与周边环境脱节, 那么再完美的设计也称不上成功, 反而会给人一种孤立、不伦不类的感觉。下面从美国现代设计大师弗兰克.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来证明上述论点。

流水别墅是现代设计大师弗兰克.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悬的楼板锚固在后面的自然山石中。建筑的外形显得自然、随意、舒展, 主要房间与室外的阳台、平台以及道路, 相互交织在一起, 错落有致, 亦取得与周围自然景色相溶合的效果。建筑材料主要用白色的混凝土和栗色毛石。水平向的白色混凝土平台与自然的岩石相呼应, 而栗色的毛石就是从周围山林搜集而来的, 有着“与生俱来”、自然质朴和野趣的意味, 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

二、尊重当地原有人文环境与历史文化

建筑是地区的产物, 环境既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环境, 更包括城市文化历史环境, 文化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城市它的竞争力自然是在它的经济, 但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也自然是脱离不了的, 城市的历史既是城市的发展资本, 也是城市的个性和品位所在, 我们不能搞建设性的破坏, 而应该做融合性、精神性的转换。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人创造了建筑, 随后建筑塑造了人。”这可以说都是深刻理解了环境的精神文化内涵和人与环境的至理名言。

比如当人们提到中国的古典园林时会立即想起苏州, 想起遍布在苏州这个江南水乡中的众多名园。网师、拙政.狮子林, 这些名字不单单代表着一组组建筑和园林, 还代表着一种生活和文化底蕴。代表着苏州这个城市的个性和文化品位.“现在这些老夫子旁边又多了一个新儒生, 他的名字就叫做:苏州博物馆 (新馆) 。”

苏州博物馆采用了一种特别低调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美。为了与周围环境协调, 博物馆外墙与内墙都以纯净的白色作为主基调, 仅仅在空间转折处用灰色的线条来勾勒外形, 同时, 深灰色石材的屋面与白墙相配, 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 相互辉映, 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现代化延续。

三、设计与新技术并重

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在设计中, 技术和艺术是矛盾的统一体, 两者完美结合, 造就优良的设计。当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达到动态的平衡时, 设计表现为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格。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建筑运动中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它是勒·柯布西耶纯粹主义的杰作。也是建筑与当代科技相结合的杰出代表作。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代表人物, 他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 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 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 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 创造建筑新风格。

篇4:周边环境困局与安全政策悖论

从目前的状态看,南海问题业已成为影响中国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成为关乎我国周边地区稳定的新的热点问题。

我认为中美关系目前仍然是以竞争为主导的双边关系,南海问题之所以被如此炒作、如此放大,可以说是周边的一些国家为配合美国“重返”亚太精心策划的战略。2010年美国在中国北部方向利用韩国“天安”号事件,在南部方向搅动南海问题,使中国两面受到夹击。美国最成功的手腕就是把中美矛盾演化成中国与周边地区国家的问题,所以南海问题的实质还是中美间的战略博弈。

随着南海问题的不断升温,中国的不少红线已经被突破了,而且还正在被继续突破。比如我们一直主张南海问题是域内国家的事務,而现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事实上被国际化了。现在南沙群岛中有58%的岛礁被越南占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这些被占领的中国领土呢?是不是应该拿回来,怎样拿回来,这些就成为中国破解南海问题困局的关键。在当前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前提下,我们不可能轻易使用军事力量来收复失地,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对外政策的内外压力也同时在增大。外在压力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内在压力则有在民族主义情绪指引下的民众压力,内外两个大局统筹难度增大,南海问题处理不当,不但是国家利益受损,还可能危及国内稳定,甚至直接危及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关于中国应对,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立中央层面的南海战略。首先是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越南早已建立了“两沙协调委员会”,中国到目前还什么都没有。其次是明确南海的利益,并随之制定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光说不做。再次,应该使用中国的综合战略资源,各部门一定要协调统一。

二是转变观念,积极作为。从不惹事、别出事,到做事谋势,从而塑造对中国有利的南海态势并尽快摆脱上述困局。

三是统筹综合型战略资源,中国应该使用政治、经济、外交、法律、军事、舆论等资源立体作战。外交方面要勇于表态,不能过于被动,在维护国家南海利益方面,我们有理,一定要气壮,不应该在气势上就受制于人。

四是制定各种应急方案。要及时反应,防止乱中出错,更要防止错失良机。

篇5: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21世纪的到来,世界总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但是一些动荡不利于和平发展的环境因素依然存在并实有激化,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冷静地观察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审慎地预期周边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在未来一个时段内维护地区和平,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非常重要的。

特殊的地理环境,让我国成为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亚洲所有的习惯性分界,中国都与之相邻,所以亚洲所有地区的形势的变动,都和中国息息相关。

目前,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V形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形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国海之争等。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争取一个良好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上看,周边地区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周边多为发展中国家,在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与我国有较多共识。很多国家长期奉行对华友好政策,在国际舞台上一直与我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从经济上看,周边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始终占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中国的发展首先给周边带来机遇;周边的繁荣,也使中国从中受益。我们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周边正在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从安全上看,周边地区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直接外部屏障。周边环境历来对我国国内形势以及发展战略有直接牵动作用。维护周边安全是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果周边动荡,则不可避免会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干扰。

我国周边政治格局的发展可以具体分析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俄罗斯与中国安全

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而复兴后

美安全同盟已重新定义,主要防范对象是朝鲜和中国。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不断突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制,扩大对美军事支援的范围。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

三、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

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于中亚显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世界各国势力在中亚的角逐使中亚的政治局势更加不稳,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环境复杂化。战后,推行霸权政策的美国在阿富汗建立亲美政权,以及在中亚个别国家建立军事基地,这不仅打通连结扩大了北约和强化了北约和美日安保同盟的战略通道,还可以以中亚为地缘战略支点,以北约组织和美日安保同盟为两翼,抑制俄罗斯的复兴,阻止伊斯兰原教有旨主义的扩展,遏制中国的崛起。中亚国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作为中国的邻居,中国在中亚的经济利益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将日趋增加,进入21世纪,中国同中亚国家加强了经济合作,扩大了在中亚国家影响力,间接损害了俄罗斯的传统利益。而美国、俄罗斯在中亚角逐加剧,以获得经济利益。

四、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 的和平与稳定,企图使西藏问题国际化,干涉中国的内政。在领土方面我国与印度也存在着许多分歧,当印度有了足够的政治决心,并且能够控制其国内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而能在一些领土争端问题上作出必要的妥协,中印关系才有可能进入一个相对良好的状态。而印度离这样的心态仍有相当的距离。

六、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近年来由于受美国重返亚洲的军事战略影响,菲律宾故意巴结美国,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军事、经济合作关系,在美国的背后支持下,大肆侵占我国南海的岛屿,盗采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由于南海问题相当复杂,我国政府面对现实,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但是,菲律宾当局主观上认为:中国在南沙问题上鞭长莫及,加之内部及国际因素多方面的掣肘,根本无暇顾及。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

中国最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一贯提倡和平发展,坚持“睦邻”、“安邻”和“富邻”政策,是中国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国际责任的现实体现。

篇6:浅析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

内容摘要:近期,中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安情形,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出现了新的变数,不稳定与不确定性因素有所上升。究其产生的原因,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周边的整体安全环境可谓有喜有忧,喜忧参半,总体上呈现出“东缓”、“西安”、“南乱”、“北稳”的情形。

关键词:中国周边

安全环境

正文: 今年以来,因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的黄岩岛而引发的中菲舰船对峙的事件仍在持续,在去年10月5日的湄公河惨案中,有13名中国船员死亡,以及中日钓鱼岛争端等一系列发生在中国周边的传统和非传统领域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下面结合形势与政策课上所学内容和结合自己平时的关注,谈谈自己对“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的认识。近期,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因素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不断的出现,如中日的 钓鱼岛之争、中菲的黄岩岛对峙事件、中印的边界领土争端等,分析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

一是因为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中国地域辽阔,与多国接壤,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同时这些国家的情况也十分复杂,这在世界上都是较为少见的。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二是,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和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中包括中日钓鱼岛问题、中印边界问题,还有中国南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非法手段,试图对有争议的地区进行非法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抱着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实行的和平主义政策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来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了我国的冲击。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似乎正在逐渐树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对这一发展趋势是很难接受的,因此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以联合的方式来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类似的情况,也在中菲、中印、中韩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美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寻求重返亚洲的策略,因而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就成为了美国的盟国,此外,美国和菲律宾、老挝、泰国、新加坡、印度等保持着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特别是,美日同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针对中国而来的。美国试图维持其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并试图排除一切对其领导地位发起的挑战的因素。因此,近来美国实施战略东移的策略,试图牵制中国的崛起。

然而,中国的周边环境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首先,中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不断增加,并与周边国家保持着重要的贸易伙伴关系。同时,中国在周边国家的投资也呈现不断上升的状态。周边国家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抱着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享受到因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机会;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种防范的心理,害怕在经济上受制于中国。但不管如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是维持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而又稳定因素,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的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次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认知产生误解。随着中国的发展,很多周边国家对“中国威胁”感到恐惧。对此,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理念和政策举措,来缓解这方面的焦虑,包括新安全观、和平崛起、负责任大国、建立一系列伙伴关系、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与和谐周边等等。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周边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积极推动地区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与邻国的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也在不断加深。现在,周边国家对中国战略意图的恐惧已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周边的整体安全环境有好有坏,具体的周边安全环境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首先,南亚方向酝酿重大变局。一是反恐出现反复,自基地组织首领拉丹被击毙之后,美国继续无视巴基斯坦主权,一再派无人机对巴实施“越境打恐”,而巴基斯坦塔利班为给拉丹报仇,也一再拿巴“出气”,频繁制造恐怖爆炸,致使巴安全形势不断恶化;二是阿富汗战局出现“拐点”,美国已与塔利班武装展开和谈,奥巴马总统于2011年正式宣布从阿富汗撤军,阿问题“政治解决”前景显现。

其次,东南亚方向陆海皆不平静。陆上缅甸政府军与克钦族武装在中缅边境附近交火,产生新的难民;海上“南海风云”再起、逆流汹涌。越南与菲律宾自不量力、寻衅滋事、竞相对中国发难,菲律宾更是于今年4月在我国南海黄岩岛挑起事端,美国等趁机介入、企图从中渔利。

再者,中美日三角出现新的问题。美国国会参议院21日投票通过了“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这一法案包括两个涉华条款。其中的某条款称,美虽然对钓鱼岛主权最终归属不持立场,但承认日本对该岛屿的行政管辖权,并重申《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规定的美对日本的安全承诺;另一条款则呼吁美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先进的F-16C/D或类似机型战机。

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的情形,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其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问题,创新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来破解美国的巧实力及个别邻国的小伎俩。

篇7: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劳动关系3班

张杰

***0

摘要: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当前中国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安全、威胁、领土纠纷、海权、恐怖主义

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千米陆地领土和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的国家,庞大的国土面积决定了中国漫长的边界线,中国的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漫长的陆地边疆和周边庞大的领国数量使得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状况相对复杂。现今中国的国境南邻越南、老挝和缅甸;西南与印度、不丹、尼泊尔接;西接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部;正北与蒙古接壤;东北则和俄罗斯东部、朝鲜接壤;隔海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相望。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性对我国更加突出。

虽然我国表面上正呈现出一片和平的景象,但一些潜在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我国进一步的崛起正受到外来因素的制约,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我国和周边国家在陆地上和海洋上都存在领土争议。美国及其盟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实行压制政策,对中国抱有敌视的态度。恐怖主义威胁是当今世界每一个国家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亦不例外。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发生了变化,最近一部分恐怖分子制造的昆明火车站暴恐案、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恐案简直令人发指。

一、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现在都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中俄边界问题的解决和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大大缓解了中国陆上北方边界的军事压力。如果中俄关系恶化,俄罗斯由蒙古国向东挺近可轻易切断东北与内地的交通联系,向西可直入蒙古高原和河套平原,向南可直接威胁京津地区。因此深化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维持并保持与俄罗斯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中国北方边界地区。同时,北约东扩、美国战略东移对中国和俄罗斯形成巨大威胁,中俄任何一方都无法与其单独抗衡,中俄双方合作势在必行,但中俄互怀戒心,仍是不争的事实。

二、朝鲜半岛问题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扼守中国的东大门,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影响到中国的安全与发展,中国有理由维护半岛局势的稳定。朝鲜和韩国其实是中美两国之间战略搏弈的重要棋子,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才能体现出中美两国对其的影响力和价值。朝鲜半

岛一旦爆发全面的南北战争,有把中美卷入战争之中的危险,中美两国有可能直接面对面对抗,这是中国和美国都不愿看到的。

三、中亚

中国的西部是中亚和高加索地区,被称为是“中欧大陆的心脏地带”,石油等各种战略资源蕴藏量丰富,所以中亚高加索地区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的一个新的热点地区。目前该地区一直处于俄罗斯的控制之下,但是近年来美国看重该地区的地理战略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不断的向该地区参透。同时,该地区存在的东突恐怖分子也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形成巨大威胁。阿富汗位于欧亚大陆陆路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入侵阿富汗后,在某种意义上给中国带来了稳定。这一地区的恐怖组织会集中精力攻击北约联军,而不会在中国兴风作浪。北约将矛头指向伊斯兰极端组织,这对于打击反华的极端维吾尔族组织也起到了作用,否则这些在阿富汗境内寻求塔利班或基地组织庇护的极端组织会集中精力侵扰中国。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事关中国西部的安全,更事关整个地区的安宁和发展。

四、南亚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中印两国发展经济交往与合作是必然之势。印度是影响西藏地区安全的关键因素,印度不仅与我国存在领土争端还一直支持包庇**集团企图分裂我国的西藏地区。完全属于中国的藏南地区被印度以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为依据长期侵占。虽然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中印两国发展经济交往与合作是必然之势,但中印也是竞争关系,亚洲领导权的争夺战正在中印之间展开。在反对印度方面,中国和巴基斯坦有着共同语言。中印有严重的领土争端,并且爆发过战争,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由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也曾爆发过战争。巴基斯坦对于中国不仅具有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而且是制衡印度的重要砝码。中国既要借助巴基斯坦牵制印度,又要努力防止印巴、中印之间出现重大的边界武装冲突,只有这样才符合中国的利益。

五、海上争端

中国是个海洋大国却不是个海洋强国,这是由于三面陆上的安全压力使中国在长期的历史中发展出了强大的陆军而非海军力量。最近几年,我国的海上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东海中日钓鱼岛争端悬而未决;在南海以越南菲律宾为首的南海诸国对我国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中国与这些国家随时都有擦枪走火的可能。追本溯源正是由于这些岛屿具有地理、国土、经济等多方面的重大战略价值,才使得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觊觎我国的近海岛屿和海域。在其中我们还发现了美国的身影,这是因为中国的快速崛起引发了美国的恐慌,美国企图压制中国,于是不仅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来压制中国,还频频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纠纷中作梗。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提出的海权论特别强调海权与国家的兴衰休戚与共。没有强大的海军,不可能有巩固的海防,更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强国。对于中国而言,要做到完全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也必须拥有一支决定性的海军力量。没有海上力量对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就无法搞开发、旅游、管理和执法,就谈不上有效维护我国的领土领海主权。中国面对海上争端不仅要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还要作好武力自卫的准备,慎战而不惧战。

六、恐怖主义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中国诱发恐怖活动的因素相对较少,国际恐怖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和冲击较小。但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也给中国再次敲响警钟:中国绝非远离恐怖主义的“安全岛”,中国在对付恐怖主义问题上切不可掉以轻心。近年来,民族分裂势力与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和极端宗教势力狼狈为奸,中国西北边境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渗透和冲击。

七、美国

美国虽然不是中国邻国,但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触角遍布全球,中国目前处在美国的包围中,并努力打破其封锁。美国为了确保其独霸全球的地位,必须遏制中国。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具有根本性、严重性、长期性。冷战后,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最有实力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又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存在重大冲突,美国将中国视为有能力挑战其全球利益的地区性大国和潜在对手。美国在东亚的存在及中美战略结构性矛盾的深化,表明美国从战略上防范中国及对华施压的政策不会改变,在亚洲东面,美国依靠美日军事同盟联手遏制中国;在西亚,美国借反恐名义向西亚地区渗透;在东南亚地区,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加强军事合作,多年来与台湾形成默契,打“台湾牌”制约中国的崛起;在北亚,美国全面加强与蒙古的关系。

篇8: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中生的饮食习惯和消费观念日益趋向多元化。学生对校外环境的偏好给校园周边的饮食市场提供了重要商机, 但是由于校园周边的饮食店多为小店, 且小商小贩较多, 同时顾客流动性大, 所以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

学校周边饮食环境调查

学校的食堂和校园周边餐馆是高中生们就餐的两大场所。学校的食堂价格相对较低, 饮食环境较好, 同时食品大多数都有质量保证, 学生们可以放心饮用, 并且学校食堂中的消毒以及管理方面相当规范, 且管理严格。但是, 由于学生们下课高峰期的问题经常造成食堂拥挤, 他们需要在食堂中排很长的队等候, 极大地浪费时间。校园周边的饮食店虽然价格高一些, 但是在很多的情况下不用排队, 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多样化的食物。另外, 由于校园周边饮食店的服务态度相对较好, 学生们相对而言比较喜欢去学校周边的饮食店吃饭。据调查统计, 学生们在学校周边的食品店多是选择一些食堂中没有的菜式, 比如:鸡蛋饼、煎饼、锅贴、凉米粉等, 这些食物受到学生尤其是女生们的青睐。但是, 学校周边的饮食店也存在着流动性很强的小摊小贩, 这些小摊贩缺乏完整的经营资质, 并且环境不干净, 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 学校周边食品店有着很多的不健康没有营养的食品, 比如:麻辣烫、烤面筋等, 虽然这些食品能够满足学生口味上的需求, 但是这些食品没有营养, 甚至对学生的生命安全存在威胁。

学校周边安全饮食对策思考

学校及家长加强管理教育

让学生不吃学校周边食品点的不健康食品, 需要学校以及学生家长对学生加强管理。首先, 学校要加强对食堂的管理, 扩充食堂里的菜式、菜品, 实现学校菜饭种类多样化, 满足学生的需求, 另外, 学校要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 学校中经常存在着因为食堂工作人员素质不佳克扣饭菜或服务态度不佳造成的争吵, 这样会极大影响高中生的情绪, 使其无法安心学习。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校在招聘时需要招聘一些文化素养较高的食堂服务人员, 能够真正关爱高中生, 稳定学生的情绪。其次, 为了解决食堂中人比较多的问题, 学校可以合理设置学生们的下课时间, 在早中晚吃饭的时间, 学校可以错开不同年级的吃饭时间, 比如:在中午, 高三的学生在11:45 下课, 高二的学生在11:55 下课, 高一的学生们在12:05 下课,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相对地错过食堂高峰期, 不会导致因为过度拥挤或排很长的队浪费时间。最后, 学校对于食堂的管理还可以体现在适当增加食堂的窗口, 增设一些特色菜品,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食堂中的拥挤问题, 还可以吸引学生们在食堂中就餐。除了需要学校做出相应的措施外, 还需要学生们家长的配合, 部分学生家长会宠溺学生, 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 但是学生选择的相当大的一部分食物是不健康的食物。部分学生家长错误地认为学校周边食品店的食物比学校食堂的食物安全, 这样学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观念。家长应教育孩子多选择一些健康有益的食品, 另外, 家长可以采用一些控制学生生活费的方法使学生减少外出吃饭的次数。

学生自觉选择健康食品

杜绝学校周边不健康的事物, 最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自觉选择健康的食物。学生需要理性选择自己的食物。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食堂中的食物是平价健康而且有安全保证的, 学校周边的食品店中很多缺乏相关的营业执照或手续等, 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高中生功课很多, 学生的课业压力大, 需要在吃饭时适当补充自己的营养, 这样才能有很好的体力和精神在课堂中积极表现自己, 更好地应对高考。因此, 笔者建议学生根据食堂的情况为自己构建一份健康食谱, 根据食谱在食堂中吃饭, 这样会有较高的情绪。另外, 食堂中人比较多, 学生们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笔者建议学生可以在课间时写下单词本放在兜里, 在排队时背一些英语单词或数学公式, 合理地利用时间。最后, 高中生应理性控制自己的需求, 在学校食堂吃饭, 虽然会有一些瑕疵, 但是在食堂中吃饭可以有很好的质量保证。而在学校周边食品店吃饭, 则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甚至对学生的身体安全造成威胁, 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应对高考。

篇9: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张洁/主编

2015年1月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是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关于周边安全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至今已经连续出版五年。系列报告秉承研究的动态性和前瞻性,宏观总结周边安全整体形势,重点分析热点问题的新变化与新特征,并对下年度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进而通过学术积累探索周边安全环境变化的规律,为制定中国的周边战略提供智力支撑。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5):“一带一路”与周边战略》报告认为,在2014年,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主要大国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是中美关系的竞争性凸显;二是中日关系持续处于“冰河期”,虽然年底双方达成四点原则共识,但结构性矛盾短期难以解决;三是俄罗斯被迫转向亚太,加快与中国的战略协调与合作;四是印度新政府对华实施经济上合作、战略上平衡的双轨政策,中印合作关系稳定而有限度。

海上安全仍然是周边形势中的聚焦点。一方面,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仍处于对峙中,中韩在黄海海域出现低烈度的渔业执法纠纷,南海摩擦多方位爆发,共同构成影响地区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关地区安全、尤其是海上安全的一系列新观念的提出、新协议的签署以及新共识的达成,为中国构建新的海洋秩序丰富了内容,奠定了基础。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一项对外大战略,已经从倡议的提出步入到务实的推进阶段。这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安全和社会文化的整体性战略,但首先在经济合作领域发力,它以互联互通为支撑基础,以周边国家为起点和重点,在2014年,中国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对此,周边国家反应不一,有积极欢迎或参与的,有怀疑与观望的,也有抵制甚至是破坏的。

综合安全与经济双维度的发展,可以看到,2014年,中国引领与塑造周边的能力与意愿显著提升,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核心的经济战略、以掌控海上问题为核心的安全战略双轨并行,中国周边大战略呼之欲出。这是本年度周边安全形势最突出的特征。

2015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至少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来自美日及其同盟体系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挤压;二是管控海上安全、构建海洋新秩序;三是推进“一带一路”要面对的相关的外部压力。对此,中国应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对内制定详细计划,对外积极宣介。“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取决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增信释疑,取决于寻求与各方的利益汇合点和战略对接,也取决于大国间的博弈与合作。

本评估报告共分为四个版块,包括总篇、“一带一路”与大国因素、“一带一路”与区域因素、“一带一路”与热点问题。

总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一带一路”进行了理论性的分析阐述,包括战略定位、内涵和实施路径等;二是对本书的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首先回应了上年度“评估”对2014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预测,其次对比研究了中国周边四组大国关系的变化与特点,分析了南海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发展的新动向,再次,重点归纳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现状、主要大国和各次区域对“一带一路”的回应、战略对接以及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对2015年的周边安全形势作出了预判。

第二个版块是“一带一路”与大国因素。报告选取了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四个国家,分别研究了它们的亚太战略、对华关系以及对 “一带一路”的看法与回应。

第三个版块是“一带一路”与区域因素。报告分别考察了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四个次区域,一方面是保持研究的延续性,对各次区域在2014年度的安全形势进行总结,二是评估了区域内各国、尤其是重点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回应、战略对接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四个版块是“一带一路”与热点问题。报告选择了三个功能性议题,即非传统安全、南海问题、投资的环境整治风险,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了推进“一带一路”面临的主要安全挑战以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上一篇:主办会计年终工作总结201下一篇: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