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检验表格总结

2024-04-12

寄生虫检验表格总结(精选3篇)

篇1:寄生虫检验表格总结

寄生虫课堂医学检验技术应用

1苏格拉底教学法的方法和优势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喜欢采用对话或提问方式去探求真理。他把这种引导人们将自己心灵存在的知识产生出来的方法称为“精神产婆术”。反问—助产—归纳—定义,是苏格拉底进行教学的主要方法。苏格拉底教学法的特点是通过层层设问、追问的方式,启发那些以前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观点的人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偏见和武断。引导学生怀疑、检验一个既有判断入手,引入其他的事实和经验为前提,通过逻辑推理,最终得出结论。

2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在寄生虫课堂的教学应用

第一:苏格拉底教学法需要学生做好必要的课前准备。教师必须提前选择有关章节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前学习,而教师则要周到地准备重要问题,上课时直接以“绦虫减肥”科学吗?”为基础设计问题进行提问—回答式的教学活动。第二:养成良好的讨论和表达习惯。为完成大量课前预习,学生们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采取小班交互式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六组,每组6人。使用苏格拉底教学方式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都得到很好的训练。第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发表的观点,采取认真倾听、追问,而学生耐心聆听他人的意见和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苏格拉底教学法可以训练学生自尊、自重并尊重他人的知识和品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创造活力与创新的自信。第四: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在寄生虫检验技术的课堂应用指导课:(第一问)你认同“绦虫减肥”科学吗?据网上报道:目前美国有科学家在研究绦虫减肥法,一些好莱坞明星以吃绦虫减肥菜来达到减肥的目的。你对绦虫减肥这件事有何看法?关键词:绦虫、减肥。引导问题:绦虫可能与什么有关?吃绦虫是否真的能达到减肥的目的?科学家的研究是否有意义?指导课:(第二问)现在很多地方流行吃五分熟牛排,藏族人喜欢“风干牛肉”、傣族人喜欢“剁生”将生牛肉剁碎后加佐料即食、现在的`年轻人很喜欢烧烤牛肉或猪肉、这些饮食习惯会让绦虫感染人体吗?关键词:生食、感染。引导问题:以上几种吃东西的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发生?作为检验人员的角度应该考虑那些方面?指导课:(第三问)绦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部分患者主要引起消化不良、腹疼、腹泻、恶心和体重减轻等症状,这些临床症状会给人带来好处吗?关键词:寄生、体重减轻。引导问题:绦虫寄生在人体的那些地方?它的寄生部位不同会给人体带来什么麻烦?指导课:(第四问)人感染了绦虫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检验常用的血液、粪便能检查出来吗?关键词:临床症状、粪便、血液。引导问题:病原检查的方式用在粪便中能查到孕节、虫卵、囊尾蚴吗?用免疫学诊断用皮内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单克隆抗体检测技术检查吗?血液采用生化检验能检查到吗?

3效果评价

通过层层问答递进的方式,采用问答-助产-引导-获得的四部曲,稳步推进基于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交流中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教师布置一定数量的病例和问题供学生自学,学生可以针对这些病例和问题与教员展开讨论和交流。在条件具备时,课后自学部分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完成。这种贯穿于课堂和课外的“苏格拉底的教学法”通过寄生虫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学习的有机结合,可以极大地调动学员学习寄生虫学的兴趣和主动性,进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临床课学习和医疗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2:寄生虫检验表格总结

关键词: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参与式教学法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培养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1], 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促使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主要手段。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积极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人才, 必须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寄生虫学检验》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 改革《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 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环节, 无论在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还是动手能力方面都非常重要。近年来, 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对《寄生虫学检验》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讨, 本文就对《寄生虫学检验》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绩作一总结。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校2005年招收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两个班级学生为实验对象, 每班均为4 6人, 其中一班为对照班, 二班为实验班。两班学生均经过中考统一招生入学, 随机分班。

1.2 教学资源

两班教学大纲统一、教材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仇锦波主编的《寄生虫学检验》第2版、理论与实验课均由同样的教师进行授课与带教。

1.3 方法

对照班的实验课按传统教学法授课, 即老师讲解、观察大体标本、镜下标本, 最后教师再对观察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总结。

实验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2]与传统实验课教学方法相结合, 即在观察大体标本、镜下标本的基础上, 在每次实验课中还采用参与式教学的授课方法。以在医学蠕虫实验课中的应用为例介绍参与式教学的具体做法:医学蠕虫实验课教学中, 把医学蠕虫实验课分为线虫实验课、吸虫实验课、绦虫实验课、蠕虫综合实验课 (蠕虫标本复习、混合虫卵检查、粪检等) 几个单元。每次实验课都有成虫、幼虫、虫卵、中间宿主等示教标本供学生观察, 同时为学生提供该次课所需的各种寄生虫标本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自已观察, 待学生基本掌握该章节寄生虫标本形态以后, 使用无标签标本与混合虫卵标本让学生查找观察。每次上课时首先提出实验课的基本要求, 规定每个学生在本次实验课内的学习目标, 如找出几种线虫卵、吸虫卵或绦虫卵, 每种标本给一定的分值, 由老师鉴定后记分作为平时成绩。每次实验课规定每个学生都固定使用一台显微镜并登记镜号, 杜绝了“借”别人找到的标本给自己记分现象的发生。有的学生刚找到一个标本就举手找老师鉴定, 自己不去观察比较, 对此我们采取凡是请老师鉴定标本的, 正确的记分, 错误的倒扣分, 相同的不记分的规定, 迫使学员多观察多思考。此外, 我们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如到附近幼儿园进行蛲虫卵的检查, 在幼教老师配合下, 取材时带教老师示教透明胶纸法, 然后学生亲手操作, 取材后把标本片带回实验室, 由带教老师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 寻找虫卵, 记录每位儿童的检查结果, 了解幼儿蛲虫的感染率, 或以自身为对象作寄生虫病感染调查。

1.4 教学效果的评价

1.4.1《寄生虫学检验》实验考核

《寄生虫学检验》实验考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识别5个已摆好的标本共50分, 第二部分自己用显微镜寻找并识别3个玻片标本共5 0分, 按评分标准分别对第一、二部分进行评分, 并计算出每位学生第一、二部分的总分, 得出每班第一、二部分及总分的均值, 数据以mean±SEM () 表示, 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10.0版进行t检验, 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1.4.2 问卷调查

由老师列出调查项目表, 在课程结束后发给实验班学生, 请学生不记名如实填写, 并收集统计处理, 发出46份, 收回46份, 应答率为100%。

2 结果

2.1 实验班与对照班《寄生虫学检验》成绩见表1。

实验考核成绩经统计学处理显示, 两班第一部分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而实验班第二部分成绩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班 (P<0.05) , 对照班第一部分成绩显著高于第二部分成绩 (P<0.05) , 而实验班第一部分成绩与第二部分成绩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与对照班总分相比*P<0.05, 与对照班第二部分相比#P<0.05, 对照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比P<0.05。

2.2 问卷调查内容和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参与式教学法在他们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可程度。

3 讨论

学习《寄生虫学检验》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对人体寄生虫进行检测和鉴定, 协助临床作出正确诊断, 提高寄生虫病的防治水平, 所以必须全面掌握《寄生虫学检验》的实验知识, 包括对寄生虫标本制作、形态观察等。单纯的传统教学方法, 学生只注重观察而忽略动手, 或者有些学生只喜欢观察而不喜欢操作或不善于操作。我们在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教学中采用了不同教学方法, 两班技能考核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显示, 第一部分成绩两班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学生对现成的标本识别能力无显著性差异;而第二部分成绩及总分均显示实验班显著高于对照班, 说明参与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敏锐的思维能力,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其他能力;对照班第一部分成绩显著高于第二部分成绩, 说明单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注重观察, 思维只局限于“会看”, 不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实验班第一部分成绩与第二部分的成绩间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参与式教学法能使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记忆力等得到均衡发展。

近年来, 我们在《寄生虫学检验》实验课教学中, 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 学生问老师问题的多, 找到的标本多了, 识别标本的正确率高了, 活跃了课堂气氛。同学们亲手取材检查蛲虫, 或以自身为对象作寄生虫感染调查等,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问卷调查表明95%的同学认为此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由原来只听、只看变成了去寻、去找、去学, 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使学生易于独立发挥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问卷调查还表明91%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增强对寄生虫标本的鉴别能力, 从而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参与式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思考、归纳、判断的能力, 而且也培养了思维能力及观察问题能力, 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定会有极大的帮助。从以上的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看, 参与式教学法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 我们实践教学改革的尝试是成功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连续、长期而艰巨的课题, 还需我们不断探索, 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 我们将继续不断努力, 将《寄生虫学检验》实验和公共卫生等相关学科的实验进行综合, 进行多项、多实践点横向联系的实践教学, 让更多的医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从中受益, 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医学知识, 提高《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静, 诸欣平, 杨雅平.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第二课堂的开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3, 5 (6) :632-633.

篇3:寄生虫检验表格总结

关键词:医学检验;寄生虫检验;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158-01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在寄生虫感染中,检查出寄生虫病原体是确诊的依据。根据临床诊断提供的线索,通过标本的采集、处理、检验、分析等,做出明确结论,为临床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医学检验中寄生虫检验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寄生虫检验发展趋势,以使检验医学教育能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检验医学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医学检验实践。

1.寄生虫检验发展现状与趋势

追踪学科发展的历史,是为了更准确把握现在和学科发展前沿,以展望未来。我国近代微生物学的启蒙时期是在19世纪末。西方和日本学者对我国微生物学的早期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19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一篇题为人与微生物争战论的讲演记录的译文,文中谈到疾病由极细微之生物所成,可能这是近代微生物学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最早文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微生物学在我国有了划时代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根据国家12年科学发展规划,进行了许多理论性研究的初步工作, 70年代在全国出现过一个应用微生物的热潮。改革開放的20年中,我国的微生物学和其它科学一样,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其中,值得提出的是关于人体寄生虫研究的发展。我国寄生虫学工作者自1921年后开始从事这方面工作。1934年中国动物学会成立,下设寄生虫学分会。至建国前,在老一辈寄生虫学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在寄生虫学及寄生虫病研究方面已积累了较多的资料。然而,目前全国的医学院校虽均开设寄生虫学课程,但在最初多设在病理学或微生物学课程中讲授。

寄生虫检验实践工作中,原来多从生物学层面进行分类,现在还从寄生虫主要寄生部位和致病层面进行分类,各系统寄生虫病病原检查技术和方法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新世纪的这十年,在微生物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研究、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微生物致病与免疫机理的研究以及病毒的结构、功能及与宿主关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创新工程的逐步推进,我国在寄生虫检验方面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满足医学实践的需要,一批主要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单位建立起来了,大大促进了寄生虫检验技术的发展。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环境变化的影响,寄生虫病疫情又出现新的情况。从发展趋势来看,虫种分布在不断发生变化、区域优势种在发生着变化、新发寄生虫病在逐渐增多,而且,某些寄生虫病的流行范围扩大、流行强度不断增加。为进一步控制甚至在部分地区阻断寄生虫病传播提供先进技术与方法,寄生虫检验的发展趋势开始沿着现代生物学发展方向,加强揭示寄生虫病重要致病机制、确定新现寄生虫病各病原体间的亲缘关系及人体再感染寄生虫的遗传学背景,致力于发现寄生虫的抗性发展机制、发掘重要寄生虫病原体新功能基因。

2.结论

目前一些重点大学建立了微生物学专业,在控制有害微生物方面,研究重点趋向于探索寄生虫流行规律、相应的疫苗等方面。在寄生虫检验领域将着重研制新型低毒抗虫、及抗媒介药物、开发简易快速的寄生虫病诊断试剂盒、研究新一代抗寄生虫病疫苗等方面。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寄生虫检验将不断引进现代化手段,建设与丰富用于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研究的网络实验室、网络参比中心、网络诊断中心、网络教学教室、网络标本馆、网络人才库等,为寄生虫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进顺,高兴政.临床寄生虫检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 仇锦波.我国人体寄生虫病与寄生虫检验现状及其展望[J].江西医学检验, 2004, (12).

上一篇:小小少年之烦恼五年级作文下一篇:江西丰城电厂“11·24”事故,再次敲响安全生产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