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的教学互动

2024-05-31

初中化学中的教学互动(精选十篇)

初中化学中的教学互动 篇1

一、优选互动节点,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互动教学中, “问题”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与前提。化学是一门系统性强的学科, 叙述性内容所占比例大, 这不易于学生兴奋点的激发。因此, 教师在课件制作时, 应基于化学教材与课标要求, 优选互动节点, 创设适宜的问题情景, 增加师生、生生的互动机会, 从而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更富生机, 并激活学生想象与创造思维, 提高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如教学“金属的性质”这一内容时, 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小红生日时, 朋友送了条金项链, 小红怀疑项链是假的, 于是她决定以化学方法来鉴别其真假, 你们愿意和她一起来鉴别吗?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有学生提出问题:我的金项链是假的为何加热却不变黑?这时, 教师又提问:针对这一问题, 你们有什么解决方法?这样, 在师生之间的问题互动中, 激活学生的想象与创造思维。其次, 教师还应优选教学方法。化学实验中, 有些因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条件限制而无法临场进行演示实验, 这时教师可借助数字录像等手段以多媒体来准确而清晰地展现出, 让学生边观看边思考。如教学“燃烧和灭火”时, 教师可引入“浸湿酒精的手帕烧不坏”的实验, 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 然后在师生的合作下, 揭示了其奥秘所在, 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

二、以学生为主体, 提高互动教学效果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 更应改变学生单一的被动式学习, 使他们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同时, 通过实践性、体验性、参与性以及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应转化教学理念与方法, 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同样, 这也是互动式教学的主要要求。为了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教师可采用分组教学, 可按学生层次进行分组分配。如完成《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的教学后, 教师留出时间来组织学生相关习题答辩, 检验学生学习效果。①每组成员中, 优秀生与差生各一半, 使其处于同一起点。②组长选定。可组员提名, 或自荐。同时明确分工, 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③问题答辩竞赛。每组问题抢答, 优秀生答对则加1分, 差生答对则加2分。于是, 各组组员都帮助差生多答题。这样实现“学生教学生”的目的,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与学习主人。在这样的互动教学下, 全体学生参与了教学,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此外, 在互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生树立置疑意识, 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法地解决问题。

三、巧用互动手段, 拓宽教学空间

在教学中, 互动方法是多样的, 同时各具特色。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进行活用。第一, 优选例题。以多媒体展现案例, 要求学生应用已学知识找出解决方法。其步骤为解说案例——试着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方法分析。如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 解说例题:你们喜欢喝饮料, 那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饮料里压入了二氧化碳, 为何一些饮料的商标上只写了碳酸饮料, 却没写二氧化碳饮料?然后,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在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 再提问:你知道是什么物质将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的吗?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同时, 还可分析质疑, 进行猜想, 可小组讨论, 然后学生会提出假设:①二氧化碳让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②水让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③二氧化碳与水使其变为红色。然后结合课本知识, 在教师的分析下, 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第二, 以主题探讨来互动。以主题作为教学主线, 进行教学互动:引出主题——提出问题——思考与讨论——找出答案——总结与归纳。第三, 以问题归纳来互动。即根据教学目的与重点难点进行问题归纳互动。教学之前, 教师先向学生逐一引出问题, 让学生思辨与争论, 从而熟悉教学内容, 启发思维, 激发他们的主动积极性。

其次, 教师还应重视课堂与课外的延展, 以便拓宽教学空间。通过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实验以及课外拓展相结合, 构建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优化教学效果。通过计算机展开网络学习, 帮助学生提高获得信息的综合能力, 如获取、选择、分解及发布等。同时, 通过网络资源, 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并提高学生的筛选能力与快速阅读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互动分析论文 篇2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习兴趣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这个良好学习环境的带动下,使学生学习更积极,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质量,使学生进行思考,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进行讨论学习能提高学习自主性,教师可以在教课的时候增加学生讨论时间,使学生理解知识更深刻,讨论热烈可以活跃教学氛围,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学习一个化学仪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思考作用,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学生讨论时间,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学生一些合理的看法继续肯定,这样学生就会更有自信地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使学生喜欢上学习化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之后教师要提问学生,学生对一些理解会出现差异,但总体还是不错的,没有太大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表扬,有些学生可能回答得不是很理想,这时候教师就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不断进步,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3、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科目,教师可以将一些危险性较强的实验通过多媒体形式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可以更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化学实验的步骤,提高学生互动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注重基础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学生要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扎实掌握相关化学基础知识,只有学好基础知识才能促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首先教师需要改变以前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要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有重要影响。

1、教师要注重学生化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各有差别,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然后通过教学分配不一样的教学任务,最重要的.是注重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因材施教,将互动与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渗入课程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一些时间复习,让学生将所学化学基础知识梳理一遍,提高学生记忆能力,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上迅速发展。

2、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基础知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更了解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互动,化学课程比较注重学生对实验的掌握,其中一些化学过程需要学生牢记步骤,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实验反复记忆环节,然后让学生相互检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教师更要注意学生学习自觉性,学生在学习与合作上更关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化学比赛,不仅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加强合作,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参加化学相关实验室比赛,同时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有关化学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互动

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 初中化学 ;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81-01

1.互动式教学具有的优点

第一,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掌握,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对其身知识进行提高。

第二,互动式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性的有效途径,对学习的方式进行不断改进,从而时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变得更加深刻。

第三,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还对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依据在教学中制定的具体目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安排,并对课程教学中的环节进行巧妙地设计。唯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不但调动,引导学生自主式的学习,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模式教学的变革,使单一的学习变得具有趣味性,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去获取知识。

2.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互动式教学

2.1情境教学

枯燥的理论知识加上填鸭式的的教学方法,一定会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失去兴趣,在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的化学课程之中,基本是以实验为主,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通过实际操作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具有的思维灵活性,还能锻炼其实际的操作能力,从而解决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遇到的难题。

2.2剖析案例式教学

在互動式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一些多媒体形式图片、视频以及其他直观性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将课程中的教学实例通过这种生动的方式重现展现出来,从而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讲述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认知水平。通过此种教学模式的学习,教师可以依靠视频、图片等作为引导,激发出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中的水平。

2.3团体讨论式的教学

互动式教学具有的最大特点就是师生能在沟通的过程中达到对知识学习的目的。讨论作为沟通的一种形式,团体讨论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性的交流,并不断去探索,将一个人遇到的问题分享给其他人,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可以将个人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团体学到的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回答的有错误,教师要采用善意性的语言去鼓励学生,这种教学的模式可以在互动式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不断进行贯穿,从而使学生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2.4游戏、比赛教学

在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游戏和比赛之类的项目,这些游戏和比赛的主题是以学习作为主要内容,并定期进行培训式的学习。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而比赛能激发出学生内心的斗志,以游戏和比赛作为教学活动中的背景,从而将娱乐和学习进行巧妙地结合,在师生进行团队建设时,对其教学内容形式进行不断改变,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施效果。

3.在互动式教学中寻找创新性模式

传统式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在初中化学的教学探索中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我们就一定能看到其创造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和学生缺少基本的沟通,学生只能在被动的条件之下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教师也很难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准确把握,使得教学效果常常不能达到理想中的状态。因而现在最需要的是一种灵活式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本篇文章中研究的互动式教学。一方面,互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能促进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搭建出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随着互动式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也会成为未来教育模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4.在对课程反馈过程中促进教学互动

对互动式教学在整体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课程教学的循环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反馈都能对这一环节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作用。在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足的课程准备,并对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及时发现,采取相应的应激性措施。在课程教学之后,要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及时地收集,并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课程制定的方案进行改进和修改,之后再将其应用到课程的教学中,再进行反馈和改进,在经过如此的反复循环之后,就能使此课程方案达到理想中的结果。由此可见,循环在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不断促进教学活动的良性发展。

5.进行互动式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5.1要以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中心

互动式教学的理念就是在把握好基础性教育课程之后,从而对学生创新式学习方法进行探索和引导。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科学性学习的方法,并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案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提高,培养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因而我们必须对传统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使学生成为在互动式教学中的主体,并对互动式教学中的要求进行不断迎合,是进行互动式教学的基本保证。

5.2灵活应用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中的方法有很多,而针对这些方法我们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对其进行进行灵活运用。第一,主体探讨方式下的互动,此种互动的方式的主题就是互动环节之中的导火索,围绕有关的主题从而展开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第二种是案例式的教学互动方法,主要是由教师运用相关的多媒体手段来达到互动式的目的,此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对探索问题的思路进行积极改进,从而达到对知识掌握的目的;第三,归纳问题式的互动方法,主要指的是在对课程进行讲授之前,教师对学生将会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问题的目的和重点进行明确,然后让学生进行积极地讨论,最终实现对知识的理解。

6.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互动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教学的效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蔡长青.化学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0(12).

[2]陈曦,李新华.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0(09).

[3]刘振锋.“留白”艺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2010(11).

互动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4

对于初中时期来说, 化学学习虽然处于入门阶段, 知识点及深度也处于比较容易掌握的阶段,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 学习则往往存在较多问题, 如很多学生学习遇到问题往往缺乏与教师或者其他学生的交流, 有时甚至是放任不管, 进而导致化学学习进入误区, 学习效率难以提高。 而且一些教师会采用探究教学方法, 但是对于教学效果及方法过于依赖, 继而导致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形式化, 且教学的目标严重缺乏, 进而也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笔者通过本文, 就互动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详细分析与研究。

2.互动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2.1交流原则。

首先是交流原则, 交流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 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有助于互动教学开展, 所以对于教师来说, 开展互动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基础即是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让学生敢于与教师交流, 敢于提出质疑。 另外, 交流可体现在学生群体中, 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 则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特别是个性思维能力及团队协调能力, 对于他们的实践探索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即如实验探索学习等。

2.2引导原则。

引导原则也是互动教学需要体现的一个原则, 特别是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 学生尚且处于起步阶段, 所以盲目进行互动往往会让学生无法了解化学学习目标, 同时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及开放也极其不利, 而且很容易扼杀学生的个性, 进而让他们形成统一的性格, 这与目前社会人才的培养需求背道而驰。

2.3趣味原则。

对于初中互动教学, 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更多互动性, 互动的方式不仅仅只是通过提问与回答的传统方式进行, 同时可以贯穿多个互动活动, 即如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工作室, 教师则在其中负责管理和建议的职责, 另外有一些趣味性更强的活动, 如课题实验、生活调研及知识探索等多个活动[1]。

3.初中化学互动教学策略

3.1完善提问教学, 体现交流特征。

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互动性突出, 教师首先需要完善传统的提问教学, 最后体现出交流的特征, 特别是可以将一些提问教学通过观察实验进行表现, 同时提问由教师提问转变为学生提问, 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诸如“化学反应”的观察教学, 教师可以首先以实验方式向学生展示相应内容。 如教师先选用一张在一张白纸上用硫酸铜溶液写下字, 然后让学生自愿进行配合, 即用一瓶无色的溶液喷洒在白纸上,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而很多学生都会提出纸上出现了蓝色的字样, 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两种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同时提出另外一个问题: 有时候物质形态变化并不能作为化学反应的依据, 那么如何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变化?

3.2强化课程引导, 明确引导方向。

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 应当更注重教育的方向及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教师在互动教学开展时应当注意对于课程的引导, 同时明确引导教学方向, 这样能避免互动教学工作偏离教学的主题, 例如:针对“化学反应”发生的依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假设发生化学反应的标准, 即如一些学生会提出化学反应发生判断可以根据物质形态的变化。 而教师则可以提出相应引导策略, 引导学生进行五五分组, 然后自由设计生活化实验, 并且进行观察, 观察原则为物质形态的变化是否会产生化学反应, 一些学生则会设计观察蜡烛受热融化的观察实验, 整个观察过程中蜡的形态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而根据学生自主分析与探讨, 很快可以得出结论液态的蜡主要成分与蜡烛的主要成分完全一致, 并没有产生新物质;还有一些小组学生则观察到如果将一张白纸燃烧, 在燃烧完成后产生黑色的灰, 这也是物质形态变化的表现, 但是灰的成分与白纸的成分出现本质化的差别, 而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学生将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可以很快得出结论, 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的原理区别在于化学反应的物质成分发生变化, 在物质形态产生变化时, 也伴随新物质生成。

3.3改进互动方案, 导入趣味活动。

对于教师而言, 互动教学开展还需要对目前互动方案进行调整, 即传统互动方式单纯局限于学生与教师之间, 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而改进互动方案则是让互动过程产生双向性, 即学生也可以提问, 教师进行解惑;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更多的交流、互动及探讨。 再者可以导入趣味活动, 如对课堂实验活动进行调整, 将实验以魔术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观察力和求知欲望;再例如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导入趣味活动, 增强其互动性, 即实验组导入评比赛活动, 主要是要求学生实验能够达到一定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身对于实验的观察收获及个人思考;还有对于课余作业, 教师也能代入一些趣味活动,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即如作业形式可以以生活观察的形式观察一些生活有趣的化学现象, 比如醋倒在鸡蛋壳上, 蛋壳会冒出气泡;醋与白酒混合然后用火加热, 酸味渐渐没了, 同时我们可以闻到一种更加芬芳的香气, 等等。

4.结语

虽然目前初中化学互动教学在很多初中课堂教学中已经普及, 教学效果依然不佳, 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存在较大的障碍, 同时学生过于依赖于教师的问题引导, 从而缺乏自主思考意识, 所以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摘要:教育, 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变迁, 教育的目标也从传统的知识教育转化为综合能力教育。特别是针对目前市场对于多元化人才需求, 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的技术及知识以外,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如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自我发展的能力, 自主创新的能力, 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则需要通过科学的学习方式获得, 如互动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在这些能力形成的过程中, 学生思维也得到一定发展, 有利于未来发展。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化学教学,运用策略

参考文献

[1]彭爱莲.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 (学研版) , 2015, 01 (01) :03.

[2]王萍.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牛数理化 (教与学) , 2014, 06 (06) :76.

初中化学互动式教学策略浅谈 篇5

一、在引入新课中渗透互动式教学

1.课堂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学科知识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生活,教师在讲解新课的过程中不妨采用问题引导法来引入新课,在学习第一节《奇妙的化学》时,衔接小学科学知识时做出如下提问“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我们生活中有些材料是天然的,有些是人工生产的,请问同学们知道哪些材料是天然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吗?”通过这些简单问题引入新课,首先使学生对化学学习难的印象减弱,接着在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形成系统的化学思维,最后通过学生回答环节增进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为学习新课奠定感情基础。

2.游戏导入法,保持学生的学习激情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初中生处于童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还保留了爱玩的天性,在学习新课时采用游戏导入法引入新课,在轻松愉悦的互动式教学氛围中学习新知识,打破化学难学的谣言。如,在学习物质组成这一节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细小的微粒组成的,可以把几个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一个小组有五个人,另一个小组只由一个人组成,但是不论小组里有几个人,老师都将其称之为小组,并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这样每个小组便是一种物质,一个人的小组就是原子,人多的小组构成的就是分子。为了模拟这一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结构组成,用做游戏的.方法引入新课也未尝不是一件一箭双雕的事,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始终保持着对化学知识学习的热情,才能在学习化学的道路上走下去。

3.生活引入法,补充学生学习动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的要求是浅、宽、薄,初中生在九年级才开始接触化学,对化学的了解不多,因此,要想成功引入化学知识,必须做到在对初中生学习心理以及年龄特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入新课,例如,在化学学习中要让学生理解原子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的不同,生成物质的特性不同的原理,在课堂上给大家介绍金刚石(也就是平时的钻石)、石墨(也就是平时的铅笔芯)以及碳60,这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都是碳原子,但是从宏观上看却很难将这三种物质联系在一起,这三种物质之所以会表现出这么大的差异性,是因为它们虽然都是由一种元素“碳元素”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却截然不同。通过对比、举例,使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进而学好化学。

二、在课堂提问中渗透互动式教学

课堂提问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互动式教学,它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所学内容进行互动,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发展到理解的层面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理解知识,从而记住知识,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记住知识。因此,课堂提问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1)课堂提问要符合现阶段教育目标;(2)问题要依据学生学习认知水平设计;(3)要提问开放性的问题;(4)表述问题要清晰;(5)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6)设置奖励机制,促使学生积极回答问题;(7)认真对待学生的答案;(8)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正误做出合理的评价。如若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在课堂提问环节的互动式教学定会对学生学好化学产生深远影响。

互动式教学法对初中化学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初中化学互动式教学法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有更多,因此,还需要我们去努力挖掘和发现。

参考文献:

[1]李晓春。浅谈初中化学互动式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05)。

初中化学中的教学互动 篇6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初中化学;运用

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是指通过构建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平等交流过程中,形成一种观念上的碰撞,使得双方的主动性以及探索性都能得到激发,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将互动式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得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初中教学是暨小学教学之后、高中教学之前非常重要的过渡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提高专业知识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关键时期。有些科学教学可能影响学生们未来的发展。为此,初中化学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现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于化学课堂上,促使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初中教师也要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师生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全力的保障。同时,教师也要深刻意识到教学的过程亦是自身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其实质就是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探索求知的过程,这也是互动式教学应用的实质作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迎合了新课改实施的要求,真正发挥了学生主体资格的积极作用,带动学生们全神贯注参与到教学课堂当中,进而促使学生们在这样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获取更多的化学知识,加深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二、精选互动节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问题是推动师生有效互动的最直接、有效的条件。教师要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课前的备课环节中对初中化学的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要尽量避免化学内容的枯燥性、系统性等不利因素,使得学生充分发现学习化学的兴趣点。教师在课件的制作环节,对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讲究技巧,不仅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要活跃课堂氛围,不断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培养学生们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有一些实验内容是无法将实验过程搬到讲台上进行讲解和演练的,比如那些有毒有害的气体、易燃易爆危险品以及实验条件极为苛刻的实验操作等。对于这些实验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将实验过程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学生们也能针对看不懂的地方进行反复推敲,直到自己掌握为止。这样使得学生们的思维模式得到了锻炼,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渐渐养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了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活用互动方式,拓展化学教学的空间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也受到了好评。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不断的发展,如今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应用策略,比如精选案例互动、主题探究互动以及归纳问题互动等等。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需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互动教学的开展。首先,精选案例式互动离不开个案的引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原有知识,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思路。通过设置悬念、有效铺垫以及深入剖析,最终形成教学所学理论知识,带领学生们一目了然、豁然开朗的感觉。其次,主题探究互动是围绕主题教学任务开展师生互动,进而实现教学任务的目标。一般情况下,教师会主动抛出主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寻找答案以及归纳总结。还要归纳问题互动涉及的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教师对重点对这些进行问题式引导,通过不断的探析和思考,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不断开阔思维模式的基础上,也掌握了更多的教学内容。同时,初中化学教师也要关注课堂教学内容的适当延伸,培养学生们积极探索求知的欲望,逐渐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们化学学习能力。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等教学辅助工具成为引导学生开展教学的有效途径。网络化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信息获取、分析以及加工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同时,也不断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丰富了更多的知识内容。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快速阅读能力以及筛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四、以学生为中心,增强互动教学的实效

新课程改革实施进程中,对基础教育教学任务做出了重新的规定,要求教学任务的开展不仅局限于培养学生们知识水平,而是重点传授学生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改变学生们传统教育理念中单一、鼓噪的被动式学习,引导学生不断探索、体验、参与以及实践学习过程,使得学生们的知识技能得到快速提高,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新课改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促使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来推动互动教学的开展,实现有效互动。在分组前,教师需要对所有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可以将成绩不同的学生进行均匀分组,每组中都有学习能力强的,也都有学习能力差的。然后,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组成可以是教师选派的,也可以是小组投票选出的。不一定非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担任,但是组长一定是热心的、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不同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竞争,哪一组答对问题就加一分,答错问题不加不减。要鼓励小组内的学生们多多参与问题回答,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学生能力强的学习带动一下学生能力差的学生,使得学生们成为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互动,使得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逐渐调动起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教师要培养学生们勇于提出质疑、敢于提出自己观点,培养学生们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采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五、引入典型化学案例教学,促进互动式教学

随着新课改实施的不断深入,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用方法也随着教师们的不断深入探索而不断增多,其中引入典型化学案例教学方法是其中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在化学课堂教学内容中,典型的化学案例数量有很多,其中很多案例需要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认真的进行甄选。例如,在学习钙元素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水垢去除经验进行案例式教学演示。首先,将生活中常见的热水壶拿来,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适合除去水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方案的制定,进而实施与真实的实验过程,最后,不同的小组结合自己小组的实验成果进行总结分析。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们在实验中学习到了钙元素的化学反应原理,也能够帮助学生们解决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难题。因此,案例教学的应用使得化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加深学生们对钙元素知识的印象。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挥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不断拓展学生们的思维空间,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培养更多的化学专业人才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曦,李新华.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4(09).

初中化学中的教学互动 篇7

互动教育理论指出:教育活动是师生间生命与生命的沟通;教学过程则是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活动。这个过程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 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产生教学共振。因此采用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方式, 通过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形成师生互助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互动的氛围, 使学生个体得以借助教学媒介 (教材、教学手段和其他媒体) 创造性地学习, 从而使他们在主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提高综合素质, 这正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小组互助互动式学习在目前的课堂实践中形式多样, 小组人数也不固定。据笔者调查, 当前以2人、4人、6人的小组较为多见, 而且小组人数不同课堂实施的效果也不相同, 人数少, 课堂控制较为容易, 但互动的效率和深度往往大打折扣;人数太多, 小组讨论虽然热烈, 但课堂秩序较为混乱, 效果不佳。经过我校多年教学实践, 以4人为小组的“四人互动”的教学模式, 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 能保证小组互动效率的最大化。“六环节”即情境创设、自主探究、互动辨析、展示评价、精讲反思、当堂训练。“四人互动”组织形式是六环节教学流程的有效载体, 两者相辅相成。在初中化学总复习阶段, 笔者运用该模式以“探究胃炎诊疗中的化学问题”为研究主题, 进行了“酸、碱、盐”的专题复习, 并在河北省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实录呈现出来, 意在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探讨和反思的平台。

一、教学实录

环节一:情境创设

【教师】几天前, 丁伟同学因胃炎住院治疗, 痊愈后同学们向我提出了一些治疗中的化学问题, 下面我们请丁伟讲述他诊疗胃炎的过程。

(学生) 丁伟简述诊疗胃炎的过程:…… (教师简要写出)

(四人互动) 倾听后, 各小组提出如下疑问:

学生1:什么是钡餐?钡餐为什么能检查胃病?

学生2:抗酸药都有哪些?都含有哪些有效成分?

学生3:丁伟吃的是哪一种抗酸药?

学生4:输液恒温器中含什么物质?为什么会发热?

【教师】 (及时将这些问题记录在副板书上) 为解决这些疑问, 今天就沿着丁伟诊病的过程探究胃炎诊疗中的这些化学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提供的贴近生活的素材展开合作式复习, 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环节二:自主探究

【教师】展示丁伟服用剩下的钡餐供同学们观察。

(学生) 各组观察并记录现象。

【教师】提供信息:钡餐就是硫酸钡, 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学生) 碳酸钡也是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钡餐造影能否使用碳酸钡呢?

【教师】指导学生用盐酸模拟胃酸, 分别与碳酸钡、硫酸钡试验。观察并分析现象, 得出结论:硫酸钡不仅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盐酸, 而碳酸钡虽然不溶于水, 但能溶于盐酸。

环节三:互动辨析

(学生) 上述性质上的差异是否决定了钡餐必须选硫酸钡呢?

【教师】将查阅到的资料展示给同学们, 使同学们明确了硫酸钡能检查胃病的原因。

(学生) 碳酸钡与硫酸钡物理性质这么相似, 那万一误服了碳酸钡, 会不会有什么危害呢?

【教师】可溶性的钡盐有毒, 如氯化钡是剧毒物质, 致死量仅为0.8g。

(学生) 如果不小心误服碳酸钡, 该怎么办呢?

【教师】中毒的根本原因是钡离子与人体蛋白质作用的结果, 因此中毒初期, 只要能适时地补充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或减少体内钡离子就可以减轻中毒症状。

环节四:展示评价

(四人互动) 小组呈现方案。方案1:赶快服用鸡蛋清、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方案2:服用能将钡离子转化为难溶性硫酸钡的物质。

【教师】哪些物质能将钡离子转化为难溶性硫酸钡呢?

(四人互动) 各小组展开了如下讨论:

学生1:硫酸

学生2:硫酸钠

学生3:硫酸铜

学生4:硫酸镁

经学生小组讨论后, 确定硫酸钠、硫酸镁可以用于解毒。

【教师】通过医生诊断, 丁伟是由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溃疡, 医生建议他服用抗酸药和输液治疗。

设计意图:体验成功, 激发学习动力, 并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学生) 丁伟适合服用哪种抗酸药呢?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有哪些物质能中和胃酸。

(学生) 列举能与酸反应的常见物质, 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为什么服用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的抗酸药?其他能够中和胃酸的物质可以吗?

(学生) 讨论, 碳酸氢钠也可以。

【教师】展示药品说明书。胃溃疡患者为什么不适合服用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的药物呢?

(学生) 对比分析化学方程式, 从生成物上寻找不同。

【教师】由于丁伟被诊断为胃溃疡, 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 产生CO2气体, 易诱发胃溃疡穿孔, 故胃溃疡患者不适合服用碳酸氢钠。医生建议输液治疗。

(学生) 输液恒温器为什么会发热?

【教师】展示使用过的输液恒温器。

(四人互动) 观察并猜想。

猜想:依据物质颜色和放热现象猜想:红色物质为氧化铁, 而对黑色物质成分的看法不一。

学生1:Fe、C

学生2:Fe、C、CuO

学生3:Fe、C、Fe3O4

学生4:Fe、C、MnO2

……

【教师】展示使用方法。

(学生) 黑色物质中可能含有铁和碳粉。

【教师】如何验证黑色物质中是否含有铁和碳粉?

(四人互动) 设计并评价方案。书写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分小组进行实验。获得结论:含有铁和碳粉。铁粉发生缓慢氧化释放出热量, 碳粉有保持水分及保温作用。

设计意图:深化对酸、盐的性质的理解, 在实践中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环节五:精讲反思

(四人互动) 自主构建酸、盐的知识网络,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从“知识、方法、情感”三个方面交流收获。

环节六:当堂训练

书写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作业:调查输液中的其他化学问题, 为下一节主题化探究复习课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构建知识网络,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二、教学反思

(一)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四人互动”的前提

情景的创设是否能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关键是看情景是否能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激活学生思维。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 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 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激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欲望。而情景的创设既可以由教师引发、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 显然由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所创设的情境源自于该班学生诊疗胃炎时发现的问题, 真实且自然, 沿着丁伟同学得病、诊病、治病的过程将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复习。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提取能力。

创设真实、有效的问题情景是“四人互动”小组学习的催化剂, 在使学生产生问题共鸣的情境下, 小组活动才能主动、顺利地开展。其次, 问题情境创设能否引发问题链也是小组持续活动的基础, 即让情境成为主题探究的载体。在情境线的进程中形成合理的问题梯度, 一个个一层层递进的子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正是学生学习、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

因此, 在实施”四人互动”模式的教学中, 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教学线索的呈现、问题链设置的有效性等直接关系到小组互动的效果, 这也是教师备课的核心。

(二) 捕捉“四人互动”的时机是“四人互动”的关键

每节课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教师如何利用这有限的时间,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何时实施“四人互动”就非常值得研究。

作者认为, 本节课“四人互动”的有效时机为:

1.在“核心点”处进行“四人互动”。针对教学的重、难点有目的的安排若干个课堂活动, 可以在小组互动活动的交流中展示学生的思维、剖析学生的疑难, 解决学生的学习障碍。例如:在本节课中抓住哪些物质能将人体中钡离子除去这一核心点采用“四人互动”进行教学, 充分展示了各组同学的想法, 课堂气氛活跃, 答案很快集中在了一些主要的反应上。针对这些反应的可行性, 各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 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了“四人互动”的优势, 大家合作进行实验, 各组同学很快得出了选择药品的依据, 有效地解决了课堂重点和疑难, 提高了课堂实效。

2.在“模糊点”处进行“四人互动”。一些相似性和抽象性的知识也最容易导致认知的偏差以及模糊点的产生。采用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小组学生明辨是非、加深理解, 可以有效地处理产生的模糊点。例如:本节课中探究输液恒温器中物质的成分时, 面对黑色、红色物质可能是什么时?教师采用“四人互动”讨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区分, 由于各组员的想法多种多样, 大家集思广益, 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学习, 能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 比教师一味地讲解效果要好的多。

3.在“问题点”处进行“四人互动”。在探究性学习中, 面对复杂的问题, 往往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 在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的实验时, 让同学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很多同学采用直接滴加酚酞溶液的做法, 我没有马上说对或不对, 而是引导各组讨论这样的问题:酚酞能检验出什么物质?不能检验出什么物质?通过讨论, 各组同学很快明白了不能直接使用酚酞溶液的原因, 并开始合作设计方案。当进行方案展示的时候, 发现经过小组的交流, 可行性方案已经集中到2~3个, 这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效率, 通过随后的实验检验, 各组同学很快获得了结论。

“四人互动”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学习需求为本, 关注个体的差异性,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转变了传统的复习方式, 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摘要:“四人互动”六环节是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即课堂上以四人小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四人作为一个学习小组, 既符合当前多数学校的班级现状, 也有利于班级管理, 实现学科联动。运用情境创设、自主探究、互动辨析、展示评价、精讲反思、当堂训练六环节模式进行复习课教学, 能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教学模式,情境创设,四人互动,化学复习

参考文献

[1]肖长林.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复习教材教育理论[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2, 9.

[2]Linda Torp, Sara Sage (刘孝群, 李小平译) .基于问题的学习——让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12.

初中化学互动性教学探究 篇8

关键词:化学,互动,教学

一、建立互动教学的机制

学生的学习, 最终要依靠自己而不是教师的灌输.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常常为了让学生获得较高的考试分数, 而采用向学生强行灌输知识的方法来教学, 由于教师的强行灌输,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互动的而是单向的. 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上能真正的“动”起来, 就要构建互动的机制.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放下架子, 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朋友, 可以无话不说, 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课堂是轻松的学习场所, 他们在这个学习场所里是能畅所欲言的.假如教师不能放下架子, 而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话, 学生会感到教师的“威严”, 有话也闷在肚子里, 不敢与教师交流, 从而正襟危坐在课桌上, 等教师递过来知识[1]. 因此欲开展好互动教学, 首先要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与发问

让学生“动”起来, 进行师生互动, 不是单纯地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热闹, 而最重要的是看学生的思维, 能不能真正的去思考问题, 能不能真正的去探索问题, 这样才有教学的效果. 因此,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要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要诱导他们去思考化学问题, 不是简单的我问你答, 更不是让学生回答是不是, 对不对这些弱智的问题[2]. 比如, 在绪言教学当中, 在教师演示了镁带的燃烧与碱式碳酸铜加热的实验后, 就可以问学生这两个实验有什么异同点? 而不是问一些常规的现象、结论.

化学与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如果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能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的联系,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从而使教学互动变得更容易实现. 比如, 在学习金属资源保护知识时, 要让学生重点知道铁生锈原因与防护, 我们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 引导学生发问. 先让学生观看以下的生活实例: 汽车外表为什么要喷上油漆? 钢圈的表面为什么要镀上金属? 学生自然会发现问题: 防止铁的生锈. 然后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思考, 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然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 从而为接下来的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做好铺垫.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初中学生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 化学实验现象奇特, 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活动, 因此, 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比如, 双氧水放置在常温下也能看到瓶壁上有气泡附着, 但产生氧气的速度很慢, 如果在双氧水中加入一些二氧化锰粉末, 就能看到迅速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了, 从而诱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二氧化锰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如,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 溶液会出现浑浊, 假如向此混合液继续通入二氧化碳, 学生会发现浑浊的液体又变澄清了, 自然地会发问: 这是什么原因? 是不是过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浑浊物发生了反应?化学实验的现象是千变万化的, 稍有“异常”现象的出现, 都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当运用好实验, 来激发学生的发问与思考.

三、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能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而且不做作, 真正动的有质量, 才是互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 新课改提倡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是很有效的互动教学模式, 它不仅能让学生的思维、操作真正动起来, 还能有效的使学生掌握探知的方法,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并学会与学生交流、合作的技巧, 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要大胆的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比如, 有位教师在进行氧气制取的时候, 先让学生利用高锰酸钾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一会儿出现了不少情况: 有的学生说, 试管破裂了;有的学生说, 得到的气体不知是不是氧气; 有的学生说, 没有氧气出来等, 出现了好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教师并没有批评他们“笨手笨脚”, 而是将他们的问题拿到全班面前一起分析、探讨. 试管破裂的原因有好几种, 有的是在加热前没有预热, 有的是实验结束后没有先将水槽中的导管拔出来, 而先停止了加热;学生不知道集气瓶里的气体是不是氧气, 主要是运用了排空气法, 这个需要验证; 有的学生氧气看不到出来或出来很慢, 主要是因为没有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总之, 先让学生去实验的方法, 使学生真正的受益匪浅, 远比教师先反复讲解, 再让学生实验操作的教学效果好的多, 当然, 有些存在危险的化学实验, 是不能照搬这种模式的.

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学生能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是互动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自己也知道可能会在发言中出错误, 如果学生害怕出错而不敢发言, 那说明我们的互动教学还停留在形式层面. 在实践的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能轻易的批评说错的学生. 比如, 在学习氢氧化钠性质的时候, 有的学生就说, 怎样证明它与二氧化碳进行了化学反应? 因为,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会变浑浊, 现象明显, 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 尽管这个问题说的不是很好, 因为看不见现象的化学反应也是存在的, 但教师不能随便批评, 相反可以表扬他, 这个问题提的有价值, 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 如何利用实验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参考文献

[1]李清林.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论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的应用 篇9

一、初中化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课堂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平台,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的知识, 并且提供学习大纲供学生参考, 这样就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化学教育流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初中科学教学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并且拟定了新时期课程准则规范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以新课程标准内容为参考,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

(1) 认知问题。

化学是一门理科学科, 整个知识框架偏向于实践性的研究, 而书本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较难掌握, 学生对化学课程的认知容易出现偏离。例如, 气体性质介绍中, 教材上提供了几种常见气体的类别, 并说明了氧气、氢气等气体的可燃性特点。学生对于可燃性这一性质仅能从字面上理解, 缺少必要的实验分析, 往往使化学概念变得抽象化[1]。

(2) 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是决定初中生化学知识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 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最终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传统化学教育模式中, 教师依旧局限于书本教材的应用, 课堂上多数时间由教师向学生讲解知识, 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例如, 化学品实验操作教学过程里, 教师独自完成整个实验流程, 未能向学生提供上台操作的机会。教学方法应用不当, 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的应用

鉴于传统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种种不足, 新时期教育部门对初中教学工作给予了科学的指导, 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始推广于化学课程教学。互动教学法是近年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 其主张把教师、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融合起来, 制定师生的互动教学体系, 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初中化学课堂采取互动教学方案, 常有案例法、探讨法、思维法等方式。

(1) 案例法。

初中化学教育需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 当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后, 应引导其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 请学员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勘校正误, 设置悬念, 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 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2]。这种方法直观具体, 生动形象, 环环相扣, 对错分明, 印象深刻, 气氛活跃。

(2) 探讨法。

化学是初中课程的主要学科, 初中学校应从中学生学习情况展开分析, 以化学新课标为基础而调整现有的课程教育模式。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 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 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这种方法主题明确, 条理清楚, 探讨深入, 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缺点是组织难度大, 学员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 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

(3) 思维法。

“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仍然存在, 教师仅从书本教材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没有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 让学生有机会应用化学理论解决问题, 这显然不利于中学生知识应用水平的提高。思维法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 让学员指出优劣加以完善, 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 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 分析问题深刻, 自由度较大, 但要求教员必须充分掌握学员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初中学校要及时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 通过拟定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案辅助教育。初中教育是服务于社会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 也是影响中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基本要素。随着初中教育体制的日趋完善, 各初中学校的教学工作面临新的调整, 其主要是依据教育政策变动提出科学的教育方案, 而引入互动教学法是化学课程教学的必然决策。

参考文献

张新洋.初中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初中教学研究, 2011, 29 (13) :17—19.

初中化学中的教学互动 篇10

一、初中化学生态课堂实施互动教学的优势

“互动”是指互动双方通过发出信号或行动, 形成双方信息交流及反馈的过程, 而“互动教学”则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时, 强调教与学的交互影响以强化师生关系, 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生态学中认为, 课堂是一个特殊的微观生态系统, 教师与学生是其中的两大生态主体, 因此教师与学生皆具备其主体地位, 生态化的互动教学是其主要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及教师的主导性, 形成教与学双方的良性互动, 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及思维创造性, 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学效果。

二、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美化教室, 定位生态学生位, 构建和谐生态课堂环境

环境对人的生活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若把学校当作较大的环境, 则学校的教室属于环境中的一个单元, 这是属于学生驻留时间最长的空间, 亦是课堂生态主体的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 因此应精心美化教室环境, 打造绿色生态学习空间,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情绪体验。在传统课堂中, 教室座位多采用秧田型, 在便于教师控制教学的同时亦限制了师生、生生互动, 因此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态定位。在生态课堂中进行互动教学应打破这类互动匮乏的座位编排方式, 采用更为机动灵活的生态位, 解放学生的互动束缚并丰富互动形式, 达到激活生态主体与互动教学的目的。

例如,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教室布置的讨论与实施, 综合绿色生态的原则与学生建议进行布置, 可采用彩纸剪贴、图书角布置及课桌布艺等方式, 可将教室布置为温馨型、和谐绿色型或舒适型。在进行生态课堂的互动教学时, 可采用“圆形”“马蹄形”等座位编排方式, 淡化教师的话语权与权威性, 予以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与互动形式, 从而激发生态主体学生的课堂活跃度。

(二) 确认学生生态主体地位, 打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的教学互动模式中大都采用教师教、学生听这种形式上的互动, 这种单向性的互动在生态课堂教学中需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立的感受及见解, 形成一种相互沟通和理解的关系, 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交流, 使双方共同进步, 互动双方以平等自主, 互相发展的理念打造一个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

例如, 在学习初三化学有关分子、原子的内容时, 教师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微观粒子, 通过水分子的球棍模型进行分组观察, 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及观点, 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和大胆的猜想。在区分生石灰和熟石灰时, 指导学生通过鸡蛋与粘土验证各种猜想。确定学生主体自主能力, 避免教师固化的传统教学模式, 打造动态的互动交流空间。

(三) 合理转化师生互动角色, 定位师生角色多样化

教师是生态课堂的主体之一, 在课堂中担任着引领者、参与者、激发者的角色, 在适当的时候, 教师需进行三者之间的合理转化。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活动, 进而转化角色, 与学生一同参与课堂互动, 激发学生情感, 通过两者之间的情感体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作为课堂另一主体的学生也担任着主人翁、合作者、反馈者的角色, 学生不再被动接受教师的传授, 而是成为互动教学的中心, 并在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中实现三个角色的转化, 师生之间形成合作的关系, 可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并提升互动教学效果。

例如, 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 教师教导学生基础化学原理, 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 自行试验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 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及讨论得出结论。在学生正确时加以鼓励与表扬, 反之则参与进课堂讨论中, 加以正确引导, 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体验, 进行良好的情感互动, 实现师生双方角色的合理定位及转化。

(四) 积极转变课堂互动方式, 密切联系课堂生活

教师在教导学生时, 需根据相异的教学目的设立不同的互动方式, 设置问题互动, 创设情境互动和融入生活互动通常是教师在生态课堂上根据现实状态转变的三种互动方式。教师根据目标设置由易到难多种提问方式, 鼓励学生思考交流,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 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重视化学课堂和生活的联系, 将化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 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 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求知欲和情绪体验感。

例如, 在讲到糖类知识时, 先跟学生介绍生活中的糖类, 设置课时提问, 创设一个“白纸显字”的趣味实验, 请学生自行完成并体验, 紧抓学生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习碳酸盐的化学性质时, 让学生将鸡蛋分别放入水与食醋中, 进行观察和记录, 认识碳酸盐和酸之间的化学反应, 理解化学原理, 并用所学知识思考家中水壶的水垢怎样去除, 深化化学知识并服务生活。

上一篇:催化净化器下一篇:气象预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