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论文-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2024-05-25

军事理论课论文-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共9篇)

篇1:军事理论课论文-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维护周边安全环境促进祖国和平发展

十八大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正在抓住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在面临着一些巨大的挑战。总的来说,我国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但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发展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威胁,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就是其中最大的威胁之一。如何面对周边安全挑战,维护我国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促进我国的大力发展,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它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周边安全环境是国家安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是制定国家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依据。

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于太平洋西岸和欧亚大陆东部边缘地带。幅员辽阔、陆海兼备的特点让我国具备巨大的战略优势,有利于合理布局和配置国防力量,提高战时生存能力和持久作战能力。但同时这也让我国面临着陆海两个方向巨大的战略压力,尤其我国所在海区被世界上最长的岛链-“第一岛链”包围,如果不能突破“第一岛链”的封锁,我国的战略空间将会受到限制,这更进一步增加了我国的海上的战略压力。

其次我国陆疆与14个国家接壤,分别有朝鲜、俄罗斯等国家,同时我国海疆与8个国家相邻,分别有日本、韩国等国家。总体来说,在我国陆海周边的国家一共有20个,而且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和多样性。在社会制度方面,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君主制多种社会制度并存;在文化方面,中国的儒家文明和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以及欧洲文明相互交汇;在宗教方面,存在着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等。这些巨大的差异都客观引发了许多问题、矛盾和冲突,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威胁。美国对我国实行遏制政策,始终是我国周边安全不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周边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大,美国的遏制政策正在不断加紧步伐。美国积极调整其全球战略部署,将战略重心再次转向亚太地区。美国在中国东部,巩固其与日韩的军事同盟关系,增强其在东北亚的军事力量;在中国东南,一边坚持对台湾出售军火,支持台独事业,一边利用南海主权问题不断挑拨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在中国西南,联合印度对我国进行战略牵制;近年来,美国还以“反恐战争”之机,加紧在我国周围投布棋子,加强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我国周边地区发生冲突也会给我国的周边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自从发生“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危害我国的周边安全。在我国西部边境印巴对立的加剧和严峻的军事对峙,对我国的边境安全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除此之外,我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以及与朝鲜、韩国之间关于黄海、东海大陆架划分,与日本之间关于东海大陆架划分和钓鱼岛的归属问题,都存在着严重的争议。而且这些争议在短期内都很难得到解决方案,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引起争端和诱发军事冲突。

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对我国安全的严重威胁也不容低估。最近,民族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这三股势力内外勾结,对我国的安全与稳定造成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境外“东突”恐怖组织和“藏独”分子的力量已向我国进行渗透,他们在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制造了一系列危及我国安全稳定的暴力冲突事件,已经对我国的发展、稳定和统一构成了最直接、最严重的威胁。

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周边安全环境对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际地位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十八大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外部环境,积极促进周边总体和平稳定与发展,切实维护自身主权与利益。虽然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历史证明,国家主权高于一切,没有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就谈不上发展经济,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维护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虽然我国周边的安全正面临巨大的潜在威胁,但是从过往历史看来,现今,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而我国与周边的关系相对以前已得到很好的改善和发展,周边安全环境已相对总体稳定,这是我国自成立以来大力发展的最好时期。实践证明,维持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正确战略选择,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与良好意愿。中国周边环境的安全为促进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和亚太地区来说也是一个良好的机遇。维护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需要我国采取一系列正确的措施与对策。

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邓小平爷爷曾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党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靠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靠发展;完成祖国的统一大计,更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进步,还要靠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有效地维护国家的安全。

我们要以积极的政治、外交活动争取解决各种利益冲突。首先,我们要继续加强与俄罗斯在经贸、科技、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同时努力争取与印度关系有新的进展,继续发展与巴基斯坦的传统友好关系。其次,我们要继续推进与朝、韩友好合作关系,并与保持与美国的合作,避免局势失控。除此之外,我国还应增进与日本的相互信任度,对于具体争端,赢力求避免全局扩散。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在东南亚的战略合作,以经贸为基础,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计划,在推动区域合作的同时,通过安全对话,加强与东盟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我国应加强对国民的国防教育。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在用尽各种办法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战略,因此我们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国防意识教育,警惕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渗透。我国要加强国防建设,提高我国军队的战斗力和军事实力。我国现在的国际地位与我们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密切相关的,强大的国防建设,不仅具有巨大的战斗力,而且具有巨大的威慑力量。它对于国家的和平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继续推行睦邻外交,创造一个和平安全的周边环境。只要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正确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就会建立在和平的周边环境之上。

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加强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国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大力推进文化交流还可以促进世界和平,促进各国之间政治经济的发展。

我国要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现今,国际关系日趋复杂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超强的战略谋划能力,尤其需要具备认识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我国要运用好多边安全机制。面对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的新挑战,我国应积极参与和地区多边合作,努力营造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因此,中国应高度重视并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等合作机制,将战略目标放在更多元的环境之中,通过利益捆绑,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安全。

维护周边环境的安全对祖国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相关的时势政治动态,并理解支持党颁布的相关政策、方针。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出谋划策,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2:军事理论课论文-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中国在其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即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周边安全环境是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外部因素。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和安全形势正在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已出现,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中国与多数邻国的关系得到全面改善,和一些曾关系紧张的同家也逐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正常关系,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道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

(一)和平合作是中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1、世界大国与中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大国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坎坷历程。两国曾是共同抗日的盟友,从新中国诞生到中美建交前,两国关系从长期对峙逐渐趋向缓和。中美建交后从两国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改善。中美两国领导人实现互访,把两国关系带入了新阶段。《中美联合声明》中指出:中美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将“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基础上处理两国关系”。中俄关系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深远。冷战结束以后,中俄关系发展顺利.两国保持着良好的国家关系。1996年双方建立了“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由原来“建设性伙伴关系”上升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已经建立不对抗、不结盟,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进入新世纪后,两国政府和人民决心继续致力于中俄世代友好这一主题,2001年7月,两国领导人在莫斯科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该条约以“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永不为敌”的战略思想为核心,全面总结了20世纪中俄关系的历程,并对未来双边关系发展确定了指导原则。中俄两国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国家关系,在普京访华期间双方签署的《联合声明》曾重申:“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中俄各自国内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双方决心恪守《中俄友好合作条约》所确定的方针和原则,不断推进、扩大并以新的内容充实和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双方关切的问题上协调立场,相互支持。”未来,两同关系必将更加稳固,合作领域还将更加宽广。中日关系是今天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复交后,两国关系发展基本平稳,双方都把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作为各自的基本国策。1998年11月,双方曾在中国领导人访日的联合宣言中明确“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决定中日关系必将克服一切困难向前发展。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双方共同提出了构建“战略互惠关系”蓝图。“战略互惠关系”是中日建交以来提出的第三个定位,也是规定2l世纪两国关系的新框架,它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了新的时代。

2、中国与邻国友好关系发展顺利

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特别注重发展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目前,中国与所有邻国的关系均得到改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分别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签订了国界协定,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国界问题已经得到完全解决。中、俄、哈、吉、塔5国领导人多次会晤,签署了关于边境地区加强信任及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

中国同越南、印度的关系也得到发展,全面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国家领导人经常互访。中越边界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中越边界线长1347千米,边界谈判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双方签署了关于边界领土的基本原则协议.1999年签署了《中越边境条约》。作为世界上两个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都被国际社会认为具有在新世纪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潜力。中印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历史,目前长期困扰中印关系有两大突出问题,一是边界问题,二是西藏问题。自1988年以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一直定期举行会谈并取得一定进展,双方曾签署了《关于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2003年6月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时,承认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一部分。2005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辛格签署了两国联合声明,宣布中印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宣布了中印《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提出两国到2008年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双方还达成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这为解决中印长期遗留的边界问题奠定了基础。2006年11月中国同家主席胡锦涛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印关系具有全球和战略意义。两国有足够空间实现更大规模的共同发展,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各自作用。在当今全球化形势下,随着两国在所有重大问题上的参与力度和作用日益增大,中印伙伴关系对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挑战和威胁至关重要。作为正在形成中的多极化国际秩序中的两个大国,中印同时发展将对未来国际体系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我国与韩国、日本等国在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3、中国周边“热点”逐渐降温

所谓“热点”,是指一些经常或多年发生战争的地区或国家。中国周边的“热点”较多,如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半岛问题,70年代末的阿富汗柬埔寨战争,90年代爆发的印巴冲突等。这些战争和冲突,不仅发生在中国周边,也不同程度地威胁中国边界地区的安全。冷战结束后,这几个热点地区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逐渐降温,目前,尽管朝鲜问题还存在着多种矛盾,甚至矛盾可能还会进一步激化,但总的形势是趋于缓和,对外部的影响越来越小,减缓了对中国有关边界地区安全的威胁。

新形势下,周边的“热点”中,对中国安全影响较大的是朝鲜核问题和印巴之间的对立。朝鲜半岛是东亚各国利益的交汇点,各大国都不希望朝鲜半岛出现危机。20地纪90年代初,美国与朝鲜曾签署了关于核问题的框架协议,双方的对立局面曾响所缓和。朝鲜与韩国也开始从对峙走向对话,打破了严重储持的局面。虽然双方和谈的进程将是长期的和复杂曲折的,但相互间的气氛逐渐缓和,南北双方的经济交往和民间往来也逐渐增多。21世纪初朝鲜两次出现核问题,因此危机再起。2006年9月朝鲜进行核试验,从而将朝鲜和问题推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解决和问题的任务将是长期、复杂的过程。另外,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另一热点问题是印度与巴基斯坦问题的严重对立。两国关系曾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仍未能根本解决已存在的对立。但总的看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趋于和平与稳定。

(二)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中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中国的安全环境存在着两重性。一是相对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不断得到巩同和发展;二是中中国仍面临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存的威胁。

1.西方军事强国对中国安全环境影响深远

在世界军事强国中,美国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尤甚。美国与中国虽远隔重洋,但对中国安全的影响却无处不在。在各大过与中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同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仍然有一股企图遏制中国国的逆流,顽固地坚持冷战思维,不愿意正视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散布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以“人权”为幌子,干预中国的内政,继续坚持对台军售,阻挠中用统一大业。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是中国安全环境不稳定的主要田素之一。2.周边热点地区仍有发生情况突变的可能

中国周边地区热点之一的朝鲜半岛,由于在朝核问题的立场与周际社会相去甚远,多方谈判虽然在艰难中取得了一些进展,美国与朝鲜达成了阶段性妥协,但彻底解决问题的路还很长,军事对峙的僵局也很难打破,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必将对中国安全造成影响。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对立一天不解决,中国这一边境地区的隐患就无法排除。由于历史原因,印巴两国既存在民族怨恨,又存在宗教纠纷,还存在着领土争端,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解决。多年来,印巴军事摩擦时有发生。印度作为地区大国,自1996年后拒绝在《全面禁止核武器条约》上签字,并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大力发展核武器,积极谋求世界核大国的地位。印巴核军备竞赛的升级和对立的加剧,对中国的安全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印巴双方陈兵于边境,相互对峙,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争夺的焦点,如果战争爆发,必然会对中国边境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另外,伊朗核问题、伊拉克战争造成的地区安全问题等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安全环境带来影响。3.边界和海洋权益争端尚存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愿与一切同家发展友好关系,特别注重发展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中国与邻同的边境争议和关于海洋权益的争议情况复杂,解决起来难度很大,这些争泌始终是可能影响到中国边境和领海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在这些争议中,陆地边界问题的争议,尤以中印边界争议较为突出。关于海洋权益的争议则更为复杂。中国与朝鲜、韩国之间关于黄海、东海大陆架划分,与日本之间关于东悔大陆架划分和钓鱼岛的归属问题,都存在着争议。中国的南海处于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的严重局面。中国南沙群岛的海面岛礁几乎被瓜分殆尽,关于南沙群岛的争议,短期难以解决,如果处理不当,还有可能引起同际争端或诱发局部战争。4.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影响中国统一大业

台湾是中国第大岛,位于中国东南海域,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台湾是中国东南的海上屏障,扼西太平洋南北航线之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白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大业。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台湾分裂分子大肆进行分裂活动。某大国长期坚持“以台制华”的政策,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不断提升售台武器的数量和质量,阻碍中国统一。由于外部势力插手,致使台湾问题复杂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由对抗走向对话,由紧张走向缓和,由隔绝走向交往。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项目增多,两岸人员交流大幅度增加,从探亲、旅游、扩大到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新闻和学术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两岸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但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却困难重重。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标志“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开始。和平统一受阻,主要原因是台湾分裂势力在外部势力的暗中怂恿和支持下,坚持拒绝两岸进行政治谈判的顽固立场,坚持反对“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主张,积极推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政策,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台湾分裂势力是中国安全的最大隐患。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实施《反分裂国家法》,强调了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2008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会面时提出了“建立互信、搁臵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十六字对台工作方针,开启了两岸关系新的一页。5.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活动威胁中国安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始终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对中国安全统一的危害不容低估。当前,出现了民族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合流的趋势。这“三股势力”内外勾结、相互利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了更加严重的威胁。中东、中亚、南亚和东南亚成为恐怖活动的高发区。中国也处于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活动的威胁之中,境外“东突”恐怖组织和“藏独”分子正加紧向中国境内渗透。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活动,已对中国改革、发展、稳定构成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威胁。

篇3:军事理论课论文-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一、影响学校的三大类环境

笔者从2016年初至今, 近一年的时间, 对全区26所学校 (幼儿园) 周边环境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 结果发现, 有18所学校 (幼儿园) 存在安全隐患, 共26处,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治安环境方面存在隐患

主要是部分学校周边有农贸市场、市集, 人员成分复杂, 极易与学校 (幼儿园) 、师生发生冲突。比如靖宇小学校门前有早市, 商贩经常占道摆摊, 来往车辆多, 人员复杂, 学生上学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实验小学、东昌区幼儿园, 周边都有类似的问题。

(二) 食品卫生方面存在隐患

主要是不规范的饮食店多, 条件简陋, 卫生状况差;流动摊贩多, 占道经营, 一无卫生许可证, 二无工商执照, 出售的又往往是烧烤油炸食品, 极不卫生, 食品安全无法保障。

(三) 交通秩序方面存在隐患

主要是一些学校位于交通主干道或次干道附近, 车流大、车速快, 易发生交通问题。

二、现存周边环境形成原因

笔者实地调查发现, 出现以上三类隐患的学校所存在共性的问题有五点。

(一) 学校自身能力有限

学校存在安全管理的盲点, 无法根除校园及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由于学校和教师执法权限, 即使发现问题, 老师们也仅能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教育, 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二) 利益驱使

有学校的地方就有商机, 有商机就有市场, 因此校园周边, 难免会有受利益驱使的小商小贩, 流动摊贩。

(三) 学校的家庭属性引发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问题

上、放学时, 大部分中低年级学生的家长都会接送孩子, 大量的家长再加上部分的私家车、出租车、接送学生专用车等, 云集校园周边, 接送学生的家长和学生流就在各种车辆的空隙中穿行, 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四) 校园周边缺乏有效整顿治理, 监管力度不到位

虽然城管、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多次联合开展校园周边整治活动, 但是摊主与管理部门进行“游击战”“猫与老鼠的游戏”, 而强制执法、摊点取缔也存在法律程序、社会问题, 易激起民怨等造成不和谐局面, 常常出现了“管而不死, 除而不绝”的不良循环现象。

(五) 不可抗力因素

个别学校校门对着主干道或次主干道, 地理位置的原因导致其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三、治理对策

第一, 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积极倡导全社会来关心和支持教育。第二依靠学校自身力量, 增强防控能力。以强化内部安全为核心, 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整治, 发挥学校在校园管理中的作用。学校可组织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 从而增强其自制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树立学习的信心。第三, 必须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只有安全稳定的环境, 学生才能安心努力地进行学习, 教师才能积极投入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从长远的意义而言, 有效保护学校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不仅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 更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第四, 坚持不懈地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 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周边环境。在今年的整治行动中, 交警部门已对校园周边各类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同时加强了校园周边交通疏导, 但上学、放学期间部分校园周边交通仍有拥堵现象发生;流动商贩易产生反弹的现象, 校园周边流动商贩整治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学校与相关部门紧密联系, 及时沟通, 持续加大严抓严打力度, 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方净土。

参考文献

[1]林生.高校周边环境现状问题与治理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1) .

[2]邓伟志.如何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J].上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篇4:中国目前所处的周边军事环境

我们是社会热点调研团,由于社会论点涉及面比较的广,我们大家分别选取了各自所关注的热会论点来进行调研讨论,同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忘彼此互相帮助,在发挥团结友爱精神的同时力求站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高度,完成具有高度说服力的有条理的实践报告。而我所选取的社会热点是中国目前所处的周边军事环境。我选择以最近备受瞩目的中国航母瓦良格号下水问题以及中国频繁密集的军演这两个热点话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众所周知,中国首艘航母瓦良格号的下水成军,随着外界猜测的七一节点快要来临,这也越发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与猜测。航母是极其具有战斗力的,是中国海军实力及综合国力的良好体现,对周边国家具有威慑作用。虽然有较多专家指出瓦良格号航母的象征意味更加突出一点,但从印度媒体发出的消息“航母有助中国实现多项战略目标“可以看出中国航母还是有较多作用的。

另外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军队军事演习安排之频密,为近年来所罕见。从本月3日开始,解放军在山东、河南两省进行大规模防空演练,演习以参加首都联合防空作战为课题,解放军正加大对“敌人”向国土以及重要战略目标纵深打击的防卫能力。评论称,此次演习向外界表明中国军事透明度正在获得空前的提高。像7月25日,南京军区炮兵部队在黄海附近进行了大规模实兵实弹演习,这种大规模远程火箭炮火力打击演习也属首次。参演的国产新型PHL03远程火箭炮,是解放军陆上最新型的火箭炮,军事科技水平不逊于美俄。7月26日,解放军北海、东海和南海三大舰队主力驱逐舰,在南海举行多兵种合同实兵实弹演练。外界评论认为,中国集中于黄海海域、山东地区以及南海海域的密集军演,都是发出警告信号,以强烈宣示中国的海域主权。

而且今年以来,美日、美韩、美菲、美越和最近的美日澳以中国为目标进行军事牵制的联合军演,在中国周边泛起波澜。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6月以来,美军与亚太盟国已举行近20场不同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令整个亚太地区感受到了美国军事力量的“无处不在”。为应对以联合军演为表现形式的“军事牵制”,中国在军事外交上也积极出击,打破围堵,展开上合、中国印度尼西亚、中泰、中智等联合演训,用以打破美国蓄意进行的军事围堵。中国与许多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军事交往活动,尤其是中外联合军演。今年6月,中国特种兵飞赴智利,应邀与智利陆军特种作战旅突击连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友好交流,并以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出色表现受到智利官兵广泛赞誉。6月4日至18日,“利刃—2011”首次中印度尼西亚陆军特种部队联合训练在万隆举行,进行射击、机降、突入、解救人质等科目训练。“利刃—2011”联合训练的成功进行,树立了两军关系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在“和平使命—2010”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军演中,中国空军首次从本土飞赴境外执行轰炸。“突击—2010”反恐联合训练,为中泰两国之间举行第三次陆军联合训练。“友谊行动—2010”,则为中国和罗马尼亚陆军山地部队联合训练。今年中俄还将出动三军在朝鲜半岛附近军演。届时“和平使命-2011”俄中联合军事演习双方可能将出动海陆空三军。《紫荆》文章指出,联合军演不同于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软较量。在运用时,经常处于一种潜在的威慑状态,以达到影响对方的决策,实现自身意图的目的。中国在军事外交上的主动出击,亦有助于破解美国的“军事牵制”。

我们从瓦良格号航母即将下水以及中国、美国都加强与他国的军事合演来看,中国的周边形势不容乐观。的确,从所处地理位置来看,我们就可以想象中国的周边环境有多么严峻。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虽然目前,这些国家与中国都保持着“太平”状态。但由于邻国多,中国与邻国出现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就大,避免冲突的难度就大。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一个新的力量格局非常不容易。一个国家的崛起就意味着某一方面的利益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再分配,中国也不例外。因此某些势力是不会轻易让中国崛起的。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化,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争夺,其实质是对主导权的争夺。一个国家获得了某一方面的主导权,就会是这个方面利益的最大受益者。各国的争夺已从军事领域向其他各领域扩展。这使“战争”爆发的几率大大增加。从目前的形势来分析,中国可能面临的军事冲突应该是“有限”的战争。核武器出现前,国家间爆发的战争表现为从“小打小闹”直至消灭一个国家的大规模战争等各种形式,以消灭对手为主要目的;核武器出现后,尤其是冷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达到“核平衡”后,战争表现为有限性。目前,中国基本上与周边国家达成了核平衡,这使得中国与其

他国家发生战争的有限性大大增加。因此从整体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周边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下面就由我具体来分析一下中国的周边环境如何的严峻。

首先,东亚和中亚地区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中国的军事压力剧增。亚太地区在冷战后被美国视为对其21世纪国家安全可能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地区,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中美根本矛盾不可调和,美国也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遏制立场,其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第一,加大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军事存在,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包括60%的核潜艇和F-22A战斗机;第二,加紧在我国周边投棋布子,强化美日同盟,拉拢印度、笼络蒙古,目前触手正伸向缅甸;第三,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并钳制中国,美国借反恐为名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打入阿富汗,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等等。目前,美国围绕我国东南西三个方向构建军事包围圈,对我国战略上围堵态势已初步形成,势必挤压我国的战略空间,使我国的军事压力尤其是西北边陲安全压力剧增,且美国不乏军事干预台海局势的战略企图,从而对我国国家主权与安全构成挑战,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冲撞”难以避免,中美两国发生摩擦的可能性增大。

其次,台海形势虽有所缓和,但岛内民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美国因素依然突出,“台独”分裂势力仍是我面临的最大现实危险。国民党台执政已经两年,马英九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台海形势有所缓和,两岸关系发展出现积极变化,但必须看到,国际形势和岛内政治生态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只要条件合适,随时都可能发生突变。从民调上看,岛内主流民意并没有变,支持统一的群众仍是少数派,“台独”分裂势力的基础还在,并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仍存在诸多变数;从政治走向看,国民党执政能力不佳,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的可能性很大,台海形势出现曲折、反复、甚至逆转的可能性严重存在,“台独”分裂势力仍是我面临的最大现实威胁;从军事形势上看,两岸敌对状态没有变,我国也并没有形成对台绝对军事优势,这是台湾问题久拖不决的最关键因素;且美国长期维持海峡两岸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现状的政策没有变,其对台湾

问题的干涉是必然的。

第三,海上安全问题愈益凸现,我海上领土和海洋权益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南海问题尤其突出。南海地区是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涉及我国领土主权、海洋权益维护等重大问题。然而在中国南海,除了永署、华阳、东门、南熏、赤瓜、和渚碧礁由中国控制其他的岛屿都被他国强占。以越南和菲律宾为代表,他们在美国的支持下态度也变的强硬起来,直接声告那些海域岛屿是属于他们的主权范围。而且值得重视的是,日本、东南亚在海洋问题上有联手对我的趋势。而我国物资进出口的海上战略通道,也牢牢掌控在美国海军手中。海上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远发展随着国家利益拓展,我国将更加重视对海洋的经略,而这势必引起外部势力的防范、围堵,甚至联手打压,我国海洋权益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四,西北邻国之印巴冲突问题以及来自印度的挑衅。近年来,中印关系明显改善,作为同属于新兴经济体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双方的合作也有所加强。然而,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领土要求,不但不断蚕食我国领土,在边境有争议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并大肆散布“中印必有一战”的言论,还暗地里支持、鼓动“藏独”等我国内分裂势力,企图“以藏制华”。印度是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导弹的大国,而且在边境有争议地区已对我形成局部军事优势,西南边陲情势不容乐观;但印度属于“占便宜”的一方,目前主要是“以攻为守”,且其与巴基斯坦的矛盾仍是主要矛盾,加之我国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印度对我主动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对于我国来说,必须加强中印边境地区战场建设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第五,我国国内社会进入矛盾多发期,不稳定因素增多,自然灾害多发,内部安全系数下降。首先,以“藏独”、新疆“东突”分裂势力为代表的民族分裂势力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勾联串通,组织恐怖破坏活动,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其次,随着群众民主意识和公平公正意识的增强,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不公、所谓“精英”阶层的一些反社会反大众的言论、既得利益者对弱势群体的欺压、腐败蔓延、房价过高、就业问题、社会

治安恶化及毒奶粉、地沟油等公共卫生问题,导致矛盾冲突频发,很容易引发社会不满,由此引起大规模聚集、上访、围攻政府要地等群体性问题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削弱党的执政基础;第三,台风、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安全事故,严重影响着国家安全。

但我们也不要过于紧张,中国周边总体稳定的格局没有变,中国仍有可能争取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周边环境。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向好的因素仍在增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台海”形势趋于稳定,两岸和平合作势头加速发展,来自东南沿海方向的战略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陆上边界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中印除外);三是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关系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更为密切,政治合作也具有更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中国国际政治环境进一步改善;关键是中国国力日渐增强,自身的防卫和制衡能力不断提高。

因此我国的周边环境既存在总体向好的趋势,也存在局部恶化甚至多方向有事的可能。我们要保持一份冷静的心态

我们在努力维持和平周边环境的同时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抓紧做好有关准备,从容应对,以利于争取战略主动。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因为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我们不怕被人欺,落后挨打的事我们绝不会再让它上演。

篇5:军事理论课论文-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军事理论”课论文

论文题目 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战略思考

所在院系 文学院 专业班级 12级戏文1班 姓 名 邢成丹 学 号 121110130 任课教师 赵伟杰 提交日期 2013年1月4日

武装部军事理论教研室

2012年12月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战略思考

邢成丹

2013年1月5日

摘要: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近期中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情况,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增加新的变数,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究其原因,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一是因为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二是因为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总之,中国周边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安全与稳定面临巨大威胁,所以,中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加以应对,保障我国安全。

关键词: 周边安全,战略思考,国际安危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都足以引起我国足够的警醒。

造成周边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原因是多样性的。首先是中国经济过快崛起所造成的压力。随着我国一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威胁论”在国际论坛上已不胫而走。并且和巴西、俄罗斯、等国公共组建的“金砖五国”如今在世界上也已形成一个影响巨大的经济体。由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巨大,是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在周边国家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周边国家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持一种多少有些矛盾的心态,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经 济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防范心理,担心从经济上受制于中国。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稳定因素,这在几年前中日与中美关系的“政冷经热”中已经有清晰的体现。尤其对当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的影响已经日益显著,在近期大大部分国际事件中总还是能隐约看到某个大国的影子。

其次,除此经济因素之外,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随着二战的烟云逐渐消弭一些关系岌岌可危。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最后,内患未彻底清除,让其他国家有机可趁。

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安全、统一和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具有深远性。台湾问题使我国一直存在卷入大规模局部战争的可能,对国家健康持续发展带来极大困扰。西部地区,“藏独”、“疆独”等民族宗教分裂活动也有加重之势。这些敌对分裂势力内外勾联,不断进行捣乱破坏。

发展是所有国家共同的主题,但优劣先后却是一个巨大难题。各国都想本国先人一头,所以从整体上来说大局是基本稳固的。之所以某些“局部问题”一直不断某个不甘被超越的大国当得是主力军的角色。“泻洪周边”转嫁危机是个老招数,但却被应用的炉火纯青。这些“里忧外患”虽看起来没一个都不足以撼动国家根本,但累积起来却的确足以令政治局势手忙脚乱焦头烂额。

其实,就中美关系而言才是中国国防安全的重中之重,就东亚地区若干问题特别是就台湾问题看,双方的冲突与碰撞几乎不可避免。但就全球范围审视,两国仍然有进行合作、避免冲突的现实可能性。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处于亚太地缘政治核心位置的有利条件,加强中美在维护地区稳定中的合作,促使美国在防止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南亚次大陆等方向出现冲突中,更多地发挥积极的正面作用。要充分运用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中美两国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时 的合作,积极参与解决诸如核扩散、恐怖主义、国际犯罪等跨国问题。

历史在经历了蒸汽电力等能量的时代转变相比,21世纪是一个不折不扣海洋时代。在海防问题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是迫在眉睫之事,因其富饶的海底资源,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现代军事中占据着绝对的地位.而我国周边东有日本隔海待势相望,西南有菲律宾越南等南亚国家试探前后。目前我国的应对态度大致可为“刚柔并济”,周边战略切忌“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包括在南海问题与南沙争端上。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应让周边个别国家尽早“清醒”过来,与此同时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

其实一切的不安全因素与潜在威胁的存在都是因为一个原因:实力。就过于国的关系而言,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所谓“阴谋﹑排挤”都徒有其表罢了。综合国力强如美国又有哪个敢撩其虎须?当然这并不是说就要让我过从此走上霸权的道路,只不过是最简单的“怀璧其罪” 的道理罢了。对此,我们应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可能会模糊,但是,其本质并未改变。划定合理的战略边界。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是防御性的,其战略前沿与中国的自然边界重合。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时空内涵对国家安全的意义已经发生变化,设置合理的战略缓冲区是适应变化的基本原则,防御性的安全战略对于战略反应的要求则更高。发展必要的国防力量。无论从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还是保障国家战略的实施,认清威胁的来源及其战略企图,进而做必要的准备是必须的。

总而言之,要合理的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注意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在与周边国家的外交过程中,应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的合作,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应对来自各方的威胁,保障我国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实现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参考资料: 1 中国周边环境与国家安全战略的若干思考

http://wenku.baidu.com/view/af43ee838762caaedd33d4d4.html 2.2012最新形势与政策论文——简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篇6:军事理论课论文-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在太空中俯瞰到的地球是蔚蓝色的,那是因为在地球上所占最多的就是蔚蓝的海洋。曾几何时,西方的殖民者通过海洋征服了美洲、非洲、东南亚、澳洲乃至中国的台湾以及香港和澳门。

二战之后,随着全球革命的浪潮,各国摆脱殖民主义者的统治纷纷独立。今天,殖民者走了,但是海洋上的“战斗”还在继续着。尤其是在我们的这一片海洋上,似乎纷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泱泱中华,两万多里的海岸线,与十几个国家隔海相望,然而几乎与每一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都有着领海的争议,其中纷争最为剧烈的为与之日本、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的纷争。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造成我以南海为主的大片海域迟迟无法回到祖国的怀抱之中。尽管每年都在提,每年都在争议,可是从来都没有得到过有效的解决。这是为什么呢? 回想最近几年每一次的事件,我们几乎都可以在其中看到美国人的影子。而日韩、越南、菲律宾等正是仗着其美国主子的撑腰才敢放肆的叫嚣。美国人为维护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妄图封锁中俄。暗地里指使日韩等国,默许印度,出兵阿富汗,同时支持东突恐怖组织以及世维会等分裂组织,想要在对我国完成战略上包围的同时给我们不断的制造麻烦。美日韩等国狼子野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就在今年以来,越南不断撩拨我之耐心,不断制造摩擦。如果学生不断的挑战老师的极限,那么不管其背后主子是谁,我们打狗是不看主人的。任何犯我国土及主权完整着,虽远必诛。

篇7:军事理论课论文-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一、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内涵以及二者发展关系解析

军事理论通常也指军事思想是指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军事技术是物化技术与观念技术的结合。按照从古至今的军事技术发展, 依据其不同的能量传递或转换关系, 可明显区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机械能→化学能→核能。从横向关系看, 军事技术体系是一种壳层结构, 由外至内为生活装备技术、运输通信技术、军事工程技术、武器技术, 军事技术的核心部分是武器技术。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达到目标, 即达到政治目的的方法是多样的, 但战争是唯一的手段, 因此一切要服从用武器解决问题这个法则。”

二、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在博弈中发展

(一) 军事理论发展的需求创造军事技术的供给

军事理论发展对军事技术产生需求时, 各种资源就会流入军事技术部门促进其发展, 生产军事技术消费品以满足需求。这是先进的军事理论对军事科技有牵引和拉动并且刺激其发展的作用。从中国历史的经验教训看, 那种只重视军事技术、轻视军事理论不考虑需求的倾向使军事理论远远落后于军事技术是非常错误而且有害的。没有军事思想的指引, 军事技术的长远发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二) 军事技术的供给会创造对军事理论发展的需求

军事技术对军事理论发展的影响是逐步由低层向高层辐射、扩散的, 如同商品开发市场一样逐步开发占领。首先受其影响的通常是技击理论, 《墨子》中的守城方法、戚继光的练兵理论, 都讲到了战斗人员对兵器的掌握和使用问题, 就体现了这一点, 同样, 商品都是先打开本地市场的。其次, 军事科技在此基础上, 会进一步影响到战术、战法的变革。如有了车兵, 就必须有车战之术;有了骑兵, 就必须要讲究骑战之法;有了水军, 则一定要有水战之规;冷兵器时代交战多用密集队形, 而火器时代交战则须用疏散队形等。总之, 战役战术一般都要随着新兵器的大量使用而不断发生变化, 就像商品稳定本地市场后会开发区域市场。

(三) 军事技术以及军事理论发展与经济发展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发展必须与一国经济发展相适应, 不论是军事技术促进军事理论发展还是军事理论引导军事技术发展, 都不能脱离经济的支持。军事建设的发展脱离经济发展能力的支持, 欲速则不达。胡主席则强调指出, 要着眼于立足现有装备打仗, 提高战术技术水平, 提高指挥艺术, 努力摸索和掌握对付高技术对手的有效方法。可见, 军事理论以及军事技术与经济发展有内在关系。

三、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发展的外部性

(一) 军事技术发展的外部性

联邦德国前国防副部长施特劳斯指出:“凡是技术和工业有所突破的领域, 都是同重整军备有关的——这是一个古老的, 也是痛苦的——真理。”现代核能技术的广泛利用也是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溢出效应。军事技术运用于战争则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负的外部性效应。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理论, 在经济学视角中, 则可以看成是军事技术发展的外部性效应内部化理论。

(二) 军事理论发展的外部性

在中国, 军事理论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 在世界上也是如此。把中国古老的《孙子兵法》与现代的经商之道结合起来, 是几年来在西方挺时髦的研究做派。因为, 凡事要获得成功, 不论是商业、体育或者是战争, 战略乃是关键之所在。可见, 军事思想发展的外部性是很大的, 发展军事理论不仅是为战争作准备, 而且可以推进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向前发展。

四、结论与启示

战争是充满未知、对抗激烈的领域, 也是最需要不断创新的领域。党的十七大指出, 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 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创新, 是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中国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两个创新紧密联系、有机统一, 军事理论创新是先导, 军事技术创新是基础。军事理论的创新必须敢于迎接技术的挑战, 同时也要善于引导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有更宽广的视野, 更敏锐的思路, 更远大的眼光。

摘要:从军事哲学角度看,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关系, 就像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关系, 如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相辅相成地向前发展如同生产需求与商品供给的博弈竞争,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良性发展又与国民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篇8:军事理论课论文-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安全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头沉睡的狮子,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也时好时坏,中国的周边环境的复杂是世界罕见的中国陆地面积达到了960万平方公里,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土地,从人类诞生到现在,为了生存,战争时不时的发生,随着历史推移,人们厌倦了彼此之间的斗争,从而希望和平,到现代,国与国之间很少发生战争,但是彼此之间的摩擦是必不可少的,就说我国在历史上很少对其他的国家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都坚持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在与邻国之间的摩擦尽量都以和平谈判的形式解决。

1.首先说一下中美关系

美国是世界的霸主,靠着两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一跃而起。虽然它和我国不相邻,但对我国的安全存在很大的威胁,其在整个亚洲与些许国家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就比如手日本,在中日钓鱼岛矛盾争端激烈的时候,日本强行登陆钓鱼岛,美国的航空母舰就在边上,中国

本着你不争我不争的态度,先把这件事放一放,等到我们国家真正有那个实力的时候,那钓鱼岛就是我们国家的,再说钓鱼岛本来就是中国的,历史的许多资料都表明了,如果当时我们的先人们不知道会对今天造成这样的局面,我想也许他们会留下足够的证据说明的,但就像现在中国不对钓鱼岛问题作出有效的措施一样,不知道将来会对后人有何影响。有了美国的保护,日本才会作出了那么多的有损我国领土主权,有损中国经济利益的事情,像这样国家还有韩国。此外,美国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等保持着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特别是,日美同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针对中国的。美国的战略是维持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并试图排除任何一个大国对美国领导地位可能发起的挑战。因此,近来美国的战略东移,试图牵制中国崛起的意图更加明显。

2、朝鲜半岛并不稳定:朝鲜半岛局势的动荡将影响中国多年建设的“和平发展”的良好周边环境。由朝鲜发射火箭和进行新的核试验所诱发的紧张局势,造成的连锁反应超过以往。“弃核”和实现半岛无核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3、中日关系:日美安全同盟的重新定位,成为影响未来地区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近年来,围绕钓鱼岛争端以及海上划界问题,中日之间产生严重纷争。东海问题主要涉及日本,但一旦引发冲突,对全局影响较大。

4、南海问题: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南海问题是大国与小国之间的纷争,虽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但影响也不容低估。

5、中印关系:中印边境争端的焦点,是我国大片领土的归属问题。冷战结束后,印度对华猜忌、防范的冷战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这就决定了印度对我国安全的消极影响在较长时间内仍将存在,而且不排除在某种情况下恶化的可能性。

6、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和恐怖主义等对中国安全威胁不能低估:“台独”、“东突”、“藏独”等分裂势力都是威胁国家统一安全、对国家安全构成挑战的因素,这些敌对分裂势力内外勾联,不断进行捣乱破坏。这些问题都涉及到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核心利益。

对于恐怖袭击事件,近段时间以来,发生在火车站,大街,等公共场所的特别多,2014年3月4日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一伙暴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见人就砍。最新消息显示,已造成29人遇难、143人受伤。2014年时间3月8日0时42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型客机执行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MH370)航班任务,机上共搭乘239人,包括150多名中国乘客。1时20分,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系。至今已发生超过

24小时。马航表示,目前仍未找到任何残骸证据。不能只看表面,因此分析反省和解决一系列背后存在的安全隐患。砍人的是新疆的分裂势力,也就是新疆人。为什么要砍人,这个很难说,政治目的可能性最大,背后的最大谋划着不一定是新疆人,恐怖组织的可能性大,而受利用的人是新疆人,利用新疆人的人有其它的目的,而被利用的新疆人是期待独立而被利用。国内的安全与周边的安全是息息相关的。两个方面都要做好防范于未然。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大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创新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韬武略”,破解美国的“巧实力”及个别邻国的“小伎俩”。“大周边战略”应强调以下两大原则:

一是“刚柔并济”,周边战略切忌“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包括在南海问题与南沙争端上。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应让周边个别国家尽早“清醒”过来,打掉其幻想与错觉,以免其日后因挑衅中国被惩罚而“后悔莫及”。与此同时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

二是“政经相辅”,“政”指政治与安全事务。应正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乘。中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但安全利益。则存在冲突(领土与海

洋权益争端等),这些邻国因而“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在安全上利用美国“制约”中国。破解这一困境须对症下药、“以长补短”,经济是中国的优势与“强项”,安全则是中国的劣势与“短板”,应一面扩大经济共同利益,一面妥善化解安全利益冲突,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包括对侵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

篇9: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探析

摘要:什么叫大度,哥们请客今儿,什么叫包容,没事这机会让你吧。呵呵,大致把人与人,国家与国家对比,小时候,会因为一个棒棒糖而打架,长大了,懂得谦让了,对不起,没事儿。看看国家之间,你扣我人,我给你出口产业压力,你占我地,我开枪揍你。真的,上升到国家与国家之间,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似乎少了许多。有人说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有人说我们在国际上没有真正的朋友。打开世界地图一看,猛然一惊,原来现实真的很严峻。从越演愈烈的南海争端到最近的中国渔民刺死韩国海警,一系列的事对我国家安全提出挑战,中国周边安全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世界上兵力超百万的国家朝鲜、俄罗斯、印度还有美国(关岛)都与中国相邻或相近。而主要的核大国在中国周边就有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甚至于朝鲜都有核武器。中印藏南、中日东海钓鱼岛、中韩海上边界线尚存争议。南海问题日益紧张,周边国家的气焰在某些大国的支持下更为嚣张。

关键词: 周边 安全 威胁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美国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周边某些小国在美国支持下牟取暴利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绵长的边境线和海岸线使我国成为地缘环境最不乐观的国家之一。今天的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不容乐观。现在我将做简要的分析。

一、东北亚

“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这里有广泛的地缘利益,激起了大国的觊觎和争夺,今后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就当前形势来看,整个东北亚局势以和平为主,但随时存在爆发武装冲突的危险,中、日、美、俄四大国在此博弈。1.朝韩矛盾:穿插韩国朝鲜的南北冷战,南北方在统一问题上仍然存在消除不了的分歧。两国之间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差异使两国一直处在冷战的阴云下。没有结果的六方会谈,延坪岛的炮击事件都显示出复杂的南北关系。南北方虽然同是一个民族,但是还有很大可能爆发全面战争。2.中日矛盾:作为东亚的两个大国,中日之间的矛盾存在了上百年,不管官方怎么说中日友好,在民间仇恨仍然占据了主流。中日之间的东海海域争端,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日本右翼的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都动摇着中日之间的关系。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两国存在爆发小规模武装冲突的危险。两国关系无论再怎么发展,也不会走向一个长久的和平与友好。3.中韩矛盾:由最近的中国船长刺死韩国海警即可窥见中韩矛盾。韩国于中国关系不可能太近,也不可能太远。4.中美矛盾: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决定了美国实行遏制中国的军事策略。美国对台军售、支持我国的分裂分子等都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造成威胁,而东北亚自然而然成为中美博弈的主要场所。5.日俄矛盾:两国对于领头存在很大争议,北方四岛(俄罗斯也称其为南千岛群岛。)问题困扰着日本,但基于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铁腕政策,日本也无从下手,自冷战后两国延续着不冷不热的低程度外交。6.美俄矛盾:冷战虽然结束,但是俄罗斯西面已被美国包围,东面的博弈更显激烈。两国在东北亚各有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对我国和平安全环境造成巨大威胁。上述这六对主要的矛盾相互交织,东北亚地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中亚

“中亚地处欧洲大陆腹地,既是全球重要的地缘政治枢纽,更是主要国际政治势力的必争之地。”中亚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各大国竞相争取在此处的利益,美俄两国在此都有驻兵,阿富汗战场硝烟弥漫,短时期内无法恢复稳定。中亚地区政局动荡、领土纠纷、民族矛盾以及贫穷落后。中亚地广人稀复杂的地理和民族构成,成为东突厥、基地、塔利班恐怖组织的活跃地带。中亚西部平坦,在理论上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西北地区构成威胁。中亚的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以及恐怖主义对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应该不渝地与中亚国家合作,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为中国西部打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三、南亚

人口数量庞大的南亚,贫穷和落后充斥着南亚的每个角落。但是在这里存在两个核大国——巴基斯坦和印度。同样两国又是人口大国。两国在上个世纪几度爆发战争,印度将巴基斯坦肢解,直到现在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两个无法达成一致。

印度作为新兴的霸权主义国家,称霸南亚,继而打败中国称霸亚洲是既定的方针政策。在前不久发射的导弹中命名导弹为“中国杀手”。“ 中印边界问题,指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主要包括东段、锡金段、中段和西段。中国与印度两国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3段。西段约600公里,中段约450公里,东段约650公里。1962年两国因边界争端爆发了一场边界战争。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前印度在我国藏南地区已经有十几万的驻军,和平收复藏南已经不可能。

巴基斯坦作为中国最好的朋友之一,面临着美国和北约的要挟和恐吓。巴基斯坦成为中国出入印度洋最重要的路线之一,一旦南亚发生战事,中国必须不惜一切支持巴基斯坦,一旦巴基斯坦西化或者被印度占领,中国整个西南都将受到不可避免的威胁。

发展迅速的印度,战争实力与潜力巨大,两国的历史和地理原因使得两国成为敌人,如果印度得不到有效地遏制,中国迟早会遭到印度的打击。

四、东南亚

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南海是中国重要的航行通道,中国所需要的大部分石油都由南海海路运至我国,一旦南海地区被人控制,我国的国家安全将直接受到威胁。南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令东南亚各国垂涎的宝地。南海现在油井林立,却没与我国的一口油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现行我国所谓的克制协商已经不能适应南海形势的发展。“除我国控制的7个礁和台湾当局控制的太平岛外,共有38个岛礁被别国占领。其中越南侵占27个岛礁,菲律宾侵占8个岛礁,马来西亚侵占3个礁。另外文莱也宣布对南沙的一个礁拥有主权。”

当前的东南亚各国,在日本美国等大国的支持下,纷纷扩充军备。俄罗斯世界器贸易分析中心网站11月23日报道,越南政府已决定将2012的国防预算大幅度提高至22。7亿美元,较今年增长约35%,将占到越国家预算支出总额的8%。越南如此做法与南海的局势有密切的关系。另外,越南如此巨大的开支很大程度上来着南海油气田的非法收入来源。菲律宾从美国引进二手战舰菲律宾1亿美元升级军备部署南海,叫嚣不惜与中国一战。2009 年 1 月 27 日,法国向马来西亚交付 了第一艘“鲉鱼”级潜艇,并计划于 2009 年底交付第二艘。马来西亚从德国购 买了 4 艘排水量为 1650 吨的护卫舰,负责在南海海域执行巡逻任务。

美日等国的插手,制造“中国威胁论”,破坏原有的和平的南海环境,使得南海问题变的更加棘手。谈不好,打不了,拖不起已经成为南海问题的最真实写照。我国要努力抓紧当下的和平发展环境,建设强大的海军,以谋求杀鸡儆猴式的解决南海问题。

五、中国的台湾统一问题

台湾问题一直是全世界中华儿女们的共同关注。近年来,台湾地区出现了非常复杂多变的局势,台独势力在遭到打击下,遏制台独的势力得到增长,国际反华势力插手力度加大。台湾问题形式仍然严峻复杂。台湾是我国核心国家利益之一。台湾正处于第一岛链中间,是我国走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台湾一日得不到统一,出海口就一日成为一道屏障。中国的崛起必须建立在统一台湾的前提下,台湾不统一,所有的问题都是问题,台湾统一,所有的问题都不称其为问题。

“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台独”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国际背景,而台湾当局拒绝和谈、限制交往、在国际上推行“双重承认”和“两个中国”的政策,又实际上为“台独”活动提供了条件。极少数“台独”分子鼓吹“独立”,甚至投靠外国,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根本利益,解决不好将成为威胁我国安全的最重要问题。短时期内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还是不可能的。但是不能把台湾问题长期化,时间越久,分离化趋向越严重,两岸的差异越大。尽早解决好台湾问题,避免台湾问题的国际化。反对任何插手我国内政的行为,竭力避免台湾成为一些大国的前沿阵地。极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促成两岸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的新格局,削弱台湾分裂拒统的实力,形成人心归附的状况。

上一篇: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倡议书下一篇:诚信诚可贵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