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军事理论论文

2024-05-27

孙子兵法军事理论论文(精选6篇)

篇1:孙子兵法军事理论论文

读《孙子兵法》有感

摘 要:武力应如何配合国家的其他手段形成强大的压力,以支持国家的对外政策?这就决定了和平时期心理战的地位;另一方面,高技术武器的极大发展,决定了战争的高损耗,敌对双方为将自己的损耗控制在最低,同时获得最大的收益,都要求打可控、有限的战争,而把心理战奉为至宝,最终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胜利。关键词:心理战;武力战;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著作,在书中提出了很多至今仍可以视作准则的观点,我在阅读过《孙子兵法》后有了一些比较深入的思考,本书的一些章节阐述了心理战理论,提出的“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战略原则的心理战理论至今仍闪耀着光辉,而且其中所阐述的一系列应用原则又在现代战争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一、利用各种手段和力量对敌心理施加压力和攻击

孙武在《谋攻篇》中指出:“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等,孙武的意思是,军事指挥员应该采用谋略,攻心为上策,诱骗敌将帅心理紊乱,造成思维错误,从而导致判断失误、下错决心,最终出现战略决策和指挥上的失误,“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武的这一思想,不仅从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设想了战争的最佳效果,同时也指出了用非军事手段解决军事问题的一条最佳途径。

孙武关于心理战的战术攻击原则概括起来就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即在敌方处于某种定势心理支配行为的惰性状态下,分散敌兵力,打击敌弱点,致使敌人心理失衡,组织失调,意志崩溃。

二、心理战与武力战如影相随

自古以来,心理战就与武力战形影不离。随着军事高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高技术战争并没有抛弃心理战,相反更加借重心理战的运用,“不战而屈人之兵”仍是敌对双方追求的最高战争境界。

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为打破北约垄断宣传的局面,充分利用自己的宣传陆地,揭露北约的战争罪行,阐明自己的正义立场,争取国内民众和国际正义力量的同情与支持。它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等通报战况,控诉北约轰炸给南造成的灾难,鼓舞人民抗敌的士气,坚定胜利的信心,分化和瓦解敌人。同时,南联盟注意运用计策或策略同敌人心战较量,进而陷敌于被动。就是由于南联盟正确运用心理战原理,坚定了己方军民的士气和抵抗决心,再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终于打破了北约计划空袭5—7天就会使米洛舍维奇屈服的狂想,使战争延长到了78天。

心理战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使对方放弃自己的见解,改变原来的态度和立场,使其按着你的意愿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可以说,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心理战对部队的士气和官兵的心理是一种极大的威胁,其威力绝不亚于武力战。

三、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心理战大有用武之地

当战争步入高技术条件下的时候,心理作战显得更加重要。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心理战在更多的时候是在全方位、多领域、大范围的心理作战。它已经突破单纯的军事领域,扩大到了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宗教等领域。

在海湾战争中,早从战争爆发之前的海湾危机一开始,美国就启动了庞大的宣传机器和心理作战系统。在海湾战争爆发之前的整整168天里,美国对伊拉克和国际社会及美国本国的公民展开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心理战:政治上舆论谴责对伊施加心理压力;经济上对伊进行封锁制裁增加伊心理压力;外交上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孤立伊拉克;军事上炫耀武力对伊制造心理威慑;通过宣传在国际上树立美国良好形象以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增强美国国民的凝聚力。这就为美国的随后的军事行动赢得了国际舆论上的主动权。

心理作战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使自己的实施手段不断多样化。上世纪初,当飞机刚刚问世不久,就被当作向敌方投撒心理战传单的工具;战后,在激烈的核军备竞赛中,超级大国无不把手中的军事技术作为向对方施加心理影响的筹码。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尤其是近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发展,为心理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无论是部队的高级将帅,还是最基层的列兵;无论是国家首脑,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叟,还是七八岁的孩童,只要拥有一台上网的计算机,他们就能直接现时的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内容的信息。所以,网络心理战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心理作战的主要样式,而对网络心理攻击的防范也必将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课题。

《孙子兵法》为我们提供了战时战场上心理战理论的基础,直到今天仍对军事指挥者大有裨益。而更应该提出的一点是,在当今信息时代,这些理论已经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心理战已经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不但需要我们从技术上来解决,更要从战略上给予关注。因此,我们要拥有完备的心理战教育、指挥和实施的组织、体制和专门技术、人才,以利夺取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心理战的主动权及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

[1]黄朴民.新读孙子兵法 [M].北京:工业出版社,2008.[2]王君学.《孙子兵法》的心理战理论 [N].兵器知识,2008,10A,23.

篇2:孙子兵法军事理论论文

烹饪1132

39号

叶端天

军搞的论之孙子兵法

摘要:古今中外的军事家 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由于《孙子兵法》对现在生速度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所以我们还需要多多借鉴《孙子兵法》的理论和思想。

关键词:孙子兵法 广东人 企业 军事 思想 一,《孙子兵法》与现代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重战与慎战相统一的战争观启发现代战争思维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孙子兵法》从揭示战争中“利”和“害”的矛盾运动规律出发来确立自已对战争的根本态度,从而决定其军事思想中功利主义的主导倾向。孙子正是用功利主义这把价值尺度考察春秋末期的战争,提出了重战与慎战相统一的战争观。《孙子 大哥大兵法》所产生的春秋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激烈的社会变革反映到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表现为频繁的战争。仅举鲁史《春秋》记载,在242年里,就发生过483次大的战争。在战争的旋涡中,大国胜败无常,小国安危不定,局势错综复杂。孙子从当时朝盟夕散、不宣而战的社会现实中认识到,战争只能暂时平息而不会从此废止。因此,他开宗明义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提醒人们要重视战争、研究战争和准备战争。

当前,冷战已成为历史陈迹。两极战略格局的解体,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世界基本矛盾出现新的力量组合,逐步形成与孙子时代相似的“多极”战略格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这种形势下,孙子的重战和慎战思想,更显示出强大的生 的个命力,它为人们认识多极形势下的军事斗争,驾驭局部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孙子兵法》对西方现代军事思想的影响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情地暴露了各帝国主 个义国家军事理论和军事学术的缺陷和弱点,推动西方军事家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军事理论研究相对来说很活跃,出现了像鲁登道夫、哈特和富勒这样一些出色的人才。他们试图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那 军事理论

烹饪1132

39号

叶端天

种火力决定一切的战场模式,从历史的教训中谋求实现国家安全目标的军事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西方军事理论工作者进行上述探索的实验场,尤其是二战以后几场局部战争,使西方国家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开始对资产阶级军事理论进行总结和反思。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柯林斯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战争双方“皆无现实目标的盲目作战,不久就沦为一场毫无意义的、僵持不下的、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浩劫”。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上再没有任何战争能像这次大战这样清楚地说明战略思想典型地落后于技术了。”为了改变军事理论的这种落后状况,他认真地研究《孙子兵法》,惊奇地发现:“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郭德纲的 认识。”这一时期,东西方战略观念出现融合互补趋势,《孙子兵法》对西方军事理论的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总体上看,高新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广泛运用,使现代作战样式凸显出许多新的特点。但不管样式、形态如何变化,战争必然沿着战争基本规律的轨道向前推进。从这个意义上看,《孙子兵法》所总结和揭示的战争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仍然对现代战争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二,《孙子兵法》与商场企业思想

商场如战场,很贴切的比喻。《孙子兵法》是套源自战场的理论,那么在商场上,我们对其加以变通的理解,很多理论、原则都可以借鉴。

1、用人之道。当今企业,都提倡以人为本,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孙子在兵法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企业是一个团队,团队合作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内部不能同心协力,必然使更多的资源浪费于内耗之中。

2、企业文化。“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篇)战争的决策者一定要在战前做周密的计划,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这点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作出了很好的诠释,面对日益复杂、变化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组织内更高的员工要求,军事理论

烹饪1132

39号

叶端天

组住对战略已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预测性活动,简而言之“算也”。一个年度开始时,企业要制定本年度的战略,对人员需求、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做好规划、未雨绸缪,就可以从容应付未来的发展变化。如果什么都不准备在当今高速运转的市场环境中,势必淘汰出局!

3、激励机制。“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作战篇)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该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企业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颇具战斗力的团队,就应该提倡一种“同仇敌忾”的企业精神。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一样的道理。企业良好的绩效管理还需要辅之激励手段,如物质奖励。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提高,从生理需要慢慢上升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有时候在会上的一番表扬可能来得更有效。企业在极力员工时,要尽量做到投其所需,避开员工已得到满足的需求,去满足员工渴望得到的需求,实现激励最大化。“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行军篇),孙子在治军上强调文武兼施,赏罚并重。在企业管理中,也只有文武兼施,赏罚并用,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使人人争先,个个努力,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

对于企业这个方面的,我有很深的感想,我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身份来讲,我个人觉得应该更有亲和力一点。刚踏进大二,我就跟着我舍友在着手进行大学生创业,记得那天是刚回到学校的第一天,我对他说过,现在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特别是广东海洋大学,做生意的人特别多,进行自主创业的人也这么多,我们何尝不也去做做点小生意,以来可以充实一下自己,而来也能达到一种锻炼自我的目的,我们本着不是赚钱,我们本着是吸收一下社会经验,因为之前都没做过这些,所以就决定来做一做。于是,我们考虑了几天,认为当代大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拥有手机,做点手机的生意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海大做手机生意的人特别多,所以做不了了,只能选择别的,那么与手机对应的应该就是手机配件了,于是我们考虑做手机电池,恰好又有熟悉的人在深圳开手机电池厂的,于是就开始筹备了。我们决定每个人拿出一千多元的原始启动资金来进货,于是我们就联系了电池厂那边的人,因为开始没有经验,所以就只能叫他们帮我们看看那些电池卖的比较畅销的,顺便就叫他们帮我们拿货了。第一次就进了1000元左右的货,在 军事理论

烹饪1132

39号

叶端天

接下来的经营中,我们采用的是加大宣传广告,熟人介绍熟人,老客户介绍新客户的战略,刚开始每天都有一两块电池这样的销量,特别是到了节日前夕,要买电池的人也特别的多。在当中的经营管理方面,我是负责财物方面的管理的,而另一个同伴他是负责出货与进货这方面的。一开始,因为我们没有什么经验,总的来说,各方面都是比较混乱的,特别是当交易量变大的时候,数目有的时候还会出现统计不清的问题。回头想想,出现了问题就要改正,想办法解决。于是我们想出了另外一套管理方法,就是每天都进行数目方面的统计,建立电脑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集中整理,并做好每天的统计工作。这样一来,无论数目的多少,都对账目方面的统计有了很大的帮助。这个方法显然不错。这就证明了团队协作跟企业激励的重要性,所以,学习《孙子兵法》还是很重要的。

篇3:孙子兵法军事理论论文

一、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内涵以及二者发展关系解析

军事理论通常也指军事思想是指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军事技术是物化技术与观念技术的结合。按照从古至今的军事技术发展, 依据其不同的能量传递或转换关系, 可明显区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机械能→化学能→核能。从横向关系看, 军事技术体系是一种壳层结构, 由外至内为生活装备技术、运输通信技术、军事工程技术、武器技术, 军事技术的核心部分是武器技术。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达到目标, 即达到政治目的的方法是多样的, 但战争是唯一的手段, 因此一切要服从用武器解决问题这个法则。”

二、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在博弈中发展

(一) 军事理论发展的需求创造军事技术的供给

军事理论发展对军事技术产生需求时, 各种资源就会流入军事技术部门促进其发展, 生产军事技术消费品以满足需求。这是先进的军事理论对军事科技有牵引和拉动并且刺激其发展的作用。从中国历史的经验教训看, 那种只重视军事技术、轻视军事理论不考虑需求的倾向使军事理论远远落后于军事技术是非常错误而且有害的。没有军事思想的指引, 军事技术的长远发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二) 军事技术的供给会创造对军事理论发展的需求

军事技术对军事理论发展的影响是逐步由低层向高层辐射、扩散的, 如同商品开发市场一样逐步开发占领。首先受其影响的通常是技击理论, 《墨子》中的守城方法、戚继光的练兵理论, 都讲到了战斗人员对兵器的掌握和使用问题, 就体现了这一点, 同样, 商品都是先打开本地市场的。其次, 军事科技在此基础上, 会进一步影响到战术、战法的变革。如有了车兵, 就必须有车战之术;有了骑兵, 就必须要讲究骑战之法;有了水军, 则一定要有水战之规;冷兵器时代交战多用密集队形, 而火器时代交战则须用疏散队形等。总之, 战役战术一般都要随着新兵器的大量使用而不断发生变化, 就像商品稳定本地市场后会开发区域市场。

(三) 军事技术以及军事理论发展与经济发展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发展必须与一国经济发展相适应, 不论是军事技术促进军事理论发展还是军事理论引导军事技术发展, 都不能脱离经济的支持。军事建设的发展脱离经济发展能力的支持, 欲速则不达。胡主席则强调指出, 要着眼于立足现有装备打仗, 提高战术技术水平, 提高指挥艺术, 努力摸索和掌握对付高技术对手的有效方法。可见, 军事理论以及军事技术与经济发展有内在关系。

三、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发展的外部性

(一) 军事技术发展的外部性

联邦德国前国防副部长施特劳斯指出:“凡是技术和工业有所突破的领域, 都是同重整军备有关的——这是一个古老的, 也是痛苦的——真理。”现代核能技术的广泛利用也是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溢出效应。军事技术运用于战争则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负的外部性效应。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理论, 在经济学视角中, 则可以看成是军事技术发展的外部性效应内部化理论。

(二) 军事理论发展的外部性

在中国, 军事理论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 在世界上也是如此。把中国古老的《孙子兵法》与现代的经商之道结合起来, 是几年来在西方挺时髦的研究做派。因为, 凡事要获得成功, 不论是商业、体育或者是战争, 战略乃是关键之所在。可见, 军事思想发展的外部性是很大的, 发展军事理论不仅是为战争作准备, 而且可以推进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向前发展。

四、结论与启示

战争是充满未知、对抗激烈的领域, 也是最需要不断创新的领域。党的十七大指出, 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 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创新, 是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中国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两个创新紧密联系、有机统一, 军事理论创新是先导, 军事技术创新是基础。军事理论的创新必须敢于迎接技术的挑战, 同时也要善于引导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有更宽广的视野, 更敏锐的思路, 更远大的眼光。

摘要:从军事哲学角度看,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关系, 就像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关系, 如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相辅相成地向前发展如同生产需求与商品供给的博弈竞争,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良性发展又与国民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篇4:孙子兵法军事理论论文

摘 要:晚唐社会,藩镇割据,边防虚弱。杜牧继承了祖父杜佑作《通典》经世致用的家学传统,又结合唐代的政治形势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用兵建议。他的军事思想在其诗文中也有所体现。杜牧的论兵建议以及在其诗文中所体现的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证:一、杜牧论政言兵的缘起;二、杜牧诗文中的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

关键词:杜牧诗文 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

一、杜牧论政言兵的缘起

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兼长古文。他所出生的时代,正是晚唐多事之秋。藩镇跋扈,外族侵凌。而杜牧素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与经邦济世的抱负,关心政治,喜欢论史,尤谈兵,精辟中肯。不愧是中国古代一位卓越的军事理论家。

(一)危机四伏的晚唐杜会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所谓“太平盛世”而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庄田制发展,土地大量集中,征敛加繁,民生益窘;而藩镇跋扈,宦官专权,朋党倾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错综复杂。这些都直接间接地加重了人民的痛苦,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而国外的吐蕃、南诏、回鹘又纷纷侵扰。当时的中国可谓内忧外患。

当时国计民生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藩镇跋扈与外族侵凌。安史乱后数十年间,藩镇割据,内战频繁,当时朝廷安于苟且,河北藩镇称霸一方,不服中央政令,河南藩镇,起而效尤,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朝廷虽用兵讨伐,而力量已弱,常中途妥协,更失威信。同时,自安史乱起,唐朝将陇右、河西、朔方诸镇的精兵都调去平乱,所留下的兵大多单弱,因此边防空虚,而吐蕃统治者乘唐朝衰弱不断东进,占据河西、陇右,威胁京都,河陇人民长期受吐蕃奴隶主奴役。只有这两个问题解决,才能使国家安宁,生产发展,人民康乐,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都必须用兵。当时唐朝内政产生了毒瘤,就是宦官专权。代宗命宦官鱼朝恩总领禁兵,又开宦官干涉军权之端。德宗初年,泾原兵在长安作乱,乱平之后,德宗不愿意武臣掌握重兵,从此宦官权势更大。所以,杜牧很注重兵事,认为士大夫不知兵是不对的。

(二)经邦济世的宏伟夙愿

杜牧自幼受过良好、严格的教育,喜欢读书,关心时政。十五六岁就立下宏愿,要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立志使危机四伏的晚唐社会重振雄风。他继承了祖父杜佑作《通典》的经世致用之学,很注重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家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1],有忧国忧民的热情与经邦济世的抱负,最喜论政言兵。《唐才子传》卷六说:“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2]

杜牧看到宪宗连年用兵讨伐藩镇,感到用兵的必要;而吐蕃统治者占据河西、陇右,河陇人民也长期受吐蕃奴隶主奴役之苦。所以他非常注重兵事。后博读经史,更深信兵事关系国家兴亡。又根据《礼记》:“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认为士大夫应当知兵,而当时士大夫对于兵事漠不关心,完全仰赖健善击刺之徒。杜牧对这种情况很不满意,从此注意兵法,后来一直研究。他在《注孙子序》中说:“及年二十,始读《尚书》、《毛诗》、《左传》、《国语》十三代史书,见其树立其国,灭亡其国,未始不由兵也。”“然后信知为国家者兵最为大,非贤卿大夫不可堪任其事,苟有败灭,真卿大夫之辱。”

杜牧一生的崇高理想是“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郡斋独酌》),所以始终主张削平藩镇,加强统一,收复河湟,巩固边防,其最终目的是:“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郡斋独酌》),使人民能安居乐业,生产得以发展。要实现这些,就必须研究兵法。正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三“杜牧注孙子”条中说:“世谓牧慨然最喜论兵,欲试而不得,其学能道春秋、战国时事,甚博而详,知兵者将有取焉。”可见杜牧颇负经天纬地之才。

二、杜牧诗文中的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

清亮吉《北江诗话》评杜牧:“文不同韩柳,诗不同元白,复能四家之外,诗文皆别成一家。”[3]他平素关心政治,喜爱论史谈兵,这些在他的诗文中都有所体现。诗歌中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在《赤壁》、《题乌江亭》等诗篇里,而散文中的《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则是以军事理论家的眼光,谈古论今,气势不凡。

(一)杜牧诗歌中的军事思想

《赤壁》一诗一反历代史家认为周瑜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公论”,这首诗认为周瑜的胜利几乎是侥幸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只是老天相助,乱起东风,才取得胜利。这儿虽然有“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知之者胜”(《计篇第一》)的道理,但杜牧更多的是强调将帅内在的素质,即“智、信、仁、勇、严”(《计篇第一》)。作为将帅应该凭借足智多谋、言而有信,仁爱部下,勇敢果断,治军严明等素质和能力去争取胜利,而不应依赖偶然因素取得胜利,否则便不能算作英明的将帅。周谕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合等有利条件,当然能够得胜,这些都是外部条件,而杜牧则强调战争胜负更着眼于内部因素,作为将师更应把握战争的普遍规律,不能用一次胜败论英雄,真正的英雄应战无不胜。《题乌江亭》一诗也一反常人肯定项羽自刎,而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究其意是说战争的胜负常常出乎兵家意料,项羽不能含羞忍耻,卷土重来,因此失败。作为将帅应该能屈能伸,“包羞忍耻”,要有长远大计,以大局为重,要考虑到战争的性质是代表整个集体利益,不能因一时失败而一蹶不振,不能感情用事,否则就会招致覆军杀将的厄运。这包含了“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九变篇第八》)的思想。聪明的将帅考虑问题,必定兼顾利害两个方面,在不利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有利的因素,战事就可以顺利进行。将帅最忌“必死,可杀也”,“忿速,可侮也”。(《九变篇第八》)只知道死拼硬打就可能被诱杀;性情暴烈,急躁易怒,就有可能被敌人的侮辱激而中计。这是将帅的过错,也是用兵的灾难。回顾历史,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大将韩信曾受胯下之辱,他们最终都成为英雄。所以,英明的将帅要能“包羞忍耻”,以大局为重,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感怀诗一首》揭示了安史之乱后,藩镇联合对抗朝廷的史实。当时,迫切需要英明的将帅的出现,所以作者感慨“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称赞“伍旅拨雄儿,梦卜庸真相。”这其实揭示了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君主政治清明,唯才是举;将帅应有才能。正如《孙子兵法计篇第一》上所说:“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吾以此知胜负矣。”这种思想在以下两首诗中也有所揭示。

《郡斋独酌》里说“我爱李侍中(李光颜),摽摽七尺强。白羽八札弓,肶压绿檀枪。”“我曰天子圣,晋公提纪纲”,“仁圣天子寿天疆。”《雪中书怀》里说“人才自朽下,弃去亦其宜”。以调侃的语气,揭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君主昏庸,将才之士不能重用。说明了英明君主,有才能的将帅在作战中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些咏史诗篇也包含了一些军事思想。

总之,杜牧诗歌中流露出的军事思想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二)杜牧散文中的军事思想

杜牧的军事思想不仅在其诗歌中流露出来,更主要地是在其散文中也有直接论述。《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军事著作,都是中国古代兵书要籍。

对付藩镇,杜牧在《罪言》一文指出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这一带自古重要,“王者不得,不可以王,霸者不得,不可以霸。”[4]但自天宝末,安史之乱起,河北百余城,朝廷不得其尺寸,人望之若回鹘,吐蕃,无敢窥者。黄河以南也受其影响,“未尝五年间不战,生人日顿委,四夷日猖炽。”[4]今上策莫如自治,朝廷应检查:自元和以来“法令制度,品式条章,果自治乎?……如不果自治,是助虏为虐。”[4]中策莫如取魏,因为魏地形势重要,“常操燕、赵之性命”[4]。最下策是浪战,“不计地势、不审攻守是也”[4]。杜牧主张削平藩镇,加强统一,但并不专门强调用兵,而认为最好是朝廷能检查自己政治上的缺点,加以改革,其次才是讲求用兵的策略。地理条件对战争的胜败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运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地形篇第十》)杜牧在《罪言》一文里强调的是“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计篇第一》),也就是朝廷应修明政治,使人民与君主同心同德,“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谋攻篇第三》)。由此可见,《罪言》一文所揭示的用兵思想与《孙子兵法》有密切关系。

《原十六论》、《战论》、《守论》也都是结合唐代形势发抒他论兵的思想。《原十六卫》认为府兵制是很好的制度,“本原事迹,其实天下之大命也。”“缘部之兵,受命于朝……以首争首,以力争力”,“自贞观至于开元末百三十年间,戎臣兵伍,未始逆篡,此圣人所能柄统轻重,制障表里,圣算神术也。”至开元末,“府兵内削,边兵外作,戎臣兵伍,湍奔矢往。”于是“根萌烬燃,七圣旰食”。国家之兵居外则叛,居内则篡,这是说在军队编制、军事训练、管理教育、法令法规等方面应对藩镇进行加强管理。

《战论》分析了河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河北视天下,犹珠玑也,天下视河北,犹四支也。珠玑苟无,岂不活身,四支苟去,吾不知其为人。”又进一步指出唐用兵讨代藩镇有五种错误:一是不搜练,二是不责实料食,三是厚赏,四是轻罚,五是不专任责成。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地理位置是关键,河北为“争地”,对“争地”“应先夺其所爱,则听也。”(《九地篇第十一》)谁先控制河北,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同时还要求军纪严明,法令严格,训练有素,军队管理加强,赏罚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正如《孙子兵法计篇第一》上所说:“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守论》一文则揭发大历、贞元时期,朝延姑息藩镇之弊。“国家不议诛洗,束兵自守……而行始息之政,是使逆辈益横,终倡患祸。”“干戈朽,铁钺钝。”而执事大人,曾不历算周思,以为宿谋,“不图擒取,而乃偷处恬逸”,“破制削法”。所以文章最后,作者呼吁“大历贞元守邦之术,永戒之哉”。杜牧历来主张削平藩镇,不能姑息养奸。正如《孙子兵法》上所说:“知可以与战不可以与战者胜”(《谋攻篇第三》),“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形篇第四》)要想战胜敌人,则应该采取进攻。“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形篇第四》)

所以,《守论》一文告诉我们,在作战时只有把握进攻主动权,才能“致人而不致于人”,“因敌而制胜”(《虚实篇》)。

此外,杜牧的军事思想还体现在其它的军事论文中,这些都足以证明他的政治上的远见,军事上的才能。

注释:

[1]《樊川文集》卷十二《上李中丞书》。

[2][元]辛文房撰:《唐才子传》,舒宝璋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5页。

[3]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4]吴在庆撰:《杜牧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

[1]缪铖著.杜牧传[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2]吴在庆撰.杜牧诗文选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唐]杜牧著.樊川诗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孙武著.孙子兵法[M].马一夫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

篇5:孙子兵法军事理论论文

一、《孙子兵法》在国内的深远影响

《孙子兵法》13篇共约6000余字,加之后人的断句标点也不过8000来字,但却文字苍古雄劲,内容博大精深,揭示了故争的最一般规律,在中国军事史和军事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孙子兵法》是一部“舍事而言理”,采用”抽象法”论述军事领域内部联系和规律的杰出著作。它又是从战略高度来论述军事问题的,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详备富赡的内容。书中充满着对睿智聪颖的赞扬,饱含着对昏馈愚昧的鞭挞,显露出对穷兵黩武的警告,贯穿着对军事哲理的探索。许多名篇警句,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容量。这些,充分表现出孙武过人的创作大赋和慧眼卓识。兵学家们学习它,得以登堂人室,从而步人军事学的宝库;军事家们学习它,得以领悟制胜之本,从而点燃起智慧的圣光。

《孙子兵法》早在战国时代就广为流传,“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韩非子·五蠹篇》)。汉代则为兵官的教科书,隋唐称为兵经。明朝茅元仪在《武备志·兵诀评》中说:“前孙子者,孙子不能遗;垢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此种评价虽为溢美之辞,但确实道出了《孙子兵法》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军事学术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兵学家在军事著作中征引《孙子兵法》文句的,可以举出《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潜夫论》、《淮南子》、《鹖冠子》等,至于唐代的《李卫公问对》、宋代的《虎钤经》、元代的《百战奇法》、明代的《登坛必究》,更是或全书、或某篇以发挥《孙子兵法》来树立自己的学术论点的。

军事家直接以《孙子兵法》指导战争的,更是不计其数。以《史记》为例,在孙膑、赵奢、韩信、黥布等人的列传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后世对于《孙子兵法》的学习是十分广泛的。秦末,项梁以之教过项籍(见《史记·项羽本纪》);汉初,武帝曾打算以之教霍去病(《史记》卷110)。《后汉书·冯异传》载:东汉名将冯异就很精通《孙子兵法》。至于三国以后,由于曹操首注《孙子兵法》,以后注家蜂起,吴有沈友,梁有孟氏,唐有杜牧、陈皞、纪燮、肖吉、贾林,宋有梅尧臣、何延锡、张预、郑有贤等10余家,元有潘衍翁,明有刘寅、赵本学等50余家,清有汪淇、朱镛等30多家。

《孙子兵法》历来被尊为兵经,号称兵学鼻祖,两千多年来久负盛誉。这只须略举数例便可看出。司马迁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索引述赞》)。宋朝郑厚在《芝圃折衷》中说:“孙子十三篇,不惟武人之根本,文士亦当尽心焉。其词约而缛,易而深,畅而可用。《论语》、《易》、《传》之流,孟、荀、扬著书皆不及也。以正台,以奇胜,非善也;正变为奇,奇变为正,非善之善也;即奇为正,即正为奇,善之善也。”明朝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说:“予承乏浙东,乃知孙武之法,纲领精微,为莫加焉。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犹禅家所谓上乘之教也”(《纪效新书·自序》)。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过:“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二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所以照那十三篇兵书讲,是先有战斗的事实,然后才成那本兵书”(《孙中山选集》第672页)。

二、《孙子兵法》在国外的巨大声誉

《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著作从此诞生,因而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比色诺芬(前403—前355或354)的号称古希腊第一部军事理论专著《长征记》,比罗马军事理论家弗龙廷(约35—约103)的《谋略例说》、韦格蒂乌斯(四世纪末)的《军事简述》,不仅成书时间要早,学术性要强,而且有其独特新颖的思想体系。它几乎涉及了军事学中理论科学的各个门类,各个分支学科。它在军事学本上的理论意义,不仅跨出了奴隶制时代,也跨出了封建时代,直到今天,也仍然有着宝贵的借鉴作用和某种程度的指导意义。

《孙子兵法》在外国的流传,以日本最早,朝鲜次之。据《续日本纪》记载,早在唐代(日本奈良时代),《孙子兵法》就流传到了日本,距今已经1200多年了。那么,我国兵书是怎样传到日本,又是由谁传去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日本遣唐使说起。我国唐朝,是当时东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围国家纷纷遣使朝贡,派遣各方面人材入唐留学,其中以日本派遣留学生最多,学习成就最大。例如日本第8次遣唐使于公元717年3月到中国,留唐学生阿倍仲麻吕(中国名晁衡)不但完成了“国士学”的学业,而且接受了科举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考中了唐朝进士。与阿倍仲麻吕同时到中国留学的吉备真备,年方20岁左右,出身于右卫士少尉这样一个军人家庭,自幼养成了与阿倍仲麻吕完全不同的性格,虽不擅长吟诗作文,但出众的才华却表现在各种实用的学问方面,其中对军事钻研尤深。他没有进太学,而是拜赵玄默为老师,单独受业17年,不但精通六艺,而且谙熟兵法,尤其对《孙子兵法》、《吴子兵法》钻研最深。他把从唐朝所得的全部钱款,都完全用来购置各种书籍,“所得锡赉,尽市文籍,泛海而还”(《旧唐书·东夷传》,中华书局点校本)。公元734年,吉备真备带着在唐18年听取得的丰硕成果回国。他把从唐朝所学、所购和受赠的大量图籍和物品奉献给了本国朝廷。其中弓矢之类的兵器占很大分量《续日本纪》上的清单中有弦缠漆角弓1张,马上饮水漆角弓1张,露面漆四节角引张一均为骑兵用的角制弓;射甲箭20支,平时箭10支一皆为箭矢。由此可见。吉备真备对军事非常热心。他带回日本的大量图籍的详细目录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是,从吉备真备回国后任太宰少贰和太宰大贰期间,曾经向工役人员讲授《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和诸葛亮八阵图的记载着,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我国的古代兵书通过吉备真备传到了日本是毫无疑问的。

《孙子兵法》在日本的流传,开始靠汉文本传抄传读,直到公元1660年才出现日译的《孙子兵法》。在德川幕府时代,日人研究《孙子兵法》的就有50余家,诸如林罗山《孙子谚解》、藤益《孙子摘要》、佐枝尹重《孙子管蠡》、吉田松荫《孙子详注》等。

《孙子兵法》的西传,以法国神父约瑟夫·阿米欧在公元1772年于巴黎翻译出版的法文《中国军事艺术》丛书为最早。此书共收6部兵书,《孙子十三篇》是其中的第2部。公元1905年,英人卡托普译《孙子兵法》为英文,在东京出版。公元1910年,英国汉学家贾尔斯译为《孙子兵法,世界最古之兵书》在伦敦出版。公元1910年,布鲁诺·纳瓦拉译为德文《中国的武经》在柏林出版。到了现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孙子兵法》的不同译本。

《孙子兵法》传到国外以后,对世界各国军事学术思想产生了极其积极的影响,受到很高评价和赞誉。日本人说:“《孙子兵法》自奈良时代(公元710—784年)传到日本以来,给日本历史、日本人的精神方面以较大的影响”(摘译自日本《读卖新闻》1974年4月16日的文章:《发掘出来“两个孙子”》)。孙武被尊为“武圣人”,《孙子兵法》被推崇为“兵学圣典”、“世界第一兵家名书”。日本战国时代(公元15世纪末至16世纪70年代)的著名武将武田信玄非常崇拜《孙子兵法》,以《孙子兵法》为座右铭。他把《孙子兵法》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加火,不动如山”四句话写在军旗上,竖于军门。日本古代的各种兵法,考其源流,无不与《孙子兵法》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如日本著名古代兵书《甲阳军鉴》、《信玄全集》、《兵法记》、《兵法秘传》等,其主要思想,都出自于《孙子兵法》。

著名军事将领活用《孙子兵法》而取胜的战例在世界战争史上也不乏记载。如日本八幡太郎曾向太江匡房学习《孙子兵法》,在陆奥战役中,他看见雁鸟乱飞,想起了《孙子兵法》行军篇中的“鸟起者,伏也”,遂判断敌有伏兵,改变了作战计划,脱离了危险。日俄战争中,日本联合海军总司令东乡平八郎在出发时没有带任何日本典籍,只随身携带了一册《孙子兵法》。在对马大海战中,他大败俄国海军,其阵法就出自于《孙子兵法》。战争结束后,他曾用两句话概括他战胜俄军的道理,这两句话就是《孙子兵法》中的“以逸待劳,以饱侍饥”。而陆军大将乃木希典,在战后则以私费出版《孙子谚义》赠友。可见《孙子兵法》在日本将领指挥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多么的重要。在欧洲,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拿破仑,在戎马倥偬的战阵中,手不释卷地披阅《孙子兵法》。德皇威廉第二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以后,在没落的侨居中看到《孙子兵法》,当他读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台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火攻》)那段话时,曾发出这样地浩叹:“早20年读《孙子兵法》,就不会遭亡国之痛苦了。”著名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也受到《孙子兵法》的影响,他的名著《战争论》就继承了《孙子兵法》的许多思想。英国托马斯·费立普少校主编的《战略基础丛书》,把《孙子兵法》排在第一位。

世界各国许多明智的军事将领、无不读《孙子兵法》,无不用《孙子兵法》,他们在学习中领悟到了《孙子兵法》的真谛,在运用中体会到了《孙子兵法》的伟大,无不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美。有的称《孙子兵法》为东方兵学鼻祖,武经的冠冕。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教官尾川敬二说:“孙子是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东方各种兵法,说皆出自孙子,实是不错„„至其文章苍古雄劲,与内容之美满相映,大有优于六经之概;„„又如其格言规箴,最为脍炙人口,可以当为处世的教训,而贡献于一般人士者不少。故孙子不独在兵法上具有最高权威,且在思想上亦蔚为巨观”(尾川敬二著《孙子论讲·自序》,转引自《孙子兵法体系精解》30页)。也有的称《孙子兵法》为武经神理,和汉兵法的源头。如福田胜久说:“伟哉武经之神理,通治乱,辨兴衰,实天下之至宝也”(谈今著《中国历代兵书述略》,载《文献》第七期)。福本义亮说:“《孙子》者,武经中之冠冕,而和汉古今之兵法,非未曾源于此者也。„„而其意图深远,其谋画精细,其术略的确,乃以孙子所以为兵之神也。古来我国名君贤将多精读之”(同上)。还有的称孙、吴兵法为言简意赅的箴言。如美国海军上校柏特逊说:“在遥远的中国,有两位将军,他们所有的关于战争的议论,都可以凝集在一本小册子里,不像克劳塞维茨那样写了九大巨册,自足地写下了数量有限的箴言。每则箴言都具体表现了他们关于战争行为的信条和重要教义。这两位军事主宰者——孙子和吴子,他们无价的真理,已经长存了两千年”(转引自王健东著《孙子兵法思想体系精解》)。还有称孙子为战略学的始祖。如美国国会研究防务问题的高级专家、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柯林斯在他的《大战略》中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他于公元前400—320年间(此时间不确。按《史记·伍子胥列传》上限应是公元前512年)写成了最早的名著《兵法》。孙子十三篇可与历代名著包括2200年后克劳塞维茨的著作媲美。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的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见约翰·柯林斯著《大战略》,军事科学院翻译出版)。英国学者利德尔·哈特在其所著《战略论》的扉页上,所引军事家语录不仅以孙子的语录列于篇首,而且占三分之二的数量,21条语录中孙子的就占15条。他甚至这样评价孙子“全胜”的思想,认为:“最完美的战略,也就是那种不必经过严重战斗而能达到目的的战略——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苏联米里施坦因·斯洛博琴科在1957年出版的《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一书中,对《孙子兵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较为公允的评价。我们无妨把他的论述摘录如下:“„„最早、最优秀的是孙子的著作。毛泽东同志称孙子为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子的著作叫作《孙子兵法》,它的写作年代大约是纪元前6世纪末5世纪初。在这本著作中,孙子总结了当时中国奴隶主所进行的战争的丰富实践,奠定了古代中国军事科学的基础。”

“《孙子兵法》共有13篇„„。单单这些篇名就足以说明作者具有极为丰富的军事知识,说明他具有研究军事问题的极为深刻的方法,同时也显示作者叙述问题所用的独特形式。”

“„„孙子的著作对亚洲各国各个历史时期军事科学的发展都有巨大影响。在19世纪,甚至20世纪,中国、朝鲜和日本都把孙子兵法规定为训练军官的必修课程。”

正因为国外的一些军事家认识到了我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在战争中的意义,所以许多国家把《孙子兵法》作为培养军官的教科书、军人的必修课。加日本德川家康曾专门出版《孙子兵法》,作为军事教材,发给日本官兵学习。有的国家的军事院校的主要教材,就是我国的《孙子兵法》。美国陆军作战学院院长发言人霍松说:《孙子兵法》简明扼要,好记好学,又充满哲理,学生们都爱学。《孙子兵法》是“国家战略”课程教科书之一。又说,孙子是该学院学员们最喜欢的战略家之一。

名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积极主张世界各国的军事学院把《孙子兵法》列为学员必修课目。我国古代兵书不但广为世界各国军事家所学习和运用。而且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被深入研究。更有趣的是,它还极大地吸引着广大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甚至连企业家,商人等也争相研读《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已渗透到了人们的政治文化生活之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为人们的口头格言,就连法国的电影《蛇》的序言也以《孙子兵法》中的话为导语。日本的体育运动和营业战略也直接引用《孙子兵法》中的辞句作口号。日本天皇带头学习中国的兵书,让海军中将佐藤铁太郎给他讲授《孙子兵法》,为此佐藤铁太郎专门著了《孙子御进讲录》。我国古代兵书俨然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百科性的宝库。军事家评《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文学家评为“与其说是兵学的书,不如说是文学的书”,是“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政治家评为“外交教科书”,“政治秘诀”;哲学家乃至企业家则评为“人生哲学”等。

世界上重要的工具书大部收进了孙子的资料。查阅世界著名的百科全书,例如英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苏联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日本平凡社的《世界大百科事典》等,都列有孙子的条目,《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孙子条目写了一千字的释文。为适应各方面的需要,翻译、注释的《孙子兵法》以及研究专著,在世界各个角落相继出现。当然,各国译注的种类和数量是大不相同的,就国家而言,还要首推日本。早期的日本文人大部能阅读汉籍,所以他们研读的是汉文兵书,并且直接大量翻印我国兵书,日本主要的汉籍目录上几乎都著录有翻刻的《孙子兵法》。自公元1660年开始,出现用日文翻译的中国兵书《孙子兵法》。用日文撰写的研究专著和注释本,如林罗山的《孙子谚解》、物徂徕的《孙子国字解》、佐佐木琴台的《孙子合契》、犬饲博的《孙子话说》、筱崎司直的《孙子发微》、河田东岗的《孙子句解》、佐藤一斋的《孙子副诠》、平山行藏的《孙子折衷》、吉田松阴的《孙子评注》、阿多俊介的《孙子之新研究》、佐藤坦的《吴子副诠》等等。以上均为军界以外人士所著,其中以物徂徕的《孙子国字解》和吉田松阴的《孙子评注》流行最广。与此同时,军界研究《孙子兵法》的热情更高,陆海空军各有专著问世。如陆军中将落合丰三郎的《孙子例解》、海军中将佐藤铁太郎的《孙子御进讲录》、辎重兵大尉冈本的《古代东洋兵学·孙子解说》、空军少将大场弥平的《孙子兵法》等等。这各式各样的著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孙子兵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从哲学方面研究,有的从政治外交方面研究,有的从战史和名将言论方面研究,有的从海军理论方面研究,有的从空军战略战术方面研究,有的从战斗纲要、军队教育等方面研究,还有的从近现代战争理论方面研究,各有研究宗旨。但他们共同的目的是吸取《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兵书中对他们有用的东西,为其现实服务。

近几年,日本研究《孙子兵法》等中国兵书更深入一步,有的开展孙子思想史的研究,如佐藤坚司的《孙子的思想史研究》;有的把孙子和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对照起来研究,如《孙子与毛泽东》,有的把孙子与中日战争联系起来研究,如《孙子兵法与中日战争》,还有的逐字逐句地研究《孙子兵法》。为适应这一研究的需要,日本东北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于1971年特编撰了《孙子索引》,这是我国古代兵书的第一部专书索引。同时,出版中国兵书的热情仍然很高,从1974年至1980年,连续出版了上田宽的《孙子义疏》、山井涌译的《孙子、吴子》等。另外各种报纸杂志上还发表了很多研究《孙子兵法》等中国兵书的论文。1974年我国《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及其他兵书同时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消息传到日本以后,顿时轰动起来,专家学者惊叹不已,纷纷撰写研究论文,各种报刊连篇累牍地报道这一消息。仅《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产经新闻》、《东京新闻》、《每日新闻(晚刊)》、《东京时报》这6种报刊从1974年4月16日至5月4日这19天中,就发表了20篇消息和专文。日本人对中国兵书的兴趣之浓,研究热情之高,充分显现出来。

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西方的战略家竟把中国古代兵法家孙子请到今天这个核时代的世界上来,对《孙子兵法》作了新的解释,制定出了所谓“孙子的核战略”。早在本世纪60年代初期,英国著名战略家李德·哈特就提出将《孙子兵法》的精华使用到现代的核战略。他在《孙子兵法》英译本(塞缪尔·B格菲思将军译,伦敦1963年版)的序言中说:“在导致人类自相残杀、灭绝人性的核武器研究成功后,就更需要重新而且更加完整地翻译《孙子》这本书了”(转引自《苏联帝国主义的世界战略》第158页,[日]三好修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1月版)。他还说,孙子的兵法“使我认识到深邃的军事思想是不朽的”(同上)。李德·哈特认为,2500多年前中国这位兵法家的思想对于研究核时代的战争是很有帮助的。美国的战略家们受到了启发,从孙子的思想中认识到美国“确保摧毁”战略是失败的战略。美国研究中心斯坦福研究所主任、美国第一流战略家福斯特首先提出,并和日本京都产业大学教授三好修合作研究运用《孙子兵法》的对苏新战略,三好修称之为“孙子的核战略”。三好修在撰写的论文和新著的《苏联帝国主义的世界战略》中透露了这一新战略的内容。他反复引用《孙子兵法·谋攻篇》开头的一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必以全争天下”。他认为孙子的这一观点非常深奥,触及了核战争的实质,具有现实意义。核战争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理应尽力避免,眼下最理想的战略还是孙子提出的观点:“不战而克敌”,“不付代价取天下”。孙子在《谋攻》中还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福斯特和三好修认为,如果对敌人的战略了如指掌,就能仗仗稳操胜券;不了解敌人的战略,只了解自己一方的战略,就会有胜有负;完全不了解敌人的战略,那就每战必败。这是永恒的真理。因此,为了在核战争中战胜苏联,西方要首先不带任何偏见,弄清苏联核战略的最终目标和具体内容,重新制定出胜过苏联一筹的核战略。福斯特通过美苏战略的分析对比,认为:苏联的核战略重点在于打击美国的核战略力量,即孙子“伐兵”的思想。他们的真正意图还是要争取“不战而胜”,立足于生存与胜利。美国的“确保摧毁”战略把打击城布(社会财富)放在首位。在孙子看来,这是一种最拙劣,万不得已才可采取的战略,即攻城战略。因此,福斯特提出美国要根据孙子的战略原则,修改自己现在这种“无的放矢”的、十分不利的战略,用“相互确保生存和安全”取代“相互确保摧毁”,把军事力量作为战略打击目标。据《纽约时报》1980年8月8日报道,美国总统卡特决定采取一种与福特的孙子核战略更加接近的新的核战略。卡特签署的《总统第59号行政命令》决定,新战略将把打击苏联境内的军事目标放在首位。美国不但制定了“孙子的核战略”,而且又按照《孙子兵法》制定了新战术。他们针对苏联和华约组织在传统武器方面已超过北约,以及可能在西欧发生的战斗,改变过去的攻坚战战术,按照孙武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原则,制定了旨在快速、机动和深入敌后作战的所谓“空运战术”。2000多年前冷兵器时代的孙子,竟成了西方制定核时代战略、战术的精神支柱,这是孙武万万没有想到的。以上事例足以说明,在世界军事史上,孙武堪称军事学派中独具鲜明特色的佼佼者,《孙子兵法》是文化史上最为绚丽的军事学术之花。我们中华民族应当以有这一杰出的军事学家及其名著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三、《孙子兵法》在其他领域的影响

更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经济学界——企业家、商人等研究《孙子兵法》。先说日本。日本用《孙子兵法》思想研究管理很积极。山本七平写有《参谋学——<孙子兵法>的读物》的书,杉野机械公司总经理杉野健二十分喜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他说:“在现在这种激烈变动时期,读《孙子兵法》是有效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话说得多么好啊!”日本有几家大公司、大企业,规定下属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认为商场竞争千变万化,若不具有战略、战术思想很难立足社会,所以必须读谋略教科书——《孙子兵法》,读实践《孙子兵法》的典型例证《三国演义》。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在日本,不但搞军事和国防的人把《孙子兵法》看作必读物,甚至在日本最狂热的棒球场上运动员对《孙子兵法》的警句也能脱口而出。一名叫大桥武夫的企业家还著了一本《用兵法经营》的书,宣扬如何用兵法经商。据说,他的公司采用了这种理论后,效率大大提高,业务飞跃发展。”报道还引用这位企业家大桥武夫的话说:“这种经营方式比美国企业经营更合理,更有效。”另据《人民中国》杂志社日本专家村山孚先生介绍,日本中小企业的经理们特别重视中国古典思想的研究,包括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日本一家大公司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把公司所属的中层以上的干部组织起来,举办学习班,一月一期,轮训学习的主要著作就是《孙子兵法》,在一年内办了12期,把应该受训的干部全部轮训了一遍。在轮训中,要求学员根据《孙子兵法》所阐述的思想,研究如何把它运用到现实的管理中去,制定好本企业的发展策略。村山孚先生还介绍说,日本企业家为了使企业生存与发展,使用了两根支柱,或者叫做两个轮子。在生产经营景气时期,使用美国现代管理这根支柱、这个轮子,在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情况下,就要依靠中国的古代思想,特别是《孙子兵法》思想这根支柱、这个轮子。《孙子兵法》中关于运筹谋略、对抗策略的论述是十分精辟的,这也许就是村山孚先生介绍的在日本企业不景气时《孙子兵法》作用尤大的原因所在。其实,不管企业处于景气或不景气状态,《孙子兵法》科学思想都是可以运用的。日本还有一本书叫《怎样当企业领导》,它的作者占部都美曾把《孙子兵法》关于“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话在书中作了介绍,并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孙武讲的五个方面的道德修养,认为《孙子兵法》所说的将帅五德标准,“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美国经济界也重视《孙子兵法》的研究,美国《幸福》杂志国际版在1985年4月29日出的那一期内容中,按照营业额大小开列了美国大工业公司的名单,列在第3位的是通用汽车公司。这家公司的汽车销量1984年为830万辆,销售额839亿美元,在世界汽车工业中居第一。创这个业绩的是这家公司的董事局主席罗杰·史密斯。他怎么创业成功的呢?《亚洲华尔街日报》说,因为他有“战略家的头脑,他能从2000多年前中国一位战略家写的《孙子兵法》一书中学到东西”。

篇6:孙子兵法军事理论论文

前言:

《孙子兵法》是我国兵家的经典著作,它在冷兵器时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指导了许多军事家完成了无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那么《孙子兵法》放在今天是否就显得过时了?在现代战争中这部兵家宝典是否还能发挥它的作用呢?其实《孙子兵法》讲的是作战的道理,在现代战争中依旧可以找到它的影子,而其的宝贵思想如今依然在现代战场上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孙武所著,它在我国冷兵器战争时期发挥过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

《孙子兵法》在西方被译作《战争的艺术》,可见这部名著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国门,让许许多多著名的国外战略家陶醉沉迷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之中。美国作为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拥有世上最强大的军队,而美军上至将领,下至普通士兵都要求阅读《孙子兵法》,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在现今《孙子兵法》最大的阅读群体已不再是军事家,而是在商场中拼搏的商人和经营者,“商场如战场”,兵法的思想精华在这里也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家圣典,其中所包含的战略、战术智慧时至今日仍闪耀着光芒。古人有言:“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意思是说孙子兵法不但完全承袭了前人兵法之所长,而且做到了对精华思想的高度概括和经典诠释,后人的兵法仍在其思想范围内。这部名著不仅跨越了国界,而且超越了时空。正如英国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在《中国的军事箴言》一文中所言:“孙子的引人入胜的地方是他的思想多么惊人的‘时新’——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写出来的。”

《孙子兵法》讲的是作战道理,而不是作战方式!在现代战争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子。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一战德国失败原因)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 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故兵贵胜,不贵久。(美国越战失败原因)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德国取得苏台德区)更有意思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战略家再一次发现孙子兵法的重大价值,运用其中的战略原理思考现实疑难的战略问题,均获得满意的答案和结果。例如,有的专家依据孙子战略威慑理论制定了国家核战略。尼克松在其《真正的战争》一书中,直接运用孙子兵法的思想,批判美国当时的“相互确保摧毁”的战略。

许多出台的现代军事理论都是依据孙子兵法创立的。美国著名战略理论家、美国国防大学校长理查德·劳伦斯中将在阐述《空地一体战——纵深进攻》时,认为这一作战原则所根据的原理是《孙子兵法》的“奇正之变”和“避实击虚”。美国1982年新版《作战纲要》,直接引用了大量孙子兵法的名言。这部《作战纲要》编写组的成员对孙子兵法进行了长时间的认真研究。1983年美国出版的《军事战略》,第二章的标题是《军事战略的演变——孙子的智慧》。

许多战略决策者直接依据孙子兵法来思考现实的战争问题。有资料说,在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布什的桌子上摆着两本书,一本是《凯撒传》,一本是《孙子兵法》。据媒体报道,在这次战争中,有90页之厚的《孙子兵法》英译本运往沙特阿拉伯沙漠,供参战人员阅读。美国记者从战云密布的海湾战场发回的消息称:“尽管中国在这里没有派驻一兵一卒,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亲临前线,操纵着作战行动,他就是2500多年前的孙子。”

在最近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司令就称自己的作战理论是根据《孙子兵法》提出的。媒体报道说:在伊拉克战争中,担任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的弗兰克斯是个熟读《孙子兵法》的人。美军在这场战争中采用的许多战法都与孙子的思想相合,其中,孙子的“用间”思想不战而下巴格达之役堪称一绝。有一篇题目为“孙子出现在伊拉克战场”的法新社的文章说:“中国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去世将近2500年之后,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在伊拉克战场上英美战地指挥官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孙子的经典著作《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贯穿在攻克巴格达的整体战略构想之中”。

上一篇:微课题论文 郑小燕下一篇:骆驼样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