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评价有效性初探

2024-05-20

初中作文评价有效性初探(精选8篇)

篇1:初中作文评价有效性初探

初中作文评价有效性初探

【内容摘要】:作文评讲是为了总结推广学生习作的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找到逐步提高写作能力的路子,在作文评价方面的低效高费,一直是语文教师很苦恼的事,很多语文老师对作文评价教学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徒劳无功。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作文评价的有效性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简要阐述:

一、有效的作文评价应引导学生回归本真。

二、有效的作文评价应重视点评。

三、有效的作文评价应激活学生的作文兴趣。

四、有效的作文评价应进行多方面对话。

【关键词】:作文评价有效本真点评兴趣对话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作文,是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的关键,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作文教学环节。

一、有效的作文评价应引导学生回归本真

本真作文要求学生率真地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展示自己对自然的独特感受,传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个性化思考。本真的写作可以有效医治人云亦云、为文造情的病态写作。我们的作文评价,应引导学生回归作文本真,厚实学生生活、情感、认知的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率意、纯真的表达。应立足学生的认知特点、阅历基础,欣赏

学生的独特感悟、独到思考,用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的稚气,不要动辄给学生戴上“立意欠新颖”“认识欠深刻”之类的帽子。

二、有效的作文评价应重视点评

让学生朗读作文,教师给予点评。朗读的作文,应按作文训练的目的精选。比如作文训练的目的是描写,就可选择作文中各类描写成功的范例。评讲时,作者朗读全文,教师点评其方法技巧,一文读完后,再分析文中成功的描写对全文所起的作用。这样能以读写两方面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教师“点晴”,虽寥寥数语,学生印象反而深刻。

三、有效的作文评价应激活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作文评价应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办班级报,鼓励并指导学生写稿、修改、发表,极大的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其实,我们在评讲作文时朗读学生的成功习作,或印制出来用做作文教学的范文,也是一种“发表”,既是对作者的一种鼓励,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一种鞭策。“分层评价”有利于所有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对作文能力弱的学生,教师要设计个性化的由低到高的层级评价标准并以此对其有序实施,既不会伤逝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为学生指明了努力方向,从而使写作能力在有序进行中螺旋式提高。

四、有效的作文评价应进行多方面对话

1、真心对话。真心对话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一是教师在对学生写作评价时,真心关爱学生一生的发展,呵护学生写作兴趣、信心,期待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作文教学应少一点功利,多一点师生之间的真情。教师不能对学生习作暴露出来的问题只是一味“恨铁不成钢”的指责,而应该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查找问题形成的原因,去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二是学生审视自己的作文过程,于心灵对话,反思自己是否以端正的态度作文;审视自己的习作,以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体味自己作文的成功,查找自己本次作文的不足。三是同学以“合作伙伴”的身份,站在自己的认知高度,发自内心地赏识同伴习作的闪光点,诚心诚意地指出同伴写作中存在的缺点。在生生、师生的砥砺、碰撞中实现作文能力的共同提高。真心对话的评价,能升温师生情感,密切学生关系,唤醒学生对自己习作理性审视问题。

2、及时对话。评价不仅要科学,还要及时。成功的作文往往是激情的产儿,是情感、思绪的宣泄。传统的作文流程,一般是“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教师批阅——教师评讲”的程式,按传统教师个人完成全班学生作文批阅的任务,一般需要一周以上时间,这样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文本,教师再集中讲评,最快也是一周以后的事了,情随时迁,对话的效果要大打折扣。因此我提倡对学生的习作实施趁热打铁的及时评价,教师迅速调研后,大胆让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抽评的方式,结果会事半功倍。

3、个性对话。学生个性有别,体验丰富多彩,表达不拘格套,所以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要善于展开个性对话。有计划、有安排地对部分学生进行面批面阅后于学生单独沟通、对话予以个性化的精细

解剖和悉心指导,这样对提高学生作文素养很有价值。

笔者认为,只要恰当运用这些作文评价方式,对扭转作文教学的不利局面,解放教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高志华.中学生作文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于漪《点燃写作激情》,《语文学习》2009年第一期。

篇2:初中作文评价有效性初探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学生评价初探

作者: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夏宇

[摘要] “有效教学”是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是21世纪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通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评价方式的与众不同,新课程理念下建立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评价机制,对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情境,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评价 初中 信息技术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喜欢玩电脑、上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学了数年信息技术,却不能运用它解决好实际问题;学生间信息素养水平分化悬殊。以上问题的实质就是由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缺乏有效评价机制所引发的恶性循环。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的听课调研,从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探索建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过程中学生评价机制的建立。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评价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下课程观的基本思想是: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是通过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就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全程评价。

在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阶段就要对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计划实施的评价提前进行系统规划和准备,使对评价的规划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规划转变为对“教学—评价”的过程的设计和规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据此分析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发挥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促进作用。

2、突出学科特点。

在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不能无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盲目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不仅要考虑对概念掌握、原理理解等认知活动的评价方法,还要考虑如何评价学生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学生评价初探

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技术设计、技术操作和技术优化,更要考虑如何评价综合任务体现出的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等。

3、评价要全面客观。

要改变过去以信息技术结果的正确性作为评价的依据一元评价模式,增加对信息技术操作速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操作的规范程度和创新程度等评价指标,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评价要公正确切,实事求是,教师和学生不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

4、评价结果要及时公开。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要公开,这样有利于被评价的对象了解自己在一定的范围内所处的位置,了解自己的长处和薄弱环节,形成紧迫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作用,从而改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法,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水平。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学生有效教学评价的实施

1、“过程性评价”的实施

信息技术的评价内容应包含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协作意识等。这种评价应经常使用,逐渐成为学习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应成为师生的学习负担。在做学期(学年)的总评时应兼顾两者,平时评价和阶段性评测上,以平时的评价为主,比例平时评价上可占到80%。

在课堂教学学案设计时,可添加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部分。利用交互应用软件或网页功能,让学生在学习环节中及时收到返馈的评价信息,从而改进和优化学习的策略。享受成功的乐趣。

2、“多个角度评价”的实施

信息技术学习中,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操作及技巧好,有的同学组织协调能力强。个人有强弱项,老师应注意促进学生改进个体的智能弱项,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实现优势互补,从而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在设计课堂教学学案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例如:可以设计“最佳创新奖励”、“最佳美术奖励”、“最佳创意奖励”的加分。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学生评价初探

3、“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实施。

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生、教师、家长,也可以是其它人员。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介绍、评价本人(本组)的学生研究进程、创作(研究)思路、作品的优缺点,通过自我评价,达到认识上的深化,进而分析、调整自己(本组)的学习(研究)行为。

家长等来自课外的评价也非常重要,此类评价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评价依据。按照“过程性教学”的思路,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学习,经历了“兴趣―关注―钻研”的过程,而家长和来自课外的评价体现的是学生创新钻研的过程。

4、“电子档案袋评价”的实施

以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撑的电子档案袋除了具备纸质档案的真实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特点之外,还具备了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电子档案袋进行评价的形式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不同的形式有着共同的目标: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喜悦和成功的收获,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档案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是全面考查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体现学生阶段性学习后所具有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注重过程性的档案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能单纯使用电子档案袋网上评价和交流的功能.因为那样会淡化面对面直接交流的作用。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作品本身,更要评价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诸多方面。作为教师,在评价时要有开放的心态,敢于放手的勇气。在档案袋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作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每经过一段时间后,都应该对档案袋中的作品进行整理、总结和反思。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2] 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篇3:初中作文评价有效性初探

一、多角度公平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作文

作文批改和讲评是对学生写作活动进行全面检测、分析、总结,进而促使学生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老师掌握学生写作问题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我们的作文评价形式仍然局限于封闭的、单向交流的、老师主观的狭窄圈子,批改方式单一。这样的评价形式和批改方式重横向比较,轻纵向比较,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顾及,老师的主观喜好和随意性、权威性被放大。

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本很少有具有激励性和鲜明感情色彩的评语,大多评价为有文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等模式化的“放诸四海皆准”的评语,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感觉不到老师对自己作文独特的评价,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就在这一次两次的连续失望中消失殆尽了,作文本发下来,看看分数就塞进了抽屉。而且有的老师改一次作文可能要半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等把作文本发下来的时候,有的学生差不多都忘记自己写的是什么了,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动机也记不住了,就算老师当面和他交流,也没有什么实效。

每个人对文章形式的喜好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老师喜欢文采斐然的文章,有的老师喜欢朴实无华的文章,而有的老师喜欢幽默诙谐的语言。学生的写作当然也有学生自己的喜好。如果一个学生的文风符合某个老师的喜好,有可能他的作文能得一个好分数,但是换一个老师,他的作文就有可能会从一类文章变成二类文章,其实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有失公允的。

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建议老师们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作文。写作其实是很讲究时效性的一种思维活动,老师可以让学生当堂写作,之后当堂进行评价。当然要老师当堂评改50多份作文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集体评阅并写上评语,标出分数,每份作文的评语中至少要有一个优点。组内挑选出问题较突出和优点较突出的文章来进行全班评价,选出组内口语表达最好的同学做代表进行展示。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马上就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而且老师也可以多角度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可以更加公平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判,同时也可以减轻工作量。学生对作文的写作要求和评价标准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他们会在自己写作文的过程中提醒自己怎么去写可以让作文得分更高。其实这样的作文评讲方式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双赢的选择。

此外,老师还需要有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持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历来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要适当地降低评价标准,对于他们作文中的优点可以适当地拔高分数,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同一个学生不同文体的写作、不同时期的写作都要采用动态变化的评价标准,不要用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作文。同时,评价标准应该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不要过多强调立意的问题,尤其是那种“假、大、空”的文章,更不值得提倡。老师应鼓励学生写自己的小情感、小感悟,要让学生真正能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二、开发符合地域特色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校本写作教材

因为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专门写作的板块被淡化,但是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需要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没有教材的作文教学有时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笔者建议学校和老师可以合作开发符合地域特色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校本写作教材。

(一)开发符合地域特色的校本写作教材

贵州省是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多民族省份,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拥有非常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师可以将这些资源开发成紧扣语文课本又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写作教材。如在上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鲁迅的《社戏》、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冰心的《观舞记》)时,老师可以把贵州安顺屯堡的傩戏、贵州苗族的芦笙舞、木鼓舞等编进写作教材,并让熟悉这些艺术形式的学生来讲解。

同时还可以建议家长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去亲自体会和感受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深厚的文化韵味,这样做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如在上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于战争)时,老师可以利用贵州的红色资源来开发写作素材,红军长征时比较有名的遵义会议、突破乌江天险、娄山关战役、土城战役、四渡赤水、兵临贵阳等历史事件都是在贵州发生的。有很多学生的老家就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地方,他们原本并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历史上还发生过这样有名的事件,当老师把这些他们熟悉的地方编进写作教材,学生会觉得无比亲切又好奇。又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于建筑的说明文),老师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建筑来为学生进行说明文的专项训练。如贵阳市某中学周围,学生比较熟悉的文昌阁、甲秀楼、虎峰别墅、华家阁楼、达德学校旧址、阳明祠、朝阳桥、狮子桥、浮玉桥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对象。老师可以在教材中抛砖引玉,设置疑问让学生解答,如文昌阁的斗拱和柱子都和一个神秘的数字有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样学生会对写作说明文更有兴趣。

(二)开发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教材

笔者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发现,其实学生不是不愿意写作文,而是不敢或不想写。因为老师要求写作文时题目大多是既定的,要求立意要健康积极向上。人对周围事物的关注是有年龄阶段限制的,让十二三岁的孩子写出立意深刻而又富含哲理的文章无异于揠苗助长,强迫他们“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样长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写出来的满篇都是假话、空话和套话。

其实,老师可以开发一些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特点,贴近他们生活的写作教材,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理可论、有情可抒。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于亲情),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可让他们在阅读课文之后,去生活中找寻与课文相似的情景来写,我想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来的。《羚羊木雕》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存在的,让学生在作文中宣泄与父母相处中的不满其实是有好处的。老师无需过多地去进行道德判断,就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这样其实更能获取学生的信任。平常的写作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立意健康积极向上即可。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思想比较感兴趣,那就让学生去查阅历史资料,组织一次辩论赛。七年级结束时学生就要从少先队退队了,老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编写题为“我和红领巾的故事”的写作专题,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对红领巾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生活中去寻找写作的素材。九年级上册苏霍姆林斯基写的《致女儿的一封信》涉及了爱情这一学生喜欢又避讳的话题,其实老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以“我的爱情观”来写一篇作文。老师在编写教材时可以对古今中外名人的一些爱情故事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在被这些爱情故事打动的同时能明白爱情的真谛。

篇4:初中作文评价有效性初探

课堂评价艺术在新课程理念实施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当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起来以后,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后学会了自由表达、激烈辩驳。此时,老师不能只能扮演旁观者的角色,或者教师的评价语言简单的就是“好!”“很好!”“很不错!”“你真棒!”……抑或一味讨好学生不管什么都说好。老师应该认真研究课堂评价激励艺术,为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何激励、唤醒、鼓舞?我想,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评价方式应力求多元化,应将教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结合起来,一定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当然老师的评价更重要,语文课堂上,老师的点评更应有语文味。

一、教师点评的激励语言要具体化、文学化。

对于学生的看法不能抽象的肯定“你答对了”“你真行”“好”之类的。例如我在上一节引领学生分类复习文言文实词的公开课时,看到学生分组合作时的积极表现很欣慰。为了鼓励他们,在进行展示交流成果前这样激励他们:“看见你们跃跃欲试的举动,我想起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今天能站在这里,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勇士,而你们一定会比我更出色,来,勇士们,列队出征展示你们的成果吧,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劳动的喜悦。”而成果的展示非常出色,我又这样具体评价:“我手里的字条上记录着你们辛勤劳动的成果,真全面,我想百度的引擎功能也不过如此吧。你们的辛勤劳动让我有一种错觉,仿佛我们的教室成了蜂巢,你们就是那可爱的小生灵-蜜蜂!”而本节课学生对复习实词的方法掌握很牢固,并且做题的准确率很高,我这样激励:“你们的表现比我想象的出色,让我想起我曾经对你们说过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名言: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其实就是你自己!通过以上各个环节的学习,我想你们现在已经不是赤手空拳的勇士了,你们是升级版的装备精良的勇士了,那么你们敢不敢挑战下中考题呢?”这样具体化的有语文味的评价既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又让他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二、教师的激励评价要兼顾理性,要指出努力的方向。

也就是说,不能盲目的肯定,激励,在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出现明显误差时,不能想也不想就说好,要让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估计,并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方向。身为教师也须兼顾理性,不能一味地“讨好”学生,盲目依从学生的“观点”,从而导致他们是非不分,良莠不辨。

假若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常会遇到答非所问的情况,可以说:“这位同学虽然回答错了,但提醒了大家应注意读题,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讨论话题,让我们同样感谢他。”胆小的同学终于发言了,“你真棒!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下次声音能大点吗?让所有的人分享你的精彩发言。”……这样既给学生信心,又找出了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要巧妙地指出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既准确地传授,又能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有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它可以让课堂交流呈现多边化的良好态势,让学生更有兴趣去主动学习。

如学生朗读完课文后,我可能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一开始,他们的评价局限于“定性”—“好”“不好”,后来在一步步的引导下,他们学会从语音、语调、语气、语感等角度进行评说。我也适时安排学生进行自评。若他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还会给他纠正提高的机会。被评价者有了自主评价的权利,会逐步形成“自知之明”,克服不足;评价者在聆听中学会了思考,在评价中便学会了表达,在交流中激越了思维。这样一举多得,教师才真是少费力,多欢喜了。

几乎每节语文课,在进行学习检测这一环节时,我都会安排学生做质量检测员,每个学习小组抽出一名质检员,在复习所学知识后进行抽测,并让学生进行评价。一次语文拓展延伸课上,有个同学负责了一个知识板块的检测,而他做质检员进行检测时发现练习题里还包含另一块知识,所以就临时自己加了题目进行检测,当被检测者准确无误回答后,他按捺不住激动之情评价:“这个同学太聪明了,我临时拐了个弯,你都很快反应过来了!”

篇5:初中作文评价有效性初探

一 信息技术教学的学科特点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它除了涉及计算机技术外,还与众多边缘和基础学科有关联,因而涵盖的知识面与领域很广,要想上好信息技术课,作为教师必须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其次,教学内容具有发展性,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领域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仅依靠教材是远不够的,作为教师必须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再者,教学内容中大部分知识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充分、有效的上机实践是学好这一学科前提,如何科学合理的组织好课程、管理好学生成为教师面临的问题。

二、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此,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问题一一探究”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信息能力。该教学法的应用,重点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而“任务”的好坏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设计任务应遵循以下六点原则:

趣味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儿童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必须使他有丰富多彩的,引人人胜的精神生活。”因而设计的任务具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主观欲望,以达到教学目标。

实践性原则。针对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让学生以“任务”为主线,上机大胆动手实践,教师适当引导提示。对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加工信息,掌握专业技能有显著的效果。

合作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具有合作性,能充分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与人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喜悦,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合作能力的提高。

层次性原则。将同一教学目标设置成多个不同难度层次的任务,有利于尊重学生的起点和个体差异,从而实施分层次教学,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目标分层、差异指导、自主学习、各有所得”的教学思想。

生活性原则。“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设计任务时注重贴近真实生活,给学生创设“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以致用”的学习情境,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合性原则。设计任务时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性,把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看作一个整体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基于网络资源教学法

本教学法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原则,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以教师制作的动态站为课程载体,利用网络这种互动媒体来开发学生的智能,营造一种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构建了基于网络资源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利用专题站自主学习、利用互联网进行问题的解答,利用网站动态提交后台,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进行互评、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很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有机整合。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行多样、灵活的教学评价

单元测试+期末考核。我们为每个学习单元出一套测试题,在单元最后一节课上,让学生通过网站做在线检测题的形式来考查,在线检测有以下优点:①依据提交答案计算并统计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⑦在线统计学生测试的正答率,教师选择正答率低的题目进行讲解,便于为学生查缺补漏;最后,将每个同学的单元测试成绩算出平均分,并结合期末统一考核成绩,共同记人过程性评价所得分数。

自我评价+组内、组间互评。此方法用于对课堂上的动手能力、学习态度、小组协作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作品制作情况进行自评和组内、组间互评。如果在教室上课,评价结果通过填写每堂课制定的学习评价表来完成,如果在机房上课,通过填写我校制作的教学评价平台上的电子评价表和展示提交到专题站上的作品来交流、完成。

教师评价+监控软件。教师将针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活动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此,着重谈一下在机房上课,即使我们在教学中分层设置任务,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结合自身能力参与探究实践,但调控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利用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看每个同学的计算机操作情况,对操作不认真的同学,远程控制其机器的使用或进行屏幕切换提醒,这样不仅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能对学生进行约束。

鼓励机制+尊重差异。教师在评价时多鼓励、表扬,少责备、惩罚,即使学生不认真,犯了错,最好也是先认真了解情况,究其原因,然后再结合具体问题,悄悄提醒并帮助他予以改正,从而保护好他的自尊心;再者,由于学生在兴趣爱好、操作技能方面可能差异很大,为此.我们会通过问卷调查、摸底测验等方式,先了解学生间差异,并允许他们存在差异,然后通过个别辅导或分层教学使学生分学习阶段提高,只要他们学有进步、学有所长,我们就给予他良好的评价。

以上是我们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好的方面,当然还有一些不足,像小组成员中出现的乱评现象,再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写心得体会来完成,评价方法过于单一,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研究、探索更好的评价标准。

四、小结

篇6:初中作文评价有效性初探

解放小学 刘丽红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具核心特点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求达到的“三化”是:1.评价主体互动。2.评价方式动态化。3.评价内容多元化。

赞科夫说:“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发展他的才能和禀赋。”小学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如何才能最有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呢?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评价应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教师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

一次口语训练中,一个孩子讲了《捞月亮》这个故事,我问孩子们“猴子捞月亮的做法好不好?”当孩子们说不好时,我高兴地评价:“对,小猴子的这个办法不好,遇到事情不动脑筋,我们可不能像它们那样。”孩子们边听边点头,这时还有小手举起,我赶紧让他站起来说:“小猴子的办法好,他很勇敢、敢自己动手去做。”听他说完,我马上带头鼓掌,并给予这样的评价 :“他说得棒极了!小猴子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还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评价应重在鼓励学生,并且应多宽容学生

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教育艺术的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 和鼓舞。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课堂上我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再努力一下

你就成功了。”“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 呢?”“多好的问题,会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他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错误。只有宽容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提,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才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他们在胆量、语音、语感、表达上都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在教学中没必要吹毛求疵,而应细心呵护学生幼稚、脆弱的心。

有一次上识字课,我把很多识字卡贴上黑板上让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学生认读。很多小朋友认读得很好,积极性很高,小手如林。可一个孩子上来却一个也不会认读,我没有让他在台上尴尬地站着,而是说:“这个小朋友看到大家那么积极,想把这些生字卡留给别的小朋友来带读。”别的孩子丝毫没察觉,我巧妙地维护了那个孩子的自尊,后来我看到那个孩子在认真地跟别人读。

在朗读课文中,学生经常有添字、减字的现象。当他们出现了这种现象,我说:“不要紧,第一次读错了是正常的。”第二遍还错,我说:“这遍没读好,还有第三遍、第四遍。”其中还不断鼓励“别紧张,慢点儿。”“大家都在耐心地听呢!”一直到学生读对时,我说:“了不起,你成功了!”

三、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

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在行为层面和认知层面的考察中,我设立了自评、师评、家长评和小组评四种评价。教师的评价只是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角色成为了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自评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和自我 评价的机会。小组评重在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和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家长评重在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情感的方面及自身的一个纵向比较。

我在学生的行为层面的评价上设立了一个“我的收获”表格,采取师评、自评的方式。学生在校一周表现在上面采取印星星的形式、体现出来,交给家长。家长也能把学生在家的表现(例如阅读情况)以或客观真实或鼓励称赞的文字形式反馈给学校。在认知

层面的评价上,对于学生的学习我设立了作业、口语、阅读、计算等几个项目,也采取师评和自评的方式给予评价。

四、评价要动情

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扬成了背口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当学生写出工整又美观的一页作业,我除了给他一个“优”,再写上一句“老师真喜欢看你的字呀!”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上台发言,我除了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还摸摸他的头,说:“老师为你高兴!”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通过老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

一次阅读课上,学生读完《学语文》中的《海水为什么是咸的》这个故事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不相信海里的盐是手磨磨出来的。”我听后非常欣赏这位学生能这样质疑,我走到他身边说“这位同学在动脑筋思考,他肯定会去弄清海水为什么是咸的,让老师与这位爱思考的孩子握握手吧!”这孩子手与老师的手紧握在一起,他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这激动来源于教师充满情感的评价。

篇7: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初探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初探的有效性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目标展示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进课堂,可直奔主题。我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始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析题:题目交代了几个地点?学生会很快找到答案:两个地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后继续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地点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从……到……”揭示的是作者记叙两个地点的生活。待学生分析出来后就可以顺势引入:“童年是记忆中最美好的画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将与鲁迅一起重温童年的生活。现在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鲁迅先生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态度是什么呢?”试着用一个字概括。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二、直观形象导入法

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幻灯片、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段,借助歌曲、图片、实物、等教具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第 一生学习兴趣。如上《核舟记》一课,我拿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像普通桃核这样的实物,给学生易于感受,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草莓》一课时,我放视频《摘草莓》让学生观赏,孩子们身临其境,一下子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巧设悬念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引发学生追根溯源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究”才有得。当学生面临问题时需要新知识来寻找答案时,他们才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我在上《孙权劝学》是首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三国时的吕蒙吗?吕蒙战胜过关羽你们知道吗?那为什么吕蒙能战胜关羽呢?”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积极讨论自然就能解开“学习的重要性”这一主题了。

四、情境导入法

我在上课时经常用幻灯、录音、课件、视频或图片等,()带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文章中的人物感情,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如上朱自清的《春》。我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万象更新、桃红柳绿、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万木竞秀这都是描写春天的,万物复苏的春天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百花争艳的春天洋溢着幸福和甜蜜的。(课件播放):

春夏秋冬又一春,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是朱自清散文《春》的句子,是不是很有韵味儿啊。我们今天来学习朱自清给我们写的《春》,看看现代着名散文家朱自清笔下的春是如何的.?接下来,我们细读课文,加以领略。这样,自然引入课文,学生学习兴趣甚浓。

五、谈话导入法

学习《荒岛余生》时让学生谈一谈野外生存;学习《孙权劝学》时,用“少而好学,如日初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导入;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缜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导入《谈读书》……用心找寻,许多名言也可以用来导入新课。

用优美语言导引,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意境之中。如《春》的导语:春天,阳光明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希望。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散文家朱自清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这样顺势一引,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春》的艺术意境之中。

六、新旧联系导入法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第 一 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所以,我们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能够巧妙地联系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如:我在讲授《醉翁亭记》时,首先让学生迅速地回顾我们前面学过的课文《岳阳楼记》,再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上。

教无定法,孟子曰:“教也多术也。”语文课的导入方法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只要适合具体课文,适合学生的实际,紧紧围绕学习要求,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就是好方法。作为教师,巧妙构思,灵活地设计教学导语,才能做到“先声夺人”,领会到“导语之妙”的精彩。

总之,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在这一环节付出教师的热情和创造,课堂教学才能收获预期的效果。

篇8:有效教学评价初探

一、评价多维、尊重差异

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整齐划一地发展, 每个学生在学习新知识, 领悟新事物时都明显存在着差异。过去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把差异明显、学习困难的儿童视为差生、后进生一类, 殊不知, 这种评价对学生心灵会造成不小的伤害, 学生也会因此厌学、弃学、辍学。《课程标准》以理性的思考清晰道出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这种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只有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 并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克服教学评价的单一化, 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多维化, 才能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阶段都有很好的发展。

二、以“学”论“教”

新教学评价侧重对教师“教”的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学”来开展, 它的依据点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状态。它把对教师的评价建立在学生学得怎么样的基础上,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重“教”轻“学”的评价观。新教学评价将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发展状态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重心。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是否创造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氛围, 使他们的学习状态达到最佳, 并以此为依据改变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来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新课堂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和实际表现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观念、组织能力、设计水平等, 它将评课的关注点由教师教学是否有技巧转变为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重点上来, 让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 并以学生的“学”来体现评价教学的“教”。

三、关注课堂

重视传授知识的旧课堂, 教学评价侧重关注教师授课内容是否用教材, 强调教案的完整和精细, 上课成了执行教材和设计教案的过程, 而对教学的开放性不够重视。如, 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运用能力, 对教材的构建能力, 对预备教案的调整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问题的能力都不是特别关注。新课程教学评价注重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地的情况突破教材的框框, 使自己和学生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最具活力部分, 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学不是教“教材”, 更注重学生的“感受”和“生成”。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开发创造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过程。如果一位教师只会“啃”教科书的内容和讲解知识点, 而不会找教学的生长点, 不会设计情景问题启发学生探究新的问题, 不能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教学设计, 那么, 这样的教学不是新理念下的教学。

四、即重结论又重过程

在传统教学评价中, 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客观性检测, 如判断题、选择题, 往往只要求给出问题答案, 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取答案的却根本不过问, 这样, 学生如何获得答案的整个推理过程, 旁征博引引发思考和假设问题的生成呢?这些对学生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东西, 都被忽略了, 这种做法会给培养学生带来诸多的弊端。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 会误导学生对思维过程的不重视。只关切问题的结论, 这不仅有可能形成学生知识探究中一些不科学的认识习惯, 有碍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而且会阻碍学生对思维乐趣的向往, 进而扼杀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评价观要求作业设计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充分体现出学生收集资料、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的全过程。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为教师教学构筑一个可以发展的平台。

评价要促进教师不断地提高, 关键是教师要能积极主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新的教学评价应当让教师能多渠道地获取信息, 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因此, 发展性评价倡导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力求体现人文关怀和民主协商精神。教学评价观应集中体现对教师教学的理解, 教学评价应当是一个充满理解、充满人性关怀的过程。应当将教师教学中的闪光点予以充分肯定, 让教师受到激励。同时应当客观地指出教师教学不足之处, 与教师民主协商, 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上一篇:浅谈学校计算机机房的日常维护及管理下一篇:西安海洋大厦项目营销策划案