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市富民体会

2024-04-16

兴市富民体会(共6篇)

篇1:兴市富民体会

全民创业 铺就天长兴市富民路

最近,安徽天马泵阀集团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董事长王成华安排工人们生产的生产、检测的检测、包装的包装、搬运的搬运,大家在加班加点赶制一批出口新加坡的“THDB”化工混流泵。

王成华原是一个外销泵阀的业务员,在了解泵阀市场行情、积累一定资金后,于1981年大胆创办起天马泵阀厂。起初只有几间厂房、10多个工人,生产纯属家庭作坊。可王成华不但有胆有识,而且有吃苦精神和灵活的经营方式。经几年的苦心经营,企业便完成了原始积累。在泵阀行业站稳脚跟后,王成华逐年加大科技投入,积极研发新产品,同时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企业渐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蛋糕越滚越大。目前已形成总资产近4亿元,年生产能力几亿台套,集开发、研制设计、制造、供销、服务于一体的现代规模型泵阀制造企业集团。同时也是华东地区一家具有“对外贸易自营进、出口权”的泵阀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先后获得16项专利证书、“泵阀产品生产许可证”、“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三级计量合格证”、“省级明星企业”、中国机械500强企业。王成华创办企业的过程,只是天长市全民创业的一个缩影。

天长市没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没有国家大项目的有力支撑,没有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却保持了持续强劲的发展势头,连续10年位居全省十强县之列,连续5年进入中部百强县行列,是安徽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在去年的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先进县考评中位列一类县第四名。天长何以持久?其根本原因是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创业,走出了一条以全民创业推动兴市富民的路子。

6月3日,省委书记张宝顺视察天长时,对天长的全民创业给予高度评价,并在此后省委政研室形成的调研报告上批示:“天长全民创业、兴市富民的经验十分可贵,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天长从上世纪80年代初大办乡镇企业,奠定全民创业基础,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推进国有及集体企业转制,民营经济逐步壮大,到2003年后引导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历经30多年风雨,天长民营经济由“半壁江山”成为“绝对主导”。2010年,民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近400亿元,占全市总量的99%;上交税收11.35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总额的近90%。目前,天长已形成了民营经济迅速生长、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1.7万户,私营企业4611家,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民营企业1960多家,位居全省县级第一。天长市委书记杨东坡向记者介绍道,在天长各镇(街道),民营企业少则百余家,多则上千家;秦栏镇平均每8个人就有一个小老板。全市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有26家,5000万元以上的53家,1000万元以上的113家;1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老口径为358家)中,除2家外,其余均为民营企业。13家进入全省民企200强,7家进入全省民企出口创汇50强,天大集团、天康集团连续5年进入全省民企前10强;天大集团成为全省民企纳税第一大户。

“两头在外”是天长民营经济的突出特征,原材料在外地购置,产成品销往外地,经济外向度高。全市从事外贸生产的企业超过千家,其中有进出口自营权的52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2010年达到4.1亿美元,连续10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

“三个导向”,着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

一是坚持发展导向。近十多年来,先后采取了“三放”(放手、放胆、放量)、“三上”(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三强”(强化管理、强化竞争、强化诚信)等激励措施,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发展导向;每年都坚持召开工业经济扶优扶强暨全民创业表彰大会,大力宣传和表彰全民创业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创业、崇尚创业的良好氛围。重视加强对全民创业的组织领导,建立了市几个班子联系帮扶企业的制度,健全了对各镇推动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动态管理考核办法,并将年度考核结果与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政绩挂钩,形成制度。结合全民创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连续10年创办了民营经济“二次创业”论坛,有针对性指导和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坚持政策导向。先后出台了推动全民创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企业上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市财政专门设立了2000万元的扶大扶强、5000万元的新兴产业发展引导、1000万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1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500万元的科技创新等专项奖励扶持资金,并对上市成功的企业给予一次性500万元的奖励。近3年来,全市用于奖励各类优秀创业者、民营企业以及支持全民创业的资金累计超过1.9亿元。三是坚持价值导向。十分注重从政治上关心创业者,让优秀创业者和民营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影响、有尊严,真正体现民营企业家的自身价值。近3年来,先后安排120多名优秀企业家担任全国、省、滁州及我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91名企业家担任市工商联执委,连续7年对30强企业和规上企业进行表彰奖励;今年仅市镇两级党委换届安排优秀创业者和企业家代表比例就达10%。

“三个促进”,着力壮大全民创业的发展主体

一是通过企业改制重组促进全民创业。按照“彻底改,改彻底”的原则,全面推进了市属国有集体和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继乡镇集体企业2002年全部改制为民营经济后,目前市属国有集体工商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任务,累计通过企业改制新增民营企业近千家;近几年,围绕加快民营经济扩张规模、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了民营企业间的兼并、改造、重组,目前以民营企业为依托组建的各类商会12家,企业集团45家。二是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促进民企发展。几年来,在招商引资上,我市强化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招商,积极招引国内知名民企落户天长,设立了3000万元的招商引资奖励和1000万元的招大引强引荐奖励资金,并对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实行“一票否决”;结合天长产业特色,新组建了七大产业招商办公室和七个重点项目指挥部,在招引国内知名民企以及大项目招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引进了吉阳新能源投资50亿元新上50条年产2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今麦郎集团投资30亿元的食品产业园、天康新能源投资26亿元的动力锂电池、中国风电集团投资30亿元年产30万KW高邮湖风力发电、总投资超10亿元的金属材料综合交易园、总投资5亿元的天宇光电、总投资5亿元的粮食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民企招商项目落户天长开工建设。近几年来,引进入园招商企业859个,631家建成投产,累计到位资金298亿元,年均增长60%,利用外资和利用省外资金双双荣获全省先进。三是通过激发自主创业促进全民创业。多年来,我市一直坚持鼓励能人创业,为企业管理、营销、科技人员等最具潜力的创业群体创造创业条件。支持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利用自有专利、专有技术等科技成果,创办、领办各类民营企业,近三年来,通过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出的民营企业40多家。今年以来,我市突出加大了各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在建的标准化厂房面积将超过20万平米,将会为一大批有技术、有专长的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目前,我市1万多个体工商户每年有500户以上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成为民营企业;1万多名供销员长年在外跑市场,每年都有百人以上回乡投资办企业;1万多人在外乡当老板,每年会有上百人“凤还巢”,全民创业主体不断壮大,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三个升级”,着力提升全民创业的整体水平一是推进园区扩容升级。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全面启动了“两区多园”扩容升级,将天长、秦栏两个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50、30平方公里,将铜城、杨村、汊涧3个强镇特色工业园区规划面积增加到10平方公里,其余11个镇(街)均规划建设有工业集中区,还建有5个省级农民工创业园,“两区多园”规划面积达到240平方公里。重点围绕园区产城一体化,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园建设,在市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占地3000亩的光伏科技园、1200亩的天康新能源产业园、1000亩的职教园区、1000亩的三产服务园和1000亩的无锡工业园,并积极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市开发区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亿元,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去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5.6亿元,今年有望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秦栏开发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5亿元,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有望今年建成我市第2个百亿园区。市财政每年设立3000万元的镇(街)工业集中区建设奖补资金,并为秦栏、铜城、汊涧、杨村四个扩权强镇试点镇从省开行打包融入7000万元的园区建设资金;全额返还镇(街)土地出让金3000多万元,支持镇(街)工业园区建设。铜城、汊涧、杨村3个强镇特色工业园累计建设面积达11平方公里。目前,全市“两区多园”建成区面积超35平方公里,为全民创业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和载体。二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去年实施传统产业技改项目175项,完成投资43.4亿元,仪表光电缆产值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今年又实施总投资超60亿元的152项重点工业技改项目,电子元器件产业可望超百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累计新上太阳能光伏、动力锂电池、风力发电、LED光电、液晶面板等新兴产业企业30多家,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基本形成了单晶硅拉棒、多晶铸锭、切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应用产品等比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有望“十二五”期间建成千亿光伏产业。吉阳新能源投资50亿元新上50条年产2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一期20条生产线将于今年8月份建成投产,销售收入可达80亿元,税收4亿元;三期全部建成后,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税收10亿元;目前该公司决定5年内追加投资达120亿元,新上150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6GW,实现产值600亿元,税收30亿元,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天康集团投资26亿元的动力锂电池项目,一期将于今年8月份试产,年销售额可达20亿元,二期于2013年全部建成投产后,销售收入可达100亿元。三是推进企业家队伍水平升级。多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企业队伍建设,突出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和深造,去年我市将企业家培训经费纳入预算,每年安排培训经费20万元;先后与南京大学联合开办了高级工商管理EMBA培训班和高级财务人员培训班、与台湾健峰企管集团合作举办卓越总裁特训班,有近300名企业家参加了培训。依托国家级天长职教中心,全方位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类适用人才,每年向企业输送技术工人千余人。充分利用科技节这一平台,连续20年举办千秋创新论坛,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教授为企业家等相关人员进行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经济形势、产业转移、企业融资、新兴产业发展等专题的辅导与培训。以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了企业家俱乐部,定期加强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各种形式,不断提升企业家队伍整体水平。

“三个要素”,着力优化全民创业的外部环境

一是融资保障上,出台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全民创业的信贷投放;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将城投总资产增加到40亿元,注册资本增加到10.5亿元,新引进徽商银行、江阴农商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担保公司发展到5家,小额贷款公司已有3家开业,另有3家正在筹建,民生银行在我市设立村镇银行已获国家证监会批准即将开业。去年通过城投这一平台,从省开行、南京进出口银行、中行、农行、农发行、徽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融入城市建设、建设用地置换、中小企业发展等各项资金近9亿元,其中从省开行、进出口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直接融入的统贷统还资金就达3.1亿元;通过省担保集团、滁州担保、天振担保,共为各类企业担保融资近10亿元;通过小额贷款公司直接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5亿元;市财政还专门设立2000万元的企业间隙周转资金,用于企业还贷应急需求,使天长近几年各商业银行未发生一笔呆坏帐,企业未发生一笔逾期贷款。去年市内外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超100亿元,新增贷款超35亿元,双双位居全省县级第一。二是用地保障上,强力推进了建设用地置换,去年共申报建设用地置换项目16个批次13756.3亩,全部获批,全年累计通过验收项目18个批次13658.8亩,申报数、获批数、通过验收数均列滁州县级第一。近两年通过建设用地置换已争取用地指标2万余亩,有效缓解了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用地紧张的压力。三是公共服务平台保障上,在全省县级率先建立了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组建了省级电缆产品检测中心,促成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天长设立全省县级唯一一家的办事处和国家级玩具产品重点实验室,50多家企业建立了厂办科研所,8家企业设立了省级技术中心和专业研究所,构建企业发展技术服务的共享平台。组建了行政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实施基建项目“一表制”收费;严格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将所有可以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和许可项目全部纳入、全部在窗口处理。目前,我市31个部门209项审批及服务项目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理。

篇2:兴市富民体会

狠抓落实,就是要解放思想,大力弘扬创业文化。发展经济学认为,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因不是丰富的物质资源,不是充裕的金融资本,不是原有的经济基础,而是人们内心涌动着的告别贫苦、奔向幸福的强烈渴望和创业激情。抚州经济相对落后,深层原因还是创业文化发育不足:要么不愿挣小钱,总想一夜暴富;要么缺乏韧性,经不起挫折,赔一次就不愿干了;要么小富即安,挣了一点钱就很满足,习惯于看摊守业。因此,推动全民创业,必须从解放思想入手,打破落后文化观念的束缚,培育和激发广大群众的商业意识和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使创业光荣、致富光荣的思想深入人心,让一切有利于全民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把一切有能力创业的人才解放出来,使一切领域的创业潜能发挥出来,放手发动广大干部群众领办创办民营企业,鼓励更多的人办企业、搞流通、做老板、当经纪人,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投资,让更多的农民变市民、市民变商人、干部下海当老板、商人老板成为企业家。

狠抓落实,就是要突出重点,把政策落实到位。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全民创业的“五十条”和市直部门的具体举措,是对已有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在许多方面有较大突破,与其他地区比有些也是超前的。各地、各部门要把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这些政策,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文件要求,作为解放思想、服务中心的切入点,作为推动全民创业的重要抓手紧抓不放。要全面兑现政策,该放的权必须坚决放,该给的政策必须坚决给,该免的费用必须坚决免,决不能因部门利益而影响全民创业大局。要着力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截留梗阻问题,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减少自由裁量空间,从根本上杜绝“三乱”、查禁“五风”。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为创业者排忧解难。多服务,不干预;多帮忙,不添乱;多设路标,不设路障。

狠抓落实,就是要鼓励干部带头创业,形成社会呼应之势。实践证明,任何实践活动和改革探索,只要干部冲锋在前,先行一步,率先参与,就会有更多的群众紧紧跟上,形成群情激涌、一呼百应之势。##机关干部队伍中聚集了大量人才,其中不乏招商能手、经营干才,但由于体制机制、环境氛围、传统习惯、障碍门槛、后顾之忧等多种原因,使他们不想、不能或不敢走向创业第一线。这次,市委、市政府为了调动各级干部参与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制定了优惠的鼓励扶持政策,目的就是要引导机关干部淡化官位意识,走出机关,面向市场,投身创业。广大机关干部要珍惜和抓住这个机遇,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全民创业大潮中去,利用三年过渡期积极领办、创办企业,搞投资,当老板。市委、市政府将加大对离岗创业干部的表彰力度,对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创业成绩突出、社会示范效应大的离岗创业干部给予奖励。

狠抓落实,就是要加强领导,形成推动全民创业的合力。全民创业既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深入持久开展的长效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要加强组织推进力度。全民创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定期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强化工作职能,建立重点问题、突出问题集中会商交办制度,切实加大组织推进力度。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激励成功、宽容失误,把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和保护好。要加大督查推进力度。市、县(区)要定期召开全民创业进展情况汇报会,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检查政策落实情况,督促各个方面更加得力有效地开展工作。要加大考评推进力度。全民创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以及竞争力增强上,体现在对国家税收的贡献上,也就是创业指数的提高上。市里将进一步健全考核体系,完善奖惩制度,加大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规模、效益、比重等指标在县域经济考核中的权重,对推动全民创业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

狠抓落实,就是要“严”字当头,树立较真碰硬的作风。抓管理要严,抓队伍要严,抓落实也要严。严格不起来,就必然落实不下去。“严”字当头,才能杜绝出现“松”的苗头,才不会因为松懈大意而误大事。严格要求,严于律己,既是职位要求,更是工作责任。严,就是要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执政为民,责任在肩。有无私无畏的精神,才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在推进全民创业活

动中,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勇于冲锋陷阵,不断增强抓落实的坚定性。如果害怕矛盾,躲避困难,矛盾只能越积越多。对有损于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有利于全民创业的事,要敢闯敢试,绝不能容易的就抓,难抓的就放,“硬骨头”就绕,搞半截子工程。对定下的事、看准的事、形成共识的事要马上办,决不拖泥带水,抓抓停停,忽紧忽松,而是要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严,就是要敢于负责,一抓到底。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抓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重视抓开局,也要重视抓过程、抓结尾,必须有一股认真劲,有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要主动出击,限定时间,强化责任,增强抓落实的时效性。要加强督促检查,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管之责,时有限定之期,不在层层表态上做文章,不在层层开会中兜圈子,不在层层造声势里动脑筋,而是要在层层抓落实上见成效。只要严以治政,严明责任,一抓到底,抓出实效,就没有落实不了的问题。

狠抓落实,就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行能力。政治路线决定以后,干部是关键的因素。要把工作落实到位,关键在于有一支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执行力是把战略、决策、思路、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从我市实际出发,当前要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五种能力:一是提高领悟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频率比以往明显加快,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领悟宏观形势和上级决策、政策的能力,深入研究新的形势和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趋利避害,主动应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发展效益。二是提高操作能力。大量事实证明,区域、部门和单位发展的不平衡,实际上是操作能力的不平衡,是领导水平的不平衡。领导干部要切实解决好新形势下的“知识危机”和“本领恐慌”问题,解决好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学会用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和运作现实问题,多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多用市场经济的手段组织工作,努力提高驾驭局势、开创局面的能力。三是提高协调能力。协调是工作的基本方法,是管理的有效手段。面对经济多元化和矛盾多发化的新形势,要更多用协调方法领导工作,既要做好内部上下级的协调,又要做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任何工作协调不好,都会影响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四是提高判断能力。判断对于一个领导来说非常重要,思路的完善、形势的分析、决定的做出等都需要领导去了解事态发展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从而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五是提高创新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创新就是创造性地执行。许多政策措施不能完全落实,许多工作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因为缺乏创造性的执行。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不断提出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要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想干的意识,拥有会干的本领,具有真干的作风,把握善干的艺术,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全民创业就一定能够开出灿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最近,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民创业、富民兴市”动员大会,制定了推动全民创业的五十条政策文件和若干具体措施,吹响了全民创业的号角,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现在的关键是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使全民创业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狠抓落实,就是要解放思想,大力弘扬创业文化。发展经济学认为,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因不是丰富的物质资源,不是充裕的金融资本,不是原有的经济基础,而是人们内心涌动着的告别贫苦、奔向幸福的强烈渴望和创业激情。抚州经济相对落后,深层原因还是创业文化发育不足:要么不愿挣小钱,总想一夜暴富;要么缺乏韧性,经不起挫折,赔一次就不愿干了;要么小富即安,挣了一点钱就很满足,习惯于看摊守业。因此,推动全民创业,必须从解放思想入手,打破落后文化观念的束缚,培育和激发广大群众的商业意识和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使创业光荣、致富光荣的思想深入人心,让一切有利于全民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把一切有能力创业的人才解放出来,使一切领域的创业潜能发挥出来,放手发动广大干部群众领办创办民营企业,鼓励更多的人办企业、搞流通、做老板、当经纪人,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投资,让更多的农民变市民、市民变商人、干部下海当老板、商人老板成为企业家。

狠抓落实,就是要突出重点,把政策落实到位。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全民创业的“五十条”和市直部门的具体举措,是对已有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在许多方面有较大突破,与其他地区比有些也是超前的。各地、各部门要把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这些政策,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文件要求,作为解放思想、服务中心的切入点,作为推动全民创业的重要抓手紧抓不放。要全面兑现政策,该放的权必须坚决放,该给的政策必须坚决给,该免的费用必须坚决免,决不能因部门利益而影响全民创业大局。要着力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截留梗阻问题,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减少自由裁量空间,从根本上杜绝“三乱”、查禁“五风”。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为创业者排忧解难。多服务,不干预;多帮忙,不添乱;多设路标,不设路障。

狠抓落实,就是要鼓励干部带头创业,形成社会呼应之势。实践证明,任何实践活动和改革探索,只要干部冲锋在前,先行一步,率先参与,就会有更多的群众紧紧跟上,形成群情激涌、一呼百应之势。##机关干部队伍中聚集了大量人才,其中不乏招商能手、经营干才,但由于体制机制、环境氛围、传统习惯、障碍门槛、后顾之忧等多种原因,使他们不想、不能或不敢走向创业第一线。这次,市委、市政府为了调动各级干部参与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制定了优惠的鼓励扶持政策,目的就是要引导机关干部淡化官位意识,走出机关,面向市场,投身创业。广大机关干部要珍惜和抓住这个机遇,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全民创业大潮中去,利用三年过渡期积极领办、创办企业,搞投资,当老板。市委、市政府将加大对离岗创业干部的表彰力度,对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创业成绩突出、社会示范效应大的`离岗创业干部给予奖励。

狠抓落实,就是要加强领导,形成推动全民创业的合力。全民创业既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深入持久开展的长效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要加强组织推进力度。全民创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定期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强化工作职能,建立重点问题、突出问题集中会商交办制度,切实加大组织推进力度。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激励成功、宽容失误,把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和保护好。要加大督查推进力度。市、县(区)要定期召开全民创业进展情况汇报会,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检查政策落实情况,督促各个方面更加得力有效地开展工作。要加大考评推进力度。全民创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以及竞争力增强上,体现在对国家税收的贡献上,也就是创业指数的提高上。市里将进一步健全考核体系,完善奖惩制度,加大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规模、效益、比重等指标在县域经济考核中的权重,对推动全民创业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

狠抓落实,就是要“严”字当头,树立较真碰硬的作风。抓管理要严,抓队伍要严,抓落实也要严。严格不起来,就必然落实不下去。“严”字当头,才能杜绝出现“松”的苗头,才不会因为松懈大意而误大事。严格要求,严于律己,既是职位要求,更是工作责任。严,就是要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执政为民,责任在肩。有无私无畏的精神,才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在推进全民创业活动中,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勇于冲锋陷阵,不断增强抓落实的坚定性。如果害怕矛盾,躲避困难,矛盾只能越积越多。对有损于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有利于全民创业的事,要敢闯敢试,绝不能容易的就抓,难抓的就放,“硬骨头”就绕,搞半截子工程。对定下的事、看准的事、形成共识的事要马上办,决不拖泥带水,抓抓停停,忽紧忽松,而是要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严,就是要敢于负责,一抓到底。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抓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重视抓开局,也要重视抓过程、抓结尾,必须有一股认真劲,有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要主动出击,限定时间,强化责任,增强抓落实的时效性。要加强督促检查,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管之责,时有限定之期,不在层层表态上做文章,不在层层开会中兜圈子,不在层层造声势里动脑筋,而是要在层层抓落实上见成效。只要严以治政,严明责任,一抓到底,抓出实效,就没有落实不了的问题。

狠抓落实,就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行能力。政治路线决定以后,干部是关键的因素。要把工作落实到位,关键在于有一支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执行力是把战略、决策、思路、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从我市实际出发,当前要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五种能力:一是提高领悟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频率比以往明显加快,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领悟宏观形势和上级决策、政策的能力,深入研究新的形势和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趋利避害,主动应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发展效益。二是提高操作能力。大量事实证明,区域、部门和单位发展的不平衡,实际上是操作能力的不平衡,是领导水平的不平衡。领导干部要切实解决好新形势下的“知识危机”和“本领恐慌”问题,解决好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学会用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和运作现实问题,多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多用市场经济的手段组织工作,努力提高驾驭局势、开创局面的能力。三是提高协调能力。协调是工作的基本方法,是管理的有效手段。面对经济多元化和矛盾多发化的新形势,要更多用协调方法领导工作,既要做好内部上下级的协调,又要做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任何工作协调不好,都会影响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四是提高判断能力。判断对于一个领导来说非常重要,思路的完善、形势的分析、决定的做出等都需要领导去了解事态发展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从而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五是提高创新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创新就是创造性地执行。许多政策措施不能完全落实,许多工作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因为缺乏创造性的执行。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不断提出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要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想干的意识,拥有会干的本领,具有真干的作风,把握善干的艺术,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全民创业就一定能够开出灿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篇3:兴市富民体会

1 结核病归口治疗防治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根据国家要求,绍兴市柯桥区自2001年开始实行结核病防治项目管理,在全区范围内实施结核病归口治疗,归口治疗单位2家,为区疾控中心和区中心医院。区疾病中心既是全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管理者,又是结核病的归口治疗单位。其余医疗机构负责转诊,基层医疗机构同时负责所辖区内病人的随访和追踪。2006年,考虑到疾控中心工作职能调整、诊疗能力薄弱和抗医疗风险不足,以及患者的就医习惯[5],在区卫生局的协调下,把结核病诊治的职能全部划入区中心医院,开始实行由疾控负责管理、定点医院负责诊治、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负责随访的“三位一体”结核病控制模式。

2 “三位一体”模式具体做法

2.1 明确各部门职责

通过卫生局发文明确各单位在“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中的职责。区疾控中心负责全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规划、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工作督导和评估;区中心医院负责对肺结核患者诊断、治疗,不良反应处理,结核病人登记、专报网络信息录入;其余医疗机构负责疑似肺结核患者发现、报告、转诊;基层医疗机构同时根据区中心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对本辖区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进行督导管理。

2.2 合理配备人员

区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科内配有2名专职和1名兼职结防人员。1名专职结防人员负责全区结核病防治规划管理、评估督导、疫情监测和处置、人员培训等工作;另1名专职人员为项目聘用人员,是联系疾控中心、定点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的纽带;兼职结防人员协助专职结防人员开展聚集性疫情处置等工作。其中专职项目聘用人员由疾控中心聘用,工作地点放在项目门诊,工作时间与定点医院同步,具体负责首诊病人健康教育、疑似患者追踪、密切接触者筛查、中断治疗者追踪、跨区域患者管理、病案信息录入、发放激励费等工作。疾控中心实验室有1名兼职痰检人员,负责对全区医疗机构痰涂片质控和技术指导。

区中心医院参与结核病防治的人员主要有项目门诊医生,实验室痰检人员及防保人员。项目门诊落实专人按照“5+2”模式开展工作。即指定1名责任性强且具有一定肺科工作经验的主治医生作为项目门诊固定的医生,每周坐诊5天,休息2天;休息的2天由科主任代为坐诊。项目门诊医生无创收任务,其待遇在工作质量考核后享受肺科同等职称医生的平均奖。医院实验室有2名痰检人员,负责痰涂片和痰培养工作。防保科有1名专职医生负责结核病网络登记报告、病案建立、统计监测以及痰培养阳标本送检等工作。

全区16个镇街卫生院均配备1名兼职的结防医生,负责辖区的疑似结核病人转诊、追踪、随访管理等工作。

2.3 设立专项经费

结核病是国家重点防控的重大疾病之一,区财政自2001年起就设立结核病防治项目专项经费。连同国家转移支付、省级拨付经费,柯桥区每年结核病防治的专项经费在70万元左右。专项经费由疾控中心根据工作任务下拨给相关单位和个人,主要用于病人免费检查、免费药物采购、密切接触者筛查,病人转诊、追踪、管理、医生延时服务费、病例报告、痰检等工作奖励,人员进修培训等方面。

2.4 出台激励政策

项目对参与结核病防治的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的开展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包括门诊报病、实验室痰涂片、痰培养、非归口单位转诊、病人追踪、密切接触者筛查、专案录入、延时服务、病人管理等。

自2009年开展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后,柯桥区对规则治疗的患者也出台了激励政策。具体是为现住址为柯桥区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发放交通费和营养费,初治全程约800 元,复治全程约为1 000元。患者必须接受规则治疗,取得镇街结防医生出具的“按时服药证明”才能领取激励费。镇街结防医生通过开具证明的机会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随访工作。此举既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为镇街结防医生搭建了管理平台,一些短暂外出或者迁出的患者也能主动与管理医生联系,有效提高了流动人口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 体会和建议

3.1 项目门诊设置形式至关重要

柯桥区在“三位一体”模式实施初期,定点医院没有设立独立的结核病项目门诊,而是把这块业务放在肺科里面,结核门诊实行肺科医生轮流坐诊制。并且由于定点医院分总院和分院两处,肺科也相应分设两处,实际的结核门诊也有2处。出现门诊病例漏报、信息登记不全、治疗方案不规范、疗程中检查不规范、病例中断治疗等一系列问题。分析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是归口诊疗,但治疗地方依然分设2处,且地理位置不远,病人多头就诊,导致两处病案信息都不完整;二是:由于结核门诊医生未固定,大部分肺科医生对结核病防治《指南》[6]和《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7]不熟悉,部分医生即使知道也存在“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三是:肺科医生均有业务创收指标,病人辅助检查及用药费用较高,病人中断治疗较多[8]。经过卫生局协调,2009年定点医院把结核病从肺科剥离出来,在总院独立设置结核病项目门诊,作为全区唯一的结核病归口治疗的点。并且在肺科医生里面选择了一个中级职称的主治医生来承担项目门诊工作,固定了项目门诊的医生。医院对项目门诊取消经济创收指标,项目门诊医生享受肺科同等职称医生的平均奖。同时,区结核病防治项目办优先考虑项目门诊医生参加上级相关培训,使其在经济收入和业务发展上都有所保障,稳定其做项目门诊医生的信心和决心。

3.2 专项经费合理激励很必要

结核病防治队伍中除了疾控中心和项目门诊医生是专职外,其余基本兼职为多。结核病防治工作辛苦、感染风险大,适当给以经济上的激励可稳定队伍,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激励费在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中列支,由项目管理部门疾控中心根据各环节各部门工作数量和质量下发。激励经费的发放类似于单位的绩效奖励,疾控中心作为项目管理部门,通过考核工作下发激励经费,形成了结防人员既受单位管理和又受疾控领导双重管理的局面。此举的推出,不仅做到专款专用,也使疾控中心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任务下达、日常指导、监督评估等工作顺利开展。避免了疾控中心在项目管理中话没人听、任务没人做,协调困难等问题[9,10]。

3.3 聘用人员在“三位一体”模式中起到了纽带作用

“三位”如何真正做到“一体”是个大学问,是这个新模式的重点和难点。全球基金的做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自2009年开展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开始,按照项目要求,本区就聘用了一个项目临时人员,该人员由项目管理部门疾控中心聘任,以医学相关专业者优先,工作在项目门诊,工作时间与医院同步。通过该人员的工作,使结核病管理与治疗得到了很好的融合,聘用人员在项目门诊可以第一时间与病人接触,开展充分宣教,了解转诊到位、治疗及管理落实情况;第一时间知道病人中断治疗的信息,及时开展追踪;每天收集痰检、复查、配药等信息完善病案,及时发现临床诊治中的问题,及时纠正。起到了疾控、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紧密联系纽带的作用。可以说该人员所发挥的作用是在疾控中心仅增加一个人员所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3):1-3.

[2]宋群锋,雷世光,李杨,等.贵州省两县结核病定点医院防治模式建立后运转情况分析和对策探索[J].医学动物防制,2012,28(1):11-13.

[3]王桂.“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初探[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49-51.

[4]王晓云.常州市武进区“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效果评估[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5):18-20.

[5]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485-50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200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和耐多药肺结核等3个肺结核病临床路径的通知[EB/OL].2012-01-16/2015-07-14.http://www.moh.gov.cn/mohyzs/s3586/201202/54119.shtml.

[8]吴腾燕,刘飞鹰.我国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模式实施现状综述[J].中国防痨杂志,2014,36(4):290-293.

[9]李新旭,姜世闻,王黎霞,等.医疗机构参与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模式试点实施情况的定性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33-136.

篇4:兴市富民体会

摘 要:主要分析了近几年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的成效,项目成功实施的措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的社会效益以及该项目实施的体会。

关键词: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成效;典型案例;体会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8.027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mainly analyzed the achievements, successful measures, social benefits and experie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e and enriching people projects in related counties in the last few years.

Key words: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e and enriching people projects in related counties; achievements; typical cases; experience

2009年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化农科教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依靠科技解决农业供给侧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全省实施了江苏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下文简称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是参与该项目实施的科研单位之一,推广了一批成果,建成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培养了一批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人才。推动了项目实施地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

1 取得的主要业绩

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实施江苏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2009—2015),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1年、2013年、2014年因措施扎实、工作突出、成效显著获评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挂县突出单位。7年来共实施了设施蔬菜、优质稻米生产、牧草养鹅、龙虾养殖、银杏林间套种等五大项目,主推我所的新技术10项,水稻、蔬菜、牧草、园艺等新品种28个,新农资10个,创建了邗江区公道龙虾繁育基地、江都小纪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和种子繁育科技示范基地,建立了广陵区沙头、江都吴桥、小纪蔬菜示范基地。培育各类科技示范户350个,家庭农场3个,培养稻麦规模化种植大户10个,帮办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89场次,培训科技示范户、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农技员、农户1万余人次。对接8镇17村,先后派驻专家15个,其中副研究员以上人员60%以上。有9人次晋升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职称,促进了人才的培养。着力构建“专家科技服务团+乡镇农技推广中心+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村级农技员)+科技示范户+普通农户”等新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行农业科技专家与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主结对挂钩服务机制,创新科技服务模式。项目辐射带动3.33万hm2,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亿元以上。“克礼自然”牌大米,吴桥、小纪等地的品牌蔬菜畅销各地。项目的实施对促进项目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文明、生态、富裕、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主要工作措施和经验

2.1 选准项目,推动地方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

联合项目实施区农委的专家、乡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调研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现状,确定挂县强农的主攻方向,选准与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契合度高的项目。项目实施7年来,优质稻米生产组装技术、设施蔬菜两个大项,始终作为优先选择,也是诸多项目实施区需要的项目。优质稻米生产组装技术集中了农科所品种和技术优势,在品种方面,先后根据不同的区域,选用了本所及院系统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扬稻6号、丰优香占、扬粳4227、扬粳806、扬粳805、南粳9108、南粳5055、镇糯19等优质品种。技术方面,全量麦秸机械还田机插秧技术、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都是本所研究成熟并通过成果鉴定的优质稻米生产配套技术。7年来,累计推广和辐射3.33万hm2。通过设施蔬菜项目的实施,建立了广陵区沙头、江都吴桥和小纪蔬菜示范基地,集成推广水生蔬菜新品种及水生、旱生蔬菜轮作的高效栽培的连作障碍克服技术;集成推广辣椒设施新品种及配套无公害辣椒栽培技术。集成推广西兰花品种“耐寒优秀”、“炎秀”及配套无公害周年栽培技术。由于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增产增效效果明显。

2.2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按照省农委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制定我所年度《“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工作管理与考核办法》,从组织领导、工作成员、工作机制、工作职责、绩效考核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落实。同时,对接县邗江、江都等区政府也积极加强组织网络建设,成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配备相关专家,全力做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项目实施渠道通畅。及时召开项目实施单位、对接县(区)农委以及项目实施区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技术负责人、部分驻村专家联席会议。明确项目负责人、组建专家团队,确定驻村专家。围绕优质稻米生产、设施蔬菜高效生产两大主攻方向,对实施方案进行认真研讨和细化。对参与项目实施的三方明确了工作职责,强调项目经费使用做到专款专用。明确要求承担项目的三方统筹安排,以高标准严要求推动项目实施,着力打造优质稻米生产和设施蔬菜高效生产基地,并向周边乡镇辐射。强调“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到位、实施方案编制到位、专家服务团队到位、物化补贴到位、经费使用到位、宣传报道到位”的六点要求。

2.3 人才资源集聚,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

围绕当地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准确选择实施项目。根据项目实施的要求,选配业务能力强、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研究员担任项目执行专家。2012年以来的优质稻米项目组和设施蔬菜项目组执行专家始终保持不变,既确保项目实施的可持续性,也保持了专家队伍的稳定性。在团队人员配备方面,老中青相结合,专业结构全面、合理,形成梯队形,保持队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集聚我所水稻育种、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生物农药、园艺蔬菜等方面的专家常态性地到项目区授课、田间指导、咨询,先后有100余人次到项目区实施指导。部分培训还邀请扬州大学、扬州农委和各县区农委的专家教授授课,丰富了培训内容,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2013年选派3位年轻的科技人员长期驻村,直接面向生产,使他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切实推进了项目的实施。

2.4 强化技术培训,课堂授课与田间指导相结合

以集中培训为抓手,现场指导为突破,选派科技专家长期指导,采取走村入户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电话、微信、QQ等现代通讯工具进行指导和咨询。在服务区域,驻村专家及其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执行专家在技术关键期坚持天天到场,平时通过现代各种方式与示范户建立经常性联系,团队中的其他人员轮流驻点,及时帮助农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得到准确及时的实施。通过形式多样的指导方式,使示范户迅速了解和掌握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特点,并接受应用。在培训方式上注重“农技与农艺相结合,普训与入户相结合,专题讲座与现场操作相结合”。

2.5 物化产品发放到位,提高示范户种植积极性

根据项目要求,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过程中示范户使用的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进行物化补贴,一方面保证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效果,另一方面提高示范户使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2.6 推行“六统一”的服务模式,促进科技示范户的均衡增产

优质稻米生产项目组,按照“统一品种布局、统一秸秆全量还田、统一机插秧、统一物化补贴发放、统一稻谷烘干储藏、统一技术培训和指导”的“六统一”要求,提高项目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农户的均衡增产。

2.7 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构建新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着力构建“专家科技服务团+乡镇农技推广中心+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村级农技员)+科技示范户+普通农户”“科技人员+合作组织+农户+辐射户”“科技人员+公司+示范户”“科技人员+基地(园区)+示范户+辐射户”等多种服务模式,有效推动了地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几年来,我们在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构建新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了适应新的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着力推行农业科技专家与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主结对挂钩服务机制,创新科技服务模式[1]。

2.8 加强宣传交流,扩大项目实施的影响力

利用各种渠道,对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实施效果开展宣传,以扩大党和政府的科技富民政策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

及时上报信息动态,主动配合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宣传组宣传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工作的成效。

3 典型案例分析

科技示范户伍万志在江都区小纪镇蒲塘村种植了9 hm2的水生蔬菜,其中慈姑的种植面积有近百亩。2015年7月28日,发现其田间的慈姑植株大面积发病,主要危害叶柄基部造成软腐。驻村专家得知情况后刻不容缓地到其发病田间查看,判断此大面积发生的病害为慈姑基腐病,伍万志连续多年在此地种植慈姑,连作有利于真菌性土传病害的发生,当年7月中旬雨水多,促进了病害的发生,项目组推荐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杀菌剂交替使用7天多次喷施的防治方法,并持续跟踪调查,8月中旬查看发现病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植株逐渐开始恢复生长。在专家组的建议下,伍万志将实行水旱轮作的栽培模式,明、后年将种植旱地蔬菜,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

科技示范户宗村村民景东坡(江都区庆丰蔬果农产品种植家庭农场家人)连续多年种植西兰花,今年在项目组的指导下种植了6 hm2的“耐寒优秀”和“炎秀”两个西兰花品种。过去他因为品种选择不当造成西兰花品质差、整齐度差等问题,栽培过程中也会因种植密度、温度、肥水等方面调节不当造成西兰花早花、散球、小花球、不结花球等问题,这样的西兰花商品价值低,很难出售,成为困扰他的主要问题。项目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其推荐了自日本引进的“耐寒优秀”和“炎秀”两个西兰花品种。两个品种品质好,产量高,通过技术配套可以实现周年生产。同时,项目组积极为景东坡等村民开展无公害西兰花生产关键技术指导,针对西兰花品质问题,提出设施内扣小棚、调节温光、补充硼肥等关键技术措施。景东坡的西兰花种植情况获得极大改善,增产11%,每公顷增收15 000元以上,累计增加收益近9万余元。

江都区永平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徐永平,52岁,高中文化水平,家庭农场地点在江都区小纪镇高徐村,家庭人口2人,劳动力2人。从事农业产业之前是小型企业老板。经营形式是半机械化:机械化耕作、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粮食烘干等;所有农机作业均实行外包;育秧、施肥、打药等全人工操作。经营发展方向是稻麦种子生产、优质稻米生产。种植规模20 hm2,稻麦两熟。

江都区茂丽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邓扣林,60岁,初中文化,家庭农场地点在江都区小纪镇富民村,家庭人口5人,劳动力4人。曾经担任过村委会主任、村民组长。经营形式是半机械化:机械化育秧、机械化耕作、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等自备机械;种粮烘干外包;施肥、打药等全人工操作。经营发展方向是稻麦种子生产、优质稻米生产。今年种植规模60 hm2,稻麦两熟。

两个家庭农场据2015年水稻产量每公顷达9 750~10 500 kg。种植水稻在2015年水稻市场下滑的情况下,纯效益每公顷仍达到6 000元以上。主要做法是: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情况,选准品种技术,选用了扬粳805、南粳9108等高产优质品种;全面推广全量麦秸机械还田机插秧技术、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同时专家结对服务科技示范户,驻村专家踏田指导,咨询服务;物化补贴按照相关规定全面发放到位,重点扶持科技示范户和家庭农场[2-5]。

4 项目实施的体会

江苏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农村和农民需要农业科学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能够充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强农,致富百姓。通过科技培训,田间指导,发放科技资料,可以尽快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也可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激情。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必须有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撑;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则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更离不开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对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形成农科教单位农业专家科技服务团队+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村级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到普及千家万户的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着力推行农业科技专家与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主结对挂钩服务机制,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加强农场主技能培训服务,培训家庭农场从业人员,提升他们的创业理念、创业技能和商品意识,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农产品档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白和盛,杨建春.扬麦20小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5):107-108.

[2] 白和盛,詹存钰,杨建春,等.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与成长分析[J].江苏农村经济,2015(3):48-49.

[3]王崴.兴安盟农研所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规划[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5):107-108.

[4] 林玮,白和盛,葛恒来.种植业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探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6(2):73-75.

篇5: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心得体会

——怀安乡政府徐亚娟

通过前期我乡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了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精神,大会对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具体要求及重要保障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结合自己的实践,我简要谈自己几点想法:

一、深入学习,做好宣传。深入学习,做好宣传。省委提出,这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说到底就是要切切实实为基层群众解决问题,谋取福利,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进村入户,走到群众当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诉求,他们排忧解难,以脱贫致富。要做好群众的工作,就得做好宣传,让群众知道党的政策,法律法规,时代在变,政策也在随着更新。近年来,党对农村各项惠农政策络绎不绝,群众的信息接收相对闭塞,再加上文化程度低,对政策大多是道听途说,村民之间互相传说,这势必会造成政策传达的错误,让群众误解政策。因此,要正确的传达政策,做好宣传。

二、体察民心,了解实情。体察民心,了解实情。我们在基层工作并不等于我们是深入基层,在走访的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还相当艰苦。特别是一些家庭,因病因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内疚,在走访中都一一进行了了解和记录,并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作为一名乡镇干部,要了解民意,就要和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同吃住,让群众说出最需解决的问题,了解群众的困难,了解群众的疾苦,要切实了解实情,该帮扶的要帮扶,该思想教育的要教育改造,改变落后局面,让群众走向致富小康之路。要细心做好民情日记,记录所见所闻,总结提高。

三、增收致富,促进和谐。增收致富,促进和谐。这次行动涉及对象是基层贫困村,贫困户,要切实在增收致富上出主意、想办法,争取为贫困户找准一个发展路子,制定一个脱贫计划,谋划一个主导产业。不仅要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还要提供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要有效化解纠纷矛盾,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问题办事情要设身处地,关注群众的想法和感受,要换位思考,理解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尊重群众的意见和诉求,这样才能 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建立和培养与群众的感情,做好顺人意、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多讲真话。真正做到增收致富,和谐发展。这是一次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也是锻炼干部的创新之举。也是加强我们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沟通,搭建我们之间的桥梁,了解新农村农民生活中的困难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工作,动员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帮助农

篇6:创业富民专题研修心得体会

心 得 体 会

时光飞逝,为期一周的培训转眼已经结束,此次培训在整体上给我的感觉是精心设计的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课程紧凑有序,教学形式新颖,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的特殊时期,能参加由中组部与农业部联合举办的“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专题研修示范班”,能和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大学生村官同仁一起学习,我感到非常荣幸。此次培训的老师们以高超的水平从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大学生创业富民知识和创业实用技能等方面向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极大的解放了我们大学生村官的思想,进一步的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收获了知识,更加坚定了我们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奉献农村的信念。具体在村的实际工作我就不作介绍了,以下是我就此次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由熊处长针对我大学生村官们专门阐述了此次培训示范班的意义,阐述了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相关问题,这对我们大学生村官的事业发展、前途、个人成长道路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等至关重要,为我们实践农村、服务农村指明了方向。

随着课程的开始,老师们用循循善诱的语言,贴近现实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农村电子商务和创业的各项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什么是创业,基本功要素有哪几点,创业流程等等,我想,这些内容对我们大学生村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扶助村民创业,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关于《农业创新创业指导》、《融资与股权设置》、《大学生村官互联网创业案例分享》的培训让我们不仅学到了怎么融资、怎么定位产品、怎么创建销售渠道等等;更有趣的是《实战项目路演》,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商场如战场;各种实地参观考察,在仰望这些成功人士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创业的信心,只要朝着自身的目标前行,就一定能获得成果。总之,通过这些讲座树立了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创业信心,激发了我们的创业热情,更为我们大学生村官创业起到了指引作用,在我们回村以后,结合本村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效整合,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通过学习找到了我自身创业存在的困难:

一是缺动力,创业意识不强;有思想顾虑,怕创业风险不敢创业,想安于现状不愿意创业;忙于工作、准备公务员考试没时间创业。

二是缺技能,创业经验不足;我们村官经历单一,履历简单,“有知识的缺创业技能、有热情的缺创业经验”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是缺政策,创业扶持不够;虽然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但从总体上讲,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政策尚欠细化,配套措施不到位,创业精力也难保证。

四是缺资金,金融扶持力度不够;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方面的政策和金融服务少,只能通过工资抵押获得贷款太少,这对创业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我想对于创业问题提两点建议:

一是目前我们村官创业基地规模小,主要是因为村官创资金少,希望银行、信用社可以建立大学生村官信贷“绿色通道”;能给我们的贷款能增加一点、手续简化一点、门槛再低一点。

二是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工作难、创业更难,所以希望政府让创业典型、致富能手能给我们做一对一的帮扶,面对面指导,组织上能多给我们做些创业培训和成功经验介绍。

上一篇:施工单位应急演练方案下一篇:管理学原理与实务期末复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