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2024-05-06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共10篇)

篇1: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

2011-5-20 13:57:13 阅读数:5756 网友评论:0(顶:0,踩:0)条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

我们知道中学英语教学要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训练,最终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然而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最头疼的科目就是英语,也常听到一些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咱们的学生学了几学期的英语,让说几句简单的英语都说不好,真是发愁。英语教学总是举步维艰,这不得不令人担忧。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这些困惑呢?我认为主要有三大因素:

一、环境因素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农村的孩子缺乏的就是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有机会接触英语语言环境,课后几乎没有机会说英语,试想,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来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效果可想而知了。面对这样的困惑,我就尽量为学生提供课外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外语,如:组织学生看一些英语电影,听一些英文歌曲,培养他们的兴趣。搞英语游戏,进行一对一对话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尽量用英语交谈。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会话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二、学生自身因素

1、学生总有畏惧心理,缺乏自信心。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畏惧心理,认为英语不好学,怕开口。有些人想说,又怕说错,让其他人嘲笑。这样时间一长,对英语就产生畏惧心理,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针对这样的情况,平时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写、多练,即使说错了也不要指责,应以鼓励为主,多为学生树立自信,以消除这种不良的心理。

2、学习方法有待改进。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常常用学习汉语的方式学习英语。例如:在做汉译英时,也是逐句翻译,翻译出来的英语只是简单的词语的堆积。英译汉时,也是逐句翻译,译文读起来不够通顺、流畅。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提醒学生不能用学习汉语的方式学英语,可以把英语与汉语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学习,分清他们之间的异同。这样学起来不但容易接受,而且也不会把两者混淆起来。例如:I asked him to help me.“to help me ”在英语中叫“宾语补足语”在汉语中叫“补语”。英语中有“被动语态”,而汉语中则叫“被字句”等等。虽然叫法不同,但在句中的作用却是一样的。

三、教师因素。教育思想和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研究能力不强。有相当一部分英语老师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教育思想和观念跟不上素质教育的步伐。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知识面不宽。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模式,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法。这样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这对以后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因此,针对以上的困惑,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让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在新的篇章中绽放异彩

篇2: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和我们的母语汉语语言习惯存在一定的不同。所以作为一名新进的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的一个学期内,遇到了一些困惑。

一. 作为广德来说,小学英语不太重视。所以初一刚升来的孩子英语水平层次不齐。有的小孩英语水平已经达到初二的水平,可是有些学生可能小学都没怎么接触过英语,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写或者读。刚开始内容比较简单,还不是太明显,越到后来难度加大,词汇量加大后,两级分化日益严重。后期如何对待后进生的英语成为我的一大困惑。

二. 如何在初中调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觉得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任务比较重。在课堂中不可能每节课都穿插活动和游戏,那么有些课时就让学生觉得很枯燥。我所教的两个班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班非常活跃,但是另外一个班就比较内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是我一大困惑。

篇3: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困惑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困惑,探索

课改以来, 英语教学一直强调突出交际性, 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英语, 积极地运用语言, 通过完成任务将言语技能逐步发展为初步进行交际的能力。那么语法教学是否该教, 应该怎样教?

问题与困惑:

镜头一:师A:我认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语音和语法问题, 其中语法是骨架, 应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会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向学生精讲语法知识。可是讲完之后, 学生做题的时候又忘记了规则, 总是出错。

镜头二:师B:课改以来, 我努力运用交际法, 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大量交际活动, 但我经常感觉学生语法基础知识薄弱, 这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感觉到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看不懂文章, 写不出句子。许多学生至今没有把握英语中的基本句型, 不了解什么是名词、形容词、代词等等, 不知道什么叫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等等。

思考:

实施新课程以来, 语法教学是教师们争论的热点话题之一。镜头一“那种只管种地不管收获”, 即只把语法规则教给学生, 不创设情境巩固语法的做法, 是造成遗忘的罪魁祸首。镜头二中由于交际法的推广和深入, 教师急切希望让学生能对话交流, 经常试图将语法隐藏起来, 进行隐性教学。教师简单地认为交际能力就是指听说能力, 认为讲语法就不是交际法。如今的英语公开课也是这样, 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 以听说、表演贯穿整个课堂。老师没有知识讲解, 没有语法分析, 只有指挥和激发。那么学成的过程呢?没有学成, 学生能明白讲的是什么吗?能运用语言知识吗?当许多中学教师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做法不能落实语法, 为了追求教学成绩, 他们往往舍弃了交际法而重新采用语法翻译法, 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一头雾水。那么, 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有效的语法教学呢?

一、树立正确的语法教学观

在中国这样一个非母语学习环境中学习英语这门外语, 脱离对有关的语言形式、语法知识的把握, 要学好这门外语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清楚地明白中国学生是在缺乏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的。他们只有把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语法结构, 才能事半功倍, 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增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准确性。语法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毫无疑问, 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和保证, 同时, 交际能力又是语法能力的实践和最终目的。因而进行语法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优化而不是淡化语法教学, 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相结合, 与语言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因此我们不能放弃交际法教学, 而应更好地在交际法教学中贯彻语法教学。

二、新课标下的语法教学途径的探索

1. 在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中学语法。

在学习某些新的语法项目时, 不必花大量的时间去讲解和操, 而应该采用“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内化。

2. 语境教学, 优化语法教学。

在教学中围绕某个语法项目, 对英语在典型语境进行产出性练习, 即教师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将抽象的语法融入生活情景中, 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给定的语境下运用语言, 通过体验语法项目的运用过程, 达到内化规则和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语境设计的合理与否、程度的难易往往是课堂活动成败的关键。语境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语言材料应包含典型语法结构, 以易于学生接受。在语言技能方面, 应当先输入后输出, 使教学呈阶梯式层层推进。 (1) 利用身边的人和事物创设语境。 (2) 利用游戏、猜谜等活动学语法。 (3) 任务型教学途径优化语法教学。 (4) 隐性教学和显性教学相结合。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和教学水平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还应具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博采众家之长, 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从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的教学方法, 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 教无定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 要不断学习, 敢于挑战, 必将会对语法教学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气。

参考文献

[1]佟文柱.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刍议[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 (1) .

[2]国家教育部.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

【关键词】困惑 教学 方法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语文教学已有八个年头,经历了八年的风风雨雨,有收获,也有困惑,虽教学以来学生的客观成绩不错,但实质上存在有难以添补的大漏洞,阅读教学水平一直以来成为困惑我们的大问题,这好比想寻病医治,却又无法对症下药。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和老师的困惑

(一)学生的困惑:1、遇到语文阅读题,就束手无策,不会阅读,有畏难情绪。 2、平时读得少,语感差,读不懂,害怕阅读。3、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有话不会说,言不达意。4、阅读得分低,享受不到阅读的喜悦,容易丧失阅读兴趣。

(二)教师的困惑:1、没有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流于形式。2、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在阅读训练中针对考纲考点,考什么就讲什么,肢解语段,导致无明显训练效果。3、忽略了文本对阅读教学的示范作用,失去阅读教学的最佳时机--课堂。4、阅读教学缺乏计划性,毫无体系。5、教师自身阅读量小,或者根本不读,整体感悟能力不高。

二、新形势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扩大阅读范围 拓展学生视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语文老师第一要解决的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只有大量的阅读书籍,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并学会如何在文章中收取有效信息。大量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知识,更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而语感正是学习语文的必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去阅读书报,只要是学生自觉的阅读行为,老师都应该鼓励。当然,首先书籍应该是健康的,看书时间安排应该是合理的。很多老师一看见学生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不能区别对待,死守一个原则:一律不许看。这样做不但严重挫伤了学生自觉阅读的积极性,还使学生形成错误思想:在校学习期间,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就很难推进,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就不可能提高。

(二)传授阅读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语文教学只有把读、写、听、说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的语文能力逐步形成和发展。具体到阅读教学,我认为,教师对课文的处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把课文讲懂、讲透上,而要善于从课文中抽象出具体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怎样才算教会学生阅读呢?叶圣陶先生说:“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 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心智活动,必须讲究方法。他还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舉一反三。”学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才能充分地获取阅读信息,也才能在课外自由而有效的阅读。

1、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如:(1)根据作品文体特征,抓住阅读重点。如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如《故乡》一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闰土、杨二嫂的变化及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来理解文章的主题;(2)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培养学生从细微处入手,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3)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历史时代情况,培养学生综合把握文章的能力。阅读文本,必然要将作者与历史、时代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文本更深的内涵。

2、教给学生精读和略读的方法。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种基本阅读方法。精读是一种通过粗读、细读、反复读、一字一句地读,直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精读训练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明确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2)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寻找参考资料,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步骤和方法。(4)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质疑并能合作解决。教师还可设疑,让学生通过阅读自行解疑。(5)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如教给学生圈点、批注、摘要、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方法,并加以训练。

(三)立足课堂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在教学中,不能只拘泥于文本,照本宣科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付考试。课堂上,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分析优美语句,概括文章主旨,看上去井然有序,实则老套。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误区。其实,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阅读教材,我们不能一味地讲解,而应当把每一篇课文当成阅读练习,为学生设计恰当的问题,或者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则适当点拨,这才显示出老师导的作用,而不是主观的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阅读,去欣赏,去实践,这才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无形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文鉴赏水平也就得到慢慢的提高。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体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是学生阅读的向导,是文本与学生的中介,而不是阅读的主体,课堂是师生共同研讨的阵地,师生一起学习、讨论和分析,引领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和感悟作品的内涵、情感,只有富有个性化性地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创造性地阅读。

(四)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现很多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是很多学生肆无忌惮的把时间花费在看电视、玩电脑上,却不喜欢读书。他们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却流于肤浅。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学生少有阅读习惯,如缺失家庭文化氛围、文化场所等。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篇5: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到初中语文教学岗位上已有六个年头,经历了六年的风风雨雨,有收获,也有困惑,虽教学以来学生的客观成绩不错,但实质上存在有难以添补的大漏洞,阅读教学水平一直以来成为困惑我们的大问题,好比寻病医治无除病根。

一直以来,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较差,提高成绩难度很大,要改变目前阅读教学现状,全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需要扩大阅读范围,传授阅读方法,拟定阅读计划,立足课堂教学,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努力挖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亮点。

新课程总目标中对阅读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阅读教学,历来都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同时又是学生最觉头疼的一点。阅读教学质量差,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难度大,这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里语文教师的困惑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冷冷静静地思考,认认真真地对待,绝不能固步自封,误人子弟。笔者就我校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现状,总结如下: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和老师的困惑

(一)学生的困惑:

1、遇到语文阅读题,就束手无策,不会阅读,有畏难情绪。

2、平时读得少,语感差,读不懂,害怕阅读。

3、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有话不会说,言不达意。

4、阅读得分低,享受不到阅读的喜悦,容易丧失阅读兴趣。

(二)教师的困惑:

1、没有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流于形式。

2、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在阅读训练中针对考纲考点,考什么就讲什么,肢解语段,导致无明显训练效果。

3、忽略了文本对阅读教学的示范作用,失去阅读教学的最佳时机--课堂。

4、阅读教学缺乏计划性,毫无体系。

5、教师自身阅读量小,或者根本不读,整体感悟能力不高。

二、新形势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扩大阅读范围 拓展学生视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语文老师第一要解决的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只有大量的阅读书籍,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并学会如何在文章中收取有效信息。大量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知识,更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而语感正是学习语文的必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去阅读书报,只要是学生自觉的阅读行为,老师都应该鼓励。当然,首先书籍应该是健康的,看书时间安排应该是合理的。很多老师一看见学生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不能区别对待,死守一个原则:一律不许看。这样做不但严重挫伤了学生自觉阅读的积极性,还使学生形成错误思想:在校学习期间,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就很难推进。只有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才可能拓展学生视野,才有可能增强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才有可能提高。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中外名著。各地中考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中考考查范围。因此,对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时代著作、美文佳作,教师要及时推荐,以免学生不择而食,从而引领学生健康有效的进行阅读。如:

1、童话、寓言、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等。

2、诗歌散文作品:冰心《繁星春水》、鲁迅《朝花夕拾》、泰戈尔《泰戈尔诗选》等。

3、中外文学名著: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海明威《老人与海》等。

5、推荐的杂志:《读者》、《青年文摘》、《世界博览》等。

(二)传授阅读方法

学会举一反三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语文教学只有把读、写、听、说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的语文能力逐步形成和发展。具体到阅读教学,我认为,教师对课文的处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把课文讲懂、讲透上,而要善于从课文中抽象出具体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怎样才算教会学生阅读呢?叶圣陶先生说:“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 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心智活动,必须讲究方法。他还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才能充分地获取阅读信息,也才能在课外自由而有效的阅读。

1、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1)根据作品文体特征,抓住阅读重点。如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如《故乡》一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闰土、杨二嫂的变化及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来理解文章的主题。(2)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培养学生从细微处入手,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分析某个细节,某个动作,某种心理,或者某个贴切传神的用词,理解文章的某种思想或某种情感。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引导学生找出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时的神态、动作及语言,分析二人的不同心理和性格的差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情比纸薄的人际关系。(3)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历史时代情况,培养学生综合把握文章的能力。阅读文本,必然要将作者与历史、时代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文本更深的内涵。如教学《藤野先生》一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鲁迅当年的思想状况,就不难理解文中对清国留学生的冷嘲热讽和对日本一些“爱国”青年学生的愤慨之词。

2、教给学生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种基本阅读方法。精读是一种通过粗读、细读、反复读、一字一句地读,直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精读训练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明确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2)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寻找参考资料,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步骤和方法。(4)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质疑并能合作解决。教师还可设疑,让学生通过阅读自行解疑。(5)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如教给学生圈点、批注、摘要、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方法,并加以训练。略读则是一种运用精读得来的方法,略去或绕过文章中某些次要的方面,迅速掌握全篇的大意和纲目,抓住要领和主旨的阅读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略读训练时,要求学生多作粗读、泛读、跳读练习,以增强他们把握文章精目的能力。浏览是相对精读而言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课外阅读书籍和报刊杂志都离不开浏览。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了解式浏览,即只了解其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即可;一种是涉猎式浏览,即随手翻开一份杂志、一张报纸、一本文集,从通览目录和标题中去发现自己需要的或关注或感兴趣的内容。浏览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进行,“一目十行”即可,不要逐字逐句去念。

(三)拟定阅读计划

推进教学工作在阅读教学中若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甚至根本不制定阅读教学计划,就会导致阅读教学的盲目性。我们很多教师都是在给学生讲解练习中,临时给学生增加一点阅读方面的知识,更没有专门的阅读教学课。其实,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大失误。任何无计划的教学都将是失败的教学,如果没有给阅读教学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就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该转变观念,制定教学计划时就把阅读教学细化,系统化。在接手一批新生时,老师应该为学生拟一个详细的阅读计划。不同年级应该达到不同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同一年级,不同阶段也要达到相应的阅读水平。教师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甚至每个阶段都要拟定详细的阅读教学计划,使阅读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四)立足课堂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在教学中,不能只拘泥于文本,照本宣科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付考试。课堂上,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分析优美语句,概括文章主旨,看上去井然有序,实则老套。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误区。其实,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阅读教材,我们不能一味地讲解,而应当把每一篇课文当成阅读练习,为学生设计恰当的问题,或者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则适当点拨,这才显示出老师导的作用,而不是主观的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阅读,去欣赏,去实践,这才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无形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文鉴赏水平也就得到慢慢的提高。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体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是学生阅读的向导,是文本与学生的中介,而不是阅读的主体,课堂是师生共同研讨的阵地,师生一起学习、讨论和分析,引领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和感悟作品的内涵、情感,只有富有个性化性地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创造性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激励、多赏识。只有这样,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五)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现很多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是很多学生肆无忌惮的把时间花费在看电视、玩电脑上,却不喜欢读书。他们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却流于肤浅。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学生少有阅读习惯,如缺失家庭文化氛围、文化场所等。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篇6: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

在中学教英语已经十多年了,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我心中产生了不少困惑:

1、年级越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 这两年来我接触了各个年级的学生,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初一年级学生学英语是兴趣盎然;初二年级学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到了初三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普遍下降,甚至有小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怀有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特别是男学生,会出现严重的英语偏科现象,为什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

2、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在初二阶段英语的教学中,我还发现:初一时英语较好的学生学习英语倍感轻松,但原先底子薄的学生,因为基础词汇掌握不扎实,加上新知识难度的不断增加,他们学习英语就越发困难。虽然有心想学好,在学习过程中却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引导,便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情绪,最终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3、记忆单词会让学生倍感困难? 在朗读对话时,常有学生因“拦路虎”而卡壳,尤其是在单词听写或考试时,碰到一些相近的单词,学生更是容易张冠李戴。我自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最大的原因是学生在单词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策略,以致在学习过程中事倍功半,想说英语而不能,久而久之,就降低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就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等现象。

在教学中如何上好一节写作与阅读课?每次上写作课时我总是尽量的把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错误找出来并进行纠正与讲解,但下次写作的效果并不好,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成绩很差。

篇7: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初中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初中学生从小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起重要作用。我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已有八年多时间,接触的教材历经苏教版、人教版,其内容也不断更新。然而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本人自感跟不上教材内容的更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许多困惑,同时也不断摸索出了一些对策。

一、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1、教学中理论与生活实际脱节。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生活性是它的主要特点,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必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但农村的学生的生活阅历太浅了,每次给学生举生活实例时,课堂经常呈现出一种雅雀无声的尴尬境地,比如在讲到社交礼仪ABC这一目时,给学生举例握手待客,接听电话的礼仪要求,但许多学生竟然无从说起。也许我们可以事先让学生去找一找资料,可是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找?毕竟农村家庭的电脑目前还不是很普及,家里没有电脑无法上网寻找,家中又没有相应的书本供他们参考,父母又忙于农活,更何况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也较低,于是只能靠老师在课堂上为他们介绍了。

2、教学中活动课因条件限制无法实施。教材中有许多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教材的教学提供的范例、方案等课堂教学中却很难具体操作,调查、采访、观摩等布置给学生了,可他们根本不去做。学生基本不主动完成课后作业,让学生按教材内容调查、实践,又觉得学生太小做不到,或者出于安全等因素而不敢安排。

3、教学中常规课与公开课背道而驰。由于农村初中现有的教学设施不完善,因而大多教师上课时还是靠一张嘴,一支粉笔来上课,有时偶尔也用些小黑板。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时,教师平时太多采用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等常规的教学法,有时又不知不觉陷入“满堂灌”的怪圈,这些常规课表面上看内容多而且全面,但学生听课效果却很差。至于与之相反的公开课,许多教师把它当成了表演课,老师、学生一起“作秀”,老师灵活地运用各种

教学方法,同时又设计好课件,设计好小黑板内容,设计好小品表演、辨论会等教学活动,学生也“知趣”地配合老师回答问题、参与活动,看来似乎效果不错,可是公开课之后的常规课一切又原形毕露了。

4、教学中的许多环节受制于多媒体设备的不完善。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思想品德课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也有产生新的观念,也想以学生为主体,也想把课文图文并茂的展现给学生,然而由于农村初中学校教学设备不足,全校20多个班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因此许多老师往往设计好了课件,设计好了教学过程,可是一到多媒体教室,又被其他科任、其他班级抢先一步了。

5、学生成绩与学生的道德水平不成正比。经过学生的努力,老师的指导,学生的成绩或许有所提高,但有的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做得却不合道德。究其原因,我们的德育评价方式出现了问题。我们平时上课也好,考试也好,只是单纯地以成绩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平。上课时过多注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过多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于是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卷面成绩与平时为人处世的态度形成反差。

二、解决困惑的对策。

1、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体现理论向生活回归。教师要有向学生正在经历的现实生活回归的理念,以符合新课改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下一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了解农村学生的生活现状、知识认知水平。给学生进行理论联系生活时教师要作必要的提示、举例,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要把常规课当成公开课来上,要把公开课当成常规课来上。这个对策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因为把常规课当成公开课来上,就是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都像对待公开课那样精心

备课,精心设计,力争达到上公开课的效果。至于把公开课当成常规课来上,意思是说教师上公开课时少一些“表演”、“作秀”,多一些“实践”、“实用”,不必担心课后评课的“挑剔”,该讲清楚的还是要讲,该随堂训练的还是要训练。

3、教师必须及时充实新的知识和扩大信息源。多媒体教室的配置不可能短期完善,教师可在现有的条件下,利用个人电脑、办公电脑收集各种教学资源,这是解决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枯燥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享受信息时代的教学资源,拓宽见识面、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现教师博学多才的魅力。

4、转变德育评价观念,加强课堂教学的德育参透。仔细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体系后,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不仅涉及认识领域还涉及情感、行为品质、思想意识等非认识领域,其教学过程也应包括德育渗透。作为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进行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不要为了上课而上课,而要传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学生从生活中不断地去体验这些道理,力争成绩、道德水平都同步提高。

篇8: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一) 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学生语音掌握程度较差, 不能正确地分清清辅音及浊辅音的发音规律, 造成单词发音不准确。

2.语法掌握不精, 造成同义词及同义词词组辨别不清, 造成了错误应用。

3.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差, 大多数学生听不出, 更说不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从而, 形成了所谓的“哑巴英语”。

4.写作能力差, 不能按照英语语法句型结构表达, 只能通过汉语字面意思进行翻译。

5.缺乏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 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1.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抱无所谓态度, 认为毕业后很少有机会用上它。

2.读不通、听不懂, 写不出, 说更难, 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学习方法不正确, 知识不能形成体系。

4.缺乏英语学习的语境和条件。

5.考试方法存在着不足, 注重笔试能力考核。

二、解决策略

(一) 教育学生, 英语学习要目标明确

英语作为交际的国际语言, 是受全世界人民公认的。作为科学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不能忽视英语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明确地告诉学生, 英语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 它作为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 学好它并灵活地应用它, 就减少了工作中的阻碍, 只有学好它才能让先进的科技服务于我们。

(二) 要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 兴趣是学习任何东西的关键所在, 兴趣是打开头脑开发智力的钥匙, 只有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才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英语学习效率提高了, 就意味着英语学习过程中, 减少了障碍与阻力。因此,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充分地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只有这样, 才使我们的教学有所保障, 学生获取的知识具有时效性, 进而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

(三) 创设英语学习的语境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程, 在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中已学习了几十年,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学习过程中, 教师认真地教, 学生努力地学, 而最终的结果却不能像外国人那样自由流利地使用它进行交际。究其原因是, 在学习语言过程中, 我们没有形成特定的语言环境, 我们所谓的英语学习只是落实到了卷面上, 120分的试题, 我们的学生能考到满分或110以上。但让他们流利地进行英语谈话却是很难, 造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使我们的学生说不出, 听不懂, 这也是我们当今英语学习不可避免的现状。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那就要求, 作为英语教师, 在课堂上, 尽可能多地创设英语学习情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 在课堂上, 进行全英式的英语教学, 并引导学生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即使在开始时, 学生不能完全明白我们的意思, 但只要我们要尽量用一些手势语言、身体语言, 使他们明白, 并且要坚持持久, 就能使我们的教学在我们创设的语境中, 摸清头脑。同时, 鼓励学生在课下多读英语, 讲英语, 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 进而使英语成为一种交际工具, 真正地服务于我们。

(四)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我们知道,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适合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有些学生每天做大量的练习, 看似很努力, 但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长此以往, 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的学习方法才适合我们的学生呢?我认为,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就不能脱离应用, 应用的先决条件就是“说”, 而“说”的先决条件就是词与词的组合, 怎样记住更多的词, 并能够正确地读出呢?在我的教学中, 我习惯采用拼读法, 教学生记单词, 每到新授单词环节, 我不提倡学生死记硬背单词, 而让学生将单词的字母与音素紧密地结合起来, 使他们读出单词的同时即拼出单词, 这样减少了背诵的难度, 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小结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做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多与学生接触交谈, 进行思想沟通, 了解学生, 指导学生, 坚持下去, 我想我们农村的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吕勇民.中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 (10) .

[3]于凯涛.对初中英语新课改的忧虑与反思[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01) .

篇9: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困惑

[关键词]新课改;困惑;挑战;探究;创新;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启动和逐步展开,各种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来,使我校的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以积极的进取心态,深入理解课标,研读教材,努力探索,注重专业成长是自身发展的关键和重中之重。激发学生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不断创新,启迪他们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在课改中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惑,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教学时间与教学任务的问题

自从课改以后,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成为知识的发展者,问题的探索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的探究活动中领悟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课堂实行小组学习,目的是以好带差。可在实施的过程中,问题来了,由于农村中学相对来讲学生素质较差,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不会自己设计实验,甚至不知道探究什么,怎么去探究,所以还必须需要老师一步步的引导启发,这样一个探究实验本来二十分钟完成,一节课四十分钟还没有达到探究所预期的效果,影响教学进度,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面对困难,要勇于开拓进取,不断反思,寻求适应农村中学现状的课堂模式,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创新,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更是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要求,我相信随着不断深入的课改,不断的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一定会解决好教学时间与教学任务的关系。

二、课堂管理的问题

新型的课堂要改变以往那种教师口若悬河的讲,学生背手听的课堂模式,要求全体小组合作,所有学生动手参与。这样新的问题就随之而来,一部分对探究不感兴趣的学生趁机说话、唠嗑,甚至损坏实验器材,鱼龙混杂,这样就给老师的课堂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怎么样才能有序的上好一节课,怎么样让那些不感兴趣的同学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中,这是实际问题,也是困惑,更是挑战,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摸索,从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全方位启动,如备课,备教材的同时也要备学生;命题,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紧密联系实际,每个学生都感兴趣,,使他们乐学。比如讲“摩擦力”一节时,取一根两端等大的圆木棒(实验前备好),叫一位“大力士”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上各握棒的一端,然后相互争夺,结果男同学取胜。然后,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油擦一下棒的一端,把擦油的一端给男同学,再叫他们各握一端争夺,结果女同学获胜。顿时同学们哄堂大笑。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地将思维和兴趣都集中到“摩擦”上来。这样学生会处于最兴奋、最有刺激的状态下,所有感官都被充分调动,动脑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接受的同时往往还会提出个人看法和新的问题,从而引发更多的交流,这些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在表现,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有可能产生失败后的反思,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由此可见,平等开放的课堂是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磨炼自主学习能力的最好阵地,是学生张扬个性的最好舞台。

三、兼顾全体学生发展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探究的乐趣,可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却存在着有不少女生不愿提出问题不愿动手操作,以小组的形式探究的时候她们只是在一旁默默地观看,或者听从男同学的使唤递点实验器材什么的,还有的干脆就是在一旁“看热闹”,等别人做完实验把数据抄写到自己的实验报告册上。这部分人表面上经历了“探究”,但实质上他们没有参与到实验中去,也就没有经历探究,更体会不到探究的乐趣。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面临的更大挑战就是如何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克服一些女生的胆小怕事儿心里,交给她们正确的操作方法,树立信心,比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好多女生怕蜡烛熔化的蜡油烫到自己,不敢动手探究,教师要有预知性,事先告诉她们怎样正确拿蜡烛,怎么划火柴,怎样移动蜡烛才不会伤到自己,帮助她们树立信心,有备无患,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每一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全体学生,让学生找回“自我”。

四、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物理完美结合的问题

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是解释自然,为社会服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联系生活实际将物理知识活学活用,从生活中寻找物理问题,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所以怎样把抽象的物理知识还原成生活中的物理,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教学中一个新的挑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纷繁复杂,往往不是单一的,在实际教学中讲的浅学生们不理解,讲得太多,学生们又觉得太深奥,有时这个“深浅“度真的难以把握,每上一堂课之前,我不仅要备教材,我还得总结所涉及到的生活的物理知识,把生活中相同的物理现象,用到相同的物理知识加以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很有实用价值,学好物理不仅是中考高考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例如,在讲摩擦力时,让学生用力从教师紧握的手中抽出一根细细的木棒;进行浮力教学,讲解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演示实验:在盛有一定比重盐水的烧杯中,分别放进木块、橡皮和鸡蛋,学生观察发现:木块浮在水面,橡皮沉入水里,而鸡蛋则悬浮在盐水中。这么奇怪的现象,学生们被吸引住,自然而然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木块会漂浮,橡皮会下沉,而鸡蛋却会悬浮?教师引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知识点,随着学生的兴趣浓厚,再逐步展开探究,效果会很好。

面对这些困惑,我们要主动学习,敢于创新,在实践潜心体会酸甜苦辣中的磨砺,在新课程改革中勇于挑战,实现自我,做一个智慧型用心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李燕.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05).

[2]崔玉峰.帮学生架起物理题中的“桥”[J].现代技能开发.1999(06).

篇10: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与建议

摘自:《新课标教学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谐之风吹遍大江南北,然而,在我所从事的英语教学四年里,却总难以使之和谐,在这四年里,我所教的班级都是普通班,我接触了两种教材,遇到不少问题,使我感到,在这个大众都很重视英语的环境里,英语的教学却困难重重。

我所教的第一届学生,在不同学期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学习积极性,虽然我努力学习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但收效甚微,学生经历了一个由好奇、积极尝试到失望、迷茫甚至痛苦的过程,使得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怀疑----在农村,英语科目是否该降低一些难度呢?于是,我对英语教学产生了这个最大的困惑。为什么呢?且看这三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吧!

初一: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一听说学习英语,兴趣很大,我也对他们充满希望,每天精心备课,并积极请教其他教师,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自己也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景,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每天都尽可能地与学生接触,使学生尝试多种学习方法,使他们有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学生努力,教师更努力,然而,一切并不是想像中的那样,一个月下来,出现了很多问题,让人难以理解。问题一:大多数学生能跟着说,却不能读书上一模一样的句子。如教师说“Nice to meet you!”,学生能说“Nice to meet you, too!”。学生自己练习也会,但是如果指到书上,叫学生来读,有的学生就不知道了。问题二:两极分化严重,好的能写下教师说的句子,差的连字母都写不起,甚至不会读。问题三:很多学生总是把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搞混,有的是读音搞不清,如字母Ee与i等。问题四:有些学生书写总搞不清手写体和印刷体,如,I与l, y与手写体等总是混淆。问题五:大多数学生单词总记不住。问题六:有的学生能说,但总做不起相应的题。问题七:居然还有学生读出来的英语根本就是错误的。问题八:听写单词总写成汉语拼音。如hi听写时就写成hai, I写成ai等等类似的错误。问题九:少数学生对英语学习觉得太难,也开始不专心了,积极性也不高了。更有甚者,一直就不认真听了,除了他觉得感兴趣的。......出现这些问题之前并不是没讲,但他总会再出现,于是只有一一的重复的讲,个别的加以辅导,做好差生的思想工作,在班上搞特别互助组。自己在教学中反思并总结,不断改进教学,并教会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和总结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使其找到对自己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促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尽管教学前预防问题,教学后又对症下药,一学期下来,依然问题很多。如:大多数学生前面学过的忘记了;听力很差,除能听懂单词之外,情景问答少数能听懂,短文几乎就听不懂;表达方面,除开学学的日常用语之外,其他的一般都不会说,更不会应用;阅读方面,部分学生能读懂简单的对话,但对较长的阅读就读不懂;写作方面,几乎不能用英语完整地表达所要求的,语法错误较多,表达汉语话。总之,一学年下来,尽管教师在努力,但还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的学生也不多了,两极分化更严重了,差的几乎就开始不学,加上班上还有些特别的调皮生,班上整个的学习氛围已大不如刚入初中时的学习氛围了。

初二:尽管在初一付出了没能完全如愿,但比较其他,自己还有所安慰。所以,我对他们依然不恢心,依然充满激情,充分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然而,初二又是学生转化较快的一个时期,他们在这个学校接触了很多其他的信息,同时也受社会的一些影响,这个时期就不再完全相信老师所说的那些了,于是就会产生怀疑,老师说的真的行吗?老师叫我们做的真的就是对的吗?学习这些真的就那么有用吗?学了这么久的英语我们还不是什么都不会?我上学期学的现在又忘得差不多了还能听懂吗?还能继续学好英语吗?针对这些问题,分别对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思想工作,特别是思想动摇较大的学生,依然实行特别互助组,教学上尽量形式多样,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合作、体验、实践、讨论,充分表现他们,培养他们大胆地使用英语的能力,创设各种情景,尽量把初一所学的融入其中,使其得到有效的复习和巩固,然而,新的话题,新的知识点再不断的增加,学生所接触的话题与农村学生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很难以理解,只能靠想象去学习。于是问题还是不能完全解决。特别是有的时候知识点过多,又需要复习以前的,又要接受新的,好的学生都不易掌握,中等成绩的只能是模模糊糊的,更不要说差的。这样,两极分化更严重了,差的学生完全就丧失了信心,只是由于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不得不装模做样;一般的学生思想也在动摇,尽管在努力,但也不如以前了;成绩稍稍还能跟上的,还不时听到讽刺打击的声音。在初二,思想工作不断,教学方法也不断更新,但依然问题多多。差的学生是一点都不学,基本不会说,更不要说是否听得懂,多数时间在做样子;成绩最好的也不能读懂一篇稍难的短文,听力依然极差,现在的英语说是不重语法,于是学生说出的英语,语法错误很多,几乎不能正确的表达。

初三:上半期保持初二时的状态,下学期就不行了,普通班的学生等待的是选中职学校,对学习根本不感兴趣了,不管哪一科,更不要说英语这门外语了。虽然如此,教师还是在努力,依然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依然在不断更新教学法方法,使学生尽量在课堂上掌握一点,结果很不好,从初一开始,只有十几人及格,到毕业不到十人及格,差生占40%左右。有了这样的结果,我总在想,是不是现在的教材太难了,是否可以再改简单一点呢?当然,在教学中我也在反思:一,教学激情不够,不能持之以恒。二,备课不够充分,没有完全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三,教学方法单一,一言堂太多,尽管设置了任务型学习,但流于形式。四,课后辅导不够。五,未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六,业务学习不够,努力还不够等等。但总的感觉,对于参差不齐的学生来说,现目前的教材难度是有些高。

在农村初中,尽管教师在努力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努力使学生达标,然而,努力并没有得到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还有一些困惑:

一,对英语的测试还是重在语法,较多的重要的词汇。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起来本来就枯燥,需要识记的太多,学生本身记意力就不是很突出,一旦记不住,考试就做不起,导致学习兴趣是不断减淡,直至消失。即使教师再怎样鼓励,他已经努力了,努了力,还是这样的成绩。

二,学生人数众多,难免有些学生被忽视,教这几年,每个班的人数都是70左右,教语文呢,还能听得懂,但英语是不熟悉的语言,听不懂的是多数,做到一一辅导几乎不行。

三,教四年,换两种教材,两种教材都在不断地改,改得虽然看似好教,学生好学,实际上,综合运用太多,每个话题语言知识较多,单词量大,重复应用太少,这对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再则,小学英语学习几乎被语数占用,上了的几乎都不记得,这就使得初中英语起点太高,所以本就什么都不懂,再提高一个难度,当然就更不易掌握了。

四,农村英语教师大多数都不是英语专业的专职教师,对英语的教学只有通过自己的对英语的理解来加以教学,至于教学方法尽管都在努力学习新理念,新教法,都是自己在探索,在很多方面与专业教师有很大的差距。由于缺少英语教师,我就是教语文改行的,自己学习,自己探索,从未接受专业性的学习,因此,在某些方面有很大欠缺。在课堂上,实际上大多数教师一言堂较多,真正按要求来教,学生掌握更少,根本就跟不上。还有,对普通班的教学,教师大多用汉语教学,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环境。

五,由于人们的意识还受应付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还设立实验班和普通班,学校对不同班级的考核差别也很大,导致教普通班的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更受影响。虽然时代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但从小很多学生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还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吗?自然就成了最低层次的人才了。

针对上面的这些问题,我有以下建议:

一,教材方面 起点设置更低一点,每页减少与话题无关的单词,短文编得更短一些,话题尽量与农村生活贴近一些,尽量使知识点多重复。如Good Habits这个话题,尽量设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习惯,也是日常生活例举就行了,且不要一页例举完,应分多页掌握,这样单词自然就不会那么多。不需要设置学生难以理解的如人教版上的A balanced of yin and yang。教材前后多衔接,如上一单元出现了need这个词,后一单元也应再次出现。可能出现较难的可降低要求,只让学生当常识了解。知识编排还应该系统化,循序渐进,使学生易学,也易掌握,让学生在规律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规律。任务学习尽量举例举完整,让学生自己能更好创设情景学习。

二,学校方面 尽快消除大班额,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尽量多给教师出去学习的机会。

三,教师方面 教师自身对英语教学永远充满激情,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深钻课标,教学中,集体备课,尽量采用全英语教学,使学生有学习英语的氛围,采用pair work, group work, role-play, discussion, picture-talking等活动形式,使每个学生能积极参与,从动脑、动口、动手多方面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注意听力的教学,每一课堂课前放听力,让学生尽可能地写出听到的单词或句子,课后放录音,让学生完全听懂。课后多与学生接触,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解决,一定要做到一一辅导,缩小两极分化的差距。

四,考核方面 从上到下,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试题的测试应与教材一致,测试应重应用,轻语法,减少对一些词汇的测试。文段阅读降低难度。使学生学习可以获得成就感,使学生充满信心,有了信心,就永远对英语有兴趣,就能使学生产生“我能学”、“我要学”的想法。

上一篇:榆树下的童年经典优美散文下一篇:带上激情和梦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