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24-06-25

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精选14篇)

篇1: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转变;体育的“阶段性体育”与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与终身健康转变。鉴于这种转变形式,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体育运动本身的根本特征就是创造力。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一、创造力与体育教学

创造力就是指一种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揭示事物内部新的联系,处理好新的关系的能力。创造力应包括敏锐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评审和选择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人的创造力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得来的。它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人的创造力与认知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称之为“左脑功能”性认知,而倾向于视--空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则称之为“右脑功能”性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右脑与人的创造能力呈正相关。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在一定的时空内学习体育动作技术,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恰恰是由右脑的认知来完成的,这对我们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二、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事物的带有积极主动倾向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直接动力,所以,大学体育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引发求知的欲望,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在给学生传授丰富多样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和对所学技术、技能的好奇心,从而为其创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2.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更应发挥其主动能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时,要时刻注意对学生提出让其能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积极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得以实现。

3.充分利用有效的手段

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创造力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之间,既有其内在的联系,又有其本质的区别。根据动作技能的正负“迁移”规律和体育技能的表象特征,增加动作形象的刺激。因为想象是人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一定的感性形象是想象的思维基础。所以,多增加一些外界的感性形象刺激,为想象提供必要的思维前提,是提高想象思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采用动态的图片、影视等,并采取类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所学技能的表象特征和内部关系,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篇2: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劳技课堂;教学;创造力;培养

1.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这是一位伟人所说的一句很经典的话。青年人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动力,培养青年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就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要在他们的心中树立这样的意识,“劳动人民最光荣”、“我劳动,所以我快乐”等等。为使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所以,劳动与技术课教学必须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自律,树立竞争意识,严格要求学生自己亲自动动脑思考、分析,自己在脑中严密构架设计模型,自己动手将自己所构架的模型搭建起来。老师也要严格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鼓励、帮助学生去让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并及时给与学生一些准确有价值的改进方法或评价。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严格执行下去,以达到教学目的[1]。

2.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

我国长期运用的是“应试教育”,这样的教育体制及制度下,学生努力追求着高分,老师也在不断给学生注入追求高分的思想或意识,甚至直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努力鼓励或逼迫学生走上追求高分的道路上。这难免会在老师教学上出现畸形。这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普遍现象,在全国蔓延开来。在学生追求着高分的这种趋势下,学生不断地改变着学习方法,力求在考试中获得名列前茅的成绩,老师也在使用花样百出的教学方法,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在这种趋势下难免就会出现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尽管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但是其动手能力却很差。学生的理论基础很厚实,但是当其理论付诸行动进行实践时,就会造成难以施行的现象。这难免就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激情,使其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本来就是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专门设置的一门课程。本来这门课程就少,但是有些学校却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移用这门课的时间。使得牢技课程名存实亡,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

3.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3.1转变教学观念,实施劳技创新教学

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很值得的争论。在我国古文中,有一些论述,当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授业解惑也”。传授别人专业知识和解决别人的困惑。但在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看来,“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某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一直以来,人们都普遍认为教学就是为了传授知识,而缺少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性格的塑造。以前人们更加重视教学的内容,至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学生思维、能力和性格的培养。教与学这本来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重视教学的过程而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这就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主观学习兴趣,有兴趣就会有新的探索,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中心。老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并给与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激励[2]。

例如:在初中劳技课本《电子与电工》中,电阻的识别和检测中,电阻器的识别与检验是比较基础的物理学知识。在这当中需要经常用到的检测工具就是多用电表。多用电表的使用是很重要的基础操作。有学者为了尝试教学探究方法,打破常规,采用实验教学的方法,有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摸索电阻的检测过程。探究过程,学生进行的很轻松愉快。学生的结果大部分也和预期结果一致。因此,这种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很成功,很值得借鉴。

详细过程是,学生从“认识电阻”开始,通过查阅资料,分类、整理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主观动手处理信息能力。对各类电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概念到形态。然后通过检测对电阻的一些特性和功能有一个初略的认识。其中,检测过程需要学生抱着准确、严谨的工作学习态度,记录电阻的观测值和测量值。误差在检测中是难免出现的,但是准确读取数据可以尽量减少误差。加深学生对误差概念的理解。

3.2创设问题情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以前,师生都在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心理学家说,“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活动的机制。”因此,培养学生兴趣才是学习的关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创新潜力。例如:初中老师在上《粉笔雕刻》这门课之前,会雕刻一些精致的作品,在课上供学生欣赏。然后学生就会感到很惊奇,在欣赏完作品以后,学生会主动提出很多相关的问题。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种想要学习的欲望。只是老师在平时上课时并没有把学生这种学习的欲望给挖掘出来。所以,老师在上课时要善于去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发掘其学习的欲望,并鼓励学生自我肯定,用于发表自我看法,勇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当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会善于思考,勇于追求成功,使其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3.3提倡自主学习,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在学习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笔者曾担任过初中《手工制作》的教学工作。在其中“风筝制作”教学中,以“提倡自主学习”为主题,简单给学生介绍制作风筝的四个步骤(了解风筝,放飞风筝,制作风筝,设计新风筝)之后,就交给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具体做法:“了解风筝”,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风筝的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类、处理。“放飞风筝”,要求学生掌握放飞风筝注意的事项,需要考虑的因素。“制作风筝”要求学生先画出大致的图纸以及根据图纸对图纸进行剪切,画图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空间画

图能力。“设计新风筝”,是学生集经验、智慧、美工等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来的。结果,学生们基本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还有一些学生设计的具有创新性的风筝是很值得表扬的。这不仅开创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证明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还掌握了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与技能。这也有利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思维的形成[3]。

3.4精编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创造素质

曾经一位科学家说过,“创造源于实践。问题的提出、探索、解决需要实践,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更需要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能力的土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有效的手段。技术操作实践活动就是一门集考察、检验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一些东西通过口授是不能教会学生技能的。只有学生自己亲身经历才可以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智慧。在经历中,学生才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在书本上所不能教授的启发和经验。学生在接受挫折,战胜困难中,内心的微妙变化这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放弃就体会不到最后成功的乐趣。因此,提高学生创造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初中实践课中有一门《自行车脚蹬的拆装》的一节教学课程。笔者在这节教学课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一个脚蹬,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对脚蹬进行拆卸,然后每组成员合作对其进行安装还原。尽管刚开始,有不少学生说这很简单,但是结果却并不尽人意。在安装还原过程总是有或多或少的差错,总是有人会向老师请教。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并不是代表知识全部,我们要学以致用,将理论付诸实践。所以要求学生要注重动手操作能力。不过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掌握脚蹬拆装过程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升。

3.5开展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众所周知,适当的鼓励是可以激起学生的上进心的。初中生的自尊心和表现欲是很强的,所以给予适当的鼓励是可以让学生更加有勇气去回答问题。并且适当的鼓励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提升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老师在提出问题时,也要注意提一些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善于扑捉学生的眼光和表情,对有望举手回答的学生优先权。因为他们对自己不自信,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肯定。对于那些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形成。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这本身就说明他们用心思考了,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这只是思路的错误。对于有创新新思维的回答,更加要加以表扬,使学生勇于去思考,发挥其创造性思维的热情。这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的。奖励方式是有很多的,比如,口头表扬,发奖状,对学习加分,在班级活动中评选小能手等。这些奖励方式要适当运用,才可以事半功倍。还有对一些优秀作品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展示,或者发表到学校创办的杂志上,获得稿费。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鼓励方式。有利于学校创新性风气的形成。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老师的重要引导对学生是很重要的。适当的激励可以激发其无穷的创造欲望[4]。

4.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劳动与技术课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塑造,也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其主观创新意识和提高主动创新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参与学习中,参与创新性活动当中是现在教育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争取发掘其潜在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振涛.浅议劳技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社会科学,2008(2)。[2]肖明辉.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劳技课堂教学创新方案[J].新课程,2010(12)。[3]包艳琴.劳技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与再造[J].劳动技术教育,2010(6)。

篇3: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现在很多学校把体育活动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不断尝试把快乐体育、趣味体育、艺术体育的因子植入其中,让体育变得丰富而有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中学体育一直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这些规则严密、技术要求高的项目使学校体育呈现出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倾向,让许多天真好动的学生兴趣低落,甚至厌倦,最终导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不足。该如何激发学生运动的激情?教师应该将趣味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堂之中。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创造力的提高,不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过程,它离不开客观世界,但在主体方面,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都来自于人的深层心理,在自由状态下,个体会感受或把握一种积淀着丰富的情感和特定的社会内容的完整形式,从而使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因素活跃起来,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深层心理会获得自由的充分的表现机会。

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积极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更应发挥其主动能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时,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支配自己的时间,同时给予的自由支配时间是用来学习的,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用来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要给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与机会;教学难度的设计要有梯度,使学生自主选择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学习内容。要时刻注意对学生提出让其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得以实现。体育的魅力正是由于它能消除深层心理的压抑与束缚,保障心灵的自发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努力推行体验式体育教学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从体验和反思中获得进步的学习方式。体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属于技艺类课程,其思维特征是以主体体验为依据的求同思维。例如:前滚翻,当人体处于滚翻中时,对自己身体的感知与正常情况下不一样,要掌握教师教给的动作要领,达到团身紧、滚动快、流畅连贯不侧倒等要求,就要通过身体练习,在体验中建立动作感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学者提出了“默会知识”这一概念,是指通过实践获得体验后才最终掌握的知识。默会知识无法用传媒手段来传递,但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所掌握的运动技术、技能就是最为典型的默会知识。我们日常所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通过体验习得运动技术的真实写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了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学习这一道门,往后就要通过自己的不断体验并对照教师及友伴的动作,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感知,以获得新的感悟。

四、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中的运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一个蹲踞式跳远动作的分解示范,任何一个体育老师都不可能“逐帧”慢动作完成;而运用计算机则使这些动作变简单,它不但可以使学生观看到各种不同难度规格的技术示范和逐帧分解示范,还可以把学生自己的技术采集到计算机和正确的技术进行“重叠”比较,便于教师纠正学生。而这仅仅是计算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一部分,它更以其生动形象的图形、多媒体动画、声光技术,以及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软件,深深地吸引学生,并且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自主地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与天南海北的朋友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共同进行讨论和讨教,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大有好处的。学校的体育教学,同其他文化课一样,是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通过不断创设让学生创新学习的环境,如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等。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节、单项运动会、球类比赛、野营军训、郊游等活动,有效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孟文蚬.中小学体育应倡导体验式学习[J].北京:中国学校体育,2007(8).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篇4: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与体育教学

创造力就是指一种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揭示事物内部新的联系,处理好新的关系的能力。创造力应包括敏锐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评审和选择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人的创造力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得来的。它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人的创造力与认知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称之为“左脑功能”性认知,而倾向于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则称之为“右脑功能”性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右脑与人的创造能力呈正相关。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在一定的时空内学习体育动作技术,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恰恰是由右脑的认知来完成的。这对我们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事物的带有积极主动倾向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直接动力,所以,体育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引发求知的欲望,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在给学生传授丰富多样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和对所学技术、技能的好奇心,从而为其创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如在上前滚翻课时,前滚翻为何要后脑先着地,依次颈部、肩部、腰部最后臀部?再运用“比较式设疑”,篮球和砖块进行比较,哪个物体向前滚动速度快?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习怎样做效果更好得多。

2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更应发挥其主动能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时,更时刻注意对学生提出让其能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积极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得以实现。如跑步教学时问:腿后蹬后,为什么要折叠起来前摆?推铅球的出手角度为什么是40°~42°而不是45°呢?

当然,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教师要善待、宽容这种“错误”,使学生在不断地讨论、辩论中不断地改正错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3充分利用有效的手段。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创造力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之间,既有其内在的联系,又有其本质的区别。根据动作技能的正负“迁移”规律和体育技能的表象特征,增加动作形象的刺激。因为想象是人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一定的感性形象是想象的思维基础。所以,多增加一些外界的感性形象刺激,为想象提供必要的思维前提,是提高想象思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比如在教标枪出手动作时的身体姿势,可比作一张拉弦待发的弓,说明满弓的道理。再如讲“蹲距式”起跑的动作原理时,可用压缩弹簧作类比,从类比中悟出动作的本质,从类似和类比中探求科学规律。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采用动态的图片、影视等,并采取类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所学技能的表象特征和内部关系,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4发挥体育竞赛的特点。心理学家托伦斯认为,在竞争条件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清晰性和流畅性将有明显的改善和发展。每个人都有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造热情,使他们从中找到成就感,更主要的是在竞争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创设竞争氛围,将竞赛、比赛等活动引入课堂,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奋发进取,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如:进行“游戏、健美操创编”比赛,于是,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活泼新颖的游戏、健美操体现出来,极大挖掘出学生智慧的灵感。各种球类的比赛,不仅提高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也使学生在灵活多变的战术中,团队精神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篇5: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针对大学生对有机化学中美的认识不足问题,积极挖掘大学有机化学中的`美育因素,增加大学生的美感,构建大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审美理想,多渠道、宽口径培养大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作 者:黄四平龚孟伟 作者单位:黄四平(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威阳,712000;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062)

龚孟伟(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062)

篇6: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文章作者]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焦玉琨[文章来源]中国园丁网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造力?创造思维内容提要: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与探索,讨论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积极探索面向21 世纪的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创造教育是最佳选择,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又怎样实施创造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一、唤起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激情。创造力包括创造意向、创造思维品质和创造技能。创造思维品质是重心。而创造思维过程大体又可分为4个阶段:准备阶段 、酝酿阶段、顿悟阶段、检验阶段。关键在顿悟阶段。产生顿悟要有必要的心理环境。如对计算机知识有主动获取的追求,对计算机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对计算机问题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等。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同样需要“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1.运用学科特点,唤起创造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在对计算机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引发的。因此,我们备课时尽可能挖掘学科的创造思维因素,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如:在开学第一节课上,我们先提出问题:“计算机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计算机可以打字;可以玩游戏;可以看影碟;可以辅助学习……我们接着问:“计算机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用处,那么在社会中又有哪些应用呢?”由于学生社会经验有限,感到这个问题有些困难。这时我们结合计算机的特点讲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当学生得知每天收看的天气预报都是用计算机算出的、家里用的自动洗衣机、微波炉以及手腕上的电子表都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时,感到非常神奇,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如有一次,在讲“计算机与信息社会”一节课时,我问学生:“最近我国信息产业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事吗?”学生纷纷摇头,并急切地想知道答案。我告诉他们:这件大事是我国最大的计算机产业集团联想公司与我国软件业巨头金山公司联手合作。大家都知道联想集团是我国信息产业界硬件领域的骄子,而金山公司则在我国软件业一枝独秀。这一“硬”一“软”相联合,必将推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借这件事,我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信息产业与某些发达国家的差距,特别强调了美国微软试图垄断我国软件业的企图及金山公司的WPS作为唯一与微软的WORD抗衡的汉字处理软件在开发过程中经历的艰难,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信息产业要赶超世界,需要包括他们在内的全体国人努力拼搏。由此学生更迫切地想要学习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学习,从而引发了强烈的创造激情。二、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创造意志。1.尊重个性发展,树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性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如美国一位教育者罗伯特・马金所说:“当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天才,启发引导学生不但成功地取得了超越他们过去水平的优良成绩,而且达到了他们认为应该达到的预想目标时,使命中的要求就变得更加切实可行了。个性化教育成为鼓励学生自信的工具,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它在师生之间创造了一种不同的责任制,即创造了一种为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实质性改善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精神”。我注重在实践中应用教育技术理论,形成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并且愿意学好。在每届新生入学,开始本学科学习的.第一节课,我都请学生回答一份问卷,以了解他们对计算机的掌握情况及对计算机学科的态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他们愿意学好并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我为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感动,更加确信只要公正地对待学生,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能有所进步、有所创造。同时我还确信:充满爱心和个性化的课堂,是以促进达到最根本教学目标为中心的;在这样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不论学习好坏都受到欢迎。上机实习课上,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在小组里共同讨论问题,学会尽情地思维、用心地学习,大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在小组里,学生逐渐意识到:学习需要团结协作而不只是竞争,进而感到全班同学、学校乃至国家与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决不能仅仅考虑个人进步、成功与否。平时,我则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并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种学生可以感受到尊重、信任和鼓励的环境中,他们可以精力充沛地学习,全神贯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反映出对DOS学习无兴趣,认为这部分内容“不象游戏那样好玩”。我送给他们一句话:“生活中不只有糖和蜜,还有茶和咖啡。”糖和蜜吃得过多,就可能觉不出甜,甚至会感到苦,而茶和咖啡初尝时可能觉得苦,细品后却会体味出甘甜与清香。学习也是这样,贪图安逸舒适,是难以学到真本领的。对此,我要求学生“向追求安逸的思想挑战,增强学习能力。”与此同时,也提醒自己承担起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负有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上,我与学生间形成的良好的关系也培育了学生真正好学的风气。我号召学生成为“探索者”,要求学生在平等的师生关系面前展示他们的才能。学生能够获得轻松自在的感觉,能以通常习惯的方式展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成绩的新标准取决于教师对他们尊重和信任的新标准。而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则取决于教师对他们尊重和信任的程度。2.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主动性。没有主动性,便无法充分挖掘潜在的创造力。教学过程中,我既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经常思考:学生的潜能怎样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他们学会学习了吗?计算机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实践。上机实习时,我总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开始个别学生有畏难情绪,依赖性很强,希望老师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故意不理他们,也不许相邻的学生帮忙,这些想“偷懒”的学生只好自己摸索,当他们自己最终解决了问题时,特别兴奋,有一种特殊的成就感,以后也就乐于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启迪了学生创造的思维;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志。有的学生在计算机学习阶段总结中说:“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基本的知识能自己摸索出别的知识与技巧。”我认为学生的这种收获,就是教师的最大收获!三、注重因材施教,开发创造才能。要使所有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发展,必须“因材施教”。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早已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还难以完全做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特点则决定了“因材施教”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很好地实行。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毕业于不同的小学,有的学生小学学过计算机课,有的家里有计算机;有的学生在市级竞赛中多次获得过一等奖,有的则从未接触过计算机。针对这种状况,我在讲课时先向学生提出:学过这部分内容的同学可以不听课,但要学会自学,把时间利用好,要借助已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能力的优势,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走在其他同学乃至老师的前面;没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不必心急,踏踏实实从头学起。上机实习时,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特长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练习与实践,如让基础好的学生学习Basic语言,让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练习指法、输入汉字等等,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使他们分别得到提高。怎样让学生去迎接学习上的挑战?怎样培养他们勇敢地去面对和熟悉一个复杂、令人迷惑不解、始终变幻的世界?思考着这些问题的同时,我深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当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以后,他们的创造力无疑会得到最充分的开发。参考资料:《美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示范中学” 》?牛道生?《比较教育研究》?.4《电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思考》?吕?钊?《中小学电教》?1998.5

篇7: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摘要】语文具有丰富的创新内涵,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这些创新内涵,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策略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辨证综合运用的具体表现,主要指人们比较新颖或独到的思维活动。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文学作品都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体来讲,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有效策略。

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当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某种程度来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由于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因此课业负担相对来说比较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认知水平,经常设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语文学习的强大动力和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二、积极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不是不同于一般的思维,而是同时向多个方向扩展的思维。积极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就是培养学生从多个不同的方向多角度地思考同一问题,扩宽自己的思路,进而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观点、答案或设想。积极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关键作用,具体来讲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教会学生找准发散点和发散点蕴含的主要内容。要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教师就要教会学生所讲知识找准发散点,准确把握发散点的实质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始终以发散点进行发散思维,不至于脱离所学内容。如在学习《失街亭》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读懂《失街亭》,为后面进行多角度思考提供准确的生长点,这样学生无论从批评诸葛亮、批评马谡、综合对比等哪个角度进行发散思维去评《失街亭》,都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答案。二是教会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很多,主要有联想、想象、逆向思维、系统思维、侧向思维等,这些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学生只有熟悉掌握,才能改变和突破传统单向思维方式,积极进行多向思维,发挥思维的积极作用。如在学习短篇小说《项链》之后,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对《项链》进行续写的任务,主要针对贫穷、贪慕虚荣的路瓦载夫人在得到佛来思节夫人退回的项链巨款后内心的各种心理活动,以及最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她的新生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展开至少两个以上的设想,然后根据小说中路瓦载夫人的性格特点,将自己认为路瓦载夫人最有可能采用的方式的设想进行完善,更好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三、重视并加强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并加强课堂教学。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各种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进行概括和总结,形成相应的具体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来,和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学习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自己在心中勾勒出空中楼阁的样子。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具体表述,想象一下作者和历史上的哪位文人最为相像。问题提出以后,学生的兴趣浓厚,很多学生都从作者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生活,特别热爱大自然这一主要特征展开了联想和想象。有学生联想到了李白,有学生联想到了陶渊明等等,无论联想到谁,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发表独特的见解,能够自圆其说。而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想象作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对文章进行改编、对故事进行新编等都可以促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另外,课外阅读也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散文和小说的读书讨论会,让学生对自己所读的书积极进行评论,提高课外读书效果。

总之,创造性思维需要进行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能形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积极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重视并加强课堂教学,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方式,必须靠日积月累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篇8:浅论舞蹈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从概念角度上说, 指的是连续且复杂的心理活动, 同时这也是人类开展与完成创造活动的重要心理素养。创造力形成的重要条件是个体在体力与智力上必须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 以此来运用创造思维来开展一系列的创造活动。创造力同普通意义上的能力对比来说, 具有前非常强的创造性与独特性。另外, 创造力主要是由发散思维, 也就是运用已知思维对未知领域进行无边际、无限制探索的思维模式。

二、舞蹈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造力作为一项综合多种能力为一体的特殊能力, 其主要由创造思维、创造个性以及创造表现三种能力构成。创造思维能力是创造力作为核心的内容。所以在舞蹈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增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同时还要运用合理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舞蹈作为一门思维性较强的艺术门类, 从舞蹈动作设计、排演等环节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创造思维元素。总而言之, 舞蹈是有效提升学生创造能力的良好平台, 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探索与认知能力。

除此之外, 舞蹈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是专业的教学需求。具体来讲,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来参与到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 也正是其自身舞蹈技巧以及舞蹈表演能力提高的过程。比如当前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有创作教学、联系以及游戏等。这些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自身创造力与想象力水平, 而且也有助于舞蹈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舞蹈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策略

(一)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想象力

想象指的是个体在记忆上对现实事物在大脑中进行改造, 最终以新的形象出现的思维模式。在舞蹈教学实践当中, 教师培养学生想象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培养学生想象力应当在注重增强学生舞蹈技巧水平提升的基础上, 来进一步开发出学生的想象潜力。具体来说, 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学生想象能力, 最终使得学生在表演舞蹈时可以做到身体与灵魂的高度结合。另外, 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还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从而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新型课堂教学, 并且要多用语言来引导学生对难度较大的舞蹈动作、术语进行深入的理解。比如在元素以及组合动作练习上, 教师可以将这些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现给学生, 从而使得学生对这些舞蹈动作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此时, 教师再对进行详细的动作分解教学, 以此来达到学生对舞蹈的各种动作以及规律性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在舞蹈教学实践当中, 教师运用引导模式指的是在教师指引下, 学生通过小组方式来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引导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探索认知能力的发挥, 同时也能够调动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让学生脱离被动学习的窘境, 更有动力的去学习新知识。由于舞蹈这门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多元化, 这也就需要教师要设计出规律性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舞蹈图片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思考, 此时学生的思维大门被打开, 创造潜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例如有的学生认为图片中的舞蹈动作像是荡秋千, 而秋千绳随着摇摆动作而形成各种形状;还有的学生将图片想象成为放风筝, 随着风筝的摇曳, 动作就会时而集聚, 时而分离, 从而形成多种画面。有的学生从服装角度上来对图片中的舞蹈意境进行想象, 从而勾勒出另一幅优美的画面。总而言之, 教师指引下的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空间, 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潜力, 从而为其创造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在舞蹈教学实践当中,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 同时也是一名“学生”, 其应当加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中, 从而与学生一同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难题。

(三) 创设合理的教学环境, 提升学生创造表现力水平

在舞蹈教学环境创设上, 主要运用的舞蹈、语言以及画面等方式来为学生创造出合理化的情景, 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此来加强学生创造表现力发展与水平提升。具体来说, 在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模式的运用上, 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融合, 从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创造习惯与创造行为。另外, 在教学情境的创建上, 教师必须要从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比如可以创设一个以音乐为主题的教学意境, 教师运用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融入到这一教学情境中, 然后教师再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的学习情境。比如在舞蹈教学上, 教师可以根据舞蹈风格以及配乐节奏上的不同来将各个舞蹈动作以具体的形象来进行展现, 这一过程正是帮助了解来对舞蹈动作创作以及舞蹈审美的认知, 从而可以让其创造表现力得到一定成都的提升。所以说, 在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环节上, 教师应当与学生保持互相学习的关系, 也就是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要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创设, 从而将创造思维能力来有效融入到良好合理的教学情境当中。

结语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 使得艺术院校在舞蹈专业教学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但是由于舞蹈艺术的复杂性与独特性, 使得舞蹈创造力成为一个涉及多个领域且缜密的工程。笔者通过翻阅相关研究资料发现, 当前我国学者在舞蹈教学度学生创造力培养上的研究的理论雷同之处较多, 并且大部分都注重教学实践, 忽略了对舞蹈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此, 笔者希望通过对当前我国舞蹈教学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策略的提出来为促进我国舞蹈专业的持续与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摘要: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种类, 独特而创造性是其艺术生命得以延续的重要推动力量。基于此, 当前艺术院校在舞蹈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不仅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水平, 同时更多的还要加强对学生在舞蹈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的创造力的培养, 这也是新时期舞蹈教学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对创造力的概念进行论述, 然后对舞蹈教学对学生创造力培养重要性进行阐述, 最后提出培养舞蹈专业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造力,策略

参考文献

[1]向艳华.浅谈舞蹈教育中规范的重要性[J].新丝路 (下旬) , 2015 (10) .

[2]温柔, 柏劲峰.拓展舞蹈科学领域, 促进艺术医学发展“2013舞蹈教育与科学研习会”综述[J].舞蹈.2013 (09) .

[3]何苗.论高校舞蹈教育的创新[J].音乐时空.2015 (23) .

[4]韩霜.浅谈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4 (15) .

篇9: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造力与体育教学

创造力就是指一种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揭示事物内部新的联系,处理好新的关系的能力,创造力应包括敏锐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评审和选择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人的创造力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得来的。它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体育教育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人的创造力与认知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称之为“左脑功能”性认知,而倾向于视——空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则称之为“右脑功能”性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右脑与人的创造能力呈正相关。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在一定的时空内学习体育动作技术,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恰恰是由右脑的认知来完成的,这对我们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二、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事物的带有积极主动倾向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直接动力。所以,大学体育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引发求知的欲望,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在给学生传授丰富多样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和对所学技术、技能的好奇心,从而为其创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2、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更应发挥其主动性能力,在传授知识、技术时,要时刻注意对学生提出让其能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积极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得以实现。

3、充分利用有效的手段

篇10: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那么,在活动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培养创造力

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指每个学生都具有对求知事物进行主动探索和发现的愿望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激发其创造性学习,培养其创造能力的基础。语文实践活动课就是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教师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地去了解认识新奇事物,探求不同事物的关系,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在学习中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培养发展各种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力。托兰斯等人的研究发现,有创造力的学生富有责任心,爱自行学习。

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学习的活动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选择适当方法,1)设计不完全或无结果的问题式情景。2)让学生自设问题并自行想象解决。

3)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不仅向教师提问,而且要鼓励学生互相问答等。诸种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具有积极思考,大胆设想,推陈出新,主动探索的品质,是锻炼思维的机会,培养创造力的好时机。

二、重视多种方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

学生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设想,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培养创造力,发展思维。在发达国家,他们是很重视创造力的培养的。日本中小学普遍重视课外校外活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通过“自然之家”来进行有助于学生创造力提高的活动,让学生走向自然,在一系列的观察思考中,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美国的博物馆为大量青少年提供便利条件,开阔其眼界,启发其智慧,锻炼其创造才能。因此,我们也应该重视在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创造力培养。

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很丰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等等。教师应为学生的创造活动尽可能提供良好的条件,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发展创造能力。如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可利用实物演示或操作、参观访问、调查进行生动实践等活动来进行自编题。教师设置探究事物情境,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以活动和发展意见的自由,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对创造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可见,语文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可提高发现问题的敏锐程度,激发学生的创造设想,它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巨大的作用。

三、综合调动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培养创造力

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是培养创造力的主要因素。其中,想象和思维是人们创造活动的两大认识支柱,观察和记忆是创造活动的前提。活动中,首先顺应学生的发展特点,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加以创造性想象,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训练创造性思维。

篇11: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摘 要】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重视中职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成为提高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简要分析中职美术教学的现状,指出中职幼师美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提高中职幼师美术课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职幼师;美术课教学;创造能力;现状;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教学理论不完善、师资力量匮乏以及教学条件有限等原因,中职美术教学的总体质量较低,给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实施新课改的形势下,了解中职美术教学的现状,不断提高中职美术教学的质量,成为中职学校发展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中职美术教学的现状

美术是一门艺术,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职美术教师没有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美术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未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导致学生的思维形势固定,创新能力较低。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一些中职美术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讲解美术知识,忽视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导致美术教学的质量较差。另外,在教学评价方面,许多中职美术教师没有根据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科学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使得学生缺乏创作的自信心,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美术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措施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良好的学校环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职美术教师应该积极构建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评价美术作品时,中职美术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创新点,根据美术作品的独创性、灵活性以及敏捷性等,评价学生的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以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中职美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例如,中职美术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画展,让学生互相欣赏作品、评价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

2.提供优秀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模仿创作是美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中职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选择美术作品,不断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中职美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实物模型或者优秀作品,让学生观察之后,进行模仿创作,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中职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观看作品的色彩、线条和布局等特点,促使充分感受艺术伟大魅力,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表达意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中职幼师专业带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中职美术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取得最佳化的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中职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幼儿园,引导学生理解幼儿的心理和学习特点,促使学生能够自觉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中职美术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的教学特点,适当讲解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美术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鹏志.浅谈中职幼师美术课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04:126+128.[2]谭小东.浅谈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3,18:342.[3]陈夜珠.试析中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98:178+177.[4]夏金凤.浅谈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美术大观,2014,01:14-15.作者简介:

篇12: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对幼儿创造力的认识

1、幼儿创造力与生俱来

2、案例

二、激发幼儿在绘画中的想象力、创造力

1、接触自然、观察生活

2、注重学生绘画中情感诉求培养

三、鼓励学生的天性发展

1、针对个体间的差异量体裁衣

2、表扬在创造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四、美术教育对于创造力培养的价值体现

1、创造力的培养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篇13: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创新;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达成创造。《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教学”、“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如今已经渗透到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显然,实验探究是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一、教师要认识到做实验是对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这里讲的做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师生探究实验等,强调的是“做”。现在有的教师把做实验省略为讲实验、看录像,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把一种意义的学习经历和过程体验省略掉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用红磷燃烧来确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法肯定是最好的方法,一些非认知层面的收获是你不做实验怎么也得不到的。下面我们具体比较用“讲实验、做录像、做实验”三种方法学习红磷燃烧,结果到底有多大区别。

1. 讲实验

知识只要讲三点:(1)红磷燃烧的现象;(2)为什么打开止水夹水会倒吸并且是倒吸五分之一。具体讲课直接说明现象,再引导学生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分析推出为什么水会倒吸五分之一。

点评:就知识目标而言,达成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没有让学生体验实验的过程,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达成率很低,属于灌输式教学,课堂效率不高。

2. 看录像

[情境再现]录像中,点燃红磷,看到产生大量白烟,伸入集气瓶,过会儿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现象(水倒吸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师:为什么水会倒吸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生: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点评:与第一种方法比较,信息量明显增加,学生可以看到红磷是红色的,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看到打开止水夹后水倒吸正好是五分之一。但是,仍然没有近距离看到老师的演示实验,更没有自己动手做实验。

3. 做实验

[情境再现]学生进行与录像中教师一样的操作,点燃红磷,但是,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和看录像的时候反应完全不同,学生被红磷燃烧后产生的白烟呛得咳嗽,有的学生打开止水夹后发现水倒吸入根本不是五分之一,有的是大于五分之一,还有的是小于五分之一,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倒吸。

点评:不用说,做实验的效果是最好的,学生动手取红磷、划火柴等,培养了动手能力,学生对红磷燃烧产生白烟的直观感受是讲实验和看录像所不能代替的。另外学生对自己没有做到录像中的实验结果也提出问题,进行分析,这也是前面两种所不能代替的,所以,做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积极的学习经历和过程体验。

“听过了,我忘记了;看过了,我记住了;做过了,我理解了。”这是美国华盛顿市图书馆的墙上写的一段话。由此可见,动手去做在学习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学生对化学实验都颇有兴趣,但往往只是受好奇心驱使,由于观察实验时目的性不明确,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于那些关键设备的主要现象,教师不能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在可能的条件下,教师宜改演示实验成并进实验,借助VCD光盘、录相带等播放实验录像,尽可能结合并进实验或录像播放,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展开思维训练活动。

二、教师要重视生活经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因此回归生活、让课堂和生活相连,是新课程下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只有植根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来尝试化学。有这样一道实验习题: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以被我们所利用,像纯碱、醋、石灰粉、石灰石、酒精、鸡蛋壳、蜡烛等,请设计实验方案,利用我们周围的物质来制备新的物质。这道题开放性相当强,首先,反应物可以自己选择,生成物可以自己确定,有的实验还必须亲自动手。当然,要想准确无误,通过老师的认定,还必须验证产物。学生当时提出的答案很多,有二氧化碳、熟石灰水等,甚至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蜡烛制备碳,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结果他们拿来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制得的碳,这位学生拿来的产品是在小碟子底部的碳黑。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我又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来验证是不是碳黑,使他们养成一种探究精神。选择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尽可能地把每一次的教师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在亲自探索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手脑并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并举,像铁和硫酸铜的反应,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等演示实验,完全可以改为学生实验,既体现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又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然在实验时,教师的指导必须到位,做到安全第一。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设计“生活化学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可使化学实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总之,知识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完善,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会有所创新与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多角度课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积累,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为民族的明天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夏淑萍.创造有意义的过程体验,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0, (07) .

篇14: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必要性 创新能力营造 教学工作准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26-01

1 高中生创新素质塑造的前提

(1)在当下体育教学环节中,很多教师都存在一种认知上的错误,认为高中体育课堂仅仅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课堂,至于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就是文化课程老师的工作了。实际上,这种教学上的认知是片面的,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体能素质及其思维素质是一体的。为了更好的进行学生的思维素质的开拓,教师有必要进行体育教学模块的更新,进行体育创造性教学模块的开展,针对学生的体能状况、学习状况等,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保证体育课堂的良好开展。

在创造力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做好一些基础工作,这些基础工作涉及到教师及其学生。比如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控制,教师自身的素质培养。高中生这个阶段是重要的学习黄金期,学生的好奇心是比较强烈的,在学习上更加倾向于个性化。在这种教学前提下,教师需要顺势教学,这就是明确教学的主体地位,更好的进行学生创造力素质的开展。

(2)在现阶段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明确好自身的教学任务,做好学生体育学习上的引导者,积极的为其进行解惑,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进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毕竟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更加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相关的指引工作,抓好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背景,保证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创造力开发的几个方法

(1)为了长久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体育教学环节上,更加倾向于团体合作教学型。这就是充分利用教学团体,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展,比如笔者会定期的和一些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及其开展。在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要上,进行体育活动的开拓性的教学,这对于体育教学魅力的诠释及其学生创造力素质的开展都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球类运动教学过程中,除了笔者会教授一些基本运球基础,也会针对当下的教学需要,利用自身的运动优势,与学生探讨一些篮球的花样运动方法,在运动之余,也开拓了学生的创造力素质。

从长远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每一项的体育活动教学都是存在联系的,它们并不是点和点的关系,更是点和面的关系,为了更好的进行层次、全面性的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各个体育项目之间的关系,保证运动项目体系的健全,因此来进行学生身体素质及其思维素质的培养。比如笔者经常在足球运动之后,进行丢手绢的运动游戏,一是缓冲学生的疲惫,二是让学生的脑袋继续调动起来。在现阶段教学环境中,笔者也认为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更新是必要的。比如进行高中体育教材的活学活用,按照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不同教学程序的划分,保证不同教学模块的串联,让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得到大大的提升。

(2)在体育教学模块中,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更新是必要的,学生的创造力素质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对于学生的观念培养是重要的影响环节,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人。比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会经常灌输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路。比如在篮球运动教学中,笔者会和学生不定期进行运球技巧的总结及其更新,这对于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在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教学角色,但是从长远来看,体育课堂的学习终究依赖于学生自身,教师可以一定程度的辅助学生,但是不能取代学生,不能取代学生的自我培养。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把时间及其空间留给学生,当然,这是在保证学生自身安全下进行的。比如在跳绳运动中,笔者会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动作,让学生把握好练习过程的尺度,再鼓励学生进行运动运动的开拓,保证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从本质上来说,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很多程度上,依赖于学生自身,学生具不具备良好的质疑精神、否定精神,关乎到学生的长远发展。比如在铅球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会提出一个要求,让学生在保障自身安全下,进行运动姿势及其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运动尝试,进行方法的创新,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创造力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必要。在该模式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我注重于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依赖教师的情景场面的营造。比如在游泳教学中,我常常会进行各种动物游泳姿势的模仿,让学生在娱乐中体悟到游泳的技巧。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抓住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本质,创造力思维的培养归根结底依赖于学生自身,依赖于学生自己的思维活跃度,这就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保证学生的自身思维活跃性的开拓,保证其课堂气氛的引导,保证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提升,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这就需要引起相关教师的重视,保证学生运动引导。在教学环节中,闲暇时刻的娱乐游戏是不可少的。在做完体育训练后,为了放松学生的身心,我通常会进行游戏。在我班上学生进行互动游戏具备以下特点:要保证健康;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游戏;学生若干体育活动小组的划分;体育器材的良好利用。

3 结语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想要学生具备更好的创造力素质,教师有必要进行自身教学观念的更新,做好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及其交流工作,保证自身的教学体系的健全,保证内部各个教学程序的衔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素质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抓好当下体育教学的细节工作,切实提升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秦卫东.中学体育教学在新课标模式下的发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2).

[2] 李立刚.沈阳市部分高中体育课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下一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