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创造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

2024-05-11

寻找创造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共16篇)

篇1:寻找创造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

[寻找创造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

一、故事引题

师:今天我想给小朋友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 生:喜欢,寻找创造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

师:什么故事呢?就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在没有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小朋友,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你们会唱卖报歌吗? 生1:生表演。生2:唱卖报歌。

师: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生惊讶,李秉哲也卖过报纸?)(师开始讲述这个故事)

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

师:从这一故事中,你们发现到什么?(生回答,师暂时不做评价)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与这个小故事很相似,(师大声说)苹果里的五角星(板书课题)[李秉哲的这一故事是很感人的,也是孩子们很容易理解的生活化素材。而李秉哲的这种卖法,中国近百年的卖报史中还没有发现,虽然没有必要学习李秉哲的这种方法,但孩子们完全能够理解李秉哲从?

师:怎么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多媒体出示第5自然段,并且引导学生多读)师:请用课文的话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全体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因为魅力这个词不好解释,而本课学习,如果每个孩子不能真实的理解这个词,孩子也很难理解本文作者告诉学生们的创造力。所以在这点教学上,我没有忙着让孩子回答,而是要求他们反复读课文,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当然也允许学生借助有关手段来理解这个词] 生1:辞典中说魅力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我结合课文与辞典中的解释,感觉本文的魅力指的是拦腰切苹果发现到五角星,是许多人没有发现的,所以特别吸引人。在第5段中“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寻找创造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可以看出吸引人的力量。

生2:从“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句话中,可以读出魅力的意思就是创造力。

生3:读完这篇文章我知道,那种从顶部切到底部的切法是常用的方法,是没有魅力的,是不要传的,而因为拦腰切的人太少了,而拦腰切又能发现到五角星的人更少,所以才有魅力。师4:我反复读了第1、2、3自然段,从邻居家的小男孩“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并且还要切亲自切苹果来显示,可以看出苹果中的五角星自身的魅力已经感染了这个小男孩。师5:从第4、5自然段中作者发自内心的话,可以读出作者是被感染了,尤其是“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

师:听了你们的说法,看得出你们已经解决了许多问题。怎么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我想你们一定能够自己理解。(生读自悟)

[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没有让任何一个同学来说自己的理解,因为我想让孩子有一份属于自己理解的秘密。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孩子们阅读几遍后不需要老师的讲解都能理解作者所写的这句话,这也就是“恍然大悟”]

四、让每个研究起来

师:我想请同学们用研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两个问题。

1、寻找这个极具创造力的世界名人

2、探索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

通过学生反复的研究与不断的切苹果观察思考,孩子们有着下面的说法: 生1:不拦腰切好看。我们把从顶端切到底部的苹果放在盘子里,就比拦腰切的苹果美观。生2:不拦腰切能体现公平。如果几个人来平均分一个苹果,因为苹果不是一个圆柱体,拦腰切可以一眼看出大小,谁愿意吃小的?谁好意思直接拿大的吃?而一般切法切出的苹果大小往往一样,不存在公平的问题。

生3:不拦腰切也是一种习惯,人们习惯了,也感觉到这种方法顺手。生4:人们不会想到切苹果还会有什么创造,怎么方便怎么切。师:(此时的我坐不住了,我的灵感来了,我大声说)亲爱地同学们,太感谢你们了!我听出来了,因为好看、美观,人们发现不到丑拙之中也有美;因为公平,人们少了发现;因为习惯,人们缺少了思考,少了创造发明„„我被你们真正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而高兴,你们创造性的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感动

篇2:寻找创造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

《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横着切下去,苹果核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我”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教学的重点是课文的最后一段。只要让学生弄懂“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的含义,

苹果里的五角星很多人可能都不清楚,事实上就是在切苹果时拦腰切下去,就可以在横切面看到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为了加深学生对创造力的理解,在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时,我让学生准备两个苹果,一个横切,一个竖切,亲自试一试,比一比,学生们比较切下的苹果不得不信服,拦腰切下的苹果,苹果核果然像一个五角星。学生们对接下来的教学都兴趣十足,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在教学“这鲜为人知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与“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两句的时候,学生感悟很深刻。

通过对课文的教学,我发现正如文中所说的“人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照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同样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大可不必运用相同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争对不同的学生,需采用不同教育方法。运用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现有知识水平,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篇3:《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反思

[关键词]教学反思 学习方法 思维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77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常常受到学习方法的局限,不假思索照本宣科地学习,导致其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思维方式也受到限制,表现为学习方法单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富有人生哲理的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解读课文,可以提升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意识。

一、读思结合,在实践中感悟哲理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阅读还要思考,在读思结合中体悟文本中的深刻寓意。小学生受年龄、自控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读思。因此,启发学生融入教学氛围,就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苹果里的五角星》这样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课文为例,为促进学生读思结合,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就设置悬念:布置学生在家长的监护下,尝试切苹果,并将所运用的方法记录下来。这样的预习作业突破了以往的阅读方式或是生活观察方式,采取实践方式来完成,一方面学生觉得新奇有趣,乐于尝试;另一方面学生在切苹果的过程中,必然要思考怎样切、切成什么样等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在进行读思结合。从预习效果来看,学生在尝试切苹果的过程中,已经在接触课文内容了,因此预习作业可作为课前导入教学的延伸。

当回归课堂教学时,学生在课文中读到小男孩的故事,会自动与自己先前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比。比如:“我怎么没想到小男孩的切法呢?”“如果当时我没有听父母的方法,而是自己想办法,也许会把苹果切成另外的样子。”不待教师提问,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向自己提问了。

有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作为铺垫,教师在教学中稍加点拨,即会收效显著,比如引导学生谈一谈小男孩的切法创新在哪里,是方法与众不同,还是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没想到过运用小男孩的思维。通过反思,学生意识到思维的重要性。

二、突破定式,激发学生创造力

思维方式指人们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所呈现出的“心理结构”,具有程式化和模式化的特点。从主体角度来看,思维模式相对稳定,是主体在长期思考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惯性,受地域、民族和生活群体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的教学中,动手实践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新鲜的课题。尽管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经尝试了切苹果的实践活动,但在阅读整篇课文,受到文中小男孩切法的启迪后,再进行一次切苹果的尝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有的学生按照小男孩的做法,体会了“拦腰切”的感觉,在看到苹果中央呈现出五角星的图案时,很激动。教师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摆脱常规切法的束缚,尝试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来切苹果。结果有的学生斜着切,切出了四叶草的图案;有的学生竖着切,还有的学生避开了中间的核,只切去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在动手实践中被完全释放出来,每个学生都在追求与众不同的切苹果方法。

三、链接生活,提高学生思维意识

文学作品离不开生活,语文教学也离不开链接生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也是使知识内化外显的重要方式。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切苹果的实践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但还需要使学生的思维意识、识人论世的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可在教学总结中,组织学生以“换一种方法切苹果”为主题进行课堂交流。有的学生认为在生活中,“拦腰切苹果”的处事风格过于武断;有的学生认为这种做法体现了黑白分明;有的学生认为怎样切苹果只是个人习惯;还有的学生通过这一事件联想到了“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故事,这些都是变换思维解决问题的先例。

组织这一交流活动的初衷,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创新的意义,体会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各种各样的,不要被思维定式所束缚,大胆尝试新方法、新角度,通过课堂交流,使实践活动上升到思想意识的高度,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思维意识。

从《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的教学可以窥见,无论教师给学生列举出多少种阅读方法,一旦脱离了这篇课文,学生又会不知所措。这是因为仅仅渗透学习方法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的思维意识,引导学生在吸收课堂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大胆融入个人想法,不拘一格地解读课文。同时,积极地联系生活,将课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迅速内化,使之融入学生的思维意识之中。可见,在教学中,换思维比换方法更重要。

篇4:苹果里的五角星 教学反思

《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所以在预习的基础上,我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定位于初读整体感知,即了解两种切苹果的方法,小男孩是个什么样的小男孩,对于苹果居然有五角星,你们有什么想法。并以此渗透朗读指导。

基于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基础上,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主题目标定位于文本的有序表达训练,和渗透情趣性训练的意识。抱着这样的预设理念,我在四年级一班进行了试讲以观时效,特别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实际教学时,我发现部分环节与预设不合拍,而且个别地方显得有些画蛇添足。在小语组老师的帮助下,我快刀剪乱麻,将环节整合简化,例如:切苹果做实验部分,本身设置的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切苹果的活动中来,小组合作完成并观察。试讲后发现这样的出发点虽好,但比较浪费教学时间,且增加了危险系数。经过商讨后,老师们建议我将这一环节变为指名让一名学生在讲台上进行,其他学生观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万一拦腰切苹果,没有切除五角星怎么办?苹果没有成熟,切得不够正等等都会造成这种后果。也有老师建议直接切好,课堂上只让学生观察结果,这就避免了以上问题。是采取保守的教法,还是采取民主大胆的教法,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后,我决定抛去“私心”的顾忌——让学生大胆上台去实践,因为有时候不完美的教学细节本身就是一个教学资源。随着不断的整合修改,教学

环节逐渐变得流畅,主线明确,尤其是教学时间也刚刚好。这说明第二课时的教学预设大体是符合学生学情的,有效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赛教前一天,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在脑海里放电影似的反复过了几遍以后,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朗读感悟是第二课时精读环节的主旋律,特别是朗读指导,可为阅读教学的生命。可是这节课,我只想到文本内容较简单,所以整个心思只考虑文本内化式的有序表达及渗透趣味性的训练,却忽视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朗读的提升,何况融“朗读”与“感悟”于一体,两者才能和谐共生互为促进。捕捉到这一失误,我又展开了积极的思索:眼下中年级段的主要教学目标,应通过常态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练习这节课,我决定在试教的基础上,重点扣住“拦腰切”“果然”“生疏”“循规蹈矩”“魅力”这几个词,在进行理解词语方法的渗透指导,特别是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指导及能力训练。

第一次试教的确让我收获颇多,同时也体会到“直言不讳”所带来的喜悦,内心带来的更是深深的感动。由于第二次的预设实在第一次试教的基础上作了精心修改,所以在2月19日早上的第一节课,我满怀信心站在了青年教师“成长杯”赛教活动的讲台上。

讲完之后我将这堂课的教学特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课堂教学思想定位在“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亲身体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横切面”、“生疏”’循规蹈矩”等词的理解。

强调学生主动性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学生在民主、平等、充满情趣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合作、快乐地探究。

2.重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学习资源,让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自行发现,读出他们自己自己的感受。结合小语组老师们的建议,我进行了多样式、分层次的朗读,让学生读出他们自己的理解。

欠缺的地方是对故事给予人的启迪还是没有更深入的拓展,由于课堂时间关系,对于升华部分“魅力”和“创造力”的过渡引导显得稍稍有些急,学生还没有更深入地讲,我便引出了结论。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注意,尽量让学生多讲,自己做好搭桥的引导者角色。

篇5: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反思

基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主体目标定位于内化文本式的有序表达训练,同时力求渗透情趣性训练意识。抱着这样的预设理念,我在四(2)班进行了第一次试教,以观实效——特别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因为这是本次校级大语文组第一次专题研讨课的主题。

实际教学时,我发现“新课导入环节”学生就与我的预设不合拍,而且个别地方显得有点“画蛇添足”。随后,我就快刀斩乱麻,以自己的讲述很快切入下面的教学环节。渐渐地,教学实施也如我设想的那样越来越顺利——学生参与积极,特别是铺垫式的说话训练、点拨式的写话训练,有效突破了文本的教学难点。尤其是教学时间,也刚刚好。这说明第二课时教学预设大体是符合学生学情的,有效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课后,我与年级组几位老师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新课导入环节”的预设有问题,我自己也觉得很迷惑——是不是别班学生与我有生疏感、还是问题指向较模糊,所以才出现了学生“答非所问、东拉西扯”的尴尬局面。带着种种猜测,我找来我四(1)班几个层次不一的学生,按导入环节预设的那样提问——“读了课题,你觉得怎样?”我这样提问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课题很有意思,然后让他们再次齐读课题,读出这种有意思。谁知,回答令我瞠目结舌:有的说,课题很有创意。有的说,起名字的作者真了不起,怎么会想到起这个课题的。聪明的学生更是用眼神不住揣摩我的内心想法,可就是不轻易表态。通过试验,我一下子顿悟了:开头导入环节的预设,我只是从我执教者本人角度去设想,也就是说犯了“三备”的大忌——只关注到“备教材”、“备自己”,而忽视了“备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我果断地把导入环节进行了修改。

第一次预设:一、由题导入,激趣畅谈: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教师指板书,学生齐读课题)——《苹果里的五角星》。2、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你们觉得题目怎样?(有意思)那我们就再大声地读读课题,要读得有意思。3、通过上一节课的初步学习,对于苹果里居然有五角星,你们由此产生了哪些想法?[设计意图:在激趣的基础上,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学情,另一方面是作为精读环节自然过渡的“前奏”,同时为后面的预设教学作好渗透;]

第二次预设:(一)、由题导入,质疑激趣: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教师指板书,学生齐读课题)——《苹果里的五角星》。2、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感觉?(那就带着这样的感觉再来齐读一下课题吧!) [设计意图:以课题质疑激趣,作为精读铺垫环节自然过渡的“前奏”,导入简洁自然。]

“新课导入环节”预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年级组黄静静老师还真诚地建议我,说“老师演示切苹果的环节”,不如改为“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去演示切苹果”,这样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及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学习兴趣。说实在话,当初这个环节的设想,是准备让全体孩子每人带两个苹果,亲自实践两种切苹果的方法。可考虑到种种原因,觉得这样实施负效应远远大于正效应,于是黄静静老师、曹雨花老师还有我,我们三人一致否决了这种设想。接下来,我出于“私心”,省得麻烦,决定上课时自己切苹果。而且采取“拦腰切苹果”的方式,课前我也偷偷切好用保鲜膜裹好了,目的只有一个担心——万一拦腰切苹果,切不到五角星怎么办?现在,黄静静老师居然提议我,还是指名让学生切,这可真让我为难。是采取保守的教法,还是采取民主大胆的教法,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后,我决定抛却“私心”的顾忌——大胆的让学生去实践吧,因为有时候“不完美”的教学细节本身也许就是一个教学资源。

纵观整节课,除了课堂实施细节再注意点外,似乎也没什么可再商议的了。可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在脑海里放电影似的反复过了几遍以后,我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朗读感悟是第二课时精读环节的主旋律,特别是朗读的指导,可谓阅读教学的生命。可我的这节课,只想到文本内容较简单,所以整个心思只考虑文本内化式的有序表达及渗透情趣性训练,却忽视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朗读的提升,何况融“朗读”与“感悟”于一体,两者则能和谐共生,互为促进。想想真觉得好笑,差点“聪明反被聪明误”。捕捉到这一失误,由此我又展开了积极的思索:通过上学期语文期末抽测,眼下中年级段的主要教学目标应通过常态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联系这节课,我决定在试教的基础上,重点扣住“清晰”、“果然”、“魅力”这几个词,再进行理解词语方法的渗透指导,特别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指导及能力训练。由于整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渗透情趣性训练意识,所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及“朗读指导”等方面的预设渗透的调控也往往是和谐交织在一起的。

实例一(朗读感悟和谐共生、品词析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渗透训练):1、弄清楚了这两种不同的切法,下面老师想请两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一下切苹果的两种方法。(1)、一位学生用通常的切法来切,另一位学生用小男孩的切法来切,切好后放于实物投影仪上。(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交流:看到了什么? (1)、五角星看得清楚吗?(2)、师点拨:“看得很清楚”、“看得十分清楚”我们就可以用课文中哪个词语来形容?——“清晰”。3、过渡语:难怪作者要惊呼——相机出示课件5齐读: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1)、能不能给“清晰”找个近义词?那文中为什么不用“清楚”这个词呢?(2)、指导造句:你们平时清晰地看到过哪些东西?(我们还可以说:“某某老师讲课思路清晰;某某同学回答问题思路清晰;某某说话清晰。)4、(下面老师把这个句子改了一下,你们来比较比较,有什么不同。)相机出示课件6对比读: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1)、联系上下文体会“果然”。(2)、(师评价语):说得真好,其实刚才你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运用上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那通过上面一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特别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3)、能通过朗读体现吗?谁来试一试?(4)、听了某某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5)、下面就让我们齐读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实例二(朗读感悟和谐共生的渗透训练):1、(师过渡语):是呀,难怪作者也有这种新奇的感觉,让我们再次与作者分享这份惊喜。2、超接链结到课件2指名读: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3、听了某某的朗读,你们分享到作者的这份惊喜了吗?(最好请班级中读得好的学生读,起到正面引领的功效。)4、你们认为他哪儿读得特别好?为什么?(结合感悟“却从未见过”、“更没想到”,作者新奇的感觉越来越强烈)5、那就带着这样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实例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渗透训练):1、作者对这件事最深的感触是——相机出示课件8齐读: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2、什么是魅力?字典里怎样解释的?(能吸引人的力量)3、那你们能不能再次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来说说你对这句话中“魅力”的理解。(如学生对要求不太懂,可进一步点拨:也就是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语句来说明苹果里有五角星的确吸引人、魅力大。)

3、总结过渡:是的,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这个秘密传给你们大家后,你们还会传给……这真是一传十,十传百,广为流传,这就是魅力! (板书:魅力)

第一次试教,的确让我反思多多,收获多多。同时,通过年级组成员的交流,也第一次让我享受到“直言不讳”所带来的那种久违的喜悦,内心深处更是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第二次预设及实践反思——

由于第二次的预设在第一次试教的基础上作了精心修改,再加上本次执教是在本班实施教学,所以3月19日下午第二节课我满怀信心地实施了校级第一次专题研讨课——《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课时)》(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实施以后,总体感觉较好,这证明第一次试教靠集体的智慧进行的第二次预设调控是成功的。为什么说感觉“较好”,而不是非常满意,因为我感觉学生参与的活跃气氛远没有在四(2)班那么浓。各位老师评课的时候,我一直在纳闷——这节课,研究的主题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那有效性如何呢?当我带着这样的疑惑焦急地询问教学上具有丰富经验的李春俊老师时,他笑眯眯地说:“你这节课,当然有效啦,而且是相当的有效。你看,语言文字训练多扎实呀!”“可是,我总感觉课堂热烈气氛不如在曹雨花老师班上执教的好!”我又迷惑不解地询问到。这时,李老师郑重其事地点拨到:“一节课,不能只盯着外显性,还应关注内隐性。比如你那个说话训练——“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 的方法。比如我有一次 。”,也许有些学生确实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他怎么会说呢?还有,有些学生不说,不代表他不会,也许他认为自己这个不值一题,后面的写话训练也证明学生其实已懂了。关键是第一个说话者,发言就不是那么精彩,从某一方面来说,没有激起小孩子“争强好胜”的斗志——我的例子一定比你精彩。……”听了李老师的一番话,我心里不由为自己片面狭隘的思维而汗颜。同时,我又反思性地征询大家的意见:“你们觉得我这节课,学生参与气氛不是那么十分热烈,是否与下午教学效果不如上午好有关。另外,下午都是体育、音乐什么的课,现在我占了他们的课(执教老师这周暂时调不开来课),他们是否不愿意呢?我上课时,就发现有些学生注意力很不集中。”从大家七嘴八舌地交流中,我又深深体会到课堂实施外部因素的重要性。

较为有趣的是,在学生演示切苹果的环节中,结果还真出现了预想中的尴尬局面——采用拦腰切苹果的女同学李星,一连切了三个苹果才切到一个清晰的五角星,这是我不想遇到的局面,更是李星同学没有预料到的。好在上课前,我就做好了这样的思想准备。当时,我记得李星拦腰切开第一个苹果时,傻眼了。她的表情告诉我——“呀,怎么没有五角星?”,于是在听课老师自然流露的笑意中,我坦然地说道:“看来,这与苹果的形状有关。”接下来,李星小心翼翼地拦腰切开了第二个苹果,结果更令她大失所望——她的表情充满了焦虑。我适时解嘲道:“真令人着急,可是谁更着急呀!没关系,咱接着切!”第三次,李星拦腰终于切到了一个五角星,她也舒心地叹了一口气。这个短暂而又“漫长”的过程,对于师生双方都是一个考验,尤其对于李星同学。于是,我也欣喜地“趁热打铁”——“同学们,看来成功不是这么轻易就可以得来的。”就这样,一场意外**“化险为夷”了。看来,“意外”也并不是总那么可怕,相信这个意外至少一定会珍藏在李星同学与我的内心深处,回味无穷。

从课堂实施有效性角度来说,这节课可谓是高效的。但从大家的评课中,我也敏锐地意识到:这节课如果再从邻居家的小男孩活泼、可爱、充满好奇心的角度去渗透,这能很好地促进同龄孩子创造的萌芽——因为好奇心是创造力的基础。当然创造,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一点如果加以渗透,则比较符合孩子的心理。

通过这节课,大家普遍认识到:一节课,不管从哪个角度去设计,就要借助文本踏踏实实的渗透语言文字训练,哪怕是一点,就一点训练到位,切忌训练点 “蜻蜓点水”式的到处飞,这样只能使教学浮于表面。

篇6: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1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示: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启示: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感觉到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这一道理。

教学难点:

对“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两句话的理解。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记叙了邻家小男孩“传”给我一个独特的切苹果方法,使“我”受到启迪。故事浅显而蕴意深刻。

学情分析:学生一定会被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的魅力所吸引,乐于阅读与学习。对文章中的难点,亦可通过引导与探究有进一步

的领悟。

教学方法:激发兴趣,自读感悟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并采用动手实践加强体验。

教具准备:以小组数为总数的经过反复打死结的细绳(结均打于同一位置),一个苹果。

学具准备:若干个长方体(可由萝卜、山药等切成)。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课前小游戏:

激发学生兴趣,为课文理解埋下伏笔。

将准备好的绳结以小组分发,要求学生于1分钟内打开。

共同想办法解绳结。

学生在1分钟内无法完全解开绳结。

教师留下悬念:上课后解决。

一、复习导入。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奠定基础。

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苹果里的五角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浏览或默读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回答问题。

1、课文记叙了邻家小男孩“传”给我一个独特的切苹果方法,使“我”受到启迪的故事。

2、“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二、精读课文:

引导学生自读感悟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研读课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课前悬念。

(切题导疑)

对“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你是怎么理解的?

(逐步引导)

a、“魅力”一词的含意。

b、“苹果里的五角星”的“魅力”表现在哪里?

查词典

自主研读课文,搜寻有效信息;独立思考,回答交流。

a、词典中“魅力”一词的含意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b、“苹果里的五角星”的“魅力”表现在(1)小男孩儿急于显示他新学的本领;(2)“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并将继续传下去;(3)这种切苹果方法,使“我”受到启迪。

c、“苹果里的五角星”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追问d、“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呢?”

再次精读课文,合作探究。并能结合实际,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猜想。

c、因与众不同、“鲜为人知”,才有魅力。

d、因公平起见、遵循习惯、懒于思考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大部分人的“循规蹈矩”,少了创新意识。

e、相信大家对“循规蹈矩”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大家对“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是不是有了自己独特的体会呢?

自读自悟

结合实际,能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不“循规蹈矩”,大胆采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办事。

结决课前悬疑:用剪刀从结中心一剪,绳结开了。

看着老师打开绳结,恍然大悟。

三、回味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朗读,加深体验,读出感情。

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朗读,读出情感变化。

四、实践拓展:

让学生亲自动手,对“创新”一词有更深的体会。

组织活动,引导展示。

将自己带来的长方体从不同角度进行切割,切出不同的平面图形。

(每个长方体只能切一刀。)

可截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平形四边形等平面图形。

五、小结。

往大处说,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大胆采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办事。

板书设计: 5、苹果里的五角星

魅力

篇7:《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品评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从小男孩切苹果这件事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这件看似很寻常的事情中感受到了创造力的魅力。

生:我发现创造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

师:两位同学都提到了创造力,能说说创造来源于什么吗?

生:我觉得来源于好奇心,正是有人出于好奇才将苹果横过来切,我们才发现了苹果里有五角星的秘密。

生:对,要有好奇心,瓦特就是对水壶里的水烧开产生的水蒸汽好奇,才发明了蒸汽机。

生:莱特兄弟对天上飞翔的鸟儿产生好奇,才发明了飞机。

生:牛顿就是对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产生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

师:是的,人类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心,才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将社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板书:好奇心)

生:我认为创造还离不开观察,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才有发现和创造的可能。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发明家不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才有发现和创造的吗?

师:说得对!(板书:观察)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都很重要,但是,要创造还需要什么呢?

(生沉默)

师:不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来读一读第6课《最佳路径》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生默读课文)

生:格罗培斯没有自己设计迪斯尼乐园里的路,而是让游客们自己踩出一条条小道。

生:老妇人没有一点点去卖葡萄,而是让大家到她的果园里自选,结果葡萄卖得非常好。

师:是啊,你们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了吗?

生:他们没有按照一般人的做法去做。

生:他们和别人想得不一样。

师:这种不一样就是什么?

生:就是打破常规。

生:就是换一种思路去做事情。

师:说得太好了!(板书:打破常规)切苹果的人换了一种切法,居然发现了——(学生:苹果里有五角星);格罗培斯换了一种设计思路,就有了——(学生:最佳路径);老妇人换了卖葡萄的方法,于是——(学生:她的葡萄卖得最好)这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是创造。老师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队毛虫在树上排成长长的队伍前进,有一条带头,其余的依次跟着,食物就在枝头,一旦带头的找到目标,停了下来,它们就开始享受美味。有人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做了一个实验,将这一组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带头的那条毛虫也排在队伍中。那些毛虫开始移动,它们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观察者在毛虫队伍旁边摆放了一些它们喜欢吃的食物。但是,那只带头的毛虫一直跟着前面的毛虫的尾部,整队毛虫沿着花盆边以同样的速度爬了七天七夜,一直到饿死为止。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真可惜,如果有一只毛毛虫能离开这个队伍,它就不会被饿死了。

生:毛毛虫如果能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就不会都饿死了。

师:是啊,你们说的这个意思就是成语“亦步亦趋”的意思。还有这样的成语吗?

生:人云亦云。

生:循规蹈矩。

生:因循守旧。

师:说得真好!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没有创新和创造就可能意味着不会有发展。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

生:我觉得古时候那个司马光砸缸就是这样的例子。司马光在关键时刻换了一个角度去想,把缸砸破救人。

师:这个例子说得非常好。

生:那我也想到一个人——曹冲,他不是直接去称大象的重量,而是称了和大象一样重的石头的重量。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例子。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是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钱,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个个去收。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而且后来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听了这个事例你想说什么呢?

生:我想说其实创造不是那么遥远的,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换个角度去想,就有可能是创造。

生:创造也许并不一定都是科学家的事,我们也可以有创造。

生:我想说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可能,只要我们对一切充满好奇,善于思考。

师:谢谢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发言,我知道你们离创新、创造已经很近了,就让我们共同努力,相信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评析】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老师没有只满足于就文本谈创造力。因为如果只满足于让学生把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理解为创造力,未免过于浅表。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创造力时,分了这样几个层次:一、 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创造力来自于好奇心、敏锐的观察;二、 结合下一篇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换一种思维方式;三、 结合补充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如果失去创造力就意味着失去发展动力;四、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创造的真谛——在生活中创新才是真正的创造。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创造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起他们创造的信心和热情。我想,这样才能真正让创造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让创造力丰满起来。

篇8: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职工子弟小学校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

晋中市昔阳县职工子弟小学校梁永庆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2、联系上下文理解“循规蹈矩” “魅力”,并用“魅力”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

一、回忆激趣

1、谁愿意把苹果里的秘密告诉在座的听课老师们?怎样切才能看到五角星?

(我利用孩子们爱表现的特点,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同时也活跃了紧张的气氛。)

板书:有趣的秘密有趣的切法有趣的发现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

二、情节梳理

1、直奔主题,:这些内容是那几个自然段讲到的?

2、齐读2.3自然段。

3、小男孩说话的时候是什么语气?(自豪,骄傲)

4、自读自悟,个别学生展示。

(读中感悟,读中品味)

三、品词析句,感受创新魅力

1、品味切苹果的通常切法:

A、找一找:课文是怎样评价切苹果的通常切法的?

B、读一读:“循规蹈矩“的切法怎样切?

C、议一议:人们为什么习惯采用“循规蹈矩”的切法?

2、品味切苹果的创新切法:

A、找一找:课文是怎样评价切苹果的创新切法的?

B、读一读:这有“魅力”的切法是怎样的?

(“魅力”什么意思?用“魅力”说话。)

C、议一议:这富有“魅力”的切法,究竟“魅力”何在?

四、再次读文,感悟情感变化

1、小男孩切苹果的过程中,我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请带着问题再次大声读2.3.自然段。

2、汇报学情。(平静、不以为然、不屑一顾„„)

3、找出相关的词:(真的、果然、从未见过、更)

4、试着读出情感来

五、总结升华

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说一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六、拓展创新

课尾激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竺可桢观察到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只要细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把我们的发现写在发现记录卡上!比一比,谁的发现最有趣,谁的发现最独特!

附:板书设计

“我”的情感态度有趣的秘密有趣的切法有趣的图案有益的启迪

平静,不以为然

不屑一顾

惊讶、惊奇、激动

篇9:四下《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突破难点。

本教时的难点是:明白什么是“拦腰切”,理解“横切面、清晰”。教学中,我没有包办学生的认知过程,而是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切苹果,后交流:你是怎样切苹果的,你有什么发现?在切一切、议一议中,难点得以突破,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直接的体验。

2、朗读指导也要重过程和方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指导朗读,通常的方法有:

(1)抓重点词句。

(2)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去读。

(3)教师适当地补白,提示学生用一定的语气去读。

(4)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

根据文本特点,教师要灵活机智地采用有效手段,切实指导学生读好书。

3、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案,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实施教案的过程,而应心中有学生,做到“以学定教”。

如:课堂上,有学生质疑“不理解循规蹈矩”时,教师就要大胆调整教学思路,以“理解循规蹈矩”为主线,按“找找通常人们是怎样切苹果的?——人们为什么不打破这种常规?——打破常规的切法又是怎样的?——动手切一切!”这样的探究步骤,使学生在对比两种切苹果的方法后,自主领悟到:遵循通常的切法(做法、想法……)去切(做、想……),不作丝毫变动,就是“循规蹈矩”。

篇10:四下《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反思

没有孩子们自由的读,就没有孩子独立的获取。通过学生自由式的多读课文,其实是老师对学生的相信。许多老师在初毛课文这一步骤教学是不放手让孩子自由读的,不给学生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如此阅读,我坚持放手让每个孩子自由读,而我也利用这一时间重点地指导那些特困生。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我们可以读出孩子们已经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帮助,还有哪些获得能够共享……

二、动手操作,练说解读。

通过学生的亲身实验,他们明白了“拦腰切”的腰应该指的是什么地方。许多学生第一次切,是找不准腰的,所以我让他们小组一个一个切,观察后再切。我对此做过多次尝试,而让学生从动手实践的角度深刻理解这种切法的魅力所在,才能与一般的切法形成对比。

三、链接生活,真情体验

篇11:“苹果里的五角星”

【关键词】循规蹈矩;多维设计;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国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有这样一篇文章《苹果里的五角星》。课文记叙了邻居家小男孩传给作者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拦腰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作者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读完这篇课文,我掩卷沉思:人们面对如此熟悉的苹果,为什么千百年来极少有人发现苹果里竟然藏着颗五角星呢?原因很简单,一般人在切苹果时总是竖着切,从未想到或者从未尝试过拦腰切苹果的方法。看见别人这样切苹果,我们也跟着这样做,因为习惯,所以我们少了思考,因着这样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与苹果里的“五角星”失之交臂。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许多班级都存在着有些学生不做课外作业的现象。问起这些不做作业的学生,他们总是找出种种理由来搪塞应付,为此,教师也都束手无策,久而久之,班级学生不做课外作业之风愈演愈烈。教完《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我的心绪仿佛也豁然开朗:我们每每在抱怨学生不写作业的同时,也该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让学生乐于完成了呢?多数情况下,回答是否定的。我们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总是喜欢用整齐划一的模式去布置,这样批改起来比较顺手。例如:抄写某课生字、生词几遍,抄写要背诵的课文等。这类课外作业往往学生只动手而动脑却不多,这种机械重复的作业,最终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让学生不胜其累。长此下去,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主动性,根本不利于孩子们创造能力的发展。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外作业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也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使课外作业一改过去那种呆板的旧框框,换一副生动活泼的面孔,讨学生喜欢去完成。我在教学中尝试了课外作业的多维设计,收效较好。

一、给课文配插图

喜爱绘画是孩子的天性,从学生抓笔时候起,他们便开始了自己的涂鸦之旅。孩子们喜欢用画笔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对生活的感受,他们往往沉醉在自己所描绘的景物之中。教师何不利用孩子的这一兴趣爱好,以绘画代替枯燥的、收效甚微的作业呢?例如在《特殊的葬礼》一文教学中,文中插图描绘的是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的情景,而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景象又是怎样的呢?文中仅有一段文字描述。于是,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这段文字描述,画一幅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图。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既感到新奇有趣,同时又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语文课标中提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收集资料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搜集资料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本领,学生通过查阅书本、上网搜集等途径,实际上就是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例如,教学《秋天》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等,并能熟读成诵。我认为这类课外作业设计,注重了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小学生在背诵词语、诗句时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词汇,而且也为积淀深厚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这样的课外作业能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为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三、编故事

听故事、讲故事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故事伴随着每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编故事不仅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是学生合理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例如教学完《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作业:首先,教师出示一段相关材料:“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他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当乌鸦再次遇见狐狸》,狡猾的狐狸又会怎样做呢?乌鸦会不会再次上当呢?这些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急不可待的想把自己的看法告诉其他同学。这样的课外作业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给学生留有选择、想象和表达自我的空间,满足了学生想把故事不断延续下去的愿望,他们根据自我的需要,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教师在进行课外作业的设计时,可以打破常规思维,让学生从课文中解放出来,从学生语文生活和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在教完《第一次抱母亲》,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请同学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可以是倒一杯茶或为母亲烧饭、洗衣等,再把故事的经过写下来,注意观察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并且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得到了一次习作的锻炼,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再如,学了《走,我们去植树》一文后,我让学生回去自己亲自动手栽种一棵树,并详细记下自己栽树的经过和心情。学生通过植树活动,了解到树木对人类的重要作用,自然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其实,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演一演课本剧,可以是进行手工小制作,可以是进行各类的竞赛活动等。

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考虑到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喜爱课外作业,都乐于完成课外作业。

《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虽然教完了,但是留给我的启示却很多。但愿更多的老师、更多的人能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

篇12:四下《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反思

记得在这课教学中有几处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在谈论课文第四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小男孩的“新本领”心情怎样?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来?学生一下子说出是激动、高兴、意外、震惊……发言十分勇跃,于是我在此基础上总结是:“惊喜万分,激动不已。”然后让他们找出词句来说明,这一节中有许多词可以看出,但一个学生是无法全部找全的,就需要集体的力量,我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再鼓励其他学生接着补充说,有的时候学生实在找不出,我就读这一节,特别强调这些词,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准确地找到了。另外本节里面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我们为什么总是“循规蹈矩

”切苹果?学生思维也很活跃,学生A说:“竖切好切,所以这样做。”我总结:“为了方便,少了发现。”学生B说:“竖切好看,所以这样切。”我说:“其实丑中也有美,五角星是不是很美。”学生C说:“竖切平分起来公平。”我说:“为了公平,少了创新。”

篇13:四下《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反思

《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篇启智、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且又充满童趣的文章。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横着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我”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文末最后一句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让学生从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人谈起,相机揭示作者的感触,并出示这句话:“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让学生说说“魅力”的意思,并问学生文中指什么有魅力,怎样有魅力,进一步得出这魅力不仅仅是苹果中五角星的魅力,更是创造的魅力,从而引出教学的难点,并出示:“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以“魅力”为催化剂,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实施文章重难点的突破。

至于“循规蹈矩”,我个人认为,那是一种理性,那是一种反思。也就是说,这一课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那是因为循规蹈矩,那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沿着一条路走,肯定发现不到新大陆。

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性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在读中感悟道理。然而,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在牵着他们走。我预设好了所有的问题,把问题抛给他们,他们就机械地回答。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自己寻找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这句话时,我是用比较法来学习作者用“真的”和“果然”这两个词的妙处的,这样给人的感觉比较死板。如果换成让学生自己在朗读中感悟出这两个词语的妙处,那就是让学生成为了主人。

篇14:四下《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课件

苏教版四下《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课件

教材分析:

《苹果里的五角星》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对苹果很熟悉,但对于苹果中的五角星,他们不一定知道。对于文章中道理,学生能通过课文内容理解。

教学构想:

细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在自主阅读、相互交流深刻领会课文的内涵。

教具准备:

生字、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2.板书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

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③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案”是前鼻音,无声母,不读ngan;

“魅”读mei,不读mo;

“循”前鼻音,第二声,不读sun。

②交流词语意思。

③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评读。

3.再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讨论交流。

①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②分段指名读。

三、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

“魅”字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笔画较多,不能丢里面的部分。

“循、矩”左窄右宽。

“案”上下所占比例基本一样。

2.学生描红。

四:小结

作业设计:

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苹果里的五角星

鲜为人知 生疏 循规蹈矩 拦腰

感触 幼儿园 横着

篇15:苹果里的五角星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解读;创新能力

当你无意间将一个苹果拦腰横切时,你会惊讶地发现横切面会呈现出一颗精致的五角星。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于竖切,所以一次又一次地与惊喜和美丽擦肩而过。

在生活和学习中,经验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之趋于统一化。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发现语文中的“五角星”?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对其进行多元化解读不失为有效的途径。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文本,进而体会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人文关怀。

对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教师在讲授时,都会提到一个问题,即词的结尾中“那人”是谁?这是深入理解诗人情感的突破口。在引出这个问题之前,笔者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词中写的‘那人’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在对整首词进行理解后,不难回答这个问题,即不同流俗、孤独寂寞、孤芳自赏。接着笔者又提了第二个问题:“‘那人’是谁?”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诗人心仪的理想情人。当然,这样理解不无道理。但只是较浅层次的理解。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就这个问题做多元化合理解读呢?

于是,笔者又提了这样的问题:“词人为什么苦苦追寻这样一个理想情人?对‘那人’寄寓着什么情感?结合对诗人的了解谈一谈。”同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相较于苏轼的文人士大夫气质,辛则充满了英雄的豪情与气概。在他的词中多是报国杀敌的英雄语,少有儿女情长的温柔细语。所以,有的学生认为这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此时,笔者补充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八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虽然辛弃疾志存高远,力图恢复国家失地,实现祖国统一,但他遭到朝中主和派的排斥,落职闲居在江西,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空留满腔的悲愤、哀怨。

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逐渐打开了思路。围绕“那人”进行了合理地猜测和探讨。有的学生认为,“那人”是指作者自己。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中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人,正是词人的自我形象。作者借“那人”表达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自甘寂寞的孤傲性格。还有的学生结合背景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认为“那人”是指作者苦苦追求的人生理想,这种理解较前两种理解更为深刻,挖掘出了这首词的深层内涵。正如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论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人生的第三种境界,即为了理想披荆斩棘,苦苦追寻,并最终得以实现的过程,这恰恰印证了学生的猜测。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对“那人”有了多层次的解读,从“心目中暗恋的情人”到“诗人自己”再到“诗人苦苦追求的人生理想”,赋予了这首词更为丰富的内涵,加深了对这首词的理解。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不囿于固定的思维模式,敢于突破惯性思维,多角度甚至反方向地審视文本,理解文本,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

篇16:寻找创造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

《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应该是根据《苹果里的星星》这个故事改写的,原文记叙的是一个美国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故事。改编了后故事出现了很大的不协调——文中的小男孩称“我”为“大哥哥”,合理地推算,作者应该是十五六,最多十七八,但第四第五两个自然段的议论冷静而深刻,远超一个孩子的阅历。对于教参所说的“充满童真童趣”我是不能苟同的。

这篇课文5个自然段,叙事+议论,这样的结构是比较清晰的,也是值得让孩子初步感受的。把前面4个自然段说成一句话,是对孩子概括能力的训练——训练的要点仍然是抓主要人物,抓人物的主要行为。

如果这篇文章刊载在报纸杂志上,最大的目的应该是消遣式(鸡汤式)的,让普通读者在瞬间领悟到创造力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换一种思维方式而已。但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领悟到这层意思,就不能是主要阅读目的了,只能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附加值。那么,怎么用这篇课文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呢?抓两个词的理解,一个是“循规蹈矩”,一个是“魅力”。

循规蹈矩:循,依照。规,圆规。蹈,踩。矩,曲尺。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规则,借指行为的准则。指拘守规则,不敢稍作变动。准确理解了这个成语后,追问:在这篇课文中循规蹈矩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你看到人们都是怎么切苹果的?讨论: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呢?引导学生思考:看见别人这样做,所以自己也这样做,缺乏了主动思考,这就是盲从。从而深刻理解到“循规蹈矩”这个词中所包含的拘泥于规则的守旧。因为已经习惯了,总沿着一条路走,肯定不会有新的发现。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一句,“魅力”怎样理解?字典中的解释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这个图案为什么有吸引人的力量?因为“鲜为人知”,因为拦腰切苹果的太少了,而能发现“五角星”的人更少,这是许多人都没能发现的,所以有“魅力”;因为这样的切法与众不同,所以有“魅力”。这样的“魅力”直接体现在“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一句中的三个“传”字。回到前面的故事来看,小男孩是非常积极地主动“传”给我的,这是对“魅力”一词最“神”诠释。这说明任何一个创造都是具有“魅力”的,人们都愿意传的,人们天生对它充满了渴望。

“循规蹈矩”的时候太多了,我们要对这个世界永葆好奇,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从小对生活和世界保有这样的认识,其实就是拥有了“魅力”。在对“循规蹈矩”和“魅力”这两个词的追问中,希望学生能领悟到这一层。

作者:田小秋

公众号: 时间的流里

上一篇: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下一篇:用心营造和谐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